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靜思語的語錄錦集35句
學佛是為眾生而學佛,做人是為工作而做人。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靜思語的語錄35句,歡迎閱讀。
1、愛心、慈心、悲心是女性的優(yōu)點,如何引導先生做好事、走好路,是做太太的責任。
2、愿是成功的起點,愿也是希望。人生最需要的就是愿,一切事業(yè)要成功必須有愿。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皆依愿力而行,最后才能圓滿成佛。"人"如無愿,就無希望;沒有希望,就無法成就事業(yè)。
3、要好好利用我們的身體,趁能自由說話、走動的時候,趕快多做利益人群、宣揚佛法和導人向善的事。
4、嗔恚害人,會破壞處世善法。為了一時的不能忍,不僅破壞了處世的好名譽,也會破壞過去一切的功德及修養(yǎng)。嗔怒心比猛火還厲害,猛火燒毀的物質,可以經(jīng)由努力再失而復得;但一個人的人格如遭自我破壞,即使花再多的錢也買不回來。
5、人間如舞臺,人人都在舞臺上扮演各自的角色。
6、無意間的散播是非,雖然沒有傷害別人的身體,但是卻毀壞別人的名譽與形象,這種罪過比傷害別人的身體還嚴重。
7、佛教提倡"愿"、"力"并行,若僅是空口談愿,卻不以實際行動表現(xiàn),永遠都無法滿"愿"。
8、能善意掩蓋他人的不良習氣,弘揚其良好德性,且不評論他人是非,這樣的人一定可愛又可敬。
9、苦修,是清心少欲、磨練吃苦的心志。
10、人自身的煩惱,比身外的冤家更厲害!因此,應該常常警惕自己,莫讓良知睡著了。良知一旦睡著,則殺、盜、淫、妄等種種罪業(yè)都會發(fā)生。
11、菩薩不是土塑木刻的形象,真正的菩薩能做事、能說話、能吃飯,能尋聲救苦隨處現(xiàn)身。
12、信佛而不學佛,就是迷信;拜佛而不學佛,就是愚行。
13、若想在世間成就事業(yè),一定要先成就自己的品德;要成就品德,必須先從"隨時隨地尊重他人"的基礎做起。
14、人若能啟發(fā)自我的本性與天職,自然做任何事都會覺得輕松而無怨言。
15、行人都有佛性,只要能發(fā)揮良知良能,沒有一個人不能去救人、去造福人群;這分救人之心,就是菩薩心。
16、做好事總是要騰出時間,這是人生的目的,也是應盡的義務。
17、一個人如果沒有腳只是一個人不便,要是有雙腳卻不走正路,那不知會害了多少人?毀了多少家庭?
18、佛教的真正精神在于不為自己,一切只為眾生求安樂,寧可舍己,以自己的犧牲使他人得到安樂。
19、古人說:"圣人無夢",是形容圣人并不把夢當一回事,精神不執(zhí)著于夢境,不理會夢中事,每天睡醒之后就面對現(xiàn)實的生活。
20、正信的佛教徒稱"禮敬諸佛",不只是"拜佛",而是要學佛陀的大慈悲和大智慧。
21、有些人的愛只執(zhí)著于自己的眷屬,倘若眷屬不能符合自己的要求,就容易產(chǎn)生怨恨。
22、要把握做好事的因緣,一旦因緣消逝,想做就來不及了!有些人雖然想做好事,卻想等到有錢或有機會才去做,應知人生無常啊!只要有因緣,哪怕是一點一滴的力量,也要趕快去做。力量、因緣會合起來,就能成就無量功德。有多少能力就做多少事,莫輕小善而不為,更莫貪積財物而不舍。
23、要做菩薩,就要發(fā)恒常心。菩薩決不把"付出"當成苦事,而是抱持游戲人間的歡喜心去付出。
24、年輕佛子常耽于文字般若中,若能將所學的文字應用于實相般若,以聲音呼出千眼,以行動引出千手,事理圓融,方是學佛的真諦。
25、做任何事,不要受一點小挫折即意志盡失。佛云:"入我門不貧,出我門不富。"只要大家提起佛弟子的勇猛信心,該來的業(yè)障都能歡喜接受,則能隨緣消舊業(yè)。業(yè)報受盡,業(yè)障亦會隨時間而消失。
26、要救世必須先救心,心誠則身端行正;要家庭和睦,必須先從個人的修養(yǎng)開始做起,然后再以一個和睦的家庭去教化、影響其他的家庭,則家家和睦,社會安詳和樂。
27、所謂修行,即"修"心養(yǎng)性,端正"行"為,常存慚愧心勤勉精進。如修學而不精進,不知反省自己,就是沒有慚愧心;心無慚愧者,行為必然不端,遑論修心養(yǎng)性?
28、要和睦人間、合群人生,才是真正的學佛。
29、常能反省自己而無過失,即得解脫自在。
30、一滴水要想不干,就設法投入浩渺的大海。
31、用有形的教育轉化無形的心念,用無形的精神啟發(fā)力量,展現(xiàn)于有形的行動上。
32、生氣是一種瘋病,丑化了自己。
33、人知所以會痛苦是因為不滿足,對別人要求太多,而且不肯輕易原諒別人。
34、愈能忍受艱難的花,愈能有甜蜜的果。
35、用菩薩的智慧,教育我們的孩子;用媽媽的愛心,愛我們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