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乱码_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大片_最新国产免费Av网址_国产精品3级片

范文資料網(wǎng)>書稿范文>賞析>《寄東魯二稚子古詩原文及賞析

寄東魯二稚子古詩原文及賞析

時間:2022-10-17 10:46:15 潔桓 賞析 我要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寄東魯二稚子古詩原文及賞析

  在日復(fù)一日的學(xué)習(xí)、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沒少看到經(jīng)典的古詩吧,古詩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體式的詩,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創(chuàng)作的詩。古詩的類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寄東魯二稚子古詩原文及賞析,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寄東魯二稚子古詩原文及賞析

  寄東魯二稚子古詩原文及賞析1

  【題解】

  此詩深沉纏綿,委婉細(xì)膩,寫出對兒女們的一片深情,在李白詩中并不多見!澳巷L(fēng)吹歸心”以下一段,把深沉的思念托之于想象中的情景,內(nèi)在的感情外化為鮮明具體的藝術(shù)形象,較之杜甫的《月夜》,手法相似而藝術(shù)效果卻更為強(qiáng)烈。

  【全詩】

  《寄東魯二稚子》

  [唐].李白.

  吳地桑葉綠,吳蠶已三眠。

  我家寄東魯,誰種龜陰田。

  春事已不及,江行復(fù)茫然。

  南風(fēng)吹歸心,飛墮酒樓前。

  樓東一株桃,枝葉拂青煙。

  此樹我所種,別來向三年。

  桃今與樓齊,我行尚未旋。

  嬌女字平陽,折花倚桃邊。

  折花不見我,淚下如流泉。

  小兒名伯禽,與姊亦齊肩。

  雙行桃樹下,撫背復(fù)誰憐。

  念此失次第,肝腸日憂煎。

  裂素寫遠(yuǎn)意,因之汶陽川。

  【翻譯和賞析】

  點(diǎn)擊進(jìn)入

  【賞析】

  本來愛子之心、親子之情在詩人李白來說,無時不有。尤其當(dāng)春天來了,葉綠了,花開了,思家思親之情因睹物感時而越來越強(qiáng)烈。“思發(fā)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xì)w》),這是離家在外的人常有的情況。這首詩也是寫春日思家。開頭幾句簡潔樸素地描畫了吳地(金陵春秋時屬吳國)春景,心中涌起了綿綿情思。雖然吳地桑葉綠了,春蠶三眠將老了,再眠一次就結(jié)繭抽絲了。這是春耕的好時節(jié),可是我那寄居?xùn)|魯?shù)募抑,誰能種田呢?(龜陰,龜山之北,亦指東魯。龜山在山東新泰縣西南。)春朝的事肯定已經(jīng)來不及了,在長江邊游蕩仍然心事茫茫,不知如何是好。只能借溫暖濕潤的南風(fēng)將歸心送回故園,恨不得一下子飛落在自家的酒樓前。前八句為第一段,詩人抒春來思家之情,由景人情,自然親切,行為心態(tài),真摯深沉,細(xì)致入微,感人至深。語言樸實(shí),極耐咀嚼。三眠之蠶很快成繭,繭中含絲,與“思”諧音!罢l種” 雖是問話,答話沒寫出,但問時已有不堪勞作的小兒女形象浮現(xiàn)腦中!帮w” 字直摹出歸心似箭之態(tài)……

  中間十四句為第二段,生動親切地表達(dá)了慈父對子女的憐愛。詩人先用六句順承第一段寫樓及樓東桃樹。三年前詩人親手種下的,而今桃樹長大了,茂盛的枝葉直拂青云,樹與酒樓同高了……詩人一往情深地想象著,描繪著,筆端傾注出對故園的熱烈摯愛和深切懷念。“我行尚未施”一句又將滔滔情思頓然斂住,使思與行的矛盾顯得更突出,詩人的遺憾與焦灼表現(xiàn)得更強(qiáng)烈。

