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端午節(jié)的風俗小學生日記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實用的端午節(jié)日記范文九篇
一天的生活不知不覺間結(jié)束了,今天一定有不少的收獲吧,是時候用心地寫一篇日記了。日記寫什么內(nèi)容才新穎、豐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端午節(jié)日記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端午節(jié)日記 篇1
“賽龍舟,嘿咻……”聽那不是“龍頭”在叫嗎(帶頭),看五條長七、八米的龍船在江面上飛奔、騰舞,一條比一條勇猛,船長可坐12至18個槳水,一個帶頭的,一個鑼手。槳手每人手持一支短漿,隨著鼓聲緩促為節(jié)拍,拼命的向前劃去。(我爸是槳手;三爹是帶頭的')帶頭人員雙手左右揮動大聲呼喊到:“劃龍船”,槳員人也跟著喊到:“嘿咻”,再加上岸上人山人海的觀眾,可想而知吶喊助威聲音有多大。
由于時間關(guān)系我就不一一介紹我們鄖縣的端午日了。
你把你們的端午日也告訴了吧,就這么定了,OK!
端午節(jié)日記 篇2
今天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可是在早晨就開始下起了傾盆大雨。哪里也去不了,只能待在家里,等爸爸做好吃的。
中午快到了,爸爸買回來了很多菜,我洗菜,爸爸炒菜。第一道菜,宮庭排骨炒好了,我嘗了一下香噴噴的.,感覺很有嚼勁。第二道菜,剁椒魚頭蒸好了,我又嘗了一下,感覺有好濃的鮮嫩辣味。第三道菜,福壽全雞悶出來,我又嘗了一下,感覺雞肉很滑嫩又清香可口。第四道菜,紅燒牛肉爸爸是用爆炒法來做的。我又嘗了一下,感覺牛肉很細膩滑潤。上菜了,我一手拿著根雞腿,另一手拿筷子,咬了一大口雞腿又吃了一口剁椒魚頭,啊,真好吃!我大口大口地吃,一根雞腿很快就被我吃完了。我滿嘴是油膩,這真是美味極了。晚上,我們還是吃中午剩下的這些菜,媽媽只是去熱了一下。
端午節(jié)真好!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讓我大吃特吃,嘗出了菜的奧妙,也嘗了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的快樂!但遺嘆的是天不作美,雨無情的一直下到晚上。
端午節(jié)日記 篇3
今天是農(nóng)歷五月初五,端午節(jié)。這是一個不平凡的日子。因為說起它的來歷,就有這么一種說法,是為了紀念屈原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端午節(jié)有很多習俗。聽奶奶說,有劃龍舟、吃粽子。更奇怪的'是奶奶還在門口掛上了艾蓬,說葉子有香氣,可入藥,燃燒產(chǎn)生的煙能驅(qū)蚊蠅。爺爺還要喝雄黃酒,說能避邪,倒入江內(nèi),會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原。可見,屈原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有多高。我不由得對這位偉人更生敬佩之情。一說起吃粽子,我就有點饞涎欲滴了,因為粽子又香又糯,可以讓我一飽口福。我家一般不包粽子,每年由爺爺包了再送過來。但我從電視里看過包粽子的老師傅們手腳相當靈活,動作快得驚人,看得我眼花繚亂。
而劃龍舟時的場面更是熱鬧非凡,只見小伙子們個個生龍活虎,坐在一條長長的、窄窄的龍舟上,隨著鼓聲,一前一后地有力劃動著,鑼鼓聲、吶喊聲響徹云霄,真讓我大飽眼福。
對了,有關(guān)習俗的來歷,奶奶跟我說了很多。她告訴我,劃龍舟——表示去救屈原。吃粽子——原來是米飯用竹葉包了扔進江里喂魚,免得魚去傷害屈原……
看來,每過一個節(jié)日,就能長點見識。
端午節(jié)日記 篇4
哇!今天奶奶家怎么這么熱鬧?走,過去瞧瞧。一打開車門,我便興奮地沖向奶奶家。
“喲,我的乖孫孫,你來了呀!”奶奶圍著圍裙,滿臉笑容地迎了上來!澳棠蹋裉炷銈兗以趺催@么熱鬧。俊薄爸澜裉焓鞘裁慈兆訂?端午節(jié)呀!我請了廚師來幫忙,等下有許多客人來我家吃飯呢!來來來,里邊請~”奶奶笑著做了請的手勢,還故意把請字拖得特別長,可把我樂得。
剛坐下來,爺爺便過來說:“給,寶貝小孫孫,不不不,應(yīng)該叫大孫孫了。這是你上次讓我給你買的.鞭炮,走,去放吧,放個痛快!”“耶!媽媽?”我邊叫邊用哀求的目光看著媽媽,媽媽無奈地點點頭,說:“好吧好吧,去玩吧,本來還想讓你做會兒作業(yè)哩。不過,一定要小心哦!”“一定,一定”,話音未落,我人已沖出門外。
端午節(jié)日記 篇5
我家過端午節(jié)的日記1
每年一次的端午節(jié)快到了。端午節(jié)的前一天,家家戶戶都忙著開始包粽子。
這一天清晨,我一起床,就看見奶奶和爺爺已經(jīng)把香噴噴的粽子和熱乎乎的雞蛋擺放在桌子上了。我趕緊洗了把臉,就叫爸爸、媽媽一起起床吃粽子。爸爸媽媽很快來到桌子旁,我們一家一邊吃,一邊談?wù)擊兆。我對爸爸說:“粽子的形狀很特別,既不是方的,也不是圓的,那是什么形狀呢?”爸爸沒有回答,隨口說起了粽子的來歷:“傳說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古代詩人屈原的。屈原一生寫過許多著名的詩篇,提出許多愛國主張,但是楚王不采納。最后,楚國國土被侵占,他滿懷憤怒,跳江自盡,人們?yōu)榱藨涯钏缇此,在每年的那一天,就把粽子和許多好吃的投到江里,就是為了不讓魚兒吃屈原的尸體!
