關(guān)于寒衣節(jié)的作文(精選12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jīng)?吹阶魑牡纳碛鞍桑鶕(jù)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寒衣節(jié)的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寒衣節(jié)的作文 篇1
相傳,秦時江南松江府孟、姜兩家,種葫蘆而得女,取名孟姜女,配夫范杞良。后來,杞良被抓去修筑北疆長城,孟姜女千里尋夫送寒衣,尋到長城腳下,不想丈夫已死,被埋筑城墻里。孟姜女悲憤交加,向長城晝夜痛哭,終于感天動地,哭倒長城,露出丈夫尸骨。千百年來,這段忠貞愛情故事廣為流傳。
孟姜女哭倒長城八百里后,與秦始皇面對面地抗爭,為夫報仇、替己出氣,最后懷抱丈夫遺骨,縱身跳海殉夫。就在跳海的剎那,海上波濤澎湃,緩緩拱起兩方礁石。據(jù)說海上姜女墳,海潮再大也不曾沒頂。
由于孟姜女千里尋夫送寒衣的故事,長城內(nèi)外便將農(nóng)歷十月初一這天,稱作“寒衣節(jié)”。“十月初一燒寒衣”,早已成為北方憑吊已故親人的風俗。
商人促銷伎倆
還有說法,認為“十月一燒寒衣”起源于商人的促銷伎倆。
據(jù)不完全可靠消息,這個精明的商人生逢東漢,乃是造紙術(shù)的發(fā)明人——蔡倫的大嫂。
這位大嫂芳名慧娘,她見蔡倫造紙有利可圖,就鼓動丈夫蔡莫去向弟弟學造紙。蔡莫是個急性子,工夫還沒學到家,就張羅著開了家造紙店,結(jié)果造出來的紙質(zhì)量低劣,乏人問津,夫妻倆只好對著一屋子的廢紙發(fā)愁。
眼見就得關(guān)門大吉了,慧娘靈機一動,想出了個鬼主意。
一天深夜,驚天動地的鬼哭聲沖出了蔡家大院。鄰居們嚇得不輕,次日一早,趕緊跑過來探問究竟,這才知道慧娘昨晚暴病身亡。只見當屋一口棺材,蔡莫一邊哭訴,一邊燒紙。燒著燒著,棺材里忽然傳出了響聲,慧娘的聲音在里面叫道:“開門!快開門!我回來了!”眾人呆若木雞,好半天才回過神兒來,上前打開了棺蓋。只見一個女人跳出棺來,可不是慧娘是誰?
那慧娘搖頭晃腦,高聲唱道:“陽間錢路通四海,紙在陰間是錢財,不是丈夫把錢燒,誰肯放我回家來!”她告訴眾人,她死后到了陰間,閻王發(fā)配她推磨。她拿丈夫送的紙錢買通了眾小鬼,小鬼們都爭著替她推磨——有錢能使鬼推磨啊!她又拿錢賄賂閻王,閻王就放她回來了。
蔡莫裝出一副莫名其妙的樣子,說:“我沒給你送錢啊!”慧娘指著燃燒的紙堆說:“那就是錢!在陰間,全靠這玩意兒換吃換喝。”蔡莫一聽,馬上又抱了兩捆紙來燒,說是讓陰間的爹娘少受點苦。
夫妻倆合演的這一出雙簧,可讓鄰居們上了大當!眾人見紙錢竟有讓人死而復生的妙用,紛紛掏錢買紙去燒。一傳十,十傳百,不出幾天,蔡莫家囤積的紙張就賣光了。由于慧娘還陽的那天是十月初一,后世的人們便都在這天上墳燒紙,祭奠死者。
這兩個傳說一悲一喜,道具雖有不同(一個是燒棉衣,一個是燒紙錢),卻都是拿死人做文章,撥的都是人們心中那根親情弦。
江蘇“紅豆飯”傳說
后人把十月初一當?shù)客龉?jié)來過時,以紅豆飯為奠。迄今江蘇大豐一帶還有個傳說,大意為:從前有個放牛娃,因與地主抗爭,被地主砍死,鮮血把撒在地上的米飯染得通紅。這一天正是十月初一。此后,窮人在十月初一都要吃紅豆飯紀念他,尚有童謠為證:"十月朝,看牛娃兒往家跑;如若不肯走,地主摑你三犁擔子一薄刀。"
寒衣節(jié)的作文 篇2
“遠路東西欲問誰,寒來無處寄寒衣。去時初種庭前樹,樹以勝巢人未歸。”
這首《君不來》出自于唐代詩人方干的筆下。意思是:走在一條很遠的路上,不知道問誰才好。寒冬已來,卻不能將祭衣寄給已過世的親人。出家時在庭院里種下的那棵樹,都已經(jīng)比鳥巢高了,人卻還沒有歸來。表達了詩人深深地哀思。
寒衣節(jié),在農(nóng)歷十月初一。別名:“祭祖節(jié)”、“十月朝”,但大家都喜歡稱作“鬼頭節(jié)”,是我國傳統(tǒng)祭祀節(jié)日之一,已經(jīng)相傳好久了。但我好像一次也沒有過過寒衣節(jié),是今天胡老師告訴我們,我才知道的呢!
