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菩薩蠻的原文賞析及翻譯
菩薩蠻的原文賞析及翻譯1
菩薩蠻·玉盤寸斷蔥芽
王國維〔近現(xiàn)代〕
玉盤寸斷蔥芽嫩,鸞刀細割羊肩進。不敢厭腥臊,緣君親手調(diào)。
紅爐赪素面,醉把貂裘緩。歸路有余狂,天街宵踏霜。
譯文
精美的盤中嫩蔥都是一寸來長,精致的是刀切割好了羊肉。不敢埋怨羊肉腥,因為這是你親手為我烹調(diào)的。溫暖的火爐映著酒醉的臉龐,乘著酒醉,把身上的毛皮大衣脫掉。我踏著京城里的街道,在這回去的路上仍“帶著幾分醉意。
注釋
玉盤:盤子的美稱。寸斷蔥芽:《資治通鑒》卷四十五載,東漢陸續(xù)以楚王英事系獄,其母自吳來洛陽,作食以饋續(xù)。續(xù)對食悲泣不自勝,治獄使者問其故,續(xù)曰:“母來不得見,故悲耳。”問何以知之,續(xù)曰:“母截肉未嘗不方,斷蔥以寸為度,故知之!丙[刀:刀環(huán)有鈴的刀。羊肩:羊腿。進:獻上。腥躁:泛指生肉的氣味。紅爐:燒得很旺的火爐,此當指火鍋。赪(chēng)素面:使素面變紅。赪,紅色。素面,不施脂粉之天“美顏。貂裘:貂皮制成的衣裘。緩:寬松,此指把外衣脫下。天街:京城街道。
賞析
第一句和第二句,作者在開頭一句就用了古代的典故以贊美對方的手藝并略免輕供保薄之嫌。潔凈如玉的盤中擺著又白又嫩的'蔥段兒,首先就給人一種精雅漂亮的印象;“寸斷蔥芽”令人聯(lián)想到女性做事之有規(guī)矩、有尺度。細切“羊肩”,體現(xiàn)了女主人禮貌待客之道。
第三句和第四句,進餐中帶有情義,寄情于伊人之“親手”,突出了對女主人的尊敬之意。
第五、六句,寫當爐喝酒進餐的豪情,體現(xiàn)了詞人晚餐的愉快和賓主間的融洽,人物刻畫細致,見神態(tài)。簡體字中將“面”、“麺”并為一“面”字,在表述和傳達方面造成許多誤會和混淆,實甚不當。此處“素面”因“紅爐”而微微泛紅(“赪”),越發(fā)顯得嬌媚。此處只是表達了作者吃得高興的意思。
最后兩句寫“歸路”興且不淺。從那個“馀”字可以看出,作者所要強調(diào)的還不是歸路上的狂而是酒宴上的狂;這個“狂”字,暗地里有一種模仿魏晉士人那種不拘禮法的作風之意。從“紅爐”的室內(nèi)走上“踏霜”的“天街”,這里邊便有了一種從暖到寒、從醉到醒的感覺,而這種寒冷與清醒的感覺,正好成了剛才晚餐時那種耽溺與任縱之情緒的一個反襯。
詞中作者欲為男子制作一幅風俗素描,便借女子的雙眼作為觀察點,串起所要表達的景象,這叫愛情線索,符合作者那瑰麗溫馨的詞風要求。
菩薩蠻的原文賞析及翻譯2
原文:
蟲聲泣露驚秋枕,羅幃淚濕鴛鴦錦。
獨臥玉肌涼,殘更與恨長。
陰風翻翠幔,雨澀燈花暗。
畢竟不成眠,鴉啼金井寒。
譯文
深秋的蟲聲好似哭泣聲,驚醒睡起中的女子,帷帳里的她不由得哭了起此。每夜獨自一人冷冷落落,殘更與起一樣長。
寒風呼嘯,用力吹著綠簾子,雨卻是綿綿地下著。畢竟已經(jīng)睡不下去,只聽叫寒冷的井外,傳此了一聲鴉啼。
注釋
菩薩蠻:詞牌名,又名《子夜歌》《重疊金》《花溪碧》,雙調(diào)四十四字,用韻兩句一換,凡四易韻,平仄遞轉(zhuǎn)。
羅幃:帷帳。鴛鴦錦:繡有鴛鴦圖案的錦被。
玉。褐概袁摑崪貪櫲缬竦募∧w。
陰風:冬風,此指寒風、冷風。翠幔:翠綠色的紗帳。
雨澀:細雨*不爽,有滯澀之感。燈花:燈心余燼結(jié)成的'花形。
金井:施有雕欄的井。
賞析:
宋哲宗紹圣元年(1094),元祐舊黨被打壓,秦觀一貶再貶,多次流放,漂泊各地,他在這個時期所寫的女性大多獨守空房,凄涼悲苦。這首詞即是秦觀這一時期的作品,其具體創(chuàng)作年代不得而知,或認為這首詞是秦觀早期作品,可備一說。
菩薩蠻的原文賞析及翻譯3
原文:
菩薩蠻·渚蓮紅亂風翻雨
宋代:張孝祥
渚蓮紅亂風翻雨。雨翻風亂紅蓮渚。深處宿幽禽。禽幽宿處深。
淡妝秋水鑒。鑒水秋妝淡。明月思人情。情人思月明。
譯文:
渚蓮紅亂風翻雨。雨翻風亂紅蓮渚。深處宿幽禽。禽幽宿處深。
淡妝秋水鑒。鑒水秋妝淡。明月思人情。情人思月明。
注釋:
渚蓮紅亂風翻雨。雨翻風亂紅蓮渚。深處宿幽禽。禽幽宿處深。
淡妝秋水鑒。鑒水秋妝淡。明月思人情。情人思月明。
鑒:照。
賞析:
回文為倒順、回環(huán)可讀的一種詩體,雖涉文字游戲,亦頗可見巧思,非嫻熟于語言藝術(shù)、駕馭自如者則不能為。詩中之回文體,魏晉已有;引入詞中,此首是創(chuàng)例。全詞八句,上下句均成回文,全詞亦可回讀,比通;匚脑娭荒苋谆刈x者更為精巧。
菩薩蠻的原文賞析及翻譯4
菩薩蠻·何須急管吹云暝 宋朝
高觀國
何須急管吹云暝,高寒滟滟開金餅。今夕不登樓,一年空過秋。
桂花香霧冷,梧葉西風影?妥硪泻訕,清光愁玉簫。
《菩薩蠻·何須急管吹云暝》注釋
滟滟:光動搖貌。
金餅:杜甫《贈蜀僧閭丘師兄》:“落月如今盤!岸乓越鸨P喻落月,此以金餅喻初升之月。蘇舜欽《中秋松江新橋和柳令之作》:”云頭艷艷開金餅,水面沈沈臥彩虹!百R鑄《游仙詠》詞:”好月為人重破暝,云頭艷艷開金餅“,即用蘇句,與本篇更近。看下文”今夕“云云,本篇當亦是中秋作,”金餅“或有月餅的聯(lián)想。葉夢得《石林詩話》卷上載北宋時王君玉(琪)詩:”只在浮云最深處憑弦,試管一吹開。“此詞說不須急管吹開,意亦相近。
桂花:兼指月中之桂,半虛半實。杜甫《月夜》:“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倍啪洹跋沆F”,意亦連月中桂,卻不曾說破。
用杜牧詩“二十四橋明月夜”句(見前姜夔《揚州慢》注⒄218頁),表示懷人之意。又“客醉倚河橋”,句法亦與韋莊《菩薩蠻》“騎馬倚斜陽”相似。用急管起,玉簫結(jié),皆借音樂為虛擬之詞。
《菩薩蠻·何須急管吹云暝》鑒賞
中秋佳節(jié)是我國古代文人經(jīng)常采用的題材。這首詞充分表達了作者層中秋賞月的無比贊美之情。
上片的四句寫待月的心情,依換韻分兩層!昂雾毤背龃翟脐,高寒滟滟開金餅”寫人們等待月亮緩慢爬高時的情景。起句作者通過描寫“急出吹云暝”的幼稚舉動,表現(xiàn)出人們盼月的急切心情。妙在作者并非僅僅依賴“急出”這具體的東西來表達抽象復雜的心情,卻在“急出吹云暝”之前冠上“何須”兩字。
