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集】科學教案5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科學教案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科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第一課時
科學概念:
我們周圍充滿著不同的聲音,我們也可以利用物體來制造出不同的聲音。
過程與方法:
運用語言來描述和記錄聽到的聲音,并能根據聲音的高、低、強、弱給聽到的聲音分類。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在觀察和描述各種聲音的活動中,逐步養(yǎng)成細致的觀察習慣和態(tài)度,并樂于與同伴交流。
【教學重點】細心傾聽周圍的聲音。
【教學難點】能根據聲音的高、低、強、弱給聽到的聲音分類。
【教學準備】分組材料:大小不同的音叉、大小不同的3枚釘子、實驗記錄單、收集一些關于聲音的各種資料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師:"這個單元我們要開始進行聲音研究的活動,說說你所知道的關于聲音的事情。你對聲音的哪些問題比較感興趣?你想研究關于聲音的哪些問題?"
二、探究內容:
。ㄒ唬﹥A聽周圍的聲音
從本節(jié)課開始,我們要開始研究關于聲音的問題,在研究的過程中,務必要保持教室內的安靜,這樣才能保證我們的研究有效進行。
1.打開教室門,仔細聽聽,你周圍有哪些聲音?有什么不同嗎?這些聲音是由什么物體發(fā)出的?
2.你還聽到過哪些聲音?
3.小組討論:這些聲音有什么不同呢?我們是怎樣聽到聲音的?
反饋交流:無論在什么時候,什么地點,我們總能聽到各種各樣的聲音,當你們聽到這些聲音的時候,經常思考哪些問題呢?
小結: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我們要逐一的研究這些問題。
。ǘ┞犅犚舨姘l(fā)出的聲音1.介紹音叉:一種發(fā)音樂器,用來調試樂器和測試音高的。
2.分組實驗1:出示一組(兩種)大小不同的音叉,用同樣的力量敲擊音叉,聽聽他們發(fā)出的聲音。
比較:這兩種音叉發(fā)出的聲音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嗎?能描述一下它們的聲音嗎?
3.分組實驗2:選擇其中一種音叉,先輕輕擊打,再重一點擊打,兩個聲音有什么不同嗎?
4.小組交流討論:剛才聽到的這些聲音,能進行描述和分類嗎(嘗試著用高、低、強、弱等詞語對聲音進行歸類)?
5.分組實驗3:根據準備的不同材料按課本p26途中所示,進行輕輕擊打和重一點擊打,聽到了怎樣的聲音,把它描述出來,并記錄下表:
擊打釘子----我聽到的聲音
課后反思
過去,教師習慣以權威者的身份出現,習慣以自己的經驗來評價事物。單一的評價方式往往忽略了學生對問題的看法,沒等學生開口,教師就口若懸河,說個是是非非。由于沒有經過學生的自我識別過程,要么出現了師生抵觸情緒,要么學生在教師的權威中迷失了自我。注重學生的'評價能力正體現了教育最本質的一面,能幫助他們的辨別是非的能力,有利于學生個性的發(fā)揮,更有利于學生在漫長的終生學習中受益、成才。
同時,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周圍同學對他的評價和自我評價。從心理角度看,每個人都有被認可和賞識的需要,對成長中的孩子而言,這種需要更為直接和迫切。因此我們每一位教師在評價方面,要勇于創(chuàng)新,敢于創(chuàng)新,尊重學生的人格,注重學生的互評和自評,講究評價的方式方法,讓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fā)展。
一、引導學生積極評價他人。學生很在乎別人對他們的看法。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評價他人,要善于發(fā)現別人的長處,要肯定對方的優(yōu)點再指出其不足之處。這種互評的方法使他們在學習的同時,也懂得了尊重對方,增進了學生間的友誼。尤其是引導學生來評價教師,張揚其個性,尊重其心靈,使學生以平等的姿態(tài)來跟教師交流,充分發(fā)揚了教學民主。
二、自我評價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由被動學習變?yōu)橹鲃訉W習,提高了學習的效率。實驗證明:學生是很有點“好為人師”的味道的,有機會叫他們自我評價,會使他們感到興奮,注意力集中。同時這也是一種很好的再學習過程,凡在自我評價中接觸過的學習內容,學生記得比較牢。三、自我評價能促進學生的自我教育。學生在自我評價活動中能逐漸用批判的態(tài)度對待自己,能學習如何正確認識自己。根據蘇霍姆林斯基的觀點:自我教育是從自我認識開始的。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我評價能力,使他們終身受用。
科學教案 篇2
教玩具名稱:
有趣的動物車
適用區(qū)角:體育區(qū)。語言區(qū)。表演區(qū)?茖W區(qū)
創(chuàng)作情況:
獨立設計
計者:福建省順昌縣市 第二實驗 幼兒園 教師 連小燕
玩具制作方法及玩法
。ㄒ唬、制作方法
1、預先備好數個安全帽、鐵線、小木板、各種顏色的油漆、硬紙皮、有色貼紙、膠水、鐵釘
2、用鐵釘把每個安全帽鉆四個孔(每邊兩個要對稱)
3、用鐵釘把對邊的兩個孔連在一起并裝上小木輪。
4、根據動物的不同特色分別在安全帽小木輪上漆上不同的.底色(如:蝌蚪黑色、青蛙綠色等)
5、用硬紙皮制作出各種動物的不同眼睛,尾巴,觸須,腳等,并用膠水固定。
(二)、玩法:
1、推、拉:幼兒可推或自由拉著動物車行走,訓練幼兒的手腳協(xié)調能力。
2、跳躍:把動物車排成各種不同形狀,幼兒連續(xù)跳過運物車。
3、表演:幼兒可載上小動物帽,進行故事表演。
4、功能:還可當教具使用,認識各種小動物的不同特征。
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傾聽故事,了解動物耳朵的特性
2、說說自己的想法,并能較連貫地講述
活動重難點:了解動物耳朵的特性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故事圖片、小動物圖片
前期經驗準備:了解過一些小動物的特征
活動過程:
一、謎語導入
東一片,西一片,到老不相見(耳朵)
重點提問:
小動物也有耳朵,你見過哪些小動物的耳朵,它們長什么樣?
