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失街亭教案
作為一名老師,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jù),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失街亭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失街亭教案1
教學目的:
1、 了解主要人物的思想性格
2、 欣賞傳神生動的語言描寫
教學重點:
1、探究人物性格
2、掌握描寫方法。
教學過程:
一、第95回梗概:馬謖立下軍令狀,自告奮勇去守街亭。司馬懿指揮大軍把馬謖的軍營圍困在一座土山上,蜀軍不戰(zhàn)自亂,街亭失守,魏延、王平等各路人也頻頻失利。司馬懿兵到西城,諸葛亮臨危不懼,用空城計嚇退了司馬懿。
第96回梗概:馬謖自縛后前來請罪,為了嚴明軍紀,諸葛亮揮淚斬馬謖,然后又上表劉禪,自貶三級。曹休準備進攻吳國,鄱陽太守周魴到曹營詐降,以自刎、斷發(fā)之舉騙取了曹休的`信任,結果曹休中計大敗。
二、介紹作家作品。見《點津》167頁。
三、請用《三國演義》的章回體形式,給課文的四部分命一個小標題。
四、分析人物形象。
1、作者寫馬謖主要采用了那些手法?
2、作者寫諸葛亮采用了哪些手法?
五、作業(yè)。點津上習題。
美文賞析
孔明分撥已定,先引五千兵退兵去西城縣搬運糧草,忽然使余次飛馬報到,說:“司馬懿引大軍十五,望西城蜂擁而來!”時孔明身邊無大將,只有一班文官,所引五千軍,已分一半先運糧草去了,只剩二千五百軍在城中。眾官聽得這個消息,盡皆失色。孔明登城望之,果然塵土沖天,魏兵分兩路望西城縣殺來?酌鱾髁睿獭皩㈧浩毂M皆隱匿;諸軍各守城鋪,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語者,斬之!大開四門,每一門用二十軍士,扮作百姓,灑掃街道。如魏兵到時,不可擅動,吾自有計。”孔明乃披鶴氅,戴綸巾,引二小童攜琴一張,于城上敵樓前,憑欄而坐,焚香操琴。
卻說司馬懿前軍哨到城下,見了如此模樣,皆不敢進,急報與司馬懿。懿笑而不信,遂止住三軍,自飛馬遠遠望之。果見孔明坐于城樓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左有一童子,手捧寶劍;右有一童子,手執(zhí)麈尾。
城門內(nèi)外,有二十余百姓,低頭灑掃,傍若無人。懿看畢大疑,便到中軍,教后軍作前軍,前軍作后軍,望北山路而退。次子司馬昭曰:“莫非諸葛亮無軍,故作此態(tài)?父親何故便退兵?”懿曰:“亮平生謹慎,不曾弄險。今大開城門,必有埋伏。我兵若進,中其計也。汝輩豈知?宜速退。”于是兩路兵盡皆退去。孔明見魏軍遠去,撫掌而笑。
眾官無不駭然,乃問孔明曰:“司馬懿乃魏之名將,今統(tǒng)十五萬精兵到此,見了丞相,便速退去,何也?”孔明曰:“此人料吾平生謹慎,必不弄險;見如此模樣,疑有伏兵,所以退去。吾非行險,蓋因不得已而用之。此人必引軍投山北小路去也。吾已令興、苞二人在彼等候!北娊泽@服曰:“丞相之機,神鬼莫測。若某等之見,必棄城而走矣!笨酌髟唬骸拔岜褂卸灏,若棄城而走,必不能遠遁。得不為司馬懿所擒乎?”后人有詩贊曰:瑤琴三尺勝雄師,諸葛西城退敵時。十五萬人回馬處,土人指點到今疑。言訖,拍手大笑,曰:“吾若為司馬懿,必不便退也!彼煜铝,教西城百姓,隨軍入漢中:司馬懿必將復來。于是孔明離西城望漢中而走。
賞析:有人說,一味小心的人不能做大事,也只有小心的人才能做大事。這句話看似矛盾,而實際上卻講出了事情的本質(zhì)所在,這一點從諸葛亮的空城計上就可以清楚地看出來。孔明一生謹慎,這次忽然用了極冒險的計策,似乎不合乎常理,而他就是用的這種不合常理迷惑了司馬懿的推理。
孔明分兵拒司馬,馬謖奉命守街亭
司馬設伏取蜀兵,馬謖大意失街亭
亡羊補牢時已晚,發(fā)號施令別打算
趙云神勇保軍資,孔明揮淚斬馬謖
作者寫馬謖主要采用了那些手法?
。ㄌ崾荆褐苯用鑼懼饕钦Z言情態(tài)描寫:主要是馬謖的三“笑”
“某自幼熟讀兵書,頗知兵法。豈一街亭不能守耶?”
“丞相何故多心也?量此山僻之處,魏兵如何敢來!”——一“笑”
“汝真女子之見!……若魏兵到來,吾教他片甲不回!”——二“笑”
“汝莫亂道!……吾素讀兵書,丞相諸事尚問于我,汝奈何相阻耶?”
“彼若有命,不來圍山!”——三“笑”
……此一些語言充分展現(xiàn)出一個自視甚高、輕敵麻痹、夸夸其談、目中無人的謀士形象。
再就是間接描寫:
一是通過寫王平的謹慎謙恭反襯馬謖的自驕蠻橫;二是通過寫諸葛亮的自責沉著側面襯托馬謖的無知幼稚;三是通過寫司馬氏父子的機謹善謀和笑反襯馬謖的無能。)
作者寫諸葛亮采用了哪些手段?
1、襯托手法:
、僖运抉R懿的態(tài)度反襯:
懿嘆曰:“諸葛亮真乃神人,吾不如也。”
、谝酝跗降恼_建議來襯托:
“吾累隨丞相經(jīng)陣,每到之處,丞相盡意指教。今觀此山,乃絕地也。若魏兵斷我汲水之道,軍士不戰(zhàn)自亂矣!
2、直接描寫:
、僦松迫,小心謹慎:馬謖熟讀兵法,派他守街亭;王平做事謹慎,派王平協(xié)助馬謖
、谥酥,機智多謀:料到司馬懿必取街亭,早作防備;查看布兵圖樣,知馬謖無知;街亭失守,穩(wěn)妥撤兵漢中。
、塾掠谧载煟航滞な睾笳f:“大事去矣,此吾之過也!”