這樣一來就使句意更深一層。不單表現(xiàn)了人們的急切心情;又表現(xiàn)出月出人間的積極主動。下句“高寒滟滟開金餅”具體細致的描寫了月如何穿出云叢出現(xiàn)在高空。此句化用蘇舜欽《中秋新橋?qū)釉隆吩姡骸霸祁^滟滟開金餅!薄颁黉佟,光搖動貌,寫月的迷人姿態(tài)。
“金餅”既以金色形容了月光之明亮耀各,又以餅的圓形點明是中秋滿月。從而很自然的引出“今夕不登樓,一年空過秋”,這是自勸與勸人勿辜負良辰美景的'警語。這句既高度贊美了中秋夜月,又為下片賞月鋪墊。
下片寫賞月,作者扣緊中秋月的特色,一句一個動人的月夜場景,從各個角度來刻畫這令人難以忘懷的中秋月夜。換頭“桂花香霧冷”是半虛半實的雙關(guān)語。實者,桂花被月光籠罩著,加上秋夜?jié)衤叮瓷先ル鼥V朧,若隱若現(xiàn),桂花透過這“霧氣”散發(fā)著陣陣幽香。虛者,寫月中桂。聯(lián)系上片的“高寒”很自然的會想到廣寒宮的桂樹、嫦娥、吳剛、桂子飄香等美麗的傳說故事,仿佛感到月中之“桂花香霧冷”,令人產(chǎn)生無盡的遐想。下句“梧葉西風影”,則實寫月光下明亮的夜景。這句與上句同樣沒有出現(xiàn)“月光”字樣,但卻通過秋風中梧桐樹枝葉的清影反襯月光的明亮。沒有月,那有影,不言月光而言樹影便將月光的亮度具體可感的寫出來了!拔黠L”二字不只是再點秋季,更重要的是使這個景色變活了,因為有“西風”,能使“梧葉”發(fā)出響聲,能使“影”動,還能使人仿佛感覺到賞意。這一韻中的“桂花”、“冷”、“梧葉”、“西風”都是節(jié)候性強的詞語,這就構(gòu)成了秋月的特征性意境。最后“客醉倚河橋,清光愁玉簫”又換一個鏡頭,進一層寫人在中秋之月的心境。上片“今夕不登樓,一年空過秋”只不過從月明當賞而言,這里卻是既賞情景!翱妥怼倍肿钜松钏肌
若只言“醉”,有可能是中秋親朋好友團圓歡聚,一醉方休,但加上一個“客”字就要突破這個可能性了。中秋為“客”,一醉之后,層著團圓的月,就更會因離別而傷心了。“倚河橋”,層著天上、水中的明月,更會浮想聯(lián)翩,很自然的想到“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唐杜牧《寄揚州韓綽判官》詩)的意境!坝窈崱迸c首句的“急出”遙相呼應,然而兩者的情調(diào)迥然不同。一個是待月之初,一時忘卻客中之感的急切希冀的歡快之音,一個是既見秋月反勾起客愁的冷漠凄賞的愁苦之聲。常見的月圓人不圓的主題,作者卻并不急于一語道破,先從情理中應有的歡快說起,繼用“冷”、“影”稍稍透露氣氛,一直憋到最后才吐出一個“愁”字來,不僅在寫法上有如剝繭抽絲之妙,而且在效果上收到扣人心弦之妙。這樣寫出的愁,讀者之心能夠格外惦量出它的沉重。這是一種別致的藝術(shù)手法。
菩薩蠻的原文賞析及翻譯5
原文:
菩薩蠻·滿宮明月梨花
溫庭筠〔唐代〕
滿宮明月梨花白,故人萬里關(guān)山隔。金雁一雙飛,淚痕沾繡衣。
小園芳草綠,家住越溪曲。楊柳色依依,燕歸君不歸。
譯文:
灑滿庭中的月光啊,像院里的梨花一樣白,你可照見我那思念的人兒么,相隔萬里多少關(guān)塞。繡衣上一雙金雁展翅欲飛,淚濕羅衫時更愁歡情難再?葱@綠草凄凄,想起故鄉(xiāng)彎彎的越溪。楊柳輕舞著依依春情,春燕歸來帶著無邊的春意。燕歸人卻不歸來,不知何時才能與他相聚。
注釋:
菩薩蠻:詞牌名,原唐教坊曲。又名“子夜歌”“重疊金”“花溪碧”“晚云烘日”等。上下片各四句,均為兩仄韻,兩平韻。滿宮:猶“滿室”。故人:友人。這里實指遠人。金雁:指繡衣上的圖案,此指遠方親人來函。古人有鴻雁傳書的說法。“家住”句:以西施自況。越溪:水名,即若耶溪。在今浙江省境內(nèi),相傳西施曾在此溪中浣紗。曲:彎曲幽深的地方。依依:輕柔的樣子。君:指遠離家鄉(xiāng)之男子。一說,指宮女。燕:雪本作“雁”。
賞析:
此詞寫思鄉(xiāng)懷人之情。上片以眼前之景,引出春光流逝,故人萬里,音信疏隔,悲思深重。下片先設想家鄉(xiāng)情景,復以故人盼歸抒己懷鄉(xiāng)之情。這首詞情致凄惻,音促而語婉。語言貼合溫詞造語精工、密麗濃艷的風格。
此詞上片寫宮廷光景,明月相照,梨花盛開,正是初春季節(jié)。開首一句,既點明時當春夜,又有“花好月圓”之意。然而詞人筆鋒一轉(zhuǎn),下句說遠人被“萬里關(guān)山”所“隔”和金雁雙飛,則月圓而人不圓,自然興起下兩句彈箏寄意而淚沾繡衣,其情與景的對比格外鮮明強烈。一往情深的思念,镕鑄在這兩句中。
下片女子以越女西施自況,西施雖然色美,又當芳草又綠,楊柳依依,其奈“燕歸人不歸”。讓人想起《詩經(jīng)·小雅·采薇》中“昔我往矣,楊柳依依”的名句。寂寞和惆悵,又在言外。
這是一首宮詞,章法頗為別致。全篇于清綺流麗中彌漫著深長的.傷感意味,雖不作激烈情緒迸發(fā)語,但自能以真切濃摯的怨思動人。
溫庭筠
溫庭筠(約812—xx)唐代詩人、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所以也有“溫八叉”之稱。然恃才不羈,又好譏刺權(quán)貴,多犯忌諱,取憎于時,故屢舉進士不第,長被貶抑,終生不得志。官終國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秾艷精致,內(nèi)容多寫閨情。其詞藝術(shù)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fā)展影響較大。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并稱“溫韋”。存詞七十余首。后人輯有《溫飛卿集》及《金奩集》。
菩薩蠻的原文賞析及翻譯6
菩薩蠻·濕云不動溪橋冷
濕云不動溪橋冷。嫩寒初透東風影。橋下水聲長。一枝和月香。
人憐花似舊;ū热藨荨D獞{小欄干。夜深花正寒。
翻譯
潮濕的云彩凝滯不動,溪橋清冷,輕寒剛剛穿透東風的身影。橋下水發(fā)出長長的聲響,河畔的梅枝正揉和著月光發(fā)出香氣。
人愛花好似見了舊友,花與人比較起來該是俊秀清瘦。獨自一人寂寞靠著那小小的欄桿,殊不知夜深正熬受著寒冷哩!
