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形的認識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教職工,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tǒng),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優(yōu)化。如何把教學設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圖形的認識教學設計 ,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圖形的認識教學設計 1
教學內容:
教科書P32~33頁做一做及練習五第2題
教學要求:
1.通過觀察和操作,使學生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知道它們的名稱,會辨認這幾種物體和圖形.
2.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觀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3.通過學生活動,激發(fā)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合作,探究和創(chuàng)新意識.
教學重﹑難點:
1.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實物及圖形,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教具﹑學具準備:
1.6袋各種形狀的物體.
2.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質疑激情:
(1)同學們,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會見到形狀各種各樣的物體,今天老師帶來了幾樣.(牙膏盒﹑肥皂盒﹑牛奶盒、易拉罐、鉛筆、乒乓球、魔方、筆筒、茶葉筒、彈球……)你們認識它們嗎?(一一說出物體本來的名字)把形狀相同的物體放在一起,學生邊說教師邊擺。
問:同學們是怎樣分的?為什么這樣分呢?
。▽W生可能會說:分成幾組,一組是長長方方的、一組是正正方方的、一組是直直的像柱子、一組是圓圓的)
(2)揭示概念:同學們說的非常對。
A:教師拿出大小不同、形狀不同、顏色不同的實物長方體:它是長長方方的,有平平的面。像這些物體它們都有個共同的名字叫"長方體"。
B:直接出示形狀是正方本的物體,它是正正方方的,有平平的面。它們叫"正方體"
C:出示形狀是圓柱的物體:它們是直直的,上下一樣粗細,兩頭是圓的,有平平的面。它們叫"圓柱"。
D:出示球狀物體,它們是圓圓的。
活動1:
1.請你高高舉起球,互相看看拿對了嗎?放回學具籃中,依次出現(xiàn):圓柱、正方體、長方體(長方體不放回籃中)
2.摸--感知"長方體"。
。1)請同學們仔細看一看,摸一摸你們手中的長方體,把你看到的,摸到的長方體和同學們說一說。
。2)匯報:
師:誰能用最大的聲音告訴大家,你現(xiàn)在覺得長方體是什么樣子?你是怎么感覺到的?
生1:長長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師:還有不同的感覺嗎?
生2:有6個平平的面。
師:還的嗎?
生3:相對的兩個面一樣。
師:誰能說一說長方體到底是什么樣的?
生:長長方方的,有6個平平的面,相對的兩個面一樣。
(3)感知"正方體"。
師: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長方體,現(xiàn)在認識一下正方體,拿出來看一看,摸一摸。
匯報:你覺的正方體摸一摸后,你對它有什么新的認識嗎?
生1:正正方方。
生2:有六個面。
生3:每個面都一樣。
。4)感知"圓柱"。
師:把圓柱找出來,摸一摸,你對它有什么新的認識嗎?
生1:直直的,上下一樣粗細。
生2:兩頭有平平的兩個面,是賀的。
生3:站的很穩(wěn),躺著會滾。
。5)感知"球"。
師:拿出球來摸一摸,看一看,你對它有什么新的認識嗎?
生1:圓圓的。
生2;無論怎么放都會滾。
。▽W生每匯報完一種物體的特征教師提醒:請不是拿這種物體的小朋友趕快找一個看一看,摸一摸,你有沒有這樣的感覺)
三.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1.由實物抽象實物圖形。(出示長方體)
師問:去掉長方體美麗的`花外衣,你還認識它嗎?
。娔X依次演示將實物抽象成圖形,依次認識正方體、圓柱、球)
活動2
找相同: 教師拿出一個立體圖形,學生找出和它一樣形狀的物體.
2.記憶想象:
同學們請閉上眼睛,聽老師描述圖形的樣子,你們在腦子里想一想這是什么圖形?
A:有一種圖形正正方方的,有6個平平的面,每個面都一樣.
B:有一種圖形圓圓的,沒有平平的面,它特別淘氣,不論怎么放它都會滾動.
C:有一種圖形,長長方方的,有6個平平的面,它不是每個面都一樣,但是相對的兩個面一樣.
D:有一種圖形.直直的上下一樣粗細兩頭是圓圓的平面,站的很穩(wěn), 躺著能滾.
四:分組活動,體驗特征.
1.出示課件"小狗圖"這幅圖上用了哪些圖形,分別有幾個呢?
2.游戲3:讓學生蒙上眼睛隨便拿一個立體圖形摸一摸,再說出拿出的物體是什么形狀的,充分利用游戲的形式,提高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五:小結
今天,我們認識了各種形狀的物體,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還用它們裝扮著我們的生活,請同學們回去好好觀察看看美麗的生活中哪里還有它們的存在我們下節(jié)課說.
圖形的認識教學設計 2
【教材分析】
認識圖形這課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第四單元的知識。這節(jié)課是讓學生接觸的第一個有關圖形的知識。主要是認識立體圖形,能夠區(qū)分正方體、長方體、圓柱、球。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與操作活動,初步學會辯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體會“面”在“體”上。
2、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形成空間觀念和創(chuàng)新意識。
3、通過圖形在生活中的廣泛運用,感受數(shù)學知識與生活息息相關、激發(fā)學生對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點】
辯認四種圖形
【教學難點】
體現(xiàn)“面”在“體”上
【教學準備】
立體圖形,實物若干、平面圖若干、紙等。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出示圖片:美麗的城堡)
我們的好朋友帶我們來到了一座漂亮的城堡,在這種城保里住著各種形狀的圖形,請小朋友們來認認:說說這些圖形的名字
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三棱柱和球都是立體圖形。在圖形的城堡里除了立體圖形的家族,還住著一個龐大的家族,那就是平面圖形.
教師出示圖片字:平面圖形學生嘗試認識的平面圖形
揭示課題,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這些平面圖形教師板書:認識圖形
二、操作交流、探兗新知
1、感知“面”在“體”上
(1)觀察操作
提出要求:這些平面圖形都是藏在大家桌面上的'物體中,請大家找一找、摸一漠,說一說,趕快行動吧!
(2)匯報交流
說一說:你在什么物體上找到了什么圖形?在摸一摸找到圖形的面,有什么感覺? (引導學生說出“面”的主要特點是平)
(通過“摸”的活動,讓學生親身感受體會到物體的每個面都是平的。)
(3)引導發(fā)現(xiàn)
老師演示“面”在“體”上的分離過程示范在黑板上畫一畫
師:通過剛才的觀察發(fā)現(xiàn),這些平面圖形的家就住在立體圖形上面。通過看初步體會“面”在“體”2、動手操作、合作學習
(1)教師啟發(fā):誰能想出一個好辦法,把這些平面圖形從立體圖形上面請出來,留在桌上的白紙上呢? (這個要求具有挑戰(zhàn)性,也有探索性同時也有操作性)
(2)小組合作完成
(3)匯振、交流不同的方法
引導學生想出多種方法(可能措、畫等方法)
(充分生說的機會,讓學生陳述操作過程,培養(yǎng)語言的條理性:促進思維的邏輯性。)
(通過這種“做中學”,讓學生積板參與操作過程,親身體驗面的形成過程:幫助學生建立面的空間觀念,突破本難點。實現(xiàn)數(shù)學學習的親歷性,突出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創(chuàng)造性,實現(xiàn)教與學方式的變革,體現(xiàn)與學生發(fā)展為本的課程價值觀。)
3、小結:
我們從長方體上找到了長方形,正方體上找到了正方形,三棱柱上找到了三角形,圓柱上到了圓形,我們還發(fā)現(xiàn)這些圖形的面都是平的,并且只有一個面,所以就把這些圖形叫做平面圖形.
