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案【推薦】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初中物理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初中物理教案1
一個學期的實驗教學,感觸頗深。新教材作為課改實驗的主要載體,對教育部頒布的《物理課程標準》做了較為準確的解讀,較好的體現了《課程標準》提出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培養(yǎng)目標以及“注重全體學生的發(fā)展、改變學科本位的觀念”的課程基本理念。教材以人為本,特別注重了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于點滴之處都體現出科學探究及學習方式多樣化的精神,而且注重了學科滲透和新科技的納入,這一切都有利于學生的個性發(fā)展,有利于培養(yǎng)全體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受到了實驗學校教師、學生、家長們的普遍歡迎。
具體說來,新教材的特色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㈠知識內容方面
、傩陆滩膬热莞采w了中學物理課程標準的所有科學內容標準,精選了學生終身學習必備的物理基礎知識與技能,在對過往的一切舊教材的揚棄中,一改過去“難、繁、偏、舊”的特點,所選內容典型、實用、有特色。而且教材難度適宜,沒有過多過繁的計算,切實減輕了學生的課業(yè)負擔,讓學生的主要精力可以用在自主的探究學習上。
、谛陆滩奶貏e注重物理知識的形成過程和科學探究方法的教學,從物理概念、規(guī)律的產生與發(fā)展、物理學研究方法的養(yǎng)成等諸多方面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知識的闡述和理論的建構是通過科學探究才得出的,例如:速度的概念、聲音的產生、光的傳播規(guī)律、力的三要素等,都不由教材直接給出,而是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探究得到。這不僅加強了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同時也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了學習的自信心。
、坌陆滩妮^好地貫徹了“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課改理念,特別注重聯系實際,每一章節(jié)都從學生熟知的自然現象開始,層層深入、環(huán)環(huán)相扣,以學生可以接受的方式,揭示客觀世界的奧秘,培養(yǎng)學生探究自然的熱情和興趣,既注重知識,又立足能力。教材中有許多這樣既來源于生活又可以用探究出的物理知識來解釋的實例:P94頁的“推與拉”、P98頁的“勻速下降的'跳傘運動員”、P116頁的“迷你實驗室”關于現代科技的介紹等?梢哉f新教材在貼近生活,注重物理知識的現代化、實用性及生產應用上做到了有機的統一。
、苄陆滩奶貏e重視與其它學科的協調與整合,特別是正確的哲學觀點和人文科學在物理教學中的滲透。例如:教材第一章第二節(jié)《探索之路》和第三節(jié)《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對古今中外的物理學史和物理學家的介紹、P75頁的“信息窗”對牛頓生平的介紹等。這一切對學生形成積極進取的價值觀、人生觀都至為重要。
、菪陆滩脑诮Y構體系上大膽探索,具有強烈的互動特質,設置了如“實驗探究”、“探究點撥”、“討論與交流”、“請?zhí)釂枴薄ⅰ皩嵺`活動”、“信息窗”等內容,極大地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參與意識,實現了教材資源的最佳配置。
㈡思想文化方面
、傩陆滩脑隗w現理科教材的一般共性的同時,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社會定位和培養(yǎng)
目標,特別注重了人文精神和自然學科的融合,在教學中努力使學生成為自己學習的主人,掌握學習方法,并且學會合作學習,善待他人,正視批評。在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科學觀方面新教材作出了前所未有的努力。新教材突出自然辯證法思想的教育,教導學生理性地認識世界、認識宇宙,并以多種形式提倡并培養(yǎng)科學的批判精神與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這一切都為學生今后的自然科學的學習以至發(fā)現都奠定了基礎。
、谛陆滩母髡鹿(jié)都辟出相當的篇幅對中外古今的物理學家、科技成果做了適時介紹,這既培養(yǎng)了學生熱愛祖國、熱愛自然、熱愛科學的精神,也增強了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持續(xù)發(fā)展的意識。
㈢編制排版方面
、俳滩姆浅!懊馈薄捎昧16開銅版紙印刷,彩圖鮮明,文筆生動,印刷清晰,裝幀精美,引人入勝。老師和同學們都說,新教材通俗易懂,讀起來更象是散文。
、谛陆滩脑诰幣拧⒈硎雠c學習情境、活動設計上都注意到和學生的年齡特點相適應,具有極強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坌陆滩乃刑骄炕顒拥脑O計都本著有利于學生解決問題和創(chuàng)新能力發(fā)展,有利于學生觀察、思考、假設、推理、發(fā)現精神的培養(yǎng),教學過程延伸至課前、課后,具有極強的可操作性。例如:P28頁“掛鎖是怎樣工作的?”,P66頁“調查班級同學的視力情況”等。 當然任何新事物的誕生,總是不可避免的會出現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在四個多月的新教材的使用中,我們也發(fā)現了一些可能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1、新教材的部分章節(jié)編排與學生其他必要相關知識的儲備脫節(jié),學生不能正確學會使用數學等基礎學科工具,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材的教育功能。如第四章《多彩的光》,在教學過程中就發(fā)現,學生普遍缺乏最基本的理性認識,由于數學教學的滯后,本該教育學生形成的工具思想和學科聯系意識,不能收到扎實的成效。如果將本章一移至初二下學期,可能會收到更好的效果。
2、相對來說,新教材的基礎知識較少,基礎題作業(yè)不足。教學中我們發(fā)現有些學生明顯缺乏適應性,不能準確掌握所學知識的內核。這樣是否會影響到初、高中物理知識的銜接?建議在這方面能否加強一些。
3、新教材作業(yè)中社會調查比重過大、要求較高,有些是否超出了初二學生的年齡層次?(例如:P62頁的第二題要求學生在課外獨立研究凸透鏡的全部成像特點等。)另外,教材極少數地方存在錯誤與疏漏。(例如P52作業(yè)第二題中小貓在平面鏡中所成像的所有四個供選答案竟無一正確。)
4、當前各實驗學校的師生普遍感到與新教材配套的課程資源相當匱乏。建議新教材的編寫者和出版社能否提供更多的教學資源。例如:將教材中選用的圖片等素材制成光盤,配套發(fā)行。
值得肯定的是新教材作為素質教育探索過程中全體教育科研工作者的智慧結晶,盡管存在一些瑕疵,但終究瑕不掩瑜。一個學期的教學實踐表明新教材本身,就是一次扎實推進素質教育、全面培養(yǎng)創(chuàng)新人才的成功嘗試。應該說新教材的使用既是一次實驗,又是一種大膽的探索,這對素質教育的深入、課改理念的推廣,有著相當的積極意義。我們知道,我國的基礎課程改革才剛剛起步,課改教材的建設不可能一蹴而就,相信隨著課改工作的逐步推廣,課改理念逐步深入人心,我們的義務教育物理新教材也會日臻完善。
初中物理教案2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知道有用功,額外功和總功及三者間的關系;
(2)能區(qū)別有用功、額外功、總功;
。3)知道機械效率的定義;
。4)機械效率的表達式.理解機械效率總小于1;
。5)會用公式計算有用功、額外功、總功;
。6)知道提高機械效率的主要方法;
2、能力目標
。╨)通過科學探究的活動,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比較、概括和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2)通過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提高實驗操作能力:包括組裝滑輪組,使用彈簧測力計及刻度尺等能力,提高機械的效率。
3、情感目標
。1)、激發(fā)學生探索科學的熱情,加深理解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2)、培養(yǎng)學生團結合作,互相交流的素養(yǎng)。
二、實驗器材
學生分組實驗器材:刻度尺、鉤碼、彈簧秤、鐵架臺,一個定滑輪和一個動滑輪組成的滑輪組,兩個定滑輪和兩個動滑(一大一。┹喗M成的'滑輪組,長1米的細繩2根。
三、教學方式
引導探究式教學
教學過程
師生互動
教學目標
活動1
復習提問
一、回顧-----各種簡單機械
1、 省力費距離的機械;
2、 費力省距離的機械;
3、等臂杠桿。
1、使學生知道生活中常用的機械;2、使學生進一步掌握機械的結構;3、為導出“機械效率”作準備。
活動2
猜想
二、猜想----比較直接對鉤碼做功和使用機械對鉤碼做功的大?
1、教師演示兩種做功形式并提出問題;
2、學生猜想,比較二者做功大小。
1、激發(fā)學生探究的欲望;
活動3
制訂計劃進行實驗
三、探究-----W總和W有的大小
1、學生動手做實驗來證明自己的猜想;
2、教師設計實驗方案引導學生學會收集證據和計算;
3、學生陳述自己的猜想和證據是否一致,物理教案《提高機械的效率》。
1、會動手實驗;
2、會收集數據并進行計算;
3、
活動4
分析論證
四、分析-----W總〉W有的原因
1、 機械本身有重力;
2、 摩擦阻力;
結論:1、有用功(W有用):利用機械工作時對人們有用的功叫有用功;W有用=G·h
2、額外功(W額外):對人們沒有用,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叫做額外功;W額外=W總-W有用
3、總功(W總):有用功與額外功的總和叫總功;W總=F·s W總=W有用+W額外
4、機械效率:有用功跟總功的比值叫機械效率,公式:
5、機械效率沒有單位,永遠小于1。
1、能對自己的數據進行分析和論證。
2、理解各概念的含義。
活動5
應用
五、觀察----一些機械的機械效率
加深理解
活動6
猜想
六、猜想----提高機械效率的方法
1、小組討論;
2、學生各抒己見;
3、老師進行提示和小結。
1、加深對機械效率的理解;
活動7
設計與評估
七、探究----設計改變機械效率的方案?