爸爸說完了。我說:“屈原好樣的'!奶奶,粽子怎么包呢?”奶奶說:“粽子是用翠綠、鮮嫩的蘆葦葉包著雪白的的糯米和鮮紅和大棗,如果不包大棗,也可以包肉啊、紅豆啊、蜜棗啊等!
啊!端午節(jié)不僅讓人忘不了,還吃了美味可口的粽子。
我家過端午節(jié)的日記2
每年農(nóng)歷五月初五,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端午節(jié)是個有意義的節(jié)日。那一天,人們要賽龍舟、包粽子,來紀念楚國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端午節(jié)那天,我和爸爸決定去橋邊看賽龍舟。我們到了橋邊,只見橋上、河邊人山人海,把橋擠地水泄不通。過了一會兒,幾條龍舟伴著敲鑼聲和打鼓聲向我們駛來。一條龍舟遙遙領(lǐng)先,后面兩條也不甘示弱,“嘿呦,嘿呦”地吶喊著,拼命地向前劃,有的甚至站了起來。這時,我們宋湖的龍舟也劃來了,劃龍舟的人個個身強力壯。隨著岸上的“加油”聲,幾條龍舟奮力向前沖,經(jīng)過了橋下。接著,又有幾條龍舟從遠方駛來。這些龍舟你追我趕,比賽十分激烈。龍舟濺起拼搏的浪花,好像在暗暗地鼓勵自己:我一定能贏!岸上一會兒歡呼雀躍,一會兒齊喊加油,真是熱鬧非凡。
看完龍舟后,我和爸爸來到了外婆家,看見幾個婆婆在一起包粽子。只見她們把一種葉子折成一個容器,再把里面填滿糯米,又在里面塞了一個紅棗,最后用葉子把陷包住,一個粽子就包成了。我也想試一試,心想:包粽子不就這么簡單嘛!但是我每次都包失敗了。
。《宋绻(jié)真熱鬧,賽龍舟真激烈,包粽子真有趣,我喜歡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日記 篇6
站在時代的前段,衣著光鮮在俯視著曾經(jīng)的習俗,看著他愈走愈遠,愈走愈遠……,杏花,雨水,江南。這是一幅恬靜的水墨畫。柴米,油鹽,生活。這是一份平淡的守候與單純的依戀。
——眼中水
“吃粽子,劃龍船,每逢端午想屈原……”脆脆的童年那甜甜的嗓音依然泛濫在耳畔,可我卻記不清有幾年,自己已不再在五月初興致勃勃地去鄉(xiāng)下剪來艾草,用虔誠的心把一椏幽香掛在門上、墻上,掛在心上;也不再精心繪制紙船,在上邊粘上名為“屈原”的白蠟燭,用敬慕的心把一船愛戴送往江底、河心,送往心里。
曾經(jīng)數(shù)著指頭盼的.日子,而今卻等到粗心的人們遲遲地丟在門邊的艾草出現(xiàn),才驚覺:已是初五了?
對同學談起,她們總是淡淡應(yīng)一聲:哦 .初五?快考試了……
這樣,不止一次。
每一天都在看著層層的紙張,每一天都在穿著新衣。試卷堆成了我的明天,新衣拋棄這我的昨日。
夜里,不眠的城市守著車水馬龍的街道,候著徹底狂歡的人群,等著階前天明。有誰會憶起,今晚曾有誰在幾百年的風雨里孤身行走?
