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大班科學公開課教案范文十篇
作為一名老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恰當?shù)剡x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大班科學公開課教案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班科學公開課教案 篇1
【教學目的】
1、讓幼兒初步了解影子產生的原因,嘗試探索影子與光線及時間的關系。
2、激發(fā)幼兒對生活中影子現(xiàn)象的興趣。
3、培養(yǎng)幼兒樂于動手、積極操作的探索能力。
4、培養(yǎng)幼兒對科學現(xiàn)象進行探索的興趣。
5、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教學準備】
1、投影儀,電腦,CAI課件,臺燈,透明膠片、不透明紙、剪紙娃娃、紙盒、娃娃等;手電筒若干、玩具若干;
2、幼兒能區(qū)分透明與不透明物體,能夠用肢體動作表現(xiàn)各種小動物。
【教學過程】
1、觀看屏風表演,引出課題。
提問:你是怎么知道的?影子是怎么產生的呢?
2、投影小實驗:影子的產生。
(1)分別拿一張透明膠片和不透明卡紙放在近光源的光線前面,讓幼兒討論:為什么膠片在光線下沒有影子,而卡紙在光線下卻能產生影子?
(2)幼兒自由探索:哪些物體在光線下能產生影子,哪些物體在光線下沒有影子?
小結:透明的物體擋不住光,不透明的物體擋住了光線,光線闖不過去,這就產生了影子。
(3)看影子,做動作,關閉燈源,讓幼兒知道有光才會有影子的產生;沒有光就不能產生影子。
3、探索影子與光線的關系。
(1)幼兒自由探索,了解影子的不同變化。
(2)教師演示小結:當物體離光源越遠時,物體的影子越小;當物體離光源越近時,物體的影子越大;當光線從左邊斜射在物體上時,影子在物體的右邊;當光線從右邊斜射時,影子在左邊;當光線從后邊斜射時,影子在前邊;當光線從上邊直射時,影子在下邊……
4、看課件聽故事,了解在不同的時間里影子的不同變化。
5、談話:知道影子在生活中的運用。
6、影子游戲。
【活動反思】
1、教學語言不夠精練
教師語言的適意和適境,對美術教師來說,是一個最基本的要求,也是美術教師外部形象留給學生最直接最直觀的印象,小而言之,關系到學生美術學習的興趣;大而言之,關系到學生的'審美情趣、道德情懷等等。在本節(jié)課中,我的教學語言雖然能緊扣教學環(huán)節(jié)進行,但是某些語言不夠精練、準確,這是我在今后的教育教學中需要不斷改進、摸索的。
2、效果突出的學生作品不多
由于學生是當天上課當時見面,我對他們的情況不掌握,對其繪畫知識、創(chuàng)作水平缺乏了解,全體學生雖然在課堂上積極動手、動腦,都對自己的作品充滿了自信和滿足(在評價、展示他們的作品時可以看出),我也分層次、分布步驟做了示范和指導,但是效果突出的學生作品不多。
3、播放課件時,沒有及時轉換展示狀態(tài)
在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機動環(huán)節(jié))展示三幅作品時,由于我忙于用充滿感情、生動的語言介紹作品,忘記將實物投影狀態(tài)轉換為電腦屏幕狀態(tài),致使學生“只聞其聲,不見其作”。其實只要我稍微關注一下學生當時的面部表情,就會立即發(fā)現(xiàn)這個問題。可見教學過程中教師隨時關注學生的重要性。我認為這是本課教學中的一個最大不足。
大班科學公開課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探索將長條形紙制作成麥比烏斯圈,并等分不同的次數(shù)后會產生不同的現(xiàn)象。
2、大膽與同伴交流自己的操作方法和發(fā)現(xiàn),對科學現(xiàn)象感興趣。
活動準備:
1、人手三張長條形的蠟光紙,剪刀一把,固體膠,每組若干個麥比烏斯圈供幼兒觀察。
2、視頻、過山車錄像一段、圖片立交橋。
活動過程:
一、師生互動,集體制作圓圈,發(fā)現(xiàn)圓圈等分后變成了兩個一樣的.圈。
小朋友看老師帶來了什么?請你想想紙條怎樣變成一個圈?猜猜從中間剪開它會變成什么?
