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大班社會教案范文10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班社會教案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大班社會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在“五一”假期,我們讓幼兒統(tǒng)計自己每天起床、刷牙、洗臉、吃早餐等環(huán)節(jié)所花的時間。結果孩子們所花費的時間最長為90分鐘,最短的為12分鐘,大部分幼兒需要60分鐘左右。從統(tǒng)計表上可以看出,幼兒的時間觀念比較淡薄,做事拖拉的情況比較普遍。如何增強孩子的時間觀念,改變他們做事拖拉的習慣,提高做事的效率,為他們入小學奠定基礎呢?為此我設計了本次活動,目的是想讓幼兒通過體驗,知道一分鐘雖然短,但只要珍惜也能做很多事情,并逐步懂得參與各項活動都必須抓緊時間。珍惜時間。
目標:
1.體驗一分鐘的長短。
2.懂得參與各項活動都要抓緊時間、珍惜時間,為入小學作準備。
準備:
1.多媒體課件“一分鐘能干什么”。
2.幼兒操作材料若干,如珠子和繩子,套環(huán),彈珠和筷子。
過程:
一、交流:一分鐘有多長
師:不久我們就要從幼兒園畢業(yè),成為一名小學生了,大家都覺得要抓緊在幼兒園的每一分鐘,那么你覺得一分鐘有多長呢?(幼兒可能會回答“60秒”。)
師:60秒又有多長呢?
師:我們請時鐘走一分鐘吧。
二、體驗:一分鐘能干什么
1。一分鐘有多長?
(播放多媒體課件)幼兒觀察時鐘畫面,體驗一分鐘的長短。
。1)(教師出示鐘面)我們都認識鐘,請問哪一根針轉一圈就告訴我們一分鐘到了?(秒針。)
(2)如果有的鐘只有兩根針,沒有秒針,我們怎么知道一分鐘到了呢?
。3)教師小結:秒針走一圈或分針走一小格都表示過了一分鐘。
。4)現在我們讓秒針走一圈,請大家體驗一下一分鐘究竟有多長。
教師小結:秒針走了60秒,也就是一分鐘。
2。一分鐘能做什么?
師:人們在一分鐘里能做些什么事呢?老師上網查了資料,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ń處熯叢シ哦嗝襟w課件邊解釋:)
●一分鐘人能跑200米。
師:你們知道200米有多遠嗎?(AY~JL園出發(fā)到伊勢丹商廈。)
●一分鐘人騎自行車能騎700米。
師:你們猜猜700米有多遠?如果從幼兒園出發(fā)到哪里有700米?(幼兒園總部到分部一個來回。)
3。我們一分鐘能做些什么?
。1)我們一分鐘能做些什么呢?你們想不想動手試試?
。2)教師介紹操作內容,讓幼兒知道每組的材料都是不同的。
。3)秒針開始走時,大家要一起動手,一分鐘到時立刻停下來,看看大家一分鐘里能干些什么。
(4)幼兒操作。
(5)交流匯總,教師記錄結果。
A。請你數一下在一分鐘里夾了幾粒彈珠(穿了幾粒珠子、幾個套環(huán))。
B。請幼兒分組介紹一分鐘的成果,方法是:一組幼兒依次報數,另一組幼兒仔細傾聽,說出一分鐘內誰做得最多。(教師記錄幼JL的報數。)
C。同樣花了一分鐘時間,為什么每組的結果不一樣?
結論:雖然時間相同,但每組做的事情不同,有的.比較難,有的比較容易,所以結果也不同。
D。我剛才發(fā)現穿珠子小組的小朋友雖然做的事情相同,可他們的結果也不一樣,為什么?(當場讓該組幼兒再次報數驗證。)
結論:在相同的時間里做同樣的事情,因為每個人的動作有快有慢,所以結果也會不同。
三、討論:如何珍惜時間
1.前些日子,我們每個人對自己起床、刷牙、洗臉、吃早餐所。花費的時間進行了統(tǒng)計,結果怎樣呢?
2.幼兒說說自己花費的時間。
3.誰花的時間最長?誰花的時間最短?
4.為什么大家都做了四件事,但花費的時間會相差那么大呢?
5.做同樣的事情時間花得多結果會怎樣?時間花得少結果又會怎樣?
6.小學生每天要自己安排時間,比如安排課間十分鐘。誰知道課間十分鐘要完成哪些事情?如果你拖拖拉拉結果會怎樣?如果你抓緊時間結果又會怎樣?
