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8篇【薦】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班教案9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中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認識幾種常見的昆蟲。
了解昆蟲的基本特征。
活動準備:
玩具卡:《獨角仙大賽》
掛圖:《昆蟲大集合》。
獨角仙相關參考資料。
觀察記錄表。
有關描述昆蟲的圖畫書。
活動過程:
請幼兒觀察掛圖,說一說:
——哪些昆蟲是曾經見過的?
——它們叫什么名字?
請幼兒觀察圖片上昆蟲的外形特征,并將幼兒所說的內容記錄在觀察記錄表格上。
和幼兒一起討論剛才記錄的內容。
——我們來比較這些昆蟲哪些地方是一樣的?積極參與墊子上游戲,鍛煉大肌肉的運動技能,提高身體動作的'協(xié)調能力和靈活性。(如都有6只角、大部分有翅膀、身體分成頭、胸、觸角、有殼等。)猜謎游戲:
——把幼兒分組。
——教師根據昆蟲的外形和特征出謎面,請幼兒說出謎底。
——進行搶答,大隊一次得一顆星,得星最多得小組獲勝。
活動反思:
引導幼兒觀察昆蟲的特點,了解昆蟲的基本形、色彩、結構,體會其美感,能夠大膽的想象并進行創(chuàng)作,在課堂中我的教學設想在具體實施中還存在著許多不足。
中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知道不招惹捕捉小蜜蜂。簡單了解被哲后的急救方法 。
2.了解幾種常見的有危險的小蟲子,知道躲避它們。
活動準備 圖片--蜜蜂、馬峰、黃蜂、蜘蛛、蜈蚣,蜂巢。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出示圖片,引出小蜜蜂。
教師:小朋友,春天到了,美麗的小花快開了。勤勞的小蜜蜂開始采蜜了。
今天我們來聽一個關于小蜜蜂的故事好不好?
2.故事:生氣的小蜜蜂
請幼兒了解招惹蜜蜂帶來的危險。
二、展開
1.講述故事的前半段。
。1)小蜜蜂為什么要哲三個小朋友?
。2)看到小蜜蜂應該怎么辦。
。3)遇到成群的.蜜蜂追過來怎么辦?
小結:告訴孩子們看見蜜蜂應該盡量避開,千萬別去招惹,遇到成群的蜜蜂應該趕快跑開躲避,如果來不及就用衣服或者其他東西遮住頭、臉等外需部位,并迅速蹲下千萬不要大喊大叫撲打蜜蜂這樣會激怒蜜蜂,引來更猛烈的追擊。
2.討論:如果被蜜蜂哲到了應該怎么辦?
3.總結做法:
如果被蜜蜂哲了一定要趕快拔出毒刺。用肥皂水清洗傷口。必要時去醫(yī)院治療。
4.了解幾種常見的會帶來危險的小蟲子,分別結合畫面介紹蜜蜂,黃蜂。馬峰。蜘蛛,蜈蚣。
三、延伸
讓孩子們了解各種蜂哲人時毒液就會被注入人體內,使人皮膚紅腫,產生水泡,甚至中毒死亡。蜂哲人后自己也會馬上死去。所以它們不會輕易蟄人,馬峰。黃蜂攻擊能力很強被它們蟄到很危險千萬不要去觸動它們的蜂巢。很多蜘蛛蜈蚣等小蟲子也會帶來危險,不能用手去碰要遠離。
中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嘗試用分奏、合奏等多種形式演奏樂曲。
2.喜歡參加音樂活動,體驗與同伴合作演奏的快樂。
活動準備:
課件、圖譜、樂器(木魚、響板、鈴鼓)
活動過程:
1、音樂入場,初步欣賞樂曲。
師:孩子們,米奇請我們參加米妮的生日會,我們一起出發(fā)吧!
