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面積和面積單位教案錦集九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jù)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shù)谋匾恼{(diào)整。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面積和面積單位教案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面積和面積單位教案 篇1
教學內(nèi)容
教科書第118~119頁的內(nèi)容,練習二十七第1~3題。
教學目的
1、使學生知道面積的含義,認識常用的面積單位,建立起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
2、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分析、綜合能力。
教學重點
幫助學生知道面積的含義,初步建立面積單位的表象。
教學難點
幫助學生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表象,會選擇合適的單位,量一些物體表面的面積或平面圖形的面積。
學具準備
每組準備一個長方形的盒子、帶色的長方形(或正方形)紙、剪刀、直尺。
教學過程
一、動手操作,認識面積
1、感受物體表面面積
學生動手操作:把帶色的長方形或正方形紙貼到長方體的盒子上。
教師提問:你會發(fā)現(xiàn)或體會到什么呢?(學生可能會說誰大誰中,教師在這過程中引導、總結物體的表面有大有小。)
2、體驗平面圖形的面積。
學生動手畫一個學過的圖形,然后每組的同學把畫好的圖形放在一起進行比較,看能體會到什么?(學生可能體會到平面圖形有大有小,在此過程中教學平面圖形這一概念,如果有的學生畫出角的圖形,教師借此機會讓學生把角的圖形和學生畫的長方形、正方形進行比較,教學圍成一詞的意義。)
引出:物體的表面或圍成的平面圖形的大小叫做它們的面積。
二、操作矛盾,引出面積單位。
教師出示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圖形,來比較它們的大小,
誰能想出辦法來?(學生可能想出用劃方格的辦法、重疊的
辦法、剪拼的辦法等,只要合理教師給予肯定。)
(建議根據(jù)具體情況做成教具,用多媒體課件,演示這兩個圖形的面積是相等的。)
教師有意出示下列圖形比較,看哪一個圖形的面積大?
。ǜ鶕(jù)具體情況做成教具)
師生總結:在進行測量、計算面積時規(guī)定
了統(tǒng)一的面積單位平方米、平房分米、平
方厘米。
2、動手操作,聯(lián)系實際,形成表象。
教學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
(1)邊長1厘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厘米。(教師提前把1平方厘米的平面圖形印在白紙上。)
學生涂上顏色,然后剪下來,體會1平方厘米有多大
舉出生活中面積大約是1平方厘米的物體表面。
用1平方厘米的小紙片測量你身邊的物體表面的面積。(如扣子、橡皮等。)
(2)邊長1分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分米。
學生剪下來,體會1平方分米有多大。
舉出生活中什么物體的面積大約是1平方分米?
用1平方分米的紙片測量課本的封面面積。
(3)邊長1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米。
學生先估計一下1平方米有多大?
教師再出示面積是1平方米的大紙。
估計教室的面積大約有多少平方米。
三、課堂小結:結合本課的重點,進行總結--板書課題
四、綜合練習
1、課本第119頁第(1)題(學生獨立完成)。
2、要釘子板上圍出面積是8平方厘米的圖形。
3、課本第121頁第2題測量圖形的面積。
4、課本第121頁第3題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面積是8平方厘米、16平方厘米的長方形或正方形。
板書設計:
面積和面積單位
物體的表面或圍成的平面圖形的大小就叫做它們的面積
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
面積和面積單位教案 篇2
導學內(nèi)容
導學內(nèi)容(西師版)三年級下冊第32~36頁例1、例2、例3。
教學目標
1蹦芙岷鮮滴锘蚱矯嬙夾危理解面積的含義。
2蹦苡枚嘀址椒ū冉廈婊的大小,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
3蓖ü觀察、操作,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
教具、學具準備
大小樹葉各一張,釘子板,橡皮筋,照片一張,兩段繩子,。
導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激趣創(chuàng)新
教師出示春游時和學生一起照的放大的照片。
教師:同學們,這是前幾天我們班春游時老師和你們一起照的照片,這是一張珍貴的照片,猜一猜老師會把它怎樣?
學生可能回答:
學生1:把它放在鏡框里。
學生2:把它塑封。
教師:如果給這張照片加上框,需要多少木條?這求的是什么?(周長)
如果我要想給相框配上玻璃,需要多大的玻璃?這又是求的什么呢?你會解決這個問題嗎?
教師:等我們今天學習了面積的知識后,你們就能解決這個問題了。
二、理解面積的意義
1比鮮段鍰宓拿婊
教師出示兩條線段,讓學生觀察這兩條線段有什么不一樣,再出示大小兩片樹葉,讓學生觀察又有什么不同?
教師:通過觀察我們知道,物體既有長短之分,又有大小之分。黑板、課桌、書本、樹葉、文具盒等都可以叫做物體。教師出示文具盒,讓學生觀察:一眼看去,我們先看到的是什么?
學生:文具盒的表面。
教師:是的,許多物體都有它們的表面,請同學們觀察一下,在教室里你可以看到哪些物體的面?
學生:我看到了教室的地面、墻面,黑板面,課桌面,數(shù)學書的封面,文具盒面……讓學生閉上眼睛,摸一摸數(shù)學書和課桌的表面,說一說有什么感覺?
學生1:我摸到桌子的表面光光的、平平的。
學生2:我摸到數(shù)學書的面很小,很容易摸到邊沿;而桌子不容易摸到邊沿,面要大得多。
教師:大家的感覺都不錯,課桌的表面比較大,我們就說課桌表面的面積比較大;數(shù)學書的表面比較小,我們就說數(shù)學書表面的面積比較小。
教師:看來物體的面是有大小的,有的物體面大,有的物體面小,物體表面的大小叫做物體的面積(板書:面積)。比如數(shù)學書表面的大小就是數(shù)學書表面的面積。讓學生分小組相互說一說教室的地面、墻面,黑板面,桌面,文具盒面……的面積分別指的是什么?