集體制作紙圈,再將紙圈沿中線剪開。
二、探索麥比烏斯圈。
1、觀察麥比烏斯圈是怎樣制作成的,猜測沿中線剪開會是怎樣的。老師記錄。
2、幼兒嘗試制作麥比烏斯圈。
3、觀察二等分麥比烏斯圈后的變化,大膽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老師記錄操作結果:一個象八字的大圈。
4、猜測三等分麥比烏斯圈的結果,并嘗試探索發(fā)現(xiàn)圈的變化,激發(fā)對麥比烏斯圈現(xiàn)象的興趣。
5、觀察和交流探索結果并作記錄。一個大圈連著一個小圈。
三、拓展并了解麥比烏斯圈在生活中的運用。播放過山車的視頻和城市立交橋的圖片,感受麥比烏斯圈帶給人類的方便和快樂。
四、延伸:展示畫有三條等分線和四條等分線的麥比烏斯圈,引發(fā)幼兒再次探索的欲望,發(fā)現(xiàn)等分不同次數(shù)后麥比烏斯圈變化,感受圈的神奇。
大班科學公開課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千百年來,廣袤而又神秘的宇宙令地球人遐思和向往,所以,在幼兒期開展關于天文的科學活動,既是幼兒興趣所向,又為幼兒自主進行探索活動打下基礎。本活動把幼兒的目光從太陽系伸展到遙遠的星座,讓幼兒學習到一定的星座知識的同時,拓展幼兒的形象思維,激發(fā)幼兒的探索欲望。
【活動目標】
1、知道天蝎座、獅子座、仙女座、雙魚座等星座的名稱和形狀。
2、掌握認識事物的一種方法——命名法。
3、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fā)現(xiàn)。
4、能積極地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激發(fā)進一步探索事物變化的愿望。
【活動準備】
1、關于“太陽系”和“星空”的flash課件。
2、操作材料:星座卡一套;星星圖一份;各種星座圖形。
3、水彩筆、畫紙。
【活動過程】
一、科學家(教師)駕駛航天飛機(教師雙手平舉模仿航天飛機飛翔狀)到班上接幼兒,一起去拜訪太陽系的一家。
師:“科學家的航天飛機來接小小科學家嘍!”(口中發(fā)出飛機馬達的聲音,把幼兒帶入情境)。
師:“穿越大氣層,現(xiàn)在回過頭來看看地球……”(一邊把幼兒引到電視前,觀看課件)。
二、引導幼兒認識新的星座。
1、觀看“太陽系的一家”,引出今天的任務——與五個星座建立外交關系。
2、認識五個星座。
。1)請幼兒坐到座位上,教師出示一張布滿星星的圖片,并問幼兒:“這些星星這么亂,我們怎樣與它們建立關系,并記住這些星星。俊
。2)引導幼兒回憶老師記小朋友的方法——記名字(認識新事物的方法——根據(jù)特征命名)。
。3)播放課件星星的圖形,并提問圖形像什么,然后介紹星座的名稱。(必須告訴幼兒,這些星座的名字是以前的科學家已命名好的)。
3、“給星座找座位”比賽。
(1)五名幼兒一組,幫星星找到座位。組內幼兒要互相幫助,在限定時間內評比計分。
(2)評比完畢,請幼兒到前面拼給其他人看,問幼兒:“為什么這樣拼?”
4、“誰的眼睛轉得快”比賽。
教師出示卡片上星座的名稱。先單張,后同時出示兩張;先定位,后一邊出示,一邊移動,直到移到身后。難度逐漸加大。(正確一次記一份,兩次累計得分最高組,坐飛船的最前座)。
三、遨游太空,尋找星座。
1、師:“現(xiàn)在我們駕駛航天飛機去遨游太空。”繞教室“飛”一周,坐地上,問:“我們的航天飛機還能飛嗎?”“為什么只能飛這么遠呢?如果我們去探訪那些星座,怎么辦呀?”(啟發(fā)幼兒大膽想象)“……現(xiàn)在我們發(fā)射一架遙控飛機去探索太空,你們都做駕駛員!
