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兒媳先進事跡材料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好兒媳先進事跡材料(精選6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有寫事跡的經歷,對事跡很是熟悉吧,事跡是指對本單位具有突出事跡的集體和個人整理出的文字宣傳材料。一般事跡是怎么起草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好兒媳先進事跡材料(精選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好兒媳先進事跡材料1
楊麗華,女,現年37歲,曹家鎮(zhèn)栗新村人,祖籍江西省贛州市,1999年與大她11歲的栗新村吳雄初結婚。婚后育有一男二女,兩個人恩恩愛愛,和和美美,勤勞持家,日子過得有滋有味,是一個幸福的好家庭。
然而,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2014年,一場災難,無情地砸向了這個本來就幸福平和的家庭,砸向了溫柔體貼的楊麗華身上,砸向了三個幼小孩子的心靈,溫馨的港灣就此失去了昔日的光彩……
丈夫吳雄楚在一棟高樓貼外墻磚時,不慎失足從23樓墜落到11樓,還好被一個障礙物攔在了11樓,否則不可想象了。但是丈夫被摔成重傷,多處骨折,頸椎五六節(jié)脫落,脊髓嚴重受損,腰椎盤變形,最終導致上下肢癱瘓,無法行走,釀成了終身殘疾,真是一失足成千古“痛”。
一個30多歲的女子,面對晴天霹靂般地打擊,換作一般女子,是無法接受的,也無法支撐的。也許是愛情的鼓舞,也許是母愛的驅動,也許是孝心的萌動,楊麗華女士用頑強的意志,耐心,誠心,愛心,堅持了下來。全家人的生活起居和所有的重任,都別無選擇地落在了她柔弱的雙手上和肩膀上。閉上眼睛都能想象,等待她的會是多么艱難的情景,會是多么嚴峻的考驗和煎熬。為丈夫端屎端尿,洗澡,擦背,半夜三更要翻身,造成她經常失眠,頭暈腦脹,還要喂丈夫的飯。五年來,天天如此。由于要照顧丈夫,五年才回了兩次娘家。但娘家的父母親很理解支持她,也很有家教,從小對她一直要求嚴格,教育有方,父母親的支持使她更加堅定不移地走了下來。
除了丈夫癱瘓了,她的婆婆也是一個需要她關心和照顧的對象。婆婆是一個間歇性精神病人,經常外出不回家,真是操碎了楊麗華的心。每次都是她挨家挨戶爬山涉水找回來的。一次,婆婆失蹤了,找遍了附近的村子,找了好幾天,沒有音訊。楊麗華心急如焚,茶飯不思,精神萎靡,她真是太難了,焦急的同時還需要照顧病懨懨的丈夫?,早上五點還要給子女做飯上學,公公現年76歲了,身體也不好,也是需要楊麗華照顧的對象。過了半個月,終于得到消息婆婆流落到了安化縣梅城鎮(zhèn),她立即租車趕到了梅城,找到了心愛的婆婆,這時,她抱著婆婆傷心地哭了……
有一股暖流叫感動,總有一個故事叫奇跡,總有一種事業(yè)叫傳承,總有一種感嘆叫做孝心無價。?孝道是中華民族最古老的美德,古往今來都流傳著一句話百德孝為先,幾千年來,一個又一個故事帶給我們不斷的感動,我們在體會親情接受感動的時候,也會由衷地感嘆,愛!楊麗華愛的故事,感動天地,響徹山河!