師:我們剛才做了哪些動作?(走、跳、吹氣球)
師:走了幾下?跳了幾下?吹了幾下吹個大氣球?(幼兒回答)
2、出示圖譜,再次欣賞樂曲。
師:我們再來聽一次。(教師指圖譜,幼兒再次欣賞)
3、聽音樂,用動作分奏樂曲。
師:我們分工合作,這組表演走的動作,這組表演跳的動作,這組表演吹氣球的動作。(教師指圖譜,幼兒用動作表演)
幼兒交換動作,分組再次表演。
4、用樂器演奏樂曲。
師:你們表演的'真好,米妮想請你們這些小演奏家在她生日會上演奏,看看她給我們準備了哪些樂器?(木魚、響板、鈴鼓)
師:木魚適合打哪段的節(jié)奏?(幼兒回答,用樂器試打節(jié)奏,教師貼圖譜)響板適合打哪段節(jié)奏?(幼兒回答,用樂器試打節(jié)奏,教師貼圖譜)鈴鼓適合打哪段節(jié)奏?(幼兒回答,用樂器試打節(jié)奏,教師貼圖譜)
師:請輕輕拿出你的樂器,我們一起來試一試!這組打走的節(jié)奏,這組打跳的節(jié)奏,這組打吹氣球的節(jié)奏。
教師指圖譜,幼兒隨樂曲再次打節(jié)奏。
師:為了讓我們的演奏更加好聽,第一遍演奏完,第二遍吹氣球的部分我們進行合奏,三種樂器一起演奏。
師:孩子們請起立,我來當小指揮。ㄓ變嚎粗笓]演奏)
5、幼兒交換樂器再次演奏。
師:我們交換樂器再來一遍。
師:演奏會開始啦!孩子們向后轉,準備好了么?
6、活動結束。
師:生日會開始啦!我們和米奇米妮一起合個影吧!
中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通過實驗和動手活動,使幼兒感知土壤里有水、空氣、腐爛物等成分和與植物的關系。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比較及動手操作能力。
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并尊重同伴的講話。
【活動準備】
三盆土(粘土、壤土、砂土)、挖土的鏟子、衛(wèi)生紙、可以種植的菜秧、一小盆水、三只盤子、四個紙杯(其中三個杯子杯底扎些小孔,一個杯子裝水)、一只量杯。
【活動過程】
幼兒提前兩天到種植園,拔出幾棵青菜和小草?匆豢矗参锬懿荒茈x開土?觀察前幾天拔出的青菜和小草。
。1)青菜和小草都干枯了。
。2)因為它們的根離開了泥土,離開土壤就會干枯。
探究的問題:土壤中有什么?
★用小鏟子挖泥土。
。1)土壤里有樹根,還有爛了的樹葉。
(2)土壤里有死蟲子。
。3)土壤里有蚯蚓、螞蟻。
★輕輕捏捏衛(wèi)生紙包的泥土。
。1)紙濕了。
(2)泥土里有水分。
★把泥土放入有水的杯子中。
(1)有氣泡。
。2)泥土中有空氣。
說一說,植物為什么會在土壤里生長?
。1)植物在土壤里生長,是因為土壤里有肥料。
。2)因為土壤中有水分和空氣。
比一比,三種土壤(粘土、砂土、壤土)有什么不同?
將三杯土放在三只盤子上,用量杯分別向三杯泥土中澆同樣多的水。
。1)砂土里的水很快流到下面的盤子里去了。
。2)壤土里的水只流了一點,其他都被土壤吸收了。
(3)粘土里的水都在杯口,滲不下去,下面的盤子里沒有水。
想一想,植物種在哪一種土壤中,根吸收到的`水分和養(yǎng)分最充足?
種一種,哪種土壤最適合植物安家?
