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讀后感(精選23篇)
讀完一本書以后,大家一定都收獲不少,寫一份讀后感,記錄收獲與付出吧。那么如何寫讀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論語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論語讀后感 篇1
那個春霧彌漫,料峭沁寒的日子,我們一大幫語文教師興致勃勃地參觀了羅中旁的學宮。瞻仰了孔子像,進入歷史和文學的殿堂,心里總不覺涌起肅穆、莊嚴、寧祥的尊敬之感。于是回來,在學子的安眠聲中,在寂寂的燈下,重又捧起孔先生的《論語》,才發(fā)覺曾經(jīng)的讀書,只是泛泛的涉獵,不曾走進文字的深處。
年少時總是一心想著往前飛,總渴盼能夠逃離嘮叨的父母,落后的小山村,不繁榮的小城,到更遠更大的地方去,尋找別處美麗的風景。“父母在,不遠游”似乎像個笑話,做父母的不應該放開兒女們,讓他們展翅高飛嗎?
不想十年之后,回到最初,卻又不再是當初。只因志向再大,也離不了家,離不了國,離不了默默老去的父母。不知是從哪日開始,或許是在又一次與父親的執(zhí)拗當中,恨恨轉身的那刻,瞥見他蒼老的面容流露的脆弱?或許在與母親千里通話的電話線中無意中感知了母親的小兒女心態(tài)?漸漸的',開始去理解,然后稍稍的寬容起來。有什么,比在父母家人身邊更幸福呢?“富而可求也,雖執(zhí)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奔毤殕栕约,究竟喜愛什么呢?以自己無爭的個性,何必躋身于喧囂的繁華都市中不知如何把握,還是寧靜以致遠的好,手執(zhí)教鞭,能夠在一方有家的地方,引領學生們走進知識的海洋,能從中撿起一粒滄海遺珠就是無限幸福了。
如若再有人問我之志,我也會向孔子那樣說:“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痹诟改杆茏⒛康牡胤,假期之時,能回家看看,陪他們聊聊天,度度如水的生活,讀讀老人這本書;與朋友維持著淡淡之交,不過近也不過遠,守候在我們曾共同求學的地方,他們若歸來,則淡淡一笑,更多的是,默默地祝福,他們的海闊天空,絢爛輝煌;而我呢,也求仁得仁,不必怨了。我自由我的一畝方塘,也會培育出我的桃李芬芳。我的學生們,聰明而可愛,或許也執(zhí)拗而莽撞,但他們確實鮮活而有無窮力量的生命,有著無限的塑造性。我能夠站在這三尺講臺,不妄作,君子坦蕩蕩的做一名教師,給予學生一些正確人生觀的指引,書籍的閱讀指南,不亦說乎?我也正在實現(xiàn)我的人生價值了,不白來人世間這一趟,足矣!
有些人的人生,或許會在汲汲功名中度過;有些人的人生,或許會在宦海浮沉中度過;也有些人的人生或許會在永不止步的科研追求中度過……不同的人生抉擇,就有不同的人生方向。而我不過選擇回到生養(yǎng)我的小城,回到哺育我成長了六年的母校,由學子向教學者的轉變而已。沉靜下心,我深知自己正選擇了一條安之,信之,懷之的路。半年多了,在繁忙的工作中,也不停三省吾身,知道自己在不斷成長。
讀《論語》,需要用一生去讀,需要在不斷的經(jīng)歷之后,走過了許多路之后,仍應該拿出來,一個人在燈下,靜靜的品,靜靜的讀,然后閉上眼睛,靜靜追憶往昔,能夠無悔,能夠無愧,便讓一切過去。展望未來,相信“德不孤,必有鄰”,在對待家人能夠安撫,能夠不記得失付出,能夠共患難,同在一起,快樂無悲傷;與工作伙伴和朋友,能夠互相信任,支持輔助,合作無間,共同收獲,一起成長;在教給學生知識的同時,能夠不斷促進自身學習,廣泛閱讀,刻苦鉆研,與學生教學相長。這便是一條看似平淡而又充實的人生了。
人生每一階段讀讀《論語》都是不同的感悟與成長。少時讀《論語》,只知苦吟背誦,不知其深意;現(xiàn)時讀《論語》,會默默思考,反復咀嚼,或許仍然膚淺,但能有自己的體會;老時呢,還讀《論語》,不知又是否能夠淡淡付之一笑呢?有點期待。
時間永是流逝,歷史的車輪永不停歇,能讀懂《論語》的時代,會是更仁德有禮的時代,會顯得稍微恭儉的時代。那樣,樸素的人生,也是很美的人生。但愿在我不斷老去的人生,若能懷慈悲之心,撫恤,體貼,寬厚,漸漸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則我心安之,信之,懷之,并足之。
論語讀后感 篇2
《學而》是《論語》的第一篇,共包括16章,涵蓋諸多方面的內容,從學習到道德修養(yǎng),從孝悌到忠信,從君子到君主其實講的全部是做人的道理。雖為學而,但并不僅局限于學習知識,更多的是強調個人品德的修養(yǎng)。在孔子看來,知識在于其次,最重要的在于做人。
“人不知而不慍”,別人不理解我,但我并不怨恨、惱怒。因為別人的不了解而憤憤不平,爭吵不休,實際是缺乏氣度與自信的表現(xiàn)。別人不理解我而出言諷刺,我不與之爭,也不怨恨之,只是淡然一笑,你有你的理解,我有我的堅持,如此而已。要做到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正需要這樣的超然與堅持。人不知而不慍,不僅是一種大度,更是一種對自身所堅持之道的自信與堅守。
“子曰:巧言令色,鮮仁矣”。花言巧語,裝出和顏悅色的樣子,這種人的仁心就很少了!叭省笔侨寮覍W說的核心,儒家崇尚質樸,反對花言巧語;主張說話應謹慎小心,說到做到,先做后說,反對說話辦事隨心所欲,只說不做,停留在口頭上?鬃拥娜寮宜枷胫匾暼说.實際行動,尤其強調人應該言行一致。但是,當今社會,情況卻往往不是這樣,巧言令色、長袖善舞的人,越來越多,人們似乎早已習慣了這樣一種浮夸的表現(xiàn)方式,漸漸將中華民族傳統(tǒng)的踏實、質樸的精神拋諸腦后,“仁心”則更不必說。在我們夸夸其談的背后,藏著的究竟是難填的欲壑還是真心誠意?撕下我們掛在臉上的面具,摘掉強作的笑顏,一張張疲憊而冷漠的面孔背后,還有一顆空洞的心。我們在今天讀《論語》就應該拋開塵世煩擾,摒棄花言巧語,尋找生活在當今社會中的我們所漸漸喪失的“仁心”。
“曾子曰:五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這句話的意思是“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為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誠實可信了呢?老師傳授給我的學業(yè)是不是復習了呢?”且不說要我們以竭心盡力、誠實可信、學而時習之來要求自己,當今的我們,又有幾人能夠每天沉心靜氣,思考自己一天的作為?忙碌似乎是沒有時間反思自己的最好借口,我們看似每天在為理想奮斗,但其實卻有很多人在不知所謂的忙碌中虛擲了青春。我們是不是應該問問自己,忙的究竟是不是自己想要做的?是不是順應內心的?今天,我們也許真的做不到曾子的要求,但我們至少應該在腳步匆匆之際,抽出片刻,反省一下自我,調整一下忙碌的方向,讓自己的目標更明確。
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必毟F而不諂媚需要無盡的骨氣及傲氣,富有而不驕傲自大則只有真正謙虛的人才能做到,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做到這兩點已屬不易,更何況安貧樂道、富而好禮?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像顏回那樣“一簞食,一瓢飲”的又有幾人?在如今物欲橫流的社會里,我們是否能夠耐得住寂寞,不趨炎附勢、沽名釣譽?我想,這些都是我們在閱讀《論語》的過程中應該反思、拷問自己的問題。
“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不要同與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過錯,就不要怕改正。道不同不相為謀,與志同道合之人交朋友能夠激發(fā)我們實現(xiàn)目標的動力。自己有了過錯,首先想到的不應該是紋飾、狡辯,而是改正。過而能改,善莫大焉。改正過錯不是沒用無能,反而是大智大勇的體現(xiàn)。只有能正視錯誤并勇于改正的人,才能夠尋找到生活與學習的真諦。
“夫子溫良恭儉讓”。溫順、善良、恭敬、儉樸、謙讓。這是孔子的學生對他的贊譽,這五條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傳承到如今雖然表面上還在被大家贊譽,但其實很多人的內心并不以為然,認為現(xiàn)在還這樣是會吃虧的。但我覺得,這五種品德,體現(xiàn)了人的本性之美,不論到什么時候都是我們修身養(yǎng)性的標準,是我們應該繼續(xù)傳承下去的美德。
《論語》學而篇的十六章每一章都給人以深刻的思考,在我們現(xiàn)在更側重于知識學習而忽視品德修養(yǎng)的時代,更能給我們帶來啟示。我們應該靜心沉入其中,遠離塵囂,返璞歸真,尋找圣人留給我們的生活、學習之真諦。
論語讀后感 篇3
曾經(jīng)看到過一個報刊的轉載,寫的是英國著名網(wǎng)球明星吉姆·吉爾伯特的故事。 這個女孩子小的時候曾經(jīng)經(jīng)歷過一次意外:
一天,她跟著媽媽去看牙醫(yī),這本來是個很小的事情,她以為一會兒就可以跟媽媽回家了。但是我們知道,牙病是會引發(fā)心臟病的?赡芩膵寢屩皼]有檢查出來存在這種隱憂,結果讓小女孩看到的是驚人的一幕:她的媽媽竟然死在了牙科的手術椅上!
