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語文教案集錦5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案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語文教案 篇1
一、難句講解梳理
1、一天夜晚,他在幽靜的小路上散步,聽到斷斷續(xù)續(xù)的鋼琴聲從一所茅屋里傳出來……
“斷斷續(xù)續(xù)”,說明彈得不熟練。因為環(huán)境的幽靜,所以貝多芬能聽到“斷斷續(xù)續(xù)”的琴聲。這琴聲把他吸引住了。
2、姑娘說:“哥哥,你別難過,我不過隨便說說罷了!
這句話既表明盲姑娘想聽貝多芬的演奏,又讓哥哥不要因為這件事難過。
3、她激動地說:“彈得多純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貝多芬先生吧?”
“多純熟”,是說彈奏的技能熟練;“多深”,是說把曲子里的感情充分表現(xiàn)出來了。這樣高超的演奏技巧,只有貝多芬才行,而貝多芬正在附近旅行演出,所以姑娘猜想彈奏者便是貝多芬。姑娘的話說明她對音樂有很強的理解力,不僅愛音樂,而且懂音樂。
4、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靜的臉上,照著她睜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從來沒有看到過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濤洶涌的大海。
“恬靜”,形容姑娘被音樂喚起了想象后,臉上表現(xiàn)出來的專注、平靜的神色。“仿佛”,指哥哥看陶醉在琴聲中的妹妹,從妹妹專注而平靜的神情中產(chǎn)生的感覺,感覺妹妹也和自己一樣,被琴聲帶到了月光下的大海。
5、兄妹倆被美妙的琴聲陶醉了。
“陶醉”,完全沉浸在美妙的琴聲之中了。這句話說明貝多芬彈奏的'曲子是多么的美妙!
二、佳句賞析
1、月光照進窗子來,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銀紗,顯得格外清幽。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窮兄妹倆,借著清幽的月光,按起琴鍵來。
“好像披上了銀紗”、“清幽”描寫出了清亮如水的月光下,茅屋里的美好景象。這樣的美,蓋過了茅屋里的窮困和凄涼。貝多芬“望了望”窮兄妹倆,寄予深深的同情。此情此景,使貝多芬想到,美好的音樂應當給予窮苦的然而愛好音樂的人們,就像清幽的月光照進茅屋一樣。這樣的聯(lián)想,使他接起琴鍵來。
2、他好像面對著大海,月亮正從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來。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時間灑遍了銀光。月亮越升越高,穿過一縷一縷輕紗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風,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個連一個朝著岸邊涌過來……
