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jié)的來歷10篇(合集)
元宵節(jié)的來歷 篇1
農歷的正月十五,春節(jié)剛過,迎來的就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元宵節(jié)。
元宵節(jié),亦稱為小正月、元夕或燈節(jié),時間是每年的農歷正月十五,這是春節(jié)之后的第一個重要節(jié)日。錢塘瞿佑《雙頭牡丹燈記》:“每歲元夕,于明州張燈五夜。傾城士女,皆得縱觀”。
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jié)”。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所以人們對此加以慶祝,慶賀新春的延續(xù)。元宵節(jié)又稱為“上元節(jié)”或者“燈節(jié)”。
元宵習俗有賞花燈、包餃子、鬧年鼓、迎廁神、猜燈謎等。宋代始有吃元宵的習俗。元宵即圓子,用糯米粉做成實心的或帶餡的圓子,可帶湯吃,也可炒吃、蒸吃。
正月十五叫上元節(jié),也稱為元宵節(jié),有著悠久的歷史。上元節(jié)的'內容十分豐富,人們在晚上可以“鬧花燈”,即張燈、觀燈、打燈虎,還可以放花炮焰火。上元節(jié)的應節(jié)食品是元宵,香甜味美,深受大家的青睞。
節(jié)日由來
舊歷正月十五日夜,是我國民間傳統(tǒng)的“上元節(jié)”,也叫“元宵節(jié)”、“燈節(jié)”。早在兩千多年以前,漢文帝(公元前180-140年)是周勃勘平“諸呂之亂”即位稱帝的,勘平之日正是正月十五,所以,此后每逢這天夜晚漢文帝都要出宮游玩,“與民同樂”。正月為元月,“夜”在古語中也叫“宵”,于是漢文帝就將正月十五這天定為“元宵節(jié)”。不過,當時還沒有張燈、觀燈的習俗。漢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蔡忄音 從印度求得了佛法。明帝為了提倡佛教,敕令在元宵節(jié)點燈,以表示對佛的尊敬。這便是元宵節(jié)張燈、觀燈的起源。但漢朝的上元和后世的元宵仍有所不同,一直到唐朝以后,才逐漸演變成今天的元宵節(jié)。唐朝奉道教為國教,為慶賀道教“上元賜福天官紫微大帝”誕生于正月十五,上元節(jié)便成為具有佛道兩教特色的民眾性節(jié)日。其活動也形成了如張燈、放焰火、吃元宵等固定形式。
元宵節(jié)的來歷 篇2
農歷正月十五是元宵節(jié)。又稱上元節(jié)、元夜、燈節(jié)。相傳,漢文帝(前179—前157年)為慶祝周勃于正月十五勘平諸呂之亂,每逢此夜,必出宮游玩,與民同樂,在古代,夜同宵,正月又稱元月,漢文帝就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jié),這一夜就叫元宵。司馬遷創(chuàng)建《太初歷》,將元宵節(jié)列為重大節(jié)日。隋、唐、宋以來,更是盛極一時!端鍟ひ魳分尽啡眨骸懊慨斦拢f國來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門外建國門內,綿亙八里,列戲為戲場”,參加歌舞者足達數(shù)萬,從昏達旦,至晦而罷。當隨著社會和時代的變遷,元宵節(jié)的風俗習慣早已有了較大的變化,但至今仍是中國民間傳統(tǒng)節(jié)日。
吃湯圓
吃“湯圓”是元宵節(jié)的一項重要習俗。湯圓,又名“湯團”、“元宵”。吃湯圓的風俗始于宋代,當時的湯圓稱“浮圓子”,亦稱“湯圓子”、“乳糖圓子”、“湯丸”、“湯團”,生意人則美其名日:“元寶”。宋元元初時,湯圓已成為元宵節(jié)的應節(jié)食品,所以人們又稱它為“元宵”。
如今,北方叫元宵,南方稱湯圓。元宵依餡論,分有餡和無餡兩種,有餡元宵又有咸、甜、葷、素之分;按制作方法分,有手中搓制、元宵機制和竹匾水滾等諸種;按粉制區(qū)別,則有糯米面、高梁米面等。
猜燈謎
玩燈是元宵節(jié)的一個重要項目。燈謎是元宵燈節(jié)派生出來的一種文字游戲,也叫燈虎。將謎面貼在花燈上供人猜射,謎底多著眼于文字意義,并有謎格24種,常用的有卷簾、秋千、求鳳等格,已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民俗文化。中國最大的一次燈謎盛會是1979年在南京舉行的“九城市燈謎會猜”,設有燈謎上萬條,3天里參加的人次達兩萬多人。
賞花燈
漢明帝永平年間(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適逢蔡愔從印度求得佛法歸來,稱印度摩喝陀國每逢正月十五,僧眾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參佛的吉日良辰。漢明帝為了弘揚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宮中和寺院"燃燈表佛"。此后,元宵放燈的習俗就由原來只在宮廷中舉行而流傳到民間。即每到正月十五,無論士族還是庶民都要掛燈,城鄉(xiāng)通宵燈火輝煌。
元宵放燈的習俗,在唐代發(fā)展成為盛況空前的燈市,當時的京城長安已是擁有百萬人口的世界最大都市,社會富庶。在皇帝的親自倡導下,元宵燈節(jié)辦得越來越豪華。中唐以后,已發(fā)展成為全民性的狂歡節(jié)。唐玄宗(公元685--762)時的開元盛世,長安的燈市規(guī)模很大,燃燈五萬盞,花燈花樣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燈樓,廣達20間,高150尺,金光璀璨,極為壯觀。
宋代,元宵燈會無論在規(guī)模和燈飾的奇幻精美都勝過唐代,而且活動更為民間化,民族特色更強。以后歷代的元宵燈會不斷發(fā)展,燈節(jié)的時間也越來越長。唐代的燈會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兩日,明代則延長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滿族入主中原,宮廷不再辦燈會,民間的燈會卻仍然壯觀。日期縮短為五天,一直延續(xù)到今天。
