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課教學設計-范例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一份好的教學設計是什么樣子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微課教學設計-范例,歡迎大家分享。
微課教學設計-范例1
一、教材分析:
本課是冀教版小學英語(三年級起始版)第四冊第三單元(All about me)的第4個新授課,Lesson16:How do you go to school? 經過一年半的學習,四年級下學期孩子們學習的重點逐漸過渡到各種基本句型。本單元前面三課分別學習了關于年齡、身高、住處的句子,本課教材以How do you go to school?為切入點,重點學習關于出行方式的交流:詢問別人、介紹自己的出行方式。
二、學生分析:
孩子們經過一年半的學習,基本了解了字母:26個字母及常見字母組合的發(fā)音規(guī)則,詞匯的學習方法:單詞音形意用的'結合、音節(jié)、重音及不同詞類(名、動、數(shù)、形、冠等)的用法特點,初步體會英語句子的語序與漢語的不同,但對于句子結構及變化還比較陌生。本課內容對于孩子們來說并不陌生,Book3 L16已學習過四種出行方式by bus, by car, by bike, by taxi和句子:How do you go to school? I go to school by ____? 另一種出行方式on foot /walk,dives me及選擇此種出行方式的原因表述學生相對陌生。但我校學生學習英語較早,一二年級有了兩年的口語學習,還有近1/3有課外學習經歷或正在進行,這些內容對于他們可能都不陌生。
基于以上分析,本課時目標制定如下。
三、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目標:
A. 學生能夠運用所學句型Do you walk to school? How do you go to school? I go to ___ by___ / on foot...詢問、表達適合自己的出行方式。
B. 學生知道句子的變化是和人稱有關系的,并能嘗試運用所學句子介紹和詢問他人的出行方式:Does he/she walk to school? How dooes he/she go to school? He/she goes to school by___ / on foot...
2、 文化目標:
嘗試了解不同地區(qū)人們選擇不同出行方式:山區(qū)孩子、牧民(草原)、江南居民及西方國家等。
3、學習策略目標:
學生知道句子的變化是有規(guī)律可循的,并引導嘗試找出這些規(guī)律: A.和人稱變化的關系; B.不同句式之間的關系等。
初步構建“單詞——短語——句子”的建構學習模式。
4.情感態(tài)度目標:
通過尋找句子規(guī)律及了解不同人們的出行方式,引導學生體會英語學習是有規(guī)律可循的,Englishi is easy! 及交流開闊自己的眼界English is fun!
四、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學生能夠運用所學句型Do you walk to school? How do you go to school? I go to ___ by___ / on foot...詢問、表達適合自己的出行方式。
2、教學難點:學生知道句子的變化是和人稱有關系的,并能嘗試運用所學句子介紹和詢問他人的出行方式:Does he/she walk to school? How does he/she go to school? He/she goes to school by___ / on foot...
微課教學設計-范例2
設計思路
根據(jù)學生的差異設計教學目標,學生自主分層閱讀《追趕天邊的彩虹》,引導學生用帶點的詞語說話,逐步培養(yǎng)孩子們聯(lián)想寫話的能力。
教學目的
1、借助《追趕天邊的彩虹》,展示孩子們的閱讀水平,激發(fā)學生的閱讀的興趣,使學生感受到閱讀的快樂。
2、引導學生用帶點的詞語說話的能力。訓練孩子成句成段,逐步培養(yǎng)孩子們聯(lián)想寫話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激發(fā)閱讀興趣,使學生感受到閱讀的快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我們班級大部分同學都是識字大王了。真了不起!我們認識了這么多的漢字,有什么好處呢?
2、指名學生說。
3、是啊,掃清了識字的障礙,我們就可以自己閱讀,看更多有趣的課外書了。我們的同步閱讀《追趕天邊的彩虹》這本書,就是我們星級表里的詞語串成的文章。同學們,你們有信心讀好嗎?(有)
二、明確標準
1、我們的口號是:“追追追,追上十星級!”下面我們來到——“同步閱讀”大擂臺。老師指課件:
同步閱讀的`評價標準:
一顆星:清晰響亮;
二顆星:清晰響亮、正確流利;
三顆星:清晰響亮、正確流利、有感情。
認真傾聽,遇到帶點的句子能模仿說話,獎勵兩顆星。
三、同步閱讀擂臺賽
1、每位同學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篇來讀,特別長的讀一兩個段落。學生自由練讀(學生特寫)
2、四個大組推薦代表來打擂,根據(jù)朗讀情況,全班同學用手勢評價等級(一星、二星、三星)。
3、老師根據(jù)大多數(shù)同學的意見,結合自己的評價,當場在課件上點擊星數(shù)。比兩輪,總結擂臺賽的結果,給予表揚。最后獲勝的小組參與打擂的同學獲得卡片等獎勵。
【設計意圖:在打擂的游戲中,展示讀書本領,老師點撥,同學互助,激發(fā)讀書熱情,在語言環(huán)境中鞏固識字的同時,為課外閱讀做準備!
