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坐敬亭山教案集合5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獨坐敬亭山教案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獨坐敬亭山教案 篇1
一、教學目標:
1.認識2個生字,會寫5個生字,正確讀寫課文中的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默寫《獨坐敬亭山》。
3.學習通過看注釋,邊讀邊想象畫面等方法,感知詩詞大意,用自己的話說詩句大意。
二、教學重點:品味詩句,指導背誦,積累語言。
三、選文目的:通過對詩句的誦讀和欣賞,感受南方自然風光之美。體驗詩人的思想感情,同時積累古詩名句,增強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之情,增加文化積累。
四、教學準備:李白的詩《望廬山瀑布》《靜夜思》等。
五、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李白是我們十分熟悉的詩人了,我們學過不少他寫的`故事,大家能背誦出幾首嗎?(學生背誦古詩)
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手李白的詩《獨坐敬亭山》。(板書課題,生書空、齊讀)
(二)知詩人,解詩題。
1.知詩人。李白,唐代詩人,他寫的詩又多又有名,所以人們又稱它為“詩仙”,(介紹歷史背景。)
2.解詩題。“獨”是指獨自一個人。請同學們看注釋了解敬亭山。
師:李白一個人坐在敬亭山上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呢?請大家朗讀全詩,體會李白的心情。
3.檢查生字,朗讀全詩。
課件出示生字生詞,指名認讀,領讀。出示全詩,全班齊讀,教師指導古詩停頓并范讀。
(三)悟詩意,覺詩境。
師:請同學們讀一讀詩的前兩句,說說你的理解。
1.重點引導“眾”與“孤”之中蘊含的多與少之意,“盡”與“閑”對比教學,結合歷史背景,理解詩人當時的心情。
2.小結前兩句:仰望天空,只見幾只鳥兒向遠處飛去,直到看不見影子;一片白云也慢悠悠的越飄越遠,四周一片寂靜。
3.師:請同學們讀一讀后兩句,后兩句詩中作者又看到了什么?
4.讀詩句,小組討論詩句含義。
5.小結后兩句:我靜靜的凝視著山,覺得山也在看著我,好像在相互交流,彼此誰也看不夠,此時,此刻,我的心里似乎只有敬亭山了。
6.過度:作者為何心中什么也不想,只有那座不言不語的高山呢?古人寫詩往往是為了表現自己的心情,(了解李白不同時期的詩和他當時的境遇,體會本詩抒發(fā)的情懷。)
朗誦全詩,熟讀能誦。
總結全課。
獨坐敬亭山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借助注釋,正確理解古詩的大概意思。
2、咀嚼重點詞語,感受詩人的感情變化。
3、能夠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和默寫。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唐代時我國詩歌創(chuàng)作最繁榮、最輝煌的時代,涌現了一大批優(yōu)秀的杰出詩人,你知道唐代有哪些著名詩人?(生交流) 唐代詩人燦若星空,其中有一位詩人才華橫溢,縱情山水,把酒吟詩,詩酒名聞天下,被人們稱為“詩仙”,你知道他是誰嗎?(生答李白)
二、板書課題,揭題
1 、今天我們學習李白的一首千古名作(板書:獨坐敬亭山)
2、生讀題
3、理解題意:“獨”是什么意思?有哪位同學到過敬亭山游玩,知道敬亭山在哪嗎?
4、敬亭山自古就是文人雅士聚聚之地,李白為什么會獨坐敬亭山呢?
三、讀詩,讀出詩歌的節(jié)奏與韻律
1、 默讀古詩,有沒有不認識的字? 生自由讀詩兩遍,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 聽說我們班的同學古詩讀得特別好,指名讀,(評價 很有詩人風范)齊讀
3、 詩歌朗讀形式多樣,想不想嘗試合作讀。(要求 讀出詩歌的節(jié)奏)
4、分組合作讀,每小組一句 男女生疊讀(疊讀前三 后二) 師生疊讀
5、讀詩的最高境界是讀出詩的韻味, 古代的讀書人讀詩搖頭晃腦,抑揚頓挫
四、范讀詩歌,想象畫面
1、閉上眼睛,用心傾聽朗誦想象畫面
2、同學們,告訴老師,你仿佛看見了什么?(鳥飛 云飄 佇立的大山 孤獨的詩人)你的腦海中是不是浮現這樣的畫面?
