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科學上冊教學計劃
時間就如同白駒過隙般的流逝,我們的工作同時也在不斷更新迭代中,是時候認真思考計劃該如何寫了。計劃怎么寫才能發(fā)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六年級科學上冊教學計劃 ,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六年級科學上冊教學計劃 1
一、 教材分析
六年級科學教材本學期主要安排的科學分組實驗如:第一單元2課《杠桿的科學》3課《杠桿類工具的研究》第4課《輪軸的秘密》7課《斜面的作用》第二單元1課《抵抗彎曲》2課《形狀與抗彎曲能力》8課《用紙造一座“橋”》第三單元2課《電磁鐵》第3課《電磁鐵的磁力(一)》4課《電磁鐵的磁力(二)》第四單元1課《校園生物大搜索》5課《相貌各異的我們》等。演示實驗如:第一單元6課《滑輪組》8課《自行車上的簡單機械》第二單元4課《找拱形》第三單元6課《電能和能量》等。
二、學生分析
六年級3、4班共有學生106人。這些學生不僅喜歡學習科學,而且特別喜歡做實驗,從上學期的實驗情況看,大部分學生能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實驗探究,能與他人合作,學會了寫實驗記錄,并能進行自主實驗。但也有部分學生在實驗過程中放不開手腳,甚至不敢參與實驗。本學期還應加強對這些學生的指導。
三、 實驗目的
1、教會學生正確的實驗方法,體驗實驗的樂趣。
2、使學生有效地掌握知識,主動探索新知識。
3、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包括實驗設計、操作、觀察、記錄和整理資料等能力。
4、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特別是知識素質和智能素質。
5、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觀察和實驗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各種感官,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四、實驗措施
1、課前教師要充分準備,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備實驗過程。
2、指導學生做簡單的探究實驗,制定實驗計劃,填寫實驗報告,制作簡易科學模型。
3、加強觀察和實驗,充分利用儀器和器材,讓學生參觀察和實驗活動,從而獲得知識,鍛煉能力。
4、師生共同開辟科學教學園地,自己搜集資料,自己動手制作教具,改善實驗條件。
五、實驗安排
9.月5--8我們使用過的工具研究杠桿尺的`記錄
9月12--15杠桿類工具的研究研究輪軸作用的實驗研究輪軸的輪的大小對輪軸作用的影響實驗
9月19—22定滑輪作用實驗記錄動滑輪作用實驗記錄研究滑輪組作用的實驗
9月26—29研究不同坡度斜面作用的實驗記錄
10月10—13紙的寬度與抗彎曲能力紙的厚度與抗彎曲能力紙的形狀與抗彎曲能力
10月17--20塑料飲料瓶的觀察記錄
10月31—11月3“橋”的設計方案
11月7--10制作電磁鐵
11月14--17電磁鐵磁力與線圈圈數(shù)關系實驗電磁鐵磁力與電池關系的實驗
11月21--24家用電器的調查
12月5—12月8校園動物記錄
12月19--22相貌各異的我們調查統(tǒng)計
六年級科學上冊教學計劃 2
一、班級概況和學情分析
學情分析:小學階段的兒童思維能力處在從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階段,六年級學生的抽象思維仍要借助于直觀形象的支撐,但已經(jīng)有了長足的發(fā)展,分析、推理能力有了明顯的提高。經(jīng)過前面三年的科學課學習,六年級學生已經(jīng)積累了一些基本的探究學習方法,能夠比較獨立地進行一些探究活動。他們開始對一些問題進行具有挑戰(zhàn)性的思考,能夠選取自己認為可以進行的方式對一些問題進行探究,開始有選擇地利用觀察、實驗所獲取的證據(jù)對所探究的問題進行解釋。
二、各單元教材分析
1.《工具和機械》單元
。1)本單元可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課):通過使用工具,發(fā)現(xiàn)關于工具和機械的問題,激發(fā)學生研究工具和機械的興趣。第二部分(第2-7課):通過設計、觀察、研究杠桿等不同類型的簡單機械,認識這些機械的構成及其功能。第三部分(第8課):通過研究自行車這一常見的交通工具,總結和提升有關工具和機械的認識。
(2)主要教學目標:對各種簡單機械(杠桿、輪軸、滑輪、斜面等)進行實驗,包括設計和制作一些簡單裝置,并對其進行觀察和加以解釋,認識機械的各個部件,了解它們各自的功用,嘗試著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2.《形狀與結構》單元
(1)本單元可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第1-7課)是探究形狀結構的科學道理。其中,第1-6課是分別研究條形、拱形、框架等結構,第7課是認識橋梁的結構。第二部分(第8課)是設計科學合理的形狀結構。
。2)主要教學目標:認識身邊常見的梁、拱形、框架等形狀結構,研究物體不容易倒的形狀特點,探究怎樣用紙做一座能承重的橋。通過研究認識不同的形狀和結構承受力的特點不同,能滿足不同的需要。
3.《能量》單元
。1)本單元可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5課),認識電流能夠產(chǎn)生磁性,制作電磁鐵并研究電磁鐵的磁極和磁力大小,研究玩具小電動機是怎樣轉動起來的,感受電能轉化成動能的奇妙。第二部分(第6-7課),通過尋找電的用途,研究電的來源,認識電能和其他能量形式及其相互間的轉化。第三部分(第8課)探究煤、石油、天然氣能源礦產(chǎn)與太陽能之間的關系,認識我們使用的能量幾乎都源于太陽能的轉化與儲存。
(2)主要教學目標:制作和研究電磁鐵,探究玩具小電動機怎么會轉動起來,研討各種能量形式及其相互轉化。通過研究初步建立起能量的概念,知道電可以生磁,能量可以相互轉化,了解太陽能的轉化與儲存。
4.《生物的.多樣性》單元
(1)本單元可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4課),從校園生物多樣性的認識拓展到對自然界生物多樣性的認識。第二部分(第5課),以人類自己為研究對象認識到生物的個體與個體之間也是千差萬別的。第三部分(第6-8課),讓學生體會到生物多樣性與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初步理解保護生物的多樣性就要保護生物賴以生活的環(huán)境。
。2)主要教學目標:調查校園里生物的種類和分布,給動植物分類,研究人的相貌差異,探究不同環(huán)境對生物種類和性狀的影響。通過研究知道生物種類和差別是多種多樣的,認識生物的多樣性與環(huán)境有密切的關系,知道生物多樣性的意義。
三、主要材料清單
1.《工具和機械》單元
常用的工具:螺絲刀、羊角錘、鉗子、鑷子、開瓶器等。
實驗裝置和實驗器材:杠桿尺、輪軸、滑輪、滑輪組、搭斜面的木板、測力計、鉤碼、鐵架臺。
做小桿秤的材料:筷子、粗線、螺絲帽。
做滑輪游戲的材料:長繩子和兩根光滑的木棒。
觀察用的實物或圖片:鐵皮剪、理發(fā)剪、核桃夾、桿秤、木螺釘和鐵螺釘?shù)取?/p>
2.《形狀與結構》單元
做實驗的材料:長、寬相同厚度不同的紙條,長、厚相同寬度不同的紙條,折紙梁和做拱形的紙,鐵墊圈、完整的和剖開的乒乓球,塑料瓶。
做框架的材料:筷子或塑料管、橡皮筋。
搭吊橋的材料:瓦楞紙板和繩子。
做紙橋的材料:舊報紙、膠帶。
觀察用的材料:包裝箱瓦楞紙板、塑料飲料瓶。
3.《能量》單元
做電產(chǎn)生磁實驗的器材:電池、電池盒、小燈泡、燈座、開關、導線、指南針。
做電磁鐵實驗的材料:多股絕緣導線、大鐵釘、大頭針、直徑不同的塑料管、長短粗細不同的螺栓。
研究電動機觀察、實驗器材:玩具小電動機、紙杯、橡筋圈、V形粗導線、鐵絲支架、磁鐵。
手搖發(fā)電機、各種電池或電池圖片。
4.《生物的多樣性》單元
考察校園生物器材:放大鏡、小鏟子等考察工具。
做模擬實驗的材料:不同形狀的紙魚,球形燒瓶、長頸玻璃瓶、溫度計。
魚、鳥、兔的骨骼標本或圖片。
適合教學需要的各種動物、植物的圖片或影像資料。
人的部分相貌特征的不同性狀圖。
四、具體教學措施
1.指導學生大膽利用已有的經(jīng)驗對一些事物和現(xiàn)象進行有根據(jù)的推測,作出假設性解釋。比如推測小電動機轉動原因,煤的成因,根據(jù)動植物的形態(tài)特征推測它們生活的環(huán)境等。
2.指導學生認真收集數(shù)據(jù),意識到要尊重數(shù)據(jù),用嚴謹?shù)膽B(tài)度得出結論,如研究杠桿尺的實驗,研究電磁鐵磁力大小的實驗。
3.本冊中的很多內容適于動手操作,材料簡單易得,要給學生創(chuàng)造實踐的機會,保證學生能真正地動起手來進行探究學習,這更能促進學生思維的深度參與。
4.建立能量概念,認識生物的多樣性是在學生三年學習的積累上進行的,要注意充分利用他們原有的知識,并幫助他們梳理、提升,形成概括性更高的科學概念。
5.充分用好多媒體工具。由于本冊教材有許多內容都是學生平時沒有看過或者無法通過感觀來認識的,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不僅使學生有了學習的興趣,還能使學生更快地掌握所學知識。
五、教學進度表
略
六年級科學上冊教學計劃 3
一、班情學情分析:
通過幾年的科學學習,大多數(shù)學生對科學學課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已經(jīng)具備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們對周圍世界產(chǎn)生了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樂于動手,善于操作。不足之處:上學期由于活動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學內容和有些探究活動只是匆忙的走過場,導致學生的知識面受到限制,影響了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的形成。還有的學生在活動的時候常常耗時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寶貴的課堂時間。
二、課程標準對《科學》教學目的:
指導學生獲得一些淺顯的自然科學知識的同時培養(yǎng)他們的科學興趣,以及學科學、用科學的能力。使他們受到愛家鄉(xiāng)、愛祖國等思想品德教育。
以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為線索,以地球上的物質及變化、生物體的外部表象及內部結構、機械與物體的運動為主要內容,展開科學探究活動,將“科學探究,科學知識和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有機地整合起來,促使學生在“事物宏觀的外部表象與微觀的內部特征”之間建立聯(lián)系。
三、教學要求:
1、指導學生認識周圍自然界常見的事物及相互之間的聯(lián)系,了解自然的概貌和人類與自然之間的關系。指導學生獲得淺顯的生理衛(wèi)生知識,促進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
2、培養(yǎng)學生學科學用科學的能力,主要包括初步的觀察能力,實驗能力,動手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啟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造能力。
3、發(fā)展學生對自然界和科學技術的興趣愛好,對學生進行相信科學,破除迷信等科學自然觀的教育,培養(yǎng)學生實事求是,認真細致,追求新知識等科學態(tài)度,熱愛大自然,愛勞動的思想感情和健康的審美情趣。
四、全冊教材分析