這個陰影在她的心中一直存在著。也許她沒有想到要看心理醫(yī)生,也許她從沒有想過應該根治這個傷痛,她能做的就是回避、回避、永遠回避,在牙痛的時候從來不敢去看牙醫(yī)。
后來她成了著名的球星,過上了富足的生活。有一天她被牙病折磨得實在忍受不了,家人都勸她,就請牙醫(yī)到家里來吧,咱們不去診所,這里有你的私人律師,私人醫(yī)生,還有所有親人陪著你,你還有什么可怕的呢?于是請來了牙醫(yī)。
意外的事情發(fā)生了:正當牙醫(yī)在一旁整理手術器械、準備手術的時候,一回頭,吉姆·吉爾伯特已經(jīng)死去。
當時倫敦的報紙,記述這件事情時用了這樣一句評價:吉姆·吉爾伯特是被四十年來的一個念頭殺死的。
這就是心理暗示的力量。一個遺憾能被放大到多大呢?它可以成為你生命中一個陰影,影響到你的生命質量。
一個人在憤怒或憂慮的時候,如果用一個測量儀來檢測你呼出來的空氣,它是灰色的,其中的'二氧化碳會特別多。所以,長期困擾于人生的遺憾不能自拔,對一個人的生命質量是會有所損害的。
一個人內心對自己要求更嚴格一點,對別人就會厚道一點。我們今天老說做人要厚道,厚道并不是窩囊,而是他可以包容和悲憫別人很多的過錯,可以設身處地站在別人立場上想問題。
在孔子看來,人是值得敬重的,人又是應該自重的。
現(xiàn)在有一種說法,說21世紀評估各個國家人民生活得好與不好,已經(jīng)不是過去簡簡單單gnp(國民生產(chǎn)總值)一個標準,還要看gnh,就是gross national happiness,國民幸福指數(shù)。增強把握幸福的能力,正是學習的終極目的。
當一個不幸降臨了,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它盡快過去,這樣你才會騰出更多的時間去做更有價值的事情,你才會活得更有效率,更有好心情。
生活中會有許多不如意甚至不合理,也許憑我們個人的力量無法改變,但我們卻可以改變自己的心情和態(tài)度。從某種意義上說,一個人心中有什么,他看到的就是什么。
如果你的心很敞亮,很仁厚,你有一種坦率和勇敢,那么你可能會收獲許多意想不到的東西。每個人都愿意把美好的東西告訴你;但是如果你與此相反,那么即使是有教無類的孔子,他也不見得會對牛彈琴。
如果永遠以一種惡意,一種怨恨去面對另外的不道德,那么這個世界將是惡性循環(huán),無止無休。我們失去的將不僅是自己的幸福。
但是,真正做到寬容談何容易。有很多時候,一個事情本來已經(jīng)過去了,而我們還是老在那兒想,這么可惡的事,我怎么能原諒它呢?然后就在不斷的自我咀嚼中,一次一次再受傷害。
佛家有一個有意思的小故事:
小和尚跟老和尚下山化緣,走到河邊,見一個姑娘正發(fā)愁沒法過河。老和尚對姑娘說,我把你背過去吧。于是就把姑娘背過了河。
小和尚驚得瞠目結舌,又不敢問。這樣又走了二十里路,實在忍不住了,就問老和尚說,師父啊,我們是出家人,你怎么能背著那個姑娘過河呢?
老和尚就淡淡地告訴他,你看我把她背過河就放下了,你怎么背了二十里地還沒放下?
這個故事的道理其實和孔夫子教給大家的一樣,該放下時且放下,你寬容別人,其實是給自己留下來一片海闊天空。
人首先要能夠正確面對人生的遺憾,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接受下來。不要糾纏在里面,一遍一遍地問天問地,這樣只能加重你的苦痛。
第二個態(tài)度是,要盡可能地用自己所可以做的事情去彌補這個遺憾。
承認現(xiàn)實生活中的不足之處,并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彌補這種不足,這就是《論語》告訴我們對待生活缺憾的態(tài)度。
論語讀后感 篇4
《論語》是我國的經(jīng)典作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著作。 粗看《論語》,不過是一本語錄,與其他的語錄沒什么差別?杉毤毱穪,孔子及其 弟子的有關修身(內圣)、治國(外王)的思想流連于語錄的字里行間。
學貫中西的學者們常把孔子和古希臘哲人蘇格拉底相提并論。蘇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 政權處死的,據(jù)說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歡孔子的直言不諱:“道不行,乖桴浮 于!,這同樣是一種自由精神。
就我看來,人的一生中秉懷著許多有關生活的觸動,只是很多時候,這些觸動沒有點 燃讓我們人格震撼的導引線,而使我們困窘地活著。于丹的《論語》心得中,雖然從其獨特 的個性視角出發(fā)解讀《論語》 。但畢竟是一種頗能為大眾認可的個人獨特的對于《論語》的 感悟。每個人要是想要在《論語》中找到讓我們人格震撼的導引線,還需自己到論語中慢慢 尋覓。
《論語》告訴大家的東西,永遠是最簡單的。 《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么樣 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 孔子講究孝道,孝成為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如今人們對父母的付出視之為必然,孝 道在逐漸褪色。 對現(xiàn)在的人們講孝是非常必要的, 讓他們明白孝是為人之本。 子曰: “父在, 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薄笆赂改改芙咂淞;”“當他父 親在世的時候,要觀察他的志向;在他父親死后,要考察他的行為;若是他對他父親的教誨 長期不加改變,這樣的人可以說是盡到孝了!薄笆赂改改芙咂淞;”為人子女,做讓父母 為你擔心的事情,也不算是孝道。如今人們認為只要提供父母良好的生活條件就是孝,而對 父母們的感情需求漠然不管,不聽從父母的意愿、教誨行事做人。但父母們真正需要的就是 這些。 所以為父母提供豐厚的物質不是孝的.根本, 如果能夠按照父母的意愿、 教誨行事做人, 對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孔子提倡仁愛, 但他并不認為應當以喪失原則的仁愛之心去寬宥所有人的過失。告訴我們,要本著平等和理性的態(tài)度去尊重每一個人,且彼此之間要留有一點分寸,有一點 余地。
仁者, 謂其中心欣然愛人也; 其喜人之有福, 而惡人之有禍也; 生心之所不能已 1 也, 非求其報也。 故曰: “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也。 ”所謂的仁, 是說其從心底里欣然地去愛別人; 他喜歡別人也有福,而且不喜歡別人有災禍;這是從心中生起而不能停止的情感,是不求回 報的情感。所以說:“那上面的與人相互親愛有所作為而不有心于作為。”己所不欲,勿施 于人,其實也就是"恕"這個字的本意。這句話現(xiàn)在看來,有其現(xiàn)實意義。其中包含相互體諒 的意思。遇事如果換位思考,推己及人,仁愛待人,就可能得出不同的結論,改變已有的不 正確做法,這樣就會多一分理解,少一分對立,避免對他人造成傷害。
我對孔子的仁愛之道尤為觸動,孔子曾經(jīng)說,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仁愛離 我們遠嗎?我想要仁的時候,念頭一動,斯仁至矣,仁愛就來到我的心中,我的生命就被仁 愛充滿了。
治學方面,孔子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知之為不知,不知為不知” “敏而好學, 不恥下問” “三人行必有我?guī)煛?“博學而篤志,切問近而思”。一種謙虛、嚴謹、實事求是, 鍥而不舍的治學態(tài)度。 治學的方法他講究 “溫故故而知新” “學而不思則罔, 思而不學則殆” 他覺得“學而實習之不亦說乎!蓖瑫r孔子認為“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 蔽也蕩。 好信不好學, 其蔽也賊……”可見學習的重要性。 治學與做人, “做人” “治學” 乃 之本,德才兼?zhèn)浞侥苤劣谥辽啤?“知之為不知,不知為不知”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 道,虛浮而學,德才具不兼?zhèn)洹?/p>
在現(xiàn)在社會中,孝道、仁愛、修身和治學,每每被人忽視,圣賢與經(jīng)典也逐漸模糊, 紛繁世界的庸俗煩瑣和思想的高貴純粹似乎缺少了一些必要的鏈接。 《論語》 讓我領略到的 , 就是一種智慧,是對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確對待,是對為學之道理智看待,是一種心態(tài),一 種融入在現(xiàn)在社會中的理性道德。
論語讀后感 篇5
《論語》作為一部優(yōu)秀的語錄體散文集,它所記錄孔子的思想對于教學非常重要。難怪有前賢說:“半部《論語》治天下”。作為教師,出于職業(yè)的敏感,我對學習方面的內容尤其感興趣,讀后更是感觸頗多。
孔子以他的親身經(jīng)歷用簡潔的語言闡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隨心所欲,不逾矩。”又“朝聞道,夕死可矣!彪S著年齡的增長和知識不斷創(chuàng)新,思想越來越成熟。又如他自己所言“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直到晚年,還是“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他博學多能,仍堅持終身學習,不愧為其弟子之師表。他的弟子評價他“仰之彌高,鉆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笨梢娝墙K生學習的楷模,這就是我們要向孔子汲取的精華之一。