3、置身于這樣的境界,你有何感受?(景美 寂靜 孤獨)
五、作業(yè):
背誦古詩
第二課時
一、學習詩歌一二句,感受詩人的孤獨。(板書 鳥飛 云去 孤獨)
理解“盡”,說“眾鳥高飛盡”詩意;理解“孤”“閑”,說“孤云獨去閑”詩意
二、 教師介紹創(chuàng)作背景
鳥飛云去本是常見的自然現象,在詩人的眼中,為何會如此的孤獨寂寞呢?(生交流,師小結: 被貶離京城,十年漂泊,遠離故土與親人,世態(tài)炎涼,好友遺忘,看見鳥飛,云去,有感而發(fā),觸物傷懷,難怪這樣的孤單寂寞!)
三、學習詩歌三四句,感受詩人的不獨。
相看是什么意思?(相互看;你看我我看你)誰和誰相看?(李白與敬亭山)會怎樣看?(含情脈脈 四目相對 默默對視)(板書:相看)
同學們,詩人是第一次登上敬亭山嗎?{不是}你們知道詩人這是第幾次登上敬亭山嗎?第七次啊!詩人這么多次登上敬亭山,難道僅僅是為了欣賞敬亭山的美麗風景嗎?(不是)在詩人眼中,在詩人心里,敬亭山難道僅僅是一座山嗎?你說!(不是)僅僅是一座山嗎?你說!(不是)在詩人眼中,在詩人心里,敬亭山哪里是一座山啊,他分明就是詩人的'一位朋友,一位永遠不會離開他,永遠不會拋棄他,永遠與他相依相伴的朋友啊!一位孤單時可以做伴,寂寞時可以傾訴的朋友啊! 有了這樣的朋友,詩人還好孤獨嗎?(不會)還會寂寞嗎?(不會)難怪詩人會寫下這樣的詩句——“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李白一生不畏權貴,命運坎坷,懷才不遇,壯志難酬,心中自有說不出的孤獨 寂寞與憂傷,只有流連山水、登高望遠之時,才是他最快樂的時候。同學們,當李白登上敬亭山時,他的心情怎樣?(喜悅 高興 激動)是啊,李白是與敬亭山心有靈犀、兩兩相悅啊!(板書:相悅)
四、教師小結:
(結合板書)漂泊他鄉(xiāng),無人相伴是,李白與敬亭山相看、相知、相悅,從大山中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從大山中汲取人生的力量,排解內心的憂傷,寫下了千古傳頌的《獨坐敬亭山》(生有感情的讀詩) 實際上,詩人愈是寫山的“有情”,愈是表現出人的“無情”;而他那橫遭冷遇,寂寞凄涼的處境,也就在這靜謐的場面中透露出來了!办o”是全詩的血脈。這首平淡恬靜的詩之所以如此動人,就在于詩人的思想感情與自然景物的高度融合而創(chuàng)造出來的“寂靜”的境界,無怪乎沈德潛在《唐詩別裁》中要夸這首詩是“傳‘獨坐’之神”了。
五、自由讀誦,背誦
獨坐敬亭山教案 篇3
《獨坐敬亭山》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創(chuàng)作的一首五言絕句。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學習,《獨坐敬亭山》一詩的生字。
理解詩歌的意思,由詩句想象畫面。
朗讀詩歌,背誦詩歌。
教學準備
課前布置學生自學生字詞,自主了解詩人的生平。
教學圖片
教育過程
導入新課
了解李白。
由《早發(fā)白帝城》一詩引出李白
李白簡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其詩風雄奇豪放,想象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他善于從民歌、神話中汲取營養(yǎng)私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麗絢爛的色彩,是屈原以來積極浪漫主義詩歌的新高峰。與杜甫并稱李杜。
學生自由討論有關李白的詩或故事
寫作背景
敬亭山在宣州(現在安徽宣城),宣州是六朝以來江南名郡,大詩人如謝靈運、謝朓等曾在這里做過太守。李白一生曾七游宣城,這首五絕寫于天寶十二年(753)秋游宣州時,是李白離開京城長安后,經過了長達十年的漫游,來到宣城時寫的。長期飄泊生活,使李白飽嘗了人間辛酸滋味,看透了世態(tài)炎涼,從而加深了對現實的不滿,增添了孤寂之感,然而傲岸倔強的性格仍一如既往。這期間,他寫了大量的借游仙、飲酒的方式排遣苦悶的詩,也寫了許多寄情山水、傾訴內心情感的詩。此詩寫獨坐敬亭山時的情趣,正是詩人帶著懷才不遇而產生的孤獨與寂寞的感情,到大自然懷抱中尋求安慰的生活寫照。
板書課題《獨坐敬亭山》,學習生字亭
獨坐敬亭山
亭
點擊查看圖片
指出亭字是后鼻韻母。
朗讀課文,讀準字音
學習詩歌,有感情的朗讀詩歌