(通過學生閉眼想想象所學的圖形,培養(yǎng)空間想象力,有效地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三、鞏固加深、遷移拓展
1、連一連:將圖形與名字連接
(變式圖樣的呈現(xiàn),能幫助學生更好地將獲得的性質特征概括到同類對象中去,使學生在概括中獲得對圖形的進一步了解。)
2、找一找:在教室里有這樣的圖形沒有?
先由教師引導學生看看教室里哪些物體有這樣的圖形。
板書設計
認識圖形
長方體 正方體 圓柱 球
圖形的認識教學設計 3
教學內容:青島版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第八單元圖形的周長信息窗一。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摸一摸、畫一畫)感知圖形的周長,理解周長的含義,建立周長的觀念。
2、通過實踐操作,探究周長的測量策略,培養(yǎng)學生合作意識以及觀察比較抽象、概括的能力。
3、通過學習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感受數(shù)學知識的內在美,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
教學重點:理解周長的意義,學會探索圖形周長的測量方法
教學難點:周長意義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準備:
教具:
多媒體課件、圓形、長方形、扇形、正方形,兩根同樣長的繩子等。
學具:
若干平面圖形、棉線、直尺、軟尺等。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1、師: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生:秋季
師:那么,一提到秋季你會想到什么?生:落葉
師: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粋故事跟大家分享:秋天到了,一片樹葉緩緩地從樹上落下來。一只小螞蟻發(fā)現(xiàn)了。瞧!課件播放(一只螞蟻沿著樹葉的邊線爬了一圈)你能說說螞蟻在干什么嗎?
生1:螞蟻沿著樹葉的邊線爬了一圈。
生2:螞蟻沿著樹葉的邊線爬了一周。
師:同學們觀察得真仔細!螞蟻繞著樹葉的邊線爬一周,這一周的長度就是樹葉的周長。(繼續(xù)播放螞蟻繞樹葉的長度,及螞蟻的話)
2、揭題并板書:今天,咱們就一起來認識圖形的周長”。
板書:認識圖形的周長
二、感知周長
1、理解一周的意義
師:通過小螞蟻的話,我們聽出了新的數(shù)學用語:周長,也就是一周的長度。你知道什么是一周么?能用自己的話來說說,什么是一周?
(教師舉著圖形讓學生指一指圖形的一周:操場、游泳池)
生1:一周就是從起點又回到起點。
生2:一周就是圖形所有邊的長度。
師:同學們的發(fā)言非常精彩!這是你們對周長的理解,我們總結一下:從起點繞邊線畫一圈又回到起點,就是一周。
課件出示:操場、游泳池
師:誰上來給大家指一指從哪兒到哪兒就是游泳池的周長?
指名學生上臺指。(黑色的一圈)
2、指一指生活中物體表面的周長
師:剛才認識了周長,其實,我們生活中到處都有周長。
。1)指一指:黑板面的周長
師:黑板面是什么形狀? 生:長方形的。 師:誰能指一指它的的周長? 指名學生指。
師:誰能說說指周長時應注意什么? 生1:從哪兒開始還是回到哪兒。
生2:首尾相接。
師:對!指周長時一定要注意從哪兒開始還是回到哪兒,也就是首尾相接。
。2)集體指數(shù)學書封面的周長
師:離我們最近的`數(shù)學書,它的封面是什么形狀? 生:長方形
師:你來指一指數(shù)學書封面的周長。 學生舉起書,師生一起指。
3、理解周長的意義。
播放課件,找一找圖形的周長?偨Y能找到周長的圖形的特點。
課件出示:兩組圖形(區(qū)分:封閉圖形與不封閉圖形))
師:這兩組圖形有什么不同?
生1:第一組圖形有缺口,而第二組圖形沒缺口,是完整的。
生2:第一組圖形有開口,第二組圖形是封閉的。
師:對!像第二組這樣首尾相接的圖形就是封閉圖形。(畫三角形解釋首尾相接)
請學生能用手勢比劃比劃。
那么總結一下周長的意義:封閉圖形一周的長度,是它的周長。
三、探究測量方法
1、設疑
師:剛才螞蟻繞著樹葉的邊線爬一周,這一周的長度就是樹葉的周長,這片樹葉的周長到底有多少長呢?如何去測量?用什么工具測量,怎樣測量?
師:大家想不想親自動手量一量圖形的周長? 生:(異口同聲)想
2、四人小組合作,探究測量方法。
要求:拿到物品后,先想一想用什么工具測量最好?然后再動手測量。
工具:軟尺、直尺和棉線。
學生小組合作(打開信封里面的兩種物品,有長方形、正方形、扇形、圓形)
3、匯報:你測量的是哪個物品的周長?你是怎樣測量的?
4、比較歸納
師:剛才測量周長時,有的同學直接用直尺就可量出圖形的周長,而有的同學先用繩子圍一周,再用尺子量出繩子的長度才得到圖形的周長。什么樣的圖形就可以直接用直尺量?什么樣的圖形得先用繩子繞一繞,再量出繩子的長度,就是它的周長?
生:像五角星、長方形都有直直的邊就可直接用直尺量,像一元硬幣是彎的就得先拿繩子繞一圈。
5、小結 一個圖形的邊比較平直就可以直接用尺子來量它的周長,沒有直直的邊就得先用繩子繞一周,再用尺子量它的長度。其實一元硬幣是硬的假設只有直尺也可以量------滾一圈。
圖形選擇方法
舉起:三角形 用直尺量一量
正方形用直尺量一量
圖形的認識教學設計 4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初步認識四邊形、五邊形、六邊形等平面圖形,知道可以按邊數(shù)給平面圖形分類。
2、讓學生通過圖形的折、剪、分、拼等操作活動,感受圖形之間的聯(lián)系與變換,培養(yǎng)初步的空間觀念。
3、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積累對數(shù)學的興趣,培養(yǎng)自主探究精神和合作創(chuàng)新意識。
教學重點:理解邊的概念,明白圖形按邊的數(shù)量分類、命名的意義。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起興趣
談話:暑假中,工人叔叔要給我們學校的地面進行整修,就買來了這兩種形狀的地磚,(電腦出示)地磚的面是什么形狀呢?
生回答,是:長方形和正方形。(貼出長方形和正方形,圖形上標出名稱)
二、操作觀察,探索新知
1、認識四邊形
小朋友,長方形、正方形就像兄弟兩個,他們還有個共同的名字呢?你們知道嗎?猜猜看?指名幾人猜一猜(四邊形)。
你們?yōu)槭裁捶Q它是四邊形呢?指名學生說。
教師贊同學生的意見,并把長方形和正方形反貼出,同時板書“四邊形”。
a、知道長方形、正方形可以叫四邊形
那好,我們就先一起來數(shù)一數(shù)長方形的四條邊。
。1)操作:請大家拿出自己的數(shù)學書,它的封面就是一個長方形,用左手豎直舉在面前。
師示范摸一條邊,這就是長方形的一條邊。
請小朋友自己摸一摸、數(shù)一數(shù)長方形有幾條邊。
反饋:你是怎么數(shù)的?指名2個學生上臺數(shù)。(可能會有不同的數(shù)法,要肯定有順序數(shù)的一種,同時強調要記住第一條在哪里)。
跟著電腦一起有順序的數(shù)。
(2)那正方形呢?你也能來數(shù)一數(shù)正方形有幾條邊嗎?請一人上臺指。
電腦演示。
小結:通過數(shù),我們知道長方形和正方形各有四條邊,它們都是四邊形。
2、練一練
。1)問:小朋友想一想,我們學過的圖形里,還有哪個也是四邊形?
指名學生回答(平行四邊形,出示)。
。2)還會有其他形狀的四邊形嗎?(有)我們一起來看看,下面哪些圖形是四邊形呢?
