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伯牙絕弦》優(yōu)質(zhì)教學設計與反思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伯牙絕弦》教學設計與反思(精選8篇)
伯牙絕弦,是講述知音難求的一個故事,俞伯牙與鐘子期是一對千古傳誦的至交典范。俞伯牙善于演奏,鐘子期善于欣賞。這就是“知音”一詞的由來。接下來應屆畢業(yè)生小編為大家編輯整理了《伯牙絕弦》教學設計與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伯牙絕弦》教學設計與反思 篇1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能變通地理解詞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話講出這個故事。
3、積累中華經(jīng)典詩文,感受朋友間真摯的友情。
教學重點
憑借注釋和工具書讀通、讀懂內(nèi)容,在此基礎(chǔ)上記誦積累。
教學難點
理解“知音”的真意。
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入
1、人們常說,“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知音可遇不可求”。“知音”這個詞,源于一個千古流傳的故事,那就是今天我們所要學的俞伯牙與鐘子期的故事。相信你們讀了這篇課文,對“知音”會有更深的理解。
2、板書課題,齊讀。
二、整體初讀。
1、播放樂曲《高山流水》,讓學生在音樂中朗讀。
2、檢查預習情況。
(1)寫兩個主人公的姓名。
(2)聽寫詞語“善鼓琴”“善聽”,解釋“善”字。
(3)檢查朗讀情況,注意節(jié)奏和語速。
3、師范讀,全班齊讀。
三、初識文意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誰能說一說古文大意。
請幾個學生說說解意,并詢問他們是讀了幾遍后才了解其意。
三、感悟知音
用故事串起文章,體會伯牙子期相遇相知的經(jīng)過。
一天,伯牙乘船路過漢江,船至漢口遇大雨天氣,與同在山中避雨的樵夫鐘子期偶遇,兩人相談甚歡。于是,伯牙情不自禁地操起瑤琴,鼓起曲來……
1、教學“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必得之”。
(1)指導朗讀“善哉”,男女分讀。
(2)伯牙的琴聲除了峨峨泰山、洋洋江河之外,還會表現(xiàn)哪些動人的場景?請模仿課文第2名,練習表達。
伯牙鼓琴,志在_______,鐘子期曰:“善哉,______________!”
(在表達前,師先引導學生了解:課文第2、3兩句中所描述的都是美好的景物,表達時都是以AABC的形式出現(xiàn)。而類似的詞語還有:悠悠白云、裊裊炊煙、綿綿春雨、皎皎明月、依依楊柳、皚皚白雪等)
(3)這就是文中所言“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這就是知音——知音的含義就是和自己心心相通,情投意合的人。
偶遇知音,伯牙不禁驚喜萬分,自己用琴聲表達的心意過去沒人能聽得懂,而子期卻能心領(lǐng)神會。于是,他們整整暢談了一宿。
(4)兩人偶然相遇,子期雖只是一個樵夫,但伯牙所念他必得之,在這樣一個無眠的夜晚,他們會說些什么?做些什么?
(5)議議:當時的伯牙已是楚國著名的音樂家了,還會缺少贊美嗎?為什么唯獨把子期當做知音呢?聽到不著邊際的恭維性的贊美時,伯牙的心情如何?他內(nèi)心渴望什么?
次日清晨,二人面對青山結(jié)拜為忘年之交,因伯牙有要事在身,不得不在漢口灑淚而別。
(6)此時,他們又會說些什么?做些什么?
二人約定來年今日在此相聚。
(7)指導朗讀。
2、教學“子期死……終身不復鼓”。
一年后,伯牙如約來到漢江口,誰知迎接他的卻只有一塊冰冷的墓碑,子期不幸染病身亡。
(1)指導朗讀。
(2)再解課題。
(3)為什么世上謂可無伯牙,卻不能沒有鐘子期,子期死,伯牙此時的心情如何?
(4)議議:子期死,伯牙怎么就會認為世上再無知音了呢?
(5)無人理解,無人能夠傾訴的痛苦最終以一種極端的方式發(fā)泄出來,在這里伯牙絕的僅僅是琴弦嗎,同時也斷絕了什么?
(6)體會伯牙的悲痛欲絕,練習有感情地朗讀第5句。
(7)面對痛苦與絕望的俞伯牙,你想對他說些什么呢?
四、深悟“絕弦”
1、出示“伯牙在子期墓前的悼詞”,深悟絕弦。
(憶昔去年春,江邊曾會君。今日重來訪,不見知音人。但見一抔土,慘然傷我心!傷心傷心復傷心,不忍淚珠紛。來歡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終兮不得彈,三尺瑤琴為君死。)
2、情境朗讀。
五、課堂小結(jié)
1、背誦。
2、師總結(jié):子期死,俞伯牙又回到了以前那無人能理解、無人能分享的生活中去了。那一曲高山流水又彈給何人聽?只有這動人的故事千古流傳,讓人們?nèi)フ媲械馗惺苤嬷旱木辰纭?/p>
3、學生用心欣賞《高山流水》。
板書設計
伯牙絕弦
伯牙————————鐘子期
善鼓琴 知 ︳音 善聽
所念 ∣ 必得之
絕弦 (悲痛欲絕) 死
(情深意重)
教學反思
《伯牙絕弦》是一篇文言文,所以上課之前首先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反復誦讀。然后,我又上網(wǎng)搜索了有關(guān)伯牙和鐘子期的資料,高山流水的故事、相關(guān)音樂等。
由于小學生接觸古文甚少,因此文言文的教學內(nèi)容自然應該在具體的語境中詮釋。我首先由音樂導入新課,初識大意,初步感悟知音深情,然后通過層層深入的朗讀活動,穿插相關(guān)故事,引領(lǐng)學生在讀中感悟文本所具有的特定意象和內(nèi)涵。因此,我把預設重點放在引導學生感悟情感,品味語言文字的魅力上。
學生對于文言文的特點和理解方法還存在一定的難度。因此這篇文章,我提出了兩個學習方向:一是學會借助注釋和工具書進行學習,理解文意,同時指導學生感悟文言文朗讀的節(jié)奏和韻味;二是引導學生理解“知音”,理解伯牙的摔琴之舉及其此舉背后隱喻的涵義——子期一死,伯牙為何摔琴?因為知音難覓,子期的死使伯牙痛感世上再無知音,因此也不必再來鼓琴。