2、觀看“神秘的星空”課件。要求幼兒提問題,并建議幼兒互相回答問題,進行討論。
師:“我們要飛到星座上,必需造一架超光速航天飛機,那需要用到很多很多的知識,所以請小朋友努力學習。
大班科學公開課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能辨別自然界中的一些聲音,了解耳朵的用處非常大。
2.分貝填充不同的材料,自制3-5只能發(fā)出不同聲音的響罐,感受他們聲音的不同。
3.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4.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活動準備
易拉罐、紙、沙、木珠、米等。
活動過程
1.響罐在小朋友的手中發(fā)出了不同的聲音,有時像下大雨的聲音,有時像下小雨的聲音。小朋友們,你們猜一猜,這些響罐里裝的是什么?
2.搖一搖,聽一聽不同的物體在易拉罐里發(fā)出的聲音。
分別將紙放進易拉罐、沙放進易拉罐、木珠放進易拉罐、大米放進易拉罐,讓幼兒辨析聲音。
3.教室里海藏著許多可以發(fā)出聲音的物品,請你把這些物品找出來吧!
4.聽辨打擊樂器的聲音。
小建議
1.請用響罐為好聽的樂曲加上優(yōu)美的伴奏。
2.關注生活中不同的聲音,嘗試模仿各種聲音。
教學反思:
這節(jié)課中,我覺得我的活動提問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提問的效果也很好。可以說在大家的'討論下,提問的有效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幼兒不僅會說了,而且還更會問了。這樣的自由探索活動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也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熱情。孩子們在輕松、愉快地氛圍中,發(fā)揮了他們在活動中的主動性,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發(fā)展。
大班科學公開課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 了解樹的作用,初步了解一些保護樹的方法。
2、 運用已有的觀察經(jīng)驗,選擇合適的觀察方法進行觀察。
3、 激發(fā)愛護樹木、保護樹木的環(huán)保意識。
活動準備:
1、 白紙、筆每人一份。
2、 小樹苗一顆、種樹工具。
3、 激發(fā)愛護樹木、保護樹木的環(huán)保意識。
活動過程:
1、 以猜物游戲導入。
(1) 教師:今天老師想請你們猜一樣常見的東西。他是一種植物的總稱。它有根、枝干和葉子。
(2) 教師:你見過的.樹是什么樣子的?你喜歡樹嗎?為什么?
2、 遷移幼兒生活經(jīng)驗,說說樹的作用。
教師:你知道樹有哪些作用呢?
3、 出示教學掛圖,引導幼兒進行觀察。
(1) 鼓勵幼兒獨立看圖,并將觀察結果用繪圖的形式簡單的進行記錄。
教師:樹的作用有很多。這里有一幅圖,上面說了一些樹的作用,但請你仔細觀察,找找樹的作用在哪里?觀察到一個樹的作用就請你用自己的方式進行記錄,一會告訴大家,看誰找到的樹的作用最多。
(2) 幼兒獨立看圖觀察并記錄。
(3) 集體進行交流。
教師:你觀察到的樹的作用有哪些?你是怎么發(fā)現(xiàn)的?還有沒有其他的發(fā)現(xiàn)?
(4) 討論用什么方法能不遺漏地看圖。
教師:如果我們要看圖說出樹的作用,避免遺漏,該怎麼樣做呢?、
觀察這種圖時用什么順序比較好呢?
(5) 幼兒自行看圖并用兩兩相互交流。
教師:現(xiàn)在請你們按照從左到右的順序觀察圖片,了解樹的作用,并和你的同伴相互說說。
4、 討論怎麼樣保護樹木。
教師:樹的作用這么大,你們怎么保護他呢?
5、 觀察并認領自己的樹。
教師帶領幼兒到戶外找樹朋友。
教師:幼兒園里有許多樹,現(xiàn)在我們每人去找一課自己喜歡的樹,照料它、保護它,和它做朋友!
大班科學公開課教案 篇6
設計意圖
下午起床,仁雅在喝水時隨口說了一句“好熱呀”,浩新小朋友馬上對我說:“你用嘴多吹一下就不燙了。”我問孩子們:“你們還有沒有辦法使我這杯熱水快點變冷?”孩子們一口氣說出了很多辦法。幼兒在這方面已有一些生活經(jīng)驗,其實平平常常的生活往往蘊涵著豐富的科學知識。因此我設計這一活動來引領幼兒運用各種辦法讓熱水快點變冷,關注、探究身邊的科學現(xiàn)象。
活動目標
1、能用多種方法探究熱水快點變冷的秘密。
2、樂意參加科學活動,體驗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杯子,內裝有熱水;
2、溫度計(6)、冰塊、冷水、扇子、筷子、空杯子、臉盆(內裝有冷水)、毛巾等;
3、“熱水快點變涼”實驗操作記錄大表、每組一張記錄卡。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小豬喝水》故事導入,提出問題:用什么方法能讓熱水快點變涼些?