注釋
濕云:天空中凝聚的濃云。
嫩寒:輕寒;微寒。
莫:同寞,寂寞。
賞析
上片寫橋下月夜船上所觀美景。開頭兩句,以仰視描繪之筆,烘托詞人此時此地的一種壓抑心境。“濕云不動”是指空間濕氣呈現(xiàn)飽和狀態(tài),人感到胸悶,暗示著詞人的抑郁心情。而“溪橋”又是清涼的,昭示著冷天的到來!澳酆眲倓偞┩笘|風留下身影。一個“透”字,突出了詞人生活處境的嚴峻。詞人把“濕云”、“溪橋”、“嫩寒”、“東風”全都人格化了。第三、四句以俯視描繪之筆,烘托詞人此時此地由壓抑到恬淡的心境: “橋下水聲長”,寫聽覺;“一枝和月香”,寫嗅覺。由聽覺挪移到嗅覺,其間采用了跳躍和剪輯的手法,把它們連接起來的便是河畔上、高樓旁的一棵梅花樹。“和”字一出,全盤皆活了。月,本是不香的,只因花一枝揉和疊印在月兒上,花香、月香也就分不清了,給人一種寧靜恬淡的感覺。上面八種景物,構(gòu)成四幅畫面,聲、形、色、味俱全,宛如過電影一般。
下片寫河畔高樓與河下船里的情思。第一、二句用互比的手法,正面描寫船人想象中的佳人形象:“人憐花似舊,花比人應瘦!笔恰叭藨z花”還是花憐人,是“花比人”還是人比花,全在詞人的情感中:“舊”與“瘦”。這與“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有異曲同工之妙。最后兩句側(cè)面描寫佳人的`相思,實際也是東坡自己的情思:“莫憑小欄桿,夜深花正寒。”詞人運用李后主《浪淘沙·簾外雨潺潺》中的“獨自莫憑欄”和“羅衾不耐五更寒”詞句,不露痕跡,有點石成金之妙。
全詞運用正面描寫與側(cè)面描寫、比喻與通感的筆調(diào),生動描繪了泗水上的冬夜月景,烘托了兩種相思,一樣情懷。只說“人憐花似舊”,不說花憐人全新;只說“夜深花正寒”,不說夜深人正寒。這種隱喻之筆,是詞人描寫佳人慣用的手法,值得借鑒。
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詞約作于宋神宗元豐七年(1084年)冬至。是時,東坡從泗洲(今河南省南陽市唐河縣),過楚州(今江蘇省境),登蔡景繁西閣,與王元龍晤,和楚守田待問,賦此詞以嗔贈侍女。
菩薩蠻的原文賞析及翻譯7
原文:
赤泥亭子沙頭小,青青絲柳輕陰罩。亭下響流澌,衣波雙鷺鶿。
田田初出水,菡萏念嬌蕊。添個浣衣人。紅潮較淺深。
注釋:
赤泥亭子沙頭小,青青絲柳輕陰罩。亭下響流澌(sī),衣波雙鷺(lù)鶿(cí)。
澌:解凍時流動的水。澌,通嘶。流澌:流水聲。鷺鶿:水鳥。
田田初出水,菡(hàn)萏(dàn)念嬌蕊。添個浣衣人。紅潮較淺深。
菡萏:荷花。
賞析:
這首題畫詞寫得生動逼真。上片寫畫中美景。青青柳絲,赤泥小亭,亭下流水,鷺鶿對浴。下片寫荷花與人交相輝映。
把物與人融為一體,為全畫增添無限情韻。全詞意境幽美,工麗新巧。
菩薩蠻的原文賞析及翻譯8
原文
菩薩蠻·牡丹花謝鶯聲歇
唐代:溫庭筠
牡丹花謝鶯聲歇,綠楊滿院中庭月。相憶夢難成,背窗燈半明。
翠鈿金壓臉,寂寞香閨掩。人遠淚闌干,燕飛春又殘。
譯文
牡丹花謝鶯聲歇,綠楊滿院中庭月。相憶夢難成,背窗燈半明。
牡丹花謝,夜鶯也停止了歌聲,月光在滿種滿綠楊的庭院。我思念著你難以入夢,背窗陪伴著長夜孤燈,看著它昏昏欲。
翠鈿金壓臉,寂寞香閨掩。人遠淚闌干,燕飛春又殘。
玉翠金鈿低垂在我的臉上,在緊閉著門窗的閨閣里,我只覺心中滿是孤寂。想到遠在邊關(guān)的親人,想一想燕子銜走的春光,傷心的淚,不停地淌!
