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教學反思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老師,我們要在課堂教學中快速成長,借助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那么你有了解過教學反思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于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于教學反思1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因此,課堂上教師應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寬松、民主、探索合作的空間,以喚醒、激活他們自主學習的熱情。
在教學第10課《比尾巴》一文中,我首先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起學生對本課學習的興趣,然后以學生原有的知識經(jīng)驗為基礎展開教學,鼓勵學生自主識字,并利用集體的智慧鼓勵學生用多種方法記憶生字,從而使學生相互交流,暢所欲言。并且在整堂課中,穿插了多種形式的讀書活動,如讀自己喜歡的小節(jié)、小組合作互讀、同桌對讀、全班賽讀、男女讀等等,讓學生多動腦,多動手,調(diào)動多種感官參與學習過程,從而實現(xiàn)真正一樣上的自主實踐,提高了語文課堂的實效性。整節(jié)課的設計充分尊重了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讓學生自己的獨立思考取代統(tǒng)一的答案,讓學生自己的感性體驗代替整體劃一的理解和指導,整個過程充分尊重了學生主體地位。
。薄⒆⒅厍榫硠(chuàng)設
一年級學生課堂常規(guī)較差,好動、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怎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是課堂教學的關鍵。小朋友們喜歡小動物,創(chuàng)設一個與小動物交朋友的情境貫穿整個課堂,你認識課文中的哪些小動物,能向大家介紹一下嗎?小動物請我們一起來參加它們的尾巴選美活動,你們愿意給這群小動物當評委嗎?請你來扮演你喜歡的小動物,用動作展示出它尾巴的特點,行嗎?這些環(huán)節(jié)的設置讓學生始終情緒盎然,有聲有色地投入學習中去。情境的創(chuàng)設激發(fā)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情感體驗,促進學生的語言發(fā)展,促使學生主體能動作用與現(xiàn)實環(huán)境的統(tǒng)一,使學生在提高語言表達能力的同時,實現(xiàn)素質(zhì)的.全面提高與個性的充分發(fā)展。因此教師在教學上要不斷探索,不斷創(chuàng)新,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精心進行教學設計,創(chuàng)設出理想的情境,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和創(chuàng)造力,使教學不斷發(fā)展和提高。
2、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精神
為了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多次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進行學習,挑選自己喜歡的內(nèi)容進行交流,大大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在課堂上為學生開辟了展示自己的天地。三人行必有我?guī)煛U埌涯阌浬值暮棉k法說給組里的小朋友聽聽。課堂上學生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吸取眾長,引發(fā)了思維的交叉和補充,使學生共同識字,共同品嘗學習的快樂。由于學生個性存在差異,在合作學習中,生生互動,優(yōu)勢互補,使學習內(nèi)容不斷充實,從而讓學生最大限度地發(fā)揮自己的潛能,愉快地完成學習目標。同時,讓學生當小老師教讀生字,讀課文,學生樂此不疲。引導學生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知道了什么?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讓學生從一年級開始就知道學習要有所發(fā)現(xiàn),有所疑,有所惑,有所解,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此外,我還在課的最后讓學生發(fā)揮才能,說說課本以外的各種各樣動物它們尾巴的特點,自己認識多少就說多少,學生們都表現(xiàn)得很活躍,說的和聽的都津津有味,既鍛煉了能力,又豐富了他們的課外知識,有所收益。
通過本課的教學,我在教學形式與教學時間的配合、安排上還要多學習,教學的應變能力也要不斷地去鍛煉,積累好的經(jīng)驗,改善不足,今后努力提升自我。
關于教學反思2
《春日》這首詩,不僅是一首詠春詩(贊美春天的詩),而且是一首含意深刻的勸學詩(板書“勸學”,勸告大家努力學習,勸告大家多讀書),《春日》教學反思。(指著學生板書)因為“泗水”在山東地區(qū),是春秋時期大教育家孔子的家鄉(xiāng)和他講學的地方,“尋芳泗水”就是說在孔子的書籍中尋求知識。書中的知識道理,就好像原野上美麗的春色,使詩人耳目一新,深感快樂。試想:一個不喜歡讀書的人,能有春日尋芳與書海求知的聯(lián)想嗎?能有知識道理如明媚春光的認識嗎?正因為朱熹酷愛讀書,才學淵博,他才成為著名的哲學家、文學家、教育家。這首暗喻讀書的《春日》詩,對我們是一個很好的啟迪。咱們應該像朱熹一樣在書海中求知,因為書海中也有一片萬紫千紅的春色!
享受春日,古詩短而精,間接而含蓄,有許多地方值得細細玩味,細細品嘗。
教學古詩,如果僅僅停留在“解釋”上,肯定枯燥乏味、了無生趣。
古人寫詩,往往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借景寓理、借物寓理
誦讀古詩,不能“千詩一面”,有的豪放,有的婉約,有的高昂,有的低沉,有抑有揚,有急有緩。
朱熹的《春日》詩,乃詠春詩中的精品,詩人踏春賞春時高興、喜悅、興奮、激動、舒暢、得意的'心情蘊含在詩中的每一個字中。
詩人是在享受春日,春光無限好!我和孩子們也在享受春日,從詩句中尋找“美麗”的心情,詩人快樂,我們也快樂!
從描寫春天的好詞佳句中,孩子們不知不覺地就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春天仿佛就在眼前!孩子們自然而然地進入佳境,隨著詩人暢游,享受萬紫千紅、百花爭艷的大好春光。
朱熹曾寫過一首《觀書有感》:“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詩人運用自然景物來比喻思想要保持清醒開闊而不陳腐,就應不斷吸取新知識。而《春日》詩,同樣采用比喻的手法,但意蘊更為深藏:書中的知識道理,就好比美麗的春色,使詩人耳目一新,深感快樂。
詩人不僅僅是在享受春日的樂趣,更是在享受讀書的樂趣!孩子們學了這首詩,肯定會有所啟發(fā)。
古詩教學,有待“親密接觸”,因為她就像春天一樣充滿生機!