、苡星橛辛x,賞罰分明,不徇私情:自己喜歡馬謖,盡管馬謖自縛來見,還是揮淚斬馬謖,但答應替他撫養(yǎng)子女。
失街亭教案2
【導學新概念】
《三國演義》是一部歷史演義小說。它以三國時代的歷史為背景,描述了自東漢靈武帝劉宏中平元年(184年)到西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將近一百年的政治、軍事以及外交的斗爭故事!妒Ы滞ぁ饭(jié)選自《三國演義》第95回和96回。它通過對魏、蜀兩國對街亭的爭奪戰(zhàn)役的描述,贊揚了諸葛亮卓越的軍事才能和深謀遠慮,以及嚴肅執(zhí)法、勇于自責的優(yōu)良作風;批判了馬謖狂妄自大、脫離實際、言過其實、違反軍令的嚴重錯誤。
指導學生自讀《失街亭》,要結合單元教學要求,引導學生反復閱讀課文,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疏通文意,弄清文章是通過哪些生動的情節(jié)和人物的語言來表現(xiàn)諸葛亮和馬謖這兩個人物性格的。
【資料顯示屏】
西江月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發(fā)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三國演義》卷首詞)
《三國演義》是一部歷史演義小說,羅貫中在寫這本書時的歷史依據(jù),就是晉朝史學家陳壽的史書《三國志》,所以在明朝嘉靖元年,即1522年,《三國演義》首次雕刻印刷的時候,它的扉頁上題著兩行字:“晉平陽侯陳壽史傳,后學羅本貫中編次。”當然,他們之所以這樣說,其另個目的是想讓人們相信,《三國演義》是用一個生動的故事講述了一段真實的歷史。
。ń庾x《三國演義》顧振彪、顧之川主編,京華出版社20xx年版第6頁)
全部故事的基本輪廊和基本線索,主要人物的主要活動,大體上同歷史記載相去不遠。但三國歷史只是一個骨架,作品的血肉部分則主要是創(chuàng)作者(其中包括長期以來特別是宋元時期人民群眾、民間藝人、下層文人)所創(chuàng)作、虛構的,概括了更廣闊更豐富的社會歷史內(nèi)容。
。ā吨袊蟀倏迫珪ぶ袊膶W》,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第683頁)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陸游《書憤》)
街亭,古地名,又叫街泉亭、街城,在今甘肅省莊浪東南。公元228年春天,諸葛亮出兵伐魏,派馬謖帶領五萬多人馬做先鋒,到軍事重鎮(zhèn)街亭去抵御魏軍。魏國的大將軍曹真派張為先鋒,帶領五萬人來應敵。馬謖只知死搬兵書教條,不聽部下王平的建議,把軍隊安排在街亭沿線的山坡上,前后有十多公里長,成一條長蛇陣,結果被張
包圍在山上,斷了水道,蜀軍不戰(zhàn)自亂,失了街亭。
(《解讀〈三國演義〉》,京華出版社20xx年版第139-140頁)
【教學設計AB】
設計A
導語設計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這是電視連續(xù)劇《三國演義》的主題曲,也是小說的卷首詞。歌聲高亢渾厚,意境深邃悠遠,但在它那明白如話的歌詞里卻包含著筆墨難盡的歷史滄桑。每當這首歌回響在耳畔,我們的思緒都會情不自禁地被它引向電視劇《三國演義》中那動人的畫面,引向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中那動人心弦的爭霸故事。節(jié)選自第95回和96回的街亭失守諸葛亮揮淚斬馬謖的故事早已膾炙人口。
教學過程
一、導入(見導語設計)
二、整體感知
引導學生快速閱讀課文,借助注釋和工具書掃清文字障礙,了解《三國演義》第95回和第96回梗概。
1.需重點注意下列字詞
謖sù 睿ruì 偏裨pí 椅jǐ角 垓g。樾 文幾jī 殛jí 鯀gǔn 干系 疑兵 須 哨見 鼓噪
2.弄清眾多出場人物
列出蜀、魏雙方出場人物,弄清相互間的關系。
3.介紹《三國演義》第95和第96回梗概。
目的:幫助學生更好地熟悉故事情節(jié),加深對作品的理解。
第95回梗概:馬謖立下軍令狀,自告奮勇去守街亭。司馬懿指揮大軍把馬謖的軍營圍困在一座土山上,蜀軍不戰(zhàn)自亂,街亭失守,魏延、王平等各路人也頻頻失利。司馬懿兵到西城,諸葛亮臨危不懼,用空城計嚇退了司馬懿。
第96回梗概:馬謖自縛后前來請罪,為了嚴明軍紀,諸葛亮揮淚斬馬謖,然后又上表劉禪,自貶三級。曹休準備進攻吳國,鄱陽太守周魴到曹營詐降,以自刎、斷發(fā)之舉騙取了曹休的信任,結果曹休中計大敗。
三、揣摩文意,概括要點
思考:本文的線索是什么作者如何圍繞線索把錯綜復雜的矛盾組織起來推動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
這一過程旨在培養(yǎng)學生捕捉信息和篩選信息的能力。
學生討論后,教師歸納:
1.節(jié)選部分人物眾多,矛盾復雜。有蜀魏之間的矛盾。在蜀漢內(nèi)部,有諸葛亮和馬謖、馬謖與王平的矛盾;在曹魏內(nèi)部,有司馬懿和朝廷、朝廷和孟達間的矛盾。這些矛盾有的趨向激化,有的逐漸緩和。
2.圍繞這些矛盾開展的情節(jié)更加錯綜復雜。作者以蜀漢為主要方面,以諸葛亮為主要人物,以街亭的攻守作為線索,來組織這些情節(jié),前后反復照應,因此故事情節(jié)組織得井井有條。
3.本文以街亭的攻守作為線索。第一部分寫馬謖立狀守街亭和諸葛亮周密部署,命令馬謖“謹守”,當?shù)老抡欢R謖卻違令拒諫,屯兵北上。第二部分寫司馬懿采取“圍山斷水”的戰(zhàn)術,奪取了街亭;諸葛亮布置退卻。第三部分主要寫因街亭失守而斬馬謖。這三部分始終不離街亭的攻守。
4.前后照應,主要集中在說明街亭的重要、“當?shù)老抡焙汀皣綌嗨边@幾個問題上。如“圍山斷水”,在第三、五、六、七、九自然段反復照應,使得文章脈絡分明,結構緊湊。
四、鑒賞
再讀課文,思考:作者是如何塑造人物形象的
這一設計意在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如何運用多種藝術手法來塑造人物形象。
明確:1.運用對比和襯托的手法表現(xiàn)人物性格。
作品中的人物有正反、主次之分。正反對比,用次要襯托主要是本文描寫人物的一個重要手法。如將諸葛亮的知己知彼、小心謹慎,同馬謖的紙上談兵、狂妄自大對比;用次要人物王平的正確建議,襯托主要人物諸葛亮部署的正確。
2.通過生動的情節(jié)和人物的語言、情態(tài)表現(xiàn)人物性格。如馬謖的三次“笑曰”(①“笑”諸葛亮“多心”,②“大笑”王平“真女子之見”,③“大笑”司馬懿“彼若有命,不來圍山”),表現(xiàn)了馬謖狂妄自大、麻痹輕敵的性格和思想。
