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乱码_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大片_最新国产免费Av网址_国产精品3级片

重陽節(jié)的習俗

時間:2022-11-03 16:39:56 重陽節(jié) 我要投稿

重陽節(jié)的習俗(通用15篇)

重陽節(jié)的習俗1

  河北省

重陽節(jié)的習俗(通用15篇)

  XX縣九月九日,有姻親關系的家庭會互相送禮,稱為“追節(jié)”。永平府以重陽的天氣占未來晴雨。重陽節(jié)若下雨,這幾個日子也都會下雨。典周縣境內無山,縣民多于重陽節(jié)上城樓登高。

  山東省

  昌邑北部人家于重陽節(jié)吃辣蘿卜湯,有諺語道:“喝了蘿卜湯,全家不遭殃”。鄄城民間稱重陽節(jié)為財神生日,家家烙焦餅祭財神。鄒平則在重陽祭祀范仲淹,舊時,染坊及酒坊也在九月九日祭缸神。滕州出嫁不到三年的女兒,忌回娘家過節(jié),有“回家過重陽,死她婆婆娘”的說法。

  陜西省

  XX縣重陽節(jié),親友以菊花、菊糕相饋贈。士子以詩酒相賞。據(jù)說婦女此日以口采茱萸,可以治心疼。

  江蘇省

  重陽節(jié),南京人家以五色紙鑿成斜面形,連綴成旗,插于庭中。長洲縣重陽節(jié)吃一種叫做“駱駝蹄”的面食。無錫縣重陽節(jié)吃重陽糕、九品羹。

  XX市

  上海豫園于重陽節(jié)辦菊花會,以新巧、高貴、珍異三項評分定高下。

  浙江省

  紹興府重陽節(jié)互相拜訪,除非親友家有喪事,才往靈前哭拜。XX縣九月九日備豬羊以祖,稱為秋祭。同時也在重陽節(jié)綁粽子,互相饋贈,稱為重陽粽。

  江西省

  德XX縣九月九日割晚稻。

  安徽省

  XX縣以九日重陽為龍燭會,以迎山神。削竹馬為戲,據(jù)說可以驅逐瘟疫。

  湖北省

  武昌縣于重陽日釀酒,據(jù)說此所釀之酒最為清洌,且久藏不壞。應城縣重陽節(jié)是還愿的日期,甚家皆于此日祭拜方社田祖之神。

  福建省

  XX縣農家采田中毛豆相饋贈,稱為毛豆節(jié)。海澄縣重陽節(jié)放風箏為戲,稱為“風槎”。

  廣東省

  連川重陽,童男童女皆至城外相聚答歌,州人圍觀。南雄府九月九日請茅山道士建王母會,想求取子嗣的青年婦女都會前來參加。XX市重陽節(jié)放紙鳶,并系藤弓于其上,在半空中聲音十分嘹亮。XX縣民重陽節(jié)早起,大家齊聲高喊“趕山貓”,以此為安和富利之吉兆。

  廣西省

  XX縣以重陽為元帝得道之辰。男女老少,傾城而出,賽神酬愿,皆用大炮。XX縣九月九日放任牛羊自行覓食,俗語說:“九月九,牛羊各自守”。

  四川省

  舊時XX縣讀書人于此日在龍騰山岑山樓聚會,紀念詩人岑參,稱為“岑公會”。民間舊俗,重陽前后要以糯米蒸酒,制醪糟。俗話說:“重陽蒸酒,香甜可口”。

  山西省

  山西晉南地區(qū)自古就有九月九日登高的.傳統(tǒng)習慣。飽覽大好河山,觀仰名勝古跡,成為節(jié)日的盛舉。至今還在民間傳誦著“乾坤開勝概,我輩合登高”,“東風留不住,冉冉起峰頭”,“九月欣新霽,三農慶有秋”等名言。

  河南省

  中國開封菊花花會始辦于1983年,開封是以菊花每年舉行一次年會的唯一的城市。一年一度秋風勁,歲歲黃花分外香。開封菊會就像一棵大樹,深深植根于開封大地,深深植根于開封人民心中。它所產(chǎn)生的影響,就其廣度而言,已遠遠超過了開封的地界,名揚海內外;就其深度而言,已遠遠超出了“賞菊”的特定含義,而是作為一種成功的載體和平臺,展示著開封深厚的文化底蘊,演繹著經(jīng)貿、旅游的“大戲”,推動著開封的精神文明建設和物質文明建設。

重陽節(jié)的習俗2

  各地重陽節(jié)的習俗

  四川省。

  舊時南溪縣讀書人于此日在龍騰山岑山樓聚會,紀念詩人岑參,稱為“岑公會”。民間舊俗,重陽前后要以糯米蒸酒,制醪糟。俗話說:“重陽蒸酒,香甜可口”。

  山西省。

  山西晉南地區(qū)自古就有九月九日登高的傳統(tǒng)習慣。飽覽大好河山,觀仰名勝古跡,成為節(jié)日的盛舉。至今還在民間傳誦著“乾坤開勝概,我輩合登高”,“東風留不住,冉冉起峰頭”,“九月欣新霽,三農慶有秋”等名言。

  河南省。

  中國開封菊花花會始辦于1983年,開封是以菊花每年舉行一次年會的唯一的城市。

  重陽節(jié)故事

  說是很早以前,有個莊戶人家住在驪山下,全家人都很勤快,日子過得也不錯。

  有一天,這家主人從地里回來,半路上碰上個算卦先生,因為天快黑了,這先生還沒找上歇處。由于主人家里很窄,只有個草棚子房,于是就在灶房里打了個草鋪,讓妻子兒女都在草鋪上睡,自己陪著算卦先生睡在炕上,湊合著過。

  第二天天剛亮,算卦先生要走,莊戶人叫醒妻子給先生做了一頓好吃喝,又給先生裝了一袋白蒸饃。算卦先生出了門,看了看莊戶人住的地方,叮嚀他說:"到九月九,全家高處走。

  "莊戶人想,我平日沒做啥怪事,又不想升官,上高處走啥呢?但又一想,人常說算命先生會看風水精通天文,說不定我住的地方會出啥麻瘩。到了九月九,就到高處走一走吧,全當讓全家人看看風景。

  到了九月九,莊戶人就帶著妻子兒女背上花糕香酒,登上驪山高峰去游玩。等他們上山后,半山腰突然冒出一股泉水直沖他家,把他家的`草棚子一下子就沖垮了。不大功夫,整個一條山溝都被泡了。莊戶人家這才明白算卦先生為什么讓他全家九月九登高。