2比鮮鍍矯嬙夾蔚拿婊
教師:物體表面有大有小,那么這些平面圖形也有大小嗎?電腦顯示4個圖形,引導學生觀察比較這些平面圖形中誰最大?誰最小?
學生:三角形比圓形大。
教師:對,我們可以直接地比較出三角形比圓大。讓學生在紙上畫出一些平面圖形,用顏色涂出這些平面圖形的大小。
教師:這些平面圖形的大小是平面圖形的什么呢?
教師:平面圖形的大小叫做它們的面積。讓學生指出黑板上的平面圖形的面積。
3憊檳擅婊的意義
讓學生把這兩方面起來說說什么叫面積。
學生:物體表面的大小和圍成的平面圖形的大小叫做面積。
教師:物體表面的大小叫面積,圍成的平面圖形的大小也叫面積,所以說:物體表面或平面圖形的大小叫做面積。(板書)
三、比較面積的大小
1幣導學生用觀察法、重疊法進行比較
教師:既然物體的表面有大小,平面圖形也
有大小,怎樣去比較它們的大小呢?讓學生看一看,教室里哪些物體的表面比較大?
學生1:課桌面比文具盒面大。
學生2:黑板面比數(shù)學書的封面大。
……
小組討論:你是用哪些辦法來比較這些面的大小的?
學生匯報討論結果。
教師:有的同學通過觀察,看出黑板的面積與課桌面的`面積大小差別很明顯,說明黑板的面積比課桌面面積大;有的同學把文具盒面放在課桌面上重疊起來比較,發(fā)現(xiàn)文具盒面比課桌面的面積小。
2庇檬格子的方法比較面積的大小
教師出示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紙片各一張,面積大小相差無幾,讓學生猜一猜長方形面積大?還是正方形面積大?
學生通過觀察,是不容易看出長方形面積大還是正方形面積大的,可能有的學生會想到用重疊法進行比較,這時可讓學生拿出桌上準備好的長方形紙片和正方形紙片,動手操作用重疊法試一試看能否比出誰大誰。繉W生通過操作發(fā)現(xiàn)用重疊法也不能比出誰大誰?怎樣才能比較出這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呢?出示例2的教室內(nèi)兩面墻上貼瓷磚的圖。
教師:你能比較出這兩面墻貼瓷磚部分的大小嗎?
學生:由于每塊瓷磚的大小是相等的,我數(shù)一數(shù)哪面墻上的瓷磚塊數(shù)多,哪一面墻的面積就最大。
教師:現(xiàn)在你有辦法比較出你桌上的長方形和正方形哪個面積大嗎?(小組討論,抽學生匯報)
教師:對,我們可以把長方形和正方形都分成一些相等的格子,再數(shù)一數(shù)格子的個數(shù)就知道哪個圖形的面積大還是小。讓學生先動手操作比較桌上兩片樹葉的大小,再抽學生匯報比較方法。
。阂容^兩個平面或物體表面的面積大小,可以借助相等的格子數(shù)量的多少來進行比較。
3薄巴騁槐曜肌鋇鬧匾性
出示例3(沒有分成方格的)讓學生比較它們的大小。
讓學生先猜一猜,圖A與圖B哪個面積大?
顯示圖A有6個方格,圖B有24個方格,讓學生比較,哪個圖形面積大?
學生1:圖B面積大,因為圖B有24格,而圖A只有6格。
學生2:我不同意,兩個圖中格子的大小不一樣,我們單數(shù)格子的多少還不能確定哪個圖形的面積大。新|課|標|第|一|
通過把兩個圖切割后重合,使學生感受到圖A和圖B面積一樣大。
。簭倪@次比較可以看出,如果用數(shù)格子的方法進行比較,格子的大小一定要相同才能比
較出結果。
四、課堂活動
(1)在釘子板上圍出你喜歡的圖形,并數(shù)出你圍的圖形的面積是多少格?
。2)在格子紙上畫3個面積等于9個方格的有趣圖形(面積相等,圖形的形狀一樣的)。
五、反思
教師: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現(xiàn)在你知道給相框裝上多大的玻璃是求什么嗎?
面積和面積單位教案 篇3
教學內(nèi)容:小學數(shù)學課本第六冊p84~85面積和面積單位、練一連、練習十七(1~4)
教材簡析:教學面積時,教材從實際操作、觀察引入,分摸摸、看看和涂涂幾個層次進行。明確面積是四邊所圍成的全部,會觀察和比較兩個面的大小。教材很注重面積單位的引入:“把兩個平面圖形劃分成同樣大小的正方形能比出它們的面積的大小”,自然突出引進面積單位的必要,同時為學習間接測量面積的方法作了準備。教學重點:面積概念的建立。
教學目標:知道面積的含義,面積和周長的不同點,認識常用的面積單位,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和1平方米的表象。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歸納、概括等能力。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出示鏡框:長30厘米,寬20厘米。釘成這個鏡框需要多長的木條?100厘米指的這個鏡框的什么?什么周長?
現(xiàn)在要給這個鏡框配一塊玻璃,怎樣算這塊玻璃的大小?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面積和面積單位”。
二、認識面積:
1、 認識物體的表面:
摸一摸數(shù)學課本的封面、黑板的面、鉛筆盒蓋的面、課桌的面。
師:像課本的封面、黑板的面、鉛筆盒蓋的面、課桌的面等都是物體的表面。
板:表面
2、 認識平面:
畫一個長方形和一個正方形。
摸一摸它們的表面。
師:它們都是平面圖形。
板:平面
3、 認識圍成的平面:
哪些圖形是封閉的?哪些不是?
師:封閉的平面圖形叫做圍成的平面。
板:圍成的平面
4、 認識表面和圍成的平面大。
數(shù)學課本和鉛筆盒蓋的表面,哪個比較大?哪個比較小?
畫的長方形和正方形,哪個比較大?哪個比較小?
不封閉的三角形有大小嗎?
