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人生讀后感【熱門】
讀完一本名著以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后感了。到底應如何寫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人生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人生讀后感1
去年10月,一位好友向我推薦了《政治的人生》這本書,讀完之后感受頗深,一直想用文字記錄下來,但總是無從下筆。在第27個“世界讀書日”到來之際,我又想起了這本書,結(jié)合個人經(jīng)歷和感受思考,總結(jié)了幾點認識分享給大家,希望對同志們有所啟示。
凡事堅持起來都不容易,但能堅持下來都不一般
作者從1994年1月2日開始,到當年的12月1日結(jié)束,基本上每天寫一篇小短文作為日記,有平淡的記述,有深刻的思考,有熱烈的討論,還有雅興大發(fā)時的詩作,筆耕不輟,在繁重的教學、科研任務之外,洋洋灑灑寫下了十二萬六千余字的日記,其中不少日記成于深夜或凌晨,僅憑這種勤奮的精神和過人的毅力,就十分令人敬佩。
由此我想到了一句很有趣的話,“人永遠不要低估自己的能力,也不要高估自己的毅力”。我們在工作生活中會發(fā)現(xiàn),那些看似很難的問題,在真正遇到的時候,雖然也花費了很大的力氣,但最后還是解決了;那些看似簡單的小事,雖然不需要花費多少力氣就可以完成,但需要長期堅持的,例如跑步健身、讀書學習等,往往在堅持一段時間之后很多人就放棄了。其實,每天閱讀半小時難嗎?跑幾公里路難嗎?不難!不論再怎么忙,半個小時總會有的,難的是按照自己制定好的計劃雷打不動地堅持下去,只有大毅力者才能成大事。作者之所以可以取得這么大的成就,可以借用書中的一句話作出解釋:“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人,有的是弱者,有的是強者;有的要別人來設(shè)定目標,有的要給別人設(shè)定目標;有的需要感情支持生活,有的需要意志支持生活。我大概在每一對概念中都會選擇做后一種人!
讀書廣博、思考深刻,才能真正在讀書學習中有所收獲
作者閱讀廣泛,知識廣博,在書中所提到的不僅有哲學、政治學、文學等傳統(tǒng)意義上的經(jīng)典名作,還有其他方面的電影、電視和書刊等作品,作者對于每個作品都會有一些評價,或肯定或批判,都是個人思考的結(jié)果,這是個了不起的做法。我們通常在閱讀學習時會走入兩個誤區(qū):一是只閱讀學習自己喜歡或者感興趣的內(nèi)容,久而久之范圍就越來越窄;二是僅僅把閱讀學習當做是一種消遣,跟著書中的文字熱鬧一番后就將其擱置一旁,不愿意再進行深入思考和總結(jié)。
讀書廣博可以讓我們開闊眼界,思考深刻可以讓我們沉穩(wěn)篤定。不能人云亦云去追逐表面的一時浮夸,而應該深入探尋內(nèi)在的精神力量。正如作者在書中所講:“沒有精神上的苦痛和快樂的人,難道可以作為一個來過這個世界的人而存在嗎?難道是一個真正有過生命的人嗎?”這句話很有分量,也值得我們每個同志去細細思考。
關(guān)于對讀書的認識
曾有人問作者:“每天讀書有什么意義?”
作者答:“你知道和尚為什么要念經(jīng)么?如果這個問題能夠回答,一切就歸于平淡,叫做和平養(yǎng)無限天機。”
“和平養(yǎng)無限天機”,出自清朝大臣張廷玉的一幅流傳很廣的楹聯(lián),其中“和平”是指自身修養(yǎng)之和順、平靜;“天機”是指人的靈性、天賦。對此,我認為就是指人在讀書中要歸于平淡,而后在平淡中要修養(yǎng)無限的靈性。讀書是一種修煉,修煉的是言語的魅力、淡泊的心境和難以抗拒的氣質(zhì)。
在書中,對于這個問題,作者也摘錄了一段十分睿智的答案,在此也作為結(jié)尾分享給大家:“為什么做再次讀書的選擇?如果一定要刨根問底的話,他可能發(fā)源于我對生活的一種體驗。因為我發(fā)現(xiàn),人們看待一個有道德的人,透出的目光是親切;看待一個有權(quán)力的人,透出的目光是敬畏;只有看待一個有知識的人,目光中才盈溢著無限的尊重,并飽含著由衷的敬佩,我向往那份尊重和敬佩。再有,我很欣賞書頁中那一片于喧鬧、復雜和浮躁之中仍可守的寧靜的小天地!
人生讀后感2
有幸拜肖川先生的《好教育好人生》,我的心卻不能隨書頁的合攏而平靜,我的腦海中仿佛是一片寬闊的海洋,仿佛作者在平靜的心湖上投入一塊石頭,擊起了層層漣漪,向外擴展久久不能平息。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是一個培養(yǎng)人的人。我們要為受教育者提供好的教育,要引導受教育者規(guī)劃美好的人生。教師在從事教育教學應做到“六個學會”。
學會等待,教師能夠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學生,能夠用從容的心態(tài)對待自己所做的工作:不急于求成,不心浮氣躁,不指望一次活動、一次談話,就能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學會分享,教師學會傾聽,學會走進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學會用學生的眼光看待世界。高高在上的老師,又怎么會聽到到學生的心聲?自以為是的學生,又如何聽得進老師真心的話語?所以說重要的是以心換心,彼此傾聽。
學會寬容。就是努力使自己變得胸襟開闊、氣度恢宏,就是心智不那么閉鎖,頭腦不那么固執(zhí),思想不那么僵化,眼界不那么狹隘。也許有時候?qū)W生會誤解你、不理解你,這個時候,千萬不要灰心喪氣,打起精神,用一顆寬容的心去對待這一切。
學會合作,作為教師,需要很好的和校長合作,和同事合作,和學生合作,和家長合作。合作需要有善于溝通的品質(zhì)和能力,需要有設(shè)身處地為他人著想的品質(zhì)和推己及人的胸懷。特別是現(xiàn)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已經(jīng)不是一種單純的“教師教、學生學”的傳統(tǒng)模式,而是“自主學習,互動探究”的一種新的教學模式。這里很重要的就是師生互動,也就是一個師生共同合作學習的過程。這里,如果一味高高在上,如何與學生合作互動?
