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乱码_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大片_最新国产免费Av网址_国产精品3级片

減字木蘭花原文及賞析

時間:2024-03-12 09:55:45 賞析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減字木蘭花原文及賞析

減字木蘭花原文及賞析1

  減字木蘭花·歌檀斂袂

  宋代歐陽修

  歌檀斂袂?澙@雕梁塵暗起。柔潤清圓。百琲明珠一線穿。

  櫻唇玉齒。天上仙音心下事。留往行云。滿坐迷魂酒半醺。

  譯文

  歌女歌唱時動作舉止從容,落落大方。她的歌聲有時高亢嘹亮,經(jīng)久不息;有時又輕柔圓潤,如百琲明珠纏綿不絕。

  歌女唇如櫻桃,齒如白玉,她美妙的嗓子發(fā)出的仙音,天上的行云都停留下來了,宴會中滿座的與宴者都已如癡如醉。

  注釋

  減字木蘭花:唐教坊曲,后用為詞牌名,又名減蘭。

  歌檀斂袂:此句寫女子歌唱時的動作。歌檀(tán):邊拍檀板邊唱歌。斂袂(mèi):卷起衣服袖子。

  ‘‘繚繞”句:渲染女子歌聲清越和悠長,余音繞梁不絕的特點。語出以下二典。

  百琲(bèi)明珠:十貫或五百枚珠子為一琲。

  櫻唇玉齒:唇如櫻桃,齒如白玉,此形容美人唇齒之美。

  留往行云:此喻女子歌技之高,歌聲之美。

  迷魂:被歌聲陶醉。醺(xūn):醉。

  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詞是歐陽修的早期作品,應當作于天圣末年西京留守推官任上。

  賞析

  此詞主要表現(xiàn)歌女高超的歌藝和動聽的歌聲。

  上片“歌檀斂袂”,寫的是歌女開始演唱前的動作,她稍稍斂折好衣袖,輕輕拍打下檀板!翱澙@雕梁塵暗起”,這里分別用了傳說中兩位著名的歌者的典故:一是韓娥余音繞梁三日不絕,一是虞公高亢清越之音震動梁上灰塵。詞人借此突出寫這位歌女歌唱時所產(chǎn)生的藝術(shù)效果。接下來,詞人又用一比喻寫歌聲的婉轉(zhuǎn)圓潤。“百琲明珠一線穿”,她的`歌聲就像數(shù)百串明珠串在一起,既悠長又圓潤。

  下片進一步寫歌女的演唱藝術(shù)之高。她不僅天生一副好嗓音,而且,“天上仙音心下事”,意為如天上仙樂般的歌聲中傳達出無限心事,這說明她能巧妙地將美妙的歌聲與內(nèi)心情感結(jié)合起來,她是在用心靈歌唱。因此,“滿座迷魂酒半醺”,喝得略帶幾分醉意的客人們也被她動聽的歌聲感染陶醉了。

  詞人運用夸張的手法,從聽覺和視覺的不同角度形象再現(xiàn)了歌聲清越而悠長、繞梁不絕、響遏行云的藝術(shù)效果,體現(xiàn)了詞人不凡的藝術(shù)表現(xiàn)技巧。

減字木蘭花原文及賞析2

  原文

  玉房金蕊,宜在玉人纖手里。淡月朦朧,更有微微弄袖風。

  溫香熟美,醉慢云鬟垂兩耳。多謝春工,不是花紅是玉紅。

  譯文

  黃金的花蕊開綻在紅色如玉的花房,恰好放在美人的柔細的手里。朦朧的月亮月光淡淡,時不時吹起微風來卷起美人的衣袖。

  柔和清淡的風中,美女似有醉意般酣然入睡,很熟很香,悄悄的,高聳的發(fā)髻垂到兩只耳朵下了。謝謝春姑娘的巧奪天工,不像是花般的紅艷,更像是美人肌膚透出的紅。

  注釋

  減字木蘭花:詞牌名,唐教坊曲,又名減蘭、木蘭香、天下樂令、玉樓春、偷聲木蘭花、木蘭花慢。該詞牌為雙調(diào),上下闋各四句,共四十四字。

  玉房:花的`子房的美稱。

  金蕊:金色的蕊。白居易《牡丹芳》詩:黃金蕊綻紅玉房。

  玉人:容貌美麗的少婦!对娊(jīng)》:有女如玉。

  纖手:女子柔細的手。

  微微弄袖風:輕輕地拂袖的風。

  溫香熟美:在柔和清淡的香風中,睡得很熟很美。

  醉慢:醉后松弛。

  云鬟(huán):形容婦女高聳的環(huán)形發(fā)髻。

  春工:春季造化萬物之工。

  玉紅:形容美女白里透紅的膚色。

  賞析

  這是北宋文學家蘇軾創(chuàng)作的一首詞,運用了以物代人的手法,在花人之間反復掂掇,造成情意綿綿的意境,構(gòu)思新穎纖巧,獨具藝術(shù)風采,形象的寫出了玉人之美。

  詞的一開頭就來贊美花:開頭兩句寫花的子房,花的金蕊,玉房金蕊,從正面以文彩艷麗的筆法描繪了花妖艷迷人的姿色,“黃金蕊綻紅玉房”只有牡丹才能配的上“玉房金蕊”的稱號,可見花的婀娜多姿。牡丹結(jié)成一束,恰好地插在美女柔細的手里。“金”花與“玉”人相映成趣,柔花與纖手,“宜”字貫串,構(gòu)成了睡女側(cè)睡拈花圖,美麗極了。

  “淡月朦朧。更有微微弄袖風。”特寫美女的朦朧美!暗隆北臼恰半鼥V”的,它好像柔紗,罩在美女的肌體上,更是玲瓏剔透的。加仁輕輕的微風,拂弄著美女的衣袖,多么柔情。一個“弄”字,多么富有人情味!霸隆迸c“風”給予美女的情愛多么深。靜動結(jié)合,美上加美。通過對環(huán)境的襯托,帶給人一種玄妙之美,在如此美妙月色中,漂亮的人和漂亮的花相互襯映,月亮將人和花照得潔白無瑕,花偎依著人的手,享受著微風,烘云托月的寫出了花美,人美的一幅美好場景。

  下片,寫睡女的熟睡美。第一、二句寫清香送爽,美女酣然沉睡。在柔和滴淡的香氣中,美女不知不覺地如同醉漢進人夢鄉(xiāng),很熟很香。那高聳的發(fā)髻慢慢地垂到兩耳之下了!皽叵恪迸c“熟美”兩個偏正詞組的結(jié)合,恰好生動描繪了睡美人的嫵媚神態(tài)。那個“醉”也選用精當。除“醉”睡外,再也不會有別的熟睡的情態(tài)呈現(xiàn)。

  最后一句,“多謝春工。不是花紅是玉紅!弊詈髢删潼c明本詞的題旨“不是花紅是玉紅”。這位朦朧的白中透紅肌體的美女,不是花紅勝過花紅,還是得“多謝春工’。沒有造化萬物的春工造花、造月、造風、造美境,哪會有“溫香熟美”的睡美人呢!