關于教學反思3
《觀潮》這是一篇文質(zhì)兼美的寫景記敘文。作者通過對農(nóng)歷十八錢塘江大潮的描述,寓情于景,贊美了這一“天下奇觀”,表達了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為此,在教學中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以學生為主體,讓他們自學、自悟、自會。當然這自主的精神并不是讓他們在課上放任自流、毫無目的行動,而是在教師正確的引導啟動下形成的。
一、內(nèi)容分析中,借助多媒體啟發(fā)
錢塘江大潮學生沒有親身見過,完全有必要先對它有個大體的感性認識。因此我在教學之前,讓學生查找、交流資料加深對錢塘江大潮的了解,從而激發(fā)出求知全文的沖動。接著老師讓學生觀看錢塘江大潮的錄像,并讓學生說說看后的感受,從而學生對錢塘江大潮有個鮮明的印象,就使他們自覺地從文章中去尋求答案。
用現(xiàn)代教育手段輔助教學,為課文提供信息,成為理解內(nèi)容與激發(fā)情感的工具。我在教學中根據(jù)學生的學習需要,利用多媒體課件打出了學生喜歡的句子加以理解,并指導朗讀,同時配以圖片和錄象,這樣既幫助學生理解內(nèi)容,又能促進記憶。
二、自讀自悟中,重視思維的啟迪
首先,從整個教學流程來看,實現(xiàn)了將探究學習引入常規(guī)教學的初衷。整堂課中,幾乎沒有對課文的思想內(nèi)容提出什么問題,主要通過學生自讀來讀懂、理解課文,如讓全體學生用具體生動的表演來體現(xiàn)對“沸騰”這個詞的理解,然后又從這一情境中巧妙地引出另一個詞語“人聲鼎沸”,從概念到形象,又從形象到概念,這樣學詞語學生印象深刻,理解正確,也便于今后運用。特別在引導學習“潮來時”這一段落的教學中,有明確的“主體”和訓練“意識”,讓學生自讀課文找一找課文中哪些地方寫出了錢塘江大潮的壯觀,讀一讀自己喜歡的句子并加以理解。教師的指導主要體現(xiàn)在組織學生進行語言訓練,并且在訓練過程中給予適當?shù)闹笇。這樣為學生展示一個完整而清晰地有效閱讀過程,突出學習方法和效果的反思,對學生的學習有較強的示范作用。
課例中,學生的自主探究性和互動性看似不足,但實質(zhì)上“設問提示”與自主研讀資料尋求解答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集中地體現(xiàn)出了激疑、設疑、知困并解疑解惑的能動探究性。高質(zhì)量的設問,是研讀解困的動因,但問題意識往往是學生最缺乏的,“設問提示”環(huán)節(jié),正是基于刺激學生“知困”的需要而設置的,它有利于刺激學生的問題意識,使閱讀由瀏覽情節(jié)的“讀過”,上升到帶著問題研讀相關資料的“讀懂”,再到研讀中注重設疑解困、生發(fā)屬于自己的見解的“讀透”,實現(xiàn)閱讀鑒賞能力的提升。
三、朗讀教學中,側重情感的啟動
以讀為本,熟讀成誦,是中國傳統(tǒng)語文教學的寶貴經(jīng)驗。課堂中教師就是應該抓住機會,用多種形式引導學生多讀,讓學生讀懂,讀通,讀熟,讀得有情有趣,讀得津津有味。通過讀,讓學生自己來理解課文內(nèi)容,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感受課文語言的直觀性和形象性,并且?guī)椭鷮W生積累課文中好的語言材料。在第2、3兩個自然段教學中,教師注重情境的創(chuàng)設,課堂上立時呈現(xiàn)出錢塘江大潮壯美的氛圍。這里面,教師側重對學生情感的啟動。
啟發(fā)學生在理解精彩語句的過程中,不斷突出錢塘江大潮氣勢磅礴的美。這是在朗讀教學中情感啟動前的理解。接著便開始朗讀教學,先讓學生體會老師所范讀的語句,這是學生情感啟動前的醞釀。隨后讓學生去體會某生所朗讀的'語句的情感,因為情感的啟動不是一激而就的,有個情感變化、逐漸深入形成的過程。在基本理解如何表現(xiàn)自己的情感的基礎上,放手讓他們有感情地小聲試讀。朗讀的啟動過程,也體現(xiàn)了學生的自主學習。一層一層并非機械地進行,穿插著老師的講解、范讀,學生的有情感地跟讀。老師把情感這根弦繃得緊緊的,不讓他走樣,無論是肯定表揚或批評指正,都是為了對情感的理解與啟動。但唯一遺憾的是在教學中體現(xiàn)得不夠透徹。
由這個課例生發(fā)了一個進行課外閱讀擴展的總體設想,即設計層級化分明的自主探究閱讀課案。指導學生自己設疑,分組查詢資料,尋求答案,制作成簡單的網(wǎng)頁,課堂上進行交流借鑒,在互相啟發(fā)中改進方案,完善思路,深化認識,最后由教師匯總整理所有有價值的問題、資源、精彩文章或解答,突出師生間交流的互動性和學生課外閱讀的自主探究性。
關于教學反思4
本課設計注重針對初中生的成長特點和思維水平,這一時期的學生開始與青春親密接觸,青春期的熱情、朝氣、連同青春的沖動一起叩響少年的心扉,容易出現(xiàn)對青春的一些錯誤認識。同時,這一時期的學生已不滿足于簡單的答案,喜歡思考人生與意義等重大問題。因此,在教學中充分利用和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在整節(jié)課中,按照“四步12法”教學模式組織教學,其中引領探究環(huán)節(jié),教師共設計層次性探究問題4個,用時三十分鐘左右,全班54位同學發(fā)言58次,具體九個小組發(fā)言人數(shù)分配:第一小組共6次,第二小組共4次,第三小組共6次,第四小組共5次,第五小組共10次,第六小組共2次,第七小組共7次,第八小組共7次,第九小組共11次。
在設計的四個探究問題中,各小組以小組匯報的形式與全班共同分享2次,小組每個成員運用所學的語言知識陳述個人觀點2次,最后評出第九小組為優(yōu)秀小組。整個課堂氣氛熱烈、活躍,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較好地完成了三維目標。但同時也存在不足。小組中第二小組和第六小組發(fā)言次數(shù)明顯較少,學生中也有個別同學未積極參與,從未進行發(fā)言。這也反映了教師對小組的指導和監(jiān)督不夠,小組長沒有管理好小組活動,開小差的學生缺乏個人責任感。
關于教學反思5