微課教學設計-范例3
設計思路
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已經認識了長度單位米、分米、厘米、毫米,以及它們之間的進率。多數(shù)學生能聯(lián)系生活實際,合理運用長度單位。但“千米”這個長度單位比較抽象,學生學習起來有些困難;并且由于學生生活在鋼筋水泥建成的“牢籠”內,生活范圍狹小,很少有機會到空曠的地方活動,加之學校校園面積和操場面積很小,學生缺少建立千米表象的現(xiàn)實條件。所以,教師只能充分挖掘學生生活中有限的生活經驗,通過合理的想象活動,建立千米的.表象。
教學目的
初步感知1千米有多長,
。感受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發(fā)展估測意識和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難點
初步建立千米長度的表象
教學過程
1、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晃簧衩丶钨e,大家請看————出示孫悟空的圖片。他有一個能上天入地的武器是什么?你覺得用哪個長度單位表示它的長度比較好?金箍棒無限延長,請問現(xiàn)在用哪個單位描述金箍棒比較好
2、這節(jié)課我們來認識一個新的長度單位————千米
【設計意圖:通過創(chuàng)設學生喜聞樂見的孫悟空金箍棒變化的情境,創(chuàng)設一種能夠調動學生先前經驗、促使學生“思維參與”的探究氛圍,引領學生喚醒對已有長度單位的感知,搭建已有知識基礎和新知之間的橋梁;為接觸新知識做預熱】
3、請同學們張開雙臂估一估大約有多長?(1米)站成100米長的隊伍需要幾個人?1000向你們這么大的小朋友站成一排大約有多長?(1000米)
4、播放學生熟悉路段1千米的視頻
5、老師也搜集了一些生活中的千米,我們來看一看。
。ū竟(jié)微課的內容是讓學生建立1千米表象,讓學生感知1千米有多長,還有很多地方值得思考)
微課教學設計-范例4
教學背景
一年級學生年齡小,處于形象思維階段,對文本的理解能力也較多停留于形象的理解。本人教學《一次比一次有進步》時,就是基于這樣的考慮,認為《一次比一次有進步》這篇課文,學生容易不求甚解,停留于表面的讀。故事呈現(xiàn)了小燕子的觀察結果。對小燕子的細心觀察并未提及。因此,本人設計了引導學生想象小燕子觀察過程的環(huán)節(jié),力圖讓學生感受到小燕子的細心觀察,并以樣的感受為基礎進行朗讀和語言訓練。
教學目標
1、由小燕子觀察的`結果想象小燕子觀察的過程和方法,理解媽媽為什么會夸小燕子“一次比一次有進步”,懂得只有認真仔細地觀察,才能了解事物的特征。
2、感悟小燕子一次比一次有進步,練習用“一次比一次______”夸小燕子。
教學方法
想象法表演法質疑法
教學過程
一、引入故事,進入情境
在《一次比一次有進步》這個故事中,燕子媽媽叫小燕子去菜園里看看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一樣。小燕子去菜園看了三次,每次看到的都不一樣。最后,燕子媽媽笑了,說:“你一次比一次有進步!”
二、提出質疑,明確目標
。ɡ蠋,為什么燕子媽媽夸小燕子“一次比一次有進步!”呢?)
你提了一個很多同學都想知道的問題。我們慢慢來理解好嗎?
。ê玫模。
三、細讀課文,了解結果
現(xiàn)在,我們來看:小燕子去了三次菜園,每次看到了什么?
我們先來讀一讀這些句子。生讀。
。ɡ蠋,我知道了:
第一次,小燕子看到冬瓜大,茄子!
第二次,小燕子看到冬瓜是綠的,茄子是紫的!
第三次,小燕子看到冬瓜的皮上有細毛,茄子的柄上有小刺。
四、建構意識,練習說話
你的回答很準確。燕子媽媽說小燕子一次比一次有進步,那么小燕子的進步在哪里呢?
我們來想一想小燕子三次去菜園,分別是怎么觀察的呢?
分辨大和小,難不難?(不難。┦堑,也許遠遠地看一眼就知道了。
冬瓜和茄子的顏色,遠了看不清楚,走近了,認真一點才能分辨出來。所以小燕子要認真地看一下才能發(fā)現(xiàn)了。
你們看,冬瓜皮上的細毛和茄子柄上的小刺容易發(fā)現(xiàn)嗎?
。ê茈y發(fā)現(xiàn),因為它們太小了。)
那你們想一想,小燕子要怎么看才能看清楚呢?好,請同學表演一下:(學生演示:小燕子,飛近了,也許不僅正面看,還側面看,或者飛得很近,看了好一會兒,也許還用腳摸了摸才發(fā)現(xiàn)了冬瓜皮上的細毛;茄子柄上的小刺更少,更難發(fā)現(xiàn),或許還被葉子檔住了,這時,小燕子就要飛到枝葉里面去,用嘴巴啄一啄才能發(fā)現(xiàn)。)
現(xiàn)在,你們知道為什么小燕子三次看到的都不同了嗎?(小燕子一次比一次的觀察更加仔細、認真,所以每一次的觀察才會有更新的、更好的發(fā)現(xiàn)。)
現(xiàn)在,我們也來夸夸小燕子吧。ㄉ卮穑
如果你是燕子媽媽,看到自己的孩子一次比一次觀察得更仔細,更認真,你的心里高興嗎?
那我們來當燕子媽媽,從心底里高興地夸一夸小燕子吧。(生讀)
同學們,從這個故事中,你明白我們應該怎樣觀察事物了嗎?
。ㄎ颐靼琢耍阂J真仔細觀察,才能把事物看得更清楚。
教學總結:
本次教學設計針對課文重難點進行設計,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其想象,在想象中建構意識,并練習說話。尤其值得推薦的是:教學不浮留于文字表面,能通過小燕子的觀察結果,引導探究小燕子觀察的過程,讓學生感悟到小燕子的認真和仔細。并引導學生在感悟中讀,在感悟中說話。真正做到把人文性和工具性融為一體。
在教學形式方面:因為是微課,為了引發(fā)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思考,虛擬了師生對話的形式。但是,在微課教學中,如何更好地落實朗讀和語言訓練,仍然是一個值得探索的問題。
微課教學設計-范例5
教學內容:第一單元復習“探討文章內容安排特色”
教學目標:1、復習本單元知識,結合文本明確作者寫作過程中內容材料的選取和安排意圖;
2、理解作者寫作中內容材料安排順序的目的:
3、能將學到的知識逐步運用到自己的寫作中。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分析作者內容安排的目的。
教學難點:能讓學生學有所用。
教學過程:
一、單元復習:出示:知識樹從文章出處、作者、體裁方面復習。
二、回顧文本,體悟寫法
。ㄒ唬┑谝徽n《藤野先生》思考并回答以下問題
本文回憶與藤野先生的交往,課文開頭五個自然段卻一句都沒提到,這樣安排材料的作用是什么呢?
答案提示:課文開頭部分在內容上表達了作者對東京的失望情緒,對“清國留學生”醉生夢死的生活的.不滿和厭惡。在全文結構上是為離開東京去往仙臺求學作鋪墊。寫一路上的所見所想以及在仙臺的艱苦生活則表現(xiàn)了作者的愛國感情。
溫馨提示:文章開頭部分運用了襯托手法,用“清國留學生”來反面襯托魯迅先生,突出了魯迅先生可敬可貴的愛國精神。而正是這愛國的精神,才贏得了藤野先生的關愛與尊重,同時,這又為魯迅先生到仙臺見藤野先生作了鋪墊。
。ǘ┑诙n《我的母親》思考并回答問題
課文的標題為“我的母親”,而文章前三段只有一句提及母親,其內容似與“母親”無關,這是為什么?