師:物體的表面、圍成的平面,它們都有大小。
5、 歸納面積的含義。
三、認識面積單位:
1、 用重疊方法比較面積的大小。
出示p88上的圖。
你能一眼看出哪個圖形的面積大嗎?怎么辦?
師畫下來,剪下來。用重疊方法比較面積的大小。能看出大小嗎?
黑板面和教室門面積的大小用這種方法比行嗎?兩片葉子呢?
師:有時候,用重疊方法不能比較出兩個物體面積的大小。
2、 利用面積單位比較面積的大小。
師:把兩個平面圖形劃分成同樣大小的.正方形能比較出它們面積的大小。
a.認識平方厘米:出示1平方厘米。指出:邊長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厘米。
比一比,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同你的哪一個指甲的大小差不多?
找一找,周圍哪些物體的面積大約是1平方厘米?
拼一拼,用6個面積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出一個長方形。這個長方形的面積是多少?注意不同的拼法。
數(shù)一數(shù),p88(2)中哪個圖形的面積大?
擺一擺,,p88(3)中能擺幾個面積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它們的面積分別是多少平方厘米?你能用這個方法比出p86上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大小嗎?
b. 認識平方分米:出示1平方分米。指出:邊長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分米。
剪一個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
找一找,周圍哪些物體的面積大約是1平方分米?
量一量,用一平方分米量一量課桌面大約有多少平方分米?
c. 認識平方米:用一平方分米量教室的大小行嗎?我們來認識一個更大的面積單位。
1平方米有多大呢?指出:邊長是1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米。
找一找,周圍哪些物體的面積大約是1平方米?
估一估,黑板大約是多少平方米?
四、全課:
我們學習了幾個面積單位?誰能比劃一下它們的大?
五、鞏固練習:
p90(1~4)
面積和面積單位教案 篇4
一、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
“面積和面積單位”是在學生初步認識周長的基礎上進行的,從學習長度到學習面積是空間形式由“線到面”提供了思維基礎。 為了幫助學生建立面積概念,教材在編寫上非常重視展現(xiàn)面積概念的形成過程,注重常用面積單位表象的形成,注重在直觀操作和形式多樣的活動中體驗。教材按照先認識面積,然后歸納面積的概念,再認識常用的面積來展開的 。
(二)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通過指一指,看一看,比一比等體驗活動,使學生理解面積的含義,讓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體會引進統(tǒng)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認識常用的面積單位平方厘米、平方米、形成正確的表象,并會應用這些常用的面積單位。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觀察、比較動手操作,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和估測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使學生感受建立面積單位的必要性,初步理解面積單位的建立規(guī)則。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使學生理解面積的含義,掌握常用的面積單位并建立正確表象。
難點:在操作中體會引進統(tǒng)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
二、說教學法
(一)說教法
活動教學法:即以直觀體驗活動為主線,結合生活實例,創(chuàng)設數(shù)學情景,提出數(shù)學問題。 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學習,建立正確的表象,掌握數(shù)學方法,解決問題。它遵循著從生活到數(shù)學、從具體到抽象的教學原則。
直觀演示、動手操作法:空間與圖形的教學中,提供直觀是認知的起點。教學中,我注重直觀演示和動手操作活動。讓學生在運用學具、直觀操作、合作探究中學習,真真實實的感受,實實在在的體驗。
(二)說學法
自學輔導法:面積單位的制定不需要探究,教學中我會引導學生帶著問題自學。通過自學,學生能迅速了解面積單位的含義,建立正確的表象,對形成常用面積單位實際大小的概念具有重要的意義。
三、說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初步感知
1、出示兩把不同的尺子,比一比有什么不同?從而提煉出比的結果:長短不同,大小不同 。
2、你們所比的長短指尺子的什么?(長度)大小指的什么?(尺子的面)
3、引出課題:今天我們一起來研究有關物體表面的知識(板書課題) 。
設計意圖: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jīng)驗出發(fā),讓學生親身經(jīng)歷將來實際問題抽象成數(shù)學模型。自然體驗由“線”到“面”的空間飛躍。
(二)探索面積的含義
1、認識物體的面積
(1)觀察身邊的很多物提,比如黑板、紅旗、桌椅、書本等,讓學生指出他們的表面在哪?
(2)讓學生比較這些物體的表面哪個大一些?哪個小一些呢?
指出:物體便面的大小就是他們的'面積。(板書)
2、認識封閉圖形的面積
(1)課件出示各種規(guī)則及不規(guī)則封閉圖形,讓學生說出什么是封閉圖形。
(2)比較封閉圖形的大小。
設計意圖:根據(jù)學生比的過程,歸納出觀察、重疊等數(shù)學方法,使學生認識封閉圖形的大小就是他們的面積。
3、歸納面積的概念:
通過對物體表面大小的認識和封閉圖形大小的認識,讓學生自己歸納出面積的概念。
(三)認識常用的面積單位
1、體驗統(tǒng)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
(1)課件出示:兩個面積接近但形狀不同的長方形。思考:用什么方法可以比出哪塊面積小一些?為什么?學生經(jīng)過觀察、重疊無法直接比較,激發(fā)認識沖突,怎么辦?
(2)提供學具(長方形、圓片、正方形、三角形),動手拼擺,合作探究。
(3)提出操作要求:
a、同桌二人各選一個長方形,然后任選一種圖片,在長方形上拼擺。
b、遇到困難,可在小組內(nèi)尋求幫助。
(4)學生操作。因提供的每種圖片均不夠擺滿整個圖形,操作中比然出現(xiàn)矛盾:圖片不夠怎么辦?在這里可能出現(xiàn)兩種情況:
a、小組內(nèi)合作使用圖片,把長方形擺滿。
b、先用圖片擺出長方形的寬,再擺出長,計算幾個幾。
(5)匯報:選擇的圖形不同,拼擺的結果也不相同;長方形長寬不同,不方便;圓片有縫隙,不準確;正方形和三角形能測量出結果,比較起來,正方形最合適。
(6)小結:比較兩個圖形的面積大小,要用統(tǒng)一的面積單位,正方形表示面積單位最合適。
設計意圖:激發(fā)認知沖突后,我提供學具,引導操作、合作探究。解決問題的過程,也是經(jīng)歷統(tǒng)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認識用正方形表示面積單位的過程。
2、認識常用的面積單位
(1)要求自學第73、74頁的內(nèi)容并思考下面問題:
、俪S玫拿娣e單位有哪些?