  這事傳開后,人們就每逢夏歷九月九,扶老攜幼去登高,相沿成俗,一直流傳到今。

  重陽節(jié)吃什么傳統(tǒng)食物

  1、花糕

  重陽節(jié)敬老,登高以避災!案狻迸c“高”同音,又有“步步高升”、“壽高九九”之含義,所以“重陽花糕”成了普受歡迎的節(jié)日食品。

  2、栗子糕

  北京的小吃中有兩樣是專在重陽節(jié)時食用的,一為花糕,一個是栗子糕。栗子糕,是用栗子泥為主料制作而成的。

  它的做法是生栗子去皮蒸熟爛后搗成泥,并準備好京糕切的大片和澄沙餡,將200克栗子泥分成3份,用一份攤開為底層,接著鋪一層京糕片,再用一份抹平在京糕片上,再抹一層澄沙餡后,最后一份栗泥抹在最上層,上面用切成小菱角形的京糕片和細青梅絲拼成圖案,就成了上、中、下為黃色,中間夾有紅、褐兩色五層的栗子糕了。

  3、吃糍耙

  吃糍耙,是我國西南地區(qū)重陽佳節(jié)的又一食俗。糍耙分為軟甜、硬咸兩種。其做法是將洗凈的糯米下到開水鍋里,一沸即撈,上籠蒸熟,再放臼里搗爛,揉搓成團即可。

重陽節(jié)的習俗3

  傳統(tǒng)習俗一:登高

  重陽節(jié)首先有登高的習俗,金秋九月,天高氣爽,這個季節(jié)登高遠望可達到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早在西漢,《長安志》中就有漢代京城九月九日時人們游玩觀景之記載。在東晉時,有著名的“龍山落帽”故事。而重陽登高也成為中國詩畫中一個永恒題材。

  傳統(tǒng)習俗二:賞菊、飲菊花酒

  “荒巖寂寞無俗情,老菊獨得秋氣清,登高一笑作重九,挹赤城露餐落英!敝仃柟(jié)賞菊、飲菊花酒也極為普遍,菊花可以祛寒、祛毒,所以重陽節(jié)又稱“菊花節(jié)”。同時,菊花也被稱作延年益壽的花,有很多畫菊花的國畫作品都題為“長壽”。齊白石93歲那一年,畫了一張《重陽生日》給生于重陽的夏衍先生慶生,畫面內容就是菊花。

  傳統(tǒng)習俗三:親朋歡聚暢飲

  重陽節(jié),與除夕、清明節(jié)、中元節(jié)統(tǒng)稱中國傳統(tǒng)四大祭祖的節(jié)日,吃喝玩樂也是古時重陽節(jié)的主題。在古代,人們喜歡去寺院進行重陽節(jié)活動,在風景名勝之地修建的寺院中,吹吹風、賞賞菊,喝點小酒助興,可謂愜意之極。

  傳統(tǒng)習俗四:吃重陽糕

  因“糕”與“高”字同音,也是步步登高的意思。人們過重陽節(jié)時,除了要吃重陽糕外,還要互相饋送重陽糕。

  重陽節(jié)送長輩禮物什么最合適

  重陽節(jié),又叫老人節(jié),古有登高、賞菊花的傳統(tǒng),同時也是晚輩們盡孝道,向長輩表達感恩的節(jié)日,正好趁著假期,回家給爸媽帶件貼心的小禮物,讓感動與溫暖充滿這個節(jié)日。

  重陽節(jié)最適合送給老人的禮物——翡翠

  送禮少不了一樣東西,既不失體面,又能滿足您的孝心,還可以護身健體,什么樣的禮物能達到這樣的效果呢?就是翡翠、翡翠如意、手鐲、平安扣、福祿壽。這些都是您送給家里老人的`禮物好選擇,不僅可以保平安如意,還能緩解身體疼痛,是不可多得的傳世珍品。還等什么,在這樣一個重陽敬老節(jié),給家里的老人送上一份平安與祝福吧!

  重陽節(jié)最適合送給老人的禮物——血壓計

  過去人們測量血壓必須到醫(yī)院才行,而今只要擁有了家用電子血壓計,坐在家里便可隨時監(jiān)測血壓的變化,如果發(fā)現(xiàn)血壓異常便可及時去醫(yī)院治療,起到了防止腦出血、心功能衰竭等疾病猝發(fā)的作用。老人平時也可以關注一下自己的血壓,如果家里老人有高血壓那就更要注意了。

  重陽節(jié)最適合送給老人的禮物——自動按摩式洗腳盆

  全自動按摩洗臉盆,充分按摩足底穴位,泡出健康,重陽節(jié)就要到來,什么禮物都不如身體健康來得實在,按摩式洗腳盆通過按摩來讓身體得到放松,是送父母送長輩的實用健康禮品,來為家里的老人備一個吧。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陪伴是最沉默的喜歡,陪伴是最好的愛!

  重陽節(jié)要吃什么糕

  吃重陽糕

  重陽糕是人們在重陽節(jié)時必吃的一道糕點,以前有科舉,舉子的家人們會在重陽節(jié)時準備重陽糕食用,寓意“gao”中,重陽節(jié)主要是取的寓意,因此,各地的重陽糕都不一樣,所以,到了現(xiàn)在重陽糕都沒有一個準確的樣子,一般來說,我們將在重陽節(jié)時食用的,質地松軟的糕點統(tǒng)稱為“重陽糕”。

  重陽糕的做法

  主科:面粉1千克。

  配料:紅綠絲100克,糯米酒汁200克、紅豆沙300克,白糖500克,熟豬油200克。

  重陽糕怎么做

  1、面粉入盆,加溫水,兌入糯米酒汁,抄勻拌和,使其發(fā)酵,至出現(xiàn)蜂窩狀時,加白糖200克,用筷子攪勻。

  2、紅豆沙用熱水攪稀。白糖300克用熱水化開。紅綠絲切成粒。

  3、在蒸籠底部抹熟豬油,取1/3面糊攤開,籠底刷上一層糖水、紅豆沙;

  4、另取1/3的面糊攤上,再刷一層糖水、紅豆沙;

  5、然胡再將剩余的面糊攤上,蓋上蒸籠蓋,上火蒸熟后,重陽糕上刷上糖水,撒上紅綠絲,稍晾涼切成棱形塊即成。

  重陽糕制作經(jīng)驗分享

  1.揉面粉團時要加適量的清水,既不能太濕也不能太干,以適中為宜;

  2.蒸制重陽糕時要用旺火沸水速蒸,蒸至表面光滑不粘手為宜;

  3.切成的菱形塊要大小均勻。

  食材百科

  紅綠絲:也叫青絲玫瑰絲是常用的湯圓、月餅、糕點等食品餡料,其加工原料為橘子皮、蘿卜皮等。

重陽節(jié)的習俗4

  1.重陽節(jié)習俗風俗說明

  1)登高

  在古代,民間在重陽有登高的風俗,故重陽節(jié)又叫“登高節(jié)”。相傳此風俗始于東漢。唐代文人所寫的登高詩很多,大多是寫重陽節(jié)的習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guī)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還有吃“重陽糕”的習俗。

