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七年級上冊地理期末考知識點總結(jié)
總結(jié)是事后對某一時期、某一項目或某些工作進(jìn)行回顧和分析,從而做出帶有規(guī)律性的結(jié)論,通過它可以全面地、系統(tǒng)地了解以往的學(xué)習(xí)和工作情況,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總結(jié)吧。那么總結(jié)應(yīng)該包括什么內(nèi)容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七年級上冊地理期末考知識點總結(jié),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七年級上冊地理期末考知識點總結(jié)1
1.天氣有兩個重要特點:天氣反映一個地方短時間里的大氣狀況;同一時刻,不是地方的天氣可能差別很大。
2.風(fēng)向及風(fēng)力參見課本第45頁圖3.4。
3.氣溫和氣溫的分布
、僖惶熘械淖罡邭鉁爻霈F(xiàn)在午后2時左右,最低氣溫出現(xiàn)在日出前后。
、谝荒曛校卑肭驓鉁,大陸上7月最高,1月最低。
一年中,南半球氣溫,大陸上7月最低,1月最高。
、蹚某嗟老騼蓸O,氣溫逐漸降低。
④據(jù)觀測,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約下降0.6℃。
、萦玫葴鼐圖表示氣溫的水平分布。
4.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①從大氣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統(tǒng)稱為降水。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②由赤道往兩極,總的趨勢是年降水量逐漸減少。
、勰媳被貧w線附近,大陸東岸降水多,大陸西岸降水少。
、茉跍貛У貐^(qū),大陸內(nèi)部降水較少,沿海地區(qū)降水較多。
、萦玫冉邓烤圖表示降水量的分布情況。
、奘澜纭坝陿O”——乞拉朋齊;世界“干極”——阿塔卡馬沙漠。
、咄ǔG闆r下,山地的迎風(fēng)坡降水多,背風(fēng)坡降水少。
5.世界的氣候
、贇夂蚴且粋地方多年的天氣平均狀況,一般變化不大。
、谑澜鐨夂蚍植紙D參見課本第58頁。
、鄢嗟栏浇釒в炅謿夂颍;兩極地區(qū)(寒帶氣候);回歸線附近的大陸東岸(亞熱帶季風(fēng)和季風(fēng)性濕潤氣候);回歸線附近的大陸西岸(熱帶沙漠氣候);中緯度內(nèi)陸地區(qū)(溫帶大陸性氣候)。
、軣釒в炅謿夂蛱攸c:全年高溫多雨;地中海氣候特點:高溫時期少雨,低溫時期多雨。
、萦绊憵夂虻闹饕蛩兀壕暥任恢谩⒑j懳恢、地形,也是影響氣溫和降水的主要因素。
七年級上冊地理期末考知識點總結(jié)2
1.世界海陸分布很不均勻,陸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極周圍卻是一片海洋(北冰洋);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北球,但南極周圍卻是一塊陸地(南極洲)
2.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陸地。
3.半島是陸地伸進(jìn)海洋的凸出部分;海峽是溝通兩個海洋的狹窄水道。
4.七大洲:亞洲 非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南極洲 歐洲 大洋洲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5.海陸變遷的原因:地殼的變動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陸變遷的主要原因,人類活動也會引起海陸的變化。
6.德國科學(xué)家魏格納提出了大陸漂移的假說。
7.20世紀(jì)60年代,地球科學(xué)研究表明,大陸漂移是由板塊運動引起的。
8.六大板塊示意圖參看課本第37頁。
9.一般來說,板塊內(nèi)部地殼比較穩(wěn)定;板塊與板塊交界的地帶,地殼比較活躍,是世界火山、地震的集中分布地帶。
七年級上冊地理期末考知識點總結(jié) 3
一.地圖的基本要素
1.地圖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圖例。
、疟壤撸罕硎緢D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縮小的程度。
比例尺的表達(dá)方式:文字式,數(shù)字式,線段式。
比例尺的大小比較:表示范圍,表示內(nèi)容的關(guān)系:
大。孩俜肿哟_定:分母小→比值大→比例尺大;分母大→比值小→比例尺小②圖符相同:比例尺大→范圍小→內(nèi)容詳;比例尺小→范圍大→內(nèi)容略
⑵方向:在地圖上辨別方向①指向標(biāo)定向:指向標(biāo)箭頭指示北方。②經(jīng)緯網(wǎng):經(jīng)線指示南北,緯線指示東西方向。③一般定向: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在無指向標(biāo),經(jīng)緯網(wǎng)的情況下)
、菆D例:地圖的語言,包括各種符號和文字說明,地理名稱和數(shù)字。
二.地形圖的判讀
、藕0危旱孛婺硞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稱為海拔。
、葡鄬Ω叨龋耗骋坏攸c高出另一地點的垂直距離叫做相對高度。
、堑雀呔:把各個點的海拔標(biāo)注在地圖上,再把海拔高度相同的點連接成線,就叫做等高線。
、俚雀呔的特性:a.同一等高線的點海拔高度相同。b.等高線是閉合的曲線。c.在同一幅圖內(nèi),除陡崖外,表示不同高度的等高線不能相交。
、诘雀呔地形圖的判讀:
a.山頂:山的最高部分,等高線成封閉曲線,內(nèi)高外低。
b.山脊:山嶺的頂部,等高線的彎曲部分向低處凸出(中間海拔低,兩邊海拔低為山脊)。
c.山谷:山脊之間的低洼處,等高線彎曲部分向高處凹進(jìn)(山谷處能形成河流,中間海拔低,兩邊海拔高為山谷)。
d.鞍部:相鄰兩山之間相對低下的部分,有一對等高線組成的中間部分。
e.陡崖:近似垂直的山坡,多條等高線重疊的部分。
f.盆地:四周高中間低,閉合曲線,外高內(nèi)低。
、鄣雀呔稀疏坡度和緩,等高線密集坡度陡。
、确謱釉O(shè)色地形圖:在等高線之間著上不同的顏色:綠色表示平原,黃色表示高原,棕色表示高山,藍(lán)色表示海洋。
、傻壬罹:把海洋中海拔相同的各點連成線,叫做等深線。從等高線或者等深線的疏密狀況可以判斷地面的高低起伏或者海底的坡度的大小。
【七年級上冊地理期末考知識點總結(jié)】相關(guān)文章:
地理上冊七年級知識點03-01
地理上冊七年級知識點(必備)03-01
(優(yōu)秀)地理上冊七年級知識點03-02
初二上冊地理知識點總結(jié)12-01
必備七年級上冊地理知識點歸納10-10
地理七年級上冊大洲和大洋知識點10-21
七年級地理上冊《海陸的變遷》知識點10-19
地理上冊七年級知識點精華(14篇)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