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語文八年級上冊教案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shù)慕虒W方法。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語文八年級上冊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語文八年級上冊教案1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積累詞語,掌握“遺骸、褶皺、劫難、追溯”等詞的讀音,理解“劫難、致密、追溯、天衣無縫”等詞的詞義,并學會運用。
2。了解“板塊構造”“大滅絕”“撞擊說”“火山說”“斯石英”等科學概念。
3。了解兩篇文章作者的思維方式。
二、能力目標
1。比較分析兩文的說明對象和說明角度,把握兩文所介紹的科學知識,體會作者思維的開放性與周密性。
2。揣摩語言,體會本文語言簡明精練、邏輯性強、幽默風趣的特點。
3。培養(yǎng)學生用聯(lián)系的觀點看問題、想問題的思維方法。
三、德育目標
學習作者運用豐富的科學知識、敏銳的科學眼光深入探索未知的精神,激發(fā)學生努力學習,不囿于成說,敢于創(chuàng)新,善于創(chuàng)新,向科學的未知領域進軍。
教學重點
1。把握兩篇短文的內容,明確說明對象,理清寫作思路。
2。學習作者善于聯(lián)系,由此及彼,多角度、多側面的思維方法。
教學難點
體會課文中的'補充說明的作用和含義。
教學方法
1。比較閱讀法。
2。涵泳品味法。
3。延伸拓展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要點]
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文意;精讀課文,比較分析兩篇短文的說明對象和說明角度,深入理解文章內容;揣摩語言,體會作者獨特的語言風格;學習作者的思維方法,引導學生留心生活,思考自然和社會,多角度看問題,獲得新知、真知。
語文八年級上冊教案2
總體設計思路
赤壁
山坡羊潼關懷古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一:教學鋪墊
1.簡介作者、背景資料
岑參(714-770),江陵(現(xiàn)在湖北省江陵縣)人,唐代著名邊塞詩人,與高適齊名。當時西北邊疆一帶,戰(zhàn)事頻繁,岑參懷著到塞外建功立業(yè)的志向,兩度出塞,久佐戎幕,前后在邊疆軍隊中生活了六年,因而對鞍馬風塵的征戰(zhàn)生活與冰天雪地的塞外風光有長期的觀察與體會。岑參的詩想像豐富,意境新奇,氣勢磅礴,風格奇峭,詞采瑰麗,具有浪漫主義特色。詩人陸游曾稱贊說,“以為太白、子美之后一人而已”。
岑參的這首《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以搖曳生姿的筆觸描繪了壯麗瑰奇的塞外雪景,表達了誠摯渾厚的送別之情,讀來感人至深。
2.疏通字詞
裘qiú 衾qīn 瀚hàn 羌qiāng 掣chè 白草折shé
胡天——指塞北一帶的天空。胡,指我國古代北方少數(shù)民族。
羅幕——用絲織品做成的帳子。與“珠簾”都是指軍中上層人物住的地方。
角弓——兩端用角質裝飾的弓。
瀚!衬
闌干——縱橫的意思。
3.吟誦
讀準字音、節(jié)奏、停頓
讀出塞外壯麗奇景
讀出詩歌的浪漫主義特色
讀出詩人的樂觀情懷
4.感悟詩歌之美 —“雪”
雪中景。大雪紛飛的奇麗景象。
西北早雪,來勢突然,一時風雪漫天。風雪肆虐,“散入珠簾濕羅幕”,在帳內的主帥穿皮衣蓋錦被尚且不能御寒,而在帳外守衛(wèi)的官兵之寒就更不待言了!敖枪坏每亍、“鐵衣冷難著”更進一步突出奇寒叫人難以忍受。這一方面反映了邊塞軍旅生活之艱苦,另一方面反映了戍邊戰(zhàn)士抗嚴寒斗風雪的豪邁氣概。然后用夸張筆法總寫沙漠冰封,愁云慘淡的圖景。詩人放眼雪原,一幅壯闊的立體的雪原圖呈現(xiàn)在眼前:冰雪覆蓋市面上茫茫大沙漠,冰凌縱橫交錯;漫天濃重的陰云低垂!鞍僬伞薄叭f里”是夸張寫法,突出了奇寒,也暗喻行路難之意,在如此寒天送別,自有一番難言之情——我愁云才愁,為下文送別做鋪墊。
雪中情。雪中送別。
軍中設宴餞別。各種樂器助興,氣氛熱烈,友情洋溢。這些樂器充滿異域情調,更添征人的悲壯情懷。帳內宴飲的熱鬧場面,熱烈氣氛,更襯出帳外之苦寒,如此大風都吹不動紅旗,世界好像被封凍了。帳外之寒又反過來襯出帳內送別情景之熱。作者把宴飲一幕放在偌大的冰天雪地來寫,體現(xiàn)出他當時濃重的離情。一方面友人在如此寒冷的惡劣天氣歸京而擔憂;另一方面為歸客去后自己留邊的孤寂而傷懷。最后四句從下面寫送別之情,頭兩句點明了送別的`地點與天氣;后兩句寫惜別之情深摯動人:依依不舍,終歸一別,人去路空,悵惘難禁。作者緊扣當時當?shù)氐墓?jié)氣風物去描寫送別場景,且將離愁別緒含蓄于敘事寫景之中,委婉傳達,情景交融,令人回味。
5.課內小知識:詩歌中修辭手法的運用
比喻:八月飛雪,已覺驚奇,而筆鋒一轉這“忽如一夜春風來”,更讓人驚奇,而接著用“千樹萬樹梨花開”來寫雪景,更是叫人驚喜而拍案叫絕。以春花喻冬雪,新穎別致,是為千古名句。這個比喻含有廣闊而美麗的想像,創(chuàng)造了一個瑰麗的、富有詩意的、春意融融的境界,在讀者面前展現(xiàn)出一幅生機勃勃的、春意盎然的壯觀景象,給蕭條寒冷的邊塞平添了無限的溫暖與希望。新奇的比喻充分展示了作者樂觀、開朗的情懷。
夸張:詩人放眼雪原,一幅壯闊的立體的雪原圖呈現(xiàn)在眼前:冰雪覆蓋市面上茫茫大沙漠,冰凌縱橫交錯;漫天濃重的陰云低垂。“百丈”“萬里”是夸張寫法,突出了奇寒,也暗喻行路難之意,在如此寒天送別,自有一番難言之情——我愁云才愁,為下文送別做鋪墊。
6. 小結
全詩共18句,以“雪”為線索。全詩以雪景起,以雪景結;由雪而發(fā),兼及詠雪與送別兩個方面。詩中描繪了典型的具有北方特征的景物,組成了一幅壯闊奇麗的萬里邊疆風雪圖,它既是餞別送行之背景,又是作者抒情之寄托。以寫雪景襯托送別,又在送別中寫雪景,表達了作者真摯而復雜的感情——對北國風景之贊嘆,對燦爛春光的憧憬,對別友之惆悵,對故鄉(xiāng)之思念——全部寄托在這壯麗的雪景中了。這首詩奇麗、豪放的風格,正是岑參浪漫、豪邁、樂觀的詩風的本色,是岑參邊塞詩的代表作。
龔自珍的《己亥雜詩》可以和《行路難》聯(lián)在一起講授。
補充閱讀資料
平淡,也是一種享受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今日聽君歌一曲: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好一首《歸園田居》,好一個視功利為糞土的陶淵明,好一派平淡的生平。
轟轟烈烈的生活我不喜歡,驚天動地的舉措我沒有去做過。朋友們,在這個激越的年月里,我卻鐘愛一種平淡,因為那是一種享受。
品一杯香茗,翻幾頁書,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平淡是一種享受。
看著李清照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一種凄美的平淡,卻是“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的嘆息,因為她有著令人羨慕的前半段生活,待到末年時,過著平淡的生活,就耐不住那寂寞了。
平淡,是一種享受。桃花源便是陶淵明平淡的暢想的最高境界。在那里,人們老有所養(yǎng),幼有所樂,人們盡享平淡的天倫之樂。
平淡,是一種享受。劉禹錫“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沒有功名,沒有皇帝的垂青,終于在平淡中明白“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而他在享受平淡中是否悟出了那真意?
平淡,是一種享受。吳鈞在與朱元思書中,早已告訴了我們。他是一個享受平淡之人,在富春江中從流飄蕩、任意東西。因為他平息熱衷功名利祿之心,放棄經綸事務之任,他過得平淡、瀟灑,一種快樂和喜悅溢于言表。
平淡,是一種享受。歐陽修雖遭貶謫,但卻在平淡的生活中與滁民同樂,沒有悲嘆,沒有灰心喪氣,而是享受一種平淡的快樂,所以他才有“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平淡,我是宇宙中之一員,我不喜歡燈紅酒綠,成名利欲。在平淡中,可以讀古人之心;在平淡中,可以觀自然之美;在平淡中,可以明白事物;在平淡中,可以感動徹悟;在平淡中,可以兼濟天下;在平淡中,可以擁有許多。
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古人有古人的平淡,我也有我的平淡。平淡即生活,平淡即快樂,快樂即享受。雖然現(xiàn)在的我尚年小,沒有明白那陶淵明的“真意”,但我想讓喧嘩的齒輪在內心停止,讓平淡帶來寧靜的喜悅,這是一種生活,也是一種享受。
平淡,也是一種享受,來自于心靈深處。
語文八年級上冊教案3
教學目標
一、知識儲備點
1、朗讀課文,了解文章內容。
2、積累生動優(yōu)美的語言。
二、能力培養(yǎng)點
1、品味生動形象,活潑優(yōu)美的語言。
2、培養(yǎng)學生想象能力及對生活的感悟能力。
三、情感體驗點
培養(yǎng)學生用心體驗生活的情趣,感受生活的豐富多彩。
教學重、難點
品味生動形象、活潑優(yōu)美的語言。
運用自己的生活體驗感受生活的豐富多彩。
教學方法
1、朗讀法
2、點撥引導法
教學內容與步驟
一、導入
1、做一個游戲,請同學們閉上眼睛,靜靜地聆聽周圍的聲音一分鐘,比一比誰聽到的聲音比較多。
2、請同學起來說說剛才聽見了些什么。
教師導入課題:雖然剛才教室里很靜,但只要你認真聆聽,或多或少會聽到一些平時不太注意的聲音。作家桂文亞就聽到了雪花飄落的聲音。讓我們一起走進《你一定會聽見的》一探究竟。
二、讀聲篇
1、教師配樂朗讀。
2、選擇一段你最喜歡的朗讀給大家聽。
3、問:你認為朗讀應注意哪些方面?