小學階段的兒童思維能力處于從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度的階段,六年級學生的抽象思維雖然要借助于直觀形象的支撐,但已經(jīng)有了長足的發(fā)展,分析、推理能力有了明顯的提高。他們已經(jīng)積累了一些基本的探究學習的方法,有了初步的過程與方法意識和能力。根據(jù)學生的特點,他們在本冊的探究學生中應該更主動一些,應該有更深入的思維參與。
本冊共分四個單元。
第一單元:工具和機械
本單元介紹了常用工具杠桿、輪軸、滑輪、斜面的原理及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尤其是結合常用工具和實驗器材設置了許多和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探究活動,在探究活動中讓學生掌握各類機械和工具的'特點和作用。
第二單元:形狀和結構
本單元介紹了各種建筑物中使用的形狀和結構及其特點,從實驗材料的選取到各種不同的設計都能切實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
第三單元:能量。
本單元介紹了電能、水的三態(tài)變化、太陽能以及他們之間的聯(lián)系,學生掌握自然界中的物質可以相互轉化,能量可以相互轉化的自然規(guī)律,使學生養(yǎng)成愛護大自然,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
第四單元:生物的多樣性
知道生物的種類多種多樣。知道同種生物不同的個體各不相同。初步理解生物體不同的形態(tài)結構是與它們的生活環(huán)境相適應的。知道生物的多樣性是人類生存的重要資源。能自己確定標準對生物進行分類,知道分類是研究生物的基本方法。會用制作生物分布圖的方法描述某一區(qū)域的生物種類。
五、全冊教材分析
全冊共23課,外加兩課《研究與實踐》。從知識結構上分七單元:《物質的變化》、《人的一生》、《微小的生物》、《地球和地表變化》、《物體的運動》、《生活中的機械》、《研究與實踐》。
《物質的變化》單元在學生了解常見物體的基本性質的基礎上,對物質的多樣性進行觀察、實驗,用辨證和聯(lián)系的觀點看待事物的變化。
《人的一生》單元通過搜集、整理自己生長發(fā)育過程中呈現(xiàn)的特點,從微觀處認識生物的基本的構造和功能,理解遺傳和變異是生命呈現(xiàn)出的共同特征。
六、教學重點、難點
本冊教材的教學難點是強化認識事物內部的變化規(guī)律,加大自主探究的實施力度,加大學生生活經(jīng)驗的整理與提高,力求在事物的表面特征,與內部變化之間建立聯(lián)系,突出認識事物的結構和功能。在探究技能上突出邏輯推理的思維能力訓練。
七、進度安排(略)
八、具體教學措施
本學期以新的教學理念為指導,以人為本,為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和教學空間。教學設計密切加強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確立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創(chuàng)設愉悅、開放式的教學情境,充分應用多媒體的教學手段來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從而使學生掌握一定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具體如下:
1、把握這部分學生科學學習的特點,因勢利導。悉心地引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
2、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充分利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
3、讓探究成為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組織、引導學生參加科技小制作活動
4、引導學生在觀察和實驗的過程中做好記錄。用準確、恰當?shù)脑~語描述觀察到的事實和現(xiàn)象。
5、引導學生對觀察和實驗結果進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確的解釋。
6、保持和發(fā)展學生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形成大膽細心、注重數(shù)據(jù)、敢于質疑的科學態(tài)度和愛科學、愛家鄉(xiāng)、愛祖國的情感。
7、培養(yǎng)學生親近自然、欣賞自然、珍愛生命的意識,積極參與資源和環(huán)境的保護,關心現(xiàn)代科技的發(fā)展,使學生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識。
8、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和交流的意識,敢于爭辯的膽識,同時學會尊重他人意見,合理的表達自己的見解。
9、了解學生對所學科學問題的初始想法,特別是一些概念理解過程中出現(xiàn)的想法。
10、指導學生反復進行控制變量的實驗。(控制變量實驗要加以指導)
六年級科學上冊教學計劃 4
一、指導思想
充分挖掘課程資源,和孩子們一起探究,實施真正意義上的科學探究性教學,有效的組織學生開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學探究活動。培養(yǎng)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掌握正確的科學探究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科學探究習慣;培養(yǎng)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人才,實施素質教育及創(chuàng)新教育,提高學生的科學文化素質。
二、學習目標
。ㄒ唬┛茖W探究
1、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努力發(fā)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親近科學、運用科學,把科學轉化為對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導,逐漸養(yǎng)成科學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
2、了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讓學生親身經(jīng)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從中獲得科學知識,增長才干,體會科學探究的樂趣,理解科學的真諦,逐步學會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
3、繼續(xù)指導、引導學生學習運用假設,分析事物之間的因果關系,注重實驗中的觀察能力、采集數(shù)據(jù),并對實驗結果做出自己的解釋,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己的假設。
4、培養(yǎng)學生利用書籍、網(wǎng)絡、報刊等查閱資料,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二)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保持和發(fā)展學生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形成大膽細心、注重數(shù)據(jù)、敢于質疑的科學態(tài)度和愛科學、愛家鄉(xiāng)、愛祖國的情感。
2、培養(yǎng)學生親近自然、欣賞自然、珍愛生命的意識,積極參與資源和環(huán)境的保護,關心現(xiàn)代科技的發(fā)展,使學生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識。
3、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和交流的意識,敢于爭辯的膽識,同時學會尊重他人意見,合理的表達自己的見解。
。ㄈ┛茖W知識本冊教材由以下五單元組成:《顯微鏡下的世界》、《我們的地球》、《物質在變化》、《遺傳與變異》、《假設與實驗》,在探究序列中的水平是:
1、探究對象主要是認識系統(tǒng)與平衡
2、過程與方法著重與假設與實驗、拓展與應用;
3、探究水平是以自主探究為主。
第一單元《顯微鏡下的世界》是了解微生物世界,知道微生物與人類的關系,并有意識地應用到科學知識指導自己日常生活的主要單元。本單元由以下幾課組成:《水滴里的生命》、《做酸奶》、《饅頭發(fā)霉了》、《搭建生命體的“積木”》。
第二單元《我們的地球》是從人類探索地球的形狀開始的,引領
學生從地球表面到地球內部去認識地球。本單元由以下幾課組成:《地球的形狀》、《地球的表面》、《地球的內部》、《火山與地震》、《地表的變遷》。
第三單元《物質在變化》是屬于“物質世界”板塊中“物質的變化范疇”,教材從生活中熟悉的變化入手,提升學生對物質變化的`認識,并試圖讓學生在學習相關科學知識和科學概念的過程中,經(jīng)歷部分或完整的科學探究過程,提高學生科學探究的水平,使學生體會到科學知識是可以改善生活,從而激發(fā)學生關注與科學有關的問題的積極性。本單元由以下幾課組成:《我們周圍的變化》《鐵釘生銹了》、《變色花》、《洗衣服的學問》、《單元總結》。
第四單元《探索宇宙》的教學只要求學生了解一些月球的現(xiàn)象就行了,這是十分復雜的問題,因此在教學中不能講解的太深奧。
第五單元《假設與實驗》中包括以下內容
1、知道在科學探究中問題的解決或結論的得出,要以收集到的證據(jù)為基礎;
2、能針對問題,通過觀察、實驗等方法收集證據(jù)。本單元由以下幾課組成:《假設》、《實驗》
三、基本情況分析
1、本學期我任教六年級兩個班科學,經(jīng)過幾年的科學學習,大部分學生平時在科學學習上態(tài)度較好,大多數(shù)學生對科學課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積極性較高,已經(jīng)具備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們對周圍世界產(chǎn)生了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樂于動手,善于操作。但是由于在家過于嬌慣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較弱。2、不足
之處:上學期由于活動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學內容只是匆忙的走過場,有些探究活動甚至根本就沒有開展,導致學生的知識面受到限制,影響了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的形成。還有,學生在活動的時候常常耗時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寶貴的課堂時間。
3、在學生的探究過程中往往活動的實效性較差,學生掌握探究活動的方法不系統(tǒng),良好的探究習慣需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在探究活動中的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科學思維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都有待培養(yǎng)。
四、教學措施
1、把科學課程的總目標落實到每一節(jié)課;
2、把握小學生科學學習特點,因勢利導;
3、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
4、讓探究成為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
