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乱码_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大片_最新国产免费Av网址_国产精品3级片

范文資料網(wǎng)>書稿范文>賞析>《牡丹原文及賞析

牡丹原文及賞析

時間:2023-04-16 12:40:12 賞析 我要投稿

牡丹原文及賞析(匯編15篇)

牡丹原文及賞析1

  原文:

牡丹原文及賞析(匯編15篇)

  紅牡丹

  唐代:王維

  綠艷閑且靜,紅衣淺復深。

  花心愁欲斷,春色豈知心。

  譯文:

  綠艷閑且靜,紅衣淺復深。

  牡丹葉碧綠鮮艷,嫻靜文雅;牡丹的花瓣色彩時淺時深錯落有致。

  花心愁欲斷,春色豈知心。

  面臨凋零,牡丹花卻是愁腸欲斷,請問春光,你可懂得牡丹所想?

  注釋:

  綠艷閑且靜(jìng),紅衣淺復深。

  綠艷:指碧綠鮮艷的葉子。閑:通“嫻”,文雅的樣子。紅衣:指紅色的牡丹花瓣。淺復深:由淺到深。

  花心愁欲斷,春色豈(qǐ)知心。

  愁欲斷:形容傷心到極點。心:牡丹花內(nèi)心所想。

  賞析:

  這首詩前兩句寫牡丹嬌艷可愛的豐姿和閑雅安靜的氣度,后兩句寫花欲凋謝時的愁怨,暗言自己愁春光易逝,愁紅顏易衰。這首詩以美人喻花,意境優(yōu)美。含蓄蘊藉,余味悠長。

  “綠艷閑且靜,紅衣淺復深。”這兩句先側(cè)重寫牡丹枝葉的狀態(tài)和花的色彩。詩人以人寫花,說碧綠鮮艷的牡丹葉,簇簇擁立,多像一個身著綠妝嫻靜文雅的少女;那色彩時淺時深錯落有致的紅色欲滴的花片,又像少女的衣裙。開首這兩句,詩人把美人和牡丹融為一體,寫的是牡丹的外部形象。

  “花心愁欲斷,春色豈知心!边@兩句是寫“牡丹仙子”的內(nèi)心世界,說花兒似乎也有情感,也有愁。因為牡丹花與春天同在,在美好的春天里,牡丹花嬌嫩嫵媚,姿容娟秀,清香萬里,占盡了春情。然而,春天不能永駐,誰也無法挽留,這正是牡丹的愁心所在。它深知自己的'芳香美色只能與春天同在。春天一去,它就會調(diào)零衰敗,漸漸枯萎。因此,人們只知道欣賞春色,欣賞牡丹花的鮮艷,而不知道它的一片愁心。

  這首詩在用字造句上,更是煞費苦心。以“綠艷”襯托“紅衣”,使牡丹顯得嬌媚動人。作者不明言自己愁春光易逝,愁紅顏易衰,而讓花兒自愁自哀自傷自嘆,真是翻奇出新,別有一番情致。全詩把牡丹花寫得有血有肉有情感,達到了意境上的神化和形象化,是一篇較好的詠物詩。

牡丹原文及賞析2

  賞牡丹

  朝代:唐代

  作者:王建

  原文:

  此花名價別,開艷益皇都。香遍苓菱死,紅燒躑躅枯。

  軟光籠細脈,妖色暖鮮膚。滿蕊攢黃粉,含棱縷絳蘇。

  好和薰御服,堪畫入宮圖。晚態(tài)愁新婦,殘妝望病夫。

  教人知個數(shù),留客賞斯須。一夜輕風起,千金買亦無。

  譯文

  庭前的芍藥妖嬈艷麗卻缺乏骨格,池中的荷花清雅潔凈卻缺少情韻。

  只有牡丹才是真正的天姿色,到了開花的季節(jié)引得無數(shù)的人來欣賞,驚動了整個長安城。

  注釋

  妖:艷麗、嫵媚。

  格:骨格。牡丹別名“木芍藥”,芍藥為草本,又稱“沒骨牡丹”,故作者稱其“無格”。在這里,無格指格調(diào)不高。

  芙。杭瓷徎。

  國色:原意為一國中姿容最美的女子,此指牡丹花色卓絕,艷麗高貴。

  京城:指唐朝的.京師長安,長安是唐代的首都、京城。

  簡析

  詩中一個“賞”字,總攬全局、直貫通篇,意境全出。

  詩中“真國色”三字,力重千鈞,擲地有聲,牡丹與芍藥、荷花相比,雍容華貴、艷壓群芳,才產(chǎn)生“動京城”的效應,神韻畢現(xiàn)。

  通過寫芍藥的妖無格和荷花的凈少情,和牡丹進行對比,以烘托牡丹之美。

牡丹原文及賞析3

  原文:

  賣殘牡丹

  [唐代]魚玄機

  臨風興嘆落花頻,芳意潛消又一春。

  應為價高人不問,卻緣香甚蝶難親。

  紅英只稱生宮里,翠葉那堪染路塵。

  及至移根上林苑,王孫方恨買無因。

  譯文及注釋:

  譯文

  頻頻嘆息花被狂風吹落太多,芳香漸消失又要過一個春天。

  應是價格太高人們不敢詢問,又因香氣太濃蝴蝶難以親近。

  只有皇宮才配生長這種鮮花,哪能忍受讓它沾染路上灰塵。

  等到把花移植到皇宮上林苑,王孫貴族才為沒有買而遺恨。

  注釋

  牡丹,原產(chǎn)山西一帶,唐初移植長安,成為珍品,譽為國花。貞元(唐德宗年號,785—805)時,對牡丹玩賞更成為長安之社會風氣。柳渾《牡丹》詩曰:“近來無奈牡丹何,數(shù)十千錢買一棵!

  頻:頻頻不斷。潛消:暗暗地消失。

  緣:因為。

  紅英:鮮花。稱:配,夠格。

  上林苑:秦舊苑,漢武帝擴建,周圍三百里,有離宮七十所。苑中養(yǎng)禽獸,供皇帝春秋打獵。此指唐代宮苑。

  王孫:借指富貴人家子弟!妒酚洝せ搓幒盍袀鳌罚骸拔岚鯇O而進食,豈望報乎!”

  賞析:

  詩題“賣殘牡丹”不能理解為“出賣殘敗的牡丹”,正確解讀應為“賣剩下的牡丹”或“未賣出的牡丹”。此類句法在唐宋詩十分常見,例如喬知之的“床積讀殘書”,這里“讀殘書”不是指“閱讀殘破的書”,而是“讀了一半是書”或“未讀完的書”。再如許棐的詩聯(lián)“仆溫攜剩酒,鄰送賣殘蔬”,鄰居并非送來”殘敗的蔬菜“,而是”賣剩下的蔬菜“或”未賣出的蔬菜。

  此詩還是一首出色的詠物詩。此詩表面是詠牡丹花,實則是以牡丹自況,以物喻人,寄托著女詩人的身世之感,表現(xiàn)了詩人因清高不被賞識、因才高不被接納的處境,道出了詩人衰微不幸的遭際和孤傲清潔的品格。全詩風格清婉,寄托深遠。

  此詩首句的“臨風興嘆落花頻”,“落花”并非指牡丹,而是晚春時紛紛飄落的普通花卉,用來點明季節(jié)。事實上,牡丹通常在其它花卉飄落的暮春時節(jié)開放。如李山甫《牡丹》一詩所云:“邀勒東風不早開,眾芳飄后上樓臺!币虼,首句的落花在詩中為第二、三聯(lián)中盛開的牡丹起了反襯的作用。

  牡丹在中國一直被譽為花之皇后。在唐代,尤其是在九至十世紀間,長安和洛陽人格外喜愛牡丹。暮春時節(jié),牡丹到處開放和售賣,詩人們則外出欣賞和撰寫贊美牡丹的詩。在魚玄機的詩中,那些未賣出的牡丹是最出色的:她們的價格是最高的,故無人買得起。雖然她們未被賣出,這些驕傲的花仍然對自己的'價值充滿自信,相信將來會被移植入皇家花園。她們最終將自己從失敗者轉(zhuǎn)為勝利者:缺乏眼光的王孫貴族將后悔未在還可得到她們時購買。

  花是女性的古老象征。這些高尚的、美麗的牡丹可以看成是詩人自己的象征,花的購買者象征那些不誠實的情人,而在唐詩中皇家宮苑總是與天上宮苑成為同義詞。與這些美麗的牡丹相似,魚玄機也是未被賞識和“出售”,也與這些驕傲的牡丹相似,她相信自己的價值:她是無價之寶,只配居住于最崇高的地方——帝王的宮苑或天上的仙境(即道教的神仙世界)。這種自尊自重的、性別化的主體意識在中國古女史上是十分突出的。明代批評家鐘惺雖然仍然批評魚玄機的自尊意識及對輕浮男子蔑視為不符合“正意”,但是他明顯地表示了對她的遭遇的同情,及對她的感情和尊嚴的理解和贊賞。

  整首詩都籠罩著一層濃重的悲劇色彩,一個簡單的“潛”字帶有悄悄地,不知不覺的意思,把那些悲傷、痛苦的情緒都掩埋其中。

  魚玄機以牡丹自喻,無人問津是因為標價太高;而那些蜂蝶難以親近,卻是因為香氣過于濃郁。一方面傾訴的悲慘遭遇,另一方面自視很高,難覓知音人,有卓爾不群之志。

  詩中“紅英”“翠葉”等詞道出了女詩人非比尋常的身世,表現(xiàn)其純潔清麗、一塵不染的孤傲品格。此詩深刻地表現(xiàn)了詩人對自己婚姻生活的悲慨,她將這無限的忿恨都寄托在了這牡丹傾瀉出來。這樣的詩句不禁讓讀者產(chǎn)生惻隱之心,為詩人的悲慘遭遇而傷心難過,同時也被詩人的不凡氣度與品格所折服。

  這首詩又是魚玄機寫得最多和最得心應手的七言律詩,中二聯(lián)對牡丹形象的描繪對偶工致而含蘊豐富。傳統(tǒng)詩論對此題材詩歌的要求是既生動描繪所詠之物的外在形相和內(nèi)在精神,又將詩人或其他人的個性或情感投射于所詠之物。此詩完美地達成此兩個目標。詩中不僅描繪了牡丹不同尋常的美麗外貌、香味和顏色,而且傳達了她們的高尚品性、精神和價值。更為重要的是,詩中字字皆可讀為既指牡丹,又指詩人,花即人,人即花,人花合一,不可分離。

牡丹原文及賞析4

  【紅牡丹

  緋衣絳裳①凌波行②,

  朝霞葳蕤③雙頰生。

  嚴妝④不為酬悅己,

  只緣深愛春天紅。

  【注】

  ①緋衣絳裳?緋(fēi),指的是紅色。緋衣,紅色衣服);絳(jiàng),大紅色;裳(cháng?))古代指裙子.。

  ②凌波行,語出曹植《洛神賦》,即“凌波微步,”形容女子步履輕盈。這里形容紅牡丹在綠葉搖曳中的裊娜姿態(tài)。

 、圯谵??wēiruí?華美;艷麗:語出《孔雀東南飛》:“妾有繡腰襦,葳蕤自生光|”???

 、車缞y?yánzhuāng??認真地打扮。

  【白牡丹】

  巧裁白云作銀紗,

  玉肌雪膚心無瑕。

  馨香無須假①脂粉,

  素面朝天②氣亦華?