答案:文章前三段寫作者的性格特點和童年生活,既寫出了童年生活得單調和失落,也寫出了環(huán)境與教育對一個人性格的養(yǎng)成所起的奠基作用。前三段不僅為寫母親起到了很好的鋪墊作用,而且與文末相呼應。
。ㄈ┑谒恼n《列夫托爾斯泰》思考并回答問題
課文前半部分對托爾斯泰的丑陋外表的描寫,會影響后邊對大文豪形象的刻畫嗎?
參考答案:寫托爾斯泰外貌平庸、普通的一面,不僅是對托爾斯泰肖像真實的刻畫,同時也揭示了他是俄國人民大眾的一員;寫他面容粗鄙、丑陋的一面,實際上是反襯了他眼睛的無比精美。托爾斯泰就是這么一個矛盾的統(tǒng)一體。如果進一步探究,可以認為,寫他形貌的矛盾統(tǒng)一,實質上也是寫他的人生追求、人生態(tài)度與自己的階級和身份的矛盾統(tǒng)一,以及他本身的思想也是矛盾統(tǒng)一的,列寧就說過,他既是偉大的,又是可笑的。
三、小練筆:運用課上所學的知識“鋪墊”“襯托”等寫寫我們可愛的媽媽。
微課教學設計-范例6
教材分析:
這是一則發(fā)生在偉人身上的故事,也是一篇寓意深刻的故事,人文因素很濃。文章主要寫偉人成吉思汗在一次狩獵時因口渴難忍,四處找水解渴,當他艱難地找到水后,鷹四次撞翻他的杯子,成吉思汗氣急敗壞射死了鷹,當他發(fā)現(xiàn)鷹是他的救命恩人時懊悔莫及,頓悟永遠不要在發(fā)怒的時候處理任何事情的道理。
學生分析:
文中故事離學生的實際較遠,但文章的故事性很強,語言通俗易懂,生動感人,可讀性也很強,因此,讓學生充分地讀、抓住成吉思汗四次接水都被鷹撞翻的心情變化是本課教學的好方法。
教學目標:
抓住鷹四次撞翻杯子的動作及成吉思汗的心情變化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重點:
抓住鷹四次撞翻杯子及成吉思汗的心情變化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
學習心情的描寫。
教學設想:
貫穿以學生為主體,在讀中感悟,在合作學習中體驗情感;通過想—說—讀—批—講—填等形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最大限度地讓學生變學會為會學。
教學過程:
師:同學們,大家好,我們今天繼續(xù)學習《成吉思汗和鷹》,這節(jié)課主要是通過抓住重點詞句,來理解課文內容。
首先請同學們默讀課文9—18自然段,,找出描寫鷹四次撞掉水杯的動作和成吉思汗心晴變化的語句,用符號全畫出來。然后讀一讀,想一想,他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把你的體會簡單的批注在書旁。生:默讀課文。師巡視了解。
師:下面看同學們和老師找的一樣嗎?請同學們自己讀一讀鷹第一次撞翻水杯的經過,重點體會一下鷹的動作“打”,然后想一想,這時成吉思汗心里會怎樣想。(課文中說是他寵愛的鷹干的',第一次他會生氣嗎,由于是寵愛,所以不會)師:成吉思汗此時心里也許會這樣想:難道是他不小心。師板書“沒有生氣”。
師:第二次呢?鷹又是怎么做的?請同學們讀一讀,鷹這次又撞掉了水杯,這時成吉思汗有點生氣了,為什么,他這時心里會怎樣想呢?
到了第三次,同樣的情況又發(fā)生了,請同學們默讀課文,重點讀一讀紅色的字,想一想成吉思汗此時的心情,假如這只鷹會說話的話,它又會對他的主人說什么呢?請同學們補充這個句子。同學們齊讀成吉思汗說的話,要把他生氣的樣子讀出來。
師:最后一次,鷹又撲掉了水杯,同學們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成吉思汗此時的心情,在這種情緒下,他的反應是什么呢?(他摘下彎弓,仰天向老鷹射去,只見老鷹在空中一抖,慘叫一聲落了下來,血流滿地,死在主人的腳下,這就是你的下場。)下面我們一起來填一下這張表格:
附表格:
鷹的動作
成吉思汗的表現(xiàn)
第一次
打掉
沒有生氣
第二次
撞掉
有點生氣
第三次
撞翻
真的生氣第四次
撲掉
氣急敗壞
他在盛怒之下,殺了自己寵愛的鷹。可是當他發(fā)現(xiàn)真相時,他的反應什么呢?
他忘記了口渴,回頭呆呆地看著躺在巖石下的那只可憐的、死去的鷹。
從這些紅色和藍色的詞句中,我們感受到了什么?成吉思汗的懊悔,可惜、氣自己的感情變化。作者在這里運用了動作描寫,語言描寫生動形象地給我們展現(xiàn)了成吉思汗當時的情感變化。最后他從這件事中總結出了一個教訓,那就是:永遠不要再發(fā)怒的時候,處理任何事情。最后,我再送同學們四句話,那就是沖動是魔鬼;吃一塹,長一智;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相信這四句話,對你們以后的學習和生活會有很大的幫助。
微課教學設計-范例7
【教學目標】
1、會認10個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從故事中受到啟發(fā)。
3、喚起不迷信權威、不輕信盲從、勇于實踐的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認字、寫字、朗讀課文。
2、難點:課文的感情朗讀、喚起不迷信權威、不輕信盲從、勇于實踐的意識。
【教具準備】
魚缸、金魚、課件。
【課前預習問題】
1、課文講了誰的事?
2、課文說的是什么事?
3、讀完這篇文章你有什么收獲?
【教學過程】
一、初讀設疑,激發(fā)興趣
1、今天俺們學習第13課,請同學們齊讀課題:13、動手做做看
2、檢查預習:
、僬n文講了誰的事?板書(朗志萬和伊琳娜)隨機教同學字。
師追問:“你能通過自身的學習給大家介紹一下這兩個人物嗎?”
、趲煟悍▏茖W家朗志萬喜歡給小朋友提一些有趣的問題,今天他的問題又會是什么呢?請同學們自讀課文第一自然段,用波浪線勾出他提的問題,并讀一讀。(指名同學學著科學家朗志萬的樣子來問一問。)
3、有沒有同學能回答這個問題呢?
二、動手實驗,解決疑問
1、師:看來同學們的看法不一,同學們說得好,百說不如一做,俺們做做實驗來看看結果,怎么樣?