1、每組設計一個提高或降低機械效率的方案;
2、老師對學生設計的方案進行分類;
3、學生陳述能提高或降低機械效率的理由;
4、教師總結提高機械效率的方法。
1、會設計一種或幾種提高機械效率的方案;
2、能理解機械效率中改變機械效率的原理。
活動8
交流與提高
八、交流----
初中物理教案3
教學目標:
1、掌握密度的概念。
2、知道密度的公式并能用公式進行計算。
3、知道密度單位的寫法、讀法及換算。
教學重點:
掌握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的公式并能用公式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
密度單位的寫法、讀法及換算
教學準備:
天平砝碼,木塊2個,石塊2個,量筒,水
教學過程:
一、新課引入:
自然界是由各種各樣的物質組成,不同物質有不同的特性,我們正是根據物質的這些特性來區(qū)分、鑒別不同的物質。特性指物質本身具有的,能進行相互區(qū)別、辯認的一種性質,例如顏色、氣味、味道、硬度等都是物質的特性,這節(jié)課我們來學生物質的另一種特性——密度
二、新課講解:
1、建立密度的概念
(1)實驗:用天平測出木塊和石塊的質量;用刻度尺和量筒、水測出木塊和石塊的體積。
(2)分析數據
a、木塊的體積增大幾倍,它的質量也增大幾倍,質量和體積比值一定
b、石塊的體積增大幾倍,它的質量也增大幾倍,質量和體積比值一定
c、木塊的質量跟體積比值不等于石塊的質量跟體積的比值。
從表演中可看出不同種類的物質,質量跟體積的比值是不同的.,質量跟體積的比值就等于單位體積的質量,可見單位體積的質量反映了物質的一種特性,密度就是表示這種特性的物理量。
(3)建立概念
a、密度定義:某種物質單位體積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符號ρ
b、密度公式:ρ=m/v;m表示質量,v表示體積
c、密度單位:千克/米3(kg/m3);克/厘米3(g/cm3)
1g/cm3=1000kg/m3=103kg/m3
(4)例題:一鐵塊質量是1、97噸,體積是0、25米3,鐵塊密度多大?
已知:m=1、97t=1、97×103kg;v=0、25m3
求:ρ
解:
答:鐵塊的密度是7、9×103kg/m3
2、密度物理意義
水的密度是1、0×103kg/m3表示1米3水的質量是1、0×103千克。
3、思考與討論
(1)對同種類物質,密度ρ與質量m和v的關系。
(2)不同種類物質,密度是否相同?這說明什么?
(3)公式的物理意義。
三、鞏固練習
四、小結
初中物理教案4
1學習目標
1、通過閱讀教材,小組合作實驗認識磁體有吸引鐵(鈷、鎳)的性質和指向性。
2、通過小組合作實驗歸納總結磁極間的相互作用規(guī)律。
3、通過動手操作使起子具有磁性認識磁化現象。
2教學準備:
條形磁體、蹄形磁體,訂書針,鐵粉,銅線,鋁線,塑料,小磁針,細線,鐵架臺等。
3教學過程
3.1第一學時
4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觀看影片
觀看“鄭和下西洋”片段說明過去的中國人靠自己的智慧開辟航道向世界傳遞文明,現在的中學生更應該努力學習、勇于創(chuàng)新使我們國家較快的建成小康社會,盡早的實現中國夢。我國古代的四大發(fā)明之一——司南是如何工作的,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研究磁現
活動2【活動】學習活動一
學習活動一:
學生小組合作用磁體靠近訂書針,銅線,鋁線,塑料以及身邊的其他物品,觀察現象然后交流展示下列問題:
(1) 觀察什么現象?
。2)觀察到的'現象說明了什么?
活動3【活動】學習活動二
。▎栴}:磁體上各部分吸引鐵的能力一樣嗎?)
學生小組合作把一些鐵粉撒放在一張白紙上,然后分別將條形磁體、蹄形磁體平放在鐵粉上,然后用手輕輕將磁體拿起并輕輕抖動后觀察現象,然后交流展示下列問題:
(1)觀察到什么現象?
。2)實驗現象可得出什么結論?
。3)什么叫磁極?
。4)磁極位于磁體的什么位置?
學生板書:磁體上各部分磁性強弱不同,磁體上磁性最強的部分叫磁極,它位于磁體的兩端,磁體有兩個磁極。
活動4【練習】當堂訓練
甲乙是兩根外形完全相同的鋼棒,按如圖所示的位置放置,發(fā)現甲棒能吸引乙棒的中間,由此可知( )
A、甲、乙一定都有磁性。
乙
B、甲、乙一定都沒有磁性。
C、乙一定都沒有磁性,甲一定有磁性。
D、甲一定有磁性,乙可能有磁性,也可能沒有磁性。
活動5【活動】學習活動三
(問題:磁體有兩個磁極,如何表示這兩個磁極?)
學生小組合作用細線將條形磁體拴好正中間懸掛起來,讓它自由轉動。支起小磁針,讓它在水平面上自由轉動,靜止后觀察現象,然后交流展示下列問題:
。1)觀察到什么現象?
。2)什么叫南極?
(3)什么叫北極?
學生板書:磁體有兩個磁極,一個叫南極(S極),一個叫北極(N極)。磁體自由轉動后,靜止時指南的一端叫南極(S極)指北的一端叫北極(N極)
活動6【活動】學以致用:
世界上最早的辨別方向的工具是什么?它是根據什么原理制成的
活動7【活動】學習活動四
。▎栴}:磁體兩端的磁性最強,如果把兩磁極相互靠近時,會發(fā)生什么現象?)
學生小組合作用細線將條形磁體拴好正中間懸掛起來,讓它自由轉動,用另外一根條形磁鐵的N極先慢慢靠近懸掛起來的條形磁體的N極,然后再慢慢靠近懸掛起來的條形磁體的S極。觀察現象,然后交流展示下列問題:
。1)觀察到什么現象?
。2)實驗現象可得出什么結論?
學生板書:磁極間的相互作用規(guī)律:同名磁極相互排斥,異名磁極相互吸引。
活動8【練習】當堂訓練
1、用條形磁鐵的N極去靠近某物體的A端,發(fā)現
能把A端吸引過來,則物體的A端( )
A、一定的S極 B、可能是N極
C、可能是S極 D、一定是N極
2、某物體的一端靠近靜止的一根小磁針,當靠近
小磁針的N極和S極時都能吸引,則這物體的這端( )
A、可能是無磁性的 B、可能是N極
C、可能是S極 D、一定有磁性
我們已經研究了磁體的磁現象,磁體分為天然磁體和人造磁體,我們剛才使用的是人造磁體,它們的磁性能夠長期保持,成為永磁體。它們是如何制作的呢?請同學們繼續(xù)完成實驗。
活動9【活動】學習活動五
學生小組合作先用起子靠近訂書針,觀察現象,然后用磁體慢慢從上部接觸起子,又觀察現象,最后拿走磁體,最后又觀察現象,后交流展示下列問題:
。1)觀察到什么現象?
。2)什么叫磁化現象?
。3)哪些物質可以被磁化?
學生板書:使沒有磁性的物體活動磁性叫磁化。鐵、鋼都能被磁化。
活動10【講授】課堂小結:
1、學到了什么?
2、評價一下你們小組的學習情況并為你們小組提點建議或希望
初中物理教案5
【 教學目標 】
知識與技能:深刻理解電功率是表示消耗電能的快慢,知道電功率的單位是W。會用電功率的公式P=W/t=UI進行簡單的計算。掌握額定功率和實際功率的意義。
過程和方法:觀察體驗電能表鋁盤轉動快慢跟用電器電功率的關系,通過科學探究電功率與用電器兩端電壓的關系,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細心觀察周圍事物的能力,使學生懂得科學就在我們身邊;通過有關社會實踐活動,滲透新課程標準中“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理念及科學·技術·社會(STS)教育。形成節(jié)約用電的意識和習慣。
【 教學重點 】
深刻理解電功率的定義,學習用探究實驗研究電功率問題。區(qū)分實際功率和額定功率。
【 教學難點 】
實際功率和額定功率的區(qū)分及實踐意義。
【 教學準備 】
教師準備:簡易家庭電路示教板:接有電能表,一個保險盒,一個開關,一個15W電燈泡和一個100W的電燈泡(包括燈座),一個插座;學生用穩(wěn)壓電源,直流電流表、電壓表、導線若干、開關、額定電壓為2.5V的小燈泡一個。節(jié)能型電燈一只(功率16w)。教學課件等。
學生準備:觀察家庭中常用的燈泡上面的數據;復習有關機械功率的內容。
【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1.讓學生觀察(或課件展示、實物投影)手中的2個燈泡(其中一個是100W的,另一個是15W的),看上面有哪些數據?你能從中發(fā)現什么?(PZ220-100,220是什么意思?100是什么意思?)
由學生討論交流:15度(度:生活中常用的說法)和100度是代表了什么?
先讓學生猜想:如果接入電路將會怎樣?
(此時大部分學生會知道100W的比15W的燈亮,此時應引導學生的思路:為什么100度的燈泡亮?做功的快慢即消耗電能的快慢)
2.實驗演示:分別將15W和100W的燈泡接在電路中。
注意提醒學生:要觀察燈泡的亮度(通過觀察培養(yǎng)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和自信心),更要觀察電能表鋁盤轉動的快慢。
談話與引導:電能表鋁盤轉動的快慢跟什么有關系?(說明了什么?)
(引導得出:電能表鋁盤走的快慢不同,表示用電器消耗的電能的`快慢不一樣)
3.談話導入課題:可見只有做功的多少還不行,還有做功的快慢。那么我們應如何表示不同用電器的做功快慢呢?
板書:2、電功率
二、學習新知:
。ㄒ唬╇姽β
1.通過討論和讓學生對比第一冊學過的機械功率的知識,引導學生得出電功率的知識:
投影:電功率是表示電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啟發(fā):如果來比較不同用電器做功的快慢呢?
(應引導學生得出:可以讓時間相等,看做功多少;或者讓其做功相等,看消耗時間的多少;只要說出大體意思即可,關鍵是讓學生真正理解。)
得出:電功率是電流在單位時間內所做的功(或所消耗的電能)
。ㄌ貏e要讓學生理解:什么是單位時間?在課堂中應啟發(fā)學生自己說出來)
2.投影:電功率的定義公式:P=W/t
注意:要讓學生深刻理解此公式的意義。
談話:我們上一節(jié)學習的電功的計算公式是什么?引導學生推導電功率的另一個公式:P=UI。
3.投影展示:電功率的單位:瓦(W) 千瓦(kW)
要求:應明確他們之間的進率
4.解決導入本課時的問題:
告訴學生:PZ220-100中的100就是電功率是100W,它的意義是此燈泡在1s內消耗的電能是100J(前提:在220V的電壓下)。
談話:正是因為100W的燈泡比15W的燈泡在相同的時間內消耗的電能多,所以轉化為內能(光能)的能量也就多,這就是為什么100W的燈泡比15W的燈泡亮的原因。(解決學生生活中的問題,實質:能量的轉化)
5.談話:這兩個公式各有什么用途呢?
