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蘇軾《西江月》賞析
蘇軾《西江月》賞析1
西江月·再用前韻戲曹子方
宋代蘇軾
怪此花枝怨泣,托君詩句名通。憑將草木記吳風(fēng)。繼取相如云夢。
點筆袖沾醉墨,謗花面有慚紅。知君卻是為情秾。怕見此花撩動。
譯文
怪不得這棵花枝怨恨流淚,因為憑你的詩句而把“瑞香”作為“紫丁”的名聲揚出去了。你的詩句記吳國的風(fēng)物土產(chǎn),繼承若司馬相如《上林賦》記云夢風(fēng)物土產(chǎn)的錯誤。
曹子方醉中提筆寫詩,把紫丁香誤作瑞香花,而臉上顯出了慚愧的顏色。你不必慚愧臉紅,我懂得你的情感豐富,恐被這奇香的瑞香花撩動起來。
注釋
、盼鹘拢涸~牌名,原唐教坊曲。
、圃儆们绊崳褐赣们笆住段鹘隆す友刍▉y發(fā)》詞韻。曹子方,名輔,曾以文章從東坡游。此詞題序,《注坡詞》作“真覺府(院)瑞香一本,曹子方不知,以為紫丁香,戲用前韻!碑(dāng)為東坡原詞序文字。
、敲ǎ褐竿〞粤嘶ㄖQ。曹子方誤將瑞香花說成是丁香花,故詞首有“怪此花枝怨泣”之語。
、葏秋L(fēng):指吳地的風(fēng)物土產(chǎn)。
、上嗳缭茐簦骸蹲⑵略~》注云:“司馬相如為《子虛賦》,而載云夢之饒,故山川土石、草木禽魚,無不畢究。”然句前有“繼取”二字,意在說明“相如云夢”之詞語也是誤指的.。
、首砟褐妇谱頃r所寫出的詩句。
⑺謗花:指曹子方誤將珍貴的瑞香花稱之為尋常的丁香花,則是“謗”(說其壞話)。
、糖槎專╪óng):情感豐富。
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詞作于元祐六年(1091年)三月,福建路轉(zhuǎn)運判官曹輔權(quán)(字子方)來了,蘇軾陪他雪中游湖,過些日子,龍山真覺院的瑞香花開了,他們又一同去賞花,曹子方和其他坐客說都不是瑞香花,是紫丁香。蘇軾于是連作三闋《西江月》為瑞香辯證,這首詞便是其中一首。
賞析
上片寫瑞香花埋怨曹子方誤將丁香花名己,而感到委屈,下筆奇兀,引人入勝:“怪此花枝怨泣,托君詩句名通。”珍貴的瑞香花被說成尋常的“紫丁香”,不僅抱怨甚至哭泣,可見事關(guān)重大,這就暗喻出瑞香花的不同凡響。“憑將草木記吳風(fēng)。繼取相如云夢!痹~人自己也站出來為珍貴的瑞香花鳴不平,甚至直批友人的錯誤。這是延續(xù)了司馬相如錯把蘆橘產(chǎn)生在陜西的謬誤。文字全用議論,但卻帶著袒護(hù)瑞香花的濃厚情感寫出,誠如沈德潛《說詩啐語》所說:“議論須帶情韻以行”,于是,理念浸透了審美情感,令人毫不感到枯燥乏味,反覺自然流轉(zhuǎn),淡中有味。
下片反轉(zhuǎn)為友人辯護(hù),章法變新,相反相成,頓成奇趣:“點筆袖沾醉墨,謗花面有慚紅!薄爸齾s是為情裱。怕見此花撩動!苯又~人又為友人解圍,替他尋找一時誤解的原因。全詞自批自答,既指出了曹子方的錯誤,又為之打出圓場,表現(xiàn)了詞人與曹子方的友誼深厚,親密無間。
此詞在頌揚瑞香花之珍貴,卻從友人曹子方誤稱其“紫丁香”寫起,從側(cè)面落筆,效果尤見顯著。全詞直抒胸臆,平易真切,筆法跌宕,體物寄意,可謂素描本色。
蘇軾《西江月》賞析2
【原文】
西江月⑴
頃在黃州,春夜行蘄水中⑵,過酒家飲,酒醉,乘月至一溪橋上,解鞍,由肱醉臥少休。及覺已曉,亂山攢擁,流水鏘然,疑非塵世也。書此語橋柱上。
照野彌彌淺浪⑶,橫空隱隱層霄⑷。障泥未解玉驄驕⑸,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風(fēng)月⑹,莫教踏碎瓊瑤⑺。解鞍欹枕綠楊橋,杜宇一聲春曉⑻。
【注釋】
、盼鹘拢涸~牌名。
⑵蘄水:水名,流經(jīng)湖北蘄春縣境,在黃州附近。
、菑洀洠核ǚ瓌拥臉幼印
⑷層霄:彌漫的云氣。
、烧夏啵厚R韉,垂于馬兩旁以擋泥土。玉驄:良馬。驕:壯健的樣子。
、士上В嚎蓯邸
、谁偓帲好烙瘛_@里形容月亮在水中的倒影。
⑻杜宇:杜鵑鳥。
【白話譯文】
月光照在波光粼粼的河面上,天空中有幾絲淡淡的云彩。白色的馬兒此時尚氣宇昂揚,我卻不勝酒力,在河邊下馬,等不及解下馬鞍,就想倒在這芳草中睡一覺。
這小河中的清風(fēng)明月多么可愛,馬兒啊可千萬不要踏碎那水中的月亮。我解下馬鞍作枕頭,斜臥在綠楊橋上進(jìn)入了夢鄉(xiāng),聽見杜鵑叫時,天已明了。
【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詞作于蘇軾貶謫黃州期間。公元1079年(元豐二年)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為黃州團(tuán)練副使。這是蘇軾生活史的轉(zhuǎn)折點,這飛來橫災(zāi)徹底地粉碎了蘇軾希圖在政治上有所作為,然后功成身退的幻想。從此以后,蘇軾看清了官場的黑暗、世態(tài)的炎涼。但蘇軾沒有被痛苦壓倒。他住在黃州臨皋亭。后來又在不遠(yuǎn)處開墾一片荒地,種上莊稼樹木,名之曰“東坡”。他有時布衣芒屩,出入于阡陌之上;有時月夜泛舟,放浪于山水之間:表現(xiàn)出一種超人的曠達(dá),一種不以世事縈懷的恬淡精神。沉重的政治打擊使他對社會對人生的態(tài)度,以及反映在創(chuàng)作上的思想感情和風(fēng)格都有明顯的變化。在這期間他創(chuàng)作了很多優(yōu)秀作品,此詞是其中之一。
【賞析】
這是一首寄情山水的詞。作者在詞中描繪出一個物我兩忘、超然物外的境界,把自然風(fēng)光和自己的感受融為一體,在詩情畫意中表現(xiàn)自己心境的淡泊、快適,抒發(fā)了他樂觀、豁達(dá)、以順處逆的襟懷。
小序敘事簡潔,描寫生動,短短五十四字,即寫出地點、時間、景物以及詞人的感受。它充滿了詩情畫意,是一篇寫得很優(yōu)美的散文,可與其《記承天寺夜游》媲美。
上片頭兩句寫歸途所見:“照野彌彌淺浪,橫空隱隱層霄!睆洀洠撬⒌臉幼;層霄,即層云。春夜,詞人在蘄水邊騎馬而行,經(jīng)過酒家飲酒,醉后乘著月色歸去,經(jīng)過一座溪橋。由于明月當(dāng)空,所以才能看見清溪在遼闊的曠野流過!毕日f“照野”,突出地點明了月色之佳。用“彌彌”形容“淺浪”,就把春水漲滿、溪流汩汩的景象表現(xiàn)出來了。廣闊的天空還有淡淡的云層!皺M空”,寫出了天宇之廣。說云層隱隱約約在若有若無之間,更映襯了月色的皎潔。野外是廣袤的,天宇是寥廓的,溪水是清澈的。在明月朗照之下的人間仙境中,詩人忘卻了世俗的榮辱得失和紛紛擾擾,把自己的身心完全融化到大自然中。此兩句暗寫月光。
“障泥未解玉驄驕”,是說那白色的駿馬忽然活躍起來,提醒他的主人:要渡水了!障泥,是用錦或布制作的馬薦,墊在馬鞍之下,一直垂到馬腹兩邊,以遮塵土!稌x書·王濟傳》:“濟善解馬性,嘗乘一馬,著連乾障泥,前有水,終不肯渡。濟曰:‘此必是惜障泥!谷私馊,便渡!痹~人在這里只是寫了坐騎的神態(tài),便襯托出瀕臨溪流的情景。把典故融化于景物描寫之中,這是很成功的一個例子。此時,詞人不勝酒力,從馬上下來,等不及卸下馬鞍韉,即欲眠于芳草!拔矣砻叻疾荨,既寫出了濃郁的醉態(tài),又寫了月下芳草之美以及詞人因熱愛這幽美的景色而產(chǎn)生的喜悅心情,可以說收到了一石三鳥的效果。
過片二句,明寫月色,描繪從近處觀賞到的月照溪水圖,更進(jìn)一步抒發(fā)迷戀、珍惜月色之佳的心情:“可惜一溪風(fēng)月,莫教踏碎瓊瑤”。“溪”作一個量詞,巧妙又無痕地把風(fēng),月與溪融為一體,并洗去了風(fēng)塵世俗之感。瓊瑤,是美玉,這里比做皎潔的水上月色?上В强蓯鄣囊馑。微風(fēng)輕輕吹拂,溪中波光粼粼,水月交輝,真像綴了一溪晶瑩剔透的珠玉。這里用的修辭手法是“借喻”,徑以月色為“瓊瑤”。由于感情的摯濃,使比喻的客體升到了突出的地位,因而它的形象顯得更鮮明,更生動。這種表現(xiàn)手法是從生活中來的,不背理,更不違情。月色皎潔,加之以醉人癡語,怪不得異想天開,這是“理”;十分珍惜美好的月色,這是“情”!扒槔斫恢痢,這就更巧妙地揭開了詞人所追求的精神世界的帷幕。這個境界是極為幽美、靜謐、純潔的,如果有一丁點兒外物羼入,就會被損害,被踐踏。此句以獨特感受和精切的.比喻,傳神地寫出水之清、月之明、夜之靜、人之喜悅贊美。
