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方程的意義》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如何把教學設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方程的意義》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方程的意義》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經歷從生活情境到方程模型的建構過程。
2、理解方程概念,感受方程思想。
3、通過觀察、描述、分類、抽象、概括、應用的學習活動過程達到學習水平的提高。
教學過程:
一、情境創(chuàng)設,初建相等關系模型。
1、師出示天平圖,認識嗎?
師:天平可以稱出物體的質量是多少。
2、(媒體出示三幅圖)下面的三幅圖中,哪一幅能稱出兩只蘋果的質量?
。ㄗ笥覂A斜各一幅,平衡的一幅。圖略)
學生會選擇圖3,老師順著學生的思路出示圖3天平平衡圖
圖3為什么能稱出兩只蘋果的質量?
你能用一個式子表示出天平兩邊物體的質量關系么?
100+100=200
圖1和圖2為什么不能稱出兩只蘋果的質量呢?
你也能用一個式子表示出天平兩邊物體的質量關系嗎?
100+100>100、100+100<500
3、三個式子都是表示物體之間質量的關系,數學上把這樣表示兩邊相等的關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你的小腦袋里有等式嗎?說一個試試。
除了用加法表示的還有不一樣的嗎?(師板書學生說的其它的一些式子)
師:沒想到,同學們對等式是這么的熟悉。
二、借助基礎,拓展等式外延。
1、下面的幾幅圖中,天平兩邊物體的質量關系,哪些可以用等式表示?能表示的試著把它寫下來,不能的思考可以用一個什么樣的式子表示呢?
。〞纤姆鶊D略)
選一個等式說一說它表示什么意思?
天平兩邊物體的質量關系,一種是用語言表達,一種是用數學式子表示,你愿意選擇哪一種?說說你的理由。(突出簡潔、清楚)
2、師:的確,這樣的一些數學式子能清楚、簡潔地表示出天平左、右兩邊物體質量之間的關系。
3、比較:現(xiàn)在寫的這些等式與剛才我們說的那些等式有什么不同嗎?
突出含有未知數的等式
這些含有未知數的等式你見過嗎?
生:沒見過;也可能見過,如:用字母表示數中、求未知數x等。
三、進一步拓寬對等式的理解。
1、順著學生的思路組織教學:李老師就為同學們準備了一些生活中同學們常見的一些現(xiàn)象,仔細看一看,這些生活中的現(xiàn)象之間的關系是不是也能用含有未知數的等式來表示呢?
。◣煶鍪舅姆钋榫硤D)
(1)鉛筆盒與筆記本共20元。
。2)借出的書與剩下的書共150本。
。3)3瓶相同的.色拉油,每瓶x元,共8元。
三、明確特征,歸納概念。
其實呀,數學上給這樣一些含有未知數的等式起了個很特別的名字叫方程,這就是我們今天要研究的方程的意義。(板書)
揭示數學上我們把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做方程。
四、深刻領悟,挖掘內涵。
1、黑板上的其它式子為什么不是方程?
2、師:現(xiàn)在同學們知道什么是方程了嗎?下面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是等式的男生舉手,是方程的女生舉手)
36-7=29、60+x>70、8+x
6+x=14、7+15=22、5y=40
活動結束了,但思考卻剛剛開始,就等式和方程的關系你現(xiàn)在有什么話想說的嗎?
。ㄔ诨顒又欣斫獾仁脚c方程的關系)
五、實踐應用,拓展外延。
1、你能看圖列出方程嗎?
圖1:天平(2x=500)
圖2:四個物體16.8元
圖3:兩杯水共有450毫升
2、從文字表述中找出方程
。1)小明從家到學校有500米,他每分鐘走50米,走了x分鐘。
(2)張師傅每天做x個零件,用了6天做了780個零件。
。3)王濤放學回家后,去商店買了3本精裝筆記本,每本y元。他付給售貨員阿姨20元,找回2元。
3、李老師頭腦中有一幅圖,我把它用方程表示了出來,猜一猜,老師頭腦中可能會是一幅什么樣的圖?
出示:5x=200(可提示:如天平圖等)
個別交流的基礎上同桌互說。
六、全課總結:學習到現(xiàn)在你有哪些收獲?