這堂課上,我把重點放在憑借注釋和工具書讀通、讀懂內(nèi)容,在此基礎(chǔ)上記誦積累。通過誦讀、體驗、對話、聯(lián)想,走進這個故事,抓住“讀”為突破口,以讀為本,讀中感悟。學生初識文言文,朗讀不是很到位,我的范讀起到了引領(lǐng)的作用。教學中,把理解與朗讀相結(jié)合,在感悟文章的每一句話的同時,我也注重了朗讀的結(jié)合體味:文章的前半部分,指導學生要讀出稱贊的語氣,讀出知音歡聚的那份融洽與歡樂;文章的后半部分,指導學生帶著對伯牙寂寞、孤獨,絕望和心灰意冷的心情的理解有感情朗讀。
在教學尾聲,繼續(xù)播放《高山流水》音樂,讓典雅流暢的琴音款款地浸潤學生的心靈,再讓學生在音樂聲中朗讀課文,更好地增強課文的表現(xiàn)力,讓文言文那優(yōu)美的韻味深深地植根在學生心中并試著背誦
教學中,我進行了必要的拓展延伸:“我們知道俞伯牙是當時楚國著名的宮廷樂師,那作為一個有名的音樂家,他的琴聲一定不只表現(xiàn)了高山流水,除了泰山峨峨,江河洋洋,俞伯牙的琴聲還會表現(xiàn)那些動人的場景呢?”在學生充分想象的基礎(chǔ)上,再對“依依楊柳,綿綿春雨,裊裊炊煙……”這樣的場景進行拓展說話,有效地調(diào)動學生去讀書、去思考,步步深入又準確地演繹著文本中豐富的信息,加強積累、培養(yǎng)語感,在不露痕跡的教學中,讓學生明白了所謂的.知音,就是那個世上最懂你知你的人。我和學生既各自感受著,又互相感染著,美好的情愫在課堂悄然流淌。學生對伯牙、子期的相關(guān)閱讀鏈接無法通過自主預習做到,我在教學設計中增加了延伸閱讀方面內(nèi)容,我補充了伯牙和鐘子期相遇相知的背景資料。我給學生講述伯牙在子期墓前作短歌悼念并決然摔琴的一段故事,同時讓學生深情朗讀伯牙所做短歌,讓學生更進一步感悟“知音”情深,理解“伯牙絕弦”。
在教學中我也存在著很多問題,比如在講求師生合作的同時,是否也該重視生生間的合作,安排小組合作學習的環(huán)節(jié)?生生互動合作,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的主動參與課堂的機會,讓他們在教學中從單純的旁觀者,轉(zhuǎn)變?yōu)榻虒W活動的積極參與者,使學生從與他不同的觀點中得到啟迪,有利于學習的廣泛遷移。
第二,學生初識文言文,朗讀不是很到位。盡管我給學生范讀了,學生也盡量模仿了,但這篇課文中有兩處停頓難點:“哉”“兮”是表示感嘆的文言虛詞,讀這樣的語氣詞,延長、停頓一下,頗有音樂美。學生還是未能更好地體會這種美,表現(xiàn)這種音樂美。
第三,在教學中,我覺得我的教學語言的精練還需要進一步提高。有些時候,我的語言還有些碎,沒有達到最凝練的效果。有的導語的設計還不夠細致、到位,影響了課的精彩。
老師評價:
韋老師的課,不僅讓學生對故事有了深入的認識,也讓學生對人性、對社會的交往、對群體的生活也逐漸有了自己的思考。把語文與生活嫁接一處,語文課堂便有了廣度。此時在加上課后拓展環(huán)節(jié),課堂就有了張力。全課設計以““三品知音””為線索貫穿前后,一氣呵成,既讓孩子扎扎實實地接受了一次語言文字訓練,又在過程中受到熏陶、感染、滋養(yǎng),課堂的語文味濃重,學生學習效果凸現(xiàn)。
《伯牙絕弦》教學設計與反思 篇2
【教學目標】
1、通過朗讀、品味、比較、聯(lián)想等多種方式學習課文,在學懂的基礎(chǔ)上熟讀成誦。
2、初步運用借助注釋、聯(lián)系上下文等學習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感受常用的文言詞匯,增加文言文的閱讀體驗。
3、緊扣單元教學目標,感受高山流水的知音文化,明確朋友相交的真摯深情,受到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讓學生憑借注釋和工具書讀通,讀懂課文內(nèi)容,在此基礎(chǔ)上背誦積累。
教學難點:感受朋友間相互理解、相互欣賞的純真友情。讓同學們在今后的生活中去珍惜友情,呵護友情。
課前熱身:這節(jié)課我要和我們六(1)班的同學給各位領(lǐng)導老師獻上一節(jié)精彩的課堂,同學們有沒有信心?————有,好,有點我們六(1)班的味道。那么我們首先用熱烈的掌聲歡迎各位領(lǐng)導,各位老師的到來。(掌聲)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同學們我們以前積累了不少古詩,下面老師就考考大家
填空:天涯若比鄰。
相識滿天下,
桃花潭水深千尺,
欲覓知音難上難。
誰能起來把它們補充完整啊?(分別抽學生)
補充完整后學生齊讀》
師:那么誰能告訴老師以上這幾句古詩都是描寫什么的呢?生:人與人之間的友誼。
師:自古以來純真的友誼被人們所歌頌、所頌揚,今天我們要學習的伯牙絕弦就是描寫真正友情的一篇古文。師:板書:伯牙絕弦,(出示課件)
二、理解課題
師:誰來讀一讀這個課題?(指名學生讀課題。)生:伯牙絕弦。(師適時評價、糾正。再全班齊讀)
師:誰能說說這個題目中絕的意思。
(指名回答,教師引導)
三、學習課文
1、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把不認識的字勾畫出來,把自己認為難度較大的句子多讀幾遍,讀通,讀懂
生:自由讀
師:哪個同學起來讀一遍
生1:讀,生2:讀。
師:做出鼓勵性的評價。(聲音哄亮,讀得很有感情,讀出古文的味道)古文和現(xiàn)代文不同,讀古文的.時候要注意節(jié)奏,該停頓的地方要停頓。請同學們看大屏幕。(出示課件)現(xiàn)在老師也想讀一讀怎么樣啊師:范讀
師:請同學起來讀。
生1,生2(適當評價,適當給以掌聲,讀古文不但要注意節(jié)奏和停頓,還要注意讀出感情)
師:同學們齊讀一遍
四、總結(jié)全文
師:正是這震-撼-人-心的痛,才演繹出這凄美動人的“伯牙絕弦”。這真是讓人痛不欲生、撕心裂肺啊。正是這破琴絕弦,正是這得遇知音而又痛失知音才使得這個故事更加的蕩氣回腸。
師:同學們,今天學習了這個故事,以后遇到很知心的人,我們就可以叫他是我們的————什么?