4、問:這段文章感情應如何把握?
。ㄔ趯W生的'表演朗讀中穿插提問)
5、分男、女聲朗讀。
三、品聲篇
1、找出你喜歡的句子,說說你喜歡的理由。
2、問:這篇文章大家還有什么疑問嗎?
過渡:作者在課文中提到這樣一種現(xiàn)象,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存在這樣一類人,他們對于大千世界充耳不聞,視而不見,別人說好,他就跟著點頭,別人批評,他就跟著搖頭,作者將之稱為“木頭人”。
。▎枺┰谖覀兺瑢W中是否也存在類似的“木頭人”?
既然都不是木頭人,那老師就要來考驗你們:看你們是不是真的是生活的有心人。
四、聽聲篇
1、聽力大比拼。
2、發(fā)揮聯(lián)想想象,描繪聲音。
五、寫聲篇
1、談談自己在生活中聽到的最美的聲音。
2、聽歌曲《一個真實的故事》。
六、結語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
生活中不是缺少音樂,
而是缺少捕捉音樂的耳朵;
生活中不是缺少愛,
而是缺少感受愛的心靈。
把眼睛叫醒,把耳朵叫醒,把心靈叫醒!
笑對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你一定會聽見的。
語文八年級上冊教案4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掌握基礎知識,了解花紅的原因。
2、過程與方法。
閱讀課文,理清文章結構,學習運用邏輯順序說明事理,在此基礎上,探究文章為什么要按照這樣的順序寫,品味文章生動的語言,體會說明文語言準確的特點,掌握本文中常見的說明方法。
3、情感價值觀。
認識自然,熱愛自然,激發(fā)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
二、教學重點。
1、掌握基礎知識,了解花紅的原因。
2、學會按恰當?shù)捻樞騺韺懻f明文。
3、分析文章的說明方法及作用
三、教學難點。
課文涉及的知識面較廣,包括生物學、植物生理學、進化理論、自然選擇和人工選擇等,說明的事理有一定的深度。
四、教具。
1、小黑板、練習卷等。
五、教法。
閱讀、探究、歸納。
六、課時安排。
一課時
七、教學過程。
。ㄒ唬﹦(chuàng)設情境,導入課文。
1、借助多媒體演示自然界中萬紫千紅的花,激發(fā)興趣。
2、交流課前收集的描繪花兒色彩的古詩文。
3、展示本課教學目標。
。ǘ┱w感知,合作探究。
學生自由閱讀課文(可默讀,可小聲讀),邊讀邊思考思考題:
1、課文從哪幾個角度來說明花朵呈現(xiàn)紅色和其他顏色的科學原因?在此基礎上畫出文章的結構圖。
設計該題的目的,是為了訓練學生的概括能力,讓學生從整體把握文章的內容,體會文章結構的精巧。
2、“花兒為什么這樣紅”原是一首歌曲的名字,作者借來作為標題,而且貫穿全篇,引起每一層說明,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設計該題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體會文章標題的精妙,并進一步領會文章結構的嚴謹。
學生先自主閱讀、思考,畫出結構圖,然后把自己的思考結果在小組內交流。
第一題在小組交流的基礎上,請小組代表上黑板板演。
圖形可不拘一格,只要能概括文章主要內容,表示文章結構即可,然后教師用投影出示自己歸納的結構圖與大家一起交流。
第二題指名交流,一位同學不可能回答完整,可集思廣益,取長補短,不要拘泥答案,學生回答得有道理即要肯定。
。ㄈ┳灾髻|疑。
人們說:“發(fā)現(xiàn)一個問題不如提出一個問題有價值”,讀了本文,你對課文內容還存有什么疑惑嗎?
學生自主質疑,交流討論,然后教師引導學生釋疑。
(四)小結全課。
先讓學生談談本節(jié)課的'收獲和體會,教師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作歸納小結。
。ㄎ澹┳鳂I(yè)設計:
在熟悉課文的基礎上,按照課文主體部分的順序,將學生分為六個小組,分頭從六個方面承擔任務,試著去探討、拓寬課文涉及的內容,查閱資料,請教生物老師、物理老師、化學老師,請教有經驗的花工師傅等皆可以,收集課文中未講到的關于花卉的知識,為下節(jié)課作全班交流和寫作花卉知識短文作好準備。
語文八年級上冊教案5
教學目標:
一、鞏固所學的基礎知識,通過練習提高學生閱讀能力、解題能力。
二、引導學生能學會運用所學的知識去學習課外文言文
文言文的練習是必不可少的,特別是對于基礎知識的訓練,這可以讓學生不斷地加以鞏固,也可以檢測學生對于課文學習的效果,更可以通過練習,讓學生時刻知道自己對于課文及有關知識的掌握程度,好經常加以復習鞏固。
教學重點和難點:
一、重點:指導學生通過自學,真正地看懂中考鏈接中的課外文言文
二、難點:能讓學生通過練習,掌握所學的知識
很多同學一看到課外文言文就頭疼了,連看也不看就說不會做,其實只要用心去看,想想學過的方法和文言實詞,也許并不難,所以要讓學生真正用心地去學習課外文言文還是有一定難度的,而且也是非常重要的。
教學過程:
一、基礎鞏固:
讓學生當堂完成,以閉卷的形式,再左右交換批改。
這些都是基礎知識,應該是每一位學生都應該掌握的,所以采用這樣的.方法,是檢測學生對于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通過批改他人的練習,不僅是加深了印象,也可以讓部分學生產生危機感,以致于加緊復習,提高學習意識。
二、能力提高:
請同學自告奮勇地回答,其他同學糾正,可以提出不同的意見。
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訓練學生口語表達能力,引導學生要注意團隊合作精神,爭取杜絕彼此的輕視,嘲笑,特別是對于那些基礎差的學生。鼓勵學生要敢干創(chuàng)新,勇于提出與他人不同的意見。
三、中考鏈接:
請學生齊讀全文。讓一位學生翻譯全文,其他學生認真聽,可以對翻譯不好的地方加添改。然后讓學生自己挑題目發(fā)表自己的意見。
在對文章再次熟悉之后讓學生翻譯,可能有一定的幫助。因為是課外文言文,學生的翻譯并不一定會十全十美,所以更要鼓勵學生對不足的地方加以添改,不僅發(fā)揮學生間互助的作用,而且可以讓添改的學生增加學習的自信心。讓學生挑題目回答是從他們的興趣入手,好讓學生對于枯燥的練習講解有一定的興趣可言。
四、作業(yè)
1、訂正
2、預習《賣油翁》
課堂上的時間是有限的,所以有必要讓學生在課上時作好相應的記錄,課后再認真訂正,也是對課上所課的內容加以鞏固的一次機會。
語文八年級上冊教案6
[教學目的]
1. 讀懂讀通文章,積累一些文言詞句。
2. 整體把握文章,學習用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相結合的手法。
3. 品讀賞析文章,感受其自然美、人情美。
[教學難點]
作者映襯手法天衣無縫的運用。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1. 導入新課。
詩仙在《將進酒》中說:“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中國有句俗語叫“水到東海不回頭!笨慑X塘江的水則不然,每年八月要趁良辰美景從東;靥四锛遥貋頃r,氣勢非凡,真是天下最雄偉壯觀的景象,從皇帝到平民百姓,都要先睹為快。
錢塘江觀潮,歷史悠久。有文獻記載的就有兩千多年,為宋朝時最盛。現(xiàn)在觀潮
在浙江海寧,但在宋代,觀潮勝地卻在臨安,就是今天的杭州市。南宋定都西安,每年農歷八月十八日都要舉行觀潮盛典。迎潮前有水軍演習,潮到時又有吳地少年弄潮爭標表演,當日從宮廷到民間爭相觀看,萬人空巷,十分熱鬧。
2. 認讀。
(1) 讀準字音。
艨()艟()倏()泅()舸()雉()
溯()僦()綺()溢()
(2) 讀懂詞義。
、偻x詞釋義聯(lián)讀。
略:略不相睹()略不沾濕()
雖:雖席地不容閑也()雖我之死,有子存焉()
皆:皆披發(fā)紋身()皆出酒食()
既而:既而漸進()既而兒醒()
、谏~釋義點讀。
珠翠羅綺溢目________________倏爾黃煙四起_____________
方其遠出海門________________
③通讀句子,指出其修辭方法。
A.出沒于鯨波萬仞中()B、海涌銀為郭,江橫玉系腰()
3. 研讀。
(1) 本文作者采用分鏡頭攝影的筆法,分別寫了漲潮、水戰(zhàn)、弄潮、觀潮的盛況。按“自然美”和“人情美”的板塊,將文章分為兩部分,第一段自然美,第2——4段人情美。從正面描寫和側面烘托的角度,可將文章分為兩層,第1——3段正面描寫,第4段側面烘托。
(2) 第4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以人多馬眾側面烘托出浙江潮的壯美。
4. 賞讀。
(1) 方其遠出海門,僅如銀線;既而漸近,則玉城雪嶺際天而來,大聲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勢機雄豪。
寫漲潮,由遠而近,順勢而下,挽狂瀾于筆端。用比喻和夸張的手法,寫盡了大海的威儀和氣派。對潮水從形、色、聲、勢四個角度進行描繪,如:“僅如銀線”寫其形;“玉城雪嶺”狀其色;“大聲如雷霆”描其聲;“際天而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繪其勢。
(2) 艨艟數(shù)百,分列兩岸;既而盡奔騰分和五陣之勢,并有乘騎弄旗標槍舞刀于水面者,如屢平地。倏爾黃煙四起,任務略不相睹,水爆轟震,聲如崩山。
寫參演船艙之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寫陣勢變化多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寫演練技藝之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寫雙方習戰(zhàn)之激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寫"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寫"動"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亮點探究。
(1)《觀潮》第一句說:“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這句話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點撥:用渲染的手法揭示了描寫對象,點明了題旨,揭示了中心,可以說集全文要義于首句。
(2)作者在《觀潮》這篇散文中,繪聲、繪色、繪形、繪勢地描寫了這一壯美雄奇
的景象。全文的著眼點在“潮”上,立足點在“觀”上,作者是從哪些方面寫“觀潮”的?