到了寒衣節(jié)這一天,每家每戶都會去祭拜已世了的親人,以表示對他們的思念。我們還需要將準備好了的紙錢和紙衣給他們送去,當然,這里的“送”不是真正的送過去,而是用火燒的方法,將這些紙錢紙衣寄給他們。這樣可以更好地表達,對已逝親人的問候與孝順,讓他們在這寒冷的時節(jié)也能感受到一份溫暖。
祭祖,祭祖是什么?祭祖是晚輩對已逝前輩、親人的問候,盡一份自己的孝心。作為晚輩,我們應當如此。請你們想一想,那挺拔、強壯的大樹最需要什么?當然需要足夠的營養(yǎng)。而這營養(yǎng)又是從何而來呢?他需要根。大樹的營養(yǎng)從根而來,而我們的前輩和祖先,就是我們晚輩子孫的根。可以說沒有了他們,就沒有今日的我們。
我們一定要從小就孝敬自己的父母、親人,多幫助他們做一些家務(wù)。當他們辛苦的工作回到家后,為他們端一杯茶,或為他們洗衣服,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就在今天,我還決定用自己的零花錢,請父母吃一頓大餐呢!
中國歷史文化真是博大精深!我想,肯定還有一些節(jié)日我不知道,我以后一定要多查閱資料,多問老師,掌握更多與傳統(tǒng)節(jié)日有關(guān)的知識。
寒衣節(jié)的作文 篇3
農(nóng)歷十月一日,是上墳燒紙給冥人送禮的迷信節(jié)日,因此亦稱鬼節(jié)。十月一上墳燒紙,民間還流傳著一個有趣的故事呢。
古時無紙,至東漢蔡倫才發(fā)明造紙,人爭購買,造紙獲利甚厚。蔡倫的嫂子慧娘見有利可圖,就叫丈夫蔡莫向蔡倫學造紙。那時蔡倫正在官府造紙。臨去時,妻子囑咐蔡莫少學幾天,快回來賺錢,蔡莫學了三月就回家開紙廠。因紙質(zhì)粗糙,貨堆滿屋,無人購買,兩口子望紙發(fā)愁。
慧娘倒底是個聰慧的人,向丈夫耳邊一陣咕噥,就這樣辦。半夜,蔡莫放聲大哭,鄰人夜起往視,說是因吵嘴慧娘尋了短見,天明她娘家來人,就請鄰人幫忙說是病死的。
次日,蔡莫在慧娘棺前哭得悲哀不止,娘家的來人,一看他哭得這個樣子,又一問鄰居,也不起疑心了。他哭了一陣子,抱來一捆草紙燒起來,燒著哭著,說著:“我跟弟弟學造紙不用心,造的紙沒人買,把你氣得茶飯不進得了病,這些草紙氣死的你,我現(xiàn)把它燒成灰,給你出出氣,解解恨吧……”他燒著哭著,燒完又抱,抱來又燒。不一會兒,只聽得棺材里冬冬作響,蔡莫裝沒聽見,仍是燒著、哭著。又一會,只聽得慧娘高聲地喊叫:“把門開開,我回來了。”這下可把人們嚇呆了,只好壯著膽子把棺材打開,慧娘坐了起來,裝腔作勢地唱道:“陽世銀錢行四海,紙在陰間做買賣,不是丈夫把紙燒,誰肯放我回家來?”她唱了一遍又一遍,定了定神說:“剛才我是鬼,現(xiàn)在我是人,我到了陰間,罰我去推磨,丈夫給我送來錢,小鬼見錢,爭著幫我推磨(這就是有錢能使鬼推磨的來歷)。三曹地府官知道我有錢,就向我索賄,我把錢全給了他,他暗暗地開了地府的后門,讓我跑回家來”。
蔡莫假裝不明白的樣子問:“我沒有給你錢呀!”
慧娘指著燒的紙堆說:“那就是錢啊,陽間是銅錢,陰間是紙錢!
