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朱元思書》教案設(shè)計 推薦度:
- 與朱元思書教案 推薦度:
- 與朱元思書教案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精選與朱元思書教案合集6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shù)慕虒W方法。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與朱元思書教案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與朱元思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 了解一些文言知識,積累一些常見的文言實詞、虛詞、句式。
⑵ 感受文中所描寫的富春江獨特的自然美景。
、 把握本文景物描寫的特點。
、 背誦并默寫全文。
。病⒛芰δ繕耍
、 指導學生積累文言知識,重視朗讀訓練,逐步提高文言文的朗讀和翻譯能力。
⑵ 理解作者所創(chuàng)設(shè)的意境,體會文中作者追求自由的情懷,把握課文的主旨。
、 引導學生品味賞析文章的意境美、志趣美、語言美,培養(yǎng)對語言文字的感悟能力,逐步提高鑒賞水平。
。场⑶楦心繕耍
通過教讀本文,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傳統(tǒng)文化、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培養(yǎng)健康的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
1、積累一些常見的文言實詞、虛詞、句式。
2、背誦課文。
3、引導學生感受作品的意境美、志趣美、語言美。
【教學難點】
理解“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jīng)綸世務者,窺谷忘反”的含意。
【教學方法】
1、朗讀法。《與朱元思書》是一篇情辭并美的精悍之作,全文像一幅蕭疏淡遠的水墨畫,文辭峻潔而又富于情思。句式整齊、勻稱,音節(jié)鏗鏘,有一種聲律美。教學中,教師可指導學生以多種形式反復朗讀,在朗讀中體會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最后達到熟讀成誦?梢龑W生利用提綱背誦法快速背誦,在板書中教師最好給學生提供背誦提綱。
。病⒑献魈骄糠。以學生為主體,在相互討論中交流看法,生生互動,師生互動,使課堂真正成為學堂。
。场⒚傈c尋蹤法。
【課時安排】
。舱n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作者簡介:朗讀課文,指導學生讀準字音,讀出節(jié)奏,讀出情調(diào);學生自讀課文,對照注釋,借助工具書,疏通文意;整體把握文意,引導學生把握寫景的脈絡,選擇關(guān)鍵詞語,增設(shè)詞語提綱,理清背誦思路,指導學生背誦。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shè)計
古人說:“仁者樂山,智者樂水”,與自然融為一體是文人學士的共同追求。他們用心靈觀察體會自然萬物之美,賦予山水靈性、情感以至生命。吳均的《與朱元思書》為我們留下了獨具特色的富春江景,讓我們悉心體味、盡情觀賞。
二、簡介作者與背景
1、吳均,南朝梁文學家、史學家。字叔庠,吳興故鄣(今浙江省安吉縣)人。家世寒賤,好學有俊才,沈約嘗見均文,頗為稱贊。初任郡主簿,后官奉朝清。他有志于歷史著述,欲撰《齊書》,求借齊起居注及群臣行狀,武帝不許,遂私撰《齊春秋》,因?qū)嶄淉R梁間的歷史而觸怒梁武帝,遭焚書免官的迫害。今存詩一百余首,所作多抒發(fā)郁勃不平之氣和懷才不遇之慨。如《贈王桂陽》,流露出貧寒之士難于顯達的憤激情緒,“松生數(shù)寸時,遂為草所沒”即為一例。此外,一些寫景小詩也頗著名,如《山中雜詩》,詩中有畫,自成一格,頗具剛健清新的特色。其文工于寫景,尤以小品書札見稱,如《與施從事書》《與顧章書》《與朱元思書》等,表現(xiàn)了流連山水的生活情趣,風格簡淡清新,是歷來傳誦的駢文名作。他在當時文壇上影響很大,《南史》說:“均文體清拔,有古氣,好事者或?qū)W之,謂為‘吳均體’!绷碇小独m(xù)齊諧記》,是當時志怪小說中藝術(shù)成就較高的作品,文字明凈可觀,其中“陽羨書生”一則,情節(jié)奇幻,為人稱賞。(黑體字要求學生掌握)
2、背景。
《與朱元思書》是吳均寫給朋友的一封信,但現(xiàn)在看到的已不是當時的完整信件。本文見于《藝術(shù)類聚》卷七。由于文中生動細膩地描繪了富春江的秀美風光,歷來被人們當做獨立成篇的山水佳作來閱讀欣賞!芭c”:給,“書”:信。
三、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文意,感受作品的聲韻美
1、教師朗讀課文,學生初步感知文意。
2、學生獨自讀文,注意把握節(jié)奏、重音、停頓。
教師提示朗讀需要注意的地方:
、 注意語速。應慢一些,慢一些才有時間去品味文中的意境。
⑵ 注意停頓。逗號的停頓應小于句號,每一個句號后的停頓應小于一小層之間的停頓,每一段后的停頓應稍長一些。
、 注意重音。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重音應落在“箭”“奔”二字上。
、 注意節(jié)拍。四字句一般以“二二”節(jié)拍為主,如:“風煙/俱凈,天山/共色!薄皬牧鳎h蕩,任意/東西。”“奇山/異水,天下/獨絕!碑斎灰灿欣,如“水/皆縹碧,千丈/見底”。
3、學生齊讀課文,根據(jù)朗讀提示,努力讀出最佳效果。
四、學生自讀課文,對照注釋,借助工具書,翻譯課文,理解文意
1、學生讀課文,口頭翻譯課文,畫出疑難語句。
2、同桌之間討論交流,解決疑難問題,教師巡視酌情指導。
3、各小組提出難以解決的問題,全班共同討論解決,可以指定某位同學回答,也可請老師回答。
4、教師指導學生積累詞語,理解文句。(詳見教參P401)
5、詞語知識積累。
。1)通假字 :【窺谷忘反】 “反”通“返”,返回
(2)一詞多義
【許】一百許里:表余數(shù)、約數(shù),數(shù)詞,譯為:左右,上下。
遂許先帝以驅(qū)馳:答應、允許,動詞。
雜然相許:贊同,動詞。
【軒】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軒:有篷的車,名詞。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窗或門,名詞。
中軒敞者為艙:高,形
形容詞。
【戾】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至、到,副詞。
文雖相反,義不相戾:違背,動詞。
【絕】天下獨絕:獨一無二。
猿則百叫無絕:斷絕、停止,動詞。
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阻隔,隔絕。(夏水襄陵,沿溯阻絕。)
群響畢絕:消失。
哀轉(zhuǎn)久絕:消失。
以為妙絕:極。
【上】負勢競上:向上,動詞。
橫柯上蔽:上邊、上面,方位名詞。
【從】從流飄蕩:隨著。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聽從,順從(采納)
從先人還家:跟隨,跟從。
從民欲也(《陳涉世家》):依從。
【見】千丈見底:看見。
才美不外見(《馬說》):表現(xiàn)。
【指】皆指目陳勝(《陳涉世家》):指指點點。
爭高直指:指向。
【窮】蟬則千轉(zhuǎn)不窮:窮盡,盡頭。
欲窮其林:走到盡頭。
