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乱码_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大片_最新国产免费Av网址_国产精品3级片

名言大全 百文網(wǎng)手機(jī)站

孟子的名言

時(shí)間:2022-12-23 16:21:28 名言大全 我要投稿

孟子的名言(通用15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xué)習(xí)、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一些使用較為普遍的名言吧,名言易于留傳,是濃縮的精華。什么樣的名言才經(jīng)典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孟子的名言,歡迎大家分享。

孟子的名言(通用15篇)

孟子的名言1

  1)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2)其進(jìn)銳者,其退速。

  3)人之患,在好為人師。

  4)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5)雞鳴而起,孳孳為善者,舜之徒也;雞鳴而起,孳孳為利者,跖之徒也。欲知舜與跖之分,無他,利與善之間也。

  6)尊賢使能,俊杰在位,則天下之士皆悅而愿立于其朝矣。

  7)恭者不侮人,儉者不奪人。

  8)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9)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為也。

  10)人之相識(shí),貴在相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

  11)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廟;士庶人不仁,不保四體。

  12)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

  13)我知言,我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

  14)賢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15)君仁,莫不仁;君義,莫不義;君正,莫不正。

  16)盡信書,不如無書。

  17)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18)廄有肥馬,民有饑色,野有餓莩,此率獸而食人也。

  19)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

  20)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涂有餓莩而不知發(fā)。

  21)魚和熊掌不可得兼。

  22)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23)人之易其言也,無責(zé)耳矣。

  24)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在,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25)求則得之,舍則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無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26)萬乘之國,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國,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27)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28)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心,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dòng)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9)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國家’。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30)賢者在位,能者在職。

  31)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后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32)養(yǎng)心莫善于寡欲。

  33)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

  3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35)人皆可以為堯舜。

  36)仁言不如仁聲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愛之。善政得民財(cái),善教得民心。

  37)人有不為也,而后可以有為。

  38)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39)天時(shí)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40)尊賢使能,后杰在位。

  41)窮則獨(dú)善其身,達(dá)則兼善天下。

  42)不挾長,不挾貴,不挾兄弟而友。

  43)形色,天性也;惟圣人然后可以踐形。

  44)仁則榮,不仁則辱。

  45)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46)權(quán)、然后知輕重;度、然后知長短。

  47)獸相食,且人惡之,為民父母,行政不免於率獸而食人,惡在其為民父母也。

  48)禍福無不自己求之者。

  49)不以規(guī)矩,不成方圓。

  50)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

  51)殺一無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義也。

  52)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53)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54)不恥不若人,何若人有。

  55)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惡于眾也。

  56)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于民由之,不得志獨(dú)行其道。

  57)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

  58)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59)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孟子的名言2

  1、惡之者眾則危。《荀子正論》

  2、目不能兩視而明,耳不能兩聽而聰。《荀子勸學(xué)》

  3、樂易者常壽長,憂險(xiǎn)者常夭折!盾髯訕s辱》

  4、怠慢忘身,禍災(zāi)乃作!盾髯觿駥W(xué)》

  5、禽獸有知而無義,人有氣、有生、有知,亦且有義,故最為天下貴也。

  6、仁義禮善之于人也,辟之若貨財(cái)粟米之于家也。

  7、贈(zèng)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勸人以言,美于黼黻文章;聽人以言,樂于鐘鼓琴瑟。

  8、積土而為山,乘之而后高,積水而為海,積之而后深。故圣者眾之所積也。

  9、君子崇人之德,揚(yáng)人之美,非諂諛也。

  10、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

  11、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則智明而行無過矣。

  12、贈(zèng)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勸人以言,美于黼黻文章;聽人以言,樂于鐘鼓琴瑟。

  13、君子曰:學(xué)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藍(lán),而青于藍(lán)!盾髯觿駥W(xué)》

  14、知之而不行,雖敦必困!盾髯尤逍А

  15、以善先人者,謂之教。

  16、兵要在乎善附民而已!盾髯幼h兵》

  17、君子之學(xué)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學(xué)也以為禽犢。

  18、禮,所以正身也;師,所以正禮也。

  19、圣可積而致,途之人可以為禹。

  20、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窮,怨天者無志。

  21、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國寶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國器也;治國者敬其寶,愛其器。

  22、人有氣有生有知亦且有義,故最為天下貴也。

  23、玉在山而草木潤,淵生珠而崖不枯!盾髯觿駥W(xué)》

  24、歲不寒,無以知松柏;事不難,無以知君子。

  25、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強(qiáng),得百姓之譽(yù)者榮。

孟子的名言3

  1.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

  2.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在,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3.仲尼不為已甚者。

  4.西子蒙不潔,則人皆掩鼻而過之;雖有惡人,齋戎沐浴,則可以祀上帝。

  5.世俗所謂不孝者五:隋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yǎng),一不孝也;博奕好欲酒,不顧父母之養(yǎng),二不孝也;好貨財(cái),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yǎng),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6.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7.仁,人心也;義,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雞犬放,則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學(xué)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8.拱把之桐梓,人茍欲生之,皆知所以養(yǎng)之者。至于身,而不知所以養(yǎng)之者,豈愛身不若桐梓哉?弗思甚也。

