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教師心得
有了一些收獲以后,寫一篇心得體會,記錄下來,這樣就可以通過不斷總結,豐富我們的思想。那么如何寫心得體會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研教師心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研教師心得1
隨著社會的進步,教育的發(fā)展,幼兒教育受到空前的重視,被視為基礎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社會對幼兒教師的素質要求越來越高。這對幼師的專業(yè)理論教學是一個極大的挑戰(zhàn)。作為幼師專業(yè)理論學科的《幼兒園活動設計與指導》,在改革的實踐中如何調整本學科的教改思路和教學實踐,從課程設置到教材內容、教學方法等怎樣適應社會的需求,滿足幼兒教育對教師的要求,以及幼師學生自身發(fā)展的需要,這是我們當前急待解決的問題。
學習后,使我受益匪淺,在幼兒園教師們普遍是談教研活動色變,許多人認為那是專家學者的事。事實上,教師在日常工作中的反思、提煉就是一種教研。教師要獲得持續(xù)、有效的專業(yè)成長,除了進修學歷、外出學習外,扎實有效的園本教研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能夠有效促進教師個性化、特色化的發(fā)展,有效地打造綜合型、研究型、創(chuàng)新型的師資隊伍,有效地提高幼兒園的教育教學水平,創(chuàng)造高質量的幼兒教育。
同時,幼兒園要建立有效的管理機制,讓教研規(guī)范化,包括建立科學合理的管理機構,完善教研工作的管理制度,包括組織教師的業(yè)務學習,組織交流活動,適當的集體備課,教育實踐中遇到的熱點、難點問題討論以及共同創(chuàng)造、編寫教材和設計教學活動等等。讓資源實現共享,積集體智慧于一身,最后實現集體共贏,整體教學質量的提升。
通過學習,讓我了解到教師在設計活動時,思路要清晰,要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做到層層遞進,活動設計要體現集體與個別,靜與動的結合。通過優(yōu)化師生的互動環(huán)節(jié),通過平等對話,巧妙引導并結合書本的特點進行講解分析,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和重點文字,通過游戲、動手操作來讓幼兒體驗閱讀帶來的快樂,直到把書本的核心知識傳遞給孩子們。
幼兒園教育活動目標促進兒童在身體,認知,情感,個性和社會性等方面獲得全面發(fā)展,因此,所選活動內容至關重要。
在此,教育活動內容的選擇原則主要有:
第一,能反映時代發(fā)展特征,有利于幼兒的連續(xù)學習和長遠發(fā)展;
第二,能符合幼兒的年齡特征,符合幼兒的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
第三,活動應覆蓋教育活動的目標要求;
第四,能立足于幼兒的興趣和需要;
第五,能考慮季節(jié),節(jié)日以及周邊環(huán)境資源等因素。這些選擇依據能使幼兒教育活動更加科學化,對教師來說也是進行教學的重要參考依據。
在教育活動內容設置方面,應以促進兒童全面,健康發(fā)展為目的,逐步發(fā)展兒童知識,技能,能力,情感等。
一、合理安排教育內容和教育進程
教師在設計活動時,選擇內容要體現促進幼兒全面和諧發(fā)展,要以幼兒的生活經驗為基礎,人情感教育入手,逐步擴大其生活經驗為基礎;從情感教育入手,逐步擴大其生活經驗的范圍,最后落實到行為習慣,要選擇那些幼兒需要的,而又可能接受、獲得和內容,并非所有的生活內容都需要由教師來教給幼兒,也不能把所有的知識都放在幼兒階段來學習,選擇內容還在考慮可利用的環(huán)境、資源,決不能生搬硬套;其次,還要符合幼兒的學習水平,只有當幼兒在記憶中儲存了一定的、直接的感性經驗,才能在教師指導下,協(xié)調這些信息,進行邏輯思維和創(chuàng)造思維。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提出按照幼兒學習活動的范疇把幼兒園教育內容相對劃分為健康,社會,科學,語言,藝術等五個方面,因此,活動內容設置應基于這五方面,可以從興趣入手;興趣既是活動的驅動力也是出發(fā)點,從幼兒的興趣入手設計活動已經成為教師熟記于心的`一條原則。也可以從經驗入手;幼兒的學習是在于周圍環(huán)境相互作用的過程中獲得經驗的,幼兒的學習也離不開他們的經驗基礎,因此,教育活動內容的設置和編選也必須考慮到以幼兒的建議為基點,只有這樣,才能喚起他們的表達表現的欲望。還可以從教材入手,教材一般都能夠顯示出其為教師設計和選定教育活動的指南和服務功能。
二、以幼兒為主體
處理好教育發(fā)展,過程與結果的關系。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為幼兒提供適量的學習條件和機會,向幼兒提出開放性、探索性的學習偌任務,以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和動機,并提供自主選擇的操作材料及多方面的學習資源,允許幼兒嘗試用多種方法去解決問題。在游戲中,教師在鼓勵幼兒,讓其在實踐中進行比較并提出結論,在嘗試的過程中發(fā)展幼兒的自信、勇敢、獨立能力和聰明才智,只有讓幼兒認為自己是幼兒園的主人,才能使幼兒的潛能得到充分發(fā)揮。在滑稽戲動中還在處理好傳授與習得、模仿與探索的關系。
有的任務應以傳授、模仿為主,有些任務則以幼兒自己的探索、習得為宜,在這些活動中從而培養(yǎng)孩子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力。并讓幼兒適當介入教育過程的設計,不僅要讓幼兒想學習,還要使幼兒學會學習。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是組織者、引導者、支持者、合作者。我們在設計教學中要根據幼兒生活經驗和身心發(fā)展特點,并結合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等五個領域的內容,在教學中抓住孩子的閃光點進行教育活動,使孩子們各方面得到更好的發(fā)展!
作為幼教工作者,如果想使自己不落伍,就必須不斷地學習,給自己充電,實現自我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我們在教學活動要結合幼兒生活經驗和身心發(fā)展的年齡特點,應采用開放式的主題網絡為線索,統(tǒng)整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等五個領域的內容,這樣我們在教學中抓住孩子的閃光點進行下一次的活動讓孩子們各方面能力也得到了更好的發(fā)展。
教研教師心得2
20xx年11月29日星期四下午我參加了天河區(qū)數學主題為《數學的教學專題研討》的教研活動,聽了小學數學核心組、中心組和年輕的精彩報告,收獲良多。
1、要善于總結:在教研分享的中,每個老師的研究都經過了很多的.嘗試,他們在每次的教學活動之后,都進行了總結。總結對于一個教師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讓我們少走彎路,從而不斷的提高我們的教育教學水平,也為我們發(fā)表文章奠定基礎……。
2、要善于積累:每次教學活動之后,教師都會在學生那里得到很多的資料,如果你把這些數據資料及時采集和分析,你就有了更多的相關資料,也為你研究教學提供了數據支持,你的課題研究就有了支撐……。
3、關于解決問題:解決問題是學生學習的難點,如何讓學生在學習中能突破這個難點是我們教學需要思考的,特別是對學困生的教學。潘老師對學困生進行系統(tǒng)的對比練習的方法給了我指引,線段圖的方法更是授之于漁了。
4、關于線段圖:線段圖在解決問題教學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它是學生解決問題時的重要工具,能讓學生更加直觀的理解和分析題意。反思自己的教學,我覺得自己在教學沒有更好地利用線段圖進行教學,使得學生在解決問題中缺少分析的方法,結果也就更不如意了。
教研教師心得3
20xx年11月5日,我有幸和宜山一中其他科學老師一起參加了在杭州留下中學舉行的省“新生代”課堂教學教研活動。這是宜山一中科學組有史以來第一次外出參加這樣高規(guī)格的教學教研活動,因此,每個要外出參加的老師都非常的興奮。
這次教研活動的形式是課堂教學比賽,而我們是以旁聽者的身份參加的,雖然是旁聽者,但我卻學到了不少東西。在這次教研活動中,我有以下幾點體會:
首先,我們要提高教材分析能力。拿到一堂課,我們并不是按部就班的進行教學,教材只是給我們一個參考,我們要對教材進行詳盡的分析,分析教材的地位,抓重難點,對教材進行重組,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做到讓學生喜歡自己,喜歡自己的.課,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其次,要提高教學設計能力。在教學設計中,特別是情景引入,這往往是最難的,此外,教學設計的過程也很重要,我們要站在一個較高的層次上去看學生,又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去分析問題,往往一個好的教學設計,能有效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樂學、愿學。