3.通過揭示人物的心理活動表現(xiàn)人物性格。如“斬馬謖”一段,以諸葛亮的“三哭”(“揮淚”“流涕”“大哭不已”)揭示出諸葛亮的復雜的心理活動,表現(xiàn)了他執(zhí)法嚴明、忠于蜀漢、嚴于自責、體恤部屬等多方面的性格。
五、品味精彩片斷
美讀課文第三段。
賞析:讀了這一段文字,一個活生生的只會紙上談兵的人物形象呼之欲出,似乎當年的.趙括又進入了我們的視野。我們看,馬謖說的第一句話就把諸葛亮的的千叮嚀萬囑咐當作了耳旁風,他的語氣里還似乎有點笑話諸葛亮的謹慎多余。當王平向他提建議的時候,馬謖滿口理論,什么“憑高視下,勢如劈竹”,什么“置之死地而后生”,把自己素讀兵書當成了炫耀的資本,殊不知這正是他自己的思想誤區(qū),而這樣的人在生活中不是常常遇到嗎
設計B
教學過程
一、導入(同設計A)
二、比較閱讀
《三國演義》記敘的主要事件和主要人物在歷史上都有記載,但許多細節(jié)是虛構的。課本節(jié)選的這部分,寫的是諸葛亮想要北定中原而出兵祁山,魏蜀之間在街亭的一次戰(zhàn)斗。試將下面兩則史料與課文加以比較。
1.諸葛亮出祁山。加位特進,遣督諸軍,拒亮將馬謖于街亭。謖依阻南山,不下?lián)恰=^其汲道,擊,大破之。
(晉陳壽《三國志·張 傳》)
2。亮身率諸軍攻祁山,戎陳整齊,賞罰肅而號令明,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應亮,關中響震。魏明帝西鎮(zhèn)長安,命張拒亮,亮使馬謖督諸軍在前,與戰(zhàn)于街亭。謖違亮節(jié)度,舉動失宜,尤為所破。亮拔西縣千余家,還于漢中,戮謖以謝眾。
。〞x陳壽《三國志·諸葛亮傳》)
此練習落實課后練習二的要求。
三、美文賞析
提示:在《三國演義》中,繼失街亭后,接著寫了空城計——武侯彈琴退仲達,而實際上這個故事完全是虛構的,因為當時與諸葛亮直接對陣的是曹真,街亭之戰(zhàn)也是曹真派張去的。那么故事中的主人公司馬懿當時又在哪里呢當時,魏國有三路大軍在前線拒敵,東路軍在揚州,總指揮是曹休;中路軍在宛城,總指揮是司馬懿。東路軍和中路軍都是防備東吳。還有一路就是西路軍了,總指揮是曹真。
品讀《三國演義》第95回一段:
孔明分撥已定,先引五千兵退兵去西城縣搬運糧草,忽然使余次飛馬報到,說:“司馬懿引大軍十五,望西城蜂擁而來!”時孔明身邊無大將,只有一班文官,所引五千軍,已分一半先運糧草去了,只剩二千五百軍在城中。眾官聽得這個消息,盡皆失色?酌鞯浅峭粔m土沖天,魏兵分兩路望西城縣殺來?酌鱾髁睿獭皩㈧浩毂M皆隱匿;諸軍各守城鋪,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語者,斬之!大開四門,每一門用二十軍士,扮作百姓,灑掃街道。如魏兵到時,不可擅動,吾自有計!笨酌髂伺Q氅,戴綸巾,引二小童攜琴一張,于城上敵樓前,憑欄而坐,焚香操琴。
卻說司馬懿前軍哨到城下,見了如此模樣,皆不敢進,急報與司馬懿。懿笑而不信,遂止住三軍,自飛馬遠遠望之。果見孔明坐于城樓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左有一童子,手捧寶劍;右有一童子,手執(zhí)麈尾。
城門內(nèi)外,有二十余百姓,低頭灑掃,傍若無人。懿看畢大疑,便到中軍,教后軍作前軍,前軍作后軍,望北山路而退。次子司馬昭曰:“莫非諸葛亮無軍,故作此態(tài)父親何故便退兵”懿曰:“亮平生謹慎,不曾弄險。今大開城門,必有埋伏。我兵若進,中其計也。汝輩豈知宜速退!庇谑莾陕繁M皆退去?酌饕娢很娺h去,撫掌而笑。眾官無不駭然,乃問孔明曰:“司馬懿乃魏之名將,今統(tǒng)十五萬精兵到此,見了丞相,便速退去,何也”孔明曰:“此人料吾平生謹慎,必不弄險;見如此模樣,疑有伏兵,所以退去。吾非行險,蓋因不得已而用之。此人必引軍投山北小路去也。吾已令興、苞二人在彼等候!北娊泽@服曰:“丞相之機,神鬼莫測。若某等之見,必棄城而走矣!笨酌髟唬骸拔岜褂卸灏,若棄城而走,必不能遠遁。得不為司馬懿所擒乎”后人有詩贊曰:
瑤琴三尺勝雄師,諸葛西城退敵時。十五萬人回馬處,土人指點到今疑。言訖,拍手大笑,曰:“吾若為司馬懿,必不便退也!彼煜铝睿涛鞒前傩,隨軍入漢中:司馬懿必將復來。于是孔明離西城望漢中而走。
賞析:有人說,一味小心的人不能做大事,也只有小心的人才能做大事。這句話看似矛盾,而實際上卻講出了事情的本質(zhì)所在,這一點從諸葛亮的空城計上就可以清楚地看出來。孔明一生謹慎,這次忽然用了極冒險的計策,似乎不合乎常理,而他就是用的這種不合常理迷惑了司馬懿的推理。司馬懿多次敗于孔明的計策,所以對孔明的每一個計策都抱著懷疑的態(tài)度進行推測,這一次空城計的成功又正是利用了司馬懿的多疑。
失街亭教案3
教學目標:
1、理清小說的情節(jié)
2、分析諸葛亮和馬謖這兩個人物的形象
教學重點:人物形象分析
教學難點:人物語言分析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發(fā)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這是電視連續(xù)劇《三國演義》的主題曲,也是小說的卷首詞。歌聲高亢渾厚,意境深邃悠遠,歌詞里卻包含著筆墨難盡的歷史滄桑。每當這首歌回響在耳畔,我們的思緒都會情不自禁地被它引向電視劇《三國演義》中那動人的畫面,引向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中那動人心弦的爭霸故事。節(jié)選自第95回和96回的街亭失守諸葛亮揮淚斬馬謖的故事早已膾炙人口,京劇里就有《失空斬》(馬謖拒諫失街亭、武侯彈琴退仲達、孔明揮淚斬馬謖)的經(jīng)典曲目。
二、整體感知
引導學生快速閱讀課文,借助注釋和工具書掃清文字障礙,了解《三國演義》第95回和第96回梗概。
1、需重點注意下列字詞。
謖睿偏裨 椅角垓心文幾殛鯀干系疑兵須哨見鼓噪
2、弄清眾多出場人物
列出蜀、魏雙方出場人物,弄清相互間的關系。
3、指明學生翻譯課后練習二中出自《三國志》中的兩則史料。
明確:譯文1.諸葛亮出兵祈山。魏主曹睿加封張郃特進的官職,派他統(tǒng)領各路軍馬,到街亭抵御諸葛亮的將領馬謖。馬謖依仗南山的險要,不到山下?lián)爻钦。切斷了馬謖部隊的取水道路,發(fā)動進攻,將馬謖打得大敗。
2.諸葛亮親自率領大軍攻打祈山,軍隊陣容整齊,賞罰嚴肅,號令明確,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離曹魏而響應諸葛亮,關中一帶,訇然震動。魏明帝親自西臨長安督戰(zhàn),命令張郃抵御諸葛亮,諸葛亮派馬謖率領軍隊為前鋒,與張郃在街亭交戰(zhàn)。馬謖違背諸葛亮的部署,措施行動不當,被張郃打得大敗。諸葛亮遷移西縣百姓千余戶,回到漢中,斬馬謖而向大眾謝罪。
4、討論:課文與史料相比,有何區(qū)別?