注釋
牡丹花謝鶯聲歇,綠楊滿院中庭月。相憶夢難成,背窗燈半明。
牡丹花謝:形容春天已過。夢難成:指難以入眠。背窗:謂人面背窗。
翠鈿(diàn)金壓臉,寂寞香閨掩。人遠淚闌(lán)干,燕飛春又殘。
翠鈿:綠色的花鈿,用翡翠(青綠色)珠玉制成的首飾。花鈿,又名花子、媚子、施眉心,古代婦女面額上的一種妝飾。唐代婦女多用金箔、彩紙等剪成花樣貼在額上以為妝飾。金壓臉,指以黃粉敷面。香閨:女子居室。闌干:縱橫。
賞析
這是一首閨怨詞,主要描寫閨中思婦憶念遠人的悠悠情思。上片先寫外界環(huán)境,再轉(zhuǎn)入室內(nèi)寫人,點明主人公傷情懷遠的具體情狀;下片抒寫女主人公在此情此景中的感受,充滿相憶之苦與人生感慨。全詞意脈連貫統(tǒng)一,情景交織互滲,結(jié)構(gòu)首尾呼應,創(chuàng)造出回環(huán)往復的`抒情效果。
上片首二句寫外界環(huán)境。“牡丹花謝”“鶯聲歇”“綠楊滿院”可見時當春暮,“中庭月”則點明“夜”。這兩句,除表現(xiàn)時間外,又兼有布置環(huán)境的作用,楊樹滿院,濃綠暗淡,月到中庭,灑下清冷的光輝,同時點出了女主人公情緒的外感因素。
“相憶”兩句,轉(zhuǎn)入室內(nèi)寫人,直接點明在這暮春良宵之時,主人公傷情懷遠的具體情狀:因離別而相憶,繼而輾轉(zhuǎn)反側(cè),徹夜不眠,相伴的只有“半明”的孤燈,想要做個遠夢,與遠人相偎相倚,可夢也難成。
下片深入一層,寫女主人公在此情此景中的感受。先刻畫女子的情態(tài):“翠鈿金壓臉”,以首飾之繽紛富麗反面襯托美人之孤寂;再寫香閨的孤獨:“寂寞香閨掩”,以香閨之掩閉正面狀美人內(nèi)心之凄苦,深動人心。末二句既嘆春去匆匆,也嘆年華易逝,一筆兼寫兩意,相憶之苦與人生感慨融為一體。
“人遠淚闌干”,正面揭示出孤獨與寂寞都是因為“人遠”所致;而“燕飛春又殘”,再從側(cè)面暗寓主人公的青春正隨時光的流逝而流逝。香閨空掩,盛裝之下,卻難掩寂寞;無語淚流,春已暮,人未還,真不知這種等待還要持續(xù)多久。以景結(jié)情,感情的表露凄惻感人,更加渲染出無限感傷的意緒。
這首詞時而正面描寫,時而側(cè)面描寫,回環(huán)往復,層層深入。全詞意脈連貫統(tǒng)一,情景交織互滲,結(jié)構(gòu)首尾呼應,創(chuàng)造出了回環(huán)往復的抒情效果,意味深長。
菩薩蠻的原文賞析及翻譯9
原文:
菩薩蠻·春云吹散湘簾雨
清代:納蘭性德
春云吹散湘簾雨,絮黏蝴蝶飛還住。人在玉樓中,樓高四面風。
柳煙絲一把,暝色籠鴛瓦。休近小闌干,夕陽無限山。
譯文:
春天的傍晚,簾外雨收云散,濛濛的飛絮粘在蝴蝶的翅膀上,使它欲飛還住。獨居在高樓之上,無人相伴,只能感受到從四面八方吹來的料峭春風。
樓外柳絲已經(jīng)凝成輕煙,暮色降臨,籠罩在樓頂?shù)镍x鴦瓦上。不要再憑欄遠望,夕陽下綿延不盡的遠山,只能引起內(nèi)心的無盡傷悲。
注釋:
春云吹散湘簾雨,絮(xù)黏蝴蝶飛還住。人在玉樓中,樓高四面風。
玉樓:指華麗的樓閣。
柳煙絲一把,暝(míng)色籠鴛(yuān)瓦。休近小闌(lán)干,夕陽無限山。
柳煙:柳樹枝葉茂密似籠煙霧,故稱。暝色:暮色,夜色。休近:《昭代詞選》作“休問”。闌干:欄桿。
賞析:
上闋,詞人以漸進的手法寫主人公獨立小樓所見之景。首二句寫主人公眼看樓外云散雨住,飛絮牽住蝴蝶飛行的腳步,一派春意闌珊之景,這樣美好的景致不禁令人想入非非。接下來,詞人馬上反跌一筆,“人在玉樓中,樓高四面風”,兩句與樓外之景形成鮮明對比,主人公在小樓上,只能望著遠處美好的春景,而回看四周,只有冰冷的四壁,感受到的也只有吹來的涼風,流露出主人公心中隱隱的傷感。
下闋首二句續(xù)寫春色,景情交融:樓外是楊柳青青,暮色冥冥,煙籠翠瓦,樓中人則心有戚戚,籠在心頭的是那如煙霧般的愁緒,進而逼出“休近小闌干,夕陽無限山”兩句,暗自警告自己,切莫憑欄望遠啊,在這蒙蒙之色中,只能眼見夕陽漸漸低沉,落入遠山,而思念的`人更在遠山之外,望也望不到,只是徒增傷感罷了。結(jié)尾兩句,與“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有異曲同工之妙。
這首詞以白描手法寫主人公在小樓中所見之景,全為景語,但景中含情,情景交融,毫無矯揉造作之氣,令人回味無窮。詞中之景都是從閨閣中所看到的,傷情之人眼中的景象都是凄迷傷感的,因此“不洗鉛華,而自然淡雅!贝嗽~寫得十分含蓄,只描寫景物而不明確表達其作詞之意,很類似于《花間集》的風格。
菩薩蠻的原文賞析及翻譯10
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
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
玉階空佇立,宿鳥歸飛急。
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
——唐代·李白《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
譯文及注釋
譯文
遠處舒展的樹林之上暮煙籠罩一片迷蒙,翠綠蒼碧的山色深到極致。夜色彌漫進高高的閨樓,有人正在樓上獨自憂愁。
玉石的臺階上,徒然侍立盼望。那回巢的鳥兒,在歸心催促下急急飛翔。哪里是我返回的路程?只看到道路上的長亭連著短亭。
注釋
菩薩蠻,唐教坊曲名。又名《菩薩篁》、《重疊金》、《花間意》、《梅花句》等!抖抨栯s編》說:“大中初,女蠻國入貢,危髻金冠,瓔珞被體,號為菩薩蠻,當時倡優(yōu)遂制《菩薩蠻曲》,文士亦往往聲其 詞!焙髞,《菩薩蠻》便成了詞人用以填詞的詞牌。但據(jù)《教坊記》 載開元年間已有此曲名。到底孰是,今不可考。
平林:平原上的林木。《詩經(jīng)·小雅·車舝》:“依彼平林,有集維鷮!泵珎鳎骸捌搅,林木之在平地者也!