你知道小動物的`耳朵有什么本領?
小結:小動物耳朵各種各樣,有的長有的短有的大有的小,都能聽見很遠傳來的聲音。
二、聽故事,理解故事情節(jié)
1、教師講述故事
重點提問:
公雞有耳朵嗎?公雞的耳朵怎樣的?
小公雞帶不了眼鏡,你幫它想個好辦法?
小結:公雞有耳朵,但是它沒有像我們一樣的耳廓,它的耳朵只是一個小洞洞。
2、教師講述故事后半部分
我們來聽聽小公雞是怎么做的
重點提問:
小公雞都向誰借耳朵了呢?它們有沒有借給它?為什么?
小動物的耳朵有什么用?
小結:小動物都沒有把耳朵借給小公雞,因為它們的耳朵都有自己的作用。
3、幼兒說說自己耳朵的作用
重點提問:
我們的耳朵本領也很大,誰能說說你的耳朵有什么本領?
我們怎樣保護耳朵?
小結:我們的耳朵可以聽到各種聲音,它是非常有用和重要的,所以要保護好我們的耳朵。
科學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最近我們正在進行“蔬菜樂園”主題下的一個小主題“可愛的豆寶寶”,通過近兩周的資料收集、觀察、比較及討論,孩子們對各種豆寶寶的外形特征及名稱有了一定的認識和了解,但是幼兒對于豆豆的認識和理解僅僅停留在表面上,很多挑食的孩子對于各種豆豆及豆豆制品仍然不愛吃,他們有的不愛吃豆沙饅頭,有的不愛吃素雞,還有兩三個孩子不愛吃豆腐,針對孩子的這種現象及主題的進展狀況,我設計了今天的活動。
前一部分是復習鞏固幼兒對豆豆名稱和外形特征的認識,第二部分設計了對號入坐的游戲,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第三環(huán)節(jié)設計了豆豆和我們捉迷藏的游戲,第一層次直接從透明的外包裝上看見里面裝的豆豆,第二層次是從外包裝上所畫的圖案發(fā)現里面可能裝著什么,第三層次是從文字上辨認里面裝著什么東西,到最后,老師拆開一包已經變了樣的豆豆制品,請幼兒找找豆豆藏哪里了,然后提升幼兒的`經驗是許多豆豆還會變變樣子,和其他東西抱在一起,變成很好吃的豆豆制品,雖然我們看不到豆豆的樣子,但是用小嘴巴嘗一嘗,還是可以嘗到豆豆的味道的,最后讓幼兒嘗一嘗各種豆豆及豆豆制品,在這樣一個看看,講講、找找,嘗嘗的過程中,幫助幼兒感知豆豆不僅有營養(yǎng),而且很好吃,從而有親近豆豆的愿望,并產生品嘗豆豆的激情。
活動目標:
在找找、說說、嘗嘗豆制品的過程中感受豆制品的有趣和好吃,從而喜歡吃豆豆。
重難點:
根據外包裝上圖案、文字等信息,發(fā)現豆豆的秘密,并能用比較完整的語言表達。
活動準備:
前期認識過各種常見的豆豆,知道它們的名稱和外形特征;各種豆制品;豆豆的圖案;禮物。
活動流程:
啟發(fā)談話——對號入座——尋找豆寶寶——送禮物
活動過程:
一、啟發(fā)談話,
引起幼兒活動的興趣。
1、叮鈴鈴……電話鈴響了:喂,你是誰呀?什么事?