師做實驗:(把一玻璃杯放在高凳上,再當場裝滿水)讓一名同學把魚缸里的金魚輕輕放入杯中,其他同學觀察實驗結果。
2、師:通過實驗,俺們發(fā)現(xiàn)結果是──
3、師:做了這個實驗,你有什么感受?
三、回歸課文,感情朗讀
1、伊琳娜和俺們做了同樣的實驗,請同學們找到她做完實驗后對朗志萬說的話,想想該用怎樣的語氣讀呢?
師:誰來說說自身的體會,并讀給大家聽?(生氣的語氣、質問的語氣、急匆匆的感覺)
師:他們的體會各不相同,也讀出了自身心中的獨特感受,讓俺們像他們一樣,讀讀這句話,讀出自身的體會。
2、師:聽了同學們的朗讀,俺也想加入你們的行列,和你們合作讀好這篇課文,你們愿意嗎?(師生合作讀課文)
師:法國科學家朗志萬有一天給小朋友們提了一個奇怪的問題──
師:一個小朋友毫不猶豫地說──
師:另一個小朋友肯定的說──
師:伊琳娜覺得他們說得都不對,于是回去問媽媽,媽媽鼓勵她說──
師:伊琳娜做了實驗,覺得朗志萬說的不對,她找到朗志萬,大聲質問他說──
師:朗志萬聽了哈哈大笑,說──
四、質疑過渡,深化認知
1、師:伊琳娜原來不是很生氣的嗎,為什么聽了朗志萬的話,又高興的笑了?(引導同學練讀科學家說的話,了解他這樣做的用意,懂得在學習和生活中要善于質疑,注重實踐,不要迷信權威。)(師板書: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都是對的`。)
2、想一想,伊琳娜聽了朗志萬的話以后,可能會說些什么?
五、聯(lián)系生活,以知導行
師:在生活中,有許多人(板書)都會對俺們表達自身的觀點或看法,這時候,你是怎樣想,怎樣做的呢?(生談自身在生活中遇到的事)
師:(總結)看來,其他人的話也不一定都是對的。俺們在生活和學習中聽到他人表達自身意見時,要通過自身的考慮去判斷,敢于大膽質疑,遇到有疑問的地方,要動手做做看。把心中的問號變成經過實踐解決后的大大的感嘆號!(完成板書)
師:讓俺們一起再讀讀課文中朗志萬對伊琳娜說的話,相信你一定有了新的感受。
六、靜思名言,深化認知
師:在本節(jié)課將結束的時候,老師送給大家一句俺國偉大領袖毛澤東的名言:“實踐出真知!(師出示名言)希望你們永遠記住它,讓它指引你們在知識的海洋里漫游!齊讀。
七、延伸課外,開展語文實踐活動
師:這節(jié)課就要結束了,可俺們實踐活動卻永遠不會結束。老師這里有兩個論斷,假如你們心中有疑問,希望你們個人或以小組為單位任選其一去探究。相信你們都會勝利!
師出示兩個論斷:
1、鳥多的是,是不會滅絕的。
2、魚靠尾巴在水里游動。
附板書:
13、動手做做看
朗志萬伊琳娜
?想、做
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都是對的
微課教學設計-范例8
【微課簡介】
《圓的周長公式推導》一課是小學數(shù)學新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的一個知識點,適用于對圓的各部分名稱已有初步認識并將學習計算圓的周長公式的學生學習。在這個知識點學習中,學生應用互動軟件《圓的工具》輔助學習,通過小組合作的探究活動,對比、分析、概括出圓的周長與直徑、半徑的關系,推導出圓的周長公式。
【教學背景】
數(shù)學是一門需要思維的學科,在學習過程中,有些學生會出現(xiàn)囫圇吞棗的現(xiàn)象,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圓的周長公式推導是關于圓的知識學習中的一個重難點,理解圓的公式推導過程是幫助學生學習圓周長公式的關鍵。由于本班學生已經是六年級的學生,在平時的訓練中體現(xiàn)出良好的信息技術能力,于是將公式推導這一部分設計為學生應用互動學習軟件,在預設的任務中以同桌倆倆合作和四人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探究式的學習活動。這樣的自主學習活動更注重于學生學習內容的獲取過程,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主、積極地去探究,通過“再發(fā)現(xiàn)”、“再創(chuàng)造”,建構數(shù)學模型,從而對所獲得的知識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并靈活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充分體現(xiàn)了“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的教學理念。而現(xiàn)代化技術的運用,則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里經歷數(shù)學建構的過程,關注到學生的個體差異,為學生的學習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環(huán)境,提高了學習效率,獲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教材分析】
圓的周長公式推導是小學數(shù)學六年級上冊的一個知識點。為了突破這個知識的重難點,應用學習互動軟件《圓的工具》輔助學生進行探究活動,讓學生自主探究圓周長與直徑的關系,推導出圓的周長公式。學生在這一活動中,用交互工具建構數(shù)學模型,應用對比、分析、概括等去解決問題,在合作探究中獲得能力發(fā)展。
【學情分析】
本班學生是六年級學生,具有良好的信息技術能力,在學生的知識系統(tǒng)中,對于圓的各部分名稱有了初步的認識。在此基礎上,本節(jié)課的學習任務是要學生借助學習軟件,在給出的任務和要求中自主探究完成實驗活動,從而歸納出圓的周長計算公式。
【教學目標】
推導并總結出圓周長的計算公式。
【教學重難點】
推導出圓周長的計算公式。
【教學方法】
以引導探究為主的探究法。
【學習環(huán)境與資源】
1、學生分組,每一組至少有一臺聯(lián)網(wǎng)的計算機。
2、探究工具軟件《圓的工具》
3、學生探究活動紙
【教學過程】
這一環(huán)節(jié)主要是進行實驗探究,構建模型。
一、出示實驗任務,提出實驗要求。
1、把用來記錄探究數(shù)據(jù)的學生活動紙分發(fā)給學生。
2、介紹實驗軟件:圓的工具
3、出示探究活動一的任務:
二、學生應用軟件開展數(shù)學實驗
1、同桌合作,輪流進行操作和記錄;
【軟件使用說明】
2、四人小組進一步協(xié)作整理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學生應用軟件探究圓的周長和直徑的關系,將相關數(shù)據(jù)填入活動報告單,小組進行匯報交流,獲得結論。
當學生在完成作業(yè)紙時,根據(jù)需要可引導學生。例如,當問“圓的直徑和周長之間有什么樣的關系?圓的周長和直徑的關系會不會隨著周長的變化而變化”時,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對比、分析、歸納出圓周率是固定的一個數(shù)值,從而對圓周率有一定的認識,并推導出圓的周長計算公式。并讓學生討論并歸納:“根據(jù)圓的半徑和直徑的關系,如何用半徑算出圓的周長?”