幼兒將青菜秧種在三種土壤中,引導幼兒每天觀察記錄青菜的生長情況。
記錄青菜在三種土壤中的生長情況。
【注意事項】
1、幼兒取泥土包入衛(wèi)生紙中時,教師注意引導幼兒選取較濕潤的土。這樣,紙濕的效果較明顯。
2、幼兒向三杯土澆水時,水不宜多,以防水從杯口溢出流到盤中,影響觀察。
【活動拓展】
啟發(fā)幼兒觀察、探索仙人掌為什么能生活在沙漠里,了解不同植物對土壤條件有不同的需求。
活動反思:
該活動我能利用幼兒身邊的熟悉的資源——土,引導幼兒進行觀察、實驗、探索、討論;顒又凶層變簬栴}去進行實驗、操作,引發(fā)幼兒學習、探索的興趣。實驗的設計是讓幼兒能探索出土的性質,也便于幼兒操作,幼兒興趣很大。實驗中我能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合作能力,記錄能力,以及操作習慣,并鼓勵幼兒把自己在實驗中的發(fā)現,用圖畫的方式記錄下來。而且針對幼兒觀察到現象,我能引發(fā)幼兒思考,為什么會有這種現象,以得出問題的答案,土壤里什么?使幼兒了解了土壤對于植物的作用,知道植物離不開土壤。然后和幼兒開展討論,哪里還需要土壤?知道土壤在生活中的更多作用。
活動中,我也發(fā)現幼兒對于土壤的作用,了解的不是太多,這說明,在課前我還應讓幼兒做好這方面的知識準備,豐富幼兒的知識面,以利于幼兒在活動中展開熱烈討論,讓幼兒在自主學習中獲取知識,學會自己找答案,而不是教師的灌注式,以讓幼兒形成良好的學習思維習慣,發(fā)現身邊的科學。
小百科:土壤是指地球表面的一層疏松的物質,由各種顆粒狀礦物質、有機物質、水分、空氣、微生物等組成,能生長植物。土壤由巖石風化而成的礦物質、動植物,微生物殘體腐解產生的有機質、土壤生物(固相物質)以及水分(液相物質)、空氣(氣相物質),氧化的腐殖質等組成。
中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感知故事情節(jié)、畫面等,理解簡單的禁令標志。
2、初步懂得遵守社會行為規(guī)則,不做“禁止”的事。
活動準備:
課件;
幼兒初步了解生活中一些“禁止”的事
“看誰舉得對”操作材料人手一套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激發(fā)興趣
你們喜歡旅行嗎?為什么?
有一群小豬也要出去旅行啦,七只小豬在旅行的時候會發(fā)生什么事情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二、 觀看課件,理解故事,嘗試看懂禁令標志
片段一:摘花
1、小豬們來到什么地方?看到漂亮的花,可能會怎么樣?花園里的花為什么不能摘呢?
2、小豬們摘了嗎?小豬是變漂亮了,可是花園怎么樣?
3、如果小豬按照提示牌的要求來做該多好啊!出示提示牌,這個提示牌是什么意思?什么叫“禁止”?
片段二:過危橋
1、它們來到了哪里?這是一座什么樣的橋?這個提示牌又是什么意思?
2、小豬們會過橋嗎?為什么?說說理由。
3、小豬們過橋了嗎?結果怎樣?
片段三:鉆木桶
1、小豬們又出發(fā)了,它們聞到了一股香味,是從哪里傳來的?
2、木桶旁邊有什么?(提示牌)是什么意思?
3、小豬可能會怎么做?為什么?
4、小豬鉆進木桶從山坡滾下來,結果會怎么樣?
片段四:過馬路
1.、這是什么地方?
2、馬路邊又有一塊牌子,什么意思?小豬們這次會按提示牌做嗎?
3、怎樣過馬路才是安全的.?
小結:只有遵守規(guī)則,才好安全又快樂!
三、 結合游戲,聯系生活,拓展經驗
游戲:看誰舉得對
1、先來看看,畫面上的人在干什么?這么做會有什么后果?
畫面一:禁止高空拋物
畫面二:禁止觸摸
畫面三:禁止攀登
畫面四:禁止游泳
2、在你們手里有一些禁止標志,仔細看看分別應該舉哪個標志呢?看誰舉得對?
在你的身邊,還看到過哪些禁止標記?
結語:生活中有許多標志,告訴我們一些規(guī)則,我們一定要好好遵守,這樣我們的生活才會安全又快樂!
中班教案 篇6
中班音樂活動:懶惰蟲(歌唱)
執(zhí)教長沙師范附屬幼兒園劉亭
一、活動目標
1、知道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不做懶惰蟲。
2、感受歌曲詼諧幽默的.情緒,能用歡快、平穩(wěn)的聲音學唱歌曲。
3、能控制住自己的聲音,唱出弱起小節(jié)。
二、活動準備
教師準備:活動前幫助認知懶惰蟲的含義。
三、活動過程
1、通過經驗的回顧,引出“懶惰蟲”的活動主題。
2、教師與幼兒一起玩找“懶惰蟲”的游戲,幫助幼兒熟悉歌詞。師:你們也和它一樣是眼睛痛、肚子痛、全身都在痛的懶惰蟲嗎?
