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乱码_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大片_最新国产免费Av网址_国产精品3级片

范文資料網(wǎng)>書稿范文>賞析>《《白帝》原文翻譯及賞析

《白帝》原文翻譯及賞析

時間:2024-02-21 17:25:35 賞析 我要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白帝》原文翻譯及賞析

《白帝》原文翻譯及賞析1

  早發(fā)白帝城

  作者:唐代, 李白

  早發(fā)白帝城-李白原文

  早發(fā)白帝城

  李白〔唐代〕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清晨,我告別高入云霄的白帝城江陵遠(yuǎn)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時間。

  兩岸猿聲,還在耳邊不停地啼叫不知不覺,輕舟已穿過萬重青山。

  早發(fā)白帝城-李白拼音解讀

  譯文

  清晨告別五彩云霞映照中的白帝城,千里之遙的江陵,一天就可以到達(dá)。

  兩岸猿聲還在耳邊不停地回蕩,輕快的小舟已駛過萬重青山。

  相關(guān)賞析

  唐代安史之亂初期,唐玄宗奔蜀,太子李亨留討安祿山,不久,李亨既位,史唐肅宗。玄宗又曾命令兒子永王李磷督兵平叛,永王李磷在江陵,召兵萬人,自樹一幟,肅宗懷疑他爭奪帝位,已重兵相壓,李磷兵敗被殺。李白曾經(jīng)參加過永王李磷的幕府,被加上“附逆”罪流放夜郎(今貴州遵義),當(dāng)他行至巫山(今重慶境內(nèi))的時候,肅宗宣布大赦,李白也被赦免,他像出籠的鳥一樣,立刻從白帝城東下,返回江陵(今湖北荊州)。此詩即回舟抵江陵時所作,所以詩題一作“白帝下江陵”。

  此詩意在描摹自白帝至江陵一段長江,水急流速,舟行若飛的情況。首句寫白帝城之高;二句寫江陵路遙,舟行迅速;三句以山影猿聲烘托行舟飛進(jìn);四句寫行舟輕如無物,點(diǎn)明水勢如瀉。全詩把詩人遇赦后愉快的心情和江山的壯麗多姿、順?biāo)兄鄣牧鲿齿p快融為一體,運(yùn)用夸張和奇想,寫得流麗飄逸,驚世駭俗,又不假雕琢,隨心所欲,自然天成。

  “朝辭白帝彩云間”“彩云間”三字,描寫白帝城地勢之高,為全篇描寫下水船走得快這一動態(tài)蓄勢。“彩云間”的“間”字當(dāng)作隔斷之意,詩人回望云霞之上的白帝城,以前的'種種恍如隔世。一說形容白帝城之高,水行船速全在落差。如果不寫白帝城之高,則無法體現(xiàn)出長江上下游之間斜度差距之大。白帝城地勢高入云霄,于是下面幾句中寫舟行的迅捷、行期的短暫、耳(猿聲)目(萬重山)的不暇迎送,才一一有著落!安试崎g”也是寫早晨景色,顯示出從晦暝轉(zhuǎn)為光明的大好氣象,而詩人便在這曙光初燦的時刻,懷著興奮的心情匆匆告別白帝城。

  “千里江陵一日還”的“千里”和“一日”,以空間之遠(yuǎn)與時間之短作懸殊對比。這里,巧妙的地方在于那個“還”字上!斑”,歸來的意思。它不僅表現(xiàn)出詩人“一日”而行“千里”的痛快,也隱隱透露出遇赦的喜悅。江陵本非李白的家鄉(xiāng),而“還”字卻親切得如同回鄉(xiāng)一樣。一個“還”字,暗處傳神,值得讀者細(xì)細(xì)玩味。

  “兩岸猿聲啼不住”的境界更為神妙。古時長江三峽,“常有高猿長嘯”。詩人說“啼不住”,是因?yàn)樗俗w快的輕舟行駛在長江上,耳聽兩岸的猿啼聲,又看見兩旁的山影,猿啼聲不止一處,山影也不止一處,由于舟行人速,使得啼聲和山影在耳目之間成為“渾然一片”,這就是李白在出峽時為猿聲山影所感受的情景。身在這如脫弦之箭、順流直下的船上,詩人感到十分暢快和興奮。清代桂馥稱贊:“妙在第三句,能使通首精神飛越。”(《札樸》)

  “輕舟已過萬重山”為了形容船快,詩人除了用猿聲山影來烘托,還給船的本身添上了一個“輕”字。直說船快,那便顯得笨拙;而這個“輕”字,卻別有一番意蘊(yùn)。三峽水急灘險,詩人溯流而上時,不僅覺得船重,而且心情更為滯重,“三朝上黃牛,三暮行太遲。三朝又三暮,不覺鬢成絲”(《上三峽》)。如今順流而下,行船輕如無物,船的快速讀者可想而知。而“危乎高哉”的“萬重山”一過,輕舟進(jìn)入坦途,詩人歷盡艱險、進(jìn)入康莊旅途的快感,也自然而然地表現(xiàn)出來了。這最后兩句,既是寫景,又是比興,既是個人心情的表達(dá),又是人生經(jīng)驗(yàn)的總結(jié),因物興感,精妙無倫。

  這首詩寫的是從白帝城到江陵一天之內(nèi)的行程情況,主要突出輕快,這也反映了李白心情的輕快。李白以58歲的年齡,被流放夜郎,拋妻別子,走向長途,忽然遇赦,得以歸家,心里自然十分高興。在詩中李白沒有直接抒情,但是讀了他對行程的描寫,自然感受到他的心情和興奮的情緒。

  作者介紹

  李白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yù)為“詩仙”,與杜甫并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據(jù)《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圣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與李唐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jìn)酒》《明堂賦》《早發(fā)白帝城》等多首。

《白帝》原文翻譯及賞析2

  白帝

  杜甫〔唐代〕

  白帝城中云出門,白帝城下雨翻盆。

  高江急峽雷霆斗,古木蒼藤日月昏。

  戎馬不如歸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

  哀哀寡婦誅求盡,慟哭秋原何處村?