“解鞍欹枕綠楊橋”,寫詞人用馬鞍作枕,倚靠著它斜臥在綠楊橋上“少休”。這一覺當(dāng)然睡得很香,及至醒來,“杜宇一聲春曉”,春天的黎明又是一番景色了。這個結(jié)尾如空谷傳聲,余音不絕。妙在又將展現(xiàn)一幅清新明麗的畫卷,卻留下空白,讓讀者自己用豐富的聯(lián)想去感受它。作者在詞中不去寫“亂山攢擁,流水鏘然”的景致,而是通過描寫杜鵑在黎明的一聲啼叫,把野外春晨的景色作了畫龍點睛的提示。這是因為他是從杜鵑啼叫聲中醒過來的,由杜鵑之啼才首先感到這空山月明、萬籟俱寂的春晨之美。詞人真實地記錄了他第一次難忘的感受,因而也就給讀者留下了第一次動人的印象。
此詞所描繪的富有詩情畫意的美景中,處處有“我”之色彩,景物成為塑造“我”的典型性格的憑據(jù)。詞人不論是醉還是醒,是月夜還是春晨,都能“無入不自得”,隨意而成趣,逐步展示詞的意境。作者善于把意和境渾然凝結(jié)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他把自己的身心完全融化到大自然中,忘卻了世俗的榮辱得失和紛紛擾擾,表現(xiàn)了自己與造化神游的暢適愉悅,讀來回味無窮,令人神往。
名家點評
元好問評曰:自東坡一出,情性之外,不知有文字。(《遺山文集》)
是新宇評:這首小詞,反映蘇軾在黃州的放曠生活,寫景之中,處處有“我”,“我”之情懷,即在景中。
【作者介紹】
蘇軾(1037~1101),宋代文學(xué)家。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蘇洵長子。公元1057年(嘉祐二年)進(jìn)士。累除中書舍人、翰林學(xué)士、端明殿學(xué)士、禮部尚書。曾通判杭州,知密州、徐州、湖州、穎州等。公元1080年(元豐三年)以謗新法貶謫黃州。后又貶謫惠州、儋州。宋徽宗立,赦還。卒于常州。追謚文忠。博學(xué)多才,善文,工詩詞,書畫俱佳。于詞“豪放,不喜剪裁以就聲律”,題材豐富,意境開闊,突破晚唐五代和宋初以來“詞為艷科”的傳統(tǒng)樊籬,以詩為詞,開創(chuàng)豪放清曠一派,對后世產(chǎn)生巨大影響。有《東坡七集》、《東坡詞》、《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
蘇軾《西江月》賞析3
西江月
蘇軾
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新涼?
夜來風(fēng)葉已鳴廊,看取眉頭鬢上。
酒賤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凄然北望。
賞析:
這首詞反映了作者謫居后的苦悶心情,詞調(diào)較為低沉、哀惋,充滿了人生空幻的深沉喟嘆。具體寫作年代,大概是元豐三年(1080)。
詞的上片寫感傷,寓情于景,詠人生之短促,嘆壯志之難酬。下片寫悲憤,借景抒情,感世道之險惡,悲人生之寥落。蘇軾的幾首中秋詞中,本篇自有其特色。
上片的起句“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新涼”,感嘆人生的虛幻與短促,發(fā)端便以悲劇氣氛籠罩全詞。以夢喻世事,不僅包含了不堪回首的辛酸往事,還概括了對整個人生的紛紛擾擾究竟有何目的和意義這一問題的懷疑、厭倦和企求解脫與舍棄!叭松L(fēng)度新涼”,有對于逝水年華的無限惋惜和悲嘆!靶聸觥倍终諔(yīng)中秋,句中數(shù)量詞兼疑問詞“幾度”的運用,低回唱嘆,更顯示出人生的倏忽之感。三、四句“夜來風(fēng)葉已鳴廊,看取眉頭鬢上”,緊承起句,進(jìn)一步唱出了因時令風(fēng)物而引起的人生惆悵。作者擷取秋風(fēng)蕭瑟、落葉紛飛這兩個典型秋色秋景,借寒暑的易替,嘆時光易逝、容顏將老、壯志難酬,以哀惋的筆調(diào)道出無法擺脫人生煩憂的悵惘之情。
下片寫?yīng)氉砸蝗擞诋愢l(xiāng)把盞賞月的孤寂處境和傷時感事的思緒!熬瀑v常愁客少”,委婉地點出作者遭貶斥后勢力小人避之如水火的情形:“月明多被云妨”,隱喻奸人當(dāng)?shù)溃懦馍祁悾叶恢r,因讒遭貶。以上兩句,流露出詞人對世態(tài)炎涼的感憤,包含的情感非常豐富:有念懷親人的無限情思,有對國事的憂慮和對群小當(dāng)?shù)赖膽崙浚锌释⒗斫狻⒅赜玫?深意,也有難耐的孤寂落寞和不被世人理解的苦痛凄涼。這一結(jié)拍,是一個天涯淪落人帶著血淚的人生吶喊與渲泄。它巨大的悲劇力量,確乎令人蕩氣回腸。
以景寓情,情景交融,是這首中秋詞的藝術(shù)特色。全詞通過對新涼風(fēng)葉、孤光明月等景物的描寫,將吟詠節(jié)序與感慨身世、抒發(fā)悲情緊密結(jié)合起來,由秋思及人生,觸景生情,感慨悲歌,情真意切,令人回味無窮。
蘇軾《西江月》賞析4
頃在黃州,春夜行蘄水中,過酒家飲,酒醉,乘月至一溪橋上,解鞍,曲肱醉臥少休。及覺已曉,亂山攢擁流水鏘然疑非塵世也。書此數(shù)語橋柱上。
照野彌彌②淺浪,橫空隱隱層霄③。障泥未解玉驄驕④,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風(fēng)月,莫教踏碎瓊瑤⑤。解鞍欹⑥枕綠楊橋,杜宇⑦一聲春曉。
。ㄟx自《唐宋詞鑒賞辭典》)
【注釋】①西江月:詞牌名。②彌彌:水盛的樣子。③橫:廣遠(yuǎn)。層霄:層云,④障泥:馬韉。墊在馬鞍下用于擋泥。玉驄(cōng):青白色的馬。⑤瓊瑤:美玉,喻指月光下的水面。⑥欹(qī:歪,斜。⑦杜宇:杜鵑鳥
書楊樸事
【宋】蘇軾
昔年過洛,見李公簡云:真宗既東封還①,訪天下隱者,得杞②人楊樸,能詩。及召對③,自言不能。上問:臨行有人作詩送卿否?樸言:惟臣妾有一首云:更休落魄耽杯酒,且莫猖狂愛詠詩。今日捉將官里去,這回斷送老頭皮。④上大笑,放還山。余在湖州,坐作詩追赴詔獄⑤,妻子送余出門,皆哭。無以語之,顧語妻曰:子獨不能如楊處士妻作一詩送我乎?妻子不覺失笑,予乃出。
。ㄟx自 《東坡志林》)
【注釋】①東封還:封泰山歸來。②杞:地名。③召對:召其應(yīng)對詩歌。④斷送老頭皮:意為被斬首。②坐作詩追赴詔獄:元豐二年蘇軾因烏臺詩案入獄,第二年被貶至黃州。
13.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3分)
(1)及覺已曉( ) (2)書此語橋柱上( ) (3)妻子送余出門( )
14.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無以語之,顧老妻曰:子獨不能如楊處士妻作一詩送我乎?
15.用/給《西江月 》小序中畫線的文字?jǐn)嗑。(限斷兩處)?分)
亂山攢擁流水鏘然疑非塵世也
16.《西江月》詞與小序所寫內(nèi)容互相印證,請舉例說明。(2分)
17.根據(jù)《古代漢語常用字字典》提供的部分義項,為可惜一溪風(fēng)月,莫教踏碎瓊瑤中的惜選擇恰當(dāng)?shù)慕忉專⒄f明理由。(3分)
A.愛惜 B.惋惜 C .吝惜
18.《書楊樸事》中寫了真宗的大笑 和蘇軾之妻的失笑,請選擇其一寫出你的理解。(2分)
19.請結(jié)合《西江月》與《書楊樸事》的內(nèi)容寫出你對蘇軾的認(rèn)識。(3分)
參考答案
13.(1)及;等到的時候(等到) (2)書;寫 (3)妻子;妻子和兒女
評分標(biāo)準(zhǔn);共3分,每小題1分
14.我沒有什么話來對他們說,回頭對老妻說:你就不能像楊處士的妻子一樣作一首詩送我嗎?