  2)吃重陽糕

  據(jù)史料記載,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口中念念有詞,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只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紙旗,并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當今的重陽糕,仍無固定品種,各地在重陽節(jié)吃的松軟糕類都稱之為重陽糕。

  3)賞菊并飲菊花酒

  重陽節(jié)正是一年的金秋時節(jié),菊花盛開,據(jù)傳賞菊及飲菊花酒,起源于晉朝大詩人陶淵明。陶淵明以隱居出名,以詩出名,以酒出名,也以愛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陽賞菊之俗。舊時文人士大夫,還將賞菊與宴飲結合,以求和陶淵明更接近。北宋京師開封,重陽賞菊之風盛行,當時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種,千姿百態(tài)。民間還把農歷九月稱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陽節(jié)里,觀賞菊花成了節(jié)日的一項重要內容。清代以后,賞菊之習尤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陽節(jié)前后最為繁盛。

  2.重陽節(jié)的起源

  重陽的源頭,可追溯到先秦之前!秴问洗呵铩分小都厩锛o》載:“(九月)命家宰,農事備收,舉五種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倉,祗敬必飭!薄笆侨找玻箴嫷,嘗犧牲,告?zhèn)溆谔熳!笨梢姰敃r已有在秋九月農作物豐收之時祭饗天帝、祭祖,以謝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動。

  漢代,《西京雜記》中記西漢時的宮人賈佩蘭稱:“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云令人長壽!毕鄠髯源藭r起,有了重陽節(jié)求壽之俗。這是受古代巫師(后為道士)追求長生,采集藥物服用的影響。同時還有大型飲宴活動,是由先秦時慶豐收之宴飲發(fā)展而來的!肚G楚歲時記》云:“九月九日,四民并籍野飲宴!彼宥殴白⒃疲骸熬旁戮湃昭鐣粗鹩诤未,然自駐至宋未改!鼻箝L壽及飲宴,構成了重陽節(jié)的基礎。

  3.重陽節(jié)古詩詞

  1)《李都尉重陽日得蘇屬國書》

  [唐]白行簡

  降虜意何如,窮荒九月初。

  三秋異鄉(xiāng)節(jié),一紙故人書。

  對酒情無極,開緘思有余。

  感時空寂寞,懷舊幾躊躇。

  雁盡平沙迥,煙銷大漠虛。

  登臺南望處,掩淚對雙魚。

  2)《同徐侍郎五云溪新庭重陽宴集作》

  [唐]獨孤及

  萬峰蒼翠色,雙溪清淺流。

  已符東山趣,況值江南秋。

  白露天地肅,黃花門館幽。

  山公惜美景,肯為芳樽留。

  五馬照池塘,繁弦催獻酬。

  臨風孟嘉帽,乘興李膺舟。

  騁望傲千古,當歌遺四愁。

  豈令永和人,獨擅山陰游。

  3)《重陽日有作》

  [唐]杜荀鶴

  一為重陽上古臺,亂時誰見菊花開。

  偷撏白發(fā)真堪笑,牢鎖黃金實可哀。

  是個少年皆老去,爭知荒冢不榮來。

  大家拍手高聲唱,日未沈山且莫回。

  4)《重陽》

  [唐]高適

  節(jié)物驚心兩鬢華,東籬空繞未開花。

  百年將半仕三已,五畝就荒天一涯。

  豈有白衣來剝啄,一從烏帽自欹斜。

  真成獨坐空搔首,門柳蕭蕭噪暮鴉。

  5)《重陽日酬李觀》

  [唐]皇甫冉

  不見白衣來送酒,但令黃菊自開花。

  愁看日晚良辰過,步步行尋陶令家。

重陽節(jié)的習俗5

  同學們,轉眼間又一個人重陽節(jié)又要到來了,在這一天,有好多習俗:登高、喝菊花酒、吃重陽糕、插茱萸等等。但是最后總要的一件事,就是敬老孝親,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平時對我們的疼愛,呵護,,雖然他們從不問我們的學習,但他們讓我們吃好穿好,不讓我們受一點委屈,在生活中更是沒二話說,他們有什么好吃的首先就是想到我們‘我家有一個小孫子,我?guī)Щ丶医o我孫子吃’。

  我還記得又一次,是外公來學校接我,到了為婆家,外公去有事了,外婆從碗柜里那吃一塊肉,對我說:“寧寧,這是你外公去做工時。吃的.中飯,這塊肉是他特地留給你的”,我反問道:“外婆你下次,叫外公不要帶給我了,讓他自己吃,別省,我學校有的吃”,我吃著那塊肉,差點哭下來。

  在這一天,我們應該給他們捶捶背,揉揉手臂……但做了這些,他們也不舍得讓我們做別的。到了冬天,他們不會給自己買衣服,也不會給自己買吃的,都把錢留給我們,我看了很心疼,要是他們年紀再大一點兒,該怎么辦?

  所以我們一定要好好報答他們!

重陽節(jié)的習俗6

  重陽節(jié)的來歷追溯至上古時期的豐收祭天;九月九日農作物收獲之時舉行祭天帝和祭祖先的盛大活動,來感謝天帝的恩賜和祖先的恩德保佑,同時祈求祝福長輩長壽并且伴隨大型宴飲活動。拜神祭祖及求長壽、敬老、聚會飲宴等,就構成了重陽節(jié)的基本文化內涵和活動內容,并不斷豐富發(fā)展。

  重陽節(jié)發(fā)展到現(xiàn)在,重陽節(jié)在流傳的同時,被賦予了新的美好含義。“九”是數(shù)字中的最大數(shù);同時九又是久長久遠的諧音,因此九上又九、九九重陽,含有長長久久、長壽尊貴、生命長久的美好隱喻在里面。

  為了將傳統(tǒng)文化精華與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和諧地結合起來;國家將每年的農歷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jié),新修改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也明確每年農歷九月初九為老年節(jié);賦予了傳統(tǒng)佳節(jié)重陽節(jié)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新內涵;使設宴敬老、飲宴祈壽主題和中國傳統(tǒng)孝道倫理相融合,賦予了傳統(tǒng)重陽節(jié)新的生命活力和積極的社會意義。

  重陽節(jié)的習俗

  雖然世人對重陽節(jié)已經(jīng)有了新的解釋,但是慶祝重陽節(jié)的一些傳統(tǒng)活動仍然被世人所接受,并流傳下來。慶祝重陽節(jié)的活動多彩浪漫,一般包括登高遠眺、出游賞景、遍插茱萸、觀賞菊花、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