  譯文

  在白帝城中,遮天烏云涌出了城門,在白帝城下,瓢潑大雨像打翻了的水盆。

  峽江急流的吼聲像雷霆在轟擊,翠樹蒼藤籠罩的煙霧使日月為之發(fā)昏。

  戰(zhàn)馬不如歸耕的牧馬閑逸,戰(zhàn)亂使原有千戶人家而今只有百家尚存。

  最為哀痛的是因戰(zhàn)亂失去丈夫的婦女們還被賦斂盤剝得精光凈盡,聽吧,在秋天原野上正在放聲痛哭的是哪座荒村?

  賞析

  這首詩在意境上的變化參差錯落,大開大闔,在暴風(fēng)驟雨之后,描繪的是一幅凄涼蕭索,滿目瘡痍的秋原荒村圖,這圖景正是安史之亂后唐代社會的縮影。

  詩的首聯(lián)即用民歌的復(fù)沓句法來寫峽江云雨翻騰的奇險景象。登上白帝城樓,只覺云氣翻滾,從城門中騰涌而出,此極言山城之高峻。往下看,“城下”大雨傾盆,使人覺得城還在云雨的上頭,再次襯出城高。這兩句用俗語入詩,再加上音節(jié)奇崛,不合一般律詩的平仄,讀來頗為拗拙,但也因而有一種勁健的氣骨。

  下一聯(lián)承“雨翻盆”而來,具體描寫雨景。而且一反上一聯(lián)的拗拙,寫得非常工巧。首先是成功地運(yùn)用當(dāng)句對,使形象凝煉而集中。“高江”對“急峽”,“古木”對“蒼藤”,對偶工穩(wěn),銖兩悉稱;“雷霆”和“日月”各指一物(“日月”為偏義復(fù)詞,即指日),上下相對。這樣,兩句中集中了六個形象,一個接一個奔湊到詩人筆下,真有急管繁弦之勢,有聲有色地傳達(dá)了雨勢的急驟!案呓,指長江此段地勢之高,藏“江水順勢而下”意;“急峽”,說兩山夾水,致峽中水流至急,加以翻盆暴雨,江水猛漲,水勢益急,竟使人如聞雷霆一般。從音節(jié)上言,這兩句平仄完全合律,與上聯(lián)一拙一工,而有跌宕錯落之美。如此寫法,后人極為贊賞,宋人范溫說:“老杜詩,凡一篇皆工拙相半,古人文章類如此。皆拙固無取,使其皆工,則峭急無古氣!(《潛溪詩眼》)

  這兩聯(lián)先以云雨寄興,暗寫時代的動亂,實(shí)際是為展現(xiàn)后面那個腥風(fēng)血雨中的社會面貌造勢、作鋪墊。

  后半首境界陡變,由緊張激烈化為陰慘凄冷。雷聲漸遠(yuǎn),雨簾已疏,詩人眼前出現(xiàn)了一片雨后蕭條的原野。頸聯(lián)即是寫所見:荒原上閑蹓著的“歸馬”和橫遭洗劫后的村莊。這里一個“逸”字值得注意。眼前之馬逸則逸矣,看來是無主之馬。雖然不必拉車耕地了,其命運(yùn)難道不可悲嗎?十室九空的荒村,那更是怵目驚心了。這一聯(lián)又運(yùn)用了當(dāng)句對,但形式與上聯(lián)不同,即是將包含相同詞素的詞語置于句子的前后部分,形成一種紆徐回復(fù)、一唱三嘆的語調(diào),傳達(dá)出詩人無窮的感喟和嘆息,這和上面急驟的調(diào)子形成鮮明對照。

  景色慘淡,滿目凋敝,那人民生活如何,這就逼出尾聯(lián)碎人肝腸的哀訴。它以典型的'悲劇形象,控訴了黑暗現(xiàn)實(shí)。孤苦無依的寡婦,終日哀傷,有著憂愁和痛苦。她的丈夫或許就是死于戰(zhàn)亂,然而官府對她家也并不放過,搜刮盡凈,那么其他人可想而知。最后寫荒原中傳來陣陣哭聲,在收獲的秋季尚且如此,其苦況可以想見!昂翁幋濉笔钦f辨不清哪個村莊有人在哭,造成一種蒼茫的悲劇氣氛,實(shí)際是說無處沒有哭聲。本詩在意境上的參差變化很值得注意。首先是前后境界的轉(zhuǎn)換,好像樂隊(duì)在金鼓齊鳴之后奏出了如泣如訴的縷縷哀音;又好像電影在風(fēng)狂雨暴的場景后,接著出現(xiàn)了一幅滿目瘡痍的秋原荒村圖。這一轉(zhuǎn)換,展現(xiàn)了經(jīng)過安史之亂后唐代社會的縮影。其次是上下聯(lián),甚至一聯(lián)之內(nèi)都有變化。如頷聯(lián)寫雨景兩句色彩即不同,出句如千軍萬馬,而對句則阻慘凄冷,為轉(zhuǎn)入下面的意境作了鋪墊。這種多層次的變化使意境更為豐富,跌宕多姿而不流于平板。

  在藝術(shù)上,這首也很有特色:首先,境界開闊。詩人在描寫上富有變化,參差錯落,大開大闔。詩歌中,詩人描寫了暴風(fēng)驟雨的景象,同時又給讀者展現(xiàn)一幅凄涼蕭索,滿目瘡痍的秋原荒村圖。其次,借景抒情。在詩歌中,詩以白帝的急風(fēng)暴雨,喻唐代社會的戰(zhàn)亂動蕩;以荒村的蕭條凄涼,喻“安史亂后”國家的瘡痍滿目。詩人通過這樣的環(huán)境的描寫,表現(xiàn)了對國家動蕩,民不聊生的社會現(xiàn)實(shí)沉郁的憂愁與哀思。