評分標(biāo)準(zhǔn);共3分,意思對即可。
15.亂山攢擁./流水鏘然/疑非塵世也。
評分標(biāo)準(zhǔn);共2分,每處1分。
16.示例(1)小序中乘月至一溪橋上點出明月當(dāng)空,也正因如此,才有詞中照野彌彌淺浪的絕佳月色。(2)小序中流水鏘然說明溪流汩汩,印證了詞對水盛(彌彌淺浪)的描寫。(3)詞中詩人醉眠芳草之想和解鞍奇枕之姿,印證小序中的酒醉和曲線醉臥。
評分標(biāo)準(zhǔn);共2分。答出一點即得2分。
17.A(愛惜),莫教踏碎瓊瑤,一句中將水面比作美玉,足見一溪風(fēng)月之美,莫教踏碎瓊瑤(忍讓馬蹄踏碎它)表現(xiàn)作者對美景的愛惜、贊美之情。
評分標(biāo)準(zhǔn):共3分。釋義1分;理由2分,意思對即可。
18.示例1;大笑,因為真宗被楊樸機智幽默的.回答所感染,不禁大笑,從而看出真宗愛惜人才,心胸寬廣,不強人所難。
示例2;失笑,蘇軾的妻子因為蘇軾入獄而哭,蘇軾幽默的開解,使之得到些許寬慰,不禁笑了出來,但這笑里有悲傷、無奈等復(fù)雜情感。
評分標(biāo)準(zhǔn);共2分,意思對即可。
19.示例西江月中蘇軾貶官黃州,以山水為樂,行為放曠!緯鴹顦闶隆恐刑K軾因烏臺詩案入獄時還幽默地以故事安慰妻子,可見他豁達(dá)、樂觀之人。
評分標(biāo)準(zhǔn);共3分。答出豁達(dá)樂觀得1分,結(jié)合詞和文分析各1分,意思對即可。
【附文言譯文】
一
月光照在波光粼粼的河面上,天空中有幾絲淡淡的云彩。白色的馬兒此時尚氣宇昂揚,我卻不勝酒力,在河邊下馬,等不及解下馬鞍,就想倒在這芳草中睡一覺。
這小河中的清風(fēng)明月多么可愛,馬兒啊可千萬不要踏碎那水中的月亮。我解下馬鞍作枕頭,斜臥在綠楊橋上進(jìn)入了夢鄉(xiāng),聽見杜鵑叫時,天已明了。
二
從前經(jīng)過洛陽,見到李公簡,他說:宋真宗泰山封禪以后,遍尋天下隱者,得知杞(地名)人楊樸,能作詩。皇上把他召來問話的時候,他自己說不會作詩;噬蠁枺耗闩R來的時候有人作詩送給你嗎?楊樸說:只有我的小妾 作了一首詩。說是:更休落魄耽杯酒,且莫猖狂愛詠詩。今日捉將官里去,這回斷送老頭皮;噬洗笮Γ 他回家。我在湖州的時候,因為作詩被下令逮捕坐牢,妻子兒子送我出門,都大哭。我沒有話說,回頭對妻子說:你能不能學(xué)楊處士的妻子作詩送給我?妻子破涕為笑,我才從家里出來。
蘇軾《西江月》賞析5
[宋]蘇軾
原文:
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夜來風(fēng)葉已鳴廊?慈∶碱^鬢上。
酒賤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凄然北望。
注釋:
【1】西江月:原為唐教坊曲,后用作詞調(diào)!稑氛录贰稄堊右霸~》并入“中呂宮”。五十字,上下片各兩平韻,結(jié)句各葉一仄韻。
【2】世事一場大夢:《莊子·齊物論》:“且有大覺,而后知其大夢也!崩畎住洞喝兆砥鹧灾尽罚骸疤幨廊舸髩,胡為勞其生!
【3】秋涼:一作“新涼”。
【4】風(fēng)葉:風(fēng)吹樹葉所發(fā)出的聲音。
【5】鳴廊:在回廊上發(fā)出聲響。《淮南子·說山訓(xùn)》:“見一葉落而知歲之將暮!毙煲度松鷰缀钨x》:“落葉辭柯,人生幾何”。此由風(fēng)葉鳴廊聯(lián)想到人生之短暫。
【6】看。邯q看,“取”作助詞,無義。
【7】眉頭鬢上:指眉頭上的愁思鬢上的白發(fā)。
【8】賤:質(zhì)量低劣。
【9】妨:遮蔽。
【10】孤光:指獨在中天的月亮。
【11】琖[zhǎn]:同“盞”,酒杯。
【12】凄然:凄涼悲傷的樣子。
作品賞析:
這首詞反映了作者謫居后的苦悶心情,詞調(diào)較為低沉、哀惋,充滿了人生空幻的深沉喟嘆。具體寫作年代,大概是元豐三年(1080)。
詞的上片寫感傷,寓情于景,詠人生之短促,嘆壯志之難酬。下片寫悲憤,借景抒情,感世道之險惡,悲人生之寥落。在蘇軾的幾首中秋詞中,本篇自有其特色。
上片的起句“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新涼”,感嘆人生的虛幻與短促,發(fā)端便以悲劇氣氛籠罩全詞。
以夢喻世事,不僅包含了不堪回首的辛酸往事,還概括了對整個人生的紛紛擾擾究竟有何目的和意義這一問題的懷疑、厭倦和企求解脫與舍棄!叭松L(fēng)度新涼”,有對于逝水年華的無限惋惜和悲嘆。“新涼”二字照應(yīng)中秋,句中數(shù)量詞兼疑問詞“幾度”的運用,低回唱嘆,更顯示出人生的倏忽之感。三、四句“夜來風(fēng)葉已鳴廊,看取眉頭鬢上”,緊承起句,進(jìn)一步唱出了因時令風(fēng)物而引起的人生惆悵。
作者擷取秋風(fēng)蕭瑟、落葉紛飛這兩個典型秋色秋景,借寒暑的易替,嘆時光易逝、容顏將老、壯志難酬,以哀惋的筆調(diào)道出無法擺脫人生煩憂的悵惘之情。
下片寫?yīng)氉砸蝗擞诋愢l(xiāng)把盞賞月的孤寂處境和傷時感事的思緒!熬瀑v常愁客少”,委婉地點出作者遭貶斥后勢力小人避之如水火的情形;“月明多被云妨”,隱喻奸人當(dāng)?shù)溃懦馍祁,忠而被謗,因讒遭貶。以上兩句,流露出詞人對世態(tài)炎涼的感憤,包含的情感非常豐富:有念懷親人的無限情思,有對國事的憂慮和對群小當(dāng)?shù)赖?憤懣,有渴望朝廷理解、重用的深意,也有難耐的孤寂落寞和不被世人理解的苦痛凄涼。這一結(jié)拍,是一個天涯淪落人帶著血淚的人生吶喊與渲泄。它巨大的悲劇力量,確乎令人蕩氣回腸。
以景寓情,情景交融,是這首中秋詞的藝術(shù)特色。全詞通過對新涼風(fēng)葉、孤光明月等景物的描寫,將吟詠節(jié)序與感慨身世、抒發(fā)悲情緊密結(jié)合起來,由秋思及人生,觸景生情,感慨悲歌,情真意切,令人回味無窮。
蘇軾《西江月》賞析6
西江月·平山堂
宋代:蘇軾
三過平山堂下,半生彈指的是聲中。十年不見老仙翁,壁上龍蛇飛動。
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楊柳春風(fēng)。休言萬事轉(zhuǎn)頭空,未轉(zhuǎn)頭時皆夢。
譯文
我第三次經(jīng)過平山堂,前半生在彈指的是聲中過去了。整十年沒見老仙翁了,只有墻上他的墨跡,仍是那樣氣勢雄渾,猶如龍飛蛇舞。
我在平山堂前“歐公柳”的下面,寫下這首詞悼念文壇英杰,故揚州太守歐陽修。別說人死后萬事皆空,即使活在世上,也不過是一場大夢呀!
注釋
、盼鹘拢涸~牌名取自李白《蘇臺覽古》“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吳王宮里人”。西江是長江的別稱,調(diào)詠吳王西施的故事。原唐教坊曲,后用作詞調(diào)。又名《白蘋香》、《步虛詞》、《晚香時候》、《玉爐三澗雪》、《江月令》。雙調(diào)五十字,前后闋各兩平韻,一仄韻,同部平仄互押,前后闋起首兩句例用對仗。
⑵平山堂:在揚州大明寺側(cè),歐陽修所建。《輿地紀(jì)勝》:“負(fù)堂而望,江南諸山拱列檐下,故名!
、菑椫傅氖牵悍鸾堂~,比喻時間短暫!斗g名義集》卷五《時分》:“時極短者謂剎那也”,“壯士一彈指的`是頃六十五剎那”,又云“二十念為一瞬,二十瞬為一彈指的是!