延伸活動:
在區(qū)角投放操作材料,讓幼兒在規(guī)定時間內操作,看誰做得又快又好。
幼小銜接教育非常重要。在這兩個活動中。陳老師認真分析了幼兒從“小朋友”到“小學生”角色轉換過程中的問題。依據“我要上小學”的主題目標。充分考慮幼小銜接階段幼兒的學習興趣和良好習慣培養(yǎng)的需要。力圖在這一重要的過渡期給予幼兒一些必要的支持。
立足問題。遵循需要
幼兒園有序而寬松的生活節(jié)奏。使幼兒對時間意義的理解和時間長短的體驗較少;幼兒園、小學截然不同的學習環(huán)境和要求。使幼兒面臨著種種入學適應問題的考驗。陳老師在“我要上小學”的主題活動背景下。設計了“一分鐘有多長”“整理書包”等系列活動,以幫助幼兒熟悉小學生活。萌發(fā)對當小學生的向往之情。
重視認知。整合實施
“認識時鐘。逐步建立時間概念”是上學之所需,“利用已有的認知經驗學看課程表,并嘗試整理書包”是入學之所急。陳老師順應情景需要。導入了對“時間”的感知。運用問題引導。展開了對“課程表”的認識,通過兩次操作讓幼兒經歷了“書包整理”中的問題。體現了在主題背景下整合幼兒各種經驗、豐富體驗、積累新知的思想。
設計嚴謹。層層推進
時間的長短必須通過比較來感受。書包整理應該親歷而為。形式化的比較和操作往往不能使幼兒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陳老師在設計時力求邏輯嚴密、環(huán)節(jié)相扣、步步推進。例如,為使幼兒懂得“在擁有同等時間的情況下。抓緊時間者完成的任務就多”,陳老師安排了如下環(huán)節(jié):一分鐘能做些什幺事的資料分享—+一分鐘做事的操作體驗—,一分鐘可做不同事的交流了解一一分鐘所做相同事的數量比較,等等,使幼兒初步理解了影響單位時間辦事效率有多種因素(是否抓緊時間、動作快慢等)。從而引發(fā)幼兒思考“如何安排課間十分鐘”等問題,幫助他們克服過渡期中的時間運用障礙。
大班社會教案 篇2
教學內容及學情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每個人遇到的各種事而情情緒會有所不同,本次活動的開展主要引導幼兒正確看待自己的情緒,使幼兒知道每個人都有生氣的時候,生氣是一個人的正常情緒表現,關鍵是生氣后要尋找積極的排解方法,不做傷害自己和他人的事。
活動目標
1.感受良好情緒帶來的快樂。
2.知道生氣是一種不良情緒,了解排解不良情緒的方法。
3.會用正確方法表達不良情緒。
重點難點
重點使幼兒選擇正確的排解不良情緒的方法。
難點能用語言正確表達自己的`情緒。
活動準備
各種表情圖、幼兒用書、幼兒生活游戲用品:如:圍棋、圖書、彩筆等故事《生氣怪獸》及舒緩背景音樂、《快樂恰恰恰》音樂。
活動過程
一、我的情緒
1.出示表情圖片,請幼兒說說他們分別是什么表情,神情怎樣?并請幼兒表演出來。
2.當你生氣、快樂、害怕、難過時,你會怎樣做?
二、生氣怪獸
1.教師講故事《生氣怪獸》,一邊講故事,一邊用氣球演示怪獸生氣慢慢膨脹,到最后爆炸的情形。
2.生氣怪獸為什么會爆炸?小組之間討論。
3.小結:生氣是不好的,要盡量少生氣或者不生氣。
三、生氣了怎么辦?
1.請幼兒說說讓自己生氣的事情。
2.師:如果我們生氣了,怎么辦?想生氣怪獸那樣嗎?有什么好方法?
3.小組討論:尋找消氣的方法。例如:聽音樂、玩玩具、做運動、動手操作畫畫等。
4.討論:哪種方法能讓自己不生氣,人能夠自由好心情?