從不能用方程表示到能用方程表示圖中的數量關系的一種演變。
圖1:買4個小熊貓玩具,每個x元,120元不夠
圖2:買3個,每個x元,120元還不夠
圖3:買2個,每個x元,120元正好
延伸:使兩只水杯一樣多你能有哪些辦法?用方程表示,你能嗎?
《方程的意義》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理解與掌握方程的意義,弄清方程和等式兩個概念的關系。
2、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認真觀察、思考分析問題的能力。滲透數學來源于實際生活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
3、情感目標: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教學活動,激發(fā)學生興趣,培養(yǎng)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
理解和掌握方程的意義。
教學難點
弄清方程和等式的異同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作業(yè)紙
教學設計
一、情景導入
師生談話:同學們,你們玩過蹺蹺板嗎?
。ㄕn件出示:在美麗的大森林中,山羊、小猴、小狗、小兔在做游戲)
讓學生猜測如果讓山羊和小猴玩蹺蹺板,會出現(xiàn)什么結果。
。ㄕn件演示驗證學生的回答,出現(xiàn)蹺蹺板不平衡的畫面)
提問:怎樣才能讓小動物開心地玩起來呢?
學生:讓小狗、小兔加入到小猴那邊。
。ㄕn件演示:蹺蹺板逐漸平衡。并能一上一下動起來。)
教師小結:當兩邊重量差不多時,蹺蹺板基本保持平衡,就能很好地玩游戲了。
[評析]:動物是學生們喜歡的形象,以故事情境導入,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情景,借助多媒體課件演示的優(yōu)勢,使學生初步感受平衡與不平衡的現(xiàn)象。從而緊緊抓住學生的“心”。
二、探究新知
師:在我們的數學學習中,還有一種更為科學的平衡工具,猜猜是什么?
1、直觀演示,激發(fā)興趣
課件出示一架天平,教師向學生介紹它的工作原理。
讓學生仔細觀察,現(xiàn)在天平處于什么狀態(tài)。
提問:能用一個式子表示這種平衡狀態(tài)嗎?
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板書:50+50=100
2、繼續(xù)實驗,自主發(fā)現(xiàn)
1)分小組實驗,讓學生自己動手做一做(每個小組發(fā)一些有重量的砝碼和學生自己手中的書本等)
要求:三組設計平衡狀態(tài),三組設計不平衡狀態(tài)。并據此列式。
2)學生實驗,教師巡回作指導。
3)學生交流匯報,教師板書:
平衡狀態(tài)的:
50+10=60
50=20+書……
不平衡狀態(tài)的:
50+30>兩本書
50;三本書……
4)學生動手把不平衡狀態(tài)的天平調平衡并列式
50+30=四本書
50+10=三本書
5)師生一起把書用字母代替:
50+10=60,50=20+X,50+30>2X,50;3X
50+30=4X
50+10=3X
3、整理分類,認識方程。
1)學生把上沒面的式子進行分類
2)讓學生明確:像這些含有等號的式子都是等式。(板書:等式,標出大集合圈)
觀察右邊三個等式與左邊一個等式有什么區(qū)別?
學生很快明確:右邊的等式里都含有未知數。(在等式前面板書:含有未知數)
教師總結:我們把右邊這三個含有未知數的等式稱為方程。
3)學生齊讀方程的意義,同桌互相說出一個方程。
[評析]:這部分教學設計為學生提供了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讓學生動手去操作,去合作。讓學生通過觀察、思考、嘗試分類、交流,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數學活動中來,并初步滲透了數學中的集合思想。
三、鞏固拓展
課件出示兩個小動物爭吵的`畫面
小狗:我知道了,所有的方程一定是等式。
小兔:不對不對,應該說所有的等式一定都是方程。
判斷誰說的對,并敘述理由。
四、總結
學生閱讀數學小知識“你知道嗎?”