  后八句從思物(桃樹)轉(zhuǎn)到思人。李白長女名平陽,幼子名伯禽,其時都沒成年,故題中稱“稚子”。詩人對孩子非常嬌愛,稱女兒為“嬌女”。他想象女兒正折了花倚著桃樹,想念著父親,盼望著父親。可是盼啊,望啊,父親還沒回來,孩子失望了,傷心了,淚如泉涌……小兒子可能長得和姐姐一般高了,由于沒有得到父愛又失去母愛,他一步不離地跟著姐姐,小姐弟相依為命。當(dāng)他們雙雙走過桃樹下時,又有誰會疼愛地?fù)崦麄兊谋臣,關(guān)心和愛護(hù)他們呢? 本來自己應(yīng)該盡到做父親的義務(wù),給失去母愛的孩子更多的父愛,然而,此時遠(yuǎn)在金陵,欲歸不得,悵然茫然,黯然傷神。因骨肉久離別,畫面上想象中的孩子淚如泉涌,正是因?yàn)楫嬅嫱猬F(xiàn)實(shí)中的詩人老淚橫流。這一節(jié)想象很細(xì)膩、很形象,是因?yàn)樗柚饲耙还?jié)的桃樹形象,使畫面中心突出,形象集中。三年未歸,孩子無時無刻不掛在心上,他們的身體和小樹一起長高,他們的容貌象盛開的桃花一樣姣好,他們的身影,他們的足跡都離不開桃樹,甚至思念、盼望父親也是折了桃花,倚著桃樹……這株桃樹恰恰是父親離家前親手所種,所以離家的父親思家思親自然思桃樹,在家的兒女思念盼望離家的父親當(dāng)然也圍繞著桃樹。桃樹成了父子間傳遞刻骨情思的媒介物。

  這一段抒情達(dá)到高潮,情深意濃,父子間思念借美好的景物、明媚的春光而映襯得更深沉濃烈。

  最后四句為第三段,詩人以 “念此”收束住想象,斂起幻想的翅膀,直接描寫自己的憂思與深情。思念越深,失望越大,傷心越重。“念此失次第,肝腸日憂煎”正是詩人對自己因久別未歸日夜思家,而漸失常態(tài),倍受煎熬情狀的真實(shí)寫照。何以解憂?詩人沒有用浪漫的不切實(shí)際的`辦法,而是實(shí)實(shí)在在做具體事——拿出白絹寫上自己對子女的思念之情,寄到家中。這首詩就是這樣產(chǎn)生的!傲选弊钟玫酶纱嗬,而“遠(yuǎn)意”不單指地域阻隔之遙,更是說自父親肺腑中傾瀉出的深情。汶陽川指山東汶水,這里也即指東魯。“之”在這里是動詞“到”、“往”之意,與前“飛墮”意同。人未歸而詩到意到,前后照應(yīng),益見詩人一片愛子情深。

  與抒情真摯相關(guān),這首詩語言質(zhì)樸,不華麗雕飾,無典故神話,好象父子面對面親切敘離情,如同摯友間坦誠說知心話,嘮家常,明白如話,親切感人。

  這首詩的構(gòu)思縝密,隨情布局,由吳地到東魯,由春時到春事,由土地到家園,由酒樓到桃樹,由桃樹到稚子……密針細(xì)線,恰恰反映了詩人慈愛殷殷,情思綿綿。又由于父子兩地思念而詩人一往情深,所以詩中還有由此及彼,由實(shí)入幻又返回現(xiàn)實(shí)的跳躍。全詩脈絡(luò)清晰,承接自然,跳躍合理,氣韻飛動。

  沒有想象就沒有浪漫主義的詩歌。這首詩主要是憑借合情合理的想象將抽象的情思具體化,以東魯家中酒樓東的一株桃樹為中心,描畫出真實(shí)的生活圖景,表現(xiàn)了詩人真摯的思子之情。在這首以真摯樸實(shí)為抒情特點(diǎn)的詩中,充分運(yùn)用了想象,表現(xiàn)了詩人一貫的浪漫主義特色。

  寄東魯二稚子古詩原文及賞析2

  寄東魯二稚子

  吳地桑葉綠,吳蠶已三眠。

  我家寄東魯,誰種龜陰田?

