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調查報告
在現在社會,報告使用的次數愈發(fā)增長,要注意報告在寫作時具有一定的格式。我們應當如何寫報告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調查報告,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調查報告1
一、留守兒童在教育方面存在的問題及成因
(一)留守兒童教育與成長中存在的問題
1.學業(yè)方面。
(1)部分留守兒童學習動機不明確或不端正
不少留守兒童把父母的獎勵作為自己學習的動力。還有一些留守兒童因為家里只有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代溝的存在使他們倍感孤獨,而學校里有很多同齡兒童和伙伴,他們希望在學校老師和同學那里得到溫暖和關懷。總之,對于留守兒童來說外在動機往往多于提高自身的內在動機,而且兒童的學習動機往往難以持久,因此部分留守兒童往往因缺少父母經常性的監(jiān)督指導,會因為貪玩或畏懼學習困難而失去學習的動機、信心和興趣。
(2)部分留守兒童所受的學習督導不力
部分留守兒童的自我控制能力差,學習自覺性不強,有些兒童還有各種學習困難,因此,除了需要學校老師的教育引導外,家長或親人的督導對其學習也十分重要。但是,留守兒童所能受到的這方面的督導比較少。一方面父母外出務工后,除了偶爾電話、書信聯(lián)系外,無法對子女進行經常性的督導;另一方面,由于不同監(jiān)護人的文化水平、教育觀念、時間安排、行為方式的不同,學習督導的方式、力度和效果也完全不同。隔代監(jiān)護人往往年齡太大,身體虛弱,沒有精力管理孩子的學習,無法對孩子進行學習監(jiān)督和指導。
。3)部分留守兒童學習成績差
在農村,留守兒童委托監(jiān)護人或者因文化水平低,或者因事務繁忙,往往無法給予留守兒童學習上的幫助,留守兒童在學習上遇到了困難,向委托監(jiān)護人求得幫助的比例很低。這使得部分留守兒童的學習問題比較嚴重,學習成績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父母外出務工尤其對年幼兒童的學習有明顯的不利影響。
2.品德方面。
留守兒童正處于樹立理想、認識人生的關鍵時期,如果不能得到父母在思想認識及價值觀上的幫助,由于父母長期遠離,無法感受父母在情感上的關愛和呵護,在價值觀念、道德規(guī)范以及行為示范方面缺乏應有的指導,加上隔代教育本身存在的許多弊端,如縱容溺愛,重物質滿足輕道德教育,留守兒童在道德評價、行為習慣上極易發(fā)生消極變化,產生人生觀、價值觀念上的偏離。主要表現在放任自流,違反校紀,小偷小摸,沉湎于網絡游戲之中,或者與社會上的問題青年糾合在一起抽煙、酗酒、賭博、搶劫等。
1[]有些孩子由于失去父母的監(jiān)管,甚至走上罪惡的深淵。
3.心理方面。
良好的家庭氛圍、和諧的親子互動對健康心理的形成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由于缺乏父母關愛,交流渠道不暢,留守兒童難以向外界表達自己真實的思想,容易形成自閉的心理。長期得不到親人關愛的留守兒童漸漸淡漠了對親情的渴望。再加上留守兒童過早過多地體會了生活的艱辛,認識到父母外出打工是生計所迫,容易產生社會不公的意識。使得他們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時容易產生偏狹的認識和過激行為。
(二)留守兒童教育與成長中的問題分析
1.社會環(huán)境因素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大潮、價值多元化的沖擊下,社會上的“金錢至上”、 “黃、賭、毒”等丑惡現象己開始由城市向農村地區(qū)蔓延。對于自制力弱、學習成績又不理想的孩子們來說,網吧、游戲廳等場所無疑是他們消遣時光的最佳去處。一些原來在學習、思想品德等各方面都還不錯的學生,由于長期沒有父母的監(jiān)督,就自覺不自覺地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他們開始逃學、曠課、不交作業(yè),以至于沾染打架、賭博、酗酒等不良習氣。
2.學校因素
“留守兒童”缺乏家庭教育,他們在學校表現出好動、調皮,大膽放肆,在受管理時,容易產生逆反心理,與教師頂撞,有些調皮的孩子在學校欺騙老師,在家里又蒙騙父母委托的監(jiān)護人,學校在教育無效時只能采取勸其退學的辦法或干脆對調皮搗蛋的“留守兒童”放任不管,有的或嚴厲管理,迫使其自動提出退學的要求,使“留守兒童”流入社會,成為“街角青少年”。另一類學生產生失落心理不愛說話,不愛交流,自卑、孤僻,給教師帶來相當大的困難。
3.家庭內部因素