明確:史料所記只是一個梗概,而小說則進行了虛構和加工,加進了一些虛構的細節(jié),如:增加了蜀方守街亭的人員,將魏軍主將設為司馬懿,添進了許多符合人物性格的對話(馬謖拒諫),對人物的神態(tài)動作做了細致描繪(揮淚斬馬謖)等。
三、分析人物形象
1、導入:小說不同與史事,藝術的虛構正是小說的魅力所在。作為“七分事實,三分虛構”的《三國演義》,一些情節(jié)、故事乃至人物與史實有出入,或者全系文學虛構,并不影響其文學、歷史價值。唯其形象、生動,人物的性格更鮮明,一些故事情節(jié)才深入人心,為人們津津樂道,使三國往事家喻戶曉。
2、分組討論:小說中虛構的 “妙處”?
3、虛構一、增加了蜀方守街亭的.人員
明確:諸葛亮為了確保街亭的安全,派王平協(xié)助馬謖,再派高翔、魏延屯兵列柳城和街亭之右,作為援軍。突出孔明善于分析形勢、小心謹慎的特征,烘托出街亭在戰(zhàn)略上對于蜀軍的重要性,反襯出下文馬謖的狂妄、輕率。
4、虛構二、將魏軍主將設為司馬懿
提問:史料可證,街亭之戰(zhàn),魏軍主將是張邰,司馬懿與此戰(zhàn)無關。那么,小說為什么要將諸葛亮的對手改作司馬懿?
明確:小說中的司馬懿,既精通兵法又有實戰(zhàn)經(jīng)驗,絕非等閑之輩。派子偵察、親自巡哨、摸清守將的謹慎、知己知彼,斷絕水道、圍而不攻、放火燒山、多次設伏的善于用兵,反襯出馬謖的狂妄輕敵、紙上談兵。
多謀善斷的司馬懿確誠心地贊嘆諸葛亮 (司馬懿嘆曰:“諸葛亮真乃神人,吾不如也!) ,還從側面襯托了諸葛亮的指揮若定、用兵如神。
5、虛構三、符合人物性格的對話——馬謖拒諫
提問:賞析馬謖的語言,找出最能體現(xiàn)人物性格的語言描寫,概括人物的性格
明確:一笑:“丞相何故多心也?量此山僻之處,魏兵如何敢來!” (一意孤行,公然違令,目無“丞相”)
二笑:“汝真女子之見!……若魏兵到來,吾教他片甲不回!”“汝莫亂道!……吾素讀兵書,丞相諸事尚問于我,汝奈何相阻耶?”( 死守“兵法”,剛愎自用,看輕同僚)
三笑(大笑司馬懿):“彼若有命,不來圍山!”(妄自尊大,目空一切,小覷勁敵)
小結:王平的謹慎謙恭反襯馬謖的驕傲蠻橫,對馬謖語言的直接描寫,充分展示出一個自視甚高、輕敵麻痹、夸夸其談、目中無人的謀士形象。
6、虛構四、人物細致的神態(tài)——諸葛亮“三哭”
明確:諸葛亮在斬馬謖前后,感情錯綜復雜。作者寫他“揮淚”、“流涕”、“大哭不已”三次哭態(tài),惟妙惟肖地描繪出他當時豐富的內(nèi)心世界。諸葛亮涕淚縱橫,一為北伐失敗痛惜,一為馬謖違令遺憾,一為識人不深悔恨。種種情感,積累良久。斬將之時,難以自抑,猛然噴發(fā)。
第一次,想起馬謖亦為人才,相處日久,“義同兄弟”,為嚴明軍紀,不能不殺,有情而不枉法,執(zhí)法又不忘情,諸葛亮淚如泉涌,其情至真。不用“揩”、“抹”、“拭”等常用字,著一“揮”字,一見諸葛亮痛苦之深,一見諸葛亮決心之大。
第二次,當蔣琬勸阻他時,打動了他的心,但馬謖既立了軍令狀,“軍中無戲言”,所以忍心“流涕”說:“合當斬之。”“流涕”比“揮淚”悲傷程度又深一層,可見諸葛亮內(nèi)心的矛盾,既愛惜馬謖,又不得不處治馬謖。
第三次,當“武士獻馬謖首級于階下”的時候,諸葛亮又“大哭不已”。想到有負先帝重托、未聽先帝遺囑,痛恨、悔恨、內(nèi)疚、自責,各種感情交織在一起。諸葛亮是個大智者,但“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大哭不已”淋漓盡致地刻畫出諸葛亮此時真實情態(tài)。
小結:諸葛亮的"三哭",揭示出諸葛亮的復雜的心理活動,表現(xiàn)了他執(zhí)法嚴明、忠于蜀漢、嚴于自責、有情有義等多方面的性格。
7、總結小說塑造人物形象的藝術手法:
A.運用對比和襯托的手法表現(xiàn)人物性格。 作品中的人物有正反、主次之分。正反對比,用次要襯托主要是本文描寫人物的一個重要手法。如將諸葛亮的知己知彼、小心謹慎,同馬謖的紙上談兵、狂妄自大對比;用次要人物王平的正確建議,襯托主要人物諸葛亮部署的正確。(間接描寫)
B.通過生動的情節(jié)和人物的語言、情態(tài)揭示人物的心理活動、表現(xiàn)人物性格(馬謖“三笑”、諸葛亮“三哭”)。(直接描寫)
四、探討:街亭之失,誰之過?