學會選擇。民主化、個性化的教育自然需要以教育的內(nèi)容、教育的方式的科學則性為條件。而教師不是一個被動的被選擇的對象,而應該是一個引領(lǐng)學生進行積極選擇的向?qū)。因此,教師本人必須學會選擇,學會選擇教育的內(nèi)容,選擇教育的時機、教育的途徑和方法。這就要求教師有非常豐富的積累,高度的判斷力和鑒賞力,如此才能有不俗的選擇能力。
學會創(chuàng)新,意味著教師能夠不斷的探索以便改進自己的工作,不斷嘗試新的教學方式和教學風格。別的老師總是會有很對經(jīng)驗和總結(jié),有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但那都是最適合他們自己的,吸取百家之長是必須的,而有所創(chuàng)新,形成自己的風格也是必須的。
在教育之路中會遇到很多挑戰(zhàn)。我們學生的家庭不美滿的較多,我們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被遺忘和冷落的經(jīng)歷較多,他們自卑和不自信較多,這種特殊性要求我們要用一顆真誠的愛心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自我,發(fā)現(xiàn)自信,以樂觀向上的心態(tài)去面對,使自己得到信心。用積極的方法引導學生養(yǎng)成樂觀向上的良好心態(tài),樹立成功的心態(tài)。有位名人曾說過:“什么是不容易?不容易是把每天應做的事每天都堅持做。什么是不簡單?不簡單就是把每件事都做得最好!笔前。绻馨瓷厦嬲f的去做確實是十分難。做一件事、堅持一天很容易,堅持二天也很容易,但天天做到卻很難。因為這不僅需要恒心,還需要堅韌不撥的毅力。而要把每件事都做到最好,更是難上加難。因為這不僅要上述的兩點,還要有做事認真仔細的態(tài)度。如果我們能辦到這兩點,就能在平時的點點滴滴中得到進步,得到提高。
教師在從事教育教學工作中應有好人生的境界:明確的目標追求、和諧的人際關(guān)系、豐富的內(nèi)心生活、寬廣的活動舞臺,構(gòu)成了他們燦爛的人生。教師在從事教育教學工作應有教育就是服務的意識:就是要使我們的教育在制度、目標、措施與方法層面真正做到“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真正做到“為了全體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特別是能夠公正地對待每一個人。
作為新一代的教育教學工作者,需要不斷地學習,為學生提供更多更好的教育資質(zhì),不斷提升自己的素養(yǎng)!逗媒逃萌松纺芙o我們很多的啟發(fā)和指引,她是我們成長的好幫手。在《好教育好人生》的字里行間,使我逐漸地明白:在規(guī)劃好的教師人生軌跡里,我們面臨的考驗就是盡力地完成每一件事,盡力讓每一件事都無悔,讓將來面對曾經(jīng)的學生能無憾。
人生讀后感3
從文字的層面看,路遙的《人生》,文字是樸實的,易讀的。讀路遙小說不像讀魯迅,張愛玲小說那般吃力。也側(cè)面說明了三人對文字的追求的不同。魯迅文字文白夾雜,文字使用準確而精煉。文白的切換還被用在新舊對比的區(qū)別上。比如狂熱人日記中序言寫狂人已經(jīng)病好是文言寫成,代表舊的。日記正文是新思想是用新白話寫成的。張愛玲的文字則來自明清小說舊白話。人生的文字中看不出路遙加工的地方,我想可能正是他想要做到的。因為從后面內(nèi)容和時代上看,路遙應該希望自己的作品在農(nóng)村有更大影響力。加之當時受教育的知識分子仍不算多。
從探討的問題上看,路遙要討論的問題很明確,就是農(nóng)村的知識青年該怎么奮斗?是一心向往城市,關(guān)心國家國際大事,還是熱愛吾鄉(xiāng)吾民,扎扎實實為家鄉(xiāng)做貢獻。顯然,作者給出的答案是后者。
和兩個女主角的愛情就是象征。巧珍在高加林低谷的時候給了他安慰,但卻無法和他溝通思想,只能和他討論莊稼地里的事情和母豬生了幾頭小豬。但她又是如此善良,即使在高加林拋棄他轉(zhuǎn)而愛亞萍的時候,還只是偷偷自己傷心不愿意憎恨高加林。亞萍正好相反,她可以和高加林討論國家甚至國際大事,甚至在新能源的問題上看法讓高加林都感到佩服。她也是真心愛著高加林,但她也有自己的問題。她對農(nóng)民的身份有歧視的一面,雖然她最后表示即使高加林一輩子是農(nóng)民她也愿意跟隨,但那明顯有沖動的成分。這也是為什么在高加林沒有成為記者前她沒有表露對他的愛。另外她有小姐脾氣,會因為小事情發(fā)脾氣。當高加林面臨兩份愛情選擇的時候,他選擇了亞萍。從結(jié)局作者對這個決定是批評的。因為選擇亞萍的一個理由是亞萍和高加林說她們家要去南京發(fā)展,而且通過她父親的關(guān)系可以把他也調(diào)到南京去。他們一起憧憬著去南京后一個做主播,一個做記者。可惜到最后高加林被打回農(nóng)村,得到消息的時候,他才發(fā)現(xiàn)他真正愛的是巧珍,他拒絕了亞萍跟他去農(nóng)村的提議,并明確表達自己愛的是巧珍。
《人生》中描述了兩段不同的生活經(jīng)歷,一段是農(nóng)村勞動的生活經(jīng)歷,一段是城市的生活經(jīng)歷。在農(nóng)村,水是臟的,自由愛情是不被允許的,勞動是苦的(手腳被磨出泡),人們的觀念是陳舊的。在小說結(jié)尾前都是這樣,直到最后再次被打回到農(nóng)村。而城市則是干凈的,是充滿希望的,人們是有文化的,戀愛是可以自由的。要說城市有什么不好,那就是城市人對農(nóng)村人身份的歧視,還有城市人好像比農(nóng)村人更有心計(這點似乎站不住腳,高明樓也有心計)。高加林在成為全縣矚目明星后,自認為前途一片光明。而且也極有可能跟著亞萍一家到南京發(fā)展時,突然被打回現(xiàn)實。這是作者的設(shè)計,因為高加林的往上爬,根基不是自己的努力而是他叔叔的下屬給他走的后門。計劃著去南京發(fā)展,也需要亞萍的爸爸的關(guān)系。我覺得這是作者要反對的,不靠自己的努力而通過走后門,往上爬卻忘記了根植的農(nóng)村。到了最后,高加林發(fā)現(xiàn)他真正愛的是巧珍,是作者希望讓農(nóng)村青年看到他們真正的對家鄉(xiāng)的愛,家鄉(xiāng)永遠不拋棄他們。就像高加林被打回村,迎接他的不是嘲笑是安慰。
從女性主義角度分析《人生》也很有意思。小說中最重要的女性人物就是巧珍和亞萍。巧珍是農(nóng)村姑娘,但卻對自己的愛情大膽追求,面對父親的責問時候也是敢于反抗。然后來自父親的的壓力很小,因為很快父親就被村干部說服了。她的壓力來自村中群眾的閑言碎語,這點壓力也被她勇敢的和高加林一起騎車逛縣城的行為給粉碎。小說不再是寫傳統(tǒng)封建家的青年反抗了,而是新中國農(nóng)村中農(nóng)村青年的愛情。亞萍也有自己的挑戰(zhàn),她面臨選擇克南還是高加林的時候,有點猶豫。因為她和克南戀愛有幾年了,縣城人都知道她們的關(guān)系,而且雙方父母關(guān)系也已經(jīng)很好了。這時候她的選擇也很需要勇氣,而她也有這樣的勇氣!拔沂俏易约旱摹,魯迅傷逝中子君喊出的這句話亞萍也喊出了。可以看出在《人生》中,青年女性都已經(jīng)能勇敢選擇自己的人生和愛情了。
人生讀后感4
《人生海!肥躯溂視r隔8年之后的首部長篇之作,是我自讀了《人物》文章——“麥家戰(zhàn)爭曠日持久”后,惦記要看的書,也是我第一次讀麥家的書。電影《風聲》、《聽風者》也是他寫的,是大作家,不過讀完人生海海之后,我想把“大”字去掉,他的文字更像是長輩的娓娓喃語,說給蹲坐在前的孩子聽,也說給自己聽;故事簡單不拖疊,干脆利落,每個人都能讀懂故事,又能讀到故事中人物刻畫帶來的身臨其境,這是一種功力,也是一種認真,認真觀察生活,使文字更像是一種記錄,所以讀起來能使人真情流露。
承認綽號;
綽號大概是書中最有意思的一個點,也是這本書的靈魂。書中故事的村里,每個人都有綽號,上!疤O(jiān)”的綽號,更是把故事線給勾了出來。為什么叫太監(jiān),因為傳上校褲襠里是“空”的,就因為這個事,還引發(fā)了“小瞎子”的“血”案,牽出全書一連串的故事,我最佩服主人公父親“雌老虎”的綽號,為故事后半段拉上了關(guān)聯(lián);有時候,綽號不僅僅是一個稱呼,也是一段人生經(jīng)歷,甚至直接就是人生。
現(xiàn)在有綽號的人生活中很難聽到,大家都稱呼名字,仿佛少了一些人間的味道,不知道是不是這樣子,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變得如履薄冰,形同虛設(shè)。有時候挺懷念讀書時大家有綽號的時候,感覺那像一種榮譽似的,也證明了我的獨一無二,不會像街上一喊啊偉、啊強之類,轉(zhuǎn)頭一堆人。不過綽號這東西也要分好壞,喜歡與不喜歡,壞的又不喜歡的,多數(shù)是別人取得,叫不得,叫了容易出事;我也有不喜歡的綽號,我曾試過躲它,也就變相在躲人,可這并不是一種生活的方式,它終究是我人生的一部分,承載了我那些存在于世的時光。——沒有完美的人生,不完美才是人生。
一切都是命。
命是一種很難詮釋的東西,它不僅僅代表人的睜眼與閉眼,也是把一個人漫長歲月,活這一輩的概括,是總結(jié),是句號。當上校被主人公的爺爺出賣后,他選擇了原諒,然后總結(jié)“一切都是命”,我本想用這句話作為讀后感的題名,但是一想覺得缺乏生氣,畢竟上校曾風光過,也被尊敬著,我們也一樣,人生潮起又潮落,命也絕非都是,命只是有時。
一切又是什么,是經(jīng)過?還是結(jié)果?可是結(jié)果也可能只是經(jīng)過對吧?上校的后半生雖然瘋癲了起來,比起從前的意氣風發(fā),似乎落魄了,但他身為“太監(jiān)”卻有了一個妻子,他的妻子照顧了他的下半生。對于她妻子,似乎這也是命,她舉報他讓他失去一切回到鄉(xiāng)下;讀到這里,似乎一切又不再是一切,起碼不是上校認為的一切,他認為的一切一定不是這樣的結(jié)果,所以他當下以為的結(jié)果其實只是一個經(jīng)過。一切都是命,但書中又說:“做人如做夢,倒退幾十年,我拿兩個腦袋做夢也想不到會有今天。”,我們忘了,命豈是我們能知道的東西,你猜不透,你也弄不懂,你在走,它在變,你在追,它在躲,也彼此相依!畈皇悄慊钸^的樣子,而是你記住的樣子。
人生海海
什么是人生海海?我喜歡海,書名有兩個海,所以我一下就認定要讀;有時候就是這樣,你喜歡這個東西,你就會去追逐,像我上一篇讀后感寫到的,下班之后去追逐夕陽,那一刻我想看到完整的夕陽,我就去了,這是我的人生;我的人生是海的一部分,海海是眾多的人生,我是這樣認為的。書中說“人生海海”是一句閩南話,是形容人生復雜多變但又不止這意思,它的意思像大海一樣寬廣,但總的說是教人好好活而不是去死的意思,后面可能覺得解釋有些模糊,又加了句:“人生海海,敢死不叫勇氣,活著才需要勇氣”。所以人生海海是叫人要活著的意思,那活著應該是怎樣一個活法?