楊麗華家是貧困戶,由于要照顧全家,無法外出打工,家徒四壁,無任何經濟來源,丈夫天天要吃藥,一個月要2000多元,全家的`一切開支,純粹就是靠政府救濟的低保金,一個季度僅3100元。被迫無奈,只好讓剛剛高中畢業(yè)的兒子放棄上大學的美好愿望,去長沙打點零工,解決點零星開支,但這對于家里龐大的開支來說,可以說是杯水車薪。在問到她是否對政府的政策滿意時,她說:“感謝政府對我的幫扶,幸好有低保金,否則我家就雪上加霜了,但致富還得靠自己,靠自己自力更生,要有戰(zhàn)勝困難的勇氣和決心。我雖然家庭遭遇不幸,但我不灰心喪氣,不向困難低頭,愿與丈夫白頭偕老,共度難關,愿永遠與家人不離不棄……”
當今社會,年輕人都樂于貪玩,樂于享福,樂于牌桌,樂于燈紅酒綠的逍遙。一個37歲芳齡的女子,特別是跨省籍的女子,換作少數別人,遇到這樣的災難和長久的困難,肯定會選擇退縮,選擇新的生活,甚至選擇拋夫棄子,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但從江西嫁過來的楊麗華,沒有選擇離開丈夫和孩子,而是主動擔當,主動承擔責任,用自己的良心挑起了一切不幸。
據村干部和群眾反應,楊麗華不但是最美媳婦,最美貧困戶,而且鄰里和睦,尊老愛幼,樂于助人,多年來,沒與任何人吵過嘴,受到全村群眾的稱贊。
她丈夫吳雄楚欣慰地說:“我這輩子遇到了不幸,但是遇到了一個好妻子,如果沒有她,我無法堅持下去,全家不可想象會是什么情景,F在雖然沒錢,日子過得緊緊巴巴,但有了她無私的愛和無微不至的照顧,我這輩子心滿意足了,我真是三生有幸,天賜良緣啊。希望全社會多出現我妻子式的好媳婦……”。
是的,楊麗華的事跡,品德,精神,會永遠感動,激勵和鼓舞著許許多多的人,也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向她學習!
好兒媳先進事跡材料2
趙秀華,現年54歲,中共黨員,閬中市城北小學校教師。一九七七年八月參工,曾在天宮一小、飛鳳二小、裕華小學、白塔小學任教,一九九0年九月調入閬中市城北小學任教至今。曾多次榮獲優(yōu)秀教師、模范班主任、優(yōu)秀班主任、“三八紅旗手”等光榮稱號。多年擔任學校女工委主任、年級組長。從教三十三年,擔任班主任工作三十三年。
百善孝為先。
作為深受中國傳統(tǒng)文化教育的人民教師,趙秀華不僅是家長和學生喜愛的老師,同事敬愛敬重的好大姐,丈夫心頭永恒的好妻子,更是公公和婆婆無法割舍的好兒媳。
作為好兒媳,趙秀華沒有感天動地的事跡,沒有振聾發(fā)聵的表白,不發(fā)豪言壯語,不要宣傳報道。她以一個典型的東方女性的心態(tài),埋頭做著她認為該做的事,把“孝”字深深地刻寫在自己的字典里,抒寫著“孝”的樸實與無華。
一九九八年夏,趙秀華的婆婆突發(fā)腦溢血,在住院的三十多天里,趙秀華和丈夫輪流照顧,喂藥、喂水、喂飯,梳頭、洗臉、洗腳,端倒便盆、擦洗身子……三十多個日夜,趙秀華曾多次中暑而嘔吐、發(fā)煤或暈倒,但她從耽誤過一次,她默默無聞的行為,深深感染著同病房所有的人,感染著醫(yī)生和護士,曾一度被醫(yī)院傳為佳話。
出院后,趙秀華的婆婆留下了后遺癥,半身癱瘓,說話口吃、手腳僵硬,吃飯、穿衣、梳頭、起床這些最簡單的事都不能自理。于是,趙秀華開始擔負起了給婆婆喂飯、喂水,洗臉、穿衣等繁瑣的護理工作。無論是日復一日的端湯送水、洗臉洗腳、揉肩捶背,還是每周一次的洗頭洗澡、擦身換衣等,趙秀華都從未落下過一次,也從未說過一句怨言。婆婆的手腳指甲都是灰指甲,很硬很臭,趙秀華每月都要給她修剪一次,之前都先用溫鹽開水將婆婆的手或腳浸泡半個多小時,待指甲或趾甲軟了后,她才用剪刀慢慢地、細心地一個一個的修剪。握剪刀的肌肉發(fā)紅了、關節(jié)發(fā)腫了,她沒叫苦,沒說累,一如既往地重復著看似簡單然而卻閃耀著人性光輝的小事情,大寫著人間的至孝真情。