5、樹立開放的教學觀念;
6、悉心地引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
7、各班建立科學學習合作小組,讓學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幫助、研討中學習
8、給學生提問和假設機會,并指導學生自己動手尋找證據(jù)進行驗證,經(jīng)過思維加工,自己得出結論,并把自己的認識用于解決問題的實踐;
9、充分運用各類課程資源和現(xiàn)代教育技術;
10、組織指導科技興趣小組,引導學生參加各類有關競賽以賽促學。
11、在課堂教學的探究活動鼓勵學生大膽猜測,學會制定研究計劃,掌握探究活動的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探究習慣。開展課外探究活動和小專題研究。開展資料搜集活動。
五、主要教學活動類型:
搜集信息、現(xiàn)場考察、情境模擬、科學小制作、科學游戲、辯論會、報告會、交流會、科學幻想等。
六、教學進度安排表
單元序號單元課題課序課題課時周次第一單元顯微鏡下的世界
1水滴里的生命
1做酸奶
2饅頭發(fā)霉了
3搭建生命體的“積木”
4單元總結
1第二單元我們的地球
1地球的形狀
2地球的表面
3地球的內部
4火山與地震
5地表的變遷
5單元總結
第三單元物質在變化
1蠟燭的變化
2鐵釘生銹了
六年級科學上冊教學計劃 5
一、學情分析
通過過去的科學學習,原班大多數(shù)學生對科學課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已經(jīng)具備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們對周圍世界產(chǎn)生了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樂于動手,善于操作。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以訓練學生推理判斷的邏輯思維能力為重點,編排了“生物與環(huán)境”、“營養(yǎng)與健康”、“地表變化的奧秘”、“能量”、“月球”5個主題單元和1個綜合單元,一共有22課、61個活動。每個單元的主要內容是:
1、生物與環(huán)境:此單元包括“一棵頑強的小樹”、“從‘南橘北枳’說起”、“走進池塘”、“假如大樹都倒下”4課書,主要引領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來探討生物的生存與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主要的學習方法是實驗、觀察、調查、閱讀科技史等。此單元教學大約需要7~8課時。
2、營養(yǎng)與健康:此單元包括“食物中的營養(yǎng)”、“消化與吸收”、“飲食與健康”3課書,圍繞人的生存逐層遞進地展開研究,主要的學習方法是問題驅動、實驗、調查、測量等。此單元教學大約需要6~7課時。
3、地表變化的奧秘:此單元包括“地表在變化”、“地震”、“火山”、“巖石也變化”、“走近礦產(chǎn)”以及“人類對地表變化的影響”6課書,重點介紹了引起地表變化的各種內、外力因素,同時要求學生根據(jù)自己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結合教材提供的事實或數(shù)據(jù)進行判斷和推理。如:推測喜馬拉雅山曾經(jīng)發(fā)生的變化,推想噴發(fā)過后的火山山體外形,推測煤的形成等。此單元教學,大約需要8~9課時。
4、能量:此單元按照“總—分—總”的結構編排了“能量家族”、“熱能變、變、變”、“電表轉呀轉”、“太陽能的利用”、“打開能源寶庫”5課書,通過觀察、實驗、閱讀科技史、調查、制作、設計等方法,指導學生認識能量的各種不同表現(xiàn)形式和能量的相互轉化。此單元教學大約需要7~8課時。
5、月球:此單元包括“探索月球的秘密”和“月有陰晴圓缺”2課書,旨在通過觀察、猜想、閱讀科技史、模擬實驗等活動,引領學生探究月球的奧秘,了解關于月球的更多知識,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推理判斷的邏輯思維能力。此單元教學大約需要2~3課時。
6、我們怎樣做判斷:此單元是先通過案例及本學期回憶整理的方式幫助學生總結出進行推理判斷的方法,然后引領學生將總結的方法理論進行又一次的運用。此單元教學大約需要2課時。
三、教學目標
科學探究:根據(jù)已有知識和經(jīng)驗,能運用歸納、演繹等方法進行推理和判斷,能將推理判斷的`思維過程轉化成語言并能有條理地敘述。能夠及時修訂、完善自己的假設和計劃,比較熟練地掌握對比實驗的設計方法并能用于實踐,能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模擬實驗、設計并制作簡單的科學模型和科技作品。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保持和發(fā)展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大膽想象、尊重證據(jù)、敢于創(chuàng)新,樂于用學到的科學知識改善生活,節(jié)約能源,保護環(huán)境,意識到人與自然要和諧相處。
科學知識:
1、知道環(huán)境對生物生長、生活習性等多方面有影響;懂得食物鏈的含義;能認識到人類是自然的一部分,既依賴于環(huán)境,又影響環(huán)境,影響其他生物的生存。
2、了解人類需要哪些營養(yǎng)及其來源,懂得營養(yǎng)全面合理的重要性;了解人體的消化過程,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衛(wèi)生習慣;了解影響健康的各種因素。
3、知道任何物體工作時都需要能量,電、光、熱、聲、磁等都是能量的不同表現(xiàn)形式;認識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轉化。
4、了解地球表面是在不斷變化的;了解火山噴發(fā)現(xiàn)象;了解地震的現(xiàn)象;知道主要的能源礦產(chǎn)、金屬礦產(chǎn)及其提煉物的名稱;認識各種自然力量對地表改變的作用;了解人類活動對地表改變的影響。
5、知道月球是地球的衛(wèi)星,知道月球每天、每月的運動模式;從各種媒體上了解更多的有關月球的知識。
四、教學重點:
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努力發(fā)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親近科學、運用科學,把科學轉化為對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導,逐漸養(yǎng)成科學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通過課堂和實驗活動,對學生滲透環(huán)保教育。
五、教學難點:
了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讓學生親身經(jīng)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從中獲得科學知識,增長才干,體會科學探究的樂趣,理解科學的真諦,逐步學會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繼續(xù)指導、引導學生學習運用假設,分析事物之間的因果關系,注重實驗中的觀察能力、采集數(shù)據(jù),并對實驗結果做出自己的解釋,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己的假設。
六、主要教學方法與措施:
1、把握小學生科學學習的特點,因勢利導。
2、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
3、讓探究成為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
4、樹立開放的教學觀念。
5、悉心地引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
6、充分利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
7、組織、引導學生參加科技小制作活動。
七、教學安排(每周2課時)
周次 教 學 內 容
1 《一棵“頑強”的小樹》
2 《從“南橘北枳”說起》、《走進池塘》
3 《假如大樹都倒下》
4 《食物中的營養(yǎng)》
5 《消化與吸收》
6 《飲食與健康》、《探索月球的秘密》
7 《月有陰晴圓缺》、《地表在變化》
8 《地震》、《火山》
9 《巖石也變化》、《走進礦產(chǎn)》,
1 0 《人類對地表變化的影響》
1 1 《能量家族》
1 2 《熱能變、變、變》
1 3 《電表轉呀轉》、《太陽能的利用》
1 4 《打開能源寶庫》
1 5 《我們怎樣做判斷》,《科學自己做,我也能成功》
1 6 復習
1 7 復習
1 8 復習,期末考試
六年級科學上冊教學計劃 6
一、學生情況分析:
本學期我擔任六年級(1—2)班的科學課。六年級通過三學年的科學學習,學生對科學學習有了很大的變化:課堂學習的注意力集中了,小組合作探究更加融洽了,對科學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也更強了,對于“科學”也很有自己的見解。所以我們要創(chuàng)造更多的機會,激發(fā)學生對科學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養(yǎng)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因為興趣是的老師。有待改進的是學生課堂學習的規(guī)范性和個別學生的學習習慣。
二、教材情況分析:
。ㄒ唬┙虒W指導思想
以培養(yǎng)小學生科學素養(yǎng)為宗旨,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jīng)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培養(yǎng)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fā)展他們對科學本質的理解,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為他們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
(二)各單元主要目標、要求
1、“微小世界”是向學生打開的第一個窗口。在“微小世界”這個單元里,學生們借助放大鏡和顯微鏡觀察研究各種物體。集中研究的內容首先是放大鏡下的昆蟲世界,他們將觀察昆蟲身體構造的細節(jié)部分。接下來要研究放大鏡下的晶體,在這一單元里,學生們還將研究放大鏡的放大倍數(shù),自制一個簡易的顯微鏡,并使用它展開一個觀察、研究身邊生命活動。放大鏡和顯微鏡下的發(fā)現(xiàn)會拓展學生們了解認識世界的新視野,激起他們對科學探究的更大興趣。
2、“環(huán)境與我們”是向孩子們打開的第二個窗口。此前他們參與了有關生命和物質世界的許多探究活動,但還沒有對我們的生活的地球有一個整體的認識和觀察的視角。這一單元將引領學生們關心有關地球整體的環(huán)境問題,并力圖影響他們的日常行為習慣。考慮到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教學活動是從研究垃圾問題開始的,試圖通過調查垃圾來源、組成及處理方式等一系列活動,使學生們認識解決這一問題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并身體力行,參與解決這一問題的'活動。繼垃圾問題之后,教材又引導學生們通過搜集資料、了解和關注人類面臨的其他一些環(huán)境問題,如淡水資源缺乏、溫室效應、土地荒漠化等,并引導他們開展考慮家鄉(xiāng)環(huán)境、制定保護環(huán)境的班級活動方案和個人環(huán)保行動計劃。