家庭教育缺失是留守兒童受教育權缺損的重要因素。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任期最長的老師,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情感的培養(yǎng)、性格的養(yǎng)成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農村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的不完整或者缺失,使留守兒童的成長受到了很大的負面影響。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缺乏親情
在留守家庭中,父母長期在外,平時與子女缺少溝通,造成親情淡漠,導致父母與子女的關系相對疏遠,親情的教育功能幾乎喪失,這樣缺乏溝通和親情的關愛,親情關系直接影響到孩子的行為習慣、心理健康、人格與智力發(fā)展。由于父母不在身邊,留守兒童長期間缺乏親情的撫慰與關懷,往往焦慮緊張,缺乏安全感,人際交往能力較差。
(2)隔代監(jiān)護的不妥之處
隔代監(jiān)護即由祖輩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撫養(yǎng)的監(jiān)護方式。這種監(jiān)護方式對孩子的發(fā)展存在較多的弊端。隔代家庭祖輩對孫輩的撫養(yǎng)溺愛大于教育,感情大于理智,對孩子的心理缺乏了解和認知,習慣用自己陳舊的觀念和經驗去教化孩子,加之農村大多老人受教育程度不高,不懂得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學習方法的指導,并且有時家中農活繁忙,根本沒有時間對孩子的學習進行指導。
二、解決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的思路與對策
(一)發(fā)展農村經濟社會事業(yè),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的.產生,從根源上來講,因為長期的城鄉(xiāng)發(fā)展差距的結果。從構建和諧社會的角度出發(fā),解決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必須大力發(fā)展農村經濟。構建和諧社會,必須統(tǒng)籌城鄉(xiāng)發(fā)展。為此,要大力推進農業(yè)產業(yè)化和農村工業(yè)化,提高城鎮(zhèn)化水平。這樣,更多的農民就可以就地就業(yè),使更多的孩子可以享受家庭的溫暖與關愛。
。ǘw制改革與制度創(chuàng)新是解決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的重要保證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的存在,某種程度上是由于“不為”,而非不能。20xx年,國務院辦公廳轉發(fā)了教育部等六部委《關于進一步做好進城務工就業(yè)農民子女義務教育工作的意見》,文件中明確規(guī)定“農民工子女就學應該以流入地政府管理為主”,“以全日制公辦學校為主”。為了全面貫徹國務院文件精神,國家教育行政部門應該從實際出發(fā),在制度機制上不斷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條件,充分利用城市中小學的教育資源,讓更多的學校愿意接收農村兒童。
。ㄈ┨岣吒改笇⒆咏逃龁栴}的認識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對于孩子的影響是最大的。因此,父母應有開闊的眼界和長遠的打算,在物質條件基本滿足的情況下,多關心他們的成長與發(fā)展。因為親子關系直接影響著兒童的人格發(fā)展。許多人人認為,除智力低下和受教育機會缺乏外,兒童由于家庭環(huán)境和親子關系不良均可導致學習困難。
1、要求家長努力承擔起教子之責
目前多數農民文化程度不高,他們誤以為教育孩子是學校的事,家長只要給錢給物當好“后勤部長”就可以了。家長應該改變這些不正確的思想,樹立“子不教,父之過”的教育責任觀,明確教育子女是自己的應盡之責。即使在外地務工,也要把教育孩子的那份責任承擔起來,與學校、社會形成合力,把教育孩子的工作做好。應主動與子女的班主任加強溝通。了解子女的發(fā)展變化,共同商討教育孩子的策略和方法,這樣才不致于使“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方面出現盲區(qū)。
2、應采取多種方式,注意與孩子的溝通交流。
溝通的時間間隔越短越好,保證熟悉孩子的生活、教育情況以及孩子的心理變化;溝通中父母要明示他們對孩子的愛與厚望,希望孩子能理解他們的家境與現狀,通過溝通以了解孩子的生活、學習、情感變化。
。ㄋ模┏浞职l(fā)揮學校的教育功能,關愛留守兒童
(1)是在留守子女較多的農村地區(qū),開辦寄宿制學校。
農村中小學普遍寄宿條件很差,甚至很多沒有寄宿條件,這使得農村留守學生在家庭教育缺失的情況下,學校和教師的教育功能不能更有效的發(fā)揮。因此,政府應加大對農村寄宿制學校的投入和建設力度,不斷完善其基礎設施,讓留守兒童在群體中成長,讓留守兒童受到更多照顧與關愛,減少留守兒童受教育的斷層與真空。