學生獨立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再校對。
小結:第1、第2、第4個圖形雖然形狀各不相同,但都是四邊形。凡是四條邊圍成的.圖形都是四邊形。(把這3個圖形貼到長、正方形一起,寫上“……”)
3、認識五邊形、六邊形。
。1)認一認
問:工人叔叔搬運時不小心把瓷磚打破了幾塊,我選了2塊,把它們的形狀描下來了,看看,它們有幾條邊?是幾邊形呢?(出示書上的五邊形)
你能來指出它們的五條邊嗎?指名上臺指,第1個由1人指,第2個由1人帶領全班一起數(shù)。
小結:這兩個圖形各有五條邊,叫做五邊形。
(2)說一說
問:四條邊圍成的叫四邊形,五條邊圍成的叫五邊形,那六條邊圍成的呢?(學生猜:六邊形)
看,蜜蜂的蜂巢就是由許多六邊形組成的。
我們書上也有兩個六邊形(出示六邊形)。
打開書,把p、26的這兩個圖形,挑選其中一個把它的六條邊數(shù)給同桌聽。
指名問:你剛才數(shù)的圖形有幾條邊?是幾邊形?
小結:這兩個圖形各有六條邊,是六邊形。板書:六邊形
。3)搭一搭
五邊形和六邊形還有其他樣子的嗎?(有)(……)
那你想用小棒來搭五邊形和六邊形嗎?先再腦子里想一想,你準備怎么搭?
操作:請同桌兩個小朋友一人搭五邊形,一人搭六邊形,看誰用的小棒最少?
學生活動,一人在實物投影上搭。
問一問用了幾根小棒。
小結:我們用5根小棒,做五邊形的5條邊,用6根小棒,做六邊形的6條邊,搭出了五邊形和六邊形。
小棒收起,推至桌角。
三、實踐運用,鞏固新知。
1、問: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四邊形、五邊形和六邊形,現(xiàn)在它們在一起聚會了,你還能分得清嗎?
出示第3題。一人讀要求,解釋題意。獨立在書上完成。指名回答。
2、小朋友分得真清楚,它們還會在一起變魔術呢。四邊形可以變成五邊形,五邊形可以變成六邊形,六邊形又能變成四邊形,你相信嗎?
好,請小朋友拿出一張長方形紙,跟我一起變。
師示范,是幾邊形?再依次折,是幾邊形?請一人數(shù)一數(shù)。最后又變回四邊形。
請大家把紙夾進書里,看電腦老師再來給大家變一遍,邊看邊想象自己剛才折的過程。再填空。
3、剛才的折紙有趣嗎?
再來看,我這里還有一張長方形紙,如果從上面剪去一個三角形,剩下的是什么圖形呢?猜猜看。
指名回答。那怎樣剪是四邊形,怎樣剪是五邊形呢?
想好了,就請你拿出剪刀,來試一試吧。
學生操作,師挑選好的貼上黑板。
4、剛才我們活動開展的熱熱鬧鬧,現(xiàn)在,我們要來安靜的讀題、做題,能做到嗎?
出示第5題。把下面每個圖形都分成三角形,最少能分成幾個?
審題。這句話里要注意什么?
試畫第一個,猜猜看,可以怎么畫,最少分成幾個三角形?指名回答,師畫。
第二、三個學生獨立完成,2人板演,反饋。
四、全課總結。
今天,我們一起認識了這些圖形(揭題、板書課題)。
猜猜看,還會有幾邊形呢?
圖形的認識教學設計 5
一、學習目標
1.通過網(wǎng)絡學習活動,學生能直觀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圓等平面圖形,并能正確區(qū)分這些圖形。
2.通過學生自主拼、擺、畫、折、找等活動,能直觀感知平面圖形的特征,體會平面圖形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3.在經(jīng)歷觀察、比較,描畫活動過程中,感悟到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豐富直觀體驗,發(fā)展空間觀念。
二、學習重難點
1.能直觀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圓等平面圖形。
2.從立體圖形中“拓”出面、借助“拓”出的面認識平面圖形。
三、學習過程
1.教師帶領學生回憶立體圖形的特征
2.播放微視頻,學生觀看
。ㄕn件出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以及三棱柱,播放從立體圖形中“拓”出平面圖形的過程)
3.組織學生利用課前準備學具的不同形狀在練習本子上描、畫、印、拓出平面圖形。畫的又好又快的的同學,可以連麥老師分享他的作品。
4.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圓和三角形
5.認識平行四邊形(引導學生觀察用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拼成的平行四邊形)
師:你能把一張正方形、長方形或平行四邊形的紙折成同樣的兩部分嗎?有幾種折法?誰愿意介紹自己是怎么折的?折出來的是什么圖形?請大家動手做一做,準備好的同學可以連麥老師哦
6.歸類整理(1)課件呈現(xiàn)多個圖形,讓學生分別跟家長說說每個是什么圖形?
(2)說一說:你是怎么記住每種圖形的'樣子的?
四、教師直播課堂小結這節(jié)課你有哪些收獲呢?你還有什么問題嗎?
五、鞏固應用
1.課本第3頁“做一做”的第1題。
跟爸媽說一說,身邊哪些物體的面是你學過的圖形?
2.課本第3頁“做一做”的第2題:畫出自己喜歡的圖形,你能用今天所學的平面圖形畫一幅自己喜歡的畫嗎?
3.學生利用立體圖形拓出自己喜歡的圖形。
同學們,請爸爸媽媽把你們畫好的作品拍照分享在班級群里吧
圖形的認識教學設計 6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2頁—第3頁、例1。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活動,使學生初步認識和了解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形四邊形和圓。
2、在觀察和操作活動中,能主動與同伴進行交流,發(fā)展學生合作意識。
3、在拼一拼、摸一摸、找一找等活動中培養(yǎng)初步的觀察能力、比較能力及抽象思維能力,增強空間觀念。
4、通過幾何圖形的學習,體會數(shù)學美。
教學重難點:
通過觀察和操作活動,初步認識和了解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形四邊形和圓。
教法設計:
激趣引導法、創(chuàng)設情景法
學法設計:
觀察交流法、動手操作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學具袋、展板、圓柱、正方體、長方體等立體圖形。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1、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环利惖膱D畫,請看大屏幕。(課件依次出現(xiàn)大樹、太陽、小草、小鳥、牧童騎牛圖。)
你從這幅圖中看到了什么?
你真了不起,發(fā)現(xiàn)了這幅圖中有好多圖形。
2、根據(jù)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shù)學問題?(給學生思考的時間)
牧童騎牛圖是由哪些圖形拼成的?
你們還能提出什么問題?
太陽是由哪些圖形拼成的?樹是由哪些圖形拼成的?這幅畫是由哪些圖形拼成的?
二、操作交流,探究新知
1、課件出示長方形、正方形、圓形、三角形、平形四邊形圖形,
你認識它們嗎?上來指一指,說一說
拿出你帶來的物體,你能從他們的身上找到上面的圖形嗎?(小組交流一下,互相說一說你找到了哪些圖形)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在課件上演示立體圖形上的平面圖形
2、請同學們拿出學具袋,里面有老師給你們準備的各種形狀的圖片,你們能把這些圖片分分類嗎?(學生分組活動,教師巡視)。
哪個小組上來展示一下,你們小組織分了幾類?為什么這樣分?
小組1:我們組分了5類,長方形分了一類,正方形分了一類,圓形分了一類,平形四邊形分了一類,三角形分了一類。
小組2:我們是按顏色分的
你們的這種分法很有道理,這節(jié)課我們來學習按形狀分類后的圖形。
你們怎么知道這些都是長方形?
長長的,直直的、有4個角。
那正方形是什么樣子的?
四四方方的、方方正正的、有4個角
那平形四邊形呢?
也有4個角,
誰來說三角形的樣子?