最好的方法就是不生氣。
四、音樂游戲:快樂恰恰恰。
讓幼兒將好心情傳遞給自己的自己身邊的好朋友,讓他們也有一份好的心情。
大班社會教案 篇3
一、活動目標:
1、讓幼兒了解筷子的種類和作用,知道筷子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餐具。
2、學習使用筷子,做到持筷姿勢正確,能挑、撥、夾東西。
3、發(fā)展幼兒的小肌肉動作和手眼協(xié)調的能力。
4、知道在發(fā)生危險時如何自救。
5、初步培養(yǎng)幼兒的安全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重點:
認識筷子的特點和作用,了解不同材料的筷子。
難點:
學會正確地使用筷子。
二、活動準備:
1、收集廢舊的一次性筷子若干,并涂上顏色,幼兒每人一雙。
2、每組幼兒的桌子上擺放玻璃球、杏(話梅)核、小紙團、玉米粒等,供幼兒練習持筷夾東西。
3、幾種常見的筷子(竹筷、木筷、鐵筷、塑料筷、不銹鋼筷等)。
三、活動過程:
1、猜謎語,引出筷子:“兄弟倆,一樣長,是咸還是淡,它們先來嘗!币龑в變翰鲁鲋i底后,教師出示各種筷子。
2、引導幼兒觀察筷子,了解筷子的特點、制作材料和作用,并提出問題。
(1)筷子是什么樣子的?(先引導幼兒回答后,老師小結:筷子像兩根小棍兒,上邊粗、下邊細,上面是方的、下面是圓的,有的筷子上下都是圓的,筷子的表面很光滑)
(2)老師這里有幾種筷子?(有木筷、竹筷、所料筷、鐵筷等,筷子的顏色也各不相同)
(3)這些筷子是干什么用的?(先引導幼兒回答后,老師小結:木筷、竹筷、塑料筷、不銹鋼筷是人們吃飯用的,鐵筷子一般是幫助人們夾一些如蜂窩煤、焦炭等比較燙的物品,長的木筷或竹筷大多用來夾剛炸好的油條,以免燙傷)
(4)為什么吃飯用筷子更好?(幼兒回答,老師小結:筷子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餐具。長期使用筷子吃飯,能鍛煉手指動作,使手部活動靈活,并能開發(fā)智力。外國人吃飯一般都用刀、*等)
3、啟發(fā)幼兒聯想。
(1)你還見過或知道有什么樣的`筷子?(幼兒自由回答,老師小結:我們中國人使用筷子的歷史悠久,所以筷子的種類也比較多,有一些筷子比較名貴和講究,如過去皇宮里使用的象牙筷、骨筷、銀筷等,現在已陳列在博物館保存,供人們欣賞)
(2)出示一次性筷子,讓幼兒了解一次性筷子雖然使用比較方便、衛(wèi)生,但為了保護樹木,國家已禁止生產一次性筷子。并讓幼兒想一想,一次性筷子用完后還可以做什么用?(練習夾東西、拼擺圖形、涂上顏色做筷子操、回收造紙等)
4、老師講解用筷子的方法,并示范:兩根筷子都放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中間,大拇指在連根筷子的上面,食指抵住一根筷子,中指在兩根筷子中間,無名指抵住另一根筷子,小拇指在無名指下面。
5、幼兒練習拿筷子:每個幼兒用右手拿一雙筷子,按老師講解的方法學拿筷子,練習用筷子夾、挑、撥桌上準備的東西,比一比誰夾得多、夾得快。教師巡回指導,糾正不正確的動作,并啟發(fā)幼兒說一說:什么東西好夾,什么東西不好夾?為什么?是拿筷子的上面好夾?還是拿下面好夾?為什么?(玻璃球和玉米粒等因為光滑且小難夾,杏核和小紙團有棱角好夾)
6、引導幼兒討論:
(1)哪種筷子好用?為什么?(竹筷、木筷好用,因為竹筷、木筷不滑,好夾東西)
(2)用筷子吃飯時應注意什么?(不咬筷子、不用筷子擊桌子、擊碗,不拿筷子玩等)
四、活動延伸:
1、用舊掛歷紙自制紙筷子,供游戲時用。
2、收集舊的一次性筷子,和老師一起涂色,制作筷子操器械。
3、學做筷子操。
五、活動反思:
通過猜謎語,引起了幼兒觀察筷子的興趣,認識了筷子的特點、種類及什么情況下使用筷子,并能積極主動地參與練習拿筷子的方法,在老師的幫助下,85%的幼兒基本學會了拿筷子,會用筷子,同時也發(fā)展了幼兒手部小肌肉動作的靈活。
大班社會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了解"愛鳥周"的含義。
2、感受鳥類與人類的關系。
3、產生愛護鳥類、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活動準備:
1、教室和幼兒收集鳥類的圖片及其于人類關系的資料。
2、操作材料:畫紙、畫筆、稻草、紙盒等。
3、幼兒用書:《愛鳥周》。
活動過程:
1、教師和幼兒討論鳥類與人類的關系。
欣賞鳥類圖片,幼兒互相交流自己認識的鳥。
看幼兒用書,引導幼兒相互交流、討論:鳥類與人類的關系。
教師小結:有的鳥專吃害蟲,保護莊稼和樹木;有的鳥可以送信;有的.鳥很大,有的鳥可以觀賞;還有的鳥可以為人們提供有營養(yǎng)的蛋。
2、討論、了解愛鳥周的含義。
引導幼兒討論:如果沒有鳥類世界會怎樣?人們是怎么做的?
教師小結:鳥和人類共同生活,是人類的好朋友,我們要愛護鳥類。在每年的4月至5月初的某一個星期為"愛鳥周",督促人們愛護鳥類,保護鳥類。
3、引導幼兒開展愛鳥行動。
討論:小朋友應該怎樣愛護、保護鳥類?