如學生不能回答應讓學生進行討論交流。
引導學生得出:P=W/t和P=UI各有其用途,當知道P、W、t中任意兩個時,可以求出另一個(此時應指出: 這樣我們可以求出電功率,只要知道W和t即可,而W是可以用電能表來測量的,t可以用秒表來測量,讓學生知道在生活中就可以測量,也為下一環(huán)節(jié)進行電能的節(jié)約的討論做好準備);對于P=UI也是這樣,此時應讓學生掌握:這又是一種測量電功率的方法,為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實驗探究(電燈功率與電壓的關系)做好準備。
6.投影:
例題(做一做):一個1kW的用電器當工作1h時消耗的電能是多少?
。ù颂幉挥谜n本上例題,用意在于為下一部分進行節(jié)約電能的討論做好準備,而關于電功率的計算第四節(jié)將有專門的計算課)
學生板演,教師巡回指導。
引導學生:這個結果3.6×10 6 J正好是1kW·h電能,告訴學生知道:除了用標準的國際單位以外,還可以直接用kW、h和kW·h來直接運算,這樣在數值比較大時更方便。
7.結合現實生活讓學生口算一些生活中電能計算的題目,提高學生興趣,為轉入下一部分做鋪墊,如100W的燈泡工作多長時間消耗一度電。
8.討論(交流與合作):如何來節(jié)約電能?
投影展示:根據W=Pt這個計算公式,請同學們交流一下:
如何才能節(jié)約電能(減小電功W的值)?
9.布置課外的調查報告:投影展示
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
要求同學們觀察(或調查)在學校發(fā)現過哪些浪費電能的現象,你(或你班)在學習與生活中是如何節(jié)約電能的?你對我校(或我班)如何進一步節(jié)約電能有何意見或建議,請課下繼續(xù)交流討論,寫出調查報告或意見建議書(匯總后將擇優(yōu)提交學校有關部門)。
10、簡要回顧一下前面的內容,引入下一部分內容。
。ǘ⿲嶒炋骄浚侯~定功率
1.投影展示:你想過嗎:物理就在我們身邊。
在用電高峰時,電壓較低,這時電燈會怎樣?你能提出什么問題或有什么想法呢?(啟發(fā)學生討論、思考)
2.猜想與假設:
你的猜想:你認為當電壓變化(變大或變。⿻r電功率如何變化呢?你的依據是什么?
3.制定計劃、設計實驗:
如何來驗證我們的猜想呢?(引導學生討論、交流:此處應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去交流討論)
最后由學生描述自己設計的實驗思路和方法(應盡可能讓學生自己去說出思路,讓每個學生都要明白設計這個實驗的目的是什么?)
4.展示教師的實驗思路:
。ㄈ鐚W生已說出,最好,如果沒有說出,應引導學生理解這個思路;但同時也應讓學生理解:這不是唯一的方法,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可以用別的方法,這只是教師設計的思路)
5.進行實驗,收集證據
。☉嬖V學生:實驗所用的小燈泡正常工作電壓是2.5V)
投影出示實驗表格:
提示學生:將有關實驗數據記錄在如下的表格中。
燈泡兩端的電壓( v)
經過燈泡的電流( A)
小燈泡的功率( w)
發(fā)光程度
1.5v
2.5v
3v
分析、論證與評估: 實驗完畢,讓學生計算有關這三次的小燈泡的實際功率,并讓學生討論,著重使學生理解以下問題:
。1)用電器的功率是如何隨電壓變化的?
。2)為何用電器的功率是變化的,但用電器上面卻都標著電功率?(如100W的燈泡)
通過學生討論:引出額定電壓和額定功率的概念。
6.投影:
額定電壓(U 額 ):用電器正常工作時的電壓。
額定功率(P 額 ):用電器在額定電壓下的功率。
7.投影展示:小燈泡的亮度取決于──實際功率(P 實 )
U 實 與 U 額 的關系
P 實 與 P 額 的關系
U 實 = U 額
U 實 < U 額
U 實 > U 額
P 實 = P 額
P 實 < P 額
P 實 > P 額
(三)小結本節(jié)課主要內容:
電功率(電功率的概念;額定電壓、額定功率的概念;實際功率的概念)
。ㄋ模┱n后作業(yè)與思考:
1.書面作業(yè):課后練習題第3、4題。
2.課后討論:剛才我說用電高峰時,電壓較低,為什么會這樣呢?請同學們交流討論一下。
3.收集下列電器的銘牌,了解它們的額定電壓和額定功率(STS活動)。
電冰箱 電熨斗 電視機 電烙鐵 電風扇 微波爐 洗衣機
4.課外延展(選做題:根據分層教學的原則,要求3班95%的同學要做,1、2班20%的同學做)每個家庭都需要照明的電燈,目前市場上既有白熾燈,又有電子節(jié)能燈,究竟哪一種燈更好呢?某中學的同學在課外調查中就這個問題進行了調查,了解到的如下情況:60W的白熾燈與11W的電子節(jié)能燈發(fā)光效率相當,他們選擇其中的一組進行研究,收集了如下表中的數據:
項 目
額定電壓 /V
額定功率 /W
壽命 /h
單價 / 元
當地電費 / 元
白熾燈
220
60
1000
1.5
0.58
電子節(jié)能燈
220
11
5000
30
0.58
請根據表中所列的數據,說明你應該選擇何種照明燈具更經濟?(要求寫出所依據的物理原理和必要的文字說明)
(五)下課:結束語 (可略,依據實際情況)
同學們,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希望同學們隨時留意觀察我們身邊的現象,你就會驚喜的發(fā)現:物理就在我們的身邊。
初中物理教案6
【 教學目標 】
1. 知識與技能
(1) 了解什么是彈力;
(2) 知道彈簧測力計的原理;
(3) 會正確使用彈簧測力計;
(4) 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初步分析概括能力以及實際動手操作能力。
2. 過程與方法
經歷實驗分析過程。
3.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通過教學活動,使學生具有對科學的求知欲,樂于探索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的道理。
【 教學重點 】
力的測量原理。
【 教學難點 】
會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
【 教學過程 】
教師活動設計 學生活動設計
一、彈力 老師利用多媒體展示:跳水,蹦床,蹦極,射箭 …… 學生觀察實驗,對彈力有了初步認識。
引導學生自己動手實驗:
(1)鋼尺壓彎反彈;
(2)拉伸或壓縮彈簧。 學生自己動手做實驗,對彈力進一步了解。
老師引導學生得出彈力概念。
回憶力的作用效果,悟出發(fā)生形變的`物體會對施力物體產生作用力,即彈力。
二、測力計及其使用 老師引導學生做實驗。 學生實驗:拉伸彈簧,拉力越大,彈簧伸長越長。
說明彈簧測力計原理:在一定范圍內,受到拉力越大,彈簧的伸長就越長。 學生知道彈簧測力計原理。
投影儀展示彈簧測力計,請學生觀察,介紹彈簧測力計結構:
(1)最大刻度的意義;
(2)最小刻度的概念;
(3)零刻度的調整。 學生了解彈簧測力計結構。
投影儀展示各種彈簧測力計。
老師講解如何使用彈簧測力計及其注意事項:
(1)如何調零;
(2)測量范圍;
(3)測量方法(伸長方向與測量方向一致,彈簧不要靠在刻度板上)。
老師引導學生做實驗,并對學生進行指導,糾正。 學生實驗:
用彈簧測力計測鉤碼重量;
用彈簧測力計測自己的一根頭發(fā)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并與同學進行比較。
三、實驗探究 老師用多媒體展示拔河,牛拉車 …… 等圖片;
提問:以上兩邊的力相等嗎? 學生觀察錄像,思考。
引導學生做教材25頁圖8-3-8實驗并填空。
學生做書上實驗,補全結論。
引導學生對拔河、牛拉車進行分析。 學生分析討論總結:只要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施加了力,受力物體反過來也肯定會給施力物體一個力。這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條直線上。
四、課堂小結 通過多媒體展示,老師講解,以及學生自己動手試驗,使學生知道了什么是彈力,掌握了彈簧測力計的原理以及用法;通過實驗探究對相互作用力的關系有一定了解。
五、課堂作業(yè) 課后發(fā)展空間中的練習
【 實踐活動 】
課后“發(fā)展空間”中的自制橡皮筋測力計。
【 教學反饋 】
本節(jié)教學活動應是學生在教師的組織、引導下,學生積極主動探索的過程。在參與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自己動手操作的能力,使之在觀察中思考、學習。
初中物理教案7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知道熱量及其單位,理解比熱容的概念。
2.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實驗探究,培養(yǎng)科學探究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實驗探究物質比熱容的過程,使學生獲得科學探究的樂趣。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熱量及其單位,探究物質比熱容。
【難點】探究物質比熱容的過程。
三、教學過程
環(huán)節(jié)1:導入新課
教師提問,復習之前的知識,“改變物體內能的方式有哪幾種?”
環(huán)節(jié)2:講授新課
1.熱量:進行追問“在熱傳遞中,物體內能的改變與吸熱或放熱有什么關系?物體內能的變化與物體吸熱或放熱的多少有什么關系?”
引導分析,在熱傳遞中,物體吸熱,它的內能增加,物體吸收多少熱量,它的內能就增加多少;物體放熱,它的內能就減少,物體放出多少熱量,它的內能就減少多少,因此可以用熱量來量度物體內能的變化,由此引出熱量的概念。
2.比熱容:緊接著從生活中的具體實例入手,舉出生活中燒水的現象,說明同種物質,質量不同時,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溫度,吸收或放出的熱量是不同的,引出提問“不同種類的物質,質量相同時,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溫度,他們吸收(或放出)的熱量相同嗎?”引發(fā)學生進行猜想。
【提出問題】
不同種類的物質,吸熱的本領一樣嗎?