于是蔡莫又抱了兩捆草紙,一邊燒一邊禱告,“三曹官,我再給你送些錢,請優(yōu)待我的父母,叫他們少受苦,以后只要你沒錢花,我就給你們送!
親鄰一聽,燒紙有這些好處,便都掏錢向蔡莫家買紙,不到兩天,堆積滿屋的草紙就賣完了。
慧娘還陽的那天正是農(nóng)歷的十月一日,因此,后人每年的十月一日都上墳燒紙。
寒衣節(jié)的作文 篇4
農(nóng)歷十月初一是寒衣節(jié),和清明節(jié)一樣同屬民間祭祀祖先的日子,人們習慣叫“十月一”。
這是家鄉(xiāng)的風俗,每年這個時候,都會給逝去的人送寒衣。送寒衣,其實就是用紙剪做,用棉花籽填充的紙棉衣、紙棉褲和紙單衣等。天黑時分,在各自的家門口,將做好的棉衣棉褲燒了,送給在另一個世界的先人們。火光中,嘴里念叨著給先人們要說的話,有祈福的,有說心事的……所以十月一日送寒衣,是特別認真細致的事,它反映了生者對亡人的哀思與崇敬,屬于一種精神上的寄托。
每年的今天,天黑的時候,父親都要帶我們在家門口給已故的先人們送寒衣。奶奶在世時,每年的寒衣都由奶奶親手動剪裁制,每到中午放學回家,我總幫奶奶拓印紙錢。由于,需要裁制給先人的寒衣非常多,有爺爺?shù)臓敔敚瑺敔數(shù)哪棠痰?也有父親的爺爺,父親的奶奶和我的爺爺、姑奶等人的寒衣。奶奶還要為已故的我的大姑母做寒衣,由于大姑母走得太早、太冤,奶奶一直牽掛于心。每年奶奶在給大姑母剪寒衣的時候,一邊剪著,一邊哭呤著,好象和那邊的姑母在述說、在長談。我不敢去打擾奶奶對姑母的悲傷和思念,靜靜地拓印紙錢。
說起大姑母,我盡量地在我的記憶中去尋找,就是想不起其音容笑貌來。記得在我非常小非常小的時候,大概也就是3、4歲吧。那年夏天的一個午后,太陽老紅老紅的,母親、奶奶和鄰居幾人在家門口拉家常。突然,來了一位手持草帽、身著粗布襯衫的不速之客,他向奶奶和母親嘟嘟囔囔了幾句,然后,母親就急急忙忙地走了。我驚疑地看著他們,片刻之間,父親隨母親回來和那人一同進了家門,從他們的神色中,我預感到有什么事情發(fā)生了。
不一會兒,父親離家跟隨那人匆匆忙忙的走了,奶奶、母親在大門口跌死拌活的嚎啕大哭,我不知道與我們家有關(guān)系的親人當中究竟發(fā)生什么事情……
后來,在給大姑母做完百日祭奠的那天,我只隱隱約約的記得是和母親、奶奶、二姑、三姑、四姑走在回家的田間小路上……
每年奶奶裁剪寒衣的時候,我常會對奶奶說:給我大姑多剪點嗎?此刻,總會勾起奶奶對大姑的傷心淚。
每年奶奶裁剪寒衣的時候,村里只有一個輪流轉(zhuǎn)的冥錢紙板,東家竄西家,好多天都借不到。所以,每年的寒衣節(jié)奶奶提前幾天準備這些事。后來,我學篆刻了,給奶奶刻了塊冥錢紙板,在也不用奶奶東家跑西家借了。
每年的今晚,在父親領(lǐng)著我們送寒衣的時候,奶奶總會讓父親把寒衣端到她面前,一樣一樣的指認給父親,三番五次地叮嚀不要拉亂。我真佩服奶奶的記性,那么多寒衣盡然能一一說明,反正,在我的記憶中,我一次都沒記住。
自從奶奶去世后,每年的寒衣就由母親來動剪了。今年也不例外,前兩天回了趟老家,看見母親正剪著各色各樣的寒衣,母親問我:“十月一送寒衣你回來不?”我說:“一定回來!”
今值寒衣節(jié),在晚上來臨即將為奶奶等送上寒衣的時候,謹以拙文祈禱奶奶和大姑母等冬安!