第一種觀點,街亭之敗,馬謖應負主要責任。馬謖狂妄自大公然違令,蜀軍咽喉之地迅速丟失,造成全局被動。諸葛亮對馬的缺點并非全無認識,對街亭布防十分細致周密,如馬謖屯兵當?shù)赖謸跛抉R懿大軍,戰(zhàn)局會朝著有利于蜀方的方向發(fā)展。
第二種觀點,街亭之敗,諸葛亮應負主要責任。諸葛亮識人不深用人不當,致使街亭失陷全局被動。司馬懿評曰:"孔明用此人,如何不誤事?"諸葛亮自承"深恨己之不明",可見諸葛亮用人不當是失敗主要原因。
第三種觀點,關鍵并不在失街亭,而在諸葛亮此次北伐的戰(zhàn)略錯誤。蜀漢勢弱,曹魏勢強,諸葛亮戰(zhàn)略上處于劣勢,非用奇謀不能取勢。如從魏延之議,以奇兵經(jīng)子午谷突襲長安,以主力由褒斜道猛攻都城,二地守將夏侯、曹真(二人此次皆為諸葛亮戰(zhàn)敗)絕非諸葛亮對手(時司馬懿賦閑苑城),則長安指日可下。司馬懿的評論可證這一觀點:"諸葛亮平生謹慎,未敢造次行事。若是吾用兵,先從子午谷取長安,早得多時矣。"二出祁山的失敗也證明此路不通(后北伐即不再走此道)。"諸葛一生惟謹慎",不使險招坐失良機,也只有"長使英雄淚滿襟"了。
五、布置作業(yè)
小作文:結合史事、人物性格、心理,分析諸葛亮一生謹慎,為什么會任用馬謖為將。
失街亭教案4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薄⒘私狻度龂萘x》的內(nèi)容、地位及其價值,識記有關文學常識。
2、熟悉本課的語言特點,積累有關詞匯。
能力目標
1、欣賞《失街亭》中的戰(zhàn)爭描寫技巧。
。、欣賞《失街亭》中的人物描寫方法,進而理解諸葛亮的形象。
德育目標
通過學習課文,明確辦事要從實際出發(fā),死搬教條必然失敗的道理。
重點難點
。薄碗s的戰(zhàn)爭描寫分析。
2、人物性格展示的技巧。
第一課時
一、導語
中國明代為世界文化的繁榮做出過不朽的貢獻,僅以出現(xiàn)了《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等享譽世界的長篇小說和《牡丹亭》等杰出劇本而言,就足以令世人矚目。今天我們要欣賞《三國演義》中的一個精彩片段,借一斑而窺全豹,F(xiàn)在,請大家交流一下各自掌握的有關《三國演義》的情況。
教師在必要時補充以下幾點:
。薄ⅰ度龂萘x》是我國章回小說的開山之作,也是我國第一部最完整的長篇歷史演義小說。有人認為它是我國藝術成就最高的一部歷史演義小說。
2、該書成書之后,不僅國內(nèi)流傳很廣,而且流傳到國外,英國不列顛博物院、牛津大學圖書館。法國巴黎國家圖書館都有明代的刊本,日本、俄國都有不同版本流傳。它成了世界人民的共同財富。
。场ⅰ度龂萘x》的社會影響十分巨大,不僅對政治、軍事、思想和文學藝術有著明顯的影響,而且在經(jīng)濟領域也表現(xiàn)出不凡的魅力,近十幾年,世界一些著名企業(yè)的廠長經(jīng)理都讀這本書,有的還把它作為廠長經(jīng)理必讀書。
二、整體感知
學生快速閱讀課文,理情故事情節(jié)。
【明確】全文以孔明派將點兵為故事開端,以馬謖拒諫為故事發(fā)展,以雙方激戰(zhàn),蜀失街亭為故事高潮,以孔明布置退兵,揮淚斬馬謖為故事結局。其間錯綜復雜,多線交互,波瀾曲折。行文思路:細作急報(引子)——孔明調(diào)兵{開端:馬謖爭先(咽喉)——王平輔佐(謹慎)——高翔備救(謹慎)——魏延據(jù)要(周密)——趙鄧疑兵(周密)——自出斜谷(略提)}——馬謖拒諫(發(fā)展)——司馬探營(發(fā)展)——雙方激戰(zhàn)(高潮:司馬探營,調(diào)遣軍馬;司馬進兵,蜀兵喪膽;王平救援,張郃迎擋;馬謖敗逃,魏延救援;魏延被困,王平馳援;高翔救援,失去列柳;高魏劫寨,被困獲救;敗逃陽平關)——揮淚執(zhí)法(結局)。
三、研習課文
。、課文寫街亭之戰(zhàn),采用的是全景式寫法,重在戰(zhàn)爭雙方的形勢分析和調(diào)兵遣將等準備過程,蜀魏雙方在分析形勢和軍事部署上各有何特點?從中可以看出這場戰(zhàn)爭什么樣的特點?
【明確】寫雙方的形勢分析,主要是通過雙方主帥的語言來寫。諸葛亮聞聽司馬懿兵馬將到,立即猜出其“必取街亭,斷吾咽喉之路”。司馬懿令司馬昭前去探路,首先探街亭,“若街亭有兵守御,即當按兵不行”。諸葛亮囑馬謖“街亭雖小,干系甚重。倘街亭有失,吾大軍皆休矣”,并囑“下寨必當要道之處”。司馬懿聞聽“街亭有兵把守”即嘆“諸葛亮真乃神人,吾不如也”,當聽說守兵“軍皆屯于山上”時立即喜日“乃天使吉成功矣”。且看布兵,蜀方派王平在山下十里扎寨,魏方便派張郃阻擊;蜀方擔心王平不是張郃對手,派魏延去街亭之后接應,魏方兩面夾擊,三面包抄圍困魏延。以上雙方布兵互有了解,但是妙在后面蜀方的趙云、鄧芝和諸葛亮本人這兩路兵馬未被魏方料想徹底;而魏方出兵在列柳又不曾被蜀方全然知曉。真是同中有異,各有短長。可見,雙方形勢分析都看準了街亭為首要戰(zhàn)略重地,雙方的布兵都以街亭為重心,通盤考慮。這是一場旗鼓相當,高手相逢的惡戰(zhàn),任何一方的一丁點失誤,都將導致成為整個戰(zhàn)役的失敗一方。這種寫法表現(xiàn)了作者高屋建瓴,把握全局的大家風范。他把戰(zhàn)役放在了整個政治形勢和戰(zhàn)爭形勢中予以通盤考慮,為蜀國的國運將江河日下鋪下了基石,也為馬謖的必死蓄足了形勢。作者沒有孤立地寫街亭之戰(zhàn),而是在不動聲色中作了鳥瞰式繪畫,把具體的特定的街亭之戰(zhàn)與整個戰(zhàn)局溝通起來,如此更能突出馬謖的錯誤,增強對“死守教條”教訓的認識。
2、為什么戰(zhàn)役雙方都把街亭看得那么重要?