  1、登高遠眺

  登高是重陽節(jié)最重要的節(jié)日活動之一,故重陽節(jié)又名“登高節(jié)”。登高所到之處并無定數(shù),一般是登高山、高塔。相傳此風俗始于東漢,唐代非常盛行,唐代文人墨客所寫的登高詩很多,其中有大部分是寫重陽節(jié)的習俗,如杜甫的七律《登高》成為了寫重陽節(jié)登高的名篇。

  2、出游賞景野餐

  人們登高并非單純的攀登而已,還要觀賞山上的紅花綠草,并飲酒吃肉,享受一番,使登高與野宴結合起來。明清時期,北京地區(qū)登高之風頗盛,不論文人百姓,都喜歡登高后在山上野餐、烤肉食用。有些貴戚富家則帶上幕帳、烤具、車馬、樂器,登高臺、土坡,架起幕帳、桌椅,大吃爆烤羊肉或涮羊肉,并唱戲奏樂,聽歌看舞,別有一番趣味。

  3、佩茱萸簪菊花

  茱萸是重陽節(jié)的`重要標志,古人認為在重陽節(jié)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重陽節(jié)插茱萸的風俗早在唐代就已經(jīng)很盛行了,人們或將茱萸佩戴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帶,還有插在頭上的。佩戴茱萸的大多為婦女或兒童,有些地方男子也佩戴。

  重陽節(jié)人們還喜歡頭戴菊花,唐代就已經(jīng)如此,后來歷代盛行。宋代,人們會將彩繒剪成茱萸、菊花來相互贈送佩帶。到了清代,北京重陽節(jié)的習俗是把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解除兇穢,以招吉祥”,這是頭上簪菊的變俗。

  4、賞菊飲酒

  重陽節(jié)恰逢一年金秋時節(jié),菊花盛開,正是賞菊之時。據(jù)傳,重陽節(jié)賞菊及飲菊花酒均起源于晉代詩人陶淵明。陶淵明可謂是晉代家喻戶曉的大詩人,以隱居出名,以詩出名,以酒出名,也以愛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陽賞菊之俗。而菊花酒在古代則被看作是重陽必飲、去災祈福的“吉祥酒”,晉代陶淵明有“酒能祛百病,菊能制頹齡“之說,后來,飲菊花酒逐漸成為了重陽節(jié)的一種風俗習慣。

  5、吃重陽糕

  在重陽節(jié)眾多的食品中,最為有名的就是重陽糕。據(jù)《西京雜記》載,漢代時已有九月九日吃蓬餌之俗,即最初的重陽糕。因為“糕”與“高”諧音,寓意吉祥,所以重陽節(jié)吃重陽糕尤為盛行。在九九重陽節(jié)當天天明之時,父母會將片糕搭兒女頭額上,口中念念有詞,祝愿子女百事俱高。講究的重陽糕要做九層,仿佛一座寶塔,上面還要做兩只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有的還會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旗,代替茱萸

重陽節(jié)的習俗7

  曬秋

  重陽節(jié)是最好的賞秋時期,中國南方還有些山區(qū)村落保留了“曬秋”特色。去鄉(xiāng)村賞民俗、看曬秋,已成為鄉(xiāng)村旅游的一種時尚。“曬秋”是一種典型的農俗現(xiàn)象,具有極強的地域特色。在湖南、廣西、安徽、江西等生活在山區(qū)的村民,由于地勢復雜,村莊平地極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臺屋頂架曬、掛曬農作物,久而久之就演變成一種傳統(tǒng)農俗現(xiàn)象。這種村民晾曬農作物的特殊生活方式和場景,逐步成了畫家、攝影家追逐創(chuàng)造的素材,并塑造出詩意般的“曬秋”稱呼。

  放紙鳶

  放紙鳶是南方過重陽節(jié)的主要習俗。民間過重陽節(jié)是以放紙鳶為主要特征的。光緒《惠州府志》亦有記述。紙鳶亦現(xiàn)在的風箏。在民間傳統(tǒng),重陽節(jié)除了登高,放紙鳶也是一個特色。

  登高

   重陽節(jié)登高的風俗歷史悠久。古代民間在重陽節(jié)有登高的風俗,故重陽節(jié)又叫“登高節(jié)”。重陽登高習俗源于此時的氣候特點以及古人對山岳的崇拜。登高“辭青”也是源于大自然中的節(jié)氣,重陽節(jié)登山“辭青”與古人在陽春三月春游“踏青”相對應!暗巧狡砀!钡牧曀自诖呵飸(zhàn)國時期已流行。登高的地點,沒有統(tǒng)一的規(guī)定,登高所到之處大抵分為登高山、登高樓、抑或是登高臺。高風俗其由來大致有四:其一是源于古人的山岳崇拜;其二是源于“清氣上揚、濁氣下沉”的氣候;其三是源于登高“辭青”;其四是源于附會上一個荒謬傳說“桓景登山避災”。

  登山祈福

  遠古時古人對山岳的崇拜,形成“登山祈!绷曀住!抖Y記·祭法》記載:“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為風雨,見怪物,皆曰神!蔽墨I記載古人對山既敬畏又充滿崇拜,“登山祈!钡牧曀自缭诖呵飸(zhàn)國時期已流行開來。 在西漢,《長安志》中就有漢代京城九月九日時人們游玩觀景之記載。

  按照天地日月運行規(guī)律,農歷九月九日重陽這一天是“清氣上揚、濁氣下沉”的.氣候,地勢越高清氣越聚集,于是“重陽登高暢享清氣”便成了民間爭相趨之的重要民俗事象。

  登高“辭青”的說法則源于大自然中的節(jié)氣。重陽為秋節(jié),節(jié)后天氣漸涼,草木開始凋零,重陽節(jié)登山“辭青”與古人在陽春三月春游“踏青”相對應。

  重陽節(jié)登高避災之神話傳說始于東漢,傳說當時河南有個叫桓景的術士認為這一天里會有瘟氣降臨,人們要離開自己的家,盡可能到高處去,才能平安。桓景在九月九日登高以避災的荒謬故事,見于南朝梁吳均的神話志怪小說《續(xù)齊諧記》。

  吃重陽糕

  據(jù)史料記載,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 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口中念念有詞,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只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紙旗(代替茱萸),并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當今的重陽糕,仍無固定品種,各地在重陽節(jié)吃的松軟糕類都稱之為重陽糕。

  祭祖

  重陽節(jié)是中國傳統(tǒng)四大祭祖節(jié)日之一,古代民間素有祭祖祈福的傳統(tǒng)。古時重陽祭祖的傳統(tǒng)習俗在嶺南一帶仍盛行,人們會在每年的重陽節(jié)舉行祭祖活動。無論是祭祖活動還是登高遠望,其最根本的作用是增強人們文化認同感,加強家族和社會的凝聚力。