子子孫孫無窮匱也:窮盡。
。3)詞類活用
從流飄蕩,任意東西:“東西”,名詞用作動詞,時而向東時而向西。
橫柯上蔽:“上”,名詞用作狀語,表示動作行為的方位,在上面。
負勢競上:“競”,動詞作狀語,表示動作行為的狀態(tài),爭著。
風煙俱凈:“凈”,形容詞用作動詞,消散、散凈。
猛浪若奔:“奔”,動詞用作名詞,奔跑的馬。
望峰息心:“息”,動詞的使動用法,使……停息;平息。
負勢競上:上,方位名詞,這里用作動詞,意思是“向上生長”。
互相軒邈:軒,高。邈,遠。這兩個形容詞在這里作動詞用,意思是這些高山仿佛都在爭著往高處和遠處伸展。
。4)古今異義
一百許里。許:附在整數(shù)詞之后,表示約數(shù)。今常用義為:應允,或者,可能
鳶飛戾天者。戾:至,到達。今常用義為:罪過,乖張
經(jīng)綸世務者。經(jīng)綸:籌劃,治理。今比喻規(guī)劃、管理政治的才能,如“滿腹經(jīng)綸”。
五、理清背誦思路
根據(jù)文章想象富春江美景,把握各段的寫景重點及景物特征,體會文章整體布局的巧妙。
。薄熒鞔_:第一段寫自己游覽的地點及對桐廬一帶山水總的印象。“風煙俱凈,天山共色”是說沒有一絲兒風,煙霧也完全消失,天空和群山呈現(xiàn)同樣的顏色。這八個字四種景物,組成一幅天朗山清、秋高氣爽的清秋風物圖,勾勒出廣闊的空間境界!皬牧黠h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弊髡叱舜S著江流飄飄蕩蕩,時而偏東,時而偏西,從富陽到桐廬一百多里的水路上,奇山異水,獨一無二!捌嫔疆愃北砻鬟@一帶山水不同凡響,“獨絕”二字,強調(diào)此處山水為天下之冠。這一段總領(lǐng)全篇,結(jié)構(gòu)上細舉目張,脈絡分明。
教師根據(jù)學生講述板書:
奇山異水 天下獨絕 (總領(lǐng)全文)
學生齊讀第一段,想象作者乘舟順流而下,盡興觀賞的情形。
。病熒鞔_:第二段寫水,突出“異”!八钥~碧,千丈見底!笔钦f水都是青白色的,千丈之深的地方也能看到底!坝昔~細石,直視無礙。”水底的游魚和細小的石子也能看得清清楚楚。這兩句突出水之清!凹蓖纳跫屠巳舯。”是說湍急的江流比箭還要快,那驚濤駭浪勢若奔馬,這兩句突出了水之急。作者從兩個側(cè)面來寫水,把靜態(tài)的色和動態(tài)的形都描摹得異常形象。
教師根據(jù)學生講述板書:
異水 千丈見底 水之清
急湍猛浪 水之急
學生齊讀第二段,想象富春江水的秀美與壯闊。
。、師生明確:第三段寫山,突出“奇”。“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兩岸高山,夾江而立,全都生長著蒼翠的樹,透出一派寒意。重重疊疊的山巒各仗著自己的地勢爭相向上,由此形成無數(shù)的山峰。寫樹之“寒”反襯山之“奇”,以“競上”“軒邈”正面烘托山之奇,勾勒出峰峰相接、層巒聳翠的景象!叭な,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zhuǎn)不窮,猿則百叫無絕!睂懬逶降娜、悅耳的鳥聲、延宕的蟬聲、清厲的猿聲,是以聲音反襯山林之寂靜,以動寫靜,寓視于聽,動靜相生!傍S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jīng)綸世務者,窺谷忘反。”具有一飛沖天雄心的人,看見這樣的高峰,也要沉迷山景而不作非分之想;為世俗之事所纏繞的人,望見這樣的山谷也要流連忘返。這一句從側(cè)面著筆,通過襯托的手法,強化了山水誘人的力量。“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睒渲v橫交錯擋住了上面的天空,雖在白晝,林間仍顯得昏暗;在枝條稀疏的地方,有時還能見到陽光。這可算作是文章的補筆,補寫群峰中林深葉茂來突出作者喜不自勝、流連忘返的觀賞之情。
教師根據(jù)學生講述板書
奇山 高山寒樹 樹之奇
負勢軒邈 山之勢
泉鳥蟬猿 山之音
息心忘反 山之力
橫柯疏條 林之密
學生齊讀第三段,想象桐廬一帶山的奇異,感受其挺拔美、清幽美。
六、學生根據(jù)板書所顯示的詞語提綱,嘗試背誦課文
七、布置作業(yè)
背誦并默寫《與朱元思書》。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反復誦讀,引導學生品味賞析文章的意境美、志趣美、語言美;探究性思維訓練,理解難句;延伸拓展,溝通課堂內(nèi)外。
〖教學步驟
一、檢查背誦
1、個體抽查。
2、集體齊背。
二、歸納鑒賞本課的寫景特點。
1、意境美
文章開篇以簡潔的筆觸,給我們勾
畫了富春江山水的背景━━陽光明媚,天高云淡,空氣清新,山色蒼翠,并總述自富陽至桐廬水上之游的總體印象━━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第二段寫異水。先抓住其縹碧的特點,寫出其晶瑩清澈的靜態(tài)美:這水仿佛透明似的,可以一眼見底,連那倏來忽去的游魚,水底累累的細石,都可以一覽無余。然后以比喻夸張的手法,勾勒其急湍猛浪的動態(tài)美:這水有時又迅猛奔騰,一瀉千里,使人感到驚心動魄。這樣描寫,靜中有動,動靜結(jié)合,顯示出富春江水的秀麗之美和壯觀之美,突出地表現(xiàn)了一個異字。
第三段寫奇特的山。首先從形的角度寫山勢本身之奇,奇在負勢競上、爭高直指。山本是靜止的,而在作者筆下,卻仿佛有無窮的奮發(fā)向上的生命力,它們仿佛要掙脫大地,直上青天,欲上不能,便千百成峰,層巒迭嶂。其次從聲的角度寫空山天籟之奇?丈接墓戎校_,百鳥和鳴,知了叫個不停,猿猴啼個不住,這些歡快的聲音,匯成一曲對生命的頌歌,把這寂靜的山谷,變成一個熱鬧、和諧、歡樂、祥和的世界。山包容了這些生命,這些生命給這山以無限生氣。再次從色的角度寫山林中有日無光之奇。山外雖然晴光萬里,山中卻別有景象。作者筆鋒又從動到靜,寫出了谷中枝密林茂,濃蔭蔽目,在白天也只是有時見日的幽暗的景象。這一段寫山之形之聲之色,都緊扣一個奇字。
作者抓住此山此水特征,把動與靜、聲與色、光與影巧妙結(jié)合,為讀者描繪出一幅充滿生命力的山水圖,讓讀者充發(fā)享受到了富春江兩岸的山川之美。
2、志趣美
本文重在寫景,直接抒情寫志的語言很少。但歷來優(yōu)秀的'文章都講究情景相生,我們可從作者對景物的描寫中,從寥寥幾句寫觀感的語句中,領(lǐng)略到作者高雅的志趣、高潔的情懷。我們可以從首段從流飄蕩,任意東西一句中,感受到一種享受自由、無拘無束、無牽無掛的輕松愜意;從對山水的描寫中,體會到作者對自然、自由的熱愛,對生命力的贊頌。更令人贊賞的是,在描繪山景時,作者插入兩句觀感: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jīng)綸世務者,窺谷忘反。這幾句感受,不僅從側(cè)面襯托出險峰幽谷的奪人心魄的魅力,更是傳達出作者對功名利祿的鄙棄,對官場政務的厭倦。
細細品味,作者的這種志趣,既不同于知其不可而為之的積極入世,又不同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消極遁世,它是一種對輕松自然的崇尚,對自由和諧的向往,對歡樂生命的禮贊。它比前者少了份嚴肅,多了份瀟灑,比后者少了份悲觀,多了份開朗,因而更具一份常人心態(tài),也就更容易使人接受并感到親切。
3、語言美
駢文是一種講究形式的文體,作者吳均是南朝知名駢文家,其代表作《與朱元思書》自然保持了駢文的特點。文章基本上遵循駢文的要求,主要采用四字句和六字句,并于文章后半部分大量運用對偶句,如泉水激石,冷冷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 蟬則千轉(zhuǎn)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這就取得了句式整齊、音韻和諧、對比立意、相映成趣的表達效果,讀來朗朗上口,節(jié)奏感極強。