《伯牙絕弦》教學設計與反思 篇3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讀出文言文的節(jié)奏和韻味。
2.借助注釋和課外資料理解詞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個故事。
3.理解文章內(nèi)容,感受朋友間真摯的友情。
教學重點:朗讀課文,借助注釋和課外資料理解詞句意思。
教學設計:
一、揭示課題,質(zhì)疑“絕弦”
1、出示課題:伯牙絕弦
2、了解伯牙,解釋“絕”是什么意思?用自己的話說說伯牙絕弦的意思嗎?
3、現(xiàn)在你腦中冒出的問題是什么?(既然伯牙是著名的琴師,應該愛琴如同
自己的生命,卻為何斷絕琴弦呢?)
二、反復讀課文,讀出韻味
1、請同學們以自己的節(jié)奏大聲地讀課文,至少讀兩遍,碰到難讀地方的多讀幾遍。
2、指名讀課文,評價:讀文言文我們要讀出停頓與節(jié)奏,才能讓人感受到古文的'節(jié)奏美與韻律美。有困難的可以看看大屏幕上的停頓來練練。
伯牙絕弦
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
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
絕弦,終身∕不復鼓。
4練讀:善哉,峨峨兮若泰山!讀得很好。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三、讀懂課文,感受知音相聚之喜
1、文言文的中有些字詞的意思和我們現(xiàn)在有所不同,我們可以參考書中的注
釋或者詞語手冊再去讀讀課文,看看哪些地方你讀懂了?
2、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
。1)善是什么意思?文中還有兩個善字,你能猜出什么意思嗎?
3、從課文哪里看出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鐘子
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1)說說這句話的意思(這句話的意思是,伯牙彈琴的時候,心里想到高山,鐘子期聽了贊嘆到:好啊,就像高高的泰山屹立在我的面前,心里想到流水,鐘子期聽了感嘆地說:“真妙!就像寬廣的江河在我心里流過!保
(2)你從這句話中還能讀出什么?
理解他們的心意相通。
從哪里可以看出伯牙的彈奏水平很高?
志在高山,志在流水。如何理解?
伯牙心里想到高山,琴聲就表達出高山,心里想到流水,琴聲就表達出流水。
伯牙在動情地彈奏一曲高山流水,子期在欣賞著陶醉著,子期眼前仿佛出現(xiàn)了怎樣的畫面呢?
(3)帶著這種感受讀讀。
。4)伯牙善鼓琴,他的琴聲肯定不止是表現(xiàn)高山流水,還會表達什么呢?
教師小結(jié):伯牙的琴聲中有自己高遠志向的表白,有內(nèi)心懷才不遇的郁悶,有對親人綿綿不絕的思念,更有對大自然美麗風景的贊美。
。5)當伯牙鼓琴,志在清風,透過伯牙的琴聲,鐘子期感受到徐徐的清風,于是就怎樣贊嘆
出示:
伯牙鼓琴,志在清風,鐘子期曰
伯牙鼓琴,志在雨雪,鐘子期曰
伯牙鼓琴,志在明月,鐘子期曰
伯牙鼓琴,志在炊煙,鐘子期曰
伯牙鼓琴,志在 ,鐘子期曰
這正是: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
1、琴聲中每一份情感都能得到鐘子期的心領(lǐng)神會,每一首曲子都能得到鐘子
期恰如其分的評價,面對如此善聽的鐘子期,伯牙又會是怎樣的心情,他會對
鐘子期說什么?
這樣情投意合,這樣的心意相通,他們真是——知音呀!
2、這時的伯牙與子期,你覺得他們還僅僅是音樂上的知音嗎?
四、感受知音離世之悲,感悟絕弦
1、知音相聚,是如此的和諧、美好、歡樂,短暫的相聚過后,兩人分別。相
約在明年春暖花開之際,再度相聚,伯牙苦苦等待,日夜盼望,盼來的卻是子
期去世的消息。聽到這個消息,伯牙的心情是怎樣的?
出示: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
1、齊讀,伯牙怎么說?(謂世再無知音)
2、伯牙怎么就會認為世上再無知音了呢?要知道,伯牙可是當時楚國一流
的琴師呀。ㄇ俾曌蠲烂,也沒有人懂得真正欣賞。伯牙又要回到無人理解,
無人傾訴的痛苦中,于是就:齊讀: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
。1)“乃”是什么意思?
。2)伯牙斷絕了琴弦,斷的僅僅是琴弦嗎?還斷絕了什么?
。3)當你理解了伯牙的心情,誰來讀讀這句話?指名讀,齊讀。
伯牙來到子期墓前,破琴絕弦并寫下了一首短歌追悼自己的知音鐘子期,
出示詩歌: 憶昔去年春,江邊曾會君。
今日重來訪,不見知音人。
但見一杯土,慘然傷我心!
傷心傷心復傷心,不忍淚珠紛。
來歡去何苦,江畔起愁云。
三尺瑤琴為君死,此曲終兮不復彈!