在人物那篇文章里,說到“和解”這個詞,似乎這就是活著的一個要訣,但是文末卻遭到麥家的駁回,他認為人生還是有不能和解的部分,而這部分該怎么才能和解呢?也許如書中所說:“有些事長進血肉里,只有死才能放下。”——世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在認清了生活真相后依然熱愛生活。
人生讀后感5
一直非常喜歡于丹,喜歡她的聰明,喜歡她的睿智,喜歡她的獨特見解,喜歡她的不凡談吐,而最讓我欽佩的是她對人生不同尋常的感悟。每個人對人生的態(tài)度大都不同,有的人積極樂觀,有的人消極頹廢,于丹與大多數(shù)人不同,她的大智慧體現(xiàn)在她對人生意義的探索、對美好人生的不斷追求。于丹,著名文化學者,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藝術(shù)與傳媒學院副院長。當這么多的光環(huán)罩在她的頭頂,她沒有驕傲,沒有被名與利所束縛。而是為我們開啟了一扇全新的大門,教會我們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如何才能擁有幸福的人生。當我拿到于丹老師的《于丹趣品人生》一書時,我如獲至寶,細細品讀起來。
《于丹趣品人生》內(nèi)容分為八大部分,即一山一水一世界、茶之味(上)、茶之味(下)、酒之品(上)、酒之品(下)、琴之趣(上)、琴之趣(下),以及代后記生活之道。對于很多人來說,幸福如同手中的沙,越是想要攥緊,流失得卻越快。我們投入全部精力,得到了名利,卻體會不到些許的寧靜;我們歷盡艱辛,想尋得一份踏實,卻最終迷失在忙碌的生活當中。于是,我們迷茫了。我就是這眾多迷茫者中的一員,或許我比別人幸運之處便在于我看到了于丹老師的這本《于丹趣品人生》。于丹老師通過這本書帶領(lǐng)我們體驗了一番古代名士的生活情趣,作個閑人,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杯茶,于閑適間找回生命本真,找回幸福的感覺。悠閑的情趣與生活方式并非要讓我們閑置大把的時光,放棄理想和責任,而恰恰是要讓我們在建立價值的同時不要丟失自己。無論生命的道路上多么忙碌,不妨忙里抽閑讓自己停一停、靜靜心,回頭看看最初的起點,向前望望最終的歸宿,然后帶著一個從容的自己,走上漫漫的人生道路。
于丹認為,與古人相比,今天中國人的生活方式似乎少了一些情趣!拔乙恢庇幸粋困惑,感覺當下生活節(jié)奏越來越匆忙,生命中越來越缺乏儀式感。沒有儀式感,人生就不莊嚴,心就不安靜。如果不依賴某種儀式,人是很難沉靜下來的。所以,我試圖從中國人自有的生活方式中尋求一些富于情趣的形式,比如聽琴、喝茶、游山歷水,并以此作為每個人都可以企及的世俗的儀式!庇谑,這本書出現(xiàn)在了讀者的眼前,帶領(lǐng)讀者走進了古代名士的生活。在這本書中,于丹講述了古代名士富有情趣的生活方式,用各種事例告訴我們,高品質(zhì)的生活并不是有錢人、有閑人的專利,每個人都可以擁有古代名士般悠閑舒適的生活。于丹認為,悠閑是內(nèi)心的一種發(fā)現(xiàn),悠閑是一種樂趣,悠閑是生命的一個節(jié)奏。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于丹用清代大戲劇家李漁的“且停亭”的故事闡述自己對人生的理解:亭子的“亭”加一個單立人就是“!,人進了亭子就“停”下腳步。亭子原本是空,有了人以后就有了意義!队诘とて啡松返囊饬x就在于,于丹想在忙碌生活里給大家搭幾個小亭子,讓匆忙的腳步有停歇的時間。那么,我們究竟應該以什么樣的方式去生活呢?于丹認為,在用盡一生去實現(xiàn)自己畢生的愿望的時候,要懂得停下來享受生活的意趣與閑情,時時觀照自己的內(nèi)心,不要在忙碌中失去自己的心靈。
現(xiàn)代人的生活腳步如此之快,以至于我們常常忘記如何去放松自己,如何放慢腳步,用一顆閑適的心去欣賞身邊的風景。于丹老師用她的書給我上了生動的一課,我開始反思自己的生活,以往的我只是一味地抱怨生活如此無趣、如此乏味。即便有閑下來的時候,也不知如何去享受生活,如何體會生活給予我的樂趣。以后,我要張開雙臂,笑對人生,滿面陽光去迎接每一天的生活,迎接美好的未來。
人生讀后感6
這本書光看書名,便能激起你內(nèi)心的一陣熱血。當我開始讀這本書的時候,首先是被該書的作者所深深吸引。吸引我的不是他的才華,而是他的人生經(jīng)歷。尼克。胡哲,一位全球正能量演說家,這是我對他的理解。他是一位天生沒有四肢的殘疾人,醫(yī)生甚至斷言他無法存活。但恰恰是在這樣一個人人都不看好的背景下,他憑借個人的努力和磨煉,用他一身的經(jīng)歷,向全世界展示,你的人生沒有限制,只要你還活著,就有希望,就能創(chuàng)造出你曾不可想象的奇跡。
且不談這本書中滿滿的正能量,僅僅了解他的部分經(jīng)歷,你就可以完全被他的個人魅力所征服。一位天生沒有四肢,只有軀干的一條生命,不僅能夠生活自理,甚至可以實現(xiàn)我們常人不敢嘗試的極限運動。當我了解到他的部分人生經(jīng)歷之后,我實在無法給自己再找出更多的借口去逃避生命中的困境。一位沒有四肢的生命,尚且能做到如此驚人的表現(xiàn),何況我們這些健全的人呢?