3條邊,3個角。
圓呢?
圓圓的,彎彎的。
圓的邊是彎曲的,其他圖形的邊是直直的。
三、課堂檢測
通過觀察,我們知道了這些平面圖形的樣子了,現(xiàn)在我要考考大家了。
(課件出示圖形,學生辨認)
。ǔ鍪厩榫硤D中的“牧童騎!眻D)牧童騎牛圖是由什么圖形拼成的?現(xiàn)在誰
來說一說?
牧童騎牛圖是由長方形、三角形、圓、平形四邊形拼成的。
四、聯(lián)系生活,深入感知。
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都有我們今天所學的圖形,誰來說一說你的'發(fā)現(xiàn)。
課桌的面是長方形的。
地板磚的面是正方形的。
我們帶的紅領巾的形狀是三角形的。
我們星期一升國旗時,國旗的形狀的長方形的。
我們圖書角的圖書版子的形狀是平形四邊形的。
我們的畫畫筆盒子的底面是圓形的。
原來數(shù)學就在我們的身邊,我們到生活中去走走,看看!(課件展示生活中的圖形)
五、談收獲
數(shù)學就在我們身邊,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長方形、正方形、圓形、三角形、平形四邊形。
作業(yè)布置:
練習一第2題
圖形的認識教學設計 7
。ㄒ唬、學習目標
1、學生經(jīng)歷從實際物體中抽象出簡單幾何體和平面圖形的過程,了解一些簡單幾何體和常見的平面圖形。
2、學生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樹立學好數(shù)學的自信心。
。ǘW習內容
1、基礎性學習包(1)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掌握它們的特征(2)能夠正確區(qū)分這幾類物體(3)分積木
思維導圖
2、開發(fā)性學習包
尋找生活中這些形狀的物體
親自動手摸一摸各種物體,感受它們的特征
3、拓展性學習包
趣味拼擺中運用圖形擺成各種物品
魔方課程中的魔方
。ㄈ、實施途徑
1、學科單元內整合:本單元的第一課時認識圖形,把我學會了嗎放到第一課時中進行補充。分積木是對分類、區(qū)分圖形的一種補充。
2、學科間整合:把美術中的趣味拼擺在本單元中加入,目的`是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各種物體的特征。
3、學科與學校特色課程整合:校本課程中的魔方課程應用正方體魔方進行活動,加深對正方體的認識。
4、體驗式活動:動手摸一摸感受各種物體的特征。
5、課時安排:本單元學習共安排2課時。
(四)教學案例:
教學內容:第六單元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形體
教學目標:
1、通過實物操作,學生對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形體有初步的認識,能分辨它們的形狀。
2、學生在觀察和觸摸中,初步形成立體圖形的表象,培養(yǎng)初步空間觀念。
3、學生養(yǎng)成與他人合作的意識和簡單的實踐能力。
教學準備:
學生自己準備各種各樣的紙盒、易拉罐、球,鼓勵學生收集的這樣的生活物品越多越好。教師為每組學生準備一袋裝有正方體、長方體、圓柱、球的物品的袋子。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生談話:同學們,今天大家?guī)砹烁鞣N各樣的盒子、積木,你一定非常想看看其他的小朋友都帶來什么東西,是嗎?
師:下面,老師給大家一段時間,自由活動,可以看看自己小組的同學帶來什么,也可以到別的小組去看看,好嗎?
二、動手操作,自主探究
師:同學們,我讓大家?guī)淼臇|西帶來了嗎?想不想看看其他同學都帶了什么東西?同位兩個同學先互相看一看、說一說、摸一摸。生:……
師:你想用這些東西干什么?
師:下面我們就比一比,誰的手兒巧?(出示課題:誰的手兒巧)學生活動
1、分小組合作搭積木,教師巡視并進行指導。
2、各小組反饋搭積木的情況。
3、教師組織大家來欣賞每個小組的作品。
三、合作交流
1、師:剛才每個小組的小朋友都發(fā)揮想象力,你們搭得真棒,真是一群小建筑師,F(xiàn)在請小朋友認真觀察你們都用了哪幾種形狀的積木?
2、師:你能把用的積木按他們的形狀分分嗎?
。1)以小組為單位活動。
。2)小組匯報分類情況。并說明為什么這樣分。
。3)教師小結,統(tǒng)一意見
。4)起名字。
根據(jù)大家分類的情況,鼓勵學生給他們起個名字。學生有可能在幼兒園已經(jīng)認識他們的名字,教師要給予鼓勵。
四、猜一猜
教師:“我們認識的這四種不同形狀的物體,先用手摸一摸,感受一下,猜一猜哪種形狀的物體滾得最快?”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實驗驗證。小組匯報結果。
五、拓展延伸
教師出示長方體、正方體、球、圓柱的模型。提出問題“你能從教室中找到它們的朋友嗎?”“在生活中你還能找到他們的朋友嗎?
六、課后作業(yè):
請你在家找一找,哪些物體的形狀是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球,并說給爸爸媽媽聽。
注:尋找生活中形狀是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球的物體,親自動手摸一摸各種物體,感受它們的特征。讓學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礎上,進一步掌握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特征,經(jīng)歷從實際物體中抽象出簡單幾何體和平面圖形的過程,了解一些簡單幾何體和常見的平面圖形,幫助學生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
圖形的認識教學設計 8
教學目標:
1、通過操作和觀察,使學生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知道它們的名稱;會辨認這幾種物體和圖形。
2、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和觀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3、通過學生小組活動,激發(fā)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用數(shù)學進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創(chuàng)新的意識。
教學重點: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實物與圖形。
教學難點:初步建立空間關系。
教具準備:投影 8盒積木
教學過程:
一、情景激趣
1、出示一組圖片(各種積木搭成的建筑物),你看它漂亮嗎?想不想也造一幢?(想)我們來做回小小建筑師,造你一做你喜歡的房子。
2、將盒子里的積木搭成城堡、樓房或者其它的東西,注意要擺放的穩(wěn)固一些,不要一碰就倒塌啊!
3、展示作品 并說說怎樣才能把房子(城堡)搭的又漂亮又穩(wěn)固啊
。ǘ嘤谜襟w、長方體、圓柱要豎著放、不要用球等。學生可能說不出名稱,只要那出積木就行。)
它們?yōu)槭裁茨芊诺钠椒(wěn)呢?(因為它們都有平平的面)
同學們真了不起,你們說的對級了。它們都有平平的面就叫平面。
二、操作感知
1、分一分,揭示概念。
(1)分組活動。讓學生把形狀相同的物體放在一起,教師巡視。
(2)小組匯報。
問:你們是怎樣分的?為什么這樣分?
(3)揭示概念。
教師拿出大小不同、形狀不同實物直觀揭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概念,并相應板書名稱。
2、摸一摸,感知特點。
(1) 讓學生動手摸一摸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實物,后把自己的.感受和發(fā)現(xiàn)在小組內交流。
學生一邊摸一邊說長方體有6個平面,正方體也有6個平面,圓柱有兩個平面,球沒有平面。
(2) 匯報交流
大家都數(shù)出來了嗎?你是怎樣數(shù)的?
。ㄒ龑W生按照一定的順序去數(shù))
三、聯(lián)系實際
小朋友們,除了這些積木,我們生活當中還有什么東西是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呀?比比誰說得好!