寒衣節(jié)的作文 篇5
今天是農(nóng)歷十月初一,是寒衣節(jié),又稱“祭祖節(jié)”、“十月朝”、“冥陰節(jié)”,與春季的清明節(jié)(寒食節(jié))、秋季的中元節(jié)并稱為一年之中的三大“鬼節(jié)”,是漢族傳統(tǒng)的祭祀節(jié)日。
相傳,秦時江南松江府孟、姜兩家,種葫蘆而得女,取名孟姜女,配夫范杞良。后來,杞良被抓去修筑北疆長城,孟姜女千里尋夫送寒衣,尋到長城腳下,不想丈夫已死,被埋筑城墻里。孟姜女悲憤交加,向長城晝夜痛哭,終于感天動地,哭倒長城。后來。人們把農(nóng)歷十月初一這天稱作“寒衣節(jié)”。到了宋代,風土記述中又有漢族民間于十月初一燒獻和冥衣、靴、帽地記載;明代《帝京景物略。春場》對寒衣節(jié)地記載更加詳細:“十月一日,紙肆裁紙五色,作男女衣,長尺有咫,曰寒衣,有疏印緘,識其姓字輩行,如寄書然。家家修具夜奠,呼而焚之其門,曰送寒衣。新喪,白紙為之,曰新鬼不敢衣彩也。送白衣者哭,女聲十九,男聲十一”。
十月初一,也是冬天的第一天,此后氣候漸漸寒冷。人們怕在冥間的祖先靈魂缺衣少穿,因此,祭祀時除了食物、香燭、紙錢等一般供物外,還有一種不可缺少的供物———冥衣。在祭祀時,人們把冥衣焚化給祖先,叫做“送寒衣”。凡屬送給死者的冪錢、紙衣諸物,都必須燒焚,只有燒的干干凈凈,這些陽世的紙張,才能轉(zhuǎn)化為陰曹地府的綢緞布匹、房舍衣衾及金銀銅錢。
寒衣節(jié)的作文 篇6
每年農(nóng)歷十月初一,謂之“十月朝”,又稱“祭祖節(jié)”。為送寒衣節(jié)。亦稱冥陰節(jié),這一天,特別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謂之送寒衣。與春季的清明節(jié),秋季的中元節(jié),并稱為一年之中的三大“鬼節(jié)”。為免先人們在陰曹地府挨冷受凍,這一天,人們要焚燒五色紙,為其送去御寒的衣物,并連帶著給孤魂野鬼送溫暖。十月一,燒寒衣,寄托著今人對故人的懷念,承載著生者對逝者的悲憫。同時,這一天也標志著嚴冬的到來,所以也是父母愛人等為所關(guān)心的人送御寒衣物的日子。
這個節(jié)日自古有之。據(jù)考證,早在周朝時,農(nóng)歷十月初一是臘祭日,這天要舉行隆重的祭祀活動!抖Y記.月令》中描述了周代臘祭的情形:以獵物為祭品,天子在社壇上祭祀日月星辰眾神,在門閭內(nèi)祭祀五代祖先,同時慰勞農(nóng)人,頒布新的作息制度。
《詩經(jīng).豳風.七月》曾提到“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意思是說從九月開始天逐漸要冷了。人們該添置御寒的衣裳了,因此十月初一又俗稱授衣節(jié)。故前代授衣多在夏歷九月,日期不確定。
《唐大詔令集》卷77。唐玄宗天寶二年八月制曰:“禋祀者,所以展誠敬之心,薦新者,所以申霜露之思。是知先王制禮,蓋緣情而感時。自流火屆期,商風改律,載深追遠,感物增懷,且詩著授衣,令存休浣,在于臣子,猶及恩私,恭事園陵,未標典式。自今以后,每至九月一日,薦衣于寢陵,貽范千載,庶展孝思。且仲夏端午,事無典實,傳之淺俗,遂乃移風,況乎以孝道,人因親設(shè)教,感游衣于漢紀,成獻報于禮文,宣示庶僚,令知朕意!边@一詔令直接影響到民間拜墓送衣的習俗。由于十月方入冬,九月稍嫌早,這一習俗在宋代便推移到十月朔日。
宋代十月朔的習俗主要表現(xiàn)在三個方面:授衣、祭祀和開爐。呂希哲《歲時雜記》載:“十月朔,京師將校禁衛(wèi)以上,并賜錦袍。皆服之以謝。邊防大帥、都漕、正任侯,皆賜錦袍。舊河北、陜西、河東轉(zhuǎn)運使副無此賜。祖宗朝,有人自陳,乃賜衣襖。諸軍將校皆賜錦袍!(←授衣)(祭祀→)據(jù)《東京夢華錄》記載,東京汴梁九月“下旬即賣冥衣、靴鞋、席帽、衣段,以十月朔日燒戲故也”,至“十月一日”,則“士庶皆出城饗墳,禁中車馬出道者院及西京朝陵。宗室車馬,亦如寒食節(jié)”《夢粱錄》記南宋臨安也是“士庶以十月節(jié)出郊掃松,祭祀墳塋。內(nèi)庭車馬,差宗室南班往攢宮行朝陵禮”!逗幽铣淌竭z書》云:“拜墳則十月一日拜之,感霜露也!彼稳遂胂扔谩熬d球楮衣”,后世稱之為“寒衣”,宋人尚無此稱。
明代劉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春場》有當時寒衣節(jié)的詳細記載:“十月一日,紙肆裁紙五色,作男女衣,長尺有咫,曰寒衣,有疏印緘,識其姓字輩行,如寄書然。家家修具夜奠,呼而焚之其門,曰送寒衣。新喪,白紙為之,曰新鬼不敢衣彩也。送白衣者哭,女聲十九,男聲十一!