看著婆婆表達不準確,生活無法自理,難過又痛苦的樣子,趙秀華心疼極了。她經常尋醫(yī)問藥,四處奔波,只要聽說哪家醫(yī)院能治婆婆的病,不管多遠,她都帶想辦法讓婆婆去看。只要對婆婆病情有療效的藥,不管多貴,她都挖空心思買來給婆婆服用。
年輕時非常能干的婆婆知道自己半身不遂,起不了床,雖然有孝順的兒媳侍候著,但想著就這樣成了家里人的拖累,看著一天天消瘦下去的兒媳婦,她逐漸消沉,愁眉不展,茶飯不思。趙秀華看到婆婆這樣,便丈夫商量,發(fā)動親朋好友、街坊鄰居以及婆婆能談得來的人,讓他們跟婆婆談心,幫她走出陰影。就這樣,下班后,趙秀華把又一天的趣聞趣事講給婆婆聽。婆婆失眠癥發(fā)作時,她在身邊一遍又一遍哼唱著婆婆愛聽的小曲直至她入眠。周末,她還讓孩子陪婆婆說話,給她講笑話,讓她開心。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長時間的努力,婆婆終于又樹立了生活的信心。
長時間和睦相處,趙秀華同婆婆有了許多的相似之處,如一樣的性格、相同的愛好、喜歡一樣的顏色等。婆婆常對鄰里說“這是修了幾輩子的福氣,我才有了這么個好媳婦,我這個大媳婦就是我的女兒!”幾十年朝夕相處,她和婆婆從沒紅過臉,發(fā)生過爭執(zhí)。耳濡目染,孩子也爭著孝順老人,有好吃的總忘不了奶奶,逢年過節(jié)或奶奶的生日都要給買上點小禮物。
經過趙秀華的精心護理,婆婆的病情終于有了好轉,慢慢地,她能下地做一些簡單的活動了,言語也逐漸清晰起來,還可以和鄰居聊天了,家里又有了歡樂的笑聲。南街上的居民都夸趙秀華孝順,她總是不好意思的笑一笑,淡淡地說:“人都有老的時候,我這么做都是應該的!
趙秀華是這樣理解“孝順”的:花錢為老人買喜歡吃的、喜歡喝的、喜歡用的東西叫“孝”,讓老人不懷疑、不生氣、不擔心叫“順”。一處四季珍復秋冬,趙秀華總讓公公和婆婆吃得開開心心,穿得干干凈凈。
在古老的南街周邊,大家都知道趙秀華的名字,婆媳如同母女,婆婆叫她從不叫大名,總是親切地、甜甜地叫“華華”!耙粋做兒媳的能得到婆婆這樣的疼愛,是一種特別的榮耀和幸福!壁w秀華這樣真切地坦露著自己的心聲。
二00四年三月,公公患上了老年癡呆癥,生活無法自理,出門后根本就回不了家。有一天,公公在無人知曉的情況下離家出走了。下午下班后,趙秀華回到家后才知道。她餓著肚子,拖著疲憊的身體四處尋找,一直找到晚上十點多鐘都不見人影。在全家人大失所望的時候,西城派出所的`民警通知到文成派出所領人。當一家人把全身濕透、神志愰惚、全身是泥的老人帶回家,趙秀華和丈夫給公公洗完澡、換好衣服、吃過飯后,已是深夜十二點了。自此,老人的身邊就沒有離開過人。二00五年九月,公公又一次不注意離家出走了。這次出走,致使老人大腿跟部骨折。從此以后,公公就只有在床上治療和生活了。每一天,趙秀華和丈夫都輪流要給他喂飯、洗臉、接便。老人不能端碗吃飯,她就一口一口地喂,為了減輕老人長時間一個姿勢臥床的痛苦,她就定時為老人翻身、擦洗身體。有時公公大小便失禁,弄臟了被褥,她就立即去清洗。鄰里常稱贊說:趙秀華是真孝順,她是公公、婆婆的女兒,真不愧是讀過書的人。
趙秀華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一種大愛的意義。孝順是一種儲蓄,期限到了,總是能兌付的。愛別人,就是愛自己,尊敬老人,就是尊敬自己。
趙秀華熱愛工作、無私奉獻,忠于愛情、勤儉持家,尊老敬老、任勞任怨,是一名優(yōu)秀的共產黨員、人民教師,同時,更是社會主義大家庭中的好妻子、好兒媳,她為傳承傳統(tǒng)文化、創(chuàng)建文明家庭、構建和諧社會迎風而歌!