、壤舷晌蹋褐傅氖菤W陽修。蘇軾于熙寧四年于揚州謁見歐陽修,至此為九年,十年蓋舉成數(shù)。
、升埳唢w動:指的是歐陽修在平山堂壁留題之墨跡。
、饰恼绿亍盍猴L(fēng):歐陽修《朝中措》:“平山欄檻倚晴空,山色有無中。手種堂前垂柳,別來幾度春風(fēng)。文章太守,揮毫萬字,一飲千鐘。行樂直須年少,樽前看取衰翁!笔菫椤拔恼绿亍、“楊柳春風(fēng)”所本。
、宋崔D(zhuǎn)頭時是夢:白居易《自詠》:“百年隨手過,萬事轉(zhuǎn)頭空!贝朔M(jìn)一層,謂未轉(zhuǎn)頭時,已是夢幻。
賞析
平山堂位于揚州西北的大明寺側(cè),乃歐陽修于公元1048年(慶歷八年)知揚州時所建。公元1079年(宋神宗元豐二年)四月,蘇軾自徐州調(diào)知湖州,生平第三次經(jīng)過平山堂。這時距蘇軾和其恩師歐陽修最后一次見面已達(dá)九年,而歐陽修也已逝世八年。適逢自己政治處境艱難,蘇軾為重游故地、緬懷恩師而作的這首詞,自然會有撫今追昔的萬千感慨。
詞的上片寫瞻仰歐詞手跡而生的感慨。作者對他的恩師歐陽修懷有深摯的情誼,此刻置身于歐公所建的平山堂,自然思緒萬千!叭^平生堂下”,是說自己此番已是第三次登臨此堂了。此前,公元1071年(熙寧四年)他離京任杭州通判,熙寧七年由杭州移知密州,都曾途經(jīng)楊州,來平山堂憑吊恩師。“半生彈指的是聲中”,是作者撫今追昔,感慨歲月蹉跎、遭遇坎坷、人生如夢。
“十年不見老翁”,是說十年前作者曾與歐陽公歡聚,不料此次聚會竟成永訣,次年恩師就仙逝了!氨谏淆埳唢w動”,是說歐公雖早已仙去,但平山堂壁上仍刻有他親書手跡,其中有他的詞《朝中措·送劉仲原甫出守維揚》:“平山欄檻倚晴空,山色有無中。手種堂前垂柳,別來幾度春風(fēng)。文章太守,揮毫萬字,一飲千鐘。行樂直須年少,尊前看取衰翁”。瞻仰壁間歐公遺草,只覺龍蛇飛動,令人發(fā)揚蹈厲。此句以景襯情,睹物思人,令人為人生無常而感慨萬千,低徊不已。
詞的下片寫聽唱歐詞而生感慨,道出緬懷之情!坝酢薄ⅰ叭愿琛本脷W詞原句,既重現(xiàn)當(dāng)日歐公風(fēng)流自賞之態(tài),又有歐公手植楊柳、所題詩詞仍留存世間,可堪告慰之意。作者由過平山堂睹物思人,想及歐陽恩師的某些事跡,感念他的恩德;又由自己的坎坷經(jīng)歷想到恩師的某些遭遇,因此,當(dāng)他憑吊逝者,目睹平山堂前恩師手植的“歐公柳”,耳聞歌女演唱歐詞,自然會生發(fā)萬千感慨。白居易說:“百年隨手過,萬事轉(zhuǎn)頭空”。蘇軾則比之有更深層次的認(rèn)識:“休言萬事轉(zhuǎn)頭空,未轉(zhuǎn)頭時是夢”。歐公仙逝了,固然一切皆空,而活在世上的人,又何嘗不是在夢中,終歸一切空無。不要輕言東坡消極,或許正是心懷此念,他才得以坦然面對紛至沓來的政治打擊:人生既然不過虛幻,政治失意與挫折,算得什么呢?故而陳廷焯《白雨齋詞話》卷六云:“‘休言萬事轉(zhuǎn)頭空。未轉(zhuǎn)頭時皆夢’追進(jìn)一層,喚醒癡愚不少!
蘇軾受佛家思想影響頗深,習(xí)慣用佛家的色空觀念看待事物。白居易詩云“百年隨手過,萬事轉(zhuǎn)頭空”,蘇軾則更進(jìn)一步認(rèn)識到“休言萬事轉(zhuǎn)頭空,未轉(zhuǎn)頭時是夢!边@種對整體人生的空幻、悔悟、淡漠感,這種攜帶某種禪意玄思的人生偶然的感喟,其中深深地埋藏著某種要求徹底解脫的出世意念。蘇詞中傳達(dá)的這種獨特的人生態(tài)度,是解讀其作品的關(guān)鍵所在。
蘇軾《西江月》賞析7
西江月·頃在黃州
宋代:蘇軾
頃在黃州,春夜行蘄水中,過酒家飲,酒醉,乘月至一溪橋上,解鞍,由肱醉臥少休。及覺已曉,亂山攢擁,流水鏘然,疑非塵世也。書此語橋柱上。(由肱 一作:曲肱)
照野彌彌淺浪,橫空隱隱層霄。障泥未解玉驄驕,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風(fēng)月,莫教踏碎瓊瑤。解鞍欹枕綠楊橋,杜宇一聲春曉。
譯文
月光照在波光粼粼的河面上,天空中有幾絲淡淡的云彩。白色的馬兒此時尚氣宇昂揚,我卻不勝酒力,在河邊下馬,等不及解下馬鞍,就想倒在這芳草中睡一覺。
這小河中的清風(fēng)明月多么可愛,馬兒啊可千萬不要踏碎那水中的月亮。我解下馬鞍作枕頭,斜臥在綠楊橋上進(jìn)入了夢鄉(xiāng),聽見杜鵑叫時,天已明了。
注釋
⑴西江月:詞牌名。
、铺I水:水名,流經(jīng)湖北蘄春縣境,在黃州附近。
、菑洀洠核ǚ瓌拥臉幼印
、葘酉觯簭浡脑茪。
、烧夏啵厚R韉,垂于馬兩旁以擋泥土。玉驄:良馬。驕:壯健的樣子。
、士上В嚎蓯邸
、谁偓帲好烙。這里比喻月亮在水中的倒影。
、潭庞睿憾霹N鳥。
賞析
這是一首寄情山水的詞。作者在詞中描繪出一個物我兩忘、超然物外的境界,把自然風(fēng)光和自己的感受融為一體,在詩情畫意中表現(xiàn)自己心境的淡泊、快適,抒發(fā)了他樂觀、豁達(dá)、以順處逆的襟懷。
小序敘事簡潔,描寫生動,短短五十四字,即寫出地點、時間、景物以及詩人的感受。它充滿了詩情畫意,是一篇寫得很優(yōu)美的散文,可與其《記承天寺夜游》媲美。
上片頭兩句寫歸途所見:“照野彌彌淺浪,橫空隱隱層霄。”彌彌,是水盛的樣子;層霄,即層云。春夜,詩人在蘄水邊騎馬而行,經(jīng)過酒家飲酒,醉后乘著月色歸去,經(jīng)過一座溪橋。由于明月當(dāng)空,所以才能看見清溪在遼闊的曠野流過!毕日f“照野”,突出地點明了月色之佳。用“彌彌”比喻“淺浪”,就把春水漲滿、溪流汩汩的景象表現(xiàn)出來了。廣闊的天空還有淡淡的云層。“橫空”,寫出了天宇之廣。說云層隱隱約約在若有若無之間,更映襯了月色的皎潔。野外是廣袤的,天宇是寥廓的,溪水是清澈的。在明月朗照之下的人間仙境中,詩人忘卻了世俗的榮辱得失和紛紛擾擾,把自己的身心完全融化到大自然中。此兩句暗寫月光。
“障泥未解玉驄驕”,是說那白色的駿馬忽然活躍起來,提醒他的主人:要渡水了!障泥,是用錦或布制作的馬薦,墊在馬鞍之下,一直垂到馬腹兩邊,以遮塵土。《晉書·王濟傳》:“濟善解馬性,嘗乘一馬,著連乾障泥,前有水,終不肯渡。濟曰:‘此必是惜障泥!谷私馊ィ愣!痹娙嗽谶@里只是寫了坐騎的神態(tài),便襯托出瀕臨溪流的情景。把典故融化于景物描寫之中,這是很成功的一個例子。此時,詩人不勝酒力,從馬上下來,等不及卸下馬鞍韉,即欲眠于芳草!拔矣砻叻疾荨,既寫出了濃郁的醉態(tài),又寫了月下芳草之美以及詩人因熱愛這幽美的景色而產(chǎn)生的喜悅心情,可以說收到了一石三鳥的效果。