  9.體有貴賤,有大小。無以小害大,無以賤害貴。養(yǎng)其大者為小人,養(yǎng)其大者為大人。

  10.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

  11.饑者甘食,渴者甘飲,是未得飲食之正也,飲渴害之也。豈惟口腹有饑渴之害?人心亦皆有害。人能無以饑渴之害為心害,則不及人不為憂矣。

  12.不挾長,不挾貴,不挾兄弟而友。

  13.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4.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

  15.恭者不侮人,儉者不奪人。

  16.魚和熊掌不可得兼。

  17.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18.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廟;士庶人不仁,不保四體。

  19.不恥不若人,何若人有。

  20.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21.天時(shí)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2.世俗所謂不孝者五:情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yǎng),一不孝也;博棄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yǎng),二不孝也;好貨財(cái),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yǎng),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23.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24.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6.不以規(guī)矩,不成方圓。

  27.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尊親之至,莫大乎以天下養(yǎng)。為天子父,尊之至也;以天下養(yǎng),養(yǎng)之至也。

  28.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在,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29.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30.有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軔而不及泉,猶為棄井也。

  31.仁言不如仁聲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愛之。善政得民財(cái),善教得民心。

  32.人之所不學(xué)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者,及其長也,無不知敬其兄也。親親,仁也;敬長,義也;無他,達(dá)之天下也。

  33.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34.形色,天性也;惟圣人然后可以踐形。

  35.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36.人有不為也,而后可以有為。

  37.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惡。胸中正則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則眸子眊焉。聽其言也,觀其眸子,人焉瘦哉。

  38.體有貴賤,有大小。無以小害大,無以賤害貴。養(yǎng)其大者為小人,養(yǎng)其大者為大人。

  39.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國家’。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40.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為也。

  41.養(yǎng)心莫善于寡欲。

  42.雞鳴而起,孳孳為善者,舜之徒也;雞鳴而起,孳孳為利者,跖之徒也。欲知舜與跖之分,無他,利與善之間也。

  43.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44.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后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45.不恥不若人,何若人有?

  46.行之而不著焉,習(xí)矣而不察焉,終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眾也。

  47.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48.權(quán)、然后知輕重;度、然后知長短。

  49.人之患,在好為人師。

  50.仁則榮,不仁則辱。

  51.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

孟子的名言4

 。ㄒ唬┎蝗识脟,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

 。ǘ├衔崂,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ㄈ┢溥M(jìn)銳者,其退速。

 。ㄋ模(quán),然后知輕重;度,然后知長短。

  (五)不恥不若人,何若人有。

  (六)殺一無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義也。

 。ㄆ撸┪┤收咭嗽诟呶。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惡于眾也。

 。ò耍┍M信書,則不如無書。

 。ň牛⿶廴苏撸撕銗壑;敬人者,人恒敬之。

 。ㄊ┪瀹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ㄊ唬┍M信書則不如無書。

  (十二)不恥不若人,何若人有?

 。ㄊ┎灰晕暮o,不以辭害志;以意逆志,是為得之。

  (十四)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

  (十五)窮則獨(dú)善其身,達(dá)則兼濟(jì)天下。

 。ㄊ┦⌒塘P,薄稅斂,深耕易耨。

 。ㄊ撸┬闹賱t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

  (十八)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

  (十九)賢者而後樂此。不賢者雖有此,不樂也。

 。ǘ┤酥荚诤脼槿藥。

  (二十一)窮不失義,達(dá)不離道。

 。ǘ┳鹳t使能,俊杰在位。

  (二十三)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

 。ǘ模┤柿x禮智,非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ǘ澹┤巳魺o志,與禽獸同類。

 。ǘ┑锰煜掠⒉哦逃。

  (二十七)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

 。ǘ耍(quán)然后知輕重,度然后知長短,物皆然,心為甚。

 。ǘ牛┤酥,在好為人師。

  (三十)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惡于眾也。

 。ㄈ唬┑玫勒叨嘀,失道者寡助。

 。ㄈ╇u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shí),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ㄈ┎坏煤跤H,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

 。ㄈ模┏鲇谄漕,拔乎其萃。

 。ㄈ澹┤擞胁粸橐,而后可以有為。

 。ㄈ┤擞胁粸橐,而后可以有為。

 。ㄈ撸┥趹n患,而死于安樂也。

  (三十八)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

 。ㄈ牛┤酥嘧R(shí),貴在相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

  (四十)我欲托之空言,不如載之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四十一)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以意逆志,是為得之。

 。ㄋ氖┕阎,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ㄋ氖┵t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ㄋ氖模┵t者在位,能者在職。

 。ㄋ氖澹┑锰煜掠⒉哦逃。

  (四十六)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ㄋ氖撸┕峰槭橙耸扯恢獧z,涂有餓莩而不知發(fā)。