  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詩作于唐代宗大歷元年(766年)杜甫寓居夔州期間。當(dāng)時西川軍閥混戰(zhàn),烽煙不斷,吐蕃也不斷入侵蜀地。詩人親眼目睹連年混戰(zhàn)給人民帶來的極端痛苦,內(nèi)心充滿了憂愁。于是,站在白帝城上,望著到處流浪的百姓,詩人感慨萬千,寫下此詩。

《白帝》原文翻譯及賞析3

  【詩句】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出處】唐·李白《早發(fā)白帝城》

  【譯注】白帝:即白帝城(于今四川奉節(jié)白帝山)。江陵:詩作者李白乘舟而下的目的地(今湖北江陵縣)。白帝山上的白帝城隱現(xiàn)于彩云之間,早晨,從白帝山腳乘舟順流而下,迢遙千里的江陵一日便可到達(dá)。輕舟疾速而行,兩岸猿聲不絕于耳,萬山重巒似乎一瞬而過!詩寫長江三峽乘舟速度之快的突出感受,同時也借以表達(dá)了一種內(nèi)心的喜悅之情及對美好江山的贊美。

  【鑒賞】清晨,我告別高聳入云霄的白帝城,江陵雖距離此地千里之遙,但船行一日便到了。長江兩岸的猿,還在耳邊不停地啼叫,而船卻順流直下,如脫弦之箭,在猿的叫聲中已穿過萬重青山。此詩作于乾元二年(公元759年),當(dāng)時李白流放夜郎,半道遇赦,從白帝城返舟東下江陵。舟順流而下,行船輕如無物,兩岸猿的鳴叫聲也混為一片,舟行之快速可想而知。詩歌以輕舟瞬息千里的速度表現(xiàn)出詩人遇赦后的.歡快心情,千百年來膾炙人口。

  【全詩】《早發(fā)白帝城》。[唐]。李白。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注釋1】 ①白帝城:在今四川省奉節(jié)縣白帝山上。②江陵:今湖北省江陵縣。③啼不。褐冈陈暣寺浔似穑B續(xù)不斷。

  【詩大意】早晨離開了聳入彩云之間的白帝城,距離千里之遙的江陵一天便可到達(dá)。在兩岸的猿聲還沒有停歇的時候,我所乘坐的輕舟已經(jīng)掠過了萬重山巒。

  【注釋2】(1)題名又作《白帝下江陵》《下江陵》 。早發(fā):清晨出發(fā)。白帝城:曾名魚復(fù)。故址在今重慶市奉節(jié)縣東的白帝山上。東漢初,公孫述據(jù)此而建城。傳說殿前井內(nèi)曾有白龍飛出,因而自稱白帝,山稱白帝山,城為白帝城。山峻城高,上入云霄,下俯長江。乾元二年(759)三月,關(guān)內(nèi)大旱,肅宗下詔大赦,這次李白也在大赦之列,故在白帝城掉轉(zhuǎn)船頭,東還江陵,特作此詩。(2)“朝辭”句:白帝城地勢高峻,返舟這天早晨,又是一個晴日,故說離開白帝城,如彩云之間。(3)“千里”句:源自酈道元《水經(jīng)注·江水》:“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巒疊嶂,隱天遮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日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泝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宿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fēng),不以疾也。”江陵:今湖北省江陵縣。古時相傳距白帝城一千二百里(實(shí)際僅六百余里)。(4)“兩岸”句:源自酈道元《水經(jīng)注·江水》:“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展葌黜懀示媒^。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保5)輕舟:載得輕、行得快的船。

  【賞析心得】肅宗乾元二年(759)暮春三月,正當(dāng)李白迂回沿溯,飽受逆水行舟之苦,感嘆行路之難,好不容易到達(dá)奉節(jié)白帝城時,忽聞赦書,自己獲得自由了,真是悲極而喜,一下子年輕了四十歲,重又成了出蜀時的李生,意氣風(fēng)發(fā)、神采飛揚(yáng)。以致誤導(dǎo)多少人,錯把夕陽當(dāng)朝陽,認(rèn)為此詩是李白年輕時的杰作!俺o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詩人心情爽,天公也作美。第二天清晨是個好日子,他掉轉(zhuǎn)船頭,辭別白帝,張帆起航,從滿天彩云中出發(fā)。一江春水浩浩蕩蕩,一葉扁舟載著詩人飛流東下,日暮就返回了江陵。“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焙髢删,進(jìn)一步描寫了從白帝城返回江陵這段航程的愉快情景。與三朝三暮過黃?嗦眯纬甚r明對照的是,急水輕舟,下行如飛,兩岸美景,目不暇接,不知不覺,萬山已過,真是一瀉而下,一日千里。尤其是第三句,“兩岸猿聲啼不住”,頓使全詩精神飛越。本來是“猿啼三聲淚沾裳”,如今悲猿卻一反常態(tài),轉(zhuǎn)悲為喜,為詩人獲得自由而歡欣鼓舞。詩人站立船頭,精神抖擻,浪遏飛舟,歸心似箭;兩岸猿聲歡啼不住空谷傳響,夾河相送。此情此景、胸懷舒展,飽經(jīng)坎坷的詩人,一生能有幾回筆者大約十歲左右就能背誦這首詩。但那時總認(rèn)為是李白年輕時寫的,豪邁飛揚(yáng),好不神氣!至今才知道,詩人寫這首詩時,已是年近花甲的白發(fā)老人了。我真為古人高興。他雖然壯志未酬,但從此獲得新生,煥發(fā)青春,一切可以從頭再來!有人說,李白無暮年,筆者舉雙手贊成,因?yàn)榇嗽娂词且粋有力的證明。