3、“宇宙”是向學生們打開的第三個窗口。他們在以前的科學課上接觸的主要是有關地球物質、構造及運動的知識。這一單元將引導他們去參加有關太陽、月亮、星體的觀察、研究活動。他們會觀察月相的變化,做月球上環(huán)形山形成、日食和月食形成的模擬實驗,根據(jù)教材提供的數(shù)據(jù)建一個太陽系的模型,利用自己制作的活動觀星圖,在夜晚觀星……他們還將了解宇宙的其他知識和人類探索宇宙的歷史,這些活動將使他們不僅知道不斷膨脹的宇宙是一個充滿活力極具魅力的世界,還會知道探索宇宙是人類前赴后繼的艱巨事業(yè),期待他們去參與和努力。
4、“信息”單元的指向不是指通常意義上的通訊、傳播、計算機方面的內容,而是將科學探究、搜集事實和證據(jù)、推理和尋找解釋的活動作為獲取信息和對信息進行加工的過程。教材試圖用這樣一種設計使學生們對四年來的科學探究活動進行梳理,建立一個較為系統(tǒng)的認識,從而加深對科學探究本質的理解。在這一單元里,學生們將參與一些生動有趣的活動,了解科學家是如何進行科學探究的,體驗要準確獲得一個事實,除認真觀察外,還須將想象、推理與事實區(qū)別開來,在交流中要學會傾聽和準確表達。
三、教學目標:
。ㄒ唬┰诨顒又信囵B(yǎng)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了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讓學生親身經(jīng)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
。ǘ├^續(xù)發(fā)展學生對對比試驗中變量的識別和控制的能力,學習運用對比試驗進行科學探究的技能,學會細致的觀察。
。ㄈ┳寣W生學會將記錄和數(shù)據(jù)轉化為證據(jù),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己的假設,建構科學概念,學會用比較和分類的方法認識和描述多種多樣的事物。
(四)培養(yǎng)學生敢于質疑的科學態(tài)度和愛科學、愛家鄉(xiāng)、愛祖國的情感。
。ㄎ澹┦箤W生親近自然、珍愛生命,關心現(xiàn)代科技的發(fā)展。
四、教學方法:
小組合作探究法、觀察法、實驗法、信息資料搜集、整理資料法。
五、具體措施
。ㄒ唬┌芽茖W課程的總目標落實到每一節(jié)課;
。ǘ┌盐招W生科學學習特點,因勢利導;
。ㄈ┯秘S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
。ㄋ模┳屘骄砍蔀榭茖W學習的主要方式;
。ㄎ澹淞㈤_放的教學觀念;
。┫ば牡匾龑W生的科學學習活動;
(七)各班建立科學學習合作小組,讓學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幫助、研討中學習;
。ò耍┙o學生提問和假設機會,并指導學生自己動手尋找證據(jù)進行驗證,經(jīng)過思維加工,自己得出結論,并把自己的認識用于解決問題的實踐;
。ň牛┏浞謶酶黝惤逃Y源和教學手段。
六年級科學上冊教學計劃 7
一、班級狀況分析
透過幾年的科學學習,大多數(shù)學生對科學課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已經(jīng)具備了初步的探究潛力,他們對周圍世界產(chǎn)生了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樂于動手,善于操作。不足之處:上學期由于活動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學資料只是匆忙的走過場,有些探究活動甚至根本就沒有開展,導致學生的知識面受到限制,影響了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的構成。還有,學生在活動的時候常常耗時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寶貴的課堂時間。
二、教材資料分析
本冊共分四個單元,共32課。
第一單元工具和機械
本單元介紹了常用工具杠桿、輪軸、滑輪、斜面的原理及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尤其是結合常用工具和實驗器材設置了許多和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探究活動,在探究活動中讓學生掌握各類機械和工具的特點和作用。
第二單元形狀和結構本單元介紹了各種建筑物中使用的形狀和結構及其特點,從實驗材料的選取到各種不同的設計都能切實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實踐潛力。
第三單元能量。本單元介紹了電能、水的三態(tài)變化、太陽能以及他們之間的聯(lián)系,學生掌握自然界中的物質能夠相互轉化,能量能夠相互轉化的自然規(guī)律,使學生養(yǎng)成愛護大自然,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
第四單元生物的多樣性明白生物的種類多種多樣。明白同種生物不同的個體各不相同。初步理解生物體不同的形態(tài)結構是與它們的生活環(huán)境相適應的。明白生物的多樣性是人類生存的重要資源。能自己確定標準對生物進行分類,明白分類是研究生物的基本方法。會用制作生物分布圖的方法描述某一區(qū)域的生物種類。
三、素質教育目標與任務
(一)科學探究
1、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努力發(fā)展學生解決問題的潛力,使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親近科學、運用科學,把科學轉化為對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導,逐漸養(yǎng)成科學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
2、了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讓學生親身經(jīng)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從中獲得科學知識,增長才干,體會科學探究的樂趣,理解科學的真諦,逐步學會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
3、繼續(xù)指導、引導學生學習運用假設,分析事物之間的因果關系,注重實驗中的觀察潛力、采集數(shù)據(jù),并對實驗結果做出自己的解釋,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己的假設。
4、培養(yǎng)學生利用書籍、網(wǎng)絡、報刊等查閱資料,搜集整理信息的潛力。
(二)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持續(xù)和發(fā)展學生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與求知欲,構成大膽細心、注重數(shù)據(jù)、敢于質疑的科學態(tài)度和愛科學、愛家鄉(xiāng)、愛祖國的情感。
2、培養(yǎng)學生親近自然、欣賞自然、珍愛生命的意識,用心參與資源和環(huán)境的保護,關心現(xiàn)代科技的發(fā)展,使學生構成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識。
3、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和交流的意識,敢于爭辯的膽識,同時學會尊重他人意見,合理的表達自己的見解。
(三)科學知識
1、掌握常用的機械和工具的特征,并能設計和制作機械和工具。
2、觀察和研究常見的形狀和結構,并設計和制造自己的“橋梁”,體驗科學與技術結合的`樂趣。
3、研究熱和燃燒的關系及其原因,并能結合日常生活進行分析和闡述。
4、了解能量以及能量的變化,并能在實驗操作中親自去感受。
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方法
1、解學生對所學科學問題的初始想法,個性是一些概念理解過程中出現(xiàn)的想法。
2、指導學生反復進行控制變量的實驗。(控制變量實驗要加以指導)
3、引導學生在觀察和實驗的過程中做好記錄。
4、引導學生用準確、恰當?shù)脑~語描述觀察到的事實和現(xiàn)象。
5、引導學生對觀察和實驗結果進行整理和加工,構成正確的解釋。
五、補差意見
1、把握這部分學生科學學習的特點,因勢利導。
2、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
3、讓探究成為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
4、樹立開放的教學觀念。
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
1、悉心地引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
2、充分利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
3、組織、引導學生參加科技小制作活動。
七、教學進度安排
略
六年級科學上冊教學計劃 8
教學計劃
為了培養(yǎng)學生學、愛、用科學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掌握正確的科學探究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科學探究習慣;培養(yǎng)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人才,實施素質教育及創(chuàng)新教育,提高學生的科學文化素質,特擬此計劃。
一、學情分析
通過幾年的科學學習,大多數(shù)學生對科學課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已經(jīng)具備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們對周圍世界產(chǎn)生了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樂于動手、不足之處:學生在活動的時候常常耗時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寶貴的課堂時間。有的學生發(fā)言不積極,表現(xiàn)欲望差,應特別注意培養(yǎng),形成良好的氛圍。讓學生在探究中學到科學知識,培養(yǎng)探究能力,提升科學素養(yǎng)。
二、教材分析
本冊共分四個單元,共32課。
1、《工具和機械》單元介紹了常用工具杠桿、輪軸、滑輪、斜面的原理及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尤其是結合常用工具和實驗器材設置了許多和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探究活動,在探究活動中讓學生掌握各類機械和工具的特點和作用。
2、《形狀和結構》單元介紹了各種建筑物中使用的形狀和結構及其特點,從實驗材料的選取到各種不同的設計都能切實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
3、《能量》單元介紹了電能、水的三態(tài)變化、太陽能以及他們之間的聯(lián)系,學生掌握自然界中的物質可以相互轉化,能量可以相互轉化的自然規(guī)律,使學生養(yǎng)成愛護大自然,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
4、《生物的多樣性》單元讓學生知道生物的種類是多種多樣的;知道同種生物不同的個體各不相同。初步理解生物體不同的形態(tài)結構是與它們的生活環(huán)境相適應的。知道生物的多樣性是人類生存的重要資源。能自己確定標準對生物進行分類,知道分類是研究生物的基本方法。會用制作生物分布圖的方法描述某一區(qū)域的生物種類。
三、教學目標
科學探究