燈在臺灣民間具有光明與添丁的涵義,點燃燈火有照亮前程之意,且臺語燈與丁諧音代表生男孩,因此往昔元宵節(jié)婦女都會刻意在燈下游走,希望“鉆燈腳生卵葩”(就是鉆到燈下游走,好生男孩)。
踩高蹺
踩高蹺是民間盛行的一種群眾性技藝表演。高蹺本屬我國古代百戲之一種,早在春秋時已經出現(xiàn)。我國最早介紹高蹺的是《列子·說符》篇:“宋有蘭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見其技。以雙枝長倍其身,屬其脛,并趨并馳,弄七劍迭而躍之,五劍常在空中,元君大驚,立賜金帛。”從文中可知,早在公元前五百多年,高蹺就已流行。
表演者不但以長木縛于足行走,還能跳躍和舞劍,高蹺分高蹺、中蹺和跑蹺三種,最高者一丈多。據古籍中記載,古代的高蹺皆屬木制,在刨好的木棒中部做一支撐點,以便放腳,然后再用繩索縛于腿部。
表演者腳踩高蹺,可以作舞劍、劈叉、跳凳、過桌子、扭秧歌等動作。北方的高蹺秧歌中,扮演的人物有漁翁、媒婆、傻公子、小二哥、道姑、和尚等。
表演者扮相滑稽,能喚起觀眾的`極大興趣。南方的高蹺,扮演的多是戲曲中的角色,關公、張飛、呂洞賓、何仙姑、張生、紅娘、濟公、神仙、小丑皆有。他們邊演邊唱,生動活潑,逗笑取樂,如履平地。
據說踩高蹺這種形式,原來是古代人為了采集樹上的野果為食,給自己的腿上綁兩根長棍而發(fā)展起來的一種蹺技活動。
舞獅子
舞獅子是我國優(yōu)秀的民間藝術,每逢元宵佳節(jié)或集會慶典,民間都以獅舞前來助興。這一習俗起源于三國時期,南北朝時開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據傳說,它最早是從西域傳入的,獅子是文殊菩薩的坐騎,隨著佛教傳入中國,舞獅子的活動也輸入中國。獅子是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后,和孔雀等一同帶回的貢品。而獅舞的技藝卻是引自西涼的“假面戲”,也有人認為獅舞是五世紀時產生于軍隊,后來傳入民間的。兩種說法都各有依據,今天已很難判斷其是非。
不過,唐代時獅舞已成為盛行于宮廷、軍旅、民間的一項活動。唐段安節(jié)《樂府雜尋》中說:“戲有五方獅子,高丈余,各衣五色,每一獅子,有十二人,戴紅抹額,衣畫衣,執(zhí)紅拂子,謂之獅子郎,舞太平樂曲。”詩人白居易《西涼伎》詩中對此有生動的描繪:“西涼伎,西涼伎,假面胡人假獅子。刻木為頭絲作尾,金鍍眼睛銀帖齒。奮迅毛衣擺雙耳,如從流沙來萬里!痹娭忻枋龅氖钱敃r舞獅的情景。
在一千多年的發(fā)展過程中,獅舞形成了南北兩種表演風格。北派獅舞以表演“武獅”為主,即魏武帝欽定的北魏“瑞獅”。小獅一人舞,大獅由雙人舞,一人站立舞獅頭,一人彎腰舞獅身和獅尾。
舞獅人全身披包獅被,下穿和獅身相同毛色的綠獅褲和金爪蹄靴,人們無法辨認舞獅人的形體,它的外形和真獅極為相似。
引獅人以古代武士裝扮,手握旋轉繡球,配以京鑼、鼓鈸、逗引瑞獅。獅子在“獅子郎”的引導下,表演騰翻、撲跌、跳躍、登高、朝拜等技巧,并有走梅花樁、竄桌子、踩滾球等高難度動作。
南派獅舞以表演“文獅”為主,表演時講究表情,有搔癢、抖毛、舔毛等動作,惟妙惟肖,逗人喜愛,也有難度較大的吐球等技巧。南獅以廣東為中心,并風行于港澳,東南亞僑鄉(xiāng)。南獅雖也是雙人舞,但舞獅人下穿燈籠褲,上面僅僅披著一塊彩色的獅被而舞。和北獅不同的是“獅子郎”頭戴大頭佛面具,身穿長袍,腰束彩帶,手握葵扇而逗引獅子,以此舞出各種優(yōu)美的招式,動作滑稽風趣。南獅流派眾多,有清遠、英德的“雞公獅”,廣州、佛山的“大頭獅”,高鶴、中山的“鴨嘴獅”,東莞的“麒麟獅”等。
南獅除外形不同外,尚有性格不同。白須獅舞法幅度不寬、花色品種不多,但沉著剛健,威嚴有力,民間稱為“劉備獅”。黑須紅面獅,人稱“關公獅”,舞姿勇猛而雄偉,氣概非凡。灰白胡須獅,動作粗獷好戰(zhàn),俗稱“張飛獅”。獅子為百獸之尊,形象雄偉俊武,給人以威嚴、勇猛之感。
古人將它當作勇敢和力量的象征,認為它能驅邪鎮(zhèn)妖、保佑人畜平安。所以人們逐漸形成了在元宵節(jié)時及其他重大活動里舞獅子的習俗,以祈望生活吉祥如意,事事平安。
元宵節(jié)的來歷 篇3
1、班社會礁元宵節(jié)的來歷思
活動目標
1.了解元宵節(jié)的由來、傳統(tǒng)風俗習慣。
2.能夠積極發(fā)言,在集體面前完整的交流元宵節(jié)的由來,分享體驗節(jié)日的快樂。
3.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4.激發(fā)幼兒在集體面前膽表達、交流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幼兒已具備過元宵節(jié)的生活經驗,如:吃湯圓、放禮花。
2.關于元宵節(jié)的音樂《團團圓圓元宵節(jié)》、元宵節(jié)的由來調查表、圖片;、彩綢、鑼鼓等表演材料。
活動過程
一、直觀引入,激發(fā)興趣
1.出示實物 引出主題
(1)播放歌曲《團團圓圓元宵節(jié)》,同時出示燈籠、鑼鼓、彩綢……設計提問:
(2)你在哪見過這些圖片?在什么時候見過?(請不同能力的幼兒分別回答問題)
(3)小結:農歷正月十五,是我國傳統(tǒng)的元宵佳節(jié),每逢這一天,街上到處都張燈結彩,分外喜慶而熱鬧。廣場上、街上有慶祝元宵節(jié)的各種民俗文藝表演 : 扭秧歌、耍龍燈、舞獅子、踩高蹺、抬花轎、跑旱船等一系列多彩多姿的表演,把新年的氣氛推向高潮。另外每逢十五這一天,人們還有還有賞燈猜謎的習俗,所以人們又稱這一天為 “燈節(jié) ”。
2.觀看錄像 回憶討論
(1)幼兒觀看錄像后自由討論,說一說元宵節(jié)里還有哪些開心的事?(如: 和小朋友一起放煙花、鞭炮、猜燈謎……)。
(2)教師參與到討論中,同時提醒幼兒注意放鞭炮時的安全。
二、膽表述,提升經驗
1.問題引領 相互交流
(1)過元宵節(jié)時自己是和誰一起過的?在哪里過的?交流分享全家人吃元宵的情景。
(2)教師參與到幼兒的談話中,講解一些元宵節(jié)的`風俗習慣。
2.啟發(fā)鼓勵 膽表述
(1)引導幼兒說出元宵節(jié)時的祝福語?