(1)組織幼兒討論,讓熱水變涼的快捷方法。
(2)請幼兒一起來分享交流經(jīng)驗。
2、教師,找出生活中易于操作的方法,記錄在“熱水變涼”的實驗操作表中。
(1)引導幼兒猜想:提出問題:哪種方法可以讓熱水的溫度降的.最低呢?
(2)請幼兒分別在并記錄表中記錄。
二、操作部分
1、操作材料,幼兒分組進行“熱水變涼”的實驗操作。
(1)操作材料,請幼兒商量,每組選用其中一種材料進行實驗。
(2)教師講述實驗操作的要求。
(3)實驗在3分鐘內讓熱水快點變涼。
(4)幼兒實驗,教師巡回指導。
(5)教師計時,3分鐘后停止實驗活動,請每組幼兒來測量熱水降溫的度數(shù),并記錄在卡片上。
2、交流分享,討論“熱水變涼”的實驗結果,并記錄在實驗操作表中。
(1)請幼兒觀察:實驗后,哪組熱水溫度降的是最低的?并記錄在操作表中。
(2)集體討論:為什么這種方法能使熱水涼的快?
三、結束部分。
教師:
(1)小朋友幫助小豬找到了能使熱水最快變冷的方法,小豬在這里要謝謝小朋友。
(2)如果使用不同的降溫方法,熱水降溫的速度也不同。我們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問題后,要學著自己去想辦法解決問題。
操作用具,結束活動。
大班科學公開課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激發(fā)幼兒參加科學實驗活動的興趣。
2、培養(yǎng)幼兒較敏銳的觀察力和初步的科學探究能力。
3、引導幼兒初步了解手電筒的結構及其安裝方法,認識電池的正、負兩極。
活動準備:手電筒人手一個、小筐五個、多媒體課件一個
活動分析: 在上一個主題《我的生活》中,孩子們非常喜歡科學活動《燈的秘密》,對于電燈為什么能夠亮起來十分感興趣。在本次活動中,我借用了手電筒這個孩子們常見的生活用品,幫助孩子們通過操作探究和試驗論證了解手電筒的結構和安裝方法。了解手電筒的簡單結構是本次活動的重點,運用集體活動和分散活動相結合的`形式,采用情景法、提問法、操作法、探究法進行突破;顒拥碾y點是認識電池的正、負極,通過引導幼兒進行比較觀察、科學探究、操作論證等方法,同時配以多媒體課件引導孩子們突破難點。
活動過程: 1、設置情景,提出問題“誰可以給我們帶來亮光?”
2、操作探究:“手電筒里都有什么?”
這是活動的重點,引導幼兒在操作中得出結論。
3、設置疑問:“手電筒為什么能夠發(fā)出亮光來?”
引導幼兒進行充分、積極的討論。
4、操作驗證:
。1)觀察電池,認識電池的正、負極。
。2)通過觀察,學習兩節(jié)電池的安裝方法。
5、知識擴展:初步了解多種高科技的手電筒和電池。
6、活動延伸:“是兩節(jié)電池連在一起亮還是三節(jié)電池連在一起亮?”