《伯牙絕弦》教學設計與反思 篇4
【教材分析】
《伯牙絕弦》已然成為中華文化中關(guān)于“知音”最為生動、最為震撼的注解之一。它講述了春秋時期,俞伯牙與鐘子期以琴相識,以琴相知,最后因子期早亡,伯牙破琴絕弦、遂成絕響的故事。全文共77字,5句話。1句為起,2、3、4句順承而下,5句急轉(zhuǎn)而后合,語言凝練典雅,抑揚頓挫,生氣郁勃。
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萬物生焉,天何言哉?伯牙和子期的相交正是如此的自然恬淡,順理成章。它所折射的藝術(shù)美感──那種含蓄深沉、清雅自然的風骨,直達“大音希聲”、“大璞不雕”、“大美無言”的境界,滿足了我們對于這個千古絕唱在感官和心理上的所有期待。讀《伯牙絕弦》,帶來的不僅是對于故事內(nèi)容的震撼,更有故事引起的不勝唏噓的神往以及那種透徹心肺的審美體驗。詩人說: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換來今生的擦肩而過!而在這里,伯牙子期又該經(jīng)過前世多少次的回眸呢?
教學本文,我期待循循善誘地引領(lǐng)學生增加一些文言文的閱讀體驗,感受這篇課文特有的語言現(xiàn)象;其次,繼續(xù)滲透文言文的基本閱讀方法,在借助注釋、聯(lián)系上下文的基礎(chǔ)上還能用現(xiàn)代語匯去補充;再有,依托語言層層深入地感知“知音”的真正內(nèi)涵,體會課文表達的情感,學習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進行表達的方法;使學生實現(xiàn)文化意象的傳承,受到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
【教學目標】
1、通過朗讀、品味、比較、聯(lián)想等多種方式學習課文,在學懂的基礎(chǔ)上熟讀成誦。
2、初步運用借助注釋、聯(lián)系上下文等學習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感受常用的文言詞匯,
增加文言文的閱讀體驗。
3、緊扣單元教學目標,感受高山流水的知音文化,明確朋友相交的真摯深沉,受到傳
統(tǒng)文化的熏陶。
【教學準備】
在學習本文之前,學生已有一些文言文、古白話文的閱讀基礎(chǔ),因為在五年級學過《楊氏之子》、《猴王出世》、《臨死前的嚴監(jiān)生》等等,而且就詞句的理解來說,此文詞句更容易理解。當然就課文的內(nèi)涵和意蘊來講,文章所講述的“知音文化”更為豐富和玄妙。我期待呈現(xiàn)學生從無到有,從未知到已知的學習提升過程,因此,課前不讓學生準備任何對課文的預習,只憑借學生已有的學習經(jīng)驗和情感體驗,循序漸進地推進學習。教學中,我準備了相關(guān)的音樂和簡單的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縱情吟誦識知音。
(一)讀題解題。
1、讀好課題,強調(diào)“弦”的讀音。
2、齊讀課題。
3、理解“絕弦”、“伯牙絕弦”的意思,質(zhì)疑導入。
(二)初讀感知。
1、自由大聲地朗讀課文,至少三遍,努力把課文讀正確。
2、聚焦難讀的'句子,扎扎實實讀好課文。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讀好語氣詞“哉”、“兮”,初步體驗古文朗讀的節(jié)奏和韻味。
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生不復鼓。
──理解“謂”、“乃”的意思,以詞句的理解提升朗讀質(zhì)量。
3、齊讀全文,初步感知故事內(nèi)容。
二、高山流水遇知音。
(一)打開語言。
課文中哪些句子形象地寫出了“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又真的善聽”呢?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理解句子意思,滲透借助注釋、聯(lián)系上下文并用自己的語言補充的古文閱讀方法。
聚焦“善”的意思,感受“一字多義”的語言現(xiàn)象。
運用詞語、詩句聯(lián)想的方式豐厚語言,豐滿形象,指導朗讀。在此過程中滲透“泰山”、“江河”的文化意味,感知這兩個中國特有的文化意象。
(1)讀著這個峨峨兮,你仿佛看到了怎樣的泰山?把這樣的感覺讀出來。
(2)江河在古文里邊特指“長江”和“黃河”。想到長江與黃河,你的腦中又跳出了哪
些詩句?
(二)體驗“知音”。
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
1、理解“念”和“志”,體味“異字同義”的語言現(xiàn)象。
2、聚焦“志”,循序漸進地感受體味“知音”的內(nèi)涵。、
(1)理解鐘子期與俞伯牙不僅是音律互通,更有心靈上的溝通,志向、情懷的悅納。
(2)補充伯牙得遇知音前內(nèi)心的寂寞與孤獨,反哺“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
(3)練筆感受伯牙得遇子期,會有怎樣的感慨。
(4)拓展閱讀《列子·湯問》中伯牙的原話,理解后借助成語體會“知音”的境界,再次反哺“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
3、師生配合朗讀、同桌互讀,感受伯牙得遇知音的欣喜與快樂。在相互配合朗讀的過程中直觀感知文本前四句語言“對仗工整、瑯瑯上口、情感扶搖直上”的特點,為熟讀成誦打下基礎(chǔ)。
三、破琴絕弦祭知音。
(一)痛失知音。
從“子期死”這一文本留白處入手,體驗文本語言和情感的跌宕起伏。
(二)想象補充。
出示:“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
想象補充,感受伯牙痛失知音。
(三)縱情朗讀。
四、朗朗誦歌懷知音。
(一)提領(lǐng)一頓。
正是這破琴絕弦,正是這高山流水的知音相遇卻又痛失知音,使得這個故事更加的蕩氣回腸。從此,人們不斷地在傳說和吟誦著它!