然而,尼克。胡哲的價值,遠遠不止于我們所看到的經(jīng)歷。他的影響力和強大的正能量,在他的書中,我們能夠時刻體會到。這本書可以說,是尼克胡哲用他的生命體驗,來向我們傳達生命的價值和意義,甚至遠遠超乎我們的想象。
在他幼年時期,他也曾自暴自棄,永遠無法理解為何上帝要賜予他這樣的命運,他也曾一度陷入絕望到自殺的境地。但他最終在上帝慈愛的關(guān)懷中,找回了生命的意義。這正是上帝的一份愛,他深深的體驗到,這是經(jīng)由磨難體驗到的愛。而他也借由內(nèi)在的一點點面對和成長,將上帝的愛向世界去宣揚和傳播。
雖然,我并不信奉上帝,但我卻能從他的經(jīng)歷和那份對上帝的信仰中,看到生命的奇妙之處。每個人存在的背后,都有其深遠的意義。每一個存在,都飽含著宇宙的愛,從信仰角度是上帝的愛,從我所學習的身心靈角度來說,這是宇宙的愛。我們借由宇宙的愛(上帝之愛),來到這個地球,看似我們的生命正經(jīng)歷著痛苦和磨難,但這都是生命的一種選擇,也是上帝的一種安排。借由這樣的人生體驗,讓我們學會愛,學會放下執(zhí)著,學會包容……
也借由相信這是上帝(宇宙)最好的安排,讓我們學會安然的接受當下的每一個處境,并學會感恩這樣看似痛苦,卻換來重生的人生體驗。我們在他的文中,可以時刻體驗到尼克胡哲對生命的一份熱愛,對上帝的一份感恩,對深處痛苦邊緣的世人保有一份憐惜之情。我絲毫感受不到,他對這個世界和周遭還存有一絲怨恨和不甘。這是多么奇妙的一個生命,這是我們這些凡夫俗子難以想象的,也倍感慚愧的。
他的經(jīng)歷和他的那份精神,時常在我的生命中,成為我的一份精神動力,甚至早已默默的嵌入我的人生信仰里。你的生命沒有設(shè)限,同理,你的人生也沒有絕路,這一切都取決于你自己,當你走出面對的第一步,后面的人生路,自然為你敞開一扇又一扇智慧大門。只要你還活著,你的存在就是有價值的,也借由這樣非比尋常的體驗,讓我們的靈魂得以成長。
挫折與磨難的出現(xiàn),不是讓我們痛恨命運的不公,也不是讓我們借此沉淪下去,狹隘的誤解為生命的渺小。而恰恰是經(jīng)由這樣的體驗,讓我們深刻的體驗到生命強大的地方,你的信念能夠徹底扭轉(zhuǎn)你的遭遇,恰恰是這樣的經(jīng)歷,我們才從根本上體會到這是一份愛的禮物。也許你的身體是殘疾的,但不影響你擁有一顆強大的心,也許你的命運是坎坷的,但不能剝奪你擁有一顆快樂的心,也許你的言行遭到眾人的指責,但不能帶走你滿懷著愛的能力。我們需要對自己負責,而不是將自己的無力和憤恨歸咎于我們的遭遇。
這本書,帶給我的感受還有很多很多,不同經(jīng)歷的人,品讀他的時候,會有更多不同的感受!度松辉O(shè)限》是一本用生命去編寫的作品,耐人尋味……
人生讀后感7
一、我以樸素為美
季羨林先生曾經(jīng)驕傲地說:“我以樸素為美”,看似簡單的句子確映射著如今社會中最珍貴的品格,F(xiàn)在人們的生活里,充滿了太多的浮躁、奢華,“樸素”一詞似乎不再是美好品格的象征,反到多了份揶揄和輕視,人們心中的那份淡泊和樸實已被商品社會大背景下的功利之心所取代。成長在新時代下的年輕人未曾經(jīng)歷過建國初期三年自然災害,更無法想象父輩口中描述的“糧票”配給,尤其是大城市里的年輕人從小過著豐衣足食的日子,不難產(chǎn)生互相攀比之心,追求名牌、奢侈品、網(wǎng)紅打卡,不僅造成了物質(zhì)上的鋪張浪費,更重要的是無法讓人的心沉靜下來,也就無法成就大事。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志行高潔,安貧樂道,沉下心來,專心做對自己有意義的事情,掃去內(nèi)心的雜念,摒棄浮華和虛榮。如今國家倡導勤儉節(jié)約,更應該以簡樸的態(tài)度去追求更有價值的東西。
二、常懷一顆感恩之心
書中道:“感恩圖報是做人的根本準則之一!备卸魇且环N美好的品德,感恩更是一種大智慧,對長輩、對親人、對身邊的人都應該心懷感恩。
父母辛辛苦苦把我們撫養(yǎng)成人,我們最應該感恩的就是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感恩生命,感恩贈予。隨著我們的長大成人,父母也一天天老去,他們可能不需要兒女給他們買多少的物質(zhì)商品,陪伴就是對父母最好的回報。當我們還在呀呀學語、跌跌撞撞學走路的時候,他們不厭其煩的教導著我們;當他們有一天步履蹣跚,我們能否耐心的和他們交談,有朝一日成為父母的避風港?“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恩”,養(yǎng)育之恩是人一生當中最需要學會的一種情感。
我們每個人都會步入社會中,一定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困難和曲折,當我們遇到困難有人給我們雪中送炭的時候,我們一定心懷感恩,感恩老師、感恩同事、感恩朋友。這個世界上沒有誰應該對誰好,也沒有誰必須要幫助誰,年輕人更應該學會感恩,剛步入社會的新人,磕磕碰碰可能走了很多彎路,如果能遇到前輩溫暖耐心的給予我們幫助,一定要將他們的恩惠銘記于心。懂得感恩和回報的人,心理裝著蕓蕓眾生,一定是大氣和包容的,常懷感恩之心,才能擁抱生活。
三、壓力,拼搏的動力
季羨林告訴我們:“雖然壓力會越來越大,但是千萬不要被壓力所擊垮,要正確的面對壓力,把它變成動力”,F(xiàn)如今社會的工作和生活節(jié)奏越來越快,對人各方面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當遇到困難和挫折的時候不免會產(chǎn)生畏難的情緒。但人如果沒了壓力也就沒有了奮斗的動力,人生的價值是在奮斗中實現(xiàn)的,“溫水煮蛙”的日子只會讓人變得弱不禁風,當真正的大風大浪來臨的時候,卻沒有了面對困難的勇氣和能力。每個人的一生都會經(jīng)歷苦難和磨練,所以年輕的時候就應該去奮斗,對社會對家庭有一份擔當和責任感,而不是養(yǎng)尊處優(yōu)做一名“啃老族”,奮斗的過程中不免會遇到困難和壓力,就需要我們正確的面對他,將這種壓力轉(zhuǎn)換成奮斗的動力,才能獲得更大的成功。
《季羨林談人生哲學》一書中涵蓋了做人、說話、成功、時間等九個方面,我選擇了幾個感悟較深的方面進行了分享,讓這樣一個秋日的午后更加有紀念意義。信息科技的發(fā)展開拓了人們的視野,人們可以在網(wǎng)絡(luò)上查資料,看電影,聊天,書本可能不是人們工作之余的首選。但書籍可以讓我們沉下心來,讀書可以明智,可以知理,讓我們在迷茫中找到方向,讓我們的格局變得更加寬廣,尤其是紙質(zhì)的書籍,捧在手里更增添了些閱讀的雅興和氛圍,最后再次感謝醫(yī)院工會提供給我們的書籍,讓我在這樣一個秋日的午后感悟頗深,收獲滿滿。
人生讀后感8
季羨林,一代國學大師,一生忙忙碌碌,致力于國學、哲學、倫理學、佛學等方面的研究,除了寫下不計其數(shù)的優(yōu)美文章外,還留下了許許多多寶貴的哲學道理。
這學期以來,品讀了《聽季羨林講述人生哲學》這本書籍,感觸頗深。在書中談到:君臣有義、父子有親、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人倫五常;一寸光陰不可輕的惜時觀;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的知恩、感恩、報恩態(tài)度;還有去意不留,寵辱不驚的處事態(tài)度;不完美才是人生的人生觀等。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這些道理真是句句經(jīng)典,字字精華。
中國自古以來都是講求名正言順,名不正則言不順的道理,故而人倫五常一直都伴隨于我們生活中,一直都是我們處理親情、友情、愛情的準則。季老在其他文章里常常說道:這世界上畢竟也有一些“壞人”,但是請相信覺大多數(shù)的人是“好人”。我想季老所說的這些“壞人”里許多就是因為不守五常之人,做事不能名正言順之人。倘若人人都能堅守“君臣有義、父子有親、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這樣的倫常準則,社會必將會和諧安定,人們的生活也將是快樂的,而那些所謂的“壞人”也將不復存在。