  【鑒賞】“安史之亂”期間,永王李璘在江南起兵,準(zhǔn)備北上抗擊叛軍。李白被招致其幕府。不久永王被唐肅宗所殺,李白受牽連于唐肅宗乾元元年(758)被判流放夜郎。李白去夜郎是逆長江而上,第二年途經(jīng)三峽到達(dá)夔州(今奉節(jié)),就遇赦得回。這首詩寫于遇赦歸途中,描寫下江陵的舟行情景,以輕松的筆調(diào),表達(dá)出愉快的心情,可謂絕唱。白帝城在奉節(jié)縣。它建筑在高山之上,瀕臨長江,距瞿塘峽很近。酈道元《水經(jīng)注》中有一段記錄:“有時朝辭白帝,暮宿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fēng),不以疾也……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囀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詩人寫此詩時已經(jīng)離開夔州,船行在江中。中途回望,只見群山高聳入云天,早上告別了的白帝城,已經(jīng)看不見了。天氣晴朗,五彩繽紛的云霞輝映在剛才走過的地方。“彩云間”三字不僅形象鮮明,而且暗示了水流湍急,舟行速,地勢高,距離遠(yuǎn),天氣好,心情舒暢。李白“早發(fā)白帝城”,江陵還沒有到。所以詩中說“千里江陵一日還!睆奈淖稚峡词茄赜谩端(jīng)注》舊說,但用這樣夸張的語句來表達(dá)極度興奮的心情是非常傳神的。此詩在表現(xiàn)舟行迅疾中,把兩岸風(fēng)物帶出,使人如聞如見。船在江中流駛?cè)顼w,在岸邊山上不斷的猿聲中,輕舟已飛馳過了萬重山。第三四句還有言外之意:盡管兩岸猿猴苦苦地啼叫,可是我,輕舟如箭,已經(jīng)越過了一切艱難險阻,前途開闊,人脫劫難,心情無比輕松。其詩句也如江流奔瀉,不可遏止,極盡浪漫飄渺之美。明人楊慎在《升庵詩話》中評此詩說:“驚風(fēng)雨而泣鬼神矣。”

《白帝》原文翻譯及賞析4

  白帝城最高樓

  城尖徑昃旌旆愁,獨(dú)立縹緲之飛樓。

  峽坼云霾龍虎臥,江清日抱黿鼉游。

  扶桑西枝對斷石,弱水東影隨長流。

  杖藜嘆世者誰子,泣血迸空回白頭。

  翻譯/譯文

  譯文

  尖峭的山城,崎嶇的小路,以及插在城頭的旌旗都暗自發(fā)愁。就在這樣的地方,孤孤單單、若隱若現(xiàn)地聳立著一座飛騰的高樓。

  云霾隔斷連綿的山峽,群山如同龍虎在靜臥;陽光映照著清澈的江水,波光好像黿鼉在浮游。

  扶桑西端的樹枝遙對山峽的斷石,弱水東來的影子緊接長江的流水。

  拄著藜杖感嘆世事的人究竟是誰?血淚飄灑空中,就在我滿頭白發(fā)回顧的時候。

  注釋

 、庞嘤r《唐詩選》:城依山建筑(《上白帝城》所謂“城峻隨天壁”),沿坡向上筑到山頂,過了山頂又沿坡向下,所以有“尖”處,“城尖”就是山尖。城尖兩邊的城頭走道是傾仄(斜)的。旌旆:旌旗,旆(音佩),本義為古代旐旗末端形如燕尾的垂旒飄帶。仇兆鰲注:旌旆亦愁,言其高而且險也。旌斾愁,亦見杜甫《送韋評事》詩:“吹角向月窟,蒼山旌斾愁!

 、剖挏旆亲ⅲ嚎~緲,高遠(yuǎn)不明之貌。樓高勢若飛,故曰飛樓。《訪古學(xué)詩萬里行》:白帝城舊址在奉節(jié)縣治以東十里,瞿塘峽口北岸的'白帝山山腰上,是漢代公孫述所建,因山勢而修,周圍七里,用石塊砌成的城墻舊跡,至今仍多處可見。這里山勢起伏,山為紅砂石,樹木稀疏。杜甫當(dāng)年在《白帝城最高樓》一詩中描寫的“城尖徑仄旌旆愁,獨(dú)立縹緲之飛樓”,就是寫的這里。

  ⑶坼(chè),裂縫。霾(mái),指云色昏暗。龍虎臥,形容峽坼云霾。

 、热毡В褐溉照。黿(yuán):大鱉;鼉(tuó):鱷魚。這句可與“江光隱見黿鼉窟”(玉臺觀)參看。蕭注:二句寫登樓所見近景,是實(shí)景。上句寫山,下句寫水。龍虎,形容山峽突兀盤踞之狀,峽靜,故曰睡。黿鼉,形容江流湍急閃爍之狀,水動,故曰游。日抱,日照江面如環(huán)抱。都是摹寫登高臨深時所見的一種迷離恍惚之景的。

 、煞錾,見《說文》:“扶桑,神木,日所出也”。斷石,指峽坼。

 、嗜跛,見《山海經(jīng)》:昆侖之丘,其下有弱水,其水不勝鴻毛。長流,即第四句里的“江”。這一聯(lián)可能化用了曹植詩句“東觀扶桑曜,西臨弱水流”(《游仙詩》)。樓高即可望遠(yuǎn)。五六句是從空間的廣度來極寫樓之“最高”。朱注:峽之高,可望挾桑西向,江之遠(yuǎn),可接弱水東來。吳見思:二句遠(yuǎn)景,言舉天地之大,盡在目前。