 。ㄋ氖耍┟献釉魂笆现友赡苁褂璨挥鲈!旨意合同,若此者眾。

 。ㄋ氖牛┤酥灼溲砸玻瑹o責(zé)耳矣。

  (五十)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

 。ㄎ迨唬┪疑起B(yǎng)吾浩然之氣。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yǎng)而無害,則塞于天地之間。

  (五十二)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五十三)人有不為也,而后可以有為。人要有所不為,才能有所為。

 。ㄎ迨模┪┤收邽槟芤源笫滦,是故湯事葛,文王事昆夷。

 。ㄎ迨澹┟駷橘F,社稷次之,君為輕。

 。ㄎ迨⿴蟹蜀R,民有饑色,野有餓莩,此率獸而食人也。

 。ㄎ迨撸┕胖,得志,澤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見于世。窮則獨(dú)善其身,達(dá)則兼濟(jì)天下。

 。ㄎ迨耍╇m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ㄎ迨牛└F困便獨(dú)善其身,得志便兼善天下。

孟子的名言5

  1、上下交爭利而國危矣

  原典大意:上上下下相互追逐、攫取私利,國家可就危機(jī)四起了。

  反思: 學(xué)校教育的最大失敗在于沒有培養(yǎng)出高尚思想的社會(huì)公民,而是造就了大批汲汲于名利的人。這種狀況的形成,與市場(chǎng)經(jīng)濟(jì)下的`社會(huì)大環(huán)境有關(guān),更與教育者甚至文 化精英階層的“功利”觀念密切相關(guān)。學(xué)校培養(yǎng)的應(yīng)該是品學(xué)兼優(yōu)的人才,而不只是賺錢的機(jī)器。孟子說:“設(shè)為庠序?qū)W校以教之!运悦魅藗愐病!彼选懊魅藗悺弊鳛榻逃滓,真是一針見血。

  2、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原典大意:道德高尚的人,是童心未泯的人。

  反思:今天,許多年輕教師初涉教壇,卻表現(xiàn)出對(duì)兒童的厭惡,所以,體罰、責(zé)罵甚至侮辱學(xué)生的事件屢屢出現(xiàn)。

  3、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原典大意:得到天下優(yōu)秀人才而對(duì)他們進(jìn)行教育。

  反思:孟 夫子的這句教育名言被國人嚴(yán)重誤讀了!在很多人眼里,高分生就是“英才”。于是,從小學(xué)、中學(xué)到大學(xué),重金搶奪高分生成為公開的秘密?杀氖牵煺婊顫姷膬和贿M(jìn)入學(xué)校,便越來越缺乏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漸漸喪失遠(yuǎn)大理想。難怪有人戲謔地說,我們的教育是“得天下英 才而愚昧之”。

  4、賢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原典大意:賢人是自己先弄明白了再去讓別人明白,現(xiàn)在的人卻是自己稀里糊涂便企圖讓人明白。

  反思:要給學(xué)生一碗水,自己得有一桶水,甚至是一條涓涓流淌的小河。可是,目前很多中小學(xué)教師甚至大學(xué)教授無心鉆研業(yè)務(wù),滿足于“參考書就是這樣說的”,或從網(wǎng)上直接下載資料。因而,在課堂上“避難就易”“照本宣科”或者“隨意發(fā)揮”成為常見現(xiàn)象。造成的后果是,謬種流傳,誤人子弟。

  5、天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

  原典大意:上天將要把重大使命降落到某人身上,一定要先使他的意志受到磨練,使他的筋骨受到勞累,使他的身體忍饑挨餓,使他備受窮困之苦,做事總是不能順利。

  反思:當(dāng)代青少年處于一個(gè)物質(zhì)優(yōu)裕的時(shí)代。生活上,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精神世界充斥著淺薄的搞笑娛樂。他們稍遇挫折或不如意的事,便使性子,甚至做出出走、自殺 等極端行為。作為家長,不要對(duì)孩子?jì)缮鷳T養(yǎng),培養(yǎng)其自立節(jié)儉的好習(xí)慣。作為學(xué)校和教師要對(duì)學(xué)生進(jìn)行磨難意識(shí)的教育,適時(shí)組織開展野外生存體驗(yàn)等活動(dòng),提高 其磨難承受力。

  6、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見所畏焉

  原典大意:遠(yuǎn)看他不像一個(gè)君主,接近他也感覺不到帝王應(yīng)有的那種威嚴(yán)。

  反思:教師,尤其是名師,名在學(xué)識(shí)、情操、道德、人格,而非金錢權(quán)位、功名利祿。孟子說“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吾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為人師者若具備了這些高尚的理想人格,校園才會(huì)成為真正的凈土,才會(huì)成為影響學(xué)生的巨大精神力量,繼而優(yōu)化社會(huì)風(fēng)氣。

孟子的名言6

  1、為別人照亮道路的人必須照亮自己。

  2、當(dāng)然,教師必須教書,但尤其應(yīng)該致力于指導(dǎo)。引導(dǎo),多種方式,使學(xué)生能逐漸得到它,立即下老師的教導(dǎo)。

