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乱码_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大片_最新国产免费Av网址_国产精品3级片

蘇軾蝶戀花原文及賞析

時間:2023-11-23 14:54:53 賞析 我要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蘇軾蝶戀花原文及賞析

蘇軾蝶戀花原文及賞析1

  《蝶戀花(蝶懶鶯慵春過半)》

蘇軾蝶戀花原文及賞析

  [宋]蘇軾

  原文:

  蝶懶鶯慵春過半;淇耧L,小院殘紅滿。午醉未醒紅日晚。黃昏簾幕無人卷。云鬢鬅松眉黛淺?偸浅蠲,欲訴誰消遣。未信此情難系絆。楊花猶有東風管。

  注釋:

  1、殘紅:凋零的花朵。

  2、鬅松:《廣韻》:“鬅松,發(fā)亂貌。”

  3、愁媒:勾引起愁緒的事物。李白《上崔相百憂章》:“金瑟玉壺,盡為愁媒!毕玻合猓徘。

  賞析:

  這是一首“裸詞”,一般被列入蘇詞的《附編》部分,找不到寫作年代、背景,有點“赤條條來去無牽掛”的意思,不過寫得實在好。

  《詩經(jīng)·衛(wèi)風·氓》里有一段:“于嗟女兮,無與士耽!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這首詞說的就是這種狀態(tài)。一個女孩兒家,如花似玉的年紀,思春渴情,一醉醒來,卻只能獨對斜陽,內(nèi)心煞是凄涼。然而煞拍處卻說了一句出人意表的話:“未信此情難系絆,楊花猶有東風管。”——“我就不信找不到一個牽掛我的.人,沒什么姿色可言的楊花還有東風經(jīng)管呢!”年輕姑娘倔脾氣上來了真是“無敵”。」植坏萌思艺f“女孩子不講理,上帝都要躲遠點”。

  不講理是女孩子的專利,所以寫女孩子不講理的詩,也往往膾炙人口。試讀幾篇,可知“野蠻女友”古已有之,根本就不是現(xiàn)代人的“新產(chǎn)品”。樂府民歌:“打殺長鳴雞,彈去烏臼鳥。愿得連暝不復(fù)曙,一年都一曉。”金昌緒《春怨》:“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崩钜妗督锨罚骸凹薜闽奶临Z,朝朝誤妾期。早知潮有信,嫁與弄潮兒”。

蘇軾蝶戀花原文及賞析2

  《蝶戀花·春景》是北宋文學家蘇軾創(chuàng)作的一首詞。蝶戀花春景蘇軾原文及賞析,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一起來看看。

  【原文】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墻里秋千墻外道。墻外行人,墻里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譯文】

  春日將盡,百花凋零,杏樹之上已長出了小小的青澀果實。

  不時還有燕子掠過天空,這里的清澈河流圍繞著村落人家。

  眼見著柳枝上的柳絮被吹得越來越少,(但是請不要擔心)

  不久天涯到處又會再長滿茂盛的芳草。(春天還會到來的)

  圍墻之內(nèi),有一位少女正在蕩著秋千,她發(fā)出動聽的笑聲。

  圍墻之外的行人聽到那動聽的笑聲,(忍不住去想象少女蕩秋千的歡樂場面)。

  慢慢的,墻里笑聲不再,行人惘然若失。仿佛自己的多情被少女的無情所傷害。

  【注釋】

  “花褪殘紅”:褪,脫去,小”:毛本作“子”。

  “子”,毛本誤作“小”!帮w”,《二妙集》、毛本注“一作來。”

  “繞”,元本注“一作曉!

  “柳綿”:即柳絮。韓偓《寒食日重游李氏園亭有懷》詩:“往年同在鶯橋上,見依朱闌詠柳綿!

  “何處無芳草”句:謂春光已晚,芳草長遍天涯!峨x騷》:“何所獨無芳草兮,爾何懷乎故宇?”

  “墻里秋千”五句:張相《詩詞曲語辭匯釋》卷五:“惱,猶撩也!詨锛讶酥,本出于無心情,而墻外行人聞之,枉自多情,卻如被其撩撥也!庇志硪唬骸皡s,猶倒也;謹也!薄皡s被”,反被。唐·胡曾《漢宮》詩:“何事將軍封萬戶,卻令紅粉為和戎!