但本文又有異于當時一般的駢文,它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駢文形式上的束縛,體現(xiàn)了可貴的突破與創(chuàng)新。其一,在四字句、六字句中運用了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jīng)綸世務者,窺谷忘反這樣的五字與四字交替運用的句式,這就避免了駢文刻板劃一的弊病,使語言顯得活潑灑脫;其二,文章前半部分幾乎沒有對偶,無異于一般散文( 尤其是第一節(jié)),后半部分則基本上都是工整的對偶句,這樣駢散結(jié)合、疏密相間的安排,使語言靈活多變,更具韻律美;其三,文章沒有像一般駢文那樣堆砌典故,甚至故意用冷字僻字,全文除鳶飛戾天一處用典以外,均采用白描手法,寫景狀物,力求準確傳神,這使文章語言顯得清新自然,生動流暢,在當時以綺麗浮靡為主流的駢文中顯得卓爾不群,超凡脫俗。
4、結(jié)構(gòu)美
《與朱元思書》篇幅雖短,但也很講究章法。
文章首段以奇特的山山異水,天下獨絕八字總領(lǐng)全篇,二、三兩段分承異水 和奇山兩方面,環(huán)繞獨絕二字展開生發(fā)和描摹,結(jié)構(gòu)上綱舉目張,脈絡分明。
寫景順序上先水后山,由近及遠,逐層展開,符合從流飄蕩的觀景習慣,條理清楚。
寫景重點上,全文詳寫山略寫水;寫水的部分,詳寫靜態(tài)略寫動態(tài);寫山的部分,詳寫動態(tài)略寫靜態(tài)。這樣既突出景物主要特征,又顯得詳略適宜,輕重有度。
讀《與朱元思書》,如讀一首好詩,因為它不僅有詞采雋永、音節(jié)和諧的詩一般的語言,更洋溢著清新淡雅的詩情;讀《與朱元思書》,如賞一幅山水寫意,因為它有特色鮮明的景物,更有明朗灑脫的畫意?傊,該文情景兼美,辭章俱佳,能給我們以美的享受、心靈的愉悅。
學生整理歸納描寫景物的方法
1、關(guān)注描寫順序觀察有序,寫作才有條理,這是狀物的基本要求之一。景物描寫的層次是按照人們觀察事物的順序進行的,不能雜亂無章。
2、調(diào)動各種感覺器官去觀察、體驗、感悟。就是開放五官,打破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等感官界限,不拘泥于客觀真實,而注重主觀感受的一種描寫方法。
3、在觀察的基礎(chǔ)上充分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巧妙靈活地運用各種修辭手法。借助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抓住景物的特點,寫出其與眾不同的韻味之美。
4、注意動靜結(jié)合、虛實結(jié)合、明暗結(jié)合、內(nèi)外結(jié)合、遠近結(jié)合、點面結(jié)合等表現(xiàn)手法。
5
狀物的文章在于寫形傳神,寄托情和意。這樣就必須把理融入生動而形象的具體畫面中,以景作為載體,做到景中含情,情中寓理,并以情染景,情景交融。所謂“一切景語皆情語”就是這個道理。
三、拓展延伸
讀《與朱元思書》,猶如賞一幅山水寫意的圖畫,因為它有特色鮮明的景物,更有明朗灑脫的畫意;讀《與朱元思書》,如同讀一首好詩,因為它不僅使用辭藻雋永、音節(jié)和諧的詩一般的語言,更洋溢著清新淡雅的詩情,這篇課文中描山繪水精妙無比,讓我們流連忘返,其實,在古代詩詞里有許多描寫山水的句子,你能寫出幾句來嗎?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山隨平野盡,江如大荒流。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與朱元思書教案 篇2
一、導入
俗話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其實在浙江還有一個非常美麗的地方---富春江。南北朝時梁代的文學家吳均曾經(jīng)寫了一篇關(guān)于富春江山水的文章。今天,讓我們尋著這位文學家的足跡,走進富春江,去領(lǐng)略富春江山水的優(yōu)美景色。
二、作者及背景簡介(生說,師補充)
吳均,字叔庠,吳興故鄣(今浙江安吉)人。生于宋明帝泰始五年(469),卒于梁武帝普通元年(520)。家世寒賤,均好學而有俊才。沈約曾見其文,頗為贊賞。天監(jiān)初,柳惲任吳興太守,召他為主簿,常與他賦詩。后為建安王蕭偉記室,升國侍郎。他曾表求撰寫《齊春秋》,完稿后上呈武帝,武帝惡其實錄,“以其書不實”,命焚毀。后奉詔撰寫《通史》,未就而卒。事見《梁書》卷四十九、《南史》卷七十二《吳均傳》。今人朱東潤《詩人吳均》一文中有吳均年譜(見《中國文學論集》,中華書局1983年出版)。
吳均是史學家,他著有《齊春秋》三十卷、《廟記》十卷、《十二州記》十六卷、《錢塘先賢傳》五卷,注釋范曄《后漢書》九十卷等,惜皆已亡佚。他是著名的文學家。《梁書》本傳說:“均文體清拔有古氣,好事者或?qū)W之,謂為‘吳均體’!薄端鍟(jīng)籍志》四著錄:“梁奉朝請《吳均集》二十卷。”《舊唐書經(jīng)籍志》、《新唐書藝文志》著錄皆為二十卷!端问匪囄闹尽分洠骸啊秴蔷啡!笨梢娖湮募螘r已大部分散失。
關(guān)于駢文:和散文相對的一種文體,起源于漢末,形成于魏晉,盛行于南北朝。駢文的最大特點是講求對仗,即所謂“駢偶”(兩馬并駕為駢,兩人并處為偶)。全篇以偶句為主,構(gòu)成字數(shù)相等的上下聯(lián),句法結(jié)構(gòu)相互對稱,詞性、詞義相互配對,句子的字數(shù)通常是四字句、六字句相互交替。所以這種文體,晚唐時被稱為“四六文”,以后歷代相沿。其次是講求平仄,上下聯(lián)要平仄相對,平對仄,仄對平。其三是講究用典,目的是使文章委婉、含蓄、典雅、精練。用典有明典和暗典,有時還將典故反用,起襯托、對比作用。為了追求形式美,駢文還講究詞藻華麗,大量使用顏色、金玉、花草等類詞匯。駢文對唐宋以后的文學語言,特別是律詩、律賦的發(fā)展有很大影響。由于過分追求形式,逐漸走向形式主義,妨害思想內(nèi)容的表達,成為文章的桎梏。
三、出示學習目標
1.準確、流利地朗讀、背誦、翻譯課文。
2.了解有關(guān)吳均的文學常識,并認識作者通過描寫富春江美景所表達的厭棄塵俗和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
3.掌握相關(guān)的文言實詞和虛詞及古今異義、一詞多義等現(xiàn)象。
4.理清文章的結(jié)構(gòu),學習文章多角度刻畫景物的寫法。
四、指導學生進行自學
1.誦讀課文。
。1)自讀。要求:句讀分明,節(jié)奏合理,語速適中,語句流利,音韻鏗鏘,停頓分明,不讀破句子等。
。2)指名讀,點評。
2.了解文意。
借助工具書、結(jié)合文下注釋以及小組討論疏通文意,注意落實關(guān)鍵字詞的意思,將不懂的做上記號,自學結(jié)束后提出來全班討論。
教師明確:
風停了,煙霧都完全消散,天空和群山融為一色。我乘著船隨著江流飄浮移動,隨心所欲地任船所至觀賞風景。從富陽到桐廬,一百里左右的奇山異水,是天下獨一無二的美景。
富春江水都呈青綠色,深深的江水清澈見底。水中游動的'魚兒和水底細小的石子,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毫無障礙。湍急的水流比箭還快,洶涌的波浪就像奔騰的駿馬。夾江兩岸的高山上,都生長著耐寒常綠的樹木。高山憑著高峻的山勢,爭著向上,仿佛彼此爭著向高處和遠處伸展;群山競爭著高聳,筆直地向上形成無數(shù)個山峰。泉水沖擊著山石,發(fā)出泠泠的響聲;美麗的鳥兒相互和鳴,鳴聲嚶嚶,和諧動聽。蟬兒長久不斷地叫著,猿猴長時間地啼個不停。那些像老鷹高飛沖天一樣極力追求高位的人,看到這些雄奇的山峰,就會平息熱衷于功名利祿的心;那些辦理政務的人,看到這些幽美的山谷,就會流連忘返。(山谷中由于)橫斜的樹枝在上邊遮蔽著,即使在白天,也還像黃昏時那樣陰暗;稀疏的枝條交相掩映,(山谷中)有時也可以見到(從枝葉的縫隙間漏射下來的)陽光。
