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初一歷史第一單元練習題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中,我們都離不開練習題,做習題有助于提高我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那么問題來了,一份好的習題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初一歷史第一單元練習題,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初一歷史第一單元練習題 篇1
一、單項選擇
1、據考古報道,安徽發(fā)現的繁昌人距今有180萬年,這樣,中國人類的歷史又向前推進了
A、10萬年B、20萬年C、100萬年D、120萬年
2、2009年是世界生物科學巨著《物種起源》發(fā)表150周年,也是該作品作者達爾文逝世200周年。他在書中提出人類史由古猿進化而來的觀點。在人類漫長的從猿到人的進化過程中,起決定作用的是A、語言B、直立行走C、勞動D、自然環(huán)境
3、下列有關我國境內遠古人類及其生活情況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元謀人是目前已確定的我國境內的最早人類B、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
C、山頂洞人已懂得人工取火D、遠古人類都過著氏族生活
4、學習了《中華大地的遠古人類》一課后,同學們對北京人過群居生活的主要原因進行了探究,你認為結論正確的的是哪一項
A、為了共同勞動,分享勞動成果B、智力低下
C、喜歡過群居生活D、生活環(huán)境險惡,工具簡陋,只靠個人力量難以生存
5、韓非子在描述遠古社會自然環(huán)境時,寫道:“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獸眾,人民不勝禽獸蟲蛇!币虼耍湃俗钚枰氖
A、學會制作工具B、住在山洞里C、懂得用火驅趕野獸D、過著群居生活
6、2007年3月,央視《探索發(fā)現》欄目播放了專題片《我們的祖先是怎樣生活的》。我們可以通過這部專題片看到的生活場景有哪些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僭\人使用石器勞動②北京人從自然界獲取火種御寒照明
③北京人使用的石器是磨制的④山頂洞人會用骨針縫制衣服,已有愛美之心
7、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比北京人進步表現在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D、①②④
、俜N植農作物,開創(chuàng)原始農耕文化②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③學會建造房屋,過著定居生活④會制作陶器
8、下列關于氏族聚落時代生產生活狀況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A、已經懂得了飼養(yǎng)家禽家畜B、開始從穴居走向定居生活
C、普遍使用磨制石器D、半坡居民能建造干欄式房屋
9、北京奧運會的場館鳥巢、水立方等設計精巧,已經成為建筑史上的杰作。而大約7000年前的我國原始人類建造的房屋也令人驚嘆,看右上圖房屋結構,結合地理環(huán)境因素,說出它是哪一遠古居民的房子A、半坡原始居民B、山頂洞人C、北京人D、河姆渡原始居民
10、考古學家在半坡遺址發(fā)掘出船形彩陶壺。下列表述中與此無關的是
A、當時的制陶技術已十分高超B、當時的人們已掌握了造船技術
C、船已經作為了交通工具D、當時已出現了文字萌芽
11、不符合黃河流域原始農耕時代居民生活實際的'是
A、飼養(yǎng)豬狗家畜B、種植粟等農作物C、住干欄式房屋D、住半地穴式房屋
12、下列現象中,能反映原始農耕時代文化特征的有
、俣ň由睥诮ㄔ旆课茛埏曫B(yǎng)家畜④制造陶器⑤使用打制石器⑥用耒耜耕地
A、①③⑤B、②③④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⑥
13、某電視臺要拍攝右圖中人物歷史紀錄片,如果由你來擔任策劃,下列情節(jié)你最可能保留的是
A、他后來被尊奉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B、它在涿鹿之戰(zhàn)中被蚩尤打敗
C、他去世后將王位禪讓給大禹D、他領導的部落生活在長江下游一帶
14、炎帝和黃帝為爭奪中原地區(qū)而展開大戰(zhàn),地點在
A、涿鹿B、阪泉之野C、牧野D、安陽
15、1958年,考古學家在陜西省寶雞市北首嶺發(fā)掘出船形彩陶壺,說明了當時已經用船作為交通工具,相傳造出車船的是
A、黃帝B、炎帝C、蚩尤D、大禹
16、傳說繼黃帝之后,先后成為黃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聯盟首領的是
A、堯、舜、禹B、舜、堯、禹C、禹、堯、舜D、堯、禹、舜
17、老師讓欣欣做組長。她卻推薦能力比較強,大家都信服的朱娟做組長,同學們感嘆:這是禪讓制的再現啊!關于禪讓制,下列敘述正確的一項是
A、前任部落首領任命B、部落聯盟會議推舉C、全體氏族成員選舉產生D、德高望重的人自由競選
18、大禹治水的方法是
A、堵塞的方法B、疏導的方法C、筑堤堵水和疏通河道相結合D、引水灌溉
19、《禮記》所謂“天下為公,選賢任德”的社會局面,最早出現在
A、山頂洞人時期B、半坡聚落時期C、堯舜禹時期D、黃帝和炎帝時期
20、我知道中華民族的祖先黃帝,主要是依據
A、傳說B、考古C、想象D、推理
二、非選擇題:
21、觀察下列圖片,回答相關問題:
圖一:圖二:
請回答:(1)圖一是哪一個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屋?這種房屋被稱為什么樣式?分析這種建筑方式有什么好處?