。2)組織各種集體活動,使留守兒童對班集體產生歸宿感除了家庭之外,班集體是留守兒童重要的生活學習場所。除睡覺時間之外,他們約有60%以上的時間都是在學校中度過。所以,有一個溫暖團結的班集體對于留守兒童非常重要。學校應該針對留守兒童的具體情況,引導他們積極參與集體生活,這樣既可以轉移他們思念家長的注意力,又可以讓他們在集體中成長進步,養(yǎng)成團結同學,熱愛集體的良好作風。
(3)充分發(fā)揮老師特別是班主任的作用,用愛點亮留守學生的心靈
班主任和代課教師是學生在校園中接觸最頻繁也是最重要的人。讓他們感到學校就是他們的家。對于父母不在身邊的學生,作為教師,一定要給他們送去慈母般的溫暖。留守學生在師愛的沐浴下輕松愉快地學習、生活。他們在不知不覺中發(fā)現,教師就是他們的父母,學校就是他們的家。鼓勵他們積極參加集體活動多和同學一起玩,讓他們能夠感受到老師學校帶給他們的溫暖,幼小的心靈不再迷茫孤獨,這樣便有利于他們正;蚴歉玫赝瓿蓪W業(yè)。
我們相信通過國家、社會、家庭和學校各方面的努力,互相配合,積極應對農村留守兒童教育中的突出問題,方法措施得當,這些問題是一定能夠得到有效解決的,留守兒童也能和非留守兒童一樣健康、快樂、幸福的成長。
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調查報告2
1. 借助政府力量,充分發(fā)揮政府部門職能
國家應該更加重視農村留守兒童問題,發(fā)揮自身職能,為貧困地區(qū)提供教育支持,完善國家教育體制,讓每個孩子都有機會接受教育。政府要貫徹實施“三農”惠民政策,重視農村存在的問題,為早日建設美好農村和城鄉(xiāng)一體化采取積極措施,關注農村留守兒童這一特殊群體,讓孩子接受全面教育,將來為國家做貢獻。其次,國家要加強經濟建設,推進農業(yè)產業(yè)化,提高農民收入,制定惠農政策,提供更多的就業(yè)崗位。讓農村的家長可以盡量不用外出務工養(yǎng)家,這樣就有足夠的時間關愛孩子,從而減少留守兒童數量。最后,國家要加大對農村教育投入,建設教育基地,配套教育設備,投入更多的師資隊伍,不斷完善農村教育水平。及時彌補農村教育的不足,達到國家總體平均教育水平。
2. 完善學校教育,充分發(fā)揮學校教育在孩子成長中的主導作用
在留守兒童的教育中,學校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父母對留守兒童關愛的缺乏只有通過學校的幫助來彌補,學校應該義不容辭發(fā)揮其自身的主導作用,為孩子提供教育幫助。老師要掌握留守兒童的基本情況,多與孩子交流談心,多開展集體關懷活動,讓孩子們感受到必要的關愛,從而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同時,老師要定時到兒童家庭進行走訪,及時了解孩子的學習跟身心情況,還要定期跟孩子的監(jiān)護人交流,進行各方面的溝通,為開展有針對性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墊下基礎,給孩子實現全面健康成長提供一個美好環(huán)境。
3. 引起農村基層組織的重視,發(fā)揮基層組織的職能
農村基層組織應該建立農村兒童少年教育和監(jiān)護體系,兒童的教育除了靠政府、學校、家長,也離不開基層的大力支持。兒童教育是社會各階層共同的責任,村政府應該建立教育咨詢點,少年兒童教育服務中心,為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提供多方面的幫助。暑期期間,村委會可以通過邀請當地各校大學生到農村進行三下鄉(xiāng)支教活動,招募大學生志愿者到農村為孩子們提供學習的指導和各方面的交流,開展對農村留守兒童教育服務工作,為孩子提供更多的學習機會,學習更多的知識。
4.總結
農村留守兒童問題從農民工大規(guī)模涌入城市務工開始,已經持續(xù)了將近20年之久,一直沒有得到根本的.解決,阻礙了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建設。國家應該采取有力措施,盡快為農村留守兒童問題的解決提供大力幫助,爭取早日實現我國的城市化建設。留守兒童教育問題關系到數千萬兒童和上億農民工的重大問題,同時,更關系到我國農村廣大地區(qū)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問題。所以,解決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不僅是XXX的職責,也需要社會各界人士盡一份力量和一份職責,伸出援助之手。只有政府、學校、社會各界的通力合作,共同承擔職責,留守兒童教育問題才能得到根本解決。希望社會能重視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爭取為農村留守孩子提供一個美好的教育環(huán)境,讓每一個兒童都有機會接受教育,學好文化知識,實現全面健康成長,將來為國家的建設做貢獻!