學生聯(lián)系生活回答。
看來,積木有不同的形狀,我們周圍的好多物體也是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如果你是一個有心人,會能更多的發(fā)現(xiàn)。
四、分組活動,體驗特征
1。 "做一做"第1題。
。1)讓學生拿出長方體和圓柱,放在桌面上玩一玩,使學生發(fā)現(xiàn)圓柱會滾,然后教師說明,圓柱可以滾動。
2。 游戲"看誰摸得準"。
。1)每小組一人說出物體的名稱,其他同學按指定要求摸,看誰摸得準。(參照"做一做"第2題)
(2)教師說物體形狀,學生摸。
圖形的認識教學設計 9
教學目標
(1) 在操作活動中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圓,體會“面在體上”。
(2) 體會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圓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并能根據(jù)它們的一般特征從具體的情景中辨別這幾種圖形。
教學重難點
1、重點: 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圓,正確辨認這幾種圖形。
2、難點: 體會“面在體上”
課前準備
教學過程個人使用批注
一、創(chuàng)設情境。
1、出示(雪地里的'小畫家)2、出示實物正方體、長方體、圓柱和三棱柱(在這里做簡單介紹),學生認讀。
二、動手操作、感受新知
1、讓學生想辦法幫立體圖形留下腳。枰幻、印一。
2小組合作、展示交流、全班交流
3、給定義:通過摸一摸、印一印等活動從立體圖形上請下了這些圖形,而且在摸的過程中體會到這些小腳印都是平平的,所以它們有個共同的名字,叫做平面圖形。
4、認識平面圖形特點
觀察交流:請你們仔細看黑板上這些圖形,想一想它們都有哪些特點?
匯報
三角形由三條邊首尾相連圍成的圖形,它有三條邊,三個角。
正方形有四條邊,四個角,每條邊都一樣長。
長方形有四條邊,四個角,相對的邊一樣長。
平行四邊形有四條邊,四個角,相對的邊一樣長國,
圓是由曲線圍成的圖形。
5、比一比
你覺得這些圖形里,哪些圖形比較相似?他們有什么地方比較相似呢?又有什么不同?
三.應用拓展
1、游戲1送名稱回家
師:剛才我們學了哪些平面圖形?
老師指你們來說好嗎?老師出示各種圖形,學生搶答。
2、聯(lián)系生活,找一找
3、交通標志牌
4、欣賞圖畫
四、總結
教后反思:
圖形的認識教學設計 10
一、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上冊第70-71頁。
二、教材分析
本節(jié)是學生認識立體圖形的第一課,學生在前面已經(jīng)學習將物品按屬性分類,包括按用途、材料、顏色等進行分類,本節(jié)課在對學過的內容進行回顧的基礎上,主要是研究按物體的形狀進行分類,從而認識簡單立體圖形的基本特征。
三、學情分析
學生在生活中已經(jīng)接觸過立體圖形,學生已能初步感知立體圖形。但是要經(jīng)歷從實物中在抽象為一般模型,最后準確給出圖形名稱,并切實體會各種立體圖形之間的關系,進行合理的拼組的過程,學生可能會存在接受困難的問題。
四、三維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對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有一定的認識,并能準確進行分類;
。2)知道這些立體圖形的名稱及其特征。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觀察生活物品,抽象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形狀;
。2)通過摸一摸、猜一猜、玩一玩、搭一搭等學習活動,積累觀察、思考、交流的學習活動經(jīng)驗。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讓學生形成空間觀念和創(chuàng)新意識;
。2)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表達歸納能力;
。3)讓學生感受數(shù)學知識與生活息息相關,提高學生對數(shù)學學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五、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
對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實物有一定的感性認識,初步建立對立體圖形的表象。
2、教學難點
如何在分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初步空間觀念,并認識基本幾何體。
六、教學方法
教學中使用直觀教學、快樂教學、合作交流、聯(lián)想遷移等方法。教材中呈現(xiàn)了學生較熟悉的實物:盒子、球、茶罐……通過學習,認識這些物體的形狀,會根據(jù)實物或模型形狀進行分類。
七、教具學具準備
教具準備:正方體、長方體、圓柱、球等實物模型
學具準備:
學具盒里的正方體、長方體、圓柱、球
八、教學過程
。ㄒ唬┘と耄ㄕn件展示一機器人帶來一個八寶箱)
機器人:同學們好,我是機器人“悠悠”,今天我為大家?guī)砹艘粋八寶箱,想不想知道里面裝著什么?
學生:想。
課件演示八寶箱慢慢打開,從里面蹦出一個一個物品,有籃球、水杯、牙膏盒、茶葉罐、魔方……(學生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屏幕,每出來一個物品就說出相應的名字)
(通過機器人帶來八寶箱并慢慢打開,借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ǘ┨剿餍轮
1、說一說
通過機器人帶來的一組生活中常用的物品,先讓學生說說這是什么物品,然后通過淘氣和笑笑的對話,引導學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進行分類,突出按照“不同形狀進行分類”的要求。
淘氣:圖中有……
笑笑:我把方方正正的物品放在一起。
2、認識長方體
我們已經(jīng)把機器人帶來的物品按不同的形狀分類了,下面我們來進一步認識這些物品。
。1)出示長方體圖片,提出問題:它是什么樣子的?
(2)學生活動
讓學生從學具盒里拿出一件形狀一樣的物體,看一看,數(shù)一數(shù)有幾個面,摸一摸每個面看是否一樣大。
(3)學生反饋:有6個面;6個面都是長方形;4個面是長方形,2個面是正方形……(教師板書:長方體)
。4)教師小結長方體特征(課件展示)長方體:長長寬寬的,有6個平平的面,面的大小不一樣,無法自由滾動。
3、認識正方體
。1)出示正方體圖片,提出問題:它是長方體嗎?(學生:不是)師:那它與長方體有什么不同,給它起什么名字呢?
。2)學生分小組討論,教師巡查并用心傾聽,及時引導學生思考并積極發(fā)言。
。3)學生反饋:有6個面;6個面都是正方形;無法滾動。(教師板書:正方體)
。4)教師小結正方體特征(課件展示)正方體:方方正正的,有6個平平的面,6個面一樣大,無法自由滾動。
。5)你怎么區(qū)分長方體和正方體?在你的生活中哪些物品是長方體,哪些物品是正方體?(通過這兩個問題,加深學生對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理解區(qū)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關鍵是:正方體的6個面都是一樣大的。)
4、認識圓柱和球
(1)出示圓柱、球的圖片,提出問題:它們有什么特點?