(2)提醒幼兒正確使用節(jié)日祝福語,并給予鼓勵和表揚。
3.活動思考:
目的在于培 養(yǎng)學生熱愛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重視親情和熱愛自然的美好情感。 在教學過程中,我能正確把握基本的流程和環(huán)節(jié),做到以圖為憑,激情激趣。在導入的 設計上也是下足功夫。
元宵節(jié)的來歷 篇4
農歷正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tǒng)節(jié)日元宵節(jié)。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jié)。又稱為小正月、元夕或燈節(jié),是春節(jié)之后的第一個重要節(jié)日。
元宵節(jié),又稱為“上元節(jié)”。上元,含有新的一年第一次月圓之夜的意思。上元節(jié)的由來,《歲時雜記》記載說,這是因循道教的陳規(guī)。道教曾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稱為上元節(jié),七月十五為中元節(jié),十月十五為下元節(jié),合稱“三元”。漢末道教的重要派別五斗米道崇奉的神為天官、地官、水官,說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并以三元配三官,說上元天官正月十五日生,中元地官七月十五日生,下元水官十月十五日生。這樣,正月十五日就被稱為上元節(jié)。南宋吳自牧在《夢粱錄》中說:“正月十五日元夕節(jié),乃上元天官賜福之辰!闭f天官賜福,地官赦罪,而元宵節(jié)俗真正的動力是因為它處在新的時間點上,人們充分利用這一特殊的時間階段來表達自己的生活愿望。
元宵節(jié)歷史
元宵節(jié)俗的形成有一個較長的過程,據一般的資料與民俗傳說,正月十五在西漢已經受到重視,漢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宮祭祀“太一”的活動,(太一:主宰宇宙一切的神),被后人視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聲。不過,正月十五真正作為民俗節(jié)日是在漢魏之后。東漢佛教文化的傳入,對于形成過元宵節(jié)的風俗有著重要的推動意義。
漢明帝永平年間(公元58——75年),因明帝提倡佛法,適逢蔡愔從印度求得佛法歸來,稱印度摩喝陀國每逢正月十五,僧眾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參佛的吉日良辰。漢明帝為了弘揚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宮中和寺院“燃燈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燈的習俗隨著佛教文化影響的擴大及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漸在中國擴展開來。
又說元宵節(jié)起源于“火把節(jié)”,漢代民眾在鄉(xiāng)間田野持火把驅趕蟲獸,希望減輕蟲害,祈禱獲得好收成。直到今天,中國西南一些地區(qū)的人們還在正月十五用蘆柴或樹枝做成火把,成群結隊高舉火把在田頭或曬谷場跳舞。隋、唐、宋以來,更是盛極一時。參加歌舞者足達數(shù)萬,從昏達旦,至晦而罷。當隨著社會和時代的變遷,元宵節(jié)的風俗習慣早已有了較大的變化,但至今仍是中國民間傳統(tǒng)節(jié)日。
元宵節(jié)傳說
點彩燈的來歷
傳說在很久以前,兇禽猛獸很多,四處傷害人和牲畜,人們就組織起來去打它們,有一只神鳥困為迷路而降落人間,卻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獵人給射死了。
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傳旨,下令讓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間放火,把人間的人畜財產通通燒死。天帝的女兒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無辜受難,就冒著生命的危險,偷偷駕著祥云來到人間,把這個消息告訴了人們。眾人聽說了這個消息,有如頭上響了一個焦雷。嚇得不知如何是好。
過了好久,才有個老人家想出個法子,他說:“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這三天,每戶人家都在家里張燈結彩、點響爆竹、燃放煙火。這樣一來,天帝就會以為人們都被燒死了。”
大家聽了都點頭稱是,便分頭準備去了。到了正月十五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發(fā)覺人間一片紅光,響聲震天,連續(xù)三個夜晚都是如此,以為是大火燃燒的火焰,心中大快。人們就這樣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財產。為了紀念這次成功,從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戶戶都懸掛燈籠,放煙火來紀念這個日子。
漢文帝時為紀念“平呂”而設
傳說元宵節(jié)是漢文帝時為紀念“平呂”而設。漢高祖劉邦死后,呂后之子劉盈登基為漢惠帝。惠帝生性懦弱,優(yōu)柔寡斷,大權漸漸落再呂后手中.漢惠帝病死后呂后獨攬朝政把劉氏天下變成了呂氏天下,朝中老臣,劉氏宗室深感憤慨,但都懼怕呂后殘暴而敢怒不敢言.
呂后病死后,諸呂惶惶不安害怕遭到傷害和排擠。于是,在上將軍呂祿家中秘密集合,共謀作亂之事,以便徹底奪取劉氏江山。
此事傳至劉氏宗室齊王劉囊耳中,劉囊為保劉氏江山,決定起兵討伐諸呂隨后與開國老臣周勃,陳平取得聯(lián)系,設計解除了呂祿,“諸呂之亂”終于被徹底平定.
平亂之后,眾臣擁立劉邦的第二個兒子劉恒登基,稱漢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來之不易,便把平息“諸呂之亂”的正月十五,定為與民同樂日,京
城里家家張燈結彩,以示慶祝。從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個普天同慶的民間節(jié)日——“鬧元宵”。
東方朔與元宵姑娘的傳說東方朔與元宵姑娘
這一則傳說與吃元宵的習俗有關:相傳漢武帝有個寵臣名叫東方朔,他善良又風趣。有一天冬天,下了幾天大雪,東方朔就到御花園去給武帝折梅花。剛進園門,就發(fā)現(xiàn)有個宮女淚流滿面準備投井。東方朔慌忙上前搭救,并問明她要自殺的原因。原來,這個宮女名叫元宵,家里還有雙親及一個妹妹。自從她進宮以后,就再也無緣和家人見面。每年到了臘盡春來的時節(jié),就比平常更加的思念家人。覺得不能在雙親跟前盡孝,不如一死了之。東方朔聽了她的遭遇,深感同情,就向她保證,一定設法讓她和家人團聚。
一天,東方朔出宮在長安街上擺了一個占卜攤。不少人都爭著向他占卜求卦。不料,每個人所占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簽語。一時之間,長安里起了很大恐慌。人們紛紛求問解災的辦法。東方朔就說:“正月十三日傍晚,火神君會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訪,她就是奉旨燒長安的使者,我把抄錄的偈語給你們,可讓當今天子想想辦法!闭f完,便扔下一張紅帖,揚長而去。老百姓拿起紅帖,趕緊送到皇宮去稟報皇上。