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送寒衣》上有清代寒衣節(jié)的情形:“十月朔……士民家祭祖掃墓,如中元儀。晚夕緘書冥楮,加以五色彩帛作成冠帶衣履,于門外奠而焚之,曰送寒衣。”
寒衣節(jié)的作文 篇7
寒衣節(jié),是我國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這一天人們祭奠死去的親人并送去過冬用的紙剪成的衣服和褲子鞋、襪等。
今年是我奶奶的的第四個寒衣節(jié)。早上十點半,我、哥哥、媽媽、爸爸、姑姑、姑父一起去灞陵祭奠奶奶,很快我們來到了奶奶的墓碑前,媽媽和姑姑先把墓碑清掃干凈之后,爸爸把買的塑料花掛在奶奶的墓碑上,顯得格外漂亮。
祭奠儀式開始了,我和哥哥獻上了鮮花,媽媽和姑姑獻上了水果和蛋糕,這時姑夫和爸爸點燃一炷清香插進香爐里,大家都顯的格外莊嚴。
三鞠躬之后,爸爸和姑姑念叨地說:“媽媽,我們過的很好,放心吧!我們給您送去了衣服和錢,請您享用吧!”
祭奠活動很快就過去了,寒衣節(jié)讓我明白了要孝順爸爸媽媽,對他們要有感恩的心情!
寒衣節(jié)的作文 篇8
父親已離開我二十余載,那年我19歲。之后的幾年里老是做同樣的夢,夢到父親只是出了遠門,似乎是回廣東老家去了。回去了好長一陣子,回來后一如既往的清瘦戴著那厚厚的眼鏡,還是坐在書桌前編字典。于是我放心了,爸爸沒有駕鶴西去。是夢總歸要醒的,醒來之后的明白讓我淚濕衣襟。
父親是廣東人,別看教書育人這么多年,但還是說的不是普通話,帶有濃濃的鄉(xiāng)音,我戲稱“廣普”。母親當時在北京上大學是父親的學生,母親是山東人,性格外向、開朗。有時母親因為哥哥調(diào)皮、闖禍大發(fā)雷霆,父親在一旁不說話。母親矛頭一轉(zhuǎn)指向父親“老何,你也不管管孩子!”父親慢條斯理的說“又不是原則上的問題”母親頓時無話。所以現(xiàn)在母親還跟我有時嘮叨“跟你爸一輩子沒吵過架,吵不起來,就像一拳打到棉花上”。
六十年代,知識分子一、支援貧下中農(nóng),二、接受再教育。所以下放到了青陽。媽媽一人帶著年幼的孩子在農(nóng)村,而爸爸因工作到處去考古。后又調(diào)至貴池數(shù)年。一九七九年父親進入合肥高校漢語大辭典編寫組。先把我一人帶上,媽媽和兩個哥哥八一年才調(diào)來。我記憶的一個片段——那個夏天的夜晚,我與父親坐在屋外的石凳上,爸爸輕搖著蒲扇,我趴在爸爸的膝蓋上。聽他說在哪一年在哪個地方發(fā)現(xiàn)了哪個朝代的遺址。根據(jù)遺留的蛛絲馬跡判斷是什么年代的,是出自帝王將相之家還是一介平民之冢。給我講青銅器、玉器、瓷器。最讓我驚奇的是父親說一開棺看到完整的遺骸瞬間風化。當時的我在深邃的夜晚心中一絲好奇、一絲忐忑。轉(zhuǎn)而父親慢慢的詠出了——蘭燼落,屏上暗紅蕉,閑夢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蕭蕭。人語驛邊橋。
父親是非常嚴謹?shù)模v究出入、典故。于是從這首詩的平仄到韻腳,再到詩眼在何處。詩作者的身份、背景。從七九年到八一年父親基本上每晚以聊天的方式大量的教我古詩詞。我也沐浴在古詩詞的意境之中!