這樣的過程將探索圓周率的過程簡單化,借助現(xiàn)代化技術提高了課堂效率,豐富了學生對圓的`認識和理解。
3、組間分享:通過組間的匯報,相互補充各組的發(fā)現(xiàn),閱讀相關資料,了解圓周率。
三、建構數(shù)學模型
1、通過實驗和交流,發(fā)現(xiàn)圓的周長和直徑的倍數(shù)關系,能用直徑或半徑計算圓的周長。
2、學會按順利整理數(shù)據(jù)的實驗方法。
【教學總結】
圓的周長公式推導過程在教學中一直是個難點,以往都是讓學生拿著圓形物體進行直徑、周長的測量,從數(shù)據(jù)中去尋找周長與直徑的關系。這樣的操作過程既耗時又費力,且容易出現(xiàn)測量誤差導致計算結果出現(xiàn)較大的差距等情況。因此,在設計這節(jié)課的時候,我采用了計算機軟件的模擬操作,使得整個操作過程的數(shù)據(jù)精確化,學生借助計算機操作獲得的一系列數(shù)據(jù),既能獲得活動探究所需的數(shù)據(jù),又能節(jié)約很多操作時間,從而使得整節(jié)課的重心放在數(shù)據(jù)搜集、整理和分析上,學生在一系列精確的數(shù)據(jù)中獲得感知,從而順利推導出圓的周長公式,實現(xiàn)高效課堂的教學目的。
微課教學設計-范例9
新課程標準中對摩擦的表述是“通過常見事例或實驗,了解摩擦!笨梢,新課程標準和教材給我們的實際教學留下了很大的創(chuàng)造空間,我們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
【教學目標】
能夠在學習完“二力平衡”知識的基礎上,通過實驗學會用彈簧測力計測量滑動摩擦力。
【教學重點】
學會測量滑動摩擦力的大小。
【教學難點】
根據(jù)所學的二力平衡原理,在實驗中保證小木塊始終做勻速直線運動。
【教學方法】
小組合作法、實驗探究法、講授法等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木板、木塊、彈簧測力計。
【教學過程】
現(xiàn)在我們已經知道摩擦力就是指兩個互相接觸的物體,當它們做相對運動或有相對運動趨勢時,在接觸面上會產生一種阻礙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的力,那在我們的實際生活中摩擦力也是無處不在的',F(xiàn)在老師將平放在桌面上的物理書本拉過來,請問一下同學們,物理書現(xiàn)在受到幾個力的作用呢?
很好,是四個力。分別是豎直向下的重力、豎直向上的支持力,老師給它的水平方向上的拉力以及受到與書運動方向相反的水平摩擦力。那你能說一下這個摩擦力的大小是多少嗎?
下面我們就通過實驗來試著測量一下滑動摩擦力的大小。
既然我們需要測量力,那么用到的實驗器材就一定會有彈簧測力計,除此之外,老師還準備了一個木板和一個小木塊。
現(xiàn)將小木塊平放在木板上,我們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動木塊,我們會看到彈簧測力計被伸長,木塊的受力分析就等同于我們剛才所說的那本物理書,那我們觀察到物體在水平方向上會受到兩個力的作用,分別是拉力和滑動摩擦力,同學們思考一下,根據(jù)我們所學的知識,物體在什么樣的情況下所受到的兩個力大小相等呢?
沒錯,那就是二力平衡的時候。我們上節(jié)課學到當一個物體處于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的時候,它就處于平衡態(tài)了。因此,我們現(xiàn)在想要測量水平方向上的滑動摩擦力,則需要在實驗過程中勻速拉動我們的小木塊。這樣,我們所得到的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拉力大小)就應該等于小木塊所受的滑動摩擦力的大小。
至此,我們再將整個實驗整理一下。
在這個實驗中,我們根據(jù)的實驗原理是:二力平衡。
實驗器材:彈簧測力計、木塊、木板。
實驗方法: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動木塊,使它沿木板做勻速直線運動。
最后實驗的測量結果:F=Ff= N.
在實驗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1、在使用彈簧測力計之前,首先需要將彈簧測力計調零。
2、在用彈簧測力計拉動小木塊的過程中,應將彈簧測力計保持水平的狀態(tài),不可傾斜。
3、在整個拉動的過程中,要始終保持小木塊為勻速直線運動,不可斷斷續(xù)續(xù),否則不滿足實驗原理,造成較大的實驗誤差。
【教學評價】
1、(判斷題)用10 N的力拉著木箱在水平面上運動時,木箱受到的摩擦力是10 N。
2、一個質量是10 kg的物體,沿水平面做勻速直線運動,物體受到的摩擦力是20 N,物體受到的拉力是 N,水平面對它的支持力是 N。(g=10N/kg)
微課教學設計-范例10
【學習目標】
1.知識與技能:掌握水通電分解的微觀實質
2.過程與方法:通過視頻學習,了解水通電分解的微觀過程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建立宏觀與微觀相聯(lián)系的思維方式
【重點難點】
重點:水電解的微觀過程
難點:水電解的微觀過程
【教學過程】
一、知識回顧
水是由 構成的,一個水分子由 構成的,用符號 表示。氧氣由 構成,一個氧氣分子由 構成,用符號 表示;氫氣由 構成,一個氫分子由 構成。
水通電分解的文字表達式為 。
設計意圖:幫助學生復習前期學習的.相關知識,便于本次新知識的理解。
二、觀看手工視頻
設計意圖:利用手工視頻,將學生看不到的分子、原子等微粒形象地呈現(xiàn)在學生眼前,使抽象內容具體化,復雜內容簡單化。
觀看動畫視頻
設計意圖:觀看動畫視頻,有利于促使學生形成水通電分解的連續(xù)的、動態(tài)的微觀認識。
知識升華
在通電的條件下,水分子分解成氫原子和氧原子,每兩個氫原子重新組合構成一個氫分子,許多氫分子聚集成氫氣;每兩個氧原子重新組合構成一個氧分子,許多氧分子聚集成氧氣。
水分子分解成 , 有重新組合成 。
設計意圖:知識升華環(huán)節(jié)旨在幫助學生規(guī)范描述語言、形成系統(tǒng)的知識體系。
五、鞏固練習
水在直流電作用下分解成氫氣和氧氣,說明了( )
A. 水由氫氣和氧氣組成
B.水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
C.水中含有氫氣和氧氣
D.電解水的試驗中水分子沒有變
設計意圖:通過習題加深學生對新學知識的理解和應用。
微課教學設計-范例11
知識與技能:
結合學生生活實際,借助學生的生活經驗,使學生理解和掌握百分數(shù)的概念,知道百分數(shù)與分數(shù)之間的區(qū)別,會正確讀、寫百分數(shù),會解釋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百分數(shù)。
過程與方法:
在理解百分數(shù)的意義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比較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通過搜集學習材料并進行一系列的討論和研究,使學生體驗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樹立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理解和掌握百分數(shù)的意義。
教學難點:
正確理解百分數(shù)和分數(shù)的區(qū)別
課前準備:
學生搜集身邊或日常生活中的百分數(shù)。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生成問題
1、回答:
(1)7米是10米的幾分之幾?