  3、勤奮地給幼苗松土、澆水、捉蟲,施肥的園丁會(huì)迎來春天。

  4、一個(gè)師德高尚的教師,必須因材施教,公平公正地對(duì)待每一個(gè)學(xué)生。

  5、用快樂的音符,鼓舞孩子們的心靈,讓他們擁有一個(gè)真實(shí)、美好、美麗的小世界。

  6、感人的對(duì)話可以治愈孩子的創(chuàng)傷。

  7、谷物越飽滿,頭越低,越有學(xué)問,越謙虛。

  8、一個(gè)對(duì)學(xué)生沒有熱情的老師永遠(yuǎn)不會(huì)成為一個(gè)好老師。但是教師對(duì)學(xué)生的愛是一種有嚴(yán)格要求的愛。

  9、對(duì)師德最簡單的理解就是對(duì)學(xué)生充滿愛。

  10、欣賞他人的優(yōu)點(diǎn),對(duì)待他人的缺點(diǎn),尊重他人的隱私,讓自己的生活快樂起來。

  11、母愛的偉大之處在于它包含了孩子最應(yīng)受譴責(zé)的行為。

  12、教師的工作是教書,不僅是傳授知識(shí),而且是教學(xué)生如何做人。

  13、孩子們可以恭敬,想要飛上藍(lán)天,想要下潛窩,他們的思維往往比我們跳得快得多。

  14、在教育的花園里,鮮花離不開園丁的奉獻(xiàn)之愛;在秋天的果園里,耕耘者的心田澆灌著果實(shí)。

  15、教師是陽光下最特殊的職業(yè),今天的教師師德水平是明天的國民素質(zhì)。

  16、老師之所以偉大,是因?yàn)樗ㄋ┛偸窍淖约,照亮他人?/p>

孟子的名言7

  1、天時(shí)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孫丑)

  2、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盡心上)

  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下)

  4、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孫丑)

  5、窮則獨(dú)善其身,達(dá)則兼濟(jì)天下。(孟子·盡心上)

  6、人有不為也,而后能夠有為。(孟子·離婁下)

  7、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孟子·告子下)

  8、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盡心上)

  9、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

  10、盡信書,不如無書。(孟子·盡心下)

孟子的名言8

  1、待文王而后興者,凡民也。若夫豪杰之士,雖無文王猶興。

  2、尊德樂義,則可以囂囂矣。故士窮子失義,達(dá)不離道。窮不失義,故士得己焉;達(dá)不離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澤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見于世。窮則獨(dú)善其身,達(dá)則兼善天下。

  3、大匠不為拙工改廢繩墨,羿不為拙射變其彀率。君子引而不發(fā),躍如也。中道而立,能者從之。

  4、不以規(guī)矩,不成方圓。

  5、仁言不如仁聲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愛之。善政得民財(cái),善教得民心。

  6、有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軔而不及泉,猶為棄井也。

  7、王子宮室、車馬、衣服多與人同,而王子若彼者,其居使之然也;況居天下之廣居者乎?魯君之宋,呼于垤澤之門。守者曰:‘此非吾君也,何其聲之似我君也?’此無他,居相似也。

  8、是猶或纟?其兄之臂,子謂之姑徐徐云爾,亦教之孝悌而已矣。王子有其母死者,其傅為之請(qǐng)數(shù)月之喪。公孫丑曰:若此者何如也?

  9、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shí),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shí),八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jǐn)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fù)戴于道路矣。

  10、有伊尹之志,則可;無伊尹之志,則篡也。

孟子的名言9

  1、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2、文王之囿方七十里,芻蕘者往焉,雉免者往焉。與民同之,民以為小,不亦宜乎

  3、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

  4、獨(dú)樂樂,與人樂樂,孰樂?

  5、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

  6、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shí),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7、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后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8、孟子退自齊梁,述堯舜之道而著作焉,此大賢擬圣而作者也

  9、不以規(guī)矩,無以成方圓。

  10、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1、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2、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13、今王與百姓同樂,則王矣

  1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15、孟子言凡欲天子之萬乘者,且於其內(nèi)取千乘,而為天子之諸侯;欲諸侯之千乘者,且於其內(nèi)但取百乘而為之大夫,是亦不為少矣,何必交相爭奪,慕多為勝耶

  16、獸相食,且人惡之,為民父母,行政不免於率獸而食人,惡在其為民父母也

  17、五谷者,種之美者也,茍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18、孟子言且令臣庶皆後去其仁義,而先且以自利,則不交相殺奪,故不足自飽饜。言必殺奪

  19、如欲平治天下,當(dāng)今之世,舍我其誰也?