教師和幼兒總結:小朋友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保護鳥類的事情:做個"小小宣傳員",向大家宣傳愛護鳥類;不傷害小鳥:不抓、不打小鳥;為小鳥做窩……
幼兒分組活動:繪制保護鳥類的宣傳畫,制作"小鳥的家"等。
大班社會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懂得學習本領需要經過自己的不斷努力才能成功。(重點目標)
2、能大方自信的說出自己的外貌特點,展示自己的本領,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3、感受在學習本領時周圍人對自己的關愛和鼓勵,樹立自信心和自豪感。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5、教幼兒養(yǎng)成細心、認真的學習態(tài)度。
活動準備:
了解每位幼兒的本領,并請幼兒準備才藝展示。
視頻、音樂、攝像設備等。
活動過程:
一、采用游戲激趣法,引導幼兒說出漫畫人物的外形特點及他們的本領。
二、采用交流展示法和贊賞激勵法,引導幼兒大方、自信的說出自己的外貌特征、展示自己的本領,感受自己很棒,樹立自信心和自豪感。
(1)采用小游戲"快樂大搜索",引導幼兒說出自己的外貌特征。
(2)鼓勵幼兒自信的說出自己的本領。
(3)請個別幼兒在集體面前展示本領。
三、采用觀察分析法和設疑提問法,通過聽故事《小鷹學飛》引導幼兒懂得學習本領需要經過自己的不斷努力才能成功,同時也離不開周圍人對自己的幫助、支持和鼓勵。
四、引導幼兒回憶自己在學習本領時是怎樣克服困難的,得到過誰的幫助和鼓勵。
五、鼓勵幼兒充滿自信、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愿望,并向幫助過自己的人表達感謝之情,鼓勵幼兒學好本領,樹立自信!
小 鷹 學 飛今天,天還沒亮,小鷹就興沖沖地起了床,并拉著他的父親往外跑,急得他的母親在屋里大叫道:"這么早就走啦,晚上早點回來啊。"一路上,小鷹都非常的開心,又蹦又跳的。原來啊,今天小鷹是要學飛,因為他已經長大了,他要向他的父親和其他的老鷹一樣可以翱翔在空中自由的飛著。他們來到了一片空地上,老鷹一邊拍著翅膀,一邊向小鷹介紹著要如何飛,而小鷹則目不轉睛的盯著老鷹看,全神貫注的聽著老鷹講。
老鷹講完后,小鷹就自己拍著翅膀開始了練習,一次次的失敗,一次次的摔倒了再爬起來,從頭再來。都更加的'激勵著小鷹不斷向上。終于小鷹飛到了與樹一樣高的地方,他大叫道:"爸爸,我飛起來了。"可老鷹則說:"你看,遠處的山還要高啊!"小鷹抬頭看了看山,拍著翅膀飛了上去,當他飛到與山一樣高的地方時,他開心的叫道:"爸爸,我飛到與山一樣高了,我會飛了。"老鷹看到后也開心的說:"不錯,不錯!可你看,那天空中的白云多美啊,你不想上去看看么?"小鷹抬頭看了看天空的白云,"哇,好美啊!"他自言自語道,并用盡了全力拍著翅膀向上飛,可就在他快要到達時,卻不幸的掉了下來,說時遲那時快,老鷹看到后,馬上飛了起來,接住了小鷹,他們相似一笑后,小鷹又繼續(xù)地向上飛著,他吃力的拍著翅膀,艱難的飛著,終于他飛到了白云處,他興奮的大叫道:"爸爸,我飛到了,我看到了白云了。""小鷹啊,恭喜你拉。""謝謝你,太陽公公。咦,太陽公公你怎么啦?"小鷹問道。
"我沒事,只是站了一天,太累了,要回去了,小鷹你也早點回去吧!"太陽公公說。
"好的,太陽公公再見!"小鷹說。
"好孩子,你真棒。"老鷹說,"但不可以驕傲,要繼續(xù)努力啊!好了,時間不早了,你媽媽可要著急啦!走,咱們來比比看,看誰先飛回家!
活動反思:
導入中的猜人游戲是在一次學習中教育活動中的的一部分,我根據自己的教育活動引用了猜人游戲部分。根據大班的孩子有表現和競爭的欲望,特別是自己已有的本領,都是爭先恐后的展示。在整個活動中,孩子們在游戲中興趣都特別的高。對具有挑戰(zhàn)力以及合作能力的大班孩子,通過各種方式努力得到成功,讓孩子們有成功感。大部分孩子們都積極參與,在展示自己本領的部分,不善于表達的孩子我應再適當的引導,讓每個還都有機會展示。
大班社會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 嘗試了解各種不同的交通標志圖,能用完整、流暢的語言正確表達它們的含義。
2 能注意觀察生活環(huán)境中的交通標志,遵守交通規(guī)則。培養(yǎng)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3 樂意參加交通游戲棋活動,學會與同伴商量、制定游戲規(guī)則,并在活動中遵守游戲規(guī)則。
活動準備
孩子和家長共同收集、了解交通標志;教師收集各種交通標志(或圖片),制作教學課件(PIyI’),交通事故的動畫視頻,自制游戲棋盤4幅、小標志若干、游戲骰子4個、棋子若干(紅、黃、藍、綠汽車4組)等,“文明小司機”獎狀若干。
活動過程
一、視頻導入,引發(fā)探究欲望
1 播放交通事故的動畫視頻。師:剛才你們看到了什么?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情?(引導幼兒用完整的語言講述)
2 師:為什么會發(fā)生這樣的事情呢?