田如英,1950年10月生,現生活在賢昌鄉(xiāng)甲耳村鐵沖,在家務農。與千千萬萬個天下母親一樣,是一位勤勞、善良的農村婦女,她雖沒有文化,但識大體、顧大局,有著中國婦女的傳統(tǒng)美德。與丈夫生活幾十年來,操持家務,任勞任怨,特別是其丈夫劉光模擔任甲耳村主任、支書后,田如英支持丈夫工作,當好賢內助,解決了丈夫的后顧之憂,與兒媳和睦相處,帶領兒子、媳婦把家庭管理得緊緊有條,讓劉光模更好、更放心去開展工作。 人們常說,世上的關系最難相處的就是婆媳關系,但在田如英看來卻不然,因為我與媳婦之間的關系是很和諧融洽的。我們之間與其說是婆媳關系,不如說是母女關系,因為田如英給予媳婦的關心與愛并不壓于一位母親對女兒的愛,她常常對兒子說:“劉增文啦,你得了個好妻子,我得了個好媳婦,你不準欺負她,要對她好一點,如果讓我知道你有欺負她的地方,我一定不饒你!彼倪@番話,兒媳聽到了樂在心里,喜在臉上,為她們相敬如賓的婆媳關系奠定了基礎,也增強了兒媳一心一意把持好家庭的信心。 2001年12月,其丈夫劉光模當選上甲耳村主任后,心情非常矛盾,又喜又憂,喜的是得到鄉(xiāng)親的信任,推選為全村當家人;憂的是顧了大家就得舍棄小家,最主要的是怕遭家庭的反對,沒有家庭的支持什么事也干不了?紤]再三,決定召開家庭會討論,會上他說:“今天選舉,我被選為村委主任,今天召集大家開會討論一下,去?(任職)還是不去?如果去了,在任職3年內就別希望我回家?guī)湍銈冏鍪裁词隆薄4蠹页聊瑢に,最后田如英表態(tài):“既然鄉(xiāng)親們信任你,選你為村主任,那你就放心去干,家里由我負責,你放心去吧,但是,去干就得干好,不能辜負父老鄉(xiāng)親的重托”。得到老伴及兒子、兒媳的理解和支持,他全生心投入村委工作。丈夫在上任后地工作中,為聯系工作方便,劉光模從2002年就佩帶了手機,但由于甲耳地處都勻市與麻江縣交界,大部分使用的是都勻信號,劉光模手機僅漫游費一項每月就達150元左右,每月話費達200元以上,最高時達620元,他月報酬不過180元,可是他并未向村委或上級要求報銷過一分話費,全靠老伴田如英帶領兒子和兒媳在家發(fā)展大棚蔬菜來供養(yǎng)。 田如英有一個孫子和一個孫女,孫女劉淋從小得一場大病后,下肢殘疾,不能走路去上學。為了不讓丈夫及兒子和兒媳擔心,影響他們的工作和發(fā)展生產,田如英主動與丈夫商量,自己從家搬到村委會居住,一方面,照顧丈夫起居和為村“兩委”其他成員搞后勤,卻不收取村里任何費用,二是照顧其孫女劉淋上學,甲耳村委會距甲耳小學500米,每天孫女上學都由田如英背去背回,給孫女洗衣煮飯,但田如英從不叫一聲苦,喊一聲累。 田如英與兒媳相敬如賓的關系及當好賢內助精神,在甲耳村成為了佳話,應不愧是一個好婆婆。