俗話說:“盡信書不如無書!笨墒俏覀兊拇蠖鄬W生仍然有這樣的通病,缺乏大膽地創(chuàng)新?鬃映珜А爱斎什蛔層趲煛!薄皩W,思,行!薄皩W無長師。” “后生可畏,焉知來者不如今!笨梢娝侨绱舜蠖,寄希望于他的學生向他的挑戰(zhàn),超越他。有一次子夏與孔子討論對《詩》中“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幾句的理解,孔子說了“繪事后素”,而子夏則說出了自己的感悟“禮后乎”,孔子認為子夏的見解有獨到之處,對自己也有很大的啟發(fā),便贊揚道:“起予者商也!贝擞涊d說明,孔子總是與學生一起相互切磋,讓他們自由地發(fā)表各自的不同見解。這種以討論為主的教學形式體現(xiàn)了師生平等的教學民主精神,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使他們能生動活潑地、主動地學習,培養(yǎng)獨立思考的習慣和積極主動的創(chuàng)造精神。而且,孔子還善于營造平等、融洽、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
他淡化師生年齡差異,老師與學生平起平坐,拉近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并且能激發(fā)學生的發(fā)言興趣,營造平和寬松的討論氛圍!蹲勇、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一文中,他絲毫沒有老師的架子,而是坐在學生中間,與他們共同探討問題。“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迸Υ蛳麑W生的心理顧慮,消除學生在老師面前的拘謹,積極鼓勵他們能夠暢所欲言。然后首先說:“居則曰:不吾知也。如或知爾,則何以哉!币痪湓捑图て鹆藢W生發(fā)言的積極性,從而創(chuàng)設了談話情境。子路 “率爾而對”,“夫子哂之”,曾皙后來問起,孔子說“為國以禮,其言不讓,是故哂之”,子路說話一點都不謙虛,孔子雖然不滿意,但是沒有立即批評他,只是是微微一“哂”,既不讓子路難堪,又小小地挫了一下他的銳氣,可謂處理得恰到好處。而如今我們正在苦苦追求創(chuàng)設的平等、融洽、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居然早已被兩千年前的孔子超前實現(xiàn),真不愧為一代圣人。
孔子對學生的教誨不是盲目性的,灌輸式的。而是堅持“因材施教”的理念,根據(jù)學生不同的思想、個性、特長進行有針對性的不同的教育,做到因勢利導,避免一刀切。正因為孔子實施了“以人為本”的.因材施教,他的三千弟子中才會出現(xiàn)“七十二賢人”,真可謂是人才輩出,怎不叫兩千多年后的我們汗顏?孔子首先提出:“有教無類”的方針,說出了“有教無類”的至理名言?鬃铀綄W的規(guī)模最大,存在了四十多年,三千弟子來自齊、魯、宋、衛(wèi)、秦、晉、吳、楚等諸侯國,地區(qū)廣泛,學生出身五花八門,成份各異。
《論語》第一章《學而》第一中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闭驹诂F(xiàn)代教育者的角度,讀著論語,參照自己,認真反思,孔子留給我們的智慧遠遠不止這些,他的許多教育理論和方法,仍然是當今廣大教育工作者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此時,工作累,家務忙,活動多,怎一個累字了得?這些借口都顯得如此蒼白。靜靜地讀《論語》箴言,品人生真諦,不斷反省自己,細細地欣賞教育之河中激起的朵朵浪花,去采摘教育之樹結出的豐碩之果。
論語讀后感 篇6
《論語》我熟悉,于丹對于我卻很陌生。但是《論語》心得這本書使她進入了我的視線,直至成為我所敬佩的人之一。而我也很幸運地能夠在這樣一位師范大學教授、古代文學碩士的帶領下去發(fā)現(xiàn)《論語》的真諦,讓古圣先賢智慧的光芒照亮了我一個平淡的假期。
本來以為這樣一本解讀典籍的書應該是以一種說教的語氣,用很多晦澀難懂的字句來向我們闡述大道理。我開始甚至懷疑我能不能看懂這本書,能不能理解幾千年前人類留下的精神財富。但是當我翻開這本《論語》心得,疑慮便煙消云散了。正如于丹常說的,《論語》的道理是樸素的,溫暖的,他自己的解說也帶給我一種簡單而貼近心扉的感受。沒有我想象中的高談闊論,也不像現(xiàn)在的許多學者那樣咬文嚼字,弄一些專業(yè)術語、新名詞來嚇唬人以顯示他們的成就?础墩撜Z》心得,仿佛在和一位朋友聊天,所有的道理都被于丹娓娓道來,那樣一種從容謙仰的態(tài)度正是儒家所提倡的,所追求的。
這本書中穿插了很多簡短但耐人回味的小故事,令我感觸頗深。老和尚背姑娘過河的故事讓我理解了“仁者不憂”的境界;國王尋找哲學問題答案的故事讓我明白如何做一個仁愛之人;網(wǎng)球明星和女孩買頭花的故事告訴我應該以開闊的心胸去面對生命中的缺憾;茶師為了最有尊嚴的死法求教的故事更讓我看到了心靈勇敢的'力量……這樣的小故事于丹還給我們講了很多,有些也許會讓我們受益終身。
對于我自身的一些困惑,我也在這本書中找到了答案。小男孩拔釘子的寓言我記憶猶新。在我們這個年齡,常常由于一時沖動而說出一些不經(jīng)過大腦的話來,傷害了身邊的人還渾然不自知。但是現(xiàn)在于丹提醒了我們說話要用腦子,做事要考慮后果。因為就像釘子敲下去,哪怕以后再拔掉,籬笆上也留下了洞,不會復原了,F(xiàn)在我一想起這句話就不覺心驚,好像忽然發(fā)現(xiàn)自己做過那么多留下悔恨的事情,只愿今后不會再這樣不謹慎地處世了。
以前我在自己受到傷害的時候總是放不下,怨恨一時難以消除。書中有這樣一段話“有很多時候,一個事情本來已經(jīng)過去了,而我們還是老在那兒想,這么可惡的事,我怎么能原諒它呢?然后就在不斷的自我咀嚼中,一次一次再受傷害!笨戳诉@段話,我頓時明白了為什么自己會因為一件很久以前的事情而那么久都不開心,原來是自己放大了傷痛而已。一個“恕”字可以使自己擁有海闊天空,何樂而不為呢?
全部讀完這本《論語》心得后,我覺得貫穿全書的思想就是注重心靈。那個有抑郁癥的喜劇演員的故事可能會給我們現(xiàn)代人很大的啟示。在紛繁的社會里,在忙碌的生活中穿梭的人們,在職業(yè)角色的外衣下,我們還有多少空間留給心靈呢?為什么在物質越來越豐富的今天,我們生活得不夠歡欣,不夠幸福?那是因為我們的眼睛總是看物質太多,看心靈太少。這大概是這本書最觸動我的一部分。我開始試著拋開與物質的糾纏,聽一聽心的聲音,按照最真實的想法去行事,體驗真正的快樂。那句話已深深烙在我心里——幸?鞓分皇且环N感覺,同貧富無關,與內心相連。
這一刻,《論語》之于我的意義,我對《論語》的看法已經(jīng)徹底改變。它不再僅僅是“三十而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些熟悉詞句的出處,而是我今后人生的心靈導師。以前我看《論語》是萬萬全全地把它當作文學作品來對待的,雖然也明白其中的一些道理,但是也認為只有在那個民風淳樸,物資匱乏的古代才適用,而對于我所處的這個人心不古的時代的意義并不大?墒怯诘s游刃有余地將這部《論語》與現(xiàn)實交織在一起,讓我們發(fā)現(xiàn)這本語錄竟然可以穿越千年,在過去、現(xiàn)在甚至將來的任何時刻都能引導幫助我們。只要以不同的角度來看,他就適用于我們每個人所經(jīng)歷的每一件事。而我們這些中國人,更應該為了血液里流動著儒家的博大精深而自豪。
我想以序言里的一段話來結束:正因為有了生活的五彩繽紛,理論的灰色才不顯得死寂;也正因為有了思想的高貴純粹,紛繁的世界才不至于俗不可耐。灰色提升著品味,而多彩保證了活力。這也就是和諧。
論語讀后感 篇7
五千年來中華文明源遠流長。而悠悠文明長河中,璀璨至今的依然是那顆“星”——儒家的《論語》。它代代相傳、歷久彌新、永垂不朽,它就是一部經(jīng)典,我的成長因它而精彩!
說起《論語》,那可是家喻戶曉的一部經(jīng)典作品,不僅在我國廣為人知,更是舉世聞名。它是儒家的核心著作,是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對孔子言行的記錄。古人曾云:“半部論語治天下。”而且,我國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多也體現(xiàn)出了《論語》中的禮教思想。由此可觀,《論語》思想,影響了一代又一代華夏子孫。
因此,這更加深了我想去閱讀它的欲望。于是,我漫步到《論語》的世界里,嘗試著去感受其中的奧秘、熏陶自己的心靈。讀后,其中的很多句語錄都深入我心,影響我至今。
小學的時候,我并不是很注重學習。雖然我在課堂上積極參與老師的問答互動,會動腦思考,可是卻很少做筆記,課本十分的嶄新,里邊除了印刷文字就如同豆腐一般白花花的。結果,好記憶不如爛筆頭,我也得到了我的“報應”,那就是復習時總是無法回憶起老師上課所講的知識點,于是成績總是處于中等偏下的水平,仿佛一株枯苗不見長勢。到了初中后,由于學業(yè)競爭的激烈,我終于明白了成績的重要性。于是我上課就一直埋頭做筆記,不肯放過一毫秒,就好像頭頂千斤重,抬個頭都不舍得?墒浅煽儏s還是不怎么理想,而且雖然做過筆記,但都好像是走個形式化,滿足自己的視覺需求,卻從未自己動過腦筋自己思考。這時,“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警示了我。它告訴我只學卻不思考就會感到迷茫,只思考卻不學就會陷于困境之中。這清楚地反映出我當時的狀況,讓我明白了要把學與思結合在一起,兩者缺一不可,這樣的話,即使是事半也會功倍的。對啊!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我馬上調整了自己的學習方式:當老師講解例題、重點時,我就應該放下筆抬起頭仔細聽講、認真思考;當老師停下讓我做筆記時,我再拿起筆書寫。果然,經(jīng)過了幾個月的調整,我的成績逐漸有了起色,直到至今也受益匪淺,在年級里名列前茅!