我們那引以為豪的歷史呢?我們那人才輩出的朝代呢?我們那絢麗奪目的瑰寶——風俗呢?我蹲下身子,在那株散落門邊的艾草旁一言不發(fā)。原來我也已忘記了端午、忘記了那悠遠的習俗。伸出握了一天筆的手,把棄在地上的艾草攏在臂中。闔上倦意的雙眼,我明明看見有位老人背對著城市,須發(fā)在狂風中飄搖。飄搖在我搖搖欲墜的心中。
好久好久,他邁開腳步,一步步向遠方行去。我無力地呼喊,去無法出聲。知道冷冷的空氣鼓滿肺葉。我終于絕望地敗下陣來。
只剩手中灰白淡綠曾被丟在地上當雜草的一椏幽香。想起網(wǎng)上那記不清日本還是韓國的振振有詞:端午是他們的節(jié)日 .可現(xiàn)在我突然無語反駁。是我們自己拋下了多么美好的風俗。除了端午,是否還會有重陽、中秋、清明都一點點遠離?那一抹幽香還未淡去,但卻好像,少了什么。
風俗在一天天地塵封,在埋葬。我感傷成長為我送來了一份不小的悲傷。
端午節(jié)日記 篇7
五月初五成了 傳統(tǒng)習俗的節(jié)日端午節(jié),就是吃粽子、吃雞蛋,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我們家有一位名副其實的包粽子好手,那就是我的媽媽。明天就是端午節(jié)了。所以每年過端午節(jié)的時候,我們?nèi)叶寄艹缘皆S多美味粽子。媽媽在包粽子之 前,先做好準備工作。把粽子葉放在水里煮一煮,泡好了,再洗干凈。然后把準備好的糯米和棗分別洗一洗,放到盆子里。準備工作就做好了。媽媽就開始包粽子 了。她先取出三片葉子,把兩片葉子正著放,一片反著放,夾在中間,做成一個窩,放進糯米和蜜棗,包出棱角,然后用線捆好。一個又肥又大的粽子就包好了; 像一個老佛爺在睡覺。等媽媽把粽子包好后,把它們放進大鍋里用大火煮開。再用小火煮三四個小時。慢慢入味后,就可以吃了。媽媽包出的粽子香噴噴的.,香的只 要一聞到味,就會挑起你的食欲。我也不知道媽媽包的粽子有什么‘秘訣’,總是讓人饞誕欲滴。不得不吃的很多。
我喜歡端午節(jié),更喜歡吃粽子。
端午節(jié)日記 篇8
端午節(jié)別名端陽節(jié)、有重五節(jié)、菖節(jié)、蒲節(jié)、龍舟節(jié)、粽子節(jié)等二十多個別名,據(jù)說端午節(jié)的叫法在我國所有傳統(tǒng)日叫法中,排第一。
各各地方過端午節(jié)的習俗不一樣,比如南方,人們要吃黃魚、黃瓜、咸鴨蛋黃、黃豆瓣的粽子、雄黃酒。我們當?shù)匾渣S鱔、鴨蛋、黃酒、莧菜、烤鴨。
另外,我們這里還有一年一度的`龍舟大賽,比賽那天,莫愁湖公園人山人海,成千上萬的人來觀看比賽。只見每一條龍船上有十幾個人分兩邊坐,每支隊伍都穿著不同顏色的衣服,分別是紅黃藍綠,比賽開始了,一個人站在船頭敲鼓,其他的人就隨著節(jié)奏劃槳。他們爭先恐后地向前沖,一會這支領(lǐng)先,一會那支領(lǐng)先,最后好不容易有一支般隊以領(lǐng)先一個人的距離而獲勝。相傳,劃龍舟吃粽子是為了紀念投汨羅江的古代大詩人屈原。
這就是我知道的端午。
端午節(jié)日記 篇9
端午節(jié)快到了,你們知道端午節(jié)的兒歌,來歷和風俗嗎?如果還不知道,那我就向你們介紹一下吧。
每年的五月初五為端午節(jié),是中國民間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又稱端陽節(jié)、重五節(jié)。
關(guān)于端午節(jié)的兒歌有:“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边@首民謠生動地表達了端午節(jié)的.主要習俗。
端午節(jié)的兩個主要活動,那就是賽龍舟和吃粽子。相傳龍舟競渡是為了撈救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投進江河,是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
端午節(jié)流行于漢、壯、布依、侗、土家、仡佬等民族地區(qū)。
【端午節(jié)日記】相關(guān)文章:
端午節(jié)教案06-24
端午節(jié)教案07-08
端午節(jié)教案【熱門】03-13
端午節(jié)教案【薦】03-13
【精】端午節(jié)教案03-13
【熱門】端午節(jié)教案03-14
【推薦】端午節(jié)教案03-14
【薦】端午節(jié)教案03-14
端午節(jié)教案【熱】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