  春事已不及,江行復(fù)茫然。

  南風(fēng)吹歸心,飛墮酒樓前。

  樓東一株桃,枝葉拂青煙。

  此樹我所種,別來向三年。

  桃今與樓齊,我行尚未旋。

  嬌女字平陽,折花倚桃邊。

  折花不見我,淚下如流泉。

  小兒名伯禽,與姊亦齊肩。

  雙行桃樹下,撫背復(fù)誰憐?

  念此失次第,肝腸日憂煎。

  裂素寫遠(yuǎn)意,因之汶陽川。

  翻譯

  吳地的桑葉已經(jīng)碧綠,吳地的蠶兒已經(jīng)三眠。

  我的家室遠(yuǎn)寄東魯,我家的田地誰人勞作?

  我欲春日耕種已經(jīng)趕不上了,能否乘船江行而返也心感茫然。

  南方來風(fēng)吹著我的思鄉(xiāng)之心,飛墮在家鄉(xiāng)的酒樓門前。

  樓的東邊有一株桃樹,枝條高聳被青煙籠罩。

  這株桃樹是我臨行時所栽,一別至今已是三年。

  桃樹如今與酒樓一樣高了,我出行在外仍未回返。

  我的嬌女名叫平陽,手折花朵倚在桃樹邊盼我回家。

  折下桃花不見父親的面,眼淚嘩嘩如同泉水流淌。

  我的小兒名叫伯禽,已經(jīng)與姐姐一樣高了。

  他倆并肩雙行在桃樹之下,誰能撫背憐愛他倆?

  想到這里心中不定七上八下,肝腸憂煎日甚一日。

  撕片素帛寫下遠(yuǎn)別的心懷,借此我仿佛也回到了汶陽之川。

  注釋

  吳地:即今江蘇一帶,春秋時此地屬吳國。

  三眠:蠶蛻皮時,不食不動,其狀如眠;蠶歷經(jīng)三眠,方能吐絲結(jié)繭。

  東魯:即今山東一帶,春秋時此地屬魯國。

  龜陰田:這里借此指李白在山東的田地。

  春事:春日耕種之事。

  酒樓:據(jù)《太平廣記》所載,李白在山東寓所曾修建酒樓。

  拂青煙:拂動的青煙,形容枝繁葉茂狀。

  向三年:快到三年了。

  向:近。

  旋:還,歸。

  “嬌女字平陽”:此句下一作“嬌女字平陽,有弟與齊肩。雙行桃樹下,折花倚桃邊。折花不見我,淚下如流泉!

  撫背:撫摩肩背;長輩對晚輩的撫愛舉動。

  失次第:失去了常態(tài),指心緒不定,七上八下。次第,常態(tài),次序。

  裂素:指準(zhǔn)備書寫工具之意。素,絹素,古代作書畫的白絹。

  之:到。

  汶陽川:指汶水,因汶陽靠近汶水故稱。

  鑒賞

  這是一首情深意切的寄懷詩,詩人以生動真切的筆觸,抒發(fā)了思念兒女的骨肉深情。詩以景發(fā)端,在讀者面前展示了“吳地桑葉綠,吳蠶已三眠”的`江南春色,把自己所在的“吳地”(這里指南京)桑葉一片碧綠,春蠶快要結(jié)繭的情景,描繪得清新如畫。接著,即景生情,想到東魯家中春天的農(nóng)事,感到自己浪跡江湖,茫無定止,那龜山北面的田園不知由誰來耕種。思念及此,不禁心急如焚,焦慮萬分。春耕的事已來不及料理,今后的歸期尚茫然無定。詩人對離別了將近三年的遠(yuǎn)在山東的家庭,田地,酒樓,桃樹,兒女,等等一切,無不一往情深,尤其是對自己的兒女更傾注了最深摯的感情!半p行桃樹下,撫背復(fù)誰憐?”他想象到了自己一雙小兒女在桃樹下玩耍的情景,他們失去了母親(李白的第一個妻子許氏此時已經(jīng)去世),此時不知有誰來撫摩其背,愛憐他們。想到這里,又不由得心煩意亂,肝腸憂煎。無奈之下,只能取出一塊潔白的絹素,寫上自己無盡的懷念,寄給遠(yuǎn)在汶陽川(今山東泰安西南一帶)的家人。詩篇洋溢著一個慈父對兒女所特有的撫愛、思念之情。