二、播放課件,解讀交通標志圖
師:為了不讓剛才看到的慘劇在我們的身邊發(fā)生,我們應該遵守交通規(guī)則。讓我們從認識交通標志開始學習交通規(guī)則。
1 認識紅綠燈(播放紅綠燈圖片)。師:馬路上最重要的標志就是信號燈,你們在哪些地方看見過紅綠燈?紅燈表示什么?綠燈表示什么?
2 認識其他交通標志(播放交通標志課件)。師:你在馬路上和爸爸媽媽找到了哪些標志?
師:老師也找到了一些標志,你們認識嗎?這些標志告訴我們什么呢?
3 了解交通標志的分類。
(1)(出示課件)師:看看這些交通標志,它們都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引導幼兒從形狀、顏色等方面重點觀察和講述)
(2)教師小結:警告標志是三角形,黃底黑邊,黑色圖案,警告駕駛人員注意前方路段存在的危險和必須采取的措施。禁令標志是圓形,白底紅邊,紅斜杠黑色圖案,表示對車輛加以禁止或適當限制的標志。指路標志是長方形,藍底白字和白色圖案,是用于指路的指示牌。
4 判斷交通行為對與錯。
(播放課件,課件內容有:紅燈車停;行人過馬路走斑馬線;行人靠左走;在馬路上追車奔跑;在馬路上玩耍、拍球;過馬路跨越護欄;行人走天橋:等等)
(1)師:有這樣一群人。你們看看他們的行為對不對?說說你的理由。
(2)教師針對幼兒的回答適時小結。
三、自制交通標志棋
1 師:交通規(guī)則很重要,只有我們都去遵守它,道路交通才會變得有序,才不會出交通事故。交通標志在我們的生活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我們都應該認真服從這些交通標志,現在我們一起來制作交通規(guī)則棋。
2 商討規(guī)則和做法。步驟(1)根據圖片的情境,配對相應的標志圖。如:圖一是紅燈車停(配對:注意紅綠燈的`標志),圖二是在馬路上追車奔跑(配對:禁止行人通行的標志)。步驟(2)判斷圖片的行為是否正確,設置相應的游戲規(guī)則(用“箭頭”和“數字”表示)。如:圖一是紅燈車停(正確的交通行為可以設置為“3”。表示前進3格),圖二是在馬路上追車奔跑(不正確的交通行為可以設置為“2”,表示后退2格。)
3 幼兒分組制作游戲棋,
四、棋類游戲活動:
我是文明小司機
1 幼兒自由組合游戲。游戲規(guī)則:幼兒4人一組,分別“駕駛”紅、黃、藍、綠小汽車。根據投擲骰子上面的點數和前進或后退的標志圖行駛,第一個到達終點的獲勝。
2 教師巡回指導并維持秩序,提醒幼兒遵守游戲規(guī)則,并關注能力弱的幼兒,適時指導。
3 教師評價:對游戲中獲勝和規(guī)則意識強的幼兒進行表揚,發(fā)“文明小司機”獎狀。
大班社會教案 篇7
給別人快樂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只要一分鐘就能做到。也許你會不屑一顧:“一分鐘?能做什么?”不要小看一分鐘,生活就是由無數個一分鐘組成的,生活中的許多事情就發(fā)生在一瞬間,一分鐘能做很多事。一句祝福,一個微笑,一聲贊美……一分鐘真的具有讓別人快樂起來的魔力。只要你愿意,每個人都可以成為擁有“有魔法的一分鐘”的魔法師,包括我們的孩子。
目標:
1.體驗一分鐘的“魔力”,知道一分鐘很短,但可以做很多有意義的事。
2.嘗試在一分鐘里做一件能讓別人快樂的`小事。
準備:
多媒體課件,有秒針的大鐘,磁帶,錄音機。
過程:
一、門衛(wèi)爺爺不快樂(打開多媒體課件,畫面出現不快樂的門衛(wèi)爺爺。)
師:門衛(wèi)爺爺怎么了?
幼:不開心,很難過……
師: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幼:爺爺在嘆氣;爺爺的眉頭擰在一起;爺爺的頭發(fā)亂七八糟,看來心情很壞……
二、有魔法的一分鐘
1.一分鐘是多久。
師(出示多媒體課件):可是,一分鐘后門衛(wèi)爺爺露出了笑臉。奇怪,這一分鐘里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使門衛(wèi)爺爺變得快樂了呢?