  【賞析】

  “蝶戀花·春景”,元本無題,傅本存目缺詞。“春景”:這是一首寫春景的很有名的小令。上片寫傷春:觸目紅花紛謝,柳綿日少,青杏初結(jié),普天芳草,充滿了繁華易逝,“落花流水春去也”之意。下片寫傷情:借“多情卻被無情惱”的意象,寓有對朝廷一片癡心卻被貶官遠謫的.惆悵,含蓄地表達出作者仕途坎坷、飄泊天涯的失落心情。此詞作于何時已不可考。

  曹樹銘《蘇東坡詞》以為作于蘇軾密州時期:“細玩此詞上片之意境,與本集《滿江紅》(東武城南)之上片相似。而本詞下片之意 境,復(fù)與本集《蝶戀花》(簾外東風交雨霰)之上片相似。以上 二詞,具作于熙寧九年丙辰密州任內(nèi)。宋人筆記載此本事,均是蘇軾貶官惠州事,如《冷齋夜話》云:‘東坡《蝶戀花》詞云:‘花褪殘紅青杏小……’東坡渡海(案,此處有誤。朝云死于惠州,東坡渡海時已不在人世!!瘧(yīng)為‘嶺’之訛)惟朝云王氏隨行,日誦‘枝上柳棉’二句,為之流淚。病極,猶不釋口。

  東坡作《西江月》悼之!(《叢書集成》本《冷齋夜話》無此條,見《歷代詩余》卷一一五引)《林下詞談》亦云:‘子瞻在惠州,與朝云閑坐。時青女初至,落木蕭蕭,凄然有悲秋之意。

  命朝云把大白,唱‘花褪殘紅青杏小’,朝云歌喉將囀,淚滿衣襟。子瞻詰其故,答云:‘奴所不能歌是‘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也。子瞻翻然大笑曰:‘是吾正悲秋,而汝又傷春矣。’遂罷。朝云不久抱疾而亡。子瞻終身不復(fù)聽此詞。’(見《瑯?gòu)钟洝肪碇、《青泥蓮花記》卷一下、《詞林紀事》卷五引)果如以上記載,則此詞當作于貶官惠州期間。

  又詞中‘天涯何處無芳草’之‘天涯’,是蘇軾貶官嶺南時詩文中慣用詞語。另如紹圣二年在惠州所作《次韻正輔同游白水山》詩云:‘只知吳楚為天涯,不知肝膽非一家!B圣四年惠州所作《次韻惠循二守相會》詩云:‘且同月下影三人,莫作天涯萬里心。’故本詞中之‘天涯’,亦非泛言,當指地處偏遠的惠州;谏显V分析,姑將此詞編于紹圣二年春,以俟詳考。”

  【點評】

  《蝶戀花·春景》,是由北宋時期著名

  詩人、文學家蘇軾所寫的一首詞作。其作于何時,各方莫衷一是,有蘇軾密州、黃州、定州、惠州時期等諸多說法,然皆苦無證據(jù)明示,故今日已不可詳考。作為宋詞豪放派先驅(qū)的蘇軾,一生之中創(chuàng)作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豪放派詞作,這容易讓人誤以為蘇詞盡皆豪放之作,但從蘇詞的總體來看,其婉約之作反而是占大多數(shù)的,此詞便是其一。在此詞中,作者通過對殘紅退盡、春意闌珊的暮春景色的描寫和遠行途中的失意心境的描繪,借惜春傷情之名,表達出作者對韶光流逝的惋惜、宦海沉浮的悲嘆和浮生顛沛的無可奈何。

  【詩人簡介】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shù)表現(xiàn)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chuàng)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蘇軾蝶戀花原文及賞析3

  蝶戀花·春事闌珊芳草歇蘇軾

  春事闌珊芳草歇。客里風光,又過清明節(jié)。小院黃昏人憶別。落紅處處聞啼鴂。

  咫尺江山分楚越。目斷魂銷,應(yīng)是音塵絕。夢破五更心欲折。角聲吹落梅花月。

  【譯文】

  本來春天是百花盛開、野草芳菲的季節(jié),處處都有令人賞心悅目、歡情無限的景象。但好景不長,這種美好的景色早就過去了。久處異鄉(xiāng),又是一年清明節(jié)。黃昏坐在小院思念親人?墒牵诒榈芈浠〞r偏偏遇到伯勞鳥。

  親人所處之地與這里僅隔咫尺江山,卻也分楚越界域,不能自由往來而只能懸目相望,魚雁互通。望穿秋水卻音信全無。及至五更,不僅美夢不成,而且讓人夢中驚醒的又是刺耳的角聲。這怎么不令作客之人為之心碎呢?

  【注釋】

  蝶戀花:原為唐教坊曲,后用為詞牌名。又名“鵲踏枝”“鳳棲梧”。《樂章集》《張子野詞》并入“小石調(diào)”,《清真集》入“商調(diào)”。雙調(diào),六十字,上下片各四仄韻。

  闌珊:衰敗、將盡之意。芳草歇:香草將凋萎,不再芬芳。

  客里:離鄉(xiāng)在外期間。

  清明節(jié):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民間有上墳掃墓、插柳、踏青、春游等習俗或活動。