父親平日里言語不多,用外人的話——木訥、內(nèi)向、迂腐、老夫子。父親在貴池的時候,北京文管局下函,父親認為不適合,多高的待遇也不去。安徽博物館邀請也放棄,就要編詞典!為什么不去?主要父親不會處理人際關(guān)系,在他的腦海里除了搞研究,搞人際關(guān)系是萬萬不能的,所以一輩子就是個老學究!一輩子不聞窗外事。就這樣一位如此淡薄的父親早早地離我遠去。讓我沒想到的是送別的那天,來的人很多、很多!不是以往與人走動不多嗎?不是只專心書里乾坤嗎?一位我不熟悉的伯伯說你父親是我們尊敬的人。一句話說的我釋然!是呀,一次在青島的新華書店,看到《漢語大辭典》,里面有您的名字,我不由自主的顫抖,涕泗縱橫!您的那《為國家作出杰出貢獻》的證書我會永遠保留的,父親!
父親,您走了,留下的是滿屋泛黃的古書籍、那研的磨還散發(fā)著淡淡的磨香、那厚厚的放大鏡靜靜的放在書桌之上!滿目的憂傷呀!耳旁仿佛聽到父親柔柔的聲音:
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
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壘壘春草綠。
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死生別離處。
冥冥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
今天是農(nóng)歷10月初一,為送寒衣節(jié)。這一天,特別注重祭奠先亡之人,稱之送寒衣。以慰父親在天之靈!
寒衣節(jié)的作文 篇9
人只有活在精神的層面上,才是一個真正的人,一個完整的人。我們無法與過去進行殘忍的分割!
但是,今年的寒衣節(jié)讓我有了太深的悲傷:如果另一個世界的季節(jié)和我們一樣緊緊相連,我的親人們就要受凍挨餓了!有多少在另一個世界的人們沒有收到御寒的衣物呢?那么,我們還有必要為我們的`后人們無私地做些什么嗎?如果懷念已經(jīng)被喧囂的浮世情懷完全替代,我們就不必去抱怨父母的“怠慢”,因為,我們怠慢他們的時間會更長更長!
幾天前下了一場大雪,在農(nóng)歷十月初一的清晨我上墳為逝去的親人祭典的時候,一眼望去,一切都籠罩在白茫茫的霧靄中,初升的太陽就像一盞紅色的燈籠默默地掛在東南方的天際,和厚厚的雪一樣隱隱地透出逼人的寒意——今年的寒衣節(jié)趕不上季節(jié)的變換了!
在我們這兒,一年之中有三個重要的祭典先人的節(jié)日:清明節(jié)、中元節(jié)和寒衣節(jié)。這些節(jié)日基本上與天氣的冷暖相關(guān)聯(lián),使我們這些活著的人在季節(jié)變換的時候不至于忘記了我們已經(jīng)逝去的親人們,不至于忘記曾經(jīng)給予我們最無私關(guān)愛的親人們,不至于忘記了我們的故鄉(xiāng),我們深深的根。每年的這些節(jié)日,我都要上墳去祭典他們,我想讓這些在現(xiàn)代人看起來有些“愚昧”和“作秀”的儀式能給予我什么啟示,能在我逐漸遲鈍和略顯麻木的神經(jīng)上不斷注入新的思考:我們?yōu)槭裁椿钪?人生真的有另一個世界嗎?那一個世界也和我們的世界一樣有季節(jié)的輪回嗎?那些季節(jié)和我們的季節(jié)真的相對應嗎?那些逝去的親人們在那個世界還是親人嗎?我覺得我得不到哪怕一點真實的印證,除了偶爾在夢中會見到逝去的親人,但是大多時候都在醒來以后模糊掉了。許多時候我又嘲笑自己的天真:這些問題不是有人已經(jīng)回答過了嗎?不是無法去驗證嗎?有誰能夠行走于生和死之間呢?常常感懷那首日本歌曲《北國之春》:“城里不知季節(jié)變換,不知季節(jié)已變換,媽媽猶在寄來包裹,送來寒衣御嚴冬……”但是,在這個早來的冬天,我們及時為逝去的親人們送去寒衣了嗎?
我來了,但是有些太遲了!