五、作業(yè)
練習十一的1題
教學反思
1、利用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參與。
生活是興趣的源泉,體驗是主動參與的動力。通過直觀演示、學生實驗,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的熱情,每一個學生都積極的加入了學習的熱流中來。教學當中始終注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給學生提供了充分的歸納、類比、猜測、交流、反思的時間和空間,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
2、關注情景教學
在本節(jié)課中,將枯燥的方程概念融于淺顯生動的情景中。導入利用小動物創(chuàng)設了生動有趣的教學背景,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始終對天平的所有情景保持著濃厚的興趣。通過天平稱重的實驗,讓學生嘗試用數學知識來描述實驗現(xiàn)象,使學生獲得了等式和不等式的知識。
《方程的意義》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初步理解方程的意義,會判斷一個式子是否是方程。
會按要求用方程表示出數量關系。
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分析概括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會用方程的意義去判斷一個式子是否是方程。
教具準備:
天平、空水杯、水(可根據實際變換為其它實物)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上課要用到一種重要的稱量工具,它是什么呢?對,它是天平。同學們對天平有哪些了解呢?天平由天平稱與砝碼組成,當放在兩端托盤的物體的質量相等時,天平就會平衡,根據這個原理,從而稱出物體的質量。
新知學習
實物演示,引出方程。
操作天平:第一步,稱出一只空杯子重100克,板書:1只空杯子=100克;
第二步,往往空杯子里倒入約150毫升水(可在水中滴幾滴紅墨水),問:發(fā)現(xiàn)了什么?天平出現(xiàn)了傾斜,因為杯子和水的質量加起來比100克重,現(xiàn)在還需要增加砝碼的質量。
第三步,增加100克砝碼,發(fā)現(xiàn)了什么?杯子和水比200克重,F(xiàn)在,水有多重,知道嗎?如果將水設為x克,那么用一個式子該怎么表示杯子和水比200克重這個關系呢?100+x>200。
第四步,再增加100克砝碼,天平往砝碼這邊傾斜。問:哪邊重些?怎樣用式子表示?讓學生得出:100+x;300。
第五步,把一個100克的砝碼換成50克,天平出現(xiàn)平衡,F(xiàn)在兩邊的質量怎樣?用式子怎樣表示?讓學生得出:100+x=250。
像這樣含有求知數的等式,人們給它起了個名字,你們知道叫什么嗎?對,叫方程。請大家試著寫出一個方程。
寫方程,加深對方程的認識。
學生試著寫出各種各樣的方程,再在全班展示,當然也有可能會出現(xiàn)一些不是方程的式子,教師應引導學生說出它不是方程的原因。
看書第54頁,看書上列出的'一些方程,讓學生讀一讀。然后小結:一個式子要是方程需要具備哪些條件?兩個條件,一要是等式,二要含有求知數(即字母),這也是判斷一個式子是不是方程的依據。
反饋練習。
完成做一做,在是方程的式子后面打上“√”。對于不是方程的幾個式子要說明其理由。
小結。
這節(jié)課學習了什么?怎么判斷一個式子是不是方程?
提問:方程是不是等式?等式一定是方程嗎?
看“課外閱讀”,了解有關方程產生的數學史。
練習
完成練習十一第2題,先讓學生說出圖意,再根據圖意再列出相應的方程。
獨立完成第3題,評講時,介紹什么叫數量關系要,然后讓學生先說出各幅圖中的數量關系,再說出相應的方程,同一幅圖由于數量關系有不同的形式,因此方程形式也可能不同。
作業(yè)
練習十一第1題。
《方程的意義》教學設計4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2頁,例1、例2、試一試、練一練,練習一第1~3題。
教學目標:
1、認識等式,以具體的實例引導學生通過自主的探索活動,初步理解等式的特征。
2、通過觀察比較,使學生認識到含有未知數的等式是方程,感受等式與方程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體會方程是特殊的等式。
教學重點:
理解等式的性質,理解方程的意義。
教學難點:
利用等式性質和方程的意義列出方程。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入
1、出示天平。
知道這是什么嗎?你知道它是按照什么原理制造的嗎?
說說你的想法。
如果天平左邊的物體重50克,右邊的放多少克才能保持天平的平衡的呢?
二、教學新課
1、教學例1。
。1)出示例1圖。
你會用等式表示天平兩邊物體的.質量關系嗎?把它寫出來。
50+50=100(板書)
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2)指出等式的左邊,等式的右邊等概念。
等式有什么特征?(等式的左邊和右邊結果相等;等式用等號連接)
能說說什么樣的式子叫做等式嗎?(左右兩邊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2、教學例2。
(1)出示例2圖。
天平往哪一邊下垂說明什么?(哪一邊物體的質量多)
你能用式子表示天平兩邊物體的質量關系嗎?