點撥:作者從四個方面寫觀潮:潮來之狀,演兵之威,弄潮之技,觀潮之盛。作者由遠而近寫“潮來之狀”,“演兵之威”是散文精彩的一筆,作者生動地描寫了南宋水軍演習的情景!芭敝肌备層^眾大開眼界!芭l(fā)文身”寫弄潮兒的外形,“溯迎而上”寫弄潮兒的猛勇,“出沒于鯨波萬仞”寫弄潮兒的矯健;“騰身百變,而旗尾略不沾濕”寫弄潮兒的絕技超凡。
最能表現(xiàn)“觀潮之盛”的語句是“江干上下十余里間,珠翠羅綺溢目,車馬塞途!弊髡咭浴笆嗬铩钡穆吠局L表現(xiàn)觀潮場面之大,盛況空前;以“車馬塞途”寫看客之多;以“雖席地不容閑也”寫觀潮人擁擠之極。
(3)渲染,烘托和對比是作者在文中所運用的.三種寫作方法,請各找出一個例句,說說它的作用。
點撥:“大聲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勢機雄豪!笔卿秩惧X塘江大潮的“偉觀”,增強了藝術效果。烘托又稱“襯托”,“映襯”,如“飲食百物皆倍穹于常時”是烘托觀潮人極多和觀潮盛況。“出沒于鯨波萬仞中,騰身百變,而旗尾略不沾濕”是對比,突出了吳中健兒弄潮表演技藝超凡。
(4)試從課文中找出一些精彩恰當?shù)脑~語,說說它們的妙處。
點撥:“吞天沃日”動詞“吞”“沃”極有氣勢!百繝枴币辉~表現(xiàn)了水軍動作神速。動詞“披”“文”“持”“爭”“鼓”“迎”“上”“出”“沒”“騰”“變”“沾“的連用,寫出了弄潮兒生龍活虎般的形象特點,表現(xiàn)了動態(tài)美!半m席地不容閑也”的“也”是用來加強肯定語氣的助詞,強調觀潮的人特別多。
《觀潮》這篇主要讓我們感受文章里所描述的自然美和人情美,下面小編為大家?guī)砹税四昙壣蟽哉Z文《觀潮》的教案設計,歡迎大家閱讀!
八年級上冊語文《觀潮》教案設計
[教學目的]
1. 讀懂讀通文章,積累一些文言詞句。
2. 整體把握文章,學習用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相結合的手法。
3. 品讀賞析文章,感受其自然美、人情美。
[教學難點]
作者映襯手法天衣無縫的運用。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1. 導入新課。
詩仙在《將進酒》中說:“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中國有句俗語叫“水到東海不回頭。”可錢塘江的水則不然,每年八月要趁良辰美景從東;靥四锛遥貋頃r,氣勢非凡,真是天下最雄偉壯觀的景象,從皇帝到平民百姓,都要先睹為快。
錢塘江觀潮,歷史悠久。有文獻記載的就有兩千多年,為宋朝時最盛。現(xiàn)在觀潮
在浙江海寧,但在宋代,觀潮勝地卻在臨安,就是今天的杭州市。南宋定都西安,每年農歷八月十八日都要舉行觀潮盛典。迎潮前有水軍演習,潮到時又有吳地少年弄潮爭標表演,當日從宮廷到民間爭相觀看,萬人空巷,十分熱鬧。
2. 認讀。
(1) 讀準字音。
艨()艟()倏()泅()舸()雉()
溯()僦()綺()溢()
(2) 讀懂詞義。
、偻x詞釋義聯(lián)讀。
略:略不相睹()略不沾濕()
雖:雖席地不容閑也()雖我之死,有子存焉()
皆:皆披發(fā)紋身()皆出酒食()
既而:既而漸進()既而兒醒()
、谏~釋義點讀。
珠翠羅綺溢目________________倏爾黃煙四起_____________
方其遠出海門________________
、弁ㄗx句子,指出其修辭方法。
A.出沒于鯨波萬仞中()B、海涌銀為郭,江橫玉系腰()
3. 研讀。
(1) 本文作者采用分鏡頭攝影的筆法,分別寫了漲潮、水戰(zhàn)、弄潮、觀潮的盛況。按“自然美”和“人情美”的板塊,將文章分為兩部分,第一段自然美,第2——4段人情美。從正面描寫和側面烘托的角度,可將文章分為兩層,第1——3段正面描寫,第4段側面烘托。
(2) 第4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以人多馬眾側面烘托出浙江潮的壯美。
4. 賞讀。
(1) 方其遠出海門,僅如銀線;既而漸近,則玉城雪嶺際天而來,大聲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勢機雄豪。
寫漲潮,由遠而近,順勢而下,挽狂瀾于筆端。用比喻和夸張的手法,寫盡了大海的威儀和氣派。對潮水從形、色、聲、勢四個角度進行描繪,如:“僅如銀線”寫其形;“玉城雪嶺”狀其色;“大聲如雷霆”描其聲;“際天而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繪其勢。
(2) 艨艟數(shù)百,分列兩岸;既而盡奔騰分和五陣之勢,并有乘騎弄旗標槍舞刀于水面者,如屢平地。倏爾黃煙四起,任務略不相睹,水爆轟震,聲如崩山。
寫參演船艙之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寫陣勢變化多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寫演練技藝之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寫雙方習戰(zhàn)之激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寫"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寫"動"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亮點探究。
(1)《觀潮》第一句說:“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這句話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點撥:用渲染的手法揭示了描寫對象,點明了題旨,揭示了中心,可以說集全文要義于首句。
(2)作者在《觀潮》這篇散文中,繪聲、繪色、繪形、繪勢地描寫了這一壯美雄奇
的景象。全文的著眼點在“潮”上,立足點在“觀”上,作者是從哪些方面寫“觀潮”的?
點撥:作者從四個方面寫觀潮:潮來之狀,演兵之威,弄潮之技,觀潮之盛。作者由遠而近寫“潮來之狀”,“演兵之威”是散文精彩的一筆,作者生動地描寫了南宋水軍演習的情景!芭敝肌备層^眾大開眼界!芭l(fā)文身”寫弄潮兒的外形,“溯迎而上”寫弄潮兒的猛勇,“出沒于鯨波萬仞”寫弄潮兒的矯健;“騰身百變,而旗尾略不沾濕”寫弄潮兒的絕技超凡。
最能表現(xiàn)“觀潮之盛”的語句是“江干上下十余里間,珠翠羅綺溢目,車馬塞途。”作者以“十余里”的路途之長表現(xiàn)觀潮場面之大,盛況空前;以“車馬塞途”寫看客之多;以“雖席地不容閑也”寫觀潮人擁擠之極。
(3)渲染,烘托和對比是作者在文中所運用的三種寫作方法,請各找出一個例句,說說它的作用。
點撥:“大聲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勢機雄豪。”是渲染錢塘江大潮的“偉觀”,增強了藝術效果。烘托又稱“襯托”,“映襯”,如“飲食百物皆倍穹于常時”是烘托觀潮人極多和觀潮盛況!俺鰶]于鯨波萬仞中,騰身百變,而旗尾略不沾濕”是對比,突出了吳中健兒弄潮表演技藝超凡。
(4)試從課文中找出一些精彩恰當?shù)脑~語,說說它們的妙處。
點撥:“吞天沃日”動詞“吞”“沃”極有氣勢!百繝枴币辉~表現(xiàn)了水軍動作神速。動詞“披”“文”“持”“爭”“鼓”“迎”“上”“出”“沒”“騰”“變”“沾“的連用,寫出了弄潮兒生龍活虎般的形象特點,表現(xiàn)了動態(tài)美!半m席地不容閑也”的“也”是用來加強肯定語氣的助詞,強調觀潮的人特別多。
6.背讀。
語文八年級上冊教案7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學習通過具體事例表現(xiàn)人物性格的手法,學習本文以時間為順序以人物活動為線索選材、組材的方法。
2、能力目標
引導學生在朗讀中感悟理解文章內容,欣賞作品樸素平實而飽含真情的語言。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學習朱德母親的優(yōu)秀品質,深入領悟作者以樸實無華的語言抒發(fā)對母親真摯深沉的愛,培養(yǎng)學生的親情觀。
二、教學重點、難點
選材精當、典型、合理的謀篇布局,語言樸實于平時中見深刻的特色。
三、教學時數(shù):
一學時
四、教學過程
。ㄒ唬┦吕龑胝{動情感
1、看幻燈片講故事:
從前,有一個年輕人愛上一個姑娘,想要娶她為妻,姑娘說:“如果你要娶我,就帶著你母親的心來見我!蹦贻p人聽了連忙去向他母親要那顆心。母親什么也沒有說就挖出自己的心教給兒子,年輕人高興的捧著母親的心去見自己的情人?墒牵飞弦徊恍⌒乃ち艘货。這時,那顆還滴著鮮血的母親的心連忙問:“孩子你摔疼了嗎?”這,就是母親心。天下母親各有各的不同,但有一點:心是相同的!我們何以為報呢?今天我們來學習朱德的《回憶我的母親》看作者是如何回報母親的深恩的?