3.質(zhì)疑求助——歸納整理
A(1)書中注釋及補充的重點字詞(2)古今異義字詞(3)通假字 (4)一詞多義(5)同義詞(6)成語 (7)句子翻譯
B分析層次結(jié)構(gòu),理清背誦思路
明確:先總后分。先總寫:用“風煙俱凈,天山共色”八字大筆勾勒,將一幅天高氣爽、色彩清麗的整體圖畫推至讀者面前。接著,在進行具體描繪之前,作者又用高度概括的筆調(diào)告訴我們從富陽至桐廬的大約一百里之內(nèi),“奇山異水,天下獨絕”,以激起讀者的極大興趣。分寫:首先寫水。這里的水,第一個奇異之處是極其清澈:“千丈見底”,甚至游魚細石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另一個特點是水流湍急,快如箭馬。作者在此外連用兩個比喻,將急水猛浪的迅捷之勢表現(xiàn)得十分生動形象。這兩個特點可以概括為一靜一動。接著寫山!皧A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這里寫“奇山”——富春江兩岸高山之雄偉。簡單概括為先總后分,先寫水,后寫山。
C本文描寫生動,你認為具體表現(xiàn)在哪里?
明確:本文描寫十分出色,關(guān)鍵在于抓住了景物特征。選用了形象的語言:“風煙俱凈,天山共色!眱H八個字就描寫了風清日朗、天碧山青、一塵不染、一視萬里的富春江環(huán)境。以“凈”托“色”,“景”中孕“情”。置身于這樣的山光水色之中,那心情該何等舒暢! 寫異水:“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睂懗鼋拿鲀舫纬骸懫嫔剑骸皧A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竟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五成峰。”這里寫出了山“色”青蔥,寫出了山“勢”高聳,更寫出了大自然的生命節(jié)奏。
五、課文小結(jié):
(一)寫作特色
1.由總到分描寫景物
文章第一部分開篇寫“風煙俱凈,天山共色”,是游富春江的總體感受,然后交代了自己游覽的路線后,用“奇山異水,天下獨絕”總括文章內(nèi)容。文章第二部分先寫 “異水”,后寫“奇山”。由總到分,條理清晰,結(jié)構(gòu)緊湊。
2.抓住景物的特點進行描寫
本文總寫山水時,用奇異來形容概括。第二段寫水時,抓住了動靜兩種情況下水的特點:在迂緩處水的特點是清澈。作者描寫水清澈的特點用了夸張的修辭:“水皆縹碧,千丈見底”,而且用水底景物來突出這個特點:“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水流迅急處水的特點是飛速洶涌,作者用了比喻夸張的修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寫山時,抓住了山陡峭高聳和山間景色優(yōu)美的特點來寫的。在寫山的陡峭高峻時寫群山“負勢競上”“爭高直指”,“競”“直指”生動描畫出山峰陡直的樣子。寫山間景色,作者選取山間生機勃勃、千姿百態(tài)的動物、植物、泉水,動靜結(jié)合。聲色俱全地展現(xiàn)了山間美景。
3.情景交融的表現(xiàn)手法
文章第一段是總寫,從總體上感受“風煙俱凈,天山共色”,透露出作者悠閑、輕松之情,“奇山異水,天下獨絕”,用議論景色直接表達對景物的喜愛之情。第二段寫山景的時候,描繪山的雄偉峭拔,顯示出贊嘆之情;寫山間景色,各種動植物等,體現(xiàn)出對美景的陶醉神往,進而抒發(fā)了淡泊名利、向往平靜自然生活的心情。
4.文章語言簡約清新,精于錘煉
文章在寫景的時候運用大量駢句,使文章讀來更瑯瑯上口,并且把相關(guān)聯(lián)的事物并列起來描繪,更是互相襯托,相得益彰。如寫山間景色;“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不僅將清越的泉水擊石聲和歡快的鳥鳴聲并列在一起,表現(xiàn)出各自的特點,同時泉水和鳥鳴的聲音相互和應,更別有一番風韻。而“蟬則千轉(zhuǎn)不窮,猿則百叫無絕”,蟬聲的喧鬧,猿聲的凄厲,顯出山間的勃勃生機。
與朱元思書教案 篇3
要點引導
(一)整體感知
本文是古代山水小品文中的精品佳作。文章以奇山異水,天下獨絕八字總領(lǐng)全篇,先總敘富春江奇特秀麗的景色。再轉(zhuǎn)筆描寫異水,用夸張手法寫其秀美,用比喻手法寫其壯美。接著從不同角度展現(xiàn)奇山之美:視覺角度,以山樹之奇來襯托山高峰峻,動態(tài)比擬中,山之奇景畢現(xiàn);聽覺角度,泉聲、鳥鳴、蟬噪、猿啼,更顯山林之幽靜,又添奇山之生趣;心理角度,陶醉山水、流連忘返,側(cè)面著筆襯托山之雄奇、幽美;最后以寫景收結(jié),又顯奇山一美──谷深、林密、景幽。
(二)學法點撥
學習本文應著力于誦讀,只有在反復的誦讀中,才能品味出文章語言的精妙之處和文中所寫景物的詩情畫意,才能體會出作者內(nèi)心深處的情感與志趣。學習時可先對照注釋,疏通文句,初步感知文章的內(nèi)容;再通過反復誦讀,并展開聯(lián)想,放飛想象,體會文章的意境,領(lǐng)略語言的神韻;最后熟讀成誦。朗讀課文時要力求做到字正腔圓、抑揚頓挫,讀出情趣。
語言積累運用
1.為下列加點字注音。
水皆縹( )碧 千轉(zhuǎn)( )不窮 鳶( )飛戾( )天
2.根據(jù)拼音在括號里寫出相應的詞語。
、傩@里piāodàng( )著歡樂的歌聲。
、隍湴磷詽M會成為你進步的zhàngài( )。
、圻@條河險灘多,水流tuānjí( ),水路交通極不方便。
、芑ハ鄕uānmiǎo( ),爭高直指。
、萑な,línglíng( )作響。
⑥空山幽谷,鶯啼鳥囀;鳴聲yīngyīng( ),和諧動聽。
、咚m有滿腹jīnglún( ),但直到今天尚無機會施展抱負。
⑧機器轟鳴,zhòuyè( )不停,噪聲擾民,亟須治理。
3.解釋加點字,再寫一個含有此字(同義)的成語(熟語)。
①風煙俱( )凈,天山共色。 成語:
、谟昔~細石,直視無礙( )。 成語:
、圬( )勢競上,互相軒邈。 成語:
④泉水激( )石,泠泠作響。 成語:
、菹s則千轉(zhuǎn)不窮( )。 成語:
、拊硠t百叫無絕( )。 成語:
、啉S飛戾天者,望峰息( )心。 成語:
、嘟(jīng)綸世務者,窺( )谷忘反。 成語:
⑨橫柯上蔽,在晝猶( )昏。 成語:
4.參考本課所學知識,解釋下列加點詞語。
、龠_成共識( ) ②松聲竹韻( )
、埤堉鄹偠( ) ④鳶飛魚躍( )
5.把下列句子翻譯為現(xiàn)代漢語。
、購牧黠h蕩,任意東西。
譯文:
②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譯文:
③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jīng)綸世務者,窺谷忘反。
譯文:
6.古代詩文中有很多描山畫水的妙語佳句,請你從課外閱讀積累中,擇取三個相對工整的對句,抄寫在下面的橫線上。
①
、
③
課文閱讀理解
朗讀課文,回答問題。
風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zhuǎn)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jīng)綸世務者,窺谷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1.本文的中心句是: 。
2.風煙俱凈,天山共色,請根據(jù)這個句子想象一下,作者是在什么樣的天氣下開始他的富春江之行的?為什么風煙俱凈能使天山共色?