  【注】

 、偌伲航柚?

 、谒孛娉欤禾:是指皇上.不施脂粉就去見皇帝.現(xiàn)在多指女人既美貌又自信,不需要化妝就敢出頭露面.出自《太真外傳》。

  【水濱花紅】

  嬌姿臨水秀娉婷,

  驚艷金鱗銜云停。

  忽聞青蛙咯咯笑,

  羞得海棠朵朵紅。

牡丹原文及賞析5

  原文:

  古人言花者,牡丹未嘗與焉。蓋遁乎深山,自幽而著。以為貴重所知,花則何遇焉?天后之鄉(xiāng),西河也,有眾香精舍,下有牡丹,其花特異,天后嘆上苑之有闕,因命移植焉。由此京國牡丹,日月寖盛。今則自禁闥洎官署,外延士庶之家,彌漫如四瀆之流,不知其止息之地。每暮春之月,遨游之士如狂焉。亦上國繁華之一事也。近代文士為歌詩以詠其形容,未有能賦之者。余獨賦之,以極其美。或曰:子常以丈夫功業(yè)自許,今則肆情于一花,無乃猶有兒女之心乎?余應之曰:吾子獨不見張荊州之為人乎?斯人信丈夫也。然吾觀其文集之首,有《荔枝賦》。焉。荔枝信美矣,然亦不出一果爾,與牡丹何異哉?但問其所賦之旨何如,吾賦牡丹何傷焉,或者不能對,余遂賦以示之。

  圓玄瑞精,有星而景,有云而卿。其光下垂,遇物流形。草木得之,發(fā)為紅英。英之甚紅,鐘乎牡丹。拔類邁倫,國香欺蘭。我研物情,次第而觀。

  暮春氣極,綠苞如珠。清露宵偃。韶光曉驅(qū)。動蕩支節(jié),如解凝結(jié),百脈融暢,氣不可遏。兀然盛怒,如將憤泄。淑色披開,照曜酷烈。美膚膩體,萬狀皆絕。赤者如日,白者如月。淡者如赭,殷者如血。向者如迎,背者如訣。坼者如語,含者如咽。俯者如愁,仰者如悅。裊者如舞,側(cè)者如跌。亞者如醉,曲者如折。密者如織,疏者如缺。鮮者如濯,慘者如別。初朧朧而下上,次鱗鱗而重疊。錦衾相覆,繡帳連接。晴籠晝熏,宿露宵袌;蜃谱乞v秀,或亭亭露奇;蝻s然如招,或儼然如思,或希風如吟,或泫露如悲;虼谷蝗缈P,或爛然如披;蛴論砥觯蛘沼芭R池。或山雞已馴,或威鳳將飛。其態(tài)萬萬,胡可立辯?不窺天府,孰得而見?

  乍遇孫武,來此教戰(zhàn)。教戰(zhàn)謂何?搖搖纖柯。玉欄風滿,流霞成波,歷階重臺,萬朵千棵。西子南威,洛神湘娥。或倚或扶,朱顏色酡。角炫紅釭,爭顰翠娥。灼灼夭夭,逶逶迤迤。漢宮三千,艷列星河,我見其少,孰云其多。弄彩呈妍,壓景駢肩。席發(fā)銀燭,爐升絳煙。洞府真人,會于群仙。晶熒往來,金釭列錢。凝睇相看,曾不晤言。未及行雨,先驚旱蓮。公室侯家,列之如麻?韧偃f金,買此繁華。遑恤終日,一言相夸。列幄庭中,步障開霞。曲廡重梁,松篁交加。如貯深閨,似隔窗紗,仿佛息媯,依稀館娃。我來觀之,如乘仙槎。脈脈不語,遲遲日斜。九衢游人,駿馬香車。有酒如澠,萬坐笙歌。一醉是競,孰知其他。我案花品,此花第一。脫落群類,獨占春日。其大盈尺,其香滿室。葉如翠羽,擁抱櫛比。蕊如金屑,妝飾淑質(zhì)。玫瑰羞死,芍藥自失。夭桃斂跡,秾李慚出。躑躅宵潰,木蘭潛逸。朱槿灰心,紫薇屈膝,皆讓其先,敢懷憤嫉?

  煥乎!美乎!后土之產(chǎn)物也。使其花如此而偉乎,何前代寂寞而不聞?今則昌然而大來。曷草木之命,亦有時而塞,亦有時而開?吾欲問汝,曷為而生哉?汝且不言,徒留玩以徘徊。

  譯文:

  古人言花者,牡丹未嘗與焉。蓋遁乎深山,自幽而著。以為貴重所知,花則何遇焉?天后之鄉(xiāng),西河也,有眾香精舍,下有牡丹,其花特異,天后嘆上苑之有闕,因命移植焉。由此京國牡丹,日月寖盛。今則自禁闥洎官署,外延士庶之家,彌漫如四瀆之流,不知其止息之地。每暮春之月,遨游之士如狂焉。亦上國繁華之一事也。近代文士為歌詩以詠其形容,未有能賦之者。余獨賦之,以極其美;蛟唬鹤映R哉煞蚬I(yè)自許,今則肆情于一花,無乃猶有兒女之心乎?余應之曰:吾子獨不見張荊州之為人乎?斯人信丈夫也。然吾觀其文集之首,有《荔枝賦》。焉。荔枝信美矣,然亦不出一果爾,與牡丹何異哉?但問其所賦之旨何如,吾賦牡丹何傷焉,或者不能對,余遂賦以示之。

  古代人談論花,從未對牡丹加以贊許,是因為它隱避深山,獨自幽靜的開放,不被顯貴者所知。牡丹花又是怎樣遇到賞識的呢?武則天皇后的家鄉(xiāng)西河,有很多僧、道居住的房屋,那里低洼的地方有牡丹花,它的花特別杰出。武則天皇后感嘆上林苑中缺少它,便命人將牡丹移栽入上林苑。從此京城洛陽的牡丹便一天天興盛起來。從宮中到官府衙,向外發(fā)展到士大夫及百姓家里,處處都廣為栽植,多得像長江、黃河、淮河、濟水四條大河流向大海的水,不知到何處停止。每到暮春時分,游覽、觀賞牡丹的人如癡如狂,成為國都洛陽的一大盛事。如今的文人墨客大都用歌或詩來吟詠牡丹的形象,從沒有用賦來寫它的,獨自我用賦來寫它,來窮盡它的美好。或許有人會問:先生常以自己有大丈夫建功立業(yè)、報效國家的報負而自負,卻縱情于一花,未免有些兒女情長吧?我回答他說:先生難道沒有看到張荊州的為人嗎?這人真是大丈夫了,但我卻在他文集的開頭看到了《荔枝賦》。荔枝確實很美了,然而也不過是一種水果罷了,同牡丹有什么不同呢?關(guān)鍵看他賦的意圖怎樣。我寫牡丹又有何不妥呢?他也許無法對答。我于是寫了這篇賦給他看。

  圓玄瑞精,有星而景,有云而卿。其光下垂,遇物流形。草木得之,發(fā)為紅英。英之甚紅,鐘乎牡丹。拔類邁倫,國香欺蘭。我研物情,次第而觀。

  天上的祥瑞靈氣,有星才有星光,有云才有祥云的光芒。祥瑞的星云之光下射,遇萬物而成為各種形狀;ú輼淠镜玫剿,便會開出紅花;花中最紅的顏色,全都是聚集在牡丹上,它遠遠超越同類,其國色天香更在蘭花之上。

  暮春氣極,綠苞如珠。清露宵偃。韶光曉驅(qū)。動蕩支節(jié),如解凝結(jié),百脈融暢,氣不可遏。兀然盛怒,如將憤泄。淑色披開,照曜酷烈。美膚膩體,萬狀皆絕。赤者如日,白者如月。淡者如赭,殷者如血。向者如迎,背者如訣。坼者如語,含者如咽。俯者如愁,仰者如悅。裊者如舞,側(cè)者如跌。亞者如醉,曲者如折。密者如織,疏者如缺。鮮者如濯,慘者如別。初朧朧而下上,次鱗鱗而重疊。錦衾相覆,繡帳連接。晴籠晝熏,宿露宵袌。或灼灼騰秀,或亭亭露奇;蝻s然如招,或儼然如思,或希風如吟,或泫露如悲;虼谷蝗缈P,或爛然如披;蛴論砥,或照影臨池;蛏诫u已馴,或威鳳將飛。其態(tài)萬萬,胡可立辯?不窺天府,孰得而見?

  我仔細觀察,依次了解:陽春三月,地氣充沛,花苞珍珠般青翠。雖經(jīng)一夜露水,朝陽卻把它們驅(qū)退。枝節(jié)在春風中蕩漾,仿佛化解了凝固的心結(jié)。脈絡融會暢通,氣勢不可阻遏。突然旺盛充盈,似乎將要狂瀉。明媚的陽光打開花苞,照在她身上多么熱烈。完美細膩的肌膚體態(tài),萬般形容都皆叫絕。紅的似朝陽,白的如皓月;淡雅類素土,濃烈勝鮮血;相向猶迎娶,相背同訣別。開放的像在談笑,含苞的像在咽噎;俯視的似有無盡愁緒,仰望的似有無限喜悅;纏繞的似在起舞,側(cè)身的似將摔跌;靠著的如在沉醉,彎著的如受挫折;密集的似是巧織,疏離的似有虧缺;鮮艷的如經(jīng)洗滌,慘淡的如相離別。隱約初看,上下錯落;依次細觀,鱗比層疊。如錦緞軟被覆蓋,似繡花羅帳連接。日受陽光籠罩熏陶,夜經(jīng)甘露沐浴凈潔。有的灼灼明麗,秀色可餐;有的亭亭玉立,奇特莫測。有時搖曳,像在招手;有時雅靜,似在想誰。有輕風拂來,如在吟唱;有露珠滴下,如在悲切。細雨霏霏,她如珍珠掛懷;陽光燦燦,她如彩綢在披。堆砌園圃里,簇擁以迎朝日;光臨清池邊,倩影以比明月;蛳耨Z養(yǎng)之山雞,令人可愛;或像威儀之鳳鳥,展翅將飛。形態(tài)種種,哪可立刻辨別。不游皇家林苑,誰能見得這些。

  乍遇孫武,來此教戰(zhàn)。教戰(zhàn)謂何?搖搖纖柯。玉欄風滿,流霞成波,歷階重臺,萬朵千棵。西子南威,洛神湘娥;蛞谢蚍觯祛伾。角炫紅釭,爭顰翠娥。灼灼夭夭,逶逶迤迤。漢宮三千,艷列星河,我見其少,孰云其多。弄彩呈妍,壓景駢肩。席發(fā)銀燭,爐升絳煙。洞府真人,會于群仙。晶熒往來,金釭列錢。凝睇相看,曾不晤言。未及行雨,先驚旱蓮。公室侯家,列之如麻?韧偃f金,買此繁華。遑恤終日,一言相夸。列幄庭中,步障開霞。曲廡重梁,松篁交加。如貯深閨,似隔窗紗,仿佛息媯,依稀館娃。我來觀之,如乘仙槎。脈脈不語,遲遲日斜。九衢游人,駿馬香車。有酒如澠,萬坐笙歌。一醉是競,孰知其他。我案花品,此花第一。脫落群類,獨占春日。其大盈尺,其香滿室。葉如翠羽,擁抱櫛比。蕊如金屑,妝飾淑質(zhì)。玫瑰羞死,芍藥自失。夭桃斂跡,秾李慚出。躑躅宵潰,木蘭潛逸。朱槿灰心,紫薇屈膝,皆讓其先,敢懷憤嫉?