第三,要提高課堂教學能力。例如,在課堂教學上,能否做到知識表述科學、準確,思路清晰、有條理;對教材內容是否處理恰當;在教學中能否多方向、多層次的思索問題、開展教學,思路開闊,能提出多種假設、多種解決問題的方式等,這些都是身為老師應不斷學習,不斷提高的教學能力。
最后,提高教師的自身素養(yǎng)。如果一個教師口頭表達科學準確、簡潔易懂,文字功底好、能寫一手好字,板書結構好,再加上充分恰當運用身體的位置、姿勢、動作與表情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教學內容,運用實驗設備、錄音機、電視機、幻燈機、投影儀、多媒體技術、網絡技術等進行教學,往往能很好地吸引學生,感染學生。因此,我們要確實提高自身素養(yǎng)。
這次活動中,我看到這些優(yōu)秀教師的出色表現,看到他們上課時的激情,看到他們的教學風格,同時我看到了自身身上的不足,我覺得自己要學習的東西實在太多了。我深深感覺到,要成為一名出色的數學教師,要走的路還很長。同時也建議學校在今后應該提供更多的外出學習的機會,使全休教師的素質不斷得以升華,從而能更好地為全體學生服務。
教研教師心得4
21世紀是全面進入信息社會與知識經濟時代的世紀,是強調“把人作為發(fā)展的中心”的世紀,是強調構建“學習社會”的世紀,因此“學習化組織”也就應運而生了。學習化組織最大的特點可以概括為三句話:1、它是全體成員能全身心投入并持續(xù)增長學習力(學習動力、學習毅力、學習能力)的組織。2、它是能讓全體成員活出生命意義的組織。3、它是能通過學習創(chuàng)造自我,創(chuàng)造未來的組織。
就擔負著教育責任的幼兒園這一組織來說,激發(fā)教師的學習動力、鍛煉教師的學習毅力、培養(yǎng)教師的學習能力,是至關重要的。如何為教師提供時間和機會,鼓勵他們進行學習、反思及協(xié)同工作,使他們樂于工作、樂于創(chuàng)造,在重視個人發(fā)展的同時加快幼兒園發(fā)展,使幼兒園成為一個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學習化組織,就必然成為幼兒園值得研究的課題。從近年來的探索實踐來看,筆者認為改變教研方式、推行“園本教研”,是培育學習化組織的有效途徑。
何為“園本教研”
“園本教研”是指將教學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幼兒園,以課程實施過程中教師所面對的各種具體問題為對象,以教師為研究的主體,理論和專業(yè)人員共同參與。強調理論指導下的實踐性研究,既注重解決實際問題,又注重經驗的總結、理論的提升、規(guī)律的探索和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是保證新《綱要》的貫徹實施向縱深發(fā)展的新的推進策略。它不再把外出學習當作唯一的學習方式,而是積極提倡學校即研究中心,教室即研究室,教師即研究者。充分利用本地資源,加強園本培訓,發(fā)揮幼兒園教師集體的智慧,提高培訓的質量和效益,實現培訓資源共享;加強教師之間、園際之間的溝通與合作,并形成長期有效的機制。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才能使學校具備研究的職能和能力,形成自我發(fā)展、自我提升、自我創(chuàng)新的內在機制,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學習化組織。
“園本教研”催生新的教研方式
傳統(tǒng)的教研基本是自上而下的,幼兒園教研圍繞上級(教研室)教研轉,服從、服務于上級安排,完成上級的要求和任務。教研方式主要是“教練式”,教研組長或者園長為了體現管理和業(yè)務的權威,幫助教師挖掘教材,處理教材,手把手地指導教師設計教案、教學方式,甚至一個眼神、一個動作都嚴格規(guī)范;評課,也基本由她們一錘定音,教師很少有機會發(fā)表自己的意見。正如一位評優(yōu)課獲獎教師所言:“這節(jié)課是我上的,但每一句話都不是我說的!边@種方式基本是教研組長或園長向教師的單向傳遞,教師只是研究或實驗的輔助者、配合者,而不是真正的研究主體,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難以發(fā)揮。許多教研活動是憑經驗、憑權威,教學研究被固定為一種模式,缺乏創(chuàng)新。教研的內容基本停留在教材教法介紹,或圍繞優(yōu)質課、公開課、示范課開展說課、評課活動,或大同小異的經驗總結等。這種舊的教研模式,已經遠遠不能適應課程改革的需要,更不利于學習化組織建設。
因此,在教育方式、學習方式發(fā)生變化的今天,教研方式也應當隨之發(fā)生改變!皥@本教研”催生了新的教研方式,它具有以下的特點:
首先,新的教研方式要有利于教師積極性的發(fā)揮,而不是限制與束縛,更不能包辦代替。應鼓勵教師個性化的教學,而不要過多地用條條框框去“規(guī)范”教師。
其次,教學研究應該以新《綱要》為導向,緊緊圍繞課程實施中的問題開展研究;改革教學研究的形式和方法,靈活運用案例分析、問題解決、調查研究、實踐探索、區(qū)域交流等多種教研活動方式,努力提高教學研究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另外,教研負責人和園領導的角色也要發(fā)生改變,變以“檢查”為主為以“研究”為主,不再以“專家”、“領導”、“檢查者”的身份出現,而是參與者、合作者、研究者。要深入教學第一線,及時發(fā)現教學工作和教師專業(yè)化成長中的實際問題,傾聽教師的呼聲,了解教師教學中的實際困難,及時提供專業(yè)咨詢、信息服務與技術幫助等。應當結合聽課、評課,與教師展開對話,了解教師的所思、所想、所疑、所惑,以一種積極互動的方式,與教師平等交流,共同切磋,與課改同行,與教師一起成長。
總之,新的教研方式體現教研的場所在幼兒園、教研的主體是教師。我園的“園本教研”堅持從幼兒園實際出發(fā),從教師的需求出發(fā),創(chuàng)設寬松的環(huán)境,催生出許多新的教研方式,使教研走近了教師,發(fā)揮了教師群體的作用,解決了教學實踐中遇到的問題,使教師在不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實現自己的專業(yè)發(fā)展,同時也促進了幼兒園學習化組織的建設。
激發(fā)教師的學習動力、鍛煉教師的學習毅力、培養(yǎng)教師的學習能力
方式1:參與式研討
它是指在參與式的氛圍中,使教師親身體會主動、合作、探究學習的喜悅和困惑,以達到自身觀念、態(tài)度和行為上的改變,并能將所學知識和方法運用于自己工作的培訓活動。這種方式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調動教師的學習熱情、已有經驗和發(fā)展?jié)摿,使他們真正成為自己學習的主人。
如我園曾開展了一次以新《綱要》中的語言教育為主題的“參與式研討(頭腦風暴)”活動,全園分成7人一組,經過了“個人頭腦風暴”、“小組頭腦風暴”,最后集體交流中,“鱔絲(善思)”、“親親貝貝”“集思廣言”、“群英薈萃”各組的發(fā)言者借助展示的“大字報”上臺作精彩的陳述,教師們由衷的掌聲此起彼伏。整個過程,研討氛圍熱烈、輕松,真正作到了人人參與、人人研討。用教師的話來形容:“這是一次平等的對話,這是一次心靈的`交流,這是一次思想的碰撞,這是一次理念的升華。”
方式2:專題性研訓
反思很多不見效果的教研活動,究其原因,既有教研活動忽視了教師是根本、急功近利、舍本逐末趨向的原因,也和教研活動目標不明確、目標不集中有關。因此教研、師培必須有機地結合起來,將教研內容要專題化、微格化,應針對當前突出存在或急需解決的問題展開,一次甚至幾次解決一個問題。可以以集中辦班和專題講座的方式進行,專題培訓在時間上可長可短,可以是一場學術報告、專題講座,也可以是延續(xù)幾個月的專項培訓。
如我園為了強化教師運用各種現代化教育教學手段的意識,提高教師運用多媒體技術的能力,曾安排了“計算機應用能力專題培訓”,重點學習制作T。為了增加學習的趣味性和實效性,我們在這一個半月中變著方式學,并學以致用,最后在“學《綱要》,用《綱要》”的教師論壇中展現了學習成果。一個個富有個性特點的T,不管在內容上還是在制作上都比較吸引人,正是這個專題培訓,讓我們又一次深入地學習了綱要,同時也讓我們看到了很大一部分教師的潛力,并為教師們的創(chuàng)造力和鉆研精神所佩服。
方式3:課題化研究