這時,雖然我的成績有了較大的起色,但是在人際交往方面卻又出現(xiàn)了問題。
我和一個相處得不錯的朋友鬧起了矛盾,彼此之間相互指責,把事情鬧得沸沸揚揚的。后來,因為不想再爭執(zhí)下去,我主動向她提出了道歉,可心中卻還是憤憤不平,不能釋懷。也許她也是如此,于是我們之間又進行了不約而同的“冷戰(zhàn)”。但是,她的家長一直在調整她逃避的心理,希望她能放下往事與我重歸于好,她也明白了,也想要重拾我們之間的友誼,便趁著學習之余主動來找我互動。時間一長,我的心竟有些被觸動了,就要被她堅持不懈地關懷所感化,卻又礙于自己的面子,無法釋懷往事。這時,“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又如雪中送炭,幫助我去解決這塊心結。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從遠方來,不也愉快嗎?是呀,她如此大度地選擇忘記我們之間的不悅,不管自己是否能成功,努力地想重建我們之間友誼的橋梁,態(tài)度非常的.誠懇,若我還計較這件事、避之門外,不就顯得我是個小肚雞腸、心胸狹隘的小人嗎?于是,我慢慢地主動與她多起了互動,并且在學習上互幫互助,有說有笑,呈現(xiàn)出一派和諧的景象。我的心結也慢慢解開,踱步時如踩在云朵上輕松。
《論語》不愧是大名鼎鼎的我國的藝術瑰寶,其中的語錄幫助我改正了自己錯誤的思想、言行與為人處世的方法。讓我明白了待人要友善,共創(chuàng)和諧的社會環(huán)境;并且要掌握好學習的方法,為國家大大小小的建設積極做準備,使自己的文化底蘊豐富強大、了解更多的知識,這樣才能承擔起自己在國家中應盡的一份責任,成為國家棟梁,能夠強國盛國。這正是我身為一名中國學生說“愛國”的強烈體現(xiàn)。
在《論語》這部經(jīng)典的熏陶下,我正在茁壯成長,我要帶著我的中國夢、滿懷著希望地去成長,爭取做一個對社會、國家有用的人!墩撜Z》,我的成長因你而精彩!
論語讀后感 篇8
《論語》是孔子死后,弟子們把他平日的言行記錄收集起來,整理編成的。其中有孔子的言論,也有弟子們的自相問答,保留著孔子生平、思想學說的重要材料,尤其是教育思想和教學活動的重要材料。它是我國一份十分重要的文化遺產(chǎn),也可以說,它可作為中國歷史上最早的一部教育書。我作為一名教師,在仔細讀了《論語通譯》后,覺得有一種茅塞頓開的感覺,孔子從他的政治、哲學和教育心理學觀點出發(fā),認為德育的主要內容是仁和禮。所以他主張“為政以德”,這反映了當時人的價值的提高和奴隸要求解放的時代特征。因此,孔子的思想是適應時代潮流的,具有進步意義的,他的目的在于告訴大家怎么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在孔子思想中對教育具有啟示意義的許多智慧精華,都還值得我們這些兩千多年后的教育工作者借鑒學習。
一、有教無類?鬃釉趲浊昵熬驼f過:君子授學,有教無類。換成我們今天時髦的說法就是教育面前人人平等。就是說教育是不應該分對象的,不分老幼、不分貧富貴賤、不分聰明愚笨、不分善良罪惡,每個人都應該受到教育,每個人都應該享有受教育的平等權利。什么人都教,這就是一個全民終身免費教育的概念。為什么要搞有教無類,是因為有教無類有好處?鬃痈阌薪虩o類的目的就是盡量多的培養(yǎng)對國家有用的人,這就體現(xiàn)了對國家民族的責任感,而由什么人來搞有教無類?孔子說了,是君子,君子也就是有道德有智慧有修養(yǎng)的人。由此可見,孔子自認自己是君子,也鼓勵別人都來做君子,都來搞有教無類;同時這也有教師素質要求方面的意義,這就要求我們教育工作者不斷地提高自己在道德思想和教學業(yè)務方面的素養(yǎng)。對此孔子提出了辦法:學而時習之,也就是說不斷的學習;三人行,必有我?guī)煟簿褪钦f虛心的向所有的人學習。通過這兩個辦法,老師的水平就不斷提高,就不會誤人子弟,至少不會一直誤人子弟。
二、營造和諧民主的教學氣氛。通過《論語》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孔子提倡“仁者愛人”,所以他對所有的學生包括那些出身貧苦的學生都不歧視,確實做到了一視同仁,平等對待,而且孔子認為“后生可畏,湯知來者之不如今也”,“當仁,不讓于師”,這反映了孔子坦白的胸襟和寬大的懷抱,同時也是對學生的.尊重和鼓勵。正因為孔子與他的弟子們之間有一種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孔子的教學態(tài)度是非常謙和民主的,經(jīng)常鼓勵學生充分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在呼喚民主的社會里,人們越來越注意到平等的重要性,教學民主化也同樣得到提倡。教師尊重學生、信任學生,熱情引導學生,肯定學生的正確方面,不輕易給學生傷害性或壓抑性批評,使他們感受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在學習中保持愉快的心境,真正發(fā)揮主觀能動性,發(fā)奮學習。
三、因材施教?鬃邮俏覈谝粋主張“因材施教”的教育家。他對子路、冉有的不同教育就可以說明:子路問:“聽說人有困難,可以馬上伸出援手嗎?”子曰:“有父兄在的話,應先與他們商量該怎么做?” 冉有問同樣的問題,子曰:“好啊,馬上去做。” 公西華想不通,便問孔子這是為什么呢?孔子開導說:冉有遇事畏縮,所以要鼓勵他;子路遇事輕率,所以加以抑制?鬃右虿氖┙痰慕虒W思想,在教育史上有較大的影響。他認為一個教師,必須掌握學生在學習上常犯的四種表現(xiàn),即廣泛而不精、知識面過窄、把學習看得太容易和有畏難情緒。只有了解學生的特點,才能給予幫助、補救。就是說,學生的學習心理差異性,決定了因材施教的必然性。今天我們實施素質教育,就應該吸取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從學生實際出發(fā),注重學生的個性特點,從而實現(xiàn)共同進步、共同發(fā)展、共同培養(yǎng)的目的。
在記錄孔子和其弟子言行的《論語》里處處輝映著中國早期教育心理學的思想火花,民主的色彩、睿智的目光、平等的問答;這種如師如友的互動教育方式,不正是我們當今的素質教育所努力追求的嗎。
論語讀后感 篇9
當年在什么目的,什么情形下買的這本《論語別裁》,我已經(jīng)全無記憶。只是扉頁上記錄是在20 年 2月 9日買的,卻是在20 7年才讀完它的。
每年悠閑或是要發(fā)奮圖強時,就拿出來翻幾頁。以致以前二十幾頁都很熟悉,后面讀來卻舉步維艱。
今年暑假前終于讀完了。像讀《菜根譚》一樣,走到三四十歲時讀許多文句,不用別人做過多解釋,自己的經(jīng)歷就可以詮釋。
大樹分割線
比如,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這讓我想起了《世說新語》的一個故事。“華歆、王朗俱乘船避難,有一人欲依附,歆輒難之。朗曰:“幸尚寬,何為不可?”后賊迫至,王欲舍所攜人。歆曰:“本所以疑,正為此耳。既已納其自托,寧可以急相棄邪?”遂攜拯如初。世以此定華、王之優(yōu)劣。”所以說人不可貌相。對于同一件事的反應,華歆與王朗不同,王朗只考慮一時積極熱心幫人,可是遇到困難就要舍棄。華歆并不積極主動,卻是擔在身上便不會推卸放棄。世人多喜歡“王朗”,因為初見時的積極熱情,可是不知,“王朗”在大事之前,態(tài)度一定會有所變化。因為人無完人,因為巧言令色鮮矣仁。人永遠是一個辯證統(tǒng)一的實體比如大智若愚,比如巧言令色鮮矣仁。
子曰: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南懷瑾先生是在解釋“無友不如己者”提到的這個觀點。其實簡單來說,就是不要喜歡一個人就覺得他什么都是對的,也不能討厭這個人就認為他說什么都是錯的。我覺得自己恰恰在這個問題上表現(xiàn)得很狹隘。所謂“君子周而不比”,對待每個人的每個言論,應當采用客觀公正的態(tài)度。即使是對手仇家,他也會有有意義的言論,而世人卻經(jīng)常愛屋及烏。
兩端紅星分割線
又如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 ”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弊釉唬骸帮埵枋筹嬎,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焙芏嗳硕颊J為,孔子是要大家固守貧窮的。我認為,孔子認同“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他更高的見解是:無論貧窮還是富有,只要自食其力,都要心態(tài)平和,享受其中。就像蘇東坡的“得之淡然,失之坦然”。有一段時間心情很糟糕,總是莫名其妙地向兒子老公發(fā)火。之后,聽見老公和兒子在聊天。老公問兒子媽媽為什么總是發(fā)火。兒子低頭說,因為他自己做的不好。老公說,不對,是因為媽媽的心態(tài)沒調整好。當時真的有一種醍醐灌頂?shù)母杏X,忙時煩,閑時煩,那么啥時不煩呢?根本在于我自己。如果心態(tài)好,閑時悠哉,忙時充實。正如孔子所認為的,貧窮時要樂在其中,富貴來臨時,亦可從容駕馭。
騰訊新聞之前報道,南方一個億萬富翁經(jīng)商失敗,破產(chǎn)。其妻自制辣醬沿街叫賣討生活。最佩服的就是這種人,富有時,可以山珍海味;貧窮也能自食其力養(yǎng)活自己。能上得了大席,也吃得慣路邊攤。
我們大部分的生活都是平淡無奇的,但也會有困難。艱難地爬在一個坡上,從心里告訴自己,你正在走上坡路,堅持一下、努力一把,走過這個山坡,就會迎來平坦。懂得努力地生活,也懂得珍惜清晨綠葉上一顆晶瑩的.露珠。套用一句現(xiàn)下流行的名言,生活不止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貧也罷,富也好,生活本身就是有滋有味的,關鍵你得有一顆“貧而樂,富而好禮”的心!