  忽覺疑似孫武,前來教練戰(zhàn)列,教的都是何人?纖柔寵姬嬪妃。玉砌雕欄站滿,如霞波飄逸。層層階臺遍布,不知萬朵千堆。有如美女西施,有如佳人南威,有如洛河女神,有如湘江娥妃;蛞胸摚蚍鰯y,個個紅顏佳色。在宮殿,競奇斗艷,爭寵獻媚。嬌艷妖嬈,纏綿徘徊。猶如那漢宮里,三千佳麗,又恰似銀河中,群星爭輝。這光景,我見得少;有誰說,他見多回。那真色彩紛呈,人們挨肩擦背。桌臺燭光閃爍,香爐紫煙騰飛。恰似神人洞府,群仙聚會。裝飾晶瑩耀眼,滿堂生輝。塑像凝神注目,互不理會。猶未下雨,望雨蓮花早準備。公侯人家,成群結(jié)隊;不惜重金,來此一會。消遣終日,異口同聲贊美。庭中掛著屏帳,張開霞幃。曲折廊廡,粗壯梁柱,蒼松翠竹,交相映輝。猶似豪門秀女,藏在深閨。隔著紫帳,仿佛西施館娃,又像桃面息媯。我來觀賞,如坐木筏登天河。從早到晚,無言脈脈。各路游客,乘坐駿馬豪車。酒如澠水長流,萬人笙歌蕩回。但求一醉,哪知牡丹品格!我論花之品位,牡丹堪稱花魁。超越各種花卉,獨占春光明媚。體態(tài)豐盈,馨香四溢。翠葉如孔雀羽毛,層層抱擁;花蕊似金粉裝飾,氣質(zhì)華貴。玫瑰羞得要死;芍藥自失品味;妖冶桃花收了蹤跡;潔白李花慚愧而去;杜鵑連夜溜走;木蘭暗中逃逸;朱槿心灰意冷,紫薇屈膝敗退。全被牡丹占先,怎么可能不忌恨,怎么可能能不謗毀。

  煥乎!美乎!后土之產(chǎn)物也。使其花如此而偉乎,何前代寂寞而不聞?今則昌然而大來。曷草木之命,亦有時而塞,亦有時而開?吾欲問汝,曷為而生哉?汝且不言,徒留玩以徘徊。

  真漂亮啊,真美麗啊!這大地所產(chǎn)之物,即使牡丹這樣奇美,也為何以前冷清,無人問津,如今這般興盛,大量流行?難道草木命運之門,也有時阻塞,有時打開?我想問你,為何而存在?你卻不回答,只顧留戀徘徊。

  注釋:

  古人言花者,牡丹未嘗與焉。蓋遁(dùn)乎深山,自幽而著。以為貴重所知,花則何遇焉?天后之鄉(xiāng),西河也,有眾香精舍,下有牡丹,其花特異,天后嘆上苑之有闕(quē),因命移植焉。由此京國牡丹,日月寖(qìn)盛。今則自禁闥(tà)洎(jì)官署,外延士庶之家,彌漫如四瀆(dú)之流,不知其止息之地。每暮春之月,遨(áo)游之士如狂焉。亦上國繁華之一事也。近代文士為歌詩以詠其形容,未有能賦之者。余獨賦之,以極其美。或曰:子常以丈夫功業(yè)自許,今則肆(sì)情于一花,無乃猶有兒女之心乎?余應之曰:吾子獨不見張荊(jīng)州之為人乎?斯人信丈夫也。然吾觀其文集之首,有《荔枝賦》。焉。荔枝信美矣,然亦不出一果爾,與牡丹何異哉?但問其所賦之旨何如,吾賦(fù)牡丹何傷焉,或者不能對,余遂賦(fù)以示之。

  與:贊許。遁:隱避。幽:幽靜。何遇:指仕丹花如何遇到賞識的。天后:即武則天,唐高宗永徽六年(年)立為皇后,參預朝政,上元元年(年)加號“天后”。西河:古代指西部地區(qū)南北流向的黃河為西河,今山西、陜西界上自北而南一段。武則天家鄉(xiāng)在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東),地處西河。香精舍:指僧人、道士燒香誦經(jīng),修煉居住之所。上苑:皇家園林,又稱上林苑,即隋東都西苑、唐東都上苑,唐時在洛陽府城東,以花著稱;蛟圃诮衤尻柺心淆堥T山北花子寨村。有闕:即有缺,指缺少牡丹。京國:指洛陽。年武則天代唐稱帝曾定都洛陽。寖盛:漸漸興盛。禁闥:猶禁中。闥宮中小門。古時帝王居處門禁嚴,不是侍御相親信之臣不得入內(nèi)。洎:到。士庶:指土大夫階層和庶民百姓。四瀆:古代對四條獨流人海的大川的稱呼,即“長江”、“黃河”、“淮河”、“濟水”的合稱。形容:即形象。極其美:盡力描寫牡丹的美。極,窮盡;蛟唬河械娜苏f。這是作者虛設之詞。子:這是對作者的尊稱。丈夫功業(yè):古代指男子應當理功立業(yè)報效國家。肆情:縱情。張荊州:指唐玄宗時宰相張九齡,他為人正直敢盲,后被李林甫排擠罷相,眨為荊州長史,所以后世稱之為張荊州。曾作《荔枝賦》。文集:指張九齡的諸文集《曲江集》。旨:意旨,主自、意圖。

  圓玄瑞精,有星而景,有云而卿(qīng)。其光下垂,遇物流形。草木得之,發(fā)為紅英。英之甚紅,鐘乎牡丹。拔類邁(mài)倫,國香欺蘭。我研物情,次第而觀。

  圓玄:指天。古人認為天圓地方,所以用“圓”作為天的代稱!痘茨献印け窘(jīng)訓》,“‘戴圓屈方’。注‘圓,天也!薄兑住だぁ罚骸疤煨攸S!焙蠓Q天為“玄。瑞精:祥瑞的靈氣。古代稱生成萬物的靈氣。景:猶景光,指明亮的霞光。卿:即卿云,—種彩云,古人以為是祥瑞之氣。其光:指祥瑞的星云之光。下垂,向下流。流形:流布成形。這句是說天地祥光云氣流行,遇萬物而成各種形體。紅英,即紅花。鐘:聚集。拔類邁倫:超出于同類(指百花)之上。邁,超過。國香:“國色天香”的省稱,形容牡丹花否色可認花卉。欺蘭:指壓倒蘭花。研:研究、審察。物情:物理人情。次第:依次。

  暮春氣極,綠苞如珠。清露宵偃(yǎn)。韶光曉驅(qū)。動蕩支節(jié),如解凝結(jié),百脈融暢,氣不可遏。兀(wù)然盛怒,如將憤泄。淑色披開,照曜(yào)酷烈。美膚膩(nì)體,萬狀皆絕。赤者如日,白者如月。淡者如赭(zhě),殷(yīn)者如血。向者如迎,背者如訣。坼(chè)者如語,含者如咽。俯者如愁,仰者如悅。裊(niǎo)者如舞,側(cè)者如跌。亞者如醉,曲者如折。密者如織,疏者如缺。鮮者如濯(zhuó),慘者如別。初朧(lóng)朧而下上,次鱗鱗而重疊。錦衾(qīn)相覆,繡帳連接。晴籠晝熏(xūn),宿露宵袌;蜃疲▃huó)灼騰秀,或亭亭露奇。或飐(zhǎn)然如招,或儼(yǎn)然如思,或希風如吟,或泫露如悲;虼谷蝗缈P(zhuì),或爛然如披;蛴論砥觯╭ì),或照影臨池。或山雞已馴,或威鳳將飛。其態(tài)萬萬,胡可立辯?不窺天府,孰得而見?

  極:協(xié)猶盡。這句是說暮春生氣將盡的時候。綠苞:指牡丹的花苞。苞,花未開時包著花朵的變態(tài)葉。偃:臥。韶光:美好的時光,指春光。驅(qū),驅(qū)趕,這里是催促、催動的意思。枝節(jié):指牡丹的枝葉。這兩句是說牡丹搖動著枝葉,好象從凝結(jié)的狀態(tài)里解放出來。百脈:指牡丹的枝條葉脈。融暢:通暢。這兩句是說牡丹枝汾通暢,生氣勃勃,不可遏止。兀然:猶忽然。這兩句是說牡丹忽然之間花葉怒放,好象要發(fā)泄憤怒。淑色:猶美色。披開:散開,指牡丹花散放開美麗的色彩。赭:赤褐色。殷:赤黑色。向者:指朝看人的牡丹。訣:長別。坼:指花瓣裂開的牡丹。坼:裂開。褭:即“裊者”,指動搖不停的牡丹。亞者:指低垂的牡丹。亞:通“壓”。曲者:指枝條彎曲的牡丹。折:折腰,彎腰行禮。疏者:指枝葉稀疏的牡丹。缺:指肢體缺陷。慘者:指顏色暗淡的牡丹。初朧朧:指初放的牡丹色澤還是暗淡的。朧朧:暗淡的樣子。上下:指或高或低地開放。次鮮鮮:指牡丹接續(xù)者開出色彩鮮艷的花朵。次:第二,引申為“隨跟著”。重疊:指花朵重歪疊疊地開放!板\衾(qīn)”二句:牡丹花將開放時懼烈風酷日,必用高幕遮日,才能使花時耐久。此指用錦隸繡帳做成幕帳遮覆牡丹。晴籠晝熏:指白晝的日光籠罩和照射看牡丹。籠:籠罩,指日光如籠之罩于萬物之上。晴熏:指日光照射。宿露:隔夜的露水。寰:通“浥”,潤濕。灼灼:鮮明的樣子。騰秀:升發(fā)秀色。騰:升。亭亭:聳立的樣子。露奇:顯露奇姿。飐然:風吹物顫動的樣子。儼然:端莊的樣子。泫露:滴露。泫:水滴下的樣子。垂然:形容花枝低掛的樣子?P:將東西系在繩子上墜下去。爛然:形容花色光彩鮮麗的樣子。披:散開。擁砌:圍看臺階。擁:環(huán)抱、圍著。威風:古代傳說鳳有威儀,即端莊的容止,所以叫威鳳。天府:皇家的倉庫,這里特指皇家育養(yǎng)花卉的內(nèi)府。

  乍遇孫武,來此教戰(zhàn)。教戰(zhàn)謂何?搖搖纖柯(kē)。玉欄風滿,流霞成波,歷階重臺,萬朵千棵。西子南威,洛神湘娥。或倚或扶,朱顏色酡(tuó)。角炫紅釭(gāng),爭顰(pín)翠娥。灼灼夭夭,逶(wēi)逶迤(yǐ)迤。漢宮三千,艷列星河,我見其少,孰云其多。弄彩呈妍,壓景駢(pián)肩。席發(fā)銀燭,爐升絳(jiàng)煙。洞府真人,會于群仙。晶熒(yíng)往來,金釭(gāng)列錢。凝睇(dì)相看,曾不晤(wù)言。未及行雨,先驚旱蓮。公室侯家,列之如麻?韧偃f金,買此繁華。遑(huáng)恤終日,一言相夸。列幄(wò)庭中,步障開霞。曲廡(wǔ)重梁,松篁(huáng)交加。如貯(zhù)深閨,似隔窗紗,仿佛息媯(guī),依稀館娃。我來觀之,如乘仙槎(chá)。脈(mò)脈(mò)不語,遲遲日斜。九衢(qú)游人,駿馬香車。有酒如澠(shéng),萬坐笙(shēng)歌。一醉是競,孰知其他。我案花品,此花第一。脫落群類,獨占春日。其大盈尺,其香滿室。葉如翠羽,擁抱櫛(zhì)比。蕊如金屑,妝飾淑質(zhì)。玫瑰羞死,芍藥自失。夭桃斂跡,秾()李慚出。躑(zhí )躅(zhú)宵潰(),木蘭潛逸。朱槿灰心,紫薇屈膝,皆讓其先,敢懷憤嫉?