課題研討式是通過組織教師參與教育科研,學習新理論、接受新信息、探索新模式、實踐新方法、創(chuàng)造新成果,提升教師精神追求,提高教師教育教學水平和能力。蘇霍姆林斯基在《給青年校長的一封信》中指出:“如果你想讓教育工作給教師帶來樂趣,使每天上課不致成為一種枯燥而單調的義務和程序。那您就要引導每一個教師都走上從事教育科研這條路!闭n題研討式培訓是克服教師職業(yè)倦怠、促進教師進一步成長發(fā)展的必由之路,它最適合促進骨干教師的提升和發(fā)展。任何一所學校必須堅定“開展教育科研必須依靠教師,教育科研必須有利于提高教師”的學校教育科研指導思想。我園也不例外。在教科研室承擔重大課題研究外,還充分調動全體教師投身科研的積極性,要求每位教師都承擔一個以上課題研究。同時,為了防止因為年輕化造成的許多教師無法入手搞課題,所以我們讓幼兒園的科研骨干承擔組長一職,將其余教師按照興趣和教學實際需要分成若干個課題小組,以群眾的力量帶動個體,讓教師在集體中成長。
方式4:案例法研究
案例研究可簡單地界定為一種運用案例進行教學研究的方法,在過程中,案例作為被剖析的對象,教師們要共同直接參與對案例的分析、討論、評價、尋找對策等工作。案例研究多采用討論法,為教師提供一個良好的寬松的創(chuàng)造環(huán)境,使她們有較大的自由度、較多的展現自己的機會。如我們可以采用呈現案例(文字或錄像)——小組討論分析案例——集體討論——總結評述的過程研究“如何組織晨間談話活動”、“如何進行說課”“如何更好地與家長交流”等問題的研究。
案例研究的著眼點不僅在于通過案例分析獲得蘊涵其中的那些已形成的教育原理、教學原則和方法,還在于教師創(chuàng)造能力以及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提高和發(fā)展,在于培養(yǎng)教師的反思精神,發(fā)展她們對自身教學實踐進行批判的技能,使他們掌握對教學進行自我分析和反思的方法。更重要的是,通過案例研究獲得的知識是內化了的知識,是“做中學”獲得自己理解了的能駕馭的知識,它能立即被用到類似的實踐情境中去解決處理類似的疑難問題。
“園本教研”呼喚新型管理方式
以往的教育改革中為什么會出現“穿新鞋走老路”的現象,原因是教學管理模式未改變。那么,什么樣的教學管理有助于激發(fā)教師的主體性、積極性、創(chuàng)適性?答案只有一個——賦予自主權,以人為本。基于以上考慮,我園有了許多以人為本的創(chuàng)新舉措:
舉措1:自我發(fā)展計劃
學期初,要求每位教師撰寫一份“自我發(fā)展計劃”,園領導根據教師們認真思考自己在工作崗位上還是在教育技能突破口方面所提出的發(fā)展方向后,盡量滿足教師的意向,并給予相應的支持,如在面對不同內容的培訓時就可以照顧教師的意向。這樣一來,一方面可以使每個人的發(fā)展方向在園長和教師之間有雙向選擇,有了主觀能動性;另一方面,也是激勵和督促教師不斷地對自己有新要求,新方向。
舉措2:自薦式開課
變以往公開課“指派式”為“自薦式”,就是將開課的任務要求告知每位教師,如學區(qū)開課、送教、研討課等,讓教師自愿報名參加。這樣一來,既調動了自薦教師的開課積極性,又避免了因“指派式”導致很多教師有“領導不重視我”的想法。因為自薦得到了老師的肯定,所以它的涵義被進一步擴大,在確定我園“家委會課題”實驗班時我們采用自薦式;在與姐妹園結隊幫扶中,我們用自薦的方式產生很多的“師傅”,其中還包括部分工作資歷并不深的教師也自信地承擔起師傅的角色……
舉措3:積極的園際交流
積極開展園際之間的交流,向姐妹園互討經驗,向輔導園輸送經驗。這個過程中擔當主角的均是我園的一線教師,她們有的介紹了班級工作經驗、有的介紹了年級組工作經驗、有的還化時間攝像制作成T介紹了班級主題活動開展的經驗……這些機會都被教師視為挑戰(zhàn)自己、展示自己、激勵自己的平臺,一方面在幫助他園教師成長的同時也促進我園教師逐漸向專家型教師發(fā)展,使這項工作變得更為有意義。
舉措4:邀請式聽課
對于教師而言,最怕的就是領導的突擊檢查,而一個幼兒園的管理又離不開正常的檢查,如何在檢查與尊重之間做到平衡?“邀請式聽課”正好解決了這一矛盾。就是教師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預約、邀請檢查組去深入式地觀摩半日活動,以點見面,通過半日活動看到班級的常規(guī)、孩子發(fā)展情況、教師保育員之間的配合、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等各個方面。結束后,檢查組會將討論的檢查意見以書面和口頭的方式反饋給教師,有時還配合使用攝像機,讓教師更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成敗。嘗試下來,效果很好:教師們掌握了主動權,他們的積極性被激發(fā),聽課之前全方位積極備戰(zhàn),聽課之后肯定的贊揚、成功的喜悅激勵他們更加努力地工作,個別自我感覺教學效果不理想的老師還主動再次邀請我們去聽課。面對普遍存在的問題,教科室還可以進一步組織研討培訓,進行合作研究,促進教師的共同發(fā)展,可以說是“雙贏”。
除此以外,我園還建立了一些制度以保證園本教研的開展。如建立課程研討制度,確定每周四中午為“新課程教研日”,開展形式新穎、實效性強的教學研討活動。以年級組為單位總結、交流、反思本周的教學情況,思考、研討下周教學內容,進行集體備課。另外,還確定了一些會議制度,如確定全園性業(yè)務學習兩月1次主要圍繞觀念、理論研討;年級組長例會兩周1次,主要圍繞課程改革方向、園內較大型教研活動商討;年級組周月1次,主要圍繞教育教學研討;課題組每月1次,開展課題研究,以保證教師與教師之間有不同形式的協(xié)作交流。
幼兒園若能更好地設計“園本教研”,改變教師的工作氛圍、幼兒園的文化結構,真正形成“學習化組織”,那么教師們必將在教育教學方法上徹底改善,從而提高教學效果,促進孩子的發(fā)展,推動學校的進一步發(fā)展。
教研教師心得5
說到網絡,很多人就想到聊天、游戲,確實,現在上網的人很多,上網的老師也越來越多。許許多多的人把網絡當作娛樂、消遣的工具,也從中得到了許多輕松和愉快。然而,網絡對于我們老師來說,還有更加重要的作用,那就是,它能夠助推我們專業(yè)發(fā)展。
走進網絡教研,就猶如讀一本書,又好似在和許多專家學者、知心朋友談話交流。它不僅可以擴大視野,還可以陶冶情操,提高業(yè)務水平和工作能力。網絡教研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學習、研究、工作和交流的平臺。所以我說,誰走進了網絡教研,誰就乘上了專業(yè)發(fā)展的快車;誰運用了網絡教研,誰就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一、開闊了視野,拓寬了知識面。在沒有接觸教研網之前,把它想象的很難,很神奇,甚至認為它不是我們所操作和駕御的了的,當真正接觸后,才發(fā)現它并非想象中的那么難,雖然也不是很簡單,但它卻極大的激發(fā)了我的熱情,甚至說極大滿足了我對新事物的好奇心,通過這個渠道,我們可以更多的和本校、甚至全世界每一個角落,每一個關注教育的人進行交流,讓一個人能在有限的空間里學習,領會更多的有益事物。
二、有效提高了課堂教育教學水平。在博客圈里,我們可以就某一個學術問題展開積極的談論,在這里,既有年輕教師的困惑疑問,也有年長教師的`經驗傳授,也可以有大家針鋒相對的爭論,抑或有學校領導寄予的諄諄教導,但不管是那種,都是提高我們教育教學的催化劑,讓我們在這個平臺中汲取更多的養(yǎng)分,然后去成就一棵棵被知識雨露澆灌而成的參天大樹。
三、進一步加強了同事之間,同行之間,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博客應該是一個個性化的傳播空間,在這個平臺上,我們可以比較鮮明的展現個人風采。從中,我們既可以進行學術交流,也多了一份對人的了解和理解,只要是本著真、善、美的心態(tài),在這個空間里,我們將更加友好,團結在這個大家庭中。
十幾年來,浪潮一波一波的來,我也跟著一波一波的趕。一段時間的困惑與沮喪之后,參加了幾次培訓教研,尤其是網絡教研培訓,培訓互動的氛圍,深入淺出的材料,還有各位同行侃侃而談、獨到睿智的話語,無不震撼著我。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在以后的活動中,我會更加利用時間到網上學習,了解最新的教研教改信息,欣賞各位名師同行的教學風采,抽取時間撰寫反思、隨筆等等。這樣就能不斷的充實自己,提高專業(yè)水平,取得教育教學工作的更大成績。
教研教師心得6
前段時間在市教研室的組織下,鎮(zhèn)教研室的領導下,我和其他幾個同事參加了學校發(fā)展共同體的教研活動,通過聽課和查看資料,頗有幾點收獲,現將學習心得總結如下:
1、聽課收獲:第一節(jié)課聽的是河西小學明坤老師的,明老師的課給我的感覺是,教師素質全面,整節(jié)課在玩中學習了一定的知識,學生們都不覺得累,而且課的銜接緊密,節(jié)奏緊湊,整節(jié)課設計的非常好,尤其是游戲部分的設計,新穎、合理,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熱情。另一節(jié)課是王莊中心小學孟健老師的“跳單雙圈”,孟老師的課一整節(jié)都在一種老師按排的“小蝌蚪找媽媽”的情境里,非常有創(chuàng)意,她利用了小蝌蚪成長的幾個階段和課的部分相互結合,讓學生有效地學習了知識,非常新穎,值得我學習。
2、查看資料收獲:通過查看幾個學校的資料,我發(fā)現他們的資料準備的非常齊全,備課書寫認真、規(guī)范、齊全,教學計劃制定的'合理、規(guī)范、有效,聽課記錄真實、完整。