學生獨立完成填寫,集體匯報。
板書:x+50>100x+50=150
X+50;200x+x=200
如果讓你把這四個式子分類,應分為幾類?為什么?
指出:左右兩邊相等的式子就叫做等式,而這些等式與前面所看到的等式又有什么不同?(等式中含有未知數)
知道像x+50=100,x+x=100這樣的等式叫什么嗎?(方程)
說說什么是方程?你覺得這句話里哪兩個詞比較重要?(含有未知數、等式)
。2)討論:等式與方程有什么關系?
小組討論。
指出: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方程是特殊的等式。他們的關系可以用集合圈表示。
3、教學“試一試”。
獨立完成,完成后匯報方法。
讓學生說一說,每題中的方程哪個更簡潔一些?
指出:像500÷2=x,20-12=x雖然也是方程,但在列方程時應盡量避免這樣x單獨在等號左邊或右邊的方法。
4、完成“練一練。
(1)完成第1題。
獨立完成判斷后說說想法。
。2)完成第2題。
(3)完成第3題。
交流所列方程,說說你為什么這樣列?你是怎么想的?
三、鞏固練習
1、完成練習一第1題。
能說說每個線段表示的意思嗎?方程怎樣列呢?
小組中交流列式。
2、完成練習一第2題。
理解題意,說說數量關系是怎樣的?
列出方程并交流。
3、完成練習一第3題。
四、課堂總結
通過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板書設計:
方程
等式50+50=100x+50>100x+50=150
《方程的意義》教學設計5
教材分析
本節(jié)是學生首次學習用列方程的方法解決問題,所以字母表示數是學習本章節(jié)元知識的基礎。按照教材的編寫意圖,要利用天平讓學生親自參與操作和實驗,借助天平平衡的道理建立等式、方程的概念,以加深理解。因此本信息窗安排了三個內容,第一個首先利用天平平衡原理理解等式的意義。第二和第三個紅點部分是學習方程的意義。
1、這節(jié)課要求學生進一步認識并掌握用字母表示數,初步了解方程的.意義,為以后學習運用準備。
2、本節(jié)課是在學生已經初步認識了字母表示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
3、學習本節(jié)課是今后繼續(xù)學習代數知識的基礎,同時對發(fā)展學生的多向思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學情分析
本節(jié)教學方程的意義,是學生第一次學習有關方程的知識。根據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及生活經驗,鼓勵學生多觀察、多討論、多探究、多協(xié)作、多操作,采用了觀察法、討論法、探索協(xié)作學習法和操作法,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經過探索,掌握方程的特點和意義。
教學目標
1。能利用天平,通過動手操作理解等式的意義。
2。結合具體實例和情景,初步理解方程的意義,會用方程表
達簡單的等量關系。
3。培養(yǎng)保護動物的意識,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提高
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方程意義的理解難點:建立等式、方程的概念
教學過程
《方程的意義》教學設計6
教學內容: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五年級上冊第62~63頁及練習十四第1~3題。
教學目標:
1.借助天平及式子的分類操作,使學生初步了解方程的意義;能從形式上判別一個式子是否是方程;理清方程與等式的關系。
2.能根據簡單的線段圖、情境圖列出方程,并能在教師引導下找到等量關系,經歷利用等量關系進行方程模型建構的過程。
3.在對式子的分類、整理的教學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觀察、描述、分類、抽象、概括及應用等能力。
教學重點:抓住“等式”“含有未知數”兩個關鍵詞初步建立方程的概念。
教學難點:方程與等式的關系;方程中等量關系的建立。
教學準備:課件、寫式子的卡片、磁釘。
教學過程:
一、認識天平,談話鋪墊
教師(出示天平圖):這是什么?同學們知道天平的用途嗎?