皮鞋匠聽著貝多芬的琴聲,聯(lián)想到海上明月升起的奇麗畫面。第一幅:月亮剛從“水天相接”處升起,海面上“灑遍銀光”。這是一個平靜的大海的月夜。此刻,貝多芬輕輕地按著琴鍵,音樂輕幽、舒緩。第二幅:月亮越升越高,天空出現(xiàn)了“一縷縷輕紗似的微云”。隨著天氣的變化,音樂逐漸增強,曲調出現(xiàn)了波折。第三幅:“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風,卷起了巨浪!睆娨魳敷E然響起。浪花“涌過來”,氣勢兇猛,音樂高昂激越,節(jié)奏越來越快。這樣聯(lián)想,從側面描寫出了貝多芬的琴聲,融進了他心中強烈的感情,美妙動人。
三、歸納訓練
本文記敘了德國著名音樂家貝多芬在一個秋天的明月夜,走進簡陋的茅屋為窮兄妹倆彈琴的故事。他觸景生情,譜寫了著名的《月光曲》。
分段段意
中心思想
本文主要講了關于德國著名音樂家貝多芬譜寫《月光曲》的傳說,表現(xiàn)了他對窮苦人的同情和愛。
寫作特點
課文在描寫實實在在的事物時,加進了人物由實實在在的事物引起的聯(lián)想,使文章表達的感情更深刻。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的
一、學習古代詩歌,幫助學生了解唐宋詩歌在我國詩壇上的重要位置。了解古代歷史和古人的社會生活,使學生更加熱愛祖國和人民。
二、會認5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
三、了解詩歌大意,體會詩歌的意境。
教學設想
一、這首古詩,讀起來瑯瑯上口,容易記憶。應讓學生多讀,不必硬從思想性上去探究,教學重點應放在引導學生在朗讀中體會詩人抒發(fā)的強烈感情。
二、采用學生自讀、教師點撥輔導、自讀測試的教學方法。
三、教學時數(shù):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唐朝(公元618—907年)是我國古典詩歌發(fā)展的全盛時期。唐詩是我國優(yōu)秀的文學遺產(chǎn)之一,也是全世界文學寶庫中的一顆燦爛的明珠。
唐代的詩人特別多。李白、杜甫、白居易固然是世界聞名的偉大詩人,除他們之外,還有無數(shù)詩人,像滿天的星斗一樣。最難得的是其中不少詩人,能用自己獨特的風格和技巧,從各個不同的時期和不同的角度反映了當時人們的一些思想、感情以及社會生活的.復雜面貌。
今天,我們將要一起學習另一位唐朝著名詩人王維寫的一首古詩《送元二使安西》。
二、指導自讀
。ㄒ唬┳宰x《送元二使安西》
1、學生自讀詩歌并完成以下作業(yè):(出示小黑板)
。1)查字典解釋下列詞語:
悒 客舍 盡 故人
。2)試著理解古詩的意思。
2、討論自讀作業(yè):(師生共同評定、明確)
第1題:浥:悒(yigrave;)濕潤。
客舍:客店、旅店。此處指餞別的處所。
盡:“進”。
故人:老朋友。此處指元二。
第2題:從詩題可知,這是一首送人赴邊之作,被送者元二,是詩人的摯友,姓元,在族兄弟排行是老二,唐人喜歡以行第相稱,表示親切和敬重。使,指元二是奉命出使。安西,指元二出使的地點。(引導看注解①)
本詩辭情意兼美,有景語,有情語,情景交融,感情深蘊,余味無窮。
首句,點明送別的地點、時間、天氣,早晨一場蒙蒙的細雨,如絲如霧、輕輕地灑掃了昨天灰塵飛揚的阡陌交通。滋潤了渭城的大街小巷,暗中醞釀送別氣氛。
第二句:為送別布景設色,緊承首句。一場如酥小雨,滋潤了清晨初春的空氣,給人以清新舒心之感,只見逆旅之余,瓦楞青青,路邊柳色其新如洗。
以上兩句勾勒了一幅色調清新明朗的圖景,為送別提供了典型的自然環(huán)境。
三、四兩句由寫景轉入送別,老朋友相送餞別,心中依亦不舍,千言萬語無從說起,只能頻頻勸酒,再干一杯吧,向西出了陽關,再也見不到老朋友了。以尋常話語表達了蘊藉無窮的感情。
3、在自讀基礎上試譯全詩。
譯文:
渭城早晨的細雨,潤濕了路上輕飄的浮塵,
客舍邊一片青翠,柳色嫩綠清新。
臨別的時候,勸你再喝完這杯酒,
向西邊出了陽關,就再也沒有我這樣的故人!