  ⑺杖:拄(杖)。藜:用藜莖制成的手杖。誰子:哪一個。

  ⑻泣血:形容極度哀痛,語出西漢李陵《答蘇武書》。

  賞析/鑒賞

  白帝城危聳于夔州(今重慶市奉節(jié)縣)東白帝山之上,背負(fù)峭壁,前臨大江,占據(jù)高峻山勢,為三峽入口處著名勝景。杜甫晚年寄居夔州,詠白帝城作品頗多,此為其中之一。

  “城尖經(jīng)仄旌旆愁,獨(dú)立縹緲之飛樓!逼鹁渫怀觥鞍椎鄢亲罡邩恰敝撸撼歉呗冯U,城頭遍插旗幟,而旗幟亦愁城樓高險,則人愁不言而喻。白帝城樓高聳于此縹緲之際,凌空若飛,詩人駐立樓前,極目四望,胸襟益開。其立足之高,視野之闊,使得全詩在未展開之前已籠罩于一種雄奇壯麗的氣勢之中。

  “峽坼云霾龍虎臥,江清日抱黿鼉游!边@一聯(lián)是寫樓頭所見:忽而江峽若裂,云氣昏晦,縱橫怪石似龍盤虎踞,橫臥波心;忽而江清水澈,日照當(dāng)空,灘石于粼粼光影隱耀之中,又如黿鼉怡然嬉游,陰晴氣象殊異,而動人之處各不相讓,兩句并舉,將樓頭觀景的倏忽萬變寫得活龍活現(xiàn)。

  “扶桑西枝對斷石,弱水東影隨長流!狈錾#瑸楣派裨捴袞|方日出處一種神木,長約數(shù)千丈;弱水,為古神話中西方昆侖山下一條水流。此處是詩人登高臨深,不禁心馳神往,設(shè)想出虛幻之境:如見扶桑西邊的枝條正與山峽相對,弱水東邊的影子似與長江相隨。此前的詩人用此二典,一般是“東觀扶桑曜,西臥弱水流”(曹植)的寫法,而杜詩反向用之,是緊扣詩題,極力渲染城樓之高,可望扶桑西向;極言江流之遠(yuǎn),可接弱水東來。以虛境寫實(shí)景,于虛實(shí)之間傳達(dá)神韻。

  “杖藜嘆世者誰子?泣血迸空回白頭!痹娙说哪抗庥謴挠娞撁斓倪h(yuǎn)景上落回樓頭,孑孑老者,倚杖望空,情境與首聯(lián)“獨(dú)立”句相似,面對蒼茫浩蕩之江水,立此險峻峭拔之峰,心與物化,問“嘆世者誰子?”似已達(dá)到忘我境界。但畢竟執(zhí)著難遣,惟有淚灑天半。詩人一生漂泊,年逾半百仍不得歸所,寫此詩時離安史之亂平息不過三四年,朝野間百廢待興,國恨、鄉(xiāng)愁,平生嘆喟,郁積于胸,只有回首歸去,讓這地老天荒的蕭瑟蒼涼之感逐漸淡化消釋于心罷了。

  這是一首句法用律體而音節(jié)用古體的拗體七律,其情緒勃郁,聲調(diào)拗怒,互相配合,突破了七律中傳統(tǒng)的和諧,給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加上格局嚴(yán)謹(jǐn),首聯(lián)敘寫樓高,二聯(lián)摹寫近景,三聯(lián)擬想遠(yuǎn)境,末聯(lián)感慨身世,起、承、轉(zhuǎn)、合,詩法井然。正如清人王嗣奭《杜臆》評“此詩真作驚人語,是緣憂世之心,發(fā)之以自消其壘塊,嘆世二字,為一章之綱,泣血迸空,起于嘆世。以迸空寫樓高,落想尤奇!

  唐代宗大歷元年(766)春未夏初,杜甫從云安遷居夔州,開始了寄寓夔州的一段生活,也進(jìn)入了一個詩歌創(chuàng)作的高峰期。白帝城在夔州東面,坐落于山頭上,面臨長江,杜甫初到夔州,登樓眺望,感慨無限,作《白帝城最樓》。

《白帝》原文翻譯及賞析5

  《早發(fā)白帝城》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在流放途中遇赦返回時所創(chuàng)作的一首七言絕句,是李白詩作中流傳最廣的名篇之一。詩人是把遇赦后愉快的心情和江山的壯麗多姿、順?biāo)兄鄣牧鲿齿p快融為一體來表達(dá)的。全詩不無夸張和奇想,寫得流麗飄逸,驚世駭俗,但又不假雕琢,隨心所欲,自然天成。

  唐·李白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注釋:

  白帝城:故址在今四川省奉節(jié)縣白帝山上。它下臨長江,距三峽西口夔門極近。白帝山雖不高峻,但從江船仰望,卻仿佛城接云霞。楊齊賢注:“白帝城,公孫述所筑。初,公孫述至魚復(fù),有白龍出井中,自以承漢土運(yùn),故稱白帝,改魚復(fù)為白帝城”。王琦注:“白帝城,在夔州奉節(jié)縣,與巫山相近。所謂彩云,正指巫山之云也”。前人或以此詩為李白青年出蜀時所作。然細(xì)審“千里江陵一日還”詩意,可知曾從江陵上三峽,此當(dāng)為返還之作。應(yīng)是乾元二年(759)被流放夜郎途中,到白帝城時忽遇赦命,即回舟抵江陵時所作。

  辭:別,離開。這里指出發(fā)。

  白帝:白帝城。

  彩云間:因白帝城在白帝山上,地勢高聳,從山下江中仰望,仿佛聳人云間。

  千里:白帝城到江陵約六百余里,這兒說千里,是大略的說法,形容兩地相距之遠(yuǎn)。

  江陵:今湖北江陵縣。從白帝城到江陵約一千二百里,其間包括七百里三峽。《水經(jīng)注》卷三四《江水》“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障,隱天蔽日,自非亭午時分,不見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泝阻絕;蛲趺毙,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時里,雖乘奔御風(fēng),不以疾也!恐燎绯跛,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展葌黜,哀囀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啼:鳴叫,猿的叫聲象啼哭。

