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復習提綱
二氧化碳--光合作用原料;保溫作用
臭氧--地球生命保護傘,吸收紫外線
水汽和固體雜質--成云致雨;雜質:凝結核
2、大氣的垂直分層及各層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大氣分層 氣溫隨高度變化 氣流狀況 其它特征 與人類關系
對流層 越高越低 對流 占3/4大氣質量;水汽和塵埃;各緯度層高不一致 天氣現(xiàn)象
平流層 越高越高 平流 高空飛行;存在臭氧層
高層大氣 存在電離層(無線電通訊;太陽活動干擾短波通訊
3、大氣的受熱過程
(1)根本能量源:太陽輻射(各類輻射的波長范圍及太陽輻射的性質--短波輻射)
(2)大氣的受熱過程(大氣的熱力作用)--太陽曬熱大地,大地烤熱大氣
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三種形式及各自現(xiàn)象(用實例說明)
影響削弱大小的主要原因:太陽高度角(各緯度削弱不同)
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
了解地面輻射(紅外線長波輻射);大氣輻射(紅外線長波輻射)
保溫作用的過程:大氣強烈吸收地面長波輻射;大氣逆輻射將熱量還給地面 (圖示及實例說明--如霜凍出現(xiàn)時間;日溫差大小的比較)
保溫作用的意義:減少氣溫的日較差;保證地球適宜溫度;維持全球熱量平衡
4、大氣垂直運動和水平運動的成因
(1)大氣運動的根本原因:冷熱不均(各緯度之間;海陸之間)
(2)大氣運動形式:
最簡單形式:熱力環(huán)流(圖示及說明);舉例:城郊風;海陸風;季風主要原因
熱力環(huán)流分解:冷熱不均引起大氣垂直運動
水平氣壓差
水平氣流由高壓流向低壓
大氣水平運動(風):
形成風的根本原因:冷熱不均
形成風的直接原因:水平壓差(或水平氣壓梯度力)
影響風的三個力:水平氣壓梯度力;地轉偏向力;地表磨擦力
風向的決定:1力風(理論風)--垂直于等壓線,高壓指向低壓.2力風(高空風)--平行于等壓線,北右偏,南左偏.3力風(實際地表風)--斜穿等壓線,北右偏,南左偏
注意北半球實際地表氣壓場中的某點風向的畫法
5、三圈環(huán)流與氣壓帶、風帶的形成
(1)無自轉,地表均勻--單圈環(huán)流(熱力環(huán)流)
(2)自轉,地表均勻--三圈環(huán)流
(3)三圈環(huán)流的組成:0-30低緯環(huán)流;30-60中緯環(huán)流;60-90高緯環(huán)流
地表形成7壓6風:緯向分布的理想模式(帶狀)
各氣壓帶的干濕狀況(低壓濕;高壓干)
各風帶的風向及干濕狀況(信風一般較干;西風較濕)
極鋒:60度附近,由盛行西風和極地東風相遇形成
氣壓帶和風帶隨太陽直射點的季節(jié)性南北移動而移動
(4)海陸分布對氣壓帶和風帶的影響:實際地表狀況(塊狀)
最重要的影響:海陸熱力差
表現(xiàn)(大氣活動中心):
北半球7月(夏季):亞歐大陸-亞洲低壓;太平洋上高壓
北半球1月(冬季):亞歐大陸-亞洲高壓;太平洋上低壓
(5)季風環(huán)流(重視圖示)
概念理解:是全球性大氣環(huán)流的組成部分;東亞季風最典型
季風的成因:
主因--海陸熱力差(可解釋東亞的冬夏季風;南亞的冬季風)
南亞夏季風的成因--南半球東南信風北移過赤道右偏成西南風 (或概括說: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jié)移動)
季風的影響:季風的共性特點:雨熱同期;降水量季節(jié)變化大,易有旱澇災
東亞的兩種季風氣候及各自分布區(qū)(以秦淮一線為界);各自氣候特點
--溫帶季風氣候:秦淮以北季風區(qū);冬干冷;夏濕熱
--亞熱帶季風氣候:秦淮以南季風區(qū);冬溫和少雨;夏濕熱
--東亞兩種季風氣候的冬夏季風風向相同,成因相同
--注意季風區(qū)城市工業(yè)布局中大氣污染企業(yè)的分布南亞的熱帶季風氣候:
--全年高溫,旱季(東北季風控制)和雨季(西南季風控制)交替季風區(qū)是世界上水稻種植業(yè)主要分布地區(qū)
--東亞、南亞和東南亞的季風氣候區(qū)和東南亞的熱帶雨林氣候區(qū)
6、大氣環(huán)流與水熱輸送的關系——是對大氣環(huán)流作用的總結
(1)全球性的大氣環(huán)流:
促進了高低緯度之間、海陸之間的熱量與水汽的交換;
調(diào)整了全球的水熱分布;
是各地天氣變化和氣候形成的重要因素
(2)幾類重要氣候的成因:
地中海氣候:
南北緯30-40之間大陸西岸;冬受西風控制,暖濕;夏受副高控制,干熱
熱帶草原氣候:
南北緯10-20度之間;全年高溫,雨季受赤道低壓控制,干季受信風控制
溫帶海洋性氣候:
南北緯40-60之間大陸西岸;全年受西風控制,氣候暖濕
熱帶雨林氣候:
赤道附近;全年濕熱,終年受赤道低壓控制
三種季風氣候:(見以上分析)
7、鋒面、低壓、高壓等天氣系統(tǒng)的特點
鋒面系統(tǒng)
鋒面類別 圖示 符號表示 過境前天氣 過境時天氣 降水位置 舉例
冷鋒 暖氣團控制:晴;氣壓低 陰天、下雨、刮風、降溫 鋒后 冬寒潮;夏我國北方暴雨
暖鋒 冷氣團控制:晴;氣壓高 連續(xù)性降水 鋒前
低壓(氣旋)和高壓(反氣旋)系統(tǒng)
氣壓:高低壓
氣流:氣旋和反氣旋
圖:會判斷;會畫風向
中心氣壓 水平氣流方向 垂直氣流方向 中心天氣狀況 舉例 其它影響
氣旋 低 北逆南順 向上 陰雨 亞洲低壓 沿槽線形成鋒面
反氣旋 高 南順北逆 向下 晴 亞洲高壓
鋒面氣旋(重要!)