2、豆寶寶打電話來,請我們到它家去做客,你們去不去呀?
3、它給我們送來了請貼,告訴我們這張請貼等一會兒到它家里的時候要用的
4、幼兒貼好請貼到豆豆家里。
二、對號入座
1、看看,豆豆家的椅子和平時有什么不一樣?他為什么要貼上這些圖案?
2、看看我們身上的請貼,想一想:它們有什么用呢?
3、幼兒對號入座。
三、尋找豆寶寶
1、豆豆寶寶請我們來做客,他們自己到哪兒去了呢?我們輕輕的叫叫豆寶寶。
2、出示豆寶寶動畫:小朋友,我想和你們玩?zhèn)捉迷藏游戲,我躲起來了,躲在前面這些東西里,你們找的到我嗎?
3、幼兒找豆寶寶。
4、交流討論:你找到豆寶寶了嗎?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請小朋友一起看看,他說得對嗎?
5、提升:有些豆寶寶變了樣子,變成了好吃的豆腐、花生醬、還有豆沙食品,可好吃啦,你們吃過嗎?
6、品嘗豆豆食品。
指導:你吃到了什么?是哪個豆寶寶做成的呢?
四、送禮物
鼓勵幼兒兩人一組到豆寶寶那里領取禮物。
區(qū)域活動
名稱:娃娃家;小菜場;小舞臺;豆豆屋等。
目標:
1、在游戲中嘗試進行簡單的交往,并使用一些簡單的禮貌用語。
2、幼兒在游戲中能有序、輕輕的取放物品。
準備:各區(qū)域材料。
重點指導:
1、觀察重點:幼兒在游戲中是否能玩好一樣放好后再換另一個游戲玩。
2、指導重點:娃娃家中的幼兒能有禮貌的與小菜場、小醫(yī)院、小舞臺進行簡單的交往。并使用“你好”“請”“謝謝”等一些禮貌用語
科學教案 篇5
中班科學:
站穩(wěn)的乒乓球
活動目標:
1.樂于探索生活中的現象,體驗操作的樂趣。
2.探索發(fā)現利用一張紙使小球穩(wěn)定的方法。
3.能積極動腦筋想辦法,解決問題。
4.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5.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在活動中大膽創(chuàng)造并分享與同伴合作成功的體驗。
活動準備:
物質材料準備:
1、人手一個乒乓球和幾張紙。
2、各種瓶蓋、紙杯紙盒、橡皮泥等。
知識經驗準備:
幼兒有玩球的經驗,知道球滾動的特性。
活動過程:
一、游戲導入,發(fā)現現象。
1.幼兒自由玩球。(導入師:小朋友,你們看,老師給你們準備了什么?)
2.幼兒將球放在桌子上玩,師巡視引導幼兒發(fā)現小球在桌面容易滾落的現象。
二、提出問題,幼兒設想。
1.提出問題:怎樣用一張紙讓小球站穩(wěn)?(過渡:乒乓球說它有個愿望,就是想在桌子上站穩(wěn)了,不想再滾來滾去的,可是材料只有一張紙,小朋友們能幫助它實現這個愿望嗎?
2.鼓勵幼兒大膽設想,表述自己的想法。
三、動手嘗試,實踐想法。
1.幼兒每人一張紙,嘗試用紙幫助小球站穩(wěn).
2.教師觀察,引導幼兒講述自己的做法。
四、交流。
1.引導幼兒相互交流自己的做法.
2.個別幼兒講述自己的做法,展示成果.
五、再次分組活動:探索其他材料讓小球站穩(wěn)的方法。
1.過渡:小朋友們幫助小球實現了它的愿望,它真高興,想再請你們幫助它一次,你們愿意嗎?
2.師提出問題:用老師給你們準備的'這些材料再讓小球站穩(wěn)來,行嗎?你們試一試吧。
3.幼兒分組嘗試。
六、結束:我們到班上再去玩一玩吧,幫助老師把東西收一收吧。
教學反思:
一次科學活動的開始,應該來自幼兒已有的經驗,一次科學活動的結束,并不是真正的結束,應使幼兒有進一步的探索可能,成為獲取經驗的開始。幼兒是學習的主人,所以我們老師要盡其所有、創(chuàng)設各種學習環(huán)境,讓幼兒能夠用眼看、用耳聽、用嘴說、用腦思考,全身心地積極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給幼兒自由展現的空間。讓幼兒在游戲中、快樂中獲得知識,學得經驗。
【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教案(精選)07-29
【精選】科學教案07-28
科學教案07-20
(經典)科學教案08-10
科學教案[經典]08-09
(精選)科學教案08-01
科學教案(精選)08-02
科學教案(經典)08-08
[精選]科學教案08-06
科學教案【經典】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