過片二句,明寫月色,描繪從近處觀賞到的月照溪水圖,更進(jìn)一步抒發(fā)迷戀、珍惜月色之佳的心情:“可惜一溪風(fēng)月,莫教踏碎瓊瑤”。“溪”作一個量詞,巧妙又無痕地把風(fēng),月與溪融為一體,并洗去了風(fēng)塵世俗之感。瓊瑤,是美玉,這里比做皎潔的水上月色?上,是可愛的意思。微風(fēng)輕輕吹拂,溪中波光粼粼,水月交輝,真像綴了一溪晶瑩剔透的珠玉。這里用的修辭手法是“借喻”,徑以月色為“瓊瑤”。由于感情的摯濃,使比喻的客體升到了突出的地位,因而它的形象顯得更鮮明,更生動。這種表現(xiàn)手法是從生活中來的,不背理,更不違情。月色皎潔,加之以醉人癡語,怪不得異想天開,這是“理”;十分珍惜美好的月色,這是“情”!扒槔斫恢痢保@就更巧妙地揭開了詩人所追求的精神世界的帷幕。這個境界是極為幽美、靜謐、純潔的,如果有一丁點兒外物羼入,就會被損害,被踐踏。此句以獨特感受和精切的比喻,傳神地寫出水之清、月之明、夜之靜、人之喜悅贊美。
“解鞍欹枕綠楊橋”,寫詩人用馬鞍作枕,倚靠著它斜臥在綠楊橋上“少休”。這一覺當(dāng)然睡得很香,及至醒來,“杜宇一聲春曉”,春天的黎明又是一番景色了。這個結(jié)尾如空谷傳聲,余音不絕。妙在又將展現(xiàn)一幅清新明麗的畫卷,卻留下空白,讓讀者自己用豐富的聯(lián)想去感受它。作者在詞中不去寫“亂山攢擁,流水鏘然”的`景致,而是通過描寫杜鵑在黎明的一聲啼叫,把野外春晨的景色作了畫龍點睛的提示。這是因為他是從杜鵑啼叫聲中醒過來的,由杜鵑之啼才首先感到這空山月明、萬籟俱寂的春晨之美。詩人真實地記錄了他第一次難忘的感受,因而也就給讀者留下了第一次動人的印象。
此詞所描繪的富有詩情畫意的美景中,處處有“我”之色彩,景物成為塑造“我”的典型性格的憑據(jù)。詩人不論是醉還是醒,是月夜還是春晨,都能“無入不自得”,隨意而成趣,逐步展示詞的意境。作者善于把意和境渾然凝結(jié)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他把自己的身心完全融化到大自然中,忘卻了世俗的榮辱得失和紛紛擾擾,表現(xiàn)了自己與造化神游的暢適愉悅,讀來回味無窮,令人神往。
蘇軾《西江月》賞析8
【作品介紹】
《西江月·梅花》是宋代文學(xué)家蘇軾被貶嶺南惠州時所作的一首詞。此詞當(dāng)為悼念隨作者貶謫惠州的侍妾朝云而作,詞中所寫嶺外梅花玉骨冰姿,素面唇紅,高情逐云,不與梨花同夢,自有一種風(fēng)情幽致。上闋通過贊揚嶺南梅花的高風(fēng)亮節(jié)來歌贊朝云不懼“瘴霧”而與詞人一道來到嶺南瘴癘之地;下闋通過贊美梅花的艷麗多姿來寫朝云天生麗質(zhì),進(jìn)而感謝朝云對自己純真高尚的感情一往而深,互為知己的情誼,并點明悼亡之旨。全詞詠梅,又懷人,立意脫俗,境象朦朧虛幻,寓意撲朔迷離。格調(diào)哀婉,情韻悠長,為蘇軾婉約詞中的佳作。
【原文】
西江月·梅花
玉骨那愁瘴霧⑴,冰姿自有仙風(fēng)⑵。海仙時遣探芳叢⑶,倒掛綠毛幺鳳⑷。
素面翻嫌粉稷桑洗妝不褪唇紅⑹。高情已逐曉云空⑺,不與梨花同夢⑻。
【注釋】
、庞窆牵好坊ㄖΩ傻拿婪Q。唐馮贄《云仙雜記》卷二:“袁豐居宅后,有六株梅……(豐)嘆曰:‘煙姿玉骨,世外佳人,但恨無傾城笑耳。’即使妓秋蟾出比之!闭戊F:猶瘴氣。南方山林中的濕熱之氣。
、票耍旱诺淖藨B(tài)。仙風(fēng):神仙的風(fēng)致。
、欠紖玻簠采姆被。
、染G毛幺鳳:嶺南的一種珍禽,似鸚鵡。
、煞wwò):沾污,弄臟。
、蚀郊t:喻紅色的梅花。
、烁咔椋焊唠[超然物外之情。
⑻“不與”句:蘇軾自注:“詩人王昌齡,夢中作梅花詩!
【白話譯文】
玉潔冰清的風(fēng)骨是自然的',哪里會去理會那些瘴霧,它自有一種仙人的風(fēng)度。海上之仙人時不時派遣來探視芬芳的花叢,那倒掛著綠羽裝點的鳳兒。
它的素色面容施鉛粉還怕弄臟,就算雨雪洗去妝色也不會褪去那朱唇樣的紅色。高尚的情操已經(jīng)追隨向曉云的天空,就不會想到與梨花有同一種夢想。
【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詞當(dāng)作于紹圣三年(1096年)。據(jù)《耆舊續(xù)聞》、《野客叢書》記載,此詞乃蘇軾為悼念死于嶺外的歌妓朝云而作。作者創(chuàng)作這首詞時大約60歲,人生觀已經(jīng)很成熟了,經(jīng)歷了那么多患難,他始終沒有改變,越來越堅持做自己。不過,雖然他的心態(tài)已經(jīng)能很好的應(yīng)對外界的各種風(fēng)雨,但命運的無常并不會因為他的堅強就減少對他的打擊——朝云故去了,他暮年最心愛的女子離開他了,從此他的愛情情懷隨著朝云的離去也一去不返。蘇軾雖在政治上屢遭磨難,但是在與朝云的愛情生活上還是很幸福的。作品在這種背景下被創(chuàng)作出來,集中吐露了這些感情。
【賞析】
這首詞明為詠梅,暗為悼亡,是蘇軾為悼念毅然隨自己貶謫嶺南惠州的侍妾朝云而作。詞中所描寫的惠州梅花,實為朝云美麗的姿容和高潔的人品的化身。
詞的上闋寫惠州梅花的風(fēng)姿、神韻。起首兩句,突兀而起,說惠州的梅花生長在瘴癘之鄉(xiāng),卻不怕瘴氣的侵襲,是因這它有冰雪般的肌體、神仙般的風(fēng)致。接下來兩句說它的仙姿艷態(tài),引起了海仙的羨愛,海仙經(jīng)常派遣使者來到花叢中探望;這個使者,原來是倒掛在樹上的綠毛小鳥(狀如幺鳳)。以上數(shù)句,傳神地勾勒出嶺南梅花超塵脫俗的風(fēng)韻。
下闋追寫梅花的形貌!八孛娉O臃邸,嶺南梅天然潔白的容貌,是不屑于用鉛粉來妝飾的;施了鉛粉,反而掩蓋了它的自然美容。嶺南的梅花,花葉四周皆紅,即使梅花謝了(洗妝),而梅葉仍有紅色(不褪唇紅),稱得上是絢麗多姿,大可游目騁情。面對著這種美景的東坡,卻另有懷抱:“高情已逐曉云空,不與梨花同夢”。東坡慨嘆愛梅的高尚情操已隨著曉云而成空無,已不再夢見梅花,不像王昌齡夢見梨花云那樣做同一類的夢了。句中“梨花”即“梨花云”,“云”字承前“曉云”而來。曉與朝疊韻同義,這句里的“曉云”,可以認(rèn)為是朝云的代稱,透露出這首詞的主旨所在。
這一首悼亡詞是借詠梅來抒發(fā)自己的哀傷之情的,寫的是梅花,而且是惠州特產(chǎn)的梅花,卻能很自然地綰合到朝云身上來。上闋的前兩句,贊賞惠州梅花的不畏瘴霧,實質(zhì)上則是懷念朝云對自己的深情。下闋的前兩句,結(jié)合蘇軾《人嬌·贈朝云》一詞看,明顯也是寫朝云。再結(jié)合末兩句來看,哀悼朝云的用意,更加明朗。
這首詠梅詞空靈蘊藉,言近旨遠(yuǎn),給人以深深的遐思。詞雖詠梅,實有寄托,其中蘊有對朝云的一往情深和無限思戀。作者既以人擬花,又借比喻以花擬人,無論是寫人還是寫花都妙在得其神韻。張貴《詞源》論及詠物詞時指出:“體物稍真,則拘而不暢;模寫差遠(yuǎn),則晦而不明。要須收縱聯(lián)密,用事合題,一段意思,全在結(jié)句,斯為絕妙。”以這一標(biāo)準(zhǔn)來衡量此詞,可以窺見其藝術(shù)技巧的精湛。
名家點評
南宋陳鵠《耆舊續(xù)聞》卷二:晁氏云:‘東坡有妾,名曰朝云、榴花,朝云死于嶺外,東坡嘗作《西江月》一闋,寓意于梅,所謂“高情已逐曉云空”是也。惟榴花獨存,故其詞多及之,觀“浮花浪蕊都盡,伴君幽獨”可見其意矣。
明代楊慎《詞品》卷二:“古今梅詞,以東坡此首為第一!
