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登蘭山寄原文賞析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秋登蘭山寄原文賞析(匯編6篇)
秋登蘭山寄原文賞析1
【詩句】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fā)。
【出處】唐·孟浩然《秋登蘭山寄張五》。
【意思】接近黃昏時分仍然望不見友人,詩人心中不由生出淡淡的哀 愁,然而轉(zhuǎn)望四周,清秋時節(jié)秀麗的山光又使詩人逸興稍起。詩句描寫的 是詩人秋日里在山中遠望時的心境,一“愁”一“興”,俱是即景而生:登山 不見故人,兼以天色漸晚,故交便更不可見,因而心下生愁;而遠望山色正 好,何況清秋明凈,望之便更覺秀麗可人,故而逸興暫生。前者是故交不 可見的幽幽悵然,是人世情味;后者是山色猶可觀的淡淡欣喜,是隱者情 懷。讀之,仿佛可以看到清秋時節(jié)山林的秀麗與朦朧,感受到詩人極目遠 眺時心中泛起的細微波瀾,余味無窮。詩句看似平淡自然,實則言情真切 動人。
【全詩】
《秋登蘭山寄張五》
.[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隱者自怡悅。
相望試登高,心隨雁飛滅。
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fā)。
時見歸村人,沙行渡頭歇。
天邊樹若薺,江畔洲如月。
何當(dāng)載酒來,共醉重陽節(jié)。
【全詩賞析】
此詩寄張五,開篇即從張五而起!氨鄙桨自评,隱者自怡悅”,化用晉陶弘景《詔問山中何所有賦詩以答》: “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悅,不堪持贈君!睜顚戨[者深居云山,悠然自得的心境。作者因思念張五,而想象其隱居自得之情,而愈是想象則愈是思念,忍不住登高遠望: “相望試登高,心隨雁飛滅!钡歉哌h望,但見林木蒼蒼,云海茫茫,似乎只有秋雁在云空中時隱時現(xiàn)。這時,自己的心也隨著雁而飛到遠處!俺钜虮∧浩穑d是清秋發(fā)!眱删涑猩隙鴣,亦就是“心隨雁飛滅”的.實際內(nèi)容。瀟灑的秋意,激起了登高懷人的興致;而薄暮冥冥,卻閉塞了遠眺的目光,作者不免引起無端的愁緒。這是懷人不見,此心未舒時的意緒。于是游目眺望山下四方之景: “時見歸村人,平沙渡頭歇;天邊樹若薺,江畔洲如月!边@四句是游目所見的實景,作者的意緒也由懷人漸漸擴展變化。所懷之人不見,卻見農(nóng)人歸來,歇息沙洲渡口。由隱者而及于農(nóng)人,兩者表面上似若風(fēng)馬牛,但其中卻包含著作者對隱士們一向崇尚的“即此羨閑逸,悵然吟式微”(王維《渭川田家》)的情調(diào)。所以這兩句既是作者意緒的轉(zhuǎn)移,又與前數(shù)句有聯(lián)系。后二句由此延伸開去,既見其視野廣邈,胸次開闊,又顯得體物入微,感受深切!皹淙羲j”、“洲如月”,實在是蕩去心底凡塵之后領(lǐng)略到的自然之物,可見詩人醉心自然之心態(tài)。末了懷人愁緒也蕩然不存,只剩下一種相許,一種向往: “何當(dāng)載酒來,共醉重陽節(jié)!