3、改進措施:通過這次學校發(fā)展共同體的教研活動,使我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業(yè)務方面要加強學習,向同事多請教,吸取別人的長處來彌補自己的不足,尤其是敢于向年輕老師請教。資料方面,查缺補漏,能做到真實、有效,還要敢于創(chuàng)新,挖掘潛力,發(fā)現屬于自己的亮點。
教研教師心得7
“走出去,就會有收獲!弊鳛橐幻處,任何一次聽課或者教研活動,都是學習的大好機會,可以取得不少教學經驗。今天,我又有幸參加了《全國小學智慧教學與教師發(fā)展教研培訓》活動,聆聽了全國各地優(yōu)秀教師精彩的說課、優(yōu)質的公開課以及教研員們專業(yè)的點評,感覺受益匪淺。
?短短一天時間,我們觀摩了四節(jié)不同級段的語文課,并分別進行了說課和評課。在我看來,教師們的精心設計,充分展示了他們不同的課堂教學思路,不同的教師演繹出了不同的風采,但又同樣的精彩。這幾節(jié)課,各位教師展現出來的扎實的教學基本功,較強的課堂調控能力,精美的教學課件,以及對教材層次上的把握,都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學有所得,學有所思。在以后的教學中應該怎樣把各位教師的優(yōu)點融入到自己的課堂之中,讓自己的課堂教學變得有特色,更高效,是接下來要努力的方向。課堂教學本身又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話題。課后,專家們的'精彩點評令人印象深刻,猶如一縷清風,讓人茅塞頓開,同時又讓我深思。對于這幾節(jié)課,我也想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閱讀時間少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的總體目標第七點是培養(yǎng)學生具有獨立的閱讀能力,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這幾節(jié)中高年的語文課,課堂上留給學生的讀書時間太少了,比如《黃果樹瀑布》這節(jié)課中,教師在重點段落的教學中進行了18分鐘的時間,大部分時間都是教師在侃侃而談,留給孩子們的讀書時間卻寥寥無幾。大家都知道,“讀”是語文學科最基本的教學方法,也是行之有效、最大限度提高學生駕馭語言能力最好的方法,在教學中,我們可以采用各種形式的讀:默讀、自由讀、快速讀、分角色讀等,“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讓學生在讀中學,讀中悟。
二、重難點未突破
還拿《黃果樹瀑布》為例,教師在小組合作學習這一板塊設計的很合理,首先是出示學習目標,小組合作探究學習,接著匯報展示,最后教師稍作總結。此時,教師沒有進行內容更進一步的提升,本節(jié)課的教學難點沒有突破。這就要求教師在備課時,教學內容的設計一定要緊緊圍繞著教學目標來進行,甚至要更深層次的挖掘教材,讓內容更進一步的提升。旁觀者清吧,回頭想想,這些問題在平時自己的教學中也是存在著的,甚至更多。通過這次聽課,我將把優(yōu)點繼續(xù)發(fā)揚,改正不足,努力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水平,為孩子們呈現更精彩的課堂。
教研教師心得8
一學期的時間又在繁忙中悄然度過了,這學期我們仍然圍繞《綱要》《指南》的內容,認真學習新教材,邊學邊研究實施,深入開展研討,解決當前教育改革的問題,不斷地更新觀念,理清思路,提高新時期幼兒園的教育質量。
一、加強學習進一步提升理念
我園師資處于非常薄弱的狀況,因而時常給學習和研究帶來許多困惑,反映了教師專業(yè)化水平的缺乏,特別是思想觀念轉變與實踐、行動的脫節(jié),缺乏實踐的總結研討,往往使教學停止不前或前進步子太慢。本學期根據幼兒園實際存在情況,我園加強了教研組建設,開展豐富多彩的教研學習活動,重點加大學習新教材和實施新教材力度,改變教研學習方式,每兩周進行一次《綱要》的學習和研討,邊學邊研,從中領會《綱要》精神,轉變教師的課程理念。其次,采用參與試學習形式,共同理解細讀教材,共同備課,使教師了解教材的不同設計,展示個人的不同風采。另外我們還通過不同的案例進行分析,解剖案例中不同的設計方法,以問題的形式進行展現,然后,大家一起討論解決,使方案活動設計更完整,案例剖析更直觀、更形象,也更適應我園師資隊伍薄弱的學習環(huán)境。這學期,我們結合校本培訓的內容,在對新教材進行解讀實施的基礎上,又邀請了實質幼兒園骨干教師進行講課,使我們更進一步理解新教材,實施新教材。通過多形式的開展學習活動,教師們已明確自己陳舊觀念、自身素質正是主宰著自己的行為障礙,只有提高自己專業(yè)化水平,才能適應現代幼兒教育的發(fā)展。當然,通過學習,使教師在實施過程中有了新的認識,他們能大膽地表達自己看法和見解,樂意提出各種問題和建議,使我們在學習中以問題線索,解決當前問題,使教師形成一種邊尋邊思,從反思中尋找問題的答案,從同伴中解決問題的疑點,從而不斷的提升新理念,更好地實踐新教材。
二、繼續(xù)注重實踐嘗試逐步適應改革的.發(fā)展
由于幼兒園教育活動內容具有很大靈活性、選擇性、。因此,光靠理論上的學習,很難使教師們統(tǒng)一的理解和領會,而目前在實踐新教材中,又有許多困難。(如:內容的選擇編排,生成內容組織和實施、教師本身的素質等)因此,一日活動除了給予教師選擇教材的權力,給予教師一定的時間和空間的安排外,重點還是讓她們進行實踐的操作,在操作中發(fā)現問題。另外,加強集體交流,班組交流時間,嘗試過程中誰有新的、好的經驗及時傳遞給其他教師。比如:觀察記錄方法、個案分析、隨筆等,都可以掛在校園網上進行交流。在嘗試課程中,不斷地去領會《綱要》的精神。通過實踐操作體會,本學期教師們對幼兒園的課程有了新的認識,活動中主動參與性較好,教學活動過程設計能考慮孩子的需要,比如:教師的主題教育活動“手套”、“春天的顏色”等,整個活動充分體現了新理念,活動以游戲為主,動靜交替,活動環(huán)節(jié)很自然,且整合內容很貼切,活動中充分關注孩子的需要,滿足孩子的要求,在教師啟發(fā)引導下,孩子探索欲望較高。雖說問題存在還很多,但我們相信,通過不斷地實踐嘗試,教研的氛圍會越來越濃。
三、加強反思學習深化專題研究
根據本園的實際情況,本學期采取小組式研討,使研討活動更靈活性、操作性。因為,根據孩子年齡特點、身心發(fā)展的需要,編制教材內容有所不同,因此,不同的年齡有著不同的教材,在研討中,每人根據自己的教材內容進行學習反思,從反思中尋找問題切入口;顒舆^程中,不斷地通過整合學習,使老師從點點滴滴中樹立整合的思想,又從研討中總結經驗,列出問題,然后通過大家一起商討問題存在情況,尋找資料解決問題。比如:主題活動中,各部分內容整合?生存的整合?活動中運用手段形式的整合?學科之間的整合?一日活動中的各環(huán)節(jié)整合等等?通過這些問題,讓教師們帶著問題進行實施研討,實踐體會,每次小組活動互相交流分享,交流之余,又不斷地反思學習,總結提煉。改變以往單純指導為對話研討。另外,有通過本學期對孩子的個案記錄,尋找個性化發(fā)展,即發(fā)展教師觀察記錄能力,又為整合全面性提供幫助。
教研教師心得9
前幾天參加了幼兒園男教師團隊大教研活動,從活動中我從一節(jié)課、一個環(huán)節(jié)、一個表情、一句話都能夠感受到老師的一種深入、一種熱情、一種態(tài)度,這真的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李老師的一節(jié)《動一動真有趣》真是感慨頗深,男老師的課確實有魅力,在我看來,很欣賞的一點,當然這是題外話,那就是簡單又不簡單。讓我感慨頗深的是教具的準備,其實什么也沒準備,但是有一個環(huán)節(jié)老師說,小白兔跳到對面去,孩子們跳到了之后,老師問了一句,有胡蘿卜嗎?小朋友們大聲說,有!然后就撿起根本就不存在的“胡蘿卜”啊唔啊唔吃了起來,關鍵是孩子們還很開心。這就是老師的智慧與魅力。再就是孩子們的爬的環(huán)節(jié),感覺輕松、快樂又溫馨,同時洋溢著一種很美的感受,沒有任何表演或展示的痕跡。另外,目標簡單清晰,通過模仿動作提高幼兒跑跳爬的運動技能;提高幼兒參與運動的積極性。在剛開始上課的那個脫鞋的環(huán)節(jié)也令人印象深刻,關于習慣的培養(yǎng),關于鞋子的擺放,老師的現場處理都可見并非一日之功。再就是通過各種小動物的一種要求,比如小花貓:高抬腿、輕輕放,快與慢練習;小白兔通過直跳、左右跳、上跳等等方式進行練習;而看似一個不起眼的馬的動作,不但增添了樂趣而且緩沖了前后激烈的運動,更重要的`是有意識的設計讓孩子們避讓,制動,馬要跑得快一點,讓他興奮很容易,但是抑制很難,孩子現在的狀況,動作自控能力很難。同時老師們還交流了心率、運動量等專業(yè)的體育知識。
在活動之后大家進行了激烈的討論,那么,我覺得最深刻的就是丁老師的一個拋磚引玉的問題,那就是這節(jié)課看似簡單,那么到底是一個高結構的課,還是一個低結構的課,在討論中確實給了我們一個思考。我覺得課的結構高低關鍵在于對孩子的了解,對孩子興趣點的了解,所有的課都是建立在對孩子了解的基礎上的,有時候課程環(huán)節(jié)的設置是需要一種教育的直覺,無論多么花哨的教學方法最主要是適合孩子。