好兒媳先進事跡材料3
泉水最清,孝道最真,奉獻最純。在巍巍積石山下有一戶人家,37年里,無論小家庭面臨什么樣的困境,他們婆媳、夫妻始終和和睦睦,被當地人傳為佳話。她是這個家的女主人,也是村民口中的“最美兒媳”,她就是循化縣積石鎮(zhèn)草灘壩村的馬阿乙下。
馬阿乙下是一個普通的農村婦女,平凡的農家媳婦,用三十七個春夏秋冬詮釋了“孝”和“愛”的傳統(tǒng)美德。她把快樂和溫馨帶給了這個幸福的家庭,她的真誠孝心感染著周邊的群眾,她的感人事跡傳遍十里八村……
久病床前有孝媳
走進馬阿乙下的家,就會看到,院內整潔有序、窗明幾凈,室內的擺設雖然不很豪華卻收拾得井然有序。馬阿乙下88歲的婆婆韓尕阿乙下正坐在沙發(fā)上,哄重孫子睡覺。聽到有人走進來,馬阿乙下急忙從廚房走出來,招呼我們。她給人的第一印象是和藹可親。
20歲時,馬阿乙下嫁入草灘壩村,與韓放英結為夫妻。馬阿乙下沒有文化,但是從小受母親的教育熏陶,未出嫁時就是一個懂事乖巧、善解人意、孝敬老人的女孩;楹蟮乃ζ鹑崛醯募绨,擔起了照顧家庭的重擔,尤其是對患有風濕病常年臥床的婆婆照顧得無微不至。
俗話說,久病床前無孝子。然而對韓尕阿乙下老人來說卻是久病床前有孝媳。按理來說,家中母親應該與小兒子住在一起,但是馬阿乙下與丈夫商量,為了方便照顧婆婆,把婆婆接到了自己身邊,省吃儉用攢錢給婆婆四處求醫(yī)治病。自馬阿乙下嫁進來,她就日夜陪侍臥病在床的婆婆,白天端水、喂藥、洗衣;晚上陪床、聊天、接大小便……十幾年過去了,當年風華正茂的.撒拉艷姑臉上已有了皺紋,一頭黑發(fā)也變得花白。但是功夫不負有心人,在馬阿乙下的悉心照顧下,婆婆身體一天天的康復,可以自己起來行動了。
看著日夜辛苦的馬阿乙下,左領右舍都心疼她。鄰居們告訴記者,馬阿乙下既要服侍婆婆,又要照顧孩子、丈夫,還要到地里干活,她不得不天未亮就起床,做好飯菜送到婆婆手上,然后去地里干活,晚上要收拾家務到深夜才入睡。她起早貪黑,披星戴月,任勞任怨,毫無怨言。面對生活里的委屈她也從不爭辯,總是把責任攬到自己身上。鄰居們都感慨地說:“親閨女也比不上馬阿乙下這樣的兒媳婦!