秋登蘭山寄原文賞析2
【詩句】時見歸村人,沙行渡頭歇。
【出處】唐·孟浩然《秋登蘭山寄張五》。
【意思】薄暮時分,只見勞作一天的人們?nèi)齼?兩談笑而歸,他們有的行走在沙灘上,有的休息在渡頭邊。語言樸素, 明白如畫,給人以平淡的`美感,洋溢著水鄉(xiāng)的勞動氣息。
【全詩】
《秋登蘭山寄張五》
.[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隱者自怡悅。
相望試登高,心隨雁飛滅。
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fā)。
時見歸村人,沙行渡頭歇。
天邊樹若薺,江畔洲如月。
何當(dāng)載酒來,共醉重陽節(jié)。
【全詩賞析】
“時見歸村人,沙行渡頭歇。天邊樹若薺,江畔舟如月!贝怂木涫窃 人站在山上由下而上所看見的各色景致。暮色下歸家的農(nóng)人,行過了沙 灘在渡頭安然歇息;天邊茂盛的樹木好似薺菜一般,而江畔的悠悠小船好 似夜色未及時的小小彎月。這四句是本首詩的精華所在。山下的靜謐村 落是人文景觀,而遠望所見天色樹影是自然景觀,近景遠景相結(jié)合,令人 領(lǐng)略到秋日登高遠眺所見的怡然景色。詩人在景色描寫之間,筆觸自然, 用詞樸素,卻構(gòu)造出一種平淡悠然、高深幽遠的氛圍。
秋登蘭山寄原文賞析3
【詩句】北山白云里,隱者自怡悅。
【出處】唐·孟浩然《秋登蘭山寄張五》。
【意思】登上這白云繚繞的萬山峰嶺,心頭升起一種超脫塵俗的喜悅。
【全詩】
《秋登蘭山寄張五》
.[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隱者自怡悅。
相望試登高,心隨雁飛滅。
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fā)。
時見歸村人,沙行渡頭歇。
天邊樹若薺,江畔洲如月。
何當(dāng)載酒來,共醉重陽節(jié)。
【全詩賞析】
詩的首二句脫胎于晉陶弘景《答詔問山中何所有》中:“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悅,不堪持贈君!痹娙艘源它c明環(huán)境及人物身份。三四句起,切入題意!跋嗤憋@出思念,由思念而登高遠望,望而不得。只見北雁南飛,如同詩人的心。這既是景,又是情,情景交融。黃昏引起詩人之愁,清秋又引來詩人逸興。以下四句是寫從山上四下眺望,是全詩精華。在這里詩人并未著力刻畫人物,也未用力寫景。卻既顯出農(nóng)村的靜謐,又寫出自然界的.優(yōu)美景色。這是一個高遠清幽的境界。尾句“何當(dāng)載酒來,共醉重陽節(jié)”,照應(yīng)開頭幾句,點明“秋”時,更表明對張五的思念,從而顯出友情的真摯。
這首詩語言樸素,語義平真,語氣親切自然,不著力寫景而處處有景,不著力描寫而友情自出。充分抒發(fā)出了詩人對友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秋登蘭山寄原文賞析4
原文:
北山白云里,隱者自怡悅。
相望試登高,心隨雁飛滅。
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fā)。
時見歸村人,沙行渡頭歇。
天邊樹若薺,江畔舟如月。
何當(dāng)載酒來,共醉重陽節(jié)。
賞析:
這是一首臨秋登高遠望,懷念舊友的詩。開頭四句,先點自悅,然后登山望張五;五、六兩句點明秋天節(jié)氣;七、八兩句寫登山望見山下之人;九、十兩句,寫遠望所見;最后兩句寫自己的希望。
這是一首懷人之作。張五名子容,隱居于襄陽峴山南約兩里的白鶴山。孟浩然園廬在峴山附近,因登峴山對面的萬山以望張五,并寫詩寄意。全詩情隨景生,以景烘情,情景交融,渾為一體!扒轱h逸而真摯,景情淡而優(yōu)美。”為孟詩代表作之一。詩人懷故友而登高,望飛雁而孤寂,臨薄暮而惆悵,處清秋而發(fā)興,自然希望摯友到來一起共度佳節(jié)!俺钜虮∧浩穑d是清秋發(fā)”,“天邊樹若薺,江畔洲如月”,細細品嘗,夠人玩味。
晉代陶弘景《答詔問山中何所有》云:“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悅,不堪持贈君!泵虾迫贿@首詩開頭兩句就從陶詩脫化而來。三四兩句起,進入題意!跋嗤北砻髁藢埼宓乃寄。由思念而“登萬山”遠望,望而不見友人,但見北雁南飛。詩人的心啊,似乎也隨鴻雁飛去,消逝在遙遠的天際。這是寫景,又是抒情,情景交融。雁也看不見了,而又近黃昏時分,心頭不禁泛起淡淡的哀愁,然而,清秋的山色卻使人逸興勃發(fā)。
