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乱码_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大片_最新国产免费Av网址_国产精品3级片

留守兒童調查報告

時間:2024-08-29 14:56:46 調查報告 我要投稿

留守兒童調查報告15篇

  我們眼下的社會,報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報告具有語言陳述性的特點。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對寫報告很是頭疼的,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留守兒童調查報告,歡迎大家分享。

留守兒童調查報告15篇

留守兒童調查報告1

  隨著我國社會城市化進程的加速,我鄉(xiāng)大量青壯年勞動力外出務工,留守婦女兒童成為我鄉(xiāng)農村的主體人群!傲羰亍笔罐r村實際生活人口結構性失衡,引發(fā)了農村家庭的穩(wěn)定問題、留守兒童的教育管理問題等等,這些問題嚴重影響著農村經(jīng)濟社會的和諧、穩(wěn)定和發(fā)展,阻礙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進程。農村留守婦女兒童是一個亟待關注和關愛的社會群體。破解農村留守家庭的“留守”之痛,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木葉溪鄉(xiāng)婦聯(lián)對全鄉(xiāng)11個村的農村留守婦女兒童生存與發(fā)展狀況進行調研,并結合鄉(xiāng)實際情況,通過采取召開村、組婦女之家干部座談會、發(fā)放調查問卷、進村入戶與留守婦女兒童面對面談心等方式,開展調研活動,F(xiàn)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木葉溪鄉(xiāng)位于縣境西北部,距縣城18公里,屬典型的山區(qū)地形。區(qū)域面積121.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9975畝。全鄉(xiāng)轄有11個行政村,78個村民小組,共有居民8118人,2253戶。留守婦女327人,留守兒童175人。

  根據(jù)調查情況,目前我鄉(xiāng)留守婦女有以下主要特點:

  一是在年齡特征。參與問卷調查的11個村的44名婦女中,60歲以上的一般因年齡較大、男性外出較少,留守比例較低。二是在文化程度上,留守婦女大多文化偏低,小學和初中文化程度者居多,高中文化程度只占2%。三是在留守原因上,客觀因素是需要在家務農、撫養(yǎng)子女和贍養(yǎng)老人,主觀因素是本人不想外出務工或家人不支持。

  從此次留守兒童情況調研來看,目前木葉溪鄉(xiāng)共有175名留守兒童,留守兒童父母在本省務工的占總數(shù)40%,在外省務工的占總數(shù)60%。留守兒童有88%由祖輩監(jiān)護,有12%由其它人監(jiān)護。留守兒童父母三個月回家一次的僅占3%,半年回家一次的占31%,一年一次的占43%,與兒童溝通經(jīng)常的家長占66%,偶爾的占19%,不溝通的占到15%,在外務工父母與子女的親子關系維系松散。留守兒童中學習成績優(yōu)秀的占15%;良好的占50%;一般的占35%;

  二、現(xiàn)狀及問題

  (一)留守婦女

  1、農村留守婦女成為家庭生產生活中的頂梁柱,勞動強度大,身體健康狀況不容樂觀

  留守家庭中男性外出務工后,以前男性承擔的一些責任轉落到留守婦女的肩上,使得婦女在原有社會責任的基礎上新增了一些責任。她們上有老下有小,在家中需要照顧老人和小孩,還要擔負起家中農活,在家庭生產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家中主要的青壯年勞動力和頂梁柱。被調查的留守婦女除農閑季節(jié)外,勞動強度大幅增加,勞動時間明顯變長,大約有三分之二的留守婦女表示自己身體狀況下降,體力大幅度透支。

  2、大部分農村留守婦女文化水平偏低,參政議政熱情亟待提高

  調查顯示,農村留守婦女當中初中以下文化的約占九成,高中或中專文化的不到一成。其中,初中以下文化的大部分只上過小學,少部分小學都未畢業(yè)?傮w來說,大部分農村留守婦女文化程度不高,思想觀念、認知水平低,接受新理念、新技術的能力較差,在處理婆媳關系、鄰里關系以及子女教育問題上都有很大的局限性,尤其是一些新的農村生產實用技術接受起來也有一定難度。由于文化水平低,思想僵化,參政議政熱情亟待提高。她們普遍認為參政議政是男人們的事,有的即使認識到了自己的民主權利,也僅僅停留在參與選舉層面上。

  3、大部分農村留守婦女具有與男子平等的經(jīng)濟地位

  調查顯示,農村留守婦女家庭收入主要來源兩部分,一是丈夫外出務工收入,其次是農村婦女在家務農收入。家庭總收入中,雖然丈夫外出務工能增加一部分收入,但農村婦女在家的務農收入也在家庭收入中占有相當?shù)谋壤T诮?jīng)濟支配方面,有80%的家庭收入主要由夫妻雙方共同支配或留守婦女支配。

  4、業(yè)余生活單調

  調查顯示,大部分農村留守婦女平時基本沒有娛樂活動,社會交際圈狹窄,精神文化生活單調。勞動之余的'文化生活主要是看電視、聊天、串門,打牌,而極少讀書看報、補習知識。在有煩惱時,跟丈夫、朋友、父母、公婆及其他人傾訴很少。大多數(shù)農村留守婦女由于平時忙于農活和家務活等,沒有時間參加娛樂活動,加上生活范圍較小等因素,造成了農村留守婦女精神壓力大,不能從參加文體活動中讓自己減壓。

  (二)留守兒童

  1、生活水平較低。據(jù)調查,在全鄉(xiāng)175名留守兒童中,40名留守兒童家庭生活條件困難,占留守兒童總數(shù)的23%,所在家庭人均收入低于5000元。留守兒童的每周生活費人均30元,除去吃飯花銷,留守兒童幾乎沒有零花錢。

  2、家庭教育缺失。調查發(fā)現(xiàn),留守兒童主要都是祖輩進行隔代撫養(yǎng),由于受到自身文化水平限制,無法對留守兒童的知識學習進行適當?shù)妮o導,無法擔負起撫育兒童健康全面成長的重責。

  3、親情關懷缺失。多數(shù)留守兒童每年和父親生活在一起的時間屈指可數(shù),打電話成為留守兒童與父母聯(lián)系的主要方式。由于缺乏有效溝通,導致留守兒童與其父親之間的親子關系淡漠,他們無法得到足夠的來自父母的關愛。據(jù)學校老師反映,學習不認真的往往是留守兒童,父母長期不在身邊,家長的監(jiān)管力度不夠,他們的學習就無人過問,很容易成為差等生。

  4、安全問題有待解決。留守兒童由于監(jiān)護人對兒童監(jiān)管不利,或顧不過來,或無人照管,而兒童又缺乏應變和自我保護能力,更容易遭受傷害或侵害。

留守兒童調查報告2

  近年來,隨著越來越多的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農村留守流動兒童的人數(shù)在逐漸增多。農民外出務工創(chuàng)業(yè),為農村家庭帶來一定的經(jīng)濟收入,但同時也造就了一個特殊群體——“留守流動兒童”。所謂留守兒童,就是指與父母雙方或一方分離并留守在農村的少年兒童的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流動兒童”是指農村未成年的子女不在父母身邊而在城鎮(zhèn)或在旗縣政府所在地就學,而父母又不能承擔日常管理監(jiān)護責任而產生的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

  留守流動兒童是中國長期的城鄉(xiāng)二元體系松動的一群“制度性孤兒”。一方面:他們的父母到城里打工拼命掙錢,爭取或獲得了另一種生存方式;另一方面,他們又因為在城市里,或自身難保,或無立錐之地,無法將他們的子女帶進城里,留在自己的身邊。同時為了生活或生存,他們不能夠輕易的離開自己的工作,不能輕易的離開城市,就是在這種帶不出與回不去的雙重矛盾中,留守流動兒童雖然有父母,但是他們依然不得不接受“骨肉分離”的現(xiàn)實。孩子是祖國的未來、是國家的希望,關乎整個農村教育和社會進步,現(xiàn)在是到了該“救救”留守流動兒童的時候了。

  面對著這樣的一個潛在的社會問題,奈曼旗婦聯(lián)于20xx年5月至9月期間,在全旗14個蘇木鄉(xiāng)鎮(zhèn)、1個街道辦事處、1個國有農場全面開展了農村留守流動兒童教育生活問題主題調研活動。調研過程中,通過召集全旗部分鄉(xiāng)鎮(zhèn)婦聯(lián)主席、村婦代會主任參與調研、座談,深入學校、留守流動兒童家庭了解情況,聽取各地婦聯(lián)的綜合情況匯報、填報農村留守流動兒童情況調查表、實地調研走訪等方式,對全旗農村留守流動兒童生存和學習情況進行了全面的調查。

  一、留守流動兒童群體現(xiàn)狀

 。ㄒ唬┗厩闆r

  據(jù)調查,目前,全旗共有17歲以下兒童132441人,其中留守流動兒童共有16147人,占全旗兒童總數(shù)的12.19%。留守兒童1355人,占總數(shù)的0.1%;流動兒童14792人,占總數(shù)的11.17%。其中0—6歲的留守流動兒童248人,7—12歲的留守流動兒童5776人,13—14歲的留守流動兒童2817人,15—17歲的留守流動兒童7306人。在留守流動兒童中,由爺爺奶奶照顧的有902人,由其他親人照顧的有216人,由其他雇傭人員照顧的有15029人。

  (二)監(jiān)護方式

  一是隔輩監(jiān)護。監(jiān)護人是爺爺、奶奶或姥爺、姥姥,他們是留守流動兒童的監(jiān)護主體。他們占監(jiān)護者總數(shù)的90%左右。他們的年齡大都在60歲以上,這些人絕大多數(shù)人都是文盲,或者受過極少教育。

  二是上輩監(jiān)護。監(jiān)護的主體是叔叔、嬸嬸,舅舅、舅媽,姑姑、姑父,姨、姨父等。這類監(jiān)護比例不是很大。但是,這種監(jiān)護方式存在著監(jiān)護權比較頻繁流動的問題,很不穩(wěn)定。他們有可能因為這樣或那樣的原因,如監(jiān)護人也要外出打工或者被監(jiān)護者與監(jiān)護者本人或是跟他們子女之間的矛盾沖突等等原因而更換監(jiān)護人。

  三是同輩監(jiān)護。監(jiān)護者是哥哥、嫂嫂或姐姐、姐夫。這類監(jiān)護者一般是年紀較輕,文化水平也較高,如果有就業(yè)信息或機會,他們隨時都會外出打工。所以,該類監(jiān)護者也存在著監(jiān)護權不穩(wěn)定的問題。

  四是雇傭式的監(jiān)護方式。由于父母外出打工后或者是忙于農活及生意,或者是家庭經(jīng)濟狀況較好,客觀上想為孩子成長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條件,就講孩子托管在學校周邊小飯桌叔叔阿姨家里,家長出錢,小飯桌負責人全面負責孩子日常的生活起居、學校上學及作業(yè)輔導,這種是農村留守流動兒童的一種重要被監(jiān)護方式,流動兒童以這種被監(jiān)護方式為主。

  五是監(jiān)護缺失。也就是父母外出打工后,把監(jiān)護權交付給了留守兒童自己。這類留守兒童往往除了要自己照顧好自己的生活和學習外,他們還要承擔起農業(yè)勞動力的角色—照顧好自家的農田。

  (三)旗婦聯(lián)所做的重點工作

  對留守兒童,旗婦聯(lián)已初步對全旗1355名留守兒童的基本情況、監(jiān)護人聯(lián)系電話,地址等內容建立檔案,實行動態(tài)管理。針對留守兒童實際情況,組建了200多名的“愛心媽媽”志愿者隊伍,有效開展了助教、助學、助養(yǎng)活動,全旗549名貧困留守流動兒童得到愛心人士救助。旗婦聯(lián)還積極爭取到內蒙古婦聯(lián)香港愛心人士何崇本先生助學項目。項目用于救助我旗56名貧困孤殘兒童,每年度10萬元,三年共計30萬元。為呼吁社會上更多的愛心人士加入到志愿者隊伍中來,制作了《留守兒童留守的愛》專題片,并在旗電視臺《奈曼縱橫》欄目播放。同時,在旗第四小學建立留守流動兒童家園,家園內設電子閱覽室、心理親情室、音樂繪畫室、體育活動室、周末影院等,配備了17名“愛心媽媽”,1名心理教師。家園建立以來,有50多名留守流動兒童得到社會各界的救助。

  二、留守流動兒童群體形成原因

 。ㄒ唬⿵募议L自身來看,家長的教育能力與孩子教育需求之間形成落差。外出務工的家長整日忙于打工,沒有時間與精力過問孩子的學習,對孩子的困惑、需求、交往、興趣的關注就更少了;在家里的父親或母親忙于操持家務,對孩子的教育關注僅限于讓孩子完成作業(yè),家庭教育基本處于空白狀態(tài)。留守流動兒童群體的年齡正處于身心迅速發(fā)展時期的中小學生,對學習、生活、自身的變化有太多的問題需要解決,但家庭不能充分給予他們以精神上的支持和知識上的解答。

 。ǘ⿵募彝フJ識來看,家長在經(jīng)濟收入與子女教育之間取舍失衡。為了改善家庭生活,越來越多的農民離開了土地,到城市里務工謀生。他們希望自己的生活越來越好,也希望給下一代成長提供更充裕的經(jīng)濟支持,這是形成留守流動兒童群體的主要原因。但在外出務工與子女就學、教育之間產生沖突時,他們往往選擇前者。還有現(xiàn)在大部分農民的'生活條件好了,生活寬裕了,對子女的教育也重視了,越來越多的人把自己的孩子從5、6歲開始就離開父母,送到鎮(zhèn)內或旗政府所在地讀書,交給小飯桌監(jiān)管。這其中,既有生活壓力的原因、也有教育意識的原因,但導致的結果卻是相同的,即兒童在不完整的家庭中成長,在流動—留守—流動的變動中長大。

 。ㄈ⿵膶W校教育來看,課程設置與兒童身心發(fā)展不相適應。由于家庭生活的不完整,留守流動兒童在心理發(fā)展上存在更多的困惑與問題,他們需要學校給予更多的幫助與疏導,需要通過教師、通過集體的溫暖彌補親情缺失對其人格健全發(fā)展形成的消極影響。但由于教育理念、辦學條件、師資力量等多方面的制約,大部分學校沒有開設專門的心理課程并配備專門的心理教師,也很少有組織、有計劃地對學生進行心理教育、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

  (四)社會整體發(fā)展來看,流動人口的數(shù)量不斷擴大,家庭化流動的趨勢日益明顯。但嚴峻的現(xiàn)實使務工農民無法長期將子女帶在身邊給予照顧。原因主要是戶籍制度以及與這種戶籍制度相伴而生的子女免費或低收費入學、必須在原籍所在地中考、高考等制度。農民工無法承擔子女入學的高昂費用問題、在簡陋的農民工子弟學校入學無法解決升學考試問題、各地教材的選用不同使得他們的子女在轉學后面臨兩地教育內容不能銜接的困境等問題,直接推動了留守流動兒童這一群體的產生。三、留守流動兒童群體存在的主要問題

  從調查情況看,父母外出打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家庭經(jīng)濟壓力,為留守流動兒童教育成長提供了必需的物質條件,利于留守流動兒童自立自強性格的培養(yǎng),同時也是留守流動兒童群體產生的直接原因,使留守流動兒童教育生活面臨以下不容忽視的問題。

 。ㄒ唬┘彝ソ逃笔А<彝ナ呛⒆幼畛醯膶W校,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必不可少的補充和完善。留守流動兒童的父母雙方或一方長期在外工作,留在家中的單親也忙于家務或農活,與孩子的溝通少、交流少、疏于對孩子的關愛,無法關心到子女各方面的發(fā)展情況。從調研結果看出,大多數(shù)留守兒童與他們的祖父母和外祖父母一起生活,絕大多數(shù)留守兒童是隔代監(jiān)護,這些長輩平時對孩子物質上給予的多,精神上關注的少,難以與孩子進行溝通,“代溝”問題更加明顯,溺愛現(xiàn)象比較嚴重。而流動兒童雖然和父母相隔不是很遠,但見面的機會也很少,大部分一個月只見一兩次,也缺乏科學的家庭教育知識,真正能夠和子女進行談心交流的父母較少,因而導致留守流動兒童在家庭教育方面的缺失,更重要的是親情的缺失。

 。ǘ┬睦韱栴}突出。在人格發(fā)育過程中,兒童早期的環(huán)境和家庭教育被認為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家庭教育的斷裂或缺失導致留守流動兒童心理失衡、行為失范的問題突出。與普通兒童相比,留守流動兒童特別是留守兒童在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滿足,情緒消極,在性格上表現(xiàn)為任性、冷漠、內向和孤獨。甚至還有一部分孩子由于對不良社會行為和生活方式缺乏認知能力,受外來不良社會因素影響成為了“問題孩子”。

  (三)意外傷害問題嚴重。留守流動兒童因為父母不在家或忙于生計,缺乏家庭管護,他們思想單純,自我保護能力差,很容易出現(xiàn)意外傷害事件。面臨拐騙、打架、斗毆、搶劫、交通等方面的安全隱患。由于學校與家庭之間安全紐帶銜接不上,留守兒童年幼無知,又常處于無人監(jiān)護狀態(tài),使犯罪分子有可乘之機,導致留守兒童傷人或被傷害的安全事件時有發(fā)生;還有一些南部山區(qū)的孩子,由于上學路途較遠,經(jīng)常起早摸黑趕路,也是非常危險的。特別是留守兒童的家里往往只有老人和孩子,老人防范、防護能力弱,導致留守流動兒童受到意外傷害的幾率遠遠比普通家庭兒童高出很多。

  (四)學習情況堪憂。一方面,由于留守流動兒童的父母把有限的收入投入到孩子的教育中,使得他們對孩子的學習期望過高。另一方面,受文化水平和家教知識的制約,使得他們缺乏輔導孩子學習的能力,教育引導往往不得法,特別是留守兒童的監(jiān)護人文化水平普遍偏低,重養(yǎng)輕教,當孩子在學習上遇到困難時也無法給予有效的幫助,致使留守兒童的學習得不到有效的督促和引導,學習成績不好,厭學、逃學的傾向比較明顯。

  (五)身心健康亟待關注。0—14歲的兒童正是情感、品德、性格形成和發(fā)展的關鍵時期,由于長期與父母分離和缺乏聯(lián)系,得不到完整的家庭溫暖,生活上缺少必要的關愛,加上常受到周圍孩子的歧視、排擠和欺辱等,不少留守流動兒童情緒消極,失落自卑,感覺孤單,甚至心理壓力過大,表現(xiàn)出內心封閉,情感冷漠,性格脆弱、任性、叛逆,行為孤僻,缺乏愛心和交流的主動性,形成一定的人格障礙。

  四、對策和建議

  當前,農村留守流動兒童的問題不單是外出務工人員的家庭問題或者是留守流動兒童自身的問題,更是一個全社會都不容忽視的綜合性問題;不單是一個留守流動兒童的教育問題,更是一個其自身全面發(fā)展與健康成長的問題;如果得不到及時關注和解決,家庭與社會都將會為此付出沉重的代價。因此,家庭、整個社會乃至各級政府都應該站在構建和諧社會的高度來認識這一問題,以人的生存與發(fā)展為本,采取有效措施,通過構建組織管理、職能保護、社會呵護、學校監(jiān)管、親屬監(jiān)護“五大關系”網(wǎng)絡,積極穩(wěn)妥地加以解決。建議近期解決留守流動兒童問題應該從下面幾個方面采取措施:

 。ㄒ唬┨岣哒J識,把關愛工作作為一項重要任務來抓。留守流動兒童是我國經(jīng)濟社會轉型期出現(xiàn)并將長期存在的社會群體,是最需要關注的特殊兒童群體之一。他們的健康成長,關系著兒童整體素質的提高,關系著廣大家庭、廣大群眾的切身利益,關系著新農村建設和社會的和諧與穩(wěn)定,更關系國家的未來。我們一定要站在全局和戰(zhàn)略的高度,充分認識解決留守流動兒童問題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把積極開展關愛留守流動兒童工作作為一項義不容辭的重要任務,切實擺上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的重要議程。

 。ǘ┰鷮嵧七M,全面加快新農村建設進程。發(fā)展農村經(jīng)濟,提高農村人口素質是解決農村留守流動兒童問題的根本途徑。目前,新農村建設正在緊鑼密鼓的籌劃和建設中,農村正在發(fā)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很多新農村建設的示范村、示范片都是在基礎較好的地方錦上添花更上一層樓,真正基礎差經(jīng)濟落后的地方卻沒有改變,致使新型落后地區(qū)在產生,新的不和諧在形成,致使很多地方的農民不得不繼續(xù)通過進城打工的途徑來維系家庭的生存,從而導致留守流動兒童群體和留守流動兒童問題有增無減。因此,落實黨中央的加快新農村建設任務應該堅持全面發(fā)展觀,不僅“錦上添花”,而且更要“雪中送炭”;不僅注重修道路建樓房,更應該重視辦好教育提高人口素質;不僅發(fā)展經(jīng)濟提高收入,而且關注民本民生優(yōu)化社會環(huán)境。總之,就是要建設全面和諧的新農村,最終實現(xiàn)從根本上解決農村留守流動兒童這一社會問題的目的。