漢武帝接過來一看,只見上面寫著:“長安在劫,火焚帝闕,十五天火,焰紅宵夜”,他心中大驚,連忙請來了足智多謀的東方朔。東方朔假意的想了一想,就說:“聽說火神君最愛吃湯圓,宮中的元宵不是經常給你做湯圓嗎?十五晚上可讓元宵做好湯圓。萬歲焚香上供,傳令京都家家都做湯圓,一齊敬奉火神君。再傳諭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掛燈,滿城點鞭炮、放煙火,好像滿城大火,這樣就可以瞞過玉帝了。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進城觀燈,雜在人群中消災解難”。武帝聽后,十分高興,就傳旨照東方朔的辦法去做。
到了正月十五日長安城里張燈結彩,游人熙來攘往,熱鬧非常。宮女元宵的父母也帶著妹妹進城觀燈。當他們看到寫有“元宵”字樣的大宮燈時,驚喜的高喊:“元宵!元宵!”,元宵聽到喊聲,終于和家里的親人團聚了。
如此熱鬧了一夜,長安城果然平安無事。漢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后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湯圓供火神君,正月十五照樣全城掛燈放煙火。因為元宵做的湯圓最好,人們就把湯圓叫元宵,這天叫做元宵節(jié)。
袁世凱與元宵
傳說,竊國大盜袁世凱篡奪了辛亥革命成果后,一心想復辟登基當皇帝,又怕人民反對,終日提心吊膽。一天,他聽到街上賣元宵的人拉長了嗓子在喊:“元——宵!庇X得“元宵”兩字有袁世凱被消滅之嫌,聯(lián)想到自己的命運,于是在1913年元宵節(jié)前,下令禁止稱“元宵”,只能稱“湯圓”或“粉果”。然而,“元宵”兩字并沒有因他的意志而取消,老百姓不買他的帳,照樣在民間流傳。
元宵節(jié)習俗
自從元宵張燈之俗形成以后,歷朝歷代都以正月十五張燈觀燈為一大盛事。梁簡文帝曾寫過一篇《列燈賦》:"南油俱滿,西漆爭燃。蘇征安息,蠟出龍川。斜暉交映,倒影澄鮮。"描繪了當時宮廷在元宵張燈的盛況。隋煬帝時,每年正月十五舉行盛大的晚會,以招待萬國來賓和使節(jié)。據《隋書·音樂志》記載:元宵慶典甚為隆重,處處張燈結彩,日夜歌舞奏樂,表演者達三萬余眾,奏樂者達一萬八千多人,戲臺有八里之長,游玩觀燈的百姓更是不計其數(shù),通宵達旦,盡情歡樂,熱鬧非常。在唐代發(fā)展成為盛況空前的燈市,中唐以后,已發(fā)展成為全民性的狂歡節(jié)。唐玄宗(公元685——762)時的開元盛世,長安的燈市規(guī)模很大,燃燈五萬盞,花燈花樣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燈樓,廣達20間,高150尺,金光璀璨,極為壯觀。唐代是實行宵禁的,夜晚禁鼓一響就禁止出行,犯夜要受處罰;唯獨在上元節(jié),皇帝特許開禁三天,稱為"放夜"。沿至宋朝,張燈由三夜延長至五夜,燈彩以外還放焰火,表演各種雜耍,情景更加熱鬧。《東京夢華錄》中記載:每逢燈節(jié),開封御街上,萬盞彩燈壘成燈山,花燈焰火,金碧相射,錦繡交輝。京都少女載歌載舞,萬眾圍觀。"游人集御街兩廊下,奇術異能,歌舞百戲,鱗鱗相切,樂音喧雜十余里。"大街小巷,茶坊酒肆燈燭齊燃,鑼鼓聲聲,鞭炮齊鳴,百里燈火不絕。
元宵節(jié)的來歷傳說
到了明代,朱元璋在金陵即位后,為使京城繁華熱鬧,又規(guī)定正月初八上燈,十七落燈,連張十夜,家家戶戶都懸掛五色燈彩,彩燈上描繪了各種人物,舞姿翩翩,鳥飛花放.龍騰魚躍,花燈焰火照耀通宵.鼓樂游樂.喧鬧達旦,這是我國最長的燈節(jié),清代,滿族入主中原,宮廷不再辦燈會,民間的燈會卻仍然壯觀。日期縮短為五天,一直延續(xù)到今天。
猜燈謎
“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元宵節(jié)后增的一項活動,燈謎最早是由謎語發(fā)展而來的,起源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它是一種富有譏諫、規(guī)戒、詼諧、笑謔的文藝游戲。謎語懸之于燈,供人猜射,開始于南宋!段淞峙f事·燈品》記載:"以絹燈剪寫詩詞,時寓譏笑,及畫人物,藏頭隱語,及舊京諢語,戲弄行人。"元宵佳節(jié),帝城不夜,春宵賞燈之會,百姓雜陳,詩謎書于燈,映于燭,列于通衢,任人猜度,所以稱為"燈謎"。如今每逢元宵節(jié),各個地方都打出燈謎,希望今年能喜氣洋洋的,平平安安的。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
唐宋時燈市上開始出現(xiàn)各式雜耍技藝。明清兩代的燈市上除有燈謎與百戲歌舞之外,又增設了戲曲表演的內容。
歷代人們除游燈市外,又有迎紫姑祭廁神、過橋摸釘走百病等習俗,有擊太平鼓、秧歌、高蹺、舞龍、舞獅等游戲。
傳統(tǒng)社會的元宵節(jié)是城鄉(xiāng)重視的民俗大節(jié),在城市元宵喧鬧尤為熱烈,它體現(xiàn)了中國民眾特有的狂歡精神。傳統(tǒng)元宵所承載的節(jié)俗功能已被日常生活消解,人們逐漸失去了共同的精神興趣,復雜的節(jié)俗已經簡化為“吃元宵”的食俗。舞龍燈
耍龍燈
耍龍燈,也稱舞龍燈或龍舞。它的起源可以追溯上古時代。傳說,早在黃帝時期,在一種《清角》的大型歌舞中,就出現(xiàn)過由人扮演的龍頭鳥身的形象,其后又編排了六條蛟龍互相穿插的舞蹈場面。見于文字記載的龍舞,是漢代張衡的《西京賦》,作者在百戲的鋪敘中對龍舞作了生動的`描繪。而據《隋書·音樂志》記載,隋煬帝時類似百戲中龍舞表演的《黃龍變》也非常精彩,龍舞流行于我國很多地方。中華民族崇尚龍,把龍作為吉祥的象征。李時珍《本草綱目》說:"龍,其形有九:身似蛇,臉似馬,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腹似蜃,鱗似鯉,爪似鷹,掌似虎是也。"在古人的心目中,龍具有呼風喚雨、消災除疫的功能,而我國自古即以農業(yè)立國,風調雨順對于生產生活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所以古人極力希冀得到龍的庇佑,由此形成了在祭祀時舞龍和在元宵節(jié)舞龍燈的習俗。宋代吳自牧《夢粱錄》記載:元宵之夜,"以草縛成龍,用青幕遮草上,密置燈燭萬盞,望之蜿蜒,如雙龍飛走之狀。"在長期的發(fā)展演變中,舞龍也形成了許多不同的樣式,主要有龍燈、布龍等。龍燈也稱"火龍",這是流行最為廣泛的一種龍舞。這種龍由篾竹扎成龍首、龍身、龍尾,上面糊紙,再畫上色彩。龍身有許多節(jié)、節(jié)數(shù)可多可少;但必須是單數(shù)。每節(jié)中點燃蠟燭;有的地方不點蠟燭,而是用桐油、棉紗或燈草做成的"油捻"。這種油捻燃燒力很持久,龍燈舞動時五光十色,始終不會熄滅。下面裝有供舞者手持的木柄.龍前還有一人手舉紅色綢珠指揮龍舞。如廣東陽江的《鯉魚化龍》,靈活奇巧,善于變幻,舞龍手身著可開可合的鯉魚皮,觀眾起先看到的是一條條戲水之魚,可隨著明快的樂曲突然一變,魚兒成龍,然后一條口中噴火的鯉魚躍過龍身,象征"鯉魚跳龍門"之意。布龍也稱"彩龍",主要在白天表演,節(jié)中不燃蠟燭,所以表演時騰飛歡躍,好似江海波翻浪涌,氣勢非凡雄偉,別有一功。舞龍時循勢連貫表現(xiàn)巨龍盤旋歡騰,動作非常復雜。有的地方鬧元宵,各路龍燈匯集竟達百余條,隊伍長達二三華里。每條龍燈還伴有十番鑼鼓,聲聞十里,甚為壯觀。在海外,至今仍有許多華人社團保留著耍龍燈的古老傳統(tǒng),常為當?shù)毓?jié)日賽會演出。