1、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努力發(fā)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親近科學、運用科學,把科學轉化為對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導,逐漸養(yǎng)成科學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
2、了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讓學生親身經(jīng)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從中獲得科學知識,增長才干,體會科學探究的樂趣,理解科學的真諦,逐步學會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
3、繼續(xù)指導、引導學生學習運用假設,分析事物之間的因果關系,注重實驗中的觀察能力、采集數(shù)據(jù),并對實驗結果做出自己的解釋,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己的假設。
4、培養(yǎng)學生利用書籍、網(wǎng)絡、報刊等查閱資料,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5、增強學生法制意識,培養(yǎng)學生學法、懂法和用法的好習慣。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保持和發(fā)展學生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形成大膽細心、注重數(shù)據(jù)、敢于質疑的科學態(tài)度和愛科學、愛家鄉(xiāng)、愛祖國的情感。
2、培養(yǎng)學生親近自然、欣賞自然、珍愛生命的意識,積極參與資源和環(huán)境的保護,關心現(xiàn)代科技的發(fā)展,使學生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識。
3、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和交流的意識,敢于爭辯的膽識,同時學會尊重他人意見,合理的表達自己的見解。
科學概念
1、掌握常用的機械和工具的特征,并能設計和制作機械和工具。
2、觀察和研究常見的形狀和結構,并設計和制造自己的'“橋梁”,體驗科學與技術結合的樂趣。
3、研究熱和燃燒的關系及其原因,并能結合日常生活進行分析和闡述。
4、了解能量以及能量的變化,并能在實驗操作中親自去感受。
四、教學重難點
1、把握這部分學生科學學習的特點,因勢利導。
2、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
3、讓探究成為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
4、樹立開放的教學觀念。
五、教學措施
1、了解學生對所學科學問題的初始想法,特別是一些概念理解過程中出現(xiàn)的想法。
2、指導學生反復進行控制變量的實驗。(控制變量實驗要加以指導)
3、悉心地引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引導學生在觀察和實驗的過程中做好記錄。
4、引導學生用準確、恰當?shù)脑~語描述觀察到的事實和現(xiàn)象。
5、引導學生對觀察和實驗結果進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確的解釋。
六、培優(yōu)補差
1、培優(yōu)對象名單略
2、補差對象名單略
3、培優(yōu)補差措施
(1)課堂上創(chuàng)造機會,要多鼓勵、多啟發(fā)學困生對學習的興趣,多給他們一些動手、動腦、動口的機會,或用優(yōu)生學習思維、方法來影響差生。多賞識少批評,使他們意識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
(2)根據(jù)不同層次的學生,安排不同的作業(yè)。對差生實施多做多練措施。對作業(yè)中出現(xiàn)的普遍問題在課前進行集中講解,個別問題進行面批面改。優(yōu)生適當增加題目難度,并安排課外作品閱讀,不斷提高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
。3)采用一優(yōu)生帶輔一學困生的“一幫一”行動。
(4)采用激勵機制,對學困生的每一點進步都給予肯定,并鼓勵其繼續(xù)進取,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成功感。
六年級科學上冊教學計劃 9
一、學生情況分析
通過幾年的科學學習,大多數(shù)學生對科學課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已經(jīng)具備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們對周圍世界產(chǎn)生了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樂于動手、不足之處:學生在活動的時候常常耗時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寶貴的課堂時間。有的學生發(fā)言不積極,表現(xiàn)欲望差,應特別注意培養(yǎng),形成良好的氛圍。讓學生在探究中學到科學知識,培養(yǎng)探究能力,提升科學素養(yǎng)。
二、教材分析
本冊共分四個單元,共32課。
1、《工具和機械》單元介紹了常用工具杠桿、輪軸、滑輪、斜面的原理及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尤其是結合常用工具和實驗器材設置了許多和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探究活動,在探究活動中讓學生掌握各類機械和工具的特點和作用。
2、《形狀和結構》單元介紹了各種建筑物中使用的形狀和結構及其特點,從實驗材料的選取到各種不同的設計都能切實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
3、《能量》單元介紹了電能、水的三態(tài)變化、太陽能以及他們之間的聯(lián)系,學生掌握自然界中的物質可以相互轉化,能量可以相互轉化的自然規(guī)律,使學生養(yǎng)成愛護大自然,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
4、《生物的多樣性》單元讓學生知道生物的種類是多種多樣的;知道同種生物不同的個體各不相同。初步理解生物體不同的形態(tài)結構是與它們的生活環(huán)境相適應的。知道生物的多樣性是人類生存的重要資源。能自己確定標準對生物進行分類,知道分類是研究生物的基本方法。會用制作生物分布圖的方法描述某一區(qū)域的生物種類。
三、教學目標
科學探究
1、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努力發(fā)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親近科學、運用科學,把科學轉化為對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導,逐漸養(yǎng)成科學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
2、了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讓學生親身經(jīng)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從中獲得科學知識,增長才干,體會科學探究的樂趣,理解科學的真諦,逐步學會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
3、繼續(xù)指導、引導學生學習運用假設,分析事物之間的因果關系,注重實驗中的觀察能力、采集數(shù)據(jù),并對實驗結果做出自己的解釋,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己的假設。
4、培養(yǎng)學生利用書籍、網(wǎng)絡、報刊等查閱資料,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5、增強學生法制意識,培養(yǎng)學生學法、懂法和用法的好習慣。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保持和發(fā)展學生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形成大膽細心、注重數(shù)據(jù)、敢于質疑的科學態(tài)度和愛科學、愛家鄉(xiāng)、愛祖國的情感。
2、培養(yǎng)學生親近自然、欣賞自然、珍愛生命的意識,積極參與資源和環(huán)境的保護,關心現(xiàn)代科技的發(fā)展,使學生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識。
3、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和交流的意識,敢于爭辯的'膽識,同時學會尊重他人意見,合理的表達自己的見解。
科學概念
1、掌握常用的機械和工具的特征,并能設計和制作機械和工具。
2、觀察和研究常見的形狀和結構,并設計和制造自己的“橋梁”,體驗科學與技術結合的樂趣。
3、研究熱和燃燒的關系及其原因,并能結合日常生活進行分析和闡述。
4、了解能量以及能量的變化,并能在實驗操作中親自去感受。
四、教學重難點
1、把握這部分學生科學學習的特點,因勢利導。
2、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
3、讓探究成為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
4、樹立開放的教學觀念。
五、教學措施
1、了解學生對所學科學問題的初始想法,特別是一些概念理解過程中出現(xiàn)的想法。
2、指導學生反復進行控制變量的實驗。(控制變量實驗要加以指導)
3、悉心地引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引導學生在觀察和實驗的過程中做好記錄。
4、引導學生用準確、恰當?shù)脑~語描述觀察到的事實和現(xiàn)象。
5、引導學生對觀察和實驗結果進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確的解釋。
六、教學進度表
第二至三周(6課時)第1、2、3課
第四至五周(6課時)第4、5、6課
第六至八周(6課時)第7課、專題研究:植物栽培、繁殖新技術
第九至十周(6課時)第8、9、10課
第十一至十二周(6課時)第11、12、13課
第十三至十四周(6課時)專題研究:能量轉換裝置;第14、15課
第十五至十六周(6課時)第16、17課;專題研究:能源問題研究
第十七至十八周(6課時)第18、19、20課
第十九至二十周(6課時)專題研究:開發(fā)太陽系的計劃;
第21周(2課時)第21課;
第22周———————期末復習
六年級科學上冊教學計劃 10
教科版五年級上冊科學教學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培養(yǎng)小學生科學素養(yǎng)為宗旨,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jīng)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培養(yǎng)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fā)展他們對科學本質的理解,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為他們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二、教材分析