  (三)強化工作機制,進一步整合社會關愛資源。關愛留守流動兒童工作具有面廣、量大、困難多的特點,需要動員各方面力量,資源共享,優(yōu)勢互補,形成齊抓共管的局面。一要依托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建立關愛工作聯(lián)席會議制度,形成“黨委領導,政府(婦兒工委)實施,部門配合,社會參與”的長效機制,同時把這項工作納入到政府有關部門及蘇木(鄉(xiāng)鎮(zhèn))年度工作考核。二要在旗縣及蘇木鄉(xiāng)鎮(zhèn)政府建立“留守流動兒童關心愛護工作委員會”,在各村設立專門的留守流動兒童工作組,在社區(qū)建立留守流動兒童教育和監(jiān)護體系,發(fā)揮社區(qū)功能。建立農村社區(qū)兒童少年教育和監(jiān)護體系。實施轄區(qū)行政負責人對留守流動兒童管護責任制,列為對學校干部考核的重要內容。明確人員、任務和責任,對每個留守流動兒童都要做到責任到人、監(jiān)護到底、關愛到位。可考慮由基層學區(qū)和共青團牽頭聯(lián)合婦聯(lián)、工會、村委會、學校共同構建農村少年兒童健康發(fā)展的教育和監(jiān)護體系。這些社區(qū)機構可由離退休教師、青年志愿者等人員構成。鼓勵和引導民間組織參與到留守流動兒童的服務工作中來,通過開展代理家長、愛心媽媽、結對幫扶等活動,招募社會上的愛心人士與留守流動兒童結對子,引導全社會重視和關愛留守流動兒童,為留守流動兒童提供健康保障、心理輔導、精神撫慰、安全知識教育等服務。三要注意發(fā)揮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在推進做好農村留守流動兒童工作中的積極作用,把留守流動兒童工作成效作為考核基層黨組織的一項重要內容。四要鞏固和完善“代管家長”等制度,加強對“代管家長”和監(jiān)護人的培訓,使他們掌握更多的心理學知識,同時要充分發(fā)揮媒體作用,加強社會各界對留守流動兒童的關注,努力構建以留守流動兒童為中心的家庭、學校、社會共同參與的三位一體的教育保護網(wǎng)絡。

  (四)學校要加強對留守流動兒童的教育和監(jiān)管,力爭形成完善的監(jiān)管機制。全旗各中小學校要對留守流動兒童登記備案,建立和完善留守流動兒童檔案。根據(jù)情況區(qū)別對待,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和管理,為留守流動兒童關愛教育提供詳實情況;要加強與代理監(jiān)護人的聯(lián)系,利用假期召開留守流動兒童學生家長會,與家長交流,使學校內外對留守流動兒童的教育影響產生合力效應;要加強對留守流動兒童的思想道德教育,不斷提高他們的法制道德觀念,不斷增強學生的遵紀守法意識;要重視對留守流動兒童心理健康教育,在學校設立“留守流動兒童心理救助中心”,聘用專業(yè)的心理輔導人員,開設心理輔導活動課,及時發(fā)現(xiàn)和疏導留守流動兒童出現(xiàn)的心理問題,及早化解心理危機,引導他們走過人生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幫助其健康和諧發(fā)展。

  (五)發(fā)揮政府主導作用,加大對寄宿制學校等的投入。針對當前雙親外出打工的中小學學生雙休日和暑假無人監(jiān)管的情況,結合“農村中小學危房改造工程”、“國家貧困地區(qū)義務教育工程”等項目的實施,改擴建一批農村中小學寄宿制學校,并不斷完善其基礎設施和各種文化投入,切實加大對農村寄宿制學校、留守流動兒童活動室、留守流動兒童家園、留守流動兒童食堂等的投入,不斷完善各項基礎設施建設,優(yōu)先滿足留守流動兒童的寄宿和參加社會、集體、文娛活動的需要,努力為他們提供良好的學習、生活和監(jiān)護條件。要加強對寄宿制學校的保障和指導、管理工作,努力達到標準化、規(guī)范化的要求。盡量為雙親在外地或親友不能有效地提供完整成長環(huán)境的農村留守流動兒童提供住宿便利,讓留守流動兒童在老師、同學群體中成長,以對缺失的家庭教育進行補償。

 。┐罅Πl(fā)展縣域經(jīng)濟,努力減少留守流動兒童數(shù)量。要積極壯大縣域經(jīng)濟,努力增加就業(yè)崗位,為更多的農民工創(chuàng)造就地、就近就業(yè)的機會使他們能夠在本地或附近找到工作,和他們的子女生活在一起。要制定優(yōu)惠政策,鼓勵外出務工人員回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讓外出務工潮變成回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潮,增加農民實際收入,減少外出務工。此外,應積極推動國家立法,采取各項有效措施,保證農村外出務工人員的未成年子女進入城市后能夠盡快入學,接受具有一定教學和管理質量的義務教育。

  兒童是家庭的花朵更是祖國的未來,他們的成長是我們全社會的共同責任。成人在家庭,成才在學校,成功在社會。惟有從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三位一體來引領好我們的孩子,這才是我們最終的期盼!

留守兒童調查報告3

  為全面了解我縣農村留守兒童現(xiàn)狀,進一步做好留守兒童工作,縣人口計生局從4月下旬以來,抽調了20名計生工作人員進學校、進村組、進農戶,下發(fā)調查問卷1024份,對全縣19個鎮(zhèn)的農村留守兒童進行了全面調查。

  一、總體現(xiàn)狀

  全縣19個鎮(zhèn)6-16周歲的學齡兒童27228人(男生14810人,女生12418人),其中城區(qū)10347人,農村16881人,13人輟學,共有留守兒童7560人,占同齡兒童27.8%。父母雙方外出打工的留守兒童3115名,父母一方外出打工的留守兒童4396名,孤兒49人。

  由于地域經(jīng)濟發(fā)展不平衡和流動人口外出打工的群體性,多數(shù)鎮(zhèn)農村留守兒童數(shù)量較多,在不包括城區(qū)留守兒童的情況下,全縣農村留守兒童6983人,父母雙方外出打工的留守兒童2783人,父母一方外出打工的留守兒童4157人,孤兒43人,占同齡兒童的41.4%、16.5%、24.6%、0.25%。回龍、永樂、木王、達仁4個鎮(zhèn)留守兒童占同齡兒童在20%以下。6個鎮(zhèn)的留守兒童占同齡兒童50%以上,鐵廠、西口、大坪3個鎮(zhèn)分別高達69.1%、68.4%、67.2%。

  全縣6758名農村留守兒童的監(jiān)護工作主要由學校和祖(外祖)父母承擔。據(jù)調查,3844人屬寄宿學校,2167人由祖(外祖)父母撫養(yǎng)或看管,458人由親戚朋友照顧,11人由社會福利機構或代理家長監(jiān)護,分別占56.9%、32.1%、6.8%、0.2%。43名農村留守兒童屬無人監(jiān)護。

  留守兒童已得到了社會各方面的關注和關愛。一是全縣92.7%中小學校已建立留守兒童檔案和花名冊,43.7%的學校建立了留守兒童心理疏導室,57.8%的學校配備了兼職留守兒童心理疏導老師,重點記錄留守兒童父母的聯(lián)系地址和電話。二是少數(shù)鎮(zhèn)已探索建立了“留守兒童服務中心”,推進“代理家長制”,如廟溝鎮(zhèn)五一村建立了留守兒童服務中心,代理家長主要由班主任、任課老師及相關人員擔任!按砑议L”一定程度上彌補了親情的缺失,溝通了學校、社會與學生家長的聯(lián)系。三是全縣56.2%的留守兒童采取全日制的封閉寄宿教育,鐵廠鎮(zhèn)94.7%的留守兒童寄宿學校,楊泗鎮(zhèn)81%的留守兒童寄宿學校,白塔中學探索留守兒童節(jié)假日封閉式管理。但由于覆蓋面不廣,社會干預力度不到位,還有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

  二、存在問題

  1.缺乏有效監(jiān)護,學習成績欠佳。據(jù)調查問卷反映,37.6%的留守兒童屬獨生子女戶,71%的留守兒童隨祖(外祖)父母生活,由于他們年齡大,對留守學生的學習輔導和監(jiān)管力不從心,3.2%留守兒童學習成績比較優(yōu)秀,60%左右的學習成績中等或偏下。調查顯示,62.8%的監(jiān)護人主要關心孩子的安全、身體、生活, 21.7%的監(jiān)護人從不操心孩子學習,58.2%的監(jiān)護人偶爾檢查或從不檢查孩子作業(yè),63.3%的監(jiān)護人很少主動與老師聯(lián)系。

  2.缺乏嚴格管教,行為習慣較差。由于平時溺愛多、管束少,不少留守兒童自我控制能力不強,行為習慣較差,在家里不聽監(jiān)護人的教導,頂撞長輩;在學校不遵守規(guī)章制度,不服從管理,有的甚至厭學、逃學,進出網(wǎng)吧、游戲室,調查顯示,60%的監(jiān)護人對待孩子曠課或逃學不與學校主動聯(lián)系,65%的留守兒童沒有良好的生活習慣,表現(xiàn)為懶惰、不講衛(wèi)生、愛講臟話、小偷小摸,早戀。據(jù)調查,85%的留守兒童對學習興趣不濃,50%的留守兒童道德行為習慣較差,表現(xiàn)為經(jīng)常課堂違紀、很少參加集體活動、經(jīng)常撒謊欺騙老師或監(jiān)護人,少數(shù)留守兒童有吸煙等不良行為。

  3.缺乏親情關愛,心理問題突出。調查顯示,有77%的留守兒童父母半年至一年回來1次,6.6%的留守兒童父母幾年回來1次,35.8%的留守兒童很少與父母電話聯(lián)系。留守兒童缺乏父母的關愛,親情失落,容易產生孤獨感,心理失衡,自信心不強。主要表現(xiàn)在性格內向、自私冷漠、脆弱孤僻或焦慮、任性、暴躁,有的出現(xiàn)逆反心理、怨恨情緒,23.4%的留守兒童不擔心父母在外安全,31.5%的留守兒童經(jīng)常與同學或監(jiān)護人發(fā)生爭執(zhí)或矛盾, 18.5%的留守兒童發(fā)生矛盾時會采取一些不恰當行為發(fā)泄,甚至危害社會。

  4.留守兒童安全難以得到保障。由于父母長期不在身邊,缺乏對兒童的安全監(jiān)管,加之部分監(jiān)護人對留守兒童的安全教育不夠,意識不強、監(jiān)護不力,導致部分留守兒童的安全難以得到保障。特別是在雙休日、寒暑假期間,脫離了學校管理回到家中,監(jiān)護人的管理難以到位,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甚至出現(xiàn)安全事故。一些娛樂場所缺乏有效管理,在互聯(lián)網(wǎng)、電視、書刊等文化轉播媒體中,庸俗、低劣、暴力、色情等腐蝕內容屢禁不止,對缺乏父母關愛、親情關愛的留守兒童具有腐蝕性和誘惑力。

  某縣農村留守兒童現(xiàn)狀調查報告某縣農村留守兒童現(xiàn)狀調查報告

  三、原因分析

  1.家庭情感教育的缺失。從教育子女的角度看,家庭、學校、社會對子女的教育缺一不可,子女缺少了家庭教育,所接受的實際上是一個殘缺的教育。調查顯示,83.8%的父母都在半年以上才能回家一次。正因為如此,父母對孩子的困惑、需求、交往、興趣關注不夠或者根本無法關注,較少與子女進行內心交流、溝通,致使留守兒童與其他兒童相比,更容易產生孤僻、自卑等心理問題, 54.6%的留守兒童發(fā)生矛盾了會憋在心里,27.7%的留守兒童在遇到困難時不會求助老師和監(jiān)護人幫助,26%的留守兒童認為社會很少關心他們,少數(shù)留守兒童成了“問題學生”。

  2.監(jiān)護的'“盲區(qū)”。從調查情況看,留守兒童家庭隔代教育占71%。由于祖輩與孫輩年齡相差一般都在50歲左右,61.6%的監(jiān)護人文化程度為小學以下和文盲,87.4%的監(jiān)護人閑暇時看電視、打牌、到處閑逛閑聊,14.3%的監(jiān)護人從不與孩子交流,46.4%的監(jiān)護人在孩子犯錯誤時會采取體罰、訓斥或置之不理。有的體弱多病無能力監(jiān)護孩子,有的同時照看幾個孫輩、精力不夠,加之缺乏科學的家庭教育知識,缺少精神、道德上的教育引導,甚至嬌生慣養(yǎng)、放任自流,隔代教育顯然力不從心。把孩子托付給親戚朋友的約占留守兒童的20.5%,由于監(jiān)護人通常把孩子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學習成績和物質上的滿足次之,而較少關注孩子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以及心理、精神上的需要。通常親戚朋友也都有孩子,由于對待不盡公平,留守兒童常常因感到自己是“外來人”而產生自卑心理。

  3.學校教育功能的制約。我縣不少學校在關注留守兒童健康成長方面已經(jīng)做了一#from 本文來自高考資源網(wǎng)http://www.gkstk.com end#些有效的探索性的工作,但由于師資力量、辦學條件、應試壓力等制約,目前有些措施仍處于起步階段。多數(shù)學校,缺乏專職的心理健康教師,不能正常開設心理課程,針對留守兒童的心理教育、生存教育和法制教育,內容少、形式比較單一,39.5%的老師沒有進行過留守兒童家訪,11.8%的學校每年僅召開1次家長會;部分學校未能將留守兒童教育工作有機滲透到課堂教學、團隊活動、課外輔導、興趣培養(yǎng)等方面,難以發(fā)揮對留守兒童的矯正、幫扶作用;在溝通聯(lián)系上,時效性不夠,在學校、教師與留守兒童家長之間,聯(lián)系渠道不夠暢通,不利于形成家、校教育的合力。

  4.社會綜合因素的影響。一是全縣關愛留守兒童的網(wǎng)絡體系尚未形成。目前我縣針對農村留守兒童開展的各類關愛活動,缺少明確的牽頭部門和有效的工作機制,未能形成全面覆蓋的網(wǎng)絡體系,沒有形成齊抓共管的良好社會氛圍。二是社會資源的整合不夠。由于宣傳引導不足,社會各界對留守兒童的重視、支持、參與的程度不夠。三是學校周邊環(huán)境的負面影響大。在農村集鎮(zhèn)學校周圍,仍有一些網(wǎng)吧、游戲室,進入的有不少的是留守兒童,極易產生負面作用。

  四、幾點建議

  關愛留守兒童,保證他們健康成長,應該成為家庭、學校、社會共同關心,方方面面協(xié)同配合的一項社會系統(tǒng)工程,F(xiàn)結合我縣各地已經(jīng)開展的工作,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ㄒ唬┘彝シ矫

  1.慎重選擇。父母外出打工要三思而后行,多考慮孩子的健康成長。如果家庭經(jīng)濟確實困難,可讓文化程度稍高的一方留在家中監(jiān)護子女,一般以母親為主,母親心細,有耐心,孩子更愿意與她們交流。父母都外出務工的,如果條件允許,可讓其在打工地接受義務教育。

  2.定期聯(lián)系。在外打工的父母,一定要及時了解子女的近況,一方面通過電話定期與孩子進行交流溝通,讓孩子感到父母的關愛,家庭的溫暖,另一方面向老師和監(jiān)護人及時了解孩子學習生活等方面的情況。

  3.尋找“代理”。倡導和完善“代理家長”制,如果家庭經(jīng)濟確實困難,需要父母雙雙外出務工而祖父母又沒有能力照看孩子的,父母可在親戚朋友中為孩子尋找“代理家長”。“代理家長”既可以輔導孩子學習,又能夠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對孩子進行思想道德教育。

  (二)學校方面

  1.要完善留守兒童檔案。全縣各學校在新學期學生報到時,及時將留守兒童父母外出情況和家庭成員情況逐一進行登記。要建立“留守兒童”檔案,記錄“留守兒童”的個人情況和監(jiān)護人的情況,準確掌握留守兒童的個人信息,為有針對性的開展教育和管理工作創(chuàng)造條件。

  2.要強化幫扶工作。在中小學校普遍實行教職工結對幫扶或學生結對幫扶留守學生制度。要建立“留守兒童之家”“留守兒童服務中心”,使留守兒童體會到家庭的溫暖。建立健全教師家訪和與留守兒童談心制度。定期召開幫扶教師、留守兒童、監(jiān)護人座談會,引導留守兒童健康成長。開設親情電話,讓留守兒童的父母知道校長、班主任等老師的電話,加強學校、家長和孩子之間的聯(lián)系和交流。

  3.要強化有機滲透。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強化留守兒童的品德教育和行為習慣的訓練,組織留守兒童廣泛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為留守兒童營造一個寬松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在學校舉辦活動中,多把機會留給留守學生,讓留守兒童在體驗中學會自我管理、自我保護、自我生活,幫助他們走出自閉的心理障礙,幫助他們改正不良的行為習慣,樹立正確地人生觀和價值觀。

  4.要強化心理健康教育。學校要創(chuàng)設條件開設有針對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課、心理咨詢室、咨詢信箱,建立心理咨詢輔導站。特別是班主任要及時發(fā)現(xiàn)孩子的心理問題,與有心理障礙的學生及時進行交流,排除他們心理上存在問題,幫助他們養(yǎng)成健康的、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

  5.要強化家長學校功能。要充分利用各學校建立的家長學校平臺,不斷創(chuàng)新家長學校機制。要通過培訓班、座談會形式,對留守兒童監(jiān)護人介紹一些教育孩子的常識,讓他們了解孩子的各種情況,更好的引導和教育孩子。同時,要充分的利用春節(jié)、農忙等外出務工人員返鄉(xiāng)的“黃金季節(jié)”,舉辦“留守兒童”家長會,積極開展留守兒童家長及監(jiān)護人培訓工作等,幫助留守兒童家長更新家教觀念、學習掌握科學的家教知識和方法,共同研究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

 。ㄈ┱矫

  某縣農村留守兒童現(xiàn)狀調查報告各類報告

  1.引進項目,增加本地就業(yè)崗位。政府應繼續(xù)強化招商引資力度,大力發(fā)展“草根”經(jīng)濟,促進企業(yè)在本縣上項目,使農民工能夠就近工作。制定優(yōu)惠政策,鼓勵外出務工人員回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增加就業(yè)機會,就地“消化”農村剩余勞動力,增加農民收入。這也是從根本上解決留守兒童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2.加強整治,凈化校園周邊環(huán)境。建立完善留守兒童保護管理制度,政府應加大校園周邊游戲廳、歌舞廳、網(wǎng)吧等場所的整治力度,常抓“掃黃打非”工作,整治向學生兜售有害卡通畫冊、淫穢書刊等不法行為。派出所定期于學生下晚自習后在校園周邊巡邏,發(fā)現(xiàn)情況及時制止和處理。

  3.加大投入,改善農村辦學條件。加快推進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發(fā)展農村學前教育,是解決留守學生教育行之有效的辦法。要讓留守學生得到更好的教育,政府必須進一步加大對農村教育的投入力度,適當擴大寄宿制宿舍、食堂建設和師資力量的配備。力爭通過幾年的逐步投入,逐步實現(xiàn)所有雙親在外打工的留守兒童都能寄宿,使留守兒童有一個真正的“暫時的家”。

  4.各方參與,發(fā)揮各部門的職能作用。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成長問題需要全社會的關注參與,齊抓共管。要健全完善全縣農村留守兒童關愛工作領導小組,進一步明確婦聯(lián)、團委、關工委,教體、衛(wèi)生、公安、民政、財政、文廣、農業(yè)、司法、人口計生等部門單位的職責,加強農村留守兒童的統(tǒng)一管理和領導,保證各項工作全面落實到位。

  5.落實留守學生管理的領導責任。各級黨委、政府要加強對留守兒童教育和管理的領導,要建立組織、剛化措施,扎實開展留守兒童工作。要充分發(fā)揮村(居)基層組織作用,建立村組干部對留守學生教育和管理的責任制,建立村家教咨詢站、家教服務站。要建立特困生資助制度,多方籌集資金,建立貧困學生基金會,廣泛開展捐資助學活動。建立健全檢查考核機制,把留守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納入各級政府考核的重要內容,力爭通過3-5年的努力,實現(xiàn)農村留守兒童“學業(yè)有教、監(jiān)護有人、生活有助、健康有保、安全有護、活動有地”的工作目標,真正實現(xiàn)農村教育事業(yè)的健康快速發(fā)展。

留守兒童調查報告4

  摘要:

  本文以田野調查為基礎,選取云南省大理市洱源縣鳳翔村當?shù)氐镍P翔幼兒園、鳳翔中心完小和鳳翔一中三所學校中的留守兒童為調查對象,對鳳翔村留守兒童的生活狀況、心理狀況、學習成績、家庭教育情況及家庭受教育情況進行調查研究,以獲得有效的數(shù)據(jù),為解決鳳翔村留守兒童問題提供一些切實可行的建議,期望能為鳳翔村的留守兒童健康成長做一點貢獻。

  鳳翔村位于云南省西部,洱源縣西南方向,東鄰右所鎮(zhèn),西靠煉鐵鄉(xiāng),南接大理市花甸壩,北鄰茈碧湖鎮(zhèn)。該村常住人口98%以上都是白族,是一個典型的白族村落。這里位于亞熱帶高原山地氣候帶,氣候干濕分明,經(jīng)濟主要以農業(yè)生產為主。鳳翔村共有三所學校,其中幼兒園、小學、初中各一所,它是鳳羽鎮(zhèn)在校人數(shù)最多,教育最發(fā)達的地方。早在20xx年鳳羽鎮(zhèn)就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zhèn)”,但是旅游業(yè)在這里的發(fā)展非常緩慢。

  一、調查概況

  各學校整體概況:

  (1)鳳翔幼兒園:學生共118人,留守兒童52人,占44%;漢族3人,其余都為白族。生源主要來自鳳翔村,只有極少數(shù)來自周圍的村,比如源勝村。

 。2)鳳翔中心完。簩W生共322人,留守兒童142人,占44%;彝族1人,其余都為白族。生源基本來自鳳翔村,只有少數(shù)來自周圍的村。(3)鳳翔一中:學生共1107人,留守兒童688人,占62%,其中鳳翔村共191人,留守兒童91人,占48%。學校學生98%以上為白族。生源來自鳳羽鎮(zhèn)各個村,其中鳳翔村學生人數(shù)最多。

  2.鳳翔村外出務工人員情況鳳翔村屬于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經(jīng)濟發(fā)展相對落后,農民的經(jīng)濟收入水平低(年均收入3000~4000元),生活相對貧困,加上農村人多地少,出現(xiàn)大量剩余勞動力。由于以上原因,這些大量的剩余勞動力逐漸向經(jīng)濟相對發(fā)達的縣城、市區(qū)、省城方向流動。筆者根據(jù)調查了解到,鳳翔村自20xx~2010年這十年間外出務工人員最多,20xx年以后,外出務工人員有所減少。如今,鳳翔村依然存在很多的空巢老人和留守兒童。

  3.留守兒童與父母相聚交流情況在我所調查的28名留守兒童中,有20名學生的父母只有過年才會回來;剩下的8名學生父母一般是2~3年回來一次,最久的是4年回來一次。他們與父母的交流非常少,基本只有電話聯(lián)系。這些學生的父母大部分都在省內打工,只有3名學生的父母在省外打工。獨生子女只有幼兒園的5名學生和1名初三學生,其余的家里都有2~3個孩子。

  4.家庭成員受教育情況筆者通過調查了解到:爺爺奶奶輩的受教育程度一般為沒受過教育或只有小學及初中水平,其中小學學歷的最多,占68%以上,初中學歷者最多,占67%以上。家庭成員總體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5.留守兒童與非留守兒童的不同留守兒童與非留守兒童最大的不同就是前者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留守兒童的父母不在身邊,一般都是爺爺奶奶帶,而爺爺奶奶的`受教育程度和精力有限,他們不能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也不能在學習上幫助到孩子;爺爺奶奶只能滿足孩子在物質上的需求,照顧孩子的生活起居。這使得留守兒童相對于非留守兒童無論是在生活上還是學習上都普遍較差。

  二、個案分析

  (1)A同學,男,13歲,是一個很有個性的男孩子,對陌生人卻顯示出一種很靦腆的感覺。他的爺爺奶奶都是小學文化程度,爺爺在20xx年患高血壓,不能出去干零碎的活,只能依靠他奶奶做點繡花的活掙點錢補貼家用。據(jù)他爺爺介紹,孩子的爸媽在8年前就雙雙出去打工了,先是到浙江工作了4年,后又轉到昆明工作,他們出去的這8年,就只回來過兩次。孩子在父母出去前非常聽話,學習也比較用心。但在父母出去后,他就變了一個樣,非常調皮,還結交了一些不愛讀書的孩子。

 。2)B同學,女,14歲,現(xiàn)就讀于鳳翔一中初三年級,有一個姐姐在外面打工。B同學是一個各方面都很優(yōu)秀的孩子,在學校,她是老師和同學們眼中的優(yōu)秀學生,在家里,她是親人眼里孝順、善良的好孩子。在與她的對話中,我可以感覺到她很想念自己的爸爸。因為早在六年前她的父親就去麗江打工了,一年只回來一次;而她的媽媽由于身患疾病,一直臥床在家,所以她基本上是由奶奶照顧。

 。3)C同學,女,13歲,現(xiàn)就讀于鳳翔一中初一年級,有一個同父異母的妹妹。C同學的父母在她1歲時因為感情不和離婚,之后一直跟著爺爺奶奶生活。她的父親在劍川打工有7年多了,母親在昆明,一年回來看她一次。C同學與父母交流非常少,她說跟爸爸不是一個世界的,也不想與他交流。當我問到她想不想考大學的時候,她的回答是:不想。聽她的爺爺介紹,C同學的性格比較暴躁,不愛整潔,有亂花錢的壞習慣。他們都是鳳翔村留守兒童中的典型例子。在我調查的所有留守兒童中,只有30%的孩子較優(yōu)秀,其余的70%都存在成績差、自控能力差、生活自理能力差、性格怪異等問題。

  三、問題與建議

  1.存在的問題在鳳翔村,留守兒童非常普遍,而且呈逐年增加的趨勢。筆者通過調查發(fā)現(xiàn)鳳翔村的留守兒童主要存在以下三類問題:

  ①缺乏父母的陪伴,對父愛母愛有強烈渴望。缺少父母的陪伴,孩子會因此缺乏安全感,這可能會導致孩子形成孤僻、多疑、情緒不穩(wěn)定等不利于孩子成長的性格。

  ②心理問題得不到及時疏導。留守兒童因為父母不在身邊,當遇到心理上的問題沒有人傾訴,久而久之,可能會造成孩子有過激行為或尋找不健康的心理寄托方式,影響孩子的正常生活與學習。

 、廴狈τ行У募彝ソ逃H藦囊怀錾紫冉佑|的就是家庭教育,而且人們在家里的時間遠超于在學校的時間,學校教育永遠不能代替家庭教育。因此,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往往會影響人的一生。

  2.建議針對鳳翔村留守兒童普遍存在的問題,我經(jīng)過思考分析,提出以下四點應對措施:

  ①應完善國家相關法律,依法推動留守兒童權益保護工作。

 、谟烧雒,制定貧困地區(qū)經(jīng)濟發(fā)展策略,大力發(fā)展旅游業(yè)及優(yōu)勢產業(yè),從而增加更多的就業(yè)機會。

  ③政府與學校共同合作,制作關于陪伴孩子成長的宣傳冊發(fā)放到年輕父母和適婚青年手中,并定期舉辦相關教育活動,從而提高村民的家庭教育意識。

 、艽罅ν七M寄宿制學校建設,關注留守兒童的身心健康。留守兒童問題在中國普遍存在,尤其在經(jīng)濟不發(fā)達地區(qū)。鳳翔村是一個典型的白族村落,由于交通不夠便利,這里的經(jīng)濟發(fā)展一直比較緩慢。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人們的物質需求和精神需求也在增長。為了獲得更好的生活,他們逐漸向縣城、市區(qū)、省會等經(jīng)濟發(fā)達的地區(qū)轉移,孩子卻被迫與父母分離,留守在家里。

  由于父母長期在外,留守兒童非常渴望父母的陪伴和愛。孩子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必然會出現(xiàn)因留守帶來的種種問題。由此,父母一定要深刻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多站在孩子的角度為孩子考慮,多陪伴孩子,讓他們能夠健康成長。同時,國家和政府也要為我國的留守兒童多做一些努力,出臺相應的政策,以減少留守兒童的出現(xiàn)。

留守兒童調查報告5

  隨著我國經(jīng)濟的發(fā)展和城鎮(zhèn)化進程的加快,越來越多的農村青壯年為了生計進入城市打工,因為他們受一系列客觀條件的限制,無法將自己的子女帶到城市就學。所以在我國廣大農村也隨之產生了一個特殊的未成年人群體——農村留守兒童。我與一些同學一道,在7月上中旬來到了湖南省吉首市鳳凰縣臘爾山鎮(zhèn)的部分行政村以及貴州省銅仁市松桃縣正大鄉(xiāng)塘邊村等地進行實地調查,對這些地方的整體面貌進行了一些了解。我個人重點關注了當?shù)亓羰貎和囊恍┣闆r,主要是教育與生活方面。

  一、 教育方面

  (一)學校教育情況

  湖南鳳凰縣臘爾山鎮(zhèn)屬于丘陵低山地帶,西與貴州省接壤,屬于少數(shù)民族聚居地區(qū)。由于自然原因,當?shù)嘏c外界相對閉塞,交通不便,經(jīng)濟落后。據(jù)了解,這些地方的大量外出務工人員的主要輸入地為珠三角及長三角地區(qū),在地理上與本地相距較遠,留下老人孩子在家,一年也難得見上一面。另一方面由于當?shù)卮蠖鄶?shù)家庭都有3~5個孩子,故這些留守兒童的教育及生活問題就成了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當?shù)貙W校數(shù)量不多,且許多是由外面援建的,校舍、物資等方面的很陳舊落后。

  (1)學費負擔:根據(jù)我國的法律、政策,小學教育階段是免收學雜費的。我在一條公路上看到一張“板拉學校”的“代收費”收取公示,其中一、二年級一學期85元,三年級105元,四年級100元,五年級114元,六年級103元。按照當?shù)赝獬鰟展と藛T的收入水平,這種費用負擔應該還是可以承受的,但考慮到每個家庭孩子的數(shù)量,很多家長仍會感覺到極大的經(jīng)濟壓力。

  (2)上課情況:在鳳凰縣臘爾山鎮(zhèn)流滾村民建學校設有一至六年級,每個年級開設一個班,每個班的人數(shù)為20到50不等。據(jù)校長介紹,這在當?shù)匦W的規(guī)模算是比較大的了。另外,有些學生因為上學路途遙遠,往往要翻山越嶺,所以碰上惡劣的天氣,很多學生就無法或者不愿去學校上課,甚至有些頑皮的學生經(jīng)常無故曠課,這就導致實際上課人數(shù)的相對不確定性,給學校對學生的管理造成了很大的難度,無法面面俱到。在課程設置上,學校設置了語文、數(shù)學、品德、音樂、體育等課程。在山都村山斗小學,一共才幾十名學生,就有兩間教室。

  (3)師資力量:民建學校只有幾個老師,主要靠校長負責日常事務,同時還要負責幾個年級的課程。在每年暑期,在湘西大部分地區(qū)都會有來自全國各地的大學生支教團,給這些小學帶來了新鮮的血液與活力。但這畢竟不是長久的解決之道。民建學校由社會捐建了一間圖書室,叫“遠方圖書室”,但據(jù)我的實地查看可以發(fā)現(xiàn),這間圖書室基本成了擺設,因為里面布滿灰塵。我認為這首先是因為里面的圖書并不豐富,對孩子不夠形成強大的吸引力;再者這里的許多孩子都沒有培養(yǎng)閱讀的愛好與習慣,課外時間極少用于閱讀。師資薄弱是困擾教育發(fā)展的最主要因素,各方都應予以足夠的關注與幫助。

  (4)安全教育:民建學校的教室墻壁上雖然貼著“不準下河游泳”、“不準下課竄馬路”之類的“六不準”行為守則,但我在調查期間經(jīng)?吹綄W生坐在教學樓二樓的走廊欄桿上,甚至還有學生從二樓爬到旁邊一樓的`屋頂上,其間身體直接懸在半空中,看得我出一身冷汗。學生中午下河游泳也是常有的事。根據(jù)上述情況,我認為學校的安全教育雖然表面上有,但落實起來難度相當大,在安全教育方面的理念也沒有上升到足夠的高度。

  (二)家庭教育情況

  從教育科學的角度來看,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亞于學校教育,尤其在孩子的幼年階段,家庭教育的地位甚至超過了學校教育,因為它屬于孩子培養(yǎng)的基礎階段,直接影響孩子今后的學習與成長。遺憾的是,在我的走訪與調查中,我發(fā)現(xiàn)這些貧困落后地區(qū)的家庭教育幾乎是空白狀態(tài)。我總結了幾點原因:第一,由于大多數(shù)孩子屬于留守兒童,父母都出門打工,他們對子女的教育也就基本無從談起;第二,農村勞動力外流,留守的老人由于繁忙的勞作,無暇顧及對孩子的教育;第三,由于計劃生育政策的不到位,很多家庭有多名孩子,導致一些家庭對孩子“不在意”;第四,人們對于孩子的教育,要改變“孩子交給學校就萬事妥當”的想法,觀念比較落后。

  二、生活方面

  (一)衣食住行。

  物質是第一性的,意識是第二性的。農村留守兒童的物質生活狀況直接體現(xiàn)和影響了他們的身體發(fā)育與長遠發(fā)展。山區(qū)孩子在衣食住行方面是怎樣的現(xiàn)實情況呢?我主要在貴州銅仁松桃縣個別地區(qū)對此做了一些訪問與了解。

  在服飾穿著方面,雖然當?shù)赜泻芏嗌贁?shù)民族,隨處可見一座座苗寨坐落在山腳,但很難見到身著民族服飾的人。我問一個小學高年級的苗寨同學她們是否經(jīng)常穿著苗服,她的回答是:“家里有苗服,但我們幾乎從來不穿。”伴隨著經(jīng)濟與文化的交流,這里的服飾風格與其他地方并無二致。但孩子們所著服飾大都比較陳舊而且數(shù)量有限,并且社會捐助的衣物也不在少數(shù)。日常飲食方面,這里的狀況是令人擔憂的。首先由于風俗習慣,這里是一日雙餐,第一餐上午九點,第二餐下午六點。留守兒童處于生長發(fā)育的階段,對食物的需求應當是比較大的,所以我看到很多小學生中午會帶一點干糧到學校吃。另外還得考慮營養(yǎng)搭配的問題。我在貴州松桃縣正大鄉(xiāng)塘邊村的一戶馬姓苗家進行了一天的生活體驗,發(fā)現(xiàn)他們在這方面做的是不夠的。當?shù)厝藷崆楹每,所以在接待我們的時候會做一些雞蛋、肉食,但是據(jù)我了解,平時餐桌上是見不到這些的。在吃飯的時候,家里的小孩也從不揀葷的吃,以示對于客人的尊敬,F(xiàn)全國都在下力氣解決貧困地區(qū)留守兒童的“餐桌問題”,這的確是非常必要的,而且有待深入和廣泛。除了吃飯之外,飲水也存在許多弊病。那邊的山區(qū)飲用水都是直接從井里打出引用,雖然當?shù)丨h(huán)境保護比較好,水質也不錯,但飲用水沒有經(jīng)過任何消毒措施,有害物質、微生物都沒有被消滅,這對健康無疑是一大隱患。第三就是家庭住所的條件。我所走訪的苗寨大都年久失修顯得相當陳舊,家庭衛(wèi)生狀況也不好。當?shù)氐膸毡橛蓛蓧K長木板搭建,旁邊為牛欄、豬舍,蚊蟲叮咬厲害,衛(wèi)生狀況極差。最后是出行問題。當?shù)貛缀跻姴坏接不访,大多為崎嶇的小山路,尤其在我所調研的這一塊,連摩托都走不了,故沒有交通工具一說。孩子上學都要經(jīng)過一兩個小時的山路行走,其中蘊藏著巨大的安全隱患。

  (二)娛樂活動。

  身處湘黔邊境的大山深處的孩子們跟城市孩子們有著完全不一樣的童年。最直接的體現(xiàn)就是玩具上。我在那里的小學看到很多孩子在課余的時候在玩滾鐵環(huán)游戲。在富裕一點的農村,類似這些“土玩具”也幾乎絕跡了,我小時候就玩過這些,但現(xiàn)在,也只有在這些落后的地方才能看到。我不是說這樣的玩耍方式不好,我想說明的是,從這一方面來看這里的孩子課余活動是很單調的。所以,很多孩子去水邊釣魚捉螃蟹、甚至下水游泳。我們志愿者給臘爾山民建學校的小朋友帶去了一些毽子、跳繩之類的活動器材,孩子們拿到后都玩得起勁。

  (三)社會交往。

  社會性是人的本質屬性,所以每個人都有與之相關的社會聯(lián)系。而形成這一聯(lián)系體的途徑就是與周圍的人、與其他各種不同的人進行交往。農村的孩子一般都比較害羞,不善于表達、傾訴,容易形成自卑、自閉的心理。我在調查中了解到一些情況,倒是與之前的印象有一些小的出入。我接觸到的孩子,很多其實是很大膽很開朗的,反應快,說話也大方。后來我才知道,因為我去的地方每年都會有許多外面來的愛心人士、支教志愿者,所以他們對于我的到來并沒有什么陌生的感覺。但也不盡然,部分孩子還是表現(xiàn)的很羞怯的。另外了解到的一個很重要的情況就是,這邊小學高年級的學生就開始配置了手機,到初中就基本普及了。這是在外謀生的父母與孩子保持聯(lián)系的最好方式,也是他們感情寄托的重要途徑。所以總的來說,雖然與外界交流的頻繁擴大了山區(qū)學生的社會交往范圍,但這還是不夠的,比如與家人感情交流的偏少、交往人群單一等等。

  以上就是我暑期調研了解到的一些情況,由于時間、資金及經(jīng)驗、水平的限制,很多方面都做得不足,但仍然是有所收獲的。

  據(jù)國家統(tǒng)計局估計,20xx年全國15歲以下的留守兒童人數(shù)約有1000萬人左右,而且種種跡象表明,這個數(shù)字也大有逐年增加之勢。據(jù)全國婦聯(lián)統(tǒng)計,20xx年全國留守兒童的人數(shù)約為5800萬,其中14歲以下的留守兒童超過4000萬。目前,留守兒童占全部農村兒童總數(shù)的28.29%,平均每四個農村兒童中就有一個多留守兒童。據(jù)調查,四川、安徽、河南、湖南、江西、貴州、廣東這7個省份的農村留守幼兒數(shù)量都超過100萬。留守兒童的生存與教育狀況,已經(jīng)成為一個社會問題。從我所做的小調查來看就可見一斑。這一社會問題已經(jīng)引起了政府部門、學者、輿論界與社會的高度關注。

  作為一名大學生,我們要積極關注基層,了解社會狀況,關心社會弱勢群體。在不斷學習的基礎上,還要注重實踐,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對于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及生活狀況的調查活動,讓我對社會基層、貧困地區(qū)的面貌有了最直觀最細致的認識,這是在學校無法達到的。調研過程中經(jīng)歷的艱難與感動,也讓我個人更加堅強和成熟。我也將持續(xù)關注農村留守兒童的生存與教育狀況這一社會問題,進一步深化認識。總之,這次調研雖然不能得出重大成果,但仍讓我獲益匪淺,可謂意義重大。

留守兒童調查報告6

  調查資料:農村留守兒童

  調查時間:20xx年8月—20xx年6

  調查目的:透過對農村留守兒童狀況的調查,對問題的分析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見。

  調查地點:鎮(zhèn)雄縣場壩鎮(zhèn)摩多小學

  調查方法:教學工作參與、走訪、訪談

  隨著農村父母離鄉(xiāng)進城打工、經(jīng)商人數(shù)的增多,農村兒童留守農村而無人照管的人數(shù)也在不斷增多,調查顯示:我國有1.2億農民常年在城市務工經(jīng)商,產生了近20xx萬留守兒童,其中14歲以下占86.5%.他們失去父母庇護,身心、學習、成長都面臨著失管、失教和失衡,由此引發(fā)了諸多社會問題,同時,也引起了社會各界對這個群體的關注。20xx年8月底到20xx年6月底,我們到了鎮(zhèn)雄縣場壩鎮(zhèn)摩多小學進行為期接近一年的頂崗實習支教生活。在這段時間中,我們在平時休息的過程中走訪了一些家庭,對農村留守兒童也有了一頂?shù)牧私!結合此次調查,現(xiàn)對農村“留守兒童”問題的現(xiàn)狀、成因及對策,提出如下調查意見。

  一基本概況

  我們實習的地方是相對較貧困的農村地區(qū)。這個地方生活條比較艱苦,自然環(huán)境也較為惡劣,人民的生活水平不高,很多人為了改變這中現(xiàn)象,在社會經(jīng)濟日益發(fā)展的這天,年輕人紛紛外出到沿海發(fā)達地方打工。在這些外出打工的年輕人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上有老,下有小”的這一類型!年輕人外出大工就把家里的孩子留給父母和親戚來照顧!這就是大部分“留守兒童”的來源!