②邊長是多少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
、垡螅喊阎匾恼Z句用筆勾畫出來。
(2)檢查自學情況
、俪S玫拿娣e單位有哪些?(板書:常用的面積單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②拿一拿:從學具中分別拿出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出示面積單位教具)
③畫一畫:在草稿本上畫一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你能畫出1平方米嗎?
、苷乙徽遥何覀兩磉吥男┪矬w的面積接近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
、菰囈辉嚕1平方米的土地上能站多少個同學?
設計意圖:面積單位的指定不需要學生的探究。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教學,我采用自學輔導方式,讓學生帶著問題自學。進而在匯報、拿、畫、找、試等活動中,充分感知面積單位的實際大小,并和身邊的某個面建立聯(lián)系,從而起到幫助表象記憶的作用。
(四)結合實踐,綜合運用
1、第74頁“做一做”第1題。
2、第76頁第2題。說一說測量郵票、課桌面、黑板和操場的面積,分別選用什么面積單位比較合適?
3、估計:教室的面積大約有多少平方米?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設計意圖:練習的設計我遵循由淺入深的原則,在估、測、說中進一步鞏固面積和面積單位的認識,并結合生活實際對學生進行愛國和環(huán)保教育,從而體驗到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并服務于生活。
(五)回顧全課,小結延伸:
今天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有什么收獲?關于面積和面積單位你還想知道什么?
設計意圖:面積和面積單位是概念課教學。全課小結時,我采用總結式,在回顧所學知識的同時,也使學生對這節(jié)課有完整的認識,并加以延伸。
學生從學習長度到學習面積,是從一維空間向二維空間轉化的開始,是空間形式“由線到面”的一次飛躍。學好本課,不僅是學習面積計算的基礎,更是小學階段幾何教學的基礎知識。學生學習了本部分的內(nèi)容為四年級學習平行四邊形與梯形、三角形和五年級上冊多邊形的面積的內(nèi)容打下了基礎。
面積和面積單位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理解面積的意義,認識常用的面積單位。
2、培養(yǎng)學生用面積單位直接測量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分析、比較、概括和推理的能力。
教學重點:理解面積的意義,認識常用的面積單位
教學難點:初步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面積概念
教學準備:學具袋、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5
1.“涂顏色”比賽。
2.導入。
剛才老師畫的是圖形一周的長度,是平面圖形的周長。而這兩位同學涂的,是平面圖形的大小,也就是平面圖形的面積。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學習有關面積的知識。
二、進行新課 20
(一)面積和面積單位
1.物體的表面。讓學生閉起眼睛,把數(shù)學書和鉛筆盒的表面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哪個表面大。比課桌面和椅子面,再出示兩張樹頁,進行比較。教師揭示:物體的表面有大有小。
2.平面圖形。投影出示兩個大小不等的正方形,讓學生比較這兩個正方形哪個比較大?哪個比較?
第一組: 圓形
第二組:
提問:
。1)第一組兩圖相比,哪個面積大?(通過觀察,學生看到三角形面積中可以包含這個圓的面積,因此三角形面積大于圓面積。)
。2)怎樣比較第二組兩圖?(這兩幅圖可以用重疊的方法來比較。得出圖1的面積比圖2的面積大。)
3.揭示面積概念。物體的表面或圍成的平面圖形都是有大小的,物體的表面或圍成的平面圖形的.大小,叫做它們的面積。
4.比較面積大小。物體表面或平面圖形有各種形狀和大小,有規(guī)則的也有不規(guī)則的。像剛才兩位同學涂的平面圖形就是不規(guī)則的,請你比較下面各組平面圖形面積的大小。
第三組:
第三組兩圖的形狀差別較大,不能用重疊的方法,怎樣來比較它們的大小呢?大家可以拿出紙和筆,同桌兩人合作,想個可行的方法。(教師巡視,指導)請一生投影演示方法,提問:你聽懂了嗎?(用劃方格的方法。如下圖所示。通過數(shù)方格,看哪個圖形包含同樣大小的方格數(shù)多,哪個面積就大。得出圖1的面積小于圖2的面積。)
比較下列圖形的大小
5.導入面積單位。學生在比較前兩組圖形時,用數(shù)方格的方法很順利的解決了問題。在比較第三組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時,會發(fā)現(xiàn)雖然兩個圖形包含的方格同樣多,但是方格有大有小,但是由于方格大小不一樣,所以它們的面積也不同。
提問:剛才這題,你學習后有什么啟發(fā)?
對,用數(shù)方格的方法比較面積大小,方格的大小必須是一樣的,這就是說面積的大小要有統(tǒng)一的標準,這就是常用的面積單位。教科書上介紹了一些,請同學們自學教科書第136頁。
6.認識面積單位。
你從書上學到了那些面積單位?
。1)、1平方厘米的教學
。1平方厘米),是怎么說的?(邊長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厘米)把實物貼上黑板,請同學們在學具袋里找出面積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邊找邊想面積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邊長是多少?
那同學們想一想你的身上或周圍哪些物體的面大約是1平方厘米的?(出示:指甲面、圖釘面、田字格、信封寫郵政編碼的地方……)
拿出6個面積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把它們拼成一個長方形,說一說它們的面積是多少?為什么?(擺在白紙上,上實物投影展示)為什么這兩個圖形的面積都是6平方厘米?(不管怎么擺,它們都是由6個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組成的)
(2)、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教學
同學們我們已知道了邊長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厘米,那你能想一想怎樣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分米、1平方米呢?