  20、不以規(guī)矩,無以成方園。

  21、不以規(guī)矩,不成方圓。

  22、雞鳴而起,孳孳為善者,舜之徒也;雞鳴而起,孳孳為利者,跖之徒也。欲知舜與跖之分,無他,利與善之間也。

  23、我欲托之空言,不如載之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24、殺一無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義也。

  25、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26、楊子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墨子兼愛,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

  27、王之好樂甚,則齊國其庶幾乎

  28、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涂有餓莩而不知發(fā)

  29、人之相識(shí),貴在相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

  30、桀紂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

  31、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饑而死也

  32、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

  33、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惡。胸中正則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則眸子眊焉。聽其言也,觀其眸子,人焉瘦哉?

  34、廄有肥馬,民有饑色,野有餓莩,此率獸而食人也

  35、惟有賢者然後乃得樂此耳。謂修堯舜之道,國家安寧,故得有此以為樂也。不賢之人,亡國破家,雖有此,亦為人所奪,故不得以為樂也。

  36、地方百里而可以王

  37、孟子曰臧氏之子焉能使予不遇哉!旨意合同,若此者眾

  38、仁義禮智,非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39、生有淑質(zhì),夙喪其父,幼被慈母三遷之教,長師孔子之孫子思,治儒述之道

  40、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41、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42、孟子言上下交取其利而國喪亡者,是萬乘之國,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所弒也,無它焉,則千乘之家欲以萬乘之利為多也。千乘之國,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所弒也,亦無它焉,是百乘之家欲以千乘之利為多也

  43、惟仁者為能以大事小,是故湯事葛,文王事昆夷

  44、如千乘奪取萬乘,百乘奪取千乘,然後為飽足也

  45、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義者也。

  46、人之有道也,飽食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于禽獸。圣人有憂之,使契為司徒,教以人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47、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廟;士庶人不仁,不保四體。

  48、則為王之大夫必問我曰何以利益我家,為大夫既欲利益其家,則為王之士庶人亦必問我曰何以利益我身。假使上至下至於士庶人,皆且取其利益,而國必危亂喪亡矣

  49、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時(shí)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達(dá)財(cái)者,有答問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50、惠王今問我曰何以利益我國,則為王之大夫必問我曰何以利益我家,為大夫既欲利益其家,則為王之士庶人亦必問我曰何以利益我身

  51、仁者無敵。

  52、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

  53、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心,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dòng)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54、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在,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55、權(quán),然后和輕重;度,然后知長短。

  56、假使上至下至於士庶人,皆且取其利益,而國必危亂喪亡矣。王以國為問,大夫以家為問,士庶人以身為問者,王稱國,故以國問;大夫稱家,故以家問;士庶人無稱,故以身問而已

  57、仁之勝不仁也,猶水勝火。今之為仁者,猶以一杯水救一車薪之火也;不熄,則謂之水不勝火,此又與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終必亡而已矣。

  58、我知言,我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

  59、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60、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61、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n^u)。

  62、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dòng)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63、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

  64、尊賢使能,俊杰在位,則天下之士皆悅而愿立于其朝矣。

  65、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國;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湯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孟子的名言10

  1. 言近而指遠(yuǎn)者,善言也。

  2. 不以規(guī)矩,無以成方園。

  3.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4. 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

  5. 人有不為也,而后可以有為也。

  6. 非不能也,是不為也。

  7. 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

  8. 家必自毀,而后人毀之。

  9. 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10. 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11. 君子量不極,胸吞百川流。

  12. 育才造士,為國之本。

  13. 士貴立志,志不立則無成

  14. 故天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dòng)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的名言11

  1、彼一時(shí),此一時(shí)也

  2、天下之本,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3、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4、窮則獨(dú)善其身,達(dá)則兼濟(jì)天下

  5、盡信書,不如無書

  6、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

  7、人不可以無恥

  8、仁人無敵于天下

  9、仁者榮,不仁者辱

  10、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也,所以動(dòng)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11、天時(shí)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12、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13、一葉蔽目,不見泰山

  14、以五十步笑百步

  15、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16、不以規(guī)矩,無以成方圓

  17、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18、父子有親,君臣有交,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19、謹(jǐn)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fù)戴于道路矣!

  20、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

  2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2、權(quán),然后知輕重;度,然后知長短

  23、人之相識(shí),貴在相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

  24、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25、失天下者,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孟子的名言12

  1. 富而可求也,雖執(zhí)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2. 見利思義,見危授命。

  3. 修己以敬以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4.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jié)而不可奪也。

  5. 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6. 君于疾沒世而名不稱焉。

  7. 夫達(dá)也者,質(zhì)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

  8. 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9. 君子易事而難說(悅),說(悅)之不以道,不說(悅)也。

  10. 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

  11. 子謂于產(chǎn)。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yǎng)民也惠,

  12. 其使民也義。

  13.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4. 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

  15.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6. 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

  17. 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18. 放于利而行,多怨。

  19.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20. 質(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

  21. 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

  22. 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提手與之言,能無說乎?繹之為貴。說而不繹,從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23. 見善無不及,見不善如探湯。

  24. 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

  25. 士而懷居,不足為士矣!

  26.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27. 不學(xué)禮,無以立。

  28. 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29.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dá)而達(dá)人。

  30. 躬自厚而薄責(zé)于人,則遠(yuǎn)怨矣。

  31.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32.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者而改之?/p>

  33. 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下信乎?傳不習(xí)乎?