  短短四十四個字,花即是人,人即是花,把人面花光渾融一片,婉約柔美,春風滿紙,花光滿眼,人面迷離,容情于景,本是效仿李白《清平調(diào)詞》所做,但是刻畫之高法卻不比李白差,首詠人,次詠花,借的美麗襯托出人的美麗。

  創(chuàng)作背景

  《減字木蘭花·花》約作于宋神宗元豐元年(1078年)春。當時,詞人到徐州任職。章質(zhì)夫寄惠《崔徽真》,詞人作“玉釵半脫云垂耳”詩以答之。李仲謀家有周防《名畫記》,畫背面欠伸內(nèi)人,極精,詞人作《續(xù)麗人行》 。以為意之不盡,詞人又作本詞。

  蘇軾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歷史治水名人。蘇軾是北宋中期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縱橫恣肆;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稱“蘇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善書,“宋四家”之一;擅長文人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瀟湘竹石圖卷》《古木怪石圖卷》等。

減字木蘭花原文及賞析3

  五月二十四日,會無咎之隨齋。主人汲泉置大盆中,漬白芙蓉,坐客翛然,無復有病暑意。

  回風落景。散亂東墻疏竹影。滿坐清微。入袖寒泉不濕衣。

  夢回酒醒。百尺飛瀾鳴碧井。雪灑冰麾。攻落佳人白玉肌。

  古詩簡介

  《減字木蘭花·回風落景》是宋代文學家蘇軾創(chuàng)作的一首詞。

  詞上片寫風吹日落,疏竹掩映,坐間寒泉一派清涼;下片寫酒后清醒,飛瀾發(fā)聲,水灑荷花,宛如散落在美人肌膚。這里環(huán)境氣氛宜人,毫無暑天的燥熱之感。

  此詞充分體現(xiàn)出作者善譬巧喻,體物入微的藝術(shù)才能。

  翻譯/譯文

  五月二十四日,在晁補之揚州的寓所與他會面。主人從井里汲水灌入大盆中,浸泡白荷花,在座的客人無拘無束,沒有苦于酷暑的感覺。

  送走了回旋的熱風,落日的美景,迎來了東墻上散亂的疏竹月影。滿座賓客漸漸感受到些許的清冷。寒泉并未濺濕薄衣,寒意卻襲入了袖筒。

  夢斷酒醒,百尺噴泉從綠井里發(fā)出鳴聲。揮灑的冰雪散落在白芙蓉一白玉美人般的肌膚之中。

  注釋

 、艤p字木蘭花:原唐教坊曲名,后用為詞牌名,簡稱“減蘭”。雙調(diào)四十四字,每片兩仄韻,兩平韻,平仄互換。

 、茻o咎:即晁補之,北宋文學家,蘇門四學士之一。時任揚州通判,東坡屬吏。隨齋:晁補之在揚州的寓所。

 、羌常喝∷。

 、葷n:浸泡。芙蓉:荷花。

 、闪洠▁iāo)然: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灑脫自如。

 、什∈睿嚎嘤诳崾。

 、嘶兀盒D(zhuǎn)。景:同“影”,日影。

 、糖逦ⅲ呵鍥鑫⒓殻q清和,毛傳《詩.大雅·杰民》“穆如清風”云:“清微之風,化養(yǎng)萬物者也!

  ⑼不濕衣:謂寒意沁肌。

 、巍鞍俪摺本洌褐^從布滿青苔的百尺井中汲水。瀾,波浪。

 、削猓和皳]”,揮灑。

 、邪子窦。褐赴缀苫。

  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詞當作于宋哲宗元祐七年(1092年)五月,當年二月蘇軾以龍圖閣大學士知揚州。晁補之時任揚州通判,為蘇軾屬吏。二人會于揚州晁氏隨齋。晁補之,“蘇門四學士”之一,五月底,天氣已熱,蘇軾去訪晁補之。晁補之在書齋里放了一盆白荷花,盆中清泉四溢,頓覺暑意全消。蘇軾作《減字木蘭花》詞。

  賞析/鑒賞

  此詞抒寫宋人晁無咎于夏日汲寒泉浸白荷花以納涼的妙想,和坐客皆爽快自在、稱心如意的情景。生活小事,卻描繪得繪形繪色,生動如畫,表現(xiàn)出一一種清幽疏朗,意象流動,別造新境,快事灑落的美感境界。

  上片先從夏景寫起:“回風落景。散亂東墻疏竹影”,空中飄蕩著回旋的夏風,落日的光輝,照著散亂在東墻的竹影,令人似乎感到一種舒展輕松的涼意。這種涼意,也許是人們在特殊境遇中的一種錯覺,因為“主人汲泉置大盆中,漬白芙蓉”,在清涼中微帶一些荷花的香氣,而使暑夏的煩悶燥熱頓然冰釋了!皾M座清微,入袖寒泉不濕衣”,此句是詞序中說的“坐客絳然,無復有病暑者”的藝術(shù)注腳。偷然,表示爽涼自在,一身輕快。這都是因為寒泉的冷氣鉆人衣袖卻不打濕衣服的原因。描述細微而具有體驗感,引人入勝。

  下片“夢回酒醒。百尺飛瀾鳴碧井”,由于泉水透涼,不意酒醉后睡了一小覺,忽然夢中驚醒,好像聽到深井中汲水飛濺發(fā)出轟鳴的'聲響。“雪灑冰磨。散落佳人白玉肌。”詞人夢醒后所看見的,是侍酒女郎正在勸酒,那清涼的泉水水花,像雪珠冰花般嘖灑在她潔白如玉的手臂上。詞人此時此地的百般愉悅,表現(xiàn)了他對晁無咎創(chuàng)造性納涼方法的贊美。東坡對晁無咎的睿智才華時有贊嘆,如他曾贊其文“博辯雋偉,絕人遠甚”(見《宋史·晁補之傳》),而文如其人,晁無咎的智慧同樣也表現(xiàn)在日常生活等諸多方面。東坡平素最崇尚“智者創(chuàng)物”(見蘇軾《書吳道子畫后》)。

  此詞實際上表達了東坡“創(chuàng)物”思想的張揚,是不能將此詞的主旨停在一般日常生活樂趣的低層面上來理解的。

減字木蘭花原文及賞析4

  原文:

  減字木蘭花·劉郎已老

  劉郎已老。

  不管桃花依舊笑。

  要聽琵琶。

  重院鶯啼覓謝家。

  曲終人醉。

  多似潯陽江上淚。

  萬里東風。

  國破山河落照紅。

  譯文:

  “桃花”沒有變,依舊開的燦爛;而“我”的心境卻變了,變老了。

  在這種凄苦潦倒心緒支配下,百無聊賴,我也想聽聽琵琶。但我不像宋代的某些高官那樣,家蓄歌兒舞女,我只好到歌妓深院里去聽了。

  一曲終了,我的情緒沉醉曲種久久不能自拔,讓我理解了白居易當年潯陽江上那份自傷淪落,卻逢知己的激動心情

  眼前東風萬里,依然如故,惟有中原淪陷,山河破碎,半壁山河籠罩在一片落日馀暉中,盡管還有一線淡淡的紅色,但畢竟已是日薄西山,黃昏將近了。

  注釋:

 、艅⒗桑褐柑圃娙藙⒂礤a。他曾被貶至南方連州、朗州等地。作者因戰(zhàn)亂而流浪南方,故以劉郎自比。

  ⑵崔護《題都城南莊》詩有“桃花依舊笑東風“之句。這句是說詩人已老,花月繁華引不起他的興致。

 、侵卦海荷钤。謝家:指歌伎居處。張泌《寄人》:“別夢依依到謝家!

  ⑷潯陽江上:白居易《琵琶行》:“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凄凄不似向前聲,滿座重聞皆掩泣。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斑@兩句說自己象白居易那樣聽琵琶后落淚傷心。

 、啥鸥Α洞和吩姡骸皣粕胶釉,城春草木深。“這句說面對落日映照下的大地山河,想到國破家亡,不禁感慨萬端。

  賞析:

  朱敦儒的這首《減字木蘭花》,一反以往其詞平易流暢,少用典故的特點,在短短的四十四個字中連用三典!皠⒗梢牙,不管桃花依舊笑。”開篇兩句便含著兩個典故,中唐詩人劉禹錫《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詩中有“玄都觀里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后栽”詩句。《再游玄都觀》詩有“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痹娋。劉郎與桃花的關系就是從這里來的。第二句用唐崔護《題都城南莊》詩:“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边@是桃花與笑的關系。作者截去“春風”二字,與“老”字押韻。劉禹錫兩度被貶,仕途坎坷,再游玄都觀時,已五十六歲,進入老境。朱敦儒可能感到自己與劉禹錫有某些相似點,且又已入老境,故以“劉郎”自擬!疤一ā庇迷诖颂帲环矫媾c“劉郎”有關,另一方面也含有某種象征意義。朱敦儒在靖康之難以前,在洛陽過著才子詞人浪漫疏放的生活,從他的一首《鷓鴣天》詞中就可以看出:“曾為梅花醉不歸,佳人挽袖乞新詞。輕紅遍寫鴛鴦帶,濃碧爭斟翡翠卮!庇捎诮鹑塑惫膭拥貋,才驚破了他的佳人詩酒夢。國亡家破,南逃以后的朱敦儒一下子覺得自己變得衰老了。“桃花”沒有變,“依舊笑”;而詞人的心境卻變了,變老了。盡管南宋統(tǒng)治者還在“西湖歌舞幾時休”,而朱敦儒卻對過去“佳人挽袖”,醉寫新詞的生活已經(jīng)沒有那種閑情逸興了,所以他“不管桃花依舊笑”。桃李春風、兒女情長都已與己無干,表達的是"人老萬事休"的滄桑之感。在這種凄苦潦倒心緒支配下,百無聊賴,他也想聽聽琵琶。但他不像宋代的某些高官那樣,家蓄歌兒舞女,他只好到歌妓深院里去聽了。?