“時見歸村人,平沙渡頭歇,天邊樹若薺,江畔洲如月”,是寫從山上四下眺望。天至薄暮,村人勞動一日,三三兩兩逐漸歸來。他們有的行走于沙灘,有的坐歇于渡頭。顯示出人們的行動從容不迫,帶有幾分悠閑。再放眼向遠處望去,一直看到“天邊”,那天邊的樹看去細如薺菜,而那白色的沙洲,在黃昏的朦朧中卻清晰可見,似乎蒙上了一層月色。
這四句詩是全篇精華所在。在這些描述中,作者既未著力刻畫人物的動作,也未著力描寫景物的色彩。用樸素的語言,如實地寫來,是那樣平淡,那樣自然。既能顯示出農(nóng)村的靜謐氣氛,又能表現(xiàn)出自然界的`優(yōu)美景象。正如皮日休所謂:“遇景入詠,不拘奇抉異。……涵涵然有云霄之興,若公輸氏當(dāng)巧而不巧者也。”沈德潛評孟詩為“語淡而味終不薄”,這實為孟詩的重要特征之一。
在這四句詩里,作者創(chuàng)造出一個高遠清幽的境界,這同“松月生夜涼,風(fēng)泉滿清聽”、“微云淡河漢,疏雨滴梧桐”、“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等詩的意境,是頗為近似的。正所謂“每誦之,有泉流石上、風(fēng)來松下之音”。這代表了孟詩風(fēng)格的一個重要方面!昂萎(dāng)載酒來,共醉重陽節(jié)”,照應(yīng)開端數(shù)句。既明點出“秋”字,更表明了對張五的思念,從而顯示出友情的真摯。
秋登蘭山寄原文賞析5
原文:
[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隱者自怡悅。
相望試登高,心隨雁飛滅。
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fā)。
時見歸村人,沙行渡頭歇。
天邊樹若薺,江畔洲如月。
何當(dāng)載酒來,共醉重陽節(jié)。
注釋:
【1】蘭山:一作“萬山”。萬山,一名漢皋山,又稱方山、蔓山,在湖北襄陽西北十里。
【2】張五:一作“張子容”,兄弟排行不對,張子容排行第八。有人懷疑張五為張八之誤。
【3】“北山”二句:晉陶弘景《詔問山中何所有賦詩以答》:“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悅,不堪持贈君!边@兩句由此變化而來。北山:指張五隱居的山。北:一作“此”。
【4】隱者:指張五。
【5】相望:互相遙望。
【6】試:一作“始”。
【7】“心隨”句:又作“心飛逐鳥滅”、“心隨飛雁滅”、“心隨鳥飛滅”等。
【8】薄暮:傍晚,太陽快落山的時候!冻o·天問》:“薄暮雷電,歸何憂?厥嚴(yán)不奉,帝何求?”
【9】清秋:明凈爽朗的秋天。晉殷仲文《南州桓公九井作》詩:“獨有清秋日,能使高興盡!币蛔鳌扒寰场。
【10】歸村人:一作“村人歸”。
【11】沙行:一作“沙平”,又作“平沙”。
【12】渡頭:猶渡口。過河的地方。
【13】“天邊”二句:隋薛道衡《敬酬楊仆射山齋獨坐》中有:“遙原樹若薺,遠水舟如葉!边@兩句似是據(jù)此變化而成。
【14】薺:薺菜。
【15】洲:又作“舟”。
【16】何當(dāng):商量之辭,相當(dāng)于”何妨“或”何如“。
【17】重陽節(jié):古以九為陽數(shù)之極。九月九日故稱“重九”或“重陽”。魏晉后,習(xí)俗于此日登高游宴。
賞析:
詩人以隱逸出名,此詩飽含清秋的逸興,語言凝練自然。
這是一首臨秋登高遠望,懷念舊友的詩。全詩情隨景生,以景烘情,情景交融,渾為一體。“情飄逸而真摯,景情淡而優(yōu)美。”詩人懷故友而登高,望飛雁而孤寂,臨薄暮而惆悵,處清秋而發(fā)興,希望摯友到來一起共度佳節(jié)!俺钜虮∧浩,興是清秋發(fā)”,“天邊樹若薺,江畔洲如月”,細細品嘗,夠人玩味。
開頭二句從晉代陶弘景《答詔問山中何所有》詩脫化而來,點明”自怡悅“,為登高望遠的緣由之一。
三四兩句起,進入題意!跋嗤北砻髁藢埼宓乃寄。由思念而登山遠望,望而不見友人,但見北雁南飛。這是寫景,又是抒情,情景交融。雁也看不見了,而又近黃昏時分,心頭不禁泛起淡淡的.哀愁,然而,清秋的山色卻使人逸興勃發(fā)。
“時見歸村人,平沙渡頭歇,天邊樹若薺,江畔洲如月”,是寫從山上四下眺望。天至薄暮,村人勞動一日,三三兩兩逐漸歸來。他們有的行走于沙灘,有的坐歇于渡頭。顯示出人們的行動從容不迫,帶有幾分悠閑。再放眼向遠處望去,一直看到“天邊”,那天邊的樹看去細如薺菜,而那白色的沙洲,在黃昏的朦朧中卻清晰可見,似乎蒙上了一層月色。