同學們真聰明,請你在學具袋里找一個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并想想在你的身邊有哪些事物的面大約是1平方分米的?(出示部分實物:手掌面、方磚面、開關蓋……)
下面就讓我們來當回小小測量家,用1平方分米量出椅子面的面積,怎么樣?(匯報測量結果3-4人)其他同學的意見呢?
我們已知道了邊長1米的正方形面積是一平方米,想象一下,1平方米大概有多大,老師這兒就有一個1平方米,想不想看看。誰愿意幫個忙,把它展開。那么我們身邊哪些事物的面大約是1平方米呢?(八仙桌的桌面、大方磚的磚面……)黑板一半的一半
下面我們再來做個小游戲,老師把這張1平方米的正方形的紙鋪在地面上,讓我們一起來體驗一下這1平方米的紙上可以站多少個同學?
(二)區(qū)別長度單位和面積單位。
1.投影出示例題。
比較1厘米和1平方厘米的圖形,有什么不同?
組織學生分組討論,并說出1厘米和1平方厘米圖形的不同點。
2.拿出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藍紙,并出示1分米長的紙條,讓學生比較1分米和1平方分米有什么不同。
3.讓學生比較1米和1平方米有什么不同?
4.小結:1厘米、1分米、1米都是長度單位,可以用來度量物體的長度。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都是面積單位,可以用來度量物體的面積。長度單位和面積單位是不同的計量單位。
5.做一做。
根據(jù)下面的測量要求,說出用長度單位還是用面積單位?
火柴盒面的大小____________ 課桌面的寬______________
教室門的高______________ 黑板面的大小____________
(三)區(qū)別周長和面積。
1.提問:周長與面積有什么不同?使用的單位呢?
2.小結:周長是指圖形一周的長短,面積是指物體表面或平面圖形的大小。周長可以拉成一條線,面積卻不可以。我們可以說:“周長一條線,面積一整片。”
三、鞏固練習 12
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下面的圖形。(合作分組)
。1)面積是4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2)面積是16平方厘米的長方形和正方形。
四、課堂小結 3
師:今天我們學習的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與以前學過的米、分米、厘米有什么不同呢?誰能說一說1平方分米與1分米在什么地方?這是兩種不同的計量單位,今后使用時要特別區(qū)別清楚。那么,學到這里,你們還有什么問題嗎?
教后感:鞏固反饋安排了摸桌面、手帕的周長、面積,突出了區(qū)別、對比。最后安排一道組合圖形中周長與面積的區(qū)別對比,這樣安排會有助于學生的認識規(guī)律.
面積和面積單位教案 篇6
教學內(nèi)容
三年級數(shù)學第五單元面積
課時
第1課時面積和面積單位(1)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結合實例使學生認識面積的含義,能用自選單位估計和測量圖形的面積,體會引進統(tǒng)一的面積單位的必要性,認識面積單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熟悉相鄰兩個面積單位之間的進率,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
能力目標
會應用公式正確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能估計給定的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
情感目標
使學生感受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初步學會用所學的有關面積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進一步體會解決問題的一般步驟,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逐步培養(yǎng)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1、從物體表面的大小和平面封閉圖形的大小兩個方面理解面積概念。
2、理解統(tǒng)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
教學難點
1、從物體表面的大小和平面封閉圖形的大小兩個方面理解面積概念。
2、理解統(tǒng)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
教學準備
邊長1厘米的正方形、等邊三角形和直徑1厘米的圓,兩個長方形。
教學過程
一、學前準備
1、引導學生看教材第60頁的圖。
提問:從圖中看到了什么?
2、引出新課,出示課題。
同學們剛才觀察到的物體都有面,而且通過操作我們還發(fā)現(xiàn)面是有大小的,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所學的'內(nèi)容就和面的大小有關。
二、探究新知
1、教學面積的意義。
(1)認識物體的表面有大小。
教師談話引入。說明:黑板面和國旗面的表面的大小相差比較大,靠觀察就能看出。
。ò鍟河^察比較)
。2)認識平面封閉圖形的大小。
出示兩組圖形,這些是平面封閉圖形,怎樣比較它們的大小?
由學生的操作活動,引出重疊比較與數(shù)方格比較的方法。
。ò鍟褐丿B比較,數(shù)方格比較)
。3)總結面積的意義。
提問:物體的表面或封閉圖形的大小叫做什么呢?看看書上是怎么說的。(板書課題的前半部分:面積)
2、認識面積單位。
。1)出示教材第61頁例2.
引導:請同學們用手中的學具來幫忙。
比較三種方式,得出數(shù)正方形個數(shù)是最合理的方法。解決了設疑中提出的問題,通過數(shù)正方形個數(shù)得出大小分。http://www.xkb
。2)認識統(tǒng)一比較的重要性。
教師出示一個正方形,通過重疊確認它的面積比前面出示的兩個長方形大,教師翻開正方形反面的格子只有9個格,激起學生的疑問。
提問:這是什么原因呢?你有沒有辦法來證明呢?
。3)帶著問題自學。
提問:①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
、谡f說每個面積單位的大小是怎么規(guī)定的?