今天我們來學習朱德的《回憶我的母親》看作者是如何回報母親的深恩的.?
2、學生交流課一下,搜集有關作者及本文寫作背景的材料。(幻燈片:作者像)
。ǘ┱w感知把握內容
1、幻燈片顯示生字詞掃清文字障礙
2、聽錄音配樂范讀。思考:作者著重回憶了母親哪幾方面的內容?培養(yǎng)學生“聽”的能力,并在此過程中理解課文內容。
3、快速瀏覽獲取信息。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或默讀或跳讀,用筆標出關鍵詞語。
4、交流收獲。交流句式:“初讀課文,我讀出了一位的母親,她表現(xiàn)在”。小組內先交流,各小組再派代表歸納總結,運用概括中心句的方式。各代表概括一件事例表現(xiàn)了母親什么樣的品質?
例如:我讀出了一位善良的母親,她表現(xiàn)在家庭貧困還救濟窮人。
(三)因勢利導理篇章結構
作者對這位平凡而有偉大的母親唱了一首深情的贊歌。文章沒有用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細致的描寫來表現(xiàn)人物,而是通過典型的事例來展示人物形象的。那么回憶母親一生中的主要事跡,歌頌母親的優(yōu)秀品質就是文章的主體部分。
1、質疑:課文是怎樣將眾多的材料有條不紊的組織為一個整體的?
2、學生思考、討論、勾畫表明時間的詞語。
學生回答。教師點撥:朱德同志得到他母親去世的消息痛定之后,母親一生的重要事跡和優(yōu)良的品德以及對作者的教育和影響就一幕一幕的映現(xiàn)在作者的腦海里。
課件顯示事件列表。
小結:課文圍繞母親“勤勞一生”這一線索選材、組材。以時間為縱向順序,以母親的優(yōu)秀品質為橫向順序縱橫交叉、點面結合。雖然文章所記的內容時間跨度大頭緒繁多,但脈絡清晰有條不紊。
。ㄋ模┵p讀課文感悟升華
1、提問:文章飽含了作者對母親那些豐富的感情?
學生議論:有“愛”“敬”“哀”“思念”“懷念”“歌頌”“贊揚”“感謝”
2、教師肯定同學們的看法。進一步提出:哪一種感情是全文的基調?
3、學生議論。教師總結:“愛”是基本感情,是全文的感情基調。作者懷著對母親深深的愛,而哀思母親,敬重母親,歌頌母親,感謝母親,唱出一支對母親的深情贊歌。
4、讓學生齊讀第一自然段。思考;這一節(jié)在全文中有何作用?與表現(xiàn)母親的優(yōu)秀品質有何作用?
明確:①總領全文,點明回憶的內容。②抒發(fā)作者悲痛的感情,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調。
5、這位偉大母親逝世后,當時延安各界為她舉行公祭。
黨中央挽聯(lián):八路公助,大孝為國,一生勞動,吾黨之光。
毛澤東同志挽聯(lián):為母當學民族英雄賢母,斯人不愧勞動階級完人。
這樣一位偉大的母親,朱德同志如何報答母親深恩的呢?請一位學生有感情的朗讀文章最后兩自然段。然后討論、交流,作為文章的結尾表達了哪幾層意思?
明確:①痛悼母親的離去
、趯δ赣H的高度評價
③決心盡忠革命事業(yè)
作者把對母親的愛與對人民的愛、對革命事業(yè)的忠誠有機的結合起來寫的?這給我們那些啟示?
啟示:我們要認真學習、繼承和發(fā)揚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以解放天下勞動人民為己任的崇高思想,艱苦樸素的精神,寬廣無私的胸懷,堅定的革命意志,為實現(xiàn)祖國的“四化”大業(yè)而奮斗。
6、總結文章中心
7、小結:誰都有自己的母親。母親的愛像高山,像海洋,像大地,像陽光,母親的愛最崇高、最偉大、最無私、最寬廣。我們應該像母親愛我們一樣去愛她們。談一下自己如何回報母愛?
(五)拓展延伸培養(yǎng)親情
自選題:
1、收集關于母親的名言、詩文,做一個交流活動。
2、親自實踐:感受母愛,回報母愛。
A:給母親寫一封信,表達感激之情。
B:親手為母親做一個禮物。
C:為母親做一次家務,體會母親的辛勞。
D:為母親洗一次腳,你想對母親說什么?
3、在《白發(fā)親娘》的音樂中結束本堂課。
《回憶我的母親》賞析
《回憶我的母親》開門見山,用簡潔明朗的開頭給全篇定下了自然清新的基調:得到母親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我愛我的母親,特別是她勤勞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遠回憶的。這質樸無華的語言,既交代了文章的寫作緣起,又高度概括了母親勤勞一生的特點,成為全篇回憶母親優(yōu)秀事跡的一個十分清晰的總的樞紐。
這個簡潔明朗的開頭,形成了一種質樸洗練的風格。文章思路暢達,線索清楚。先由家史寫起,依次介紹了鐘太夫人多方面的事跡:“是個好勞動”,“聰明能干“,“性格和藹”,“同情貧苦的人”及支持慰勉作者獻身革命事業(yè)等等。全文用口語寫成,沒有那些令人頭暈目眩的形容詞,是無產階級優(yōu)良文風的體現(xiàn)。
在這篇回憶性散文里,作者按照時間順序,依次寫出了母親一生的經歷,同時又兼顧了體現(xiàn)母親崇高品德的幾個方面。這么一來,恰當而又自然地突出了這位革命母親的最大特點:熱愛勞動,支持革命。讀后給人留下了經久不忘的印象。
語文八年級上冊教案8
教學目標
1、學生自讀課文,結合觀賞課本中的插圖,整體感知周莊水鄉(xiāng)動人的情韻。
2、讓學生說說作者三次游周莊留下的印象。
3、重點研讀、品味作者第三次游周莊的段落,欣賞文中準確、生動、優(yōu)美的語言
教具準備
1、選一幅周莊水鄉(xiāng)的圖畫,張貼于黑板。
2、畫一幅周莊圖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周莊位于蘇州城東南,昆山的西南處,古稱貞豐里。春秋戰(zhàn)國時稱搖城。至康熙年正式定名為周莊鎮(zhèn)。
周莊為澤國,因河成街,呈現(xiàn)一派古樸、明潔的幽靜,是江南典型的“小橋、流水、人家”,雖說歷經900多年的滄桑,仍完整一保存著原有的水鄉(xiāng)古鎮(zhèn)的風貌和格局,宛如一顆鑲嵌在淀山湖畔的明珠。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帶大家一起走進周莊,去體會那里的動人水韻。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聽錄音,找出課文中的疑難字詞。并借助工具書、資料自行解答。
2、教師檢預習效果。
斑斕
顔色錯雜燦爛
迷離
模糊而難以分辨清楚
眩目
耀眼
晶瑩
光亮透明
參差
指不整齊,不一致
諦聽
仔細聽
嫻熟
熟練
搖曳
搖動
如訴如泣
形容聲音柔細
瞬息萬變
形容極短的時間
內變化多
稍縱即逝
稍微一放松就會消失
3、自讀課文,并思考:
。1)“我”曾經幾次到周莊,每次留給我的印象是什么?
。2)與《巴東三峽》相比,這篇游記有什么不同?
三、精讀課文
1、講解前三個自然段
提問:開頭三段,敘述周莊水鄉(xiāng)留給人們的總體印象。那么,“我”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2、講解“我”前兩次到周莊的情景和感受
第一次
仲春
一幅畫在宣紙上的水墨畫
第二次
冬天
一幅色彩對比強烈的版畫
寫第二次到周莊,不僅寫了“令人目!钡纳,而且寫了積雪融化時滴水和流水的聲音。將水聲描寫得柔情綿綿,使周莊景物不僅有“色”,而且有“聲”,更為動人。
3、齊讀第四自然段。
4、有感情的讀“第二次到周莊是冬天,~~~~~~用人類的樂器永遠也無法模仿”一段。并細細品味。
第2課時
一、復習鞏固
二、講解作者第三次游周莊旱情景和感受。
1、默讀第5處自然段,并結合“思考與練習”第一題思考:
作者第三次游周莊時,重點描寫了在古鎮(zhèn)盡頭看到的節(jié)日夜景,他是按怎樣的時間和空間順序來寫的'?
學生回答,教師歸納總結:
按時間先后順序
空間順序:由“岸上”寫到“水上”
坐船夜游,描繪水中朦朧景色。小船經過拱橋,而至古鎮(zhèn)盡頭。
由“天上”寫到“地上”
寫古鎮(zhèn)節(jié)日夜空的禮花及河中的倒影,古鎮(zhèn)的歡呼。
2、歷史與現(xiàn)實相聯(lián)
提問: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將古鎮(zhèn)悠遠的歷史與現(xiàn)實有機的聯(lián)系起來?
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總結。
3、提問:文中除了寫石橋、流水外,還花了不少筆墨描寫了彩燈、花船及禮花,寫一個古鎮(zhèn)為什么要這樣寫?
表現(xiàn)了古鎮(zhèn)水鄉(xiāng)在改革開放后充滿了生機,反映了周莊人們的幸福生活,具有對外開放意識。
4、找出文中的比喻句,并分析所表達的效果。
三、朗讀附文《江南》,想想詩中描寫的江南與課文描寫的江南有什么不同?