【猜想與假設】(讓學生思考或小組討論后回答)
(1)可能與物體的溫度有關。
(2)可能與物體的質量有關。
(3)可能與物體的溫度變化有關。
(4)可能與物質種類有關。
(5)可能與物質的物態(tài)(氣態(tài),液態(tài),固態(tài))變化有關。
在設計實驗時,要引導學生注意控制變量。
【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
制定計劃: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討論回答:
(1)研究物體吸收或放出熱量的多少與質量的關系,要控制物質的種類,溫度的變化相同。
(2)研究物體吸收或放出的熱量與溫度變化的關系,要控制物質的種類與質量相同。
(3)研究物體吸收或放出的熱量與物質種類的關系,要控制質量、溫度變化相同。
設計實驗: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先讓學生分小組設計討論后交流,教師從旁指導。
1.實驗器材:2個鐵架臺、2個500ml的燒杯、2個同規(guī)格的”熱得快”、2個攪拌器、秒表、量筒、溫度計。
2.實驗步驟:
(1)取兩個相同的燒杯,甲燒杯里裝400g水,乙燒杯里裝400g煤油,使它們的溫度都處于室溫,給他們都加熱相同的時間(如1-3分鐘,使他們吸收的熱量相同),觀察它們升高的溫度是否相同。
(2)接著上次繼續(xù)實驗,如果讓他們都從室溫升高到40℃,觀察加熱所需要的時間是否一樣(吸收熱量是否相同)。
【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
進行實驗:
學生進行分組探究實驗,并隨時記錄好實驗數據,教師要對實驗步驟進行必要的演示,從旁進行指導。
收集證據:
在對實驗數據分析的'基礎上,讓學生通過小組討論得出:質量相同、初溫相同的水和煤油加熱相同的時間,使它們吸收相等的熱量,煤油上升的溫度較高;要使它們上升相同的溫度,對水加熱的時間更長一些,水吸收的熱量更多一些,即給相同質量、不同種類的物質加熱,使它們升高相同的溫度,對它們加熱的時間是不同的,這表明它們所吸收的熱量是不同的。
由此可知,不同種類的物質,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溫度,所吸收(或放出)的熱量不僅與質量有關,還與物質本身的性質有關,如何表示物質的這種性質呢——引出比熱容的概念。
通過剛才的實驗證明,以及大量實驗表明,不同種類的物質,在質量及溫度變化都相同時,所吸收(或放出)的熱量一般不同,這是由物質本身的性質及狀態(tài)決定的。通過類比密度的定義,由此得出比熱容的定義。介紹單位及讀寫法。
3.查表
讓學生自主查表,查出生活中常見的一些物質的比熱容,并思考以下問題:
(1)在表中比熱容最大的是哪種物質?比熱容是多少?有什么物理意義?
(2)不同的物質比熱容一定不同嗎?
(3)比熱容反映了物質的什么特性?
以此來加深學生對于比熱容概念的理解。
4.應用
這部分主要是水的比熱容較大這一特性的應用,可以讓學生自主閱讀,并思考以下問題:
(1)為什么我國北方有些地區(qū)冬季供暖用的”暖氣”就是用水作為工作物質將熱量傳遞到千家萬戶的?
(2)為什么汽車發(fā)動機的冷卻循環(huán)系統常用水作為工作物質?
教師指導學生進行分析,并進行解答。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范文,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環(huán)節(jié)3:鞏固提高
用比熱容思想解釋生活中的一些現象。
環(huán)節(jié)4:小結作業(yè)
小結:找同學來總結本節(jié)課的知識點。
作業(yè):課后完成練習冊本節(jié)的內容。
四、板書設計
略
初中物理教案8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理解力是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的作用,知道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道力的作用效果
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提出問題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探究創(chuàng)新的能力。
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對科學知識的興趣,激發(fā)學生求知的欲望,使學生感到學習有用,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探索精神,樹立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
重、難點: 力的概念(重點)
力的作用效果,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難點)
教 具: 彈簧、乒乓球、排球、磁鐵、小車、鐵釘、鋸片、汽球、海綿;多媒體計算機。
教學方法 : 問題——體驗——探究教學法
教學課時 : 一課時
教學過程()和內容
新課引入
先設計懸念,激起學生求知欲,從而引出所要探究的內容“力”,再讓學生看課文“?”后面的一段內容,再讓學生說出常用“力”字的詞及其意義。(接著讓學生體驗下面的過程)
1、學生緊握拳頭。
2、同桌或后桌的同學互相掰手腕。
3、全班學生用力搬起課桌站立10秒鐘。
讓學生談有什么感覺?引導學生說出原因。
先請學生談談對力的認識,舉出平時用力的一些動詞,如:推、拉、壓、握……。然后講解人們對力的認識是從日常生活中開始的,是千百年來勞動人民在日常生活和從事生產勞動中經驗的結晶,如:提水、挑物體、拉車、射箭等都不同程度感覺到肌肉緊張。在此基礎上,引入“什么是力”的課題。
(多媒體投影): 什么是力
新課教學:
一、力是什么?(多媒體投影)
1、觀察、演示:(多媒體投影——出示一組運動圖片)
、僭趧偛艑W生的體驗下,引導學生得出“力”是人對物體的作用,是人對物體施加了力。
、诮又寣W生思考并提出問題:物體間能否發(fā)生力的作用呢?生產中,有沒有見過其他物體對物體施加力的情況嗎?(教師組織,學生互問互答)
、蹖W生思考并舉出生活中常見的現象。(多媒體投影)
、軇偛艑W生所舉的例子都是物體與物體相互接觸而發(fā)生力的作用的,讓學生對此提出不同的意見。(舉出一些不接觸也能發(fā)生力作用的例子)(多媒體投影——A、B圖片)
A》蘋果離開樹后能下落;
B》鐵釘沒有接觸磁鐵,磁鐵吸引仍能鐵釘;
結論:相互接觸的物體間能發(fā)生力的`作用,不直接接觸的物體也有力的作用。
、輰W生總結出:物理學中的力,是物體對物體推、拉、提、壓等的作用,即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
。ㄓ袑W生對“作用”的疑問,教師對此進行解釋:在物理學中通常將物體之間的推、拉、提、壓、排斥、吸引等叫做作用。)
2、概 括:(多媒體投影)
施力物體與受力物體:
教師講解:綜上所述,兩個物體無論是否接觸,它們之間都能發(fā)生力的作用,當一個物體受到力的作用時,一定有另一個物體對它施加這種作用,我們把施加力的物體叫施力物體,受到力的物體叫受力物體。(多媒體投影)
。▽W生懂得從例子中分辨這兩種物體)
3、多媒體投影上述記錄與分析,加深學生對物體力作用的體會
4、鼓勵學生由體驗提出疑問:一個物體能否發(fā)生力的作用?
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從主觀感覺出發(fā),有礙概念的理解,例如:緊握拳頭時,手沒接觸別的物體而肌手也緊張,認為一個物體也能有力的作用(處理方法,讓學生握拳體會手指與手掌的相互擠壓。手指、手掌為兩個物體)。
學生總結出:單獨一個物體不能發(fā)生力的作用。
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觀察和體驗:(多媒體投影和學生實驗相結合)
提出問題,再次激起學生繼續(xù)探索的興趣:一個人摔倒在地是怎么站起來的?
1、學生實驗:
、僮屓w學生舉手拍書桌
、趯W生用雙手拉彈簧
2、(多媒體投影)
、 站在滑板上的學生推墻后的場面;
、 游泳時手和腳向后劃水,人為什么前進?
、 觀察球從高處落地后的情況,引導學分析得出結論;
3、總結(結論):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故施力物體同時也是受力物體;受力物體同時也是施力物體。
4、運用:劃船時船漿向哪個方向劃?為什么船能前進?(多媒體投影)
5、質疑討論:
甲乙兩同吵架,甲用手打了乙的臉,臉痛手不痛,是臉受到了力而手沒有?
6、做 一 做:
讓學生吹好氣球后,再放開,氣球就會從手中飛出去,分析原因。由此你獲得什么啟示?(多媒體投影——火箭)
原因:氣球向后壓出氣體,反過來氣體向前推氣球
三、力的作用效果
先提出問題:物體間力的作用看不見,摸不著,怎樣知道物體是否受到了力呢?會產生什么效果呢?
教師講解什么是運動狀態(tài)的改變,由學生的實驗概括出結論(多媒體投影和學生實驗相結合)
1、學生演示:兩名學生傳接排球
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2、學生演示:
。1)輕壓氣球
。2)輕拉壓彈簧
。3)使鋸片變彎
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
3、質疑討論:
。▽W生實驗)學生用手壓桌面,桌面看不出變化,從而提出:力作用在物體上并不都是能產生效果的問題。(教師組織學生討論,通過多媒體投影幫助釋疑。)
四、理解知識,發(fā)展智力:
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以學生為主體面向全體,重視個體,激活學生思維,并使學生獲的成就感(穿插于過程)
1.馬拉車時車,車隨馬前進,可見車受力而馬不受力對嗎?
2.腳踢球時受到的力的施力物體是什么?這時受到球作用的物體是什么?
3.人站在地面上不動,人就不受力嗎?
4.磁鐵能夠吸引鐵釘,鐵釘也能吸引磁鐵嗎?
5.玻璃杯摔到水泥地上為什么會碎?
6.怎樣判斷物體是否受到力的作用?
7.讓學生吹好氣球后,再放開,氣球就會從手中飛出去,分析原因。由此你獲得什么啟示?
五、探討總結(多媒體投影)
1、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力不能離開物體而單
獨存在;物體間發(fā)生力的作用時,一定有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
2、直接接觸的物體間可以發(fā)生力的作用,不直接
接觸的物體間也能發(fā)生力的作用。
3、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能運用這個知識
解釋生活、生產實際中遇到的一些實例
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
4、力的作用效果
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六、教師結束語:
有的力很。盒∥浵伆嶂姘,細雨紛飛飄落;分子在吸引,在排斥。有的力很大:狂風巨浪,轟然巨響,火箭騰飛,斗轉星移,宇宙奇觀,力真美妙!關于力還有更神奇美妙的力學現象,同學們回去后按探究問題探究,如果發(fā)現新的問題,我們大家再來共同探討!
七、探究問題
1、力的大小如何比較?
2、怎樣對力進行測量?
3、你能利用所學的知識設計一種測量力的工具嗎?
初中物理教案9
教學重點和難點:
超聲波的應用
學生查找、交流信息、應用知識的能力
課前準備:
收集信息
處理信息(在醫(yī)學上、在軍事上、在生活中、近代科學技術)制成Powerpoint
教學設計圖示:
學習內容 學生活動 教師活動與意圖
什么是超聲波
超聲波有哪些主要特征
超聲波有哪些應用 收集信息
處理信息(在醫(yī)學上、在軍事上、在生活中、近代科學技術) 充分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索的能力,把學校的課堂與社會實踐和科學技術緊密地聯系在一起
教學過程設計:
新課的引入:
播放海豚表演的視頻,提出問題:你知道海豚是如何捕食嗎?