、鄹髯员纫槐龋膫手指甲的面積最接近1平方厘米。
④同桌兩人互相比畫1平方分米的大小。
、菰诤诎迳腺N出一張1平方米的紙,先估計能放下幾本練習本。翻出反面,數(shù)一數(shù),實際能放下幾本練習本。
三、課堂作業(yè)新設計
1、如圖,每一個方格代表1平方厘米,用紅筆涂出8平方厘米的一個圖形,再用綠筆涂出面積為12平方厘米的另一個圖形。
2、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單位。
。1)電視屏幕的面積是25()。
。2)一塊橡皮上面的面積是9()。
。3)學校操場的面積大約是500()。
(4)教室的面積大約是40()。
板書設計:
物體的表面有大小
觀察比較重疊比較數(shù)方格比較
常用的面積
單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引導學生看教材第60頁的主題圖
面積和面積單位教案 篇7
教學內(nèi)容:
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第六冊教材第71頁~4頁面積的含義,常用的面積單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的`認識及“做一做”,練習十八的第1、2題。
教學目標:
1、通過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等活動,使學生理解面積的意義;在操作探究中,使學生體會用統(tǒng)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初步理解面積單位的意義。
2、認識面積單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并正確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面積單位概念;在活動中獲得關于它們實際大小的空間觀念,形成正確的表象。
3、培養(yǎng)學生觀察、操作、概括能力,體驗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并服務于生活。
教學重難點:
幫助學生理解面積的含義,初步建立面積單位的表象,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面積單位概念。
教具準備:多教媒體課件,常用面積單位模型。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教師:今天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學習一個新的知識--面積和面積單位。
板書:面積和面積單位。
二、實踐經(jīng)歷,探究新知
雙擊文件名便可下載:面積和面積單位
面積和面積單位教案 篇8
教學內(nèi)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數(shù)學三年級下冊第71~74頁。 教學目標:
1、通過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想一想、說一說等活動,認識面積的含義,初步學會比較物體表面和平面圖形的大小。
2、.經(jīng)歷嘗試、失敗、成功等過程,在探究中發(fā)現(xiàn)比較面積大小的策略和方法,培養(yǎng)初步的空間觀念和解決問題的策略意識。
3、.認識常用的面積單位,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表象,并能運用這些面積單位直接測量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
4.、在學習活動中,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鍛煉數(shù)學思維能力,發(fā)展空間觀念,激發(fā)進一步學習和探索的興趣。
教學重點:
1、認識面積的含義。
2、通過操作獲得比較面積大小的方法,并會運用。
3、建立常用面積單位的正確表象。
教學難點:認識圖形面積的含義,會比較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
教學用具:每組一張粉紅色紙(長18厘米、寬6厘米),一張綠色紙(長12厘米、寬9厘米),每組一袋學具,內(nèi)有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長方形、圓形若干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激發(fā)興趣
感知面的大小。
同學們,老師手里拿著兩張紙(一大一。,讓同學們進行涂顏色比賽,誰先把紙涂好誰就贏,你會選擇哪張紙?
【設計意圖:聯(lián)系學生熟悉的事物開啟新課,既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也有利于在具體情境中借助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進行學習,從中獲得較為豐富的感性認識,為理解面積定義做鋪墊!
物體的表面有大有小,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下。
二、觀察比較,理解概念
1、認識物體的面積。
(1)(摸數(shù)學書的封面)這是數(shù)學書的封面。請你像老師這樣,先摸一摸數(shù)學書的封面,再摸一摸課桌的桌面,注意桌面的每個地方都要摸到。(學生緩慢地摸數(shù)學書的封面和課桌面。)
。2)數(shù)學書的封面和課桌面哪個大,大一些還是大得多?再看看課桌面與地面,你有什么話要說?
。3)生活中的物體都有表面。(板書:物體的表面)在數(shù)學上我們把物體表面的大小,叫做面積。(板書:面積)
。4)(師再次摸數(shù)學書封面的面積)誰能像老師這樣摸一摸,說一說?那桌面的大小就是??能摸摸,完整地說一說嗎?什么是黑板表面的面積?什么是教室地面的面積呢?
。5)(師拿出數(shù)學書)剛才我們說課桌面比數(shù)學書的封面大得多,也就是課桌面的面積比數(shù)學書封面的面積大得多。反過來,可以怎么說?(數(shù)學書封面的面積比課桌面的面積小得多。)
(6)手掌的面積指的是??腳掌的面積呢?你還能舉例說說身邊物體表面的面積并比一比哪個面積大,哪個面積?)
小結:剛才我們通過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說一說,知道了物體表面的面積有大有小。
【設計意圖: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盡可能地選取了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學習材料;組織學生參加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說一說等實踐活動,使學生親身體驗他所看到的和摸到的物體的表面有大有小,讓學生在實踐中真正理解什么是物體表面的面積!
2、認識平面圖形的面積。
。1)老師把課本的封面畫到黑板上,這個面變成了什么?(板書:長方形)
。2)誰能用粉筆表示這個長方形的面積?
。3)長方形是封閉圖形的一種(板書:封閉圖形),它的大小也叫做面積。
。4)讓學生讀面積的概念兩次。
【設計意圖:這一環(huán)節(jié)將物體的“表面大小”轉化為“平面圖形的大小”,這是一個數(shù)學化過程。教學時要注意下面兩個問題:一是幫助學生建構正確的數(shù)學概念。通過摸、看、想、說等系列活動,讓學生在頭腦中感受每一個物體的面的大小,進而比較它們的大小,初步形成面積的概念。之后,教師現(xiàn)場把物體的面畫到黑板上就是平面圖形,這一動態(tài)的轉化過程使學生把對物體表面面積的認
識自覺地遷移到平面圖形中來,從而獲得全面、準確的'面積概念。二是注重教學的有效性。簡單地說,就是“教”在問題處,“導”在疑惑處,“幫”在需要處。如對學生“摸面”方法的指導。把“課本封面比黑板表面小”改說成“課本封面的面積比黑板面的面積小”后,讓學生說一說這句話,感悟規(guī)范的數(shù)學語言,為下面的反饋作好鋪墊!
三、自主探究,認識面積單位
(一) 認識統(tǒng)一單位的必要性
1、(出示教具:粉紅色、綠色的兩個長方形)即(1)號長方形:長18厘米,寬6厘米;(2)號長方形:長12厘米,寬9厘米
師:誰的面積大?看得出嗎?重疊比較呢?(教具演示)
師:用觀察和重疊、割補的方法都不能解決這個問題,讓我們請學具來幫忙,好不好!
2、師:老師給每個小組都發(fā)了兩個長方形:一號長方形和二號長方形,另外準備了一個學具袋,里面有一些圓片、正方形片、長方形片,F(xiàn)在同學們要借助這些學具去擺一擺,想辦法比出兩個長方形面積的大小。
師:在動手操作之前,請同學們先獨立思考,再跟小組里的同學商量商量,看誰的辦法最好,F(xiàn)在就快快行動吧!