我在歌曲教學《媽媽的歌》一課中,在教唱歌曲后,為激勵學生有主動表現(xiàn),參與的意識,我設計了“請學生講有關媽媽的故事”,朗誦描寫媽媽的歌謠和唱有關媽媽的歌曲這一環(huán)節(jié)。首先,我給同學們唱一首有關媽媽的歌曲《魯冰花》當我有感情地投入到歌曲中時,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都靜靜的聽的很認真,甚至有的同學還掉下了眼淚,可是只有一名從頭至尾始終捂耳朵,當我唱完后,同學們紛紛發(fā)表意見,有的說:“這首歌聽起來很抒情”,有的說:“我很喜歡這首歌曲”,老師你能教我們唱嗎?我一直在注意那名捂耳朵的同學,于是我說:“我知道同學們都很愛聽這支歌,我會教給你們的,可是,有一位同學不喜歡聽,你能告訴我為什么嗎?”在對那位同學再三的開導下,他終于說了出來“我想媽媽”同學們都哭了,我的眼淚也禁不住流了下來,沒想到短短的幾句歌詞,引起了同學們傷感的情緒,我對她說;“你失去了媽媽一定很傷心,可是你還有老師和同學在關心你,老師會像媽媽一樣愛護你,把老師當成你的媽媽好嗎?”這時,有同學舉起手說:“只有你好好學習,你的媽媽才會高興!庇械耐瑢W給她唱了一支歌,還有的同學送給她一個小故事。
就這樣,在歌聲、故事、詩歌朗誦聲中,結束了本節(jié)課,孩子們的'臉上又微微的露出了笑臉。教育心理學認為:如果教師與學生之間能形成友好信賴的關系,那學生就可能更愿意和教師相處,接受教師的教誨。在音樂教學中,根據(jù)音樂課輕松、愉悅的特點,以“大膽說為切入點,給學生充分表達情感的機會,想說就說、想唱就唱”,對學生各種離奇古怪的想法和問題,教師總是以鼓勵支持的態(tài)度,調(diào)動全體學生共同討論、合作解決,使得教師與學生、同學與同學之間越來越相互尊重和理解。因此,課堂上形成了一種友好、寬松的學習氛圍,使每個學生都樂于暢所欲言了。
關于教學反思6
新課改已經(jīng)進入全面的實驗階段,通過一階段的教學我感覺到,新的理念、新的標準、新的教材,帶來了面貌一新的課堂教學。新的教材體現(xiàn)了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人教版教材的編寫無論是從內(nèi)容的呈現(xiàn)方式,還是頁面的設置上都重視兒童已有的經(jīng)驗和興趣特點,提供豐富的與兒童生活背景有關的素材,這些正是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學生積極參與數(shù)學學習活動的基礎。下面談一談近兩年來我在教學實驗中的幾點體會和教學反思。
一、以新的理念為指導,在生動有趣的情境中進行教學。
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習內(nèi)容和學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貼近,學生自覺接納知識的程度就越高。創(chuàng)設與生活實際有關的情境,讓學生發(fā)現(xiàn)數(shù)學就在自己身邊,數(shù)學并不難,從而激發(fā)他們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例如,在教學“0的認識”的時候,我創(chuàng)設了這樣一個情境: 我先在黑板上貼了一只可愛的小猴子,并對學生說:“猴子媽媽因為小猴子愛學習,所以獎勵給它兩個桃子。”說的同時,在小猴子面前貼上一個大盤子和兩個新鮮的大桃子!靶∨笥涯銈兛矗『镒邮遣皇呛荛_心呀?”接著小猴子就開始“吃”桃子了。我先從盤子里取下一個桃子,這時讓學生觀察:發(fā)現(xiàn)了什么?(發(fā)現(xiàn)盤子里只剩下一個桃子了。)我接著問:“可以用數(shù)字幾來表示呢?”學生答:“可以用1來表示!比缓笪矣秩∠乱粋桃子,并說:“小猴子又吃了一個桃子,這回該用數(shù)字幾來表示呢?小猴子不知道了,小朋友們讓我們來幫助小猴子解決這個問題好嗎?” 很自然的讓小朋友說出了“0”。這樣給學生提供充分的從事數(shù)學活動和交流的.機會,讓學生自己在生活中尋找數(shù)學、發(fā)現(xiàn)數(shù)學、探究數(shù)學,體驗數(shù)學就在我們的身邊。
二、以新的理念為指導,自主地、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 。
只有用新的理念分析新教材,理解新教材,才能真正體會編者的意圖。教師要充分利用教材,創(chuàng)造地運用教材資源,給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以激發(fā)學生對數(shù)學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之積極參與學習活動。
例如,我在教學一年級上冊數(shù)學第29頁上“0”的認識時,我充分挖掘教材,當小朋友認識了“0”后,我提問:你們還在什么地方見過“0”?小朋友說得熱火朝天,有的說:我家電話機上、手機上有“0”;有的說:足球比賽的比分是0:0;溫度計上有“0”;尺子上有“0”;門牌號碼有“0”;還有的學生說今年是20xx年,里面也有兩個“0”……最后,我讓學生想辦法表示0,學生表情興奮,紛紛動腦、動手操作起來,有的把文具盒里的東西全倒出來,說里面有“0”枝筆;有的學生說:我們上體育課時,教室里的人數(shù)是“0”……“讓學生想辦法表示0”給學生提供了充分的活動機會和想象空間,培養(yǎng)的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通過表演,自己去發(fā)現(xiàn)、研究,揭示了學生對0的含義的理解,也激發(fā)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
三、以新的理念為指導,組織有效的合作學習。
在課堂上,我們都可以看到小組討論式的合作學習。但是,仔細觀察,就可以發(fā)現(xiàn),多數(shù)討論僅僅停留在形式上。
我們應該組織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在討論前要考慮各小組學生的實際情況,讓學生獨立思考,再在組內(nèi)討論交流,這樣,每個學生都有思考的機會和時間。小組討論的時候,教師要深入到小組當中,了解合作的效果,討論的情況等等,從而靈活地調(diào)整下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
例如,在教學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連加、連減”時,我大膽地把教材中的兩個例題作了變動,把它們設計成學生熟悉的富有生活情趣的情境,使學生更容易地掌握。在教學例題后,我安排了這樣一個環(huán)節(jié):讓全班學生分四大組討論,每組創(chuàng)設一個情境,再讓學生根據(jù)內(nèi)容列出連加(或連減)。
表演形式:一人敘述,幾人表演。
第一組:有10只小鳥,先飛走了3只,又飛走了2只,現(xiàn)在有幾只?
第二組:草地上有4只小兔,跑來了1只,有跑來了3只,現(xiàn)在一共有多少只?
第三組:河邊有8只螃蟹,爬走了2只,又爬走了4只,還有幾只?
第四組:草地上有7只小雞,走掉2只,又走掉1只,草地上還有多少只?
