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漫感》原文及賞析匯編3篇
《漫感》原文及賞析1
原文:
絕域從軍計惘然,東南幽恨滿詞箋。
一簫一劍平生意,負盡狂名十五年。
注釋:
絕域:隔絕的地域,言其遠。此指我國邊疆。惘然:失志的樣子。指從軍的愿望未能實現(xiàn)。
東南:指我國東南沿海一帶。當時英、美、葡等國已開始在東南沿海一帶的廣州、漳州(今屬廈門)、寧波進行經(jīng)濟掠奪。
詞箋:寫詩詞的'紙,亦可作“詩詞”看。箋,古代小幅而極精致的紙。
鑒賞:
開篇由“絕域從軍”即一向關(guān)注的西北邊疆局勢遙遙說起,實指那種“氣寒西北何人劍”的經(jīng)世雄心,可是現(xiàn)實中哪里能尋得這樣一個舞臺?早在十年前,他就已經(jīng)清醒地認識到“縱使文章驚海內(nèi),紙上蒼生而已!似春水、干卿甚事”(《金縷曲·癸酉秋出都述懷有賦》),如今不也還是落得“幽恨滿詞箋”的結(jié)局么?那么所謂“幽恨”又何指?詩人嘗自陳:“怨去吹簫,狂來說劍,兩樣銷魂味”(《湘月·壬申夏泛舟西湖……》),或者大展雄才,或者遠避塵囂,這是他平生心事之不可割分的兩個層面。然而“少年擊劍更吹簫,劍氣簫心一例消”(《己亥雜詩》之96),于是有下文“負盡狂名”的情極之語,郁勃蒼涼,令人聳然動容。
“一簫”二句:可與本年所寫詞《令》互參丑奴兒。其上闋云:“沉思十五年中事,才也縱橫,淚也縱橫,雙負簫心與劍名!焙,指賦詩憂國的哀怨幽情。劍,指報國的雄心壯志。劍態(tài)、簫心,是龔自珍詩詞中經(jīng)常對舉出現(xiàn)的兩個意象。稍后三年他寫的《秋心三首》中的“氣寒西北何人劍,聲滿東南幾處簫”,與此詩首二句意同。
《漫感》原文及賞析2
原文:
漫感
清代:龔自珍
絕域從軍計惘然,東南幽恨滿詞箋。
一簫一劍平生意,負盡狂名十五年。
譯文:
絕域從軍計惘然,東南幽恨滿詞箋。
從軍疆場的壯志難酬令人悵惘,只能將對東南形勢的憂慮情懷注滿詩行。
一簫一劍平生意,負盡狂名十五年。
賦詩抒懷和仗劍抗敵是我平生志愿,如今十五年過去,白白辜負了“狂士”聲名。
注釋:
絕域從軍計惘(wǎng)然,東南幽恨滿詞箋(jiān)。
絕域:隔絕的地域,言其遠。此指我國邊疆。惘然:失志的樣子。指從軍的愿望未能實現(xiàn)。東南:指我國東南沿海一帶。當時英、美、葡等國已開始在東南沿海一帶的廣州、漳州(今屬廈門)、寧波進行經(jīng)濟掠奪。詞箋:寫詩詞的紙,亦可作“詩詞”看。箋,古代小幅而極精致的紙。
一簫一劍平生意,負盡狂名十五年。
負:辜負。十五年:詩人于嘉慶十四年(1809)十八歲時成人立志,在北京與被目為“狂士”的著名詩人王曇訂為忘年交,當時已在社會上小有名氣,從那時到此時,前后正好十五年。
賞析:
這是一首充滿強烈愛國主義激情的詩篇,抒發(fā)了憂心國事,尤其是對東南沿海地區(qū)遭遇列強侵凌的深重憂患,表達了不畏宵小之徒的'嘲笑,愿以文才武略報效國家的愛國情懷。
“絕域從軍計惘然,東南幽恨滿詞箋。”兩句,感慨立功邊塞之志不能如愿,只得借詩把閑散于東南的滿腔幽恨抒發(fā)出來。由“絕域從軍”即一向關(guān)注的西北邊疆局勢遙遙說起,實指那種“氣寒西北何人劍”的經(jīng)世雄心,可是現(xiàn)實中哪里能尋得這樣一個舞臺。早在十年前,他就已經(jīng)清醒地認識到“縱使文章驚海內(nèi),紙上蒼生而已!似春水、干卿甚事”(《金縷曲·癸酉秋出都述懷有賦》),如今不也還是落得“幽恨滿詞箋”的結(jié)局么?那么所謂“幽恨”又何指?詩人嘗自陳:“怨去吹簫,狂來說劍,兩樣銷魂味”(《湘月·壬申夏泛舟西湖》),或者大展雄才,或者遠避塵囂,這是他平生心事之不可割分的兩個層面。于是有下文“負盡狂名”的情極之語,郁勃蒼涼,令人聳然動容。
“一簫一劍平生意,負盡狂名十五年!焙髢删渲笔阈匾堋T娙嗽凇都汉ルs詩》中曾有“少年擊劍更吹簫,劍氣簫心一例消”的憤慨,正可作這兩句的注腳。立志革新的詩人,本想以“劍”與“簫”這一武一文來實現(xiàn)改革社會的愿望,而今寫了一些滿紙幽恨的詞章,絲毫無助于補偏救弊,豈不是徒具狂名!