  孫武:春秋時代的軍事家,齊國入,著有《孫子兵法》!妒酚洝O子吳起列傳》載有孫武教練吳王闔廬的宮中美女的故事。纖柯:指纖柔的`花枝。玉欄:指花園四周玉砌的欄桿。流霞:指牡丹花色澤鮮麗,象流動的彩霞。歷:經(jīng)過。重臺:層臺。窠通“棵”。西子:西施。南威:南之威的省稱。此二人傳說為春秋時代的美女。洛神:洛水女神,湘娥,湘水女神,傳說舜的二妃娥皇、女英,聽到舜南行死于蒼梧,二妃南望痛哭自投湘水而死,遂成湘水之神。朱顏:指女子美好的容貌,這里比喻牡丹花。酡:欽酒臉紅。角炫:較量、炫耀。紅釭:紅燈。翠娥:美入之眉。這里指代美女。灼灼:形容花朵鮮明的樣子。妖妖形容姿態(tài)撫媚的樣子。逶逶迤迤:形容牡丹花彎彎曲曲延續(xù)不絕的樣子。星河:銀河。壓景:壓倒日光。絳煙:白煙。洞府:道教所謂神仙居住的地方。真人:道家稱修養(yǎng)純真本性的得道之人。 “洞府”二句是牡丹盛開如得道真人與群仙聚會。晶瑩:光亮閃爍的樣子。金釭:古代宮殿壁帶上裝飾的金環(huán)。壁帶是墻壁小的橫木,露出墻外形狀如帶。列錢:指全環(huán)里面鑲者玉石,排列在璧帶上象一貫錢似的。晤言:對面交談。旱蓮:藥草名。形容牡丹之嬌美。公室侯家:泛招王侯府第。列之如麻:指陳列牡丹象麻林一樣。遑,閑暇。恤:體恤,照顧。一言:眾口一詞。列幄:擺列起帳篷,用來給牡丹蔽陽。步障:給牡丹遮蔽風塵的一種屏幕。開霞:指步障色彩華麗像彩霞鋪展。曲廡:捐廳堂四周的廊屋。曲:環(huán)繞。重梁:指屋梁重疊的房屋,即樓閣。松篁:即松竹。交加:指松竹的陰涼交互遮蔽在牡丹上。加:施加.息偽:春秋時代息侯的夫人,媯(guī)姓。傳說楚文王滅息,虜獲息媯而歸,息媯因亡國之痛,與楚文王不通言語。因為她面若桃花,又稱“桃花夫人”。館娃:指西施。吳王夫差為西施曾在姑蘇(今江蘇蘇州市)西南靈巖山上建造館娃宮。仙槎:古代神話中仙游天上的木筏。槎:木筏。漢代傳說天河與海相通,有入曾乘槎到天河遇見牛郎織女。(見晉張華《博物志》三)九衢:四通八達的道路。有酒如澠:語出《左傳·昭公十二年》:“有酒如澠,有肉如陵!币馑际怯芯迫鐫扑L流,有肉如堆成的小山岡。案:考察。花品:指花的品種與等級。脫落:猶脫略,輕慢,不受拘束。群類:指群花。盈尺:一尺多長。此指牡丹花。翠羽,翡翠鳥的羽毛。比櫛:猶櫛比,形容牡丹葉子密接相連,像梳齒般排列。淑質(zhì):美善的品質(zhì)。自失:茫然無所措!柏蔡摇、“秾李”:比喻年少美貌。躑躅:是杜鵑花的別名,又名映山紅。朱槿:即扶;ā

  煥乎!美乎!后土之產(chǎn)物也。使其花如此而偉乎,何前代寂寞而不聞?今則昌然而大來。曷草木之命,亦有時而塞,亦有時而開?吾欲問汝,曷為而生哉?汝且不言,徒留玩以徘徊。

  煥:鮮明、光亮,此處指牡丹花的光彩顯赫。昌然:興盛,繁榮的樣子。來,語氣助詞,相當于“咧”。留玩:流連,玩賞。

  賞析:

  舒元輿是為牡丹作賦的第一人。后世將牡丹推為國色天香、花中之魁,此賦功不可沒。此賦以擬人手法,頻頻采用排比句式,極盡鋪陳渲染之能事,從不同的時空、不同的角度,將牡丹的形色神韻摹寫得淋漓盡致。

  全文除“序”交代作賦來由外,可分作五個大段。第一大段寫牡丹集大自然之精華,具出類拔萃之美:“英之甚紅,鐘乎牡丹。拔類邁倫,國香欺蘭!弊髡呤紫让枥L出靜態(tài)的牡丹形象,給人關(guān)于牡丹的第一印象。寫牡丹靜態(tài)肖像,無非形色。但作者的手法顯示了他的不凡:在時、空中為牡丹著色定位。

  第二大段是《牡丹賦》的重點,又分作四層。第一層寫牡丹從含苞到盛開的情景:“暮春氣極,綠苞如珠”,“淑色披開,照曜酷烈。美膚膩體,萬狀皆絕!毕葘憰r間流動中的壯丹:暮春時節(jié)“綠苞如珠,清露宵似,韶光曉驅(qū)”,以及“淑色披開,照暇酷烈”。流動變化中的牡丹,比較概括,略顯抽象;第二層以擬人手法寫牡丹的形和色,連用十八個排比句,如“向者如迎,背者如訣;坼者如語,含者如咽;俯者如愁,仰者如悅”,將牡丹寫得情態(tài)萬千,栩栩如生;繼而又連用十二個排比句,如“或帶風如吟,或泣露如悲”,“或迎風擁砌,或照影臨池”,將牡丹寫得情切切、意綿綿的是解語之花。接著騰出筆墨細寫空間中形態(tài)。先寫色:五色繽紛,七彩斑斕。再寫形:各具其態(tài),各異其趣。然后又用幾乎是重復的手法加固第一次筆最給人的印象:給我們一個鮮明的牡丹群像。靜態(tài)很美。動態(tài)如何?描繪牡丹如吳宮美女“閑靜如嬌花照水,行動似細柳扶風”。其實動態(tài)更勝于靜態(tài)。一陣風來,各種色彩融為一片,燦若流霞;風攪動了香氣,入鼻即醉。這風中搖擺的千萬朵牡丹,在動中不唯別具情態(tài),還給人爭奇斗艷、互不相讓的感覺。一個個真如畫中仙子,飄然欲下,美目流盼,鶯歌宛轉(zhuǎn),香汗淋漓,嬌喘吁吁,可摸可觸。這是第二次動態(tài)處理。以上只是牡丹的外在形態(tài)之一,是天下古今人眼中牡丹,不是唐人眼中牡丹,故作者用另副筆墨寫了被唐人寵愛的牡丹:在那里,牡丹被“列恨”、“步障”、“曲龐垂梁”保護起來,還有“松幕交加”。這倒有些像宮中美人,雖無天地間的生氣、卻多了天地間所無的富貴、嫵嫦、嫻樸、纖弱。因前已有充分鋪排渲染,故此處牡丹寫得虛,這正符合牡丹環(huán)境,有霧中觀花,隔紗望影的妙趣。第三層則用西施、南威等美女和洛神、湘娥等女神比況牡丹的風采神韻:“玉欄風滿,流霞成波”,“或倚或扶,朱顏已酡!钡谒膶訉懸归g牡丹之美:“席發(fā)銀燭,爐生絳煙”,“晶熒往來,金鈕列錢”,“未及行雨,先驚旱蓮”。

  牡丹的內(nèi)在品質(zhì),是作者的最后處理。寫淑質(zhì),不人化拔高,還是從它的自然形態(tài)著手。寫葉、寫蕊、寫枝、寫態(tài),又從其它花的比較中寫出它的不凡品質(zhì)。這里寫淑質(zhì)與前牡丹的外在形態(tài)比顯然要遜色得多,這恐怕與牡丹并無奇特品質(zhì)可言有關(guān):無玫瑰之長開不衰,無秋菊之凌霜怒放,更無蓮花之灌清漣而不妖、出污泥而不染,它只是以外在的富麗取勝,而外在形態(tài)在前已有足夠描攀,故從旁渲染虛寫。從序看,作者寫牡丹是有顧慮的。有顧慮還要寫,可見其對壯丹之美感受極深。作者曾感嘆無人賦牡丹,其實不然,就在他的同時代,便有李德裕的《牡丹賦》 。李賦明顯遜于舒賦。不是功力不如,而在于態(tài)度用力不同。李賦是游戲文字,為補文壇空白(李賦序亦云無人賦壯丹);舒元輿卻在牡丹中傾注著自己的人生理解和對未來的期望。牡丹在唐代被發(fā)現(xiàn),隨之風靡京都,順倒朝野,不是沒有原因的。這就是它富麗大度的形象正吻和唐人豐滿繁華的審美理想,它的形態(tài)與盛唐之氣合拍,作為唐代士大夫,作者不會例外,然而更讓作者動心的不是牡丹的外在形態(tài),而是它由邊鄙無人賞識的野花,一躍而身價百倍的際遇。作者對此有過思考,并且這思考和他的人生信念一致:一物一人,能否不被埋沒而有所作為,不在于出身高低貴賤,而在于自身的才質(zhì):是牡丹總會被人厚愛。作者雖出身貧寒,卻“自負其才,銳于進取”,“常以丈夫功業(yè)自許”,并且從寫斌的當時看,作者的才能并未被充分的認識,因此,他從牡丹的際遇看到的是自己的處境與將來,他從牡丹的品質(zhì)形象看到的是自身的不凡才其,他是充滿激情和對未來的信心在謳耿牡丹。因此,牡丹既是唐人眼中牡丹,又是作者心中牡丹;既是天地間一客體,又是作者感情理念的載體。這樣牡丹就既有艷麗之形.又有濃厚的人情味,這就難怪此賦轟動一時,后來還觸動得唐文宗感慨流淚了。

  第三大段寫“公室侯家”和“九衢游人”觀賞牡丹的盛況。第四大段中連用八個排比句寫牡丹艷壓群芳:“玫瑰羞死,芍藥自失,天桃斂跡,轅李慚出,躑躅宵潰,木蘭潛逸,朱槿灰心,紫薇屈膝!钡谖宕蠖蝿t寓物抒情,點明本賦題旨:“何前代寂寞而不聞,今則昌然而大來!曷草木之命,亦有時而塞,亦有時而開?”據(jù)《新唐書·舒元輿傳》載,作者被害之后,文宗觀賞牡丹,憑欄吟誦此賦,競至泣下沾衣,亦得以見其感人至深之一斑。

牡丹原文及賞析6

  原文:

  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jié)動京城。

  注釋:

  妖:艷麗、嫵媚。

  格:骨格。牡丹別名“木芍藥”,芍藥為草本,又稱“沒骨牡丹”,故作者稱其“無格”。在這里,無格指格調(diào)不高。

  芙。杭瓷徎。

  國色:原意為一國中姿容最美的女子,此指牡丹花色卓絕,艷麗高貴。

  京城:指唐朝的京師長安,長安是唐代的首都、京城。

  翻譯:

  庭前的.芍藥妖嬈艷麗卻缺乏骨格,池中的荷花清雅潔凈卻缺少情韻。

  只有牡丹才是真正的天姿色,到了開花的季節(jié)引得無數(shù)的人來欣賞,驚動了整個長安城。

  賞析:

  詩中一個“賞”字,總攬全局、直貫通篇,意境全出。

  詩中“真國色”三字,力重千鈞,擲地有聲,牡丹與芍藥、荷花相比,雍容華貴、艷壓群芳,才產(chǎn)生“動京城”的效應,神韻畢現(xiàn)。

  通過寫芍藥的妖無格和荷花的凈少情,和牡丹進行對比,以烘托牡丹之美。

牡丹原文及賞析7

  牡丹

  唐代:薛濤

  去春零落暮春時,淚濕紅箋怨別離。

  常恐便同巫峽散,因何重有武陵期?