活動反思: 在進行了上次活動《燈的秘密》之后,孩子們對電的有關知識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了解了電燈、電線、鎢絲等相關知識。的確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是一次活動順利進行的有力保證,本次活動中97%的孩子對此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能夠積極的參與到活動中來。
從活動目標的制定來看:有兩點優(yōu)勢,其一與以前相比目標制定得更加清晰,層次分明,其二目標的制定符合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由于本班幼兒從小班開始一直進行著科學實驗活動,運用著各種實驗方法,所以本次活動培養(yǎng)幼兒較敏銳的觀察力,又隨著幼兒年齡的增長開始培養(yǎng)幼兒初步的科學探究能力。
從活動過程的制定和實施來看:暴露出以下幾點不足:
1、引導幼兒進行觀察和動手操作的環(huán)節(jié)進行的還不夠透徹。比如在幼兒拆開手電筒之后還應該引導幼兒全面的說出手電筒的材料,為后面的探究打下基礎,而活動中卻漏說了手電筒了還有開關、玻璃片等。
2、應該在吃透孩子上多下功夫;顒忧霸O想的是孩子們會把手電筒完全拆開卻沒有想到很多孩子并沒有這樣做,導致了后面的安裝手電筒這一環(huán)節(jié)進行得不好,沒有達到預想的后果致使75%的孩子并沒有操作安裝手電筒的過程。
3、活動進行中的靈活性還應該再加強?吹胶⒆觽儧]有把手電工拆開就應該及時的提醒孩子們或進行正確的示范加以引導,這樣就可以避免不該出現(xiàn)的問題。
4、心理素質和對待活動的認真態(tài)度還應該進一步提高。
本次活動較之以前相比也有進步的地方:例如活動的層次清晰了,更注重觀察在科學活動中的分量,能把一節(jié)電池單拿出來引導幼兒進行較細致的觀察,為后面的引導幼兒觀察兩節(jié)電池相聯(lián)的方法打下基礎。
在今后的活動中,還要取長補短不斷的積累實踐經(jīng)驗,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大班科學公開課教案 篇8
目標:
1、 知道一天的氣溫是會變化的,能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大膽地猜測一天中最高氣溫和最低氣溫的時間段。
2、 能正確使用溫度計,連續(xù)記錄一天中的氣溫變化。
準備:
1、 記錄表“一天中的溫度變化”,筆。
2、 溫度計。
過程:
1、 播報天氣預報,問題導入:
l 師:一天中的溫度一樣嗎?有什么變化?
l 老師播報天氣預報,提出問題:
每天都有一個最高氣溫,一個最低氣溫,你覺得一天中什么時間的溫度最高,什么時間的溫度最低?
幼兒討論。
2、引導幼兒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記錄猜測結果。
l 介紹紀錄表。師:我們可以用什么方法表示溫度最高,溫度最低?
l 幼兒繪畫記錄自己的猜測:一天中什么時間的'溫度最高,什么時間的溫度最低?
3、幼兒交流自己的猜測,老師大表匯總幼兒的猜測結果。
4、觀察溫度計,正確讀數(shù),并記錄溫度。
l 師:我們怎么才能知道到底什么時間的溫度最高,什么時間的溫度最低呢?
l 出示一周氣溫記錄表,介紹連續(xù)觀察、記錄的方法。
l 看溫度計,記錄當時的溫度。
l 引導孩子記住每天分時段觀察溫度計,并記錄各個時間段的溫度。
大班科學公開課教案 篇9
一、目標
1、對物體在斜面滾動的現(xiàn)象感興趣,初步感受物體移動的速度與坡度大小、坡度面光滑度有關。
2、能大膽地運用語言交流、表達,分享探索的過程和結果的樂趣。
3、養(yǎng)成細致觀察和積極實踐的好習慣。
二、準備
1、各種圓柱體積木若干,長方形木板
2、毛巾若干
三、過程
1、導入活動
。1)出示圓柱體積木及長方形木板,要求幼兒說出其名稱。(這是什么,它是什么形狀的。)
。2)告訴幼兒今天小圓柱和長方形要在一起做游戲,小圓柱想請長方形幫忙,讓它活動活動,這時長方形有點兒發(fā)愁了,不知怎么辦才好,小朋友你有辦法嗎?
2、幼兒初次操作
3、操作后提問
。1)你剛才是用什么辦法讓小圓柱動起來的'?
。2)請?zhí)鹉景宓挠變簛硎痉丁?/p>
(3)這樣把木板抬起來就象滑滑梯。
4、
把木板抬起來一點,就象小朋友所說的象滑滑梯、也象斜坡、山坡。
5、現(xiàn)在請小朋友去找一樣東西幫忙,把木板抬起來,然后讓小圓柱滾起來。
6、幼兒再次操作
提問:
。1)剛才,你是請誰幫忙的,怎樣幫忙的?
教師根據(jù)幼兒的講述,把二塊木板的一頭放得不一樣高低,然后讓它滾,讓幼兒說一說二塊木板上的小圓柱哪一塊滾得快,哪一塊滾得慢?