  落紅:落花。啼鴂(jué):又名伯勞鳥,類似杜鵑的一種鳥,鳴聲悲凄,古人認為是不祥之鳥。

  咫(zhǐ)尺:形容距離近。楚越:春秋戰(zhàn)國時兩個諸侯國名。

  目斷:猶望斷。一直望到看不見;赇N:謂靈魂離體而消失。形容極度悲傷或極度歡樂激動。

  音塵絕:音訊斷絕。音塵,音信,消息。

  夢破:夢醒。心欲折:形容傷心欲絕。

  梅花:指《梅花落》,笛曲名。

  【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詞當作于宋神宗熙寧七年(1074年)。當年暮春,蘇軾在鎮(zhèn)江一帶辦理賑饑事,已將近半年未能回家,因作此詞以表達對杭州家人的思念。

  【作品賞析】

  這是蘇東坡寫的近十首《蝶戀花》的一首。從詞面上看,顯然是一首于暮春時緬懷親友之作。詞中沒有說明所懷念之人是誰。從所表達的情感來看,他所懷念的不是一般的親友,而是關(guān)系比較密切而又常常為他所想念的人。

  詞的上片抒寫在春意闌珊的`清明時節(jié)作者與親人的互相思念之情。本來春天百花盛開的美景蘇東坡舉目所見,確實“春事闌珊芳草歇”。這是他對暮春景的概括。他在外作客,已非一年!坝帧边^清明。按習俗,清明節(jié)是祭掃先人塋墓的節(jié)日,但是他鄉(xiāng)作客,先塋不在此地,無從祭掃。落紅處處,入耳之聲,偏偏是鴂鳥啼鳴。這是他對暮春景色的具體描述,又是“春事闌珊”的形色補充。

  詞的下片,作者繼續(xù)表述他對親友的思念之情。親人所處之地可以說是“咫尺江山”而已,但地分“楚”“越”,界域森嚴,不能自由往來。天不作美,不如人愿。“角聲吹落梅花月”,慘白如梅花的月亮,聞此正待出發(fā)的征人所吹奏的進軍號角,也唯恐躲避不及似的落到山后去了。這里的“梅花”語意雙關(guān),既代指角聲,也指曉月殘白如梅之色。

  東坡此詞,如單純把它看作懷人之作,調(diào)子似乎低沉一些。但情感真摯,婉轉(zhuǎn)曲折,感人至深,但為了進一步領(lǐng)會它所含的真情實意,應(yīng)從東坡的政治生涯與詩詞創(chuàng)作的發(fā)展過程加以探索。

  【外一首】臨江仙·夜到揚州席上作蘇軾

  尊酒何人懷李白,草堂遙指江東。珠簾十里卷香風;ㄩ_又花謝,離恨幾千重。

  輕舸渡江連夜到,一時驚笑衰容。語音猶自帶吳儂。夜闌對酒處,依舊夢魂中。

  【譯文】

  誰懷念李白而想和李白舉灑論文呢?是杜甫,他在成都的草堂遙指江東的李白?湔f當時揚州的繁華富麗。從早春又到晚春初夏,離恨之情千斤重。

  小船連夜渡江來到揚州,大家同時吃驚而又笑我經(jīng)過旅途辛苦的疲困容顏。說的話仍然帶著江東口音。夜深喝酒的地方,仍是像作夢一樣。

  【注釋】

  ⑴臨江仙:唐教坊曲,后用為詞牌名。

 、撇萏茫憾鸥υ诔啥紩r的住所。江東:杜甫在成都時李白正放浪江東,往來于金陵(今江蘇南京)、采石(今屬安徽)之間。杜甫《春日憶李白》詩:“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云。何時一尊酒,重與細論文。”

 、恰楹煛本洌憾拍痢顿泟e二首》之一:“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

 、容p舸(gě):小船。

 、伞罢Z音”句:言友人說話時吳地口音未改。吳儂,吳地口音。

 、省耙龟@”二句:化用杜甫《羌村三首》之一:“夜闌更秉燭.相對如夢寐!

  【創(chuàng)作背景】

  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年)四月,蘇軾從杭州任上被召回朝廷,赴京途中過揚州,友人設(shè)宴,于是作此詞于席上。

  【作品賞析】

  上片寫對友人懷念的深切。“尊酒何人懷李白”兩句,運用杜甫懷念李白的典故,抒寫了對友人的深切思念之情!昂稳恕,當然是指杜甫,故作設(shè)問,不僅增加了句法的變化,也使語言顯得含蓄有味。杜甫、“草堂”都是詞人自喻,“李白”、“江東”則是他喻,即比喻友人,亦即“揚州席上”的主人!爸楹熓锞硐泔L”,用杜牧詩意寫揚州,暗指東道主王存,與上文“懷李白”、“指江東”語意相承。詞人懷念之情雖深,可是“花開花謝,離恨幾千重”!盎ㄩ_花謝”,象征著時光的流逝,這里是說離別之久;“離恨幾千重”,是夸說離恨之深,而且使抽象的感情有了形體感,似乎成了可以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從而增強了語言的形象性和表現(xiàn)力。