  傳情每向馨香得,不語還應彼此知。

  只欲欄邊安枕席,夜深閑共說相思。

  譯文:

  去春零落暮春時,淚濕紅箋怨別離。

  去年幕春的時節(jié),牡丹花兒凋零了,我的眼淚打濕那深紅小箋,怨恨與牡丹離別。

  ?直阃讔{散,因何重有武陵期?

  常擔心這樣的離別,就像楚襄王和巫山神女夢中幽會般一散不復聚,為什么又會像那武陵人邂逅相逢?

  傳情每向香得,不語還應彼此知。

  牡丹花散發(fā)芳香,傳遞著她的情意,雖然一句話不說,但彼此心靈相通。

  只欲欄邊安枕席,夜深閑共說相思。

  只想在那花欄邊安置下床榻,以便在夜深人靜時,與牡丹花互說相思。

  注釋:

  去春零落暮春時,淚濕紅箋(jiān)怨別離。

  去春:去年春天。零落:飄零、凋零。紅箋:指薛濤紙,是詩人創(chuàng)制的深紅小箋。

  ?直阃讔{散,因何重有武陵期?

  巫峽散:典出于戰(zhàn)國楚宋玉《高唐賦》中楚襄王和巫山神女夢中幽會的故事。武陵期:指晉代陶淵明《桃花源記》中武陵漁人意外發(fā)現(xiàn)桃花源仙境和傳說中劉晨、阮肇遇仙女的故辜。唐人多把武陵漁人和劉晨、阮肇遇仙女的故事聯(lián)系在一起,見王渙《惘悵詩》。

  傳情每向(xīn)香得,不語還應彼此知。

  馨香:芳香。

  只欲欄邊安枕席,夜深閑共說相思。

  枕席:泛指床榻。

  賞析:

  這首詩把牡丹擬人化,把牡丹當做自己熱戀中的情人。首聯(lián)寫去年與牡丹分別情景;頷聯(lián)用巫山神女與武陵漁人兩個典故,含蓄而深致地表現(xiàn)了詩人對牡丹的眷眷思念和意外相逢的.驚喜欣悅;頸聯(lián)再現(xiàn)了與牡丹的深長情意,相知毋忘;尾聯(lián)中詩人把自己與戀人牡丹相親相愛之情推向高潮。全詩感情跌宕起伏,筆觸細膩曲折,余韻無窮,極具藝術(shù)魅力。

  “去春零落暮春時,淚濕紅箋怨別離!眲e后重逢,有太多的興奮,亦有無限的情思。面對眼前盛開的牡丹花,卻從去年與牡丹的分離落墨,把人世間的深情厚意濃縮在別后重逢的特定場景之中!皽I濕紅箋”句,詩人自己進入了角色,親切感人。

  “?直阃讔{散,因何重有武陵期?”化牡丹為情人,筆觸細膩而傳神!拔讔{散”承上文的怨別離,拈來楚襄王和巫山神女的故事,給花人之戀抹上夢幻迷離的色彩:擔心與情人的離別會象巫山云雨那樣一散而不復聚,望眼欲穿而感到失望。在極度失望之中,突然不期而遇,更使人感到再度相逢的難得和喜悅。詩人用武陵漁人的故事和劉晨、阮肇的傳說,給花人相逢罩上神仙奇遇的面紗,帶來了驚喜欲狂的興奮。兩句妙于用典,變化多端,曲折盡致。

  “傳情每向馨香得,不語還應彼此知!眱删浼纫浴败跋恪薄ⅰ安徽Z”射牡丹花的特點,又以“傳情”、“彼此知”關(guān)照前文,行文顯而不露,含而不澀。花以馨香傳情,人以信義見著;ㄅc人相通,人與花同感,所以“不語還應彼此知。”

  以上六句寫盡詩人與牡丹的戀情,末兩句,將詩情推向高潮:“只欲欄邊安枕席,夜深閑共說相思!薄鞍舱硐庇跈谶,深夜說相思,見其相思之渴,相慕之深。這兩句想得新奇,寫得透徹。

  此詩將牡丹擬人化,用向情人傾訴衷腸的口吻來寫,新穎別致,親切感人,有很強的藝術(shù)魅力。

牡丹原文及賞析8

  詠牡丹 宋朝 陳與義

  一自胡塵入漢關(guān),十年伊洛路漫漫。

  青墩溪畔龍鐘客,獨立東風看牡丹。

  《詠牡丹》譯文

  自從金人的鐵蹄踏碎了祖國的河山,十年歲月,回望故鄉(xiāng)洛陽,仍是漫漫長路歸途無望。

  作為身在異鄉(xiāng)的龍鐘老人,看到青墩溪畔的牡丹花開了,就想起了洛陽的牡丹,只能孤獨地站在春風中默默觀看。

  《詠牡丹》注釋

  一自:自從。

  胡塵:指金兵。入漢關(guān):指入侵中原。

  十年:從靖康二年(1126)金兵攻陷汴京到詩人作此詩時整整十年。

  伊洛:河南的伊水和洛水。《國語·周語》云:“昔伊洛竭而復之!币虼,“伊洛”既指詩人的故鄉(xiāng)洛陽,又暗寓他亡國的悲痛。

  青墩:在今浙江桐鄉(xiāng),當時詩人所居處。

  龍鐘:年老體衰,行動不便的樣子,詩人自指。時詩人四十七歲,卻有老態(tài)之感。

  《詠牡丹》賞析

  作者陳與義是南北宋相交時的著名詩人。這首詩是作者南渡后于紹興六年(1136年)居住在青墩(今浙江桐鄉(xiāng)縣北,與烏鎮(zhèn)隔水相望)時所作,距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正好十年!笆暌谅迓仿敝小奥仿奔仁钦f離自己的家鄉(xiāng)洛陽(伊水、洛水)是路途遙遠,也是說家鄉(xiāng)被金兵占領的時間也已經(jīng)很長久了(十年)。

  在這首詩里,作者表面說的是面對春日盛開的青墩牡丹,自己獨自一個在觀賞,實際上想說的是什么時間我才能再回到故鄉(xiāng)去觀賞天下馳名的洛陽牡丹。但想到眼前的景況,時間在無情地流逝,自己已變得老態(tài)龍鐘,然而家國破碎故土依然難回時,作者通過牡丹而強烈地表達出了對故鄉(xiāng)深切無盡的思念及對前景的無望與悲苦萬千的愁緒!

  《詠牡丹》賞析二

  詩題是詠物,詩的內(nèi)容實際上是藉物抒懷,所以不用詠物詩格,一開始就以回敘當年寄情。

  詩寫道,金兵入汴,已經(jīng)十年,自己流離失所,漂泊無依。“路漫漫”三字,表現(xiàn)了詩人很復雜的心理,既是說國運不昌,中原淪陷,無由再游故地,再賞洛陽牡丹,也是痛惜家國,不能回鄉(xiāng);又有感嘆前途渺茫的.意思。由國事、家事、自身事,逼出下句,說自己老態(tài)龍鐘,獨自在桐鄉(xiāng)青墩溪邊,默默地對著牡丹。

  末句有有余不盡之意,非常含蓄。獨立花前,不忍離去,顯然不單獨是賞花,更主要的是懷舊。所懷內(nèi)容,就是上文感嘆“路漫漫”的無限心事。這樣收煞,詩便充徹著凄涼悲傷,于平淡處涵有濃郁的情感。詩到末二字方才點題“牡丹”,使前面所流露的感情,有了合理的解釋,是點睛之處;到這句,讀者才領會到,詩中的懷舊,都由獨立看牡丹而生發(fā),末句的次序應是第一句。

  短短四句詩,使人仿佛見到詩人獨自一人在牡丹花前愴然傷懷,悲苦欲淚,給人以強烈的感受。讀這首詩,很容易使人想到唐岑參的《逢入京使》詩:“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标惻c義這首詩很明顯受到岑參詩前兩句的影響,但岑詩是懷鄉(xiāng),陳詩卻凝聚著國恨家仇,感情更加沉痛深刻。

  詩末句以花前獨立蒙渾而出,包涵無限,這樣寫法,又很容易使人聯(lián)想到唐元稹《智度師》詩:“三陷思明三突圍,鐵衣拋盡衲僧衣。天津橋上無人識,閑憑欄桿望落暉!痹妼懸晃辉趹(zhàn)場上立功的老將,晚年出家為僧,站在天津橋上,沒人知道他往日的英雄業(yè)績,只好目送夕陽西下。末句勾勒出智度師無限心事。陳與義的詩手法與元稹相同,一是寫己,一是寫人,都表現(xiàn)得很蘊藉深至。

  在這首詩里,詩人表面說的是面對春日盛開的青墩牡丹,自己獨自一個在觀賞,實際上想說的是什么時間自己才能再回到故鄉(xiāng)去觀賞天下馳名的洛陽牡丹。但想到眼前的景況,時間在無情地流逝,自己已變得老態(tài)龍鐘,然而家國破碎故土依然難回時,詩人通過牡丹而強烈地表達出了對故鄉(xiāng)深切無盡的思念及對前景的無望與悲苦萬千的愁緒。

  《詠牡丹》鑒賞

  借詠牡丹以抒發(fā)國家興亡與感,思念故園與情,是這首絕句的特色。在構(gòu)思和手法上與杜甫的《江南逢李龜年》極為相似。

  杜甫用“江南好風景”江烘托感昔傷今和漂泊他鄉(xiāng)的凄苦與情,陳與義用看異鄉(xiāng)的牡丹江抒發(fā)萬千感慨,都是以樂景寫哀情,起到倍增其哀的強烈藝術(shù)效果。

  前半回憶往事,既有岑參“故園東望路漫漫”的意味,也有屈原“路漫漫其修遠兮”的感慨!皣萍彝鲇闻c”這和杜甫因安史與亂而漂泊江湖,走投無路的境況也很相似。對于歷史背景的交代陳與義更為明確。

  后兩句化用張商英“小臣有淚皆成血,忍向東風看牡丹”,但陳與義寫得更為含蓄,更為深沉。杜、陳二人體驗生活的深度和廣度一樣,所表現(xiàn)的情景都和自己的生活血肉相連,所以寫得一樣深刻。而藝術(shù)技巧還是杜甫技高一籌,寫得更含蓄。