(2)51千克是100千克的'幾分之幾?
2、說出下面各個分數(shù)的意義,并指出哪個分數(shù)表示具體數(shù)量,哪個分數(shù)表示倍比關系。
(1)一張桌子的高度是xx米。
(2)一張桌子的高度是長度的xx。
(引導學生說出:xx米表示0.81米,是一具體的數(shù)量表示把長度平均分成100份,桌子高度占81份,表示倍比的關系。)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1、教師舉幾個百分數(shù)的例子:這次半期考,全班同學的及格率為100%,優(yōu)秀率超過了50%;體檢的結果顯示,我校的近視人數(shù)占全?側藬(shù)的64%??像100%、50%、64%這樣的數(shù)叫做“百分數(shù)”。
2、同學們能舉出幾個百分數(shù)的例子嗎?說說在生活中你們還在哪些地方見到百分數(shù)?
3、舉例說說百分數(shù)表示什么,并歸納出百分數(shù)的意義。(表示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百分之幾的數(shù),叫做百分數(shù),也可以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4、討論百分數(shù)和分數(shù)的聯(lián)系及區(qū)別:分數(shù)既可以表示一個數(shù),又可以表示兩個數(shù)的關系。而百分數(shù)只表示兩個數(shù)的關系,它的后面不能寫單位名稱。
5、教學百分數(shù)的寫法:通常不寫成分數(shù)形式,而是在原來分子后面加上百分號“%”來表示。如:
百分之九十 寫作:90%;
百分之六十四寫作:64%;
百分之一百零八點五寫作:108.5%。
(寫百分號時,兩個圓圈要寫得小一些,以免和數(shù)字混淆)
6、教學百分數(shù)的讀法:百分數(shù)的讀法和分數(shù)的讀法大體相同,也是先讀分母,后讀分子。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1、完成P83“做一做”第二題:讀出下面的分數(shù)。
2、完成P83“做一做”第一題:直接在書上的橫線上寫出對應的百分數(shù)。
3、P86練習十八第4題:讀出或寫出報欄中的百分數(shù)。
4、“做一做”第三題: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理解,說說分數(shù)和百分數(shù)在意義上有何不同。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思考題:某小學六年級的100名學生中有三好學生17人,五年級的200名學生中有三好學生30人。五、六年級的三好學生的百分率各是多少?哪個年級的三好學生的百分率高?
課后作業(yè):
練習十八第1~3題。
板書設計:
百分數(shù)的認識
百分數(shù)表示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百分之幾。 百分數(shù)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
百分之九十 寫作:90%; 百分之六十四寫作:64%; 百分之一百零八點五寫作:108.5%。
微課教學設計-范例12
教學目標
、倮斫庖淮魏瘮(shù)與一元一次方程的關系,會根據(jù)一次函數(shù)的圖象解決一元一次方程的求解問題。
、趯W習用函數(shù)的觀點看待方程的方法,初步感受用全面的觀點處理局部問題的思想。
、劢洑v方程與函數(shù)關系問題的探究過程,學習用聯(lián)系的觀點看待數(shù)學問題的辯證思想。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一次函數(shù)與一元一次方程的關系的理解。
難點:一次函數(shù)與一元一次方程的關系的理解。
教學設計
導語
前面我們學習了一次函數(shù)。實際上,一次函數(shù)是兩個變量之間符合一定關系的一種互相對應,互相依存。它與我們七年級學過的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二元一次方程組有著必然的聯(lián)系。這節(jié)課開始,我們就學著用函數(shù)的觀點去看待方程(組)與不等式,并充分利用函數(shù)圖象的直觀性,形象地看待方程(組)不等式的求解問題。這是我們學習數(shù)學的一種很好的思想方法。
注:點明學習本節(jié)內容的必要性:
(1)函數(shù)與方程、方程組、不等式有著必然的聯(lián)系;
。2)用函數(shù)的觀點看待方程、方程組、不等式是我們學數(shù)學應該掌握的思想方法。給學生一個本節(jié)內容的大致框架。
引入新課
我們先來看下面的兩個問題有什么關系:
。1)解方程2x+20=0。
。2)當自變量為何值時,函數(shù)y=2x+20的值為零?
問題:
、賹τ2x+20=0和y=2x+20,從形式上看,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②從問題本質上看,(1)和(2)有什么關系?
、圩鞒鲋本y=2x+20(建議課前作出,以免影響本節(jié)課主題),看看(1)與(2)是怎么樣的一種關系?
注:用具體問題作對比,幫助學生理解。
在學生議論的基礎上,教師結合教科書38頁揭示:(1)與(2)實際上是同一個問題。
探討歸納
從前面的討論我們可以看到:一個一元一次方程的求解問題,可以與解某個相應的一次函數(shù)問題相一致。你認為在一般情況下,怎樣的'解一元一次方程問題與怎樣的一次函數(shù)問題是同一的?
學生小組討論(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說明為什么同一?圖象上怎么看?函數(shù)方程形式上怎么看?)
師生共同歸納(教科書39頁)(略)
讓學生在探究過程中理解兩個問題的同一性。
練習鞏固
1.以下的一元一次方程問題與一次函數(shù)問題是同一個問題
序號
一元一次方程問題
一次函數(shù)問題
1解方程3x—2=0當x為何值時,y=3x—2的值為O?