聽錄音
劃出節(jié)奏
獨坐/敬亭山
眾鳥/高/飛盡
孤云/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
只有/敬亭山
詞語意思
獨坐:
敬亭山:在宣州(現在安徽宣城北郊),古名昭亭山,山上有敬亭
眾鳥:
高飛盡:
獨去閑:
厭:
了解詩句意思。
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的意思是: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的意思是:
賞析本首詩
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看似寫眼前的景象,其實,把孤獨之感寫盡了:
眾鳥高飛盡,天上幾只鳥兒高飛遠去,直至無影無蹤。眾鳥一般可以讓我們想到什么?本來可以讓我們聯想到山中閑靜寧謐的.場景,群鳥兒在空山中婉轉鳴啼,多有情趣啊!而眼前,眾鳥高飛,離人卻是越來越遠,一個高字擴展了空間:抬頭仰望,空闊的藍天上,鳥兒在遠走高飛,直至看不見!一個盡字,增強了這句的表現力度,可以想見李白這時的萬般惆悵。運用這種烘托寫法的,還有很多,例如……
后句中,默默的云也在漸漸飄走。而云并非滿天白云,原本就只是孤云無伴,偏偏還悠閑地慢慢地飄離。慢慢地越飄越遠,似乎世間萬物都在厭棄詩人。小精靈
詩人以閑寫出了孤云的狀態(tài),突出了離去的過程,讓我們在品味孤云離去的狀態(tài)時,感知詩人內心的不忍和無奈,令人回腸蕩氣。
盡閑兩個字,把我們引入一個靜的境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鳥的喧鬧聲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靜;在薄云離散之后感到特別的清幽平靜。它們都似乎有靈性,不愿與詩人為伴,遠離詩人而去,只留下一個闊大茫茫的空間,詩人坐在這樣的空間之中,更顯孤獨和渺小。其實,山林的鳥是飛不盡的,云也不會飄游到天外。在詩中,眾鳥孤云都離詩人而去,這是詩人情感外露的結果,是詩人有意創(chuàng)造為表現自己的孤獨情感的茫?臻g。這種生動形象的寫法,能給我們以聯想:李白坐在那里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他眼看著眾鳥、孤云漸漸飛去,眾鳥和孤云都離開了敬亭山,只有自己依舊坐在那里欣賞著它,勾畫出他獨坐出神的形象,為下聯相看兩不厭作了鋪墊。
三、四兩句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用浪漫主義手法,將敬亭山人格化、個性化。盡管鳥飛云去,詩人仍沒有回去,也不想回去,他久久地凝望著幽靜秀麗的敬亭山,覺得敬亭山似乎也正含情脈脈地看著自己。他們之間不必說什么話,已達到了感情上的交流。 相看兩不厭表達了詩人與敬亭山之間的深厚感情。相兩二字同義重復,把詩人與敬亭山緊緊地聯在一起,表現出強烈的感情。同時,相看也點出此時此刻唯有山和我的孤寂情景與兩字相重,山與人的相依之情油然而生。結句中只有兩字也是經過錘煉的,更突出詩人對敬亭山的喜愛。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鳥飛云去又何足掛齒!這兩句詩所創(chuàng)造的意境仍然是靜的,表面看來,是寫了詩人與敬亭山相對而視,脈脈含情。實際上,詩人愈是寫山的有情,愈是表現出人的無情;而他那橫遭冷遇,寂寞凄涼的處境,也就在這靜謐的場面中透露出來了。辛棄疾的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亦如是。 與這一句非常類似。
眾鳥、孤云的動與敬亭山這靜對比更加突出了詩人的無奈!
詩人筆下,不見敬亭山秀麗的山色、溪水、小橋,并非敬亭山無物可寫,敬亭山極目如畫,然而風景如畫又怎么樣?我們并不知道詩人相對于山的位置,或許是在山頂,或許在空闊地帶,然而這些都不重要了。本詩的寫作目的不是贊美景物或者借景抒情,而是借此地無言的景色,抒發(fā)內心無奈的情感。詩人在被擬人化了的敬亭山中尋到慰藉,似乎少了一點孤獨感。然而,恰恰在這里,詩人內心深處的孤獨之情被表現得更加突出。人世間的深重的孤獨之情,詩人人生悲劇的氣氛充溢在整首詩中。
聯系自己實際談問題:
我們有沒有過李白的這種孤寂感覺?誰能舉例說明?
我們是怎么排遣這種孤寂帶來的苦悶感覺的呢?