3、幼兒學唱歌曲。
(1)教師范唱,幼兒初步熟悉歌曲旋律。
。2)幼兒隨教師邊玩游戲邊唱歌。
(3)幼兒當“找蟲人”,邊玩游戲邊唱歌。
3、結束活動。
師:我們還是沒有找到懶惰蟲,不如,我們到外面去找找懶惰蟲好嗎?
中班教案 篇7
設計意圖:
《指南》指出:“幼兒的科學學習是在探究具體事物和解決實際問題中,嘗試發(fā)現事物之間的異同和聯系的過程!苯逃顒觾热莸倪x擇,應既貼近幼兒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本次活動源于幼兒都熟悉且喜愛的一項活動---吹泡泡。幼兒吹吹、玩玩中發(fā)現了許多的秘密,例如:泡泡是圓形的、泡泡容易破、泡泡有大有小等。同時,產生了疑問:什么樣的泡泡器吹出的泡泡都是圓圓的嗎?因此,設計了這一活動。在活動中,通過游戲充分調動孩子運用已有的經驗積極思維,發(fā)揮主動性、積極性,嘗試探索,體驗成功的快樂,幫助幼兒形成積極參與樂于探索的學習態(tài)度。
“幼兒科學學習的核心是激發(fā)探究興趣,體驗探究過程,發(fā)展初步的探究能力!痹诨顒又,運用了觀察、比較、操作、實驗等方法,幫助幼兒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本活動圍繞對吹泡泡工具進行觀察、比較,發(fā)現問題,并大膽猜測答案,用圖畫進行記錄,對自己的探索或發(fā)現進行梳理與交流,體驗發(fā)現的樂趣。
中班幼兒動手能力有所增強,但記錄的機會并不多,經驗有限;對圖形有了一定的了解,能畫出簡單的圖形。因此本活動將記錄的方式設定為繪畫的方式。讓幼兒初步嘗試運用繪畫記錄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以符合中班幼兒現有水平與能力。 此次活動設計的最終目的是激發(fā)幼兒更深層的探究“不同形狀的工具吹出的泡泡都是圓的”欲望。因此我將本次活動的重點確定為“了解不同形狀的工具吹出的泡泡都是圓的”。將“嘗試運用記錄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確定為本次活動的難點。
活動目標:
1、運用各種感官感知泡泡的特性,了解不同形狀的工具吹出的泡泡都是圓的。
2、初步嘗試運用繪畫記錄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
3、在探究活動過程中體驗發(fā)現的樂趣。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各種形狀的吹泡泡工具:圓形(每人一個),三角形、正方形、心形……(每組若干)。
2、水彩筆、記錄紙若干。生活中常見吹泡泡工具若干。
3、黑板、泡泡水、抹布。
活動過程:
一、 導入活動,引入課題。 出示“吹泡泡”工具,激發(fā)幼兒吹泡泡的興趣。
二、創(chuàng)設自由探索空間感知體驗“泡泡的特性”。
1、在“玩”中體驗泡泡的特性。讓幼兒利用教師準備的吹泡泡工具(圓形工具)邊玩邊探索:“吹泡泡的時候,你們發(fā)現了什么?”
2、請幼兒互相交流探索結果。(泡泡是圓形的、易破、會飛、對著太陽是五顏六色的、有大有小、掉在地上有時是半圓的、吹泡泡的工具是圓形的等等)
3、引導幼兒發(fā)現吹泡泡的工具的形狀及泡泡的形狀(都是圓形),為問題的提出做鋪墊。
三、大膽猜測,討論預想結果。
1、問題提出:“圓形的工具吹出圓形的泡泡,那三角形的工具會吹出怎樣的泡泡呢?” “方形、梯形的工具又會吹出怎樣的泡泡呢?”
2、幼兒討論并將想象的結果用圖畫的方式記錄下來。
四、幼兒試驗、觀測并記錄。
1、幼兒選擇不同形狀的吹泡泡工具,在玩中驗證不同形狀的工具吹出的泡泡的形狀。
2、并在想象結果的旁邊記錄驗證結果。
五、表達交流探索結果
1、幼兒相互交流探究的過程和結果。(小組)“你用的什么形狀的.工具?吹出的泡泡是什么形狀的?”