(二)熟讀成誦。
借助資料袋,感受“知音”文化的代代相傳,并誦讀全文。
板書設計:伯牙絕弦
知音
《伯牙絕弦》教學設計與反思 篇5
設計理念
文言文是一種傳承祖國燦爛文化的載體。本設計借助文言文文本的特征,在教學中堅持自學為主,重點指導朗讀和背誦,強化感悟、注重積累的策略,采用情景引領(lǐng),以讀為本,相機點撥,拓展積淀的方式,帶領(lǐng)學生去讀去思考去吸取,與古代文學大師對話,力圖讓學生體驗到學習古文的樂趣。
教學目標
1、讀通讀懂文言文,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
。、理解文章內(nèi)容,感知文言文的特點,初步掌握學習文言文的方法。
。、創(chuàng)設情景,點撥感悟,理解故事對于我們的啟示。
。、激發(fā)學生對文言文的興趣,感悟祖國的語言魅力,從而自覺地吸收祖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的`的語言文化。
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高山流水》錄音或FLASH動畫。
2、學生準備:預習課文。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流程與設計意圖
一、導入新課,激發(fā)情趣
1、師:我們來看一下下面一組成語:
展示:
一琴一鶴 人琴俱亡 琴心劍膽
琴挑文君 琴瑟和好 琴瑟不調(diào)
琴棋書畫 焚琴煮鶴 對牛彈琴
請大家讀一讀,找出這些成語的共同點。
。ǔ烧Z中都含有一個琴字。)
。病煟赫l能再說幾個帶琴字的詞語。
。A設答案:琴瑟、琴曲、琴師、琴意、撫琴、鋼琴、月琴、胡琴、口琴、豎琴、小提琴、電子琴……)
師:平時如果有意識地積累一些詞語,可以使我們知識視野更寬闊,對寫作一定有幫助。
3、師:有一個故事千古傳誦,流傳至今,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文章《伯牙絕弦》,這是一篇文言文,也就是古文。我們以往學的都是現(xiàn)代文,也就是白話文,今天第一次接觸文言文,相信大家都能喜歡。
。、板書課題:牙絕弦
齊讀課題,解釋課題。
。ㄔO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從小游戲入手,引發(fā)學生熱愛語言文字的興趣。然后激情導入新課,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二、讀通讀順,感知課文
。、請同學說一說這篇課文和平時課文的有什么區(qū)別。
。、先讓學生試著讀一讀,談談體會。
。、師:自由、大聲讀課文,至少讀3遍,有生字的地方,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W生自由大聲地讀課文。)
。、師:讀通順了嗎?讀流利了嗎?但是古文的朗讀和現(xiàn)代文不同,要讀出節(jié)奏。再次朗讀課文,這次要求讀得有節(jié)奏。
。、教師范讀,相機指導讀發(fā)。
。、學生再次自由朗讀課文。
。、學生互相交流讀,教師檢查讀,相機指導讀。
(設計意圖:“書讀百遍,其義自現(xiàn)”。本環(huán)節(jié)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給學生充分讀的空間,力求通過朗讀激發(fā)學生閱讀古文的興趣。教師以富有激情的富有韻味的范讀,把學生帶入到語言文字的情景之中,點燃了學生熱愛閱讀文言文的熱情。)
三、探究理解,感悟文本
1、師:真是讀得越來越有滋味,俗話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文章的大致意思理解了嗎?說說“伯牙絕弦”的意思。
。A設答案:伯牙再也不彈琴了。)
。、師:課文中還有哪些地方提到了“伯牙絕弦”?
。A設答案:乃擗琴絕弦,終身不復鼓。)
師:這句話僅僅是講伯牙終身不彈琴嗎?他向世人宣告了什么?
。A設答案:這世上再也沒有知音,再彈也沒有意思了。)
。场煟寒斘覀兩钊胝n文的時候,會對課文有更深入的理解,再讀讀課文,想想哪些地方你讀懂了,哪些不懂的可以交流。
(學生再一次自由朗讀后交流。)
4、預設交流1:
我讀懂了“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這句話告訴我們伯牙很喜歡彈琴,鐘子期很喜歡聽。
師:這個“善”字在文中出現(xiàn)了幾次?意思一樣嗎?
(4次。)
師:前面的兩個“善”是什么意思?后面的兩個“善”可以怎么說?
。A設答案:!好啊!)
師:相當與現(xiàn)代的什么?用現(xiàn)代的表達方式除了說“好啊”還可以怎么說?
。A設答案:真棒!了不起!真厲害!……)
師:由此可以看這里的“善哉”表示贊嘆。同學們,你還讀懂了什么?引導學生交流自己的閱讀體會。
1、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病⒘私庾鎳凭脿N爛的古代文化,感受文言文的特點和魅力,激發(fā)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能根據(jù)注釋和工具書理解詞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話講一講這個故事。
。、積累中華經(jīng)典詩文,感受朋友間真摯的友情。感受藝術(shù)的美好。
《伯牙絕弦》教學設計與反思 篇6
【教學目標】
根據(jù)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結(jié)合本單元的訓練重點及本班學生的實際學情,我確定了如下的教學目標:
1.通過朗讀、品味、聯(lián)想等多種方式學習課文,在學懂的基礎(chǔ)上熟讀成誦。
2.能運用借助注釋和工具書、聯(lián)系上下文等學習文言文的基本方法,理解詞句意思,初步讀懂故事內(nèi)容。
3.感受高山流水的知音文化,感受朋友間真摯的友情,受到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
【重、難點】
重點:借助注釋和工具書、聯(lián)系上下文等學習文言文的基本方法,理解詞句意思,在學懂的基礎(chǔ)上熟讀成誦。
難點:理解“知音”的真正內(nèi)涵是本課教學的難點。
【教學準備】
本文古今字義差別不大,較容易理解,雖然在學習本文之前,學生學過《楊氏之子》,已有一些文言文的閱讀基礎(chǔ),但對文言文的閱讀體驗還是較少。因此,我布置學生在課前準備了課文的預習,教學中,我準備了相關(guān)的音樂和簡單的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讀解題——未見其文先生情
1、課前靜息,音樂傳情。
播放古曲《高山流水》,緊扣本單元的主題,引導學生初步感受音樂的魅力,為新課學習創(chuàng)設情境。
2、簡介人物,讀題揭題。
(1)齊讀課題,強調(diào)“弦”的讀音。