這四句詩是全篇精華所在。在這些描述中,作者既未著力刻畫人物的動作,也未著力描寫景物的色彩。用樸素的語言,如實地寫來,是那樣平淡,那樣自然。既能顯示出農(nóng)村的靜謐氣氛,又能表現(xiàn)出自然界的優(yōu)美景象。正如皮日休所謂:“遇景入詠,不拘奇抉異!挥性葡鲋d,若公輸氏當(dāng)巧而不巧者也!鄙虻聺撛u孟詩為“語淡而味終不薄”,實為孟詩的重要特征之一。這四句詩創(chuàng)造出一個高遠清幽的境界,同“松月生夜涼,風(fēng)泉滿清聽”“微云淡河漢,疏雨滴梧桐”“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等詩的意境,是頗為近似的。這也代表了孟詩風(fēng)格的一個重要方面。
“何當(dāng)載酒來,共醉重陽節(jié)”,照應(yīng)開端數(shù)句。既明點出“秋”字,更表明了對張五的思念,從而顯示出友情的真摯。
秋登蘭山寄原文賞析6
【詩句】何當(dāng)載酒來,共醉重陽節(jié)。
【出處】唐·孟浩然《秋登蘭山寄張五》。
【意思1】什么時候能夠載酒來共飲,于重陽佳節(jié) 對酌同醉。每當(dāng)佳節(jié)倍思親,這是詩人在九九重陽節(jié)登高望遠時寄給友 人張五的詩句,感情真摯,思念之情溢于言表。
【意思2】
此詩寫登上萬山遙望張五隱居的白鶴山時所見之景,又因景生情,融情于景,表達了詩人思念張五并希望能在重九日相逢暢飲的感情。
【全詩】
《秋登蘭山寄張五》
.[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隱者自怡悅。
相望試登高,心隨雁飛滅。
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fā)。
時見歸村人,沙行渡頭歇。
天邊樹若薺,江畔洲如月。
何當(dāng)載酒來,共醉重陽節(jié)。
【注釋】①萬山:一作“蘭山”,在峴山的對面。張五:即張子容。孟浩然同鄉(xiāng)、好 友。②“北山”二句:化用晉陶弘景《答詔問山中何所有》云:“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云。 只可自怡悅,不堪持贈君!雹郾∧海喊怼"芩j:薺菜!对娊(jīng)·邶風(fēng)·谷風(fēng)》:“誰謂荼 苦,其甘如薺。”⑤何當(dāng):何時。⑥重陽:農(nóng)歷九月九日。古以九為陽數(shù),兩九相重,都是 陽數(shù),故稱重陽。古代文人在此日要登高,飲酒,賦詩。
【全詩賞析】
這也是一首登高懷念友人之作。描寫景物清淡而優(yōu)美,透露詩情灑脫而真 摯。張子容隱居峴山南之白鶴山,孟浩然之家園靠近峴山,他因登上峴山對面的萬山, 而吟詩寄情。一、二句言,北山處于白云之中,可見其高峻而幽深;如此,隱者居于寧靜 之深山,必閑適愉悅。此化用晉陶弘景詩句,巧妙而不著痕跡。下面四句寫登高所見, 因景生情:詩人因思念友人而登高,登高不見人,卻見北雁南飛。于是,詩人之心,亦隨 鴻雁飛去,消逝于天際。此時傍晚,暮色蒼茫,能不油然而生淡淡哀愁? 然清秋山色, 爽朗宜人,又使人逸興遄飛。緊接四句展示了一幅自然優(yōu)美的畫面,創(chuàng)造了一個高迥、 清空、幽寂的境界:薄暮時分,農(nóng)人歸來,或步行于沙灘,或歇腳于渡口,顯得從容而悠 閑;放眼天際,那遠處的.樹木猶如細密的薺菜;略近的沙洲,染上清光的月色,明凈而清 晰,景色是那樣的優(yōu)美靜謐,淡雅可愛。末二句說,什么時候能夠載著酒來,在這重陽 佳節(jié)里,賞菊吟秋,共醉一番呢! 此二句點“秋”并照應(yīng)開頭二句,更深深地表達了對友 人的真摯情誼。此詩寫景優(yōu)美,感情真摯,而語言樸素,平淡自然,是一首情景交融、渾 然一體的懷人之詩。此詩“可以看出孟浩然詩的特點:寫景淡雅優(yōu)美,飄逸中帶著淡淡 的惆悵”。(見陳文新《中國古代文學(xué)》上)此評是恰當(dāng)?shù)摹?/p>
【秋登蘭山寄原文賞析】相關(guān)文章:
秋登蘭山寄原文賞析07-11
秋登蘭山寄張五原文及賞析04-19
《秋登蘭山寄張五》原文閱讀和賞析06-17
《秋登蘭山寄張五》的譯文及賞析02-13
《秋登蘭山寄張五》的全詩及賞析08-09
古詩秋登蘭山寄張五帶拼音版賞析08-03
與諸子登峴山原文及賞析03-03
入山寄城中故人原文賞析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