  我所教的班有96個學生,其中就有30多個孩子是“留守兒童”。這些孩子差不多都是班里的問題學生!學習成績普遍偏差、作業(yè)常常不按時完成、有孤獨感和失落感的傾向,不愿與其他同學和小朋友交流、有嬌縱、任性等壞脾氣……

  二農村留守兒童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

  我們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這些孩子由于父母長年在外務工,留守在家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親戚朋友作為臨時監(jiān)護人,由他們照管孩子的一切,當然其中還存在家中無人看管的現(xiàn)象。根據(jù)留守兒童家庭狀況,家庭環(huán)境及臨時監(jiān)護人的文化素質,年齡等諸多因素的影響,留守兒童問題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

 。1)無能為力,只管“吃”的放縱型。

  這部分兒童主要是在那些生活條件差、監(jiān)護人監(jiān)護潛力低的家庭。這些人群年老、體弱、文化低、見識少、負擔重。他們由于家境不富有,在家得種一大家人的田地、喂養(yǎng)豬牛等,他們天天忙于農活,根本就無暇顧及孩子了。他們僅僅對孩子煮煮飯、洗洗衣而已,個性到了農忙季節(jié),連吃飯都顧不上,很多孩子就得自己煮飯或挨餓。許多孩子還承擔起家里全部家務事,有時,連幾歲地孩子也得下地干活兒。至于如何教育孩子,對于“聽話”的孩子很滿意,不聽話的孩子只是說說而已。關心學習更無從談起。對于孩子心里想的什么?需要什么?有什么感受?都一概不知或是根本沒想到要關心。其實,這一現(xiàn)象在留守兒童家庭里普遍存在。他們的父母忙于掙錢,自己和祖父母忙于農活、家務,對自己的教育、成長都無人關心,使自己本應得到溫暖、關愛的童年變?yōu)椤霸缡斓拇笕恕薄?/p>

  (2)隔代教育,只顧“給”的溺愛型。

  很多留守兒童都是獨生子女,父母不在家,由公公婆婆看著。由于代溝所致,爺爺奶奶更心痛孩子,在家里各方面都給予“關愛”,常常是孩子要什么就給什么,寧愿自己吃苦受累,不吃不喝,也要讓孩子玩好、吃好,對于生活細節(jié)不予指導或誤導。出現(xiàn)了問題往往是包庇、慫恿,嚴重的說說而已。這樣,孩子養(yǎng)成了嬌氣、任性,習慣以自我為中心,缺乏互助互愛體驗,怕困難、怕挫折。于是孩子受家里人的寵愛,家庭教育的艱巨性由此加大。寵壞的孩子越來越不“聽話”,經(jīng)常對人無禮貌,喜歡惹是生非,學習懶散……。

 。3)寄居他家,無法管的放縱型。

  農村留守兒童中,有一部分孩子是被父母寄養(yǎng)在親戚家或朋友中的。被寄居的孩子總有一種寄人籬下的感覺,因為他們畢竟不是和自己的親人一齊生活起居。他們中有一些人總感覺在親戚家里畢竟沒有在自己家里那樣自由,束手束腳的,看起來膽小怕事,很本份,但一旦離開了親戚,就像老鼠離開了貓,他們就無法無天了。也有一些孩子膽子很大,親戚根本管不住,有的能夠跟親戚頂撞,親戚稍微說重了,就懷恨在心或是逃離出走,使得親戚無可奈何而不敢管教,就只能放任自流了。

  因此,這個群體的孩子通常出現(xiàn)以下幾個方面的突出問題:

  1、學生成績不佳,在校表現(xiàn)不優(yōu)。進入學齡階段的兒童一天的大部分時間是在學校度過,其主要任務是學習:學會求知,學會生活,學會做人,學會創(chuàng)造。但據(jù)調查,農村留守兒童群體中,小學階段的學習興趣還比較濃,學習成績和在校表現(xiàn)都還較好,優(yōu)秀的也不少。但到了初中階段,狀況就發(fā)生了變化,極少的留守兒童能表現(xiàn)為優(yōu)秀,我們調查中發(fā)現(xiàn),初中留守兒童中學習成績和在校表現(xiàn)都優(yōu)秀的不到10%,良好的不到30%,學習和生活習慣都很差且行為出現(xiàn)問題的兒童卻占了近30%,而且在所有“問題兒童”中,留守兒童占80%。

  2、親情缺失嚴重,心理發(fā)展異常,。青少年期是個性發(fā)展和構成的關鍵時期,父母的'關愛、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和教育對青少年個性的健康發(fā)展起著無法替代的作用。但是,農村留守兒童們由于其父母長時間不在身邊,家庭的“缺陷”使留守子女無法享受到正常的親情關愛,生活中的煩惱無法向親人傾訴,成長中的困惑無法得到父母的正確引導和鼓勵......久而久之,無助感,失落感和被遺棄感逐漸構成,嚴重影響著留守子女心理的健康成長。調查中,我們發(fā)現(xiàn)絕大多數(shù)留守兒童與父母很少見面,缺少溝通。其中,與父母見面半年一次的為53%,一年一次的為44%,兩年一次的有3%,還有一個孩子的父母雙雙外出六年未曾回過一次家。農村留守兒童在個性心理上表現(xiàn)極為異常,有這樣兩種典型“癥狀”:一是性格內向、孤僻、自卑、不合群、不善于與人交流;二是脆弱、脾氣暴躁、沖動易怒。

  3、父愛母愛失常,孩子志向模糊。外出務工的父母由于長期不在孩子身邊,內心往往會出現(xiàn)一種愧疚感,加上在外打工,經(jīng)濟較為寬裕,對這些孩子生活的經(jīng)濟支付潛力較強。因此,他們往往對孩子采取物質補償?shù)姆绞絹肀憩F(xiàn)自己對孩子的全部的愛,孩子要什么就能夠十分輕易的得到什么,從不遲疑也從不打半點折扣。這種愛的方式,在兒童的心理邊逐漸構成了兒童的“金錢萬能”的價值觀和“逍遙享樂”的人生觀。他們沒有任何勤儉節(jié)約與艱苦奮斗的概念,沒有人情味,沒有正確的取向與人生取向。

  4、家庭教育缺失,越軌現(xiàn)象嚴重。家庭教育是人生所需全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方面,家庭教育最早最直接地影響著青少年的成長健康與否。我們調查中發(fā)現(xiàn),農村留守兒童由于缺乏父母的有效監(jiān)管,生活習慣和行為習慣都不好。在家里,他們不講求個人衛(wèi)生,早上不洗臉漱口就吃飯,晚上不洗腳洗澡就往被子里鉆;在學校,他們的學習沒有計劃,沒有興趣,拖欠或不交家庭作業(yè)現(xiàn)象嚴重,不遵守校紀校規(guī),自由散漫,遲到、早退、曠課現(xiàn)象經(jīng)常發(fā)生。在社會上,他們缺乏禮貌待人的常識,他們中抽煙的有,賭博的有,打架的有,酗酒的也有,沉迷于網(wǎng)吧的更是不乏其人,還有談情說愛的,有些甚至還發(fā)生了性行為。在未成年人的生理和心理沒有發(fā)育完全之前,對社會上的各種復雜、不良現(xiàn)象缺乏足夠的決定力和抵抗力,需要正確的引導和教育,而留守家庭一般都卻無法給予,從而導致留守子女極易產生犯罪和越軌行為。

  留守兒童問題出現(xiàn)的主要原因有:

  1.監(jiān)護人自身因素有欠缺。一是職責意識不強。在除父母外的監(jiān)護人眼里,認為孩子的父母不在身邊,不能對他們要求太嚴格,應對孩子更多的愛,否則會使孩子產生扭曲心理,覺得不是自己親生的父母到底不明白疼愛自己。二是監(jiān)護職責不明確。監(jiān)護人往往從身體健康方面思考問題,重吃飯穿衣輕學習教養(yǎng);重身體健康而忽視心理健康和全面發(fā)展;關心兒童在學校和家里的表現(xiàn);忽視兒童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三是監(jiān)護精力跟不上。由于監(jiān)護人大多數(shù)是老年人,年紀較大,有的甚至同時要監(jiān)護幾個留守兒童,放在每個留守兒童身的精力就不夠。再加上自己身體狀況差,本身需要人照顧,因此對留守兒童的教育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四是監(jiān)護人自身素質較低。他們不明白從心理上來照顧兒童,不明白從法律、安全、衛(wèi)生知識等方面教育他們,也不能在學習上給予幫忙和指導,從而使留守兒童的教育從根本上就失去了重心。

  2、農村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滯后。當今,一方面全社會經(jīng)濟的飛速發(fā)展,另一方面農村的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卻相對滯后,尤其是邊遠山村。因此,農民不得不想辦法改善家庭經(jīng)濟生活條件,讓自己孩子擺脫這種祖祖輩輩都無法擺脫的困境。當最基本的生活問題都無法解決時,他們只能選取進城務工賺錢來養(yǎng)家糊口,從而使兒童在不完整的家庭中成長,在流動--留守--流動的變動中長大。因此,我們認為,農村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滯后是造成那些留守兒童問題的最根本的原因。

  3、家長缺乏家庭可持續(xù)發(fā)展觀念。我們透過調查發(fā)現(xiàn),農村留守兒童的家庭雖然經(jīng)濟不富裕,但也不至于窮困潦倒、無處安身,他們大多是能夠在家鄉(xiāng)透過辛勤勞動來維持家庭正常生活的,而他們卻追求快速改善家庭生活,追求給孩子成長帶給充實的經(jīng)濟支持,不惜拋家棄子,離鄉(xiāng)背井而進城打工。他們唯一的收獲就是讓他們感到滿足的紙幣,而他們失去的是家庭的親情,犧牲的是子女的前途,造成的是越來越多的、越來越嚴重的社會問題。所以這些都是他們用金錢無法買到的,更為可怕的是使得自己的家庭得不到正常的發(fā)展。

  4、復雜的社會因素難辭其咎。由于家庭生活的不完整,留守兒童過早過多涉足社會的各個方面,但由于其天真幼小,無法正確處理來自社會各方面的紛繁復雜的社會信息與狀況,分不清是非曲折。因此,網(wǎng)絡游戲、色情影像、黑惡勢力等等,在他們幼小的心靈上構成了深刻的印象,他們把一些與社會和道德格格不入的東西當作時髦去追求,當作偶像去崇拜去效仿,把黑的當成白的,把對的當成錯的,進而使他們在自己心理發(fā)展上存在超多的不健康的甚至是錯誤的東西,存在許多的困惑與問題。比如,抽煙酗酒好爽,奇裝異服好酷,哥們義氣拔刀相助是英雄,談情說愛老婆老公成務必品,等等一切,是大多數(shù)留守兒童的身上都存在的問題。這樣的社會環(huán)境也給社會自身留下了超多的不安全隱患。

  社會因素中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方面就是:歧視農民工子弟。由于存在部門利益至上的緣故,各級政府已經(jīng)制定的有關進城農民工子弟在其父母工作地理解同等教育的政策不能落實,進城農民工子弟無法享受與當?shù)貎和壤斫饨逃臋嘁妗?/p>

  三思考與推薦

  當前,農村留守兒童的問題不單是外出務工人員的家庭問題或者是留守兒童自身的問題,更是一個全社會都不容忽視的綜合性問題;不單是一個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更是一個其自身全面發(fā)展與健康成長的問題;如果得不到及時關注和解決,家庭與社會都將會為此付出沉重的代價。因此,各個家庭、整個社會乃至各級政府都就應站在構建和諧社會的高度來認識這一問題,以人的生存與發(fā)展為本,采取有效措施,用心穩(wěn)妥地加以解決。我們調查組從近期和長遠兩個方面提出我們的推薦。

  鑒于目前留守兒童群體客觀存在的現(xiàn)實,我們推薦近期解決留守兒童問題就應從下面幾個方面采取措施:

  1、建立健全留守兒童工作機制。關愛留守兒童工作是全社會的一項系統(tǒng)工程,需要全社會的參與和努力。建立以市、縣(市、區(qū))、鄉(xiāng)(鎮(zhèn))政府為主相關部門共同參與的工作職責制,縣(市)、鄉(xiāng)(鎮(zhèn))政府成立“關愛留守兒童工作”領導小組,制定“關愛留守兒童工作”行動計劃和具體措施,實行屬地管理為住的原則,將留守兒童工作納入對縣(市、區(qū))、鄉(xiāng)(鎮(zhèn))政府全年工作考核目標,構成政府、學校、社區(qū)、家庭、鄰里多方協(xié)同推進的工作格局。

  2、完善和落實相關法律政策,保證農民工子弟在工作地享有同等受教育權益。各級政府要進一步完善進城務工農民工子弟在工作地理解教育的制度和機制,使農民工子弟在其父母工作地真正享有同當?shù)貎和鹊氖芙逃龣嘁妗σ延械恼咴趯嵤┻^程中要加強監(jiān)督和落實,不要紙上寫的“同等”,實際操作中人為地制造各種障礙。享受均衡的現(xiàn)代教育,是每一個孩子包括農村孩子應有的權力,也是我國政府的總體教育目標。同時,要改革學籍管理方式,為異地農民工子弟建立流動學籍,要取消異地學生務必回原籍地參加中考、高考等制度,要取消各種名目的借讀費、建校費、捐資助學費,最大限度地降低進城農民工子弟在其父母工作地入學的門檻,保障其享有與當?shù)貎和嗤睦斫馔冉逃臋嘁妫归L期在外務工的父母能把孩子帶在身邊上學,從源頭上減少或消除留守兒童群體。

  3、培養(yǎng)和扶持以民間組織為依托的農村留守兒童服務機構。在農村留守兒童問題無法從根本上得到解決之前,各級政府就應透過政策引導,鼓勵民間資金和社會力量興辦留守兒童服務站等多種形式的托管服務機構,利用社會優(yōu)質資源(如優(yōu)秀退休教師等),切實為農村留守兒童帶給高質量的健康成長服務。

  4、下大力氣優(yōu)化兒童成長的社會環(huán)境。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國家的社會經(jīng)濟取得了飛速發(fā)展。但與此同時,超多的社會矛盾也日益加劇,使得年輕一代成長的社會大環(huán)境在不斷惡化。因此,各級各部門務必下大力氣從小事抓起,嚴肅治理在不斷惡化的社會環(huán)境,嚴厲打擊破壞兒童成長環(huán)境的人和事;報刊、廣播、電視、互聯(lián)網(wǎng)等大眾媒體要圍繞關愛兒童尤其是留守兒童成長的主題,一方面宣傳“以人為本”“兒童優(yōu)先”“為國教子”“以德育人”等新觀念新風尚,另一方面用用心的健康的題材武裝青少年一代的頭腦,引導他們正確辨別是非,引導他們積極向上生活、學習和做人。

  然而,要從根本上解決農村留守兒童問題需要全社會,尤其是各級黨委政府的領導干部,堅持以人為本,樹立科學的可持續(xù)的發(fā)展觀和政績觀,努力構建真正好處上的和諧社會。

  我們務必全面加快新農村建設進程。發(fā)展農村經(jīng)濟,提高農村人口素質是解決農村留守兒童問題的根本途徑。目前,在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新農村建設能夠說是熱火朝天,農村正在發(fā)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很多新農村建設的示范村、示范片都是在基礎較好的地方錦上添花更上一層樓的新型政績工程,真正基礎差經(jīng)濟落后的地方卻無人問津,能夠說是從未盼到過高級領導的“現(xiàn)場辦公”,致使新型落后地區(qū)在產生,新的不和諧在構成,致使種地方的'農民不得不繼續(xù)透過進城打工的途徑來維系家庭的生存,從而導致留守兒童群體和留守兒童問題有增無減。因此,落實黨中央的加快新農村建設任務,我們就應堅持全面發(fā)展觀,不僅僅“錦上添花”,而且“雪中送炭”;不僅僅注重修道路建樓房,而且重視辦好教育提高人口素質;不僅僅發(fā)展經(jīng)濟提高收入,而且關注民本民生優(yōu)化社會環(huán)境?傊褪且ㄔO全面和諧的新農村,最終實現(xiàn)從根本上解決農村留守兒童這一重大社會問題的目的。

留守兒童調查報告7

  “我想,如果我的手傷了,媽媽可能會回家,因為上次我的手傷,媽媽就回來了,還買了好多好吃的東西。所以我要經(jīng)常傷我”這是湖南省漣源市的一個小山村里一名留守女孩的一句話,來自中南大學文學院教授聶茂和他的課題組成員兩年間對農村留守兒童的調查。在這兩年里,他走訪了湖南、安徽等省的許多農村,發(fā)現(xiàn)了留守兒童“觸目驚心的生存狀態(tài)”和“可能危及到農村未來的嚴重問題”:一個事例,2005年5月31日深夜,湖南省漣源市荷塘爆發(fā)山洪,12名兒童被奪取生命,其中11名為留守兒童;兩個數(shù)據(jù),聶茂教授講,“很少能遇到讓你感覺活潑、健康的留守兒童,可能20%都不到!庇捎诟改搁L期不在身邊,使得大約60%的留守兒童出現(xiàn)了輕度、中度的心理問題。

  奧運在即,奧運的主題曲《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在中國的大地上回蕩了很久了。我想中國的兒童,無論城市的,還是農村的,都有同一個夢想——和自己的爸媽在一起,得到父愛和母愛。然而由于長期存在的城鄉(xiāng)二元經(jīng)濟體制,出于經(jīng)濟上的考慮,農村的青壯年們不得不背井離鄉(xiāng)到城市謀生。清華大學社會學教授孫立平在一篇文章中指出“農民工從哪里來”,撥開思想上的迷霧,我們逐漸發(fā)現(xiàn)了真相:源源不斷的農民工涌入城市,不是因為農村的勞動力過于富足,而是因為種地根本不賺錢。所幸這是幾年前,在農業(yè)稅以及其他的稅費取消以前,近年來,黨的政策一直在改變,相信境況會有改觀。由此可知,做了父母的'農村青壯年丟下了兒女去打工實屬無奈之舉,其實他們到了城市里,依然沒有擺脫被侮辱與被損害的地位,因為出身被歧視,因為弱勢受欺壓,此類的事常有發(fā)生。缺乏關愛的留守兒童和應該施愛的打工父母都是受害者,那么誰是兇手?

  有學者指出,在中國現(xiàn)代化的過程中,農村不僅在經(jīng)濟上受到城市工商經(jīng)濟的擠壓和剝削,而且最沉重也最悲涼的是對人才的掠奪。勿庸置疑,人才來自教育,絕大多數(shù)的人要經(jīng)過正規(guī)的學校教育才能成才。因此姑且把農村里的受過教育的人都算作人才。分析一下這些人的去向,又會發(fā)現(xiàn)一個觸目驚心的事實:農村籍的大學生畢業(yè)后,不管他有沒有回來建設家鄉(xiāng)的愿望,就他們中間的絕大多數(shù)人來說,農村都沒有供他們發(fā)展的平臺。此外,還有農民工,孫立平教授的調查表明,他們絕大數(shù)具備初中或高中文憑,屬于“農村精英”,然而也外流了。流出的原因幾近相同,沒有致富的平臺,種地僅能度命。因此,從人的角度來說,農村問題的根源是一個建設人才不足的問題,發(fā)展的出路就是給建設人才構建一個發(fā)揮作用的平臺,施展拳腳的舞臺。

  平臺的構建是可以從長計議的,而留守兒童的現(xiàn)狀是急需改變的。報道中提出一個解決方式——農村寄宿學校,在學校里,孩子們像兄弟姐妹一樣,儼然一個“親情家庭”。但問題依然存在,一個男孩幾年未與父母聯(lián)系,憂傷地說:“爸爸媽媽還不回來,我就長大了,他們會不認識我了!币恍﹩栴}可以說是積重難返,并且存在的越久遠,你越難發(fā)現(xiàn)最初的禍端,以致解決起來,猶如面對一團亂麻,找不到頭緒。即使找到了也一時不能有效解決,只能等待發(fā)展解決問題。但是暫時的發(fā)展、虛假的繁榮也會掩蓋和制造問題。馬丁路德金有一個夢想,希望有一天,黑人和白人的孩子能夠生活在一個平等的國度里,平等地被對待,我也有一個夢想,有一天,農村的兒童和城市的兒童一樣生活在一個溫暖的家庭里,有爸媽陪在身邊,不再缺乏教育與關懷,父愛與母愛。敢問路在何方?