(2)簡介主人公,了解故事背景。(板書:伯牙子期)
(3)理解“絕弦”、“伯牙絕弦”的意思,揭題質(zhì)疑。
二、初讀課文——抑揚頓挫品音韻
1、自由讀文,爭取讀準讀通。
出示導學提示,學生借助注音與注釋自由讀課文。
2、難句指導,要求讀出節(jié)奏。
聚焦難讀的句子,扎扎實實讀好課文。
(1)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讀好語氣詞“哉”、“兮”,初步體驗古文朗讀的節(jié)奏和停頓。
(2)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生不復鼓。
——理解“謂”、“乃”的意思,以詞句的理解提升朗讀質(zhì)量。
3、配樂熟讀,練習讀出韻味。
師:讀書是越讀越有滋味的,讀古文和我們讀現(xiàn)代文不一樣,古人讀書講究吟詠,講究節(jié)奏,讀到入情處還會搖頭晃腦,下面我們就來找找古人讀書的感覺。
出示課件,多種形式合作朗讀:
(1)師生對讀兩次。
(2)學生同桌之間分角色練讀一次。
三、研讀悟情——高山流水得知音
1、研讀感悟,初識琴聲之妙。
(1)師:讓我們回到那個八月十五的晚上,漢陽江邊,皓月當空,琴聲陣陣,伯牙和子期一個鼓,一個聽,當伯牙心里想到高山,鐘子期不由得贊嘆道——當伯牙心里想到流水,鐘子期聽得如癡如醉,再一次發(fā)出由衷地贊嘆——出示“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哉,洋洋兮若江河!”指導讀好感嘆的語氣。
(2)相機引導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善”的'不同含義,感受“一字多義”的語言現(xiàn)象。
2、角色體驗,領(lǐng)悟心靈相通。
(1)創(chuàng)設情境,拓展想象,師生分角色對話,進行口頭語言訓練。
出示“伯牙所念,志在XX,鐘子期曰:“善哉,兮若!”的句式引導學生說話。
(2)引出——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
(3)理解“念”和“志”的意思,體味“異字同義”的語言現(xiàn)象。
(4)聚焦“鐘子期必得之”的“之”,循序漸進地體會“知音”的內(nèi)涵,在此滲透“泰山”、“江河”的含義,感知這兩個中國特有的文化意象。
(5)理解鐘子期與俞伯牙不僅是音律互通,更有心靈上的溝通,志向、情懷的悅納。(板書:所念必得)
(6)學生用一個成語來形容伯牙和子期之間的心意相通。(心心相印心有靈犀)
3、課堂練筆,感受相遇之喜。
(1)補充伯牙得遇知音前內(nèi)心的寂寞與孤獨,反哺“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
(2)學生練筆:假如你就是伯牙,如今得遇鐘子期這樣懂你的朋友,此時的你會有怎樣的感慨?請用“伯牙得遇鐘子期,欣喜若狂,不由得感慨道:‘善哉!善哉!。’”的句式寫下來。
(3)指名反饋,師簡要點評。(板書:知音)
4、借用原話,重溫知音典故。
(1)拓展閱讀《列子?湯問》中伯牙的原話,理解體會“知音”的境界,再次反哺“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
(2)師:從此以后,高山流水就成了知音的象征,伯牙子期就成了知音的代表。
四、品讀明理——破琴絕弦祭知音
1、創(chuàng)設情境,感受失知音之悲。
(1)從“子期死”這一文本留白處入手,指名朗讀這三個字,體驗文本語言和情感的跌宕起伏。
(2)出示句子,師范讀:“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
(3)想象補充,感受人物形象:這時候,你仿佛看見了一個怎樣的伯牙?在此基礎(chǔ)上請學生帶著自己的體驗讀好這句話。
2、吟誦短歌,體會失知音之痛。
(1)出示短歌,師生吟誦:古書中記載,聞知朋友死訊,伯牙悲痛欲絕,在子期墓前寫下這樣一首短歌:憶昔去年春,江邊曾會君。今日重來訪,不見知音人。但見一抔土,慘然傷我心!傷心傷心復傷心,不忍淚珠紛……摔碎瑤琴鳳尾寒,子期不在對誰言!春風滿面皆朋友,欲覓知音難上難。
(2)借助短歌中的詩句,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讀出形象讀出悲痛。
師:如今,子期一走,我之所念,無人能得,(擦去板書:所念必得)“摔斷瑤琴鳳尾寒,子期不在對誰彈!蹦猩黄鹱x——
師:如今,子期一走,我又要回到?jīng)]有知音的孤獨中去,(擦去板書:知音)“春風滿面皆朋友,欲覓知音難上難”,女生一起讀——
師:如今,子期不再,留琴何用?就讓我破琴絕弦,也絕了我所有的期待所有的愿望吧!一起讀——
師:這真是破琴絕弦肝腸斷,人間無處覓知音!
五、誦讀傳神——一詠三嘆懷知音
1、余音繚繞,提領(lǐng)一頓。
師:正是這喜得知音卻又痛失知音,才使得《伯牙絕弦》這個故事更加的蕩氣回腸。從此,人們不斷地在傳唱和吟誦著它!請大家快速瀏覽課文后面的“資料袋”,了解這個故事的源遠流長。
2、回味經(jīng)典,背誦全文。
借助“資料袋”,充分靈活地運用教材資源,感受“知音”文化的代代相傳,一詠三嘆誦讀全文。
六、拓展延伸——莫愁前路無知音
(1)課堂小結(jié),升華認識。
師:同學們,學習了《伯牙絕弦》這個故事,如果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遇到了很知心的人,你就可以稱他是你的——知音。(再次板書:知音)
師:從此,你和伯牙、子期不再陌生,盡管你們相隔千年,盡管知音難覓知音難求,但我們依然要懷抱著愿望,在生活中苦苦尋覓著自己的——知音!
師:孩子們,你一定會在成長之路上遇到自己的知音,當幸福降臨時,希望大家懂得珍惜!
(2)布置作業(yè),課外延伸。
①收集體現(xiàn)知音好友的詩文和名言警句;
、谠囍米约旱脑挵堰@個故事講給家人聽。
《伯牙絕弦》教學設計與反思 篇7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能根據(jù)注釋和課外資料理解詞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個故事。
3.積累中華經(jīng)典詩文,感受朋友間真摯的友情。
課前播放《高山流水》
一、導入:剛才聽到的這首樂曲是什么?《高山流水》
從這委婉動人的旋律里,我們似乎傾聽到了一段委婉動人的故事,今天我們在這段音樂的引領(lǐng)下走進《伯牙絕弦》的故事。
板書《伯牙絕弦》指名讀,齊讀。解題,質(zhì)疑。
二、初讀古文。
1.自由讀古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檢查)
2.范讀,出示畫停頓的內(nèi)容自己再讀古文。
3.指名讀,齊讀。
三、學習課文
幾遍讀下來我們知道了文章寫了兩個人?(伯牙,鐘子期)
1.(出示第一句)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說說你有何了解?