好兒媳先進事跡材料4
蘇換弟是居住在運城市鹽湖區(qū)王范鄉(xiāng)下馬村的一名普通居民。她1978年建立了自己的家庭,收獲為“為人妻,為人母,為人媳”的天倫之樂。然而天有不測風云,1988年,家庭的“頂梁柱”的丈夫因病撒手西歸,只留下老邁的婆婆,年幼的孩子和孤苦無依的`她,家庭的重擔一下子壓在了她的身上……
當時她的女兒七歲,而兒子只有五歲,她看著兩個年幼的孩子,還有年邁的婆婆,心里有說不出的苦,但她忍了下來。她決心自己好好干,一定可以養(yǎng)活得了兩個孩子還有年邁的婆婆。當時家里有十幾畝地,她就辛辛苦苦種起地來,可是地里有的活是她一個女人家根本干不了的,而且一年下來,地里的收獲也不大。她想,這樣可不行,孩子們越來越大,也到該上學的年齡了,以后的開銷會很大,就地里的一點點收入根本不夠家里的平常開銷。就在她一籌莫展的時候,村里立了集會,她就和婆婆商量“要不在集會上賣東西吧?”,可是至于賣什么呢?她就和婆婆在集會上轉了一圈又一圈,終于發(fā)現有一個老婆婆賣韭菜盒子,看著生意還特別的好,她就決定也賣菜盒子試一試。擺了幾次攤之后,發(fā)現生意的確還可以,她就堅持了下來。家里的日子也逐步得到了改善,但孩子們正在上學,家里正是需要錢的時候,所以她就又開始賣涼粉,涼皮,想把日子過得更好。在她出攤的日子里,婆婆在家也沒閑著,每天為了擇韭菜、洗韭菜、泡粉條,和面,搞好后勤服務。為了多賺點錢,風里來雨里去,她幾乎每天都出攤,逢一四七去馮村趕集,二五八去王范趕集,三六十在本村趕集。每個月也只休息三天,就在這三天里,她也不能閑下來,給婆婆和孩子洗洗涮涮,收拾收拾家里,還要出去買點材料。
寒來暑往,一晃二十多年過去了。在她的堅持努力下,家里蓋起了五間新房子,女兒出嫁了,兒子也娶了媳婦,如今也當上奶奶了。她雖然掙了點錢,但身體也累垮了,腿關節(jié)疼得有時候都走不了路,手上的關節(jié)腫得像根香腸,不過她心里還是美美的,因為孩子們都長大了,也都成了家,婆婆也是紅光滿面的。婆婆看著她的身體狀況,是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婆婆和孩子們多次勸她不要再干了,再干身體就不行了,可是也說:“我沒事,我坐在家里也沒啥事,出去一天多少能掙點,也能減輕孩子們的負擔!
2013年年,一向身體很好的婆婆突然生病了,她看著婆婆難受的樣子,她心痛得不得了。把婆婆送到醫(yī)院檢查后,醫(yī)生說膽結石得做手術,婆婆說什么也不做,說:“就讓我死了算了,我都這么大年紀了,還能活幾年呀!”可她卻說:“我們母女倆相依為命這么多年,你比我親媽還要親,我不能失去你!逼牌疟凰脑挻騽恿,決定做手術了。手術后,她寸步不離的伺候著婆婆,端屎端尿,問寒虛暖的,就連同病房的病友都夸婆婆好福氣,有這么好個兒媳婦。婆婆出院后,但因為年紀大,恢復得比較慢,而且術后還留了個腰疼的毛病,疼的厲害的時候躺著都翻不過身,她就幫著婆婆翻身,脫衣服,洗腳,洗臉,擦身體,慢慢的婆婆的腰疼病好了些。
從丈夫走后,她們婆媳倆就睡到了一個炕上。如今,她們早已情同母女,不是親生勝親生啊。
她的家是一個傳統(tǒng)美德之家,遵循的是“敬老愛幼,勤儉自強,孝行天下,淡泊從容”的'人生品格。這傳統(tǒng)美德,給她們家打上了深深的烙印,讓她們獲得了精神的力量源泉,在最困難的時候,她們相持相扶,彼此關愛,淌過生活的難關;在漫長的生活長河里,她們寬容以對,互為慰籍,共享人生的平實和精彩,這細水長流般的愛,將會感染更多的人在平平淡淡中體味真,弘揚善,享受美。