新課的教學:
學生主持:今天我們就學習超聲波,我們人耳能感覺到聲音的頻率在20 Hz 至20000Hz之間.頻率低于20Hz和高于20000Hz的聲波,都不能引起人的聽覺,低于20Hz的聲波叫次聲波,高于20000Hz的聲波叫超聲波.超聲波的特點:束射特性、吸收特性、超聲波的能量傳遞特性、超聲波的聲壓特性.現在我分別介紹它們.
一.束射特性
由于超聲波的波長短,超聲波射線可以和光線一樣,能夠反射、折射,也能聚焦,而且.遵守幾何光學的定律.即超聲波射線從一種物質表面反射時,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當射線透過一種物質進入另一種密度不同的物質時就會產生折射,也就是要改變它的傳插方向,兩種物質的密度差別愈大,則折射也愈大.
二.吸收特性
聲波在各種物質中傳播時,隨著傳播距離的增加,強度會漸進減弱,這是因為物質要吸收掉它的能量.對于同一物質,聲波的頻率越高,吸收越強.對于一個頻率一定的聲波,在氣體中傳播時吸收最歷害,在液體中傳播時吸收比較弱,在固體中傳播時吸收最。
三.超聲波的能量傳遞特性
超聲波所以在各個工業(yè)部門中有廣泛的應用,主要之點 還在于它比可聽聲波具有強大得多的功率.為什么有強大的功率呢?因為當聲波到達某一物資中時,由于聲波的作用使物質中的分子也跟著振動,振動的頻率和聲波頻率—樣,分子振動的頻率決定了分子振動的速度.頻率愈高速度愈大.物資分子由于振動所獲得的能量除了與分子的質量有關外,是由分子的振動速度的平方決定的,所以如果聲波的頻率愈高,也就是物質分子愈能得到更高的能量、超聲波的頻率比可聽聲波可以高很多,所以它可以使物資分子獲得很大的能量;換句話說,超聲波本身可以供給物質足夠大的功率.
四.超聲波的聲壓特性
當聲波通入某物體時,由于聲波振動使物質分子產生壓縮和稀疏的作用,將使物質所受的壓力產生變化.由于聲波振動引起附加壓力現象叫聲壓作用.由于超聲波所具有的能量很大,就有可能使物質分子產生顯著的聲壓作用、例如當水中通過一般強度的超聲波時,產生的附加壓力可以達到好幾個大氣壓力.液體中存起著如此巨大的聲壓作用,就會引起值得注意的現象.當超聲波振動使液體分子壓縮時,好像分子受到來直四面八方的壓力;當超聲波振動使液體分子稀疏時,好像受到向外散開的拉力,對于液體,它們比較受得住附加壓力的作用,所以在受到壓縮力的時候;不大會產生反常情形.但是在拉力的作用下,液體就會支持不了,在拉力集中的 地方,液體就會斷裂開來,這種斷裂作用特別容易發(fā)生在液體中存在雜質或氣泡的地方,因為這些地方液體的強度特別 低,也就特別經受不起幾倍于大氣壓力的拉力作用.由于發(fā)生斷裂的結果,液體中會產生許多氣泡狀的小空腔,這種空泡存在的時間很短,一瞬時就會閉合起來.空腔閉合的時候會 產生很大的瞬時壓力,一般可以達到幾千甚至幾萬個大氣壓力.液體在這種強大的瞬時壓力作用下,溫度會驟然增高. 斷裂作用所引起的互大瞬時壓力,可以使浮懸在液體中 的固體表面受到急劇破壞.我們常稱之為空化現象.
現在由每組推薦的同學給大家介紹超聲波的應用.
第一組:超聲波在醫(yī)學上的應用
人體各個內臟的表面對超聲波的反射能力是不同的,健康內臟和病變內臟的反射能力也不一樣.平常說的“B超”就是根據內臟反射的超聲波進行造影,幫助醫(yī)生分析體內的病變.美國科學家正在研究用超聲波止住病人體內出血的`新技術,可免除手術止血的痛苦與危險.
據新一期英國《新科學家》雜志報道,醫(yī)生通常用動手術的方式來為病人止血,這一方法風險較大.有研究者設想用超聲波對體內傷口進行加熱燒灼,借以止血.但如果出血位置在腦部,或出血面積較大,這種方法就很不可。
美國華盛頓大學的科學家發(fā)現,高密度聚焦超聲波能加快自然凝血過程,無須加熱燒灼傷口就能止血.實驗表明,超聲波會加快血液運動,激活血小板,使它們錯認為自己是在流經一個破裂的傷口,從而加強粘著性,與細胞膜及其它血小板粘附,促進凝血. 這一方法比手術止血和超聲波加熱止血更安全.研究人員將進一步完善這項技術,先在動物身上試驗,然后用于人體.
第二組:超聲波在軍事上的應用
為什么在水中不采用雷達、衛(wèi)星遙感技術等先進技術而仍用落后的聲納呢?
海水能吸引電磁波,雷達用不上了.海水吸熱能力太強,紅外線技術無用武之地;水的透光能力差,而吸收光的能力卻很強,光學觀察設備如望遠鏡也使不上了.特別是深海中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見.探照燈又會暴露自己. 而海水的傳聲能力卻比在空氣中強得多.聲納技術就應運而生了.聲納機發(fā)出一束不同頻率的聲音信號,再用特殊設備接受反射信號加以分析,這樣就如同安上了蝙蝠的耳朵,周圍的情況也就知道了
第三組:超聲波在生活中的應用
超聲波鼠蟲驅除器:超聲波沒有穿透力,故遇到障礙物不能穿透,但是能反射回來,但是必須是硬物體才能反射,但損耗很大.超聲波遇軟物體能被吸收,如窗簾、沙發(fā)、衣、被等物,所以也影響它的使用面積.該儀器壽命3年以上耗電極微,每月1—3度電,輸出為1W電壓為11伏對人無危險傷害,安全可靠
超聲波洗衣機:徹底“拋棄”洗衣粉,與傳統洗滌方式不同,超聲波洗衣機主要利用超聲波的“空化”作用(超聲波作用于液體時可產生大量小氣泡 .一個原因是液體內局部出現拉應力而形成負壓,壓強的降低使原來溶于液體的氣體過飽和,而從液體逸出,成為小氣泡.另一原因是強大的拉應力把液體“撕開”成一空洞,稱為空化.空洞內成為液體蒸氣或溶于液體的另一種氣體,甚至可能是真空.因為空化作用形成的小氣泡會隨周圍介質的振動而不斷運動、長大或突然破滅.破滅時周圍液體突然沖入氣泡而產生高溫、高壓,同時產生激波.和空化作用相伴隨的內摩擦可形成電荷,并在氣泡內因放電而產生發(fā)光現象.在液體中進行超聲處理的技術多數與空化作用有關),產生巨大能量,將污垢從衣物上“震”下來溶解到水中,然后再通過內筒的轉動對衣物進行摔打和水流穿透,洗凈衣物.超聲波洗衣機不僅無污染,而且比普通洗衣機節(jié)水三分之一.
BJ49-密度計超聲波清洗器,本系列儀器的超聲波發(fā)生源和震板為獨立組件,主要適用于油田、煉油廠密度計圓管內壁清洗,同時也適于各種相同密度計尺寸規(guī)格的管道、圓管、方管內壁的清洗.
超聲波加濕器
第四組:超聲波在近代科學技術上的應用
很多動物都有完善的發(fā)射和接收超聲波的器官.以昆蟲為食的蝙蝠,視覺很差,飛行中不斷發(fā)出超聲波的脈沖,依靠昆蟲身體的反射波來發(fā)現食物.海豚也有完善的“聲納”系統,使它能在混濁的水中準確地確定遠處小魚的位置 .現代的無線電定位器——雷達,質量有幾十、幾百、幾千千克,蝙蝠的超聲定位系統只有幾分之一克,而在一些重要性能上,如確定目標方位的精確度、抗干擾的能力等都遠優(yōu)于現代的無線電定位器.深入研究動物身上各種器官的功能和構造,將獲得的知識用來改進現有的設備和創(chuàng)制新的設備,這是近幾十年來發(fā)展起來的一門新學科,叫做仿生學.
教學反思:
教學點評:
通過本節(jié)知識的學習,同學們對超聲波有了更深刻的認識,首先對所有的同學付出的努力我感到很高興,大家通過自己的查找資料學到了書本上沒有知識,而且每組成員之間的合作、同學們的自由發(fā)言、提問都非常的出色.現在我們整理一下課堂學習的思路是什么?
提出問題 合作討論 得出結論.現在同學們完成下列表格,選出自己認為優(yōu)秀的同學
初中物理教案10
第三節(jié)探究物質的一種屬性——密度
教材分析:本節(jié)是這一章的重點,一是密度的概念、公式及應用,這是整個初中物理的重要
基礎知識,是后面學習浮力、液體壓強的基礎;二是科學探究方法的學習和掌握既是物理課程的目標,也是物理教學的重要內容。
設計思想:新的課程改革對物理教育提出了新的理念,將“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作為物理教育的根本目的,將“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注重科學探究,提倡學習方式的多樣化”作為課程的基本理念。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應該落實物理教育的基本目的,突出新的課程理念。在教學中從學生身邊的例子入手提出問題,這樣的例子讓學生既覺得熟悉,但又不能回答其中的問題,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創(chuàng)設了探究情景,為后面的探究教學奠定了基礎;密度的概念沒有直接給出,而是通過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大膽猜想、實驗探究,經過計算、分析、比較、交流,最后得出的'。這樣既讓學生體驗了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又讓學生學習了科學探究的方法,還加深了對密度概念的理解。在第2課時,著重讓學生學會應用所學的密度知識解決我們身邊的問題,使學生感受物理有用,從而培養(yǎng)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初中物理教案11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們:
大家早上好!