【明確】街亭是蜀兵進軍退兵的咽喉之地。毛宗崗在第95回總評中說:“前卷方寫孟達不聽孔明之言而失上庸,此卷便接寫馬設不聽孔明之言而失衡亭。上庸失而使孔明無進取之望,街亭失而幾使孔明無退足之處矣。何也?無街亭則陽平關危,陽平關危則不惟進無所得,而且退有所失也!边@在諸葛亮叮囑馬謖時也說得明白。蜀方固守街亭是北伐的保證,魏方死奪街亭是變被動為主動的關鍵。魏國要打退蜀軍,必然要找其要害,斷其“咽喉”。故雙方均以街亭作為必爭之地。正因為此地如此重要,所以,雙方拉鋸式的爭奪戰(zhàn)方如此激烈。
。场⒄n文寫戰(zhàn)爭過程有怎樣的特點?
【明確】曲折有致,跌宕生姿。魏兵圍山,馬謖兵敗;王平欲增援,卻有張郃打援;馬謖逃遁,眼看危急,又遇魏延救援;魏延一路沖殺,眼看就要奪回街亭,卻受三面夾擊之危;在千鈞一發(fā)之際,王平引兵來援;魏、王、高會合后計議夜襲劫營,又遭埋伏,奔回列柳,卻見城已被占。魏方設計,蜀方中計,時升時落,似大海潮涌,忽起忽伏,如疊嶂層巒。令人忽喜,讓人陡驚。真是一波三折,一宕再宕,如平沙千里,陡似峭崖?lián)涿,于尺幅之中,盡龍騰虎躍之勢,扣人心弦,引人入勝,表現(xiàn)了《三國演義》高超的戰(zhàn)爭描寫藝術。
4、課文作者是站在哪方的角度來寫這一戰(zhàn)役的?從哪里可以看出?另一方是怎樣處理的?
【明確】是站在蜀方來寫這一戰(zhàn)役的。從題目“失街亭”可看出。魏方是穿插在情節(jié)推進中來寫的。整個情節(jié)以司馬懿與諸葛亮為矛盾主線,穿插諸葛亮與馬謖、王平與馬謖等矛盾,各線相互牽制,烘云托月,交錯起落,圍繞街亭這一中心錯綜展開。課題著一“失”字,很值得品味。全文寫一“失”字,皆由用人失察引起,失了街亭,失了戰(zhàn)機,失了已奪之地,失了將得的勝利,失了銳氣,最終失了滅魏興漢大業(yè)。諸葛亮失察,誤用了馬謖;馬謖失謀,誤扎了營盤;馬謖失謀、失隨機應變,導致失了戰(zhàn)略要地,失了性命,失了蜀方的大業(yè);諸葛亮失察,失了用人的正確尺度,失了正確的決策,失了軍事家、政治家應有的明智。真可謂一失足成千古恨。
第二課時
一、導語
《失街亭》節(jié)選自《三國演義》第95、96回,描寫的是諸葛亮實現(xiàn)“伐魏復漢”大業(yè)的“六出祁山”之“一出”中的一次關鍵性戰(zhàn)役的失敗過程。它不僅僅留給人們辦事要從實際出發(fā),死搬教條必然失敗的啟示,而且讓人深深領悟到準確識人、恰當用人的重要性;同時,這一節(jié)故事中的塑造人物的方法和描寫戰(zhàn)爭的技巧,都達到了極高的品位,讓我們在獲得獨特的藝術美感的同時,又學習了高超的寫作方法。
二、難點突破
以本課為例,分析《三國演義》描寫人物的技巧。
【明確】
。薄⒀孕谢パa,繪形傳神。諸葛亮、馬謖等人物形象鮮明,給人以深刻印象,其主要原因是作者在寫這些人物時不是靜止地交代,而是通過人物的言行來具體表現(xiàn)。用的是中國傳統(tǒng)的“略貌取神”法。諸葛亮點將時對馬謖說的話,既見精細小心,又顯見解清明;他對馬謖既有疑慮,又由于有一慣的好感,在馬謖主動請纓又信誓旦旦的情況下,終于抹不開面子,委以大任;面對馬謖的狂言不休,他已經(jīng)失察一次,但未引起注意。接著又派王平相助,盡管表現(xiàn)了他謹慎的一面,但是,豈不知馬謖哪肯聽王平之言,又表現(xiàn)了諸葛亮的再次失察。失敗之后,諸葛亮一再自責。先是迎接趙云,言“是吾不識賢愚,以致如此”,后是殺了馬謖,痛哭不已,“深恨己之不明,追思先帝之言”,表現(xiàn)了不掩過,不飾非,不推倭的品質(zhì)。他對馬謖家屬的顧惜,又決非念舊情之故可以完全概括的,其中也包括了他的自責在內(nèi):是我的一念之差害了馬謖呀!文章從點將、布兵、執(zhí)法、痛哭等行動和貫穿于這些行動之中的語言,使諸葛亮形象真實可感,活生生地立在了讀者面前。馬謖也是如此,先是口出狂言,照應了先帝“言過其實”的評價;后是不聽勸告,表現(xiàn)固執(zhí)已見的性格;滿口“名言警句”,恰是讀書不化的典型;臨陣缺乏應變之法,可見缺少實干才能。然而,馬謖也是條“漢子”,兵敗后,并不投降,也不逃匿,而是自縛請罪,甘愿就死,并不以與丞相的私交而求免死,也不再言希望戴罪立功,有敢作敢當?shù)挠矚。馬謖的悲劇是“食書不化”的悲劇,是理論不聯(lián)系實際的悲劇,是剛愎自用的悲劇。其他人物,也是寥寥數(shù)筆,便形象畢現(xiàn),足見作者寫人藝術之高明。
。病⑾嗷ケ日,多方映襯。《三國演義》人物塑造,很注重人與人之間的對比映襯,在對比映襯中形象更為鮮明。諸葛亮的精細與馬設的輕狂,馬設的驕矜與王平的慎重,處處對比;司馬精的精明與諸葛亮的旗密,司馬、諸葛的互相稱賞,蜀方將領對馬謾的看法與司馬父子對馬設的評價,多處映襯;敵對雙方映襯,自己一方對比,正面對比,側面映襯,變化多樣,手法靈活,不僅使人物形象更為鮮明,而且還給人以深層思考空間。如司馬茲一眼就可看出馬設“徒有虛名,乃庸才耳,孔明用如此人物,如何不誤事”,為何蜀方竟無異議?