幼兒二人合作再次操作
(1)提出要求,二人合作要注意些什么?(團結、友愛、互相謙讓)
。2)提問:二個坡上的小圓柱哪個滾得快,哪個滾得慢?
得出結論:高坡上滾得快,低坡上滾得慢,一樣高的坡上的小圓柱滾得一樣快。
7、怎樣讓二個小圓柱在一樣高的山坡上,滾得一個快,一個慢。
8、幼兒操作
。1)提出要求:(不能用手推)二人合作
。2)告訴幼兒一邊桌上有毛巾和圍巾,假如需要他們幫忙的話去請他們。
9、討論:小圓柱滾下的快慢。
10、討論后:
鋪上毛巾的滾得慢,木板上的小圓柱滾得快。
11、這是為什么?
因為木板光滑,所以小圓柱滾得快,毛巾毛毛的所以滾得慢。
12、:所以汽車要在光滑的馬路上開,如果在草地上開會發(fā)現(xiàn)什么情況?
大班科學公開課教案 篇10
樹木的多樣性、神奇性給孩子帶來無盡的聯(lián)想,像有一些樹如面包樹、紡錘樹、奶樹,很容易吸引孩子的好奇心與探究興致,從孩子進一步提高情況看,幼兒園大班孩子探索研究欲望提高,能較佳地用語言與小伙伴、大人開展交流與溝通,會用自個兒喜愛的方法表述自個兒的認知與感情。
一、設計用意:
時下,恰恰是春光燦爛、天地間的所有事物蘇醒的時節(jié),花開草綠,小樹苗發(fā)芽啦,林子里一派郁郁蔥蔥的情景,叫人心情愉悅。日常生活中有形形色色的樹,它們長得均不一樣,從形狀上看有些粗、有些細、有些直、有些彎、有些高、有些矮。從葉片上觀測和察看,亦是千姿百態(tài),樹的類別亦有許多,有常綠樹、落葉樹等。樹是我們人們的好伙伴,可美化、綠化環(huán)境,沒樹就沒人類幸福的家園。因此,設計這一教學課題既吻合孩子的現(xiàn)實需要——探索研究樹的形形色色與神奇性,啟發(fā)孩子的好奇心,又有助于孩子的長期進一步提高。培育孩子的環(huán)境保護觀念與熱愛自然界的幸福感情。
本教學材料的要點、難點是:清楚形形色色的'樹及樹木給小動物、人們帶來的好處,教育孩子愛惜、保護樹木。
二、孩子情況研究:
樹木的多樣性、神奇性給孩子帶來無盡的聯(lián)想,像有一些樹如面包樹、紡錘樹、奶樹,很容易吸引孩子的好奇心與探究興致,從孩子進一步提高情況看,幼兒園大班孩子探索研究欲望提高,能較佳地用語言與小伙伴、大人開展交流與溝通,會用自個兒喜愛的方法表述自個兒的認知與感情。
三、教學目標:
融合新大綱中教育要“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滿足孩子的認識和感知能力與感情進一步提高的需要,依照《幼兒綱要》涉及的5大教育目標,確定這一次教學目標為:
1、很好的調動孩子數(shù)種感官,了解形形色色的樹,啟發(fā)孩子用完好無損、流利的語言述說自個兒的發(fā)現(xiàn),明白樹木與自然及人們的關系。
2、嘗試用自個兒喜愛的方法(畫畫、泥工、折紙、制作等)協(xié)作構建“樹林公園”,進一步提高孩子的觀測和察看力、創(chuàng)造力與動手能力。
3、啟發(fā)孩子探究自然科學的欲望,培育孩子愛惜、保護樹木的感情,提高孩子的環(huán)境保護觀念。
四、教學預備:
為順順利利的做好上面教學目標,在教學預備方面,特作如下布置:
1、孩子知識經(jīng)驗預備:請爸爸媽媽們帶著孩子到林子或公園看形形色色的樹,爸爸媽媽們與孩子一致查詢閱覽樹木的有關知識(科學畫冊、網(wǎng)絡上)。
2、教學用具、學具預備:為顯現(xiàn)學具、教學用具是孩子學習的課本,在這一次教學里,要求孩子、爸爸媽媽們、幼兒教師一致搜集葉子的標本、像片、圖片以供觀測和察看。與此同時搜集各色彩紙、花布等以供制作時用。
3、心理環(huán)境預備:為讓孩子在生態(tài)環(huán)境下學習,幼兒教師可選取旁邊的公園或林子,讓孩子在實地觀測和察看形形色色的樹,并在教學室內出示種種樹的像片、圖片。