留守兒童調查報告8

  農村留守兒童是一個特殊的未成年人群體。他們在臨時監(jiān)護人的幫助下學習和輔導有困難,生活照顧差,父母外出工作后缺乏親子聯(lián)系。

  然而,一些調查表明,缺乏父母和完整家庭的家庭關懷,導致這些留守兒童在思想道德、心理健康,特別是家庭教育等方面存在嚴重缺陷或缺失,F(xiàn)實生活中,一些外出打工的父母沒有照顧好留在家鄉(xiāng)的孩子,使他們失去了應有的安全感,農村留守兒童被拐賣、意外受傷、輟學。由于缺乏家庭關懷和適當?shù)募彝ソ逃,農村留守兒童在思想、行為和心理的成長發(fā)展上往往偏離正常軌道。

  留守兒童教育基本狀況的主要問題是:

 。1)學習差。一方面,工作的父母對孩子期望不高。調查發(fā)現(xiàn),部分農民工潛意識里認為農村孩子學業(yè)成功的不多,孩子的學業(yè)取向是完成義務教育,孩子的取向是出去打工。另一方面,監(jiān)護人與留守兒童的學習關系不大,與留守兒童有很大不同,溝通障礙明顯,教育弊端很多。此外,他們還承擔家務和農活,沒有時間和精力去關注孩子和學習。

 。2)人格缺陷。由于外出打工的父母常年外出,回家次數(shù)較少,與留守兒童接觸較少,對孩子的成長缺乏足夠的關注和引導,而青少年正處于情緒和性格變化的過渡期,長期與父母分離。他們很容易變得內向、自卑、悲觀、孤僻。此外,留守兒童中,父母溺愛的比例較高。主要是家里的監(jiān)護人管不了,不敢管,管不了。

 。3)親情缺失。父母外出打工導致留守兒童親情缺失,是最嚴重、最現(xiàn)實的問題。由于父母不在身邊,留守兒童往往長期缺乏親情的安慰和呵護,往往注意力不集中,缺乏安全感,人際交往能力差。同時,根據(jù)調查和討論,大多數(shù)留守兒童對家庭經(jīng)濟、父母健康和安全表現(xiàn)出焦慮。父母不想常年在外打工,年齡越大,越表現(xiàn)出對家庭和父母關愛的強烈需求,對生活的滿意度逐漸降低。在人際文化、性格、生活感受、生活理想、合作求助、學習成績等方面存在障礙的'留守兒童比例呈明顯上升趨勢。

 。4)心理障礙。數(shù)據(jù)顯示,留守兒童的監(jiān)護人對他們的心理健康問題干預較少,關注不夠。中小學生正處于身心快速發(fā)展的時期。他們對自己的變化、學業(yè)壓力、人際交往等有著獨特的理解和認識。,而且也有很多煩惱和沖突。這時候他們需要親近,自由交談,監(jiān)護人沒有時間照顧他們的情緒和情緒變化。這種情況對他們的心理健康極為不利,造成情緒脆弱、被拋棄、封閉焦慮、缺乏自信、悲觀消極等心理問題。

 。5)行為偏差,義務教育階段的兒童青少年,其行為在受教育程度上仍處于他律階段,自律能力很差。因為父母不在身邊,孩子和監(jiān)護人的關系比較特殊。監(jiān)護人只要不犯大錯,一般對孩子的行為采取認可的態(tài)度。由于缺乏及時有效的紀律,一些留守兒童紀律松散,行為偏差。調查發(fā)現(xiàn),很多留守兒童在家不聽祖先教導,在學校道德素質差,不遵守規(guī)章制度,經(jīng)常表現(xiàn)為遲到、早退、逃學、撒謊、打架、欺負同學等。他們有的沉迷于臺球室、網(wǎng)吧、游戲廳,甚至與社會上一些無良的成年人混在一起,使得留守兒童、監(jiān)護人、家長、學校的行為問題難以控制。

  建立農村社區(qū)兒童青少年教育監(jiān)護制度,充分發(fā)揮農村的教育作用。兒童教育一直是家庭、學校和社區(qū)的共同責任。目前,在廣大農村地區(qū),由于大多數(shù)農村地區(qū)沒有建立相關的兒童教育組織,農村地區(qū)在兒童教育、成長和發(fā)展中發(fā)揮的作用微乎其微。孩子和青少年在父母陪伴下原本穩(wěn)定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父母的家庭生活也會越來越短時間和長期的缺席。這樣,對兒童和青少年的監(jiān)護和教育責任幾乎落在了學校的肩上,但孩子只有四分之一的時間是在學校度過的,而其他大部分時間是在家里和社會上度過的。因此,在家庭教育缺失的情況下,建立和完善農村留守兒童指導站和農村教育機構顯得尤為迫切。同時,也初步確立了農村教育監(jiān)護制度的可能性和基礎。

  從家庭的角度來說,要改變父母外出和父母溝通的方式。從調查材料可以看出,如果父母雙方都外出,對孩子學習成績的影響會更大,但如果其中一方在家,影響會小很多。建議家長外出工作時,如果孩子已經(jīng)上學,沒有足夠的人照顧,最好留在家里監(jiān)控孩子的學習和生活,以保證家庭教育的完整性。共同承擔起教育孩子的責任。另外,如果父母都不在,最好帶孩子去工作的地方接受教育。在條件不允許的情況下,要改變與父母和子女的溝通交流方式,注意在時間上不要相隔太遠,與子女保持經(jīng)常性的聯(lián)系,非常熟悉他們的情況。具體來說,一是有更多的溝通時間和機會,有一定的連續(xù)性;第二,在交往內容上,不僅要學習和考試,更要關注他們的生活心理和情緒,更要關注他們的思想、思想和行動;第三,在溝通方式上,除了電話聯(lián)系,信件也可以。

  呼吁全社會關注農村留守兒童。

  農村留守兒童是兒童群體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未來農村貧困地區(qū)扶貧的建設者。他們的健康成長不僅關系到千家萬戶的幸福,也關系到整個民族素質的提高,關系到輕工業(yè)和民族事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因此,關注農村留守兒童,解決人口城市化和勞動力轉移過程中的這一社會現(xiàn)象,已經(jīng)成為一項緊迫的任務。

  這樣,留守兒童很難得到父母的關愛和照顧,在思想認識和價值觀上也無法得到父母的幫助。在他們的意識中,父母是一個長期漂浮的身影,是一個高不可攀的希望。他們幼小的心靈是孤獨的,他們的成長是孤獨的,他們的價值觀是模糊的。

  這個時代的孤兒缺乏父母的愛,因為他們被長期護理或撫養(yǎng)。導致心理缺陷,如孤獨、內向、負面情緒、膽怯、自我意識差等。由于老人的溺愛或親友的疏于管教,缺乏正確的價值引導,導致學習成績普遍較差,生活松散,有的甚至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留守兒童調查報告9

  一、調查背景

  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傳統(tǒng)生產生活模式也隨之改變。原來的大山和土地已經(jīng)無法滿足山區(qū)農民的要求。加上人口增長剩余勞動力的大量出現(xiàn),迫使大批青壯年農民離開家鄉(xiāng),遠赴陌生的城市謀生。為城市建設作出了重大的貢獻,同時也在廣大農村留下許多正在接受教育的孩子,他們被稱為“留守兒童”。且這個群體的人數(shù)正在不斷擴大,逐步成為一種比較普遍的社會現(xiàn)象。由于家庭關愛和教育的缺失,這批孩子存在著學習、品德、心理等方面的的問題。為此,浙江省臺州市仙居縣鄉(xiāng)婦聯(lián)對當?shù)氐?留守兒童進行了重點調查。

  二、基本情況

  鄉(xiāng)是典型的山區(qū)鄉(xiāng),對鄉(xiāng)中心學校的調查顯示:全校學生458人,留守兒童184人占40%(還不包括寄托在外鄉(xiāng)學校和高中學校的學生);其中女生222人,留守女生96人占43%。對這184人年齡統(tǒng)計結果:6-9周歲47人占25、5%;10-12周歲67人占36、4%;13-16周歲70人占38、1%。留守兒童跟隨情況統(tǒng)計結果:隨祖輩129人占70%;隨親戚28人占15%;隨老師7人占4%;自立12人占6、5%;其它情況8人占4、5%。

  三、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個人就是一個家,一個人想,一個人笑,一個人哭。父母是他們最親近的陌生人”。曾有人這樣描述留守兒童的現(xiàn)況。的確,在對鄉(xiāng)的調查中也發(fā)現(xiàn)了這種問題。

  1、心理問題:缺乏父母關愛和溝通,親情失落,產生孤獨感,心理失衡。留守兒童大多年齡在1—15歲之間,正是情感、品德、性格形成和發(fā)展的關鍵時期。有的出生幾個月或一周歲后,父母就外出務工,他們第一個熟悉的人,第一個老師都不是他們的父母。以前聽老人們說,小孩子只要給點吃的就能和小狗一樣健康長大。現(xiàn)在,父母在外打工的孩子,相對來說經(jīng)濟不是很缺乏,成長卻存在問題。究其原因是人的成長,除了吃飯穿衣還需心理的關愛。對于這些處于成長期的孩子來說心理的關愛更顯重要。有專家指出,今后人類健康的主要問題不是身體疾病而是心理疾病。那么這些缺乏父母關愛和溝通,親情失落,產生孤獨感,心理失衡的孩子,很可能就會落下心理病根。

  2、學業(yè)問題:由年邁的老人帶養(yǎng),沒人輔導,沒人督促,學習成績普遍較差。留守兒童的帶養(yǎng)人普遍是老人,文化程度較低,或者是文盲,很難對留守兒童的學業(yè)進行輔導。老人們一般又都是爺爺輩,對他們寵愛有加,欲加督促,卻又拿孩子沒辦法。而且現(xiàn)在學習的內容這么豐富,如果沒有家庭教育的配合,學習成績提高很難。成績差又得不到輔導和鼓勵,時間一長,就再也沒有學習的興趣了,學習成績就上不去了。

  3、生活問題:留守兒童的父母們?yōu)榱藦浹a自己的不足,往往給留守兒童......

留守兒童調查報告10

  內容摘要:留守兒童問題如今已經(jīng)成為了一個社會性問題;谡n題需要和我們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我們針對留守兒童問題在某些偏僻的農村驚醒了實地的調查和走訪。通過這次調查,我們發(fā)現(xiàn)農村留守兒童在生活、學習、心理等方面存在著比較突出的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家庭、學校、社會及政府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協(xié)同合作。

  留守兒童問題是近年來出現(xiàn)的一個新名詞。隨著政治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越來越多的青壯年農民走入城市,在廣大農村也隨之產生了一個特殊的未成年人群體,即為留守兒童。調查顯示,本地的留守兒童中有大部分處于0—14周歲。父母外出打工后,與留守兒童聚少離多,溝通少,遠遠達不到其作為監(jiān)護人的角色要求,而占絕對大比例的隔代教育又有諸多不盡人意處,這種狀況容易導致留守兒童“親情饑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現(xiàn)偏差,學習受到影響。

  在當?shù)亓羰貎和瘑栴}如此嚴重的情況下我將我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的幾個問題整理如下:

  一、留守兒童存在嚴重的“親情饑渴”

  親情的撫慰與關懷對孩子的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當?shù)氐牧羰貎和写蟛糠终幱谏硇难杆侔l(fā)展的時期,對自身變化、人際交往等方面有著自己的理解與認識,同時也面臨許多方面的問題和煩惱,需要有渠道傾訴,有親人安慰。但由于留守兒童的父母長年在外務工,有的半年、一年、甚至幾年都難以給孩子打一個電話、寫一封信、見一次面,以此維系親情很難勾通思想,傾聽煩惱,給孩子予以足夠的關懷。有的父母多年不與孩子見面,至使孩子遺忘了父母的相貌,更談不上有何親情。

  二、大多數(shù)留守兒童學習成績中等偏下

  盡管有許多留守兒童也表現(xiàn)出了強烈的求學愿望,然而,留守兒童實際學習情況卻不容樂觀。從總的調查情況來看,留守兒童只有2%的成績優(yōu)秀,10%的成績中等偏上,成績中等或中等偏下水平和相當差的卻占到了88%!這主要是由于心理問題的干擾以及學習自控力較差所造成的。在我們的問卷中,有絕大部分的留守兒童反映無人督促學習,這反映出監(jiān)護人本身的態(tài)度和能力減弱了原有家庭的監(jiān)督作用,影響了他們自控力的形成。

  三、心理封閉和情感世界問題。

  據(jù)調查顯示,留守兒童監(jiān)護人對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問題介入較少,關注不夠。由于遠離父母,缺少了起碼的與父母交流的機會,而監(jiān)護人又無暇顧及他們的情感變化,這對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極為不利,常引發(fā)種種心理病癥,如感情脆弱、自暴自棄、焦慮自閉、缺乏自信、悲觀消極。

  四、監(jiān)護人缺乏保護意識導致的意外傷害比例較大

  由于大部分留守兒童屬于未成年人,缺乏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對突發(fā)性事件也缺乏應變和自救能力,沒有父母的直接監(jiān)護,容易受到不法分子的侵害和利用。加上不少留守兒童上學路途較遠,經(jīng)常起早摸黑趕路,人身安全令人擔憂。

  五、留守兒童的行為習慣較差。

  大多數(shù)留守兒童自我控制能力不強,生活習慣不良,表現(xiàn)在不講衛(wèi)生、不換衣服、挑食挑穿、亂花錢;有的留守兒童行為習慣較差,在家里不聽代養(yǎng)人教導,頂撞祖輩、不服管理、我行我素。

  六、監(jiān)護人自身綜合素質偏低。

  調查發(fā)現(xiàn)集留守兒童監(jiān)護人大多數(shù)是老年人,年紀較大,文化層次不高,有的是文盲或半文盲,他們不知道從心理上關心孩子、照顧孩子,不能在學習上給予幫助和指導,在教育態(tài)度、教育方法上還是老一套,與孩子在交流溝通上存在困難。

  當?shù)亓羰貎和笾麓嬖谝陨蠁栴},當然還有更多的問題需要我們用心去發(fā)現(xiàn)。這些看似簡單的問題卻是我們不容忽視的,留守兒童問題已經(jīng)不僅僅是一個教育方面的問題,它已逐步變?yōu)橐粋社會問題。這一問題的解決有待以家庭、學校、社會及政府各方面共同努力,協(xié)調合作。對此,我有以下建議:

  一、 家庭方面

  目前多數(shù)農民文化程度不高,他們誤以為教育孩子是學校的事,家長只要給錢給物當好“后勤部長”就可以了,至于讀書是學校和老師及兒童自己的事情,家長是沒有什么責任的,他們一般認為兒童學習成績的好壞是由兒童個人的素質決定的。家長應該改變這些不正確的思想,樹立“子不教,父之過”的教育責任觀,明確教育子女是自己的應盡之責,家長自身文化水平的高低并不影響對子女的教育。即使在外地務工,也要把教育孩子的那份責任承擔起來,與學校、社會形成合力,把教育孩子的工作做好。應主動與子女的任課老師、村主任聯(lián)系,加強溝通。向老師說明自己的情況,了解子女的發(fā)展變化,共同商討教育孩子的策略和方法,這樣才不致于使“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方面出現(xiàn)盲區(qū)。家長還應加強與“監(jiān)護人”聯(lián)系及親子間的溝通。及時掌握孩子的學業(yè)、品行及身體健康狀況,并通過各種方式對孩子的學習和生活進行指導,要求“監(jiān)護人”一定要保證孩子充分的學習時間,一定要囑咐其對孩子的嚴格要求,加強生活和學業(yè)的監(jiān)護。

  另一方面,應采取多種方式,注意與孩子的溝通交流。溝通的時間間隔越短越好,保證熟悉孩子的生活、教育情況以及孩子的心理變化;溝通內容力求全面、細致,溝通中父母要明示他們對孩子的愛與厚望,希望孩子能理解他們的家境與現(xiàn)狀,通過溝通以了解孩子的生活、學習、情感變化;溝通方式可以多樣化,除電話外,可采用書信等進行交流。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塊無暇的.“翡翠”,只要心里裝有父母和親人的愛,他們就有積極向上的原動力,就會學得更棒,做得更好

  二、學校方面

  (1)建立健全留守兒童檔案

  及時向監(jiān)護人和外出務工家長通報其成長情況,形成學校、家庭共同教育的局面。教師應承擔起家長或監(jiān)護人的部分責任,多與留守兒童交流談心,提高親密信賴程度,給予更多關愛和正面引導。

  (2)為與留守兒童溝通提供方便

  可開通親情熱線電話,為外出務工家長與子女溝通提供方便,權衡利弊,最好能建立起封閉式教育。

  三、社會方面

  凈化社會環(huán)境,加強對學校周邊環(huán)境的監(jiān)督管理力度,尤其是網(wǎng)吧、游戲廳、錄像廳等,這些不良社會環(huán)境對自制力比較差的兒童存在著很大的吸引力,容易誤入歧途。

  總之,留守兒童問題是一個綜合性問題,既牽涉到教育方面,也關乎心理、社會、法律、經(jīng)濟等方面。這些問題如果不能得到及時的解決,影響的不僅僅是孩子的成長,同時也影響到他們的父母能否在外安心的工作,更遠的會影響到社會的安全和穩(wěn)定。因此,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及成長的根本出路就在于全社會能認識到這一問題的嚴重性和重要性,從而使大家自發(fā)自覺的來關愛、幫助、支持留守兒童,提高農村教育水平,為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讓祖國的花朵飽含著生機,期待著怒放的那一天。

留守兒童調查報告11

  留守兒童是指父母雙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農村生活的孩子們。他們的出現(xiàn)源于父母為了生計外出打工,但又因種種原因無法將子女一起帶到身邊上學,子女只能留在了農村家里,父母一方或爺爺、奶奶、其他親屬代為照看。留守兒童因為父母不在身邊,缺少父母之愛,缺少良好的教育管理和指導,容易導致心理上的缺陷和行為性格上轉變,對他們的健康成長帶來較大的影響。針對這一問題,調查留守兒童生活現(xiàn)狀、學業(yè)學習、心理健康、行為性格等方面的基本情況,掌握留守兒童的成長環(huán)境和目前的成長發(fā)展情況,對比留守兒童與父母均在身邊兒童的差異,分析留守兒童行為、心理問題產生的原因,探索促進留守兒童順利健康成長的對策,意義重大。

  學校現(xiàn)有6個教學班,學生293名,教職工18名,經(jīng)摸底調查,我,F(xiàn)有留守兒童113人,占在校學生總數(shù)的38.6% ,其中父母雙方都外出務工的留守兒童64人,占留守兒童總數(shù)的28.8%。對四、六年級的20名留守兒童進行問卷調查,問卷調查涉及生活現(xiàn)狀、學業(yè)學習、心理健康、行為性格等方面的18個問題,比較全面的了解了我校留守兒童的基本情況。

  本次調研,分三步進行。

  第一步:準備。確定調查目的、對象(四、五、六年級)

  調查內容、方法,查閱資料,制定問卷調查表。

  本次調查問卷是根據(jù)國家《關于大力開展關愛農村留守兒童行動的意見》精神,設計了《蒿塔小學留守兒童問卷調查表》,調查表包含生活現(xiàn)狀、學業(yè)學習、心理健康、行為性格、受關注程度和自信心等幾個方面的18個問題,通過學生對問題的回答選擇,統(tǒng)計對選擇項目的人數(shù)占參選總人數(shù)的百分數(shù),來了解學生總體上的現(xiàn)狀和心理傾向性特點。調查表如下。

  蒿塔小學留守兒童問卷調查表

  1. 你爸媽外出務工多長時間了?( )

 。1)一年 (2)二年 (3)三年 (4)更長時間

  2.爸媽外出務工,你和誰生活在一起?( )

  (1) 爺爺 奶奶 (2) 外公 外婆 (3) 寄宿學校

  3. 爸媽不在身邊,生活上有什么變化?( )

  (1) 沒有變化 (2) 更自由了 (3)過得不如以前好

  4. 爸媽不在家,你是否感覺安全?( )

  (1)不安全(2)安全(3)在不在都一樣

  5.爸媽不在身邊,對你的學習有什么影響?( )

  (1)沒有影響 (2)我進步了 (3)我退步了

  6. 爸媽不在身邊,你的行為習慣有什么改變?( )

 。1)沒有改變 (2) 更加懂事了 (3) 缺點又增加了

  7. 爸媽不在身邊,你的性格有什么改變?( )

  (1)更加開朗了 (2)更加孤僻了 (3) 沒有變化

  8. 爸媽不在身邊,你有心事向誰訴說?( )

  (1)家人 (2)老師 (3)小朋友 (4)誰都不說

  9.你對爸媽滿意嗎?( )(1)滿意(2)不滿意 (3)無所謂

  10.你想爸媽了,會怎么做?( )

 。1)打電話或寫信 (2)不作聲或偷偷哭泣 (3)找爺爺奶奶說話(4) 從來不想

  11.你與父母的聯(lián)系( )。

 。1)每月一次(2)每周一次(3)每天一次(4)不常聯(lián)系,記不清

  12、你敢把你的真實想法告訴父母嗎?為什么?( )