(2)圖二是哪一個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屋?假如你有幸到這個原始部落去作客,請你設想一下主人會用什么飯菜招待你?
(3)圖一、二所代表的文化大致處于同一時期,造成這兩種房屋構造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結合所學知識,論述一下人類從居住洞穴到蓋房定居說明了什么問題?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答ACDDCBADDDCDABAABCCA
二、非選擇題:
21、(1)河姆渡原始居民干欄式飼養(yǎng)家畜,通風防潮,防止禽獸蟲蛇侵襲
(2)半坡原始居民主食有粟,副食有魚、肉、蔬菜等
(3)自然環(huán)境的不同造成的,北方干旱少雨,南方潮濕多雨
(4)人類社會的進步;生產力的提高;原始居民過上以農耕為主的定居生活;人類進一步擺脫對自然界的依賴,改善生產環(huán)境(言之有理即可)
[
初一歷史第一單元練習題 篇2
一、選擇題
《呂氏春秋·不二》篇宣稱“聽眾人議以治國,國危無日矣”!肮室粍t治,異則亂。一則安,異則!薄O铝信c材料觀點相符的思想或主張是
A.百家爭鳴,思想自由
B.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C.天人合一,天人感應
D.君權神授,君主專制
漢武帝以前的丞相,多為功臣或功臣子弟;漢武帝之后,丞相中出身于齊魯地區(qū)的人開始增多,昭帝朝四位丞相中的兩位、宣帝朝五位丞相中的三位就來自上述地區(qū)。這反映出漢代
A.君主專制的加強
B.儒學地位的提升
C.中央集權的強化
D.政治中心的轉移
先秦時期,墨家學派與儒家學派并稱“顯學”。秦漢之際,墨家急趨衰微,最終于西漢中期淡出歷史舞臺。墨家學派淡出歷史舞臺的最可能因素是
A.小生產者大規(guī)模減少
B.墨家學派背離了傳統思想
C.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確立
D.因秦始皇焚書而遭到斷絕
《易中天中華史·漢武的帝國》中寫道:“始皇的焚書,武帝的尊儒,動機都一樣!蔽闹械摹皠訖C”主要指
A.統一思想,鞏固中央集權制度
B.唯我獨尊,樹立皇帝的權威
C.消滅異端學說
D.繁榮學術文化
漢代有一典型案例:父親和別人因口角發(fā)生斗毆,對方用刀刺父親,兒子持棍相救,結果誤傷了父親。依據漢律,子傷其父,應論死罪。但最終判決認為,“父子至親”,兒子出于孝心持棍救助,應當無罪免刑。這一判決反映了漢代
A.儒家倫理道德影響司法
B.司法審判標準極度混亂
C.儒學成為唯一司法依據
D.孝治天下儒家獨尊觀念
西漢初統治者認為“刑法不能治人心,法度過密,君主用刑雖重,而民亦無畏刑之心”,漢武帝以儒家經典著作《春秋》義理解釋法律,東漢光武帝劉秀以行德政作為治平天下的主要政策而曾先后七次頒布輕刑和赦罪詔令。這反映出
A.儒家思想成為正統
B.禮法并舉的治國模式形成
C.儒道思想逐漸融合
D.一直奉行刑法的慎刑主義
董仲舒聲稱,他的學說完全由他在《春秋》中所發(fā)現的原理推導出來。他說的許多道理是因襲傳統的:道之具是仁、義、禮和樂。這反映出董仲舒的學說
A.將《春秋》之說發(fā)展至完善
B.是專業(yè)性和雜糅性的結合體
C.迎合儒學傳統和新時代需要
D.對傳統經典的基礎性較凸顯