一般在稱東西時,我們在天平的左邊放上要稱的東西,右邊放上砝碼。如果天平左右兩邊達到平衡,左邊東西的質量就等于右邊砝碼的質量。這種平衡的狀態(tài)如果用一個數學符號來表達,就是──等號。
二、探究新知
。ㄒ唬┨炱窖菔,初步感知等與不等。
1.出示天平圖1。
現(xiàn)在這種狀態(tài),你能用一個式子來表示嗎?(板書:50+50=100)
2.(出示天平圖2和圖3)天平向左傾斜表示什么?如果水的質量用g表示,那么杯子和水共重多少呢?(100+)
3.如果老師在天平右邊再加一個100g的砝碼,可能會出現(xiàn)什么樣的情況?用式子來表示。
這三個式子體現(xiàn)在天平上分別是什么樣的情況?咱們用手勢來表示一下。
4.來看看究竟是哪種情況?(先出示天平圖4,后出示天平圖5)用式子來表示一下。
5.(出示教材第63頁最上面的圖)這樣的圖你能用一個式子表示它們的關系嗎?
。ò鍟海
【設計意圖】通過直觀演示,感受等與不等。同時通過反饋和追問,幫助學生感受等式的意義。為下一環(huán)節(jié)中式子的分類及理解等式和不等式做好準備。從天平到式,再從式到天平圖,在學生的頭腦中利用天平建立左右相等的等式模型,為突破建立方程中的等量關系這一難點做好鋪墊。
。ǘ┓诸愓,建構概念
1.觀察黑板上出現(xiàn)的式子,嘗試根據式子的特點進行分類(先請學生獨立思考,再同桌進行交流。)
2.學生反饋,教師根據反饋在黑板上移動式子。
預設1:按左右相等和不等分類(補充等式和不等式);
預設2:按是否含有未知數分類。
注:教師在按照兩種分類方式擺放式子時整理成如下表格所示:
含有未知數
不含有未知數
等式
不等式
3.(指表格)像這樣,含有未知數的等式稱為方程(揭題)。
4.寫方程:根據你的理解寫2~3個方程,寫完之后給同桌看看其是否為方程(教師在巡視過程中選擇一些學生到黑板上寫一寫。)
5.說說黑板上同學寫的是否為方程,并說說判斷理由(主要使學生明確,判斷一個式子是不是方程,一看是不是等式,二看有沒有未知數。)
。ㄈ└拍畋嫖,理清等式與方程之間的.關系
1.“做一做”第1題:請學生說說哪些式子是方程,并說說為什么(可以選擇其中幾個不是方程的式子,請學生說說怎樣改一下就可以將其變成方程。)
2.這兩個式子是否是方程呢?
反饋分析:
。1)式1:一定是。為什么?
。2)式2:一定是等式,可能是方程。
。3)思考:等式和方程有什么聯(lián)系呢?
。4)引導畫集合圖,并引導得出: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設計意圖】方程與等式的關系是本節(jié)課的教學難點,教學時,先通過分類整理讓學生對等式與方程的關系產生直觀、正確的感知;然后通過被蘸了墨水的式子的判別,進一步體會兩者的關系;最后,通過韋恩圖幫助學生加以明確。不僅突破了教學的難點,而且滲透了初步的集合思想。
三、實踐反思,鞏固提高
1.“做一做”第2題及練習十四第2題:看圖列出方程。
學生練習并進行反饋。
反饋側重:使學生明確,可以根據量相等來列出方程。
2.練習十四第3題:看情境圖,思考數量關系再列方程。
(1)從圖上你知道了什么?
。2)你能根據你知道的數量關系列出方程嗎?