拓展學習李白的其他寫景詩歌
這首詩與上首有許多類似之處
《月下獨酌》
【其一】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 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相交歡, 醉后各分散。
永結無情游,相期邈云漢。
李白是個樂觀灑脫的人,這在他的很多詩中都表現出來的,請大家再看一首: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課堂小結
李白對大自然有著強烈的感受力,他善于把自己的個性融化到自然景物中去,使他筆下的山水丘壑也無不具有理想化的色彩。他用胸中之豪氣賦予山水以崇高的美感,他對自然偉力的謳歌,也是對高瞻遠矚、奮斗不息的人生理想的禮贊,超凡的自然意象是和傲岸的英雄性格渾然一體的。同時,李白又寫了許多具有晶瑩透剔的優(yōu)美意境的山水詩。李白的山水詩與其說是對自然形貌的逼真描繪,不如說是按詩人個性被改造和理想化了的圖景。他只求把握整體的氣勢或氛圍,而略去具體的細節(jié),甚至連觀照景物的視覺轉移的順序也往往毫不在意。李白的山水詩又是無往而不抒情的,他善于把山水物色和特定的情緒滲透、交融在一起,在景的形勢和情的特征之間有著同構互感的微妙的
布置作業(yè)
李白深情地看著敬亭山,輕輕地對他說:……請把他想對敬亭山說的話,寫出來。
對這個孤獨哀愁的李白,你想安慰安慰他嗎?怎么安慰他呢?
獨坐敬亭山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學習生字詞語。
2、會有感情的朗讀古詩,背誦古詩,默寫《獨坐敬亭山》。
3、會通過看注解,邊讀邊想象畫面等方法,感知詩詞大意,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孤獨寂寞之情。
教學重點:
重點品味詩句,背誦古詩,積累語言。體會詩人孤獨寂寞之情。
知識鏈接:
《獨坐敬亭山》這首詩是李白天寶十二年(公元753年)秋游安徽宣州時所作。當年,詩人被迫離開長安已整整十年,世態(tài)炎涼,長期的漂泊生活使他飽嘗了人間心酸的滋味,孤舟之感倍生。詩人通過對敬亭山的描寫,抒發(fā)了因懷才不遇而產生孤獨寂寞的感情,也正是詩人投身到大自然懷抱,以山為伴,尋找安慰的真實寫照。
一、導入
師:同學們知道李白嗎?(知道)那你能給我們來介紹一下李白嗎?(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我國唐代的偉大詩人。其詩風雄奇豪放,想象豐富,音律和諧多變。開創(chuàng)了浪漫主義詩歌的新高峰。被稱為“詩仙”,與杜甫并稱“李杜”。)
師:李白的詩我們已經學過不少了,誰來背一首?根據學生的背誦相機點撥。《望廬山瀑布》——寄情山水的詩人!鹅o夜思》——鄉(xiāng)愁滿懷的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重情誼、珍友誼的李白
二、學習生字詞
1、同學們都預習的很認真,看來字詞關是攔不住大家了。屏幕上的8個詞語如果你都認識,就給老師一個自信的笑容。那就開火車吧。
2、是不是老師隨便指哪一個詞語都難不倒四年級一班的同學們啊?打亂順序讀。
3、強調“敬亭山”------敬亭山在哪里?(江南,安徽)
強調“兩不厭”------注釋中如何解釋“厭”,那么不厭是什么意思?“兩不厭”又怎樣解釋?
強調“孤云”------孤云是多少白云?只有一朵。白云的伙伴呢?早就走了,這是最后一朵,也將要“獨去閑”了。悠閑自在的飄走了。
4、出示:“盡”在字典里的三種解釋,全部;完了,沒有了;用了很大的力氣!案唢w盡”里面你怎樣理解“盡”字的意思?“高飛盡”又怎樣解釋?“眾鳥高飛盡”呢?