  輕舟:指載得輕行得快的船。

  譯詩、詩意:

  1早晨告別朝霞繚繞的白帝城,一日間行程千里回到江陵。兩耳邊仍然響著沿岸猿叫聲,輕輕的船兒早已越過千山萬嶺。

  2 清晨辭別彩云里的白帝城,一天時間就到達(dá)千里江陵。兩岸的猿猴不住聲地啼叫,輕快客船飛過了青山萬重。

  3清晨,我告別高入云霄的白帝城江陵遠(yuǎn)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時間。兩岸猿聲,還在耳邊不停地啼叫不知不覺,輕舟已穿過萬重青山。

  簡析:

  唐肅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春,李白因永王李璘案,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赴貶地。行至白帝城,忽聞赦書,驚喜交加,旋即放舟東下江陵。這首七絕詩抒寫了當(dāng)時喜悅暢快的心情——旭日東升,光芒四射,彩霞萬朵,詩人懷著喜悅的心情,匆匆告別白帝城。船似箭發(fā),千里水路朝發(fā)夕至,一天就到了江陵。兩岸猿聲,啼個不住,身在這如脫弦之箭的船上,心情是何等興奮啊。小舟輕快,順流而下,很短時間,就穿過了萬重之山。這首詩氣勢奔放,描寫生動,如行云流水,一瀉千里,一氣呵成,自為神來之作,快詩快語令人百讀不厭,為傳誦千古的佳作。

  評點(diǎn):

  肅宗乾元二年(759年)三月,李白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赴貶地,行至夔州白帝城,遇赦得還。李白忽聞赦書,驚喜交加,旋即放舟下江陵,故詩題又作“下江陵”。 本詩是一篇富于意境的經(jīng)典名篇,詩人把疾迅的舟行和兩岸景色風(fēng)物融為一體,通過飛舟疾下的畫面生動表現(xiàn)了他獲赦的喜悅歡快心情。

  首句寫早上開船時的情景:詩人清晨辭別江邊山頂上的白帝城,此刻白帝城云霧繚繞,云霧在初升的太陽的照耀下顯得色彩繽紛,非常漂亮。詩人從山下仰望,白帝城就像藏在彩云中間一樣!安试崎g”三字,極寫白帝城的高峻,為全篇寫船下水行快做好鋪墊。這一句同時交代了辭別的時間是彩云縈繞的早晨。詩人在這曙光初燦的清晨,告別白帝城,興奮之情溢于言表。

  第二句緊承上句,寫江陵之遠(yuǎn),舟行之迅速!扒Ю铩毙稳萋烦讨h(yuǎn),“一日”說明行舟之快!扒Ю铩焙汀耙蝗铡,詩人用空間之遠(yuǎn)與時間之短做懸殊對比,更加突寫了船快。更妙的還是“還”字,將詩人急于“回家”的急切心情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也隱隱透露出詩人遇赦還鄉(xiāng)的喜悅。

  三、四句轉(zhuǎn)到對途中兩岸景物的描繪上,實(shí)際上是對上句的具體描述。古時長江三峽,常有高猿長嘯,然而何以“啼不住”呢?只因舟行如飛,兩岸風(fēng)光目不暇接,詩人聽著不絕于耳的猿啼聲,不知不覺,“輕舟已過萬重山”!拜p”字再次強(qiáng)調(diào)舟行之快,從中可以看出詩人心情舒暢、歸心似箭!霸程洳蛔 迸c“輕舟已過”相互映襯,描繪出一幅雄偉壯麗的錦繡山河圖,表達(dá)了詩人不畏艱難險阻、毅然前進(jìn)的胸襟和氣概。

  全詩洋溢著詩人經(jīng)過艱難困苦之后突然迸發(fā)的一種激情,雄峻而歡悅,使人神遠(yuǎn)。

  賞析:

  唐肅宗乾元二年(759)春天,李白因永王璘案,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赴貶地。行至白帝城,忽聞赦書,驚喜交加,旋即放舟東下江陵,故詩題一作“下江陵”。此詩抒寫了當(dāng)時喜悅暢快的心情。

  首句“彩云間”三字,描寫白帝城地勢之高,為全篇寫下水船走得快這一動態(tài)蓄勢。不寫白帝城之極高,則無法體現(xiàn)出長江上下游之間斜度差距之大。白帝城地勢高入云霄,于是下面幾句中寫舟行之速、行期之短、耳(猿聲)目(萬重山)之不暇迎送,才一一有著落!安试崎g”也是寫早晨景色,顯示出從晦冥轉(zhuǎn)為光明的大好氣象,而詩人便在這曙光初燦的時刻,懷著興奮的心情匆匆告別白帝城。

  第二句的`“千里”和“一日”,以空間之遠(yuǎn)與時間之暫作懸殊對比,自是一望而知;其妙處卻在那個“還”字上—“還”,歸來也。它不僅表現(xiàn)出詩人“一日”而行“千里”的痛快,也隱隱透露出遇赦的喜悅。江陵本非李白的家鄉(xiāng),而“還”字卻親切得儼如回鄉(xiāng)一樣。一個“還”字,暗處傳神,值得細(xì)細(xì)玩味。

  第三句的境界更為神妙。古時長江三峽,“常有高猿長嘯”。然而又何以“啼不住”了呢?我們不妨可以聯(lián)想乘了飛快的汽車于盛夏的長晝行駛在林蔭路上,耳聽兩旁樹間鳴蟬的經(jīng)驗(yàn)。夫蟬非一,樹非一,鳴聲亦非一,而因車行人速,卻使蟬聲樹影在耳目之間成為“渾然一片”,這大抵就是李白在出峽時為猿聲山影所感受的情景。身在這如脫弦之箭、順流直下的船上,詩人是何等暢快而又興奮啊!清人桂馥讀詩至此,不禁贊嘆道:“妙在第三句,能使通首精神飛越。”(《札樸》)

  瞬息之間,輕舟已過“萬重山”。為了形容船快,詩人除了用猿聲山影來烘托,還給船的本身添上了一個“輕”字。直說船快,那自然是笨伯;而這個“輕”字,卻別有一番意蘊(yùn)。三峽水急灘險,詩人溯流而上時,不僅覺得船重,而且心情更為滯重,“三朝上黃牛,三暮行太遲。三朝又三暮,不覺鬢成絲!