  賞菊

  重陽日,歷來就有賞菊花的風俗,所以古來又稱菊花節(jié)。賞菊習俗源于菊文化。菊本是天然花卉,因其花色五彩繽紛且傲霜怒放而形成賞菊贊菊的菊文化。農歷九月俗稱菊月,節(jié)日舉辦菊花大會,傾城的人潮赴會賞菊。從三國魏晉以來,重陽聚會飲酒、賞菊賦詩已成時尚。在中國古俗中,菊花象征長壽。菊是長壽之花,又為文人們贊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征。

  辭青

  古人長將重陽與上巳(清明節(jié))作為對應的春秋大節(jié)。如果說上巳節(jié)是人們度過漫長冬季后出室暢游的節(jié)日,那么重陽大約是在秋寒新至、人們即將隱居時的具有儀式意義的秋游,所以民間有清明節(jié)“踏青”,重陽節(jié)“辭青”的風俗。

  享宴求壽

  重陽節(jié)的求壽之俗,有現(xiàn)存文獻記載的最早見于漢代。漢代《西京雜記》中記載:“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云令人長壽!肚G楚歲時記》云:“九月九日,四民并籍野飲宴!彼宥殴白⒃疲骸熬旁戮湃昭鐣粗鹩诤未,然自駐至宋未改!痹诩捞旒雷娴幕A上加入了求長壽及飲宴,構成了重陽節(jié)的基礎。重陽時節(jié)的大型飲宴活動,其實是由先秦時慶豐收祭祀宴飲發(fā)展而來。

  佩茱萸

  古代風行九九插茱萸的習俗,所以又叫做茱萸節(jié)。茱萸是一種可以做中藥的果實,因為出產(chǎn)于吳越地(今江浙一帶)的茱萸質量最好,因而又叫吳茱萸。古人認為在重陽節(jié)這一天登山插茱萸可以驅蟲去濕、逐風邪。于是便把茱萸佩戴在手臂上或磨碎放在香袋里,還有插在頭上的。大多是婦女、兒童佩戴,有些地方男子也佩戴。

  茱萸入藥,可制酒養(yǎng)身祛病。茱萸香味濃,具有明目、醒腦、祛火、驅蟲、去濕、逐風邪的作用,并能消積食,治寒熱。插茱萸等古俗則是民間登山驅風邪的行為,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經(jīng)很普遍。重陽節(jié)清氣上揚,濁氣下沉,人們用天然藥物茱萸等調整體魄健康,使其適應自然氣候變化。

重陽節(jié)的習俗8

  今天是重陽節(jié),你們打算干什么呢?對多數(shù)人來說,可能對重陽節(jié)沒什么紀念意義性吧。回答是不是的,重陽節(jié)不但是有紀念性也是有意義性的。接下來我就說說重陽節(jié)的起源吧:

  “中秋過后又重陽”,起源于漢初的重陽節(jié)有著悠久的歷史。要說重陽節(jié)的來歷,那可不是一個輕松的活兒!

  重陽節(jié)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漢初。據(jù)說,在皇宮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以求長壽;漢高祖劉邦的愛妃戚夫人被呂后慘害后,宮女賈某也被逐出宮,將這一習俗傳入民間的。

  古代,民間在該日有登高的風俗,所以重陽節(jié)又叫“登高節(jié)”。相傳此風俗始于東漢。唐人登高詩很多,大多數(shù)是寫重陽節(jié)的習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guī)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還有吃“重陽糕”的.習俗。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只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紙旗,并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

重陽節(jié)的習俗9

  一個值得愛的人,肯定是一個懂得愛的人;一個懂得愛的人,才會有一顆善良的心和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的眼睛。

  九月九日重陽節(jié)到了。大院的重陽節(jié)有一種傳統(tǒng),喜歡晚餐湊在一起吃。幾家約好,把吃食端到一桌上。夜幕降臨,燈光閃耀,人們飲著菊花酒、二鍋頭,吃著豐盛的飯菜,歡聚暢談,交流情感。一張張笑臉,一陣陣笑語沖出狹小的房間,大家互相祝福著健康長壽、事事平安,大雜院處處洋溢著祥和的氣氛。

  重陽節(jié)是一個非常古老的節(jié)日,因為《易經(jīng)》中把數(shù)字“九”定為陽數(shù),而九月九旺逢兩個陽數(shù)相疊,所以成為“重陽!敝仃柟(jié)染著菊花的香氣,披著輕含的霜露,浸著烈的美酒,載著殘陽中回味不盡的`厚重心事。

  重陽那天,人們有敬老的風習,各家晚輩都要給上了年紀的老人多一些體貼。除了專給他們做些可口的吃食外,分家另過的親屬須慰問老者,出了嫁的閨女一早要回娘家探望父母,以報答養(yǎng)育之恩。有條件的人家,還要陪老人去看看熱鬧兒逛逛公園,這樣會讓老人心胸更加開闊,便于長壽。

  賞菊花是市民多年傳統(tǒng)風俗,戴菊花防災去病也是人們舊時一大習慣。重陽節(jié)到來各大公園將舉辦菊花展,北海、天壇、紫竹院、植物園名聲最大。

重陽節(jié)的習俗10

  農歷九月,古時又被稱為菊月,重陽節(jié)至,人們要飲酒賞菊。宋代著名女詞人李清照《醉花陰》詞:佳節(jié)又重陽,玉枕紗窗,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她借賞菊抒發(fā)了節(jié)日里孤獨寂寞的心情。古人過重陽時還要飲菊花酒,《藝文類聚》引《續(xù)晉陽秋》說:世人每至九月九,登山飲菊花酒!肚G楚歲時記》載:九月九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云令人長壽。菊花酒能延年益壽,不知現(xiàn)在有否此等好酒?