  有了上片的鋪墊,下片寫揚州席上意外相逢時的驚喜和迷惘,就顯得十分真實可信了!拜p舸渡江連夜到”,承上“珠簾”句,點出題目“夜到揚州”。詞人是從江南京口渡江而來的,所以才如此便捷!耙粫r驚笑衰容”,緊承前句,寫出了與友人意外相逢時驚喜參半的復(fù)雜感情。詞人當年已56歲,又久歷宦海沉浮,天涯游宦,說是“衰容”,想來是極為吻合的。彼此傾談時,詞人還發(fā)現(xiàn),對方“語音猶自帶吳依”。結(jié)穴二句寫“席上”的情事:“夜闌對酒處,依舊夢魂中。”這里化用杜甫寫亂離中與親人偶然重聚時深微感情的名句——“夜闌更秉燭,相對如夢寐”,來表現(xiàn)這次重逢時的迷惘心態(tài),從而深化了與老友間的交誼。

  這首詞真實地表露了詞人當時“量移”后的心境!傲恳啤,雖未能徹底平反昭雪,但已顯現(xiàn)出寬赦之君恩。所以,詞人先以李白受讒自喻,后以杜甫亂中幸得生還相譬,其用事貼切,暗與自己實際遭遇相合。故而在六十字的短短篇幅中,寫了相憶、相聚、慰藉、話舊、傷離等廣闊的內(nèi)容,含蓄地傾訴了自身之不幸遭遇,使作品更富于感憤。使人讀之浮想聯(lián)翩,為之凄然。

  【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山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shù)表現(xiàn)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影響巨大,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自創(chuàng)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蘇軾蝶戀花原文及賞析4

  《蝶戀花》

  宋|蘇軾

  花褪殘紅青杏小。

  燕子飛時,

  綠水人家繞。

  枝上柳綿吹又少,

  天涯何處無芳草。

  墻里秋千墻外道。

  墻外行人,

  墻里佳人笑。

  笑漸不聞聲漸悄,

  多情卻被無情惱。

  賞析

  這首詞是傷春之作。蘇軾長于豪放,亦擅婉約,這首詞寫春景清新秀麗。同時,景中又有情理,人們?nèi)杂谩昂翁師o芳草”以自勉。作者的“多情卻被無情惱”,也不僅僅局限于對“佳人”的相思。這首詞下片所寫的是一個愛情故事的片段,未必有什么寄托。只是一首很好的婉約詞。王士禎《花草蒙拾》所說的“枝上柳綿,恐屯田緣情綺靡,未必能過!蓖瑫r指出這首詞與風格婉約的柳永詞不相上下。

  “花褪殘紅青杏小!遍_頭一句描寫的是暮春景象,這是說,暮春時節(jié),杏花凋零枯萎,枝頭只掛著又小又青的杏子。作者的視線是從一棵杏樹開始的:花兒已經(jīng)凋謝,所余不多的紅色也正在一點一點褪去,樹枝上開始結(jié)出了幼小的青杏!皻埣t”,他特別注意到初生的“青杏”,語氣中透出憐惜和喜愛,有意識地沖淡了先前濃郁的傷感之情!把嘧语w時,綠水人家繞。”燕子在空中飛來飛去,綠水環(huán)繞著一戶人家。這兩句又描繪了一幅美麗而生動的春天畫面,但缺少了花樹的點綴,仍顯美中不足!袄@”字,曾有人以為應(yīng)是“曉”。通讀全詞,并沒有突出的景物表明這是清晨的景色,因而顯得沒有著落。而燕子繞舍而飛,綠水繞舍而流,行人繞舍而走,著一“繞”字,則非常真切。“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樹上的柳絮在風的吹拂下越來越少,春天行將結(jié)束,難道天下之大,競找不到一處怡人的景色嗎?柳絮紛飛,春色將盡,固然讓人傷感;而芳草青綠,又自是一番境界。蘇軾的曠達于此可見!疤煅摹币痪洌Z本屈原《離騷》“何所獨無芳草兮,爾何懷乎故宇”,是卜者靈氛勸屈原的話,其思想與蘇軾在《定風波》中所說的“此心安處是吾鄉(xiāng)”一致。最后竟被遠謫到萬里之遙的嶺南。此時,他已人到晚年,遙望故鄉(xiāng),幾近天涯。這境遇和隨風飄飛的柳絮何其相似。

  上闋描寫了一組暮春景色,雖也有些許亮色,但由于缺少了花草,他感到更多的是衰敗和蕭索,這正如作者此時的心境。作者被貶謫在外,仕途失意又遠離家人,所以他感到孤獨惆悵,想尋找一些美好的景物來排解心中的郁悶,誰知佳景難覓,心情更糟。上闋表達了作者的惜春之情及對美好事物的追求。