近代俞陛云《唐五代兩宋詞選釋》:《冷齋夜話》謂東坡在惠州作《梅花》時,時侍兒名朝云者,新亡,“其寓意為朝云作也”。
【作者介紹】
蘇軾(1037~1101),宋代文學(xué)家。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蘇洵長子。公元1057年(嘉v二年)進(jìn)士。累除中書舍人、翰林學(xué)士、端明殿學(xué)士、禮部尚書。曾通判杭州,知密州、徐州、湖州、穎州等。公元1080年(元豐三年)以謗新法貶謫黃州。后又貶謫惠州、儋州。宋徽宗立,赦還。卒于常州。追謚文忠。博學(xué)多才,善文,工詩詞,書畫俱佳。于詞“豪放,不喜剪裁以就聲律”,題材豐富,意境開闊,突破晚唐五代和宋初以來“詞為艷科”的傳統(tǒng)樊籬,以詩為詞,開創(chuàng)豪放清曠一派,對后世產(chǎn)生巨大影響。有《東坡七集》、《東坡詞》、《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更多古詩詞賞析內(nèi)容請關(guān)注“習(xí)古堂國學(xué)網(wǎng)”(www.xigutang.com)
蘇軾《西江月》賞析9
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夜來風(fēng)葉已鳴廊?慈∶碱^鬢上。(秋涼 一作:新涼)
酒賤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凄然北望。
【注釋】
1、西江月:原為唐教坊曲,后用作詞調(diào)!稑氛录贰稄堊右霸~》并入“中呂宮”。五十字,上下片各兩平韻,結(jié)句各葉一仄韻。
2、世事一場大夢:《莊子·齊物論》:“且有大覺,而后知其大夢也!崩畎住洞喝兆砥鹧灾尽罚骸疤幨廊舸髩,胡為勞其生!
3、新涼:一作“秋涼”。
4、風(fēng)葉:風(fēng)吹樹葉所發(fā)出的聲音。鳴廊:在回廊上發(fā)出聲響!痘茨献印ふf山訓(xùn)》:“見一葉落而知歲之將暮!毙煲度松鷰缀钨x》:“落葉辭柯,人生幾何”。此由風(fēng)葉鳴廊聯(lián)想到人生之短暫。
5、眉頭鬢上: 指眉頭上的愁思鬢上的白發(fā)。
6、賤:質(zhì)量低劣。
7、妨:遮蔽。
8、孤光:指獨在中天的月亮。
9、琖:同“盞”,酒杯。
【翻譯】
世上萬事恍如一場大夢,人生經(jīng)歷了幾度新涼的秋天?到了晚上,風(fēng)吹動樹葉發(fā)出的聲音,響徹回廊里,看看自己,眉頭鬢上又多了幾根銀絲。
酒并非好酒,卻為客少發(fā)愁,月亮雖明,卻總被云遮住。在這中秋之夜,誰能夠和我共同欣賞這美妙的月光?我只能拿起酒杯,凄然望著北方。
【賞析】
詞一開端,便慨嘆世事如夢,雖然蘇軾詩詞中常常流露出人生如夢的思想,但或是自我排遣之語,或為往古來今之思,讀來往往覺其放達(dá),而不覺其悲切。此處卻不然,以一種歷盡滄桑的語氣寫出,加上幾度秋涼之問,風(fēng)葉鳴廊,忽覺人生短暫,已驚繁霜侵鬢,益覺開頭浮生若夢的感嘆,并非看破紅塵的徹悟,而是對自身遭際有不平之意,從而深感人生如夢境般荒謬與無奈。
“世事一場大夢”中的“世事”既可以指具體的歷史實事,即指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黃州的事情,亦可以理解為蘇軾對人生命運的抽象意義的認(rèn)識!笆朗氯鐗簟,“人生如夢”,一切皆如白駒過隙,雪后飛鴻,人生只是天地間偶然的飄蓬,所以不可執(zhí)著于現(xiàn)實中的得失榮辱,而應(yīng)超脫于具體的萬事萬物,使自己內(nèi)心趨于平衡!叭松鷰锥刃聸觥,用“新涼”指又一個秋天的來臨,并且突出了秋天乍到的“新”,可見詩人對節(jié)候變化的敏感,時間的流逝磨蝕著有限的生命,詞人由此產(chǎn)生出真摯的惜時之情!靶聸觥币嘀冈娙嗽俅卧獾脚艛D打擊的人生際遇,用一個“涼”字,表達(dá)了詩人心中的凄涼之情,所以,“人生幾度新涼”不僅指自然節(jié)候的變化,同時也是指人生命運的起伏不定、變幻莫測。這句話把自然與人生結(jié)合起來,以自然的變幻來反襯出詞人對人生命運的無奈謂嘆,寄意深刻,韻味悠遠(yuǎn)。開頭兩句詞遠(yuǎn)遠(yuǎn)不止是蘇東坡在記敘一時一地之事,或是一己一身之感,而是借寫具體的事實,表達(dá)他對抽象意義上的人生命運的深沉思忖。
“夜來風(fēng)葉已鳴廊,看取眉頭鬢上。”在冷落清秋的夜里,涼風(fēng)吹打著庭院里的樹葉,在空曠的長廊里發(fā)出凄涼的回響。詞人取過鏡子,看見兩鬢爬滿了白發(fā),“人生何處得秋霜?”詞人由此陷入了深沉的思索中,讀者同樣可以感覺到陣陣寒意襲來。
過片兩句,更可見牢騷!熬瀑v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薄熬瀑v”是因為“人賤”,暗指身遭貶斥,受人冷遇!霸旅鳌本潆[喻小人當(dāng)?shù),君子遭讒。蘇軾遠(yuǎn)貶黃州,心中的失落與不滿是以這種自我嘲諷的形式來表現(xiàn)的。因“烏臺詩案”受蘇軾牽連被貶的人太多,而蘇軾也因此不愿連累友人,所以絕少與故人交往,這里的`“客少”應(yīng)是指當(dāng)時的實際情況。在這靜寂的夜里,在這皓月當(dāng)空之時,清秋的寒氣陣陣襲人,此時,蘇軾心中的孤獨凄涼之感是難以排遣的。中秋月明,而明月總是被烏云遮去光芒。有人認(rèn)為“東坡在黃州,中秋夜對月獨酌,作《西江月》詞”,可見“月明多被云妨”一句寫的是眼前實景,是自然現(xiàn)象,但似乎還有更深的內(nèi)涵,是在借自然之景抒寫他對社會環(huán)境的認(rèn)識。這里隱含了作者深深的政治憤懣情緒,“云妨”比喻小人當(dāng)?shù),欺瞞主上迷惑視聽排斥忠良。作者為自己忠而被謗,謫居偏地黃州,政治抱負(fù)難于發(fā)揮而深感憂傷苦悶,而此情此景,唯有對月把孤盞聊以解憂愁了。
“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凄涼北望”點出了作詞的時間與主旨。“中秋”是傳統(tǒng)意義上團(tuán)聚的節(jié)日,蘇軾選取“中秋”這一宴樂的節(jié)日作為背景,以虛筆中的樂景寫哀情,使哀情為之更哀!氨蓖秉c出了作詞的主旨。“北望”的含義,歷代論者有所爭議,《古今詞話》認(rèn)為蘇軾“一日不負(fù)朝廷,其懷君之心,末句可見矣”,而胡仔認(rèn)為是“兄弟之情見于句意之間矣”。據(jù)記載這首詞下原有注釋“寄子由”,可見蘇軾此詞是在中秋之夜寫給其兄弟蘇轍的。其實,蘇軾當(dāng)時政治上受迫害,孤苦寂寥,凄然北望之中,思弟之情,憂國之心,身世之感,或許交織在一起,作為欣賞者,也不妨拋開考證,作寬泛理解。蘇軾晚年飽受政治打擊,他多以佛、道思想來超然物外,以消解現(xiàn)實的苦悶,但此詞籠罩著一層悲涼的氣氛,可見蘇軾始終沒能擺脫塵世的痛苦。在這熱鬧的中秋月明之時,唯一可以慰藉自己落寞孤寂情懷的是那真摯的手足深情。蘇軾渴望著與兄弟一訴衷腸,無奈遠(yuǎn)貶黃州的他只能在北望中借明月遙寄相思。天涯同一月,相思兩地情,遙望卻不能與之相聚,明天卻又要面臨現(xiàn)實中太多的痛苦與無奈,蘇軾因而陷入更為深沉的悲涼之中。
特點
整首詞突出了一個“涼”字,以清寒的中秋之夜的涼風(fēng)、明月與孤燈等情感意象,營造了一個情景交融的完美意境。蘇軾借寫節(jié)候之“涼”,抒寫人生之“悲涼”,表達(dá)了他對現(xiàn)實人生的深沉思考。與這首詞意境與主旨相似的就是那首寫于密州的詞《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在那首詞中,蘇軾寫道:“我欲乘風(fēng)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迸c這首《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相比,兩詞都是借寫景抒懷,都渲染了一個“寒”、“涼”情緒意境,給詞蒙上了一層深厚的情感意韻。所不同的是前者在于指出節(jié)候之“清寒”,后者重在喻示人生之“凄涼”;前者寫天上人間之“清寒”,后者寫現(xiàn)實人間之“凄涼”;前者想象天上人間之“寒”以反襯人世間值得留戀,后者借人間之真情以慰藉自己“凄涼”的心靈。兩詞相得益彰,情韻悠遠(yuǎn),表達(dá)了飽受政治打擊的蘇軾對歷史人生的深刻認(rèn)識,以及對人世真情的深深眷戀。
總結(jié)
蘇軾這首詞也寄寓了一定的哲理意味。但這種哲理意味是通過營造一個完美的審美意境傳達(dá)出來的。讀者首先感受到的是中秋之夜清寒的月色與空寂的長廊,孤獨的詞人身影與孤獨的黯淡燈光,以及由此流露出來的詞人深沉的人生思考與真摯的人世之戀,讀者并不感覺到說理、議論的空洞與枯燥,而是為詞中深沉的情感所打動,然后體驗出作者蘊含于詞中的哲理趣味。另外,蘇軾是宋代豪放詞派的代表詞人,然而這首詞風(fēng)格柔婉,可以看出蘇軾的詞風(fēng)也有悲情婉約的一面,這種哀怨隱忍之作更讓人久久不能忘懷。
蘇軾《西江月》賞析10
[宋]蘇軾
三過平山堂下,半生彈指聲中。十年不見老仙翁。壁上龍蛇飛動。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楊柳春風(fēng)。休言萬事轉(zhuǎn)頭空。未轉(zhuǎn)頭時皆夢。