4、試背這首詩。
三、拓展練習。
我還知道別的表達人間真情的古詩詞,我來給大家背一背。
語文教案 篇3
一、教學目的:
1. 能有感情地朗讀進而背誦全詩。
2. 品味詩意,激發(fā)學生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的愿望和熱情。
3. 能以“秋天”為題,學寫一首小詩。
二、教學重點:
。ń虒W目的1)
三、教學難點:
。ń虒W目的2)
四、教學設想:
以多媒體畫面切入,充分調動學生的朗讀積極性;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能動性,激發(fā)他們自己感悟詩意。
五、教學時間:
一課時
六、教學過程:
。ㄒ唬┮铮
導入新課,激發(fā)興趣(由秋天的`景色或秋天的詩引入)。
。ǘ┱b秋:
1. 請一個學生朗讀全詩,其他同學聽字音是否準確;
2. 生評;
3. 師讀生聽(聽節(jié)奏、聽感情)(出示多媒體配樂畫面);
4. 生評,師隨機點撥;
5. 全班飽含感情地齊讀;
6. 向同桌大聲朗讀自己喜歡的詩句;
7. 向全班同學朗讀自己所知道的描寫秋景的詩文。
(三)品秋:
1. 以4人為一組,探究全詩。可以研究老師揭示的問題,也可互問互答(出示問題);
2. 匯報探究結果;
3. 仔細聆聽詩人的深情絮語,看看在自己的頭腦中形成了哪些畫面(由學生朗讀);
4. 請同學們說出自己頭腦中浮現(xiàn)的畫面。
。ㄋ模⿲懬铮
1. 請同學們根據(jù)自己對秋天的認識,也以“秋天”為題寫一首詩,或者畫一幅畫(出示音樂);
2. 請同學們讀出自己的詩或展示自己的畫;
3. 請同學們伴著音樂一起歌唱秋天(出示配樂畫面、生齊背誦)。
附:
這篇教案經(jīng)過執(zhí)教者的實踐,在全區(qū)召開的七年級語文課改培訓會上面對二百多位初中語文教師上了一堂成功的觀摩課,獲得與會者的一致好評。它較好地體現(xiàn)了語文課程改革的基本思想:
1. 詩歌教學突出了有感情地反復朗讀直至背誦的特色,讓學生初步完成了對詩歌美的欣賞。
2. 充分調動了學生的能動性,體現(xiàn)了自主、合作、探究的語文學習新方式。學生在學習中互相合作,共同探討直至最后能獨立品詩、寫詩或作畫。
3. 較好地把握了詩文的內涵,突出了語文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讓學生通過讀詩感悟生活,通過聯(lián)系生活更好地品味詩意,領悟意境,較好地體現(xiàn)了語文的人文性。
語文教案 篇4
一、教學目標
。ㄒ唬┲R教學點
l、正確辨別文中的難詞難句,語文教案-始得西山宴游記。用比較的方式理解部分實詞的古今異義,用文白對照的方式把握某些句子的意思。
2、正確理解“其”“則”“未始”等文言虛詞,在朗讀中體會“之”“也”“而”等虛詞的作用。
(二)能力訓練點
在反復誦讀的基礎上,討論劃分課文層次,領會“概寫”“特寫”之不同,學習寓情于景的寫法。
(三)德育滲透點
1.身處逆境,仍胸懷大志。
2.對祖國大好河山的贊美和熱愛。
(四)美痛滲透點
感悟古人遣詞造句之美,想像作家筆下山水之美,進而陶冶情操,提高自己的審美能力,練就一雙善于以自然學物中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
二、學法引導
反復誦讀:讀字音,讀詞義,讀句意,讀整體內容,讀作者感情。
三、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l.通過反復誦讀,正確理解文中的.難詞、難句,解決本文的重點。
2.討論分析寫景時“概寫”和“特寫”的不同以及其相互關系。
3.聯(lián)系現(xiàn)代文抒情散文的有關知識,分析體會本文敘述、描寫、抒情等表達方式的運用。
4.通過背景知識的介紹結合課文分析體會作者寄情山水,不滿于遠貶僻處的思想感情。
四、課時安排
1課時。
五、教具學具準備
教師將詞、句、寫成投影片,用投影。
六、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1.教帥范讀,學生跟讀、再自讀。
2.查找工具書,弄清疑難字詞,對照古今詞匯,比較其不同
3.與以前學過的古文比較,體會寓情山水的寫法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七、教學步驟