踩高蹺、舞獅
踩高蹺,是民間盛行的一種群眾性技藝表演。高蹺本屬我國古代百戲之一種,早在春秋時已經出現(xiàn)。我國最早介紹高蹺的是《列子·說符》篇:“宋有蘭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見其技。以雙枝長倍其身,屬其脛,并趨并馳,弄七劍迭而躍之,五劍常在空中,元君大驚,立賜金帛!睆奈闹锌芍,早在公元前五百多年,高蹺就已流行。表演者不但以長木縛于足行走,還能跳躍和舞劍,高蹺分高蹺、中蹺和跑蹺三種,最高者一丈多。據古籍中記載,古代的高蹺皆屬木制,在刨好的木棒中部做一支撐點,以便放腳,然后再用繩索縛于腿部。表演者腳踩高蹺,可以作舞劍、劈叉、跳凳、過桌子、扭秧歌等動作。北方的高蹺秧歌中,扮演的人物有漁翁、媒婆、傻公子、小二哥、道姑、和尚等。表演者扮相滑稽,能喚起觀眾的極大興趣。南方的高蹺,扮演的多是戲曲
中的角色,關公、張飛、呂洞賓、何仙姑、張生、紅娘、濟公、神仙、小丑皆有。他們邊演邊唱,生動活潑,逗笑取樂,如履平地。據說踩高蹺這種形式,原來是古代人為了采集樹上的野果為食,給自己的腿上綁兩根長棍而發(fā)展起來的一種蹺技活動。
舞獅子,是我國優(yōu)秀的民間藝術,每逢元宵佳節(jié)或集會慶典,民間都以獅舞前來助興。這一習俗起源于三國時期,南北朝時開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據傳說,它最早是從西域傳入的,獅子是文殊菩薩的坐騎,隨著佛教傳入中國,舞獅子的活動也輸入中國。獅子是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后,和孔雀等一同帶回的貢品。而獅舞的技藝卻是引自西涼的“假面戲”,也有人認為獅舞是五世紀時產生于軍隊,后來傳入民間的。兩種說法都各有依據,今天已很難判斷其是非。不過,唐代時獅舞已成為盛行于宮廷、軍旅、民間的一項活動。唐段安節(jié)《樂府雜尋》中說:“戲有五方獅子,高丈余,各衣五色,每一獅子,有十二人,戴紅抹額,衣畫衣,執(zhí)紅拂子,謂之獅子郎,舞太平樂曲。”詩人白居易《西涼伎》詩中對此有生動的描繪:“西涼伎,西涼伎,假面胡人假獅子?棠緸轭^絲作尾,金鍍眼睛銀帖齒。奮迅毛衣擺雙耳,如從流沙來萬里!痹娭忻枋龅氖钱敃r舞獅的情景。
在一千多年的發(fā)展過程中,獅舞形成了南北兩種表演風格。北派獅舞以表演“武獅”為主,即魏武帝欽定的北魏“瑞獅”。小獅一人舞,大獅由雙人舞,一人站立舞獅頭,一人彎腰舞獅身和獅尾。舞獅人全身披包獅被,下穿和獅身相同毛色的綠獅褲和金爪蹄靴,人們無法辨認舞獅人的形體,它的外形和真獅極為相似。引獅人以古代武士裝扮,手握旋轉繡球,配以京鑼、鼓鈸、逗引瑞獅。獅子在“獅子郎”的引導下,表演騰翻、撲跌、跳躍、登高、朝拜等技巧,并有走梅花樁、竄桌子、踩滾球等高難度動作。南派獅舞以表演“文獅”為主,表演時講究表情,有搔癢、抖毛、舔毛等動作,惟妙惟肖,逗人喜愛,也有難度較大的吐球等技巧。南獅以廣東為中心,并風行于港澳,東南亞僑鄉(xiāng)。南獅雖也是雙人舞,但舞獅人下穿燈籠褲,上面僅僅披著一塊彩色的獅被而舞。和北獅不同的是“獅子郎”頭戴大頭佛面具,身穿長袍,腰束彩帶,手握葵扇而逗引獅子,以此舞出各種優(yōu)美的招式,動作滑稽風趣。南獅流派眾多,有清遠、英德的“雞公獅”,廣州、佛山的“大頭獅”,高鶴、中山的“鴨嘴獅”,東莞的“麒麟獅”等。南獅除外形不同外,尚有性格不同。白須獅舞法幅度不寬、花色品種不多,但沉著剛健,威嚴有力,民間稱為“劉備獅”。黑須紅面獅,人稱“關公獅”,舞姿勇猛而雄偉,氣概非凡。灰白胡須獅,動作粗獷好戰(zhàn),俗稱“張飛獅”。獅子為百獸之尊,形象雄偉俊武,給人以威嚴、勇猛之感。古人將它當作勇敢和力量的象征,認為它能驅邪鎮(zhèn)妖、保佑人畜平安。所以人們逐漸形成了在元宵節(jié)時及其他重大活動里舞獅子的習俗,以祈望生活吉祥如意,事事平安。
元宵節(jié)的來歷 篇5
喜慶的元宵節(jié)剛剛過去,人們吃元宵,打燈籠……真是太好玩了。光知道好玩不行,得知道它的來歷,不行了吧!還是我告訴你吧:
這一則傳說與吃元宵的習俗有關:相傳漢武帝有個寵臣名叫東方朔,他善良又風趣。有一天冬天,下了幾天大雪,東方朔就到御去給武帝折梅花。剛進園門,就發(fā)現(xiàn)有個宮女淚流滿面準備投井。東方朔慌忙上前搭救,并問明她要的原因。原來,這個宮女名叫元宵,家里還有雙親及一個妹妹。自從她進宮以后,就再也無緣和家人見面。每年到了臘盡春來的時節(jié),就比平常更加的思念家人。覺得不能在雙親跟前盡孝,不如一死了之。東方朔聽了她的,深感同情,就向她,一定設法讓她和家人團聚。
一天,東方朔出宮在長安街上擺了一個占卜攤。不少人都爭著向他占卜求卦。不料,每個人所占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簽語。一時之間,長安里起了很大恐慌。人們紛紛求問解災的`辦法。東方朔就說:“正月十三日傍晚,火神君會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訪,她就是奉旨燒長安的使者,我把的偈語給你們,可讓當今天子想想辦法!闭f完,便扔下一張紅帖,揚長而去。老百姓拿起紅帖,趕緊送到去稟報皇上。
漢武帝接過來一看,只見寫著:“長安在劫,火焚帝闕,十五天火,焰紅宵夜”,他心中大驚,連忙請來了足智多謀的東方朔。東方朔假意的想了一想,就說:“聽說火神君最愛吃湯圓,宮中的元宵不是經常給你做湯圓嗎?十五晚上可讓元宵做好湯圓。焚香上供,傳令京都家家都做湯圓,一齊敬奉火神君。再傳諭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掛燈,滿城點鞭炮、放煙火,好像滿城大火,這樣就可以瞞過玉帝了。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進城觀燈,雜在人群中消災解難”。武帝聽后,十分高興,就傳旨照東方朔的辦法去做。
到了正月十五日長安城里張燈結彩,游人熙來攘往,熱鬧非常。宮女元宵的父母也帶著妹妹進城觀燈。當他們看到寫有“元宵”字樣的大宮燈時,驚喜的高喊:“元宵!元宵!”,元宵聽到喊聲,終于和家里的親人團聚了。
如此熱鬧了一夜,長安城果然平安無事。漢武帝大喜,便以后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湯圓供火神君,正月十五照樣全城掛燈放煙火。因為元宵做的湯圓最好,人們就把湯圓叫元宵,這天叫做元宵節(jié)。
知道了吧!把它記住,回家給爸媽媽說。他們一定會很高興的。
元宵節(jié)的來歷 篇6
元宵節(jié)是我國民間傳統(tǒng)節(jié)日,也是我最喜歡的節(jié)日之一。
關于元宵節(jié),還有一個有趣的傳說。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神鳥降入人間迷了路,卻不幸被獵人射死了。天帝知道后非常憤怒,就派天兵在農歷正月十五日火燒人間,人間一片慌亂。
后來有一位智者想出了辦法,他要人們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家家戶戶掛燈籠、放煙花。到了那天,天兵看到人間一片紅光,就以為人間被燒毀了。人們就這樣保住了性命和財產。為了慶祝這成功的創(chuàng)舉,人們想出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有賽龍舟,比賽誰劃船快;有舞龍獅,人們頂著假龍獅做出各種各樣的動作;有吃元宵、踩高蹺等;其中我最喜歡的.活動是猜燈謎,在古代,人們把紙條貼在燈籠的外側,寫上燈謎,掛在街上讓人們猜。文人墨客為了紀念元宵節(jié)留下了很多經典詩句。如元好問的“袨服華妝著處逢,六街燈火鬧兒童”有張枯的“三百內人連袖舞,一進天上著詞聲”。雖然元宵節(jié)從古到今保持下來,但已經有較大的變化。