  下片,緊承上片聽琵琶而來!扒K人醉”的曲,指琵琶曲。詞人聽完“謝家”的琵琶曲后,產(chǎn)生了怎樣的效果?有怎樣的感受?是樂還是愁?這是下片詞意發(fā)展的關鍵處。在這關鍵處,作者筆鋒決定性地一轉(zhuǎn):“多似潯陽江上淚”,這一轉(zhuǎn),決定詞意向愁的方面發(fā)展。白居易在潯陽江聽到琵琶女彈琵琶,自傷淪落,心情激動,“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敝於厝鍨槭裁础岸嗨茲£柦蠝I”?下文提出了明確的答案:“萬里東風,國破山河落照紅!痹瓉碇於厝甯械窖矍皷|風萬里,依然如故,惟有中原淪陷,山河破碎,半壁山河籠罩在一片落日馀暉中,盡管還有一線淡淡的`紅色,但畢竟已是日薄西山,黃昏將近了。詞人把破碎的山河置于黯淡的夕照中,用光和色來象征和暗示南宋政權(quán)已近夕照黃昏,中原失地,恢復無望。這對于身遭國難,遠離故土,流落南方的詞人來說,怎能不痛心?怎能不“多似潯陽江上淚”呢!"落照紅"三字,即是夕陽西下的眼前之景,亦隱喻宋季國運的衰微氣象。 這種國破家亡之痛,在他的另一首詞《采桑子·彭浪磯》中也有十分明顯的表示:“扁舟去作江南客,旅雁孤云,萬里煙塵,回首中原淚滿巾。碧山對晚汀洲冷,楓葉蘆根,日落波平。愁損辭鄉(xiāng)去國人。”由此可見朱敦儒身經(jīng)國亡家破之難,流離轉(zhuǎn)徙于南方之后,貫串在他詞中的主流始終是一顆對國家民族的拳拳赤子之心,一種感人至深的愛國激情。千百年后讀之,仍令人心情激蕩不已。

  全詞用典靈活、自然、貼切,詞風明快,內(nèi)容安排層次清楚。下片在靜穆中突然迸發(fā)出愛國激情,如一股抑制不住的激流,激蕩人心,久久不能平靜。

減字木蘭花原文及賞析5

  減字木蘭花 納蘭性德

  相逢不語,一朵芙蓉著秋雨。小暈紅潮,斜溜鬟心只鳳翹。

  待將低喚,直為凝情恐人見。欲訴幽懷,轉(zhuǎn)過回闌叩玉釵。

  【注釋】

  1.芙蓉”又稱為“荷”、“蓮”。象征義:一是取荷美好形象營造一種雅致的景象,或?qū)庫o或歡愉;二是取敗荷的形象營造一種衰敗意境,或?qū)κ湃ス怅巼@惋,或?qū)ι瞽h(huán)境破敗惋惜;三是取“芙蓉出污泥而不染”的品質(zhì),托物言志,寄寓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節(jié)操。這里則刻畫了一位如荷般美麗、和諧、恬靜的女子。

  2.小暈紅潮:謂臉色微微泛起了紅暈。

  3.鬟(huán),總發(fā)也。

  4.鳳翹:古代女子鳳形的頭飾。

  5.直為句:意思是由于害怕別人發(fā)現(xiàn)自己的多情。直為,只是由于……。凝情,深細而濃烈的感情。

  6.回闌:曲折的欄干。闌,同“欄”。

  【譯文】

  相逢時你默默不語,像一朵芙蓉,在秋雨中輕顫。容顏嬌羞而紅潤,鳳翹斜插在你的鬟間。

  等到想要低聲喚你,又怕深情凝望,叫別人看見。想要一訴離愁,可你已轉(zhuǎn)過身去,只能拔下玉釵在回闌輕叩。

  【創(chuàng)作背景】

  據(jù)清代無名氏《賃廡筆記》記載:“納蘭眷一女,絕色也,有婚姻之約。旋此女入宮,頓成陌路。容若愁思郁結(jié),誓必一見,了此夙因。會遭國喪,喇嘛每日應入宮唪經(jīng),容若賄通喇嘛,披袈娑,居然入宮,果得彼妹一見。而宮禁森嚴,竟不能通一語,悵然而出!

  表妹從小和容若兩小無猜,過著無憂無慮的日子,還及得表妹曾暗示容若的那句:“清風朗月,輒思玄度!敝豢上暧椎娜萑舢敃r并未理解其中真正的含義。后來表妹因選秀而入深宮,二人從此成陌路,天涯兩端。因國喪,皇宮要大辦道場,容若利用此次機會得以和表妹相見。咫尺間隔,卻只有“相逢不語”,而這一相逢,更無情地成為他們的最后一見。

  【賞析】

  小令一般用作抒情,用作描寫人物則是少見,且是極為困難的。而這首詞,卻以精煉的筆觸,描摹了一位多情的可愛的少女的形象。詞的上片側(cè)重靜態(tài)的.刻畫,寫出了少女外貌的美麗動人。下片側(cè)重于動態(tài)的摩畫,將其一剎那間復雜嬌羞的心理表現(xiàn)的惟妙惟肖。全篇情景俱到,形神俱佳,生動感人。

  上闋開頭四字便采用白描的手法,描寫了一幅緊扣心弦,相愛者偶然相遇,心事卻難以訴說,只能四目交投,默默遠走的場景。這種神態(tài),恰是人物內(nèi)心矛盾的真切表達,盡見苦悶之狀。第二句通過細節(jié)描寫寫情人貌美好像一朵帶露的芙蓉一樣搖曳生姿,后二句是描摹美人突然間臉飛紅暈,抖動的玉釵泄露了心事。恰是一幅靜態(tài)人物素描。

  下闋承接上文:乍一相逢,再難見面,“待將低喚”,可是聲音還未出口,又咽了回去。只因“恐人見”?扇绱朔珠_又心存不甘,于是抓緊時間,轉(zhuǎn)過回廊,在不顯眼的地方輕叩玉釵。這暗示的舉動,在滿是溫情的心中又深蘊著萬般無奈的凄苦,那是心上不變的暗號,容若知道,她也知道。其實有時候,絕了心念,也不是壞事。

  這首詞在藝術(shù)性上的成就,首先是人物描寫的成功,塑造了一個含羞少女的形象。先寫肖像,她是那么可愛,簡直就是一朵帶雨滴的荷花,臉龐羞得泛起紅潮,就更加嫵媚迷人。乍一相逢,機會難得,有多少話要互相訴說,但又怕別人看見,只好匆匆離開。動作描寫,生動再現(xiàn)了少女輕叩玉釵的舉動,不是輕佻,而是少女內(nèi)心復雜活動排解矛盾后做出的重大決定,即情定終生。通過一系列動作描寫,表現(xiàn)了少女復雜的內(nèi)心世界。

  其次是環(huán)境描寫,把人物限定在回廊的一個典型的環(huán)境里,使這場會面更加難忘。就是在這個回廊里,他們幽情暗結(jié)。也許是初戀使人難以忘懷,在《虞美人》一詞中他寫有“回廊一寸相思地”;在《紅窗月》中寫有“猶記回廊影里誓生生”。因此,回廊也就成為這首詞的一個重要意象。

  【名家點評】

  顧貞觀評價說:“吾友容若其門第才華,直越晏小山之上!睆娘L格上看,這首詞寫得相當婉約纏綿,是愛情詞的上品。

減字木蘭花原文及賞析6

  減字木蘭花·寓意

  云鬟傾倒,醉倚闌干風月好。憑仗相扶,誤入仙家碧玉壺。

  連天衰草,下走湖南西去道。一舸姑蘇,便逐鴟夷去得無。

  翻譯

  酒醉后頭發(fā)散亂,依靠著欄桿發(fā)現(xiàn)眼前一片美景。倚仗別人攙扶我,進入仙家的境地。

  一望無際的枯草,我從水路取道蘇州,就隨著范蠡退隱江湖離開仕途么?