(3)學生自行根據數量關系列出方程,并進行反饋。
【設計意圖】能用方程表達簡單情境中的數量關系,也是《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對本內容的要求,為從數量關系到等量關系的轉變做好準備,這對于學生理解和掌握方程的知識至關重要。
四、總結回顧,介紹歷史
1.你對方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每個同學說一點,后面的同學要和前面同學不一樣。)
2.教師介紹方程的相關知識。(課件出示教材第63頁“你知道嗎?”的內容)
【設計意圖】把數學史融入課堂教學當中,一方面可以拓展學生的視野,讓學生對方程的產生過程產生比較清晰的認識,知道數學是一個動態(tài)成長的科學,體會到數學的每一個理論和發(fā)展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讓學生在體會數學文化的價值的同時,產生探索的欲望。
《方程的意義》教學設計7
《方程的意義》一課是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二節(jié)的內容。學生在《方程的意義》之前,在一、二年級的數學學習中均有填算式中的括號,也就是未知數,對于方程的意義有了一定的知識滲透,在本單元中,學生已經學習了用字母表示數,表示數量,表示數量間的關系,都與本節(jié)課有著密切的關系。而方程這部分知識,在初等代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對于小學生來說,從具體事物的個數抽象出數是認識上的一個飛躍和,現(xiàn)在由具體的、確定的數過渡到用字母表示抽象的、可變的數,更是認識上的一個飛躍。而且在用字母表示未知數的基礎上,使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數學工具,從列出算式發(fā)展到列出方程解,這又是數學思想方法認識上的一次飛躍,它將使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方程這部分的學習,能使學生擺脫算術思維方法中的某些局限性,為進一步學習代數知識幫好認識的準備和鋪墊。學生從算術方法解決問題到代數方法解決問題的過渡,這節(jié)課的概念學習也是后面學習解方程的方法、用方程解決問題的基礎,因此,在教學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
根據學生的已有知識,以及《方程的意義》的教學內容,我確立了如下的教學目標:
1、了解方程的意義,弄清方程與等式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
2、在自主探究的學習過程中,結合教學內容幫助學生建立分類思想,進一步感受數學與生活之間的密切聯(lián)系。
3、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以及在合作學習中的的合作探究能力。
教學重點是在實踐中了解方程的意義,并能根據方程的意義判斷出方程,根據數量關系列出正確的方程。
下面我就將本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及設計意圖向大家做以匯報。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你們小時候玩兒過蹺蹺板嗎?(同時出示圖片)
對于這個游戲的`玩兒法與經驗,誰能向大家介紹一下?
其實在生活中,還有一樣物品與蹺蹺板長得很像,它可不是用來游戲的,而是用來測量的。你們認識它嗎?(出示天平)
【蹺蹺板與天平有許多相似之處,它們都是在中間有一個支點,都靠力臂兩端的重量來達到平衡,都是根據杠桿的工作原理。但是對于學生而言,天平比較陌生,而蹺蹺板與學生的生活密切相關,因此,以此導入,能引起同學們的興趣,學生回顧玩兒蹺蹺板的經驗,利用已有的生活經驗去為認識新事物奠定基礎,形成表象】
二、認識并使用天平
教師介紹天平:
這就是一臺托盤天平,它是用來測量比較輕的物體的儀器。這兩個是天平的托盤,一邊放物品,另一邊放測量物體的砝碼,砝碼上都有質量標志。我們通過不斷調試砝碼,直到中間的指針指向中間為兩邊平衡,物體的質量就是砝碼質量之和。
教師示范:
下面我們就一起來進行實際應用天平來測量一下。
首先我們來應用一下,檢查一下砝碼的質量是否準確。
在天平的左邊放置20克和30克的砝碼各一個,右邊我們應該放置一個50克的砝碼。看一下,天平中間的指針正好指向刻度盤的中心,說明天平保持平衡了。
看到天平,你會用等式表示天平兩邊物體的質量關系嗎?
20+30=50
這有一個空的水杯,我們先來測量一下它的重量。
請你估計一下它的重量。我們來試一試。
通過測量,我們得知,水杯的重量是100克。
現(xiàn)在我們緩緩向水杯里倒水,你發(fā)現(xiàn)天平怎么樣了?
你知道我倒了多少水嗎?水的質量是未知的,我們可以用字母x表示,那么現(xiàn)在天平的狀態(tài)還能用等式來表示了嗎?
100+X>100
我們繼續(xù)測量水的質量,同理得出:
100+X>200
100+X<300
100+X=250
這幾個算式都以板書形式呈現(xiàn)。
【在利用天平寫出算式的過程中,我最開始設計的是給每個小組一臺天平,讓學生實際操作,測量物品的質量,但在實際教學中,發(fā)現(xiàn)天平中砝碼過小,學生操作起來不方便,而且大部分時間都花費在調節(jié)砝碼的過程中,而不是討論方程的意義,與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相背離,因此在修改中,我們還是尊重了教材,以教師的示范為主,我們吸取了學生試驗的教訓,為了讓學生看得真切,我們放棄了實物操作,選擇了電腦課件的演示!