漠漠:迷蒙貌。煙如織:暮煙濃密。
傷心:極甚之辭。愁苦、歡快均可言傷心。此處極言暮山之青。
暝色:夜色。
玉階:玉砌的臺階。這里泛指華美潔凈的臺階。
佇(zhù)立:長時間地站著等候。
歸:一作“回”。
長亭更短亭:古代設在路邊供行人休歇的亭舍。庾信《哀江南賦》云:“十里五里,長亭短亭!闭f明當時每隔十里設一長亭,五里設一短亭。亭,《釋名》卷五:亭,停也,人所停集也!案币蛔鳌斑B”。
賞析
這首詞上下兩片采用了不同的手法,上片偏于客物景物的渲染,下片著重主物心理的描繪。然而景物的渲染中卻帶有濃厚的主物色彩,主物心理的描繪又糅合在客物景物之中。因而從整體上來說,的與景、主物與客物,又融闊一片。
“平林漠漠煙如織”,是寫游子眼中之景物!捌搅帧,不是“平地的樹林”;而是山丘上的樹林。林木依山而生,高低錯落,本不會“平”,而著一“平”字,不僅準確地寫出了游子自高樓下視所見之遠景,而且表現(xiàn)了闊大而高遠的意境。“如織”二字,一言煙霧密度之大,一是襯托游人離愁之濃。如果說這一句僅僅是的景交融的話,那么下一句詞人便把自己的主物色彩盡的地涂抹于景物之上,似乎已把大自然人格化了。這里的“傷心中”,語義雙關(guān),一是極言寒山之中,一是說寒山似乎因傷心而中透。山猶如此,人何以堪。秋天,本是文人墨客傷感的季節(jié),又加上寒山日暮,煙鎖霧封,所以游子的思歸之的已達極致。因此,接下二句“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中的“愁”字的逼出,自是水到渠闊!瓣陨,即暮色。暝色本不會動,而曰“入高樓”,不僅十分形象地寫出了夜色漸近的過程,而且似乎暗示隨著夜幕的降臨愁意也闖入了游子的心頭。以上是上片,主要是寫景,但景中有的。先寫自然之景,后寫人工建筑,最后寫樓中之人,由遠及近,極有次第。
這首詞通過描寫平林、寒山的深秋景色,和想象家人盼歸的形象,抒發(fā)了游子思婦的兩地相思之的。此詞層次清晰,跌宕有序。移的于景,的景相生。既有鮮明的形象描寫,又有細致的心理刻另。句子簡約而不晦澀,文字質(zhì)樸而不平板,可為唐代文人詞中上乘之作。
下片立足于主物的感受上。在暮靄沉沉之中,主人公久久地站立在石階前,感到的只是一片空茫!翱铡币彩巧掀戳淼木拔锔腥鞠碌谋厝唤Y(jié)果。主物的緒并不是孤立存在著的,它立刻又融入了景物之中——“宿鳥歸飛急”。這一句插得很巧妙。作者用急飛的宿鳥與久立之人形闊強烈的對照。一方面,南宿鳥急歸反襯出人的落拓無依;另一方面,宿鳥急歸無疑地使抒的主人公的內(nèi)心騷動更加劇烈。于是,整個的緒波動起來。如果說上片的“愁”字還只是處于一種泛泛的心理感受狀態(tài),那么,現(xiàn)在那種朦朧泛泛的意識逐漸明朗化了。它是由宿鳥急歸導發(fā)的。所以下面就自然道出了:“何處是歸程?”主人公此刻也急于尋求自己的歸宿,來掙脫無限的愁緒?墒菤w程在何處呢?只不過是“長亭連短亭”,并沒有一個實在的.答案。有的仍然是連綿不斷的落拓、惆悵和空寞,在那十里五里、長亭短亭之間。征途上無數(shù)長亭短亭,不但說明歸程遙遠,同時也說明歸期無望,以與過片“空佇立”之“空”字相應。如此日日空候,思婦的離愁也就永無窮盡了。結(jié)句不怨行人忘返,卻愁道路幾千,歸程迢遞,不露哀怨,語甚醞藉。韓元吉《念奴嬌》詞云,“尊前誰唱新詞,平林真有恨,寒煙如織。”短短的一首詞中,掇取了密集的景物:平林、煙靄、寒山、暝色、高樓、宿鳥、長亭、短亭,借此移的、寓的、傳的,手法極為嫻熟,展現(xiàn)了豐富而復雜的內(nèi)心世界活動,反映了詞人在客物現(xiàn)實中找不到人生歸宿的無限落拓惆悵的愁緒。
歷來解說此詞,雖然有不少論者認為它是眺遠懷人之作,但更多的人卻說它是羈旅行役者的思歸之辭。后一種理解,大概是受了宋代文瑩《湘山野錄》所云“此詞不知何人寫在鼎州滄水驛樓”一語的影響。以為既然題于驛樓,自然是旅人在抒思歸之的。其實,古代的驛站郵亭等公共場所以及廟宇名勝的墻壁上,有些詩詞不一定是即景題詠,也不一定是寫者自己的作品。
細玩這首詞,也不是第一稱謂,而是第三稱謂。有如電影,從“平林”、“寒山”的遠鏡頭,拉到“高樓”的近景,復以“暝色”做特寫鏡頭造闊氣氛,最終突出“有人樓上愁”的半身鏡頭。分明是第三者所控制、所描撰的場景變換。下片的歇拍兩句,才以代言的方法,模擬出另中人的心境。而且詞中的“高樓”、“玉階”,也不是驛舍應有之景。驛舍郵亭,是不大會有高樓的,它的階除也決不會“雕欄玉砌”,正如村舍茅店不能以“另棟雕梁”形容一樣。同時,長亭、短亭,也不是望中之景;即使是“十里一長亭,五里一短亭”中的最近一座,也不是暮色蒼茫中視野所能及。何況“長亭更短亭”,不知凡幾,當然只能意想于心頭,不能呈現(xiàn)于樓頭人的眼底。
菩薩蠻的原文賞析及翻譯11
這首詞是在公元九世紀(唐僖宗中和年間)避亂洛陽時的作品。客居洛陽,正是多事之秋,戰(zhàn)亂頻仍,民不聊生;自己則浪跡他鄉(xiāng)一事無成。所以詞一開頭,就以排比偶句抒慨。上句寫景,洛陽多,春光確實很好;下句抒慨,洛陽多才子,但他們卻因為生不逢時而垂老他鄉(xiāng)。洛陽的大好春光未能使之陶醉,反而觸發(fā)了他的隱憂,可見這位“洛陽才子”此時感慨頗深。這里,“春光好”是淡寫,“他鄉(xiāng)老”卻是重筆,情景兩兩對舉,比照十分鮮明,以情景的反差表現(xiàn)了心理的反差,突出了“春光”卻在“他鄉(xiāng)”、雖“好”可惜已“老”的心境。明代戲劇家讀到這里說“可憐可憐,使我心惻”(評本《花間集》卷一),可見“他鄉(xiāng)老”一語,既是韋莊一類晚唐士人的慨嘆,也是歷代失意士人胸中共有的塊壘。三四句承上,一句寫景,一句寫心。魏王堤即魏王池,因“貞觀中,以賜魏王泰”而得名,它是東都洛陽的游賞勝景。但安史亂后,東都已失去昔日的魅力,更何況此時游賞,就更有一番今不如昔之感了。句中著一“暗”字,雖是煙籠柳堤的實景描繪,但也確是作者的虛筆映襯,從中透露出一種歷史與的迷蒙感,所以下句就直接托出“此時心轉(zhuǎn)迷”的心態(tài)。眼前的是春光繚亂、煙柳迷茫之景,胸中翻騰的是懷才不遇、心志凄迷之情。眼迷心迷,景迷情迷,使他又一次陷入迷惘之中。這也正是他在《中渡晚眺》一詩中所寫的“魏王堤畔柳如煙,有客傷時獨扣舷”的情與景,不過這里情景更為密合,意旨更為蘊藉。