再如“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朋友買了一件衣服,你從頭批到尾,你覺得是為她負責,可是她已經(jīng)買了。你的提點再明智,改變不了結局,卻左右得了她的心情;勐煞◣熣f,當你要開口說話時,你所說的話必須比你的沉默更有價值才行。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覺得是自己的父母,不耐煩時就亂嚷嚷,不明白色難才是孝的真諦。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總一天到晚想著吃什么好吃的,穿什么美衣,日子會空虛,無聊到極點。做自己該做的事,說自己該做的話,流自己該流的汗,日子會好過的多。子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這不止是一種智慧,更是一種自信,你知道人世間總有你不了解的智慧,所以不知道并不丟人。自己知道的,就是用來應對自己的人生;不懂,則去學習。這才是大智慧,大自信!
《論語》深邃,吾將上下而求索,只為應對平淡無奇的生活!
論語讀后感 篇10
一本《論語》放在書架已有好幾年了,來到新的工作單位,也把它順手帶了過來置于床頭,雖然偶爾翻閱幾頁,卻也沒有讀完。今年寒假總算是完整的讀完了一遍,但總感覺只是一知半解,略知皮毛而已,其中的好些道理還是參悟不透。只是在這部書中認識了一個遼闊率性、明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孔子,一個多才多藝、誨人不倦的孔子,一個食不厭精、懂得生活樂趣的孔子,F(xiàn)僅將本書中的孝道就與治學的部分談一下自己的一點淺顯的認識:
孔子講究孝道,孝成為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今天的有些人們在這一方面卻在褪色,學習孝道并對學生對后人講述孝道是非常必要的,使自己也讓他人明白孝是為人之本。
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意思是說當他父親在世的時候,要觀察他的志向;在他父親死后,要考察他的行為;若是他對他父親的教誨長期不加改變,這樣的人可以說是盡到孝了。具有良好的品德,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發(fā)點。所以為父母提供豐厚的物質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夠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誨行事做人,對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父母唯其疾之憂。一個人如果能夠使他的父母只擔心他的疾病,那就可以算得上是孝了。我個人的'理解為,能夠在自己控制的范圍內的事情,盡最大努力的不讓父母為自己操心,除非是像生病這樣自己沒法控制的事情。
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撰:曾是以為孝乎!書中注釋為侍奉父母,難在時常保持和顏悅色!人子中年紀少的做事,年紀長的具備飲食,難道這就可以算得孝么!我對后面的句子的理解有些欠缺,單就色難一句,我認為一個人果真能夠做到這一點已經(jīng)很不錯了。有句俗語久病床前無孝子雖是有些譏諷的意味,但也不得不讓人深思。這也讓我聯(lián)想到自己,父母年事還不是很高,還沒有到子女經(jīng)常服侍的地步,但老人愛嘮叨,嘮叨多了就有些不耐煩了,其實想來老人的嘮叨就是一種愛的體現(xiàn),我也應該尊重老人的嘮叨,和顏悅色地傾聽她的嘮叨。
今之孝者,是謂能養(yǎng)。至于犬馬,皆能有養(yǎng);不敬何以別乎。意思是說,現(xiàn)在人的孝,只是能養(yǎng)父母。但人們亦養(yǎng)犬馬。如果只養(yǎng)而不敬,則養(yǎng)父母跟養(yǎng)犬馬還有什么不同!充分體現(xiàn)了孔子提倡不僅能養(yǎng)更注重敬的思想。當然針對于我們來說,相信在這一方面都能做得很好。但在我們生活的周圍,也會時常見到或聽到對老人養(yǎng)而不敬的事例,更有甚者既不養(yǎng)也不敬者。因此不僅我們自己要做到這一點,也要對我們的后代,對我們的學生傳輸對父母對祖父母等不僅要養(yǎng)更要敬的思想。
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意思是說,父母在的時候,不到遠處去游;如出游,必有一定得地方。社會發(fā)展到現(xiàn)在父母在不遠游是不大可能了,但游必有方還是很值得提倡的,必須告知父母自己所去的地方,并且時常告知父母自己的情況,免得讓父母牽掛。我的父母就是這樣,有時忙隔三五天忽視了沒有打電話回去,媽媽準會打來電話詢問情況。放假回到家中,晚上有時出去玩耍,無論回家多晚,遠遠就能望見家中的燈光,父親總是坐在桌前喝著茶水等我們回來才睡,多次說他卻總是這樣。有一次,晚上我們開車出門正值天氣不好,老公忘了帶手機,我的手機又沒電了,也就沒有跟家中聯(lián)系,家中又給我們聯(lián)系不上,害得父母擔心,聽母親說父親還發(fā)了火,我們也非常愧疚。今年正月十五下了一場大雪,在老家過完了元宵佳節(jié),正月十六,老公單位要上班了,因天氣原因,我們早上6點起床出發(fā)趕8點的班,大冷的天婆婆早早起了床,不顧我們的反對又是掃雪,又是遞熱毛巾擦車窗玻璃,站在村口,望著車子遠遠離去。路上經(jīng)車壓結了一層厚厚的冰,非;囬_得很慢,不到50里地足足走了1個小時零40分鐘,中途公公打來兩次電話詢問路面怎樣,是否到了。這都是一份份濃濃的牽掛埃我們要從小事做起,注意生活的點滴,多為父母想想,盡可能的讓父母少一份牽掛,這也是一種孝的做法吧。
治學方面,有好些話雖然出自兩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義至大,是我們非常值得學習的。
論語讀后感 篇11
《論語》,一篇充滿高尚的文章。今天,我們讀著讀著眼前仿佛出現(xiàn)了孔子智慧般的面容,宋代開國丞相趙曾說:“半部《論語》知天下!笨梢娺@句話道出了論語在修身治國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
翻開第一頁,就看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句話。它的意思是:在學習過程中不斷溫習以前的知識,這難道不是很愉快的事情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了,這那難道不是非常高興的事情嗎?如果有人不理解我,我卻并不怨恨,這樣的人難道不算是君子嗎?“孔子說得真對!求知自得其樂,交友衷心喜悅,懷才不遇也不怨天尤人。
我喜歡讀書,讀書帶給了我無窮的樂趣!自從我有點閱讀能力起,書就對我有強大的吸引力。要是碰到一本好書,它就能影響人的一生。我們在閱讀時候會將書中的人物的思想行為和自己的思想行為作比較,從而提高自己的思想和道德素質。俗話說得好,“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笨上攵瑫卸啻蟮淖饔!知識豐富了,就能擁有寬廣的胸懷。
就如我讀《論語》學而這一部份就使我受益無窮,增長了知識。我們應該多讀書。
一本書上層說過,孔子。一個2000多年的學者,他的思想教育理論、教育方法、他的言行在今天看來依然是那么的先進,那么貼切,何以想象《論語》這本書卻通知了中國近二十一個世紀。
真理本不是辯出的`,而是做出的,孔子的徒弟在徒弟把孔子曾說的話綜合在一起,寫下了這篇文章,他所說的不僅是做人的道理,生活的道理,生存的哲理,還有學習的好處和如何學習。
我喜歡的一句話:“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辈还茏鋈魏问虑槎嫉孟襁@句話所要表達中的一樣,可我們現(xiàn)在的社會,卻連這一句話都做不到!
孔子,一個創(chuàng)下無數(shù)輝煌的學家,現(xiàn)在卻已成了一個歷史,但孔子仍然活在我的心中!