小朋友們表演得十分精彩,大家學得非常有勁。這樣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鞏固了知識,又嘗到了成功的喜悅。
四、以新的理念為指導,在有趣的游戲活動中進行教學。
對于一年級學生來說,最喜歡游戲活動了,讓學生在有趣的游戲活動中產(chǎn)生例題進行學習,學生會感到輕松愉快,大大提高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例如,在教學“加、減混合”時,我把書上的例題改成了游戲形式,我先對學生說:“小朋友你們喜歡做游戲嗎?”接著,講游戲的規(guī)則(先有7人在車上,接著下車2人,再上車3人)。然后,邊放音樂邊講述:汽車從德政園站開車了,(學生做動作、嘴里發(fā)開車的聲音)家潤多站到了,停車(下車2人,又上車3人),汽車又開了。游戲結束后,讓學生討論后說說,現(xiàn)在車上有幾人?有的學生說,現(xiàn)在車上有8人;有的學生說,原來德政園站車上有7人,到了家潤多站下車2人,又上車3人,現(xiàn)在車上有8人……學生在游戲活動中知道:從7人里面去掉2人(要用減法算),又多3人(要用加法算)。這樣學習“加、減混合”的例題,學生感到有趣、熟悉、自然,對數(shù)學的親切感、興趣感也自然產(chǎn)生了。
課程改革為我們帶來了新的教學理念,為學生發(fā)展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我認為,凡是學生能夠探索出來的,教師決不替代,凡是學生能夠獨立發(fā)現(xiàn)的絕不暗示,讓學生從生活、活動、思索、合作交流中學習,盡可能多給一點思考的時間,多給一點活動的空間,多給學生一點表現(xiàn)自己的機會,讓學生多一點創(chuàng)造。
關于教學反思7
我曾經(jīng)對“相信學生,他們就會給你一個驚喜”有些懷疑。可是我上過《解決問題》這節(jié)課后,讓我真是有了一些感觸。
這節(jié)課,我引導學生分析過信息之后,先把解決的權利交個學生,不限方法,只要能解決就可以。學生開始進行小組合作,在小組長帶領下,開始討論,尋求解決的方法。經(jīng)過一段時間,學生討論結束,就開始進行小組展示。第一個展示的是胡洋這個小組,在巡視的過程中,我也沒發(fā)現(xiàn)她們發(fā)現(xiàn)的兩種方法。心想說一種,再找一個小朋友展示另外的方法,當我說:“好的,你們得真完整,請回座位!焙缶挖s快說:“老師,我們還有一種方法呢?”我只能讓他展示了。這時候,我真感到有點慚愧,小看自己的學生了!
上展示臺時,他們沒有展示是用什么方法?是用線段畫,還是畫圖形。我也發(fā)現(xiàn)了學生的方法,想得還可以。下課了,我班學生的桌子旁有一個紙片平均折成了8份,我不分青紅皂白批了他一頓,沒有給他一絲機會,覺得自己很會處理問題,課后我們進行研討,席主任的話真是如雷灌耳,給我驚醒。一個紙片是學生解決問題的'一種方法。我當時真是無地自容,竟沒有發(fā)現(xiàn)學生的智慧,還狠狠地批評他一頓,這不就是自己孤陋寡聞嗎?學生的表現(xiàn)如何的完美,為什么沒有給他解釋的機會!
這節(jié)課,給我很大的打擊,不是學生沒抓住關鍵,而是自己的淺薄否定了他們。真的,憑自己的經(jīng)驗用事,人內(nèi)心相信學生,肯定學生,他們一定會給你一個精彩,一個驚喜,相信自己的學生吧!
關于教學反思8
《燈光》一課講完了,可我的心并沒有平靜,因為這一課讓我思索的東西太多太多。先學后教,是學習中的革命,是原有教學方式的一種轉變。它的本質(zhì)就是思考——教會教師思考,教會學生思考,在問題的趨動下,自主研究。設計《燈光》一課時,我把問題意識始終貫穿于學生的學習活動中,學生先提出問題,在小組內(nèi)解決問題,解決不了的問題提煉出來師生共同解決。課堂結構有四部分組成,檢測預習、提煉質(zhì)疑、合作探究、拓展延伸。學生提出的問題在師生互動中迎刃而解、逐個擊破。
首先,抓住大問題:郝副營長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也就是說,你認為郝副營長是怎樣的人?默讀3_11自然段,畫出相關的語句,并在重點句旁寫批注。接著,我讓學生小組討論,最后,站起來匯報。學生找出來的重點句,抓住“沉思”、“憧憬”,讓學生想像郝副營長在想什么?使學生體會,郝副營長多么渴求能夠在燈光下看書,渴求那和平的日子,為后邊郝副營長點燃書,為后續(xù)部隊照亮而犧牲自己的生命埋下伏筆。接著,抓住“千鈞一發(fā)”一詞體會郝副營長為了戰(zhàn)役的勝利,為了后代在燈下看書,過上幸福的日子,卻犧牲了自己寶貴的生命。正是對未來的這種美好憧憬,郝副營長才會在后續(xù)部隊找不到突破口的危機關頭,冒著生命危險,點燃書本,為后續(xù)部隊找到前進的方向才取得戰(zhàn)斗勝利的勇氣。此時,郝副營長的英雄形象自然而然地在學生心中樹立。第一個問題水到渠成。我適時引導:我們
能夠享受著溫暖光明的燈光,過上今天這幸福的生活,是許許多多郝副營長這樣的英雄在戰(zhàn)場上用生命換來的,他們無私奉獻的精神多么值得我們崇敬。我們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呀!此時,學生對課題的理解更加深刻,很自然的解決了提出的第二個問題——課文為什么以“燈光”為題?這燈光是生命之光、希望之光、理想之光。處理第三個問題時,我圍繞錢夠兩段話和三處“多好啊”,引導學生找出寫作特點:首尾呼應、以燈光為線索、倒敘等等。
在教學中通過各種形式的讀將學生、教師和文本聯(lián)系;通過“情境創(chuàng)設”將三者變得生動起來;通過“情”將三者融合起來。學生感悟的`過程是一個個性化過程,在教學中,力爭做到以讀喚情,以讀獲情,以讀悟情,從而獲得獨特而豐富的情感體驗。
在教學本課時,我還注意了對學生進行“展開豐富的想象”的運用訓練。課文第二大段是由景生情,追憶戰(zhàn)爭年代的一樁往事,是全文重點,我指導學生思考:在戰(zhàn)斗間隙,郝副營長為什么借著微弱的亮光,在注視著書上的插圖?他沉思什么,憧憬什么?在劃著火柴的時刻他是怎樣想?這就是小說的布白藝術給我們留下了豐富的想象空間。
更值得一提的是:我們在備課時有了個性化的解讀,挖出了隱藏在燈光線索下的一條暗線,就是作者的情感線,從敬佩到贊賞再到悲痛惋惜。兩條線相輔相成,使教學目標水到渠成。
當然,教學中我的教學藝術駕馭教材的能力還不夠,對于學生的回答評價語還不夠到位,這些都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謝謝大家!
關于教學反思9
經(jīng)過這一周的上課,感觸頗多,有很大收獲,也找到自己的許多不足之處,使得我們加以改正,不斷調(diào)整自己的教學方式以及課堂的教學過程,重新設計教學過程,更好地把知識傳授給學生,做到真正傳道、授業(yè)、解惑。
下面我就從幾個不同方面說說這一周的教學心得與體會.