  注釋

  云鬟:古代通稱婦女的頭發(fā)。此處特指蘇軾自己的頭發(fā),這與古代成年男子束發(fā)的習俗有關。

  傾倒:有散亂的意思。

  姑蘇:指蘇州。

  鴟夷:春秋戰(zhàn)國時期,范蠡輔佐越王勾踐消滅吳國之后,主動退隱江湖,改姓更名,到齊國時稱為鴟夷子皮。

  賞析

  上片寫醉后所見的美景以及醉態(tài)中的奇想。首句“云鬟傾倒”,直接描寫酒醉后頭發(fā)散亂的狀態(tài)。次句“醉倚闌干風月好”緊承前句,當蘇軾醉后倚欄而望時,忽然發(fā)現(xiàn)了一個美的境界:“風月好”。從某種意義上說,人在醉酒后擁有本真的自我,再加上恰好與自然美景相遇,這種“酒中趣”就顯得不俗了。“憑仗相扶”一句,承上句一個“醉”字,仍寫醉意朦朧的狀態(tài)。就在這時,蘇軾突發(fā)奇想,“誤人仙家碧玉壺!碧K軾從年輕時起就博覽群籍,不免于“雜學旁搜”,神仙方術(shù)之類書籍也莫不畢覽,由該詞所寫可見一斑。這里 “仙家碧玉壺”的神話傳說,不僅緊扣上文酒醉之事,而且充分表露了蘇軾童真與詼諧的個性。

  下片寫赴杭州途中所見的景物,以及途經(jīng)蘇州時的懷古之思!斑B天衰草”句,顯示了江南仲冬時的季節(jié)特征,展現(xiàn)了蘇軾在曠野中行進時一片蒼涼、凄清的景象,多少也透露出蘇軾在宦游中某種疲乏、棲遑(huáng)的心態(tài),為下文引發(fā)對于人生道路的思考預伏一筆。接著“下走湖南西去道”一句,是敘事,暗寫當前赴杭任之事!昂弊帧爱斨柑,并與蘇軾此次取道湖州至杭州的'履歷相印證,以確定本篇的寫作時間,是頗為精當?shù)摹?“一舸姑蘇,便逐鴟夷去得無”兩句,寫經(jīng)過姑蘇時,引起對當年歸隱江湖的越國功臣范蠡的聯(lián)想,以及對蘇軾自我人生道路的思考。盡管蘇軾的這種思考是偶發(fā)的,并不符合蘇軾的“奮厲有當世志”(蘇轍《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銘》)的人生理想。

  創(chuàng)作背景

  宋神宗熙寧四年(1071年)十一月,蘇軾赴杭州通判任途中經(jīng)過蘇州,該詞是蘇軾在蘇州即景遣興之作。

減字木蘭花原文及賞析7

  減字木蘭花·畫堂雅宴

  宋代 歐陽修

  畫堂雅宴。一抹朱弦初入遍。慢捻輕籠。玉指纖纖嫩剝蔥。

  撥頭憁利。怨月愁花無限意。紅粉輕盈。倚暖香檀曲未成。

  譯文

  華美的大廳里正舉行高雅的宴集,乍彈朱弦剛剛進入彈奏第一章。輕輕地攏,慢慢地捻,纖長的細指猶如嫩蔥。

  撥頭抑郁低落,帶著愁怨的花月自有無限意。舞女身姿輕靈美好,倚著檀槽彈不成一首曲子。

  注釋

  減字木蘭花:原唐教坊曲,雙調(diào)四十四字,與“木蘭花”相比,前后片第一、三句各減三字,改為平仄韻互換格,每片兩仄韻,兩平韻。

  畫堂雅宴:在彩繪廳堂舉行歌舞宴集。

  朱弦:華美琵琶之弦。抹:琵琶彈奏手法,一抹即乍彈。入遍:初始彈奏第一章。遍,曲調(diào)中的一解,即一章。

  捻:搓。攏:撫。均為彈奏琵琶的手法。

  “玉指”句:謂琵琶女的手指細嫩如蔥白。

  撥頭:舞蹈名。憁利,失意的樣子。

  紅粉輕盈:指舞女輕靈美好。紅粉,婦女化妝用的胭脂與白粉。代指美女:

  香檀:即檀槽,弦樂器架弦之架。

  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詞約作于宋仁宗天圣(1023-1032年)末年,是作者年輕時期的作品。作者時任西京留守推官,這首詞寫的是一次宴會上女子演奏琵琶的場景。

  賞析

  這首詞描繪了一位在歌舞筵席上侑灑佐歡的`歌女形象。她琴藝高超,琴曲哀怨動人。作品字里行間隱藏著作者對歌女的同情。

  上片點明宴會在寬敞的畫閣里進行,其后進入正題,寫到女子彈奏琵琶的技巧。大概作者明知描寫琵琶演奏不可能超越白居易的《琵琶行》,所以干脆把《琵琶行》里“輕攏慢捻抹復挑”的成句搬移到詞中,反倒顯得樸素真切。欣賞琵琶的人,不可能不同時欣賞彈奏者高超的技巧,于是作者的目光自然而然地落在了女子的手上,干脆又把自居易的“十指剝春蔥”挪移過來,于是翻新成了另一個完美的琵琶女。這種移花接木的效果,往往比自出機杼更有神趣。

  下片刻意點明女子彈奏的曲子是《撥頭》,其中妙處,今人可能無法知曉,因為這支曲子已經(jīng)失傳了。然而作者之所以要明言曲名,定有他的深意,這種深意隨后的描寫中顯露無遺,先是出現(xiàn)了“怨月愁花無限意”的幽怨哀愁,而且是面對皎月和鮮花產(chǎn)生的愁怨,表明女子的彈奏一定觸動獷她內(nèi)心的隱痛,她是把自己想象成了皎月和鮮花,其晶瑩嬌美本該得到尊重和欣賞,如今卻淪落到為人佐酒的卑賤地步,其中的“無限意”怕是無人理解。作者似乎隱隱感到了女子情緒的變化,所以對這位“紅粉輕盈”的美女為什么突然停止彈奏產(chǎn)生了極大的疑問,這種疑問他沒有道破,留給讀者去細細體會,這個出人意料的結(jié)局,才是這首詞成功的設計。

減字木蘭花原文及賞析8

  《減字木蘭花》1

  原文

  花心柳眼2。郎似游絲常惹絆3。獨為誰憐4。繡線金針不喜穿。深房密宴5。爭向好天多聚散6。綠鎖窗前7。幾日春愁廢管弦8。

  注釋:

  1 《減字木蘭花》:原為唐教坊曲《木蘭花》,后作詞調(diào)名。有減字、偷聲、慢等體。《花間集》載《木蘭花》、《玉樓春》兩調(diào),其七字八句者為《玉樓春》體,五十五字者為《木蘭花》體。南唐馮延巳制《偷聲木蘭花》,五十字,前后起兩句,仍用仄韻七言,結(jié)處乃偷平聲,作四字一句,始有兩仄兩平四換韻體!稖p字木蘭花》又就《偷聲木蘭花》起兩句各減三字,共四十四字,另成一體!稑氛录纷⑾蓞握{(diào),《減字木蘭花》始于柳永,蓋又就偷聲詞兩起句各減三字,韻則仍舊耳。此闋寫于遠游之第三年即景德二年(1005),亦為閨怨詞。分別之后又反復來寫“代閨怨”,這其實說明,柳永與妻子鬧翻之后,亦是追悔莫及的,故始有其后對妻子的思念之詞。

  2花心柳眼:謂花初生蕊,柳初吐芽;ㄐ模ㄈ。柳眼,早春初生之柳葉,如人睡眼初開,因以為稱。此句雙關,既寫初春美景,又以花柳喻佳人才子。

  3 “郎似”句:承上句,以柳絲牽惹好花,喻郎牽思婦之心。游絲,謂柳絲。

  4獨為誰憐:“誰為憐(我)獨”之倒,意謂誰能憐我孤獨呢?