論語讀后感 篇12
《論語》是孔子與其弟子所編,雖說是兩千多年前所編的,但還是讓世界、讓人民,更讓我受益匪淺。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边@句話的主旨是做人要實事求是,不能似懂非懂。我一直把這句話當做耳旁風,不以為然,直到六年級危老師講這句話時,才讓我對他產(chǎn)生了興趣。家人總說我學習時候不知道好方法,而我卻總是打斷他們,這才導致我考試吃了大虧。
記得那是桂花褪下她的平凡,開始展露光芒時,我卻在考場上犯了愁。隨著一生聲哨響,數(shù)學考試開始了。剛開始答題,有的同學卻犯愁了,眉頭緊鎖,而我卻如魚得水一般。我用輕蔑的目光看了看他們,從心底將他們狠狠嘲笑了一番,才繼續(xù)答題,寫著寫著,我的臉色卻陡然一變,死死盯著這道題,一只手撓了撓頭,用嘴啃著另一只手,背上不停地冒汗。這時,我仿佛看見同學們對我指指點點,死黨對我豎起的大拇指已緩緩向下,這打斷了我的思路。這道題是老師說了多遍的呀!本是這樣懊悔的我,卻被想象所打斷,氣憤到雙眼幾乎噴出實質的火焰,于是我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在卷子上亂蒙開了。由于這道題導致我后面的'思路混亂,大腦已經(jīng)崩潰。寫完后我也沒有檢查,只是用手有氣無力的,懊悔的,捶了捶腦袋,便在腦海中回想老師講課的細節(jié),可細節(jié)全是與同桌玩耍,唯一聽到的一句話是:“誰還有不會的?”我看了看同學們都沒有舉手,也沒好意思舉起手來,這才“一錯造成千古恨!蔽掖诡^喪氣,像霜打的茄子一樣無精打采地垂在桌子上。卷子發(fā)下來后,我倒在了及格線上,這可能對差生來說是艷陽高照,喜上眉梢;可對我來說無疑是一個晴天霹靂。上語文課時,我像失了神一般,卻猛地聽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币豢丛瓉砦@蠋熢谥v這則《論語》呢!這使我忍不住回想了一下自己在數(shù)學課上的所作所為,于是我很快把這句話在心里默念了幾遍,當成自己的座右銘。
從那以后,我也像桂花樹一樣慢慢展露自己的光芒,不可阻擋。而實事求是的精神更是印刻在我的心中。
論語讀后感 篇13
孔子還非常挑食。顏色難看,不吃;氣味難聞,不吃;烹調得不好,不吃;不合時令,不吃;切割得不好,不吃;沒有合適的醬,不吃。我想,現(xiàn)在最挑食的小孩,恐怕也只有他的三分之一罷了!
讀完《論語》,我不僅對孔子的敬佩更進一步,而且更多了一種親近感。孔子并非什么高不可攀的“至圣”,他也是一個有優(yōu)點、有缺點的普通人。他似乎從書上一躍而下,成為我的一個好朋友。
朋友的作用大致粗分至此,因為牽扯到朋友的'種類,很多話不及細說,下文再談。
《論語》有關結交朋友之標準的論述很有意思,其中既有對朋友的要求,又有對自己的要求。不同的地方,看上去還有矛盾之處。
首先,孔子認為,交友必須交優(yōu)秀的人,德才兼?zhèn)涞娜。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保▽W而)只有這樣才能見賢思齊,有道而正。,這一點頗合上述交友的目的。
《論語》以語錄體的形式,記載了孔子及其弟子們的言行,說理深入淺出、言簡意賅。通篇以當時的群眾語言為基礎,兼借書面語言典雅精粹之風格,在先秦諸子散文中獨創(chuàng)一體、自成一派。
《論語》雖非純粹的文學作品,然其大量文句卻逐漸演變成了格言、成語和典故,至今仍然保持著強盛不衰的生命力,充分說明了它有強大的思想內涵和鮮明的文學特色。本文擬從語言使用的靈活性,塑造人物形象的飽滿性和記敘事情的洗練性三方面入手,對《論語》一書的文學特色作一淺析。
論語讀后感 篇14
作為儒家的代表作,論語,在中國文化中占了極為重要的地位,它的理念是中國人處事的指導是中國人做人的標準,它是滋養(yǎng)中國文化的精神土壤,古時候便有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說法,論語提倡積極入世,以克己復禮的思想給眾人約束自我智慧于他人的治理理念,讓人們能夠更好的創(chuàng)造一個有人心的社會,在于天下他匯集了天下,人在于個人,他指導人們實現(xiàn)自我價值,這份傳承至今的思想影響了一個又一個中國人,甚至給海外也帶來了思想的碰撞。
論語讓我直面自己,摒棄壞習慣,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在學習的過程中有時會會遇到一知半解或者一點也不懂的狀況?墒菫榱俗屪约猴@得聰明的,或至少不太愚笨,就假裝自己已經(jīng)很懂了,可事實上這才是真正的愚笨,想知道自己哪里不懂并不恥下問,或恭敬地向老師詢問才是智慧的體現(xiàn)呀,所以在我們提升自己的過程中,要遵循孔夫子的話才能有所提高,做到能夠舉一而反三。
論語讓我更加深刻的認識到,學習這件事,論語提倡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樂于學習,喜歡學習更能從學習中獲得樂趣,得到益處,把學習當做愛好去做,學習的效率更能提高,與此同時我們也要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多學學著,專心多問多思考,才能讓自己更好的學習,更能沉浸在其中。
當然論語最重要的還是教給我們做人的道理,這其中有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的淡薄思想有攻自后而博澤于人的寬容態(tài)度,有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傻闹t虛精神,也有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的進取態(tài)度,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的昂揚志氣,在今天的中國這些品質都被我們的追求,我們需要更多的人擁有這樣的品質,營造出一個大同的社會,論語無疑是一個權威的.指導。
后世的許許多多的思想都源自于論語文人墨客們需要他給予治國的指導,武將們也需要他洗滌內心的力氣,而我們更需要將他細細研讀,從少年到中年到老年,它會給予我們最積極的建議,讓我們在社會中有所一代論語之光將第三10而至,萬事生生不息,論語是我國文化歷史遺產(chǎn)的一個瑰寶,也是我們每個青少年應該值得品鑒的一本書。論語影響了我,我從以前的,不懂裝懂,到不懂就問,我認為我已經(jīng)明白了這道理,自身的聰明不是裝出來的,而是實質上的。
論語讀后感 篇15
《論語》是一部優(yōu)秀的語錄體散文集,它以言簡意賅、含蓄雋永的語言,記述了孔子的言行。此書也蘊含了許多關于學習的態(tài)度與方法。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边@是孔子對學習的看法,他認為只要自己感興趣,把所學得當作一種愛好,一種快樂,就一定能學好它。當然,在今天,我們依然認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為我們發(fā)自內心地喜歡,就能夠集中全身的精力,激發(fā)潛能,從而促使自己走向成功。
有了學習的興趣還不能夠走向成功,還需要有正確的'學習方法與態(tài)度。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边@是孔子對待學習的態(tài)度,他認為對待知識時,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可事實上,我們很難知道自己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或者說人們很多時候不愿承認自己不知道,認為這樣很丟臉,這是一種不正確的心理。我們應該保持謙卑的學習態(tài)度,切不可不懂裝懂。在有了良好學習態(tài)度的基礎上,我們再來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笨鬃诱J為學習和思考應該結合起來,不能只顧一邊,F(xiàn)在社會,中國學習就是屬于理論方面十分優(yōu)秀,但是動手實踐能力與自主探究能力就比較弱了。在這點上,我們應逐步提高學習中探究的能力。這點是非常重要的,但光有這點還不夠,有些人學了后面的,忘了前面的,這樣的學習也是不好的。所以,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這是孔子提出的另一種學習方法。溫故以前學過的知識可以讓我們對此掌握得更加牢固,并且還可能發(fā)現(xiàn)一些新的知識。
有了這些,還需要一個“領導者”——夢想。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見周公。”這是孔子在步入遲暮之年還未實現(xiàn)夢想時發(fā)出的感嘆,但他并沒就此放棄,而是心懷夢想,對生活充滿希望。夢想就像太陽,沒有夢想的人,生活中就如同失去了陽光,整日在黑暗中度過,怎么會對生活充滿希望呢?