  “墻里秋千墻外道。墻外行人,墻里佳人笑。”墻外是一條道路,行人從路中經(jīng)過,只聽見墻里有蕩秋千的聲音,一陣陣悅耳的笑聲不時從里面?zhèn)鞒,原來是名女子在蕩秋千。這一場景頓掃上闋之蕭索,充滿了青春的歡快旋律,使行人禁不住止步,用心地欣賞和聆聽著這令人如癡如醉的'歡聲笑語。作者在藝術(shù)處理上十分講究藏與露的關(guān)系。這里,他只寫露出墻頭的秋千和佳人的笑聲,其它則全部隱藏起來,讓“行人”去想象,在想象中產(chǎn)生無窮意味。小詞最忌詞語重復(fù),但這三句總共十六字,“墻里”、“墻外”分別重復(fù),竟占去一半。而讀來錯落有致,耐人尋味。墻內(nèi)是家,墻外是路;墻內(nèi)有歡快的生活,年輕而富有朝氣的生命;墻外是趕路的行人。行人的心情和神態(tài)如何,作者留下了空白。不過,在這無語之中,有一種冷落寂寞之感。“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也許是行人佇立良久,墻內(nèi)佳人已經(jīng)回到房間;也許是佳人玩樂依舊,而行人已漸漸走遠。總之,佳人的笑聲漸漸聽不到了,四周顯得靜悄悄。但是行人的心卻怎么也平靜不下來。墻院里女子的笑聲漸漸地消失了,而墻外的行人聽到笑聲后卻心緒難平。他聽到女子甜美的笑聲,卻一直無法看到女子的模樣;心情起伏跌宕不已,而女子也并不知道墻外有個男子正為她苦惱。男子多情,女子無情。這里的“多情”與“無情”常被當愛情來解釋,有感懷身世之情,有思鄉(xiāng)之情,有對年輕生命的向往之情,有報國之情,等等,的確可謂是“有情”之人;而佳人年輕單純、無憂無慮,既沒有傷春感時,也沒有為人生際遇而煩惱,真可以說是“無情”。作者發(fā)出如此深長的感慨,那“無情”之人究竟會撩撥起他什么樣的思緒,對此,他并沒回答。也許是勾起他對美好年華的向往,也許是對君臣關(guān)系的類比和聯(lián)想,也許倍增華年不再的感慨,也許是對人生哲理的一種思索和領(lǐng)悟,作者并未言明,卻留下了豐富回味、想象的空白。

  下闋寫人,描述了墻外行人對墻內(nèi)佳人的眷顧及佳人的淡漠,讓行人更加惆悵。在這里,“佳人”即代表上闋作者所追求的“芳草”,“行人”則是詞人的化身。詞人通過這樣一組意象的刻畫,表現(xiàn)了其抑郁終不得排解的心緒。

  綜觀全詞,詞人寫了春天的景,春天的人,而后者也可以算是一種特殊的景觀。詞人意欲奮發(fā)有為,但終究未能如愿。全詞真實地反映了詞人的一段心理歷程,于清新中蘊涵哀怨,于婉麗中透出傷情,意境朦朧,韻味無窮。

  名家評價

  宋·魏慶之《詩人玉屑》:予得真本于友人處,“綠水人家繞”作“綠水人家曉”!岸嗲閰s被無情惱”,蓋行人多情,佳人無情耳。此兩字極有理趣,而“繞”與“曉”自霄壤也。

  明·俞彥《爰園詞話》:古人好詞,即一字未易彈,亦未易改。子瞻“綠水人家繞”,別本“繞”作“曉”,為《古今詞話》所賞。愚謂“繞”字雖平,然是實境;“曉”字無皈著,試通詠全章便見。

  清·王士禎《花草蒙拾》:“枝上柳綿”,恐屯田緣情綺靡,未必能過。孰謂坡但解作“大江東去”耶?髯直是軼倫絕群。

  清·先著、程洪《詞潔》:坡公于有韻之言,多筆走不守之憾。后半手滑,遂不能自由,少一停思,必無此矣。

  清·黃蘇《蓼園詞選》:⑴“綠水人家繞”,非“繞”字,乃曰“人家曉”!皶浴弊峙c“繞”字蓋霄壤也。⑵“枝上”一句,斷送朝云。一聲何滿子,竟能使腸斷。李龜年正若是耳。⑶“佳人”是“無情”,“行人”是“多情”者。⑷“柳綿”自是佳句,而次闋尤為奇情四溢也。

  清·李佳《左庵詞話》:此亦寓言,元端致謗之喻。

  清·王闿運《湘綺樓詞選》:此則逸思,非文人所宜。

  近代·俞陛云《唐五代兩宋詞選釋》:絮飛花落,每易傷春,此獨作曠達語。下闋墻內(nèi)外之人,干卿底事,殆偶聞秋千笑語,發(fā)此妙想,多情而實無情,色是空,公其有悟耶?