  這首詩一個最引人注目的藝術(shù)特色,就是充滿了奇警華贍的想象。

  “南風(fēng)吹歸心,飛墮酒樓前”,詩人的心一下子飛到了千里之外的虛幻境界,想象出一連串生動的景象,猶如運(yùn)用電影鏡頭,在讀者眼前依次展現(xiàn)出一組優(yōu)美、生動的畫面:山東任城的酒樓;酒樓東邊一棵枝葉蔥蘢的桃樹;女兒平陽在桃樹下折花;折花時忽然想念起父親,淚如泉涌;小兒子伯禽,和姐姐平陽一起在桃樹下玩耍。

  詩人把所要表現(xiàn)的事物的形象和神態(tài)都想象得細(xì)致入微,栩栩如生。“折花倚桃邊”,小女嬌嬈嫻雅的神態(tài)維妙維肖;“淚下如流泉”,女兒思父傷感的情狀活現(xiàn)眼前;“與姊亦齊肩”,竟連小兒子的身長也未忽略;“雙行桃樹下,撫背復(fù)誰憐?”一片思念之情,自然流瀉。其中最妙的是“折花不見我”一句,詩人不僅想象到兒女的體態(tài)、容貌、動作、神情,甚至連女兒的心理活動都一一想到,一一摹寫,可見想象之細(xì)密,思念之深切。

  緊接下來,詩人又從幻境回到了現(xiàn)實(shí)。于是,在藝術(shù)畫面上讀者又重新看到詩人自己的形象,看到他“肝腸日憂煎”的模樣和“裂素寫遠(yuǎn)意”的動作。誠摯而急切的懷鄉(xiāng)土之心、思兒女之情躍然紙上,凄楚動人。

  全詩由見吳人勞作而思家里當(dāng)是春耕時節(jié),繼而對家中的桃樹展開描寫,隨即由樹及人,抒發(fā)對兒女的一片想念之情。結(jié)尾點(diǎn)明題意,表達(dá)寄托思念之意。全篇如同一封家書,言辭親切,充滿關(guān)愛之情。

  毋庸置疑,詩人情景并茂的奇麗想象,是這首詩神韻飛動、感人至深的重要原因。過去有人說:“想象必須是熱的”(艾迪生《旁觀者》),意思大概是說,藝術(shù)想象必須含有熾熱的感情。讀者重溫這一連串生動逼真、情韻盎然的想象,就不難體會到其中充溢著怎樣熾熱的感情了。如果說,“真正的創(chuàng)造就是藝術(shù)想象的活動”(黑格爾語),那么,李白這首充滿奇妙想象的作品,是無愧于真正的藝術(shù)創(chuàng)造的。

  創(chuàng)作背景

  據(jù)詩題下注“在金陵作”可知,此詩作于金陵(今南京),創(chuàng)作時間當(dāng)在唐玄宗天寶七載(748年)至九載(750年)之間,有人認(rèn)為是在天寶八載(749年)所作。天寶三載(744年),李白因在朝中受權(quán)貴排擠,懷著抑郁不平之氣離開長安,就在他寓居金陵時寫下了這首親切感人的詩篇。

  寄東魯二稚子古詩原文及賞析3

  【原文

  《寄東魯二稚子》

  .[唐].李白.