  (《上三峽》)如今順流而下,行船輕如無物,其快速可想而知。而“危乎高哉”的“萬重山”一過,輕舟進(jìn)入坦途,詩人歷盡艱險重履康莊的快感,亦自不言而喻了。這最后兩句,既是寫景,又是比興,既是個人心情的表達(dá),又是人生經(jīng)驗(yàn)的總結(jié),因物興感,精妙無倫。

  全詩給人一種鋒棱挺拔、空靈飛動之感。然而只賞其氣勢之豪爽,筆姿之駿利,尚不能得其圜中。全詩洋溢的是詩人經(jīng)過艱難歲月之后突然迸發(fā)的一種激情,故雄峻迅疾中,又有豪情歡悅?齑煲,使人神遠(yuǎn)。后人贊此篇謂:“驚風(fēng)雨而泣鬼神矣”(楊慎《升庵詩話》)。千百年來一直為人視若珍品。為了表達(dá)暢快的心情,詩人還特意用上平“刪”韻的間、還、山作韻腳,讀來是那樣悠揚(yáng)、輕快,令人百誦不厭。

  賞析二:

  全詩四句全在一個“流”字,以體現(xiàn)詩人遇赦之后,從此海闊天空的輕松與喜悅的心情。

  首句“彩云間”三字,描寫白帝城地勢之高,為全篇描寫下水船走得快這一動態(tài)蓄勢!安试崎g”的“間”字當(dāng)作隔斷之意,詩人回望云霞之上的白帝城,以前的種種恍如隔世。一說形容白帝城之高,水行船速全在落差。如果不寫白帝城之高,則無法體現(xiàn)出長江上下游之間斜度差距之大。白帝城地勢高入云霄,于是下面幾句中寫舟行的迅捷、行期的短暫、耳(猿聲)目(萬重山)的不暇迎送,才一一有著落!安试崎g”也是寫早晨景色,顯示出從晦暝轉(zhuǎn)為光明的大好氣象,而詩人便在這曙光初燦的時刻,懷著興奮的心情匆匆告別白帝城。

  第二句的“千里”和“一日”,以空間之遠(yuǎn)與時間之短作懸殊對比。這里,巧妙的地方在于那個“還”字上!斑”,歸來的意思。它不僅表現(xiàn)出詩人“一日”而行“千里”的痛快,也隱隱透露出遇赦的喜悅。江陵本非李白的家鄉(xiāng),而“還”字卻親切得如同回鄉(xiāng)一樣。一個“還”字,暗處傳神,值得讀者細(xì)細(xì)玩味。

  第三句的境界更為神妙。古時長江三峽,“常有高猿長嘯”。詩人說“啼不住”,是因?yàn)樗俗w快的輕舟行駛在長江上,耳聽兩岸的猿啼聲,又看見兩旁的山影,猿啼聲不止一處,山影也不止一處,由于舟行人速,使得啼聲和山影在耳目之間成為“渾然一片”,這就是李白在出峽時為猿聲山影所感受的情景。身在這如脫弦之箭、順流直下的船上,詩人感到十分暢快和興奮。清代桂馥稱贊:“妙在第三句,能使通首精神飛越。”(《札樸》)

  瞬息之間,“輕舟”已過“萬重山”。為了形容船快,詩人除了用猿聲山影來烘托,還給船的本身添上了一個“輕”字。直說船快,那便顯得笨拙;而這個“輕”字,卻別有一番意蘊(yùn)。三峽水急灘險,詩人溯流而上時,不僅覺得船重,而且心情更為滯重,“三朝上黃牛,三暮行太遲。三朝又三暮,不覺鬢成絲”(《上三峽》)。如今順流而下,行船輕如無物,船的快速讀者可想而知。而“危乎高哉”的“萬重山”一過,輕舟進(jìn)入坦途,詩人歷盡艱險、進(jìn)入康莊旅途的快感,也自然而然地表現(xiàn)出來了。這最后兩句,既是寫景,又是比興,既是個人心情的表達(dá),又是人生經(jīng)驗(yàn)的總結(jié),因物興感,精妙無倫。

  全詩給人一種鋒棱挺拔、空靈飛動之感。然而只看這首詩的氣勢的豪爽,筆姿的駿利,還不能完備地理解全詩。全詩洋溢的是詩人經(jīng)過艱難歲月之后突然迸發(fā)的一種激情,所以在雄峻和迅疾中,又有豪情和歡悅。快船快意,給讀者留下了廣闊的想象余地。為了表達(dá)暢快的心情,詩人還特意用上平“刪”韻的“間”、“還”、“山”來作韻腳,使全詩顯得格外悠揚(yáng)、輕快,回味悠長。

《白帝》原文翻譯及賞析6

  白帝—杜甫

  作者:唐代,杜甫

  白帝—杜甫原文:

  白帝

  杜甫〔唐代〕

  白帝城中云出門,白帝城下雨翻盆。

  高江急峽雷霆斗,古木蒼藤日月昏。

  戎馬不如歸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

  哀哀寡婦誅求盡,慟哭秋原何處村?