時光匆忙,沒人能夠讓其留下腳步;歲月無情,每個人的一生都是它的雕塑作品。歲月如刻刀,刀刀催人老,怪不得古人會有滄海一粟感嘆,又會有孔子的“逝者如斯夫”的感慨。的確,人的一生,來也匆匆,去也匆匆,但是世間萬物要說公平,熟能與時間老人相比呢?時間對于每個人都是一樣的,一天24個小時,過去是這樣,現(xiàn)在也是這樣,將來還是一樣。因此不要去感嘆時間的短暫。魯迅曾經(jīng)說過:“時間是擠出來的。"因此我們要做的并不是要去感嘆與抱怨,不是虛度光陰,浪費生命,而是要想想怎樣去合理利用時間,做一些有意義的事,這樣時光的匆忙流逝對于我們的人生又有何妨呢?在《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書中作者奧斯特洛夫斯基曾留下這樣一段精彩的話“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每個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回首往事,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卑鄙庸俗而羞愧;臨終之際,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yè)——為解放全人類而斗爭!备嬲]我們不要浪費自己的人生。人生短暫,我們應該如何才能讓自己過得充實而有意義呢?又如何才能讓自己的不久的將來不會感到后悔呢?這一切的一切數(shù)不完的問題提醒我們,人生是公平的,現(xiàn)實是殘酷的。好好把握現(xiàn)在的時光,不要讓今天成為明天的遺憾,就像季老那樣,到了年老的時候還是堅持自己的人生目標不斷的充實自己的人生,這樣的人生才是精彩,這樣的生活才是美滿的。
懷一顆感恩的心,感謝那些曾經(jīng)幫助過你的親戚朋友,老師同學,甚至陌生人。擁有一顆感恩的心,生活就會變得更加美好,知恩不報枉為人。前面說過,季老常說這世界上畢竟也有一些“壞人”,但是請相信覺大多數(shù)的人是“好人”,在季老的一生中,他就常懷有一顆感恩的心,對于那些幫助過他的人他都會銘記于心。季老在其一篇文章《站在胡適之先生墓前》,胡適但是是北大的校長,曾經(jīng)對季老幫助過,季老為了感恩、報恩,特地為胡適之先生寫悼文。這是何等的大事啊,當時那種情況下,大陸那么多良師益友沒人敢為胡適之先生寫悼文,季老身邊的朋友還提醒他不要為胡適寫文,最后季老為了感恩還是寫了這篇感人的文章。做人要懂得知恩、感恩、報恩,否則就枉過一生了,在我們身邊有許多我們需要感謝的人:父母,含辛茹苦把我們養(yǎng)大成人,這份恩情我們一定得好好報答;朋友,在你不如意的時刻為你伸出援助之手等這些恩情我們也要銘記于心。
季老一生執(zhí)著于事業(yè),珍惜時間,能夠知恩、感恩、報恩,為后人樹立好榜樣,我們一定要好好向他學習,遵循五常,做時間的主人,做知恩圖報的人。
人生讀后感9
路遙離開我們已經(jīng)26年了,他是用生命來寫作的作家,他的文學人生有如劃過夜空的流星,短暫而輝煌,令人唏噓。當時,初涉文壇的路遙,憑借《人生》一書,一舉成名。
《人生》以十年wg結(jié)束后百廢待興的特殊歷史時期為背景,講述了主人公高加林跌宕起伏的命運,小說描摹出的強烈的時代感、刻畫人物命運的沉重感以及流露出的對黃土地的無比眷戀,都給讀者帶來深深的震撼。小說問世后,在全國各地引起了極大的反響,作者路遙也曾收到了上千名讀者的來信。時過境遷,這部小說未因時光的流逝而被人遺忘,時至今日,仍然有成千上萬的讀者在熱烈地談論著路遙和他的《人生》,并且為作品中的人物及精神所鼓勵,所感動、所照耀,讓我們長久的思索和懷念。
人生不能輕言放棄。高加林雖沒有考上大學,但回村里當上小學老師,除了擁有一份體面的工作、可以多掙工分外,工作之余他還可以飽覽群書,實現(xiàn)自己的文學夢。但是命運捉弄,村支書高明樓利用自己的關(guān)系將高加林頂替下來,高加林重新做回了在黃土地里刨挖的農(nóng)民。他憤恨、唾棄、鄙夷高明樓的不公正手段,但又無可奈何。這時,淳樸善良的本村姑娘劉巧珍向他表達了真摯熱烈的愛情,高加林重新拾起了生活的勇氣。人生玄妙之處在于,你永遠無法預測生活的下一秒會發(fā)生什么,也不會知道人生的岔路口哪條才是你的“陽光大道”,即使你現(xiàn)在正處人生的低谷,也不要灰心喪氣,因為上帝為你關(guān)上一扇門的時候,也會為你打開一扇窗,說不定,更美好的人生旅途就在后面。
人生不可過于貪求。高加林在得到巧珍的精神慰藉和愛情滋潤后,再次得到命運之神的眷顧,因為轉(zhuǎn)業(yè)回家的叔父的“照顧”,他進城在縣委辦當了通訊員。人生的美好不僅如此,在縣廣播臺當播音員的黃亞萍巧遇高加林,他得到心中女神的垂青,黃亞萍對他發(fā)起了猛烈的愛情攻勢,經(jīng)過痛苦的抉擇之后,他拋棄了劉巧珍,為了前途、為了事業(yè)、也為了虛榮,選擇了黃亞萍。但是,命運的轉(zhuǎn)折令人措手不及,正處在事業(yè)愛情巔峰的高加林怎么也不會想到,黃亞萍前男友的媽媽在這時告發(fā)了他“走后門”當記者的事實,高加林再次跌回“原點”,當了農(nóng)民。正如莫言道出了人生境界的真諦:“世界上的事情,最忌諱的就是十全十美,你看那天上的月亮,一旦圓滿了,馬上就要虧厭;樹上的果子,一旦熟透了,馬上就要墜落。凡事總要稍留欠缺,才能持恒!备呒恿值墓适聦ξ覀兒苡鞋F(xiàn)實意義,尤其是作為初涉社會的年輕人,要不忘初心,不要被浮華的生活表象所迷惑,為了一時的虛榮、名利而迷失自我,而丟棄自己最為寶貴的財富。
人生需要珍惜感恩。劉巧珍是作者著力塑造的另一個主要人物,她善良而質(zhì)樸,勇敢而堅強,當面對偏僻鄉(xiāng)村的流言蜚語,她敢于沖破世俗的藩籬,勇敢的追求自己的愛情;當心愛的人為了前途而離他而去,她沒有詆毀、沒有抱怨、沒有中傷,只是默默地放開牽著風箏的線,任他遠走高飛;當高加林從記者跌落成農(nóng)民時,她沒有落井下石,而是阻止了母親的責備,跟村支書求情讓高加林再當老師。就像德順爺爺?shù)脑捳f:“……啊,巧珍,多好的娃娃呀!那心就像金子一樣……金子一樣啊……”生活中,我們常常羨慕別人擁有的位子、票子、房子、車子,對自己伸手可及的幸福卻視若無睹,常常喟嘆“幸福在別處”,然而,人應該活在當下,一味地好高騖遠會讓自己迷失方向,珍惜與你相遇的每個人,感恩發(fā)生的每件事,是這些人和事讓你獲得豐富飽滿的人生,體味到生活的五味雜陳。
是的,人生就像一張有去無回的單程票,沒有彩排,每天都是現(xiàn)場直播。我想,一個人如果能夠?qū)υ?jīng)擁有的不忘初心,已經(jīng)得到的加倍珍惜,未曾得到的坦然釋懷,那么,即使遇到再多的困苦艱難,都能夠做到無怨無悔,微笑面對......
人生讀后感10
笑非老師您好,我是《我的鉆石人生》的一個讀者,你的文筆很漂亮,內(nèi)容更是寫得淋漓盡致,寫出了安利人生的酸甜苦辣,一部非常好的自傳體小說。讀完你的書我受益匪淺,也來班門弄斧發(fā)表一下自己內(nèi)心的感觸吧。
首先想表達一下對于笑非老師的敬佩,你的人品、素質(zhì)、能力以及那份堅持到底、永不放棄的精神值得每一個走出校門的大學生去學習。你是經(jīng)歷過風雨洗禮的人,這使得你在同齡人中脫穎而出,算是個佼佼者,也是個成熟穩(wěn)重的人。雖然我們都是平凡的普通人,但你的人生軌跡又是別樣的精彩,你的心態(tài)很好,拿得起放得下,這方面小弟得多向你學習。
讀完你的書,我仿佛也能找到自己的影子,很慶幸我們都有一個偉大的父親,看到你父親全力以赴地支持你,由衷的高興,現(xiàn)在不知道你父親身體怎么樣?同樣,我也很感謝我的父親,他在我的人生成長路上給了我依靠。還有就是你書中寫到的雅涵,我覺得你對她付出了很多的愛,是一個為愛勇于追逐的男子漢!哈哈,不過雅涵有自己心理上的缺陷,感覺她活的也很累,很需要一個心理醫(yī)生。有時候自我的調(diào)節(jié)比別人的溝通都好,但每個人我做、我悟的能力是不一樣,經(jīng)歷多了,才會懂得分析和思考。真心希望你書中每一個曾經(jīng)的安利人都能過得充實美好。
那再來談談我對直傳銷的認識吧,和大哥你彼此直接交流,希望可以分享。笑非老師經(jīng)歷了直傳銷剛來到中國時的戰(zhàn)火紛飛,那是一段7年安利人生的真實寫照,而我經(jīng)歷的恰好是安利的成熟期,也就是進入低折打貨,這時候的安利其實已經(jīng)進入了消費階段,團隊不可能再有大的作為,這是民族直銷企業(yè)百家爭鳴的時期。準確來說我從事直銷不到2年吧,買了3萬多產(chǎn)品,我也為之瘋狂過,但冷靜的大腦使我重新定位,尊重現(xiàn)實。
2年多的時間里我接觸了不同年齡的人、不同直銷公司的人、不同層次的人以及他們對于直銷的各色的.看法,而我一直作為一個傾聽者,所以自我感覺在直銷中還是學了不少知識。我覺得笑非老師我們能在一起有時間好好交流下,應該對于直銷會有新的認識。其實大哥你分析的已經(jīng)很全面了,傳統(tǒng)行業(yè)也是金字塔,而直傳銷也是金字塔,所以利益鏈條大同小異,但是運作模式差距比較大吧,直傳銷注重的是人與人直接合作形成團隊并產(chǎn)生系統(tǒng)。直傳銷的金字塔也遵循二八定律,()遠超80%的人注定要為塔尖上的人墊背,總的說來為什么安利難民多?為什么各家直傳銷公司的人都打拼得很辛苦呢?