在這個紛擾的世界里,有多少人還記得自己的故鄉(xiāng)呢?有多少人還會懷念已經(jīng)逝去的親人呢?有誰還會在這樣的寒冷中為逝去的親人們做些什么呢?也許,我們太過于平凡,我們逝去的親人們活著的時候也和我們一樣默默無聞,可能有人會想:做這些又有什么意義呢?是的,現(xiàn)實中沒有意義的事情很多很多,可是為什么他們還會樂此不疲呢?雖然親人們逝去了,但是他對我們的愛沒有消失,他對我們的期待沒有消失,他的精神沒有消失。如果說為逝去的親人的祭典真的是一種無謂的儀式,那么,你為還健在的父母做了些什么嗎?哪怕也只是簡單的思念!由此我想到白居易的《慈烏夜啼》:“慈烏失其母,啞啞吐哀音。晝夜不飛去,經(jīng)年守故林。夜夜夜半啼,聞?wù)邽檎唇。聲中如告訴,未盡反哺心……”
寒衣節(jié)的作文 篇10
今年的寒衣節(jié)正好是二十四節(jié)令的小雪。但事實上這天沒下小雪而下了小雨,而且連綿了兩三天。雨不大、不煩、不寒。一切都是那么愜意,不由你想來到野外,呼吸呼吸新鮮空氣,感受呂型偉從教七十年散記感受不同的生活,這會兒的田野安詳、靜謐,一片片,一行行棗樹行子間有一些新綠不由自主地打動了你,那是西北地區(qū)的越冬植物———油菜,在雨水的澆灌后充滿生機和活力,我們掐了些油菜葉,這可是我們感受過的無上美味:用水一焯,一調(diào)。
愜意之余不由懷念離開我們已經(jīng)兩年的父親,讓人心酸的是,他為了我們兄弟姐妹,為了我們這個家就沒怎么享過福,吃、穿能湊合就湊合,他臨走還有那么多意愿沒有實現(xiàn),我們還有那么多的心沒盡,留下了那么多那么多的遺憾。這也許就是人生吧!每每想起這些,不由人就得加倍的努力,加倍的珍惜,加倍的善待一切。爸爸,希望在那邊的你能感受到我們生活著的快樂,為我們的快樂而快樂!
寒衣節(jié)的作文 篇11
古人們也在農(nóng)歷十月初一用黍祭祀祖先。農(nóng)歷十月初一祭祀祖先,有家祭、也有墓祭。農(nóng)歷十月初一,也是冬天的第一天,此后天氣漸漸寒冷,人們怕在冥間的祖先靈魂缺衣少穿,因此,祭祀時除了食物、香燭、、紙錢等一般供物外,還有一種不可缺少的供物-冥衣。在祭祀時,人們把冥衣焚化給祖先,叫作"送寒衣"。
后來,有的地方,“燒寒衣”的習俗,就有了一些變遷,不再燒寒衣,而是“燒包袱”人們把許多冥紙封在一個紙袋之中,寫上收者和送者的名字以及相應稱呼,這就叫“包袱”。有寒衣之名,而無寒衣之實。人們認為冥間和陽間一樣,有錢就可以買到許多東西。
燒寒衣是個有技術(shù)含量的活兒,凡送給死者的衣物、冥幣等物,必須焚燒得干干凈凈,唯有如此,這些陽世的廢紙才能轉(zhuǎn)化為陰曹地府的綾羅綢緞、金銀財寶。倘若有一個紙角沒有燒盡,那么對不起,你將前功盡棄,你所祭奠的亡人將得不到半分好處。
民間送寒衣時,還講究在十字路口焚燒一些五色紙,象征布帛類。用意是救濟那些無人祭祖的絕戶孤魂,以免給親人送去的過冬用物被他們搶去。
民間在十月一日,不僅要為亡人送寒衣過冬,就是生者也要進行一些象征過冬的傳統(tǒng)活動。婦女們要在這一天將做好的棉衣拿出來,讓兒女、丈夫換季。如果此時天氣仍然暖和,不適宜穿棉,也要督促兒女、丈夫試穿一下,圖個吉利。男人們則習慣在這一天整理火爐、煙筒。安裝完畢后,還要試著生一下火,以保證天寒時順利取暖。
如今十月初一上墳燒紙、燒寒衣的習俗已逐漸淡化,許多人只是到墳前默哀或獻上一束鮮花,來懷念逝去的親人。
寒衣節(jié)的作文 篇12
很小很小的時候,我的外婆每逢寒衣節(jié),都會用白紙裁剪成一件件的“寒衣”,然后用玉米面做成窩窩頭,我們都喜歡稱呼這種窩窩頭叫“燈盞兒”。然后,我們跟著小腳的外婆,外婆顫巍巍地走著,她的胳膊上挎著的籃子里裝著給先人送的寒衣和窩窩頭……