2、幼兒共同交流、表現、分享探究的過程和結果!坝玫氖鞘裁葱螤畹墓ぞ,想象吹的泡泡是什么形狀的,結果吹的泡泡又是什么形狀的?”
3、提問:“你發(fā)現了什么秘密?”幼兒總結。 總結得出:吹泡泡的工具形狀不同,結果吹出的泡泡都是圓形的。
六、活動延伸:
。ㄅc生活相結合,將幼兒探究興趣推向深入。) 出示生活中熟悉的物品,引發(fā)幼兒思考:“這些東西又能吹出什么形狀的泡泡呢?”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為幼兒創(chuàng)設自主探究的空間和時間,讓幼兒親歷探究解決問題的過程,通過運用各種感官,積極地觀察、操作和實驗,得出了泡泡不隨吹泡泡器形狀的改變而發(fā)生變化,永遠都是圓形的;顒又薪處熞郧擅畹匾酝姘榈纳矸輩⑴c到幼兒的活動中, 在玩中學,玩中樂,最終達到了探索發(fā)現的目的;顒又杏變旱挠涗浧鸬搅肆己玫氖崂碜饔,符合幼兒的能力發(fā)展。同時也有一些不足,例如:對幼兒前期經驗了解不夠,有個別幼兒不會吹泡泡,導致其后面活動無法進行。雖進行指導,但占用了一些時間。影響了此幼兒的活動的積極性。
中班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復習7以內數的組成,初步學習7以內數的加減。
2.認識加減等于符號,理解其意義,愿意運用到生活之中。
教學準備:
物質準備:
1.自編故事《大熊買水果》。
2.故事相關圖片若干(活動蘋果7只,數和=、+和=號)。
一、情境導入,復習7的分合。
1.師:今天小熊媽媽和它的兩個寶貝去了趟超市,一共買了7只蘋果,熊媽媽叫熊哥哥和熊弟弟一起來拿蘋果回家。你們覺得兩個熊兄弟會怎么分這拿?
2.根據幼兒的回答書寫相應的分合式。
師:請你來說一說,你會怎么幫小熊兄弟分蘋果。
3.集體念讀分合式,鞏固7的'分合。
師:原來7可以有這么多種分法,我們一起來念一念吧!
二、情境延續(xù),學習7的加減。
1.認識+、-和=。
師:大熊媽媽在回家的路上邊走邊拿出了三個奇怪的符號,小熊兄弟都不認識這些符號,你們認識嗎?(請小朋友來說一說,這是什么符號,這個符號代表什么意思)讓
熊兄弟兩個認:這個是加號,這個減號,這個是等于號。
2.知道各符號的用途和意義。
師:熊弟弟說,這么奇怪的符號有什么用呢?熊媽媽:他們可有用了,能幫助我們計算。還是學一學這些符號的本領吧。
(1)演示加號的運用。
加號的意思就是要把兩邊的數字合起來,4和3合起來就是……7就是4+3等于7(書寫)等于號就表示兩邊一樣大。(引導幼兒念讀計算式)還能怎么計算?(請幼兒嘗試說出2+5=7和5+2=7)
(2)演示減號的運用。
加號是把兩邊的數字合起來,那減號怎么用呢?別急,熊媽媽要考考你們呢,看你們能不能用減號完成它的問題。
我一共買了7只蘋果,給熊哥哥吃6只,拿還剩幾只呢?(幼兒嘗試計算和講述)。
小結:對了,減號就從把前面的數中減去后面的數量。
引導幼兒繼續(xù)跟著情境運用減法:
熊媽媽給熊哥哥X只蘋果,還有幾個可以給熊弟弟?
討論怎么分最公平。
。3)引導幼兒發(fā)現加減法與分合式的關聯。
三、自由操作練習。
1.交代要求,完成《幼兒畫冊》。
2.展示個別幼兒作品,檢查。
【中班教案】相關文章: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教案(經典)08-03
(經典)中班教案07-26
中班教案(精選)07-30
【精選】中班教案07-27
(經典)中班教案08-17
中班教案(精選)08-15
中班教案【經典】08-15
中班教案【精選】09-01
(精選)中班教案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