要求:圖上每一個天氣系統(tǒng)的識別;
不同地點所受天氣系統(tǒng)的控制及出現(xiàn)的天氣現(xiàn)象
8、地理位置、大氣環(huán)流、地形等因素對氣候的影響
8-1氣候因子分析
地理位置
A緯度位置:決定太陽輻射——氣候差異的最基本原因——決定熱量或氣溫
B海陸位置:
例如溫帶海洋性氣候和溫帶大陸性氣候;海洋性氣候溫差小,濕度較大;大陸性反之
大陸東岸季風氣候形成是由于海陸之間的熱力性質的差異
大氣環(huán)流(氣壓帶和風帶)
特點:雙重性質——各緯度、海陸之間水熱交換;直接控制某地氣候特點(水熱狀況)
下墊面(地表狀況);最近地面大氣直接熱源與水源
其它影響氣候的因素:人類活動、洋流(寒流降溫減濕;暖流增溫增濕)
8-2氣候類型
氣候特點(會判斷氣溫降水圖;會描述)
氣候要素:氣溫、降水
以溫定帶——月均溫在15度以上,為熱帶氣候
月均溫最低在0-15度,為亞熱帶氣候
月均溫最低在0以下,溫帶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除外)
以水定型——熱帶氣候分為四種:
熱帶雨林氣候:全年多雨;
熱帶沙漠氣候:全年干旱;
熱帶季風氣候:旱雨兩季
熱帶草原氣候:旱雨兩季
——亞熱帶氣候分為兩種:
亞熱帶季風氣候:雨熱同期
亞熱帶地中海氣候:冬雨夏干
——溫帶氣候分為三種:
溫帶季風氣候:雨熱同期
溫帶大陸性氣候:全年少雨
溫帶海洋性氣候:全年濕潤
氣候成因
季風氣候成因:三種季風氣候
氣壓帶和風帶交替控制氣候:
地中海氣候(副高和西風);熱帶草原氣候(信風和赤道低壓)
單一氣壓帶和風帶控制氣候:
熱帶雨林氣候(赤道低壓);溫帶海洋性氣候(西風)
氣候分布
大陸東岸氣候:三種季風氣候
大陸西岸氣候:地中海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
大陸內(nèi)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
9、地球溫室效應、臭氧層的破壞、酸雨等現(xiàn)象產(chǎn)生的原因及危害
現(xiàn)象 產(chǎn)生原因 污染物 危害 對策
溫室效應 燃燒礦石燃料毀林特別是熱帶森林的破壞 二氧化碳 海平面上升(原因?)對沿海低地構成直接威脅引起各地區(qū)降水和干濕狀況的變化,進而導致世界各國經(jīng)濟結構的變化(具體表現(xiàn)?) 提高能源利用率,采用新能源;努力加強國際間的合作;植樹造林
臭氧層的破壞 使用制冷設備等消耗臭氧物質 氟氯烴等 太陽紫外輻射增加:直接危害人體健康;對生態(tài)環(huán)境和農(nóng)林牧漁業(yè)造成破壞 全球合作,減少消耗臭氧層物質的排放;積極研制新型制冷系統(tǒng)
酸雨 燃燒化石燃料(主要是燃煤);汽車尾氣排放 二氧化硫和氧化氮等酸性氣體 水體酸化,影響魚類生長乃至死亡;酸化土壤,危害森林和農(nóng)作物生長;腐蝕建筑物和文物古跡危及人體健康 最根本途徑:減少人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研究煤炭中硫資源的綜合開發(fā)和利用(如清潔煤技術;清潔燃燒技術;廢氣再利用)燃燒低硫煤或其它清潔能源
第三單元 陸地與海洋環(huán)境
主要造巖礦物和三大類巖石
化學元素——礦物——礦產(chǎn)
造巖礦物——巖石
主要的造巖礦物:石英、云母、長石、方解石等
按成因分為三大類巖石:
巖漿巖:
分為侵入巖(如花崗巖——長石、石英、云母組成)和噴出巖(如玄武巖)
花崗巖是優(yōu)良的建材和裝飾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