  34. 居處恭,執(zhí)事敬,與人忠。

  35. 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也,

  36. 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

  37. 行己有恥,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

  38. 君子義以為質(zhì),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39. 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40. 過,則匆憚改。

  41. 不遷怒,不二過。

  42.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43. 人無遠(yuǎn)慮,必有近憂。

  44. 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dá);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45.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yuǎn)。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遠(yuǎn)乎?

  46. 執(zhí)德不弘,信道不篤,焉能為有,焉能為亡。

  47. 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48. 以文會(huì)友,以友輔仁。

  49. 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50. 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

  51. 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xué)也已。

  52. 巧言亂德。

  53. 巧言令色,鮮矣仁。

  54. 剛、毅、木、訥近仁。

  55. 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56. 聽其言而觀其行。

  57. 君于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58. 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不逮也。

  59. 君子名之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

  60. 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61. 禮之用,和為貴。

  62. 放于利而行,多怨。

  63. 不學(xué)禮,無以立。

  64.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65.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dá)而達(dá)人。

  66. 躬自厚而薄責(zé)于人,則遠(yuǎn)怨矣。

  67.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68.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p>

  69. 居處恭,執(zhí)事敬,與人忠。

  70. 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也,

  71. 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

  72. 行己有恥,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

  73.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為仁矣!闭(qǐng)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74. 君子義以為質(zhì),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75. 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76. 過,則匆憚改。

  77. 不遷怒,不二過。

  78.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79. 人無遠(yuǎn)慮,必有近憂。

  80. 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dá);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81. 執(zhí)德不弘,信道不篤,焉能為有,焉能為亡。

  82. 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83. 以文會(huì)友,以友輔仁。

  84. 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85. 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

  86. 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xué)也已。

  87. 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

  88. 巧言令色,鮮矣仁。

  89. 剛、毅、木、訥近仁。

  90. 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91. 聽其言而觀其行。

  92. 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93. 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不逮也。

  94.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無所茍而已矣。

  95. 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96. 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

  97. 好仁不好學(xué),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xué),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xué),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xué),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xué),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xué),其蔽也狂。

  98. 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

  99. 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100. 禮之用,和為貴。

  101.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102. 三千人弟子,七十二賢人。

  103. 學(xué)而時(shí)習(xí)之,不亦樂乎?有朋自遠(yuǎn)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104. 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05. 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dòng),仁者靜。智者樂,仁者壽。

  106. 是可忍,孰不可忍?

  107. 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

  108. 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109. 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110. 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匾膊桓钠錁。

  111. 賢哉,回也!

  112. 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

  113.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孟子的名言13

  1、不以規(guī)矩,不成方圓。

  2、窮則獨(dú)善其身,達(dá)則兼善天下。

  3、盡信書,不如無書。

  4、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心,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dòng)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5、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献拥拿

  6、天時(shí)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献诱Z錄

  7、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献用

  8、仁者無敵。——孟子名言

  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10、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11、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

  12、人之相識(shí),貴在相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

  13、權(quán),然后知輕重;度,然后知長短。

  14、人有不為也,而后可以有為。

  15、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16、人有不為也,而后可以有為。

  17、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于民由之,不得志獨(dú)行其道。

  18、我知言,我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

  19、仁之勝不仁也,猶水勝火。今之為仁者,猶以一杯水救一車薪之火也;不熄,則謂之水不勝火,此又與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終必亡而已矣。

  20、五谷者,種之美者也,茍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21、其進(jìn)銳者,其退速。

  22、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在,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23、不恥不若人,何若人有?

  24、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25、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26、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為也。

  27、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

  28、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惡于眾也。

  29、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廟;士庶人不仁,不保四體。

  30、君仁,莫不仁;君義,莫不義;君正,莫不正。

  31、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涂有餓莩而不知發(fā)。

  32、廄有肥馬,民有饑色,野有餓莩,此率獸而食人也。

  33、獸相食,且人惡之,為民父母,行政不免於率獸而食人,惡在其為民父母也。

  34、始作俑者,其無后乎?

  35、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

  36、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37、殺一無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義也。

  38、賢者在位,能者在職。

  39、尊賢使能,后杰在位。

  40、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41、人皆可以為堯舜。

  42、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后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43、禍福無不自己求之者。

  44、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45、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饑而死也。

  46、不恥不若人,何若人有?

  47、事,孰為大?事親為大;守,孰為大?守身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聞之也;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未聞也。孰不為事?事親、事之本也;孰不為守?守身,守之本也。

  48、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

  49、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

  50、養(yǎng)心莫善于寡欲。

  51、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52、恭者不侮人,儉者不奪人。

  53、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54、如欲平治天下,當(dāng)今之世,舍我其誰也?

  55、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56、萬乘之國,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國,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57、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58、人之有道也,飽食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于禽獸。圣人有憂之,使契為司徒,教以人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59、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60、不挾長,不挾貴,不挾兄弟而友。

  61、賢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62、有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軔而不及泉,猶為棄井也。

孟子的名言14

  1、不以規(guī)矩,不成方圓。

  2、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為也。

  3、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4、謹(jǐn)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fù)戴於道路矣!