。2)學生討論并反饋:圓柱有兩個面,是圓形的,有時能滾動;球沒有面,能隨便滾動。(前面學習了長方體和正方體,此時學生的討論更加的激烈了)(教師板書:圓柱球)
。3)教師小結圓柱和球的特征。
圓柱:直直的,上下一樣粗,兩頭圓圓、平平的,豎著不會滾動,橫著放下來能夠滾動。
球:圓圓的,不管怎么放都會滾來滾去,沒有平平的面。
5、知識回放
(1)今天我們一起認識了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我們一起把它們的名字讀一遍。
。2)課件展示四種立體圖形的特征,讓學生拿起手中的學具,一邊摸,一邊讀對應圖形的特征。
(三)玩一玩
1、猜一猜,說一說
教師的袋子里裝著一些立體圖形,通過讓一個學生摸一摸,描述對摸到物體的具體感受,讓另一個學生猜一猜是什么幾何體。
2、滾一滾,玩一玩
讓學生拿起各種幾何體,嘗試滾一滾,讓學生體會物體在運動過程中的特點。
(這兩個活動的目的`是進一步加強對立體圖形的直觀認識,并通過對話與交流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這幾個幾何體之間的不同特點。)
(四)知識應用
1、找朋友
課件展示一些物品和幾何體,讓學生把對應的物品與幾何體連線。(通過此題,建立學生對物品和立體圖形之間的聯(lián)系的認識,鞏固學生對各種立體圖形的認識。)
2、我會填
課件展示一些幾何體,讓學生數(shù)數(shù)各種幾何體各有幾個。(通過此題,鞏固學生對立體圖形特征的掌握情況,加深學生對各種立體圖形的認識。)
3、我是小小藝術家
讓學生利用自己手上的學具,搭自己喜歡的東西,在交流時先說一說搭成的是什么,再說一說是由幾個什么立體圖形搭成的。(通過此題,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各種幾何體的特征,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和想象力。)
4、生活中的朋友
讓學生找找生活的物品,說一說哪些是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再進行交流。(通過此題,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并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ㄎ澹┱n堂總結
在本節(jié)課,你學得開心嗎?你有什么新的收獲?(認識了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和它們的特征。)
課件展示本節(jié)課所學內容。
長方體:長長寬寬的,有6個平平的面,面的大小不一樣,無法自由滾動。
正方體:方方正正的,有6個平平的面,6個面一樣大,無法自由滾動。
圓柱:直直的,上下一樣粗,兩頭圓圓、平平的,豎著不會滾動,橫著放下來能夠滾動。
球:圓圓的,不管怎么放都會滾來滾去,沒有平平的面。
。┳鳂I(yè)布置
1、找找生活中形狀是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物品,與家長或小伙伴說說。
2、利用學具搭自己喜歡的東西,有條件的可以拍成照片,與同學分享。
九、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是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初步認識,這是學生第一次正式接觸幾何體。
為了讓學生直觀地認識這些幾何體的特征,積累觀察幾何體的學習活動經(jīng)驗,我特意設計了讓學生通過對一些常用物體的分類,直觀認識圖形的特點,逐步抽象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基本特征。
設計“知識運用”環(huán)節(jié),是為了加深學生對立體圖形的認識,深入理解立體圖形的特征。
在活動形式上,我設計了“摸一摸、猜一猜、玩一玩、搭一搭”等操作活動,同時鼓勵學生使用生活語言描述他們對這些立體圖形的認識,逐步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這四種幾何體的基本特征。與此同時,強調學生使用自己的語言交流,這些都是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重要活動經(jīng)驗,也是以后逐步抽象出立體圖形特征的認知基礎。
圖形的認識教學設計 11
【設計理念】
新課程標準要求課堂要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但是一年級的小學生年齡還小,知識面窄,生活經(jīng)驗不足,構成了概念教學中的障礙。作為教師,應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入手,充分運用實物、教具、圖表等直掛教具,以及動手操作等直觀手段,幫助學生獲得正確、完整、豐富的表象,把純粹的數(shù)學知識同生活實際聯(lián)系起來,這樣就有利于抽象的數(shù)學概念具體化、形象化,便于學生的理解。同時,也能激發(fā)學生的思維和探求新知的欲望。
【教學內容】
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一年級(下冊)第16~18頁。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在操作活動中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圓形,體會“面在體上”。
。2)通過觀察操作、合作和交流等活動,只管地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和圓,知道這些平面圖形的名稱,并嫩個識別這些圖形。
過程與方法:通過摸一摸、畫一畫、找一找,提高動手操作能力,化形象為抽象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在學習活動中積累對數(shù)學的興趣,增強與同學交往、合作的意識。
【教學重點】
初步直觀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和圓,并能識別這些圖形。
【教學難點】
體會“體”與“面”的關系,知道面來自于體。
【教學準備】
老師:多媒體課件,牙膏盒一個,魔方一個,水彩筆筆筒一個(圓柱形的),長方形卡片、正方形卡片、圓形卡片各一張,磁鐵。
學生:一盒積木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識,導入新課
多媒體出示我們經(jīng)常用到的生活用品或玩具。提問:你們都用過這些東西嗎?他們的形狀屬于我們上學期學過的哪些圖形朋友?
老師出示實物(牙膏盒、魔方、水彩筆筆筒)。請同學分別來說一說。(長方體、正方體、圓柱)
談話:同學們都帶來了一些積木。請拿出相應的物體,向大家介紹介紹它的名稱,好嗎?
這三位好朋友呀看到我們的小朋友這么熱情,所以又給我們帶來了幾個新的圖形朋友。
出示長方形、正方形、圓等圖形,提問:你們認識嗎?(學生口答后,把圖形卡片貼在黑板上)
揭題: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和圓。(板書課題:認識圖形)
二,操作領悟,探究新知
1、摸一摸。
談話:剛剛我說今天的這些朋友是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它們帶來的,可它們到底藏在哪里呢?請你們仔細看一看、摸一摸手中的積木,看誰先發(fā)現(xiàn)其中的奧妙。學生在幾何體上找圖形,教師巡視。組織交流時,注意讓學生說一說摸這些物體面的感覺。
2、畫一畫
談話:剛才我們分別從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的'面上找到了長方形、正方形和圓。如果它們能從物體上走下來跟大家見見面,那該有多好啊!你們有什么好辦法嗎?請小朋友在小組內商量商量。
學生可能想到下面的方法:
①把這些圖形從紙盒上剪下來;
、诎堰@些圖形描下來(先讓學生說一說怎樣描,再示范)
談話:小朋友想的辦法都很好,下面就請小朋友像老師那樣把這些圖形畫下來。()
學生活動,教師參與學生的活動,并對個別有困難的學生進行個別輔導。
先在小組里說一說自己是怎樣做的,再組織全班交流。
3、找一找
談話:其實我們生活的周圍就有很多這樣的朋友,只是我們平時沒注意罷了,F(xiàn)在請同學們找一找,哪些物體的表面是長方形的,哪些物體的表面是正方形的,哪些物體的表面是圓形的。
先讓學生在小組內說一說,再組織全班交流。
談話:多媒體出示課本第17頁的“試一試”,你們能說一說哪些物體的形狀是長方形、正方形或圓形的嗎?
三:操作練習,鞏固新知
談話:剛才我們通過自己的活動初步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和圓,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動手創(chuàng)造這些圖形,好嗎?
1、圍一圍“想想做做”第1題。
學生獨立完成練習,并組織反饋。
提問:你是怎樣圍的,怎樣想的?
追問:能在釘子板上圍出一個圓嗎?(幫助學生體會圓的邊是彎曲的,在釘子板上圍不出圓)
2、畫一畫“想想做做”第2題。
學生在書上獨立完成,并用實物投影展示學生畫出的圖形。
3、涂一涂“想想做做”第3題。
提問:你能用三種顏色分別涂下面的長方形、正方形和圓嗎?請小朋友們按要求涂上顏色,并數(shù)出每種圖形各有幾個。
學生在小組內完成涂色,并填表。
組織全班交流。
4、游戲。
談話: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和圓,下面我們一起來做個游戲,好不好?
隨著音樂的節(jié)奏,學生拿出課前準備好的圖形,把它們分別放入相應的盒子里。
四:全課總結,拓展延伸
提問:這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哪些圖形朋友?你們對它們熟悉了嗎?(先讓學生總結,然后教師歸納)老師希望我們能在數(shù)學課上結識有越來越多的朋友,一起快快樂樂學習長大好不好?
五:板書設計
認識圖形
長方體正方體圓柱
長方形正方形圓
圖形的認識教學設計 12
課前準備:
帶來一些長方體、正方體、圓拄、球,臉盆。分學習小組。
課件激趣引入:
今天老師帶來一個機器人朋友和大家一起學習。機器人說話。
一、分一分。
師:請你把桌面上的物體分一分類?
師:你是怎么分的?
師:把形狀相同的放在一起。這些是長方體,這些是正方體,這些是圓柱,這些是球。
師:老師拿出一種物體,請快速說出它的名稱。
師:小組互相說一說。
師:我現(xiàn)在有這些物體的大照片,請給它們找找正確的.位置。
生:生把照片貼在名稱下面。
二|說一說
師: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它們了,你們想跟它們交朋友嗎?請選一種你喜歡的物體摸一摸,說一說它長什么樣子。
請學生介紹。
生:長方體
生:正方體它6個面都是一樣的。有尖尖的角,六個面都是正方形。
生:它說它的好朋友可以站,可以滾。
生:球圓圓的,會滾。
在小組里說一說你的好朋友是什么樣子的。
三、拿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分別放在乒乓球上在小組里走一圈。
師:剛才在活動中,你有什么感覺?