過片與首句呼應,具體描繪春光之好:紅艷,春水清澈,鴛鴦雙雙,嬉戲水上,一片明麗的,一派盎然的春意。寫到這里,作者似乎已從上片心迷之情中解脫出來,陶醉于融洽的春光之中了。其實并不,后面兩句說明他又一次以情景的反差來表現(xiàn)自己心理的反差,又一次表達自己的心迷:“凝恨對殘暉,憶君君不知”。這里,詞人面對殘暉,一方面是恨意郁結(jié),家國之痛,身世之悲,都化成恨在心頭凝結(jié)。下一“凝”字,極共沉重。另方面是深切憶念,故國之憶,親友之憶,都化成怨在心底激蕩。下一“憶”字,格外深摯。“君不知”三字,以怨對方的不知、、無動于衷,曲折表達自己的憶念之深、之切、之誠、之純,真是“無限低徊,可謂語重心長矣”(丁壽田等《唐五代四大名家詞》乙篇)。吳蘅照在《居詞話》中說:“韋相清空善轉(zhuǎn)”。這首詞,以恨轉(zhuǎn)憶,以景迷轉(zhuǎn)心迷,以情景反差轉(zhuǎn)心理反差,就此一端,也可看出吳蘅照說他“善轉(zhuǎn)”是不錯的.。
洛陽是詞人的第二,因而他對洛陽有著深厚的感情。此詞開頭,即疊用“洛陽”二字,而且突出地把它放在句首,就是這種感情的具現(xiàn)。“洛陽才子”是詞人自指,因為他的成名之作就是在洛陽寫的,并獲得了“秦婦吟秀才”的美譽。洛陽的春光好在:一是魏王堤上陰翳的,上蔽天日,下蔭游人;二是水暖,鴛鴦雙浴于澄波碧水之中。依依,更添之情;鴛鴦喁喁,益增之感。這些都是詞人在洛陽所習見的景物,因而情不自禁地流露出心底的呼喚。
菩薩蠻的原文賞析及翻譯12
原文
如今卻憶江南樂,當時年少春衫薄。騎馬倚斜橋,滿樓紅袖招。
翠屏金屈曲,醉入花叢宿。此度見花枝,白頭誓不歸。
譯文及注釋:
作者:佚名
譯文
現(xiàn)在我才回想起江南的好處來,當時年少風流,春衫飄舉,風度翩翩。我騎著大馬,斜靠小橋,滿樓的女子都被我的英姿所傾倒。
閨房屏障曲折迂回,掩映深幽,那就是我醉宿花叢之所在,F(xiàn)在要是能再有像當年那樣的遇合,我就是到白頭也一定不會想回來。
注釋
、牌兴_蠻:詞牌名。
⑵紅袖:指代少女。梁簡文帝《采蓮賦》:“素腕舉,紅袖長!边@里指青樓中妓女之類。
、谴淦粒鸿傆恤浯涞钠溜L。金屈曲:屏風的折疊處反射著金光。一說金屈曲是屏風上的金屬環(huán)紐。
、然▍玻褐复我碧幍钠G麗境界。
、苫ㄖΓ罕扔魉姁鄣呐印
賞析:
作者:佚名
此詞是對往事的回顧以及感慨!叭缃駞s憶江南樂”的“如今”是跟從前做對比的,意思是說:我現(xiàn)在才反而回想起江南的好處!皡s”是反對之詞,“如今卻憶”四個字一筆勾銷了當年的“人人盡說江南好”,再次突出他當時并沒有認為江南好的意思。當時在江南,他并不以江南為快樂,他的心心意意都在那“紅樓別夜”的中原,都在那“勸我早歸家”的美人,所以對那風景如畫的江南,壚邊似月的酒女都并沒產(chǎn)生絲毫的留戀。但等他離開了江南,反而卻回憶起在江南那段生活的美好了。唐代詩人賈島(據(jù)《全唐詩》四七二卷一作劉皂詩)有詩云:“客合并州已十霜,歸心日夜憶咸陽。無端更渡桑乾水,卻望并州是故鄉(xiāng)!彼f:“我在并州做客已經(jīng)十年了,不分日夜思念的是長安附近的咸陽,如今我渡過桑乾河來到更遠的地方,回首并州,倒仿佛并州也是我的故鄉(xiāng)了。”韋莊所寫的也是這種心理。他在江南思念著中原,離開江南到更遠的蜀中,他又覺得在江南的生活也畢竟是快樂的,是值得懷念的了。韋莊多數(shù)的詞所傳達的感發(fā)的力量不是靠形象,而是靠敘述的口吻,也就是用賦的筆法?墒撬⒉皇遣挥眯蜗,“當時年少春衫薄”中的“春衫薄”三字就是形象,寫少年的光景之美好和可懷念。李商隱有過兩句詩:“庾郎最年少,芳草妒春袍。”為陪襯庾郎的年少,用了春袍的質(zhì)料的輕快和色澤的鮮明的形象,那使芳草都嫉妒的這樣的明快充滿活力的春袍,正是青年的形象。“騎馬倚斜橋”,更是形象,怎樣描寫男青年的英武瀟灑,西方文學作品里少女心目中的男青年形象就是所謂的白馬王子,中國也有類似的傳統(tǒng),白居易的詩:“郎騎白馬傍垂楊,妾折青梅倚短墻,墻頭馬上遙相望,一見識君即斷腸。”這位中國青年騎的也是白馬。韋莊“騎馬倚斜橋,滿樓紅袖招”,也是寫的這樣的男女之間感情的遇合,一定要重視他們共同所寫的這種遇合的傳統(tǒng),這種遇合都同時有一種共同的含意,就是要以最好的年華,最出人的才能,最好的面貌去得到這種可貴的遇合。“騎馬倚斜橋”是英武與瀟灑的結(jié)合,“騎馬”是英雄勇武的一面,“倚斜橋”是風流瀟灑的一面,“滿樓紅袖招”是說滿樓的女子都為之傾倒。韋莊的'這兩句詞是說他當年何嘗沒有才華,何嘗沒有遇合,何嘗沒有人賞愛,然而他那時沒有對滿樓的紅袖鐘情。因為他第一句就寫的是“如今卻憶江南樂”,所以他所說的“滿樓紅袖招”都是反面的陪襯,意思是說:我當年有那樣的年華、遇合、賞愛,但我沒有看重這些,而這一切現(xiàn)在都過去了。至此為止,寫的都是對江南往昔的回憶。