幼:爺爺到超市買了很多吃的東西;有小鳥為他唱歌……
師:一分鐘是多久呢?
幼:一會兒。
幼:媽媽說秒針走一圈,挺長的吧。
2.體驗一分鐘。
、俚谝淮误w驗。孩子看大鐘體驗一分鐘。
、诘诙误w驗。孩子做一件事體驗一分鐘。(如,有的孩子走了三十步;有的孩子唱了一首英文歌,等等。)
③小結:一分鐘很短,但是可以做很多事情。
3.有魔法的一分鐘。
、儆^看多媒體課件,內容為:然然邊給門衛(wèi)爺爺敲背邊為他唱歌,門衛(wèi)爺爺快樂地笑了。
②一分鐘里發(fā)生了什么事?為什么這些事能讓爺爺快樂起來?
、坌〗Y:一分鐘能做一件讓別人快樂的小事!這太神奇了,簡直是有魔法的一分鐘!真的那么神奇嗎?請大家試一試。
三、送你“有魔法的一分鐘”
1.一分鐘,你準備做一件什么事讓別人快樂?
2.幼兒嘗試用各自的方式讓同伴和教師在短短的時間里快樂起來。
活動后記:
“有魔法的一分鐘”的確具有神奇的魔力!沒有想到,我竟成了“快樂”的第一受益者。不時有孩子從我身邊走過:“李老師,你真漂亮!”“李老師,你真辛苦,需要我的幫助嗎?”“李老師,這是我的愛心卡片,我把它送給你,因為你也有一顆愛心!”……整個上午,所有孩子的臉上都洋溢著快樂。大家很默契,每做一件“讓別人快樂的事”就會產生這樣的對話:“你快樂嗎?”“快樂!”“我也很快樂!”我想起一句話,“快樂是一種香水,灑給別人,自己手上也會留下余香!”接著,快樂開始走向家庭。不時聽到家長激動的反映――“早餐時,孩子為我剝了一個雞蛋!薄白蛲,孩子又為我敲背,又為我揉肩,還問我快樂嗎!”“我家孩子總在說‘快樂’,我倒真被他說快樂了!”這就是“有魔法的一分鐘”!是世界上最神奇的一分鐘!由此,我想到一分鐘可以讓孩子擁有更多的魔力,它能減輕焦慮和壓力,讓孩子的內心平和寧靜,使孩子逐漸形成一種積極、快樂、健康的生活觀。例如:
一分鐘教師:每天可讓不同的孩子做一分鐘教師,也許可以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挖掘孩子的閃光點!一分鐘認字:每天只要花一分鐘認字,日積月累的效果具有滴水穿石般的功力!
一分鐘床頭小幽默:睡前一個小笑話,能使孩子帶著快樂進入夢鄉(xiāng)。一分鐘問題:當孩子生氣要伸出拳頭的時候,引導他用一分鐘問自己一個問題:“除了拳頭,怎樣才能讓我不生氣?”
一分鐘勇氣:遇到困難時,用一分鐘讓自己安靜一下:“沒關系,我還有其他辦法嗎?”
一分鐘忘記:也許同伴之間會發(fā)生很多不愉快的事,給自己一分鐘,忘記不愉快!
大班社會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辨別常見蔬菜的不同特點,借助歌謠進行大膽進行表達。
2、知道蔬菜營養(yǎng)豐富,愿意多吃蔬菜。
活動準備:
1、PPT
2、豆角、蘿卜、黃瓜、辣椒、茄子、南瓜等蔬菜圖片。
活動過程:
一、我最愛的蔬菜(價值點:喚醒幼兒經驗,經驗回顧)
導入語:蔬菜是我們食物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你最喜歡哪一種蔬菜,為什么喜歡它?
小結:正如大家介紹的,有的小朋友喜歡一種蔬菜是因為它的外形、顏色等,也有的是因為蔬菜維生素含量特別高,蘊含豐富的營養(yǎng),平時多吃蔬菜能使我們身體更健康。
二、菜地歌謠(價值點:以兒歌的形式幫助幼兒理解各種蔬菜的特點)
引導語:今天老師帶來了菜地里的各種蔬菜,我們可以通過念歌謠猜出分別是哪些蔬菜。
1、 根據線索,破譯歌謠(出示前半部分問題)
第一句:什么青青細又長?什么地下捉迷藏?
提問:你猜出的是什么蔬菜?你是怎么猜出來的?歌謠里有哪些關鍵詞提示我們蔬菜的什么特點?
小結:豆角青青細又長,蘿卜地下捉迷藏。原來歌謠中會提示我們蔬菜的顏色、形狀,還會提示我們蔬菜生長的.地方。
提問:還有哪些蔬菜也是青青細又長?藏在地下的除了蘿卜還有什么?