一、教學過程不連貫,出現(xiàn)“斷層”現(xiàn)象。
由于教學的時間太少,各個知識點之間的銜接比較差,容易出現(xiàn)無話可說的局面,課堂中出現(xiàn)停頓。
二、教學過程中受學生的影響較大。
對于課堂上的教學過程的把握比較差,受學生的影響較大,很容易打亂整堂課的'教學進度,不能合理的把握課程的時間進度,出現(xiàn)知識點還沒有講完就到了下課的情況。
三、學生的基礎較差,起點比較低。
由于對學生的情況不太了解,整堂課設計的教學內(nèi)容對于學生來說接受起來比較困難,學生學不會,喪失了學習的積極主動性,無法達到應有的教學目標,不能真正掌握本堂課的知識點。
四、期望的教學程度跟實際的教學程度之間有較大差距。
在每堂課的教學中,總是期望所有的或者大部分的學生能掌握本節(jié)課的知識點,可是學生之間的能力參差不齊,差距較大,吃不飽和吃不了的現(xiàn)象較為突出。
五、教學內(nèi)容較難,學生聽不明白。
對于稍微難一點的內(nèi)容,學生就出現(xiàn)無法理解的現(xiàn)象。
解決方法:
一、課下熟讀教案,自己多練習,及時找出問題,進行調(diào)整。
二、對學生進行輔導的時候要有針對性,不可能面面俱到,要抓住主要問題,對于出現(xiàn)較多的問題,可以再說一下,讓更多的學生了解。
三、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新的教學目標,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降低難度,讓學生聽懂學會。
四、降低目標,針對學習吃力的學生,應多加輔導,詳細的講解教學內(nèi)容,做到每一步都講通講透。
五、及時調(diào)整教學內(nèi)容,由難変易,教學內(nèi)容更加通俗易懂,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理論練習實際,提高學生的掌握程度。
關于教學反思10
我國最早的教育著作《學記》中說:“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
從學習方面提出反思在學習活動中的作用。任何一個學生,不論其學習能力起點如何,都有必要通過多種途徑對自己的學習進行反思。在當前風風火火的課改實驗中,如何真實培養(yǎng)學生的反思習慣和能力,構建起師生互動的反思模式是初中數(shù)學教學反思的核心,這也是我們教師應重點反思的地方。
時代的發(fā)展和要求,數(shù)學教學的價值目標取向不僅僅局限于讓學生獲得基本的數(shù)學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在數(shù)學教學活動中,了解數(shù)學的價值,增強數(shù)學的應用意識,獲得數(shù)學的基本思想方法,經(jīng)歷問題解決的過程。在教學中要處理好知識性目標和發(fā)展性目標平衡與和諧的整合,在知識獲得的過程中促進學生發(fā)展,在發(fā)展過程中落實知識。這就需要學生對學習進行自我反思。新課程強調(diào)以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為重點,倡導以“主動、探究、合作”為特征的學習方式。教學活動是師生雙邊的活動,它是以教材為中心,教師教的活動和學生學的活動的相互作用,使學生獲取數(shù)學知識、技能和能力,發(fā)展學生思維品質(zhì),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并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而教育改革中教師是關鍵,學生是主體。同時,教師能力的提高及學生能力的提高,都是在實踐的探究中逐步確立。由此可見,教師與學生要想發(fā)展,必須要將實踐與探究融為一體,使之成為促進師生發(fā)展、能力不斷提升的過程,而反思則是將二者有效結合。那么應從哪些方面實現(xiàn)師生互動的反思模式構建呢?
1、要求做好課堂簡要摘記。
當前,老師講學生聽已成了教學中最普遍的方法。而要學生對教學的內(nèi)容進行反思,聽是遠遠不夠的'。要反思,就要有內(nèi)容。所以學生就要先進行課堂簡要摘記。課堂簡要摘記給學生提供了反思的依據(jù)。學生也能從課堂簡要摘記中更好的體驗課堂所學習的內(nèi)容,學生的學習活動也成了有目標,有策略的主體行為,可促使老師和學生進行探索性,研究性的活動。有利于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獲得個人體驗,提高個人的創(chuàng)造力,所以課堂簡要摘記是學生進行反思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2、指導學生掌握反思的方法。
課堂教學是開展反思性學習的主渠道。在課堂教學中有意識的引導學生從多方位、多角度進行反思性的學習。學生的實踐反思,可以是對自身的認識進行反思,如,對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及課堂中的內(nèi)容,都可引導學生多問一些為什么?;也可以是聯(lián)系他人的實踐,引發(fā)對自己的行為的比較反省,我們可以多引導學生進行同類比較,達到“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境界;也可以是對生活中的一種現(xiàn)象,或是周圍的一種思潮的分析評價,此外學生的反思還何以是階段性的,如:一節(jié)課尾聲時,讓學生進行一下反思,想想自己這節(jié)課都有什么收獲?還有哪些疑問?當天睡前,反思一下今天自己的感受;或是一周反思一下自己的進步和不足等等。具體有以下五種方法:
① 在解決問題中反思,掌握方法:解題是學習數(shù)學的必經(jīng)之路,學生解決問題時,往往缺乏對解題過程的反思,沒有對解題過程進行提煉和概括,只是為完成任務而解題,導致解題質(zhì)量不高,效率低下。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整理思維過程,確定解題關鍵,回顧解題思路,概括解題方法,使解題的過程清晰、思維條理化、精確化和概括化。
② 在集體討論中反思,形成概念:“活動是感知的源泉,是思維發(fā)展的基礎”。每個人都以自己的經(jīng)驗為背景來建構對事物的理解,所以認識相對有限。學生通過集體討論和交流,可以了解同伴的理解,有利于豐富自己的思考方法,反思自己的思考過程,增強遷移能力。概念形成的關鍵是重視意義建構過程,而不僅僅是單調(diào)記憶,所以要注重引導學生通過集體討論、爭辯,來促進個人反思,實現(xiàn)自我創(chuàng)新。
③ 在回顧知識獲取時反思,提煉思想:在教學活動中,我們教師比較注重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通過操作實踐、合作探究,主動獲取知識。其實,在實際學習過程中,學生總是根據(jù)問題的具體情景來決定解題方法,這種方法受具體情景制約的,如果不對它進行提煉、概括,那么它的適用范圍就有局限,不易產(chǎn)生遷移。因此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在獲取知識后反思學習過程,引導他們在思維策略上回顧總結,分析具體解答中包含的數(shù)學基本方法,并對具體的方法進行再加工,從中提煉出應用范圍廣泛的數(shù)學思想。