蘇軾蝶戀花原文及賞析5

  蝶戀花

  暖雨晴風初破凍,柳眼梅腮,已覺春心動。酒意詩情誰與共?淚融殘粉花鈿重。

  乍試夾衫金縷縫,山枕斜欹,枕損釵頭鳳。獨抱濃愁無好夢,夜闌猶剪燈花弄。

  譯文

  暖暖的雨,暖暖的風,送走了些許冬天的寒意。柳葉長出了,梅花怒放了,春天已經(jīng)來了。端莊的少婦,也被這春意撩撥起了愁懷。愛侶不在身邊,又能和誰把酒論詩呢?少婦的淚水流下臉頰,弄殘了搽在她臉上的香粉。

  少婦試穿金絲縫成的夾衫,但心思全不在衣服上面。她無情無緒的斜靠在枕頭上,把她頭上的釵兒壓壞了,她也茫然不顧。她孤單的愁思太濃,又怎能做得好夢?惟有在深夜里呵,手弄著燈花,心里想著愛侶。

  注釋

 、懦跗苾觯簞倓偨鈨觥

 、屏郏撼跎~,細長如眼,故謂“柳眼”。梅腮:梅花瓣兒,似美女香腮,故稱“梅腮”。

 、腔ㄢ殻╠iàn):用金翠珠寶等制成花朵的首飾。

 、日В浩鸪酰瑒倓傞_始。金縷縫:用金錢縫成的農(nóng)服。

 、缮秸恚杭刺凑。因其形如“凹”,故稱“山枕”。欹(qī):靠著。

  ⑹釵頭鳳:即頭釵,古代婦女的首飾。因其形如鳳,故名。

  ⑺夜闌:夜深。燈花:燈蕊燃燒耐結(jié)成的花形。

  賞析

  此詞《唐宋諸賢絕妙詞選》、《草堂詩余別集》、《古今詞綜》等都題作“離情”,而《草堂詩余別集》還注云:“一作春懷”。由此看來,這些恐均非原題,是后人據(jù)詞作內(nèi)容添加的;此外,“春懷”與“離情”確也概括了詞作的主要內(nèi)容。從詞作的'內(nèi)容與風格來看,這首詞當寫于作者婚后不久,夫妻小別,李清照獨居時。

  “暖日晴風初破凍,柳眼梅腮,已覺春心動”。開首三句,作者放眼室外,由春景落筆。但見初春時節(jié),春風化雨,和暖怡人,大地復(fù)蘇,嫩柳初長,如媚眼微開,艷梅盛開,似香腮紅透,到處是一派春日融融的景象。作者前期生活雖然沒有大的波折,但以其獨具的才情、細膩的情感,以及對外部世界敏銳的感悟、強烈的關(guān)注,常有出人意表之想。表現(xiàn)在詞作里,就是經(jīng);坌莫氄,發(fā)人所未發(fā),見人所未見。“暖日晴風”似還不足以表達春天到來的特征,而緊接以“柳眼梅腮”(此句歷來被稱為“易安奇句”),則使到來的春天更直接、更形象。李商隱在《二月二日》一詩中有“花須柳眼各無賴,紫蝶黃蜂俱有情”,蘇軾在《水龍吟》詞中描繪柳葉情狀是“縈損柔腸,困酣嬌眼,欲開還閉”?磥砼髡呤艽藛l(fā),抓住兩個極具特點的事物,寫出春天的生機。第三句的“已覺春心動”,從語意上看,是對春天來臨總的概括,實亦是自己懷春之情已動之流露。作者游春、賞春,目睹良辰美景,必有所思,這句也暗啟后二句作者所抒發(fā)的情思:“酒意詩情誰與共?淚融殘粉花鈿重!迸髡叩募毮、敏感的思緒與感悟進一步強化,面對如此大好春光,自然便聯(lián)想到自己獨處深閨,孤棲寂寞,這與往日和丈夫趙明誠一齊把玩金石,烹茗煮酒,賞析詩文的溫馨氣氛形成強烈反差。一個“誰與共”,道出此刻作者內(nèi)心的苦澀。緊接著作者用一個細節(jié)來進一步形容自己內(nèi)心的苦澀,淚水流淌,臉龐上的香粉為之消融,心情沉重以致覺得頭上戴的花鈿也是沉甸甸的。