伯牙善于彈琴,鐘子期善于聽琴。(善:善于,擅長)請生讀,鼓作何意?從哪里了解到?(下面注釋)從文中的注釋了解意思是學習文言文的好方法。
齊讀,讀出二人的特點來。
師:從哪里看出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用筆畫出。指名回答。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細細讀讀第一句:你有何體會?
當伯牙鼓琴志在高山,此時鐘子期心中浮現(xiàn)怎樣的高山?
(巍峨,高大)文中用一個詞來形容是?(峨峨)
請生讀讀出巍峨的氣勢來。(過渡)孔子曾登泰山而小天下再讀讀,體會高山的巍峨。
再讀子期的話,從哪個詞體現(xiàn)鐘子期善聽?(善哉!)用現(xiàn)在的話說就是好啊!讀出它的味道來。
區(qū)別四個善的不同意思。指名讀,齊讀。從哉,兮兩個語氣詞你又作何體會?再讀。
3.用相同方法學習第二句。男女生配合讀。
4.既然說伯牙善鼓琴,那么他的琴聲一定不只表現(xiàn)了高山流水,除了峨峨泰山、洋洋江河,他的琴聲還會表現(xiàn)哪些動人的場景呢?引導學生想象回答:皎皎明月、徐徐清風、裊裊炊煙、瀟瀟春雨。
引導學生進行語言的拓展和運用:假如現(xiàn)在你是子期,當伯牙鼓琴,志在清風,透過伯牙的琴聲,你感受到那徐徐的清風了嗎?于是你怎么贊嘆?(善哉,徐徐兮若清風!)當伯牙鼓琴,志在明月,透過伯牙的琴聲,你看見那皎皎的明月了嗎?于是你怎么贊嘆?(善哉,皎皎乎若明月!)
一起想象這樣一幅畫面:伯牙正在鼓琴,子期正在聽琴。當伯牙鼓琴志在楊柳、志在春雨、志在云霧、志在炊煙子期會怎樣贊嘆?引導學生以排比句的形式說句子。
這正是: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
5.出示伯牙與子期相遇的資料。說說伯牙心情如何?伯牙會對子期說什么?寫下來。
交流匯報,師適時點評:
過渡:伯牙和鐘子期多么想像高山流水一樣相伴相隨。他們約定來年中秋再聚首。第二年當伯牙如約而至時,等來的不是子期的人,而是:子期死(指名讀)伯牙此時心情如何?再讀。
6.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
從哪里看出?齊讀感悟,
伯牙絕的僅僅是弦嗎?碎的僅僅是琴嗎?再讀最后一句。
聽《伯牙吊子期》音樂感受伯牙的
絕望,再讀。
四:總結(jié):
伯牙絕弦只因伯牙所念再無人得之。齊讀,感受絕弦的美麗。
五:板書設計:
伯牙
絕弦
知音
鐘子期死
伯牙絕弦教學反思
《伯牙絕弦》是一篇文言文,是小學階段所學的第二篇古文,對于學生來說還是比較陌生的`,但從文字上看,又是比較淺顯易懂,讀起來朗朗上口。屬于學生易于接受的一篇文章。于是我對這節(jié)課的定位是讓學生讀通、讀懂文本?v觀這節(jié)課我嘗試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從讀入手。引導學生從初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師范讀,指導讀好停頓,再到個別讀,到理解感悟讀,層層顯示出不同環(huán)節(jié)讀的任務。一節(jié)課下來大部分學生已經(jīng)會背誦。書讀百遍其義自現(xiàn),學生對文章有了整體的感知。很多意思自己就能體會,內(nèi)化。
二、文言文或古詩詞可以說是一個整體的意象。一些重點詞句固然需要引導理解,但如果過多地注重于此,則肢解了文言文本身的的整體性或文言文的韻味(語言美)。于是,如何在引導學生理解重點詞句與感受文言文的韻味、節(jié)奏美上尋求一個平衡點,就顯得尤為重要。教學時教師的過渡語言能起到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教學時我按原文呈現(xiàn)的順序進行品讀,先對第一句: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的善鼓進行理解,然后用:讀讀句子,你從哪里體會到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以過渡到下面詩句的教學,既完成字詞的理解,又保護文章的整體性,在其它的環(huán)節(jié)中我也嘗試插入一些輔助的資料,渲染氣氛的語言,把古文的意思連貫起來。使整節(jié)課渾然一體。
三、注重對學生的點評。點評是師生交流互動的最好渠道,在朗讀時針對學生不同層次的朗讀予以評價,讓學生進一步明確朗讀目的,提高朗讀效果。在感悟文本時我適時插入一些能加深體會的話,如學生寫完:伯牙會對子期說什么?在匯報交流時,我給了:相識滿天下,知音只一人。以前是滿面春風皆朋友,如今是有緣千里來相會。琴聲懂心聲懂志向懂,胸懷也懂。這些語言幫助學生把對知音的體會推向高潮。
當然教學中,我對一些詞句的挖掘還不夠深入,如:善哉,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引導學生充分感受伯牙與鐘子期互為知音,善彈善聽的特點還不到位。以致學生朗讀缺乏激情。在與學生的交流時還缺乏教育機智,在教案的預設與生成時沒把握好學生的反饋信息。在今后教學中努力做到揚長避短,爭取在教學上有新的飛躍。
《伯牙絕弦》教學設計與反思 篇8
課文:
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
相關(guān)詩句:(課堂備用)
滿面春風皆朋友,有緣千里終相會 此曲終兮不復彈,三尺瑤琴為君死。
相識半天下,知音只一人。 相識滿天下,知音能幾人。
春風滿面皆朋友,欲覓知音難上難。 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
知我者,子期也! 士為知己者死。
教學目標:
。、正確、通順、有節(jié)奏的朗讀課文,滲透古文朗讀方法,培養(yǎng)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病⒗貌鍒D、注釋等方法理解文中詞句的意思,了解課文大意。
。、通過朗讀感悟、情感體驗等方式感受伯牙和鐘子期之間知音深情。
教學過程:
導:(板書:泰山峨峨 江河洋洋)先看看黑板上的四字詞語有什么特點,同學們能不能也說幾個這種形式的詞語。(生說)如果說一些以景物為主的這樣的詞語。(生說并板書4個:白雪皚皚 清風徐徐 波光粼粼 楊柳依依 草色青青等)
一、初讀課文
同學們,咱平時常說——千金易得,知音難尋。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春風滿面皆朋友,欲覓知音難上難?梢钥闯,知音是何等的珍貴啊!今天咱們學習的是一篇文言文,也叫古文,講述的就是兩千多前春秋時期的一個關(guān)于知音的故事。
1.練讀。請同學們自由讀三遍課文,第一遍讀準兩個生字的讀音及讀好一個易讀錯的字。第二、三遍將古文讀通順,注意停頓。
2.指名讀。第一個:注意聽,每個字都讀正確了嗎?第二個:注意聽,他在句子中是怎么停頓的.?并練讀:“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謂世再無知音”
3.練讀。讀出古文的味道來。什么是古文的味道呢,舉例平淡的讀“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自由讀出自己的味道來。
4.指名讀。
5.齊讀。
二、整體感知
。、同學們,課文讀了幾遍了,這篇古文的大概意思是什么?仔細看書上的插圖和注解,自己先來學習學習。靜靜的默讀,自己學習。
2、檢查:老師問兩個問題,看看同學們自學得怎樣了。
第一個:伯牙和鐘子期分別有什么特點?