第一、金字塔模式是富人的游戲,中國90%多的人是窮人,這是國情。從基層直銷員到達標FC,自己的消費最少也得五六十萬吧,這叫事業(yè)啟動資金,所以這種營銷模式在中國注定是失敗的。
第二、從事直傳銷需要自己有很廣泛的人際關(guān)系,而且這些人也必須具備足夠資金條件。
第三、直銷是高素質(zhì)、高能力者的平臺,一個平凡老百姓下面或許會出現(xiàn)了一個老鷹從而給你帶來意外的收獲,但大多數(shù)人都是注定失敗的結(jié)局。而最終我覺得笑非老師你在直銷中勇于實踐,鍛煉了自己的能力和膽識,是一個優(yōu)秀的團隊領(lǐng)導人。
以上是我認為從事直銷失敗的幾個比較重要的原因吧。就目前直銷市場而言,可以說地面的、網(wǎng)上的、有產(chǎn)品的、沒產(chǎn)品的,各種各樣,的確奠定了目前直銷發(fā)展的現(xiàn)狀。中國加入WTO承諾了20xx年全面開放中國直銷市場,那一天不知道中國的市場經(jīng)濟會是一番怎么樣的景象?我覺得不容樂觀,不知道笑非老師是怎么看待這個問題的?
讀完這本書,使我對笑非老師你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和了解,對于你的認可和佩服難于用語言來表達。無論語言如何華麗都不及你在事業(yè)中的行動重要,助人為樂、正直善良,非常優(yōu)秀又兼具自己的氣場,你是以一個成功者的心態(tài)和過來人的姿態(tài)看待直銷的。
人生讀后感11
讀完書看完附錄,和那么多偉大的人物一樣,我也被叔本華深深吸引。確實,就像尼采說的,叔本華是為自己而寫,文字不矯揉造作、不似是而非,非常的堅定、自信。本書,讓我對哲學也產(chǎn)生了興趣。
直接行動就是在當當網(wǎng)上訂購了“尼采、柏拉圖”,和哲學搭上伙之后,反觀之前的讀物,覺得層次太過低劣,接收到的知識不知經(jīng)歷了多少個“消化腸道”,搞不清是第幾手了。當真正閱讀名著時,會發(fā)現(xiàn),很多我認為新鮮的論斷有可能是好幾個世紀之前的產(chǎn)物。在19世紀叔本華的書中,發(fā)現(xiàn)很多現(xiàn)下都非!皶r髦”的觀點,如同新瓶裝舊酒,可見我的孤陋寡聞。
1、對待現(xiàn)在、過去和未來的態(tài)度
很多心靈導師都告誡人們要“活在當下”,其實在19世紀叔本華便認為“現(xiàn)在“尤其珍貴。他花了很長一段論述來說明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對人們的影響,并明確表示“現(xiàn)在才是唯一真實和確切的;相比之下,將來的發(fā)展幾乎總是與我們的設(shè)想有所不同,甚至過去也與我們對過去的回想有所出入”,以及把握現(xiàn)在的重要性“由于懊惱過去和操勞將來,我們拒絕美好的現(xiàn)在時光或者任意地糟蹋它,這可是徹頭徹尾的愚蠢做法”。賣瘋了的暢銷書《當下的力量》無非也就是圍繞這些理念。
2、關(guān)于人自身幸福
“人的最大成功在于內(nèi)心的寧靜和人際關(guān)系的和諧“因為看到某名家的這句話,我不遠千里去北京參加她的工作坊。而這里,叔本華對于人自身幸福的論述更加的的精準。他說“人的內(nèi)在擁有對于人的幸福才是最關(guān)鍵的。財富除了能滿足人的真正、自然的需求以外,對于我們的真正幸福沒有多大影響!背晒托腋#芯康娜颂,說法也很多,但是這幾句話,簡明扼要的表明了幸福的屬性,幸福無關(guān)乎他人和財富,僅僅關(guān)乎自身。這個理念,是不是也能從目前林林總總的心靈雞湯類書籍中看到它的影子?
3、關(guān)于世界的看法
大學時候某老師曾經(jīng)說過這樣一句話,令我深深崇拜“你看世界簡單,世界便待你簡單“,叔本華說“同一樣外在的事物和同一樣的境遇,對于我們每一個人的影響都不盡相同,處在同一樣環(huán)境的每個人,都生活在不同的世界中。每個人到底生活于何樣的世界,首先取決于這個人對這個世界的理解!笔挛飳θ说挠绊,取決于人對事物的認知,這和心理學的情緒ABC理論有異曲同工之妙;或許應該說情緒ABC理論從這個觀點中吸取了養(yǎng)分。
4、關(guān)于變化、關(guān)于夢、關(guān)于別人的看法、關(guān)于社交
“只有轉(zhuǎn)換變化才是永恒的”
“人的內(nèi)在沖動不知不覺地受到了我們睡夢的指引,這些夢帶著預示的內(nèi)容”雖然弗洛伊德說自己沒有受到過叔本華的影響,真是這樣嗎?夢的解析,意識和性在叔本華的書中都是有論述的,而且就像這段對夢的描述一樣,都相當之精辟。
“我們可以把那些瑣碎的、每時每刻煩擾我們的小小不幸視為存心給我們做練習和鍛煉之用,這樣我們就不至于在安逸中失去了忍受巨大不幸的能力。”這種觀點是不是比“心靈雞湯”更為實用?
“如果我們真的擁有這方面的素質(zhì)和長處,那我們并不會想到故意去顯示、炫耀它—想到我們的這一份擁有,我們就已經(jīng)心滿意足了!边@就是“曬幸福,分得快“的哲學原理。
“要么孤獨,要么庸俗。一個人對社會交往的熱衷程度大致上與他的精神思想價值成反比。”所以獨處是有所成就的重要因素,有人說當今中國“無大師”估計就是不夠孤獨,嵇康、阮籍、陶淵明這些真正的隱士,才能創(chuàng)造出一流的作品。
總之,在現(xiàn)代心靈雞湯類書籍中看到的某些直指內(nèi)心的“真理”,在朋友圈瘋狂轉(zhuǎn)發(fā)的“時髦論點”以及很多著名的心理學理論觀點,在本書中都可見端倪,且更為簡練、精辟,不愧為《人生的智慧》。
人生讀后感12
初次邂逅《人生》是在一個寧靜的午后,寬敞的書店里偶爾傳來幾句細碎的交談,我的視線在書架間掠過,《人生》就這樣毫無戒備地闖入了我的眼睛。
人生?如此大的課題讓懵懂的我有點摸不著頭腦,細細想來,每個人都對人生充滿著幻想,金錢、美食、名譽都是人生的彩頭,人們窮其一生不停地追逐著。但是讀了路遙的《人生》,我才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人生”。
主人公高加林在短短的幾年里,就經(jīng)歷了一番曲折,他回鄉(xiāng),進城,又回到農(nóng)村。他擁有過人的才華,有著有朝一日出人頭地的夢想,他勤奮努力,眼看就要得到想要的結(jié)果了,但命運終要懲罰他的貪心、驕傲、虛榮,于是轉(zhuǎn)了一大圈又回到了原來的位置。人生的起起浮浮,讓他嘗遍了生活的酸甜苦辣。
其實,誰的人生會一帆風順,坦途萬里呢?有人大聲地嘲笑他“活該!”,但這期間的掙扎與煎熬,又有誰能體會?他努力改變命運有什么錯?又是誰操縱著那根叫做“命運”的線?任憑他努力掙脫也無濟于事?