  詞作的下片,作者以細微的筆觸,緊承上片末句,著重刻畫自己具體的閨中寂寞生活。“乍試夾衫金縷縫,山枕斜欹,枕損釵頭鳳!贝号烨,春裝初試,然而作者卻足不出戶,去觀賞那美好的春景,卻斜倚在山枕上,以致把精美的釵頭鳳給壓壞了。“山枕”,即檀枕,因其如“凹”形,故稱山枕。作者不出戶觀賞春景,是因怕良辰美景觸引傷感之情,二是表明其心境郁悶,慵懶至極。一個“損”字,也暗示作者慵懶、無精打彩。末二句:“獨抱濃愁無好夢,夜闌猶剪燈花弄!背畋緹o形,卻言“抱”,可見此愁對其來說有多“濃”,多重,更何況是“獨抱”,此情更是難堪!盁o好夢”,是說現(xiàn)實很寂寞無聊,想在夢中去尋求慰藉,但卻始終無法進入夢鄉(xiāng),直至夜闌人靜之時,仍剪弄燈花,以排遣愁懷!蔼q”字寫活了作者百無聊賴的情態(tài)。此外,剪弄燈火,古時婦女常藉以卜數(shù)夫君之歸期。這兩句寫得極為細致、生動,看似毫不經(jīng)意,如敘寫生活本身,實是幾經(jīng)苦煉,沒有生活經(jīng)歷和深厚的藝術(shù)功力是無法寫就的。清詞論家賀裳評這兩句為“入神之句”(《皺水軒詞筌》)。

蘇軾蝶戀花原文及賞析6

  【原文】

  蝶戀花

  宋·蘇軾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墻里秋千墻外道。墻外行人,墻里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前言】

  《蝶戀花·春景》,是由北宋時期著名詩人、文學家蘇軾所寫的一首詞作。在此詞中,作者通過對殘紅退盡、春意闌珊的暮春景色的描寫和遠行途中的失意心境的描繪,借惜春傷情之名,表達出作者對韶光流逝的惋惜、宦海沉浮的悲嘆和浮生顛沛的無可奈何。

  【注釋】

  ①“蝶戀花·春景”,原本無題,傅本存目缺詞。

  ②“花褪殘紅”:褪,脫去,。好咀鳌白印。

 、邸白印保菊`作“小”。“飛”,《二妙集》、毛本注“一作來!

 、堋袄@”,元本注“一作曉!

  ⑤“柳綿”:即柳絮。韓偓《寒食日重游李氏園亭有懷》詩:“往年同在鶯橋上,見依朱闌詠柳綿。”

 、蕖昂翁師o芳草”句:謂春光已晚,芳草長遍天涯!峨x騷》:“何所獨無芳草兮,爾何懷乎故宇?”

 、摺皦锴锴А蔽寰洌簭埾唷对娫~曲語辭匯釋》卷五:“惱,猶撩也!,言墻里佳人之笑,本出于無心情,而墻外行人聞之,枉自多情,卻如被其撩撥也。”又卷一:“卻,猶倒也;謹也!薄皡s被”,反被。唐·胡曾《漢宮》詩:“何事將軍封萬戶,卻令紅粉為和戎。”多情:這里代指墻外的行人。無情:這里代指墻內(nèi)的佳人。

  【翻譯】

  春日將盡,百花凋零,杏樹之上已長出了小小的青澀果實。不時還有燕子掠過天空,這里的清澈河流圍繞著村落人家。眼見著柳枝上的柳絮被吹得越來越少,天涯海角到處都有芳草。

  圍墻之內(nèi),有一位少女正在蕩著秋千,她發(fā)出動聽的笑聲。圍墻之外的行人聽到那動聽的笑聲,慢慢的,墻里笑聲不再,行人惘然若失。

  【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詞朱祖謀本、龍榆生本未編年。其后諸家編年有異,而主要觀點有以下四種:

  曹樹銘本云:“細玩此詞上片之意境,與本集《滿江紅》之上片相似。而這首詞下片之意境,復(fù)與本集《蝶戀花》之下片相似。以上二詞,俱作于熙寧九年丙辰密州任內(nèi)。銘頗疑此詞亦系在密州所作,志以待考!

  薛瑞生本、鄒同慶、王宗堂本均據(jù)《冷齋夜話》所載王朝云在惠州貶所曾唱此詞及蘇軾惠州時期的詩文里慣用此詞中出現(xiàn)的“天涯”一詞而系于紹圣二年(1095)春,作于惠州。陳邇冬《蘇軾詞選》也懷疑這首詞是“謫嶺南時期的作品”。

  張志烈《蘇詞二首系年略考》認為此同是蘇軾罷定州任謫知英州啟程南下時的寄托之作,是他紹圣元年(1094)閏四月離定南行路途觸景而發(fā)。

  李世忠《蘇軾〈蝶戀花·春景〉作時考》則據(jù)詞中“青杏”、“燕子”、“柳綿”意象斷定此詞必不作于蘇軾貶惠期間,據(jù)其所表述的思想情感看,當作于蘇軾貶謫黃州時期,但沒有具體編年。