小結:黃瓜、絲瓜、苦瓜都是青青細又長。蘿卜、土豆、紅薯都是地下捉迷藏,
第二句:什么身穿綠衣裳?什么長著尖尖嘴?
小結:黃瓜身穿綠衣裳,辣椒長著尖尖嘴。
提問:還有哪些蔬菜也是身穿綠衣裳,長著尖尖嘴?
第三句:什么燈籠高高掛?什么越老皮越黃?
。烤鋬焊,教師展開,拓展幼兒的經驗)
2、 感知兒歌的形式,為創(chuàng)編鋪墊
提問:今天我們是用什么形式來猜蔬菜的?在創(chuàng)編兒歌的時候要注意把蔬菜的哪些特點編進兒歌里?
小結:今天我們用的是一問一答的形式猜蔬菜的。在創(chuàng)編兒歌的時候可以提示大家蔬菜的顏色特點、形狀特點、味道、生長地方等特點,讓大家來猜一猜哦!
三、活動延伸,仿編歌謠(價值點:借助兒歌的形式豐富幼兒的對蔬菜的了解)
引導語:這些只是蔬菜家族中的一小部分,你們平時還吃過、看到過或聽到過哪些蔬菜?想不想將其他蔬菜也編進菜地歌謠呢?
幼兒自主創(chuàng)編兒歌。讓大家猜一猜。
大班社會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通過觀看視頻,初步了解地震及地震的危害。
2.學習正確的避震方法,初步掌握在幼兒園、家庭、戶外避震的應急方法。
3.體驗地震應急演練,提高自救自護能力。
重點難點
掌握地震自救的基本常識,并能在生活中正確運用。
活動準備
PPT 視頻 音樂 書包 枕頭
活動過程
一、觀看地震視頻引入。
1.師:小朋友們早上好,我們一起觀看一段視頻吧,請小朋友們認真看哦,看完之后老師會請小朋友說一說都看到了什么?
師:剛才我們看到了什么樣的畫面?請小朋友們說一說吧。
2.師:什么是地震?
地震又稱地動、地振動,是底殼快速釋放能量過程中造成的振動,期間會產生地震波的一種自然現象。
二、觀察照片,幼兒交流。
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幾組照片吧。然后請小朋友說一說地震前后都有哪些變化?地震前和地震后有什么不一樣?
小結:是的,地震的破壞性很大,地震后房子倒塌,傾斜,變成了廢墟。大橋、道路斷裂,山體滑坡,很多人被壓在或者埋在廢墟地下,受傷了或者失去他們的生命……
三、學習正確的避震方法。
1.園內地震逃生演練經驗交流。
與幼兒一起回憶參加園內避震逃生演練的經歷。
小結:在幼兒園發(fā)生地震時,保持鎮(zhèn)定,雙手抱頭或取物保護好頭部,蹲在課桌、鋼琴等下面,不靠近窗戶或懸掛物;等余震過后,在老師的.帶領下順著安全疏散通道往大操場等寬敞的地方避震。
2.在家里發(fā)生地震時注意事項。
師:“平時在家中可以準備什么,當發(fā)生地震的時候,應該怎么做?”(避震應急包等)
小結:在家里,發(fā)生地震時,應及時關掉電源、煤氣灶等開關;往衛(wèi)生間、床、桌椅旁等較牢固的地方避震,不靠近窗戶;不乘坐電梯、不跳樓……
3.生活經驗遷移之戶外避震。
“發(fā)生地震時,你在戶外,應該注意哪些安全?”
小結:趕緊往寬敞的公園、草坪、空地撤離,不靠近電線桿、廣告牌等危險建筑物。
四、地震應急演練。(放音樂)
1.游戲《地震來了》
幼兒聽教師的指令地震演練,就地避震。
2.互相交流避震想法。
“現在參加地震模擬演練,你的心情怎么樣?你是怎樣避震的?誰的避震方法正確?誰的方法還需改進?怎么做會更安全?”
3.觀看《地震逃生篇》,梳理小結正確避震的自救方法。
活動反思
整個組織過程中,運用的活動組織形式多樣,有現場避震模擬演練、有自由分散交流地震前后對比照片、有家庭避震錄像的分享……特別是在觀看幼兒在園模擬地震逃生演練的真實照片時,幫助幼兒馬上回憶起避震的正確方法;在觀看、互動、交流、演練中,幼兒參與的積極性高漲;顒又杏變毫私饬说卣鸬奈:,懂得說出幼兒園、家庭、戶外三個不同場所避震的應急方法。串珠式的組織環(huán)節(jié),循序漸進,幼兒學以致用,提高了自救自護能力。
活動中,自身能夠以情感人,以語動人,影響著孩子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又杏變旱男睦砘顒与S著音樂的此起彼伏不斷地變化著。他們切身地體驗和感受著就地避震、自救自護的真實性,體驗到了在災難面前,只要鎮(zhèn)定不慌張,只要自我安全防護的方法得當,危害系數也會隨之減少;幫助幼兒消除對地震等災難的心理恐懼,增強了他們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自救自護能力。
但是,在幼兒就地避震,交流避震想法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教師應進一步發(fā)揮自身的教育機智,及時觀察、捕捉幼兒就地避震的現狀,進行點評和引導。
大班社會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在教師引導下愿意用簡單的語言描述媽媽的明顯特征。
2.嘗試用語言或行為表達對媽媽的愛,學說短句“媽媽,我愛您”。
3.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4.培養(yǎng)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
知道媽媽最明顯的特征。
2.材料準備。
幼兒自備媽媽的照片一張,幼兒學習資源1第11~12頁。
活動過程
1.說一說:我的媽媽。
師:今天,寶貝們都帶著自己媽媽的照片來了。
師:那誰來說一說你的媽媽都有什么特征?