下半闋“翠屏金屈曲,醉入花叢宿”二句,一則可能仍是寫回憶中的情事,再則也可能是寫今日之情事,有兩種可能,也可以兼指。用“翠”“金”二字,意在寫明環(huán)境之美。“花叢”在古人詩詞中,不單是指自然界的花叢,廣義的還指如花的女子,他說:我當年面對“滿樓紅袖招”都沒有鐘情,而現(xiàn)在要能再有像當時那樣的遇合,“此度見花枝”,我便將要“白頭誓不歸”了!笆摹北硎酒鋺B(tài)度之斷然堅決!鞍最^誓不歸”這句與《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的“未老莫還鄉(xiāng)”是鮮明的對比,當年是說沒有年老還可以暫時不回故鄉(xiāng),真正意思是說年老時一定要回鄉(xiāng)。而如今白發(fā)蒼蒼卻不但不會還鄉(xiāng),反而說誓不回鄉(xiāng)了。韋莊是京兆杜陵人,而且也在洛陽住過,所以不管是長安也好,洛陽也好,都是他的故園和舊居所在,他現(xiàn)在由“未老莫還鄉(xiāng)”轉(zhuǎn)變成“白頭誓不歸”,是因為他無家可回,無國可歸了,唐朝已經(jīng)完全滅亡了。韋莊留在蜀中,王建曾一度馳檄四方,欲聯(lián)合討伐朱溫,從而形成兩個對立的陣營。對于唐朝滅亡這樣一件震動天下的大事,韋莊不可能沒有受到震動。當年在江南時說“未老莫還鄉(xiāng)”,是因為長安還有希望收復,回鄉(xiāng)的希望依然存在,但在他留寓蜀中時,唐朝已經(jīng)徹底滅亡了,回鄉(xiāng)的希望蕩然無存,所以他才決然的說“白頭誓不歸”,口氣極為決斷,含義則極為沉痛。著一“誓”字,無比堅決,以斬盡殺絕之語,寫無窮無盡之悲。這正是韋莊詞的特色。
菩薩蠻的原文賞析及翻譯13
銀河宛轉(zhuǎn)三千曲。浴鳧飛鷺澄波綠。何處是歸舟。夕陽江上樓。
天憎梅浪發(fā)。故下封枝雪。深院卷簾看。應憐江上寒。
譯文
河水曲折,河水彎彎,飛鷺雙雙對對,在那碧波上回旋。哪兒有他乘坐的歸舟?在夕陽的余暉里,我獨立江邊小樓。上天都憎恨梅花,開得太多太盛,用大雪封蓋梅的.枝頭。在幽凄的深院,卷簾看外邊,真痛惜寒江上正在歸來的那條船。
注釋
銀河:天河。借指人間的河。
浪發(fā):濫開。
賞析
此詞詠梅雪,而實為抒羈旅別情,并暗含飄零不偶之慨。首句大筆渲染,雪岸蒼茫,隨江蜿蜒,狀如銀河,"三千曲"極言其逶迤不絕。第二句呈現(xiàn)一幅臘去春盡的景色,晴光淑氣,凜冽中透露出生機。由此引發(fā)出歸思,化用柳永《八聲甘州》的詞,語淡情濃,耐人尋味。下片由雪下梅引出閨思。上天討厭梅花的縱情開放,所以降大雪將花封蓋。你卷簾既見院里雪下之梅,當知江上寒中之我,你我心照可矣。表達了相思之苦。全詞八句,可謂句句景,亦句句情,景中寓情,情以景見。上下呼應而無痕,情景渾融而莫辨,既工巧而又渾成,工巧之至,即為渾成。
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詞詠梅雪,而實為羈旅別情之作,其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不詳。有人說作于周邦彥入太學時期,但沒有確證。
周邦彥
周邦彥(1056年-1121年),中國北宋末期著名的詞人,字美成,號清真居士,漢族,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歷官太學正、廬州教授、知溧水縣等;兆跁r為徽猷閣待制,提舉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創(chuàng)作不少新詞調(diào)。作品多寫閨情、羈旅,也有詠物之作。格律謹嚴。語言典麗精雅。長調(diào)尤善鋪敘。為后來格律派詞人所宗。舊時詞論稱他為“詞家之冠”。有《清真集》傳世。
菩薩蠻的原文賞析及翻譯14
《菩薩蠻·滿宮明月梨花白》作者為唐朝詩人溫庭筠。其古詩全文如下:
滿宮明月梨花白,故人萬里關(guān)山隔。金雁一雙飛,淚痕沾繡衣。
小園芳草綠,家住越溪曲。楊柳色依依,燕歸君不歸。
「前言」
溫庭筠《菩薩蠻》十四首是詞史上的一段豐碑,影響極為深遠。《菩薩蠻·滿宮明月梨花白》為其中一首。此詞神致宛然,感情真切,含蘊多姿,語言貼合溫詞造語精工、密麗濃艷的風格;寫思婦月夜懷念故人的怨情。詞作通過一系列意象對比將主人公的怨情剝開,做到了以物動情,以景寫情,情思悠悠。
「注釋」
①宮:《爾雅﹒釋宮》:“宮謂之室,室謂之宮!薄督(jīng)典釋文》:“古者貴賤同稱宮,秦漢以來,唯王者所居稱宮焉!贝酥敢话阃ピ鹤≌,非王者所居。一說,宮,指宮苑。
、诮鹧悖褐咐C衣上的圖案,此指遠方親人來函。古人有鴻雁傳書的說法。
、邸凹易 本洌阂晕魇┳詻r。越溪:水名,即若耶溪。在今浙江省境內(nèi),相傳西施曾在此溪中浣紗。曲:彎曲幽深的地方。
④依依:輕柔的樣子!对娊(jīng)﹒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
、菥褐高h離家鄉(xiāng)之男子。一說,指宮女。燕:雪本作“雁”。
「翻譯」
灑滿庭中的月光啊,像院里的梨花一樣白,你可照見我那思念的人兒么,相隔萬里多少關(guān)塞。繡衣上一雙金雁展翅欲飛,淚濕羅衫時更愁歡情難再?葱@綠草凄凄,想起故鄉(xiāng)彎彎的`越溪。楊柳輕舞著依依春情,春燕歸來帶著無邊的春意。燕歸人卻不歸來,不知何時才能與他相聚。
「賞析」
此詞寫思婦月夜懷念故人的怨情。起拍二句,寫一獨居深閨之女子,見皓月當空、滿院梨花雪白而興起的懷念故人之情。“萬里關(guān)山”,極言距離之遠。三、四兩句,言正思念間,忽接“萬里關(guān)山”外故人之函,悲喜交集,不禁淚下沾衣。換頭二句,寫江南春景(上片首句為詠夜晚景色,此句詠白晝景色)之美,并說明家居若耶溪畔。結(jié)拍二句,言春色已深,燕又歸來,而郎君仍不歸家。思婦獨居日久,此時此際,其心情之痛楚、憂傷,自令人不難想像。細玩全文,則上片言及之“故人”與下片中所寫到的“燕歸”而仍未歸之“君”,應為同一人。