2解方程8x+3=0
3當x為何值時,y=—7x+2的值為O?
解:(略)
注:第4題為開放題,鼓勵學生有自己的想法與見解。如“解方程3x+5=8”與“當x為何值時,函數(shù)y=3x+5的值為8”是同一個問題等等
2。根據(jù)下列圖象,你能說出哪些一元一次方程的解?并直接寫出相應方程的解?
解:5x=0的解是x=0;x+2=0的解是x=—2;—3x+6=0的解是x=2;
由圖象可得函數(shù)關系式是y=x—1,從而得出x—1=0的解是x=1。
注:此處練習為補充?梢詭椭鷮W生在積累了一些理性認識的基礎上,增加更多的形象
了解。
綜合應用
教科書P.139例1(略)
對于解法2,還可以拓展成:對于函數(shù)y=2x+5,當y=17時,求x的值。鼓勵學生進一步思考。
注:例1可看成是一次函數(shù)與一元一次方程關系的一個直接應用。
歸納提高
框圖化小結:
從數(shù)的角度看:
求ax+b=0(a≠O)的解x為何值時y=ax+b的值為0
從形的角度看:
求ax+b=0(a≠0)的解確定直線y=ax+b與x軸的橫坐標
從數(shù)和形兩方面總結,幫助學生建立數(shù)形結合的觀念。
布置作業(yè)
教科書P.145習題11。3第1、2題。
微課教學設計-范例13
微課是近年來興起的一種輔助教學的方法,很多老師將這種方法應用到教學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怎樣才能制作成一個完整的、適應教學需求的微課呢?
以前總覺得微課的制作應該與常用的多媒體課件差不多,雖有過相關的培訓,但是對微課的認識還是不夠深刻,所制作的微課感覺比較粗糙,雖能闡明所要講的知識點,但是還存在問題。通過本次系統(tǒng)的學習,讓我對微課的'制作有了更新的認識。
微課的設計是制作微課的一個重要方面,制作微課時,首先要制作課件,怎樣才能設計好課件呢?微課中課件的制作不同于常用的課件制作,它要求我們用簡潔的語言準確的描述所講的知識,而不是像上課時需要詳細的寫出所有的語言,只有簡潔、清晰的語言才更利于學生的記憶,而且我們在語音上要形象。在設計課件時,要尊重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從具體到形象,充分發(fā)揮形象的多媒體元素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幫助學生進行有效的信息加工,才能更有效的幫助學生學習。所以,在以后的信息技術課件制作中要錘煉語言,以達到簡潔、清晰、形象。
色彩搭配是微課設計的一個重要方面之一,塔配的功能是襯托、突出主體信息,增強課件的藝術性。在設計微課時,也要注意色彩的搭配,要讓文字的色彩既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又不顯得雜亂,讓人覺得整個畫面色彩過多。
好的微課在設計中要注意的問題還很多,都需要我們在實踐中不斷應用,不斷發(fā)現(xiàn)問題,不斷解決問題,才能制作出更適合學生學習的微課。
微課教學設計-范例14
微課名稱:
四年級上冊“計數(shù)問題”
知識點名稱:
數(shù)線段的個數(shù)
學科類型:
小學數(shù)學
教學環(huán)節(jié)類型:
新課講授
教學活動類型:
講授
教學目標:
學生通過觀看視頻會快速準備的數(shù)出線段(角)的個數(shù)。
教學對象:
小學四年級學生
教學資源與環(huán)境:
電子白板,錄屏軟件
教學過程:
1、給出一個圖,讓學生先試著數(shù)線段,提出問題:怎樣快速又補充不漏的數(shù)出來。進行基于問題的教學。
2、從一般到特殊,講述數(shù)線段的技巧。
3、給出問題,學生應用學到的`知識解決問題,檢驗是否達到教學目標。
預計上課時間長度:
5分鐘
教學理念:
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運用技術創(chuàng)新,豐富教學策略,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富有樂趣,有益于學習的微課程。
微課教學設計-范例15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3個生字,會認“凜、冽、嗬”3個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驟然、玉屑、俗話、滲透、諺語、枕著、饅頭、毛茸茸、沉甸甸、擲雪球、彤云密布、瑞雪兆豐年。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理解課文內容,感受雪后的美麗景象,體會大雪給人們帶來的喜悅心情。
4、領悟抓住特點描寫下雪景象和通過寫景及聯(lián)想表達思想感情的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目標3、4
教學準備:
瑞雪圖(多媒體課件)和課文背景資料。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同學們,每到冬天,你最盼望的是什么?我們都看到過下雪,也領略過雪景的美,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新的課文,大概你會有一些新的感覺。
二、提出要求,學生自讀自悟
自學要求如下:
1、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2、試著結合課文理解“彤云密布”、“瑞雪兆豐年”、“冬天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的意思。
3、作者是按照怎樣的順序描寫這場雪的,寫出了這場雪的哪些特點。
4、提出思考后還不理解的問題。
三、匯報交流
1、小組交流。
(1)小組成員合作讀文,檢查是否讀流利,難讀的部分集中練習。
(2)交流自學要求中的第二、三、四個要求。
2、全班交流。
重點交流:作者寫出了這場雪的哪些特點。交流時,先讀特點,再通過讀相應部分,說說是怎樣體會到的。使學生體會到主要特點是“大”。如課文第四自然段,不僅寫了雪景的美,通過“厚厚、萬里江山、掛滿、堆滿”等詞說明了雪大;第五段,不僅是寫孩子們的快樂,通過“堆雪人、打雪仗、樹枝上的積雪”也寫出了雪大。
四、小組內互查學習生字情況
第二課時
一、復習上節(jié)課內容。
二、自由讀課文。先說說喜歡哪一部分,為什么喜歡?
三、指導朗讀
1、朗讀指導要點:
(1)第三自然段,應讀出夜靜、雪大。“一會兒就白了”,“只聽見雪花簌簌地不斷往下落”、“咯吱一聲響”等句,應認真體會并讀好。
(2)第四、五自然段,不僅要讀出雪大,還要讀出雪美、孩子樂的意思。
(3)第六、七自然段,應體會到作者快樂的原因“這場大雪十分及時,一定會給明年的小麥帶來豐收”,讀出作者聯(lián)想到此的喜悅的.心情。
2、學生再練習讀。
四、一場雪固然給人們帶來許多好處,可是你知道作者為什么滿懷如此強烈的激情來贊美這場雪嗎?