漢代司法中有“親親得相首匿”原則,指在一定范圍內的親屬之間可以首謀藏匿犯罪而不負刑事責任,或減輕刑事責任,曾有父親藏匿了犯了殺人罪的義子也不治罪的判例。對此問題的正確理解是
A.普遍存在司法權力濫用現象
B.儒家倫理在司法實踐中強化
C.司法過程中法律與道德兼顧
D.儒家經典成為法律基本原則
據李約瑟《中華科學文明史》記載:“(中國古代)統治者殘暴,記載的日食現象就多;統治者開明,日食便很少發(fā)生”。導致中國古代天文記載呈現這一特點的思想是
A.人定勝天
B.天人感應
C.道法自然
D.相生相克
自漢武帝開始使用“建元”年號后,漢代年號大量出現了“元”“始”“初”等字,即所謂“與民更始”就是說從頭重來一次。然而一次一次的“更始”,使上帝的意志也慌忙得不亦樂乎。此年號現象說明漢代
A.確立了“民本”治國原則
B.新儒學影響了政治理念
C.武帝后政治局勢長期動蕩
D.崇尚重農抑商經濟政策
東漢時期,引經注律極為興盛,如叔孫宣、郭令卿、馬融等儒學大師通過釋字求義把儒家思想灌輸到法律之中,使?jié)h律的概念更為準確。這反映了當時
A.法律走向儒家化
B.實行外儒內法的統治方式
C.儒法已合為一家
D.確立儒家思想的正統地位
與李斯比較,董仲舒要高明得多,他以‘六經為指針,尋找到了與地主制經濟、宗法專制君主政體比較相吻合的文化形態(tài)!倍偈妗案呙鳌痹
A.鼓吹“以吏為師”
B.倡導“儒法結合”
C.高舉“崇儒更化”
D.抨擊“無為而治”
二、連線題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孔子曾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倫理觀念,孟子進而提出“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等道德規(guī)范。董仲舒按陽尊陰卑理論,提出君臣、父子、夫婦之間的主從關系,即所謂的“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這三綱。朱熹進一步闡釋“君為臣綱”就是臣下對君主盡心竭力,臣下做好“忠”的角色是天下太平的關鍵;“父為子綱”就是子女對父母的絕對服從,對父母的行孝延伸出弟對兄的“悌”,孝悌是子、弟的責任和使命!胺驗槠蘧V”的關鍵是“節(jié)”,它用于規(guī)范夫妻構成的家庭式人倫關系,正所謂“餓死事小,失節(jié)事大”,極力貶斥夫喪改嫁的做法!叭V”是“天理”在人倫道德中的.表現。
——據徐廣東《三綱五常的形成和確立》等整編
根據材料一,簡述中國古代“三綱”之說的發(fā)展歷程。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后代的人們,由其現實的利益和要求出發(fā),各取所需,或夸揚其(孔子)保守的方面,或強調其合理的因素,來重新解說、建造和評價他們,以服務于當時階級的、時代的需要。于是,有董仲舒的孔子,有朱熹的孔子……。
——選自李澤厚《中國古代思想史論》
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孔子思想“保守方面”的主要表現。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董仲舒的孔子”和“朱熹的孔子”在加強君主專制措施方面的思想有何不同?