  5深房密宴:深房,深邃的房舍,謂深宅大院。密宴,親昵的小型宴會。此句從思婦眼中寫游子。

  6 “爭向”句:謂怎奈你成天在良辰美景中與人聚會。

  7綠鎖窗前:謂雕花精美的窗前一片綠色,春意正濃。鎖窗,雕刻或繪有連環(huán)花形的.窗子。鎖,亦作“瑣”。

  8廢管弦:謂懶于聽歌。

  賞析:

  此詞比喻新穎,反復抒寫,將思婦因思念游子而慵懶之態(tài)寫得生動可掬。首二句連用三喻,將思婦對游子的感情寫得惟妙惟肖。“獨為”二句寫思婦之孤獨慵懶。下片首二句寫想象中的游子經(jīng)常與朋友聚散,是怨語,也是情語!熬G鎖”二句復寫思婦慵懶之狀。全詞生新尖俏,得古樂府逸致。

減字木蘭花原文及賞析9

  原文:

  紅旗高舉。飛出深深楊柳渚。鼓擊春雷。直破煙波遠遠回。歡聲震地。驚退萬人爭戰(zhàn)氣。金碧樓西。銜得錦標第一歸。

  譯文

  競渡的龍舟高高地掛起一面面紅旗,從柳陰深處的水洲出擊。鼓聲像春天的雷電,沖破煙霧,劈開波濤,直奔遠處奪標目的地。

  圍觀人群的歡呼聲震天動地,有驚退萬人爭戰(zhàn)的豪氣。在金碧輝煌的小閣樓西,奪得錦標的龍舟獲得第一名回來了。

  注釋

  減字木蘭花:詞牌名,簡稱《減蘭》。《張子野詞》入“林鐘商”,《樂章集》入“仙呂調(diào)”。雙調(diào)四十四字,即就《木蘭花》的前后片第一、三句減三字,改為平仄韻互換格,每片兩仄韻轉(zhuǎn)兩平韻。

  競渡(dù):劃船比賽。每年端午節(jié)(農(nóng)歷五月初五)為表達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尊敬和懷念,在民間形成的一種傳統(tǒng)風俗。

  紅旗高舉:高高舉起紅旗。

  渚(zhǔ):水中間的小洲。

  春雷:形容鼓聲像春雷一樣響個不停。

  遠遠回:形容龍舟的速度之快。

  驚退萬人爭戰(zhàn)氣:龍舟競爭之激烈氣勢,就像打仗一樣,把觀眾都驚呆了。

  金碧樓西:領獎處裝飾得金碧輝煌。

  銜(xián)得:奪得。

  錦標:古時的錦標,也就是一面彩緞的獎旗,一般都懸掛在終點岸邊的一根竹竿上,從龍舟上就可以摘取到。

  賞析:

  上闋首句“紅旗高舉,飛出深深楊柳渚”,以“高舉”、“飛出”兩個動態(tài)的詞語,寫出龍舟賽開場的景象,開篇就將緊張激烈的比賽氣氛渲染出來。“鼓擊春雷,直破煙波遠遠回”這一句,寫各條龍舟上的.人擂鼓歡呼,聲抵云霄,如同轟響的“春雷”,震人心魄。這些鼓聲使劃船人士氣高漲,他們將小舟劃得飛快,使它“直破煙波”,像離弦的箭一般前進!斑h遠回”是指龍舟到達遠處再折回來。上闋兩句,猶如一個緊追龍舟的特寫鏡頭,將龍舟從出發(fā)到加速,再到折回的過程詳細地記錄下來,其問數(shù)艘船爭渡的激烈氣氛,以及船上人高漲的氣勢,無不清晰呈現(xiàn)。

  下闋轉(zhuǎn)而寫周圍的人群:“歡聲震地,驚退萬人爭戰(zhàn)氣!薄罢稹弊譁蚀_重現(xiàn)了萬人雷動的場景,可見此時已有龍舟勝利抵達終點,因此圍觀的人群爆發(fā)出了震天動地的歡呼!绑@退”的主語并非圍觀者,而是參加比賽的人,他們爭相競渡的豪氣,能“驚退”萬人,以豪語寫豪情,相得益彰!敖鸨虡俏鳎暤缅\標第一歸。‘銜”字的運用,將龍舟奪勝的姿態(tài)寫活了!敖鸨虡恰迸c前面的“紅旗”、“楊柳”、“煙波”一起,在視覺上豐富了整個場面!暗谝粴w”呼應了“競渡”的主題,對首句的“飛出深深楊柳渚”進行了完美的收結(jié)。

  此詞采取白描手法,注意通過色彩、聲音來刻畫竟渡奪標的熱烈緊張氣氛。同時,詞還反映了人們熱烈緊張的精神狀態(tài)。龍舟飛駛,鼓擊春雷,這是寫參與競渡者的緊張行動和英雄氣概。歡聲震地,是寫群眾的熱烈情緒。銜標而歸,是寫勝利健兒充滿喜悅的形象與心情。如此一來真實地再現(xiàn)了當日龍舟競渡、觀者如云的情景。

減字木蘭花原文及賞析10

  原文:

  晚妝欲罷。更把纖眉臨鏡畫。準待2分明。和雨和煙兩不勝。莫教星替3。守取4團圓終必遂。此夜紅樓5。天上人間一樣愁。

  注釋:

  1 《減字木蘭花》:四十四字,為《木蘭花》調(diào)基礎上前后片第一、三句各減三字,改為平仄韻互換格,每片兩仄韻、兩平韻。

  2準待:打算、準備。

  3莫教星替:意謂月亮雖然隱沒,也不能讓星星來代替月亮。

  4守。旱却。

  5紅樓:天上神仙居處。此指亡妻所在之處。

  賞析:

  此闋題為詠新月,描繪新月在云層里若隱若現(xiàn)的景象。然起句即云“晚妝欲罷”,則已由新月細彎如眉思及妻子畫眉的情景,擬人化的“新月”意象寄托了詞人濃郁的情思,此詞句句詠月,實則句句懷人,亦悼亡詞也。此詞重點在過片兩句:“莫教星替,守取團圓終必遂!痹谥袊墓诺湓娫~里,月亮的隱沒還有一個特殊的象征含義:“月沒”常常用以表示妻子去世。唐代詩人李商隱寫過一首《李夫人》詩,其中有兩句:“慚愧白茅人,月沒教星替!崩钌屉[的妻子王氏去世以后,他的`朋友有意做媒讓他娶張氏女子為妾,李商隱因此寫下此詩婉言謝絕朋友的好意。詩中“月沒”代表原配夫人王氏的去世,“星”指的是張氏女子。性德所云“莫教星替”與李商隱的“月沒教星替”的意思一致:雖然妻子去世,但我不愿意讓別的女人來代替妻子的地位!笆厝F圓終必遂”,性德只愿堅守住與盧氏曾經(jīng)的“團圓”,來世再續(xù)夫妻情緣。

減字木蘭花原文及賞析11

  減字木蘭花·立春

  作者:蘇軾

  朝代:宋朝

  春牛春杖。無限春風來海上。便與春工。染得桃紅似肉紅。

  春幡春勝。一陣春風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楊花似雪花。

  注釋:

 。1)春牛:即土牛,古時農(nóng)歷十二月出土牛以送寒氣,第二年立春再造土牛,以勸農(nóng)耕,并象征春耕開始。

 。2)春杖:耕夫持犁杖而立,杖即執(zhí),鞭打土牛。也有打春一稱。

 。3)丐:乞求。

 。4)春工:春風吹暖大地,使生物復蘇,是人們將春天比喻為農(nóng)作物催生助長的農(nóng)工。

 。5)肉紅:狀寫桃花鮮紅如血肉。

 。6)春幡:春旗。立春日農(nóng)家戶戶掛春旗,標示春的到來。也有剪成小彩旗插在頭上,或樹枝上。

 。7)春勝:一種剪成圖案或文字的剪紙,也稱剪勝,以示迎春。

  (8)天涯:多指天邊。此處指作者被貶謫的海南島。

 。9)楊花:即柳絮。

  賞析:

  這首詞是作者被貶海南時所作,是一首詠春詞。作者以歡快的筆觸描寫海南絢麗的春光,寄托了他隨遇而安的達觀思想。

  此詞上、下片句式全同,而且每一片首句,都從立春的習俗發(fā)端。古時立春日,“立青幡,施土牛耕人于門外,以示兆民(兆民,即百姓)”(《后漢書·禮儀志上》)。春牛即泥牛。春杖指耕夫持犁仗侍立;后亦有“打春”之俗,由人扮“勾芒神”,鞭打土牛。春幡,即“青幡”,指旗幟。春勝,一種剪紙,剪成圖案或文字,又稱剪勝、彩勝,也是表示迎春之意。而兩片的第二句都是寫“春風”。上片曰:“無限春風來海上”。作者《儋耳》詩也說:“垂天雌霓云端下,快意雄風海上來”。風從海上來,不僅寫出地處海島的特點,而且境界壯闊,令人胸襟為之一舒。下片曰:“一陣春風吹酒醒”,點明迎春儀式的宴席上春酒醉人,興致勃發(fā),情趣濃郁。兩處寫“春風”都有力地強化全詞歡快的基調(diào)。接著上、下片對應著力寫景。上片寫桃花,下片寫楊花,紅白相襯,分外妖嬈。寫桃花句,大意是乞得春神之力,把桃花染得如同血肉之色一般。丐,乞求。這里把春神人格化,見出造物主孳乳人間萬物的親切之情!安凰铺煅,卷起楊花似雪花”句,是全詞點睛之筆。海南地暖,其時已見楊花;而中原,燕到春分前后始至,與楊柳飛花約略同時。作者用海南所無的雪花來比擬海南早見的楊花,謂海南跟中原景色略同,于是發(fā)出“不似天涯”的`感嘆。

  此詞禮贊海南之春,古代詩詞題材中有開拓意義。同時詞又表達作者曠達之懷,對我國舊時代知識分子影響深遠。這是蘇軾此詞高出常人的地方。這首詞大量使用同字。把同一個字重復地間隔使用,有的修辭學書上稱為“類字”。本來,遣詞造句一般要避免重復。《文心雕龍·練字第三十九》提出的四項練字要求,其中之一就是“權(quán)重出”,以“同字相犯”為戒。但是,作者偏偏利用“同字”,結(jié)果反取得異樣的藝術(shù)效果,不但音調(diào)增加美聽,而且主旨得到強調(diào)和渲染。這又是蘇詞高出他人之處。全詞八句,共用七個“春”字(其中兩個是“春風”),但不平均配置,有的一句兩個,有的一句一個,有三句不用,顯得錯落有致;而不用“春”字之句,如“染得桃紅似肉紅”,“卷起楊花似雪花”,卻分別用了兩個“紅”字,兩個“花”字。事實上,作者也許并非有意要作如此復雜的變化,他只是為海南春色所感發(fā),一氣貫注地寫下這首詞,因而自然真切,樸實感人,而無絲毫玩弄技巧之弊。這也是蘇詞不同流俗的地方。

減字木蘭花原文及賞析12

  原文:

  減字木蘭花·春情

  宋代:王安國

  畫橋流水,雨濕落紅飛不起。月破黃昏,簾里馀香馬上聞。

  徘徊不語,今夜夢魂何處去。不似垂楊,猶解飛花入洞房。

  譯文:

  畫橋流水,雨濕落紅飛不起。月破黃昏,簾里馀香馬上聞。

  美麗的小橋下,流水潺潺,花瓣被雨淋濕,沾在地上。黃昏過去,月亮升起來了,在馬上還聞到簾里的余香。

  徘徊不語,今夜夢魂何處去。不似垂楊,猶解飛花入洞房。

  獨個兒默默地徘徊在堂前院里,今夜我的夢魂將追到什么地方?他呵,怎夠不上垂楊那樣多情?垂楊還懂得讓花絮飛入我洞房。

  注釋:

  畫橋流水,雨濕落紅飛不起。月破黃昏,簾里馀(yú)香馬上聞。

  畫橋:飾有花紋、圖案的小橋。落紅:落花。月破黃昏:謂月光穿透黃昏時的霧靄。余香:指女子使用的脂粉香味,這里代指人。

  徘(pái)徊(huái)不語,今夜夢魂何處去。不似垂楊,猶解飛花入洞房。

  徘徊:來回走動。猶解:還能懂得。解,能夠,會。洞房:幽深的居室。

  賞析:

  以“春情”為題的詞作,大抵寫閨中女子當春懷人的思緒,王安國這首小令卻是寫一個男子在暮春時節(jié)對一位女子的思而不見、愛而不得的愁情,內(nèi)容與賀鑄的《青玉案》相仿。賀作另有寄托,此詞有無別的寓意尚難確定。

  首句點女子居處建筑的精致華美、環(huán)境的清靜幽雅。居處如此令人神往,則伊人芳姿倩影之使人傾慕難忘自不待言。這一句借物寫人,是男主人公情感變化的基點。

  次句交代氣候、時令。春盡花殘,惜花人情已不堪,更何況急雨勁風又摧花!“飛不起”三字暗寫雨勢的猛惡,展現(xiàn)殘紅“零落成泥碾作塵”的凄涼景象,暗喻主人公的'心境也如落紅沾雨般沉重暗淡。這種心境源于伊人倩影的悄然杳去。

  第三句寫時間。從黃昏到月出,主人公在一片迷濛的景象里長時間佇留不去,足見他對女子的癡情。

  第四句依照情感變化的規(guī)律采用順延筆法,寫主人公由癡情向迷離恍惚深化的情態(tài),揭示他內(nèi)心由極度愛慕而升華的思而不見的惆悵之情!坝嘞恪倍逐堄许嵨,既含蓄地畫出伊人“芳窬散麝、色茂開蓮”的風致容顏,又綽約地顯露池中明鏡懸倩影、屋里衣香勝如花的境界。這一句完滿地收結(jié)了上片,又為下片的狀態(tài)抒情蓄勢張本。換頭言近旨遠,寫人物情態(tài),現(xiàn)主人公形象!芭腔病笔前V情的延續(xù),“不語”是惆悵的外露。兩者相輔相成,愈顯得人物形象鮮明生動。

  下片第二句用設問句申足上句,并從反面展示主人公的內(nèi)心世界!昂翁幦ァ辈皇菬o處可去,恰恰是去向杳若黃鶴的伊人處。采用反面運筆的方法,用得好時,能深化作品的層次。這里的反面運筆,很成功地突出了主人公魂牽夢繞的焦點。然而,夢魂飛近伊人身,只是主人公的主觀想象和美好企望,現(xiàn)實卻是香歇人去,光沉響絕,只有自身躑躅路旁,吊影慚魂。歇拍兩句以楊花有幸反襯人物的無緣,正是主人公在這種現(xiàn)實處境中的自怨自嘆。