生:我運球時,很緊張。
師:為什么緊張?
師:這些物體誰最調皮。
小結:這些物體當有一面平平的時候就不會跑了。
四、運水。
抱不動水,可以滾過來。
五、練一練。
1、數(shù)物體。(課件出示)
2、摸一摸,猜一猜。
老師摸,告訴學生長什么樣子,猜物體。
按要求摸。比如說球。學生摸出球。
小組活動。把物體裝進袋子里。讓小組同學玩一玩。
音樂提醒小朋友安靜。觀看圖片找物體。
同學們你們剛才表現(xiàn)得非常棒。我這里有一些圖片,請找找有沒有今天學的物體。
生:長方體,球,正方體,圓柱。
六、總結。
在我們生活中,這些物體很多,學了這節(jié)課有什么收獲?
生:
生:
我們剛才認識了這些物體,如果把它們放在一起就能變成一幅美麗的物體。你們能做到嗎?能。小組合作擺一擺,開始。
圖形的認識教學設計 13
教學目標
。ǎ保┩ㄟ^觀察、操作活動,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知道它們的名稱,能辯認這幾種形狀的物體。
。ǎ玻┩ㄟ^動手操作、觀察等活動,體會物體的特征。
(3)發(fā)展學生初步的觀察、想像、猜測的能力,通過一系列活動,激發(fā)學生探索新知和學好數(shù)學的欲望。
教學過程:課前談話今天有許多老師來看小朋友,你們感到高興嗎?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
師:老師也給每個小組的小朋友們帶來了禮物,打開看看是什么?
誰來介紹一下。
二、分一分。
。、桌上這么多的禮物,有大有小,有方有圓,有的在桌上一動不動,有的很頑皮,老是滾來滾去,我們能不能把它們分分類,找找朋友?
。、小組討論,你想怎樣給它們分類?
3、各小組匯報得各種分類的方法。
學生可能有:(1)按照大小來分,大的一類、小的一類。
。ǎ玻﹥深悺R活惸軡L動的,一類不能滾動的。
。ǎ常┌醋饔脕矸郑苎b東西的,不能裝東西的。
。ǎ矗┌葱螤罘,長的一類,方的一類,球狀的一類,筒狀的分一類。
……
。ń處煾鶕(jù)學生分類的方法,及時進行肯定與鼓勵。)
三、認一認。
1、按形狀分類。
小朋友,今天我們就按形狀來給這些物體分分類,小組合作來分一分。
。、匯報分類結果。
你們是怎樣的分,為什么這樣分?
。▽W生可能把長方體和正方體分成一類,也有可能分成兩類。師肯定兩種方法都可以,讓這兩種分法的小朋友說說為什么這樣分后,再引導分成一類的小朋友看看還能不能再分?)
。、看一看、摸一摸、說一說。
。、剛才小朋友們把這些物體按形狀的不同分成了四類,分得又快又好,真了不起!現(xiàn)在,請聽要求,小朋友像老師一樣,拿出一個物體,先仔細地看一看,它長什么樣,接著用手摸一摸,有什么感覺?還可以玩一玩,想好了說給同學聽一聽。
b、學生用自已的語言說說各種物體的形狀特征。
學生可能有:這些物體都是圓圓的,摸上去光光的,沒有角的,就像一個球。
長長的,有點方的摸起來平平的。
四四方方的,摸起來平平的,
有點長,有點胖,摸起來滑滑的,兩頭都是圓的等。
4、想一想。
給每一類物體取個名字。學生說說,根據(jù)學生取名情況,逐一出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名稱。
。、看誰拿得快。
現(xiàn)在,我們來玩一個游戲,比一比,誰的反應最快。
。痢⒗蠋熣f名稱,小朋友在桌上拿出相應的物體,把它舉起來。
。、小朋友的反應可真快!現(xiàn)在我們變換過來,我拿出一種物體,請你們說名稱好嗎?
。、出示這些立體圖形的模型。
小朋友表現(xiàn)真棒,這么快就能認出這些物體的形狀了,F(xiàn)在請你們來,猜猜是什么形狀的?
師在講臺桌下摸模型,并說出特征。
。ǎ保┧乃姆椒降,有平平的`面(2)長長方方的,也有平平的面。
。ǎ常﹫A溜溜的,光光的,滑滑的(4)直直的,上下一樣粗細,兩頭圓圓的,平平的。
四、舉例。
。、在我們生活中,圓柱體到處可見,看一看我們的周圍,有哪些物體的形狀是圓柱?
。、小朋友觀察得真細致,哪形狀是長方體和正方體的,你在生活中看見哪些物體?
。承〗Y:在我們的身邊,到處可以看見這些形狀的物體。
五、鞏固。
。、游戲“看誰摸得準”。
。、我們一(1)班的小朋友真了不起,找到了這么多的物體。下面我們來做個游戲。請這一組的兩個小朋友閉上眼睛。一個小朋友說出物體形狀,另一個小朋友當評委,看看他們摸對了嗎?
。狻⑵渌〗M的小朋友,也想玩吧!趕緊照他們的樣兒,玩一玩吧!
。病⒄。
。、認識圖形。
。帷 剛才,大家表現(xiàn)都非常出色,不但能看,而且不看也能摸對物體。哪你知道畫在紙上的會是什么樣的呢?
出示立體圖形,學生說出形狀。貼在黑板上。
。、出示課件說出是什么形狀的?
。、“分分”、“數(shù)數(shù)”。
師:我們一年級有個小朋友特別的聰明,用你們剛才玩的物體搭了一個模型,是什么呢?(屏幕同步出示)這只小狗是由什么圖形拼成的?(課件顯示它的解體)問:一共用了幾個物體?每個形狀的物體又用了幾個呢?
。怠⒄乙徽。
在我們的身邊,有許多的物體是這些形狀的物體拼成的。現(xiàn)在老師先要帶小朋友到我們的校園里去找一找,看誰能找到數(shù)學知識?我們再到大街上去找一找,看看又能發(fā)現(xiàn)什么?生活中,你還見到過這些圖形組成的物體嗎?
。丁⒛笠荒。
今天,我們認識了這么多的物體,小朋友們想親手制作一個嗎?
請你拿出手中的橡皮泥,捏一個你最喜歡的物體吧!