三、理解詩句,體會感情
(一)從題目上感悟
師:知道敬亭山在哪兒嗎?(生答)
師:我們通過預習已經知道了。敬亭山在安徽省宣州市郊。大詩人李白一生七次到過宣州,多次登臨過敬亭山。在李白之后,白居易、杜牧、蘇東坡等等這些大詩人也都先后去過,并且在那里留下了大量的'詩文,所以敬亭山后來被稱為“江南詩山”。好,誰再來讀題目?注意敬亭山前面還有“獨坐”兩個字。(生讀)
3、李白來到敬亭山下,坐下來欣賞對面山上的美景。有知心朋友陪伴嗎?有只可愛的小鳥陪伴也行啊,有一朵白云相伴也很悠閑啊!(生回答,都沒有并說說從哪句詩里知道的。)
4、沒有伙伴,你覺得李白是怎樣的心情?板書:獨。
5獨坐敬亭山的意思是( )學生填空,理解題目的意思。
6、誰愿意來當一次小演員,把自己變成李白,讀一讀自己的這首詩的題目。
7、知道孤獨憂傷的語氣要低沉,緩慢。練習朗讀題目。
8、李白為什么會孤獨,會憂傷呢?一起來了解一下李白當時的處境,寫作的背景。
(二)細讀詩文,理解含義
1、課件出示全文。讓我們繼續(xù)穿越時空,以李白的身份,讀讀自己寫的這首詩。還要注意用上李白的語氣啊。
2、你從哪些詞語中體會到李白很孤獨?(重點理解高飛盡,獨去閑,第一句詩的含義。)
3、寂靜的山上沒有一只鳥,沒有一片云,此時此刻有誰愿意懂李白的心,留下來陪陪他呢?(敬亭山)
4、李白的眼里有鳥嗎?有白云嗎?只有什么?
5、李白看著敬亭山,敬亭山也同樣看著李白。孤獨的山看著孤獨的人,孤獨的人看著孤獨的山,-----相看兩不厭,怎么看也看不夠。所以說--------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6、此時李白深情的看著敬亭山,輕輕的說:“ ”
敬亭山也深情的看著李白,輕輕的說:“ ”
把要說的話寫在課本的空白處。(強調學習方法:讀書時,邊讀邊想,邊想邊記,這是學習的好方法。)
7、學生匯報之后,老師引讀。
此時此刻,李白相對敬亭山說:“連白云和小鳥都不喜歡我了,只有你愿意留下來陪我。我們倆真是------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李白還想對敬亭山說:“我們兩個孤獨的好朋友在這么清靜的地方,真是------”
敬亭山也想對李白說:“ ”
8、李白愿意把敬亭山當做自己的好朋友來傾訴心里的話,我們可以體會到李白對敬亭山的什么性情?(板書:寄情山水)
9讓我們再一次以李白的身份讀課文,看自己是不是已經理解了每一句詩的含義。出示詩句含義。讀讀記記。
10、指導背誦。
四、回顧總結
說一說這節(jié)課的學習有了哪些收獲?
五、作業(yè)小超市
1、練習背誦并默寫《獨坐敬亭山》。
2、熟練朗讀《望洞庭》和《憶江南》。
3、搜集一些描寫山水風光的古詩詞。
獨坐敬亭山教案 篇5
第一課時
獨坐敬亭山
激趣導入
導語:我們先進行課外知識搶答:唐朝是我國古詩創(chuàng)作最旺盛的時期,在眾多詩人中有兩個最有名的詩人,他們是誰?(詩圣、詩仙)
揭題。誰來背背李白的`詩,會幾首就背幾首。
釋題,簡介背景
讀題,看注釋,結合插圖,介紹背景。
過渡:李白坐在敬亭山上看到些什么,想到些什么呢?
學生自學,初步理解
自讀古詩,做到五不。
自讀古詩,思考問題,并根據注釋,結合插圖,逐句說說詩意。
四人小組合作學習
互讀古詩,檢查是否做到五不。
交流詩意。
全班交流
1、指名回答,評議交流。
2、老師點撥:閑是悠閑的意思,在說句意時,要作詞序的調整。即一片白云悠閑地飄去。厭的注釋是滿足。在說句意時要進行適當的變通。
3、學生質疑。師生共同解答。
4、在理解詩意的基礎上,想象一下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是一幅怎樣的畫面。可以用語言描述,也可以用畫面表現。
指導朗讀
1、《獨坐敬亭山》圍繞著靜來寫,朗讀時注意語調輕緩,節(jié)奏要緩慢;通過朗讀,表達詩人如找到了知己似的一種輕松感。
2、多種形式讀詩:指名讀同位讀小組讀齊讀等。
吟讀,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1、自由吟讀。
2、討論:詩句表明了詩人怎樣的心境?你最欣賞哪一句?
望洞庭
形象感知,揭示詩題
出圖。你知道洞庭湖嗎?誰來介紹一下?我們來欣賞詩人劉禺錫是怎樣描寫的。
【獨坐敬亭山教案】相關文章:
獨坐敬亭山教案11-08
《獨坐敬亭山》教案03-08
獨坐敬亭山優(yōu)秀教案12-09
《獨坐敬亭山》教案6篇07-16
獨坐敬亭山教案15篇01-22
獨坐敬亭山教案(15篇)02-13
獨坐敬亭山教案14篇02-24
《獨坐敬亭山》教案14篇03-08
獨坐敬亭山原文賞析03-13
獨坐敬亭山原文及賞析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