。ǎ┟鞔_目標
1.作者介紹。
2.劃分文章層次,初中三年級語文教案《語文教案-始得西山宴游記》。
3.文白對譯,并能分析重點句所含感情。
。ǘ┱w把握
作者在順宗永貞元年(公元八O五年)貶為永州司馬。永州僻遠而多山水勝,作者寄情山水,形諸筆墨,“永州八記”特為著稱。本篇為“八記”三首,領起其余諸篇。篇中從“始得”二字看意,寫西山的怪特和始游的心情,真切深至。在敘事寫字中,也有作者性格的顯現(xiàn)和不滿于遠貶僻處的思想感情的流露。
。ㄈ┙虒W過程
1.給文中生字注音,再朗讀。在流暢地朗讀全文的基礎上,要求學生用紙片等物遮住課下的注釋,根據(jù)原有的知識,聯(lián)系上下文,運用“因文生義”的方法,逐段理解課文大意,難以疏通的詞句,再看注解或進行討論,最后師生共同解決,完成書后練習三。
2.理解文章大意后,再體會文中敘述、描寫、抒情語句的不同特點,完成書后練習二。
3.解決詞、句文章整體大意,再分析作者,寄情山水之“情”和所繪的“山”“水”之景,以及如何寫景的。
作者滴居永州,心懷惴傈,常年閑暇尋山訪水寫起,引出西山,點明游山水是為了寄情懷,不單是游賞。
第一節(jié)先寫末得西山之前的游覽。
他寫西山之景,不是從描寫西山本身的高峻奇特著筆,而是寫登上山向下鳥瞰和向遠眺望,通過所看到的尺寸千里的景物和與天地自然的契合神會從側面烘托西山高峻,渺遠“怪特”;他抒宴游之情,也不是在借宴游以消愁方面大肆鋪陳描寫,而是極寫登高望遠心曠神恰,乃至物我渾一之樂,從而使人以反面以見他平素“居是州,恒惴傈”之重憂。
第二節(jié)寫西山的實游之樂。
文章開始作者說:“以為凡是州之山水有異態(tài)者,皆我有也!蔽谋緞t說:“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前后照應,不僅突出了西山的不凡,說明作者在永州的真正游覽活動是以游西山開始的,而且為領起,后面幾篇游記做了鋪墊。
(四)總結、擴展
在這篇游記中,作者以凝練的文筆,精粹的語言,描寫出西山之“怪特”并將自己的生活遭遇和想感情融人了景物之中。選擇一處自己喜愛的景物。寫一篇抒情散文。
。ㄎ澹┒米鳂I(yè)
1.理文中古今異義的詞。
2.抄寫景的名句。
3.完成書后練習四,并背誦課文。
。┌鍟O計
八、背景知識與課外閱讀
柳宗元(773一819),字子厚,河東解(今山西省永濟)人,世稱柳河東。貞元年間為監(jiān)察御史里行(御史見習官),順宗繼位,他積極參加了王叔文革新朝政的活動,任禮部員外郎,革新失敗后,柳宗元被貶為永州司馬。十年后遷柳州刺史,故又稱柳柳州,柳宗元是唐代杰出的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和韓愈倡導古文運動,并稱“韓柳”。
《永州八記》柳宗元在永州八年,放浪子山水之間,排遣郁悶,寫了不少游記文章,“永州八記’是其中為后人傳誦的名篇,即《始得西山宴游記》《鈷()譚記》《鈷()潭西小丘記》《小石潭記》《袁家謁記》《石渠記》《石澗記》《小石城記》。八記各自成篇,又連成一個整體。在八記中,首篇與末篇前后照應,字里行間抒發(fā)了作者遭受迫害,遠謫荒,不能施展政治才能的憤慨心情。
探究活動
——“而”字的作用
“而”在兩個詞語之間,可以表示前后詞語的并列、承接、轉折和修飾等關系。“而”字在本文出現(xiàn)了15次之多,意思不盡相同,請一一例舉出來,并逐一加以解釋。
語文教案 篇5
在我們生活中總有許多事,要么令我們感動,要么令我們高興,要么讓我們傷心難過,要么令我們悔恨不已等等,這些事久久無法從記憶中抹去,給人述說又無法言盡,唯有寫下來讓自己靜下來時細細地品味那一份酸楚,或是那一份甜蜜。
那么怎樣才能寫清一件事呢?
同學們先看課本P23-24.從第二段起,勾下這幾句話:寫記事的文章一定要寫出真情實感;寫記事的文章還要做到以下幾點:一交代清楚,二中心明確,三詳略得當。
現(xiàn)在我們來回憶一下,記敘文有幾要素?(六要素:事情發(fā)生的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和結果。說四要素也行:時間、地點、人物、事件)記住能這個非常好。
明白課本上講的意思沒有?(稍加解釋課本中的要求)
除了書上講的之外,我還要贈給大家三句話:第一句記清一件事,第二句融進一份情,第三句插上一枝花。怎么理解?