科學五年級上冊教材分四個單元,分別是“生物與環(huán)境”、“光”、“地球表面及其變化”、“運動和力”。
1、《生物與環(huán)境》單元著重引導學生通過種子發(fā)芽實驗,啟發(fā)學生對實驗觀察的興趣;經(jīng)歷設計種子發(fā)芽實驗的過程,學習用對比實驗的方法觀察、記錄影響種子發(fā)芽的條件;了解設計實驗、制訂實驗計劃的步驟和內容,能按要求設計出自己的實驗計劃。引領學生經(jīng)歷一些有目的的調查、考察活動,在活動的基礎上進行科學推理,進一步體驗生物與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認識生物與生物之間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約的,特別是認識到一種動物或植物可能就是另一種動物或植物生存所依賴的條件,從而在學生心目中建立起初步的生態(tài)系統(tǒng)概念,形成“生物與生物之間是相互關聯(lián)的一個整體”的認識。本單元將側重研究生物體與生物體之間的關系,初步涉及動植物及微生物之間的依存關系,對動植物間的食物聯(lián)系進行重點研究。以生態(tài)瓶的`建造、觀察和改變控制條件為線索來進行探究活動,探究食物關系平衡破壞后的生態(tài)狀況,進一步認識野生動植物及其棲息地。在活動中,需要對學生的探究興趣進行激發(fā)和保護,鼓勵學生以事實為基礎進行活動記錄,體驗在實踐活動中進行預測和驗證的必要性,經(jīng)歷簡單的方案設計并實踐的過程,在改變控制條件的活動中收集數(shù)據(jù)和資料進行分析和交流。
2、《光》單元引導學生通過運用查閱相關資料的方法了解關于太陽的知識;能以自己的方式對搜集的材料進行合理的整理,與同學分享;能根據(jù)自己搜集的關于太陽的資料,提出一些自己感興趣的研究主題;能與同學愉快合作開展“講太陽的故事”的主題活動,通過講“關于太陽的故事”,意識到太陽與我們的生活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對研究關于太陽的活動產(chǎn)生較濃厚的興趣;知道許許多多發(fā)生在我們身邊的事情都與太陽有關系;了解一些初步的關于太陽的基本知識。
3、《地球表面及其運動》單元教學內容主要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認識地球表面總的地形概貌,以及河流、海洋、山脈、高原等地形及特點;二是地形地貌變化及發(fā)生原因。讓學生知道是地球內部的運動,是太陽、流水、風、冰川、波浪等自然力共同作用形成和重塑了地球的外表。
4、《運動和力》單元涉及運動和力的關系。力表現(xiàn)為物體對物體的作用,往往跟運動聯(lián)系在一起。物體的運動狀況的變化都是力作用的結果,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所涉及的力的概念有:重力、彈力、反作用力、摩擦力,在本單元中,學生要經(jīng)歷一系列的探究活動,預測、控制變量進行對比實驗、運用數(shù)據(jù)進行解釋、組裝實驗裝置、設計制作小車等,通過這些探究活動,加深對探究的理解,發(fā)展對探究的興趣,也是教材的意圖之一。三、學生情況分析
1、整體學習狀況:學生整體學習比較認真,對科學實驗比較感興趣,不喜歡死記硬背的知識,理解不甚深刻,運用能力差。
2、已有知識、經(jīng)驗:獨立探究能力和主動探究意識不強。家長和學校偏重于語、數(shù)、英教學,使學生沒能很好地在觀察、實驗、調查等實踐活動中獲取知識、發(fā)展能力、培養(yǎng)思想情感。
3、兒童心理分析:兒童對周圍世界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而我們的科學課程內容貼近小學生的的生活,強調用符合小學生年齡特點的方式學習科學,學生必將對科學學科表現(xiàn)出濃厚的興趣。四、教學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敢于質疑的科學態(tài)度和愛科學、愛家鄉(xiāng)、愛祖國的情感;2、了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讓學生親身經(jīng)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3、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己的假設。4、親近自然、珍愛生命,關心現(xiàn)代科技的發(fā)展。
5、面臨幾次較長期的觀察研究活動:能用線條、符號、圖畫、文字等方式記錄觀察現(xiàn)象,用柱狀圖、折線圖處理數(shù)據(jù),并認識到重復實驗的意義。五、教學措施
1、把科學課程的總目標落實到每一節(jié)課;2、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3、讓探究成為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4、悉心地引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
5、各班建立科學小博士協(xié)會,讓學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幫助、研討中學習;
6、給學生提問和假設機會,并指導學生自己動手尋找證據(jù)進行驗證,經(jīng)過思維加工,自己得出結論,并把自己的認識用于解決問題的實踐;7、充分運用各類課程資源和現(xiàn)代教育技術;8、引導學生參加各類有關競賽以賽促學。六、教學進度安排
周次
教學內容
始業(yè)教育;種子發(fā)芽實驗(1)(2)2
觀察綠豆芽的生長;蚯蚓的選擇3
食物鏈和食物網(wǎng);做一個生態(tài)瓶
改變生態(tài)瓶;維護生態(tài)平衡;單元小結5
光和影:陽光下的影子
光是怎樣傳播;光的反射;光和熱
怎樣得到更多的光熱;做一個太陽能熱水器8
評價我們的太陽能;單元小結
地球表面的變化;地球運動引起的地形變化10
巖石會改變模樣嗎;土壤中有什么
雨水對土地的侵蝕;探索土地被侵蝕的因素12
河流對土地的作用;減少對土壤的侵蝕13
我們的小纜車;用橡皮筋作動力14
象火箭那樣驅動小車;測量力的大小15
運動與摩擦力;滑動與滾動;運動與設計16
設計小賽車17
復習18
期末考查
成績登記匯總;撰寫質量分析報告
教科版小學《科學》五年級上冊教學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培養(yǎng)小學生科學素養(yǎng)為宗旨,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jīng)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培養(yǎng)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fā)展他們對科學本質的理解,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為他們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由;生物與環(huán)境、;光、;地球表面及其變化、;運動和力四個單元組成。
《生物與環(huán)境》單元從內容上分三個部分:通過;綠豆種子發(fā)芽和生長、;蚯蚓的選擇研究生物的生存和非生物環(huán)境的關系。第二部分引導學生觀察分析生***態(tài)群落中生物之間的食物鏈和食物網(wǎng),并通過生態(tài)瓶的制作、觀察,探究生物群落中生物和生物、生物和非生物相互依存的關系。第三部分內容,是把以上認識拓展到自然界,通過典型事例的分析,認識到保護大自然、維護生態(tài)平衡的重要性。
《光》單元首先引導學生們觀察光的傳播(直線傳播和反射)特點及其在生產(chǎn)和生活中的運用;接著指導學生認識許多光源在發(fā)光的時候也在發(fā)熱,太陽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熱源。陽光下物體得到的熱與受到的光照強弱有關系,也與物體本身的性質有關系。最后通過制作太陽能熱水器綜合運用相關知識。
《地球表面及其變化》單元內容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認識地球表面總的地形概貌,以及河流、海洋、山脈、高原等地形及特點;二是地形地貌變化及發(fā)生原因。讓學生知道是地球內部的運動,是太陽、流水、風、冰川、波浪等自然力共同作用形成和重塑了地球的外表。
《運動和力》單元內容可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了解重力、彈力、反沖力,讓學生用這些力作動力使小車運動起來,并研究動力的大小與***小車運動的關系。第二部分學習測量力的大小,認識力的單位,為研究摩擦力大小做好技能準備。第三部分認識摩擦力,研究影響摩擦力大小的一些因素,研究摩擦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第四部分動手實踐,設計和制作一個小車。
三、教學目標:
1、五年級的學生已經(jīng)掌握了一定的過程與方法技能,如觀察、記錄、簡單實驗等,本冊將引導學生經(jīng)歷更為完整的探究過程。
2、通過學習讓學生強調實驗前后的推測、解釋要有充分的依據(jù)。
3、掌握控制變量實驗的技能,并學習實際控制變量實驗。
4、運用模擬實驗探究自然事物發(fā)生的原因、變化及規(guī)律。
5、面臨幾次較長期的觀察研究活動:能用線條、符號、圖畫、文字等方式記錄觀察現(xiàn)象,用柱狀圖、折線圖處理數(shù)據(jù),并認識到重復實驗的意義。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重視對學生典型科學探究活動的設計,以探究為核心,培養(yǎng)小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
教學難點:通過動手動腦、親自實踐,在感知、體驗的基礎上,使學生形成較強的科學探究能力。
五、教學措施:
1、首先加強教師自身的科學教學基本功的'訓練是最主要的。平時要充分利用空閑時間,認真學習科學課程標準、科學教材,認真鉆研科學教法學法,盡快成為一名合格的科學教師。
2、結合所教班級、所教學生的具體情況,盡可能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一個民主、和諧、開放的教學氛圍。以學生為課堂教學的主體,設計符合學生年齡特征的教學法進行課堂教學,采取一切手段調動學生學習科學的積極性和興趣。
3、充分利用好學校的科學實驗室,盡可能的去科學實驗室上課,做到;精講多練,多通過實驗引導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得到收獲。
4、注重學生課外的拓展研究,不應只停留在課堂教學內,要將學生帶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會中去,將科學課的學習從課堂延伸擴展到活動課程,擴展到家庭和社會。
六、主要教學活動類型:
搜集信息現(xiàn)場考察自然狀態(tài)下的觀察
實驗專題研究情境模擬
科學小制作討論辯論種植飼養(yǎng)
科學游戲參觀訪問競賽
科學欣賞社區(qū)科學活動家庭科技活動
角色扮演科學幻想信息發(fā)布會、報告會、交流會
七、主要導學方法:
探究法演示法參觀法實踐法討論法
談話法辯論法實驗法列表法暗示法
八、教學進度:
周
日期
內容
1
9.3—9.7
始業(yè)教育種子發(fā)芽實驗(一)機動
2
9.10—9.14
種子發(fā)芽實驗(二)觀察綠豆芽的生長蚯蚓的選擇
3食物鏈和食物網(wǎng)做一個生態(tài)瓶改變生態(tài)瓶
4
9.24—9.28
維護生態(tài)平衡機動
5
10.1—10.5
國慶節(jié)假期
6
10.8—10.12
機動光和影陽光下的影子
7
10.15—10.19
光是怎樣傳播的光的反射光與熱
8怎樣得到更多的光和熱做個太陽能熱水器機動
9
10.29—11.2
評價我們的太陽能熱水器機動
10
11.5—11.9
地球表面的地形地球內部運動引起的地形變化堅硬的巖石會改變模樣嗎
11土壤中有什么雨水對土地的侵蝕什么樣的土地容易被侵蝕