她是一個普通的農村婦女,一個平凡的農家媳婦,但認識她的人都會翹起大拇指由衷地稱贊她是孝媳、良母,她在用自己的言行傳承哲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 。
好兒媳先進事跡材料5
面對別人的稱贊,劉彥華總是淡淡地說:“我只是在盡兒媳、妻子、母親的責任”。知道他的人都說:她是孝媳、是賢妻、是良母,她在用自己的言行傳承著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
劉彥花,現年50歲,多年來,她默默地為這個家任勞任怨地奉獻著。2021年,和她生活了20多年的婆婆突患腦出血離開了人世,從此,為了照顧年邁多病的公公成了她日常工作的一部分,由于婆婆去世,公公一蹶不振也病倒了,她為了讓公公早日康復,每天耕作后無論多忙多累,她都要陪在公公身旁,安慰老人,鼓勵老人振作起來。
后來,公公的病情加重,丈夫為了生計常年出外打工,只有過年過節(jié)的時候回來,生活的重擔落在了她一個人的身上,她每天為公公喂水喂飯,洗洗涮涮。常言說“久病床前無孝子”,但公公在床上躺了二年。她為公公洗澡、梳頭、理發(fā)、捶背,剪指甲,精心侍侯,從不厭煩。公公逢人便說:“有好兒不如有個好媳婦,我家小芬待我比親閨女還親!
為照顧臥病在炕的公公,她很少走娘家,偶爾去一趟也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每次看著老母親戀戀不舍的表情,她的心中就有說不出的愧疚。她自始至終都傾注著一個媳婦對婆婆的孝心,她怕近80歲的公公寂寞,每天都要給公公講一些外面的新鮮事和新聞。
公公有眼疾看東西不太清楚,為了減少磕碰,她每天都要把飯菜盛好端給公公,一天三頓,一年360天,這已成了雷打不動的規(guī)矩。剛入秋,她就將兩床棉被彈成一床松軟的被套給公公鋪上。冬天出門之前,她總是把飯菜盛好溫在爐子上,讓公公什么時候起來都能吃到熱騰騰的飯菜。公公愛干凈,她總是把公公的衣服被單、褥單洗得干干凈凈。
公公在醫(yī)院住院,她一有空就到醫(yī)院跑前跑后、干這干那,同室的病人都認為她是老人的女兒,老人也感動的說:“我早就把她當成自己的親閨女了!”這么多年,老人無論大病小病,總是第一個由她照顧。
當公公聽說旗婦聯要推薦好媳婦的`消息后,非要把她推薦上去,她說什么也不答應。她說:“爸,作為小輩,我們孝敬您是應該的,為什么非要讓別人知道呢?”
丈夫說:“她的支持是我努力干活的動力”
丈夫在外地打工,她了解丈夫、理解丈夫,為了支持丈夫,她承攬了全部家務。為了做家務,這么多年她中午從不睡午覺,晚上忙到12點多。為了讓丈夫安心在外打工,公公病了,她都一個人扛著,從來不告訴遠在外地的丈夫。在她報喜不報憂的一個又一個電話中,丈夫在赤峰踏踏實實地工作一年,既開闊了視野,又學到了很多先進的技術。
劉彥華勤奮敬業(yè),她尊老愛幼、她團結鄰里,她就像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在炎炎的夏日里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為每一個路過樹下的人默默送去一片又一片綠蔭,沒有表白,不求回報。
好兒媳先進事跡材料6
奚小利,一個普通的農村婦女;一個平凡的農家媳婦;她是一個上孝敬公公婆婆,下相夫教子的好媳婦,多年以來,她一如既往,無微不至,從不言棄,無怨無悔,她的孝心感染著周邊群眾,她的事跡傳遍周邊村,她就是韋曲街道局連村奚小利同志。