盡管如此,元宵節(jié)還是我國重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
元宵節(jié)的來歷 篇7
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同樣是我國很重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我的爺爺說在他們那個時候也有很多人都叫“點燈節(jié)”。爺爺還告訴了我為什么叫做點燈節(jié)。我忍不住感嘆原來一個簡單的.名稱背后還藏著一個故事。爺爺說古時候若是有誰家生了男孩,便必須去所在的宗氏祠堂里點上一盞燈,而且必須點到正月十五那一天。這也是有寓意的因為這表示這個家族有增加了一個人。
真是重男輕女到了極致,還好現(xiàn)在可不時興這個了。
正月十五,太陽一下山,花燈都亮起來了,漳州立刻變成燈的海洋,夜幕一降臨,到處都是人流了,男女老少,個個滿臉笑容,我們全家向花燈集中點——中山公園走去。當我們來到中山公園,看到的是花燈海洋,人山人海,我們隨波逐流,觀賞著各式各樣的花燈:有飛龍噴火;獅子玩球;鯉魚吐珠;龍鳳吉祥……真是千姿百態(tài)。
“轟!轟!轟!”!人民廣場放煙花開始了,人們往人民廣場的方向望去,看到天邊是五顏六色的煙花,真像仙女撒花,美麗極了,人們無不歡呼雀躍,感到無比快樂,幸福;,煙火,笑臉,呈現(xiàn)了漳州繁榮、和諧的景象。
元宵節(jié)的來歷 篇8
每年的陰歷正月十五是中國人很重視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元宵節(jié)。元宵節(jié)也叫上元節(jié),春燈節(jié),是很多家庭團圓的節(jié)日。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加上吃元宵的習俗,這個節(jié)日就和團圓兩個字牢牢的聯(lián)系起來。元宵節(jié)是春節(jié)之后的第一個重要節(jié)日,不管是南方北方都對這個節(jié)日比較重視,舉行很多的活動來慶祝這個節(jié)日。大家一定很好奇元宵節(jié)的來歷和習俗,現(xiàn)在就告訴你元宵節(jié)是怎么來的,都有哪些習俗。
有關元宵節(jié)來歷的說法多種多樣,有3種說法流傳較廣。
元宵節(jié)來歷傳說一
宵節(jié)是漢文帝時為紀念平呂而設。相傳呂后一系在呂后死后害怕大全旁落,密謀叛亂,宗室齊王劉囊聯(lián)合開國老臣周勃一起平定了諸呂之亂。平亂之后,眾臣擁立劉邦的第二個兒子劉恒登基,稱漢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來之不易,便把平息諸呂之亂的正月十五,定為與民同樂日,京城里家家張燈結彩,以示慶祝。從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個普天同慶的民間節(jié)日--鬧元宵。
元宵節(jié)來歷傳說二
元宵節(jié)又稱上元節(jié),是人們慶祝一年中第一次的月圓之夜。據道教的三元說,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jié),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jié),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jié)。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別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樂,故上元節(jié)要燃燈。元宵燃燈放煙火的習俗就是從這個說法來的。
元宵節(jié)來歷傳說三
元宵節(jié)起源于火把節(jié),漢代民眾在鄉(xiāng)間田野持火把驅趕蟲獸,希望減輕蟲害,祈禱獲得好收成。直到今天,中國西南一些地區(qū)的人們還在正月十五用蘆柴或樹枝做成火把,成群結隊高舉火把在田頭或曬谷場跳舞。隋、唐、宋以來,更是盛極一時。參加歌舞者足達數(shù)萬,從昏達旦,至晦而罷。當隨著社會和時代的變遷,元宵節(jié)的風俗習慣早已有了較大的變化,但至今仍是中國民間傳統(tǒng)節(jié)日,火把也逐漸變?yōu)榱瞬薀簟?/p>
自唐朝中期以來,元宵節(jié)發(fā)展成為了我國全民性的狂歡節(jié),因此元宵節(jié)是把傳統(tǒng)節(jié)日習俗體現(xiàn)得最為徹底和典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
大部分地方元宵節(jié)習俗有吃元宵、觀花燈、猜燈謎,還有擂鼓、舞龍、舞獅等活動,但南北各地風俗也有獨特之處。
吃湯圓
吃湯圓是元宵節(jié)的一項重要習俗。湯圓,又名湯團、元宵.吃湯圓的風俗始于宋代,當時的湯圓稱浮圓子,亦稱湯圓子、乳糖圓子、湯丸、湯團,生意人則美其名日:元寶.宋元元初時,湯圓已成為元宵節(jié)的應節(jié)食品,所以人們又稱它為元宵.
如今,北方叫元宵,南方稱湯圓。元宵依餡論,分有餡和無餡兩種,有餡元宵又有咸、甜、葷、素之分;按制作方法分,有手中搓制、元宵機制和竹匾水滾等諸種;按粉制區(qū)別,則有糯米面、高梁米面等。
猜燈謎
玩燈是元宵節(jié)的一個重要項目。燈謎是元宵燈節(jié)派生出來的一種文字游戲,也叫燈虎。將謎面貼在花燈上供人猜射,謎底多著眼于文字意義,并有謎格24種,常用的有卷簾、秋千、求鳳等格,已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民俗文化。中國最大的一次燈謎盛會是1979年在南京舉行的九城市燈謎會猜,設有燈謎上萬條,3天里參加的人次達兩萬多人。
賞花燈
漢明帝永平年間(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適逢蔡愔從印度求得佛法歸來,稱印度摩喝陀國每逢正月十五,僧眾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參佛的吉日良辰。漢明帝為了弘揚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宮中和寺院燃燈表佛.此后,元宵放燈的習俗就由原來只在宮廷中舉行而流傳到民間。即每到正月十五,無論士族還是庶民都要掛燈,城鄉(xiāng)通宵燈火輝煌。
元宵放燈的習俗,在唐代發(fā)展成為盛況空前的燈市,當時的京城長安已是擁有百萬人口的世界最大都市,社會富庶。在皇帝的親自倡導下,元宵燈節(jié)辦得越來越豪華。中唐以后,已發(fā)展成為全民性的狂歡節(jié)。唐玄宗(公元685--762)時的開元盛世,長安的燈市規(guī)模很大,燃燈五萬盞,花燈花樣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燈樓,廣達20間,高150尺,金光璀璨,極為壯觀。