  《詠牡丹》情感手法

  詩人的家鄉(xiāng)洛陽是有名的牡丹之鄉(xiāng)。從金然入侵中原,詩人避亂南奔,有十年之久,忽然在異鄉(xiāng)見到了故鄉(xiāng)的名花。詩人感慨萬千,國家局勢的動態(tài)和個人身世的飄零使詩人以牡丹為題,抒發(fā)了自己真摯強烈的傷時陳國之情。詩作蒼涼悲感,言短意深,對故鄉(xiāng)的懷念,對金然的仇恨,成為強烈的弦外之音。全詩自然流暢,“用詩深隱處,讀者撫卷茫然、不暇究索”(樓鑰《簡齋詩箋敘》)。葛勝仲所謂陳與義晚年“賦詠尤工”(《陳去非詩集序》),確非虛語。除《牡丹》詩外,陳與義還有另外一首詠物名詩《春寒》:“二月巴陵日日風,春寒未了怯園公。海棠不惜胭脂色,獨立蒙蒙細雨中!眱墒自娝佒m異,而情懷、筆法皆同,都是寫“名花苦幽獨”的傷感,表現(xiàn)一種懷才不遇的孤獨感和失意之情。

  《詠牡丹》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詩作者寫于公元1136年(紹興六年)。當時陳與義以病告退,除顯謨閣直學士,提舉江州太平觀,寓居浙江桐鄉(xiāng)。陳與義是洛陽人,洛陽以牡丹聞名天下,因此他見到眼前牡丹盛開,勾起了傷時憂國的情感,寫下了這首佳作。

牡丹原文及賞析9

  原文:

  牡丹

  [唐代]羅隱

  艷多煙重欲開難,紅蕊當心一抹檀。公子醉歸燈下見,

  美人朝插鏡中看。當庭始覺春風貴,帶雨方知國色寒。

  日晚更將何所似,太真無力憑闌干。

  賞析:

  羅隱這首詠物詩,為古代詠牡丹的名作。

  “艷多煙重欲開難,紅蕊當心一抹檀。”詩的開頭兩句是說:牡丹花在園中蓓蕾初放,光彩照眼,然而霧氣籠罩著它,似乎難得開大;就開放的花朵來說,花瓣一片粉紅,當小包著深紅的花蕊,十分好看。這兩句是總體上寫牡丹的外觀。詩人不完全限于對其外形、色彩的刻畫,而是置之于自然環(huán)境之中,寫它給人的直覺印象。它顏色鮮亮,富有光艷,卻被一層云氣包裹,如輕紗中的美女,更具誘人的魅力。

  “公子醉歸燈下見,美人朝插鏡中看!鼻熬涫菍懫恐械哪档ぃ缓缶涫菍懖逶诿琅W上的牡丹。醉眼所見及鏡中所映,皆有失于真。在那些富貴公子、千金小姐們看來,這牡丹能在他們的金瓶之中、云鬢之上,真算得“富貴花”、“花中王”了,而實際上,這卻并不合于花的本性。

  “當庭始覺春風貴,帶雨方知國色寒!薄爱斖ナ加X春風貴”,這一句是寫庭院中的牡丹。是說只有種在庭院之中,才能顯出它的魅力,竟至使得春風更愜人意,使得春天真正顯示出它動人的容貌。古人云:“蝶來風有致,人去月無聊!焙梢燥@示春風的婀娜美妙,牡丹花就更是這樣。“帶雨方知國色寒”,則是寫雨中的牡丹。牡丹被稱為“富貴之花”,是因其本身的花繁朵大,色彩艷麗,并非由于上了富貴人的金瓶、綠鬢。它不但能使大自然更美,而且也只有在自然的變化中,才能顯示出多種姿態(tài)和良好的氣質(zhì)。在門閥觀念嚴重的唐代,“寒”總是同“微”聯(lián)系在一起,然而,“寒”同時也可以顯出嚴峻剛強的秉性。經(jīng)一陣雨洗風搖,碧葉更見蒼翠,紅瓣更見鮮艷,那條條枝莖,也顯示出錚錚硬骨。“當庭始覺春風貴,帶雨方知國色寒”,這兩句寫出了牡丹的剛強品質(zhì)與不凡氣度。但是,這兩句的深意,只有在同“公子醉歸燈下見,美人朝插鏡中看”的比較中才能體味出來,“始”、“方”二字,便透露了詩人一反一正進行比較的用意。然而,意思的轉(zhuǎn)折方面,又十分自然;如一般地去看,中兩聯(lián)四句是排比寫牡丹在瓶中、鬢上、庭院、雨里四種情況下的狀況,細心體味,又含著正反兩層意思。

  “日晚更將何所似,太真無力憑欄桿!笔且悦廊藯钯F妃為喻(楊玉環(huán)為女道士時曾號為“太真”)。這兩句是寫牡丹經(jīng)過一天日曬,如同嬌輕慵懶、弱不禁風的美女。不過,這兩句詩的另一方面的作用,是引起人們對李白《請平調(diào)》三首的聯(lián)想。李白的詩是唐玄宗同楊貴妃賞牡丹時奉旨所作,后兩首即將牡丹與楊貴妃聯(lián)系起來,“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欄桿”。羅隱詩的末兩句,擴展了李白詩作的`聯(lián)想范圍,使讀者從時間的、歷史的座標去認識牡丹的美艷絕倫。

  此詩寫牡丹之美,而不限于花葉的描繪,一方面著眼于牡丹的生活環(huán)境,另方面著眼于對它精神氣質(zhì)方面的表現(xiàn),這二者的結(jié)合,使得詩中所寫似乎并非純粹的花,好像還表現(xiàn)了人的一種精神風貌。第一聯(lián)概括地寫其給人的直覺,末一聯(lián)以美人為喻,前后照應。當中兩聯(lián)似為排比地寫了牡丹的四種生活環(huán)境,而實際上是正反兩種境遇,細致品味,意蘊無窮,令人想象無限。

牡丹原文及賞析10

  近來無奈牡丹何,數(shù)十千錢買一窠。

  今朝始得分明見,也共戎葵不校多。

  《牡丹》譯文

  近來對牡丹真是沒有什么辦法,數(shù)萬錢才能夠買到一株。

  今天早晨才得以明明白白地看見,那牡丹跟蜀葵也相差不多。

  《牡丹》注釋

  無奈···何:沒有什么辦法。

  窠(kē):棵,株。

  共:一樣。

  戎葵:即蜀葵。又名吳葵,一丈紅;ㄓ屑t、紫、白等色;ü┯^賞,根可入藥。

  校:相差。

  《牡丹》賞析

  此詩以輕松平淡語言作側(cè)面譏刺。前兩句嘆牡丹價格昂貴而豪家權(quán)門揮金如土滿不在乎。三句轉(zhuǎn)出,末句直抑。以物比物,寫牡丹花與普通蜀葵花差不多。全詩譴責官僚貴族豪華奢侈,任意揮霍民膏民血,同時流露出反對奢靡浪費和對民生疾苦的隱憂關(guān)心之情。

  “近來無奈社丹何,數(shù)十千錢買一顆”,一開始寫出了自己愛花而又無錢買花的矛盾心情!盁o奈牡丹何”,即對壯丹無可奈何之意。造成這種狀況,作者交待了原因:數(shù)十千錢買一顆。用“數(shù)十千錢”與“一顆”,在數(shù)字上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從而突出了花的昂貴,其中已經(jīng)揭示了買花富人的享樂,以及百姓的貧苦。正如白居易寫的“灼灼百朵紅,戔戔五束素”,一株開了百朵花的紅牡丹,價值竟相當于“五束素”匹帛,“一叢深色花,十戶中人賦”,買一叢艷麗的鮮花,竟要花掉十戶中等人家的賦稅。這無可奈何之諳中,蘊藏著作者心中的抑郁不平之氣。

  盡管花的聲譽這么高,看來作者無力買花,因而難得賞玩。因為最后他寫道:今朝始得分明見,也共戎葵不較多”,到令天他才分明看到,牡丹花與普通的戎葵差不多。陳標《蜀葵》詩曰:“眼前無奈蜀葵何,淺紫深紅數(shù)百案。能共牡丹爭幾許,得人閑處只緣多!鞭r(nóng)村里流傳著這樣的歌謠:“鄉(xiāng)下姑娘喜歡風仙餅子花,處處人家都有它,城里姑娘喜歡牡丹富貴花,三天一過眼巴巴”,這都說明蜀葵這種花相當普通,品級很低。作者在這里將富貴之花壯丹同普通的蜀葵作一對比,認為這兩者差不多。簡直是震聾發(fā)聵。實際上潛臺詞是:牡丹花也不過如此,何必不顧民生疾苦,將價格抬得如此昂貴呢?言外之意尖銳諷刺了揮金如土、窮奢極欲的達官貴人。

  詠牡丹的詩多寫其艷麗不凡和高貴風格,這首詩一反常筆,表現(xiàn)了作者新奇立意。一個‘始”字,“也”字,寄寓了作者深沉的`感慨。全詩無一明顯論褒貶之詞,然而詩人的好惡之情卻又得以充分表現(xiàn),足見詩人手法之妙。

  《牡丹》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詩約作于唐德宗大歷末年(公元777—公元779年),一說作于唐代宗貞元初年(公元785—公元787年)。牡丹,享有“國色天香”之譽。尤其在唐代,特別是大歷、貞元年間,更是盛極一時。達官貴人,愛牡丹如狂,“家家習為俗,人人迷不悟”(白居易《買花》)。所謂“花開時一節(jié)動京城”正是這種狂熱的生動寫照。與白居易同時的李肇曾在《唐國史補》里說:“京城貴游,尚牡丹三十余年矣。每春暮,車馬若狂,以不耽玩為恥。執(zhí)金吾鋪官圍外寺觀,種以求利,一春有值數(shù)萬者”。這種極不正常的現(xiàn)象,當時就有很多詩人加以抨擊。如白居易《買花》詩:“一叢深色花,十戶中人賦!绷鴾唽橘I花而揮金如土的富貴閑人及當時賞花成狂的不正,F(xiàn)象也是極為不滿的,于是從新奇的角度創(chuàng)作了此詩。

牡丹原文及賞析11

  昭君怨·牡丹

  宋代:劉克莊

  曾看洛陽舊譜,只許姚黃獨步。若比廣陵花,太虧他。

  舊日王侯園圃,今日荊榛狐兔。君莫說中州,怕花愁。

  譯文

  在歐陽修的《洛陽牡丹記》中,我曾經(jīng)見到過你。文章中說只有洛陽的姚黃才是獨步天下的名花。(現(xiàn)在)與芍藥和瓊花相比,真是虧待了你。

  昔日你生長在花圃中,王侯將相爭相觀賞,如今花圃荊棘叢生,你與狐兔相伴。請不要說起中州的慘境,恐怕花也要哀愁。

  注釋

  昭君怨:詞牌名,又名《宴西園》《一痕沙》。四十字,全闋四換韻,兩仄兩平遞轉(zhuǎn),上下片同。

  洛陽舊譜:古代洛陽盛產(chǎn)牡丹,故“洛陽舊譜”指牡丹譜之類的書。

  姚黃:牡丹珍貴品種之一,被譽為花王,北宋時十分名貴。歐陽修《洛陽牡丹記·風俗記第三》記載道:“姚黃者,千葉黃花,出于民姚氏家。”又云:“魏家花者,千葉肉紅花,出于魏相仁溥家!