冬日的鄉(xiāng)村傍晚,夕陽把淡淡的余暉灑在顯清河上。暮色四合,黛黑色的山巒在朦朧中漸漸沉淀下來,空氣中夾雜著農(nóng)歷十月特有的清寒。鄉(xiāng)村里沒有路燈,偶爾能聽見幾聲雞鳴狗吠驢叫。家家戶戶的炊煙裊裊里有家的溫暖和飯菜的香味。
小時候我一直都不懂,只是攥著外婆的衣角傻傻地跟在她身后?粗恢弊咭恢弊,然后走到一個人少她自己也滿意的地方;看著她把一件件寒衣仔仔細細地燒成紙灰,然后在旁邊整整齊齊地擺上幾個“燈盞兒”,再用棍子畫一個圈把紙灰和燈盞兒一起圈起來,說那樣就不會有孤魂野鬼來搶她給自己先人送的寒衣。外婆嘴里還不停地說著話,就像那些親人真的去了另一個世界,到寒衣節(jié)的這天會來取衣服,在另一個世界里舒舒服服地過冬一樣。
我跟著外婆送了十多年寒衣,看著她挎著籃子從頭發(fā)花白走到步履蹣跚,看著她的音容笑貌最終成了墻上的黑白照片。整個世界突然變暗,視線模糊了,內(nèi)心的感覺空洞的可怕,覺得心里發(fā)慌眼眶干澀,腦袋昏昏沉沉腳下像踩著棉花,有一種掉入黑洞般的感覺。覺得生命真是殘缺得令人恐懼,最終的圓滿從來都是永久的離開,而時光永遠不會倒流!他們再也不在了,永遠也見不到了!
從此以后,寒衣節(jié)的黃昏,就像我在佛前點燃的一柱香。它的裊裊里纏繞著我思念時的惆悵;又像一只無形的手,將我的感傷從心底瘋狂地抽出延伸,直到光束無法觸摸的地方。這痛,隱藏在黑色的世界。直到巨大的藍色蒼穹沉沉地籠罩下來,直到家鄉(xiāng)的嵐風帶著濃重的涼意刺穿我單薄的身體,直到我的哀思再無棲息的地方!
以前老覺得燒紙錢這種事兒很沒有意義,直到身邊的親人一個個離開了才知道這是一種表達想念的方式。十一墳頭一柱香,陰陽兩隔斷人腸,滿腔哀思憑誰寄,化紙成灰送天堂。那些在時光飛逝里的物是人非,那些在想念中逝去的親人朋友,也許在離去的這一刻他們才是最安寧的,永無牽掛!在天堂沒有痛楚沒有惶恐沒有眼淚……
寒衣節(jié)降至,子夜夢回中,我無數(shù)次看到了我的爺爺奶奶,我的外公外婆,我的那些逝去的家人朋友,那些對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我看到他們在另一個世界里臉上泛起的微笑;看到他們臉上因為沒有病痛而蕩起的安寧;看到他們的身體因為沒有痛楚而變得挺拔。那些曾經(jīng)存在于我們生命里的人,用愛感悟著塵世的我們!因為不在我們身邊,我們就以為愛會不見。那些我們思念卻不能再見的親人,雖然陰陽兩隔,但是我們更愿意相信,他們依然存在于另一個世界,他們依然能夠以某一種形式和我們相聚!
寒衣節(jié)的香火繚繞里,我們希望他們能在另外一個世界里豐衣足食,也愿他們保佑我們在這個世界里平安無恙,一如他們在有生之年里,對我們的愛和牽掛。一年一年的寒衣為我們送去一年一年的牽掛;那些一次又一次的想念里藏著一分一秒的記憶。紙短情長,言不盡意。
而活著的我們,也要用溫暖為所愛的人抵擋這世界的雨雪風霜。祈愿這個冬天不再寒冷,日子依然溫暖如昔。即使遠隔千里,我們對親人的思念和關(guān)切從不會怠慢……
【寒衣節(jié)的作文】相關(guān)文章:
寒衣節(jié)作文06-13
寒衣節(jié)的作文06-09
有關(guān)寒衣節(jié)的作文06-22
關(guān)于寒衣節(jié)作文10-28
寒衣節(jié)祭祖作文10-27
關(guān)于寒衣節(jié)的作文06-10
寒衣節(jié)的語錄10-25
2022年寒衣節(jié)送寒衣的意義10-15
寒衣節(jié)燒寒衣注意事項10-21
寒衣節(jié)作文3篇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