賞析:
平山堂位于揚州西北的大明寺側(cè),乃歐陽修慶歷八年(1048)知揚州時所建。宋神宗元豐二年(1079)四月,蘇軾自徐州調(diào)知湖州,生平第三次經(jīng)過平山堂。這時距蘇軾和其恩師歐陽修最后一次見面已達(dá)九年,而歐陽修也已逝世八年。適逢自己政治處境艱難,蘇軾為重游故地、緬懷恩師而作的這首詞,自然會有撫今追昔的萬千感慨。
詞的上片寫瞻仰歐詞手跡而生的感慨。作者對他的恩師歐陽修懷有深摯的`情誼,此刻置身于歐公所建的平山堂,自然思緒萬千!叭^平生堂下”,是說自己此番已是第三次登臨此堂了。此前,熙寧四年(1071)他離京任杭州通判,熙寧七年由杭州移知密州,都曾途經(jīng)楊州,來平山堂憑吊恩師!鞍肷鷱椫嘎曋小,是作者撫今追昔,感慨歲月蹉跎、遭遇坎坷、人生如夢。
“十年不見老翁”,是說十年前作者曾與歐陽公歡聚,不料此次聚會竟成永訣,次年恩師就仙逝了!氨谏淆埳唢w動”,是說歐公雖早已仙去,但平山堂壁上仍刻有他親書手跡,其中有他的詞《朝中措·送劉仲原甫出守維揚》:“平山欄檻倚睛空,山色有無中。手種堂前垂柳,別來幾度春風(fēng)。
文章太守,揮毫萬字,一飲千鐘。行樂直須年少,尊前看取衰翁”。瞻仰壁間歐公遺草,只覺龍蛇飛動,令人發(fā)揚蹈厲。此句以景襯情,睹物思人,令人為人生無常而感慨萬千,低徊不已。
詞的下片寫聽唱歐詞而生感慨。作者由過平山堂睹物思人,想及歐陽恩師的某些事跡,感念他的恩德;又由自己的坎坷經(jīng)歷想到恩師的某些遭遇,因此,當(dāng)他憑吊逝者,目睹平山堂前恩師手植的“歐公柳”,耳聞歌女演唱歐詞,自然會生發(fā)萬千感慨。白居易說:“百年隨手過,萬事轉(zhuǎn)頭空”。蘇軾則比之有更深層次的認(rèn)識:“休言萬事轉(zhuǎn)頭空,未轉(zhuǎn)頭時是夢”。歐公仙逝了,固然一切皆空,而活在世上的人,又何嘗不是在夢中,終歸一切空無。
蘇軾受佛家思想影響頗深,習(xí)慣用佛家的色空觀念看待事物。白居易詩云“百年隨手過,萬事轉(zhuǎn)頭空”,蘇軾則更進(jìn)一步認(rèn)識到“休言萬事轉(zhuǎn)頭空,未轉(zhuǎn)頭時是夢。”這種對整體人生的空幻、悔悟、淡漠感,這種攜帶某種禪意玄思的人生偶然的感喟,其中深深地埋藏著某種要求徹底解脫的出世意念。蘇詞中傳達(dá)的這種獨特的人生態(tài)度,是解讀其作品的關(guān)鍵所在。
蘇軾《西江月》賞析11
作品原文
西江月·梅花
玉骨那愁瘴霧,冰姿自有仙風(fēng)。海仙時遣探芳叢,倒掛綠毛幺鳳。
素面翻嫌粉涴,洗妝不褪唇紅。高情已逐曉云空,不與梨花同夢。
作品注釋
、庞窆牵好坊ㄖΩ傻拿婪Q。唐馮贄《云仙雜記》卷二:“袁豐居宅后,有六株梅……(豐)嘆曰:‘煙姿玉骨,世外佳人,但恨無傾城笑耳!词辜饲矬赋霰戎!闭戊F:猶瘴氣。南方山林中的濕熱之氣。
、票耍旱诺淖藨B(tài)。仙風(fēng):神仙的風(fēng)致。
、欠紖玻簠采姆被。
、染G毛幺鳳:嶺南的一種珍禽,似鸚鵡。
⑸涴(wò):沾污,弄臟。
⑹唇紅:喻紅色的梅花。
、烁咔椋焊唠[超然物外之情。
、獭安慌c”句:蘇軾自注:“詩人王昌齡,夢中作梅花詩!
作品譯文
玉潔冰清的風(fēng)骨是自然的,哪里會去理會那些瘴霧,它自有一種仙人的風(fēng)度。海上之仙人時不時派遣來探視芬芳的花叢,那倒掛著綠羽裝點的鳳兒。
它的素色面容施鉛粉還怕弄臟,就算雨雪洗去妝色也不會褪去那朱唇樣的紅色。高尚的情操已經(jīng)追隨向曉云的天空,就不會想到與梨花有同一種夢想。
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詞當(dāng)作于紹圣三年(1096年)。據(jù)《耆舊續(xù)聞》、《野客叢書》記載,此詞乃蘇軾為悼念死于嶺外的歌妓朝云而作。作者創(chuàng)作這首詞時大約60歲,人生觀已經(jīng)很成熟了,經(jīng)歷了那么多患難,他始終沒有改變,越來越堅持做自己。不過,雖然他的心態(tài)已經(jīng)能很好的應(yīng)對外界的各種風(fēng)雨,但命運的無常并不會因為他的堅強就減少對他的打擊——朝云故去了,他暮年最心愛的女子離開他了,從此他的愛情情懷隨著朝云的離去也一去不返。蘇軾雖在政治上屢遭磨難,但是在與朝云的愛情生活上還是很幸福的。作品在這種背景下被創(chuàng)作出來,集中吐露了這些感情。
作品鑒賞
這首詞明為詠梅,暗為悼亡,是蘇軾為悼念毅然隨自己貶謫嶺南惠州的侍妾朝云而作。詞中所描寫的惠州梅花,實為朝云美麗的'姿容和高潔的人品的化身。
詞的上闋寫惠州梅花的風(fēng)姿、神韻。起首兩句,突兀而起,說惠州的梅花生長在瘴癘之鄉(xiāng),卻不怕瘴氣的侵襲,是因這它有冰雪般的肌體、神仙般的風(fēng)致。接下來兩句說它的仙姿艷態(tài),引起了海仙的羨愛,海仙經(jīng)常派遣使者來到花叢中探望;這個使者,原來是倒掛在樹上的綠毛小鳥(狀如幺鳳)。以上數(shù)句,傳神地勾勒出嶺南梅花超塵脫俗的風(fēng)韻。
下闋追寫梅花的形貌!八孛娉O臃蹧稹,嶺南梅天然潔白的容貌,是不屑于用鉛粉來妝飾的;施了鉛粉,反而掩蓋了它的自然美容。嶺南的梅花,花葉四周皆紅,即使梅花謝了(洗妝),而梅葉仍有紅色(不褪唇紅),稱得上是絢麗多姿,大可游目騁情。面對著這種美景的東坡,卻另有懷抱:“高情已逐曉云空,不與梨花同夢”。東坡慨嘆愛梅的高尚情操已隨著曉云而成空無,已不再夢見梅花,不像王昌齡夢見梨花云那樣做同一類的夢了。句中“梨花”即“梨花云”,“云”字承前“曉云”而來。曉與朝疊韻同義,這句里的“曉云”,可以認(rèn)為是朝云的代稱,透露出這首詞的主旨所在。
這一首悼亡詞是借詠梅來抒發(fā)自己的哀傷之情的,寫的是梅花,而且是惠州特產(chǎn)的梅花,卻能很自然地綰合到朝云身上來。上闋的前兩句,贊賞惠州梅花的不畏瘴霧,實質(zhì)上則是懷念朝云對自己的深情。下闋的前兩句,結(jié)合蘇軾《殢人嬌·贈朝云》一詞看,明顯也是寫朝云。再結(jié)合末兩句來看,哀悼朝云的用意,更加明朗。
這首詠梅詞空靈蘊藉,言近旨遠(yuǎn),給人以深深的遐思。詞雖詠梅,實有寄托,其中蘊有對朝云的一往情深和無限思戀。作者既以人擬花,又借比喻以花擬人,無論是寫人還是寫花都妙在得其神韻。張貴《詞源》論及詠物詞時指出:“體物稍真,則拘而不暢;模寫差遠(yuǎn),則晦而不明。要須收縱聯(lián)密,用事合題,一段意思,全在結(jié)句,斯為絕妙!币赃@一標(biāo)準(zhǔn)來衡量此詞,可以窺見其藝術(shù)技巧的精湛。
詞牌簡介
西江月,詞牌名之一,原唐教坊曲,用作詞調(diào)。又名《白蘋香》、《步虛詞》、《晚香時候》、《玉爐三澗雪》、《江月令》,另有《西江月慢》。還有同名歌曲《西江月》。
西江月,調(diào)名取自李白《蘇臺覽古》“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吳王宮里人”!稑氛录贰ⅰ稄堊右霸~》并入“中呂宮”。清季敦煌發(fā)現(xiàn)唐琵琶譜,猶存此調(diào),但虛譜無詞。茲以柳永詞為準(zhǔn)。五十字,上下片各兩平韻,結(jié)句各葉一仄韻。沈義父《樂府指迷》:“西江月起頭押平聲韻,第二、第四句就平聲切去,押側(cè)聲韻,如平韻押‘東’字,側(cè)聲須押‘董’字、‘凍’字方可。”
作品格律
。ā鹌铰暋褙坡暋芽善娇韶啤髌巾崱祈崳
玉骨那愁瘴霧,
⊙●⊙○⊙●(句)
冰肌自有仙風(fēng)。
⊙○⊙●○△(平韻)
海仙時遣探芳叢,
⊙○⊙●●○△(協(xié)平韻)
倒掛綠毛幺鳳。
⊙●⊙○⊙▲(換協(xié)仄韻)
素面常嫌粉涴,
⊙●⊙○⊙●(句)
洗妝不褪唇紅。
⊙○⊙●○△(協(xié)平韻)
高情已逐曉云空,
⊙○⊙●●○△(協(xié)平韻)
不與梨花同夢。
⊙●⊙○⊙▲(換協(xié)仄韻)
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宋代文學(xué)家。字子瞻,字和仲,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宋仁宗年號,1056~1063)進(jìn)士。曾上書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詩諷刺新法而下御史獄,貶黃州。宋哲宗時任翰林學(xué)士,曾出知杭州、穎州,官至禮部尚書。后又貶謫惠州、儋州。多惠政。卒謚文忠。學(xué)識淵博,喜獎勵后進(jìn)。與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其文縱橫恣肆,為“唐宋八大家”之一。
蘇軾《西江月》賞析12
西江月
玉骨那愁瘴霧,冰肌自有仙風(fēng)。海仙時遣探芳叢,倒掛綠毛幺鳳。
素面常嫌粉涴,洗妝不褪唇紅。高情已逐曉云空,不與梨花同夢。
【注釋】
、龠@首詞據(jù)傳是蘇軾貶謫惠州時悼念侍妾朝云之作。 ②瘴霧:惠州一帶的濕熱之氣。 ③倒掛綠毛幺鳳:(使者是)倒掛樹上的綠毛小鳥。幺鳳:鳥名。 ④涴(wò):沾污。 ⑤“不與”句:蘇軾自注“詩人,夢中作梅花詩”。王詩中有“夢中喚作梨花云”句。
[1]這是蘇軾被貶惠州時所作。此年,侍妾王朝云病逝。
[2]東坡自注:“嶺南珍禽有倒掛子,綠毛,紅啄如鸚鵡而小,自東海來,非塵埃中物!