12河流對土地的作用減少對土地的侵蝕機動
13機動
14
12.3—12.7
我們的小纜車用橡皮筋作動力像火箭那樣驅動小車
15測量力的大小運動與摩擦力滑動與滾動
16運動
與設計設計制作小賽車機動
17機動
18
12.31—1.4
復習
19
1.7—1.11
復習
20
1.14—1.18
復習
21期末檢測
注:以上僅為參考,具體教學進度將根據(jù)學校工作,機動安排。
小學六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學計劃
六年級科學上冊教學計劃 11
教材情況分析:
六年級通過前面三年來的學習,學生已經(jīng)經(jīng)歷了“家庭-學校-家鄉(xiāng)與祖國-地球”的觀察、研究、認識周圍事物和周圍環(huán)境的科學探究活動過程。在接下來的這個學期里,我們學習“我們居住的星球”這一內容,進一步擴大他們觀察、研究、認識事物的視野,引導他們開展相對獨立的科學探究活動,提高科學探究能力和科學素養(yǎng)是六年級上冊教材的基本設計思路。在這一冊《科學》教材里,學生將學習“地球上的一天”“地面形態(tài)的變化”“四季中的變化”等內容。
教學指導思想
以培養(yǎng)小學生科學素養(yǎng)為宗旨,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jīng)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培養(yǎng)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fā)展他們對科學本質的理解,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為他們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
各單元主要教學目標、要求
1、“我們居住的星球”將讓學生了解地球的樣子,人類認識地球的歷程,知道地球儀、地圖與地球之間的關系。
2、“地球上的一天”是教材要孩子們了解晝夜交替現(xiàn)象,知道氣溫變化與動植物的行為變化關系,逐步培養(yǎng)學生觀察記錄、進行模擬實驗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3、“地面形態(tài)的變化”單元讓學生認識地球表面的形態(tài),及變化的原因,了解科學家是如何進行科學探究的,讓學生充分體驗探究的快樂。
4、“四季中的變化”這一單元將引導他們去了解四季變化的原因及,知道四季氣溫、動植物、星空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
教學措施:
1、強化以科學探究為核心的科學學習過程,促進自主學習。
2、把握小學生科學學習特點,因勢利導;
3、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
4、讓探究成為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
5、樹立開放的教學觀念;
6、悉心地引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
7、各班建立科學學習合作小組,讓學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幫助、研討中學習;
8、給學生提問和假設機會,并指導學生自己動手尋找證據(jù)進行驗證,經(jīng)過思維加工,自己得出結論,并把自己的認識用于解決問題的實踐;
9、充分運用各類課程資源和現(xiàn)代教育技術。
教學進度
第一單元我們居住的星球(第一周~第四周)
第二單元地球上的一天(第五周~第七周)
第三單元地面形態(tài)的變化(第九周~第十二周)
第四單元四季中的變化(第十三周~第十五周)
復習、期末評價(第十六周)
六年級科學上冊教學計劃 12
一、班級情況分析
通過幾年的科學學習,大多數(shù)同學對科學課發(fā)生了濃厚的興趣,已經(jīng)具備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們對周圍世界發(fā)生了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樂于動手,善于操作。缺乏之處:上學期由于活動資料限制的原因,有一局部教學內容只是匆忙的走過場,有些探究活動甚至根本就沒有開展,導致同學的知識面受到限制,影響了同學的科學素養(yǎng)的形成。還有,同學在活動的時候經(jīng)常耗時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珍貴的課堂時間。
二、教材內容分析
本冊共分四個單元,共32課。
第一單元工具和機械
本單元介紹了常用工具杠桿、輪軸、滑輪、斜面的原理和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尤其是結合常用工具和實驗器材設置了許多和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探究活動,在探究活動中讓同學掌握各類機械和工具的特點和作用。
第二單元形狀和結構本單元介紹了各種建筑物中使用的形狀和結構和其特點,從實驗資料的選取到各種不同的設計都能切實培養(yǎng)同學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
第三單元能量。本單元介紹了電能、水的三態(tài)變化、太陽能以和他們之間的聯(lián)系,同學掌握自然界中的物質可以相互轉化,能量可以相互轉化的自然規(guī)律,使同學養(yǎng)成保護大自然,維護環(huán)境的意識。
第四單元生物的多樣性知道生物的種類多種多樣。知道同種生物不同的個體各不相同。初步理解生物體不同的形態(tài)結構是與它們的生活環(huán)境相適應的。知道生物的多樣性是人類生存的重要資源。能自身確定規(guī)范對生物進行分類,知道分類是研究生物的基本方法。會用制作生物分布圖的方法描述某一區(qū)域的生物種類。
三、素質教育目標與任務
(一)科學探究
1、培養(yǎng)同學科學的思維方法,努力發(fā)展同學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親近科學、運用科學,把科學轉化為對自身日常生活的指導,逐漸養(yǎng)成科學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
2、了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讓同學親身經(jīng)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從中獲得科學知識,增加才干,體會科學探究的樂趣,理解科學的真諦,逐步學會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
3、繼續(xù)指導、引導同學學習運用假設,分析事物之間的因果關系,注重實驗中的觀察能力、采集數(shù)據(jù),并對實驗結果做出自身的解釋,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身的'假設。
4、培養(yǎng)同學利用書籍、網(wǎng)絡、報刊等查閱資料,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二)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堅持和發(fā)展同學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形成大膽細心、注重數(shù)據(jù)、敢于質疑的科學態(tài)度和愛科學、愛家鄉(xiāng)、愛祖國的情感。
2、培養(yǎng)同學親近自然、欣賞自然、珍愛生命的意識,積極參與資源和環(huán)境的維護,關心現(xiàn)代科技的發(fā)展,使同學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識。
3、培養(yǎng)同學的合作和交流的意識,敢于爭辯的膽識,同時學會尊重他人意見,合理的表達自身的見解。
。ㄈ┛茖W知識
1、掌握常用的機械和工具的特征,并能設計和制作機械和工具。
2、觀察和研究常見的形狀和結構,并設計和制造自身的“橋梁”,體驗科學與技術結合的樂趣。
3、研究熱和燃燒的關系和其原因,并能結合日常生活進行分析和論述。
4、了解能量以和能量的變化,并能在實驗操作中親自去感受。
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方法
1、解同學對所學科學問題的初始想法,特別是一些概念理解過程中出現(xiàn)的想法。
2、指導同學反復進行控制變量的實驗。(控制變量實驗要加以指導)
3、引導同學在觀察和實驗的過程中做好記錄。
4、引導同學用準確、恰當?shù)脑~語描述觀察到的事實和現(xiàn)象。
5、引導同學對觀察和實驗結果進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確的解釋。
五、補差意見
1、掌握這局部同學科學學習的特點,因勢利導。
2、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空虛教學過程。
3、讓探究成為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
4、樹立開放的教學觀念。
六、同學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
1、悉心地引導同學的科學學習活動。
2、充沛利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激發(fā)同學的學習欲望。
3、組織、引導同學參與科技小制作活動。
六年級科學上冊教學計劃 13
一、學生情況分析
通過幾年的科學學習,大多數(shù)學生對科學課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已經(jīng)具備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們對周圍世界產(chǎn)生了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樂于動手.不足之處:學生在活動的時候常常耗時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寶貴的課堂時間。有的學生發(fā)言不積極,表現(xiàn)欲望差,應特別注意培養(yǎng),形成良好的氛圍。讓學生在探究中學到科學知識,培養(yǎng)探究能力,提升科學素養(yǎng)。
二、教材分析
本冊共分四個單元,共32課。
1、《工具和機械》單元介紹了常用工具杠桿、輪軸、滑輪、斜面的原理及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尤其是結合常用工具和實驗器材設置了許多和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探究活動,在探究活動中讓學生掌握各類機械和工具的特點和作用。
2、《形狀和結構》單元介紹了各種建筑物中使用的形狀和結構及其特點,從實驗材料的選取到各種不同的設計都能切實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
3、《能量》單元介紹了電能、水的三態(tài)變化、太陽能以及他們之間的聯(lián)系,學生掌握自然界中的物質可以相互轉化,能量可以相互轉化的自然規(guī)律,使學生養(yǎng)成愛護大自然,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
4、《生物的多樣性》單元讓學生知道生物的種類是多種多樣的;知道同種生物不同的個體各不相同。初步理解生物體不同的形態(tài)結構是與它們的生活環(huán)境相適應的。知道生物的多樣性是人類生存的重要資源。能自己確定標準對生物進行分類,知道分類是研究生物的基本方法。會用制作生物分布圖的方法描述某一區(qū)域的生物種類。
三、教學目標
(一)科學探究