答:
3.從從流飄蕩,任意東西一句可以看出作者怎樣的心境?
答:
4.文中直接描寫江流清澈的語句是 ;側(cè)面描寫江流清澈的語句是 。
5.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是寫高山還是寫寒樹?為什么?
答:
6.從文中找出從視覺和聽覺方面描寫景色的對偶句各一句,并簡析其表達效果。
視覺:
聽覺:
表達效果:
7.作者筆下的泉聲、鳥聲、蟬聲、猿聲,對表現(xiàn)山水美景起到什么作用?
答:
8.清末民初著名學者王國維曾說:一切景語皆情語。請你結(jié)合全文內(nèi)容(含標題),談談對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jīng)綸世務者,窺谷忘反這組句子的理解。
答:
9.回憶《三峽》一課的.內(nèi)容,比較下面兩組句子,說說它們在寫法上有何異同。
A.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谟袝r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答:
B.①猿則百叫無絕。
②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zhuǎn)久絕。
答:
拓展延伸探究
閱讀下面的短文,回答問題。
與施從事書
吳均故鄣縣①東三十五里,有青山,絕壁干天,孤峰入漢②。綠嶂百重,清川萬轉(zhuǎn)。歸飛之鳥,千翼競來;企③水之猿,百臂相接。秋露為霜,春羅④被徑,風雨如晦⑤,雞鳴不已。信足⑥蕩累⑦頤物⑧,悟衷⑨散賞⑩。
【注釋】①故鄣縣:古地名。大致包括現(xiàn)在浙江省安吉縣全境、長興縣西南一部和安徽省廣德縣全境、郎溪縣一部。②漢:銀河。③企:企求;盼望得到。④羅:即女蘿,一種爬蔓植物。⑤風雨如晦:又是刮風,又是下雨,天色昏暗得像夜晚一樣。語出《詩經(jīng)·鄭風·風雨》。⑥信足:信步,漫步;隨意地走。⑦蕩累:消除煩惱。蕩:蕩滌;清除。累:疲勞;煩惱。⑧頤物:怡情養(yǎng)性。頤:頤養(yǎng);保養(yǎng)。⑨悟衷:內(nèi)心有所感悟。⑩散賞:自由欣賞。
1.下面方框中的文字出自《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結(jié)合語境,秋露為霜,春羅被徑中的被,應解釋為: 。
被bèi①被子。辛棄疾《清平樂·獨宿博山王氏庵》:布~秋宵夢覺。又覆蓋。阮籍《詠懷》詩:凝霜~野草。②加于之上!盾髯印げ黄垺罚喝y而~之以治。又蒙受,遭受!稘h書·趙充國傳》:身~二十余創(chuàng)。(創(chuàng):傷。)③介詞,表示被動!妒酚洝で瓊鳌罚盒哦娨桑叶r。④pī(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史記·陳涉世家》:將軍身~堅執(zhí)銳。(堅:指堅固的鎧甲。銳:指銳利的兵器。)這個意義后來寫作披。
2.結(jié)合語境,解釋詞語。
、俳^壁干天(干天: ) ②清川萬轉(zhuǎn)(清川: )
、矍б砀倎(千翼: ) ④雞鳴不已(不已: )
3.用現(xiàn)代漢語說出下面這個句子的意思。
信足蕩累頤物,悟衷散賞。
譯文:
4.結(jié)合原文,說說作者筆下的山川景色有哪些特點。
答:
5.作者在文中寄寓著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
資料鏈接
1.關(guān)于書信中的景物描寫
六朝文人在往返書信中好用景語作點綴,其作用大致有二:一種是用典型的景象打動對方,例如丘遲的《與陳伯之書》中寫的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就有引起對方故國之思,促其早日歸順朝廷的作用。另一種是借景物烘托寫信人的心情,例如六朝人偽托的《李陵答蘇武書》,其中涼秋八月,塞外草衰,夜不能寐,側(cè)耳遠聽,胡笳互動,牧馬悲鳴,吟嘯成群,邊聲四起這一段,就有力地烘托了寫信人獨居塞外、不得歸國的凄苦心情。由此可見,書信中的景物描寫也是有意而為,是服務于書信的宗旨的。至于吳均的《與朱元思書》的宗旨如何,因不見原信全文,難以臆斷;如果僅就現(xiàn)存的這個片段的而言,其要領(lǐng)當在鳶飛戾天兩句上,其宗旨可能是自明本志,也可能是對朋友婉言相勸,希望他早日離開官場過隱居生活。
2.關(guān)于《與朱元思書》的文章體裁
《與朱元思書》是一篇xx文,全篇以偶句為主,講究對仗和聲律美。xx文也有一個發(fā)展過程。初期的xx文,多數(shù)是偶句,亦稱駢句,個別地方也有散句;有的偶句,字數(shù)整齊劃一,但并非對仗。到后來發(fā)展成四六文(亦稱駢四儷六),對字數(shù)和對仗的要求就變得嚴格起來!杜c朱元思書》前兩段中,風煙兩句、從流兩句、急湍兩句以及泉水以下直至篇末,都是駢句;其余都不是,是以可將其視為初期的xx文。
3.對《與朱元思書》中自富陽至桐廬的質(zhì)疑
桐廬在富春江的上游,富陽在富春江的下游,作者此番乘舟出游,既是從流飄蕩,則當云自桐廬至富陽,而信中作自富陽至桐廬,這是否筆誤,因不了解作者當時實際情況,難以確定。
與朱元思書教案 篇4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學習本文描寫景物的方法和培養(yǎng)學生利用想像望“文”生“景”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通過品味語言、描繪畫面,體會作者筆下富春江景色之美。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領(lǐng)略自然美景給人帶來的情感體驗和領(lǐng)會作者愛慕自然、避世退隱的高潔志趣,培養(yǎng)健康的審美情趣。
二、教學重難點
1、在朗讀過程中,讓學生體會到作者筆下富春江景色之美,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
2、學習本文任何從“奇山”和“異水”兩方面去描寫景物的方法。
三、課時安排 兩課時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語設(shè)計
設(shè)計(1):同學們,我們在大自然中欣賞了生機勃勃的春,領(lǐng)略了火熱坦誠的夏,更感受到了秋天的成熟與豐碩,也品味了冬的嚴肅與溫柔。這多姿多彩的四季皆是現(xiàn)代的四季,這四季的多姿多彩也是現(xiàn)代人的感受,那么同學們,你想換換口味,欣賞一下一千五百年前的自然風光嗎?今天就讓我們共同走進古代的浙江,來欣賞富春江的美景吧!