出示: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
問:這兩人分別有什么特點?(伯牙喜歡鼓琴,而鐘子期喜歡聽琴。)
1.從哪里看出來是“喜歡”——(善)
2.善字僅僅是喜歡的意思嗎?還會是什么意思?
3.擅長。(一個是鼓琴的高手,一個是聽琴的高手)指名讀,讀出他們的特點來。
4.鼓字是什么意思,(彈)從哪里知道的?(注釋能幫我們很多忙。。
5.再讀,讀出他們的特點,(突出善字,并注意停頓。)
第二個:伯牙想彈什么,鐘子期都聽出來了嗎?(想彈高山,想彈流水,都聽出來了。板書:高山流水)
三、句子學習、情感體驗
同學們,伯牙鼓琴,鐘子期聽琴,多么詩意動人的畫面啊,我們也一同前往感受一下這個場面。投影:插圖及高山流水的音樂。
1.同學們,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伯牙,一個怎么的鐘子斯?(彈得認真入情,聽得如癡如醉)
2.投影——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此時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的面前仿佛出現(xiàn)了一幅怎么的畫面?(巍峨高大的泰山)——讀出峨峨的感覺
3.鐘子期為什么不以華山或別的什么山來感嘆,而選擇的是泰山呢?(五岳之尊、皇上祭天的地方,巍峨而神圣)——指名讀。
4.如癡如醉的鐘子期聽到伯牙這美妙的琴聲,會發(fā)出怎樣的感嘆——指名讀。(激動的、癡迷的、沉醉的)
5.善哉,用我們現(xiàn)在的話來說是怎么感嘆?(好啊,棒啊,妙啊,強。
6.再讀
7.還有另一個感嘆詞是——兮。一個句子中一同時出現(xiàn)兩個感嘆詞,此時的鐘子期看來是真的聽得如癡如醉了,指名讀——
同學們,伯牙表達高山的琴聲令鐘子期如癡如醉,伯牙表達流水的琴聲,鐘子期又會發(fā)出怎樣的感嘆呢?投影——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1.指名讀
2.此時展現(xiàn)在鐘子期面前的又是怎樣的畫面?( )
3.再讀。
句式練習:同學們,伯牙善鼓,鐘子期善聽啊。如果伯牙志在清風,鐘子期曰——善哉,徐徐兮若清風,志在白云,鐘子期曰——悠悠兮若白云。
這正是投影——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
同學們,你對這句話,現(xiàn)在有何感想?——念字的理解,必字的朗讀。
四、補充
同學們,學到這,我們覺得伯牙鐘子期能如此心靈相通,那么他們可能是什么關(guān)系呢?(學生猜:朋友、知己等)真是這樣的關(guān)系嗎?輕聲快讀——投影:伯牙是春秋時期有名的宮廷樂師,名滿天下。聽他彈琴的,雖然大都是宮中的達官顯貴,可卻沒有人真正聽得懂他的琴聲,伯牙甚感孤獨。一日外出途中,他在高山流水間彈奏了起來,以抒發(fā)內(nèi)心的苦悶。不想,一個砍柴的樵夫——鐘子期,駐足靜聽,并聽出了伯牙琴聲中想要表達的意思。(配流水樂曲聲)
板書:(高山流水)巧相遇
只可惜他們兩人相處時間甚短,意猶未盡。于是相約第二年的春天再于此地相會。
投影:插圖及《傷離別》曲。悠遠悲傷。敘述:第二年,伯牙興致勃勃地趕來此地與鐘子期相會,再續(xù)前緣。不想,天有不測風云,等待伯牙的并不是鐘子期的人,而是鐘子期冰冷的墓碑。
同學們,伯牙于茫茫人海中巧遇知音,何等的榮幸?墒谴藭r,當他跪在子期冰冷的墓碑前,昔日的知音已化作一堆黃土。此時的伯牙做了什么?
投影: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
1.做了什么?(板:破琴絕弦)這樣做意味著什么?
2.為什么這樣做?(板:謝知音)
五、結(jié)尾
后人根據(jù)這個凄美的知音故事,改編成了一曲優(yōu)美的樂曲——播放《高山流水》
讓我們在這美妙的琴聲中,再讀這個故事!
【《伯牙絕弦》教學設計與反思】相關(guān)文章:
《伯牙絕弦》優(yōu)質(zhì)教學設計與反思05-09
伯牙絕弦教學設計03-24
伯牙絕弦微課教學設計03-29
《伯牙絕弦》教學設計15篇06-27
《伯牙絕弦》教案素材04-02
伯牙絕弦公開課教案設計04-01
小學伯牙絕弦教案(精選10篇)04-28
伯牙鼓琴教學設計(精選10篇)02-24
伯牙鼓琴教學設計(通用11篇)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