全詩意境雄渾,感情奔放,有強烈的感人力量。
《漫感》原文及賞析3
漫感原文
絕域從軍計惘然,東南幽恨滿詞箋。
一簫一劍平生意,負盡狂名十五年。
翻譯
從軍疆場的壯志難酬令人悵惘,東南形勢的憂慮情懷注滿詩行。
賦詩抒懷和仗劍抗敵是我平生志愿,十五年來完全辜負了“狂士”聲名。
注釋
絕域:隔絕的地域,言其遠。此指我國邊疆。
惘然:失志的樣子。指從軍的愿望未能實現(xiàn)。
東南:指我國東南沿海一帶。當時英、美、葡等國已開始在東南沿海一帶的廣州、漳州(今屬廈門)、寧波進行經(jīng)濟掠奪。
詞箋:寫詩詞的紙,亦可作“詩詞”看。箋,古代小幅而極精致的紙。
負:辜負。
十五年:詩人于嘉慶十四年(1809)十八歲時成人立志,在北京與被目為“狂士”的著名詩人王曇訂為忘年交,當時已在社會上小有名氣,從那時到此時,前后正好十五年。
創(chuàng)作背景
該詩作于道光三年(1823),作者三十二歲。面對內(nèi)憂外患日益嚴重的國勢,龔自珍憂心如焚。他希望能以自己的文才武略為國出力。然而,這一年春他第四次參加會試落第,連續(xù)的失敗使他痛感報國無門便寫了這首詩抒發(fā)報國志向。
鑒賞
這是一首充滿強烈愛國主義激情的詩篇,詩中吐露仗劍從軍的`愛國情懷,也抒發(fā)出壯志難酬的憂憤與悵惘。
“絕域從軍計惘然,東南幽恨滿詞箋!眱删,感慨立功邊塞之志不能如愿,只得借詩把閑散于東南的滿腔幽恨抒發(fā)出來。由“絕域從軍”即一向關(guān)注的西北邊疆局勢遙遙說起,實指那種“氣寒西北何人劍”的經(jīng)世雄心,可是現(xiàn)實中哪里能尋得這樣一個舞臺。早在十年前,他就已經(jīng)清醒地認識到“縱使文章驚海內(nèi),紙上蒼生而已!似春水、干卿甚事”(《金縷曲·癸酉秋出都述懷有賦》),如今不也還是落得“幽恨滿詞箋”的結(jié)局么?那么所謂“幽恨”又何指?詩人嘗自陳:“怨去吹簫,狂來說劍,兩樣銷魂味”(《湘月·壬申夏泛舟西湖》),或者大展雄才,或者遠避塵囂,這是他平生心事之不可割分的兩個層面。于是有下文“負盡狂名”的情極之語,郁勃蒼涼,令人聳然動容。
“一簫一劍平生意,負盡狂名十五年!焙髢删渲笔阈匾。詩人在《己亥雜詩》中曾有“少年擊劍更吹簫,劍氣簫心一例消”的憤慨,正可作這兩句的注腳。立志革新的詩人,本想以“劍”與“簫”這一武一文來實現(xiàn)改革社會的愿望,而今寫了一些滿紙幽恨的詞章,絲毫無助于補偏救弊,豈不是徒具狂名!全詩意境雄渾,感情奔放,有強烈的感人力量。
【《漫感》原文及賞析】相關(guān)文章:
卜算子·漫興原文及賞析01-13
《絕句漫興九首》原文及翻譯賞析03-14
絕句漫興九首·其七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02-11
柳梢青春感原文及賞析11-25
絕句漫興九首·其二的賞析04-19
閨怨原文賞析08-09
《初夏》原文及賞析07-05
《早秋》原文及賞析08-07
《鹿柴》原文及賞析09-19
落花原文及賞析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