【設計意圖:組織學生共同探究:怎樣利用學具(不同形狀、不同大小的圖片)比較出兩個大小比較接近的長方形誰大誰小。讓每個學生在小組活動中充分參與,各抒己見,每個學生的個性得到自由的發(fā)展。安排小組合作學習,不僅意味著安排幾個學生一起完成某個任務,更主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合作的意識和習慣,同時體驗合作成功的喜悅!
師:你們比較的結果是怎樣的?你們是用什么辦法比較出來的?
3、 匯報:選擇的圖形不同,拼擺的結果也不相同;圓片有縫隙,不夠準確;長方形長寬不同,不方便;正方形和正三角形能測量出結果,比較起來,正方形更簡便。
4、 小結:比較兩個圖形的面積大小,要用統(tǒng)一的面積單位,正方形表示面積單位最合適。
【設計意圖:這一環(huán)節(jié)中,通過對兩個面積相近但形狀不同的長方形比較,激發(fā)認知沖突后,我提供學具,引導學生動手操作、合作探究。解決問題的過程,也是學生經(jīng)歷統(tǒng)一面積單位
的必要性,認識用正方形表示面積單位的過程!
。ǘ┱J識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為了方便,人們規(guī)定了一些常用的面積單位。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幾個?是怎樣規(guī)定的?請看數(shù)學課本第73、74頁。(學生看書后,小組互相說說這兩個問題。)
1、1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有多大?
、趶哪愕膶W具里面找出1平方厘米。(師貼1平方厘米。)
③量一量它的邊長。
、芟胂笠幌1平方厘米有多大。
、萦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與自己左手的5個指甲比一比,看哪個手指甲的面積最接近1平方厘米。
⑥估計一下,這塊橡皮1個面的面積大約有幾個1平方厘米呢?(請同學們拿出學具袋里的1平方厘米擺一擺,看你們的估計是否準確?學生小組合作驗證。)
2、1平方分米。
、僬埬阆胍幌,如果用它(1平方厘米)來測量這張桌子的面積,你覺得怎樣呢?
、诓乱徊卤1平方厘米大的面積單位有哪些?用哪個面積單位比較合適? ③從學具里拿出1平方分米。思考:1平方分米的含義是什么? ④量一量它的邊長是多少。
、菸覀冎車男┪矬w表面的面積大約是1平方分米呢?
、尴胍幌,用1平方分米可以測量哪些物體面的面積呢?
3、1平方米。
、僬l愿意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去教室地面的面積?為什么都不愿意去?(用這個面積單位去測量,不容易測出教室地面的面積,因為1平方分米比地面的面積小得多。激起學生探索更大面積單位的欲望。)
②你能不能像數(shù)學家一樣“創(chuàng)造”一個比平方分米更大的面積單位? ③說一說什么樣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米?
、苣隳苡檬謩荼犬嬕幌聠幔
、萆钪心男┪矬w表面的面積大約是1平方米?
、薰烙嬕幌拢诎宓拿娣e大約是幾平方米?
、吖烙嬕幌拢1平方米的面積上能站多少個人?(在地上量出1平方米,讓學生盡量的站進去。)
【設計意圖:在常用的面積單位中,以平方厘米為突破口。讓學生通過看媒體演示、量邊長、比一比、記一記等活動理解1平方厘米。在認識1平方分米和1平方米時,讓學生思考當測量的圖形較大時怎么辦,猜一猜比平方厘米大的單位有哪些,培養(yǎng)學生遷移和推理的能力!
四、積極反饋,強化應用
1、區(qū)別長度單位和面積單位。
(1)分米是什么單位?1分米有多長?平方分米是什么單位,1平方分米有多大?
。2)聽教師口令,學生用手勢比畫相應的長度和面積。
2、完成76頁的第4題。
3、區(qū)別周長和面積。
、僭缟掀饋,小明跟著爸爸鍛煉身體,他沿著操場的邊跑了一圈。這件事情與什么有關?
、诠と藥煾翟谧闱驁錾箱伾狭瞬萜海@件事情與什么有關?
③放學以后,幾個愛勞動的小朋友把教室地面全都打掃了一遍。這件事情與什么有關?
、転榱耸惯@塊黑板更加美觀和牢固,裝修工人在它的四周裝上了鋁合金邊框。這件事情與什么有關?
⑤假如老師在黑板上寫滿了字,下課后一個小朋友主動把黑板擦干凈了。這件事情與什么有關?
【設計意圖:為了加深對面積含義的理解,有意設計了長度單位和面積單位、周長和面積的比較這一環(huán)節(jié),并借助學生生活中熟悉的一些小事,形象而生動地詮釋了這些概念,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面積和面積單位教案 篇9
一、教學內(nèi)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三年級下冊第六單元《面積》第一課時70-74頁。
二、 教學目標:
1.結合實例通過摸一摸、比一比等活動,使學生理解面積的含義;認識常用的面積單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初步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確表象。
2. 學生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使學生體會引進統(tǒng)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
3. 培養(yǎng)學生細心觀察、比較、分析、概括及動手操作的能力,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使學生體驗到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并服務于生活。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使學生理解面積的含義,掌握常用的面積單位并建立正確的表象。
教學難點: 在操作中體會引進統(tǒng)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
四、教具、學具:
教具:多媒體課件;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教具。兩張大小不同的白紙。
學具:每小組一份面積相近但形狀不同的兩張長方形彩色卡紙;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長方形、圓形、正三角形紙片若干;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學具。
五、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生成問題
師:我們進行涂色比賽怎么樣?男生一組、女生一組,每組各選一位代表參加比賽,誰先全部涂完就代表哪組獲勝。(老師出示兩張大小不同的白紙,故意給男生一張大白紙,給女生一張很小的白紙)。下面開始比賽!