幼:自由回答。
師:說了這么多,那你們愛媽媽嗎?你是如何表達對媽媽的愛的呢?
2.閱讀幼兒學習資源,引導幼兒逐幅觀察畫面,感知可以用多種方式表達自己對媽媽的愛。
師:今天咱們班來了好幾個小動物,他們也很愛自己的媽媽,你們想知道是誰嗎?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小豬在干什么?媽媽高興嗎?(小豬送給媽媽一張畫,媽媽很高興。)
小猴送給媽媽什么呢?媽媽感覺怎么樣?(小猴送給媽媽一朵花,媽媽很開心。)
小熊幫媽媽做什么?媽媽什么表情?(小熊幫媽媽提菜,媽媽在笑。)
小朋友在做什么?媽媽開心嗎?(小朋友和媽媽擁抱,媽媽很開心。)
小結:他們都很喜歡自己的媽媽,還用不同的方式表達了對媽媽的愛。你們喜歡自己的媽媽嗎?你們能為自己的媽媽做什么呢?(引導幼兒學說“媽媽,我愛您”)
3.交流小結。
師:剛才小動物們都用不同的方式表達了對媽媽的愛,有的送禮物,有的幫媽媽做事情,有的抱抱媽媽。你想怎么表達對媽媽的愛呢?(鼓勵幼兒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小結:請小朋友回到家后,先向媽媽說一句好聽的話“媽媽,我愛您”,再用你喜歡的方式表達對媽媽的.愛。
活動反思
在備課時,我發(fā)現全文共五個小節(jié),分別選取了“夏夜扇涼”、“雨天送傘”等五個生活場景來表現媽媽對孩子無私的愛。細細品味這幾件事,都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小事,大部分應該在我們孩子的身上發(fā)生過,應該很容易引發(fā)他們的共鳴。另外,五節(jié)詩的結構相同:都是先陳述事情,最后以“媽媽的愛”作結。鑒于以上原因,我設計了仿寫的環(huán)節(jié),而且對仿寫的效果也充滿了期待。
然而,實際的教學效果卻給我潑了一盆冷水:當我讓學生說說媽媽做過的哪些事情讓你感受到了她的愛?發(fā)言者聊聊。再次啟發(fā)后,大部分學生依然保持了沉默!說不出來,自然也就寫不好。課堂上只有個別學生完成了一個小節(jié)的仿寫,不得已,課堂練習只能布置成家庭作業(yè)。
課后,我進行了認真的分析和反思,從主、客觀兩個方面總結了失敗的原因:
先說主觀原因。雖然文中的幾個事例都是生活中經常發(fā)生的小事,但在教學中,我沒能找到有效方法,將學生帶進文本,從而使學生與文本產生強烈共鳴,勾起學生對類似經歷的回憶。學生無話可說,也就不足為奇了。
再說客觀原因,F在的孩子多為獨生子女,已經習慣了“被愛”: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等。被大人愛著、寵著是一件習以為常的事。例如:媽媽洗衣服,爸爸輔導作業(yè)之類的事,在孩子們眼中,他們會覺得這是天經地義的,沒什么特別的,自然就很難將這些小事與愛聯系在一起了!一句話:現在的孩子缺乏的不是愛,而是感受愛的能力!
我手寫我心。只有心里有了真情實感,才可能寫出好的習作出來!叭恕惫(jié)前夕,我布置了一篇日記:媽媽的一天。希望孩子們能走進媽媽的生活,用心感受媽媽的愛!
小百科:愛是指喜歡達到很深的程度,繼而人為之付出的感情。是指人類主動給予的或自覺期待的滿足感和幸福感。
【大班社會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社會感恩教案04-02
大班社會教案11-30
大班社會游戲教案03-09
大班社會龍的教案03-20
大班社會優(yōu)秀教案04-21
大班社會優(yōu)秀教案11-04
大班社會安全教案11-05
大班社會《餃子》教案11-06
大班社會教案01-02
大班社會大雪教案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