我是XX號考生,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電壓》。對于本節(jié)課,我將以教什么,怎樣教,為什么這樣教為思路,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加以說明。
在工作學習中,我們經常會遇到初中人教版物理教案這樣的問題。雷鋒說過: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因此,面對初中人教版物理教案我們應該有努力探索的精神。承認自己的恐懼毫不可恥,可恥的是你因害怕而裹足不前。對于這個問題也是一樣的。讀書忌死讀,死讀鉆牛角,對于初中人教版物理教案我們一定要從不同角度去理解,只有這樣才能找到解決辦法。雷鋒說過: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
一、說教材
(過渡句:教材是連接教師和學生的紐帶,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先談談我對教材的理解。)
“電壓”一節(jié)是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級第十六章第一節(jié)的內容,是在學習了“電流和電路”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電壓和電壓表。電壓對于初中生來說是一個不易理解的概念,是進一步學習其他電學概念和電學規(guī)律的重要的基礎知識。電壓表是電學實驗中的重要儀表之一,學生通過用電壓表測電路中的電壓,不僅鍛煉了使用電學儀表的技能,而且可以加深對運用實驗探究物理規(guī)律的科學方法的認識。
二、說學情
(過渡句:教師不僅要對教材進行分析,還要對學生的情況有清晰明了的掌握,這樣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接下來我將對學情進行分析。)
學生在之前已經學習過“電流和電路”這一章內容,已經具有了學習電壓這一節(jié)的前提基礎。而電又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電壓”一詞聽起來并不陌生,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充分的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挖掘其潛能,老師僅指導和幫助學生自己進行知識的建構,學生們可以自主探索電壓的作用及測量方法,幫助學生經歷知識的獲得過程,在快樂中掌握知識,學會如何使用測量工具。
三、說教學目標
(過渡句:結合教材內容特點和九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心理特點,確定本課時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知道電壓的作用,電壓的單位及換算,會正確使用電壓表,會用電壓表測量用電器兩端的電壓。
【過程與方法】
通過自學電壓表的使用方法,養(yǎng)成自學的能力,通過用測量用電器兩端的電壓,提高動手操作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養(yǎng)成與他人合作和交流能力,敢于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切身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培養(yǎng)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嘗試探究活動的樂趣從而激發(fā)探究的欲望。
四、說教學重、難點
(過渡句:根據學生現有的`知識儲備和知識點本身的難易程度,學生很難建構知識點之間的聯系,這也確定了本節(jié)課的重點、難點)
【重點】
理解電壓在電路中的作用,知道電壓表正確的使用方法。
【難點】
能夠用電壓表測量電路中電壓大小。
五、說教學方法
(過渡句:新課程教學中的指導思想是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基于此,我將引導學生采用以下的教學法)
在初中物理的電學知識體系中,電壓的概念是深入學習電學基本規(guī)律的必備知識。教學時可引導學生復習回顧電流表的使用,通過實驗現象對比電流表、電壓表使用的異同點加深掌握電壓表使用的方法。另外利用多媒體教學、演示實驗創(chuàng)設學習的情境,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實驗探究學習。
六、說教學過程
(過渡句:在這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中,我注重突出重點,條理清晰,緊湊合理。各項活動的安排也注重互動、交流,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主動性。)
環(huán)節(jié)一:新課導入
播放關于各種用電器電源銘牌的圖片,播放城市夜景,閃電圖片。電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在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和看到“電壓”這個詞。用電器要在一定的電壓下才能正常工作,一節(jié)干電池的電壓大約是1.5伏;電視機供電的電壓是220伏;輸電用的高壓電線的電壓可達幾萬伏甚至更高;它們所代表的意思是什么呢?引出課題電壓。
【設計意圖:在此環(huán)節(jié)中將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物理現象、實例與電壓聯系起來,讓學生感受到物理就在我們身邊,物理不僅有趣,而且非常有用,從而激發(fā)學生求知欲望,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體現了新課程標準中的生活走向物理的課程理念】
環(huán)節(jié)二:新課講授
教師展示兩節(jié)干電池,小燈泡,開關,若干導線。用一節(jié)干電池與其他元件組成閉合回路,觀察小燈泡亮度較暗;然后再用兩節(jié)干電池接入電路中,在閉合開關之前提問同學們燈泡亮度如何變化,觀察到實驗現象之后,發(fā)現燈泡較亮,總結實驗現象,說明電路中電流的強弱與電源有關。提問學生電流的強弱與電源的什么量有關?
組織學生通過合作交流,通過討論和師生共同總結可以得出,電壓是電源提供的,電源有正負兩個極,兩極間有一定的電壓。把用電器的兩端分別于電源的正負極鏈接,電路中就有電流通過,電壓是產生電流的原因。
【設計意圖:改換電路中串聯電池節(jié)數的多少引起燈泡明亮程度發(fā)生變化的實驗,引出不同電源的電壓不同,產生的電學效果也不同,從而幫助學生初步認識電壓是產生電流的原因。同時,讓學生認識到這也是一種很重要的科學方法】
教師講解電壓通常用字母U表示,它的單位是伏特,簡稱伏,符號是V。
常用單位有千伏(kV)、毫伏(mV)
在講解完電壓的相關概念之后,教師通過多媒體展示生活常見的電壓(教材中小資料中常見的電壓表格)
通過教師的講解,了解電壓的作用、提供裝置、單位及單位換算,進一步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每桌同學面前都有一個電壓表,讓同學們拿起來并觀察,
教師講解電壓的高低可以用電壓表測量,并說明學生面前的是學生用的電壓表。
讓學生獨立閱讀電壓表使用說明,閱讀完以后提問學生一下問題。
1、電壓表應該跟被測用電器串聯還是并聯?
2、電壓表標有“-”號的接線柱應該連接在什么位置?另一個接線柱應該連接在什么位置?
3、什么情況下使用標有“3”字樣的接線柱,什么情況下使用標有“15”字樣的接線柱?在預先不知道被測電壓的大小時,為了保護電壓表,應先選用大量程,還是小量程?
學生回答問題,教師進行改正并總結。
教師講解電壓表的使用步驟:
1、調:調節(jié)調零旋鈕,使指針指在零刻度線處
2、認:認清量程和分度值。
3、連:連接電壓表
4、讀:讀數
教師組織學生開始練習使用電壓表先將電壓表接在小燈泡兩端,接通電路,讀取數據;再將電壓表接在電源兩端,接通電路,讀取數據。電壓表兩次讀數是否相同?
實驗結果表明,電壓表兩次的示數是相等的,即在只有一個用電器的電路中,用電器兩端的電壓與電源兩端的電壓相等。
緊接著讓學生回憶電流表的讀書方法,說出電壓表讀數和電流表讀數的異同點。
學生通過實驗室電壓表測量電路電壓,體會應用物理知識帶來的快感,學以致用。
環(huán)節(jié)三:鞏固提高
學完本節(jié)課的新內容之后,給出一道隨堂練習題,讓學生應用剛剛學過的知識解題,以進一步加強對電壓及電壓表相關知識的掌握。
【設計意圖:通過課堂練習,既讓學生鞏固了基本概念,又讓學生能熟練應用所學知識應用到基本問題上來,突出本節(jié)課的重點知識和促進學生能力的形成和提高,用“快學快練”的方式鞏固剛學過的知識點,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環(huán)節(jié)四:小結作業(yè)
在小結時,我會以提問的方式進行提問總結,梳理本節(jié)課知識點。
在作業(yè)布置環(huán)節(jié),完成課后第三題。
【設計意圖: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置,對新知識的鞏固,也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拓展認知領域!
推薦一個教師必備工具“Yichafen”,是一個在線查分系統,全國8000所高校都在用,三分鐘極速創(chuàng)建發(fā)布查分系統
七、說板書設計
(過渡句:為體現教材中的知識點,以便于學生能夠理解掌握。我的板書比較注重直觀、系統的設計,這就是我的板書設計)
初中物理教案12
學習目標
知識目標
1、體驗聲音的產生是由于振動引起的。
2、領會聲音傳播需要介質。
3、知道聲音在不同介質中傳播的速度不同
能力目標
1、初步培養(yǎng)實驗操作技能,能初步學會有目的地觀察。
2、能利用常見的器材進行實驗探究。會描述實驗現象,收集有效的信息并根據信息歸納科學規(guī)律。
3、在學習過程中領悟解決問題的途徑和科學研究的一般方法
情感目標
1、感受自然界聲音的美妙與有趣,激發(fā)好奇心和求知欲。
2、培養(yǎng)團結合作、主動與他人交流、敢于提出自己見解的精神。
3、初步認識科學對人類社會和生活的實際意義,培養(yǎng)熱愛科學、勇于探索的意識。
學習重點
聲音產生的原理;
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
學習難點
探究物體傳聲實驗;估測聲速。
教具與媒體
鼓一只,吉他一把,紙屑若干,鐘罩一只,抽氣機一臺,鬧鈴一只,氣球一只。
學生合作組器材:紙片、繃有橡皮筋的空盒子、音叉(包括小錘和音箱)、梳子、樹葉的葉片、一個玻璃缸(里面盛有水),幾塊石頭。
教學程序
內容與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依據
一、創(chuàng)設情景,引入新課
教師事先錄制好自然界以及生活中常見的某些聲音。例如:電鈴聲,鋼琴曲片段,工廠燒電焊聲,叢林中的鳥語,夏日的蟬聲,瀑布聲等。
教師提問:同學們,你們能聽出剛才都是什么聲音?是哪些物體在發(fā)出聲音?(同學回答)
教師:從本節(jié)課開始我們將研究自然界中聲音的有關知識。
同學們自己想知道有關聲音的哪些方面的知識?
二、新課教學
依照學生提出的問題,老師總結出4個,然后逐個進行探究。這個活動過程分為三個步驟進行:探究性活動──小結──驗證──事例交流。
(一)發(fā)聲的物體在振動
1、先觀看有關的視頻(什么是聲現象)。
2、組織學生活動:怎樣利用桌上的器材,讓它們發(fā)出聲音,比比看,誰的方法多,誰的發(fā)聲方法有創(chuàng)意?介紹桌上的器材,特別是音叉活動過程中要求學生體驗:你是如何讓物體發(fā)聲的,你觸摸發(fā)聲的物體時,請體會感覺。
思考:(1)物體發(fā)聲時與不發(fā)聲時有什么不同?
(2)物體發(fā)聲時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3、共同體驗:摸著自己的聲帶,說一句話。體會手上的感覺,說出感受。
問題:是不是物體發(fā)聲就一定在振動?
演示:擊鼓。鼓面在振動嗎?如果在振動,你如何證明,能否讓看的人感受到它的振動?說出你的方法。
敲打桌子,聽到聲音,卻看不見桌子的振動,你能想出什么辦法來證明桌子的振動?