這時男同學紛紛喊出:老師這樣不公平!我們的這張紙大,女生的那張紙小。
師:對,要想公平的比賽必須在相同的條件下進行。由于這兩張紙面大小不同,只能終止現(xiàn)在的比賽。下面用手摸一摸紙的表面。還有那些物體有面,他們的表面的大小是否一樣?我們繼續(xù)研究這些問題。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1、認識面積,理解含義。
(1)、通過物體表面感知面積
、、 指一指:我們身邊有很多物體,比如文具盒、黑板,幕布、書本、課桌等等,它們的表面在哪?
、、 摸一摸:摸一摸數(shù)學書的上面,再來摸一摸文具盒的上面,有什么感覺?
③、 比一比:數(shù)學書的上面 和 文具盒的上面 ,那個面大?怎樣比較的?(觀察法、重疊法)
、、再來摸一摸、比一比練習本的面和課桌的面那個?
、、黑板的表面和和剛才我們摸的物體的表面相比怎樣?
⑥、剛才通過觀察和重疊的方法比較物體的表面是有大有小的,我們把物體表面的大小叫做它們的面積。(板書:物體表面的大小叫做它們的面積。)
、、 運用“面積”說一說:黑板的表面比課桌的表面大,現(xiàn)在還可以怎么說?
。2)通過封閉圖形認識面積。
、 . 想一想:我們以前學過那些平面圖形?生匯報
、谡n件展示平面圖形:大小不同的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 你能看出長方形和正方形哪個圖形大?圓形和三角形相比那個大?圓形和正方形呢?(圓形和正方形用觀察法不容易看出,可利用課件動畫演示重疊法比較它們的大小。)
、巯襁@種周圍都是封閉著的圖形叫封閉圖形,這些封閉圖形的大小也叫他們的面積。(板書:封閉圖形)
。3)歸納面積的概念:物體表面的大小叫做面積;封閉圖形的大小也叫做面積。誰能把這兩方面概括起來,說說什么是面積? 小結:物體表面或封閉圖形的大小叫做它們的面積。(板書)
[設計意圖:建構主義認為:學生的建構不是教師傳授的結果,而是通過親身經(jīng)歷,通過與學習環(huán)境的交互作用來實現(xiàn)的'!懊妗笔鞘裁?說不清,道不明,但只要動手 “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學生就能做到心中有數(shù)了。在大量直觀、實踐、體驗活動中,學生能實實在在的感受到“面”是什么,進而歸納出面積的含義。]
2、體會統(tǒng)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
。1)、 課件出示:兩個面積接近但形狀不同的長方形。
思考:用什么方法可以比出哪塊面積小一些?為什么?
。▽W生經(jīng)過觀察、重疊、割補都無法比較,這時激發(fā)認知沖突,怎么辦?)
(2)、 提供學具(長方形、圓片、正方形、正三角形紙片及綠色長方形、紅色長方形卡紙),動手擺一擺,看能不能比較出這兩張彩紙的大小,請同學們看清操作要求。
(3)、課件展示:
操作要求:
、 四人小組中每兩人選一個長方形彩紙,然后任選一種圖片,在長方形上拼擺。
、 擺完后小組交流兩張彩紙的比較結果。
、 遇到困難時,可在小組內(nèi)尋求幫助。
。4)、 學生操作,師巡視指導。
因提供的每種圖片均不夠擺滿整個圖形,操作中必然出現(xiàn)矛盾:圖片不夠怎么辦?在這里可能出現(xiàn)兩種情況:
、傩〗M內(nèi)合作使用圖片,把長方形擺滿。
、谙扔脠D片擺出長方形的長,再擺出寬,計算大小。
。5)、學生在實物投影儀上展示匯報:
組1:我們組選擇的是長方形紙片,綠色卡紙是一行擺6個,擺2行;紅色卡紙是一行擺3個,擺3行。結果紅色長方形小一些。
組2:我們組選擇的是正方形紙片,綠色卡紙一行擺了12個,擺2行;紅色卡紙一行擺6個,擺3行。結果也比較出紅色長方形小。
組3:我們選擇了圓形紙片,發(fā)現(xiàn)擺的圓片之間有縫隙,無法比較 組4我們組選擇的是正三角形紙片,也比較出紅色長方形小。但是太麻煩!
師:誰還有不同的擺法?
(6)師生共同總結:操作中發(fā)現(xiàn):選擇的圖形不同,拼擺的結果也不相同;圓片有縫隙,不準確;正方形、長方形和正三角形能測量出結果,比較起來,正方形更方便。
師:我們還發(fā)現(xiàn)比較兩個圖形面積大小時,應注意什么?(選擇相同的圖形)
。7)、小結:比較兩個圖形的面積大小,要用形狀大小都相同的圖形,也就是要用統(tǒng)一的標準,這個統(tǒng)一的標準就是面積單位,(板書:面積單位)
(8)、像剛才我們用的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等圖形都可以看成一個面積單位,剛才綠色卡紙上面擺了24個小正方形,就說明這張綠色卡紙的面積就有24個這樣的面積單位。
人們?yōu)榱朔奖,就選擇正方形作為面積單位。
[設計意圖:這一環(huán)節(jié)中,通過對兩個面積相近但形狀不同的長方形比較,激發(fā)認知沖突后,我提供學具,引導學生動手操作、合作探究。解決問題的過程,也是學生經(jīng)歷統(tǒng)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認識用正方形表示面積單位的過程。]
【面積和面積單位教案】相關文章:
面積與面積單位教案04-01
面積單位的教案01-20
面積和面積單位教案四篇03-11
【精選】面積和面積單位教案3篇07-03
數(shù)學面積單位教案01-04
面積和面積單位教案合集9篇10-17
【精品】面積和面積單位教案四篇04-04
【推薦】面積和面積單位教案4篇04-06
面積和面積單位教案匯總6篇04-09
【精品】面積和面積單位教案三篇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