五、這一次教學,總體設計思路是以《新大綱》為指導,融合玩中學、學中玩的思想,從找尋樹——了解樹的數(shù)種多樣——探討樹的有關談論的主題——樹林公園——綠色世界5大塊,循序漸進,由表及中,從了解到體會到創(chuàng)造,使已有經(jīng)驗與新經(jīng)驗間創(chuàng)立有機聯(lián)系,讓孩子在互動式、Open式、探索研究式的教育教學里,自己獨立地、能動地、創(chuàng)造性地學習。從中進一步提高孩子的觀測和察看力、了解力、聯(lián)想力與創(chuàng)造力。
各過程的具體教法、學法及時間分派如下:
1、過程:播放光盤。古老樹林中,恐龍等數(shù)種野生動有趣物在林子里在自由地嬉鬧,根本目的是將孩子注意力吸引到這一教學中來。
2、過程:使用數(shù)種感官了解樹形形色色,生生互動、教師跟幼兒互動,互相談發(fā)現(xiàn)。
新大綱思想要求我們,在教學里,要協(xié)助小孩運用場景商議、談話等環(huán)境要素,施展小孩的積極性、踴躍性,因此,我讓孩子在林子中,通過自個兒看、摸,很好的了解樹的形形色色,得到樹的有關經(jīng)驗,“你還看見過哪一些樹,它們有何不同?有何一樣的地方?把自個兒的發(fā)現(xiàn)告知好伙伴!庇變航處、孩子在教師跟幼兒互動、生生互動里,構成協(xié)作學習體制。
3、過程:播放光盤,因為古老樹林的損壞,很多樹木被損壞,恐龍及許多小動物被滅亡啦。此刻非常大都市出現(xiàn)沙塵風暴。
4、過程:孩子探討:為何講樹是人們的好伙伴,樹木對人們有哪一些協(xié)助,你喜愛樹嗎?為何?
這兒,一則充足調動孩子已有經(jīng)驗,教師跟幼兒互動、生生互動,與此同時憑借當代教學中介,處理好難點,使用光盤補償孩子直接經(jīng)驗的欠缺,通過真實、生動有趣形象的場景出示樹木與自然及人們的關系,進而讓孩子體會到愛惜、保護樹木,植樹造林的關鍵性。
5、過程:融合植樹節(jié),孩子自選教學材料,嘗試用自個兒喜愛的方法構建“樹林”,新大綱提示我們,要進一步提高孩子的智能優(yōu)勢,開發(fā)智能弱勢,要面向一個又一個不一樣的、有差別的小孩,使用不一樣的方法,適宜不一樣的小孩,在此中,我們讓小孩按自個兒喜愛的方法(折紙、畫畫、泥工、拼搭——)選取自個兒喜愛的項目,做自個兒喜愛的事來表述自個兒對樹木的認知與愛惜、保護。幼兒教師一直參加孩子的教學,及時地予以支持、啟發(fā)、協(xié)助。
上面教學充足顯現(xiàn)《新大綱》里“科學教育應緊密聯(lián)系孩子的實際日常生活開展,運用周圍的東西與情況作為科學探究的對象。”使孩子真正在玩中學,學中玩,互相溝通,互相商議,培育了他們的創(chuàng)造性與動手能力,環(huán)境保護觀念由此提高。
結束:孩子在“小樹苗快長大”的Music聲里,載歌載舞,把自個兒聯(lián)想成小樹苗,讓孩子愛惜、保護樹木,熱愛自然界的幸福感情進而提升。
【大班科學公開課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科學公開課教案02-17
大班科學活動公開課教案12-02
大班科學活動公開課教案12-12
大班科學公開課教案:要下雨了10-03
精選大班科學公開課教案3篇04-04
大班科學公開課教案六篇04-04
精選大班科學公開課教案三篇04-04
大班科學公開課教案八篇04-05
大班科學公開課教案3篇04-06
大班科學公開課教案四篇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