  菊花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子有柄,呈卵形,邊緣有缺刻或鋸齒,秋季開花,品種很多。菊花最早栽種于我國,相傳在8世紀初的唐代,東渡日本,成了皇室御用花,17世紀后傳遍歐美。在九月的秋陽和涼風中,惟有菊花迎風怒放,獨領風騷。農歷九月舊稱菊月,這個時候菊花盛開,重陽節(jié)恰為賞菊的黃金季節(jié)。在中國人的審美意念中,菊花高標逸韻,傲霜怒放,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一種象征,人們在賞菊時產(chǎn)生了一種高尚的心靈感應。菊花的風骨,嬌美而又傲岸,剛強而又艷麗,歷來為人們所稱道和敬仰。所以,人們又稱菊花為長壽花和延齡客。以菊喻志,詠菊抒懷,成為文人墨客的`最愛。東晉詩人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詩句,寫得尤為樸素動人。

重陽節(jié)的習俗11

  吃重陽糕是由登高引申而來,重陽節(jié)又叫“登高節(jié)”。傳說登高可以避禍。而不能登高或不想登高的人,就在家中吃糕。吃重陽糕源于“登高”的“高”,“糕”字與“高”同音,象征“步步高升”、“百事俱高”之意。

  據(jù)史料記載,重陽糕,又稱“花糕”、“發(fā)糕”或“菊糕”,是用發(fā)面做成的糕點,輔料有棗子、杏仁、松子、栗子,屬于甜品,也有加肉做成咸味的。制作較為隨意、簡易。

  講究些的做成寶塔狀、九層,上面再做兩只小羊,以合“重九”、“重陽(羊)”之俗。有的在重陽糕上插上小彩旗,并點上蠟燭燈,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而小彩旗則隱喻為茱萸。

  唐武則天曾在重陽時,令宮女廣采百花,和米搗碎,蒸制“花糕”(如菊花糕、桂花糕等),用以賜賞眾臣,以籠絡人心。明清時,重陽糕的制法更趨精細,種類也繁多,并且有了成人和兒童食品之分。據(jù)載:“京師重陽花糕極勝。有油糖果爐作者,有發(fā)面壘果蒸成者,有江米黃米搗成者。小兒輩又以酸棗搗糕、火炙脆棗、糖拌果干、線穿山楂,繞街賣之!

  為什么重陽節(jié)流行吃“重陽糕”,大概有4種說法:一種是祛邪避災。明人謝肇制在《五雜俎》中記述:“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可迎福接吉,消災避邪”;二是“登高”之意,以“吃糕”代替“登高”;三是敬老之舉,江南流行一句話:“重陽不吃糕,老來與人告”;四是祝福之意,“重陽吃糕,百事俱高”。

  過去,在重陽這一天,人們有蒸制重陽糕孝敬老人的習俗。重陽糕不僅自家食用,還饋送親友,稱“送糕”;又請出嫁女兒回家食糕,稱“迎寧”。

  這些糕中常加入有大棗、栗子、山楂等果干等為原料,既顏色好看,香甜可口,食之易消化,同時又能健脾益氣。現(xiàn)在的重陽糕,沒有固定品種,只要是在重陽節(jié)吃的松軟糕類,都可稱為“重陽糕”了。

  重陽花糕的起源有一種來源甚早的說法!赌淆R書》卷九上說,劉裕纂晉之前,有一年在彭城過重陽。一時興起,便騎馬登上了項羽戲馬臺。等他即位稱帝后,便規(guī)定每年九月九日為騎馬射箭、校閱軍隊的日子。據(jù)傳說,后來流行的重陽糕,就是當年發(fā)給士兵的干糧。

  另一種傳說則流傳于陜西附近。傳說明朝的狀元康海是陜西武功人。他參加八月中的.鄉(xiāng)試后,臥病長安,八月下旨放榜后,報喜的報子兼程將此喜訊送到武功,但此時康海尚未抵家。家里沒人打發(fā)賞錢,報子就不肯走,一定要等到康;貋。等康海病好回家時,已經(jīng)是重陽節(jié)了。這時他才打發(fā)報子,姶了他賞錢,并蒸了一鍋糕給他回程作干糧。又多蒸了一些糕分給左鄰右舍。因為這糕是用來慶?岛V袪钤,所以后來有子弟上學的人家,也在重陽節(jié)蒸糕分發(fā),討一個好兆頭。重陽節(jié)吃糕的習俗就這樣傳開來了。

重陽節(jié)的習俗12

  重陽節(jié)的來歷

  九九重陽,早在春秋戰(zhàn)國時的《楚詞》中已提到了。屈原的《遠游》里寫道:“集重陽入帝宮兮,造旬始而觀清都”。這里的“重陽”是指天,還不是指節(jié)日。三國時魏文帝曹丕《九日與鐘繇書》中,則已明確寫出重陽的飲宴了:“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shù),而日月并應,俗嘉其名,以為宜于長久,故以享宴高會!

  晉代文人陶淵明在《九日閑居》詩序文中說:“余閑居,愛重九之名。秋菊盈園,而持醪靡由,空服九華,寄懷于言”。這里同時提到菊花和酒。大概在魏晉時期,重陽日已有了飲酒、賞菊的做法。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jié)日。

  到明代,九月重陽,皇宮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慶賀,皇帝要親自到萬歲山登高,以暢秋志,此風俗一直流傳到清代。

  重陽節(jié)的禁忌

  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jié)的形成,傳說與漢代學道成仙的`費長房及弟子桓景有關,據(jù)《后漢書·方術列傳》記載:費長房,汝南(今河南上蔡西南)人,從壺公入山學仙,能醫(yī)重病,鞭笞百鬼。

  桓景嘗學于長房。一日謂景曰:“九月九日汝家有大災,可作絳囊盛茱萸系臂上,登高山,飲菊花酒,禍可消!本叭缙溲,舉家登山。夕還,見牛羊雞犬皆暴。梁人吳均在他的《續(xù)齊諧記》一書里,對這個故事也有記載。

  費長房與弟子桓景的傳奇故事,在社會上造成了巨大影響,東漢以后,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風俗,年復一年地流傳下來,成為民俗,到了唐代,重陽節(jié)被正式定位民間的節(jié)日。

  《周易》中,九為老陽,九月初九,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吨芤住分v究陰陽平衡,中和為貴,正如“否”卦一樣,兩個老陽相遇,也是不相往來和交通。

  孤陽不生,獨陰不長,萬物不遂,不通不順。因此,重陽節(jié)不但不是個吉慶的日子,反而是個大兇的日子。為了這大兇的日子,重陽節(jié)多了好多的禁忌,也形成了不少以辟邪避禍為宗旨的風俗,包括登高望遠、插茱萸、飲菊花酒等。

  由于重陽節(jié)是個大兇的日子,人們在相互碰面的時候,不能說“節(jié)日快樂”。客家人更是禁忌霜降遇重陽,有“霜降遇重陽,十家燒火九家亡”之說,在重陽節(jié),不能生火煮飯等。

  重陽節(jié)的習俗

  登高

  在古代,民間在重陽有登高的風俗,故重陽節(jié)又叫“登高節(jié)”。相傳此風俗始于東漢。唐代文人所寫的登高詩很多,大多是寫重陽節(jié)的習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guī)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還有吃“重陽糕”的習俗。

  吃重陽糕

  據(jù)史料記載,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口中念念有詞,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只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紙旗,并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當今的重陽糕,仍無固定品種,各地在重陽節(jié)吃的松軟糕類都稱之為重陽糕。