中國古代各家對教育有著不同的主張。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三在董仲舒看來,老天生民有善質而未能善,于是就設立君王以使民善之。因為民性不善,才有立王的必要。民得之于天的未善的性,要接受君王的教化才能變善,君王的天職就是通過教化使民性成善。
——摘編自曹影《“性三品”:董仲舒社會教化的理論根據》
請回答:
據材料三指出董仲舒的基本主張及理由。為此,漢朝統治者采取了什么措施?綜合以上材料,指出古代中國教育的特點。
儒學在傳承與創(chuàng)新中不斷發(fā)展。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二(董仲舒)把孟子的性善論與荀子的性惡論裝進陰陽的框架,加上一個最高的主宰“天”,成為一種神秘的天人感應論。他所強調的不是從道德倫理意義上探討人格的完善,而是著重論證君臣父子、夫妻之間“三綱”論之不可移位……但在政治學領域,他的大一統思想卻有利于國家的鞏固,而且適應于歷史發(fā)展的潮流。
——張豈之《儒學思想的歷史演變及其特點》
請回答:
根據材料二,概括董仲舒思想的主要特點及其政治影響。
古代儒學家一直關注自然現象與人類社會的關系,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二陛下發(fā)德音,下明詔,求天命與情性,皆非愚臣之所能及也。臣謹案《春秋》之中,視前世已行之事,以觀天人相與之際,甚可畏也。國家將有失道之敗,而天乃先出災害以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異以警懼之,尚不知變,而傷敗乃至。以此見天心之仁愛人君而欲止其亂也。自非大亡道之世者,天盡欲扶持而全安之,事在強勉而已矣。
——董仲舒《天人三策》
請回答:
據材料二,歸納董仲舒的思想主張及其目的,并辯證認識董仲舒與荀子思想的關系。
初一歷史第一單元練習題 篇3
一、單選題
中國歷代王朝重視土地問題,北魏、隋、唐都曾推行均田制,宋、明等朝都有高級官員主張恢復井田制。這些措施與設想的目的是
A、 保護小農生產,抑制商業(yè)發(fā)展
B、 抑制土地兼并,穩(wěn)定社會秩序
C、 確立土地私有,保護地主田產
D、 恢復周禮古制,實現儒家理想
封建統治者認為“農為天下之本,而工賈皆其末也”,也認為“黃金珠玉,饑不可食,寒不可衣……皆莫如被服”。下列政策和措施與上述言論所反映的指導思想的相沖突的是
A、 商人出不得乘車馬,入不得住豪宅
B、 商人及其子嗣不得入仕為官
C、 鹽鐵官營
D、 工商立國
有學者指出,明清時期的一些江南市鎮(zhèn),出現了土地所有權分散化的趨勢,地主所有土地占全部耕地的30%左右,富農、中農、貧農所有土地占全部耕地的70%左右。這種現象反映了當時江南一些地方
A、 財富觀念發(fā)生了變化
B、 政府抑制兼并的措施得力
C、 小農經濟發(fā)展較快
D、 有很強的均貧富觀念
清代舊例:“凡內地商人赴外洋者,必戚里具結狀,限往返期,逾限者連坐。……過三年不歸者,不聽回籍。”這體現了清朝的政策是
A、工商食官 B、鼓勵貿易
C、重農抑商 D、閉關鎖國
近年來,土地流轉成為熱門話題,土地制度是古代主要制度。漢代以后,“地券或地契是買賣雙方私人之間所立的文契。此外還有政府官方發(fā)給天地所有人的產權證明文件!闭f明
A、 體現了“耕者有其田”
B、 土地買賣相當頻繁
C、 土地所有權登記制度的出現
D、 土地所有權完全由國家控制
《史記·貨殖列傳》中指出,對于農、工、商、虞(從事山林水澤行業(yè)的人),政府應“善者因之,其次利導之,其次教誨之,其次整齊之,最下者與之爭。……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材料表明司馬遷
A、 認為政府應平等對待農工商虞
B、 主張運用法律手段來限制商業(yè)行為
C、 主張國家應該對經濟適度干預
D、 肯定了追求財富是人類的自然本性
“帝王們也是‘經濟人’,也要追求效用最大化,他們的政策‘選擇’也受到客觀條件的制約。社會結構和政治經濟制度,都是‘經濟人’在特定資源環(huán)境下‘理性選擇’的結果!毕铝姓f法,可以支持這一觀點的是
A、“重農抑商”政策實現了中國古代經濟結構的優(yōu)化
B、“重農抑商”政策始終是中國古代的最為明智選擇
C、“重農抑商”政策貫穿于整部中國古代經濟發(fā)展史