設(shè)計(2):我們偉大的祖國,山河壯美,無數(shù)名山大川像熠熠生輝的瑰寶,裝扮著中華大地,引得歷代文人墨士為這歌唱。南朝梁文學家吳均為我們留下了一篇篇膾炙人口的詩文,《與朱元思書》就是其中一篇。讓我們一起走進那風光旖旎的富春江。
設(shè)計(3):古人說:“仁者樂山,智者樂水”,與自然融為一體是文人學士的共同追求。他們用心靈觀察體會自然萬物之美,賦予山水靈性、情感以至生命。吳均的'《與朱元思書》為我們留下了獨具特色的富春江景,讓我們悉心體味,盡情觀賞。
(二)課文簡介
也許同學們會問:這么優(yōu)美的一篇文章,出自誰人之手?又是怎么寫成的呢?那么,誰能告訴大家?(檢查預習效果)
《與朱元思書》的作者是吳均,他是南朝梁文學家,其作品多以描寫山川景物見長,風格清秀挺拔、語言流暢自然。本文是作者寫給友人朱元思的一封信的節(jié)選。
(三)進入文本,把握文意
1、研究性學習:先由教師范讀一遍課文,再由學生指讀,不理解、不認識的字詞句做好標記,集中提出來,在教師的指導下先由學生集體解決,再由教師對學生無法解答的問題做仔細的解釋和引導。
第一段學生可能不懂的字詞:
風煙:指煙霧。
共色:同樣的顏色。
俱:都。
許:附于數(shù)詞之后,表約數(shù),相當于“光景”或“左右”。
獨絕:獨一無二;絕,到了極點。
從流飄蕩:乘著船隨著江流飄浮蕩漾。這句是作者敘述自己的行動的,省略
了主語。
第二段學生可能不懂的字詞:
縹碧:青白色;縹,音.piǎo。
急湍:急流的水;湍,音tuān。
直視無礙: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無障礙,這是形容江水非常清澈。
第三段學生可能不懂的字詞:
寒樹:使人看了感到有寒涼之意的樹。
負勢競上:憑依(高峻的)形勢,爭著向上。這一句說的是“高山”,不是“寒樹”
軒邈(xuānmiǎo):軒,高;邈,遠。這兩個字在這里作動詞用,意思是這些高山仿佛都在爭著往高處和遠處伸展。
泠泠(ling):形容水聲的清越。
相鳴:互相和鳴。
戾(lì)天:到天上;戾,至。
息心:平息熱衷于功名利祿的心。
經(jīng)倫(lún):籌劃、治理。
忘反:流連忘返;“反”同“返”。
橫柯(ké)上蔽:橫斜的樹枝在上邊遮蔽著。上,在上,名詞作狀語
猶:好像,如同。@交映:互相掩映。
見:同“現(xiàn)”,顯現(xiàn),顯露。
2、朗讀成誦 ,理清課文思路。
目的是讓學生在反復朗讀的過程中鞏固字詞知識和對全文的理解。教師在此過
程中指導朗讀,可進行分組讀、接力讀、競賽讀等形式。朗讀成誦后,討論文章的行
文思路。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進行板書。
第一段:山水總印象:奇山異水 天下獨絕
第二段:異水: 千丈見底(清) 急湍猛浪(急)
第三段:奇山: 高山寒樹(樹之奇) 負勢軒邈(山之勢)
泉鳥蟬猿(山之音) 息心忘返(山之力)
橫柯疏條(林之密)
3、描繪富春江:面對這如詩如畫的美景,你想不想做一次畫家,讓這美景成為眼前的永恒?
要求:從文中選擇描寫景物的語句,畫成風景畫,看誰畫得最能表現(xiàn)相應的語句。
(四)作業(yè):背誦課文
第二課時
(一)檢查背誦
1、抽查
2、集體背誦
(二)品析課文
1、望文生景 :出示課文景物描寫的句子,讓學生閉起眼睛想像,然后把
想像到的畫面用語言描繪出來。
風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zhuǎn)不窮,猿則百叫無絕。
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2、望景生文 :讓學生展示第一課時所畫風景圖片并欣賞,提問:此圖此景使你聯(lián)想到了課文中的哪些句子?(圖片選擇大致與“望文生景”相同)
3、美點探究:如此秀麗的自然美景,作者并不是用攝像機拍攝下來的,而是用文字為我們描繪的,你想知道作者是怎樣描繪的嗎?那么就讓我們一起來研究吧!
(1)品讀文章的第一幅畫面,思考作者總寫了什么?
、俚侵劭v目的總體感受:風煙俱凈,天山共色。
②江上放舟的自由情態(tài):從流飄蕩,任意東西。
(2)富陽在富春江的下游,桐廬則在其上游,因此作者是溯江而上,這一百里左右的水路也是富春江的最佳游程。請問作者是怎樣評價這段游程的?
(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3)作者是怎樣具體描繪富春江的奇山異水?“異”表現(xiàn)在哪里?“奇”在哪里?
、俳宄褐悾核钥~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
②江流氣勢磅礴之異: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燮妫簥A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
(4)從人的感覺角度看,這里分別運用了什么感官來描繪富春江的奇山異水?
、僖曈X:山峰、樹木
②聽覺:泉水、鳥叫、蟬鳴、猿啼
(5)從修辭角度看,這里又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
①擬人: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
、趯ε迹喝な,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zhuǎn)不窮,猿則百叫
無絕。
小結(jié):作者采用擬人化的手法來寫雄奇的高山,使人感受到大自然那種強烈的生命力;而山泉聲、鳥鳴聲、蟬聲、猿聲交織在一起,構(gòu)成了一部大自然的協(xié)奏曲,多么令人心曠神怡!這種美感更由于作者采用了對偶句式使大自然的音律美與文章的韻律美結(jié)合在一起,我們怎能不與作者產(chǎn)生內(nèi)心的共鳴: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jīng)綸事務者,窺谷忘反!這幾句也采用了對偶的句式從內(nèi)心感受來寫富陽美景對人的心靈的凈化,真可謂“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6)文章的最后兩句描寫了山上的樹木,齊讀這幾句,思考:作者抓住了樹木的什么特點來寫的?
(樹木茂密 )
小結(jié):這四句是寫山谷中樹木蔽天,景象幽深,陽光只偶爾從疏枝葉隙間漏射下來。這種境界給人一種清幽、寧靜之感,可以說是對上文的一種補充。
(三) 探究拓展:
馬克思說:“人創(chuàng)造環(huán)境,同樣環(huán)境也創(chuàng)造了人。人通過社會實踐活動可以改造自然,美化自然,使之成為適于人類自下而上的美好環(huán)境;另一方面,美的自然環(huán)境也可以美化人,使之受到教育和陶冶而變得更完美,更高尚。”結(jié)合這段話,談談你對“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jīng)綸世務者,窺谷忘反”的理解。
學生自由發(fā)言。
教師提示:這兩句話雖然流露出作者亟思奮發(fā)有為,終未顯達,因而有些消極遁世的思想情緒,但所蘊含的自然美的審美情趣,教育意義是不容忽視的。那些汲汲追求名利、四處奔走、苦心經(jīng)營的人,面對奇峰,聆聽美聲,不覺心曠神怡,移情山水而淡泊名利。
(四)課堂小結(jié)
讀《與朱元思書》,如讀一首好詩,因為它不僅有詞采雋永、音節(jié)和諧的詩一般的語言,更洋溢著清新淡雅的詩情;讀《與朱元思書》,如賞一幅畫,因為它不僅有特色鮮明的景物,更有明朗灑脫的畫意。同學們,請拿起你手中的畫筆,或借助電腦,創(chuàng)一組“富春江水明信片”如何?