四、背誦“第二次到周莊是冬天,~~~~~~~~用人類的樂器永也無法模仿”一段文字。
五、布置作業(yè)。
語文八年級上冊教案9
教學目標:
掌握文言實詞的解釋、歸納特殊文言現(xiàn)象,翻譯全文
通過圈劃關鍵句梳理文章論證思路,理解論證方法的作用
教學重點:
掌握文言實詞的解釋、歸納特殊文言現(xiàn)象,翻譯全文
教學難點:
通過圈劃關鍵句梳理文章論證思路,理解論證方法的作用
教學流程:
一、導入
1、我們往往有這樣的感受:一樣東西沒有得到之前特別期盼得到,仿佛只要得到了它,生活就灑滿了美好幸福溫暖的陽光。然而真正得到后又覺得不過如此。讀書也是這樣,自己有的書往往懶得讀,然而如果聽說別人有一本好書并把它借來讀,卻會讀得很快很認真,這是什么道理呢?袁枚的《黃生借書說》探討的就是這個問題。
二、朗讀課文,初步感知
1、介紹作者:袁枚,清代詩人;字子才,號簡齋,又號倉山居士、隨園主人、隨園老人。作品集《小倉山房文集》。
2、朗讀課文,讀準字音
汗牛塞屋非夫人之物而強假焉
惴惴焉為吾所有
庋藏焉姑俟
輒省記素蟫灰絲
卷軸吝書
3、學生朗讀,讀準字音
4、聽老師朗讀,標注句中停頓
5、學生朗讀,注意停頓
三、把握文體特點,確定學習目標
1、這篇文章屬于哪一種古文體裁?有什么特點?之前學過哪篇?
“說”是古代用以記敘、議論或說明等方式來闡述事理的文體。“說”往往是借一件事情或一種現(xiàn)象來表述作者對某些事物或問題的見解,篇幅一般不長。
2、本文《黃生借書說》是借什么事情來寫的?
黃生——黃姓青年,名叫黃允修
針對黃姓青年來借書一事來寫。
3、讀懂“說”這種文體就必須明白,“說”文體的重點不在于所假借的'是什么事情或現(xiàn)象,而是理解這些事情和現(xiàn)象引出的觀點究竟是什么,作者是怎樣論證這種觀點的。所以我們的學習分為三大板塊:
(1)掌握字詞解釋,準確翻譯全文,為理解思想內容和寫作方法打好基礎。
(2)通過尋找關鍵句的方法把握文章的寫作思路和中心思想
。3)學習文章構思謀篇、寫作手法上的可取之處
四、落實文言相關知識與技能
1、首先我們進入第一板塊的學習
出示學習目標:
。1)掌握文言實詞解釋
。2)翻譯全文,讀懂文章意思
(3)歸納古今異義、一詞多義、詞類活用、文言特殊句式等語言現(xiàn)象
2、由學生逐段朗誦、逐段翻譯、逐段概括大意
3、歸納古今異義、一詞多義、詞類活用、文言特殊句式等語言現(xiàn)象
古今異義:祖父
子孫
無論
夫人
詞類活用:汗牛塞屋
歸而形諸夢
一詞多義:子不聞藏書者乎?
其他祖父積,子孫棄者無論焉
然天子讀書者有幾?
非獨書為然
特殊句式:七略、四庫,天子之書(判斷)
隨園主人授以書而告之曰(省略、倒裝)
若業(yè)為吾所有(被動)
4、完成當堂檢測
五、梳理論證思路、分析論證方法
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用了什么句式,有何表達效果?
書非借不能讀也
用雙重否定句增加預期,進行強調,增強表達效果
2、運用圈劃關鍵句的方法,整理作者的寫作思路。
書非借不能讀也。
非獨書為然,天下物皆然。
然后嘆借者之用心專,而少時之歲月為可惜也。
知幸與不幸,則其讀書也必專,而其歸書也必速。
3、論證過程中結合了哪些論證方法?整理文中的對比論證和舉例論證。
4、古人借書學習的例子很多,在第三小節(jié)中作者用自己的例子有什么用意?
5、完成配套練習中相應的練習
六、 總結遷移
1、你贊同作者的觀點嗎?談談你的看法?
2、如果你是黃生,讀到了老師的這篇文章,你打算如何給老師回信呢?
語文八年級上冊教案10
學習目標:
1、自讀課文,標出自然段序號,劃出生字、生詞并積累下來,了解與作者有關的文學常識。
2、把握雨果對圓明園的高度評價,對英法聯(lián)軍強盜行為的譴責,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3、學習文章諷刺的語言風格(反語),體會其在文中的作用。
重難點:
1、把握雨果對圓明園的高度評價,對英法聯(lián)軍強盜行為的譴責,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學習文章諷刺的`語言風格(反語),體會其在文中的作用。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自主預習
1、常識介紹。(閱讀“基礎訓練”P12,了解作者及書信格式)
2、完成“基礎訓練”-------語言積累(1---3題)。
二、視頻朗讀(PPT)
三、自讀感知。(PPT)
1、自讀課文,畫出信中贊美圓明園的語句和諷刺侵略者的語句,細細體味。
2、巴特勒為何征求雨果的意見?
3、這封書信主要表達了雨果怎樣煩人思想感情?
四、課文研讀,合作研討。(PPT)
1、雨果是怎樣評價圓明園的?
2、雨果在譴責英法聯(lián)軍的強盜行為時用了不少反語,找出這些反語,思考這些反語的運用有什么作用?
3、這封信先極力描繪圓明園的神奇壯麗,然后才寫侵略者對其焚燒洗劫,這樣安排材料有何好處?
4、雨果指出,“歲月創(chuàng)造的一切都屬于人類的”。對這句話應怎樣理解?
五、拓展延伸
1、以給雨果寫一封信的形式,談談你讀了本文后的感想。
語文八年級上冊教案11
一、單元內容
本單元所選用的課文全部圍繞“愛國主義”這一主題,古往今來,人類有著許多崇高而美好的情感,思鄉(xiāng)愛國是人類崇高而美好的情感之一。
蕭乾的《棗核》以“棗核”為線索,采用以小見大、以物傳情的手法,寫了一個美籍華人要幾顆故鄉(xiāng)的棗核試種,以寄托思鄉(xiāng)之情的故事,反映中華民族是一個具有深厚的民族意識和豐富的民族情感的民族。
都德的《最后一課》通過最后一課的生動描述,反映了法國人民在遭到普魯士侵略以后所表現(xiàn)的深厚的愛國主義感情和對侵略者的仇恨。閱讀這篇作品對我們學好祖國語言不無啟迪。
劉敬智的《始終眷戀著自己的祖國》一文,通過錢學森情愿放棄國外優(yōu)厚的生活待遇,歷盡艱險回國的經歷,寫出了一代知識分子的愛國情懷。
《古代詩歌四首》收錄了杜甫、杜牧、陸游、文天祥四位大家的作品!洞和敷w現(xiàn)了老杜憂國憂民的思想,《泊秦淮》流露了小杜對國家命運的關注,《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抒寫了陸游的郁悶和理想,《過零丁洋》體現(xiàn)了文天祥的一片丹心。
《晏子使楚》通過對晏子言行的刻畫,塑造了一位熱愛自己祖國的賢相的.形象。
二、教學目標
1、了解作品中人物活動的背景,傾聽他們抒發(fā)的愛國主義心聲。
2、感受作品中富有個性的人物就特定的事件,引發(fā)熱愛家園、報效祖國的情思。
3、能根據文章中心選取材料,分清主次,寫作中做到詳略得當;
4、記誦、品味作品中精警、含蓄的語句。
5、能根據文意,使用正確的標點符號修改作文,養(yǎng)成自己修改作文的好習慣。
6、能就本單元感興趣的問題確立主題進行專題探究,展示探究成果。
7、能因地制宜,開展訪問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活動,從中汲取愛國主義養(yǎng)分。
三、教學課時安排(共14課時)
單元整體學習 (1課時)
課文《棗核》 (2課時)
課文《最后一課》 (2課時)
課文《始終眷戀著自己的祖國》 (1課時)
課文《古詩四首》 (1課時)
課文《晏子使楚》 (2課時)
誦讀欣賞 (1課時)
寫作 (3課時)
語文實踐活動 (1課時)
語文八年級上冊教案12
教學目標
1、自讀課文,疏通文句。
2、品味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流露出的情感
3、初步了解白描的寫作手法
教學重點
1、雪后奇景的賞析
2、描寫手法——白描
教學難點
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冬季,最浪漫的無疑是下雪,最美麗的無疑是銀妝素裹的雪世界,讓我們隨張岱一同去湖心亭看雪。
二、了解作者及相關文學常識
1、湖心亭:位于西湖中,據說宋代整修西湖時,以湖泥堆成小島,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在山上建成亭閣,取名“湖心亭”。湖心亭四面環(huán)水,花柳相映,綠水盈盈環(huán)抱,青山蒼蒼遙峙,水色山光一片,這是觀賞西湖風景的好地方,因常有文人墨客到此賞景。
2、張岱:學生齊讀注釋①,提示要注意的三個地方:
。1)課文選自《陶庵夢憶》,憶——這是一部回憶錄。寫于明王朝滅亡之后,表現(xiàn)了對故國往事的懷念。
。2)作者的家鄉(xiāng)是哪里?——山陰(即今天的浙江紹興)。而他寓居的地方是?——杭州。這說明作者身在他鄉(xiāng),客居異地。
。3)“明亡后不仕”,是什么意思?為什么“不仕”?——不想給清廷做事。這說明他有深深的故國之思。
教師補充:明亡后,張岱曾參加過抗清斗爭,后來消極避居在浙江剡溪山中,專心從事著述。他的文章緬懷往昔風月繁華,追憶前塵影事,字里行間流露出深沉的故國之思和滄桑之感,總帶有淡淡的哀愁。
三、整體把握課文
1、聽課文錄音,注意生字與多音字的朗讀
崇禎(chóng zhēn) 毳(cuì)衣 霧。╯ōng)沆(hàng)碭(dàng)
鋪氈(zhān) 喃喃(nán) 更(gēng)定 更(gèng)有此人 強(qiǎng)飲
2、自讀課文質疑問難。
疏通文句,可同桌間討論交流,然后圈畫出還不解的文句,進行質疑問難。(同學們對課文的字句還有不解的,提出來大家一起解決)
3、積累重要的文言實詞和虛詞。(知識存儲)
(1)一字多義:①余拿一小舟:撐,劃; 上下一白:全白。
、谑侨崭ǎ菏,這; 是金陵人:是,判斷動詞。
③是日更定:更,古代夜間計時單位; 焉得更有此人:更,還。
。2)詞類活用:客此: 客,客居,名詞作動詞。
4、齊讀課文,讀準字音。師評價學生誦讀情況。讀古文要正確流暢,還要有韻味。
5、請一同學用現(xiàn)代漢語講述本文主要內容。
四、品讀賞析
1、提問:舟子是如何評價張岱的?(“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一個字概括呢?(“癡”)
2、默讀課文,找一找文中哪些地方讓你看出“相公癡”
。1)“是日更定”——說明時間之早。
。2)“十二月”“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說明這是冬季最冷的時候,而且大雪連下了三日,天就更冷了,西湖上什么聲音都消失了,一片寂靜,沒什么好看的,按理說,應是躲在家里,圍著火爐取暖,作者偏偏此時去賞雪,可見他的“癡”。
追問:“湖中人鳥聲俱絕”從哪種感覺來寫?(聽覺)“俱絕”寫出了怎樣的景象?