關于科學課:這一節(jié)課我的收獲來自于大家對于科學課的嚴謹態(tài)度。下面是一些受益頗深的句子:放了就活、緊了就死;空間的距離很重要;教師的角色是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著;凸透鏡與放大鏡之爭;前科學概念階段,跟生活密切相關的科學;自主探索;和孩子拉近紀律要臉皮厚、蹲下來、心理上、個性;多提思維性的問題;成長是一個緩慢的過程。
通過這次教研活動,有很大的收獲,期待真正有效的教研能夠常常指導我們的工作。
教研教師心得10
我園近年來的田野課程研究重點已從初期對文本的開發(fā)轉向對課程實踐主體——教師的研究,這其中,作為教師成長助推器的園本教研承擔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一、園本教研的“學習文化”特質
在園本教研活動中,我們不僅關注教師當前的教育行為,還關注其行為背后所體現的教育價值取向;不僅關注其實踐經驗的整理,還關注其理論的提升、規(guī)律的探索,努力建構以“學習文化”為特征的園本教研。“學習文化”主要包含三個方面的內容:
一是目標認同。建構學習文化,必須使教師認識到學習的意義是為了完善自我和提升自我,教師只有不斷優(yōu)化自己的專業(yè)結構,改善自己的心智模式,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和能力,才能跟上時代步伐。
二是資源支持。教師的學習不是盲目的學習,也不是功利的學習,它應該是貫穿在教育實踐中的自主學習、基于問題的研究性學習,既反映教師個體的學習需要,也體現幼兒園群體的共同要求。我們根據田野課程不同時期的研究重點及教師面臨的挑戰(zhàn)和困惑,有針對性地給教師提出相應的學習建議,并提供教師學習的參考書目,豐富幼兒園課程資源庫的藏書,使教師的學習與課程實踐相結合,與專業(yè)成長相結合。
三是合作學習。合作學習不是參與者個人智慧的簡單疊加,而是群體智慧的碰撞、激蕩。這種碰撞會帶來參與者原有認識的超越,使學習效率大幅度提高。為此,我們努力營造幼兒園內部濃厚的學術氛圍,如開展“讀書沙龍”“教師論壇”等活動。同時,創(chuàng)設多種信息傳遞通道,使教師能將有價值的學習信息有效地與同伴分享。
二、園本教研的“行動反思”特質
(一)反思的主要對象及內容
1.對理念的反思。
理論的學習要克服盲從,要以思辨為前提,才能達到領悟、運用、遷移、融合的境界。我們在教研活動中重視引導教師學會從多元視角審視理論與實踐,有目的地選取教師關注的一系列教育觀點,并通過多種形式組織教師進行反思,如:重新認識教師的角色、幼兒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等。
2.對教學實踐的反思。
教師的教學反思應是對教學活動整體的思考和反省,但教師在進行反思時往往只針對目標和活動本身的某些環(huán)節(jié),而抓不住關鍵,因此,給教師提供一個反思的支持框架尤為重要。我們認為反思應包括:對活動內容的分析、對引領活動的主要指導思想的辨析、活動價值分析、幼兒與教師在活動中面臨的挑戰(zhàn)分析、教學策略分析、教育現場調控分析等方面。
3.對課程發(fā)展現狀的反思。
課程是一個不斷發(fā)展的動態(tài)過程,教師通過課程開發(fā)與決策、課程實施與評價等過程主動地、批判地、全程性地參與,從而與課程一起成長。
(1)對影響課程關鍵問題的反思:課程實踐中會發(fā)生各種困難與問題,尤其是園本課程的建設,更需要對影響課程的關鍵問題不斷進行探究。
(2)對推進課程實踐經驗的反思:課程實踐經驗是課程理念形成的基礎,是課程發(fā)展的推動力。田野課程作為一個正在發(fā)展中的課程,既重視對他人理論的吸收,更注重對自己實踐經驗的提升。我們鼓勵教師從自己的教學實踐中提取并貢獻自己的教育經驗,在專家的指導下,匯集全體教師的智慧,初步形成了田野課程的基本教育理念和實踐特征,然后用之指導新的課程實踐,實現了課程的良性發(fā)展。
(二)實施策略
1.自下而上的螺旋式推進。
我們鼓勵教師通過寫觀察記錄、教育筆記、活動評價等方式不斷提高實踐的科學性、合理性,提高分析問題、研究問題的能力,并鼓勵教師通過教研組、年級組相互分享自己的反思經驗、
2.自上而下的漸進式推進。
課程建設初期階段.教師缺乏對主題活動完整設計的相關經驗。幼兒園教科室根據田野課程特質及教師的實際狀況開發(fā)設計了相關反思框架,并對教師進行輔導,指導教師運用反思框架進行教育教學實踐,再收集教師實踐中的反饋建議進行調整改進,然后再次在實踐中運用。
3.手冊式輔導推進。
將田野課程關鍵性的教育理念、教學策略、經典的'各類反思案例以及優(yōu)秀的研究論文等匯集成冊,方便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學習、研究、借鑒,以不斷改進教育實踐。
4.簡報式輻射推進。
對課程每階段重點研究內容的進展情況,我們都會以“田野課程研究簡報”的形式公布出來,讓每位教師及時獲取最新兩閱本教研信息。簡報記錄的不僅是課程的發(fā)展進程,也展示出各時期教師個體反思、同伴互助、專家引領的研究歷程。
三、園本教研的“案例研究”特質
(一)價值分析
1.突出教師研究的主體作用。
案例研究將教師作為研究的主體,內容涉及到幼兒園教育教學、教育管理的各個方面,但不管是哪一方面,教師都應是案例的重要研究者,她必須對案例中的事件、情境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斷和評論,從而逐步積累反思體驗。
2.有利于教師研究經驗的內化。
案例研究可以說是一種“做中學”的形式,它將教育理念融于研究案例中,使教師“身臨其境”,直面教育實踐,使教師在共同的分析、討論中不知不覺地獲取蘊涵于其中的教育理念與專業(yè)知識,并與原有的認識、能力整合,以獲取更多的直面教育教學實踐的研究經驗。
3.促進教師反思性教學能力的提高。
案例研究最重要的價值之一在于促進教師形成思考的習慣。對案例的剖析研究過程,也就是批判、反省的過程。它促使教師在多元的教育現實中,尋找理性思辨的視角,增強反思的意識,掌握反思的方法與技能,提高關注和解決實際教育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反思的實踐精神。
(二)實施策略
1.對話式案例研究。
對話一般有兩方人員:一是案例提供者,二是參與研究者。在田野課程的研究中,案例提供者多為課程重點實驗班教師,參與研究者多為園教科室成員及課程專家。在對話式的案例研究中,課程專家的適時加入尤為重要,,因為他能將教師間平行的對話引領到一個較高的層次,使對話更有張力和活力。
2.觀摩式案例研究。
它一般選擇具有代表性和研究價值的教學案例進行現場觀摩,然后圍繞核心話題開展反思研詞。其活動流程一般包括:①通過前期研討確定案例;②現場觀摩活動;③圍繞核心問題進行個體反思、同伴互助(專家引領);④主持人小結,形成結論,達成共識。需要說明的是,經過修改、調整過的方案,時常還有第二輪驗證觀摩。
3.體驗式案例研究。
這是讓教師扮演幼兒,模擬教學活動,通過教師親身體驗進行學習,并提高其教學研究能力的一種研究方法。其展開方式是:①教師分成若干小組,分別實施一個相同的教學案例,從而考察原方案設計中孩子的學習方式、教學情境、環(huán)節(jié)設計等是否適宜,然后小組研討重新調整方案;②各小組交流,達成共識,取長補短形成一份新的教學方案;③在適當的時候進行現場教學觀摩、研討,并形成最終的教學方案。
4.討論式案例研究。
這是針對提供的案例,圍繞若干核心問題進行討論的一種研究方法。全體教師均參與發(fā)表意見和想法,最后會形成一定的共識或解決一定問題的辦法。操作流程為:①主持人給出一份教育案例;②分配小組角色,分組討論并記錄;③小組匯報、展示記錄;④主持人提取核心問題,再次分組討論;⑤第二次小組匯報,展示記錄;⑥主持人總結,形成共識。
教研教師心得11
通過在網上近三周來的學習,我個人認為要提高農村中小學教育質量,關鍵是師資質量。通過課程改革實踐,促進教師專業(yè)化水平的提高,是學校探索的一個重要課題,校本教研是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重要途徑。
一、農村中小學學校校本教研現狀是影響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根本
1、農村義務教育經費體制改革有效地促進了農村中小學教育的發(fā)展,但目前城鄉(xiāng)教育水平還存在著差距,教育的差距就是教師的差距,城鄉(xiāng)教師待遇的差距嚴重影響著農村中小學學校教師的工作積極性。 現有的'教育經費也只能保證學校正常運轉,教師除了有限的工資外,沒有其他福利待遇,造成農村中小學學校教師學習積極性不高,不熱衷于學校教研活動。
2、校本教研無目標意識,無制度保障,隨意性強
雖然學校對辦學思想、課改理念在一定程度上有了較深的認識,但校本教研及教師培訓工作在農村中小學學校來說還處于比較原始的、初級階段,缺乏總體培訓規(guī)劃,培訓形式簡單,教研過程形式化 ,實際收獲效果不佳。
3、教師的教育觀念落后,理論學習積極性不高