奚小利,1962年出生在一個地道的農民家庭,父母老實淳樸、厚道正直,奚小利雖然文化水平不高,但在父母親的教育熏陶下,自幼就是一個懂事乖巧、善解人意、尊老愛幼、和藹可親的'女孩。1984年嫁入韋曲街道局連村,與本村的有志青年張永存結為夫妻,公公婆婆也是地道的農民。純樸熱情。公公婆婆性格開朗隨和,關系融洽;楹蟊M管家境貧寒,但夫妻和睦、家庭和諧,一家人也就其樂融融。然而,幸福的家庭總是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近年來因年老公公年老臥床不起,不僅家里花費了大筆的醫(yī)藥費,而且公公從此由一個健康人變成生活難以自理的殘廢。公公是個急性子,一時難以接受這一殘酷的現實,常耍性子,發(fā)脾氣。奚小利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生怕公公想不開,尋短見。于是日夜陪伴公公,苦口勸導,耐心疏導,對他說“癱子也要過日子,何況你能行走,我會服侍你。”在兒媳的鼓勵勸導下,公公慢慢擺脫了陰影,樹立了生活的勇氣和信心,走上了生活的正規(guī)。奚小利用博大的胸懷包容著家庭成員的不足,用孝心敬奉長輩,用愛心呵護晚輩, 把一個清貧殘缺的家勉強經營得和和美美。
自公公婆婆年老后,奚小利一直待在二老身邊,無微不至地照顧,從不言棄。俗話說,久病床前無孝子。然而公公婆婆這兩位卻是久病床前有孝媳。當初。奚小利既要服侍公公婆婆,又要參加集體勞動,她不得不天未亮就起床,做好飯菜送到公公婆婆手上,然后出早工,晚上要收拾家務到深夜才入睡,她起早貪黑,披星戴月,任勞任怨,毫無怨言。公公80歲后大小便不方便,便放了一個便桶在墻角,每天清洗一次;公公洗澡要備好衣物、洗澡水;吃喝拉撒無一不安排得妥妥當當。幾十年來,奚小利雖然離娘家很近,但她缺很少回娘家。女兒成家嫁人,兒子日漸長成,家境日漸寬裕,奚小利為了讓公公婆婆過得舒心,她買了一臺微型電視機放在公公婆婆床頭,替他們清寂解悶。
這些年,丈夫張永存由于家庭勞動力少,要忙農活,有時情緒不好語言沖撞了老娘,奚小利勸他“家有一老就是活寶,我們也要老呀!”丈夫哭笑不得,心里暗暗敬佩自己的妻子真是耐得煩呀!雷鋒同志曾說:做一件好事并不難,難的是做一輩子好事。奚小利同志用十年的實際行動踐行著她的孝道,印證了她的孝心,展現了一個農村婦女尊老愛幼、純樸真誠的博大情懷,塑造了一個農村媳婦博愛、仁慈、善良的光輝形象。
在奚小利的精心照料下,婆婆雖然已經89歲了,仍然精神矍鑠,融貫煥發(fā)。她逢人就說:“奚小利就是我的好女兒,她是好人,好人有好報呀!”奚小利的兩個孩子,在她的感染下,他們都十分尊重孝敬爺爺奶奶。 尊老愛幼成了這個家的家風,代代相傳,根深蒂固。她孝敬公公婆婆,敬重公公婆婆的舉動,深受周邊群眾的好評,也深深感染了周邊村民,她的事跡在周邊村廣為傳頌,大家在傳頌中受教育,在傳頌中受感動,在傳頌中升華思想, 在傳頌中學習榜樣。 有力地倡導了尊老愛老,敬老養(yǎng)老的優(yōu)秀傳統(tǒng)美德,為創(chuàng)建和美家庭、構建和諧社會做出了表率,樹立了榜樣。
【好兒媳先進事跡材料】相關文章:
好校長先進事跡材料05-31
好丈夫先進事跡材料03-01
好青年先進事跡材料11-22
好家風先進事跡材料01-10
好婆婆先進事跡材料09-23
“好媳婦”先進事跡材料09-23
好護士的先進事跡材料(精選11篇)05-09
好青年先進事跡材料14篇11-26
好青年先進事跡材料(14篇)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