從上述事例中你能否總結出一種“驗證難以覺察的物體些運動”的方法?
觀看視頻資料(奇妙的現象)
小結:在以上感性認識的基礎上總結物體發(fā)聲的原因。即物體發(fā)聲是由于物體的振動引起。
。ǘ┞曇魝鞑サ奶骄啃曰顒
1、提出問題:我的講課聲是怎樣傳到你的耳朵的?
2、空氣是氣體,那么液體能傳播聲音嗎?
3、固體是不是也能傳播聲音呢?
實驗:在一個玻璃缸內盛有水,手拿兩塊石頭在水中撞擊,在外面也能聽到撞擊聲。(或把一個正在廣播的收音機用塑料袋裝起來,用細線吊著放入水的水槽中,照樣也能聽到收音機的聲音)
結論:氣體、液體、固體都能傳播聲音,他們都是能夠傳聲的介質。
4、引導學生做些小實驗。
桌子的傳聲實驗:將耳朵緊貼桌面,另一同學在桌子的另一端敲擊或摩擦,會聽到清晰的聲音。
5、觀看視頻(聲音的傳播)
聲波:聲音向外傳播時形成的波(與水波相似)
6、真空能是能傳播聲音呢?
讓學生觀看真空罩實驗的錄像。
思考問題:月球上沒有空氣,宇航員如何進行交流呢?
(三)聲速
1、提出問題:聲音的傳播需要時間嗎?
2、生活實例:距離不同的兩個喇叭,我們聽起來的聲音是不同的,總感覺近處發(fā)聲早。
3、引導學生閱讀教材中的`幾種物質中的聲速。
找出傳播最快的、最慢的傳聲介質,并總結出在一定溫度下:氣體的聲速小于液體的聲速,液體的聲速小于固體的聲速。
4、記住15℃時空氣中的聲速是340m/s。
5、測聲速
我們利用聲音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速度的不同,如果我們能夠測出其時間差,就可以計算出聲音在這種物質中的傳播速度了。
能聽出。
學生:
1、聲音是怎樣產生的?
2、我們人耳是怎樣聽到聲音的?
3、聲音是怎樣傳到我們人耳的?
4、為什么有的聲音悅耳動聽,有的卻很難聽?
學生動手做實驗
師生共同活動
讓學生回答感受
觀看視頻
通過空氣
讓學生舉一些固體、液體能傳聲的生活實例
初中物理教案1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知道滑動摩擦、滾動摩擦、靜摩擦現象.
(2)知道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3)能舉例說出增大有益摩擦和減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與實際的聯系,了解摩擦現象存在普遍性,并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提出問題能力和猜想假設能力.
。2)通過實驗設計與操作,掌握控制變量的研究方法.
。3)通過對摩擦現象、因素猜想、方案設計等的討論,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交流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通過對摩擦現象以及其運用的學習使學生關注周圍與我們息息相關的物理知識.
。2)通過體會本節(jié)內容中探究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培養(yǎng)較強的科學探究能力和敢于創(chuàng)新的探索精神.
教學重點 探究滑動摩擦力與什么有關,猜想過程與設計方案過程
教學難點 掌握控制變量的方法;摩擦力的測量
儀器材料一斜面,一木塊;木塊、木板、彈簧測力計、毛巾、小鐵塊、厚海綿、圓鉛筆(多組)
教學方法 實驗探究,討論匯報,實踐活動,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1~2
板書設計 第四節(jié) 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什么有關
一、滑動摩擦力
(1)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上發(fā)生相對滑動時受到阻礙的現象,稱為滑動摩擦現象.在滑動摩擦過程中產生的力叫滑動摩擦力.
(2)滑動摩擦力的方向與運動方向相反.
。3)物體所受到的滑動摩擦力的作用點可畫在物體重心上.
二、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什么有關
(1)各種猜想:
。2)制定計劃與實驗表格:
。3)數據分析:
。4)結論: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積的粗糙程度和壓力大小有關,接觸面越粗糙,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
三、靜摩擦和滾動摩擦現象
四、增大有益摩擦和減小有害摩擦的辦法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設計 學生活動設計
1.創(chuàng)設情景,提出問題
。1)播放視頻:冰球比賽中,推出的冰球在冰面上慢慢停下來;滑冰運動員到終點時停止用力后慢慢停下來,騎自行車不蹬后滑行一段停下來.
。ɑ蛘哐菔荆阂荒緣K從一斜面上滑下,在水平桌面上滑行一段后停下.)
師:為什么最終都停了下來?
。2)布置小活動.
(3)師: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上發(fā)生相對滑動時受到阻礙的現象,稱為滑動摩擦現象.在滑動摩擦過程中產生的力叫滑動摩擦力.
。4)師:滑動摩擦力是物體受到的阻礙物體運動的力,那么滑動摩擦力的方向有什么規(guī)律嗎?
。5)師:你是否感受過滑動摩擦的存在?(鼓勵各種想法)
(6)展示圖片:看似光滑的金屬表面,用顯微鏡看時的模樣.
。7)對滑動摩擦力這個力我們已知道了大小和作用點,現在你還想知道什么? 觀看視頻,思考現象共同點和原因.
生:由于有摩擦.
小活動:用橡皮擦去書上的字或用抹布擦桌子,并體會其中的力,感覺阻礙作用.
知道滑動摩擦和滑動摩擦力概念.體會“相對滑動”情景.
生:與運動(相對運動)方向相反.
生:滑滑梯時褲子會磨破;摔跤時皮被蹭破;……
生:簡單了解滑動摩擦產生原因.
生: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和什么有關?
2.設置實踐小活動,進行猜想
。1)布置小活動.
(2)師:請大家猜想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和什么有關系,盡量說出你的猜想依據.(鼓勵學生的各種猜想,發(fā)掘其中合理的因素給予表揚;引導學生對結論進行猜想,比如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或越小).)
在黑板上列出各種猜想和猜想依據.(有些猜想不合理或猜想正確但依據有偏差的,可以在探究出結論后再解釋探討.)
小活動:用手掌在桌面上滑動,用手掌在衣服上滑動,用腳在地上蹭動,輕輕的試試,再用力試試,體會滑動摩擦力的大。
生:與接觸面的光滑程度(粗糙程度)有關,地面越光滑拖物體越容易.
生:與壓力有關,因為物體越重越難拖.
生:與接觸面的材料情況有關,旱冰在水泥地上好溜,在地毯上難溜起來.
生:與接觸面的大小有關,
因為接觸面越大,受到阻礙的面就越大.
生:與物體運動速度有關,滑動摩擦是相對運動引起的,應該和速度有關.滑滑梯時滑得越快屁股越熱.……
3.小組討論,制定計劃和設計方案
(1)演示:滑動摩擦力如何測量.
師: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著木塊勻速滑動,指針不要顫動.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就反映了滑動摩擦力的大。◤娬{要“勻速”,可不作解釋,但要留給學生這樣一個疑問,使他們清楚有這樣的要求.)
。2)師:請各小組討論如何設計實驗分別來驗證各個猜想.要求至少對兩種猜想進行方案設計.(或者直接與學生說明首先對壓力和接觸面粗糙程度這兩因素進行研究.得出結論后再研究其它因素.)
參加一些小組的討論,指導學生研究各個猜想因素與摩擦力的關系時,只能一個一個的單獨研究,而且在研究某一個因素的變化怎樣影響摩擦力時,必須保持其它因素不變,否則不能確定摩擦力的變化是由哪個因素引起的.指出這就是在研究多因素問題時常用的“控制變量法”.
。3)請各小組匯報設計方案.
在和學生一起討論各個方案的科學性和可行性時注意滲透“控制變量法”.最后交流制定出研究各個因素的最佳方案,制定出實驗表格,舉例如下:
實驗 操作(簡單表述) 滑動摩擦力大小
1 木塊在木板上勻速運動
木塊在毛巾上勻速運動
2 木塊在木板上勻速運動
木塊加上重物后在木板上勻速運動
3 木塊在毛巾上勻速運動
木塊在海綿上勻速運動
4 木塊平放在木板上勻速運動
木塊橫放在木板上勻速運動
5 木塊以較慢速度在木板上勻速運動
木塊以較快速度在木板上勻速運動
掌握用彈簧測力計的拉力來反映滑動摩擦力大小的方法.
小組討論,包括器材和實驗步驟,并且對實驗的可行性進行考慮.
生:研究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的關系時,第一步把木塊平放在木板上,用彈簧測力計水平勻速拉動,記下此時的滑動摩擦力大小;第二步把木塊平放在毛巾上,用彈簧測力計水平勻速拉動,記下此時的滑動摩擦力大。
生:研究與壓力的關系時,第一步把木塊平放在木板上,用彈簧測力計水平勻速拉動,記下此時的滑動摩擦力大;第二步再在木塊上加一重物,用彈簧測力計水平勻速拉動,記下此時的滑動摩擦力大。
生:研究與接觸面材料性質的關系時,第一步把木塊平放在薄毛巾上,用彈簧測力計水平勻速拉動,記下此時的滑動摩擦力大小;第二步把木塊平放在表面平整的厚海綿上,用彈簧測力計水平勻速拉動,記下此時的滑動摩擦力大小.
生:研究與接觸面積的關系時,第一步把木塊品平放在木板上,用彈簧測力計水平勻速拉動,記下此時的滑動摩擦力大;第二步把木塊橫放(或豎放)在木板上,用彈簧測力計水平勻速拉動,記下此時的滑動摩擦力大。
生:研究與運動速度的關系時,第一步把木塊平放在木板上,用彈簧測力計以較慢的速度水平勻速拉動,記下此時的滑動摩擦力大;第二步把木塊平放在木板上,用彈簧測力計以較快的速度水平勻速拉動,記下此時的滑動摩擦力大。
4.進行實驗,記錄收集數據
師:請大家根據以上的討論,修正自己的探究計劃后進行實驗,并作好記錄. 進行實驗,如實記錄收集數據.
5.分析交流,得出結論
師:請各小組分析所得數據,得出結論,描述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和什么因素有關,關系如何?
。ńo學生解釋,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材料性質有關,但我們不作深入研究,只作為了解層面,一般不用考慮).
分析所得數據,把結論表述出來.
進行小組匯報,交流得出結論:
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積的粗糙程度有關,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
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大小有關,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
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材料性質有關.