第一:記清一件事。
就是我們課本中提到的,交代清楚記敘文的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jīng)過、結果。交代這些要素時,我們要用語文的眼光去交代,不是用數(shù)學的眼光。像答題一下是萬萬不行的`。有些時間和地點它有些互融,不能嚴格分開,但我們從字面上就知道。我們舉個例子,這兒有這樣一件事:
小學時,一個很討厭的男生找我借橡皮,我不借,他就死纏爛打,之后我用盡全身的力氣狂吼了一句:“我不嫁(借)給你”,當時同學們立馬安靜下來了。
這件事,時間:小學時,地點呢?既然是討厭的男生向我借橡皮,肯定不會是約在某地一起學習,那地點就應該小學教室。但這用不著再說明了。人物:我,討厭的男生;事件,因討厭男生死纏爛打借橡皮,惹惱了我,使說話時發(fā)錯了音的尷尬之事。
所以,語文角度的交代六要素,就是要“活”!靈活。
現(xiàn)在我們來動動筆,馬上記一件小事,要寫清楚。注意:寫清楚的言外之意就是要交代清記敘文的要素。
(展示部分學生習作,可先由學生互評,再指導其不足。)
第二:融進一份情。
有情可以使萬物有靈,自然我們的作文有情,那就有無限的魅力去吸引讀者。情,一定是真情!真情怎么來,用心去感悟。
其實當我們寫一篇文章時,里面的事不一定是我們所經(jīng)歷過的,它可以是聽來的,可以是看來的,還可以根據(jù)你所經(jīng)歷的一件事作為引子,再給它“添點油,加點醋”。但我們仍要用真情來寫。怎么做?醞釀!對,醞釀。你們看到一些有經(jīng)驗的歌手,他們唱歌時總是飽含深情地唱。他們把自己融進了那首歌中的特定環(huán)境中了。同一首歌曲,唱到悲傷處可以眼含淚水,唱到高興處可以眉開眼笑。這是他們由情景牽動著真情。我們作文也要采用這種方法!
當我們決定要寫什么時,第一件事我們就要充分調動自己的感情,開始使自己陷入那個情景中去,記住這個詞——醞釀。就是慢慢使作文中要體現(xiàn)的那種氛圍在心中縈繞,縈繞,有感覺了,快,動筆,動筆……
現(xiàn)在我們統(tǒng)一行動,我們要寫舍棄生命而不顧,關愛他人的文章,開始醞釀感情,開始——頭腦里想一想泥石流時,有一位父親,用自己的身體去擋住泥石流的突襲,為的是保護家人不被沖到,雖然一家人都遇難,但他死時的姿勢,卻永遠留在活著的人心里,那是一份至高的愛。一定要想,對,想著泥石流突來時的那霎間,想著那個父親在那霎間做出的偉大舉動,想著搜救隊員掏開泥土的霎間……對,現(xiàn)在心情怎么樣?好,現(xiàn)在要記住啦,一定要學會醞釀。
第三:點綴上一枝花。
即善用修辭方法。我們學過多種修辭方法,諸如:比喻、擬人、排比、引用、反語等等。在文章中恰當?shù)剡\用這些修辭手法,可以起到點綴文章,使文章給人以耳目一新。
另外,需要說明的是我們課本第24頁介紹的“要把文章寫好,還應注意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現(xiàn)在我們根據(jù)具體的情況進行改一改:
1、動筆前,進行整體構思,先寫什么再寫什么,心中有個脈絡。
2、根據(jù)脈絡一筆呵成。(如是考試,不用打草稿,只可再原文中稍加修改即可,如不是考試,可放兩天后再修改。)
3、多觀察,勤練筆。
為什么這么改的,因為我們寫作往往不是為了休閑而寫,而是為了考試而寫作,考試的時間本身就很匆忙,不可能有很多時間給你打草稿,所以,我們平時要學會寫作盡量不打草稿。
練筆題目:(以下給出的題目中任先一題練筆)
1、甜甜的回憶
2、你我走過的日子
要求:
1、把事情記清楚。
2、要體現(xiàn)出真情實感來。
3、主動采用我們所學過的修辭方法。
4、卷面整潔,書寫工整。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教案(精選)08-12
(精選)語文教案09-19
語文閱讀教案04-03
語文教案(精選)10-03
語文教案12-22
語文的優(yōu)秀教案精選04-03
《語文樂園五》語文教案03-03
語文教案語文《孫悟空考小明》教案04-04
小學語文教案10-07
【薦】語文教案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