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舞蹈的種類以及特點
蒙古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蒙古族舞蹈的特點是節(jié)奏明快,熱情奔放,語匯新穎,風格獨特。下面是小編分享的蒙古舞蹈的種類以及特點,歡迎大家閱讀!
蒙古族是中國北方的游牧民族,從事畜牧狩獵生產。由于長期生活在草原的地理環(huán)境和氣候條件下,自古以來崇拜天地山川和雄鷹圖騰,因而形成了蒙古族舞蹈渾厚、含蓄、舒展、豪邁的特點。
蒙古族民間舞蹈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是盅碗舞。
盅碗舞一般為女性獨舞,一般是舞者頭頂瓷碗,手持雙盅,在音樂伴奏下,按盅子碰擊的節(jié)奏,兩臂不斷地舒展屈收,身體或前進或后退,意在表現(xiàn)蒙古族婦女端莊嫻靜、柔中有剛的性格氣質。
二是安代舞。
安代舞于明末清初發(fā)祥于科爾沁草原南端的庫倫旗。最初是一種用來醫(yī)病的薩滿教舞蹈,含有祈求神靈庇護、祛魔消災的意思,后來才演變成為表達歡樂情緒的民族民間舞蹈。在科爾沁地區(qū),在逢年過節(jié)時、在慶祝豐收的日子里、在喜喪婚嫁和迎賓的宴會上,人們都要跳安代舞。
姑娘媳婦揮舞頭巾跳,小伙子脫去馬靴光著腳丫跳,孩子們做著鬼臉跳……舞蹈動作有甩巾踏步、繞巾踏步、擺巾踏步、拍手叉腰、向前沖跑、翻轉跳躍等等,形成了盛大的狂歡場面,把美和對美的追求推向了極致。
三是查瑪。
查瑪是藏傳佛教為了弘揚佛法、傳播教義、阻止邪惡誘惑、堅定佛門信念而舉辦的一種帶有慶典性質的藝術活動。歷史上,在“殿宇雄壯、比擬佛國”的科爾沁地區(qū)乃至內蒙古自治區(qū)全境,絕大多數(shù)寺院召廟都曾一年一度由喇嘛們表演這種舞蹈。至今,部分召寺依然傳承表演這種舞蹈。查瑪在蒙古族舞蹈文化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科爾沁地區(qū)查瑪表現(xiàn)形式有三種:一是經堂查瑪。表演者二至四人,于經堂誦經時主要通過手勢動作對佛進行功德禮贊。二是米拉查瑪。在召寺前廣場搭臺表演。人物有米拉、黑白老頭、狗、鹿(均由人扮演)等,以說、唱、舞、樂的形式,頌揚米拉撇家棄業(yè),苦意修行,云游四方,傳播佛理,終成正果的故事。三是廣場查瑪。在大雄寶殿前廣場上表演。
人物眾多,程式固定,動作規(guī)范,舞蹈性最強,流傳較為普遍。
在查瑪表演中,登場者統(tǒng)稱護法神。護法神分大查瑪(主神)、小查瑪(皈神)兩類。查瑪一般由13—15個舞蹈段落組成,多以單人、雙人、四人的形式表演。凡屬大查瑪者,均以單人舞的形式表演一個獨立舞段;亦有一神化作多神、按東西南北中方位同時起舞的。小查瑪多以四人舞的形式出現(xiàn);亦可在主神舞蹈時,以侍者的身份在旁伴舞。相對而言,舞蹈中大查瑪?shù)膭幼鞒练(wěn)獷悍,神態(tài)超然,舉手投足都很有造型性,體現(xiàn)了強烈的宗教內涵和人物的思想情感;小查瑪則動作靈活,節(jié)奏明快,不拘形態(tài),較少神威,有很強的韻律性。
某些規(guī)模較大的召寺,為了便于傳承,還將近似的人物動作予以規(guī)范,確定名稱。
四是科爾沁“博”舞。
“博”,是薩滿教中的巫師,研究者稱之為“薩滿”。蒙古人則自稱為博。博所進行的宗教祭祀活動稱為行博。博舞即指行博時所跳的舞蹈。博教曾為蒙古族所長期信奉,但自藏傳佛教傳入后即日漸衰落,現(xiàn)在僅有少量殘存,主要流傳于科爾沁草原。
博舞保留較完整的是興安盟和通遼市。博舞作為一種古老的藝術形態(tài),由于其自身的豐富內涵及其所具有的藝術性和娛樂性,不僅仍有一定的生命力,而且有著很高的研究價值。科爾沁地區(qū)的行博,主要是用來祭祀求福和驅魔治病。以歌舞事神,治病驅魔,是其具有的主要特征。