  吳地桑葉綠,吳蠶已三眠。

  我家寄東魯,誰種龜陰田。

  春事已不及,江行復(fù)茫然。

  南風(fēng)吹歸心,飛墮酒樓前。

  樓東一株桃,枝葉拂青煙。

  此樹我所種,別來向三年。

  桃今與樓齊,我行尚未旋。

  嬌女字平陽,折花倚桃邊。

  折花不見我,淚下如流泉。

  小兒名伯禽,與姊亦齊肩。

  雙行桃樹下,撫背復(fù)誰憐。

  念此失次第,肝腸日憂煎。

  裂素寫遠(yuǎn)意,因之汶陽川。

  【賞析】

  詩題下注曰: “在金陵作”,標(biāo)明這是李白四十四歲到五十五歲期間以梁園(開封)、金陵(南京)為中心的第二次漫游時的作品。

  李白二入長安,被賜金還山后,便回東魯(山東任城,今濟(jì)寧市)家中。不久又南下吳越。從天子身邊驟然跌落下來,詩人敏銳地體察到人情的冷暖: “一去麒麟閣,遂收朝市乖,故交不過門,秋草日上階”(《書懷贈南陵常贊府》),“一朝謝病游江海,疇昔相知幾人在?前門相揖后門關(guān),今日結(jié)交明日改。”(《贈從弟南平太守之遙》)在這種情勢下,夫妻、父子之間的親情,便顯得格外可貴,值得珍惜。天寶十三載(754)春,李白在廣陵(揚(yáng)州)與魏萬相遇,同舟入秦淮、上金陵。魏萬是一位極崇拜李白的青年詩人,二人相見后即結(jié)為忘年之交,魏萬酬李白詩中還特別說到他“愛子在鄒魯”。由此可知,李白思子懷鄉(xiāng)之情,大概是他們經(jīng)常談?wù)摰脑掝}。這詩即寫于天寶十三載春夏之間。

  明人高棅曰: “唐人好詩,多是征戍、遷謫、行旅、離別之作,往往能感動激發(fā)人意!(《唐詩品匯·序論》)上列幾種類型的詩的主題思想基本相同,大都是悲傷離別、思家懷國,然而卻能使讀者反復(fù)吟詠、歷久不衰,這是為什么呢?這是由于表達(dá)這一基本主題思想的具體的客觀事物百態(tài)千姿和詩的藝術(shù)形象千差萬別所致。仇兆鰲評杜甫《返照》詩引黃白山云: “年老多病,感時思?xì)w,集中不出此四意,而橫說豎說,反說正說,無不曲盡其情!本褪沁@個道理。李白遭遇坎坷,一生潦倒,對相思離別的體驗(yàn)與感受特別深切,他的《秋浦寄內(nèi)》、《在尋陽非所寄內(nèi)》、《南流夜郎寄內(nèi)》以及這首《寄東魯二稚子》等詩,雖然是離合悲歡的傳統(tǒng)題材,而能婉惻動人,道理也正在此。

  這首詩不象李白多數(shù)五古、七古那樣,使用大量變幻無窮、五光十色的比興形象,使人恍惚迷離,歸趣難窮。全詩脈絡(luò)清楚,辭顯意明,除個別地名外,再無艱深難解之處,也不見斧鑿痕跡,而它“能感動激發(fā)人意”,全因它是一片發(fā)自肺腑的至深真情的自然流露。它似一首思鄉(xiāng)小曲,娓娓敘述家常,緩緩說入:詩人羈留金陵,當(dāng)花花草草、桃紅柳綠的江南景色在目前時,觸景生情,不免勾起在家鄉(xiāng)時一幕幕令人賞心留戀的往事。首先想到,此刻家鄉(xiāng)的春事已過,不知龜山之北的田怎樣種下的!龜山,在今山東新泰縣西南,在此泛指魯?shù)。這兩句詩,“詞顯意深,語近情遙”。繼而又想:即使現(xiàn)在趕回去,也已經(jīng)來不及,更何況我的'歸期尚茫然無定! “江行”,指沿大運(yùn)河自金陵歸魯。詩人欲歸不能的焦慮不安心情和盤托出。于是不得不將“歸心” “飛”去,思家思子之情,象一股激流,流動在遙遠(yuǎn)的想象之中;想到在任城的酒樓,樓東的桃樹,桃樹下無人痛愛的嬌女愛子……。在不加任何雕飾的記敘中,飽含著詩人深厚、純凈、真摯的愛,讀來使人鼻酸。尾末四句是詩人回憶后的感受:只要一想起這些,心情便失去平靜,真是日夜遭受著思子懷鄉(xiāng)的熬煎啊!于是他把自己在異鄉(xiāng)的“遠(yuǎn)意”,寫在精白的絹?zhàn)由希催@首詩,把它送到汶水之旁,即他在魯?shù)募脑⒌,以寄托情思?/p>