  插茱萸和簪菊花

  重陽節(jié)插茱萸的風俗,在唐代就已經(jīng)很普遍。古人認為在重陽節(jié)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或佩帶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帶,還有插在頭上的。大多是婦女、兒童佩帶,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帶。重陽節(jié)佩茱萸,在晉代葛洪《西經(jīng)雜記》中就有記載。除了佩帶茱萸,人們也有頭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經(jīng)如此,歷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陽節(jié)的習俗是把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解除兇穢,以招吉祥”。這是頭上簪菊的變俗。宋代,還有將彩繒剪成茱萸、菊花來相贈佩帶的。

  重陽節(jié)的寓意

  重陽節(jié)是在每年農歷的九月初九。雙九重疊,所以也稱“重九”。為什么稱為“重陽”呢?古時候,以二、四、六、八、十為陰數(shù),以一、三、五、七、九為陽數(shù),九為陽數(shù)中最大。古籍(易經(jīng))上有:“以陽爻為九。”兩陽相重,因此又稱“重陽”。

  新中國成立后,重陽節(jié)又叫"老人節(jié)",19XX年,我國重陽節(jié)正式定名為老人節(jié)。每年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jié)定為全國的敬老日。中華民族素有尊老敬老傳統(tǒng)美德,重陽節(jié)前后,黨和政府以各種形式開展敬老活動,比如召開座談會、老人宴、銀發(fā)旅、搞體檢、贈禮品、幫勞動等等,豐富多彩。多數(shù)地方還組織老年人登山秋游,開闊視野,交流感情,鍛煉身體,培養(yǎng)人們回歸自然,熱愛祖國大好山河的高尚品德。

  一些地方的群眾也有利用重陽登山的機會,祭掃祖墓,紀念先人。莆仙人以重陽祭祖者比清明為多,故俗有以三月為小清明,重九為大清明之說。由于莆仙沿海,九月初九也是媽祖羽化升天的忌日,鄉(xiāng)民多到湄洲媽祖廟或港里的天后祖祠、宮廟祭祀,求得保佑。

重陽節(jié)的習俗13

  重陽節(jié)的習俗有哪些

  重陽節(jié)是雜糅多種民俗為一體而形成的漢族傳統(tǒng)節(jié)日。慶祝重陽節(jié)一般會包括出游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

  1、佩茱萸。古代還風行九九插茱萸的習俗,所以又叫做茱萸節(jié)。茱萸入藥,可制酒養(yǎng)身祛病。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經(jīng)很普遍。民間認為九月初九也是逢兇之日,多災多難,所以在重陽節(jié)人們喜歡佩帶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還被人們稱為“辟邪翁”。

  2、賞菊。重陽日,歷來就有賞菊花的風俗,所以古來又稱菊花節(jié)。農歷九月俗稱菊月,節(jié)日舉辦菊花大會,傾城的人潮赴會賞菊。從三國魏晉以來,重陽聚會飲酒、賞菊賦詩已成時尚。在漢族古俗中,菊花象征長壽。

  3、登高。重陽節(jié)首先有登高的習俗,金秋九月,天高氣爽,這個季節(jié)登高遠望可達到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早在西漢,《長安志》中就有漢代京城九月九日時人們游玩觀景之記載。在東晉時,有著名的“龍山落帽”故事。

  4、吃重陽糕。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口中念念有詞,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只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紙旗,并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

  5、飲菊花酒。重陽佳節(jié),中國有飲菊花酒的傳統(tǒng)習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陽必飲、祛災祈福的“吉祥酒”。漢代就已有了菊花酒。魏時曹丕曾在重陽贈菊給鐘繇,祝他長壽。

  重陽節(jié)的習俗有哪些:慶祝重陽節(jié)一般會包括出游賞秋、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

  重陽節(jié)各地習俗

  【浙江省】 紹興府重陽節(jié)互相拜訪,除非親友家有喪事,才往靈前哭拜。桐廬縣九月九日備豬羊以祖,稱為秋祭。同時也在重陽節(jié)綁粽子,互相饋贈,稱為重陽粽。

  【四川省】 舊時南溪縣讀書人于此日在龍騰山岑山樓聚會,紀念詩人岑參,稱為“岑公會”。民間舊俗,重陽前后要以糯米蒸酒,制醪糟。俗話說:“重陽蒸酒,香甜可口”。

  【廣東省】 連川重陽,童男童女皆至城外相聚答歌,州人圍觀。南雄府九月九日請茅山道士建王母會,想求取子嗣的青年婦女都會前來參加。陽江市重陽節(jié)放紙鳶,并系藤弓于其上,在半空中聲音十分嘹亮。臨高縣民重陽節(jié)早起,大家齊聲高喊"趕山貓",以此為安和富利之吉兆。

  【陜西省】 西鄉(xiāng)縣重陽節(jié),親友以菊花、菊糕相饋贈。士子以詩酒相賞。據(jù)說婦女此日以口采茱萸,可以治心疼。

  【江蘇省】 重陽節(jié),南京人家以五色紙鑿成斜面形,連綴成旗,插于庭中。長洲縣重陽節(jié)吃一種叫做“駱駝蹄”的面食。無錫縣重陽節(jié)吃重陽糕、九品羹。

  【河南省】 中國開封菊花花會始辦于1983年,開封是以菊花每年舉行一次年會的唯一的城市。

  【山東省】 昌邑北部人家于重陽節(jié)吃辣蘿卜湯,有諺語道:“喝了蘿卜湯,全家不遭殃”。鄄城民間稱重陽節(jié)為財神生日,家家烙焦餅祭財神。鄒平則在重陽祭祀范仲淹,舊時,染坊及酒坊也在九月九日祭缸神。滕州出嫁不到三年的女兒,忌回娘家過節(jié),有“回家過重陽,死她婆婆娘”的說法。

  【山西省】 山西晉南地區(qū)自古就有九月九日登高的傳統(tǒng)習慣。飽覽大好河山,觀仰名勝古跡,成為節(jié)日的盛舉。至今還在民間傳誦著“乾坤開勝概,我輩合登高”,“東風留不住,冉冉起峰頭”,“九月欣新霽,三農慶有秋”等名言。

重陽節(jié)的習俗14

  重陽節(jié)的源頭,早在《呂氏春秋》中就有記載:“(九月)命家宰,農事備收,舉五種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倉,祗敬必飭。”、“是日也,大饗帝,嘗犧牲,告?zhèn)溆谔熳!庇纱丝梢,在當時,就已經(jīng)有了以慶祝豐收為名的祭祀天地神靈、祖宗的活動,用來感謝天地、祖先的饋贈。到了漢朝,《西京雜記》中就有記載,在重陽節(jié)這天佩戴茱萸、飲菊花酒,以求長壽的習俗。與此同時,還有各種大型的宴會,這都是先秦時期慶祝豐收的祭祀活動演變發(fā)展而來的,這便是早期的重陽節(jié)的雛形。