④ 在分析解題方法中反思,體驗優(yōu)勢:學生在解題時往往滿足于做出題目,而對自己的解題方法的優(yōu)劣卻從來不加評價,作業(yè)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解題過程單一、思路狹窄、解法陳舊、邏輯混亂、敘述冗長、主次不分等不足,這是學生思維過程缺乏靈活性、批判性的表現(xiàn),也是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造性水平不高的表現(xiàn)。因此,教師必須引導學生分析解題方法的優(yōu)劣,優(yōu)化解題過程,努力尋找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通過這一評價過程,開闊學生的視野,使學生的思維逐漸朝著多開端、靈活、精細和新穎的方向發(fā)展,在對問題本質(zhì)的認識不斷深化過程中提高學生的概括能力,以促使學生形成一個系統(tǒng)性強、相互聯(lián)系的數(shù)學認知結構。
、 在尋找錯誤成因中反思,享受成功:學生在學習基礎知識時往往不求甚解、粗心大意,忽視對結論的反思,滿足于一知半解,這是造成作業(yè)錯誤的重要原因。結果常常出現(xiàn)不符合實際,數(shù)據(jù)出錯等現(xiàn)象,特別是一些“隱性錯誤”發(fā)生頻率更高。因此教師應當結合學生作業(yè)中出現(xiàn)的錯誤,精心設計教學情境,幫助學生從基本概念、基礎知識的角度來剖析作業(yè)錯誤的原因,給學生提供一個對基礎知識、基本概念重新理解的機會,使學生在糾正作業(yè)錯誤的過程中掌握基礎知識,理解基本概念,指導學生自覺地檢驗結果,培養(yǎng)他們的反思能力。
3、從課后學習情況的反思及作業(yè)情況的自我反思中加強反思能力的培養(yǎng)。
一節(jié)課下來,靜心沉思,抽些時間回顧所學的內(nèi)容,摸索知識之間的一些規(guī)律 和自己在知識點上有什么發(fā)現(xiàn); 解題的諸多誤區(qū)有無突破;啟迪是否得當;訓練是否到位等等。及時記下這些得失,并進行必要的歸類與取舍。在作業(yè)中也要認真反思,尤其是在批改之后的作業(yè),并要求學生仔細分析自己的對題和錯題,寫下自己的成功之處和不足之處,還可以寫下自己的新思路和自己的創(chuàng)新。
4、幫助學生提高反思效果。
在經(jīng)常引導學生反思時,如每次只是這樣簡單地做一做,學生很快就會有厭煩情緒,這就需要我們在每次引導學生這樣做的時候,給與其大量的鼓勵、啟示和評價,讓學生體會到自己這樣做的好處,使他們在這樣做的過程中,得到激勵和啟示,并在后面的學習中獲得成功。如:在平時,每次引導學生反思時,我都會大力表揚那些思考認真的同學,對一些同學能在反思的基礎上提出問題的,就引導大家都向他學習。我經(jīng)常對學生說:只要是能在反思的情況下比以往有所進步,這就是最大的成功,那么這個學生就是一個勇士了,因為他已能戰(zhàn)勝困難,獲得勝利了。
讓孩子們感到自己在不斷地反思后,能夠不斷地成功,能夠經(jīng)常地、認真地反思,那么學生就會在反思中真正領悟生活和學習的思想、方法,優(yōu)化自己的認知結構,發(fā)展思維能力,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
關于教學反思11
在這個教學過程中,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在說話、朗讀、想象、質(zhì)疑、爭辯中情有所感,理有所悟,語言形式的掌握與內(nèi)容的感悟、情感的體驗相互交叉,有機結合,融為一體,具體說來有如下特點:
1、通過朗讀張揚個性。課標對閱讀的要求是這樣描述的:“具有獨立的閱讀能力,注重情感體驗,形成良好的語感,發(fā)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痹谶@樣的理念支撐下,本課教學我把朗讀擺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強調(diào)“以讀為本、以講助讀、以演練讀”,我認為學習語言的過程,實際上是一個外部語言不斷內(nèi)化的過程,實現(xiàn)這一內(nèi)化的過程最重要、最根本的手段就是朗讀。讓學生自讀自悟、邊讀邊思、相互討論、邊讀邊演中去學習朗讀,去理解詞語,去培養(yǎng)語感,去接受潛移默化的語言熏陶!白髡咝赜芯常刖呈寂c親。”因此“入境悟情”是我始終追求的教學境界。
在低年級的閱讀教學中,朗讀有著多方面的作用:可以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內(nèi)容,可以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和語言,可以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的語文知識,綜合提高語文能力。同時朗讀能力還是學生語文能力形成的重要標志。如何讓學生體驗到老鷹對小鷹要求的不斷提高以及小鷹學飛的刻苦,在教學過程中,我抓準時機引導他們進行個性化的閱讀,表達出他們各自獨特的感受。通過賽讀、挑戰(zhàn)讀等形式仔細品讀老鷹和小鷹的話,鼓勵學生自讀自悟,避免老師講解多,提問多,大力提倡“以讀為主 ,以讀代講,以講帶動讀、以問促進讀”。閱讀課文的過程,實質(zhì)上是讀者對讀物的一個“再創(chuàng)造”的過程。對于同一段內(nèi)容,不同生活經(jīng)歷,不同個性特征的學生有著不同的理解和感悟,我們要“蹲下身來”充分尊重他們的見解與觀點,切不可強求統(tǒng)一,引導他們讀出自己的“哈姆雷特”。由于鼓勵學生從各自獨特的視角去體會、解讀課文,因此學生的個性得以充分張揚。
2、通過提問演繹精彩。課標指出:學生作為一種活生生的力量,帶著自己的知識、經(jīng)驗、思考、靈感、興致參與課堂活動,并成為課堂教學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從而使課堂教學呈現(xiàn)豐富性、多變性和復雜性。在教學中,要及時適當?shù)貏?chuàng)造條件,營造空間,設計一些問題或讓學生提出問題,在提問中不斷增強創(chuàng)新情感,提高創(chuàng)新能力。閱讀教學中的課堂提問具有多種功能。它既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diào)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思維積極性,又可以提高學生根據(jù)條件分析問題、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還可以幫助教師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捕捉學生思維流向及心理變化等方面的信息,以便合理地調(diào)控課堂教學節(jié)奏,使課堂教學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問題的關鍵是這種提問必須具有科學性和啟發(fā)性.必須服從教學的需要,必須遵循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guī)律,必須著眼于學生語文能力的綜合提高和其身心的全面發(fā)展。
