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活板原文及翻譯賞析
五代時才開始印刷五經,以后的各種圖書都是雕板印刷本。以下是關于活板原文及翻譯賞析,歡迎大家參考!
《活板》
原文
板印書籍,唐人尚未盛為之。五代時始印五經,已后典籍皆為板本。
慶歷中有布衣畢昇(畢升),又為活板。其法:用膠泥刻字,薄如錢唇,每字為一印,火燒令堅。先設一鐵板,其上以松脂、蠟和紙灰之類冒之。欲印,則以一鐵范置鐵板上,乃密布字印,滿鐵范為一板,持就火煬之,藥稍熔,則以一平板按其面,則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為簡易;若印數十百千本,則極為神速。常作二鐵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畢,則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數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備一板內有重復者。不用,則以紙?zhí),每韻為一帖,木格貯之。有奇字素無備者,旋刻之,以草火燒,瞬息可成。不以木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則高下不平,兼與藥相粘,不可;不若燔土,用訖再火令藥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為予群從所得,至今保藏。
賞析
《活板》一文語言樸實、簡潔、準確。
全文著重說明活板的制作、印刷過程,解釋膠泥刻字的性質特點,少有修飾性詞語,語言樸實無華,通俗易懂。再說簡潔,如“膠泥刻字,薄如錢唇……火燒令堅”,寥寥數語,就非常清楚地說明了活字的材料、形狀和加工方法。《活板》只用三百多字,便將我國板印書籍的歷史,活字版的創(chuàng)造、發(fā)明、用法、功效以及膠泥活字的優(yōu)點解說得清楚明白。文中還多次用了代詞“之”,如“為之”“煬之” “帖之”“貯之”等,它們都分別指代相應的實物,這就減少了內容的重復,有助于行文的簡潔。用詞準確也是本文顯著的優(yōu)點。如對膠泥字印火燒加熱,使之堅硬成型,用“燒”;為了使鐵板上的藥物(松脂等物)軟化凝結,將鐵板置于火上或火旁烘烤,用“煬”;為了便于拆版,用猛火高溫使藥物熔化,用“熔”!办芡痢钡摹办堋币彩菬囊馑迹汀盁笔峭x詞,所以用“燔”,避免用詞重復,體現了文言的美感與不生厭。“燒”、“煬”、“熔”、“燔”這些詞用得都準確、貼切。
關于《活板》
畢昇的發(fā)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技術。宋朝的沈括所著的《夢溪筆談》記載了畢昇的活字印刷術:
版印書籍,唐人尚未盛為之,自馮瀛王(指馮道,五代時名臣,曾倡議國子監(jiān)校定“九經”,組工雕印,我國官府大規(guī)?虝源碎_始!幷咦ⅲ┦加∥褰洠押蟮浼,皆為版本。慶歷中,有布衣畢昇,又為活版。其法用膠泥刻字,薄如錢唇,每字為一印,火燒令堅。先設一鐵版,其上以松脂臘和紙灰之類冒之。欲印則以一鐵范置鐵板上,乃密布字印。滿鐵范為一板,持就火煬之,藥稍镕,則以一平板按其面,則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為簡易;若印數十百千本,則極為神速。常作二鐵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畢,則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數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備一板內有重復者。不用則以紙貼之,每韻為一貼,木格貯之。有奇字素無備者,旋刻之,以草火燒,瞬息可成。不以木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則高下不平,兼與藥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訖再火令藥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昇死,其印為余群從所得,至今保藏。
【活板原文及翻譯賞析】相關文章:
愛蓮說原文及翻譯賞析07-10
陋室銘原文及其翻譯賞析02-16
李白《靜夜思》原文翻譯和賞析08-28
《宿新市徐公店》原文翻譯賞析02-10
釵頭鳳原文及翻譯04-23
水調歌頭原文及翻譯08-01
《勸學》原文及翻譯11-18
碩鼠原文及翻譯07-07
狼原文及翻譯07-07
口技原文及翻譯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