農村中小學學校財政支持薄弱,政策保障不力,導致教師隊伍不穩(wěn),素質不高,教育水平低下。教師的本質工作是在上班時間忙于備課、上課、批改作業(yè)。課余時間又沒心情去看書、學習,也不愿意犧牲休息時間去學習,在農村教師心目中,傳統(tǒng)教學方式是一時半會難以改變的,得過且過的教育思想也嚴重影響著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
4、促進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要讓學校辦學理念成為教師教育教學的追求目標。而學校開展的校本教研活動不能流于形式,聽課、評課、寫課后記、案例分析、教學反思等不是為了完成任務,應付檢查,這樣的校本教研在實質上是不能觸動廣大教師的靈魂。
二、在活動中不斷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校是學校提高校本教研的關鍵
1、切實提高農村教師地位和待遇是加強校本教研的關鍵,是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障
農村中小學學校區(qū)域廣,生源分散,教學條件差,在政策上要確保農村義務教育的師資需求,要提高農村中小學學校教師素質,確保教師隊伍穩(wěn)定,一個最重要的措施就是要提高教師各方面的地位和待遇。依法建立一支高素質專業(yè)化的農村教師隊伍。
2、整合資源,努力讓校本教研成為教師提升自己專業(yè)水平的自覺行為。
教師的職責就是教書育人,但書怎么教,人怎么育,這個問題值得每位教師去認真思考。校本教研為廣大教師提供了反思的機會和時間,學校教育需要解決什么問題,就是校本教研研究的主題,鼓勵教師大膽去實踐,去研究,去探索,給教師創(chuàng)造寬松、愉悅的教育教學環(huán)境,促進教師不斷成長,引領教師向專業(yè)型教師發(fā)展,讓教師體驗到做教師的快樂。
教研教師心得12
在假期里我閱讀了《校本教研實施與教師專業(yè)發(fā)展》(賈臘生主編)一書,受益匪淺。讓我真正明白了“校本教研”是怎么一回事,“校本教研”有什么用,“校本教研”應該怎樣做,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有什么樣的途徑。
校本教研就是指“以校為本的教育教學研究”,是在學校層面上展開的,是學校行為,致力于解決學校層面所面臨的問題。它盛行于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歐美等西方國家,是伴隨著“教師即研究者”運動而興起的。我們現在指的校本教研,就是指由單個的學校作為研究的主體,以解決教學實際問題為目標而營造起來的一種教學研究制度,是教師反思性的實踐和專業(yè)成長的過程。“發(fā)現問題-確定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是校本教研的核心鏈。校長則是校本教研的第一責任人,是校本教研的身體力行者。
一、“校本教研”有什么用
1、校本教研能夠解決學校教研的實際問題
校本教研有利于學校發(fā)展與辦學理念的落實。只有學校組織校本化的研究活動,才會有意識地圍繞以學校發(fā)展中的特殊問題和落實辦學理念的具體問題為中心來進行。校本教研使教研活動內容豐富多彩,形式也更趨于多樣化。教研活動的主體從單一走向集體,從少數骨干教師走向全體教師;顒臃绞綇膯蜗蜃呦蚧。如教師組織專題研討、網上沙龍,學習交流、進行個案研究、講述教育故事、寫反思日記等。在校本教研開展的過程中,全部教師從自己的教學實際出發(fā),與同伴互動交流,尋求問題實質,梳理求解過程,在研究中發(fā)展自己并獲得智慧的分享。
2、校本教研可以充分發(fā)揮教師在教研中的主體作用
校本教研強調共同參與合作,強調教學實踐者與教育研究者結成行為共同體,為教師主體性的發(fā)揮構筑良好的'環(huán)境。由于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主陣地在學校和課堂,所以校本教研為教師主體作用的發(fā)揮提供了充分的發(fā)展空間,教師不再是教研活動的旁觀者,而是研究活動的參與者和主力軍。
3、校本教研可以促進教師形成獨特的教學風格
教師的工作主要是個體創(chuàng)造性的勞動,教師自身特點及其所處的環(huán)境使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存在差異,學校與教師的發(fā)展是基于自身實際而各具特色的發(fā)展。以往學校教研活動與在職培訓在目標內容上的統(tǒng)一與方法上僵化,限制教師的個性特點充分發(fā)展的現象,校本教研為改變這種現象,為學校的特色發(fā)展與教師的個性張揚提供了可能。校本教研有利于教師的專業(yè)特色發(fā)展,打造創(chuàng)造性教師隊伍。
4、校本教研有利于創(chuàng)辦學校特色
“為了學校,基于學校,在學校中”的校本教研是廣大學校創(chuàng)辦特色的一條可探索的道路。在校本教研中,學校通過與科研部門合作,校長與專家對話,教師與研究人員交流,確定學校的發(fā)展方向,提升學校的辦學理念,培養(yǎng)教師的科研素養(yǎng)和創(chuàng)造力,促進學生的多元發(fā)展,逐漸形成學校的辦學特色。
5、校本教研能夠將學校構建成學習型組織
學習型組織,可以充分發(fā)揮每個成員的創(chuàng)造能力,努力形成一種彌漫于群體與組織中的學習氣氛。在現代社會中,學習是生活,學習是工作,學習是責任,學習是人生命的重要組成部分。校本教研是構建學習型組織的必由之路。
6、校本教研有利于我國教研體制的改革
傳統(tǒng)的教研室工作思路和工作模式基本上是室本位或學科本位,而不是學校本位。校本教研使教研員從經驗型轉向科研型,使課堂教學研究轉向學科課程研究和學校辦學特色研究。
二、“校本教研”應該怎樣做
盡管現有的教育科研方法都能為教師的校本教研所采用,但由于教師職業(yè)所具有的獨特的工作特點和教師群體的特殊素質,因而有些方法顯然更適合教師進行研究工作。下面給出最適宜于校本教研的三種教育科研方法。
1、課題研究
課題研究是研究者針對某一問題,根據一定的研究假設和研究設計,主動操縱研究變量,并對非研究變量給予自覺和明確地控制,觀測實施的結果,從而檢驗研究假設的一種兼有實踐性和教育性的研究活動。
一個完整的教育研究過程,通常包括如下幾個階段:選定課題、文獻檢索(查重)、形成假說,制定研究方案、實際運作、撰寫研究報告。
2、案例研究
案例研究,是以某一對象或現象(即案例)為研究樣本,通過觀察,反思等方式反復分析與研究,以深入揭示其蘊含的教育規(guī)律的研究方法。
案例是在觀察和實踐的基礎上形成的,案例研究的過程是一個“實踐+反思”的過程,它能促進教師對自身行為的反思,提升專業(yè)能力。一個完整的案例研究過程,通常包括兩個階段:案例寫作、案例研究。
3、敘事研究
敘事研究,是通過教育主體的故事敘說來描繪教育行為,進行意義建構并使教育活動獲得解釋性的意義理解。與案例研究不同之處表現在:它是對多個案例的重新構建,像一條線,通過意義串聯把許多真實場景進行重新構建,而案例研究是對某一個事物的研究,便像是一個點,敘事研究涉及的內容比較廣泛,有讀書感想、現實生活和社會問題、學生教育問題、教學理念和教學研究等,而教學案例所敘述的故事則主要定位在教學研究上。
敘事研究的過程,通常包括如下階段:記錄、反思、撰寫敘事研究報告。
三、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有什么樣的途徑
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是教師以自身已有基礎為出發(fā)點,朝著既定的目標,經過努力提高自身專業(yè)素質,并創(chuàng)造出業(yè)績。其途經有三個:自我學習,教育教學實踐、教育科研過程。
1、自我學習過程。要求:要注意選擇性閱讀,理論學習;要善于“聯系”思考,理念更新;要學會反思自悟,自我提高。
2、教育教學實踐過程。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增長智慧;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提高能力;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實現自身價值。
3、教育科研過程:成就令學生景仰的學識和品格;形成獨特的教育教學風格;創(chuàng)造有價值的經驗和理論。
教研教師心得13
開學第三周,指導老師通知我們地理組所有人員都要互相講課、聽課、評課。我在前一周就已經覺得很緊張,因為這是我來到一中實習正式被領導聽的一節(jié)課。所以在正式上課的前幾天,從PPT的制作、教學過程的編排,再到課堂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我都在盡力的做好,做全。因為我的課安排在下午,領導和老師來聽課的不是很多,所以我的壓力沒有之前那么大。課講完了,差強人意,地理組的也給我提出了寶貴的意見和表揚。他們的建議我會虛心接受,爭取在接下來的教學過程中,改正自己的不足,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偟膩碚f,通過這次教研活動,我從老師和剛有的身上學到了很多,收獲了很多,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ㄒ唬┙虒W一定要要樹立強烈的學情意識,提高教與學的針對性與實效性