高加林的民辦教師被村霸高明樓的兒子頂替,命運要他從此回到“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他憤慨、掙扎,沖動地想著報復,然而最終他還是不得不向現(xiàn)實低頭。人生本該如此,少不了磕磕絆絆。面對人生的溝壑,高玉德老漢的坦然與寧靜像一張堅實的盾,穩(wěn)住了一顆慌亂的心。
在他最為失意落魄的時候,巧珍的出現(xiàn)撫慰了他受傷的心。按書中的話說:“她是個斗大字不識一升的俊女子”雖然沒念過書,但她溫柔善良、勇敢無私、純潔美麗,用她金子般的心來守護著她心底的愛人——高加林。為了加林哥,她毫無畏懼地刷牙,不顧眾人的嘲笑;與加林哥大方地相伴騎車,不顧父親的毆打;在加林哥賣不出饅頭時豪爽地幫助他,不顧等待的艱辛,路途的遙遠;在高加林被遣送回村后,不計前嫌地為高加林求情。她為加林做的每一件事都那么地心甘情愿、不求回報,唯一的愿望就是加林同樣愛她。在她偉大的愛面前,一切都顯得那么渺小。
命運給高加林開了個玩笑,叔父的到來讓他走后門當上了縣上的記者。雖有馬屁精馬占勝的幫助,但他對馬占勝、高明樓這樣的領(lǐng)導是鄙視的,在高加林的內(nèi)心深處,一股正義之火熊熊燃燒。高加林辭別了巧珍,來到了縣城!他年輕氣盛,才華橫溢,吹拉彈唱,能文能武,很快就成了縣城引人注意的角色,縣城的生活讓他傲氣凌人,平凡而又自負,這也增加了人物的復雜性。
“生活啊,生活!有時候它把現(xiàn)實變成了夢想,有時候它把夢想變成了現(xiàn)實!币苍S他始終盼望著黃亞萍的愛慕,黃亞萍的愛慕也確實攪亂了他悸動的心,他的人生面臨著一次重要的抉擇,黃亞萍的愛情來的如此突然,讓他痛苦萬分。高加林是矛盾的,愛上黃亞萍就意味著和她去南方,走入更廣闊的天地,而巧珍只會牢牢地把他拴在這黃土地上。他再次面臨選擇。
高加林選擇了與巧珍絕交,大馬河靜靜流淌的河水見證著這一切,可憐的姑娘啊,遭到愛人的背叛,她的內(nèi)心該是多么痛苦啊!高加林是無情的,在人生的轉(zhuǎn)折點選擇了比感情更為重要的冷冰冰的前程,高加林是可憐的,他在恍惚之間丟掉了懷中的一塊金子——巧珍,他傷害了自己患難與共的親人!人生!人生!這次你帶給高加林的應是一輩子的遺憾!
因為走后門被舉報,人生果真又把高加林送上了他想擺脫的黃土地,巧珍與馬栓結(jié)婚,黃亞萍也離他而去。在大馬河畔,那第一次與巧珍牽手,又殘忍把她拋棄的地方,經(jīng)歷過的一切似乎就在昨天,這個曾經(jīng)躊躇滿志的帥小伙,似乎老了許多。
人生對高加林來說是深刻的,對我們每一個人來說更是如此,人生中的每一步棋看似遙遠迷離,但其實就掌握在我們的手中。當高加林再一次踏上生養(yǎng)他的黃土地,再一次凝視木然卻善良的鄉(xiāng)親們時,相信他不再有厭惡與憎恨,更多的是對黃土地抹不去的深情。在經(jīng)過這番考驗后,相信高加林一定會更踏實堅定地走過漫漫人生路。
路遙的“并非結(jié)局”帶給我們的憬悟應是如此吧!
人生讀后感13
《培根人生論》是英國思想家弗朗西斯·培根哲學智慧與人生經(jīng)驗的結(jié)晶,凝聚了文藝復興以后歐洲古典人文主義的價值觀念和政治理想。
但即使放在日新月異的現(xiàn)代社會,其中的觀點也使我們受益良多。我們生活在一個群居社會,每天都要和形形色色的人接觸。因此必須懂得如何得當?shù)卮私游,那么細?jié)就顯得尤為重要。細節(jié)上的一絲不茍可贏得很高的稱贊。因為細節(jié)更容易被人注意,而施展大才的機會猶如節(jié)日,并非每天都有。舉止彬彬有禮的人,一定能贏得好的聲譽。這正如西班牙的伊麗莎白女王所說:“禮節(jié)乃是一封通行四方的推薦信。”禮儀是微妙的東西。它既是人類間交際所不可或缺的,卻又是不可過于計較的。如果把禮儀形式看得高于一切,結(jié)果就會失去人與人之間真誠的信任。因此在交際中要掌握分寸,既要直爽又能不失禮。
無論地位高低、財富多少,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心存善念。善良,是人類的一切精神和道德品格中最偉大的一種。如果人不具備這種品格,那么就如同卑賤的鼠輩,既可憐又可憎。人心固然應該善良,而行善卻不能僅憑感情。意大利有句嘲諷話:“過分善良,就是傻瓜!钡拇_,人性中仁善的傾向有時候也會犯錯誤,為了不做濫施仁愛的傻子,我們就要注意,不要受有些人假面具和私欲的欺弄,而變得太輕信和軟心腸。輕信和軟心腸常常誘使老實人上當,因此行善還要靠理智的指引。
當今社會的貧富差異依舊顯而易見,有的人風餐露宿,有的人卻高床暖枕;有的人家徒四壁,有的人卻腰纏萬貫。不過一個人的需要其實是有限的,超過這種需要的錢財便是多余之物,也就是說過多的財富是無用的。對一個人而言,財產(chǎn)達到了某種程度后,便不是他能消受得了的。他可以儲藏財富,也可以分配或贈送它,或者用它換取富翁的名聲。但是對于他本人而言,這種巨大的財產(chǎn)只是身外之物,是沒有什么用處的。
我們更應當用正當?shù)氖侄沃\求財富,慎重地使用,慷慨地用以濟世,而到臨死的時候應當瀟灑地與之分手。立足于經(jīng)濟社會,我們每個人都是消費者,從物質(zhì)消費到精神消費,從現(xiàn)實生活的消費到網(wǎng)絡(luò)世界的消費,消費可謂無處不在。因此我們要量力而為,在日常消費中應以個人的財力為制約。支出應有度,要管理得當。如若不得已產(chǎn)生債務時,大可不必急于一下還清。一次還清債務可能重走借貸的老路,因為一旦發(fā)現(xiàn)自己能夠輕易擺脫債務的負擔,那么難免會舊病復發(fā)。一點一點地償還債務會使人養(yǎng)成節(jié)儉的習慣,這無論對自身的心靈還是財產(chǎn)都會有益處?傊瑢Υ约旱慕(jīng)濟開支應該始終小心翼翼。
人的一生有很多事情是不可能用確定論來準確描述的,但機遇卻是成功的首要因素。幸運之機好比經(jīng)濟市場,稍一耽擱,就瞬息萬變。機會老人先給我們送上了他的頭發(fā),如果我們沒能一下抓住,等再抓的時候就只能碰到他的禿頭了。因此能夠在做一件事的開端善于識別時機,這是一種極為難得的智慧。在任何事情上我們要學會善于識別與把握時機,在開始做事前要察視時機,而在進行時要抓住時機。
古羅馬哲學家塞涅卡曾說過:“一帆風順固然令人羨慕,但逆水行舟則更令人欽佩!比绻孥E就是超乎尋常,那么它常常是在對逆境的征服中顯現(xiàn)的。面對幸運所需要的美德是節(jié)制,而面對逆境所需要的美德是堅韌。一切幸福都絕非沒有憂慮和煩惱,而一切逆境也都絕非沒有慰藉與希望。如同最美好的刺繡是以暗淡的背景襯托明麗的圖案,而絕不是以暗淡的花朵鑲嵌于明麗的背景上。
人的美德猶如名貴的檀木,只有在烈火的焚燒中才會散發(fā)出最濃郁的芳香,最美好的品質(zhì)也正是在逆境中而被釋放出光輝的。
人生讀后感14
人生就像戲劇,里面既有開懷大笑,又有嚎啕大哭。上一秒高高在上,下一秒就淪為平民。這就是路遙的人生吧,高加林無法肯定是生活跟他開了個玩笑,還是他開了個生活的玩笑。全書講的故事很簡單,是關(guān)于改革時期陜北高原的故事,高加林高考沒有考上大學,高中畢業(yè)生高加林回到土地又離開土地,再離開土地,再回到土地這樣人生的變化過程構(gòu)成了其故事構(gòu)架。高加林同農(nóng)村姑娘劉巧珍、城市姑娘黃亞萍之間的感情糾葛構(gòu)成了故事發(fā)展的矛盾,也正是體現(xiàn)那種艱難選擇的悲劇。
人生就是一場不回頭的戲,我們在里面是那么的卑微那么的渺小。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很多時候我們不能去責怪高加林做出的選擇,我們不是他體會到他那個時候的感受。在很多時候我都會問自己,如果我是高加林:我會怎么做?我該怎么做?我能怎么做?在哪個時代的他面對各種的機遇各種遭遇是什么造成的呢?我們敢說是時代造成的嗎?不能,一個時代的發(fā)展必須面對種種困難誘惑,人生又何嘗不是這樣的呢。