在講到老鷹第二次的“還不算會飛”時,提出一系列問題:老鷹為什么說它“還不算會飛”?“還”在這里是什么意思?與前一個“還”有細微差別嗎?老鷹心里會怎么想?再通過朗讀、小組討論回答,通過此環(huán)節(jié),為學生進一步理解課文設下線頭,為突破難點打下基礎。又如在講第六自然時提出:望著上空盤旋的鷹,小鷹會想什么?它會怎么去做?這個問題的空間較大,學生完全可以展開自己的想象,用自己的心靈去體會。但在課堂上,學生的回答大都一致,也許是我無意中已經(jīng)把答案灌輸給了學生。
3、通過活動感悟寓意。如何讓學生的情感與作者的情感產(chǎn)生共鳴,從內(nèi)心深處體驗“小鷹學飛真刻苦”以及更進一步體會“學無止境”的`寓意,我設計了不同環(huán)節(jié)中的幾種學習活動:(1)自主學習。自主學習就是放手讓學生根據(jù)自己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和自己的個性來進行學習的一種方式。伴隨著新課程的實施學生已成為教與學的主角,課堂上出現(xiàn)了更多的師生互動、平等參與的局面,教學組織形式異彩紛呈,自主學習方式成為其中一個閃光的亮點。在導讀三、四自然段時,因與前兩段結構大致相同,因此這時可半扶半放伴隨著自主學習,抓住重點詞體會人物心態(tài)。這不僅促進了學生的知識積累,而且別人的長處還會潛默移化地影響一些學生,使他們真正感受到把書讀“活”的好處,使其個性不斷完善。(2)小組學習。它是培養(yǎng)學生合作意識的一種基本途徑,在這個學習過程中學生可以把自己的思路和別人共享,而且學生更多的擁有了自由組合、分工協(xié)作的機會,擁有了評價和討論他人觀點的機會以及空間和時間,讓學生去進行合作,去開展有意義的合作。在總結課文時,我設計了分組討論交流:a老鷹為什么一次又一次地向小鷹提出新的要求?b學了這篇課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可聯(lián)系自己的實際情況。C說說你所知道的有關學習的名言。沒有經(jīng)過訓練的合作小組是散亂的,因此在這個環(huán)節(jié),效果不是太好。合作學習決不是學生一朝一夕就能掌握的,需要我們長期不懈地訓練,讓每一個人在無數(shù)次反復演練中找到自己合適的位置,感受到交流的快樂,分享合作的愉悅,這樣才能培養(yǎng)合作意識,獲得真正意義上的合作學習成果。
關于教學反思12
語文教學,要符合兒童的年齡特征,這是新課標中明確規(guī)定的,所以在《詠柳》這一課的教學中,我根據(jù)低年級學生喜歡用形象、色彩、聲音來思維這一特點,在課前,通過讓學生收集有關柳樹的'圖片,激發(fā)學生學習本課的熱情。在教學過程中根據(jù)詩歌的特點,出示直觀的插圖,再現(xiàn)詩歌意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在讀中感悟春天的美。
在本課的識字教學中,我充分發(fā)揮“主人”意識,讓學生自己觀察字的結構,然后小組討論怎樣記住這些字,從中培養(yǎng)學生的識字能力,貫徹了“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一課標精神。
另外,我讓學生在學詩歌中練習寫話,讓學生借助自己所收集的圖片,先說后寫,鼓勵學生把心中所想、口中要說的話用文字寫下來,消解寫作的神秘感,讓學生想說什么就寫什么。從中鍛煉了學生的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達到了良好的效果。
關于教學反思13
《風娃娃》是新課程語文第三冊第四單元的第四篇課文。我在上這堂課之前的教學設想是,通過熟字換偏旁或是加偏旁的方法讓學生識記“抽、續(xù)、駛”等生字,通過交流識記方法讓學生體會識字的快樂。會寫“吸、極”兩個形近字。在正確朗讀的基礎上借助想象、表演、找重點詞語等手段讓學生能有感情地朗讀。通過朗讀使學生感悟到幫助別人是件快樂的事。挖掘文本的空白處,訓練學生的想象說話。但是,上完課后我還有幾個教學目標沒有完成,分別是寫字教學和拓展練習。為此,我針對這堂課進行了反思。
在這堂課中,我認為自己的成功之處是我滲透了新課程的理念。
一、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始終以學生為主體,教師起引導的作用。如:
1、在教學的第一個環(huán)節(jié),我通過讓學生結交新朋友來引出今天的學習內(nèi)容,然后,讓學生親切的叫一叫風娃娃,同時讓學生對風娃娃的到來說幾句歡迎詞。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主要是想拉近學生與文本的對話,學生會因為喜歡風娃娃而去學習課文。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愿望。
2、在指導學生朗讀風娃娃在田野里和河邊兩個小節(jié)時,我先向?qū)W生們提了一些問題:(1)風娃娃來到哪里,看見什么?(2)他怎么做?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學習這個段落,這樣做效果不錯,許多閱讀能力比較差的同學也能答的上來。
二、我注重閱讀中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1、閱讀的形式多樣化。在教學《風娃娃》這一課時,我通過讓學生讀一讀、演一演(表演大風車慢慢轉動的樣子、風娃娃使勁吹風的形態(tài))、說一說(挖掘文本的空白點,如大風車被風娃娃一吹后速度加快,風車會對風娃娃怎么說?田里的秧苗喝足了水也會對風娃娃說什么?纖夫得到風娃娃的幫助又是怎么的呢?以使得學生體驗到幫助別人是一件快樂的事。
2、重視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新課程指出:第一學段閱讀應達到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而朗讀要在“正確”的基礎上逐步達到“流利、有感情”,要有輕重起伏,力戒唱讀和一字一頓地朗讀。如;在教學的第二個環(huán)節(jié)中,我安排了自由地讀課文,然后是檢查詞語。愿以為學生能夠很快且準確的完成這一環(huán)節(jié)。但是,問題出現(xiàn)了,很多學生站起來都讀不準詞語。特別是一個學生在讀“行駛”這個詞語時,讀了幾次也不能把這個“駛”的第三聲讀準,但我并沒有這樣過去了,我通過學生幫助、教師范讀等方法終于使他糾正了讀音。雖然這樣的做法使我浪費了很多時間,但我個人認為這樣做很值得,因為只有讀準了詞語才能正確地讀課文,如果連正確都做不到,何來有感情地朗讀呢。同時,我相信這個學生再讀課文的時候他肯定不會讀不準這個詞了。
3、、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積極地看待每個學生,充分肯定每個學生的進步。
往往在教學中出現(xiàn)的情況與我預設的相差很遠。在教學中,我曾叫到一個男孩讀“風娃娃來到田野,看見一架大風車正在慢慢轉動,抽上來的水斷斷續(xù)續(xù)地流著。”這個句子,這個男孩可能平時朗讀能力不強,一叫到他時,或許是因為緊張,他連個句子都不讀不通順。于是,我就一再地鼓勵他,并告訴他只要把剛才老師強調(diào)的幾個詞語注意一下,你就能讀好。果然,第二次讀他有進步了,我馬上充分地肯定了他的進步。第三次讀時,他真的做到了有感情朗讀了。當時,我感到太驚訝了,我為他的成功和我的成功而自豪。盡管這樣的做法使得我的教學任務在這堂課里完成不了,但我想,語文課堂上不就是講究一個實效性嗎?難道我們就為了完成自己的教學任務而不顧學生的學習情況嗎?