在授課過程中,聽課老師主要提到學情這個問題。因為我叫的班級是一個普通班,學生的基礎相對薄弱,理解問題的深度和難度有待提高。但是,在教學設計前,我并沒有完全考慮到這個問題,導致課堂上學生與我的互動明顯欠缺。所以在以后的教學中我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一點一點由淺入深,穩(wěn)步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和解決問題的水平。
(二)課件制作要簡潔精美,突出重點
課堂教學結合PPT課件一方面可以吸引學生眼球,提高他們的注意力。但是,如果PPT的圖片過于多的話,可能會起到分散他們注意力的消極作用。這節(jié)聽評課中我制作的課件內容雖然具體全面,但是最大的問題就是圖片插入頻繁,給學生一種眼花繚亂的感覺,造成只看圖片,不注意知識點的問題。所以這也是我今后講課應該注意的地方。
。ㄈ┩n異構中互相學習,取長補短,收獲頗豐
雖然這次組織的教研活動并沒有規(guī)定教師必須要講哪節(jié)課,講哪種類型的'課,但是,不約而同,地理組內包括我有四位老師都講了《農業(yè)區(qū)位因素》這一節(jié)內容。面對相同的教學內容,老師們各顯其能,從不同的角度入手,運用不同的教學手段和不同的學習方法進行教學,展示了不同的教學風格,盡顯不同的精彩。通過活動,我認識到“同課異構”對于教學的積極的促進意義:第一,教材中的素材是相同的,但可以嘗試不同的呈現方式;第二,教材的知識點是確定的,我們可以嘗試不同的組合順序;第三,同一個內容,不同的教師有不同的性格特點和思維方式!澳阌幸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交換后每人還是一個蘋果;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交換后每人有兩種思想!蓖n異構的教研方式,可以引發(fā)參與者智慧的碰撞,可以長善救失,取長補短,明顯提高教育教學效果。
總的來說,這次教研活動對我們實習生收獲真的很大,聽了其他優(yōu)秀老師的課,結合自己的問題,取長補短,增長經驗,是一次難得的經歷和鍛煉,今后還要積極地參加這樣的活動來提升自己。
教研教師心得14
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校本教研、教師的專業(yè)化發(fā)展正在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校本教研是推動課程改革進一步深化的內在動力,是促進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的必由之路。而教師的專業(yè)化發(fā)展又是促進教師提升自身素質,逐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實現教師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關鍵所在。在學習《校本教研實施與教師專業(yè)發(fā)展》一書中,以下是自己學習所得:
一、校本教研的內涵
校本教研是一個新事物,其內在規(guī)律與發(fā)展特點還有待探討,但有一點是不容置疑的,即校本教研是為了滿足學校和教師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需要,是以學校為基本單位,著眼于學校的整規(guī)劃和發(fā)展,以學校實情為出發(fā)點,以具體實踐為落腳點,在上級教研部門的直接指導下,由校長、教師、學生共同參與的,旨在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提高教師的業(yè)務水平、科研能力,促進師生共同發(fā)展而開展的教學研究。它著重強調理論指導下的實踐性研究,既注重解決實際問題,又注重經驗的總結、理論的提升、規(guī)律的探索和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是保證新課程改革試驗向縱深發(fā)展的新的推進策略。校本教研的基本特征是以校為本,強調圍繞學校自身遇到的問題開展研究,學校是教學研究的基地,教師是教學研究的主體,應該突出“以校為本”、“以教師為本”、“以學生為本”和“以解決具體問題為本”的原則。
二、教師的專業(yè)化發(fā)展
教師的專業(yè)化發(fā)展是指教師個體專業(yè)水平提高的過程以及教師群體為取得教師職業(yè)的專業(yè)地位而進行努力的過程。前者是指教師個體專業(yè)化,主要包括理論素養(yǎng)專業(yè)化、學科知識專業(yè)化、教學實踐專業(yè)化等方面;后者是指教師職業(yè)專業(yè)化。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教師的專業(yè)化程度,是教育改革的重大主題之一,是教師教育研究的核心課題。教師的專業(yè)化發(fā)展是關系著教育改革成敗的關鍵。因此,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就是教育界面臨的一大課題。目前,農村地區(qū)的中小學教師,由于受條件限制,他們的專業(yè)化發(fā)展受到制約;同時,教師教育制度、教育科學的改進與發(fā)展等都是制約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的關鍵環(huán)節(jié)。與發(fā)達國家相比,我國教師的專業(yè)化尚處于中、低水平,這必將影響新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影響教學質量的提高。
三、校本教研是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的關系
從專業(yè)的角度來看,教師的成長離不開教育教學實踐,教師的發(fā)展只能在學校,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在對自己實踐的不斷反思中才能完成。學校既是教師專業(yè)生活的場所,又是教師專業(yè)成長的地方,加強校本教研正是促進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的必由之路。
1、加強校本問題的研究,促進教師理論素養(yǎng)的專業(yè)化
美國著名學者波斯納曾指出教師成長的公式為:教師成長=經驗+反思,這個公式揭示了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本質。在校本研究中,關注更多的是實踐價值,即著重解決教師教育教學中所面臨的實際問題。教師的經驗來自于教學實踐,通過課堂教學實踐,發(fā)現一些新情況、新問題,產生一些疑惑,這些問題和疑惑是課前沒有想到的,課后與其他教師共同交流和探討,及時解決問題,這樣,教師的教學經驗就不斷地得到豐富和完善,教師的專業(yè)水平也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升。但有一點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即教師的教學經驗大多處于一種散亂的無序的狀態(tài),校本教研的目的之一就是使教師從學科理論高度認識自己的教學經驗,使之形成一種理性的、自覺的教學行為。這種轉變是要通過教師對自身教育教學實踐的反思來完成的,反思是進行校本教研的基礎和前提。許多教師對教學反思缺乏理性思考,對發(fā)現的問題不能進行深層次的探究,得過且過,或者對教學中的疑惑囫圇吞棗,一知半解,這樣教師始終不能提升自己的業(yè)務水平,幾十年原地踏步。而實施校本教研,就是要求教師反思自己的教學究竟存在哪些問題,哪些是關鍵性的問題,為什么是關鍵問題;做到課前想一想,自己的教學設計要體現什么教育理念,使用什么教學方法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后,認真反思一下,自己有什么收獲,存在哪些不足,今后怎樣改進;等等。教師在反思過程中,對教學會有更多的理性認識。要具有這種反思能力,必須掌握豐富的教育理論,如教育教學的一般原理、課程與教學的知識、課程評價的知識、教材的呈現順序、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發(fā)展的特點等知識,這就必然促進教師自覺主動地學習,不斷領悟教育的真諦,擴展理論視野,形成正確的教學態(tài)度和堅定的教育信念,提高自主學習能力,使教師的理論素養(yǎng)得到不斷的提升,為成為研究型的.教師打下基礎。
2、開發(fā)校本課程,促進教師學科知識的專業(yè)化