  廣陵花:指芍藥和瓊花。廣陵:地名,在今揚州,古時以產(chǎn)芍藥聞名。

  虧:委屈。

  舊日王侯園圃(pǔ),今日荊榛(zhēn)狐兔:舊時王侯的園圃長滿了荊榛,狐貍、兔子亂竄。荊榛:荊棘;狐兔:暗喻敵兵。

  中州:以洛陽為中心的中原地帶,時在金人占領之下。

  賞析

  大多數(shù)詞人寫牡丹,多贊其雍容華貴,國色天香,充滿富貴氣象?傊蠖贾赜谝粋喜字,而詞人獨辟蹊徑,寫牡丹的'不幸命運,發(fā)之所未發(fā),從而寄托詞人憂國傷時之情。

  上片首二句“曾看洛陽舊譜,只許姚黃獨步”寫牡丹的身世。姚黃魏紫在當時是牡丹中的名貴品種,這里單舉姚黃,是以姚黃代名貴牡丹花種!蔼毑健倍,準確、簡潔地說出這些牡丹的美麗和名貴。三、四句轉(zhuǎn)寫目前。芍藥、瓊花和牡丹都是天下名花,前二者雖經(jīng)戰(zhàn)火摧殘,但仍近朝廷,常為詞人詠歌。而牡丹命運獨苦,淪落于敵人的鐵蹄下,猶如昭君,成為朝廷孱弱的的犧牲品。這是對牡丹的同情,也是對朝廷當政者的怨憤。

  下片“舊日王侯園圃,今日荊榛狐兔”描繪了國破家亡后中州的慘象,同時也形象地表明了牡丹的處境。盛世繁華時姚黃魏紫,傾國傾城;山河破碎中的一片焦土,牡丹也就只剩下與荒煙衰草,荊榛狐兔相伴的命運了。詞人的憂國之心,離黍之哀,也通過這些形象的描寫,得到充分的表現(xiàn)。文字極為精煉,含義極為豐富。“君莫說中州,怕花愁”蘊含著詞人極為復雜而深沉的感情。怕人說中州的慘境,并非怯懦,而是更翻進一層,說明愛中州之深,言明光復中州之心的迫切,也說明未能渡江驅(qū)敵的憤恨心情。在堂堂男子漢空懷壯志、報國無門的南宋末年,詞人那種不平靜的心潮是不言而喻的。結(jié)句“怕花愁”,實則是自己愁不堪忍。而詞人采用曲折寫法,不僅能表現(xiàn)出惜花的深厚情意,而且也能引讀者進入境界,仿佛與牡丹相對,見其愁態(tài),而不能無動于衷。

  全詞構(gòu)思精妙,對比鮮明,感情深沉,達意委婉。雖是一首小詞,卻做到敘事、議論、抒情相結(jié)合,并且結(jié)構(gòu)嚴謹,層層相扣。借詠牡丹而生發(fā)出一個富有積極意義的主題來,是與詞人的一腔愛國熱情緊緊相連的。感時傷世,寄情于花,充分表現(xiàn)了對國家人民命運的時刻關(guān)注。

  創(chuàng)作背景

  北宋末年,徽欽二帝被虜北行,諸后妃相隨,淪落金邦。南宋愛國詩人念及此辱,無不憤慨感傷,生活在南宋末年的詞人,痛感朝廷腐敗,國勢衰頹,報國無門,故托牡丹以發(fā)憤,寫下這首詞,抒其黍離之哀。

  作者簡介

  劉克莊(1187~1269) 南宋詩人、詞人、詩論家。字潛夫,號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壇領袖,辛派詞人的重要代表,詞風豪邁慷慨。在江湖詩人中年壽最長,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辭賦創(chuàng)作,提出了許多革新理論。

牡丹原文及賞析12

  詠牡丹

  棗花至小能成實,桑葉雖柔解吐絲。

  堪笑牡丹如斗大,不成一事又空枝。

  翻譯/譯文

  棗花雖然很小,但能結(jié)果實。桑葉雖然柔軟,卻能養(yǎng)蠶吐絲?尚δ档せù蟮孟穸,卻什么也不能作,不過白白長一條枝子。

  注釋

  ⑴詠牡丹:亦指王隨,王曙作。牡丹:多年生落葉小灌木,花大色艷、雍容華貴、富麗端莊、芳香濃郁,而且品種繁多,素有“國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稱,長期以來被人們當做富貴吉祥、繁榮興旺的象征。

 、粕H~:?浦参锷5母稍锶~,又名家桑、荊桑、桑椹樹、黃桑等。

 、嵌反螅捍笕缍贰π〉奈矬w,形容其大。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尤悔》:“周曰:‘今年殺諸賊奴,當取金印如斗大系肘后!鼻宥妒薮赫Z》卷下:“不能如介子定遠輩,投筆立功,勒銘燕然,以博取斗大懸肘之印!

  賞析/鑒賞

  王溥的這首詩之所以能給人耳目一新的直覺印象,是他一反人們對牡丹一向喜愛贊美的心態(tài)。題目用“詠”,先順從人眾的普遍心理定勢,先誘導讀者,詩人可沒說牡丹的壞話,是要歌詠它。讀者乍一看,心理必然想著,歌詠牡丹者多矣,王溥難以說出什么新的東西。這樣想著,就好奇地往下讀,結(jié)果卻讀出了對牡丹的說三道四。雖然有些生氣,但細品,詩人的審美情思落在了兩個點上——外表美和實用美。詩人擔心人們不服氣,先拿棗桑來示例:棗花雖小,秋后有棗兒甜脆可口;桑葉很柔弱,他能養(yǎng)蠶結(jié)絲,美艷的綾羅由桑葉生成。這回晾晾牡丹的底吧:花朵真大呀!大得無法形容,好像人們喜歡用“斗”來形容大,那就說她“如斗大”吧。還有,她的美艷,她的光彩,耀人眼目,讓人心蕩神怡,詩人是知道的,但他有意無視這些,因為,這些都是沒有實用價值的虛妄的.外在美,僅此一點,牡丹不值一提。值得一提的是,她一旦開完美艷的花,就花去枝空,空空如也,沒有什么好贊美的。詩人用詩表達了自己的觀點,至于讀者讀不讀,讀懂讀不懂,認同不認同就不是詩人的事了。

牡丹原文及賞析13

  幸自同開俱陰隱,何須相倚斗輕盈。

  陵晨并作新妝面,對客偏含不語情。

  雙燕無機還拂掠,游蜂多思正經(jīng)營。

  長年是事皆拋盡,今日欄邊暫眼明。

  譯文

  很慶幸這些牡丹花開時,枝葉俱茂,所以花朵隱約依稀,它們也毋須互相依倚著爭奇斗艷,以輕盈相比。

  清晨到來時一朵朵花兒都像新妝的面龐一樣,對著賞花的賓客偏偏都含著羞怯不語的深情。

  沒有心機的雙燕時時從花上掠過,多情的游蜂卻正在花間盤旋采蜜。

  多年來我已懶于過問世事,令天在欄邊看到這些牡丹,禁不住眼光暫時明亮起來。

  注釋

  陰隱:一作“隱約”。牡丹花開時,枝葉已盛,故云隱約。

  相倚:指花枝互相依倚支撐。斗:爭斗比較。

  陵晨:凌晨,清晨。并作:同作。

  無機:沒有心機,無意。

  多思:多情。經(jīng)營:此指蜂于花間盤旋采蜜。

  是事:事事,凡事。

  暫眼明:眼睛為鮮花照亮。

  賞析

  這詩作于唐憲宗元和十年(815),當時韓愈四十八歲,在朝為考功員外郎、知制誥,后升任太子右庶子,逢牡丹花開,心情暢快,遂作此詩。

  創(chuàng)作背景

  第一聯(lián)“幸自同開俱陰隱,何須相倚斗輕盈。”寫牡丹“同開俱陰隱”,不必“相倚斗輕盈”,這是指牡丹花之間同開俱隱約,還是以牡丹與別的花相比較,并未言明。從詩意看,似指牡丹花之間可能性為大!靶摇弊至髀读俗髡邠、緊張情緒!昂雾殹眲t是勸告語氣,正應“戲題”二字。這聯(lián)寫了牡丹同開俱隱約,又寫了它們之“斗輕盈”!瓣庪[”“輕盈”寫牡丹的神態(tài),但這并不輕松。這一聯(lián)里顯然凝聚著韓愈內(nèi)心探處的難言之隱。清黃叔燦《唐詩箋說》認為“有比意”。究竟是比官場中人事糾葛,還是仕途升騰降落,難以探究?傊,韓愈似乎是將自己感慨寓于其中了,因而就格外有韻致。

  第二聯(lián)“凌晨并作新妝面,對客偏含不語情!本湍档さ纳駪B(tài)作進一層描繪。“并作”仍強調(diào)同樣的特征,同上聯(lián)“同”、“俱”呼應,更說明斗輕盈的不必要。是上聯(lián)旨意的形象論證。晚唐羅隱《杜丹花》詩寫道:“若教解語應傾國,任是無情亦動人!贝_實可以看是受韓詩的影響,不過相比之下,韓的“對客偏含不語情”更含蓄別致,有回味的余地。再加上或許含有某種隱情于其中,就更引人入勝了。

  “雙燕無機還拂掠,游蜂多思正經(jīng)營”一聯(lián)描繪了牡丹花開之后燕舞蜂忙的嬉鬧場面。實際也是渲染了牡丹花所處的環(huán)境。就牡丹自身而言,“斗輕盈”就已經(jīng)具有人格意識,“新妝面,不語情”就更強化了這種意識,這都是從牡丹本體出發(fā),自然顯現(xiàn),而雙燕、游蜂作為牡丹的`身外之物也頻頻關(guān)照、時時拂掠、苦苦經(jīng)營,而作為牡丹自身卻又有念想。詩人似乎無意涉及,也就不必探究其中是不是藏有微言大義。單就藝術(shù)描寫角度看,寫出了牡丹花的艷麗姿態(tài),及其繁華場面,有很強吸引力,顯示了作者深厚語言工力非同尋常。而最后“長年是事皆拋棄,今日欄邊眼暫明”就很清楚表露了作者見牡丹而心喜,忘卻多年塵俗之事的愉悅之情。清汪佑南《涇草堂詩話》就認為晚唐諸家詠牡丹“盡態(tài)極妍,總不如昌黎一首”,似乎有些過份,因諸家所詠自有其特點自有其角度,不能一概而論,但就藝術(shù)上的“輕清流麗,無意求工”這一點說,卻道出了韓愈這首詠牡丹詩的特色。而這一特色,恰恰是韓愈將自己心理感受注于詩中所致。清張鴻《批韓詩》認為這首詩有韓愈“不著色”的體格,確是一語中的。較之那些濃彩重飾只求形似的詠牡丹之作,韓愈這首《戲題牡丹》還是充滿神韻的。它不僅顯示作者駕馭語言的工力,描繪了牡丹的豐采,而且,在“戲”的背后,似乎也含有嚴肅的命題。這才是韓愈這首詩被評詩家稱道的真正原因。

  韓愈

  韓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稱“祖籍昌黎郡”,世稱“韓昌黎”、“昌黎先生”。唐代中期大臣,文學家、思想家、政治家,秘書郎韓仲卿之子。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行軍司馬,從平“淮西之亂”。直言諫迎佛骨,貶為潮州刺史;潞3粮,累遷吏部侍郎,人稱“韓吏部”。長慶四年(824年),韓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贈禮部尚書,謚號為“文”,故稱“韓文公”。元豐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郡伯,并從祀孔廟。韓愈作為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與柳宗元并稱“韓柳”,與柳宗元、歐陽修和蘇軾并稱“千古文章四大家”。倡導“文道合一”、“氣盛言宜”、“務去陳言”、“文從字順”等寫作理論,對后人具有指導意義。著有《韓昌黎集》等。

牡丹原文及賞析14

  長安豪貴惜春殘,爭玩街西紫牡丹。

  別有玉盤承露冷,無人起就月中看。

  譯文

  長安的富貴人家痛惜春色將殘,爭相觀賞大街以西的紫色牡丹。

  另有白色牡丹像玉盤承者冷露,卻沒有人愿在月光下欣賞細看。

  注釋

  ⑴裴給事:姓裴的給事中,名不詳。給事:官名。給事中的省稱。

  ⑵豪貴:指地位極其貴顯的人。南朝陳徐陵《長干寺眾食碑》:“須提請飯,致遺豪貴!