宋代,元宵燈會無論在規(guī)模和燈飾的奇幻精美都勝過唐代,而且活動更為民間化,民族特色更強。以后歷代的元宵燈會不斷發(fā)展,燈節(jié)的時間也越來越長。唐代的燈會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兩日,明代則延長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滿族入主中原,宮廷不再辦燈會,民間的燈會卻仍然壯觀。日期縮短為五天,一直延續(xù)到今天。
燈在臺灣民間具有光明與添丁的涵義,點燃燈火有照亮前程之意,且臺語燈與丁諧音代表生男孩,因此往昔元宵節(jié)婦女都會刻意在燈下游走,希望鉆燈腳生卵葩(就是鉆到燈下游走,好生男孩)。
踩高蹺
踩高蹺是民間盛行的一種群眾性技藝表演。高蹺本屬我國古代百戲之一種,早在春秋時已經出現(xiàn)。我國最早介紹高蹺的是《列子·說符》篇:宋有蘭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見其技。以雙枝長倍其身,屬其脛,并趨并馳,弄七劍迭而躍之,五劍常在空中,元君大驚,立賜金帛。從文中可知,早在公元前五百多年,高蹺就已流行。
表演者不但以長木縛于足行走,還能跳躍和舞劍,高蹺分高蹺、中蹺和跑蹺三種,最高者一丈多。據古籍中記載,古代的高蹺皆屬木制,在刨好的木棒中部做一支撐點,以便放腳,然后再用繩索縛于腿部。
表演者腳踩高蹺,可以作舞劍、劈叉、跳凳、過桌子、扭秧歌等動作。北方的高蹺秧歌中,扮演的人物有漁翁、媒婆、傻公子、小二哥、道姑、和尚等。
表演者扮相滑稽,能喚起觀眾的極大興趣。南方的高蹺,扮演的多是戲曲中的角色,關公、張飛、呂洞賓、何仙姑、張生、紅娘、濟公、神仙、小丑皆有。他們邊演邊唱,生動活潑,逗笑取樂,如履平地。
據說踩高蹺這種形式,原來是古代人為了采集樹上的野果為食,給自己的腿上綁兩根長棍而發(fā)展起來的一種蹺技活動。
舞獅子
舞獅子是我國優(yōu)秀的`民間藝術,每逢元宵佳節(jié)或集會慶典,民間都以獅舞前來助興。這一習俗起源于三國時期,南北朝時開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據傳說,它最早是從西域傳入的,獅子是文殊菩薩的坐騎,隨著佛教傳入中國,舞獅子的活動也輸入中國。獅子是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后,和孔雀等一同帶回的貢品。而獅舞的技藝卻是引自西涼的假面戲,也有人認為獅舞是五世紀時產生于軍隊,后來傳入民間的。兩種說法都各有依據,今天已很難判斷其是非。
不過,唐代時獅舞已成為盛行于宮廷、軍旅、民間的一項活動。唐段安節(jié)《樂府雜尋》中說:戲有五方獅子,高丈余,各衣五色,每一獅子,有十二人,戴紅抹額,衣畫衣,執(zhí)紅拂子,謂之獅子郎,舞太平樂曲。詩人白居易《西涼伎》詩中對此有生動的描繪:西涼伎,西涼伎,假面胡人假獅子?棠緸轭^絲作尾,金鍍眼睛銀帖齒。奮迅毛衣擺雙耳,如從流沙來萬里。詩中描述的是當時舞獅的情景。
在一千多年的發(fā)展過程中,獅舞形成了南北兩種表演風格。北派獅舞以表演武獅為主,即魏武帝欽定的北魏瑞獅.小獅一人舞,大獅由雙人舞,一人站立舞獅頭,一人彎腰舞獅身和獅尾。
舞獅人全身披包獅被,下穿和獅身相同毛色的綠獅褲和金爪蹄靴,人們無法辨認舞獅人的形體,它的外形和真獅極為相似。
引獅人以古代武士裝扮,手握旋轉繡球,配以京鑼、鼓鈸、逗引瑞獅。獅子在獅子郎的引導下,表演騰翻、撲跌、跳躍、登高、朝拜等技巧,并有走梅花樁、竄桌子、踩滾球等高難度動作。
南派獅舞以表演文獅為主,表演時講究表情,有搔癢、抖毛、舔毛等動作,惟妙惟肖,逗人喜愛,也有難度較大的吐球等技巧。南獅以廣東為中心,并風行于港澳,東南亞僑鄉(xiāng)。南獅雖也是雙人舞,但舞獅人下穿燈籠褲,上面僅僅披著一塊彩色的獅被而舞。和北獅不同的是獅子郎頭戴大頭佛面具,身穿長袍,腰束彩帶,手握葵扇而逗引獅子,以此舞出各種優(yōu)美的招式,動作滑稽風趣。南獅流派眾多,有清遠、英德的雞公獅,廣州、佛山的大頭獅,高鶴、中山的鴨嘴獅,東莞的麒麟獅等。
南獅除外形不同外,尚有性格不同。白須獅舞法幅度不寬、花色品種不多,但沉著剛健,威嚴有力,民間稱為劉備獅.黑須紅面獅,人稱關公獅,舞姿勇猛而雄偉,氣概非凡。灰白胡須獅,動作粗獷好戰(zhàn),俗稱張飛獅.獅子為百獸之尊,形象雄偉俊武,給人以威嚴、勇猛之感。
古人將它當作勇敢和力量的象征,認為它能驅邪鎮(zhèn)妖、保佑人畜平安。所以人們逐漸形成了在元宵節(jié)時及其他重大活動里舞獅子的習俗,以祈望生活吉祥如意,事事平安。
元宵節(jié)的來歷 篇9
一、元宵燈節(jié)的由來
相傳,漢武帝時,宮中有個叫東方朔的人,個子很矮,他不僅足智多謀,風趣滑稽,而且還心地善良。宮女不管是誰觸犯了漢武帝,當皇帝怪罪時,他總上前講情,因此,宮女都對他非常敬愛。
那年臘月,下了幾天雪。東方朔去御花園折梅花。剛進園門,見一個宮女正淚流滿面地向御井撲去,他慌忙上前攔救。這宮女叫元宵,家住在長安西北山上,家里還有父母和一個小妹妹。自把她選進宮來,每逢年底歲首,她思念親人,心如刀絞。這幾日風寒雪大,她不由又想起了父母、小妹妹在家的艱辛,心想:既然不能與父母一起生活,倒不如一死。便來投井。東方朔聽了元宵的訴說。便安慰了一番,勸解了一陣,答應想辦法讓她與父母、小妹妹見面團聚。
東方朔從元宵的身世,想到宮女姐妹都有一肚子思親戀眷的惆悵,便想出了一個巧妙的計策。
這一天,他來到西北山元宵的家里,如此這般地安排了一陣,就返回長安大街賣起卦來。有人認識東方朔,知道他識天文,通陰陽,都爭著占卜求卦,所占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卦條簽語。人們非常驚慌,紛紛求問解脫的辦法。東方朔神秘地說:“正月十三下午,城里的白胡子老人們,都到城西北十里鋪大道口等候。天黑下來時,從西北方向會過來一位騎粉色銀驢的紅衣姑娘,她就是奉旨火燒長安的火神君。見到她后,父老們要跪在地上攔路哭求,方可全城得救!
人們聽了東方朔的話,信以為真,暗暗互相串連。等到夏歷正月十三下午,城里的白胡子老人們都手拄拐杖來到十里鋪等候。天剛擦黑,果然從西北方向過來一位騎粉色銀驢的紅衣姑娘,父老們一擁而上,苦苦哀求。那姑娘望著悲哀不止的父老們說:“我是領了玉帝的旨意來辦事的,火燒長安時玉皇大帝還要站在南天門上觀看,要是沒火,就是我的罪了。既承父老求情,我把抄錄的偈語給你們,你們可送到人王地主那里,讓他們想辦法吧!闭f完,扔出一張偈語,回身走了。
后來,老人們把這事告訴了漢武帝,漢武帝望望偈語,只見上面寫著:“長安在劫,火焚帝闕,十六天火,焰紅宵夜!睗h武帝念著念著,嚇得滿頭大汗,忙向足智多謀的東方朔求教。東方朔說;“聽說火神君也愛吃湯圓,我看,十五的晚上可讓全城臣民都做湯圓供奉,虔誠禱告,求火神君高抬貴手。再傳諭京都臣民一齊動手做燈,十六晚上,大街小巷,庭院屋門,都掛上紅燈,滿城點放焰火鞭炮。屆時,滿城通紅,火球橫飛,必能唬住在南天門觀望的玉帝。再把京都四門大開,讓城外的庶民百姓進城觀燈;噬、妃子、宮娥彩女,三三五五出宮去街上觀燈,混雜在鄉(xiāng)下來的那些不在劫的人中,會沾他們的光,蒙他們的福,免去災難。另外,神仙也知元宵的湯圓做的.好,可讓元宵手提大宮燈,把元宵的名字寫上,在前開道,我手端湯圓跟在后邊,穿大街走小巷,虔誠敬奉云游在長安上空的火神君,定會使她心軟下來的!睗h武帝一聽,心中大喜,就傳旨按著東方朔的辦法行事。
正月十六,日墜西山,長安城里張燈結彩,鄉(xiāng)下的百姓得了消息也都陸陸續(xù)續(xù)進城觀燈。漢武帝脫去龍袍,換上便服,在幾個近臣的保護下走上大街。娘娘貴妃,宮娥彩女,也三五成群地離開了皇宮。整個長安城,燈火通明,火球橫飛,焰火滿天,好看極了。
元宵的妹妹領著父母也來長安觀燈,當她看到寫有“元宵”字樣的大宮燈時,驚喜地高喊:“元宵姐,元宵姐!痹牭胶奥暎瑏淼礁改父,一家人團聚在一起。