三、認識方程
1、根據天平寫算式并分類
剛才我們測量了水的質量,在測量過程中,我們出現(xiàn)了這幾種情況,可以用不同的算式表示天平左右兩邊的位置關系,你明白了嗎?下面老師這兒就有幾組天平測量的過程,首先請你根據天平寫出算式。然后把這些算式按一定的原則分分類,最后在小組內交流一下你們的結果。
【《20xx年版數學課程標準》中將學生的“雙基”增加為“四基”,其中“領悟數學基本思想”是新增加的內容。數學思想是數學知識和方法在更高層次上的抽象與概括,如抽象、分類、歸納、演繹、模型等。在傳統(tǒng)教學中,我們比較提倡對概念的演繹,清楚地記得,十年前數學書對方程概念的呈現(xiàn)是這樣的:通過天平保持平衡寫出等式,然后得到結論。舊的數學課強調的是對概念的理解和應用,而新的課程標準中提倡要在數學學習中,使學生領悟數學的基本思想,積累數學的基本活動經驗。因此,新的教材中增加了不等式,增加了不含未知數的算式,通過通過類比、分析、歸納,形成數學模型,在頭腦中形成表象,再用嚴謹的語言來表述。
在本節(jié)課的設計中,我利用天平這一實物圖,將數學知識置于情境之中,讓學生參與到數學活動中,寫出等式及不等式,含有未知數的和不含未知數的,。學生通過分類對比,形成表象,教師引出概念,使學生親歷知識的生成過程。】
2、交流匯報:
學生邊說,教師邊板書:
等式 不等式
含有未知數 3x=180 50+2x>180
100+x=50x3 80<2x
不含未知數 50x2=100 100+20<100+30
根據板書,教師講解:像 3x=180、100+x=50x3這樣的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做方程,這就是我們今天所要學習的內容。板書課題。
反問:什么樣的算式叫方程呢?一個算式要成為方程有哪幾個條件?
【通過對比,學生能在腦海中形成一個清晰的方程表象,建立方程的模型,因此在教師講授概念時,學生很容易地就接受了。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但并不意味著教師可以什么都不講,對于方程這個新知識,如果老師不告訴學生,學生是不能憑借舊知自己總結出來的,因此在概念的呈現(xiàn)上,我選擇了講授法!
四、應用概念
同學們,根據你對方程的理解,你能自己寫出幾個方程嗎?
判斷,他們寫得都對嗎?
黑板上剛才我們寫得這些算式,有方程嗎?
【通過前面學生的活動歸納出概念,還要對概念進行演繹。練習題中,我先讓學生自主寫方程,就是考查學生對方程概念的理解,然后再進行判斷的基本練習。】
五、方程產生的文化背景
早在三千六百多年前,埃及人就會用方程解決數學問題了。在我國古代,大約兩千年前成書的《九章算術》中,就記載了用一組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資料。一直到三百年前,法國的數學家笛卡兒第一個提出用x、y、z等字母代表未知數,才形成了現(xiàn)在的方程。
【數學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任何一個數學知識的形成都凝聚著人類智慧與汗水。因此學生在學習前人給我們帶來的經驗同時,也要了解數學文化。通過這部分知識的講解,學生對方程的產生有了初步的印象!
六、拓展延伸
在拓展延伸中,我設計了這樣幾個題目:
1、 根據線段圖寫方程
2、 根據數量關系寫方程
3、 判斷是否是方程
4、 方程與等式的關系
七、作業(yè):
利用課余小組時間用天平測量物體的重量。
再想,天平兩邊可以如何添加,能使天平繼續(xù)保持平衡呢?
【課堂上的時間是有限的,雖然在前面的教學中,學生沒有使用天平 ,但對天平都充滿了好奇,因此,我把用天平測量物品的質量這個環(huán)節(jié)延伸到課下,學生不僅滿足了自己的愿望,而且也是對本節(jié)課知識的鞏固,我還設計了“天平兩邊可以如何添加,能使天平繼續(xù)保持平衡呢?”發(fā)散學生的思維,也為下節(jié)課《天平保持平衡的性質》奠定了基礎!
【《方程的意義》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方程的意義教學設計04-05
方程意義教學設計04-18
方程的意義教學設計04-19
《方程的意義》教學設計10-17
方程的意義教學設計12-19
方程意義教學設計04-07
《方程意義》教學設計03-24
方程的意義教學設計范文12-12
方程的意義教學設計【推薦】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