(五)作業(yè)
同學們,吳均的一篇《與朱元思書》猶如一曲《高山流水》,晴日、藍天、碧水、青山,蟬抱高枝、猿躍林間,使人讀后禁不住也流連忘返,心中不禁默嘆:自然,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豐碩的果實,更有一種怡人的心性,一種忘卻功名利祿的自然之心。是誰在后世吟誦: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又是誰在感嘆:子非魚,安知魚之樂?同學們,面對自然,你的感受又是如何呢?一千多年后的今天,我們越來越難以找到文中的世界,這又是什么緣故呢?請你用300字左右就“人與自然”這個話題談一談你的思考。
附板書設(shè)計:
與朱元思書
吳均
異水: 千丈見底————(水之清)
急湍猛浪————(水之急)
奇山: 高山寒樹————(樹之奇)
負勢軒邈————(山之勢) 從流飄蕩
泉鳥蟬猿————(山之音) 天下獨絕
息心忘返————(山之力)
與朱元思書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學習先總后分的描述方法。
2、體味精美清新的語言,積累描繪山水的詞語。
3、培養(yǎng)誦讀能力、理解能力、欣賞能力、審美能力。
4、培養(yǎng)熱愛祖國的感情,感受江山的奇美。
教學步驟
一、引入課文
1.從吳均的一首小詩《山中雜詩》入手,簡介作者及風格。
《山中雜詩》:山際見來煙,竹中窺落日。鳥向檐上飛,云從窗里出。
2.提問:引導學生讀一遍后:你能運用第一單元所學的知識告訴我們寫了什么?
。鞔_:寫“景”,作者居住在深山的一座茅屋里,看到四種景物)
3.提問:你知道這首詩是誰寫的?
。鞔_:吳均(南朝)(板書),可見這是一位善寫山水的大家。南朝人)
4.引入:今天我們來欣賞吳均另一篇膾炙人口的名篇——《與朱元思書》。
《與朱元思書》是吳均寫給朋友的一封信,但現(xiàn)在看到的已不是當時的完整信件。本文見于《藝術(shù)類聚》卷七。由于文中生動細膩地描繪了富春江的秀美風光,歷來被人們當做獨立成篇的山水佳作來閱讀欣賞。
二、分析課文
。ㄒ唬⒗首x課文
。薄⒚鞔_讀音和句讀
輕聲朗讀課文,標出不明白的讀音、句讀。 學生提出。
。▽W生若不提出,可提醒:縹碧、急湍、軒邈、泠泠、鳶飛戾天(板書備用))
朗讀:學生全文朗讀。(注意其生字新詞的讀音、句式停頓的處理)
點評:側(cè)重在句讀方面。適當點評學生的情感處理:強調(diào):向上的那種“勁”。
2.關(guān)鍵詞語釋義并譯句
朗讀:出聲散讀課文;請學生圈出不好解釋的詞句,準備提問。
導引:對照注釋,是否都能解釋?有什么覺得不好解釋和翻譯的?
討論:在學生發(fā)問時,視情況作分別處理:
一般詞語可互答解決;
涉及下列板書中的重點詞句,板書待用,同時依然互答解決;
學生無人發(fā)言時:指定下列板書中的關(guān)鍵詞,點名回答。
注意:以下幾個句子的翻譯(學生不提不講)
風煙俱凈,天山共色!L塵和霧氣全部消散一片明凈,晴空和青山共同呈現(xiàn)同樣青色。
從流飄蕩,任意東西!,任憑(船兒)往東還是往西。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w騰的急流,比箭更快;洶涌的浪滔,與快馬無異。
夾岸高山,皆生寒樹,——緊貼兩岸的山上,長滿了常青(陰森森)的樹木,
負勢競上,互相軒藐;—— ……,仿佛爭著向遠處高處伸展;
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那些像老鷹那樣極想得到名利的人,……
橫柯上蔽,在晝猶昏;——橫斜的大樹枝遮蔽著天空,即使白天與黃昏無異;
疏條交映,有時見日!∈璧男渲豢椀牡胤,或許還可以漏出點陽光
。ǘ、分析課文
1、理清課文結(jié)構(gòu)
朗讀:采用個別朗讀方法,其他同學考慮:文中哪句話概括了課文描寫的山水的特征?為什么?
討論:找找看,文中哪一句話最能概括課文所寫景色的特征?為什么?
。ㄕ1—2個學生(水平稍差的)談自己的看法,要求:自圓其說,語言完整)
。鞔_:“奇山異水,天下獨絕”是景色的特征,全文都圍繞著這兩個字在做文章)
討論:作者是怎樣一步步展現(xiàn)這個“異”和這個“奇”字的?
(請2—3個學生(水平較好的)談自己的看法,要求:利用板書上的關(guān)鍵詞句,教師注意肯定、補充)
小結(jié)。教師在學生回答基礎(chǔ)上,利用板書明確:
景 異水: “清” (千丈見底、直視無礙)
“急”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奇山: “看” (高山寒樹,軒藐成峰)
“聽” (泉水作響;好鳥成韻。蟬鳴不窮,猿叫無絕)
本文寫作手法上采用了先總后分的手法。
先總寫:用“風煙俱凈,天山共色”八字大筆勾勒,將一幅天高氣爽、色彩清麗的整體圖畫推至讀者面前。既境界闊大,又畫面清新。接著,在進行具體描繪之前,作者又用高度概括的筆調(diào)告訴我們從富陽至桐廬的大約一百里之內(nèi),“奇山異水,天下獨絕”,以激起讀者的極大興趣。
分寫:首先寫水。這里的水,第一個奇異之處是極其清澈:“千丈見底”,甚至游魚細石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另一個特點是水流湍急,快如箭馬。此外連用兩個比喻,將急水猛浪的迅捷之勢表現(xiàn)得十分生動形象。這兩個特點可以概括為一靜一動,而動靜變化的`交替描寫,既可以使我們看到江水的千姿百態(tài),也使文章顯得生動活潑。接著寫出!皧A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這里寫“奇山”——富春江兩岸高山之雄偉。
2、明辨課文的主旨
朗讀:全體朗讀課文,建議學生利用板書內(nèi)容嘗試背誦。
討論:讀完全文,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從中你能悟出作者寫這篇文章時的心情嗎?(放開回答,一般要求能用最精練的詞、短語概括;回答人數(shù)不少于5人。適當板書待用)
小結(jié).引導學生回顧作者所選之景、繪景語言等內(nèi)容后明確:
志——無拘無束、任性自得 (負勢爭高,息心忘反) 突破束縛同時又不被身外之物所累。怡然自得,輕松自如。
生平簡介:吳均(469~520)南朝梁文學家。字叔庠,吳興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官奉朝請。通史學。其文工于寫景,尤以小品書札見稱,文辭清拔,表現(xiàn)沉湎山水的生活情趣;時人或仿效之,稱為“吳均體”。亦能詩,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輯有《吳朝請集》。別有小說《續(xù)齊諧記》。
總之,生平多坎坷,雖亟思奮發(fā)有為,但終未顯達,因而有些消極遁世的思想情緒。
3、體會寫作特色
朗讀:全體朗讀、嘗試背誦
提問:讀到現(xiàn)在,你覺得本文最大的特點是什么?