隨文閱讀小資料:
《瑞雪圖》選自峻青的散文集《秋色賦》,寫于1962年。1960一 1962年,正是我國遭受自然災害的時期,當時糧、棉歉收,國民經濟遇到了暫時的困難。 1962年的冬天,、作者在膠東半島的農村,看到了這人冬以來的第一場大雪,聯(lián)想到“瑞雪兆豐年”,心里無比喜,寫下了這篇短文。的確,這第一場雪,是我國經過三年困難時期重新走向富裕的第一個喜人的信號,怎不讓人高興呢!
加上自己新的體會,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五、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六、課堂練習
1、在兩首寫大雪的詩中,任選一首背誦下來。
第一首: 夜雪
自居易
己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
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第二首:江雪
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2、收集有關資料,結合課文內容,試寫一篇說明雪的作用的短文。
《瑞雪圖》教學反思
《瑞雪圖》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北師大版第七冊第十二單元的精讀課文,本課的教學重點是:通過語言文字了解雪后景色的美麗及作者的聯(lián)想,體會作者的喜悅心情。
本著本課的教學重點,我在教學中這樣設計:先用一段精美的動畫瑞雪圖把學生由晴朗的現(xiàn)實引入大雪紛紛、銀裝素裹的雪境中后,引出本節(jié)課要學的《瑞雪圖》,并通過學生質疑定標。接著在導學達標環(huán)節(jié)中,我以學生讀為主,先后設計了三次讀:一快速讀,初步感知雪的特點:雪下得大,雪下得及時,雪后景色很美。二精讀、研讀,從文章的字里行間體會作者日如何表現(xiàn)雪之大,雪景之美,以及為什么說這是一場及時的大雪。三激情朗讀,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到作者的喜悅之情。在讀期間,我制作了一組配樂雪景圖,讓學生既放松心情,又在觀賞中更加對雪的喜愛。最后,我設計了抄、背、畫、查、吟的課外拓展訓練,使課堂知識進一步鞏固,學生的感情進一步升華。
通過課堂展示后學生的表現(xiàn),我認為這節(jié)課是比較成功的。課后慢慢想來,這節(jié)課成功主要得益于課堂教學中把新課標中的新理念作為教學的基本理念,以學生為主體,充分尊重學生,信任學生,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使學生想學,樂學。具體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變了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以學“答”為主的教學方式和以學“答”為主、學“悟”為主的教學方式,雖只有一字之差,但表現(xiàn)出來的觀念不同,課堂效率也不同。以往課堂多體現(xiàn)教師、學生一問一答,學生圍著教師轉,這種方式束縛了學生的思維,抑制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本節(jié)課,我始終以學“讀”為主、學“悟”為主。學生讀:粗略讀、研讀、激情朗讀、配樂讀;教師讀等多種形式的讀。然后通過學生自學、生生合作、師生合作的學“悟”為主的方法,完成了學習任務。
二)建立了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營造了和諧共進的互動氛圍。本節(jié)課中,我改變過去自己高高在上,統(tǒng)帥課堂的作風,走下講臺和學生共同學習、交流,成為學生的朋友、伙伴。如在研讀的過程中,我俯下身子,走近學生,和他們一塊讀,一塊畫,幫助他們,使他們在教師的半扶半放中順利達標。又如在朗讀訓練中,我把自己當作孩子們一員,和他們賽讀,讓課堂成為我們師生共同展示才華的舞臺,也讓學生真切感受我是他們的學習伙伴。
三)恰當適時地運用了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喚起了學生與作者的共鳴。本節(jié)課輔助教學的精彩其一是開始的激情導入。用一段精美的動畫,從形、聲上一下把學生帶入了雪的氛圍。其二是學完雪后美景后,設計的一組配樂雪景土,不僅讓課堂氣氛輕松,學生身心愉快,更讓學生與作者產生共鳴,深深的喜歡雪,想要贊美雪。
四)課堂上尊重學生、賞識學生。俗話說“十個人中,有九個愛聽好的”,作為孩子,那就更不例外。本節(jié)課中,我注意恰如其分地運用激勵性語言。如學生在質疑中提出的問題有價值,我立刻說:“你真是個愛思考的孩子!”學生朗讀表現(xiàn)出色,我贊賞她:“讀得真好!老師仿佛置身于雪景中心中無比輕松愉悅”。大家齊讀得棒,我便說:“老師也被感染了,想美美地 讀一讀”。又如學生朗讀表現(xiàn)不好時,我首先肯定優(yōu)點:“讀得不錯”,然后提出希望:“若能將‘嗬’讀得不僅能表現(xiàn)出驚異,還能表現(xiàn)出贊嘆的意思來那就更棒了!”通過這一句句發(fā)自發(fā)腑的賞識、激勵,滸墅關在課堂的表現(xiàn)更自信,并不斷地追求成功,學得更主動了。
雖然有令人欣喜的成功,但也存在著不盡人意的地方:
一、自控能力較差。課堂中不能恰當?shù)乜刂茲G墅關學習的激情,使學生在好學地方用時太長,導致時控失調,前松后緊。
二、因材施教的原則不明顯。主要表現(xiàn)在研讀課文時自學提示的難易程度適于中上等學生,對于學困生,學習困難較大。雖然說在研讀過程中自己也俯下身子為部分學生點撥,但仍有個別學生學得吃力。針對課堂中存在的問題,今后在教學中首先增強時控掌握能力。教學設計中明確時控,在課堂中,教師精講、少講,把大量的時間留給學生去思考,去展示。同時多學習、掌握處理突發(fā)事件的技巧,能見好就收 ,力爭使課堂時控恰到好處。其次,多研究每一個學生認識接受能力,并在教學設計時依據(jù)不同程度的學生學習能力,設計分層要求、訓練,使各類學生都能吃得了、吃得飽。總之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我還要進一步提高自身業(yè)務素質,不斷完善每堂課的設計,因材施教,分層要求,使學生學得輕松,學得高興。
【微課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微課教學設計05-11
微課的教學設計15篇07-06
心理健康微課教學設計08-31
寫字課教學設計10-26
心理課教學設計10-28
微課設計與制作培訓心得10-18
微格教學設計07-15
《體育課》教學設計11-30
體育課教學設計08-29
心理輔導課教學設計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