  5、殺一無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義也。

  6、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dòng)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7、我知言,我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

  8、仁義禮智,非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9、窮則獨(dú)善其身,達(dá)則兼濟(jì)天下。

  10、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11、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12、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3、五谷者,種之美者也,茍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1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15、不以規(guī)矩,無以成方圓。

  16、仁之勝不仁也,猶水勝火。今之為仁者,猶以一杯水救一車薪之火也;不熄,則謂之水不勝火,此又與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終必亡而已矣。

  17、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8、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dòng)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9、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

  20、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21、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22、人之相識(shí),貴在相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

  23、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24、權(quán),然后和輕重;度,然后知長短。

  25、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心,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dòng)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6、惟仁者為能以大事小,是故湯事葛,文王事昆夷。

  27、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28、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29、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后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30、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31、獨(dú)樂樂,與人樂樂,孰樂?

  32、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時(shí)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達(dá)財(cái)者,有答問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33、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

  34、如欲平治天下,當(dāng)今之世,舍我其誰也?

  35、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36、臣聞郊關(guān)之內(nèi),有囿方四十里,殺其麋鹿者如殺人之罪。

  37、王之好樂甚,則齊國其庶幾乎!

  38、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

  39、尊賢使能,俊杰在位,則天下之士皆悅而愿立于其朝矣。

  40、文王之囿方七十里,芻蕘者往焉,雉免者往焉。與民同之,民以為小,不亦宜乎!

  41、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惡。胸中正則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則眸子眊焉。聽其言也,觀其眸子,人焉瘦哉?

  42、不仁而得國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

  43、桀紂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

  44、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在,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45、不以規(guī)矩,無以成方園。

  46、今王與百姓同樂,則王矣。

  47、楊子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墨子兼愛,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

孟子的名言15

  1、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

  2、萬取千焉,千取百焉,不為不多——孟子名言

  3、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4、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5、孟子言凡欲天子之萬乘者,且於其內(nèi)取千乘,而為天子之諸侯;欲諸侯之千乘者,且於其內(nèi)但取百乘而為之大夫,是亦不為少矣,何必交相爭奪,慕多為勝耶

  6、桀紂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

  7、仁者無敵。

  8、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9、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國;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湯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10、楊子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墨子兼愛,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

  11、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n^u)。

  12、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為也。

  13、今王與百姓同樂,則王矣

  14、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在,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15、不仁而得國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

  16、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dòng)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17、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8、遠(yuǎn)望之襄王而不似人君,言無人君之威儀也;就而近之而不見所畏焉,言無人君操柄之威也

  19、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

  20、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

  21、我知言,我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

  22、文王之囿方七十里,芻蕘者往焉,雉免者往焉。與民同之,民以為小,不亦宜乎

  23、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24、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25、殺一無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義也。

  26、惟有賢者然後乃得樂此耳。謂修堯舜之道,國家安寧,故得有此以為樂也。不賢之人,亡國破家,雖有此,亦為人所奪,故不得以為樂也。

  27、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

  2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9、惟仁者為能以大事小,是故湯事葛,文王事昆夷

  30、始作俑者,其無後乎

  31、王如知此不足以相笑,王之政猶此也,王雖有移民轉(zhuǎn)粟之善政,其好戰(zhàn)殘民與鄰國同,而獨(dú)望民之多,何異於五十步笑百步者乎

  32、惠王今問我曰何以利益我國,則為王之大夫必問我曰何以利益我家,為大夫既欲利益其家,則為王之士庶人亦必問我曰何以利益我身

  33、人之相識(shí),貴在相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

  34、如欲平治天下,當(dāng)今之世,舍我其誰也?

  35、孟子言上下交取其利而國喪亡者,是萬乘之國,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所弒也,無它焉,則千乘之家欲以萬乘之利為多也。千乘之國,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所弒也,亦無它焉,是百乘之家欲以千乘之利為多也

  36、富歲,子弟多賴;兇歲,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而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

  37、權(quán),然后和輕重;度,然后知長短。

  38、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廟;士庶人不仁,不保四體。

  39、不以規(guī)矩,無以成方圓。

  40、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41、地方百里而能夠王

  42、有風(fēng)人之托物,二雅之正言,可謂直而不倨,曲而不屈,命世亞圣之大才者也

  43、獨(dú)樂樂,與人樂樂,孰樂?