我不敢說高加林是一個三心二意的人,但是我知道他是一個不能守住本心的人,他的骨子缺少的不是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不是對現(xiàn)實殘酷的妥協(xié)積極面對,不是對愛情的瘋狂追求。而是他只是想證明自己而已,證明自己是一個有才有追求有理想的年輕人。但是人的欲望是無窮無盡的,一個人有一百塊的時候他想著一千,當他有一千的時候他就會更多的。為什么有時候人走著走著就偏離了我們原先預定的路了呢?是欲望,是缺乏對我們?nèi)松乃伎、反省。讀路要的時候,高加林和我都是一個年齡段的人,他的經(jīng)歷給了我很大思考,也有很多的反省。如何在高速發(fā)展時代追求理想,把握機遇,面對誘惑都是我們應該規(guī)劃事情。
高加林與農(nóng)村姑娘劉巧珍、城市姑娘黃亞萍的感情糾葛是這部書的主線之一。高加林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才子,并且文武兼?zhèn)。他有理想有追求,他辛勤樸實、勇敢自信,他熱愛生活,注重實干。對于高加林的才能我是欣賞的,對于他事業(yè)上的變遷我是同情的,畢竟社會不存在絕對的公平,你或許看不起一個沒有能力的人,但不能否認人家比你混的好。對于他的理想和追求我是很贊同的,任何時候都不能沒有理想和追求,我也不喜歡整天把理想和追求放在嘴上的人,如果不行動就只是動動嘴談何實現(xiàn)。我也很喜歡俞敏洪說過的一句話我們都是出身卑微的人,我們都為了一個卑微卻偉大的理想奮斗。
他的愛情道路的選擇,我卻是太多話要說,但又仿佛說不出什么。
初戀是美好美麗的,巧珍那么善解人意,一個地道的農(nóng)村姑娘,她恨自己沒有文化,但不由自主愛上了高加林這個“文化人”。每次我讀這些的時候,都感嘆老天是不公平的,但他另一方面又是公平的。她以卑微的姿態(tài)去愛著高加林,而且純真無暇。被大馬河川最美的姑娘深愛著,高加林感覺到了這份幸福。伴隨事業(yè)上的“騰達”,他離開那片黃土地,來到城市,重逢了黃亞萍。與巧珍相比,她是城里人,有很高的學歷,很好的教育,并他們有著共同的話題。高加林的心動搖了,我讀到這里就想為何高加林沒有選擇巧珍,難道只是因為巧珍沒有文化沒有給他飛黃騰達的機會?還是因為高加林接受巧珍只不過是碰巧他失去工作,那個時候失落郁悶需要一個人來安慰,而巧珍正好的出現(xiàn)?
高加林拒絕舊愛巧珍,去接受黃亞萍的感情。巧珍含淚答應還依然去關(guān)心高加林。我不去想高加林于兩人間面臨怎樣的艱難抉擇,怎樣的內(nèi)心掙扎,但我知道那個時候的高加林已經(jīng)失去了本心。
我們總感嘆人生百態(tài),世事無常。有些路走著走著你就偏離了原來的軌跡,當我們發(fā)現(xiàn)這個這個時候我想我們必須要反省,要思考。只有清楚自己到底要什么的時候再繼續(xù)前進的路。值得肯定是,我們那顆質(zhì)樸的本心永不可缺失。我們要守住自己的夢想,追求,道德。而不是辜負那些愛我們的人。
人生讀后感15
讀完《人生不設(shè)限》這本書,更加深刻的感受到人類的潛質(zhì)是無以言語的。力克胡哲,出生時罹患海豹肢癥,天生沒有四肢,以前三次嘗試自殺。10歲那年,第一次意識到“人要為自己的快樂負責”。雖然沒有手腳去接觸這個世界,但他并沒有放下理想,也沒有放逐自己,他最終意識到用語言和行動同樣能夠觸動人心,不論際遇順逆,只要認清目標,用心應對,生活其實到處都是歡樂。
快樂的時候,我覺得人生是來享受的,悲傷的時候,我又覺得人生是來受苦的。人心不足,我覺得很對,世上有多少人會知足呢,我不明白,但我卻明白不知足的必須很多很多。不快樂是因為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幸福是因為得到的比想象的還要多。人不是不懂得珍惜,而是不懂得發(fā)現(xiàn)。往往發(fā)現(xiàn)了卻已失去了,因力克會游泳、會潛水、會踢足球、會溜滑板、會打高爾夫球。他21歲大學畢業(yè)后,取得了會計及財務規(guī)劃雙學位,還出版過兩張暢銷的全球DVD。他在五大洲25個國家,舉辦了1500多場演講。他以“有限”的軀體,創(chuàng)造了無限的生命奇跡。為只有在失去的時候才會去注意生活中的那些小細節(jié),才會覺得細節(jié)是多么的難能可貴。我們大多數(shù)的人常常在抱怨生活中沒有激情。是那么的枯燥乏味,平凡平淡,可又無力去改變。
生活中有得必有失,有得到的喜悅便有失去的痛苦。明星讓人羨慕吧,人生風光而又精彩。令多少粉絲著迷,讓多少人難以忘記。可他們有私生活嗎?似乎好多事情都要秘密而行。吃衣住行,每個人都在為此奔波。每個人的一生都不盡相同卻又相似。都為吃而吃,住而住。只是窮人吃素,富人吃葷;窮人住平房,富人住別墅……僅此而已。電視里的感情多么完美,令人回味,讓人羨慕不已。男女主人公都過上了幸?鞓返纳。有沒有發(fā)現(xiàn),電視里的主人公都是好富有的,好像從來都不會有窮人,就算有,之后也是富有的。也就是說,如果一向窮的話也就沒有什么幸?衫^續(xù)的了。每日為柴米油鹽發(fā)愁,為奔小康而努力,又有多少歲月去談情說愛呢,有是有,但卻必須不多。貧賤夫妻百事哀,說得一點也不錯。
十分欣賞青春偶像劇里的那種轟轟烈烈,讓人回味無窮,感人肺腑的感情。那么漠視世俗,那么執(zhí)著,那么的不顧一切。這是在生活中不常見的。也或許能夠說我從來都沒有見過。甚至于很多時候我不相信感情能夠如此單純,能夠如此完美?稍捰终f回來,但凡有故事的人,人生也必定經(jīng)過很多磨難和痛苦。沒有付出哪來收獲。像我們大多數(shù)的人,都過著簡簡單單的生活,平凡得甚至可能漠視幸福的感覺。也許我這一生是無法參透人生的好處了,也許這本來就沒有答案,也或許有太多。但我卻相信,平凡的人生雖然感覺不到好處,但至少有安寧。也或許這種安寧卻恰恰是有故事的人生最想要的幸福。當然,這也是我片面的想法,隨心而發(fā)而已,也許本身并無什么好處。
依稀記得書中力克的一句話:“我有選取,你也有選取。我們能夠選取對不足之處念念不忘,能夠選取苦澀、憤怒或悲哀;或者,在應對艱難時刻和那些心懷惡意的人時,我們能夠選取從經(jīng)驗中學習,然后繼續(xù)往前走,為自己的快樂負責”。的確,作為造物主的上帝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沒有四肢的力克都能有如此的境界,更何況健全的我們呢?小時候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海倫凱勒講述自己沒有光明的人生經(jīng)歷,每次閱讀都會打濕自己的眼睛,讓我領(lǐng)會到在疾病和災難面前,她是何等的樂觀、不屈不撓以及滿懷期望,她的故事春風化雨般伴隨著我成長,伴隨我追逐自己的理想。這天讀《人生不設(shè)限》,讀到力克胡哲對人生樂觀的態(tài)度,不僅僅又讓我想起海倫凱勒,發(fā)現(xiàn)兩者都是如此的執(zhí)著,都是曾被苦難所折服而又重拾信念,被人們所敬仰,原先他們都不曾給自己限制,他們都突破了自己的極限,到達了人生新的高度。
知足者常樂,但注定平庸。若不給自己設(shè)限,就沒有限制你超越的藩籬,人生便無止境。夢想有多遠,舞臺就有多大,相信自己,一切皆有可能。
【人生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人生》的讀后感06-11
《人生》讀后感06-19
《人生》讀后感08-10
人生讀后感09-09
感悟人生讀后感08-18
《感悟人生》讀后感08-18
【薦】《人生》讀后感12-28
《人生》讀后感【薦】12-28
《人生》讀后感【推薦】12-28
《人生》讀后感【熱】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