科爾沁地區(qū)的博舞動作基本相同,但風格各異,有的古樸雄壯,有的典雅健美,有的剛柔相濟,有的風趣幽默,有的舒緩曼妙,有的瀟灑明快。個別女博跳的博舞,其舞姿更是細膩柔媚,別具風韻。博舞也有其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博們在行博時都須頭戴沉重的銅制五佛冠,腰扎九個圓形銅鏡,身著法裙、法服等;行博過程中要做出顫腿、扭腰、旋轉、跳躍等動作,并且能夠對神鼓、神鞭、銅鏡、寶劍、腰刀等運用自如。粗獷、熾烈、顛狂的激情表演是科爾沁博舞的獨特風格。
著名的.傳統(tǒng)舞蹈有《安代舞》、《盅碗舞》、《筷子舞》等。當代創(chuàng)作舞有《鷹》、《馬刀舞》、《馴馬舞》、《奔騰》、《擠奶員舞》、《鄂爾多斯婚禮舞》、《牧民的喜悅》等。
拓展閱讀:蒙古族舞蹈表演的風格
蒙古是我國人口眾多且文化特色濃郁的少數(shù)民族之一,蒙古舞更是蒙古族文化藝術思想和生活特征、場景的完美融合。通過對蒙古舞風格的把握,可以為人們欣賞蒙古舞的藝術美帶來更加深刻的認知。認真了解蒙古舞蹈表演的風格,對于了解蒙古民族的歷史文化淵源、了解蒙古族的群體性格特點和文化風俗意義重大。
一、熱情豪放的風格
蒙古族的熱情好客是眾所周知的,這一點在蒙古待人接物的各個細節(jié)都有很好的表現(xiàn),不過其最突出的表現(xiàn)還是在舞蹈方面。蒙古舞的豪放風格在“安代舞”中體現(xiàn)的最為強烈。在我國黑龍江地區(qū)、蒙古地區(qū)和遼寧地區(qū)普遍流行這種舞蹈,多個人一起表演,在技巧上并沒有多大難度,游客的參與度非常高,是蒙古族民眾用來招待游客的常見舞蹈形式,最能夠體現(xiàn)蒙古族豪放熱情的待人風俗。
二、優(yōu)雅柔和的風格
蒙古族的舞蹈也并非全部都是熱情豪放的風格,在一些特定的舞蹈中,更多地展現(xiàn)出來的是一種柔和優(yōu)雅的內涵。比如蒙古族中的“盅碗舞”,在鄂爾多斯等地區(qū)大為盛行。這種舞蹈講究動作的隨意性,能夠比較輕松地根據(jù)場內的氣氛來做調節(jié),具有比較靈活的舞蹈動作和形式,因此也更容易充分地表現(xiàn)舞蹈者的舞蹈功底和才華,是一種在節(jié)奏上較為輕松、隨意的舞蹈方式,在歷史上曾經被作為祭祀和祝賀的主要舞蹈形式。
三、敏捷機智的風格
蒙古民族的生活環(huán)境,千百年來的生活習慣和習俗等都決定了這個民族的驍勇善戰(zhàn)。而在身體反應、頭腦反應方面的機智、敏捷和靈活可以說是這種民族特點的最佳體現(xiàn)。蒙古族的“牛頭虎舞”,就是一種再現(xiàn);幎穲鼍暗奈璧,它講究的是動作的迅速、敏捷,反應的快速,靈活,充分表現(xiàn)出了野獸爭斗場景的激烈和生動。舞蹈者的表演越機智、敏銳,表現(xiàn)出來的舞蹈藝術感染力越強烈,是一種非常具有民族文化特征的舞蹈形式。
四、粗獷不羈的風格
粗獷不羈,這是游牧民族特有的風格。長期在草原上生活的蒙古族,在與大自然抗爭,與牲畜做伴和與其他部落進行爭斗的過程中,粗獷不羈的性情得以凸顯。在蒙古舞蹈中,以蒙古摔跤最能夠體現(xiàn)這種粗獷的風格。在蒙古摔跤舞蹈中,一個人飾演兩個角色,用木偶的形式將摔跤舞表現(xiàn)出來,通過夸張的動作可以獲得非常生動的表演效果,非常靈活地彰顯了蒙古族那種粗獷豪放的舞蹈風情。這種粗獷之中有著濃烈的情感和熱情,并不是粗野和無禮,非常能夠體現(xiàn)草原生活的熱烈昂揚,讓人觀之印象深刻。
五、愉快樂觀的風格
蒙古民眾在與大自然抗爭、與艱苦生活環(huán)境抗爭的過程中很容易遭遇各種各樣的挫折,這也歷練了他們無所畏懼、樂觀向上的民族性情。在蒙古族的筷子舞等舞蹈動作中,舞蹈者一邊唱歌一邊用筷子敲打身體各個部位,從而營造出一種非常明快、樂觀、活潑的舞蹈氣氛,讓每一個參觀舞蹈的人都能跟隨著舞蹈和音樂的節(jié)奏享受那種歡快淋漓的感覺。這種愉快樂觀的風格很容易感染大家,讓人們見識到草原民族在面對生活的時候有比我們想象中更好的精神狀態(tài)。
蒙古舞是一種風格迥異而特色鮮明的舞蹈形式,其中根據(jù)舞蹈要表現(xiàn)的內容不同、舞蹈創(chuàng)立的背景不同、舞蹈表演的場合不同,其具體的風格也會有所不同。對蒙古舞的欣賞和認知要建立在充分了解舞蹈背景環(huán)境的基礎上進行,這才能確保對蒙古舞的正確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