夢想是一個人走向成功的動力,但也有人心懷夢想,卻止步不前。
“唐棣之華,偏其反而。豈不爾思?室是遠而!笨鬃釉唬骸拔粗家,夫何遠之有?”許許多多的人同這位游子一樣,雖然心懷夢想,但是覺得夢想太遙遠而放棄,但你有為此努力過嗎?還有一種人,他們?yōu)閴粝肱^、奮斗過,但在面對眾多困難時,他們被壓倒了,而他們對自己說:“我努力過了!钡銈?yōu)槭裁床粏枂栕约海骸拔移幢M全力了嗎?”如果你做到了這些,那么你離成功就不遠了。
這本著作中所蘊含的博大而深厚的思想至今仍被世人視為至理名言,給世人留下了寶貴的財富。
論語讀后感 篇16
在現(xiàn)代的社會里,處處都應存在著誠信。對于一個國家而言,誠信可以說是立國之本;對于一個企業(yè)而言,誠信可以說是立業(yè)之本。對于每個公民而言,誠信可以說是立身之本。
寒假期間,我又一次捧起《論語》這本書,饒有興趣地品讀起來。在這本經(jīng)典著作里,遺留著古人燦爛的文化歷史,富有哲理的人生名句箴言,中華民族文明的精髓。即使今日,處在21世紀的新社會,《論語》仍在文化界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引領著人民朝著未來,文明跨步前進。
《論語》中,一句至理名言:人而無信,不知其可。最讓我刻苦銘心。從中,可見孔子對誠信的重視。在孔子看來,誠信是每一個人最基本的道德范疇,取得人們的信任比什么事都要重要。
“一個月包退,兩個月包換,終身維修。趕快拿起手中的電話訂購吧!”在許多電視頻道中,經(jīng)?吹竭@排山倒海的場面,聽到這聲嘶力竭的呼喊的電視購物廣告。多功能手機,褪黑儀,增高鞋,這一種種廣告產(chǎn)品難道真的擁有那神奇的魔力嗎?其實不然。在前幾個星期,電視欄目里就揭開了電視廣告背后的神秘面紗。主持人帶著大家,一齊總結了電視廣告的種種特點,拍攝電視廣告的招招秘訣。其中主持人舉出了一個典型事例。廣告里介紹的一個號稱“排毒基”洗腳盆,聲稱只要你把腳放進去,并撒上一點鹽,就可以把你體內里各個部位的毒素統(tǒng)統(tǒng)地排出來。從電視屏幕上,分明親眼目睹了那黑黃相間的毒素排出來。然而,買回洗腳盆的消費者發(fā)現(xiàn),不只是放腳,即使放其他的物品,這水還是會變得渾濁不堪?磥,這毒素根本不是人體里散發(fā)出來的。記者通過調查,才發(fā)現(xiàn):原來,洗腳水變色是由于洗腳盆里能量泵中的電極和溶于水后的精鹽發(fā)生電解反應所產(chǎn)生的。
無論是在生活、社會里的哪一個角落,都應保留著最為珍貴的'誠信,才能取得別人對你的信任。失去誠信,就相當于一個健全的人失去了一雙明亮的眼睛,一只五彩的蝴蝶失去了一對翅膀。沒有了誠信,宏偉的企業(yè)項目將面臨失敗!沒有了誠信,人與人之間將不再存在著由信任搭建起的橋梁!沒有了誠信,世界將充滿著灰暗與欺瞞!“人而無信,不知其可!
這《論語》中的名言,教給我們:誠信,是我們的為人之本!是世間最美好的道德品質!決不允許任何虛假的玷污!讓我們共同祝愿:讓誠信永駐人間,讓誠信保留最真實最美麗的容顏!
論語讀后感 篇17
寒假中,我在爸爸的要求下,背完了《論語》,使我對孔子的思想有了初步的體會。
孔子,名丘,字仲尼,魯國人,春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
《論語》是語錄體著作,涵蓋了哲學、政治、倫理、文學、道德等諸多方面,內容十分廣泛,由孔子的弟子和再傳弟子編纂而成。
通過對《論語》的背誦,使我了解到孔子對各個方面的深入理解。孔子作為偉大的教育家,實行“有教無類”,只要“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嘗無誨焉”,他教育學生從不分貧富貴賤,只要拿十條干肉作學費,他沒有不教育的,使教育不再是貴族的權利,他開創(chuàng)了私人教育的先河。從這一點來看,他不愧為是個偉大的教育家。他對學習和思考的論述非常精辟,比如“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只學習不思考,就會糊涂。只思考不學習,便會疑惑不解。說明“學”與“思”結合才是學習的正確途徑。
通過對《論語》的背誦,使我懂得了許多道理,我決心在以后的生活中努力的去踐行它。
論語讀后感 篇18
學德,學禮,學態(tài)度;學智,學道,學做人;必以《論語》學先。
——題記
古有四書,《論語》、《大學》、《中庸》、《孟子》。其中《論語》最為接觸較多,它是儒家經(jīng)典之一。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對后人深有影響。本書從世間多方面概括,講述了人應為,人應不為的各種事情。從《論語》中,可以讓我們悟到許多人生中事物的一些道理。
《論語》說:“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讓我明白,無論何時都要向別人虛心學習,取別人的長處來彌補自己的不足!爸疄橹,不知為不知”,讓我明白學習上應該抱有求實的態(tài)度,任何時候都必須誠實對待自己知道或不知道的事情,不讓自己處在半壺水響叮當?shù)臓顟B(tài);“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讓我明白,做人不能太自私,不能用自己的思想去約束別人的想法,應該不自己不想去做的事,換個角度盡量去接受它,不要固執(zhí)的讓別人去完成,那樣就打破了和諧;“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讓我明白了,在讀書的過程中不能對自己的衣著過于注重,不要以求知為借口而與人攀比,這種行為完全辱沒了讀書的真正用意,不能做這種人兒讓別人瞧不起。還有許多言語讓我感慨萬千,讓我從中領悟到不少道理,給了我不少的人生啟示。
這幾天,我對《論語》又有了近一步的認識,讓我學到了許多東西。看孔子的為人我學會了品德;看弟子對孔子的行為,我學會了禮儀;看學生積極向孔子學習,我學會了學習的態(tài)度;看孔子出事鎮(zhèn)定自如,我學會了鎮(zhèn)定;看孔子以諸多的行為和方法來教育學生,我學會了他的智慧;看《論語》記錄的孔子的`話,我學習了做人的道理。也許有時一件相同的事情,用不同的方法去對待會得到不同的結果。當國家與國家發(fā)生矛盾的時候,大多主張兵戎相見,而孔子主張以“仁”治理天下。這本書對我們青年的影響力著實不小,我們應該更深一步地去了解它,讓它對自己以后的人生產(chǎn)生更大的幫助。
四書之一的《論語》,值得去讀,值得去看,因為它給你的人生影響非同小可。
論語讀后感 篇19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薄队阂病
同學們,這里說了“知”的三種境界,知,好,樂。這三種境界,為知而知境界最低。功利性學習,的確不能保持學習的持久動力。就像有些高中生,只要一畢業(yè),就開始賣教材一樣。學習是為了考學,不是為了其中的樂趣,更沒有高遠的志向。這個境界的學習,勢必不能讓人走遠。
好之,境界高了一層。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做引領,會把學習帶到一個更高的層次。但是,興趣要保持很難。只有興趣,是肯定達不到顏回那種“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的層次的。
于是,樂之在之前兩個層次的襯托之下閃亮登場。以學習為樂,這真是個高境界。他需要人自覺的“學而時習之”“學思結合之”“日日三省之”“溫故知新之”……總之,道路漫長,坎坷不斷?鬃诱f自己到七十也只是“不逾矩”的程度,可見,學無止境,如果沒有持久動力,那是難有作為的。
取法乎上,得法乎中;取法乎中,得法乎下;取法乎下,不得法矣。因此,請同學們端正學習態(tài)度,以學習為樂,自覺、努力、堅持去學、去品、去收獲,如此才能行穩(wěn)致遠。
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述而》
同學們,這則論語中,你能找到孔子表揚顏回的原因。你看,孔子吃的不太好,喝的不太好,睡得也不太好?伤廊挥锌鞓贰K臉肥鞘裁?是學而時習之?是有朋遠方來?抑或是溫故而知新?傊邪l(fā)現(xiàn),有收獲,有進步,就足可樂。這不是“樂之”境界的最好體現(xiàn)嗎?這不是和安貧樂道境界的最好體現(xiàn)嗎?比顏回層次還高的在于:孔子不僅有崇高的學習觀,更有崇高的財貨觀,也就是價值觀。“飯疏食飲水”的境況對任何人都是一種考驗,可面對不義之財,孔子只當他是浮云。多么的清高,多么的瀟灑。不為財累,才樂得貨真價實,超然物外。
孔子說的“樂”,不僅境界高,而且是讓人獲得真自由的不二法門。值得我們深思。
論語讀后感 篇20
我讀了論語這本書中說的: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尼,小車無月,其何以行之哉?讓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做人就要做一個守信用的人,要說話算數(shù)。
就比如我家吧。有一次,我考試考了一百分,爸爸非常高興,我說:爸爸,我考了一百分你不帶我去哪玩一天,爸爸毫不憂郁的答應了,打算下星期天帶我去云臺山玩,我高興的不得了。因為我從來沒有去過云臺山,時間過的如流水一般,轉眼間到了星期天。我迫不急待的去問爸爸什么時候去,爸爸說:“今天太忙了,沒有時間,改日吧!我的心霎時間由高興到難過”。我說:“爸爸你不想去,就別說,說出去話就如潑出去的水,要說到做到。”
媽媽下班了,我把事情的'經(jīng)過說了一遍,媽媽爸爸說了一頓,媽媽說爸爸做的不對,答應小孩的事情一定要做到,不能演而不信。
雖然這次我沒去云臺山,但是讓我明白了一個做人的道理。在這里,我想對我們班的同學說,做為一名好學生,更要誠實守信,善于勤學。
論語讀后感 篇21
當我翻開那本厚重而又不厚實的泛著濃厚的油墨氣息的千古佳文時,我再一次的,被震撼了!
《論語》是記錄孔子以及其弟子言行的語錄體散文。其內容,涉及政治、教育、禮樂、處世等等,是儒家文化基礎所在。它不僅對中國文化的發(fā)展產(chǎn)生深遠影響,在東亞乃至歐洲也有重大影響,是中外人士研究中國文化的必讀之作。
打開《論語》,我像是穿越幾千年的時空隧道,孔子留下了許多使我們對生活,對學習永久反思,并值得我們借鑒的文字。他的言行深及學習,孝道,德行,為政。使我驚嘆不已!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要數(shù):孔子的快樂人生觀!