  一首好詩,必有貫穿全篇的抒情線索。這首詩的抒情線索是李白對二稚子的深情思念。詩中桑蠶是吳地風(fēng)物,酒樓和重見疊出的桃樹是東魯家中的典型景物,詩人通過這條抒情主線把它們串連起來,于是我們便感受到詩人靈魂的顫動。

  【點(diǎn)評】

  此詩情景間敘,景是常景,事是常事,語言明白如話,寫來卻如此動人,關(guān)鍵是情真。“眼前景物口頭語,便是詩家絕妙辭”。

  家書語,入詩妙在不直敘,有映帶。田園兒女,老杜妙于入詩,老杜愁苦得妙,妙在真;李擺脫得妙,妙在逸。(鐘評)

  (“嬌女”、“小兒”諸句)寫嬌女、孤兒,無情無緒,的的可思。(譚評)細(xì)極,卻不家,嵥,亦家,嵥槊钫,不讀老杜諸詩不知。(鐘評) (鐘惺、譚元春《詩歸》)

  (“樓東”四句)家常語,瑣瑣屑屑,彌見其真,得《東山》詩意。(沈德潛《唐詩別裁》)

  寄東魯二稚子古詩原文及賞析4

  《寄東魯二稚子》

  [唐]李白

  原文:

  吳地桑葉綠,吳蠶已三眠。我家寄東魯,誰種龜陰田?春事已不及,江行復(fù)茫然。南風(fēng)吹歸心,飛墮酒樓前。樓東一株桃,枝葉拂青煙。此樹我所種,別來向三年。桃今與樓齊,我行尚未旋。嬌女字平陽,折花倚桃邊。折花不見我,淚下如流泉。小兒名伯禽,與姊亦齊肩。雙行桃樹下,撫背復(fù)誰憐?念此失次第,肝腸日憂煎。裂素寫遠(yuǎn)意,因之汶陽川。

  注釋:

  1、東魯,這里指山東任城(今山東濟(jì)寧市)一帶。

  2、吳地,泛指金陵一帶。

  3、龜陰,龜山(在今山東新泰市)以北地區(qū),山的北面叫陰。龜陰田,李白借用《左傳·定公十年》齊人來歸龜陰田的典故,指自己在東魯?shù)奶锏亍?/p>

  4、春事,農(nóng)事。

  5、拂青煙,形容桃樹枝葉茂盛。

  6、向,近。

  7、旋,回。

  8、失次第,形容心緒紊亂。

  9、裂素,裁紙的意思。

  10、之,至。汶陽川,借指汶水。因汶陽在今山東寧陽縣境,靠近汶水。

  賞析:

  李白寓居金陵時,看到當(dāng)?shù)厣>G蠶肥,遙想到寄居?xùn)|魯?shù)膬号鞔嗽,以此抒發(fā)對他們的懷念和憐愛之情。這是一首情深意濃的寄懷詩,詩人以生動意切的`筆觸,抒發(fā)了思念兒女的骨肉深情。此詩以景發(fā)端,為我們展示了一幅清新如畫的江南春色圖。接著即景生情,想到了遠(yuǎn)方的家和兒女,泛起慈父之情。詩人運(yùn)用華贍的想象,把所要表現(xiàn)的事物形態(tài)和神態(tài)都想象得細(xì)致入微、栩栩如生。綺麗的想象使此詩情景并茂,神韻飛動,感人至深。

【寄東魯二稚子古詩原文及賞析】相關(guān)文章:

寄東魯二稚子原文及賞析08-29

東魯門泛舟二首原文及賞析08-22

東魯見狄博通原文及賞析09-02

東魯門泛舟二首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09-09

《稚子弄冰》原文及賞析08-30

稚子弄冰原文及賞析08-18

五月東魯行答汶上君原文及賞析08-20

夢游天姥吟留別 / 別東魯諸公原文及賞析11-21

東溪原文及賞析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