。▽懗隽舜笱┖笪骱諘纭⒚C殺、冷寂的景象,湖山封凍,人鳥瑟縮不敢外出,不敢作聲,連空氣仿佛也凍結了。突出大雪的威嚴。這不禁讓我們聯(lián)想到唐人柳宗元《江雪》中的“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視覺)二者雖寫法不同,但達到了同樣的藝術效果。)
(3)“獨往湖心亭看雪”——說明張岱是獨自一人挑在這么冷的天,這么冷的凌晨去湖心亭看雪的,可見他的“癡”,表現(xiàn)他不畏嚴寒的雅興和超凡脫俗的情趣。
追問:可是明明有舟子,作者為什么說是“獨往”呢?
。ㄈズ耐べp雪只他一個人,舟子只是送他去,并不上湖心亭)——他為什么不拉舟子一塊看呢?這樣也好有個伴,不會獨自一人。(他認為舟子看不懂,不是他的知音,不會理解他來湖心亭看雪的心情,從文章最后一句中就可知道舟子的觀念。)這個“獨”字反映出他怎樣的個性特點?(文人雅士的清高孤傲)
3、尋找“癡似相公者”。
。1)舟子不懂他的那份超脫世俗的情趣,那有人懂嗎?(有,湖心亭上比他早來的兩個金陵人懂。)
。2)作者是怎么介紹這兩個人的?一起找出來。
、倮蠋煱l(fā)現(xiàn)一處很奇怪的地方,作者寫“問其姓氏”,可后面卻是“是金陵人,客此”,這答非所問呀,作者寫錯了,真是不高明。你怎么看待這個句子?
。ū砻嫔峡词谴鸱撬鶈;可實際上這恰是作者的高明之處。包含了豐富的情感內容,“客此”,說明這兩人也不是杭州人,都跟作者一樣是客居他鄉(xiāng)的游子。有同樣的情趣,有同樣的遭遇,“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不必記名字。而突出“金陵”這個籍貫,因為我們知道“金陵”,就是現(xiàn)在的南京,曾是明朝的京都,明朝開國之初的五十三年(1368~1420年)建都在長江下游的南京。永樂十八年(1420年)遷都北京后,南京成為明朝的留都。作者強調“金陵人”“客”,他鄉(xiāng)遇知音,暗示這引起了他對故國的思念。)
②文中還有一句話也能表現(xiàn)他的故國之思,找一找是哪句?如何體現(xiàn)的?
(“崇禎五年十二月”,紀年的方法多種,如年號紀年、干支紀年、公元紀年等,當時已是清朝,他偏偏選用明朝的年號來紀年,就說明他身在清朝卻還念念不忘明朝。)
(3)作者與兩位金陵人在湖心亭巧遇時的心情如何?
、袤@喜、愉悅。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這一驚嘆發(fā)之于二客,其實也是作者的心聲。作者不直接表述自己巧遇知音的愉悅、驚喜,反寫二客,足見作者構思之巧,韻味無窮。(亭中人因意外驚喜才“拉余同飲” 強飲三大白) 一個“強”字,傳達出作者的興致之高。本來不會喝酒,但因這意外的相逢又不可不喝,而且連飲三大杯,雙方真有點相見恨晚的感覺,由此我們可以聯(lián)想“酒逢知己千杯少”的喜悅之情了。
②惆悵、感傷。
知己難覓,難求。為此古人曾發(fā)“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的感慨,而作者不經意之間,卻遇到了,但緊接著卻又是無奈的分別并且難有后會之期。想及如此,怎能不令人惆悵!
4、品美景
。1)在“崇禎十二月”“大雪三日后”的“更定”時分,三人在湖心亭看雪,真是真正的“癡迷人”,那么,湖心亭的雪景值得他們的“癡”嗎?(值得)
(2)找出描寫雪景的語句,讀一讀!办F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3)討論:這段景物描寫雖只有兩句話,但寫得很美,意蘊也很深遠。請你結合朗讀體會,細細品味它的美,分別說說它們美在哪兒?
前一句作者連用三個“與”,生動地寫出了天空、云層、湖水之間白茫茫渾然難辨的景象,寫的是由上到下的全景,突出天地茫茫,闊大遼遠之勢,即著眼于“大”字。
后一句作者變換角度,連用“一痕、一點、一芥、兩三!,由大到小,由遠到近,不僅表現(xiàn)了視線的移動,景色的變化,而且暗示了小船在夜色中緩緩行進,展現(xiàn)了一個微妙而變幻的意境,給人一種似有若無,依稀恍惚之感。突出“小”字。
師小結:透過這個混沌一片的冰雪世界,讓我們不難感受到作者那種人生天地間如“滄海一粟”的深沉感慨。有孤獨、落寞之感慨,又有超凡脫俗的閑情雅致。(學生再朗讀體味)。這篇山水小品,有人物,有對話,敘事、寫景、抒情融于一爐。淡淡寫來,情致深長,洋溢著濃郁的詩意。
(4)“一白”“一痕”“一點”“一芥”“兩三!边@些語言生動形象、華麗優(yōu)美嗎?
。ú唬喾次淖趾喚殬闼,不加渲染,寥寥幾筆就勾勒出湖中雪景之美,這種寫作方法就稱之謂白描)
補充白描概念。——白描原是中國畫的一種技法,是指一種不加色彩或很少用色彩,而只用墨線在白底上勾勒物象的畫法。(展示圖畫)作為一種描寫方法,是指抓住事物的特征,以質樸的文字,寥廖幾筆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寫方法。白描用于寫人,只需三言兩語即可勾畫出人物的外貌和神態(tài),使讀者如見其人。白描用于寫景,只需幾筆就可勾勒出一幅鮮明的圖畫,使人如臨其境。白描用于寫事,也只要幾筆就可使事態(tài)畢現(xiàn),生動形象。(誦讀“白描”的解釋。幫助學生理解。)
。5)那怎么理解“白描“的手法呢?你們可曾聽過蘇軾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這兩句詩。
“白描”就是“淡妝”,有時“淡妝”比“濃抹”更見風韻。
。6)遷移訓練,判斷下列句子哪些才是“淡妝”(白描),并說說白描的作用。如:
、倏萏倮蠘浠桫f,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馬致遠 《天凈沙秋思》)——(白描)
評述:作者運用白描手法對九個景物進行了排列,勾勒了一幅《天涯游子圖》。在這幅圖中,藤是枯的,樹是老的',鴉是黃昏中的,它們給人的情緒是蕭索暗淡的。此時再看到小橋流水人家,那種思鄉(xiāng)思家的情緒就很自然地從心底彌漫開來。抬頭望望遠處漫漫古道,聽聽耳邊呼嘯秋風,看看跨下長途跋涉的瘦馬,啥感覺?只能斷腸!僅28字就達到了一種千古絕唱的效果。這就是白描。
、诋吘刮骱轮校L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③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朱自清《春》)
、芩脙墒峙手厦,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朱自清《背影》)——白描
評述:朱自清僅用“攀”、“縮”、“微傾”這三個極凝練的動詞逼真形象地寫出父親攀爬月臺時的努力,真實地再現(xiàn)父親的背影,我們的眼前似乎就出現(xiàn)了那令人終生難忘的感人背影,父親攀爬月臺的背影將永遠定格在讀者心中。沒有一處過多的形容、修飾、陪襯之類的語言,只是白描,只是寫實,乍讀很平淡,甚至有些拙訥,細細品味,卻情真意濃,蘊藏著一股深情。這就是白描的力量。
、莘狡溥h出海門,僅如銀線;既而漸近,則玉城雪嶺際天而來,大聲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勢極雄豪。(周密《觀潮》)
五、鞏固與拓展
1、背誦課文
2、比較本文與《江雪》一文的異同?(從寫法、表達感情兩方面)
——前者屬白描,西湖奇景與游湖人的雅趣相互映照,后者屬烘托手法,景為人設;前者表達了作者清高自賞、超凡脫俗的感情,后者表達了作者懷才不遇的孤獨。
3、運用白描手法,寫一段《校園的清晨》,可寫人,可繪景,可敘事。
語文八年級上冊教案13
【方案一】
教學角度:說讀——多角度改“說”課文,培養(yǎng)思維的創(chuàng)造性、多向性。
主要教學步驟:
1.速讀全文,標示表方位的詞句,畫出參觀故宮的路線圖,并完成練習一。
2.引導精讀介紹太和殿的段落,把握立足點、說明順序、對象特征及詳略得當?shù)膶懽魈厣?/p>
3.學生分四組活動,自選角度口頭介紹故宮。提示:
、偌偃鐝纳裎溟T出發(fā),沿中軸線由北而南行至午門,你將這樣介紹沿途的建筑……;
、诩偃缫匀蟮顬橹行模榻B它們前后的建筑,你可分別介紹……;
、奂偃缯驹诒:偷畋泵娴拈L方形小廣場,介紹以南以北的主要建筑,你將這樣介紹“前朝”和“內廷”……;
、芗偃绨床煌τ脤⒐蕦m的建筑分組,你可以逐次介紹……
4.各組推薦代表介紹,全班評議。
5.教師總結,師生共同回顧有關說明順序的知識。
6.布置寫話:按空間順序介紹自己的學習小天地。
【方案二】
教學角度:寫讀——對課文材料進行定向式組合,訓練學生的`信息檢索能力。
主要教學步驟:
1.多媒體顯示故宮全景圖或欣賞故宮圖片,導入課文。
2.速讀,根據課后練習一,理清行文思路。
3.尋讀,畫出集中說明故宮建筑群特征的語句,把握故宮的三大特點:宏大壯麗、建筑精美、布局統(tǒng)一。
4.教師出題,根據課文內容作文:
、佟逗甏髩邀惖墓蕦m博物院》;
、凇督ㄖ赖墓蕦m博物院》;
③《布局統(tǒng)一的故宮博物院》。
5.同桌討論寫法,教師點撥:
①題一:找出文中說明故宮“宏大壯麗”的例證,如紫禁城的城墻、宮城占地面積、宮殿和房屋數(shù)量、太和殿外觀等,精心組合相關語句;
、陬}二:找出文中說明故宮“建筑精美”的例證,如河上的漢白玉石橋、朱漆方臺兩旁的蟠龍金柱、梁枋間彩繪、太和殿殿頂?shù),精心組合相關語句;
③題三:找出文中說明故宮“布局統(tǒng)一”的例證,如四座城門、城墻四角角樓、三大殿與后三宮的呼應對稱等,概括整理相關內容。
6.宣讀交流,教師點評。
語文八年級上冊教案14
阿西莫夫,美國著名科普作家,科幻小說家。他寫這些文章一是回顧科學近期的進展,一是評價導致我們形成清晰知識的歷史過程。這兩篇文章的突出特點以論證為主,綜合運用不同領域的科學知識,見解新穎。
板書教學目標:學習作者的思維方法。
師:請談談對課文題目《恐龍無處不在》的理解
生:是說恐龍遍布世界各地
師:南極也有?