D、“重農抑商”是中國古代維護農耕文明的必然選擇
郭沫若在《奴隸制時代·中國古代史的分期問題》中認為:《春秋》中在魯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有“初稅畝”的記載,雖然僅僅三個字,卻含有極其重大的社會變革的歷史意義。這里所說的“重大的社會變革的歷史意義”主要是指
A、 承認了私人對土地的所有權
B、 以法律形式確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C、 土地國有制度不斷完善
D、 井田制在歷史上完全消失
紀錄片《走向海洋》中說,朱元璋堅信“農桑”才是“治國、平天下”的根本,他屢次宣布“通番禁令”,實行閉關鎖國的海禁政策。這說明
A、明初海禁令受西方入侵的影響
B、中華儒學與海洋文明密切相聯
C、海禁令主要是內憂外患的產物
D、經濟模式與政治決擇密不可分
明清時期山西外出經商者眾多,達到“挾輕資牽車四方者,則十室九空”的地步,但是依舊“壯者服賈,老者歸田”。這主要說明
A、 商品經濟占據主導
B、 重商主義觀念盛行
C、 重本抑末觀念仍影響深遠
D、 社會逐利風氣不斷增長
歐陽修指出:今大率一戶之田及百頃者,養(yǎng)客數十家;其間用主牛而出己力者、用己牛而事主田以分利者,不過十余戶,其余皆出產租而僑居者曰浮客。這表明北宋時期
A、 封建租佃關系比較發(fā)達
B、 佃戶源于破產的自耕農
C、 佃戶之間產生協作關系
D、 勞動力商品化程度提高
“重農抑商政策是否阻礙了經濟的發(fā)展,從短期看,應該如此。由于重農抑商,資本積累速度會放慢。但是,從長期看,則恰好相反。資本積累周期越長,積累規(guī)模將變得更加巨大。經濟史料支持這種邏輯分析!睂@段材料的理解正確的是
A、重農抑商政策沒有阻礙經濟的發(fā)展
B、重農抑商政策阻礙了經濟的發(fā)展
C、對于重農抑商政策應該客觀地分析
D、從經濟史發(fā)展的角度應該肯定重農抑商政策
二、非選擇題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秦朝統治者實行“上本除末”的.政策,正式把商人及商業(yè)活動貶為末等之民和末業(yè)。秦在商鞅變法之后,國家為了加強對商人的監(jiān)管,將城市商人戶口進行專項登記,列入“市籍”,以區(qū)別一般編戶齊民的“戶籍”。秦朝多次將六國的大手工業(yè)主遷徙到邊遠地區(qū)。
之所以采取這樣的政策,目的在于徹底摧毀六國的經濟勢力,使反抗者失去經濟基礎。同時將許多私營工商業(yè)主遷徙到秦朝統治地區(qū)成陽、巴蜀一帶,允許他們繼續(xù)經營手工業(yè),也有加強秦朝統治的目的。這與摧毀六國經濟勢力并不矛盾。另外,商人被抑制還表現在徭役征發(fā)上!四康囊苍谟诖輾Я鶉慕洕鷦萘。由于秦朝短祚,富商們只是受到暫時的壓制,很快隨著秦王朝的滅亡迅速復興。
材料二漢武帝時,通過行政干預和經濟剝奪來削弱高貲、富商大賈的勢力,使抑商政策達到極端:實行鹽鐵酒專賣,迫使大商賈退出商業(yè)活動的主要陣地,起到了壓制商人的目的……改幣制,也在于打擊“不佐國家之急”的商人;均輸、平準的實行更是以官辦販運貨易排除由政府壟斷物價,而征收財產稅及算緡、告緡幾乎使全國所有富商大賈陷于破產。同時朝廷任用商賈子弟東郭成陽、孔僅、桑弘羊等,相繼“以貲”入朝為官,就是利用其固有經驗,從商賈發(fā)財致富的經濟活動中獲取財政收入,以支持對外用兵。雖然國家出臺了許多與民爭利的措施,但到昭帝時,文學言:“今郡國有鹽鐵酒榷均輸,與民爭利。散敦厚之樸,成貪鄙之化。是以百姓就本者寡,趨末者眾!
——以上材料均摘編自王惠茗《論秦漢時期的抑商政策與商人社會地位的變化》
。1)根據材料一、二,分別指出秦、漢兩朝抑商的手段及其目的。
。2)根據材料一、二,指出秦、漢實施抑商政策的結果。
【初一歷史第一單元練習題】相關文章:
高中歷史單元精練習題及答案11-22
歷史第一單元知識點總結08-26
初一英語第二單元練習題及答案02-01
初一第一單元的作文(精選48篇)02-02
初一英語第一單元教案10-01
七年級下冊歷史第三單元練習題精選11-25
高一歷史第一單元知識點總結09-13
初一第一單元作文(通用28篇)09-05
人教版初一上冊歷史第四單元試題及答案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