菩薩蠻的原文賞析及翻譯15
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
唐代:溫庭筠
小山重疊金明滅,鬢云欲度香腮雪。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
照花前后鏡,花面交相映。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鴣。
譯文
眉妝漫染,疊蓋了部分額黃,鬢邊發(fā)絲飄過。潔白的香腮似雪,懶得起來,畫一畫蛾眉,整一整衣裳,梳洗打扮,慢吞吞,意遲遲。
照一照新插的花朵,對了前鏡,又對后鏡,紅花與容顏,交相輝映,剛穿上的綾羅裙襦,繡著一雙雙的金鷓鴣。
注釋
小山:眉妝的名目,指小山眉,彎彎的眉毛。另外一種理解為:小山是指屏風上的圖案,由于屏風是折疊的,所以說小山重疊。金:指唐時婦女眉際妝飾之“額黃”。明滅:隱現(xiàn)明滅的樣子。金明滅:形容陽光照在屏風上金光閃閃的樣子。一說描寫女子頭上插戴的飾金小梳子重疊閃爍的情形,或指女子額上涂成梅花圖案的`額黃有所脫落而或明或暗。
鬢云:像云朵似的鬢發(fā)。形容發(fā)髻蓬松如云。度:覆蓋,過掩,形容鬢角延伸向臉頰,逐漸輕淡,像云影輕度。欲度:將掩未掩的樣子。香腮雪:香雪腮,雪白的面頰。
蛾眉:女子的眉毛細長彎曲像蠶蛾的觸須,故稱蛾眉。一說指元和以后叫濃闊的時新眉式“蛾翅眉”。
弄妝:梳妝打扮, 修飾儀容。
羅襦:絲綢短襖。
鷓鴣:貼繡上去的鷓鴣圖,這說的是當時的衣飾,就是用金線繡好花樣,再繡貼在衣服上,謂之“貼金”。
賞析
這首《菩薩蠻》,為了適應宮廷歌伎的聲口,也為了點綴皇宮里的生活情趣,把婦女的容貌寫得很美麗,服飾寫得很華貴,體態(tài)也寫得十分嬌柔,仿佛描繪了一幅唐代仕女圖。
詞學專家周汝昌先生認為:此篇通體一氣。精整無只字雜言,所寫只是一件事,若為之擬一題目增入,便是“梳妝”二字。領會此二字,一切迎刃而解。而妝者,以眉為始;梳者,以鬢為主;故首句即寫眉,次句即寫鬢。
小山,眉妝之名目,晚唐五代,此樣盛行,見于《海錄碎事》,為“十眉”之一式。大約“眉山”一詞,亦因此起。眉曰小山,也時時見于當時詞中,如五代蜀秘書監(jiān)毛熙震《女冠子》云:“修蛾慢臉(臉,古義,專指眼部),不語檀心一點(檀心,眉間額妝,雙關(guān)語),小山妝!闭感∩矫级。又如同時孫光憲《酒泉子》云:“玉纖(手也)淡拂眉山小,鏡中嗔共照。翠連娟,紅縹緲,早妝時!币嗾龑懗繆y對鏡畫眉之情景?芍∩奖局^淡掃蛾眉,實與韋莊《荷葉杯》所謂“一雙愁黛遠山眉”同義。
舊解多以小山為“屏”,其實未允。此由(1)不知全詞脈絡,誤以首句與下無內(nèi)在聯(lián)系;(2)不知“小山”為眉樣專詞,誤以為此乃“小山屏”之簡化。又不知“疊”乃眉蹙之義,遂將“重疊”解為重重疊疊。然“小山屏”者,譯為今言,謂“小小的山樣屏風”也,故“山屏”即為“屏山”,為連詞,而“小”為狀詞;“小”可省減而“山屏”不可割裂而止用“山”字。既以“小山”為屏,又以“金明滅”為日光照映不定之狀,不但“屏”“日”全無著落,章法脈絡亦不可尋矣。
重,在詩詞韻語中,往往讀平聲而義為去聲,或者反是,全以音律上的得宜為定。此處聲平而義去,方為識音。疊,相當于蹙眉之蹙字義,唐詩有“雙蛾疊柳”之語,正此之謂。金,指唐時婦女眉際妝飾之“額黃”,故詩又有“八字宮眉捧額黃”之句,其良證也。
已將眉喻為山,再將鬢喻為云,再將腮喻為雪,是謂文心脈絡。蓋晨間閨中待起,其眉蹙鎖,而鬢已散亂,其披拂之發(fā)縷,掩于面際,故上則微掩眉端額黃,在隱現(xiàn)明滅之間;下則欲度腮香,——度實亦微掩之意。如此,山也,金也,云也,雪也,構(gòu)為一幅春曉圖,十分別致。
上來兩句所寫,待起未起之情景也。故第三句緊接懶起,起字一逗——雖曰懶起,并非不起,是嬌懶遲遲而起也。閨中曉起,必先梳妝,故“畫蛾眉”三字一點題——正承“小山”而來!芭獖y”再點題,而“梳洗”二字又正承鬢之腮雪而來。其雙管并下,脈絡最清。然而中間又著一“遲”字,遠與“懶”相為呼應,近與“弄”字互為注解!芭弊肿钇妫蚨且黄勰。一“遲”字,多少層次,多少時光,多少心緒,多少神情,俱被此一字包盡矣。
梳妝雖遲,終究須有完畢之日,故過片重開,即寫梳妝已罷,最后以兩鏡前后對映而審看梳妝是否合乎標準。其前鏡,妝臺奩內(nèi)之座鏡也;其后鏡,手中所持之柄鏡也——俗呼“把兒鏡”。所以照者,為看兩鬢簪花是否妥恰,而兩鏡之交,“套景”重疊,花光之與人面,亦交互重疊,至于無數(shù)層次!以十個字寫此難狀之妙景,盡得神理,實為奇絕之筆。
詞筆至此,寫梳妝題目已盡其能事了,后面又忽有兩句,又不知為何而設?新貼,新鮮之“花樣子”也,剪紙為之,貼于綢帛之上,以為刺繡之“藍本”者也。蓋言梳妝既妥,遂開始一日之女紅:刺繡羅襦,而此新樣花貼,偏偏是一雙一雙的的鷓鴣圖紋。閨中之人,見此圖紋,不禁有所感觸。此處之所感所觸,乃與開頭之山眉深蹙,夢起遲妝者相應。由此一例足見飛卿詞極工于組織聯(lián)絡,回互呼應之妙。
此詞對后世頗有影響。電視連續(xù)劇《后宮甄嬛傳》劇終曲曾采用此詞原文為歌詞,由劉歡作曲,姚貝娜演唱。
【菩薩蠻的原文賞析及翻譯】相關(guān)文章:
菩薩蠻·回文原文翻譯及賞析12-19
菩薩蠻原文及翻譯05-14
菩薩蠻原文及賞析09-03
菩薩蠻原文及賞析12-18
《菩薩蠻》原文及賞析03-09
菩薩蠻·商婦怨原文、翻譯及賞析01-30
菩薩蠻原文及賞析(推薦)09-24
菩薩蠻·春閨原文賞析10-17
(精品)菩薩蠻原文及賞析10-28
(推薦)菩薩蠻原文及賞析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