。ǚ砰_回答。注意引導學生關(guān)注句式“兩兩相對”的特點及其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
三、作業(yè)
1、比較閱讀:小石潭記(柳宗元)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huán),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碪,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同游者,吳武陵、龔古、余弟宗玄。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日恕已,日奉壹。
吳文尚自然,少人之活動。意境是天然生成的,人只需去感受即可。
而柳文人的活動更多。意境的生成是需要人的活動的,人是景的有機組成成分。
吳文句式井然,有韻律。柳文語言活潑,形式自由。
2、探究活動:補寫一封結(jié)構(gòu)完整的書信
《與朱元思書》是一篇無頭無尾的文章,但與晉宋時期簡牘體的比較分析來看,其風格極為合拍。當時的書簡體大都信筆拈來,隨興而止。而且這種文體直到清末依然不衰,是為四六體的典范。但是,既然是一封無頭書,就有他的可利用之處。為此,可要求學生"用現(xiàn)代書信的格式,保持原文的語氣,語調(diào),補出全文的開頭和結(jié)尾,寫成一封結(jié)構(gòu)完整的現(xiàn)代書信"。對于高中的學生來講,寫信并不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難的是基于這篇原文而把一封古今結(jié)合的信寫好。
與朱元思書教案 篇6
21《與朱元思書》教案11
一、教學目標
1、掌握常見的文言詞匯。
2、欣賞作者筆下的富春江奇特秀麗的景色。
3、閱讀和背誦全文。
二、教學重難點:
1、重點:有感情的朗讀和背誦全文,體會文章中的字詞句。
2、難點:本文的寫作特色。
三、教學方法:
教師點撥,學生討論探究。
四、課時安排:一課時
五、教具:多媒體。
六、教學過程:
1、導入:祖國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遼闊大地,江山是如此多嬌,千百年來,有多少文人墨客為之贊嘆,為之傾倒,為之描繪。又有多少仕途失意和懷才不遇之士,為了躲避世俗社會,退隱山林,寄情于山水之間,以排遣心中的郁悶。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與朱元思書》就是其中一篇。(板題)這篇雖是書信,卻是一篇出色的寫景小品文。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品賞作者吳均筆下富春江沿途的奇山異水。請大家打開課文,先看看注釋,說說吳均是何許人也?(學生說后,屏幕展示作者簡介)
2、看視頻聽名人朗讀課文。要求學生注意語速和感情,邊聽邊劃出難認難讀的字詞并說一說。(學生說后,屏幕展示課文生字詞,再集體讀一遍。)
3、學生自讀課文,劃出自己喜歡的句子,品讀它,欣賞它并力求當堂背誦。
4、讓學生反復閱讀課文,探究課文內(nèi)容。
、龠呑x邊發(fā)現(xiàn)問題。
、谔岢鲎约喊l(fā)現(xiàn)的問題在組內(nèi)討論解決。
、劢M內(nèi)解決不了的問題提出班內(nèi)共同解決。
5、在探究理解課文的基礎(chǔ)上背誦。
6、學了本文,大家想一想,說說本文寫作上好在哪?還有哪些不足?
學生說后屏幕展示:
優(yōu)點:多用對偶,句式整齊,朗朗上口
用詞精練,字字珠璣,無以復加,無以舍棄。
運用各種修辭手法,調(diào)動多種感覺器官寫景。
寫景狀物善用動靜結(jié)合,總分結(jié)構(gòu)一目了然。
寫景不忘抒懷,借景抒情,融情于景。
不足:根據(jù)總寫 “奇山異水”到分寫的寫作結(jié)構(gòu)應先寫“奇山”再寫“異水”。
七、拓展:找出描寫上面圖片的句子,并選其中你喜歡的句子擴寫一段話。
八、小結(jié):學生說后,屏幕展示。
九、作業(yè):
、、收集描寫山水的詩句,在班上交流。
、、仿本文的寫作結(jié)構(gòu)和方法,寫你見過印象最深的景色。
十、板書:
(一)、總寫:奇山異水
清 ----千丈見底,直視無礙。 異水
急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視覺)
。ǘ┓謱
高山寒樹,軒邈成峰
奇山泉水作響,好鳥成韻,
蟬鳴不窮,猿叫無絕 (聽覺)
自主學習確定主體地位
《與朱元思書》課堂教學點評:
這節(jié)課 ,老師主要以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為主線,始終以各種手段構(gòu)建和諧的教學平臺,很好的突破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具體體現(xiàn)在:
一、擺正師生關(guān)系 ,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
“閱讀教學是學生、老師、文本之間的對話 ,課堂應是師生互動,心靈對話的舞臺,應向在場的每一顆心靈都敞開溫情的懷抱。”鄭教師正是居于這一點考慮,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他的一言一行和課堂的組織形式,都折射出教師新型的角色定位,在教法的設(shè)計上主要以學生的自讀、自悟、質(zhì)疑、討論為主。我計算了一下,教師講話和活動用18分鐘,其余時間都給了學生。所以說在課堂的組織形式上,教師始終注意放手讓學生參與學習,為學生營造了一個平等、寬松、民主、安全、愉悅的學習氛圍,較好等地確定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挖掘了他們的創(chuàng)造潛能,激發(fā)了他們學習語文的內(nèi)驅(qū)力。
二、以讀為本 ,體現(xiàn)散文教學特點。
這篇散文語句優(yōu)美 ,適于朗讀,有多年教學經(jīng)驗的鄭教師,因此注重朗讀的指導,讓朗讀貫穿課堂教學的始終,教師靈活的運用錄音范讀、指名讀、齊讀、自由讀、快速讀等多種形式,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讀中感悟,讀中生疑,讀中答疑。并且每次朗讀都帶有明確的目的。例如第一次聽錄音朗讀,要求學生把握語調(diào)感情,解決難字詞;第二次指名讀,要求同學進行朗讀方面的點評;第三次自由朗讀,要求劃出喜歡的句子并說明喜歡的原因,同時齊讀這些優(yōu)美句子;第四次默讀,要求同學從中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這樣,通過朗讀讓學生從中自我感悟,自我認識,培養(yǎng)了學生的評價能力,同時糾正了自身的不足,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朗讀水平和欣賞能力。
三、以問題意識為主調(diào) ,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精神。
在課堂上 ,教師注意以“問題”來統(tǒng)領(lǐng)整個學習過程,引發(fā)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并通過師生合作探究問題、解決問題。這就很好的打破了過去那種被動式接受知識的弊端,那種方式缺乏學生的主動參與,教學時都是由教師事先設(shè)制好一系列問題,然后引誘學生陷入老師事先安排的陷阱里,按照老師設(shè)制好的思路,進行機械的學習和解答,限制了學生的多向思維和發(fā)散思維.這節(jié)課老師很好的打破了這個格局,注意以“問題本位”作為學習的'主要方式。整節(jié)課除了老師為引導學生進行更深層的感悟而提出3個疑問外,其余都是讓學生自己質(zhì)疑和答疑(一共提出了13個問題)。這有利于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發(fā)展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精神。
四、遷移運用 ,不斷升華。
學完課文后 ,老師因勢利導,把課內(nèi)知識向
外輻射開來,讓學生進行有機的訓練。例如老師展出了一幅圖片,要求同學從課文中找出描寫這幅圖片的句子,然后選取其中一些自己喜歡的句子,擴寫成一段話。這就訓練學生的知識實際運用能力,它極大的拓展了課堂的涵蓋面,擴大了訓練量,增強了穿透力。通過課內(nèi)外結(jié)合,進一步融匯了所學的知識,使學生的感悟和能力得到提升,有效的提高了課堂教學質(zhì)量。
另外 ,對于語文教學,教師不僅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廣闊的精神空間和施展的余地。同時還要以情激情,在激情中提升學習的興趣和動力,在激情中激發(fā)感悟和創(chuàng)新。所以說如果老師在課堂上的情感更熱烈一些,那就是錦上添花了。
【與朱元思書教案】相關(guān)文章:
與朱元思書教案12-09
《與朱元思書》教案03-01
《與朱元思書》教學教案11-29
與朱元思書優(yōu)秀教案03-06
精選與朱元思書教案九篇04-11
精選與朱元思書教案四篇07-10
精選與朱元思書教案八篇09-24
與朱元思書語文教案10-13
【精選】與朱元思書教案4篇10-28
與朱元思書教案四篇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