校本課程是校本教研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開發(fā)的價值在于促進教師專業(yè)的發(fā)展和學生個性的發(fā)展,從而形成學校的辦學特色。校本課程指的是學校根據先進的教育理念,針對本校教師的需求和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提出的具體問題,充分利用學校的課程資源,通過自行研討、設計,并在專業(yè)研究人員的指導下編制的體現本校特色的、多樣性的、可供教師選擇的課程。教師參與校本課程的開發(fā),必然會促進教師學科知識的專業(yè)化發(fā)展。因為,校本課程的內容大多來自現實生活,貼近學生生活,很多知識對教師來說可能也是陌生的,會使教師面臨許多新的教學觀念、材料和策略的挑戰(zhàn)。這就要求教師不但在教學思想、教學模式上要隨著社會的變化而不斷變化,注重學生本位,著眼于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促進學生個性的充分發(fā)展,而且要密切關注本學科知識的不斷更新和變化,了解學科課程的發(fā)展前景和規(guī)劃,不斷調整教學方法,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使之更趨于合理,更能適應新課程改革的需求。同時,開發(fā)校本課程還能增進教師對學校的歸屬感,提高教師的工作滿足感和責任感,在課堂教學中更能游刃有余地指導學生使用學習材料和指導小組學習,更能體現“以學生為本”的教學原則?梢姟罢n程的改革,從某種意義上說,不僅是變革教學內容和方法,而且也是變革人”。校本課程的開發(fā)過程實質上是一個變革過程,是教師對自己的專業(yè)知識和課堂教學過程的一個再回顧、再反思的過程,也是教師的學科知識不斷豐富完善的過程,使教師成為課程的主要參與者和主持者,而不再是被動的“消費者”。
總之,校本課程的開發(fā)能使教師具有一個更開放的思維系統(tǒng),具有更強的批判性反思能力,豐富教師的學科知識,增強教師的探究性學習能力,F今,強調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和“合作性學習”,而校本課程的開發(fā),則是教師探究性學習和合作學習的一種有效方式,是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重要途徑。
3、開展校本評估,促進教師教學實踐的專業(yè)化
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最終是在教學實踐中得以體現的,要將校本教研落到實處,使之不流于形式,必須有一套相對完善的評估體系,以促進教師將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運用到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并通過實踐與反思,與教學對象不斷互動,不斷強化自己的教學實踐能力,通過教學實踐重構自己的專業(yè)知識結構,做到既能掌握先進的教育理論又能站在學科前沿,在處理教材和運用學科理論知識上運籌帷幄。
四、教師的專業(yè)化發(fā)展增強了校本教研實施的可能性
校本教研與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的關系是相輔相成,密不可分的,兩者是在教師的教學實踐中共同發(fā)展、共同提高的。一方面,校本教研促進了教師的專業(yè)化發(fā)展,提高了教師的專業(yè)水平和教育教學水平,教師在校本教研中不斷成長,涌現出一大批專家型的教師;另一方面,教師的專業(yè)知識和教育理論素養(yǎng)得到提高,有利于教師在教學實踐中發(fā)現具體問題,自覺進行教學反思,同時使課程研發(fā)的能力得到提高,使教師無序的、散亂的教學經驗上升到自覺的教育教學行為,為更好地實施校本教研打下堅實的基礎。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之下,要使教師的專業(yè)化得到可持續(xù)發(fā)展,就必須開展行之有效的校本教研活動,走“科研興校,科研強師”之路,充分調動廣大教師投身教育科研的積極性,努力營造濃厚的科研氛圍,培養(yǎng)出一批批專家型的、研究型的教師,從而不斷提高教學質量,使教學面貌有一個大的改觀,以保證新課程改革的順利進行。
教研教師心得15
教研專題目標第一
以“兒童為本”,促進兒童全面發(fā)展是我們教育的第一目標,同時也是指導我們教研活動的第一目標。通過教研活動將這一目標滲透到教師的教育行為中。因此,在我園連續(xù)三個學期開展了“幼兒自發(fā)性游戲研究”,至始至終將這一目標貫穿。在從開始進行“師生共同建構計劃”到上學期的區(qū)級立項課題的《自發(fā)性游戲中教師的評價行為對幼兒社會性發(fā)展的影響》的研究,每個階段目標明確。我們通過制定策略、觀摩實施、討論研究、修改策略、二次觀摩……,這種螺旋式上升的方法進行了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研究,同時,我們非常注重階段小結。比如,在期終觀摩后的階段小結中,集中出“1、游戲中如何引導幼兒替代物2、游戲中新生成的主題如何深化這樣兩個方面表現問題比較突出,大家都覺得有必要進行深入的研究,因此就將這兩個問題作為了下一階段研究的重點。經過幾個階段的研究,教師從最基本的概念“什么是幼兒的自發(fā)性游戲”到師生共同制定計劃、游戲中如何進行觀察,以及教師的評價行為對幼兒社會性發(fā)展的影響等等,一切活動的開展緊緊圍繞以幼兒的發(fā)展為目標,從而提高了教師對幼兒自發(fā)性游戲的組織。本學期,我們除繼續(xù)進行課題研究外,將教研重點轉向以新〈綱要〉精神和園的發(fā)展目標為指導的園本課程研究的實驗。我們將從改革活動時間、活動形式、活動內容這幾方面真正使”以兒童為本“的第一目標落到實處。
教研科研為一體
這些年來,我們在逐步探索如何改變以前存在的科研和教研是兩條不相交的平行線為教研科研為一體這個問題,真正使教科研能促進幼兒發(fā)展,提高教師的教育能力。因此,我園在園長的帶領下將這兩個學期的市區(qū)立項課題和教研重點相結合。區(qū)級課題《自發(fā)性游戲中教師的評價行為對幼兒社會性發(fā)展的影響》結合了自發(fā)性游戲的教研重點和我園幼兒社會性發(fā)展的目標進行研究,市級立項課題《家長對幼兒園信任的研究》第二階段暨對策階段的研究也是通過各年級組專題研究完成。通過這種以點帶面的方式,大大提高了每位教師的科研能力。在教科研工作開展中,我們的園長指導園科研課題小組制定計劃,再由各年級組的課題小組成員指導具體實施。大家在實施的過程中做得有聲有色。如各年級制定觀察所需記錄量表、對幼兒進行跟蹤記錄、記錄情況分析等,這些工作都由我們的教研組長同時又是科研小組成員組織本組成員商量完成,這樣使每個教師都真正投入到科研中,大家邊學邊做,邊做邊記,都覺得收獲很大。那么,這時園長的作用就是從側面進行引導,幫助各組調整思路。沒有了園長的大包大攬,大家的手腳放開了,思路靈活了,這也就是我前面所說的充分挖掘潛力,取得的效果。我們的園長在政策上大力支持有想法、敢創(chuàng)新科研成果突出的.教師,鼓勵她們,同時將科研能力作為我園高級教師聘用重要條件,定期舉行論文評比,選拔出一批出色的成果向上推薦。
集體備課“解惑”之處
我們在教研目標確立中,將集體備課定位為“解惑”之處。如去年上第一學期學期集體備課的重點是:如何分析教材中的重點與難點。園長在檢查《教師工作手冊》時發(fā)現有部分教師教材分析不夠到位,重點、難點這一欄不是有一項空著、就是抓得不夠準確,同時在聽取教研組長和教師的意見時,大家也覺得不太能找準,而大家都覺得在教學中抓住重點難點很重要,因此,我們將重點難點的分析作為教研組每周集體備課的重點,由教研組長和業(yè)務能力強的教師來指導,大家共同進行探討研究,經過一個學期的研究,全園教師這一問題上整體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象這樣的這樣的教研活動,是切實解決了教師在教育工作中的疑難。再如去年第二學期的個案研究中各年級組對于如何尋找典型案例以及重點對個案的立案原因進行了研究,特別就是如何對特殊兒童的行為進行心理分析這一問題展開了討論。園長邀請了浙江師范大學幼兒師范學院的章紅教授為用案例分析法淺顯易懂地就兒童的問題行為從心理學、兒童觀、教育觀各個角度進行分析,使大家從理論到實踐有了實實在在了解。同時各教研組對自己的研究進行詳細的分析記錄,并在大組上進行了各組研究的交流,可以看出各組的研究成果是顯著的,通過研究,教師對如何選擇“個案”的這個問題基本解決。這個學期,我們將繼續(xù)進行研究,將根據我園心理保育特色從對策研究這一方面進行“個案”研究。教師們說:以前有些問題搞不清楚又不好意思問,現在在集體備課中人人都有問題,人人都是老師。
當然,以上所說的是我園教研活動的點點滴滴工作,又是在教研工作中踏踏實實完成的工作,其他還有許多日常工作、新教師培養(yǎng)等也都列入在我園的教研工作中。在園長的帶領下,我園在的“團隊精神”感召下,在認真負責,敢于創(chuàng)新的教研組長的配合下,各項工作才得以順利完成。
【教研教師心得】相關文章:
教師教研活動心得03-15
幼兒園教研教師心得05-12
教師教研心得體會03-25
教師教研活動心得15篇04-11
教師教研學習心得體會05-05
教師教研活動心得(常用12篇)10-18
教師個人教研活動總結03-14
教師教研工作總結03-24
教師英語教研活動總結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