  以上的簡析,只是按照詞語的措置順序作出的。其實,如按照主人公感情變化的脈絡去尋求端倪,很難分清事由的前因后果,時間的遲早先后。因為詞中寫景抒情逞回旋吞吐的態(tài)勢,前后句、上下片往往是相輔相成,互為因果,或相反相成,引發(fā)難分。所有這一切,都基于主人公目睹伊人之后由愛慕而興起的思而不見、愛而不得的愁情。

  減字木蘭花·春情原文賞析3

  原文

  畫橋流水。

  雨濕落紅飛不起。

  月破黃昏。

  簾里馀香馬上聞。

  徘徊不語。

  今夜夢魂何處去。

  不似垂楊。

  猶解飛花入洞房。

  譯文

  美麗的小橋下,流水潺潺,花瓣被雨淋濕,沾在地上。黃昏過去,月亮升起來了,在馬上還聞到簾里的余香。

  獨個兒默默地徘徊在堂前院里,今夜我的夢魂將追到什么地方?他呵,怎夠不上垂楊那樣多情?垂楊還懂得讓花絮飛入我洞房。

  注釋

  畫橋:飾有花紋、圖案的小橋。

  落紅:落花。

  月破黃昏:謂月光穿透黃昏時的霧靄。

  余香:指女子使用的脂粉香味,這里代指人。

  徘徊:來回走動。

  猶解:還能懂得。解,能夠,會。

  洞房:幽深的居室。

  賞析

 、俾浼t:即落花。

  【評解】

  這是一首傷別詞。上片寫男方別后的戀意。畫橋流水,雨濕落花,皆是馬上所見。觸景傷情,不覺勾起對簾中人的懷念。下片寫女方的深閨幽怨。結(jié)尾兩句,因物寄怨,抒寫離情。全詞造語工麗,蘊含不盡之意。

  【集評】

  薛礪若《宋詞通論》:他的詞雖不多見,然較介甫蘊藉婉媚多矣。

  虢壽麓《歷代名家詞百首賞析》:這首詞詠男女傷別。通首構(gòu)思細膩,詞藻華腴。

  ——引自惠淇源《婉約詞》

  這首小詞寫閨怨情愁,委婉動人,以含蓄見長。

  詞一開始,就以清麗之筆繪出一幅風光旖旎的圖畫:“畫橋流水,雨濕落紅飛不起。”畫橋如虹,流水如帶,春雨瀟瀟,落紅成陣,好一派暮春景象!這一切,又統(tǒng)統(tǒng)籠罩在穿破黃昏霧靄的月光下,好似披上一層輕柔的薄紗,更顯得清幽淡雅。就在這樣一個月白風清、如詩如畫的夜晚,在畫橋流水旁邊,在落紅繽紛的小路上,詞中的主人公與他傾心愛慕的女子邂逅了。在男主人公的馬兒接近香車的那一霎間,他心情的興奮和激動是不言而喻的。這里雖未對女子作正面刻畫但透過傳出簾外的“余香”,依稀可以想見女子娟好的容貌和綽約的風姿。

  下片轉(zhuǎn)筆寫主人公在車去人走之后的心境。他先是“徘徊不語”,繼而悵然若失,“今夜夢魂何處去”,語氣極為凄惋。他因不知所之而“徘徊”,因無可告語而“不語”,因今宵難遣而夢魂不安。此時此刻,周圍的一切,諸如小橋流水,春花明月,仿佛都一下子黯然失色。再也喚不起他的半點興致,只有眼前飛過的片片楊花引起了他的注意。目送著無拘無束、飛來飛去的楊花,他不禁觸景生情,聯(lián)想到自己的命運,發(fā)出深沉的嘆息:“不似垂楊,猶解飛花入洞房!

  說楊花能夠穿簾入戶,追隨自己的意中人飛進洞房,而自己卻連夢魂都不得去。這兩句既是寫景,又是抒情,通過奇特的聯(lián)想、看似無理的比喻,含蓄委婉地傳達出主人公的一往情深。

減字木蘭花原文及賞析13

  減字木蘭花·從教鐵石

  納蘭性德〔清代〕

  從教鐵石,每見花開成惜惜。淚點難消,滴損蒼煙玉一條。

  憐伊大冷,添個紙窗疏竹影。記取相思,環(huán)佩歸來月上時。

   譯文

  任憑是鐵腸石心,見到梅花開放,也難以不動情、憐惜。更何況在月下,朵朵梅花就像是淚水滴灑在玉條上的湘妃竹,望去若蒼煙一片。害怕梅花太冷,便添個紙窗,加以竹林圍護,既加呵護,也作陪襯,令其更加顯得楚楚動人。而環(huán)佩,則喻其魂魄,乘著夜月,來與相會。

  注釋從教句:意謂任憑怎樣的鐵石心腸也難以不動情。從教:任憑、聽任。明高啟《夜雨》:“醉來獨滅青燈臥,風雨從教滴夜長!毕В嚎上、憐惜。五代唐莊宗《歌頭》:“惜惜此光如流水,東籬菊殘時,嘆蕭索!钡螕p句:意謂那像是淚水滴灑在玉條上的湘妃竹,望去若蒼煙一片。環(huán)佩:代指所思戀之人。姜夔《疏影》:“昭君不慣胡沙遠,但暗記江南江北。想佩環(huán)月下歸來,化作此花幽獨!

  賞析

  這首詞是一首詠梅詞。上片寫形貌,下片說神理。上下兩片又分別寫出來梅花的外部特征和梅花的內(nèi)在品格。以為堪惜、堪憐,一切皆出自于傷心人的眼中及心中。

  上片始二句從心理感受上落筆,雖不正面描繪梅花,但梅花之神韻已出。繼二句則把筆宕開,寫梅邊之竹,說那朦朧的.月色下,斑竹歷歷,就好像是玉條上滴灑了點點淚水。

  下片承前二句意,說那是怕梅花太冷,所以特加了竹林圍護。這又從護梅之竹,從側(cè)面烘托梅之嬌貴。構(gòu)想可謂奇絕。最后二句再宕筆寫去,說梅花也有魂,她特于今夜月上時歸來。

  容若在詞中所寫的感受,環(huán)佩歸來月上時,語意沉痛。雖是化用前人句,卻自有神魂。似乎是在說他已經(jīng)預感到戀人似那遠嫁異域不能生還的王昭君,永遠不可能回到自己身邊了。和姜夔一樣此生花開盡,舊情難待。

  納蘭性德

  納蘭性德(1655-1685),滿洲人,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詞人之一。其詩詞“納蘭詞”在清代以至整個中國詞壇上都享有很高的聲譽,在中國文學史上也占有光彩奪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滿漢融合時期,其貴族家庭興衰具有關聯(lián)于王朝國事的典型性。雖侍從帝王,卻向往經(jīng)歷平淡。特殊的生活環(huán)境背景,加之個人的超逸才華,使其詩詞創(chuàng)作呈現(xiàn)出獨特的個性和鮮明的藝術(shù)風格。流傳至今的《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备挥谝饩,是其眾多代表作之一。

減字木蘭花原文及賞析14

  古詩原文

  春牛春杖,無限春風來海上。便與春工,染得桃紅似肉紅。

  春幡春勝,一陣春風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楊花似雪花。

  譯文翻譯

  牽著春天的泥塑耕牛,拉起春天的泥塑犁杖,泥塑的耕夫站在二者的近旁。春風無限,來自海上。于是請來春神的神功,把桃花紅染得像肉色紅。

  豎立春天的綠幡,剪成春天的彩勝。一陣春風,吹我酒醒。此地不像海角天涯,卷起的楊花,頗似雪花。

  注釋解釋

  減字木蘭花:原唐教坊曲,雙調(diào)四十四字,與“木蘭花”相比,前后片第一、三句各減三字,改為平仄韻互換格,每片兩仄韻,兩平韻。

  己卯: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儋耳:古代地名,在今海南境內(nèi)。治所在今海南省儋州市西北。

  春牛:即土牛,古時農(nóng)歷十二月出土牛以送寒氣,第二年立春再造土牛,以勸農(nóng)耕,并象征春耕開始。春杖:耕夫持犁杖而立,杖即執(zhí),鞭打土牛。也有打春一稱。