生:南極發(fā)現(xiàn)了恐龍化石
師:如果有人告訴我們在南極發(fā)現(xiàn)了恐龍化石,你的第一個想法是怎樣的?真實本能的自然的想到了什么?
生1:是翼龍,會飛,飛到南極。
師:它為何飛到南極?
生2:恐龍耐寒,皮和脂肪很厚,與熊一樣。
生3:南極有很多恐龍愛吃的東西。南極當時不冷。
生4:大陸發(fā)生了災難。恐龍遷移而去。比如火山。
師:為何每塊大陸都有?結合我們學過的地理知識
生:是大陸在漂移。把恐龍帶走的。
師:看來還是大陸漂移猜想更有說服力。
師:朗讀課文。要求:1找出文中表明作者思維方法的句子。2用自己的話口述“板塊構造”理論。
師:找找文中表明作者思維方法的一句話。
學生找了兩個設問句后,然后找準了那句話。
齊讀:“如果把這個發(fā)現(xiàn)與南極大陸聯(lián)系起來,這比僅考慮恐龍來說要重要得多!
師:這句話表明了作者怎樣的思維方法?
生1:世上許多事物互相聯(lián)系的觀點。
生2:用聯(lián)系的觀點看問題,想問題的方法
教師補充完善教學目標(用聯(lián)系的觀點看問題,想問題的方法)
投影大陸漂移示意圖。
師:請根據這張圖口述板塊構造理論。(略)
師:再讀課文6——11自然段對此理論的介紹。對同學的口述點評。(略)
師:下面四人小組討論這篇文章的邏輯思路,看看作者是怎樣提出問題,尋找答案,得出結論的'。
小組討論,教師在小組指導。
根據各小組學生發(fā)言整理作者的思路。
投影:提出問題:南極發(fā)現(xiàn)恐龍化石——恐龍并不適應南極的氣候——它們是如何越過大洋到另一個大陸去的
尋找答案:是大陸在漂移而不是恐龍自己在遷移——提出大陸板塊構造理論——泛大陸形成時所有陸地似乎都處在熱帶和溫帶環(huán)境內,所以恐龍可以在泛大陸不同地區(qū)舒適的生活——后來泛大陸分裂成四部分——每一塊大陸都攜帶著自己的恐龍而去
結論:恐龍無處不在是支持板塊構造理論的新的有力證據
師:這篇科普文章重在說明事理,采用邏輯順序,層層解剖,作者正是把化石和南極聯(lián)系起來思考,才會進一步追問恐龍如何生存?如何越過大洋?善于聯(lián)系是研究發(fā)現(xiàn)的必要前提,是思維創(chuàng)新的重要特征。具備此種思維品質,我們會在別人不經意的地方有獨到發(fā)現(xiàn)。請同學們把第一段再讀讀,此段決非空泛議論,討論這段話對你有什么啟發(fā)?你能從自己的學習或生活經驗中舉一兩個例子來闡述這一觀點嗎?
小組討論,發(fā)言。
生1:數(shù)學和物理的關系。復雜的物理關系用一個簡單化的數(shù)學公式概括。
生2:數(shù)學圖案與美術的關系。拼圖和對稱。
生3:生物學與建筑學,仿生,有種植物花瓣成螺旋形上升的,每個角度都可接受光線,仿照建房,每個房間都能接受陽光。
生4:倫琴發(fā)現(xiàn)X射線,對醫(yī)學很大的影響,還可做探測機器,測出土層厚度,鋼板厚度,做夜視儀。瞄準器。
生5:居里夫人的發(fā)現(xiàn),核電站,軍事上的用途。
生6:學美術時必須具備一定的數(shù)學知識,才能畫出美麗的圖案。
生7:物理中有一個關于溫度的實驗,要用到數(shù)學中的直角坐標。
生8:數(shù)學題,觀察中國地圖,說出拉薩,重慶,杭州所在位置的經緯度分別是多少?
師:大家說得很好。我們還要學會用聯(lián)系的觀點解決生活的實際問題,就更有意義。今天的作業(yè):收集資料研究恐龍滅絕的原因。
《恐龍無處不在》教學反思
這篇文章是一篇帶有科普性質的說明性的小品文,其實并不是很正規(guī)的說明文。文章的內容比較簡單,學生讀一遍后基本都能明白作者的觀點。在備課是發(fā)現(xiàn)大部分老師都是從題目入手,詢問學生本文是不是講恐龍的,然后引出“板塊構造”理論,在得出結論。而我在備課是一直在考慮如何能夠和別的老師區(qū)別開來,所以在設計這篇課文時雖然整體的框架基本沒有跳脫出原來的框框,但在設計問題是盡量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想,尋找學生在閱讀時會產生的以及會感興趣的問題。在分析文章中穿插介紹一些說明文的知識,寓教于樂,還課堂與學生。課后再加了一個拓展延伸,讓學生談談他們知道的“不同科學領域之間是緊密相連的”的例子,讓學生講課上的知識和他們以前的認知結合起來。但是由于我在教學設計時太過于考慮學生能否快速的回答我的提問,能否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反而對課文的整體把握不是很到位。特別是對中心論點的把握,講不夠深入,只是點到為止。
語文八年級上冊教案15
【教學構想】
《愚公移山》是我國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我在教學中鼓勵學生在自讀的基礎上,通過討論、切磋,參照注釋疏通全文,再指導學生復述故事,根據學生的基礎和已有的知識水平,對愚公移山這則寓言故事能夠理解,故教學重點放在愚公和智叟兩人的對比上,分析兩個人物的性格特點從而揭示出作者的寫作意圖,教學難點放在愚公的愚和智叟的智的理解以及神話結尾在文中起的作用,從而完成教學任務。
本節(jié)課通過自讀課文,達到對內容的理解,通過教師點撥、引發(fā)、生生互動,研析人物形象,揭示人物性格,把握主題,剖析難點,從而使學生的能力得到提高。
【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
1.掌握常用的文言實詞,能用現(xiàn)代漢語說出寓言的意義。
2.培養(yǎng)學生借助工具書和注釋解釋難詞、難句。要注意一詞多義、通假字。
3.結合過去學過的寓言理解其特點,把握寓言的寓意。
4.要著重理解愚公和智叟這兩個人物形象,此外還要理解愚公的妻子和智叟的本質區(qū)別,從而理解愚公精神的深刻意義。
5.聯(lián)系今天的生活,加深理解,提高認識,受到教育,古為今用,豐富學生對客觀世界的認識,發(fā)展學生的情感和價值觀。
[教學重難點]
重點:能利用工具書,結合注釋,弄懂重點字詞的意思,疏甏通文意,掌握文言文翻譯的方法,培養(yǎng)閱讀古文的能力。了解對比手法的運用。認識愚公的形象、理解故事的寓意。
難點:對比、襯托手法以及課文以神話結尾的作用。聯(lián)系生活,辨析寓言的現(xiàn)實意義。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導人新課,激發(fā)興趣
(播放江濤唱的《愚公移山》歌曲)
同學們,歌中唱的愚公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愚公移山》一文的主人公。歷經千百年了,但愚公精神還被人們廣為傳唱,當然也有人認為愚公精神可佳,但是做法很蠢。出入不方便,為什么不修路,不搬家,而一定要移山呢?你認為哪種說法好,帶著問題我們走進文本。
(古老的故事加上現(xiàn)代流行的旋律,古今融合,別有一番風味,讓學生先被樂曲震撼一下,渲染氣氛,再來走進文本,激活課堂,先聲奪人,使學生頓生興趣,讓學生很快走入文本,這一步無疑是個好的起點。)
二、整體把握,感知課文
1.初讀文本,整體感知。
①自由朗讀,了解大意。
請同學們自由地、大聲朗讀課文,做到聲音洪亮,有節(jié)奏感,注意語氣,讀對停頓。
、谟蓪W生提出應注意的字詞讀音,句內停頓及個別語句的語氣處理,并朗讀。教師點評。
③生字、生詞可以參考注釋,借助工具書,落實字詞,自疏文意,有疑難之處,小組討論解決。
2.再讀課文,復述故事。聯(lián)系語境,突破難點。
請大家再看課文,對照注釋。復述課文。復述的要求:語言要準確,故事情節(jié)要完整,在此基礎上可以再生動一些。請同學們先在小組內復述。如果有不會解釋的詞句,可以先在小組內討論,還不能解決的,就舉手,大家討論解決。
(學生自主閱讀,質疑探究,教師指導。)
學情預想:在小組活動中,預計會出現(xiàn)這樣的問題,教師要抓住時機,因勢利導。
教師在學生充分交流的前提下,有意識地小結以下幾點需積累的文言知識:
、偻僮(通假主要用同音代替的方式,只是由于語音的演變,有些借用字和本字今天已不同音了。):
反一返惠一慧亡一無厝一措
②一詞多義:
且:a.將近b,況且;易:a.更替b.以為易;固:a.本來b.頑固;獻:a.提出b.奉獻;曾:a.(zēng)甚至b.(c6ng)竟然;荷:a.(hé)荷花b.(hè)肩負;懲:a.(chěng)苦于b.(chéng)懲罰。
、鄯浅R(guī)的句式:
a.甚矣,汝之不惠。
b.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
歸納方法:抓住主要詞語,依托自己的積累,聯(lián)系上下文來通曉文意。
教師小結:這節(jié)課我們在疏通文意的基礎上重點學會了怎樣翻譯好文言文,下面請看大屏幕(出示文言文翻譯歌訣):