[3]涴(wò):沾污,弄臟。語出唐《集靈臺二首》“卻嫌脂粉污顏色”。
1、請分析作者筆下梅的形象。(4分)
2、此詞哪句話點明了題旨?請簡要分析。(7分)
參考答案
1、【①玉骨仙風(fēng),不染塵俗,品格高潔(冰清玉潔、品性高潔);②不施粉黛而姿容俏麗,麗質(zhì)天然。(意思對即可。不結(jié)合詩歌內(nèi)容談,減半給分。)】
2、【“高情已逐曉云空”句。(2分)全詞詠贊了梅的形和神,寄托了作者哀悼朝云之情。(1分)該句即集中表露了贊美哀悼之情,(1分)“高情”指對梅的喜愛之情,實指對朝云的懷念之情;(1分)“曉云”與“朝云”語義雙關(guān);(1分)“空”寫盡了作者的悲哀、失落之情。(1分)(分項給分,未答對“高情已逐曉云空”句不影響其他各處得分。)】
二
14、概括上下闋中梅花的形象特點。(每一點均在四字以內(nèi))(2分)
15、下列對詞的理解最不恰當(dāng)?shù)囊豁検? )。(3分)
A、“瘴霧”既寫出當(dāng)?shù)貧夂蛱卣,也渲染了仙風(fēng)。
B、運用比擬,謂即使梅花謝了,而梅葉仍有紅暈。
C、反其意而用典故,慨嘆自己已經(jīng)不再夢見梅花。
D、整首詞借花喻人,借詠梅傾訴了對朝云的。
16、從側(cè)面描寫的角度,賞析上闋線句。(3分)
參考答案
14、(1)冰清玉潔(高潔、超塵脫俗) (2)天然麗質(zhì)(不施粉黛)(2分)
15、A(3分)
16、寫海仙派使者探芳叢,增添作品的浪漫色彩,從側(cè)面表現(xiàn)(烘托)梅花之美。(3分)
三:
1、請結(jié)合文本,簡析詞的上闋是如何描寫惠州梅花的神韻的。(5分)
2、有人說這首詞“一段意思,全在結(jié)句,斯為絕妙”。請結(jié)合全詞談?wù)劇案咔橐阎饡栽瓶。不與梨花同夢”一句表達(dá)了作者怎樣的情感?(6分)
參考答案
1、詞的上闋采用正面描寫與側(cè)面描寫相結(jié)合的手法,傳神地勾勒出嶺南梅花超塵脫俗的美。(2分)起首兩句說梅花生長在瘴癘之鄉(xiāng),有冰雪般的肌體、神仙般的風(fēng)致,是正面描寫;后兩句寫梅花的仙姿艷態(tài)引起了海仙的羨愛,海仙經(jīng)常派遣使者來到花叢中探望,這是從美的影響著筆來寫美本身,是側(cè)面描寫。(3分)
2、表達(dá)了作者對超塵脫俗的嶺南梅花的摯愛;抒發(fā)了作者對有著嶺南梅花一般風(fēng)姿神韻的侍妾朝云的一往情深和無限思戀,蘊含著作者內(nèi)心郁結(jié)不散的悵惘之情。
西江月·梅花簡析:
《西江月·梅花》也題作《西江月·玉骨那愁瘴霧》、《西江月·梅》。這是蘇軾被貶惠州時所作。上闋通過贊揚嶺南梅花的高風(fēng)亮節(jié)來歌贊朝云不懼“瘴霧”而與詞人一道來到嶺南瘴癘之地。下闋通過贊美梅花艷麗多姿、不施粉黛而自然光彩照人來寫朝云天生麗質(zhì),不敷粉臉自白,不搽胭脂嘴唇自紅。進(jìn)而感謝朝云對自己純真高尚的感情一往而深,互為知己的.情誼。并點明之旨。全詞詠梅,又懷人。詠梅中能注意突出嶺南特色,并以綠羽禽來增強作品浪漫色彩。立意超拔脫俗,境象朦朧虛幻,寓意撲朔迷離。格調(diào)哀婉,情韻悠長,為蘇軾婉約詞中的佳作。
賞析:
這首詞明為詠梅,暗為悼亡,是蘇軾為悼念毅然隨自己貶謫嶺南惠州的侍妾朝云而作。詞中所描寫的惠州梅花,實為朝云美麗的姿容和高潔的人品的化身。
詞的上闋寫惠州梅花的風(fēng)姿、神韻。起首兩句,突兀而起,說惠州的梅花生長在瘴癘之鄉(xiāng),卻不怕瘴氣的侵襲,是因這它有冰雪般的肌體、神仙般的風(fēng)致。接下來兩句說它的仙姿艷態(tài),引起了海仙的羨愛,海仙經(jīng)常派遣使者來到花叢中探望;這個使者,原來是倒掛在樹上的綠毛小鳥(狀如幺鳳)。以上數(shù)句,傳神地勾勒出嶺南梅花超塵脫俗的風(fēng)韻。
下闋追寫梅花的形貌!八孛娉O臃蹧稹保瑤X南梅天然潔白的容貌,是不屑于用鉛粉來妝飾的;施了鉛粉,反而掩蓋了它的自然美容。嶺南的梅花,花葉四周皆紅,即使梅花謝了(洗妝),而梅葉仍有紅色(不褪唇紅),稱得上是絢麗多姿,大可游目騁情。面對著這種美景的東坡,卻另有懷抱:“高情已逐曉云空,不與梨花同夢”。東坡慨嘆愛梅的高尚情操已隨著曉云而成空無,已不再夢見梅花,不象王昌齡夢見梨花云那樣做同一類的夢了。句中“梨花”即“梨花云”,“云”字承前“曉云”而來。曉與朝疊韻同義,這句里的“曉云”,可以認(rèn)為是朝云的代稱,透露出這首詞的主旨所在。
這首詠梅詞空靈蘊藉,言近旨遠(yuǎn),給人以深深的遐思。詞雖詠梅,實有寄托,其中蘊有對朝云的一往情深和無限思戀。作者既以人擬花,又借比喻以花擬人,無論是寫人還是寫花都妙在得其神韻。張貴《詞源》論及詠物詞時指出:“體物稍真,則拘而不暢;模寫差遠(yuǎn),則晦而不明。要須收縱聯(lián)密,用事合題,一段意思,全在結(jié)句,斯為絕妙!币赃@一標(biāo)準(zhǔn)來衡量此詞,可以窺見其高超的藝術(shù)技巧。
【蘇軾《西江月》賞析】相關(guān)文章:
西江月原文及賞析08-05
西江月原文、賞析09-06
西江月原文及賞析05-01
浣溪沙蘇軾原文及賞析11-22
西江月·遣興原文及賞析04-15
《西江月·遣興》原文賞析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