4、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我個人認為,低段的學生教師應教給她們一些朗讀的技巧。比如,在教學“風娃娃來到田野,看見一架大風車正在慢慢轉動,抽上來的水斷斷續(xù)續(xù)地流著。”句子時,我在讓學生感悟大風車在轉動時很吃力后,問學生詞語“慢慢轉動”應怎么讀?學生回答說:讀得慢一些。對啊,這就是朗讀的技巧。低段的學生不知道怎樣才叫有感情地朗讀,僅僅靠感悟是不夠的。我們教師應通過感悟后再教給他們一些朗讀技巧。如感悟到傷心時,語速可以放慢;感悟到著急時,語速可以快些;感悟到快樂時,語速可以輕快些等等。然后,再讓學生劃出這些重點詞,目的就是讓學生注意在朗讀時應注意這些重點詞語。這樣才能有感情地朗讀。我個人認為,在低段的時候就注意培養(yǎng)學生通過劃重點詞語來讀好句子,到的高段,學生的.朗讀和感悟能力應該是不會差的。
當然,在這堂課上我有很多不足的地方。
首先,整堂課的課堂紀律不好,低段的學生很難做到一個節(jié)課都注意力集中。作為學生的組織者,應該通過各種方法組織好課堂紀律。雖然,這堂課上,我也用了一些方法。比如每次讀書之前,我都會讓學生做端正、捧好書本朗讀課文;在其他同學回答問題前,我也會提醒其他學生叫認真聽,并告訴他們認真傾聽別人回答問題不僅是對同學的一種尊重,也是學習知識的一個方法;也多次用激勵的語言來提醒他們,如回答問題之前我會說“看著小朋友都做得那么端正,一雙雙小眼睛是那么有神,老師相信你們肯定能回答出老師的問題!、“老師只請坐得端正、小手舉得好的小朋友來回答問題”等等。但是,很遺憾這一些方法都是徒勞無功。我想,一定是這些方法不適合吧。
其次,教師的自身語言不夠精練。一堂課上教師的話比較多,有時還會過多的重復學生的話。過渡語也設計得不好。
第三,教師的評價不夠及時,雖然,課堂上我注意到了關注后進生,對他們不斷地鼓勵。但是,對于優(yōu)秀的學生,顯然我的贊揚是不夠的,以至于使他們的積極性不高了。
最后,我還有個困惑,就是當學生的實際情況與自己的預設不一樣,以使得教學目標完成不了。這個時候,教師是應該注重課堂上的實效性呢還是完成這堂課的教學目標呢?
關于教學反思14
前幾天,我們學校舉行了一次教學聽課活動,由我任教《13.花鐘》一課。這篇課文按照“歸納現(xiàn)象—揭示原因—實際運用”的思路,形象例舉了牽牛花等9種花不同的開花時間來說明不同的花會在不同的時間開放;接著分析回答了不同的植物開花時間不同的兩個原因:開花時間與溫度、濕度、光照有關,與昆蟲的活動時間有關;最后擴展開去,談到植物學家修建“花鐘”,其做法很奇妙。
片斷:
1、作者一共介紹了幾種花?(生)請同學們按順序說一說這九種花的名字和它們的開放時間。
2、誰來說第一種?請你來。(生)大家看,這就是牽牛花。(師出示課件)老師把它貼在凌晨四點這個位置上。
3、同學們想上來試試嗎?誰來說第二種?請你來。(生)大家看,這就是薔薇。(師出示圖片)請你上黑板粘貼。(第三種~第九種花,方法同上。)
教學感悟
在這幾句簡單的.對話中,數(shù)學、科學、語文三門學科的知識都有了巧妙的融合、重組:讓學生學會看鐘,是早上幾點,下午幾點,還是晚上幾點,這是數(shù)學方面的知識技能;而讓學生知道不同的花開放的時間是不同的,了解什么花大致是幾點開,這又是科學知識;“萬壽菊開了,大致是下午三時。薔薇開了,大致是凌晨五點!边@又是用“大致”進行了說話訓練。真可謂是一舉多得,而且組合得可以說是比較不露聲色,渾然一體。
關于教學反思15
中國畫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它博大精深,文化內(nèi)涵深厚,讓學生從小接觸、學習中國畫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對中國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情感,也是中國畫傳承與發(fā)展的重要途徑。但中國畫教學歷來是中小學美術課程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它技法豐富,課時卻很少。如浙教版小學美術教材中,只有第第九冊才形成了一個較多內(nèi)容的單元。而在實際教學中我們又面臨著這樣一個問題:學校美術總課時數(shù)的減少(每周一節(jié))。
學生臨摹一直成為中國畫教學的主要手段,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示范。因為相對于小學五年級的學生來說,第一次接觸中國畫,還沒有了解、掌握中國畫的材料的特性。
1 、突出示范作用。
中國畫的技法豐富,包括用紙、用筆、用墨、用水、用色等。如果脫離了這些技法而言,那我們的學生學習成果少了應有的傳統(tǒng)文化,只不過純粹地作為一種表現(xiàn)方法而言了。
所以,對于剛接觸的學生來說,教師的示范一定要將整個教學過程顯示清晰,步驟明確,學生就很容易在教師的示范下了解其中的用筆、用色、用墨的方法。最后,教師通過投影儀的“圖像凍結”方法,將一張“完整”的圖畫作品定格在投影屏幕上。雖然課堂內(nèi)缺乏了一定的“自主”、“探究”等形式的學習方式,但是,教學的目標達到了,學生學習的目標達到了,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審美、技能、創(chuàng)造等方面的能力與素養(yǎng)。
2 、創(chuàng)新表現(xiàn)技法。
玩是每一個兒童的天性,他們生性好動,敢于去畫,教師應抓住他們這一特點,巧妙地進行利用,使他們在玩的`過程中掌握技能。
如:我在教學生畫動物后,再要求學生自己嘗試畫一些花,先用濃墨(或色)畫各種不同的形狀畫,然后用淡墨或水(色),點在形狀的中間;或者先用清水畫一個小圈,然后用干墨畫在圈的邊緣。這種利用水的張力,以及宣紙的特征,使畫產(chǎn)生了漂亮的肌理效果。學生對這種效果,表現(xiàn)得非常興奮,個別優(yōu)秀的學生還利用已學過的方法進行嘗試。
3 、改變學習內(nèi)容。
“兒童水墨教學可以從臨摹開始,但切不可生搬硬套,一筆一劃模仿前人的方法,勢必束縛少兒想像思維、壓抑學習水墨的積極性,甚至把少兒教成小大人、小老頭。”其實在我們的實際操作中,我們可以嘗試讓兒童用水墨工具直接對物寫生,如:《青菜》這一課,我們可以直接把青菜、辣椒組合起來,教師可以簡單地示范,再讓學生按自己的理解去畫。
再如:《水墨構成練習》。水墨以線條和墨塊為造型語言,與西方構成的點、線、面有著某種默契的相通,把圖案課和國畫課結合起來,如國畫中的各種用筆的方法、用墨的方法等,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總之,對學生進行國畫教學訓練會對兒童知識面的拓寬、想象力的豐富,形象思維的發(fā)達、創(chuàng)造能力的增強都有好處,只要處理得當,她更會凸現(xiàn)學生的個性和情感價值。
【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教學教學反思08-07
教學反思09-07
讓教學反思12-15
教學的反思08-31
生物教學教學反思08-15
古詩教學教學反思10-06
識字教學教學反思12-02
教學dtnl的教學反思12-15
霧凇的教學反思01-17
數(shù)學教學反思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