  注釋:

  白帝:即白帝城。這里的白帝城,是實(shí)指夔州東五里白帝山上的白帝城,并不是指夔州府城。

  翻盆:即傾盆。形容雨極大。

  戎馬:指戰(zhàn)馬,比喻戰(zhàn)爭。歸馬:從事耕種的馬。出自《尚書·武成》“歸馬放牛”,比喻戰(zhàn)爭結(jié)束。

  誅求:強(qiáng)制征收、剝奪。

  慟哭:失聲痛哭。秋原:秋天原野

  白帝—杜甫拼音解讀:

  bái dì chéng zhōng yún chū mén,bái dì chéng xià yǔ fān pén 。

  gāo jiāng jí xiá léi tíng dòu,gǔ mù cāng téng rì yuè hūn 。

  róng mǎ bú rú guī mǎ yì,qiān jiā jīn yǒu bǎi jiā cún 。

  āi āi guǎ fù zhū qiú jìn,tòng kū qiū yuán hé chù cūn?

  相關(guān)翻譯

  在白帝城中,遮天烏云涌出了城門,在白帝城下,瓢潑大雨像打翻了的水盆。

  峽江急流的吼聲像雷霆在轟擊,翠樹蒼藤籠罩的煙霧使日月為之發(fā)昏。

  戰(zhàn)馬不如歸耕的牧馬閑逸,戰(zhàn)亂使原有千戶人家而今只有百家尚存。

  最為哀痛的是因戰(zhàn)亂失去丈夫的'婦女們還被賦斂盤剝得精光凈盡,聽吧,在秋天原野上正在放聲痛哭的是哪座荒村?

  相關(guān)賞析

  詩的前半首寫白帝城云雨渾茫與江峽兩岸的古木蒼藤。首聯(lián)二句通過描寫云行雨施寫白帝古城的高峻。著“出”、“翻”二字分別狀云之動和雨之猛。云從門中出可見城門之高,雨自城下落更見城之峻。二句不拘律詩常格,以拗格起筆,造成古拙奇奧之勢。頷聯(lián)緊接上聯(lián),出句寫江峽水勢,一個“斗”字傳神地描摹出萬馬奔騰的氣勢;對句寫“古木”、“蒼藤”,以“昏”字形容出其陰云密布、日光霾暗的凄慘景象。這一聯(lián)對仗工穩(wěn),刻畫工巧,平仄合律。與前聯(lián)拙工相問、俗雅以對,跌宕錯落,營構(gòu)出一幅意境渾雄的雨景。以畫境興現(xiàn)象,為下半段造成了鋪墊。

  詩的后半段寫戰(zhàn)亂后的荒村,描繪出一幅荒涼凋敝的秋野圖。頸聯(lián)運(yùn)用當(dāng)句對,“戍馬”與“歸馬”相對,突出“歸馬”的“逸”態(tài);“千家"與“百家”相對,十戶一“存”,對比強(qiáng)烈,滿目荒涼,怵目驚心。末聯(lián)突現(xiàn)“寡婦"與“慟哭”。丈夫被征死于戰(zhàn)亂,“寡婦”無依無靠,孤苦哀傷,官家仍要征賦逼稅,以至“誅求盡”。最后詩以問句歸結(jié)全篇:是那個村子傳來的慟哭?這一問,令人肝撕肺碎!這幅典型的悲劇畫面,是唐代安史之亂后的社會縮影。

  這首詩前半首渾雄蒼茫,后半段愴涼悲抑,工拙交差,雅俗渾融,以陰慘之象,興劫后感懷,產(chǎn)生了驚天地、泣鬼神的藝術(shù)力量!

  作者介紹:

  杜甫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shí)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yuǎn)。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jì)念。

《白帝》原文翻譯及賞析7

  原文:

  日落滄江晚。

  停橈問土風(fēng)。

  城臨巴子國。

  臺沒漢王宮。

  荒服仍周甸。

  深山尚禹功。

  巖懸青壁斷。

  地險碧流通。

  古木(一作樹)生云際。

  孤帆出霧中。

  川途去無限。

  客思坐何窮。

  譯文

  夕陽隱沒蒼茫的江水,天色已晚,停船探問當(dāng)?shù)剜l(xiāng)俗土風(fēng)。

  城樓面臨著古代的子爵巴國,高臺乃是那湮沒的蜀漢王宮。

  這荒遠(yuǎn)地區(qū)仍屬周朝的領(lǐng)域,深山里至今推崇大禹的豐功。

  山巖陡峭好像青青墻壁中斷,地勢險峻下臨清碧江水流通。

  高大的古樹挺立在白云邊上,歸來的船帆出現(xiàn)在濃濃霧中。

  水行的`旅途一去便無限遙遠(yuǎn),旅客的愁思因此更無盡無窮。

  注釋

  白帝城:遺址在今重慶市奉節(jié)縣東,為東漢初公孫述所筑。

  滄江:泛指江水。

  土風(fēng):鄉(xiāng)土歌謠或樂曲。

  巴子國:古國名。

  漢王宮:指永安宮,蜀漢先主劉備卒于此。

  周甸:周朝甸服之國,意指周朝的領(lǐng)域。

  禹功:指夏禹治水的功績。

  青壁:青色的山壁。

  古木:一作“古樹”。云際:云中。言其高遠(yuǎn)。

  坐:因?yàn)椤?/p>

  賞析:

  這首詩當(dāng)作于唐高宗調(diào)露元年(公元679年)陳子昂初次出蜀沿長江泛舟而下的連續(xù)行程中。

【《白帝》原文翻譯及賞析】相關(guān)文章:

白帝原文及賞析03-28

白帝城懷古原文及賞析03-23

《早發(fā)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原文及賞析03-23

早發(fā)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原文及賞析05-22

早發(fā)白帝城原文及賞析04-15

清明原文、翻譯及賞析05-10

詠梅原文、翻譯及賞析07-27

漁父原文、翻譯及賞析05-09

乞巧原文、翻譯及賞析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