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調查報告3
農村留守兒童一個特殊群體。
近幾年,我國農村出現了一個特殊群體——“留守兒童。”
所謂農村留守兒童,就是指隨著大量農村成年男女向城鎮(zhèn)轉移就業(yè),而多數人沒有攜帶子女一同前往,致使許多的農村兒童遠離雙親或單親,成為農村家庭的留守兒童,多數依靠祖父或外祖父母監(jiān)護。隨著我國農村剩余勞動力向城市轉移而在農村出現的“留守兒童”,是一個特殊的,需要高度重視和十分關注的社會群體。
留守兒童問題不容忽視……
農村留守兒童是未成年人中的一個特殊群體,他們只有因為父母外出打工后,出現臨時監(jiān)護人學習 輔導不力,生活照顧不周,親子接觸缺失等現象困難。
但已有調查表明,由于遠離雙親,缺乏來自父母和完整家庭的親情呵護,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這些留守兒童在思想道德、心理健康,尤其是家庭教育等方面的嚴重斷層或缺位,在現實生活中,由于一些外出打工的父母對留在家鄉(xiāng)的子女疏于照顧,無法認真履行監(jiān)護的職責,使孩子失去應有的安全保障,農村留守兒童被拐賣,受到意外作害,失學輟學等現象時有發(fā)生。由于缺少親情關懷和應有的家庭教育,農村留守兒童在思想、行為和心理的成長發(fā)育中比較容易偏離正常軌道。
“留守兒童”教育基本情況存在的主要問題是:
(一)學習較差,
一方面,打工父母對子女總體期待不高,調查中發(fā)現,部分農民工潛意識里認為,農村孩子學業(yè)有成的不多,將子女的學業(yè)定位在完成人年義務教育上,將孩子的定位在外出打工上。另一方面,監(jiān)護人對留守兒童學習過問甚少,與留守兒童思想觀念差異較大,存在明顯的溝通障礙,教育上弊端也較多。加之他們還承擔家務勞動和田間農活,根本沒有時間和精力去關注孩子和學習。
(二)性格缺陷。
由于外出務工的父母常年在外奔波,回家次數較少,與留守子女聯(lián)系少,對于孩子的成長缺乏足夠的關注和指導,而青少年處于情感、性格變化的轉折時期,長期與父母分離。極易使他們的性格變得內向,自卑、悲觀、孤僻,另外,在留守兒童中,放縱溺愛型家長比例較高,究其原因,主要是在家的監(jiān)護人管不了,不敢管,不會管。
(三)缺乏親情。
父母在外打工對留守兒童造成親情欠缺,是最嚴重也是最現實的問題,由于父母不在身邊,留守兒童長期缺乏親情的撫慰與關懷,往往焦點緊張,缺乏安全感,人際交往能力較差。同時,根據調查和座談情況看,大多數留守兒童表現出對家庭經濟、父母健康和安全的憂慮。不希望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且年齡越大,越表現出對家庭和父母關懷的強烈要求,對生活的滿意度,逐步降低,留守子女在人際文化、性格、生活感受、人生理想,協(xié)作求助,學習成績等方面發(fā)生障礙的比例呈明顯上升趨勢。
(四)心理障礙。
數據顯示留守兒童監(jiān)護人對他們的心理健康問題介入較少,關注不夠。中小學生正處于身心迅速發(fā)展時期。對自身變化、學業(yè)壓力、人際交往等方面有獨特的理解與認識,也發(fā)生了許多煩惱與沖突,這時,他們需要親近暢通傾訴,而監(jiān)護人又無暇顧及他們的情緒,情感變化,這種情況對他們的心理健康極為不利,引發(fā)感情脆弱,自暴自棄,焦慮封閉、缺乏自信、悲觀消極等心理問題。
(五)行為偏差,
處于義務教育階段的兒童少年,行為發(fā)生在文化程度上還處于他律階段,自律能力很差。由于父母不在身邊,兒童和監(jiān)護人之間關系特殊,只要不犯大錯,監(jiān)護人對孩子的行為一般都采取認可態(tài)度。由于缺乏及時有效的約束管教,部分留守兒童紀律散漫,存在行為偏差。調查中發(fā)現許多留守孩子在家里不聽祖輩教導,在學校道德品質較差,不遵守規(guī)章制度,經常遲到、早退、逃學、說謊、打架、欺負同學等行為,有的迷戀桌球室,網吧和游戲廳,甚至與社會上一些不三不四的成人混在一起,對留守孩子的種種行為問題,監(jiān)護人、家長、學校等方面都感到難以控制。