 。1)不敢。因為( )a、不想再給他們添麻煩;

  b、怕父母不理解,批評我;

  c、因為我不認真學習,不好意思說;

  d、因為我說出來,他們也不理或不答應。

 。2)能把真實想法告訴父母。父母理解我,我也理解父母。

  13、學習情況調查( )(可以填幾項)。

 。1)學習壓力大;(2)我的成績可以;(3)我愛讀書;(4)我的成績不好;(5)我不愛讀書;(6)上學不如打工等。

  14、本期老師找你談過幾次心?( )

  (1)沒談過 (2)談過( )次

  15、誰給你的壓力最大( ):

 。1)父母;(2)老師;(3)自己;(4)其他家人

  16、除吃飯的錢外;每周有零花錢_____元。

  17、我自己感覺( )(1)、很優(yōu)秀(2)、比較好(3)、比較差;(4)很差。

  18、我最希望和 在一起,因為 。

  第二步:發(fā)放問卷,進行調查。本次調查共發(fā)放問卷調查表100份,由于低年級學生較小,留守兒童人數(shù)相對較少,所以問卷調查主要選取四、五、六年級的學生,調查學生的在校外的生活和表現(xiàn),以及調查表上具有的內容。

  第三步:分析歸納、統(tǒng)計數(shù)據(jù)。

  二、結論和分析

  依據(jù)調查結果,留守兒童占兒童總數(shù)比例大,其中父母雙方都外出務工的留守兒童占留守兒童總數(shù)的28.8%。留守兒童中,父母外出打工時間在一年以上的占73.7%,在四年以上的占15.8%,留守兒童與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同住的占36.9%,35.9%的兒童感到父母不在不安全,留守兒童除過吃早餐的錢外,平均零花錢每周只有5元,每天不足1元,有56.4%的留守兒童感到生活不如父母在家的時候,對父母不滿意和無所謂的留守兒童占24.3%,想父母時不做聲或偷偷的哭泣的和從來不想父母的兒童占5.2%,有65.8%的留守兒童感到自己的給自己的壓力很大。這些數(shù)據(jù)顯示,農村留守兒童現(xiàn)狀不容樂觀,因缺少父母的愛感到孤獨,生活比較貧窮,個人壓力較大,在他們10歲左右的年齡段,不該有的家庭壓力和人生壓力都不同程度的對他們產生了影響,他們的心理有一定的扭曲化傾向,對父母出現(xiàn)信任危機,因種種原因不愿意講自己的真實想法告訴父母,他們在學校和社會得到老師和監(jiān)護人的心理幫助較少,非常思念父母,希望能與父母生活在一起。具體而言,有以下特點:

  1、生活現(xiàn)狀堪憂。留守兒童家庭大都不太富裕,外出務工的父母大多從事體力勞動或做小生意,收入微薄,致使這些家庭生活條件差,加之老人素有節(jié)儉的習慣,多留守兒童的生活標準要求比較,有的不重視早餐,有時吃有時不吃早餐,在生活上基本上是有啥吃啥,留守兒童的零花錢也比較少。很多孩子營養(yǎng)跟不上,生活質量差,這嚴重影響了孩子的智力發(fā)育和身體健康。

  2、安全感降低,安全問題突出。由于36.9%留守兒童是由年齡偏大的祖輩監(jiān)護,他們中有一部分不僅自身得不到有效的監(jiān)護,而且還要承擔起照顧爺爺奶奶的責任,還有個別兒童無人監(jiān)護,使得35.9%的留守兒童感到不安全。一些留守兒童因父母不在身邊,經(jīng)常受到同學、鄰居的欺負;一些留守兒童患病不能及時治療,遇到意外情況不能得到幫助,安全隱患增加。

  3、心理健康問題突出。有41.7%的留守兒童有心思誰都不說,28.6%的留守兒童感到自己變得孤僻,有65.8%的兒童給自己的壓力很大,對父母不滿意和無所謂的留守兒童占24.3%,想父母時不做聲或偷偷的哭泣的和從來不想父母的兒童占5.2%,34.2%的留守兒童感到自己很差,缺乏自信心。這些數(shù)據(jù)充分說明留守兒童感到寂寞和孤獨,這種孤獨感影響了他們的行為、性格、交流、學習和生活,這最主要的原因是親情和家庭教育缺失、家庭監(jiān)管缺位,使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出現(xiàn)扭曲傾向,甚至產生怨恨父母的心理,有的與父母疏遠,和父母打電話交流的次數(shù)特別少,甚至從不主動交流。

  4、部分留守兒童學習成績降低,行為習慣變壞。

  盡管有許多留守兒童也表現(xiàn)出了強烈的求學愿望,取得了比較突出的成績。調查結果顯示,40.8%的留守兒童感到自己學習退步,20.4%的留守兒童感到自己學生成績不好。這主要是由于心理問題的干擾以及學習自控力較差所造成的。在我們的問卷中,有絕大部分的留守兒童反映在家了無人督促學習,這反映出監(jiān)護人本身的態(tài)度和能力減弱了原有家庭的監(jiān)督作用,影響了他們自控力的形成。28.6%的`留守兒童感到自己的缺點越來越多了,自己的行為習慣變壞了,據(jù)談話調查,多數(shù)留守兒童自我控制能力不強,不講衛(wèi)生、不換衣服、挑食挑穿、不聽監(jiān)護人的話,頂撞祖輩、不服管理、逆反心理強。

  從以上調查結果看到,留守兒童的生活現(xiàn)狀及安全、心理健康、學習和行為性格等方面都存在比較突出的問題,留守兒童與父母均在身邊的兒童存在明顯的差異,出現(xiàn)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是親情的缺失,家庭監(jiān)管能力降低,社會的負面影響以及學校教育缺乏針對性和有傾向性的對策。

  三、對策與建議

  針對農村留守兒童的健康和行為問題,需要從家庭、學校和社會三方面著手,建立相應的制度和措施,形成合力,加強留守兒童的教育,促進留守兒童順利健康發(fā)展。

  第一,大力宣傳,引導支持,政策傾斜,減少留守兒童的數(shù)量。讓家長明確家庭發(fā)展以孩子的成長為后動,多考慮考慮孩子,孩子的前途比金錢重要,不到萬不得已,不要留下孩子長期外出打工。如果家庭經(jīng)濟確實困難,可讓文化程度稍高的一方留在家中監(jiān)護子女,一般以母親為主,母親心細,有耐心,孩子更愿意與她們交流,外出一方并經(jīng)常通過電話與孩子交流,彌補孩子的親情感。父母都需要外出務工的,盡量帶上孩子,讓孩子在打工地接受義務教育。在政策上予以傾斜,支持農民工子女在城市上學,今年國家免除借讀費就是特別號的舉措,對讓留守兒童不在留守具有非常重大的推進作用。父母都需要外出務工,又實在帶不上孩子的,要找到有知識、有監(jiān)管能力的監(jiān)護人,不要把孩子留給多病的老人,使本該屬于被監(jiān)護人的孩子變成老人的“監(jiān)護人”。

  第二、投入資金,建社農村寄宿制學校,不斷完善學校的基礎設施建設和教育資源建設,為雙親在外地或親友不能有效地提供完整成長環(huán)境的農村留守兒童提供住宿,讓留守兒童在老師、同學群體中成長,以便對缺失的家庭教育進行補償,為留守兒童提供全方位的教育服務。

  第三、家長定期不定期的與孩子對話,至少每周一次,每次不少于3分鐘。親子之間的感情,父母對子女的直接教育,對孩子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希望他們在外打工時不忘與孩子溝通交流:有可能面對面接觸固然好,不可能的話,也該通過電話、書信、網(wǎng)絡聊天等方式進行聯(lián)絡,在聯(lián)系過程中滲透教育因素,要及時了解子女近期的生活學習情況,及時關心他們的思想、生活和學習,讓孩子感到父母的關愛,家庭的溫暖,同時要向老師和臨時監(jiān)護人即使了解孩子學習生活等個方面的情況。不要只顧掙錢,忘了對子女的思想道德教育,要更多地關心他們的生理、心理與情感,更多的關注他們的所思、所想、所做、所為。同時如果經(jīng)濟允許,應盡可能在農忙或春節(jié)時多回家看看孩子,或者寒暑假把孩子接到身邊,這樣,親子互動與溝通的時間與機會就比較多,并且具有一定的連貫性。

  第四、學校成立留守兒童之家,定期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因為學校是留守兒童受教育的主要場所,要解決農村留守兒童受教育的問題,豐厚優(yōu)質的教育教學資源和具備教育專業(yè)的基本素養(yǎng)、高尚的職業(yè)道德的教師是關鍵。及時向監(jiān)護人和外出務工家長通報留守兒童的成長情況,形成學校、家庭共同教育的局面。教師應承擔起家長或監(jiān)護人的部分責任,多與留守兒童交流談心,提高親密信賴程度,給予更多關愛和正面引導。學校要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有益身心的活動,來引導學生的興趣和愛好,以良好的教育來留住學生的人和心促進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任課老師和班主任要對班級里的留守兒童多關注、鼓勵和幫助,通過了解他們的基本情況,關注他們的學習完成和變化情況,與他們談話和交流,及時地了解和解決他們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另外,在對留守兒童的教育方式上,老師應以鼓勵為主。并且,還要經(jīng)常與他們的家長和監(jiān)護人聯(lián)系和交流,以能共同及時地解決他們存在的問題。

  第五,及時解決留守兒童在學習生活中可能會面臨一些困難和困惑。學校和社會應加強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包括開設心理課程和配備心理教育教師,重視學生的心理咨詢與輔導,建立“留守兒童”心理發(fā)展檔案,及時發(fā)現(xiàn)和診治學生出現(xiàn)的心理健康問題等,引導兒童積極、健康、全面成長。

  第六、建立少年兒童校外活動中心,為留守兒童在校外參加有益的活動提供場所和條件。目前,可供學生在校外活動的場所和機構較少,特別是在廣大的農村地區(qū),由于基層很少或沒有相關的少年兒童的活動中心,使得農村少年兒童在校外的活動無場地,無器材,無組織,基本處于空白。多數(shù)沒有家庭監(jiān)管的兒童,特別是留守兒童,多與伙伴自由活動,有的上網(wǎng)吧打游戲通宵不歸、有的打架斗毆甚至干一些違法亂紀的事情,長期下去,影響力兒童的身心健康。因而,建立少年兒童校外活動中心,為留守兒童在校外參加有益的活動提供場所和條件,對留守兒童的成長和發(fā)展也至關重要。

  綜上所述,農村留守兒童主要受親情關愛缺失,庭教育缺乏、學校針對性教育缺少和社會關注不夠等各方面的綜合影響,健康和行為問題突出。從家庭、學校和社會多方面完善合作,解決農村留守兒童的困難和混或,使他們能和父母均在身邊的兒童一樣,幸?鞓方】档爻砷L,將來能成為祖國的有用之才。

留守兒童調查報告12

  一、調查時間

  20xx年7月16日-20xx年8月5日

  二、調查對象

  貴州省平壩縣城關鎮(zhèn)平壩三中學校留守兒童、單親家庭兒童以及關聯(lián)對象

  三、調查方式

  問卷調查、訪談、當?shù)貐⒖紨?shù)據(jù)

  四、社會實踐調查經(jīng)過

  全縣在中小學就讀的“留守兒童”共8839人,占全縣中小學生數(shù)(人)的。其中,在中學就讀的2663人,占全縣中小學學生數(shù)(人)得;在小學就讀的6176人,占全縣小學學生數(shù)(人)的。留守兒童托付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照管的占90%;托付親朋好友照顧的占10%,由于正常家庭教育的缺失,留守兒童身心收展尤其是人品、心理成長方面存在的問題正日益凸顯,亟待引起全社會的密切關注和有關方面的高度重瞅。

  1、留守兒童占在讀未成年人中的比例頗高。隨著經(jīng)濟的快速收展,受國家大形勢影響,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不再是主要,村民的瞅線更多的朝向外面。因此,在平壩三中讀書的同學中抽樣調查了50名同學中有21名是留守兒童,占42%。也就是說100名中將近42名,留守兒童占有相當高的比例!案舸O(jiān)護”即由(外)祖父母監(jiān)護的'有13人,占。

  2、留守兒童的總體學習成績偏低,學習環(huán)境偏差。

  根據(jù)9年上學期的期末考試成績,在0~60分的同學在留守兒童中占,60~75分占留守兒童中,即在中等以下的留守兒童占其總體的。由于學校教育設施的簡陋,師資力量的不足,以及師生溝通平常,教師教育方式的不適應,使得我們在對留守兒童中收現(xiàn)的學生在遇到問題時自己解決或根本不理會。

  3、留守兒童心理普遍欠良好。當問到:“愿意和老師說心里話嗎?

  ”這類問題時,據(jù)統(tǒng)計回答兩個以上是“否”的留守兒童占,還有很多小孩心理過遲成熟,很多同學在回答為什么會填如此愿望(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時,被問及到為什么不想當科學家、老師諸類問題時,都回答家里不好不現(xiàn)實,相當部分對自己沒有信心,覺得自己一事無成,沒擁艿得人稱道的地方,甚至少數(shù)同學在被調查問到“被人欺負時怎么辦?”時回答“忍氣吞聲”,還有都以為生活現(xiàn)狀很苦惱。

  4、留守兒童自我約束力較弱。

  由于監(jiān)護的不得力,以及孩子自我約束力不強,心理意識、行為作風得不到及時的、無效的糾正,以致在學習、紀律、意識形態(tài)上都存在著偏差,通過對其監(jiān)護人和鄰居的訪談中,很多留守兒童在家里不聽監(jiān)護人教導,在學校也經(jīng)常紀律違規(guī),經(jīng)常打架斗毆,甚至還入現(xiàn)了偷盜等一系列問題。

留守兒童調查報告13

  一、前言

  農村留守兒童是指因父母雙方或一方外出務工而留在農村,而且需要其他親人和委托人照顧的處于義務教育階段的兒童。由于留守兒童年齡小,自理能力差,缺少父母的關愛,從而引發(fā)了生活、教育、情感、心理等一系列問題,影響農村人口素質的提高。近年來,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日益深入,工業(yè)化、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越來越多的農村青壯年進城務工,由于經(jīng)濟條件、生活環(huán)境、子女教育等方面的原因,絕大多數(shù)外出務工人員的子女不能隨父母進入城市生活,致使留守兒童的數(shù)量逐年劇增。據(jù)全國第五次人口普查資料顯示,全國留守兒童數(shù)量已經(jīng)達到2290.45萬人,其中,農村留守兒童所占比例高達86.5%。農村留守兒童已經(jīng)成為我國兒童群體特別是留守兒童群體中不可忽視的一個特殊群體。隨著政府和社會對留守兒童的教育公平和社會福利等方面關注的力度不斷加大,他們的生活條件與學習環(huán)境得到了較大改善。但由于留守兒童正處在心理發(fā)育的重要階段,他們的心理健康狀況已引起專家們的關注。只有對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狀況有較全面的了解,才能為他們的教育提供科學的理論依據(jù)。

  國內研究者對"留守兒童"的關注、研究,開始于上個世紀的90年代初期,1994年上官子木發(fā)表《"留守兒童"問題應引起重視》一文率先提出了"留守兒童"問題,呼吁農村"留守兒童"作為一個新的社會現(xiàn)象應引起社會的關注,以后相關的文章也有論及,但均重視對這些留守兒童的生活和學習進行研究,對其心理健康狀況尤其是人際關系展開詳細調查的尚不太多。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過程中,關注和逐步解決農村"留守兒童"身心各方面的問題均具有非常重要而又緊迫的現(xiàn)實意義。

  農村留守兒童因為父母或父母一方流動到外地工作,孩子留在農村戶籍所在地,不能與其父母生活在一起,他們當中大多在每年秋收、春節(jié)等時候才能見到父母,有的甚至是幾年都見不上一面。留守兒童由于長時間家庭教育相對缺失,他們的學習和性格個性的表現(xiàn)都明顯有別與有正常家庭教育的孩子。其主要表現(xiàn)為:

  1.學習成績較差,作業(yè)不認真完成,無心向學。我在寫本文的調查中作了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留守兒童的平均成績要比班上其他學生的平均分低4~6分。

  2.性格內向、孤僻,膽小怕事,遇到問題不敢向老師或親屬反映,長期積壓在內心深處,心理壓力很大,容易造成心理障礙,人際交往困難。

  3.不關心班集體,經(jīng)常違反紀律且屢教不改,對待他人冷漠,我行我素。

  兒童的人際關系與其心理發(fā)展和社會化過程息息相關,留守兒童是社會大眾熱切關注的特殊群體,其人際關系發(fā)展狀況更應受到重視。當前國內關于留守兒童人際關系的研究大多只從親子關系、師生關系和同伴關系中某一方面出發(fā)討論,缺乏整體性。同時很多觀點籠統(tǒng)地認為留守處境帶給兒童的是不利影響,造成包括人際關系在內的心理發(fā)展狀況相比普通農村兒童更差。客觀現(xiàn)實中,留守兒童人際關系發(fā)展狀況是否真是如此?還需進一步驗證。農村留守兒童已成為我國青少年兒童的一個特殊社會群體,他們大多存在著或多或少的心理問題。本文著重調查留守兒童的人際關系狀況,以期為留守兒童的教育與發(fā)展提供一定的依據(jù)。

  二、研究方法

  (一)調查對象:浙江省遂昌縣農村高坪鄉(xiāng)中心小學,9歲~15歲小學二年級至六年級的留守兒童共107人,所有調查對象均來自有相同生活背景的農村。

  (二)調查方法:

  調查以班級為單位進行,經(jīng)過專門統(tǒng)一的量表培訓,采用正確、統(tǒng)一的指導語進行說明。調查工具為自編的一般情況問卷(包括年齡、性別、文化程度、父母外出打工、是否與父母居住、兄弟姐妹等)和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常務理事、北京師范大學博士生導師鄭日昌教授編制的《人際關系綜合診斷量表》。

  (三)研究工具:

  1.問卷法:本次調查采用的是鄭日昌教授編制的《人際關系綜合診斷量表》,共28個評定項目,每個項目采取2級評分制。該量表是鄭日昌教授根據(jù)中國兒童的特點而編制的,比較符合中國的國情,有較好的信度和效度。

  其中各因子得分在總分是0~8分,那么說明在與朋友相處上的困擾較少?偡质9~14分之間,那么,與朋友相處存在一定程度的困擾,說明有輕度人際交往問題?偡质15~20分之間,那就表明在同朋友相處上的行為困擾較嚴重,說明有中度的人際交往問題。分數(shù)超過20分,則表明人際關系行為困擾程序很嚴重,而且在心理上出現(xiàn)較為明顯的障礙,說明有嚴重的人際交往的問題。

  2.訪談法:調查深入到各村,對留守兒童及其家庭進行有針對性(根據(jù)自編量表)進行詢問和調研。

  3.自編人口統(tǒng)計學資料問卷:包括年齡、性別、文化程度、班級、父母外出打工、是否與父母居住、兄弟姐妹等基本情況的調查。

  (四)數(shù)據(jù)處理與統(tǒng)計分析:根據(jù)問卷評分,測查數(shù)據(jù),輸入電腦建立數(shù)據(jù)庫,進行分析處理。

  三、調查結果與分析

  (一)社會人口學資料

  調查對象的社會人口學特征參見表1,本次調查是在浙江省遂昌縣高坪鄉(xiāng)中心小學進行,考慮到一年級小學生認字程度和理解能力,故排除在調查之外,將全校的二年級到六年級共四個班的小學生全部參與調查。參與調查的小學生共107人,回收問卷107份,其中有效問卷98份,無效問卷9份。有效問卷的總人數(shù)為98人,其中男生59人,占總人數(shù)的60%,女生39人,占總人數(shù)的40%。留守兒童38人,占總人數(shù)的39%,非留守兒童60人,占總人數(shù)的61%。獨生子女39人,占總人數(shù)的40%,非獨生子女人數(shù)59人,占總人數(shù)的60%。孤兒人數(shù)2人,占總人數(shù)的2%,非孤兒兒童96人,占總人數(shù)的98%。

  表1調查對象的社會人口特征點擊查看大圖

  (二)問卷總分結果與分析

  本次調查的有效問卷為98份,參見表2問卷總分結果與分析,其中:

  1.a是0~8分人數(shù)的比例,總人數(shù)為22人,普通學生的比例為14%,留守兒童的比例為8%?偡质0~8分,那么說明在與朋友相處上的困擾較少。善于交談,性格比較開朗,主動,關心別人,愿意和他們在一起,相處得不錯。而且,能夠從與朋友相處中,得到許多樂趣。生活是比較充實而且豐富多彩的,與異性朋友也相處得很好。一句話,不存在或較少存在交友方面的困擾,善于與朋友相處,人緣很好,獲得許多人的好感與贊同。

  2.b是9~14分人數(shù)比例,總人數(shù)為37人,普通學生的比例為25%,留守兒童的比例為12%。得到的總分是9~14分之間,那么,與朋友相處存在一定程度的困擾。人緣很一般,換句話說,和朋友的關系并不牢固,時好時壞,經(jīng)常處在一種起伏波動之中。