三、欣賞品味
1、欣賞課文敘事語言和人物語言特色。
【明確】敘事語言,繁簡適宜,人物語言,特色鮮明。如“二人拜辭,引兵而去”等出兵過程,兩軍的扎寨過程,都寫得很簡,戰(zhàn)斗過程寫得較詳。對表現(xiàn)人物性格有作用的又一定點到,如“孔明尋思,恐二人有失,又喚高翔”;“孔明大喜,素引諸將出迎。趙云慌忙下馬伏地……孔明急扶起,執(zhí)手而言”等,表現(xiàn)了孔明的性格特點,寫得很細。人物語言各有特色,都是聰明指揮員,孔明的話與司馬懿的話不同,孔明精細周密,老練沉著;司馬懿
精細謹慎,又直露暢快,表現(xiàn)了明顯的被孔明威壓之感。馬謖、魏延等人寥寥數(shù)語,也情態(tài)畢現(xiàn),非他人所有。
2、有人認為諸葛亮被人為地神化了,其實他也是人,在三國爭戰(zhàn)中,他也犯了普通人易犯的錯誤,請談談各自的.看法。
【明確】由于《三國演義》的精心塑造,諸葛亮成為“古今賢相中第一奇人”。作者傾注全部感情來寫他,以致有寫諸葛近似神的說法,即使在失街亭中寫他的失誤,洗掉了一點“神”氣,但也是說他如何知錯,如何責己,如何執(zhí)法,如何通情。有人指出,諸葛亮不是神人,他也有常人的不明智和失誤,正因如此,他才真實可信。他的識人之誤。用人之錯,絕非一次。如華容道錯用關羽而放走勁敵,疑魏延屢駁其計而坐失戰(zhàn)機等。再如他攻陳倉,
始終未能攻下等,也都顯示了他不是全能之神,而是普通之人,或說是杰出之人。更有甚者,批評諸葛亮挾個人私見,高傲固執(zhí),不聽先帝告誡,以個人好惡和憑關系用人,甚或不用魏延是有陰暗的心理目的等等,則有偏激不實之弊。綜觀諸葛亮一生,其光輝形象是不容置疑的,錯誤也是不可回避的,這就是真人。
四、小結
“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的《三國演義》“據(jù)正史,采小說,征文辭,通好尚,非俗非虛,易觀易入,非史氏蒼古之文,去瞽傳詼諧之氣,陳述百年,該據(jù)萬事”,結構宏大,善寫戰(zhàn)爭,人物傳神,影響深遠,值得深入研讀。今天,在《三國演義》這條大河里,我們只取了一瓢甘漿,就已經(jīng)領略了其巨大魅力。今后,我們可以繼續(xù)自己鉆研,有興趣的同學還可以寫出有價值的研究論文或專著,為我們的文學寶庫再增一點亮色。
探究活動
討論:失街亭,誰之過?由此引發(fā)你什么感想呢?
參考:
。薄⒔滞ぶ,馬謖應負主要責任。馬謖狂妄自大公然違令,蜀軍咽喉之地迅速丟失,造成全局被動。諸葛亮對馬的缺點并非全無認識,對街亭布防十分細致周密,如馬謖屯兵當?shù)赖謸跛抉R懿大軍,戰(zhàn)局會朝著有利于蜀方的方向發(fā)展。
。病⒔滞ぶ,諸葛亮應負主要責任。諸葛亮識人不深用人不當,致使街亭失陷全局被動。司馬懿評曰:“孔明用此人,如何不誤事?”諸葛亮自承“深恨己之不明”,可見諸葛亮用人不當是失敗主要原因。
。场⑹乔橹e:其一,憐措之情。諸馬之間,兩代情,馬謖是孤兒,是孔明的晚輩。其二,部屬之情。孔明是主帥,馬謖是參軍,多年共事,感情深厚。其三,愛才之情。諸馬共事間,馬曾多次出謀劃策,被諸葛亮采納,取得了戰(zhàn)爭的勝利,并使諸葛亮改變了對馬的看法。再當時蜀國缺才士情況下,諸葛亮認為馬有才,愛才之情油然而生。其四,面子之情。諸葛提議馬謖時,謀士們有不同看法,但主帥既提,就將就吧。情,人世間永恒的主題。但情用得不好,小則害人,大則為禍天下。愿為政者慎之。街亭失守,是主帥諸葛之錯,這是肯定的,只是錯在感情用事。
古人云: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只是過錯有大小,小則害人害己,大則為禍天下。諸葛一生唯謹慎,這是世人對諸葛最高的評價。但諸葛錯用馬俊,痛失衡亭,既影響了蜀國統(tǒng)一天下的偉業(yè),也影響了諸葛一世英明,不能不為之嘆息。此錯則莫大焉。想當今,不少為政者,其德不能不為人所敬仰,其才也不得不為人所折服,但其用的人良莠不齊,有的甚至走上了違法違紀和犯罪的道路上。何也?絕大多數(shù)因感情用事,當然也不排除少數(shù)人善于偽裝自己。
。础㈥P鍵并不在失街亭,而在諸葛亮此次北伐的戰(zhàn)略錯誤。蜀漢勢弱,曹魏勢強,諸葛亮戰(zhàn)略上處于劣勢,非用奇謀不能取勢。如從魏延之議,以奇兵經(jīng)子午谷突襲長安,以主力由褒斜道猛攻都城,二地守將夏侯、曹真(二人此次皆為諸葛亮戰(zhàn)。┙^非諸葛亮對手(時司馬懿賦閑苑城),則長安指日可下。司馬懿的評論可證這一觀點:“諸葛亮平生謹慎,未敢造次行事。若是吾用兵,先從子午谷取長安,早得多時矣!倍銎钌降氖∫沧C明此路不通(后北伐即不再走此道)!爸T葛一生惟謹慎”,不使險招坐失良機,也只有“長使英雄淚滿襟”了。
失街亭教案5
教學目標:
1.理解諸葛亮和馬謖這兩個人物形象。
2.理解作品的思想內(nèi)容和藝術境界。
3.理解本文“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的語言特色。
教學重點:目標1、3
教學難點:目標2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方法:討論法
教學過程:
第 一 課 時
一.教學導入:
學習《智取生辰綱》,我們了解了施耐庵那精巧的藝術構思,也欣賞了梁山好漢們的智勇雙全的氣概,相對于施耐庵的《水滸》,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又向我們展現(xiàn)了另外一種波瀾壯闊的歷史場景和歷史風云人物。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三國古戰(zhàn)場看看那神機妙算的諸葛亮吧。
二.介紹作家作品:
羅貫中,元末明初小說家,大約生活于公元 1330年至 1400年之間,名本,字貫中,別號湖海散人。他可能是山西太原人(還有廬陵、錢培、東原等不同說法)。曾經(jīng)充當元末農(nóng)民起義軍領袖張士誠的幕僚。他寫過詞曲,雜劇,以小說的創(chuàng)作成就最大。他“與人寡合”,而“樂府隱語,極為清新”,他可說是中國第一個用全力作小說的作家,其作品包羅萬象,著有小說《隋唐志傳》《殘?zhí)莆宕费萘x》《三遂平妖傳》,雜劇《趙太祖龍虎風云會》等,長篇歷史小說《三國演義》是其代表作,也是我國第一部長篇章回小說。
(教師簡要介紹《三國演義》的成書和故事要點,街亭之戰(zhàn)的戰(zhàn)前情況。詳細見教師用書)
西江月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發(fā)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三國演義》卷首詞)
三.預習檢測:
1.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正確的一項是( C )
A 馬謖(shu) 曹叡(rui) 寨柵(zha)
B 偏裨(bi) 文幾(ji) 咽喉(yin)
C 張郃(he) 犄角(ji) 城垣(yuan)
D 垓心(gai) 長史(chang) 輜重(zi)
2.下列解釋有錯誤的一項是( B )
A 司馬懿非等閑之輩(平常的人) 男親自哨見(探見)
B 彼若有命,不來圍山(有性命) 孔明跌足長嘆(跺腳)
C 把魏延圍在垓心(戰(zhàn)場的中心) 又命馬岱、姜維斷后(在后面掩護軍隊后退)
D 只鼓噪?yún)群埃〒艄男鷩W) 思舜帝殛鯀思禹之義(殺死)
四.請用《三國演義》的章回體形式,給課文的四部分命一個小標題。
即:,孔明分兵拒司馬,馬謖奉命守街亭
司馬設伏取蜀兵,馬謖大意失街亭
亡羊補牢時已晚,發(fā)號施令別打算
趙云神勇保軍資,孔明揮淚斬馬謖
。▽W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理解靈活運用4字、5字、7字句)
五.分析小說如何寫馬謖失街亭的。
1.教師介紹馬謖其人如何深受諸葛亮重用的相關情節(jié)。
2.學生概括馬謖到底是怎樣一個人。
。ㄌ崾荆鹤则溩园、目中無人、死守教條等,只要符合這些意思即可)
3.作者寫馬謖主要采用了那些手法?