  【賞析】

  這首詞將傷春之情表達得既深情纏綿又空靈蘊藉,情景交融,哀婉動人。清人王士《花草蒙拾》稱贊道:“‘枝上柳綿’,恐屯田(柳永)緣情綺靡未必能過。孰謂坡但解作‘大江東去’耶?”這個評價是中肯的。蘇軾除寫豪放風格的詞以外,還寫了大量的婉約詞。可是卻總被“無情”所惱。這正說明他對待生活的態(tài)度——不忘情于現(xiàn)實世界。他在這首詞中所流露出的傷感,正是基于對現(xiàn)實人生的熱愛。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

  詞一開篇即呈現(xiàn)出暮春景色。作者的視線是從一棵杏樹開始的:花兒已經(jīng)凋謝,所余不多的紅色也正在一點一點褪去,樹枝上開始結(jié)出了幼小的青杏!皻埣t”,他特別注意到初生的“青杏”,語氣中透出憐惜和喜愛,有意識地沖淡了先前濃郁的傷感之情。

  接著,作者將目光從一花一枝上移開,綠水人家繞”一句中的“繞”字,曾有人以為應(yīng)是“曉”。通讀全詞,并沒有突出的景物表明這是清晨的景色,因而顯得沒有著落。而燕子繞舍而飛,綠水繞舍而流,行人繞舍而走,著一“繞”字,則非常真切。

  “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這是詞中最為人稱道的兩句。枝頭上的柳絮隨風遠去,愈來愈少;普天之下,哪里沒有青青芳草呢。

  “柳綿”,即柳絮。柳絮紛飛,春色將盡,固然讓人傷感;而芳草青綠,又自是一番境界。蘇軾的曠達于此可見!疤煅摹币痪,語本屈原《離騷》“何所獨無芳草兮,爾何懷乎故宇”,是卜者靈氛勸屈原的話,其思想與蘇軾在《定風波》中所說的“此心安處是吾鄉(xiāng)”一致。最后竟被遠謫到萬里之遙的嶺南。此時,他已人到晚年,遙望故鄉(xiāng),幾近天涯。這境遇和隨風飄飛的柳絮何其相似!

  “墻里秋千墻外道,墻外行人,墻里佳人笑!

  墻里有人蕩秋千,墻外有條小道。墻外小道上走著行人,墻里飄來佳人清脆的歡笑。

  作者在藝術(shù)處理上十分講究藏與露的關(guān)系。這里,他只寫露出墻頭的秋千和佳人的笑聲,其它則全部隱藏起來,讓“行人”與讀者去想象,在想象中產(chǎn)生無窮意味。小詞最忌詞語重復(fù),但這三句總共十六字,“墻里”、“墻外”分別重復(fù),竟占去一半。而讀來錯落有致,耐人尋味。墻內(nèi)是家,墻外是路;墻內(nèi)有歡快的生活,年輕而富有朝氣的生命;墻外是趕路的.行人。行人的心情和神態(tài)如何,作者留下了空白。不過,在這無語之中,我們已感受到一種冷落寂寞。

  “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也許是行人佇立良久,墻內(nèi)佳人已經(jīng)回到房間;也許是佳人玩樂依舊,而行人已漸漸走遠?傊讶说男β暆u漸聽不到了,四周顯得靜悄悄。但是行人的心卻怎么也平靜不下來。

  這里的“多情”與“無情”常被當愛情來解釋,有感懷身世之情,有思鄉(xiāng)之情,有對年輕生命的向往之情,有報國之情,等等,的確可謂是“有情”之人;而佳人年輕單純、無憂無慮,既沒有傷春感時,也沒有為人生際遇而煩惱,真可以說是“無情”。

  作者發(fā)出如此深長的感慨,那“無情”之人究竟會撩撥起他什么樣的思緒呢?也許是勾起他對美好年華的向往,也許是對君臣關(guān)系的類比和聯(lián)想,也許倍增華年不再的感慨,也許是對人生哲理的一種思索和領(lǐng)悟……作者并未言明,卻留下了豐富的空白,讓讀者去回味,去想象。

  【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蘇洵之子。嘉祐年間(1056—1063)進士。曾上書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詩諷刺新法而下御史獄,貶黃州。宋哲宗時任翰林學士,曾出知杭州、穎州,官至禮部尚書。后又貶謫惠州、儋州。在各地均有惠政。卒后追謚文忠。學識淵博,喜好獎勵后進。與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其文縱橫恣肆,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并稱“蘇辛”。又工書畫。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書傳》、《東坡樂府》等。

【蘇軾蝶戀花原文及賞析】相關(guān)文章:

蝶戀花原文及賞析02-24

蝶戀花·春景原文及賞析02-16

蝶戀花原文翻譯及賞析03-05

蝶戀花·送春原文及賞析02-05

蘇軾《水調(diào)歌頭》原文賞析11-22

蝶戀花·上巳召親族原文及賞析03-05

蝶戀花·豆蔻梢頭春色淺原文及賞析02-18

蝶戀花原文翻譯及賞析實用15篇11-11

蘇軾的《題西林壁》原文及賞析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