  丐:乞求。春工:春風吹暖大地,使生物復蘇,是人們將春天比喻為農(nóng)作物催生助長的農(nóng)工。

  肉紅:狀寫桃花鮮紅如血肉。

  春幡(fān):春旗。立春日農(nóng)家戶戶掛春旗,標示春的到來。也有剪成小彩旗插在頭上,或樹枝上。春勝:一種剪成圖案或文字的剪紙,也稱剪勝,以示迎春。

  天涯:多指天邊。此處指作者被貶謫的海南島。

  楊花:即柳絮。

  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詞作于元符二年(1099)。蘇軾在惠州貶所得到責授瓊州別駕昌化軍安置,不得簽書公事的命令,于紹圣四年(1097)四月十九日離開惠州,七月二日到昌化軍(今海南儋州市)貶所。這首詞為元符二年立春所寫春詞。

  詩文賞析

  這首詞是作者被貶海南時所作,是一首詠春詞。作者以歡快的筆觸描寫海南絢麗的春光,寄托了他隨遇而安的達觀思想。

  此詞上、下片句式全同,而且每一片首句,都從立春的習俗發(fā)端。古時立春日,“立青幡,施土牛耕人于門外,以示兆民(兆民,即百姓)”(《后漢書·禮儀志上》)。春牛即泥牛。春杖指耕夫持犁仗侍立;后亦有“打春”之俗,由人扮“勾芒神”,鞭打土牛。春幡,即“青幡”,指旗幟。春勝,一種剪紙,剪成圖案或文字,又稱剪勝、彩勝,也是表示迎春之意。而兩片的第二句都是寫“春風”。上片曰:“無限春風來海上”。作者《儋耳》詩也說:“垂天雌霓云端下,快意雄風海上來”。風從海上來,不僅寫出地處海島的.特點,而且境界壯闊,令人胸襟為之一舒。下片曰:“一陣春風吹酒醒”,點明迎春儀式的宴席上春酒醉人,興致勃發(fā),情趣濃郁。兩處寫“春風”都有力地強化全詞歡快的基調(diào)。接著上、下片對應著力寫景。上片寫桃花,下片寫楊花,紅白相襯,分外妖嬈。寫桃花句,大意是乞得春神之力,把桃花染得如同血肉之色一般。丐,乞求。這里把春神人格化,見出造物主孳乳人間萬物的親切之情!安凰铺煅模砥饤罨ㄋ蒲┗ā本,是全詞點睛之筆。海南地暖,其時已見楊花;而中原,燕到春分前后始至,與楊柳飛花約略同時。作者用海南所無的雪花來比擬海南早見的楊花,謂海南跟中原景色略同,于是發(fā)出“不似天涯”的感嘆。

  此詞禮贊海南之春,古代詩詞題材中有開拓意義。同時詞又表達作者曠達之懷,對我國舊時代知識分子影響深遠。這是蘇軾此詞高出常人的地方。這首詞大量使用同字。把同一個字重復地間隔使用,有的修辭學書上稱為“類字”。本來,遣詞造句一般要避免重復。《文心雕龍·練字第三十九》提出的四項練字要求,其中之一就是“權(quán)重出”,以“同字相犯”為戒。但是,作者偏偏利用“同字”,結(jié)果反取得異樣的藝術(shù)效果,不但音調(diào)增加美聽,而且主旨得到強調(diào)和渲染。這又是蘇詞高出他人之處。全詞八句,共用七個“春”字(其中兩個是“春風”),但不平均配置,有的一句兩個,有的一句一個,有三句不用,顯得錯落有致;而不用“春”字之句,如“染得桃紅似肉紅”,“卷起楊花似雪花”,卻分別用了兩個“紅”字,兩個“花”字。事實上,作者也許并非有意要作如此復雜的變化,他只是為海南春色所感發(fā),一氣貫注地寫下這首詞,因而自然真切,樸實感人,而無絲毫玩弄技巧之弊。這也是蘇詞不同流俗的地方。

減字木蘭花原文及賞析15

  減字木蘭花·冬至

  曉云舒瑞。寒影初回長日至。羅襪新成。更有何人繼后塵。

  綺窗寒淺。盡道朝來添一線。秉燭須游。已減銅壺昨夜籌。

  翻譯

  早晨云霧散去,在寒冷的陽光照耀下,周圍事物長長的影子又映照在地上,從此以后,白天漸長。也望這日給長輩“拜冬”,進獻履襪的習俗代代相傳。

  冬至以后,天氣轉(zhuǎn)暖,寒意漸少。影長漸短,量日影的紅線也慢慢變短。從今天開始,夜間秉燭賞游時所攜帶的記時銅漏壺也將減少籌碼。

  注釋

  寒影初回:從冬至日起,太陽從南回歸線北移,日影漸短,故稱“初回”。

  長日至:指白天開始漸長。

  羅襪新成:冬至日晚輩要給長輩“拜冬”,進獻履襪。稱“履長之賀”。

  添一線:添加量日影的'線長。

  秉燭:拿著點著的蠟燭(用來照明)。

  賞析

  “曉云舒瑞,寒影初回長日至”兩句,描寫早晨云霧散去,寒冷的陽光照耀下,周圍事物長長的影子又映照在地上,這一天是一年當中影子最長,白天最短的一天。冬至,為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我國傳統(tǒng)的陰陽觀以陰陽來解釋冬至,冬至又稱“長至節(jié)”,冬至日白天最短,夜晚最長,此后開始逐漸變?yōu)闀冮L夜短的物候變化特征!傲_襪新成,更有何人繼后塵”兩句主要描寫冬至的習俗!傲_襪新成”,三國魏曹植有《冬至獻襪履表》開頭便是“伏見舊儀,國家冬至獻履貢襪! 南朝宋沈約《宋書》亦記:“冬至朝賀,皆如元旦之儀,又進履襪!焙笪捍藓啤杜畠x》載:“近古婦人,常以冬至進履于舅姑!倍寥,從日照角度看,自是從此以后,白天漸長,光照漸多。然從實際感受言,則冬至之后進入數(shù)九寒天,這是因為大地萬物皆已冷透,雖日照漸長,此時依然最冷,正如夜間涼在半夜后,午間熱在正午后的道理一樣。冬至對長輩進履襪,保暖祈福,是節(jié)日祝福又有實際用處。

  下片進一步寫冬至日前后的天氣變化。“綺意寒淺”,冬至以后,天氣漸漸轉(zhuǎn)暖,寒意漸漸減少!氨M道朝來添一線”,據(jù)《歲時記》載:“魏晉宮中,以紅線量日影,冬至后日添長一線”,按氣候變化規(guī)律,冬至后影長漸短,量日影的紅線也應該慢慢變短才恰當!氨鼱T須游,已減銅壺昨夜籌”,從今天開始,黑夜變短,夜間秉燭賞游時所攜帶的記時銅漏壺也將減少籌碼,表現(xiàn)出作者對白日漸長的欣喜,對冬日寒意漸去的雀躍。

  這首詞雖然是變現(xiàn)節(jié)氣時令規(guī)律變化的作品,語言平實而不平淡。“曉”、“瑞”、“綺”等形容詞以及“回”、“淺”、“添”、“減”等字眼有效消減了寒日的凜冽之氣,給人以溫暖的感覺。此外,全詞語言典雅得體,表現(xiàn)手法嫻熟老道,善于借用文章典故,充分表現(xiàn)了作者的語言技巧。

【減字木蘭花原文及賞析】相關文章:

減字木蘭花·競渡原文及賞析12-17

減字木蘭花競渡原文及賞析02-27

《減字木蘭花·競渡》原文及賞析02-27

減字木蘭花·立春原文及賞析03-06

減字木蘭花·春情原文、賞析07-28

減字木蘭花·競渡原文及賞析07-18

《減字木蘭花·春情》原文及賞析08-21

減字木蘭花·春情原文及賞析09-21

(經(jīng)典)減字木蘭花·競渡原文及賞析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