1、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努力發(fā)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親近科學、運用科學,把科學轉化為對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導,逐漸養(yǎng)成科學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
2、了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讓學生親身經(jīng)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從中獲得科學知識,增長才干,體會科學探究的樂趣,理解科學的真諦,逐步學會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
3、繼續(xù)指導、引導學生學習運用假設,分析事物之間的因果關系,注重實驗中的觀察能力、采集數(shù)據(jù),并對實驗結果做出自己的解釋,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己的假設。
4、培養(yǎng)學生利用書籍、網(wǎng)絡、報刊等查閱資料,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5、增強學生法制意識,培養(yǎng)學生學法、懂法和用法的好習慣。
。ǘ┣楦袘B(tài)度與價值觀
1、保持和發(fā)展學生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形成大膽細心、注重數(shù)據(jù)、敢于質疑的科學態(tài)度和愛科學、愛家鄉(xiāng)、愛祖國的情感。
2、培養(yǎng)學生親近自然、欣賞自然、珍愛生命的意識,積極參與資源和環(huán)境的保護,關心現(xiàn)代科技的發(fā)展,使學生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識。
3、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和交流的意識,敢于爭辯的膽識,同時學會尊重他人意見,合理的表達自己的`見解。
(三)科學概念
1、掌握常用的機械和工具的特征,并能設計和制作機械和工具。
2、觀察和研究常見的形狀和結構,并設計和制造自己的“橋梁”,體驗科學與技術結合的樂趣。
3、研究熱和燃燒的關系及其原因,并能結合日常生活進行分析和闡述。
4、了解能量以及能量的變化,并能在實驗操作中親自去感受。
四、教學重難點
1、把握這部分學生科學學習的特點,因勢利導。
2、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
3、讓探究成為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
4、樹立開放的教學觀念。
五、教學措施
1、了解學生對所學科學問題的初始想法,特別是一些概念理解過程中出現(xiàn)的想法。
2、指導學生反復進行控制變量的實驗。(控制變量實驗要加以指導)
3、悉心地引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引導學生在觀察和實驗的過程中做好記錄。
4、引導學生用準確、恰當?shù)脑~語描述觀察到的事實和現(xiàn)象。
5、引導學生對觀察和實驗結果進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確的解釋。
六、教學進度表
單元:
內容:
課時:
第一單元
工具和機械
8課時
第二單元
形狀和結構
8課時
第三單元
能量
8課時
第四單元
生物的多樣性
8課時
六年級科學上冊教學計劃 14
一、基本情況分析
本學期任教六年級四個班的科學。經(jīng)過三年的科學學習,大部分學生平時在科學學習上態(tài)度較好,積極性較高。但是由于在家過于嬌慣學生的動手實踐能手較弱。少數(shù)學生對科學這門學科不夠重視,導致科學意識淡薄,科學實驗的操作不熟練。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顯微鏡下的世界,我們的地球,物質在變化,探索宇宙,假設與實驗等。從探究對象上看,突出了認識事物的結構與功能、認識事物的相互關系、認識事物變化的一般規(guī)律。關于“顯微鏡下的世界”的內容,主要指導學生初步認識細菌、霉菌、病毒等微生物,知道生物體由細胞構成,了解微生物與人類的密切聯(lián)系;“我們的地球”主要是從人類探索地球的形狀開始,引領學生從地球表面到地球內部去認識地球; “物質在變化”從生活中熟悉的一個個變化入手,提升學生對物質變化的認識,并試圖讓學生在學習相關科學知識和科學概念的過程中,經(jīng)歷部分或完整的科學探究過程,提高科學探究的水平,使學生體會到科學知識可以改善生活,從而激發(fā)學生關注與科學有關問題的積極性;“探索宇宙”讓學生通過觀察、記錄太陽和月球的運動變化,探究它們的運動模式,鍛煉自己的毅力,讓學生通過了解人類
類對宇宙奧秘的探索,認識科學的進步和人類智慧的潛力,引領學生進入天文這座神圣的殿堂,打開宇宙這本書,遨游在浩瀚無垠的宇宙中,解答心中的疑問,揭開宇宙神秘的面紗。突出事物變化的一般規(guī)律。從探究水平上看,應在教師引導和指導下,加大學生自主探究的力度,給孩子更多一點自主權。從過程與方法上看,注重定量的觀察與測量,指導學生搜集證據(jù)和信息資料,突出解釋與用模型解釋的訓練,注重相互之間的交流與質疑,并有一些設計與制作的活動。
三、教學基本目標
1、科學探究:經(jīng)歷幾個完整的科學探究過程,加深對科學探究的理解和認識。不僅關注資料的'收集和實驗的探究,而且要學會對事實進行簡單的加工、分析和整理,并用充分的討論再得出結論,并用自己擅長的方式進行交流。進一步理解控制變量對比實驗的意義和方法,開始學習用模擬實驗的方法研究自然現(xiàn)象,發(fā)展運用數(shù)據(jù)解釋和推理的能力。
2、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對地球運動深入淺出探索的興趣和探究生物與環(huán)境相互依賴、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關系,關注物質的變化,對宇宙充滿探索的欲望,并能從科學發(fā)展史中獲得對科學和科學探究的更多理解。
3、科學知識:獲得有關“顯微鏡下的世界”、“地球和
宇宙”、“物質的變化”等方面粗淺的科學知識,逐步積累經(jīng)驗,理解相關科學概念。
四、教學重難點
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努力發(fā)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引導學生學習運用假設,分析事物之間的因果關系,注重觀察實驗中的測量,特別是控制變量、采集數(shù)據(jù),并對實驗結果做出自己的解釋,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己的假設。
五、教學措施
1、利用過程性評價和建立科學檔案袋的方式,引導學生學好科學。
2、教師提供材料和資料,提倡學生自帶材料,引導學生從課堂延伸到課外。
3、反思自己的教學,勤于思考為什么教、教什么、怎樣教、為什么這樣教、有什么意義等問題,并做好記錄。
4、鉆研新標準和現(xiàn)有教材,充分利用現(xiàn)有教具、學具和各種教學資源,進行系統(tǒng)化的單元備課,提前做好教學準備。
5、把科學課程的總目標落實到每一節(jié)課;
6、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
7、讓探究成為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
8、悉心地引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
9、各班建立科學學習合作小組,讓學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幫助、研討中學習;
10、給學生提問和假設機會,并指導學生自己動手尋找證據(jù)進行驗證,經(jīng)過思維加工,自己得出結論,并把自己的認識用于解
六年級科學上冊教學計劃 15
一、科目目的及要求
教學目的:指導學生獲得一些淺顯的自然科學知識的同時培養(yǎng)他們的科學興趣,以及學科學、用科學的能力,使他們受到愛家鄉(xiāng)、愛祖國等思想品德教育。
教學要求:
1、指導學生認識周圍自然界常見的事物及相互之間的聯(lián)系,了解自然的概貌和人類與自然之間的關系,指導學生獲得淺顯的生理衛(wèi)生知識,促進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
2、培養(yǎng)學生學科學、用科學的能力,主要包括初步的觀察能力、實驗能力、動手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啟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造能力。
3、發(fā)展學生對自然界和科學技術的興趣愛好,對學生進行相信科學、破除迷信等科學自然觀的教育,培養(yǎng)學生實事求是、認真細致、追求新知識等科學態(tài)度,熱愛大自然,愛勞動的思想感情和健康的審美情趣。
二、本冊教學目的要求
以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為線索,以地球上的`物質及變化、生物體的外部表象及內部結構、機械與物體的運動為主要內容,展開科學探究活動,將“科學探究,科學知識和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有機地整合起來,促使學生在“事物宏觀的外部表象與微觀的內部特征”之間建立聯(lián)系。
三、全冊教材分析
全冊共25課,外加三課《研究與實踐》。從知識結構上分六單元:《微小的生物》、《物質的變化》、《物體的運動》、《太陽、地球和月亮》、《生物與環(huán)境》、《研究與實踐》。
《微小的生物》單元通過讓學生認識常見的動植物,豐富學生對生命世界的認識,為進一步學習生命科學的內容奠定了基礎。
《物質的變化》單元在學生了解常見物體的基本性質的基礎上,對物質的多樣性進行觀察、實驗,用辨證和聯(lián)系的觀點看待事物的變化。
《物體的運動》單元從學生熟悉的運動與靜止現(xiàn)象切入,讓學生通過觀察、實驗探究、搜集整理信息等活動,探究物體靜止與運動的有關知識,知道靜止和運動的相對性。
《太陽、地球和月亮》單元讓學生從宏觀上認識太陽、地球、月球三者之間的關系及影響,為后續(xù)研究宇宙奠定基礎。
《生物與環(huán)境》單元以學生熟悉的動植物的生活環(huán)境為切入點,讓學生通過查資料、觀察、實驗探究、搜集和整理信息等手段,探究生物與環(huán)境相適應的事實。
四、教學重點、難點
本冊教材的教學難點是強化認識事物內部的變化規(guī)律,加大自主探究的實施力度,加大學生生活經(jīng)驗的整理與提高,力求在事物的表面特征,與內部變化之間建立聯(lián)系,突出認識事物的結構和功能。在探究技能上突出邏輯推理的思維能力訓練。
五、課時安排
第一單元微小的生物6課時
第二單元物質的變化6課時
第三單元物體的運動7課時
第四單元太陽、地球和月亮8課時
第五單元生物與環(huán)境9課時
研究與實踐6課時
六、改進教法提高教學質量的設想
引導學生借助他們不斷豐富的間接的生活經(jīng)驗,切入到科學探究活動之中。培養(yǎng)學生樂于用學到的科學知識改善生活,不斷創(chuàng)新的意識。引導學生關心日常生活中的科技新產(chǎn)品、新事物,關注與科學有關的社會問題。
【六年級科學上冊教學計劃 】相關文章:
六年級上冊科學教學計劃05-09
六年級上冊科學教學計劃15篇02-02
六年級上冊科學教學計劃(15篇)02-16
2017小學六年級科學上冊教學計劃03-31
2022蘇教版六年級上冊科學教學計劃(精選10篇)09-08
五年級上冊科學教學計劃04-25
五年級上冊科學教學計劃04-08
六年級上冊科學教學總結05-24
二年級上冊科學教學計劃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