通讀全文,掌握大意。古今同義,保留不譯。古今異義,辨析仔細。以今換古,要合原義。句中省略,括號補齊。如遇倒裝,調整語序。個別虛詞,無法翻譯。沒有影響,不妨刪去。直譯為主,輔以意譯。忠于原作,貫通順利。
記住住法,還要注意對、換、留、調、刪、補六個字。同時翻譯時要注意解釋文言實詞含義、有意識地關注這些詞語,積累掌握重要的文言實訶,如一詞多義、通假字等現(xiàn)象。
(如何激發(fā)學生對文言文的興趣,是教師一直探尋的一個問題,學生大多認為文言文枯燥乏味,晦澀難懂,與時代距離較遠,學習熱情不高此環(huán)節(jié)的設置是試圖讓學生掌握一定的閱讀文言文的方法,受之以漁,讓學生學有所得,得之有法。讓學生拿到一把開啟文言文之鎖的鑰匙,使之借于此,能自主地閱讀文言文,培養(yǎng)他們閱讀文言文的能力,從而使學生對文言文懂之,樂之,好之。)
學生小組復述之后,推薦優(yōu)秀復述者在全班交流。
三、討論問題,探究質疑
剛才通過同學們復述課文,我們了解了文章的大意。下面老師有幾個問題要問大家,請同學們討論探究。
1.愚公是個什么樣的人?作者塑造這一形象有什么寓意?
理解:愚公是一個有遠大理想,不懼怕任何困難,有堅強的意志和頑強的毅力,不怕吃苦,敢于斗爭,敢于勝利的'令人尊敬的老人形象。作者通過塑造這一形象,反映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改造自然的偉大氣魄和堅強毅力,說明要克服困難就必須下定決心、堅持不懈地奮斗的道理。
2.什么是愚公精神?在我們今天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中,要不要發(fā)揚這種精神?
理解:愚公精神就是不怕吃苦,不懼怕任何困難的精神;就是敢于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精神;就是敢于斗爭、敢于勝利的精神。在我們今天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中,需要大力發(fā)揚這種精神。因為我們的現(xiàn)代化建設是一項極其偉大而艱巨的任務,在進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時,將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困難,將有千萬座太行、王屋擋住我們前進的道路,如果我們缺乏這作用?
理解:襯托愚公移山的決心、信心、恒心。
5.本文以神話結尾,有什么作用?
理解:本文采用神話結尾,借助神的力量來實現(xiàn)愚公的宏偉抱負,是在生產力極不發(fā)達的條件下解決人和自然矛盾的想象方式,反映了古代勞動人民的美好愿望,跟宣傳輪回報應的封建迷信思想有本質的不同。
四、辯論
愚公移山是一時感情沖動嗎?現(xiàn)在提這種精神過時嗎?
請大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各抒己見,談談你的看法,不求觀點一致,但求自圓其說。大家先在小組內交流觀點,然后請大家發(fā)言。
明確:愚公不顧高齡親自率領子孫上山叩石墾壤,并非出于一時的感情沖動,而是經過深思熟慮了的。首先是他有遠大的抱負,從指通豫南,達于漢陰可以看出,他的移山是為了造福千千萬萬的后代子孫。其次是他對移山的信心來自于他在人和自然關系問題上的正確認識,他懂得人力是無窮匱的,麗自然條件在相當長的時期內不會有變化,盡管移山事業(yè)不可能在幾代人的手里完成,但只要世世代代堅持于下去,就一定有完成的希望,自然是可以被征服的。
愚公精神并未過時。愚公知道人力是可以戰(zhàn)勝自然,并決定將這個道理付諸實踐,且不怕困難,挖山不止;相反,如果繞山麗行或干脆搬家則是害怕困難、停滯不前的觀點。而人世間無處不存在著艱難和險阻,那是人們不可能時時、事事回避的。愚公的決心和精神,代表了人類改造和征服自然的愿望,現(xiàn)在我們仍需要這樣的精神。
(學生互動交流后啟發(fā),能使學生從文本中走出來,走進現(xiàn)實生活。發(fā)掘文本的最大價值。讓學生在情感認知上達到實質性的飛躍。這一環(huán)節(jié)可激活課堂,使文本與學生現(xiàn)實生活相勾連,形成活潑熱烈的辯論局面,讓學生在活躍的課堂氛圍中拓展視野活躍了思維。進一步感悟到愚公精神的可貴及現(xiàn)實意義,培養(yǎng)自己頑強的毅力。注重學生情感體驗從課本走出課外,從關注書本到聯(lián)系生活。培養(yǎng)了學生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第二課時
五、課本劇表演
學生根據對課文的理解,加上鮮活的時代信息,改編的《愚公移山》課本劇,排練并表演。
(讓學生把古老的故事,賦予現(xiàn)實生活的活水,親身體驗。由于課文是文言文,與現(xiàn)代普通話有著距離,因而在表演前。合作小組成員還要對原文進行語言上的改編,加大了合作力度,進而將抽象的語言文字轉化為形象的表情及身體運動,這樣進一步感知了文本的細致精彩,體會到了細節(jié)描寫的重要。學生經過內化語言、試排、演出等過程加強語文訓練,再群體評議,深入鞏固閱讀成果。需要調動多種手段,從不同角度多方進行,更深入理解了課文,激發(fā)興趣,培養(yǎng)合作競爭及實踐能力,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并與生活相勾連,開闊了視野,拓展了思維。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情感體驗、表演與導入江濤所唱的《愚公移山》首尾呼應,混然天成。在理解課文、準確把握人物性格的基礎上進行再創(chuàng)作,將編成的課本劇表演,使課文人物再現(xiàn)在我們面前。這對培養(yǎng)我們閱讀和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思維的能力是很有益處的。這種語文實踐活動自始至終強調了學生的自主實踐,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在實踐和運用中獲得直接的感性知識和生活體驗,著重于讓學生在活動中去感受、體會、理解。不僅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使其自學能力也得到切實的培養(yǎng)和提高。)
六、評價
各小組推薦代表參與評議。
(公平評價,合理打分,找出成功與遺憾的地方。讓學生能清楚自己的表現(xiàn),在反思中正確地評價自己,不斷進步。讓大多數(shù)學生有說話的平臺,有展示的空間。)
七、教師小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與探究,我們知道了愚公具有崇高的思想、宏遠的志向、堅強的決心。愚公要開山除障的打算是為了澤及后人,其思想之崇高、志向之宏遠、決心之堅定實在令人欽佩。
通過本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愚公移山精神是什么?它就是克服困難的精神。要點有:①具有挖山的信心和勇氣;②具有堅持不懈、長期艱苦奮斗的精神;③具有遠大的目光和發(fā)展變化的觀點。我們就是要學習愚公移山的精神。有人提出移屋說,意思是說愚公移山不合算,還是移屋合算。其實提出這個問題已經是一種詭辯,不合理的。我們知道寓言的設譬寄寓總是有其特定的范圍和特定的含意!队薰粕健分械睦щy有它的不可回避性。我們今后的路還很長,在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和氣魄,直面這些問題,解決這些問題。愚公精神,不老永存。(板書)在征服了一座座高山之后,我們必將有一個燦爛美好的明天。
八、布置作業(yè)
1.自選《列子》中的一段文字,自主閱讀。
2.試析如下一種對比(愚公的妻子與智叟的對比;京城氏之子與智叟的對比;王屋、太行二山的高大、運土路程之遙遠的對比;操蛇之神的懼和天帝的感的對比。)
【語文八年級上冊教案】相關文章:
八年級語文上冊教案11-22
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案11-07
語文八年級上冊人教版教案05-10
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上冊教案:《背影》05-06
八年級語文上冊教案15篇02-21
八年級語文上冊白楊禮贊教案02-23
勉學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案10-14
八年級上冊語文《蘇州園林》教案11-26
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案15篇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