  重陽節(jié)的習俗

  登高

  在古代,民間在重陽有登高的風俗,故重陽節(jié)又叫“登高節(jié)”。相傳此風俗始于東漢。唐代文人所寫的登高詩很多,大多是寫重陽節(jié)的習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guī)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吃重陽糕

  據(jù)史料記載,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口中念念有詞,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

  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只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紙旗,并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當今的重陽糕,仍無固定品種,各地在重陽節(jié)吃的松軟糕類都稱之為重陽糕。

  賞菊并飲菊花酒

  重陽節(jié)正是一年的金秋時節(jié),菊花盛開,據(jù)傳賞菊及飲菊花酒,起源于晉朝大詩人陶淵明。陶淵明以隱居出名,以詩出名,以酒出名,也以愛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陽賞菊之俗。舊時文人士大夫,還將賞菊與宴飲結合,以求和陶淵明更接近。北宋京師開封,重陽賞菊之風盛行,當時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種,千姿百態(tài)。民間還把農歷九月稱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陽節(jié)里,觀賞菊花成了節(jié)日的一項重要內容。清代以后,賞菊之習尤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陽節(jié)前后最為繁盛。

  插茱萸

  插茱萸的習俗起源很早。茱萸,又名越椒、艾子,別名“避邪翁”。是一種藥用植物,有益于內臟。晉朝的時候,人們就已認識到它的藥用價值,并開始種植。重陽時節(jié),人們折下茱萸插在室內各處和頭上,據(jù)說這樣可以抵御寒冷,躲避災難。隋唐時茱萸的作用被夸大,成為驅邪的神物。飲茱萸酒、佩茱萸囊、戴茱萸花、室內插茱萸辟邪蔚成風氣。宋朝以后,插茱萸的風俗逐漸淡薄。茱萸已不再被視為神物,僅僅是作為藥材使用了。隨著重陽民俗重心從辟邪消災轉到延年益壽,插茱萸這一風俗漸漸式微。

  吃重陽糕

  重陽糕是重陽節(jié)的應時食物,就如同元宵節(jié)吃元宵,中秋節(jié)吃月餅一樣。重陽糕是以米粉面粉為原料,加上棗、栗子、石榴籽或其它干果蒸制成的。講究的重陽糕要做九層,象征寶山,上面做兩只小羊,兆九九重陽。在糕上插一些小紙旗,代替茱萸,置蠟燭燈,用點燈、吃糕,諧意“登高”。最初,吃重陽糕有辟邪和祭祀的寓意,之后,重陽糕演變?yōu)橐环N對美好生活的祝福。糕點上裝飾紅棗、栗子,有傳統(tǒng)的早生貴子意義,是祈子的象征物。明清的時候,在九月初九這日清晨,長輩們將重陽糕切成薄片,放在未成年子女的額頭上,口中還祝福道:“愿我的孩子事事皆高。”這是取“糕”與“高”同音,表達了人們對兒女的殷切祝福。人們認為在重陽節(jié)這天,登高吃糕,也就象征著未來的日子步步皆高。

  還有一些如吃柿子、吃素食、吃重陽面等等,不同民族和地區(qū)過節(jié)習俗均有所不同。

  重陽節(jié)是雜糅多種民俗為一體而形成的漢族傳統(tǒng)節(jié)日,是與除夕、清明、十來一這三節(jié)并稱的中國傳統(tǒng)四大祭祖的節(jié)日,又有慶祝秋糧豐收、喜嘗新糧的用意。

  慶祝重陽節(jié)一般包括上述出游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

  由于九月初九諧音是“久久”,有長久長壽之意,所以人們常在此日推行敬老活動。

重陽節(jié)的習俗15

  重陽節(jié)習俗

  登高遠眺

  登高之所以受人重視,特別受老人重視,是因為人們認為登高意寓“登頂長壽“。除此之外,人們還相信登山能使人健康長壽。重陽節(jié)登高在唐代就開始盛行了。

  賞菊花

  菊花產(chǎn)自中國,最早記載始于公元前5世紀。菊花在陰歷九月盛開,它有一個美稱“長壽之花”。因此每年重陽節(jié)也是觀賞菊花的好時候。

  飲菊花酒

  菊花酒的釀造十分獨特。古時,人們在九月九日采摘新鮮的菊花和菊花葉,把它們和谷粒一起釀制成酒。等到來年的同一時間再打開品嘗。據(jù)說,菊花酒具有清神明目,減肥降血壓,治療胃病的功效。因此,可以飲菊花酒可以使人長壽。

  插茱萸

  茱萸是一種中草藥,茱萸香味濃,有驅蟲祛濕、逐風邪的作用,并能消積食,治寒熱。古人重陽節(jié)會在帽子上插上茱萸,主要是為了避邪求吉。

  吃重陽糕

  重陽糕又名“菊花糕”或“花糕”。重陽糕的歷史可追溯到周朝。相傳,最初人們是為了慶祝秋收而制作重陽糕的`。到現(xiàn)在,逐漸發(fā)展為在重陽佳節(jié)人們常吃的一種糕點了。常見于江浙滬地區(qū)。

  做重陽節(jié)賀卡和海報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如果因為工作的原因,您遠離父母,不能在重陽節(jié)陪伴他們登高賞花。

  重陽節(jié)的意義

  重陽節(jié)其實是我國重要的祭祖節(jié)日,與清明、中元節(jié)一樣,都是拜祖、祭奠先人的節(jié)日。中國是有著悠久歷史文化的節(jié)日,祭祖?zhèn)鹘y(tǒng)一直流傳至今,代表著對先人的孝敬。

  重陽節(jié)選在陰歷九月初九,寓意久久的意思,很多人把它賦予了長壽的意思,這一天也就被稱為“老人節(jié)”,代表了小輩對老一輩的祝福和孝敬。孝道為首是我國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所以重陽節(jié)里要孝敬長輩。

  感恩。由上面講到的祭祖和敬老孝敬可以推測到重陽節(jié)還有一層感恩的意思。感恩是人的基本準則,只要心懷感恩,生活才會變得美好。

  古時候以二四六八十為陰數(shù),一三五七九為陽數(shù),九為陽數(shù)最大的一個數(shù)字,兩個九九想重疊,寓意重九,這也是九九重陽節(jié)日期的來歷。

【重陽節(jié)的習俗】相關文章:

重陽節(jié)的習俗09-11

重陽節(jié)習俗02-09

習俗:重陽節(jié)11-21

重陽節(jié)習俗11-05

重陽節(jié)習俗07-29

廣東重陽節(jié)習俗01-20

重陽節(jié)各地的習俗12-25

重陽節(jié)各地習俗11-12

重陽節(jié)的習俗【薦】11-14

重陽節(jié)的習俗【熱門】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