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積大小無關.
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物體運動速度大小無關.
6.總結與評估
師:在實驗過程中是否有新的`發(fā)現?
滑動摩擦力的大小是否還會和其它的因素有關?對我們所得的結論你還能做更深入的研究嗎? 能激發(fā)興趣,對自己實驗中出現的問題或其他學生和老師提出的問題作更深入思考.
7.設計實驗,介紹靜摩擦和滾動摩擦
(1)演示實驗:筷子提米
。2)師:其實摩擦有三兄弟,除了滑動摩擦外,還有靜摩擦和滾動摩擦.兩個有相對運動趨勢但保持相對靜止的物體間產生的摩擦叫靜摩擦,比如用手握起飲料瓶.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上滾動時產生的摩擦叫滾動摩擦,比如旱冰鞋與地面間的摩擦.你能舉出生活中這兩種摩擦的現象嗎? 思考杯子和米的受力可能.
了解靜摩擦和滾動摩擦概念,進行舉例.
生:推桌子但桌子沒動時,與地面有靜摩擦;人走路時靠的是鞋與地面的靜摩擦;司機轉動方向盤時手與方向盤間有靜摩擦;各種繩結.……
生:帶輪子的行李箱拖動時與地面間有滾動摩擦;用圓珠筆寫字時筆尖的滾珠發(fā)生滾動,筆與紙間有滾動摩擦.……
8.實例說明,有害摩擦和有益摩擦
。1)播放視頻:磁懸浮列車.
播放氣墊船圖片
。2)布置小活動,要求學生找出幾根圓鉛筆.
總結用滾動摩擦代替滑動摩擦可以減小摩擦力的大。
。3)展示圖片,請大家說出圖中是采用什么方法來減小有害摩擦和增大有益摩擦的.圖片有:有花紋的鞋底;用力剎車;光滑平整的雪橇;給車輪的軸加潤滑油;軸承中的滾珠.
。4)總結:增大有益摩擦的辦法有:增加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增大壓力.
減小有害摩擦的辦法有:減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減小壓力;給接觸面處加潤滑油;用滾動摩擦代替滑動摩擦;使摩擦面脫離接觸. 思考設計意圖,知道目的是為了減小摩擦力.
小活動:用手掌在桌面上移動,體會受到的阻礙;在手掌下墊上幾根圓鉛筆再在桌面上移動,體會體會受到的阻礙.對比發(fā)現,摩擦力變小了.
生:鞋底的花紋是為了通過增加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增大與地面的有益摩擦;剎車時通過增加剎車皮和輪間的壓力來增大有益摩擦.
生:雪橇是通過減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減小有害摩擦;通過加潤滑油來減小軸間的有害摩擦;軸承用滾珠是利用滾動摩擦來減小有害摩擦.
能舉出生活中更多的增大有益摩擦和減小有害摩擦的事例.
課后作業(yè) 相應練習冊;小論文: 假如生活中沒有摩擦力
教學反饋 (1)學生對一些摩擦現象雖然較熟悉,但有時意識不到摩擦的存在,所以教學一開始意識不到摩擦的重要意義.
。2)科學探究中猜想階段發(fā)現憑學生的感覺不合理的猜想還是較多的.
。3)實驗過程中學生對勻速時讀數容易把握不準.
。4)對于摩擦的一些現象和運用學生興趣很大.
備注 根據教學情況可把這些內容安排為兩課時,第一課時為探究滑動摩擦力和什么因素有關,第二課時接著介紹靜摩擦和滾動摩擦,以及討論增大和減小摩擦的辦法.
說明:需要視頻目錄:(1)冰球比賽中,推出的冰球在冰面上慢慢停下來的情景(一小段) (2)滑冰運動員到終點時停止用力后慢慢停下來的情景(一小段) (3)騎自行車不蹬后滑行一段后停下來的情景(一小段)
初中物理教案14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1)知道什么是彈力,彈力產生的條件 (2)能正確使用彈簧測力計 (3)知道形變越大,彈力越大
2、過程和方法目標
(1)通過觀察和實驗了解彈簧測力計的結構
(2)通過自制彈簧測力計以及彈簧測力計的使用,掌握彈簧測力計的使用方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目標
通過彈簧測力計的制作和使用,培養(yǎng)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和愛動手動腦的好習慣
二、重點難點
重點:什么是彈力,正確使用彈簧測力計。
難點:彈簧測力計的測量原理。
三、教學方法:探究實驗法,對比法。
四、教學儀器:直尺,橡皮筋,橡皮泥,紙,彈簧測力計
五、教學過程
(一)彈力
1、彈性和塑性
學生實驗,注意觀察所發(fā)生的現象:
(1)將一把直尺的兩端分別靠在書上,輕壓使它發(fā)生形變,體驗手感,撤去壓力,直尺恢復原狀;
(2)取一條橡皮筋,把橡皮筋拉長,體驗手感,松手后,橡皮筋會恢復原來的長度。
(3)取一塊橡皮泥,用手捏,使其變形,手放開,橡皮泥保持變形后的形狀。
(4)取一張紙,將紙揉成一團再展開,紙不會恢復原來形狀。
讓學生交流實驗觀察到的現象上,并對這些實驗現象進行分類,說明按什么分類,并要求各類再舉些類似的例子。(按物體受力變形后能否恢復原來的形狀這一特性進行分類)
直尺、橡皮筋等受力會發(fā)生形變,不受力時又恢復到原來的形狀,物體的這種特性叫做彈性;橡皮泥、紙等變形后不能自動恢復原來的形狀,物體的這種特性叫做塑性。
2、彈力
我們在壓尺子、拉橡皮筋時,感受到它們對于有力的作用,這種力在物理學上叫做彈力。
彈力是物體由于彈性形變而產生的力。彈力也是一種很常見的力。并且任何物體只要發(fā)生彈性形變就一定會產生彈力。而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的支持物的壓力、繩的拉力等,實質上都是彈力。
3、彈性限度
彈簧的彈性有一定的.限度,超過了這個限度就不完全復原了。使用彈簧時不能超過它彈性限度,否則會使彈簧損壞。
(二)彈簧測力計
1、測量原理
它是根據彈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長就越長這個道理制作的。
2、讓學生自己歸納使用彈簧測力計的方法和注意事項。
使用測力計應該注意下面幾點:
(1)所測的力不能大于測力計的測量限度,以免損壞測力計
(2)使用前,如果測力計的指針沒有指在零點,那么應該調節(jié)指針的位置使其指在零點
(3)明確分度值:了解彈簧測力計的刻度每一大格表示多少N,每一小格表示多少N
(4)把掛鉤輕輕拉動幾下,看看是否靈活。
5、探究:彈簧測力計的制作和使用。
。ㄋ模┱n堂小結:1、什么是彈性?什么是塑性?什么是彈力?
2、彈簧測力計的測量原理
3、彈簧測力計的使用方法。
。ㄎ澹╈柟叹毩暎
1、乒乓球掉在地上馬上會彈起來,使乒乓球自下而上運動的力是 ,它是由于乒乓球發(fā)生了 而產生的。
2、彈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彈簧的伸長就 。它有一個前提條件,該條件是 , 就是根據這個道理制作的。
3、關于彈力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只有彈簧、橡皮筋等這類物體才可能產生彈力
B、只要物體發(fā)生形變就會產生彈力
C、任何物體的彈性都有一定的限度,因而彈力不可能無限大
D、彈力的大小只與物體形變的程度有關
4、下列哪個力不屬于彈力( )
A、繩子對重物的拉力 B、萬有引力 C、地面對人的支持力 D、人對墻的推力
5、兩個同學同時用4.2N的力,向兩邊拉彈簧測力計的掛鉤和提紐,此時彈簧測力計顯示的示數是 。
(六)布置作業(yè):
六、課后反思:
1、成功的地方:
2、不足的地方:
3、改進措施:
附:板書設計:
一、彈力:
1、彈性和塑性
2、彈力:物體由于發(fā)生彈性形變而產生的力。
3、彈性限度
二、彈簧測力計:
1、測量原理:彈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彈簧的伸長就越長。
2、使用方法:(1)認清量程、分度值
。2)檢查指針是否指在零點
初中物理教案15
【教學目標】
1.通過分析一些實例了解質量的初步概念,知道質量的單位及其換算。
2.通過實際操作,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學會用天平測量固體和液體的質量。
3.通過觀察、實驗,認識質量是不隨物體的形狀、狀態(tài)、空間位置而變化的物理量。
4.通過使用天平的技能訓練,培養(yǎng)學生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與協助精神。
【教學重、難點】
1.質量的單位以及換算;
2.學習用托盤天平測量物體的質量。
【教學用具】
大水泥釘、小水泥釘各一枚,訂書針一錠,天平。
【教學過程】
引導討論:
(1) 一根大水泥釘與一根小水泥比較有何相同之處?不同之處?
(都是鋼造的,用途相同;大小不同;重量不同;所用的鋼的量不同)
(2) 一根訂書針和一錠訂書針比較有何相同之處?不同之處?
(都是相同材料構成,含有的材料多少多少不同)
(3) 物理課本與課桌在構成上有何相同之處和不同之外?
(都由物質構成,但它們是不同物質構成的,物理書是紙等材料構成,桌子是木頭等材料構成,物理書要的材料的量沒有課桌要的材料的量多)
小結:所有物體都由物質構成,一種物質能構成大小和形狀不同的.物體,由于物體的形狀和用途不同組成它們的物質的多少也可能不同 。
1.質量的概念
質量: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叫做質量
2.質量的單位
(1) 講解:
國際單位制中質量的單位是千克符號Kg 常用的單位還有克(g)、毫克(mg)和噸(t)
1t=1000kg 1kg=1000g 1g=1000mg
補充:生活中斤、兩也是質量的單位,它在我國民間使用,不是國際單位制中的單位。
(2)引導估測常見物體的質量 及小資料的講解。
一只蘋果的質量 、你身體的質量 、
一袋方便面的質量、一只雞蛋的質量
【初中物理教案】相關文章:
初中物理教案11-09
初中物理教案:內能12-28
初中物理教案透鏡12-28
力初中物理教案12-28
初中物理教案:透鏡12-29
【熱】初中物理教案03-09
初中物理教案【熱門】02-25
初中物理教案15篇12-28
初中物理教案(15篇)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