鬧了一夜燈火,長安京都安然無事,漢武帝大喜,第二年正月十五照樣讓元宵做湯圓供奉火神君,十六晚上照樣全城掛燈放焰火,相傳為習。年年如此。因十五上供的湯圓是元宵做的,人們就把湯圓叫“元宵”,把這一天叫“元宵節(jié)”。這就是現(xiàn)在的十五過元宵,十六鬧花燈的由來。
二、正月十五吃湯圓的來歷
相傳,遠古時候玉皇大帝為了一統(tǒng)天下,特派灶神菩薩長駐人間了解民情,每月逢三上天回稟。有年夏歷冬月二十三日,灶神菩薩向玉帝回稟道:“人間百姓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吃的是粗茶淡飯。每日辛勤勞動,從不歇息,長此下去,我擔心庶民們會因過度疲勞累壞身體,不能生產,必將影響貢獻!庇竦勐勛嗉疵撼脊采塘疾。太白金星奏道:“大王可命衲陀祖師下凡,給百姓們吃些藥,叫他們慢慢地發(fā)起病來,自然就會休息!庇竦蹨首,使命衲陀祖師下凡照此辦理。
夏歷臘月初八早上,衲陀祖師就偷偷在百姓們的飯鍋里丟下了瘋人藥,藥一下鍋就變成大豆、豌豆、蒜苗、豆腐和肉顆顆,百姓們吃了,果真慢慢地“瘋”了起來:女的縫新衣、繡花鞋,男的殺豬、宰羊,都不想下地干活。過了臘月二十四日,瘋人藥性大發(fā)。人們就東家請人吃飯,西家邀客喝酒。到了臘月三十日中午,百姓們都拿出各種好吃的食物,圍在桌旁,全家人大吃大喝起來。從正月初一起,男女老少不光吃好的,而且整日穿紅著綠到處玩耍。有的畫著花臉,敲鑼打鼓四處游街;有的邀邀約約帶著禮品,八方去拜年。
正月十三日,灶神菩薩上天奏道:“大王,不好了,百姓們全瘋了!光吃光耍,一樣活不干,這樣下去,如何得了!庇竦勐勛啵煮@詫,即命群臣再議良策。太白金星又奏:“若要治好百姓瘋病,可令藥王菩薩設法!庇竦蹨首啵戳钏幫跗兴_下凡治理。
正月十四日晚,藥王菩薩就將百姓的夜餐變成了湯圓,里面放些芝麻、核桃、白糖等清醒劑,百姓們吃了,第二天早上瘋病全好了,家家照舊男耕女織,恢復了往常的勞動。
就這樣周而復始地延續(xù)下去,就形成了過年的習慣。
元宵節(jié)的來歷 篇10
介紹一
有一只神鳥被獵人射死。天帝知道震怒,下令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間放火。天帝的女兒通知人間,有個老人家出法子: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這三天,紅燈籠、點爆竹、放煙火。這樣一來,天帝就會以為人們都被燒死了“。天兵發(fā)覺人間一片紅光,以為是大火燃燒的火焰,就稟告天帝不用下凡放火了。人們就這樣保住了生命及財產。為了紀念這次的成功,從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戶戶都懸掛燈籠,放煙火來紀念這個日子。
介紹二
元宵節(jié)俗的形成有一個較長的過程,據一般的資料與民俗傳說,正月十五在西漢已經受到重視,漢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宮祭祀”太一“的活動,被后人視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聲。不過,正月十五真正作為民俗節(jié)日是在漢魏之后。東漢佛教文化的傳入,對于形成元宵節(jié)俗有著重要的推動意義。
介紹三
元宵節(jié)的由來有兩種,一是在漢文帝時,已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jié)。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馬遷創(chuàng)建”太初歷“時,就已將元宵節(jié)確定為重大節(jié)日。另一個說法是漢文帝登基以后文帝深感太平盛世來之不易,便把平息“諸呂之亂”的正月十五,定為與民同樂日,京城里家家張燈結彩,以示慶祝。從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個普天同慶的民間節(jié)日――“鬧元宵”。
介紹四
元宵節(jié),想必大多數(shù)的中國人都并不陌生,正月十五鬧元宵,也是我國的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在民間過元宵的習俗有很多種,元宵節(jié)的那天,來自祖國的大江南北,不同地區(qū)的人都會齊歡樂,慶元宵。元宵必不可少的當然就是吃元宵(湯圓)了,還有就是各種各樣有趣的慶祝方式,不同的民族過元宵的方式也會有所不一。
元宵節(jié)吃餃子來歷
月亮最圓滿明亮的時刻是在“望”時。什么是“望”?每逢農歷初一,月亮運行到地球和太陽之間,月亮被照亮的半球背著地球,我們看不到月亮,叫做“新月”,也叫“朔”;到了農歷十五、十六,月亮上亮的一面全部向著地球,于是我們看到了圓圓的月亮,稱為“滿月”,也叫“望”。
在不借助科學儀器的'時代,古人發(fā)現(xiàn),“望”以前月亮的“腳步”有時會比較慢,從“朔”到“望”可能要走16——17天,所以會出現(xiàn)“十五的月亮十六圓,甚至是十七圓”。在追求過年團團圓圓的大背景下,正月十五的月亮不圓,自然不算圓滿,于是,就有了正月十五先賀歲,正月十六再吃元宵的習俗。
過年要吃餃子,一是因為餃子形如元寶,人們在春節(jié)吃餃子取“招財進寶”之意;二是餃子有餡,便于人們把各種吉祥的東西包到餡里,以寄托人們對新的一年的祈望。比如年三十晚上子時吃餃子,取“更歲交子”之意,“子”為“子時”,“交”與“餃”諧音,有“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意思。正月十五吃餃子,當然取的也是賀歲之意。吃餃子是賀歲,吃元宵是團團圓圓、美美滿滿,新的一年必定也是甜甜蜜蜜、和和順順的。
渭北農村自古就不產稻米,麥面才是人們的主食。所以,到了元宵節(jié)這天,這里的人們,跟正月初一一樣,吃的還是餃子。渭北人把餃子叫“煮角子”,因為這里的人習慣把餃子包成三角形。所以就叫“煮角子”了。
中國的北方過年都吃餃子,山東也一樣,只是吃法不同。膠東過年吃四頓餃子,小年吃第一頓,三十晚上第二頓,第三頓是正月初二,第四頓是正月十五。
南北元宵餃子區(qū)別
餃子可分為南北兩派,從餃皮、餡料到做法都各有不同。
南方餃子外形細小,餃皮薄而滑溜,餡料以豬肉為主。作為小吃,你也可以加入鮮蝦、蟹黃、冬菇、木耳,煮后做湯來吃。
和南方餃子相比,北方餃子皮的厚度有2-3mm,把皮拉起來時要彈力十足,吃時滑溜煙韌,帶面粉香才是上品。包餃子時的邊位不能打褶,食時才不會太厚,肉汁又不會輕易漏出來。餡料方面則講究菜肉比例平均,要有菜有肉,比例以一比一為最好,菜少不夠香,肉多又太肥滯。肉餡要夠豐滿,這要才不易散開。
看北方餃子是否合格,第一要看外形,飽滿、四平八穩(wěn)、呈元寶狀,才叫餡多的合格之作。而在吃法上,北方餃子的搭配醬汁是蒜子醋汁,惹味又可消滯。至于那碗餃子湯,則是吃完餃子才喝的,而非南方餃子是擱湯里同上的。因為北方人認為,餃子放水煮,吃時不跟湯才原汁原味。而吃罷餃子再喝一碗煮過餃子的原湯,能幫助消化。
【元宵節(jié)的來歷】相關文章:
元宵節(jié)的來歷12-16
元宵節(jié)的來歷02-21
元宵節(jié)來歷02-24
元宵節(jié)的來歷05-19
元宵節(jié)的起源及來歷01-20
元宵節(jié)的來歷(熱門)03-20
元宵節(jié)習俗的來歷05-18
元宵節(jié)習俗及來歷05-18
元宵節(jié)燈謎的來歷05-18
關于元宵節(jié)的來歷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