  44、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shí),七十者能夠食肉矣

  45、”斯言殆欲使後人深求其意以解其文,不但施於說《詩》也。今諸解者往往摭取而說之,其說又多乖異不一樣

  46、王之好樂甚,則齊國其庶幾乎

  47、君視臣如手足,臣視君如父母;君視臣如草芥,臣視君如仇寇

  48、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

  49、生有淑質(zhì),夙喪其父,幼被慈母三遷之教,長師孔子之孫子思,治儒述之道

  50、假使上至下至於士庶人,皆且取其利益,而國必危亂喪亡矣。王以國為問,大夫以家為問,士庶人以身為問者,王稱國,故以國問;大夫稱家,故以家問;士庶人無稱,故以身問而已

  51、仁之勝不仁也,猶水勝火。今之為仁者,猶以一杯水救一車薪之火也;不熄,則謂之水不勝火,此又與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終必亡而已矣。

  52、我欲托之空言,不如載之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53、於是則慕仲尼,周流憂世,遂以儒道游於諸侯,思濟(jì)斯民。然由不肯枉尺直尋,時(shí)君咸謂之迂闊於事,終莫能聽納其說

  54、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55、言定天下者一道,仁政而已,不貪殺人,人則歸之,是故文王視民如傷,此之謂也

  56、則天下歸之,以政傷民,民樂其亡,以梃服強(qiáng),仁與不仁也

  57、吾善養(yǎng)浩然之氣。

  58、臣聞郊關(guān)之內(nèi),有囿方四十里,殺其麋鹿者如殺人之罪

  59、五谷者,種之美者也,茍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60、不以規(guī)矩,不成方圓。

  61、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62、孟子言未有心存乎仁而遺棄其親者,亦未有存義而後去其君者

  63、權(quán)然后知輕重,度然后知長短,物皆然,心為甚。

  64、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65、不恥不若人,何若人有?

  66、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dòng)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67、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68、如千乘奪取萬乘,百乘奪取千乘,然後為飽足也

  69、謹(jǐn)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fù)戴於道路矣

  70、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惡。胸中正則眸子?焉;胸中不正則眸子?焉。聽其言也,觀其眸子,人焉瘦哉?

  71、彼奪其民時(shí),使不得耕耨以養(yǎng)其父母,父母凍餓,兄弟妻子離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誰與王敵

  72、說詩者,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以意逆志,是為得之。

  73、仁義禮智,非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74、孟子言且令臣庶皆後去其仁義,而先且以自利,則不交相殺奪,故不足自飽饜。言必殺奪

  75、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后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76、定天下者,在乎仁政為一者也

  77、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78、不以規(guī)距,不能成方員(圓)。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79、萬乘之國,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國,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80、養(yǎng)心莫善于寡欲。——孟子名句

  81、不以規(guī)矩,無以成方園。

  82、尊賢使能,俊杰在位,則天下之士皆悅而愿立于其朝矣。

  83、,廄有肥馬,民有饑色,野有餓莩,此率獸而食人也

  84、王如施仁政於民,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壯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長上,可使制梃以撻秦楚之堅(jiān)甲利兵矣

  85、孟子問王曰:今有戰(zhàn)者,兵刃已交,其負(fù)者棄甲曳兵而走,五十步而止,足以笑百步者否

  86、有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軔而不及泉,猶為棄井也。

  87、孟子曰臧氏之子焉能使予不遇哉!旨意合同,若此者眾

  88、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後世無傳焉,臣未之聞也。(孔子之門徒,頌述宓義以來至文武周公之法制耳,雖及五霸,心賤薄之,是以儒家後世無欲傳道之者。故曰臣未之聞也

  89、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

  90、人之有道也,飽食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于禽獸。圣人有憂之,使契為司徒,教以人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91、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義者也。

  92、其交也以道,以接也以禮。

  93、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涂有餓莩而不知發(fā)

  94、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惡于眾也。

  95、養(yǎng)心莫善于寡欲

  96、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97、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

  98、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能夠衣帛矣

  99、人之相識(shí),貴在相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

  100、“王知夫苗乎?八月之間旱,則苗稿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則苗氵孛然興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

  101、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

  102、獸相食,且人惡之,為民父母,行政不免於率獸而食人,惡在其為民父母也

  103、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饑而死也

  104、窮則獨(dú)善其身,達(dá)則兼濟(jì)天下。

  105、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心,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dòng)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06、賢者而後樂此。不賢者雖有此,不樂也

  107、孟子退自齊梁,述堯舜之道而著作焉,此大賢擬圣而作者也

  108、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時(shí)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達(dá)財(cái)者,有答問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109、則為王之大夫必問我曰何以利益我家,為大夫既欲利益其家,則為王之士庶人亦必問我曰何以利益我身。假使上至下至於士庶人,皆且取其利益,而國必危亂喪亡矣

  110、雞鳴而起,孳孳為善者,舜之徒也;雞鳴而起,孳孳為利者,跖之徒也。欲知舜與跖之分,無他,利與善之間也。

  111、父子有親,君臣有交,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112、窮困便獨(dú)善其身,得志便兼善天下。

  113、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孟子名言

【孟子的名言】相關(guān)文章:

孟子經(jīng)典的名言06-18

孟子的名言精選06-20

孟子名言09-08

孟子的名言09-03

孟子的名言08-04

孟子名言的08-17

孟子的名言匯編06-18

關(guān)于孟子的名言精選06-17

孟子仁政的名言01-19

《孟子》中的名言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