其實,人這一生中,總會遇到這樣那樣不如意的事情:《論語》中說到,有一天孔子的學生司馬牛憂傷地說:別人都有兄弟,偏偏我沒有?鬃拥牧硪粋學生子夏就說:“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這代表了《論語》所倡導的一種價值觀念:人首先要能夠正確地面對人生的遺憾,要在最短的時間里接受下來。每個人相對與他人都有不如他人的地方,或者某天不如意的事情“砰”地降臨在你的身上。如去年的地震中的青海玉樹人,特大山洪泥石流的甘肅舟曲人。他們(她們)有的瞬間失去了父母、兒女、兄妹等親人;有的瞬間失去了熟悉的家園,這時要他們(她們)用怎么的心態(tài)來面對?!天災,人們無法預見、有時又無法避免。在天災已經(jīng)發(fā)生時,只有去接受它。不要過分地糾纏在里面,整日呼天搶地,這只會加重你的苦痛,就像魯迅筆下的祥林嫂一樣。
然而,我們的第二個人生態(tài)度就是盡自己的可能、用自己的能力做事去彌補遇到的遺憾。災害已發(fā)生、悲劇已上演、迅速地正確面對這些困苦,思考如何去減少損失、重新站起來。此時,支持我們站起來的是內心的淡定與坦然。《論語。憲問》中談到“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如果你心懷很敞亮,內心很仁厚,你就有一種坦然的勇敢,去直面你的悲痛與遺憾。當一個不幸降臨了,悲痛是難免的,而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它盡快過去,這樣我們才能騰出更多的.時間去做更多有價值的事情,我們才會活的更有效率,更有好心情。
如何做人,是一個終生的課題!墩撜Z》告訴我們許多為人處世的道理,這是一座思想的寶庫。認真地研讀,細心地體會,努力地實踐。我們的境界必將得以提升,我們的人生一定會產(chǎn)生積極的變化。讀《論語》令我受益匪淺。今后,我還要更加細讀《論語》,細讀這中華悠悠千年的智慧,讀懂這其中的做人道理與處事方法,品嘗這暖暖的心靈美味。
論語讀后感 篇22
于丹教授的《論語》心得,像一面明鏡,開啟了我塵封的心扉,照亮了我前進的道路。通過學習,我對自己的工作和如何做人,有了更深的感悟。
首先我認為,對我們來講,這樣的培訓太及時了。因為在未學習之前,我的腦海里總認為《論語》一定非常高深莫測,在現(xiàn)代社會中談論《論語》,未免太過時了。原來我以為那是過去封建社會孔夫子他老人家教書育人的老教條、老方式,可是經(jīng)過于丹教授的精辟解釋后,才知道《論語》的文字如此之“簡”,而含義卻又如此之“深”。所以,這樣簡單的道理能貫穿于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歷史,是有深刻的文化根源的。
于丹教授說道:“天地行為一體,而人為萬物之靈!庇辛巳酥,是要有人的思想與精神的,作為一個國家,一個軍隊,可以沒有糧食,沒有武器,但卻不能沒有精神。所以塑造人的思想與精神是何等重要。結合現(xiàn)代社會,一個企業(yè)、一個組織中最為重要的也是“人”的精神塑造。一個企業(yè)、組織塑造員工的團隊思想、團隊精神,就是企業(yè)文化的一種體現(xiàn),且不談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重要性,一個沒有核心的企業(yè)是沒有凝聚力的,更談不上團隊精神和企業(yè)文化。在此,通過這樣的培訓,讓我們普通的員工感受到了企業(yè)管理者的用心良苦,也受到了深深的感染。新紀元是個有凝聚力的企業(yè),因為它的管理者不但在為它創(chuàng)造良好的經(jīng)濟效益,也在創(chuàng)立和發(fā)展它的企業(yè)文化,并讓這種文化去感染每一位員工。
在學習中,有一節(jié)內容為“人生的追求是什么?何為真正的幸福和快樂?”作為現(xiàn)代人,在這個鋼筋混凝土構筑的都市里,難免會有這樣或那樣的不如意,遭遇事業(yè)受挫,身纏疾病,惡語中傷等不盡的苦惱。是啊,生活就是這樣,不管你愿意還是不愿意,苦惱總是會不期而至。在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里,人們都在苦苦追尋著自己的最大目標——幸福與快樂。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和快樂呢?于丹教授告訴我們,其實,幸福和快樂存在于內心。我們現(xiàn)代人往往把它看作身體之外的.房子、票子、面子、位子、車子等等。于是為了這些所謂的東西就有了隨之而來的無盡的攀比與苛求,最終可能會得到些東西,而內心卻無法真正地幸福與快樂,只有苦。這道理講得多么真實啊!于丹教授還告訴我們,其實真正的幸福與快樂就是一種體驗,它既簡單又樸實,關鍵是保持怎樣的心態(tài),只要時刻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我們就不難發(fā)現(xiàn)幸福與快樂無處不在。嚴寒孕育著春的生機,失敗總是在成功到來之前,挫折總是會有經(jīng)驗的積累,機遇總是在矛盾與痛苦的選擇之后,去體驗吧,拼搏之后總會有收獲,苦難之后肯定會有甘甜。古人李漁說過,“樂不在身而在心。心以為樂,則境皆樂;心以為苦則無境不苦。”這也像《論語》中所說的“人類苦苦追尋的幸福與快樂就在人們的內心情感中”。看了這樣的闡述,我仿佛明白了。知足者常樂。
我是一名來自外地農村的婦女,來到繁華的大都市,曾做過洗碗工、粗加工以及其它外來工都做過的工作,其中有酸有甜,有苦有樂。而現(xiàn)在的工作,比較穩(wěn)定,收入固定,更重要的是在這個團隊里,有著良好的工作氛圍,我感到非常的滿足,我每天都可以用飽滿的熱情去面對工作,盡管在工作中會出現(xiàn)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但我的同事都會在這種時候及時給予我?guī)椭c諒解,所以,我非常感激。正如于丹教授講的那樣,“作為一個人,要有感恩的心態(tài),要善待身邊的每一個人!
論語讀后感 篇23
歲月悠悠,古老的中國擁有五千年的歷史。在飛逝而過的五千年中,這龍的故土上出現(xiàn)了多少杰出的人物。如酒仙詩人李白;地動儀的發(fā)明家張衡;數(shù)學家祖沖之;偉大的設計師詹天佑……但是,有一位學術精湛的學者,他的許多有見地的思想,直到今天都令我們無法忘卻,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他就是儒家學派代表人物——孔子。他的第子根據(jù)他的言行舉止寫出了響譽世界的《論語》。下面是我讀孔子《論語》的一些感想: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笨鬃诱J為,沒有仁德的人不可能長久地處在貧困或安樂之中,否則,他們就會為非作亂或者驕奢淫逸。只有仁者安于仁,智者也會行仁。這種思想是希望人們注意個人的道德操守,在任何環(huán)境下都做到矢志不移,保持氣節(jié)。子曰:“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笨鬃诱J為,一個人斤斤計較個人的吃穿等生活瑣事,他是不會有遠大志向的,因此,根本就不必與這樣的人去討論什么道的問題?鬃舆@些思想時至今日對我們仍有很大的教育作用,我們生活在一個不愁吃穿的年代,作為學生的我們應該樹立遠大志向,能享福也要做好吃苦的準備,不要被學習中的困難嚇倒,搞好學習,報效祖國。
孔子一身以仁德為道,一生安貧樂道。而我們現(xiàn)在呢?亂扔垃圾的現(xiàn)象隨處可見。讓我們來見證一下吧,國慶期間,全國各主要旅游景點游人散去后留下的是可觀的垃圾,神圣的天安門廣場,留下了九噸垃圾:香口膠,零食袋,紙屑等遍布廣場。海南三亞大東海景區(qū)三公里海灘遍布五十噸生活垃圾;長沙高速公路上遍地也是垃圾……與之對比鮮明的是像香港這個人口密度很大的全世界有名的旅游城市或像新加坡等國家,人們無論在大街還是小巷都很少找到一片紙屑。作為深受儒家學派思想影響的.中國人,我們的傳統(tǒng)美德到哪去了呢?
子曰:“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笨鬃诱J為自己不情愿做的事情就不要推給他人去做。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想想別人,學會關心他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小悅悅事件的發(fā)生,震撼人心,全國上下議論紛紛。她被車撞倒后,有十八個路人陸續(xù)經(jīng)過,竟然都視而不見。他們本來可以挽救一個活潑可愛的生命,可他們都選擇了放棄。然后,小悅悅又被一輛車二次碾壓之后,才被在路邊撿垃圾的陳阿婆發(fā)現(xiàn),并把她送進醫(yī)院搶救。幾天后,小悅悅離開了這個美麗的世界。夏洛能編織出愛的大網(wǎng),孔子為了見患了嚴重感染病的弟子回最后一面,可以不顧自己的安微。這不是我們常說的道德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那些怕被人說而不管小悅悅的人,就可以把死亡和痛苦留給小悅悅來承受?孔子教導我們要心善如水,我想請問:對奄奄一息的小悅悅熟視無睹就是善嗎?
孔子的一生安貧樂道,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以詩、禮、樂修身成性。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學習德、智、仁、美樣樣精通的孔子!傳承中華民族的美德并讓之發(fā)揚光大。
【論語讀后感】相關文章:
論語的格言12-29
論語經(jīng)典句子10-24
論語的經(jīng)典句子09-29
經(jīng)典論語名句11-13
論語經(jīng)典名句01-07
《論語》讀后11-19
《論語》經(jīng)典名句03-07
經(jīng)典論語名言12-02
論語的名言10-03
經(jīng)典論語的語錄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