六、小結
圖形的認識教學設計 14
教學內容:
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shù)學(試用)第一冊。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形的形狀和名稱。
2、通過數(shù)一數(shù)、比一比、量一量、折一折等實際操作活動,使學生初步掌握上述圖形的特征,能辨認和區(qū)別這幾種圖形。
3、通過小組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能力和自主探究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實際操作活動,區(qū)分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形。
教學準備:
教具:課件、各種圖形的紙片若干。
學具:小棒、各種圖形的紙片若干、練習紙一張。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今天,老師請來了四位小客人。(多媒體出示,毛巾、手帕、三角板、光盤伴著輕快的音樂手拉手走出來。)小朋友,你們認識它們嗎?你們知道它們的形狀嗎?學生回答后,多媒體從上述實物中抽象出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形。然后導入新課。
(意圖:新穎有趣的新課導入,旨在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進入課堂,達到引人入勝的效果。)
二、操作探究,主動參與發(fā)現(xiàn)。
(一)找圖形。
小朋友,你知道老師在你的信封里都裝了些什么?找出來一一告訴你的同桌。
。ǘ)給圖形分類。
小朋友,你能給這些圖形(如圖1)分一分類嗎?想一想可以怎樣分?為什么這樣分?(同桌同學討論后再分。)
(意圖:讓學生對圖形進行分類,這實際上是以圖形為載體,對兒童進行一次邏輯訓練,達到啟迪思維的目的。同時,教師也可以從中了解學生原有的知識領域。)
學生匯報交流分類情況。(分類情況如圖2。發(fā)現(xiàn)按第三類分法的學生人數(shù)最多,接著順著學生的思路進行教學。)
(三)自主探究。
1。為什么把長方形和正方形分在一起?它們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學生回答后,讓他們通過數(shù)一數(shù)、折一折、量一量等方法,同桌同學一起驗證和發(fā)現(xiàn)它們的特點,然后反饋交流。
(長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條邊、四個角;長方形對折還是一個長方形,正方形對折再對折變成四個小正方形,斜對折變成兩個三角形等。)
小朋友,你能把剛才研究的圖形用小棒擺出來嗎?請試一試。
2。小朋友,接下去你想研究什么圖形。(如三角形。)
(1)拿出三角形,觀察它有什么特點(運用前面的方法同桌同學進行合作探究),然后反饋交流。
(2)請小朋友用小棒把三角形的形狀擺出來。
(3)老師也擺了一個三角形,你們有意見嗎?(多媒體出示:)誰能幫助老師把它擺好。
3。接下去你還想研究什么圖形。(如圓形。)
(1)拿出圓形,觀察思考它有什么特點,同桌同學一起合作探究,然后反饋交流。
(圓形沒有角、任意對折都變成兩個一樣大的半圓、任意一條對折線都一樣長等。)
(2)如果學生把圓形和球混淆的話,則拿出圓和乒乓球進行比較。
4。舉例。
讓小朋友各舉例說明日常生活中哪些物體的面是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形。
(意圖:順著學生的思路進行教學,力求創(chuàng)設寬松的環(huán)境,始終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合作交流來學習。這樣學生對圖形的理解就更透徹了。舉例則是為了讓學生找出這些圖形在生活中的原型,讓它再現(xiàn)于課堂,把數(shù)學與生活聯(lián)系起來。)
三、利用新知,解決實際問題。
1。找出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形。(出示圖3,請學生手舉相應的圖形來表示。)
2。數(shù)圖形(出示圖4)。
3。拼圖形。
(1)(出示圖5)用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形不但可以拼出美麗的魚,還可以拼出其他美麗的圖案。你想試一試嗎?
(2)拿出各種圖形的學具若干個,進行自由拼圖。然后反饋交流,說一說你拼的是什么圖案,它是由哪些基本圖形拼成的,各有幾個。
(3)結合拼圖進行課堂小結。
(意圖:鞏固練習,立足基礎,力求變化,適當發(fā)展。按辨圖形、數(shù)圖形、拼圖形三個層次安排,使學生在創(chuàng)造性練習中內化新知,培養(yǎng)空間觀念、想像能力及創(chuàng)新意識,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學有所得,都能體會成功的喜悅。)
專家評析
葉建娥老師編寫的的教學設計,目標明確,結構合理,層次清楚,重視基礎,注重創(chuàng)造。它有以下幾個特點:
1。教學目標全面、合理、恰當。
教育部頒布的《國家數(shù)學課程標準(實驗稿)》(以下簡稱《標準》)中,把數(shù)學教學的目標分為四個領域。葉老師在教學設計中所闡述的教學目標,基本上體現(xiàn)了《標準》的精神,既有知識與技能的要求,又有數(shù)學思考、問題解決和情感與態(tài)度的要求;既重視了結論性的目標,又注重了過程性的目標。
2。注重創(chuàng)設情境。
葉老師在導入新課時,充分運用多媒體,用擬人化的手法創(chuàng)設了一個有利于學生學習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的情境,這樣的情境創(chuàng)設符合低年級學生的認知特征。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多媒體電腦演示,從實物中抽象出相應的幾何圖形,能使學生感受到從具體到抽象的過程,能使學生體會到數(shù)學就在身邊!稑藴省分惺謴娬{: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要重視創(chuàng)設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情境。葉老師的這個設計體現(xiàn)了《標準》的理念。
3。重視動手操作。
本設計在導入新課后,就讓學生“操作探究,主動參與發(fā)現(xiàn)”,這個環(huán)節(jié)包括下述兩步:(1)教師在學生初步感知的基礎上,進行操作、分類。這有利于學生正確識別圖形。(2)讓學生通過數(shù)、折、量等具體操作活動,研究長方形、正方形這兩種圖形的特征。這樣的'教學過程是一個學生經(jīng)歷和體驗的過程,它有利于學生初步形成長方形和正方形的概念,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重視學生在學習數(shù)學過程當中的動手操作正是《標準》中十分強調的數(shù)學教學觀念。
4。關注學生差異。
葉老師在教學設計中,當學生研究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后,就讓學生自己選擇要進一步研究的內容,這樣的教學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照顧到學生的差異。在課的最后一部分“利用新知,解決實際問題”這個環(huán)節(jié)中,不僅練習的形式多樣,注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落實和空間觀念的培養(yǎng),而且教師設計的問題具有層次性,這樣的教學突出了因材施教,關注了學生的差異,較好的體現(xiàn)了《標準》中“不同的人在數(shù)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這一大眾數(shù)學的思想。
圖形的認識教學設計 15
教學目的:
1、引導學生看一看、認一認各種圖形標志的不同含義,使學生了解圖形標志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所起的不同作用。
2、引導學生欣賞圖形標志,使學生了解具有直觀、簡明、易懂、易記的特征。
教學重難點:讀懂并理解圖形標志的含義。
教具學具準備:
教師:收集各種圖形標志的圖片資料,拍攝學生熟悉的.商店、圖書館、博物館、電影院、車站等處的圖形標志,供學生識別和欣賞用。
學生:收集一些圖形標志的圖片資料,供上課時討論、欣賞用。
教學過程:
一、引導階段
1、小朋友們,我們今天要認識一些新朋友,它們會教會我們在一些公共場合里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呢,下面請大家跟著老師,一起來迎接它們。載示一些簡單的圖形,詢問學生它的意思是什么?2、小組討論,匯報結果。
同學們,它們在公共場合中它就有了特殊的含義,這樣的圖形我們稱它為圖形標志。
導出課題:認識圖形標志(板書課題)
二、加深學生的認識,討論課本上圖形標志的意思。
1、在我們的書上,有很多很多各種各樣的圖形標志,你們知道它們都是表示些什么意思嗎?
2、看圖小組討論,比一比,哪一組說出的各種圖形標志的意思,最準確,數(shù)目最多,并告訴大家你們都在什么地方看到過它們?
三、學生匯報自己收集到的圖形標志
對課本中的圖形標志進行補充說明。通過小組評比的方法,對圖形標志進一步的了解。
1、圖形標志包含好多方面,現(xiàn)在請小朋友們來介紹自己在課前去找尋的圖形標志好朋友,告訴大家,你是從什么地方找到它的,這個標志出現(xiàn)的時候,我們應該做些什么,不能做什么?2、學生上臺匯報自己找到的圖形標志,其它小朋友補充說明。
四、課后拓展
1、留意生活中的各種圖形標志,想一想,這些圖形標志的作用。
2、用繪畫、拼貼等方法設計一個圖形標志。
【圖形的認識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認識立體圖形》教學設計05-02
認識平面圖形的教學設計范文大全08-05
《認識圖形》教學設計(通用15篇)05-07
認識物體和圖形教案教學設計(精選12篇)04-12
《探索圖形》教學設計01-07
空間與圖形教學設計12-09
組合圖形的面積教學設計11-12
認識教學設計04-04
《圓的認識》教學設計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