  ⑶街西:指朱雀門大街以西,地屬長安縣,多私家名園。一作“新開”。

  ⑷玉盤:形容白牡丹開得大而美潔。承露:承接甘露。漢班固《西都賦》:“抗仙掌以承露,擢雙立之金莖!

  ⑸看(kān):意為“觀看”,音念平聲。

  賞析/鑒賞

  在唐代,觀賞牡丹成為富貴人家的一種習俗。據(jù)李肇《唐國史補》記載:“京城貴游尚牡丹三十余年矣,每春暮,車馬若狂,以不耽玩為恥!碑敃r,牡丹價格十分昂貴,竟至“一本有直數(shù)萬者”(亦見《唐國史補》)。牡丹中又以大紅大紫為貴,白色牡丹不受重視。這首《裴給事宅白牡丹》便是唐代這種風習的反映。段成式《酉陽雜俎》有關(guān)于此詩的記載:“唐開元末,裴士淹為郎官,奉使幽冀回,至汾州眾香寺,得白牡丹一棵。值于長興私地。天寶中,為都下奇賞。當時名士,有《裴給事宅看牡丹》詩!

  “長安豪貴惜春殘,爭賞街西紫牡丹!遍_頭寫殘春時節(jié),富貴之家趨之若鶩爭相觀賞牡丹。唐代京城長安有一條朱雀門大街橫貫南北,將長安分為東西兩半。街西屬長安縣,那里有許多私人名園。每到牡丹盛開季節(jié),但見車水馬龍,觀者如堵,游人如云。詩作選擇“長安”、“街西”作為描寫牡丹的背景,自然最為典型。作者描寫牡丹花開時的盛景,只用“春殘”二字點出季節(jié),因為牡丹盛開恰在春暮。作者并沒有著力寫紫牡丹的美,甚至沒有對紫牡丹的形象做任何點染,單從“豪貴”對她的態(tài)度著筆。豪貴們耽于逸樂,“無日不看花”,桃杏方盡,牡丹又開,正值暮春三月,為“惜春殘”,更是對牡丹趨之若鶩。以爭賞之眾,襯花開之盛,“惜春殘”一筆確實收到了比描寫繁花似錦更好的藝術(shù)效果。次句“爭”字用得很妙,不但暗示了牡丹的姿色絕倫,而且突出了賞花者的迷狂之態(tài)。

  以上使用側(cè)面描寫,著意渲染了紫牡丹的名貴。看似與題目無關(guān),實則為后面展開對白牡丹的描寫作了有力的鋪墊。“別有玉盤承露冷,無人起就月中看!币粋“別”字,引出了迥然不同的另一番景象。玉盤,冷露,月白,風清,再加上寂靜無人的空園,與上聯(lián)描寫的情景形成極其鮮明的'對比。對白牡丹的形象刻畫雖只是略加點染,但顯然傾注了作者滿心的愛悅和同情。用“玉盤”形容盛開的白牡丹,生動貼切。月夜的襯托和冷露的點綴,更增加了白牡丹形象的豐滿!俺新独洹比置鑼懟ǖ臓顟B(tài),既是實寫夜色中白牡丹花承受著冷露的潤澤,更是著意表現(xiàn)白牡丹冰清玉潔的品質(zhì)。惟其不以秾艷撩人,自甘素淡,方顯高雅脫俗。作者正是通過對紫牡丹和白牡丹這一動一靜、一熱一冷的對照描寫,不加一句褒貶,不作任何說明,而寓意自顯。為豪貴所爭賞的紫牡丹盡管名貴卻顯得庸俗,相反,無人看的白牡丹卻超塵脫俗,幽雅高尚,給人以冰清玉潔之感。詩人對白牡丹的贊美和對它處境的同情,寄托了對人生的感慨。末句“無人起就月中看”之“無人”,承上面豪貴而言,豪貴爭賞紫牡丹,而“無人”看裴給事的白牡丹。即言裴給事之高潔,朝中竟無人賞識。詩題中特別點出“裴給事宅”,便是含蓄地點出這層意思。

  全詩通過紫、白牡丹的對比,贊美白牡丹的高潔,以花襯人,相得益彰。短短的一首七絕可謂含意豐富,旨趣遙深?梢哉f,在姹紫嫣紅的牡丹詩群里,這首詩本身就是一朵姣美幽雅、盈盈帶露的白牡丹花。

牡丹原文及賞析15

  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jié)動京城。

  譯文

  庭前的芍藥妖嬈艷麗卻缺乏骨格,池中的荷花清雅潔凈卻缺少情韻。

  只有牡丹才是真正的天姿國色,到了開花的季節(jié)引得無數(shù)的人來欣賞,驚動了整個京城。

  注釋

  牡丹:著名的觀賞植物。古無牡丹之名,統(tǒng)稱芍藥,后以木芍藥稱牡丹。一般謂牡丹之稱在唐以后,但在唐前,已見于記載。

  庭前芍藥:喻指宦官、權(quán)貴。

  芍藥:多年生草本植物,屬毛茛科,初夏開花,形狀與牡丹相似。

  妖無格:妖嬈美麗,但缺乏標格。妖:艷麗、嫵媚。格:骨格。無格指格調(diào)不高。

  芙。杭瓷徎ā

  國色:傾國傾城之美色。原意為一國中姿容最美的女子,此指牡丹富貴美艷、儀態(tài)萬千。

  京城:一般認為是指長安,但劉錟編的《詠花古詩欣賞》、鮑思陶等編的《中國名勝詩聯(lián)精鑒》以及謝明等編的《歷代詠物詩選讀》認為此詩中的京城是指洛陽。

  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詩即寫唐人賞牡丹的盛況。關(guān)于此詩的創(chuàng)作時間與地點,由陶敏、陶紅雨校注的《劉禹錫全集編年校注》根據(jù)詩中用李正封“國色”之語推測此詩為公元828年(大和二年)至五年831年作者在長安所作;瞿蛻園的《劉禹錫集箋證》認為,此詩作于唐大和年間作者重入長安之時。

  賞析

  此詩乃贊頌牡丹之作,其贊頌之手法,乃用抑彼揚此的反襯之法。詩人沒有從正面描寫牡丹的姿色,而是從側(cè)面來寫牡丹。詩一開始先評賞芍藥和芙蕖。芍藥與芙蕖本是為人所喜愛的花卉,然而詩人贊頌牡丹,乃用“芍藥妖無格”和“芙蕖凈少情”以襯托牡丹之高標格和富于情韻之美!吧炙帯保緛硗瑯邮且环N具有觀賞價值的花卉,但據(jù)說到了唐代武則天以后,“牡丹始盛而芍藥之艷衰” (王禹傅《芍藥詩序》)。以至有人將牡丹比為“花王”,把芍藥比作“近侍”。此處,劉禹錫也懷著主觀感情,把芍藥說成雖妖嬈但格調(diào)不高!败睫 保窃谠娢闹谐R郧甯邼崈舻拿婺砍霈F(xiàn)的花卉,但劉禹錫大概因為她亭亭玉立于池面之中,令人只可遠觀而不可近玩的緣故,說她純潔而寡情。這里暗示了牡丹兼具妖、凈、格、情四種資質(zhì),可謂花中之最美者。

  這首詩本來是《賞牡丹》,可落筆卻不先說牡丹,而先對芍藥和芙蕖進行評賞。首句寫芍藥,這種同樣具有觀賞價值的花兒,較之牡丹更早為人們所喜愛!对娊(jīng)》就寫到過周朝鄭國的男女以芍藥相贈的歡樂場面,而同時期卻不見有關(guān)牡丹的記載。所以宋代韓琦在《北第同賞芍藥》中寫道:“鄭詩已取相酬贈,不見諸經(jīng)載牡丹。”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社會習俗也在不斷地變化。到了唐代武則天執(zhí)政以后,“牡丹始盛而芍藥之艷衰”,以至于有人將牡丹比為君王,把芍藥比作近侍。芍藥地位的下降,劉禹錫認為其格調(diào)不高,所以說芍藥雖妖嬈而無格。

  芙蕖,即荷花,這是自屈原以來在詩文中經(jīng)常以清高潔凈面目出現(xiàn)的`花。大概由于它亭亭玉立于池塘水面之上,令人只可遠觀而不可近玩的緣故吧,劉禹錫覺得它雖純潔卻寡情。至此前兩句已經(jīng)分別對兩種可與牡丹并肩的花兒進行了評賞:芍藥的種植歷史悠久,也曾受到人們的喜愛,但卻“妖冶無格”;荷花也的確堪稱花中君子,清高潔凈,但卻冷艷寡情。至此為后兩句推出作者心中的最愛,可謂做足了鋪墊,唯有期待著作者心中的“花王”隆重登場了。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jié)動京城。”“國色”,舊指一國中最美的女子。這里用來比喻牡丹,便將牡丹的超群姿色表現(xiàn)了出來!罢妗弊蛛m是副詞,卻加強了語氣;“唯有”是一種不二的選擇,增強了評賞的分量,照應了上面兩句,包含著之所以作出如此不二的選擇,是經(jīng)過了認真比較,確認了“非此莫屬”的地位的意思。在這樣的美好評價和高度概括之后,再以“花開時節(jié)動京城”作結(jié)尾,既反映了京城人賞花傾城而動的習俗,又從側(cè)面襯托了牡丹花的誘人魅力:正是由于它具有令人傾慕的“國色”,才使得“花開時節(jié)”京城轟動,人們奔走相告,爭先賞玩。

  這短短四句詩,寫了三種名花,而其中又深含了詩人豐富的審美思想。詩人沒有忘記對芍藥與荷花美好一面的贊譽,卻又突出了牡丹的姿色,令人玩味無窮。作為花木,本來無所謂格調(diào)高下和感情的多寡,但詩人用擬人化和烘托的手法,巧妙生動地把自然美變成了藝術(shù)美,給人留下了難忘的印象。

【牡丹原文及賞析】相關(guān)文章:

牡丹原文及賞析07-17

牡丹原文及賞析03-10

《詠牡丹》原文賞析02-20

詠牡丹原文及賞析07-24

賞牡丹原文及賞析08-31

紅牡丹原文及賞析08-19

詠牡丹原文、賞析07-19

牡丹芳原文及賞析09-24

詠牡丹原文及賞析02-18

牡丹原文及賞析15篇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