  3.c是15~20分人數(shù)比例,總人數(shù)為33人,普通學生的比例為18%,留守兒童的比例為14%?偡质15~20分之間,那就表明在同朋友相處上的行為困擾較嚴重。

  4.d是20分以上人數(shù)比例,總人數(shù)為6人,普通學生的比例為4%,留守兒童的比例為4%。得到的`分數(shù)超過20分,則表明人際關系行為困擾程序很嚴重,而且在心理上出現(xiàn)較為明顯的障礙。可能不善于交談,也可能是一個性格孤僻的人,不開朗,或者有明顯的自高自大、討人嫌的行為。

  表2問卷總分結果與分析點擊查看大圖

  (三)在交談方面的行為困擾程度的結果與分析

  本次調查的有效問卷為98份,參見表3在交談方面的行為困擾程度分析,其中:

  表3在交談方面的行為困擾程度分析點擊查看大圖

  1.a6分以上人數(shù)的比例,總人數(shù)為6人,普通學生的比例為4%,留守兒童的比例為2%。得分在6分以上,說明不善于交談,只有在極需要的情況下才同別人交談,總難于表達自己的感受,無論是愉快還是煩惱,不是個很好的傾聽者,往往無法專心聽別人說話或只對單獨的話題感興趣。

  2.b3~5分之間人數(shù)比例,總人數(shù)為66人,普通學生的比例為38%,留守兒童的比例為30% 。得分在3~5分之間,說明交談能力一般,會訴說自己的感受,但不能講得條理清晰;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個好的傾聽者,但還是做得不夠。如果與對方不太熟悉,開始往往表現(xiàn)得拘謹與沉默,不大愿意跟對方談。但這種局面一般不會持續(xù)很久。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接觸與鍛煉,可能會主動與同學搭話,同時這一切來得自然而非造作,此時,表明交談能力已經(jīng)大為改觀,在這方面的困擾也會逐漸消除。

  3.c0~2分之間人數(shù)比例,總人數(shù)為26人,普通學生的比例為17%,留守兒童的比例為9%。得分在0~2分之間,說明有較高的交談能力和技巧,善于利用恰當?shù)恼勗挿绞絹斫涣魉枷敫星椋蚨谂c別人建立友情方面,往往比別人獲得更多的成功。這些優(yōu)勢僅為學習與生活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心境,而且常常有助于成為伙伴中的領袖人物。

  (四)在交際與交友方面的困擾程度的分析

  本次調查的有效問卷為98份,參見表4問卷在交際與交友方面的困擾程度,其中:

  表4在交際與交友方面的困擾程度的分析點擊查看大圖

  1.a6分以上人數(shù)的比例,總人數(shù)為31人,普通學生的比例為11%,留守兒童的比例為13%。得分在6分以上,則表明在社交活動與交友方面存在著較大的行為困擾。比如,在正常集體活動與社交場合,比大多數(shù)伙伴更為拘謹;在有陌生人或老師存在的場合,往往感到更加緊張而擾亂思緒;往往過多地考慮自己的形象而使自己處于越來越被動,越來越孤獨的境地。總之,交際與交友方面的嚴重困擾,陷入“感情危機”和孤獨困窘的狀態(tài)。

  2.b3~5分之間人數(shù)比例,總人數(shù)為53人,普通學生的比例為41%,留守兒童的比例為19%。得分在3~5分之間,則往往表明在被動地尋找被人喜愛的突破口。不喜歡獨自一個人呆著,需要朋友在一起,但又不大善于創(chuàng)造條件并積極主動地尋找知心朋友,而且,心有余悸,生怕在主動行為后的“冷”體驗。

  3.c0~2分之間人數(shù)比例,總人數(shù)為14人,普通學生的比例為10%,留守兒童的比例為6%。得分0~2分之間,則表明對人較為真誠和熱情?傊,人際關系和諧,在這些問題上不存在較明顯持久的行為困擾。

  (五)在待人接物方面的困擾程度的分析

  本次調查的有效問卷為98份,參見表5在待人接物方面的困擾程度的分析,其中:

  表5調查對象的社會人口特征點擊查看大圖

  1.a6分以上人數(shù)的比例,總人數(shù)為3人,普通學生的比例為1%,留守兒童的比例為2%。得分在6分以上,則往往表明缺乏待人接物的機智與技巧。在實際的人際關系中,也許常有意無意地傷害別人,或者過分地羨慕別人以致內心妒忌別人。因此,其他一些同學可能回報的是冷漠、排斥,甚至是愚弄。

  2.b3~5分之間人數(shù)比例,總人數(shù)為24人,普通學生的比例為14%,留守兒童的比例為10%。得分在3~5分之間,則往往表明是個多側面的人,也許可以算是一個較圓滑的人。對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態(tài)度,而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評價。討厭某人或被某人所討厭,但卻極喜歡另一個或被另一個人所喜歡。朋友關系某些方面是和諧的、良好的,某些方面卻是緊張的、惡劣的。因此,情緒很不穩(wěn)定,內心極不平衡,常常處于矛盾狀態(tài)。

  3.c0~2分之間人數(shù)比例,總人數(shù)為71人,普通學生的比例為46%,留守兒童的比例為27%。得分在0~3分之間,表明較尊重別人,敢承擔責任,對環(huán)境的適應性強。常常以你的真誠、寬容、責任心強等個性獲得眾人的好感與贊同。

  (六)與異性朋友交往的困擾程度的分析

  本次調查的有效問卷為98份,參見表6與異性朋友交往的困擾程度的分析,其中:

  1.a5分以上人數(shù)的比例,總人數(shù)為22人,普通學生的比例為10%,留守兒童的比例為12%。得分在5分以上,說明在與異性交往的過程中存在較為嚴重的困擾。也許存在著過分的思慕異性或者對異性持有偏見。這兩種態(tài)度都有它的片面之處。也許是不知如何把握好與異性同學交往的分寸而陷入困擾之中。

  2.b3~4分之間人數(shù)比例,總人數(shù)為37人,普通學生的比例為24%,留守兒童的比例為13%。得分在3~4分,表明與異性同學交往的行為困擾程度一般,有時可能會覺得與異性同學交往是一種愉快的事,有時又會認為這種交往似乎是一種負擔,不懂得如何與異性交往最適宜。

  3.c0~2分之間人數(shù)比例,總人數(shù)為39人,普通學生的比例為30%,留守兒童的比例為10%。得分是0~2分,表明懂得如何正確處理異性朋友之間的關系。對異性同學持公正的態(tài)度,能大大方方、自自然然地與他們交往,并且在與異性朋友交往中,得到了許多從同性朋友那里不能得到的東西,增加了對異性的了解,也豐富了自己的個性?赡苁且粋較受歡迎的人,無論是同性朋友還是異性朋友,多數(shù)人都較喜歡你和贊賞。

  表6調查對象的社會人口特征點擊查看大圖

  四、調查結果與分析

  對留守兒童的人際關系的研究表明,農村留守經(jīng)歷對兒童的人際交往能力有不良影響,容易使他們產生人際關系障礙。具體表現(xiàn)為對人冷漠,人際信任度低,不善于處理人際關系,與人交往退縮畏懼、自卑孤獨或目中無人,常常游離于群體之外。在與同伴交往的過程中,留守兒童往往表現(xiàn)出冷漠性和攻擊性,女孩多封閉自己,男孩多挑釁他人,不利于友誼的建立與維持。在與成人的交往中,留守兒童大多不愛說話,關系不夠融洽。美國心理學家約翰·鮑威爾研究指出,早期沒有形成依戀關系的兒童缺乏對人的基本信任,不能很好地與人相處。

  (一)本研究通過對107名小學生的自編兒童家庭現(xiàn)況問卷和鄭日昌教授編制的《人際關系綜合診斷量表》,對比了父母外出務工的農村留守兒童與普通兒童人際關系狀況差別,考察了留守兒童與非留守兒童相比較,其人際關系的影響,有以下幾點的發(fā)現(xiàn):

  1.留守兒童和農村普通兒童在人際關系四個維度上均無明顯差異。

  2.母親在家照料顯著有利于兒童的親子關系和師生關系發(fā)展。

  3.初次留守年齡在10歲以上的兒童相較與其他年齡組的兒童師生關系和同伴關系顯著更差;留守時間不到一年的兒童相較時間更長者親子關系顯著更為消極。

  4.與父母聯(lián)系和采用多樣化聯(lián)系方式有利于留守兒童的親子關系和同伴關系發(fā)展。

  (二)通過對高坪鄉(xiāng)中心小學107名留守兒童的調查和對部分學生的家訪,我們發(fā)現(xiàn),不少留守兒童存在著較為突出的人際關系不良問題。留守兒童在人際關系上出現(xiàn)的交往不適,也嚴重影響了他們在學校的學習和生活,表現(xiàn)在對學校的學習生活適應不良,成為影響學校德育教育和班級管理中的重要因素。留守兒童存在的心理問題有以下幾方面:

  1.人際關系敏感

  留守兒童在情緒、性格上存在心理問題直接影響到其人際關系的發(fā)展。根據(jù)對留守兒童是否愿意和同學一起參加集體活動這一問題的調查結果統(tǒng)計顯示:部分留守兒童認為對活動不感興趣,不愿跟同學一起參加,顯得不合群,人際關系十分敏感,不愿與人接觸,喜歡獨來獨往,孤僻自閉;大部分別人叫我去才去,顯得內向,不積極;也有的愿意參加。

  2.逆反心理嚴重

  留守兒童逆反心理極強,對抗情緒嚴重。他們缺乏安全感,對周圍的一切充滿懷疑,總是帶著有色眼鏡看世界,對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更是充滿不信任。這種潛意識中的不信任導致了他們的逆反行為,常表現(xiàn)為“不聽話”、“不禮貌”、“不謙虛”、“惡作劇”等。留守兒童總感到別人在欺負自己,一點小事就計較當真,與人交流時充滿警惕甚至敵意,對老師、監(jiān)護人、親友的管教和批評產生較強的逆反心理。

  3.厭惡、焦慮、憂郁

  留守兒童年幼就離開父母,從小缺乏父母直接的關愛與呵護,從精神上得不到滿足,久而久之,他們變得沉默寡言、內向、不開朗,較為突出的是情緒悲痛、焦慮、厭惡、怨恨、憂郁?梢姡狈Ω改戈P愛的留守兒童在不同程度上都會產生一定的情緒問題。

  4.心態(tài)

  留守兒童有的是爺、奶奶、外公、外婆監(jiān)護,有的是好友監(jiān)護,還有少數(shù)是兄弟姐妹之間互相照顧。由于生活在特殊的家庭環(huán)境中,留守兒童表示自己在學習方面存在困難,加之大多數(shù)留守兒童在學習上自覺性差,紀律不強,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主動性不高,成績不理想,得不到學校和老師的重視,因此,極易產生厭學、逃學、學習勁頭不足等不良心理。

  5.性格與行為出現(xiàn)偏差

  農村留守兒童由于父母長期不在身邊,無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認識及價值觀念上的引導和幫助,成長過程中缺少了父母的關愛和呵護,極易產生認識上、價值上的偏離和性格發(fā)展的異常。一方面,孩子因為感到父母保護的缺失而變得膽小、懦弱、內心封閉、情感冷漠、行為孤僻、缺乏愛心和交流的主動性;另一方面,孩子因為沒有父母的約束而性格失常和行為失范,表現(xiàn)為脾氣急躁、沖動易怒,常常將無端小事升級為打架斗毆,打罵教師和同學,甚至是長輩。極少數(shù)留守兒童受社會不良團伙影響,出現(xiàn)了違紀行為或犯罪現(xiàn)象。

  6.自卑心理比較普遍

  據(jù)對一些農村留守兒童的調查顯示,他們中絕大部分存在比較嚴重的自卑感。留守兒童由于父母不在身邊,自己沒有依靠和堅強的保護。與父母都在身邊的兒童相比,容易產生自卑的心理障礙。自卑感一旦形成,就會以一種負向情緒體驗而存在。由于客觀環(huán)境和主觀認知難以改變,隨著父母外出務工時間的延長,這種自卑體驗不僅不會減少,反而會增加和泛化,嚴重影響身心健康。與父母關系越密切,感情交流越豐富的孩子,在父母外出后表現(xiàn)出的自卑心理問題越明顯。

  五、結論與建議

  社會支持作為一種直接或間接的因素可以為學生提供實際的心理幫助、情感的依賴和良好的人際關系的引導,對于留守兒童應對心理壓力、保持心理健康,起著積極的作用。留守兒童人際關系問題的產生,正是缺少了這種關乎心理健康發(fā)展的主要支持源。

  (一)留守兒童人際關系問題的原因

  1.農村學校心理教育資源的匱乏

  留守兒童一般出現(xiàn)在農村或貧困地區(qū),農村學校現(xiàn)有的教育資源難以為留守兒童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一是無相關心理援助機構或心理教師。教育經(jīng)費短缺致使眾多農村學校沒有條件建立心理咨詢中心,即使建立起來,其硬件與軟件條件也存在先天不足的問題,大多數(shù)農村學校的“心理教師”是政教處、教導處的教師或政治教師,并沒有接受過系統(tǒng)的心理學課程的學習和必備的心理輔導技能訓練,對留守兒童所發(fā)揮的心理支持的效果甚微。二是大部分農村學校并沒有給予留守兒童更多的關注。農村學校關注更多的是升學率,因為大多數(shù)留守兒童學習成績一般或者較差,甚至有些學校會放棄對他們的管教,較少從學;蚪處煂用鎸α羰貎和男睦砘蚯楦行枨笥枰躁P注。

  2.家庭教育中父母親情的缺失

  留守兒童人際關系問題產生的根本原因是長時間父母親情的缺失,這種缺失引起的“心理留守”的消極效應導致了各種問題的出現(xiàn)。對于成長中的兒童來說,情感的滿足是其健康成長的關鍵。所有情感之中,父母親情是最基本的,具有不可替代性。在調查的學生中的留守兒童基本上是由祖輩或親戚代為“看管”,親子雙方接觸與溝通的時間有限,代為“看管”的暫時監(jiān)護人難以替代留守兒童情感的寄托或需求。作為祖輩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年邁加之代際的隔閡,對孫輩的教養(yǎng),是一種“長輩溺愛”;作為親戚,本身無直接的“教育”責任,再加上考慮到兒童“寄人籬下”的感覺,親戚的“教育”尺度很難把握。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在外合住和無人監(jiān)管的兒童,這部分兒童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經(jīng)濟上比較獨立,而且較為自由,要么會培養(yǎng)出兒童的獨立性,要么就會出現(xiàn)學習、生活上無人過問的情形。無論何種形式的“生活”,留守兒童始終處于家庭教育的邊緣,缺乏父母情感的關愛。留守兒童長期缺乏父母的撫慰與關懷,往往表現(xiàn)出焦慮、緊張、缺乏安全感,人際交往能力較差。一旦形成了不良心理,之后的家庭教育也失去了“及時性”。

  3.社會各界對農村留守兒童的關注停留在留守兒童的生活保障層面,未涉及到留守兒童的親情的需求。

  首先,鄉(xiāng)鎮(zhèn)政府沒有主動承擔起相應的責任。“以縣為主”的教育管理體制實施以來,出現(xiàn)了鄉(xiāng)鎮(zhèn)政府教育責任逐步弱化的局面,大多采取撒手不管的策略,較少過問學校的事情,學校提出的需要鄉(xiāng)鎮(zhèn)政府解決的問題也很難得到解決。其次,教育部門對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的關注多停留于口號。目前教育部門對留守兒童的生存狀況與心理發(fā)展較為關注,也號召學校采取必要措施解決留守兒童的心理與行為問題,但對于學校實際操作所需的軟、硬件條件卻較難落實,如心理咨詢室的建立、心理教師的配備、相關管理人員的報酬等。在解決留守兒童問題的過程中,教育部門的實際工作并未真正落到實處。

  (二)根據(jù)研究結果,針對農村小學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和人際交往問題的現(xiàn)狀,提出如下預防與干預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的對策:

  1.倡導對留守兒童“弱勢地位”去標簽化的研究取向和大眾意識。

  2.充分發(fā)揮家庭教育在農村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通過舉辦家長學校等形式,更新家教觀念,優(yōu)化家教方式,保持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一致性。加強農村兒童家長養(yǎng)育觀念教育,促使其在決策外出時能慎重考慮子女的教養(yǎng)問題。

  3.各農村學校要全面實施素質教育,進一步重視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目的地幫助小學生培養(yǎng)自我控制能力,樹立起對人際關系上的自信心,對部分焦慮現(xiàn)象異常嚴重的學生開展心理輔導工作。

  4.開展心理訓練活動,組織學生接受社會教育,讓學生在社會實踐活動中得到磨礪。營造農村社區(qū)兒童發(fā)展的良好環(huán)境,揚長避短,讓兒童繼續(xù)受益于發(fā)展環(huán)境中的各種積極因子。

  5.重點培養(yǎng)留守兒童的心理調適能力和人際交流的能力,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自信心的培養(yǎng)。自信心就是相信自己一定能夠達到某一目標或完成某一項任務的心理狀態(tài)。留守兒童由于不能得到父母及時的管教,而隔代監(jiān)護人爺爺奶奶等又常常溺愛或放縱他們的行為,致使他們學習的自覺性較差,成績落后,久而久之就失去了自信心。

  要學會正確評價自己!敖馃o足赤,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不要死盯著自己的短處,要善于發(fā)掘和發(fā)展自己的優(yōu)勢,“避己之短,揚己之長”,對自己做出公正全面的評價。教師要指導留守兒童去做一些力所能及、把握性大的事情,如幫爺爺奶奶做一些家務,幫助有困難的同學,學會克服自己學習上的一些不良習慣等,即使很小的事,也能獲得成功的體驗,起到增強自信心的作用。

  (2)抗挫折能力培養(yǎng)。挫折可以稱為是需要得不到滿足時的緊張情緒狀態(tài)。挫折感在留守兒童的心理上表現(xiàn)很明顯,他們常常會由于考試的失敗、學業(yè)的擔憂、社交的障礙、缺少父母的關愛等方面的原因體驗到挫折感。他們的情緒常常處于失望、焦慮、沮喪等緊張狀態(tài)。

  遇到挫折時應進行冷靜的分析,從主客觀、目標、環(huán)境條件等方面找到受挫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補救措施。要善于根據(jù)自己的優(yōu)勢確立奮斗目標,在前進過程中發(fā)現(xiàn)不切合實際時,要及時調整,化壓力為動力。其實,適度的刺激和壓力能有效的調整機體的積極因素,正所謂“自古雄才多磨難”。要有一個辯證的挫折觀,保持自信和樂觀的態(tài)度,學會悅納自己。

  (3)合作交流能力的培養(yǎng),F(xiàn)代社會人際交往和合作能力愈來愈顯得必不可少。但這方面的能力并不是天生的,而是經(jīng)過一定的實踐逐漸形成的。留守兒童由于長時間缺少父母的關愛呵護,自閉心理較為嚴重,常常不愿與人交往,心理壓力較大。在學校教育中,教師要鼓勵他們多參加班級和學校的各種活動,為他們展示和表現(xiàn)自己提供一定的平臺。應該鼓勵他們克服自閉心理,試探著主動與人交往,慢慢獲得成功的體驗。

  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和人際關系的問題,不僅關系到留守兒童自身的健康成長,關系到每一個留守兒童家庭的幸福,而且關系到整個社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因此,學校、家庭和社會必須攜起手來,共同關注留守兒童的教育。

留守兒童調查報告14

  隨著農村父母離鄉(xiāng)進城打工、經(jīng)商人數(shù)的增多,留下了很多的留守兒童,由此引發(fā)了諸多社會問題,在暑假過程中走訪了一些家庭,對農村留守兒童也有了一頂?shù)牧私猓〗Y合此次調查,現(xiàn)對農村“留守兒童”問題的現(xiàn)狀、成因及對策,提出如下調查意見。

  一 、基本概況

  這個地方生活條比較艱苦,自然環(huán)境也較為惡劣,人民的生活水平不高,很多人為了改變這中現(xiàn)象,在社會經(jīng)濟日益發(fā)展的今天,年輕人紛紛外出到沿海發(fā)達地方打工。在這些外出打工的年輕人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上有老,下有小”的這一類型!年輕人外出大工就把家里的孩子留給父母和親戚來照顧!這就是大部分“留守兒童”的來源!