(提示:直接描寫主要是語言情態(tài)描寫:主要是馬謖的三“笑”
“某自幼熟讀兵書,頗知兵法。豈一街亭不能守耶?”
“丞相何故多心也?量此山僻之處,魏兵如何敢來!”——一“笑”
“汝真女子之見!……若魏兵到來,吾教他片甲不回!”——二“笑”
“汝莫亂道!……吾素讀兵書,丞相諸事尚問于我,汝奈何相阻耶?”
“彼若有命,不來圍山!”——三“笑”
……此一些語言充分展現(xiàn)出一個自視甚高、輕敵麻痹、夸夸其談、目中無人的謀士形象。
再就是間接描寫:
一是通過寫王平的謹慎謙恭反襯馬謖的自驕蠻橫;二是通過寫諸葛亮的自責沉著側面襯托馬謖的無知幼稚;三是通過寫司馬氏父子的機謹善謀和笑反襯馬謖的無能。)
4.如何看待理解馬謖自縛請罪這一情節(jié)?(討論)
。ǹ梢钥醋魇菍︸R謖的后悔,勇于承擔責任,也可以看作是對馬謖的嘲諷,或者還可以看作是馬謖還想以此博得諸葛亮的憐憫,借以逃脫罪責等,只要學生講清道理,言之成理即可。)
六.作業(yè):
第 二 課 時
分析其他人物,討論評價“諸葛亮揮淚斬馬謖”的感想
一.處理作業(yè)(略)
二.分析諸葛亮其人:
作者寫諸葛亮采用了哪些手段?
1.襯托手法:
、僖运抉R懿的態(tài)度反襯:
懿嘆曰:“諸葛亮真乃神人,吾不如也!
②以王平的正確建議來襯托:
“吾累隨丞相經(jīng)陣,每到之處,丞相盡意指教。今觀此山,乃絕地也。若魏兵斷我汲水之道,軍士不戰(zhàn)自亂矣!
2.直接描寫:
①知人善任,小心謹慎:馬謖熟讀兵法,派他守街亭;王平做事謹慎,派王平協(xié)助馬謖
②知彼知己,機智多謀:料到司馬懿必取街亭,早作防備;查看布兵圖樣,知馬謖無知;街亭失守,穩(wěn)妥撤兵漢中。
、塾掠谧载煟航滞な睾笳f:“大事去矣,此吾之過也!”
、苡星橛辛x,賞罰分明,不徇私情:自己喜歡馬謖,盡管馬謖自縛來見,還是揮淚斬馬謖,但答應替他撫養(yǎng)子女。
、萑绾卫斫庵T葛亮的三“哭”?
“揮淚”顯示其對人才的愛惜;“流涕”是因為內(nèi)心矛盾,既愛惜馬謖,又不得不處治馬謖;“大哭不已”是為有負先帝重托,未聽先帝遺囑。
作者是如何塑造人物形象的? 這一設計意在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如何運用多種藝術手法來塑造人物形象。
明確: 1.運用對比和襯托的手法表現(xiàn)人物性格。 作品中的人物有正反、主次之分。正反對比,用次要襯托主要是本文描寫人物的一個重要手法。如將諸葛亮的知己知彼、小心謹慎,同馬謖的紙上談兵、狂妄自大對比;用次要人物王平的正確建議,襯托主要人物諸葛亮部署的正確。
2.通過生動的.情節(jié)和人物的語·言、情態(tài)表現(xiàn)人物性格。如馬謖的三次"笑曰"(①"笑"諸葛亮"多心",②"大笑"王平"真女子之見",③"大笑"司馬懿"彼若有命,不來圍山"),表現(xiàn)了馬謖狂妄自大、麻痹輕敵的性格和思想。
3. 通過揭示人物的心理活動表現(xiàn)人物性格。如"斬馬謖"一段,以諸葛亮的"三哭"("揮淚""流涕""大哭不已")揭示出諸葛亮的復雜的心理活動,表現(xiàn)了他執(zhí)法嚴明、忠于蜀漢、嚴于自責、體恤部屬等多方面的性格。
三.體會本文前后照應的特點:
抓住人物語言,體會反復照應的效果(使作品脈絡清楚,結構緊湊)。(學生尋找完成,教師只做點示)
四.討論:失街亭,誰之過?
。▽W生各抒己見,可以認為是馬謖的責任,也可以認為是諸葛亮的責任,還可以認為兩人都有責任,但理由論據(jù)要充分,說服力要強。)
五.作業(yè)布置:
1.課后練習二。
2.課外閱讀《三國演義》,針對三國歸晉的結局,說說三國滅亡的原因,然后寫成一篇短評。(僅限于已經(jīng)閱讀過一次的學生)
六、板書設計:
小說情節(jié):守街亭——失街亭——撤漢中——斬馬謖
人物形象:
諸葛亮:深謀遠慮 料敵如神 賞罰嚴明
馬謖: 剛愎自用 盲目輕敵 死搬教條
教學后記:
【失街亭教案】相關文章:
《失街亭》教案03-18
失街亭高一上冊語文教案10-14
教案教案及反思04-18
教案中班教案02-23
教案幼兒中班教案02-15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3-10
小班教案安全教案03-16
科學教案模板教案03-01
語言類教案中班教案02-27
小班美術教案羊毛教案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