建立農村社區(qū)兒童少年教育和監(jiān)護體系,充分發(fā)揮農村的教育作用。兒童少年的教育歷來是家庭、學校與社區(qū)共同的責任,目前,在廣大的農村地區(qū),由于很大部分沒有建立相關的兒童少年教育組織,使農村在兒童少年的教育與成長發(fā)展方面所起的作用微乎其微,原來那種穩(wěn)定的由家長親自伴孩子走兒童少年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父母短期、長期缺位的家庭生活將越來越多。這樣,兒童少年的監(jiān)護與教育的責任就幾乎全部落在了學校肩上,但是孩子在學校的時間只有全部時間的四分之一,而其它時間大部是在家庭和社會度過的,因而,在家庭教育缺位的情況下,建立和完善農村留守兒童指導站、鄉(xiāng)村教育機構就顯得尤為迫切,同時,現在也初步具有了建立農村教育和監(jiān)護體系的可能性和基礎。
從家庭的角度看,有必要改變家長外出的方式和親子溝通方式,從調查材料可以看出,如果父母雙雙外出,則對子女學業(yè)成就的影響就比較大,但是如果有一個在家,則影響相對就要少得多,建議父母外出務工時,如果孩子已經上學,而又沒有相當的人作為監(jiān)護,最好就留一個在家監(jiān)護孩子的學習與生活,保證家庭教育完整性,這樣家長可以和學校保持聯(lián)系。共同承擔起教子責任,另外,如果父母都外出,最好把孩子帶到務工所在地上學,便于教育,如果條件不允許,則要改變與親子之間的溝通與交流方式,要注意時間上不能相距太久,保持與孩子經常性的聯(lián)系,并對孩子的情況非常熟悉。具體來說,一是在溝通時間與機會就比較多,并且具有一定的連貫性;二是在溝通的內容上,不能只學習、考試,更多的關心他們的生活心理與情感,更多的關注他們的所思、所想、所為;三是在交流溝通的方式上,除了電話聯(lián)系外,還可以用書信的方式。
呼吁全社會都來關注農村留守兒童。
農村留守兒童,是兒童群體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未來農村貧困地區(qū)脫貧致富的建設者,他們能健康成長,不僅涉及千家萬戶的幸福,更關系著全民族素質的.提高,關系著光和國家事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因此,關愛農村留守兒童,解決好這一人口城市化、勞動力轉移過程中出現的社會現象,已在為一項緊迫任務。
如此,留守兒童很難得到父或母貼身的愛和關懷,也得不到父或母的言傳真教,得不到父母在思想認識和價值觀上的幫助,在他們的意識里,父或母是一個長期漂浮的身影,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希望。他們幼小的心靈是孤獨的,他們的成長是寂寞的,他們的價值觀是模糊的。
這個時代的孤兒由于長期被托養(yǎng)或寄養(yǎng),缺少父母之愛,容易。導致心理上的缺陷,如孤僻內向,情緒消極,膽小怕事,自覺性差等,由于老人溺愛或親友疏于管教,缺少正確的價值引導,他們學習成績普遍較差,生活散漫,有的甚至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農村留守兒童調查報告05-26
關于農村留守兒童的調查報告05-30
農村留守兒童調查報告 15篇12-29
留守兒童調查報告01-07
學生留守兒童調查報告02-17
留守兒童調查報告15篇01-21
關于留守兒童的調查報告15篇04-22
留守兒童社會調查報告11-08
留守兒童培訓總結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