  二、農村留守兒童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

  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這些孩子由于父母長年在外務工,留守在家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親戚朋友作為臨時監(jiān)護人,由他們照管孩子的一切,當然其中還存在家中無人看管的現(xiàn)象。

  因此,這個群體的孩子通常出現(xiàn)以下幾個方面的突出問題:

  1、學生成績不佳。但據(jù)調查,農村留守兒童群體中,小學階段的學習興趣還比較濃,學習成績和在校表現(xiàn)都還較好,優(yōu)秀的也不少。但到了初中階段,情況就發(fā)生了變化,極少的留守兒童能表現(xiàn)為優(yōu)秀,調查中發(fā)現(xiàn),初中留守兒童中學習成績和在校表現(xiàn)都優(yōu)秀的不到10%,良好的不到30%,學習和生活習慣都很差且行為出現(xiàn)問題的兒童卻占了近30%,而且在所有“問題兒童”中,留守兒童占80%。

  2、親情缺失嚴重,心理發(fā)展不全。農村留守兒童們由于其父母長時間不在身邊,家庭的“缺陷”使留守子女無法享受到正常的親情關愛,生活中的煩惱無法向親人傾訴,成長中的困惑無法得到父母的正確引導和鼓勵。嚴重影響著留守子女心理的健康成長。調查中,我們發(fā)現(xiàn)絕大多數(shù)留守兒童與父母很少見面,缺少溝通。其中,與父母見面半年一次的為53%,一年一次的為44%,兩年一次的有3%,還有一個孩子的父母雙雙外出六年未曾回過一次家。

  3、父愛母愛失常,孩子志向模糊。外出務工的父母由于長期不在孩子身邊,內心往往會出現(xiàn)一種愧疚感,加上在外打工,經(jīng)濟較為寬裕,對這些孩子生活的經(jīng)濟支付能力較強。因此,他們往往對孩子采取物質補償?shù)姆绞絹肀憩F(xiàn)自己對孩子的全部的愛,孩子要什么就可以非常輕易的得到什么,從不遲疑也從不打半點折扣。這種愛的方式,在兒童的心理邊逐漸形成了兒童的“金錢萬能”的價值觀和“逍遙享樂”的人生觀。

  4、家庭教育缺失,越軌現(xiàn)象嚴重。調查中發(fā)現(xiàn),農村留守兒童由于缺乏父母的有效監(jiān)管,生活習慣和行為習慣都不好。在家里,他們不講求個人衛(wèi)生,早上不洗臉漱口就吃飯,晚上不洗腳洗澡就往被子里鉆;在學校,他們的學習沒有計劃,沒有興趣,拖欠或不交家庭作業(yè)現(xiàn)象嚴重,不遵守校紀校規(guī),自由散漫,遲到、早退、曠課現(xiàn)象經(jīng)常發(fā)生。在社會上,他們缺乏禮貌待人的常識,他們中抽煙的有,賭博的有,打架的有,酗酒的也有,沉迷于網(wǎng)吧的更是不乏其人,還有談情說愛的,有些甚至還發(fā)生了性行為。在未成年人的生理和心理沒有發(fā)育完全之前,對社會上的各種復雜、不良現(xiàn)象缺乏足夠的判斷力和抵抗力,需要正確的引導和教育,而留守家庭一般都卻無法給予,從而導致留守子女極易產生犯罪和越軌行為。

  留守兒童問題出現(xiàn)的主要原因有:

  1、監(jiān)護人自身因素有欠缺。一是責任意識不強。在除父母外的監(jiān)護人眼里,認為孩子的父母不在身邊,不能對他們要求太嚴格,應對孩子更多的愛,否則會使孩子產生扭曲心理,覺得不是自己親生的父母到底不知道疼愛自己。二是監(jiān)護責任不明確。監(jiān)護人往往從身體健康方面考慮問題,重吃飯穿衣輕學習教養(yǎng);重身體健康而忽視心理健康和全面發(fā)展;關心兒童在學校和家里的表現(xiàn);忽視兒童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三是監(jiān)護精力跟不上。由于監(jiān)護人大多數(shù)是老年人,年紀較大,有的甚至同時要監(jiān)護幾個留守兒童,放在每個留守兒童身的精力就不夠。再加上自己身體狀況差,本身需要人照顧,因此對留守兒童的教育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四是監(jiān)護人自身素質較低。他們不知道從心理上來照顧兒童,不知道從法律、安全、衛(wèi)生知識等方面教育他們,也不能在學習上給予幫助和指導,從而使留守兒童的教育從根本上就失去了重心。

  2、農村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滯后。當今,一方面全社會經(jīng)濟的飛速發(fā)展,另一方面農村的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卻相對滯后,尤其是邊遠山村。因此,農民不得不想辦法改善家庭經(jīng)濟生活條件,讓自己孩子擺脫這種祖祖輩輩都無法擺脫的困境。當最基本的生活問題都無法解決時,他們只能選擇進城務工賺錢來養(yǎng)家糊口,從而使兒童在不完整的家庭中成長,在流動——留守——流動的'變動中長大。因此,我們認為,農村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滯后是造成那些留守兒童問題的最根本的原因。

  4、復雜的社會因素難辭其咎。由于家庭生活的不完整,留守兒童過早過多涉足社會的各個方面,但由于其天真幼小,無法正確處理來自社會各方面的紛繁復雜的社會信息與狀況,分不清是非曲折。比如,抽煙酗酒好爽,奇裝異服好酷,哥們義氣拔刀相助是英雄,談情說愛老婆老公成必須品,等等一切。

  三、思考與建議

  當前,農村留守兒童的問題不單是外出務工人員的家庭問題或者是留守兒童自身的問題,更是一個全社會都不容忽視的綜合性問題。如果得不到及時關注和解決,家庭與社會都將會為此付出沉重的代價。因此從近期和長遠兩個方面提出我們的建議。

  鑒于目前留守兒童群體客觀存在的現(xiàn)實,我們建議近期解決留守兒童問題應該從下面幾個方面采取措施:

  1、建立健全留守兒童工作機制。

  2、完善和落實相關法律政策,保證農民工子弟在工作地享有同等受教育權益。

  3、培養(yǎng)和扶持以民間組織為依托的農村留守兒童服務機構。

  4、下大力氣優(yōu)化兒童成長的社會環(huán)境。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國家的社會經(jīng)濟取得了飛速發(fā)展。

  我們必須全面加快新農村建設進程。發(fā)展農村經(jīng)濟,提高農村人口素質是解決農村留守兒童問題的根本途徑。就是要建設全面和諧的新農村,最終實現(xiàn)從根本上解決農村留守兒童這一重大社會問題的目的。

留守兒童調查報告15

  調查地點:xx省xx市灣頭橋鎮(zhèn)

  調查時間:20xx年12月1日至12月6日

  調查對象:該鎮(zhèn)的留守兒童

  調查方式:問卷調查、訪談等

  調查目的:留守兒童的現(xiàn)狀如何?留守兒童現(xiàn)狀產生的根源是什么?在留守兒童中存在哪些突出的問題?該怎么解決?針對這些問題,帶著種種困惑,我們進行了此次調查。通過調查分析農村留守兒童生存教育現(xiàn)狀中存在的問題,找出原因并提出建設性意見。

  調查計劃:

  1、進行采訪,與留守兒童及其監(jiān)護人進行交談,對某些留守兒童較集中的學校進行采訪,就有關問題做詳細的調查,獲得第一手資料。

  2、整理資料,對采訪內容進行理性的分析與思考,查閱相關資料,形成社會實踐調查報告,向家庭、學校、社會層面和政府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與建議。

  摘要:農村留守兒童不僅是家庭的問題,也是社會各界關注的社會問題。我們采用農村留守兒童調查問卷,以xx市灣頭橋鎮(zhèn)農村留守兒童進行抽樣調查和實地走訪,對其家庭生活、學習、心里等現(xiàn)狀進行了分析,從家庭、學校、社會層面和政府提出了一些解決問題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 xx市農村留守兒童調研

  一、調研背景

  目前我國有1.2億農民常年于城市務工經(jīng)商,產生14歲以下的“留守兒童”已超過4390萬人。其中,我國農村留守兒童近20xx萬人。我市是農村勞動力輸出大市,因人口流動引發(fā)的農村留守兒童問題,已成為我市不可忽視的社會問題。我市總人口81萬,其中少年兒童19.85萬,農村少年兒童11.91萬,絕大多數(shù)為留守兒童,F(xiàn)以xx市灣頭橋鎮(zhèn)為例,對留守兒童現(xiàn)狀進行調查研究。灣頭橋鎮(zhèn)外出務工人數(shù)達61%以上,外出務工的農民工只有極少數(shù)帶著子女到打工地入學。

  二、調查的過程與結果

  (一)調查的過程

  1、準備階段

  (1)制定調研問卷

  (2)確定調研人員,對調研人員進行相關培訓

  (3)制作調查問卷。

 、籴槍θ罕(制作200份)

  ②針對留守兒童(制作400份)。

  (4)制作留守兒童相關宣傳資料。

  2、實施階段

  (1)分組調研——每組5—10人,朝不同方向行進進行調研。

  (2)各組分工——一人交談,一人拍照,其余人員記錄(實際調研中視具體情況而定。

  3、總結階段

  總結成果、收獲、心得體會、論文等調研成果在12月6日前完成。

  (二)調查結果

  我們通過對留守兒童的生存和受教育情況開展調查,發(fā)現(xiàn)了留守兒童的生存和受教育存在許多普遍性的問題,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農村家庭、學校和社會三大機制的缺失是造成上述問題出現(xiàn)的關鍵,具體表現(xiàn)在:

  1、在生活方面:缺乏父母情。

  監(jiān)護人員多半是老人,他們行動也不是很方便,照顧孩子也顯得吃力,做三頓飯菜都感到困難,孩子的衣服又相當?shù)碾y洗,有些年邁的老人還要照顧三、四個孩子,看著他們瘦弱的身體,左手一個孩子右手一個孩子的,實在是另人心寒。

  由留守孩子自己管理自己,或由哥哥姐姐管弟弟妹妹這種情況雖不多見。但偶爾還是有的,由于孩子的年齡小,處事的能力不強,要承擔起管理自己,和管理弟妹,處理家務的重擔,這部分留守孩子基本上處于放任狀態(tài)。

  2、在學習方面:對學習介入較少。

  留守兒童往往多半是寄養(yǎng)在外婆,奶奶等老人家里。而且都是隔代監(jiān)護,祖輩與孫輩年齡相差在40歲以上,思想觀念很不一樣,加上祖輩受教育的又不多,甚至有文盲的,難以引導孫輩正常的學習,文化水平又較低,對孩子學習上的問題不能給予幫助,無法有效管理留守兒童的生活與學習。即算父母一方在家,由于留在家里的父親或母親承擔了家務和田間工作,也很少有時間去關注孩子的學習,對孩子學習上的輔導都相對要少得多。留守兒童的監(jiān)護人多是文化水平低下的農民,加上平時農活繁重,不重視孩子學習,造成孩子缺乏硬性約束。此外,學校教育投入不夠,特別是村小的教學點,無法解決教學中更深層次的問題。

  3、在心理方面:正確引導缺失。

  留守兒童平日行為散漫,我行我素,部分學生行為怪異,少年老成。學生間交往舉止不文明,語言粗俗,有三成左右學生有"老子"自稱的口頭禪。部分留守學生自理能力差,衣著不整,衣服臟亂不堪,頭發(fā)凌亂等等。留守孩子的行為失范與監(jiān)護人對留守孩子的教養(yǎng)有關,留守兒童大部分是由祖父母照顧,缺乏父母之愛,久而久之,產生了心里障礙和性格缺陷。另外親戚對所接受的托管留守兒童也不敢嚴于管教,生怕出現(xiàn)什么意外,不好交差,對孩子的行為過問少或不過問,只顧孩子吃穿,任孩子自由發(fā)展,只求到時能把一個完整的人交給留守孩子的父母,就萬事大吉。長時間的放任自流,也容易使留守兒童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留守兒童犯罪率逐年升高。

  三、調查現(xiàn)狀分析

  在對社會成人的調查問卷中:

  (1)調查中,就“您知道什么是農村留守兒童嗎?”。知道20%;不知道占30%,有點印象,但具體不清楚占50%。為此政府及媒體應從中起到積極的引導作用,促使全社會對此問題有深刻的關注和了解,并借助社會整體的力量給予留守兒童更多的關愛和幫助。

  (2)調查中,造成留守兒童問題根本的原因是農村家庭經(jīng)濟貧困落后、城鄉(xiāng)差距明顯。于是大部分農村家庭的為了提高生活水平紛紛外出工作,常年與子女分居兩地,心理溝通及感情聯(lián)系匱乏。

  (3)群眾對于留守兒童問題愿意有深刻的了解和認知。群眾認為政府在留守兒童問題上該起到主導性作用,這是從根本上解決留守兒童的問題。

  對留守兒童本身的問卷調查所反映的問題:

  1、留守兒童面大。

  父母雙方外出打工的有42.4%;父母一方外出打工的占57.5 %。實際上沒有父母直接監(jiān)護的占59%,加上父母一方外出打工的“留守兒童”總共就占總數(shù)的80%。這些兒童缺乏父母關愛,當然就極有可能性格發(fā)展缺失。尤其在對其管理、生活安排方面缺乏應有的照顧和愛護,由此,他們的很多問題得不到及時解決,影響他們自身的發(fā)展,影響學校影響社會。

  2、監(jiān)護不能落實。

  調查結果顯示,祖父母外祖父母監(jiān)護占77.9%;其他親朋好友及其它(無人監(jiān)護)占21.1%。隔代監(jiān)護,一是心理代溝太深,祖孫難于溝通,二是祖輩過度溺愛,百依百順,三是沒有教育理念;親戚監(jiān)護,日子一長,孩子或多或少有過失,只要親戚批評責備,他們之間就有可能產生心理隔閡,嚴重的甚至鬧矛盾;沒有人監(jiān)護,不僅這些孩子心理沒有安全感,而且很多事情就有可能因拿不準主意而失誤。

  3、父母親情淡薄。

  14%的留守兒童與父母不聯(lián)系,54%的不固定聯(lián)系;與父母雙方經(jīng)常打電話的占12.5%;父母經(jīng)常給我打電話只占46%。在調查中還發(fā)現(xiàn),81%不希望父母外出打工;有49%的留守兒童覺得父母不在身邊自己缺少安全感的。父母的.關愛是任何事物都無法代替的。表明父母與與留守孩子溝通和交流較少,更說不上對子女進行應有的家庭教育。這樣孩子就感到?jīng)]有根基沒有依靠,沒有自主沒有目的,如空中的落葉,時常無所適從。

  4、被動做家務勞動。

  90%的留守兒童曾做過家務活,但都是在被動,因此對家務勞動大多感到厭倦。這樣就給留守兒童帶來了心理的壓抑和具體的困難。

  5、學習壓力很大。

  84%的留守兒童感到學習壓力大、有厭學情緒;36.3%的留守兒童明顯表示學習成績不好;不能輔導學習的有56%。本來適當?shù)膲毫τ欣趯W習,但留守兒童的壓力一是來自多方面,二是壓力太大。這種情況,如果沒有人及時為他疏導,就有可能壓力變得越來越大,進而影響學習和生活。

  6、心理壓力太大。

  經(jīng)常感到孤獨的占22.6%;煩惱來自家庭的占31%。由此而看,家庭的關心愛護缺失的情況非常嚴重。從調查可看出有36.5%的學生不是經(jīng)常能和父母交流的,這對于他們性格、心理的形成與發(fā)展是有很大影響的,63.7%的學生也只是打幾個電話或寫幾封信,這是遠遠不能達到家庭教育的要求的。60%以上的留守兒童表示為不會做飯,不會洗衣,遇事不能拿主見,思念父母,留守兒童感到生活不適應占21%,孤獨無助占63%;部分留守兒童既要照顧自己,還要為家里弟妹、爺爺奶奶、外公婆的生活安排,家里的大小事務由自己處理;得不到同學不理解;有時遭別人歧視等。兒童心理學告訴我們,兒童進入青春期后,雖然具有了獨立意識,但畢竟經(jīng)歷不夠、能力不足,對父母還具有很強的依附性。然而,這些留守兒童不會做飯洗衣,遇事拿不定主意,思念父母,感到孤獨、失望、煩惱、得不到理解,遭人歧視,甚至為今后的生活著急,等等。顯然,對同樣一個十二、三歲的留守兒童來說,所擔當?shù)呢摵煽隙ㄊ浅d的。

  訪談時,我們問到了留守兒童“目前面臨的問題是什么”,選“生活無人照顧”、“受委屈無人傾訴”、“與照顧者不和”的分別為78%、82%和86%。而希望“父母早點回來”的比例也達到了70%。

  四、關愛留守兒童的建議

  針對留守兒童這一社會問題,我們分別對家庭、學校和社會提出如下建議:

  1、家庭方面:

  (1)提醒家庭監(jiān)護到位和改變家長外出的方式,如果父母雙雙外出,則對子女學業(yè)成就的影響比較大。但是,如果有一個在家,則影響相對就要少得多。建議父母外出打工時,如果孩子已經(jīng)上學,而又沒有相當可靠的人作為監(jiān)護,就留一個在家監(jiān)護孩子的學習與生活。同時,提高監(jiān)護水平,既要養(yǎng),也要育。

  (2)改變外出家長與親子溝通方式。溝通的時間:做到每個星期能給孩子打一次電話,與孩子交流一次。如果可以的話,一學期中間回來一次,寒暑假把孩子接到身邊。溝通的內容上:不能只談學習與考試,要更多地關心他們的心理,生理,與情感,關注他們的所思、所想、所為。交流溝通的方式上:除了電話聯(lián)系外,還可以采用書信的形式。我們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許多留守孩子喜歡寫日記,通過寫日記抒發(fā)和宣泄自己內心的秘密與不滿,如果書信交往,子女就可以把父母作為一種傾訴的對象。

  2、學校方面:

  (1)建立并健全“家長學!睓C制。在學習時間上,可以采取農忙與農閑相結合,在授課方式上,可以采取點與面相結合的模式;在活動形式上,可以采取授課與活動相結合;在考核方式上,可以采取筆試與口試相統(tǒng)一的方式。通過多種方法,多種渠道,轉變父母的教育觀念,提高教育質量,拉近留守兒童與家長之間交流溝通的距離。

  (2)學校要建立留守兒童的個人檔案,實行動態(tài)管理,并針對留守孩子的性格,家庭等不同的特點進行分類管理,建立成長記錄卡,加強與家長的聯(lián)系,給予留守兒童更多生活上和心理上的關注。在與家長的聯(lián)系方式上,可以通過電話、網(wǎng)絡、書信等形式,內容上突出孩子的學習情況,心理狀況,老師的建議以及家教知識宣傳等等。各學校要建立一個“留守兒童之家”和教師做“代理家長制”,對所有“留守兒童”實行封閉式管理,減少孩子們孤單獨處的時間,避免部分兒童與社會上不良青年接觸的現(xiàn)象,在學校同樣的感受到家一般的溫暖。

  (3)學校要充分利用有效資源,加大對留守兒童的心理教育。學校要開足開齊課程,老師多對學生在心理,思想、生活狀況、健康、學習等方面進行關心。通過豐富多彩的課余活動,使留守兒童得到學校和老師更多的關心與幫助。設置愛心電話及郵箱,方便留守兒童與父母聯(lián)系;定期給留守學生學習用品,圖書等物資援助。同時,學校配備專職的心理輔導老師對家庭功能缺位的留守兒童進行教育、引導。多運用先進事例來引導他們奮發(fā)向上,提升培養(yǎng)孩子道德成長意識,使留守的孩子們有較好的親情和教育補償。

  3、社會方面:

  (1)加大教育投入。辦好寄宿制學校,改善學校軟硬件環(huán)境。

  (2)凈化教育環(huán)境。針對學校周邊的網(wǎng)吧、游戲廳、臺球室等應堅決制止并加以取締。

  (3)強化社會關愛。一是設立扶助基金,對部分貧困家庭進行一定的基金扶助。二是為農村打工一族在城市提供一個良好的后臺環(huán)境,解決農村務工人員子女在城里的受教育問題。三是充分發(fā)揮關工委、婦聯(lián)及團委的作用,組織干部職工、社會志愿者與留守學生結對子,聘請當?shù)乩辖處、老干部擔任校外義務輔導員,教育引導他們健康成長。四是有條件的行政村和自然村,都應設立圖書室和活動室等活動場地,讓留守兒童有個活動的場所。五是要大力發(fā)展本地經(jīng)濟,為此各政府要千方百計增加村民收入,多方面采取致富村民的措施,盡量使村民不走出家鄉(xiāng)就能找到掙錢的門路。

  “留守兒童”現(xiàn)象是我國改革開放后的一個新生事物,是我們國家和民族進步的一個縮影,僅僅靠學校老師的教育和管理是不夠的,需要全社會的關注,只有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共同努力,才能使他們安全健康地成長。我們呼吁學校、家庭、社會形成共識,共同關注留守學生。

【留守兒童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留守兒童調查報告01-07

農村留守兒童調查報告05-26

學生留守兒童調查報告02-17

關于農村留守兒童的調查報告05-30

關于留守兒童的調查報告15篇08-16

農村留守兒童調查報告 15篇12-29

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調查報告09-16

留守兒童培訓總結01-06

留守兒童的感謝信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