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乱码_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大片_最新国产免费Av网址_国产精品3级片

國學(xué)智慧

《道德經(jīng)》全文注釋

時間:2023-06-26 06:12:50 國學(xué)智慧 我要投稿

《道德經(jīng)》全文注釋

  老子的《道德經(jīng)》為基礎(chǔ)進行的創(chuàng)作,老子以無為、無我、自然之觀點,闡述精深哲學(xué)的道家思想。我們一起來看看老子的《道德經(jīng)》的全文注釋吧!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譯文:

  道"如果可以用言語來表述,那它就是常"道"("道"是可以用言語來表述的,它并非一般的"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辭去命名,那它就是常"名"("名"也是可以說明的,它并非普通的"名")。"無"可以用來表述天地渾沌未開之際的狀況;而"有",則是宇宙萬物產(chǎn)生之本原的命名。因此,要常從"無"中去觀察領(lǐng)悟"道"的奧妙;要常從"有"中去觀察體會"道"的端倪。無與有這兩者,來源相同而名稱相異,都可以稱之為玄妙、深遠。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奧,而是玄妙又玄妙、深遠又深遠,是宇宙天地萬物之奧妙的總門(從"有名"的奧妙到達無形的奧妙,"道"是洞悉一切奧妙變化的門徑)。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后相隨。恒也。

  是以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譯文: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為善,那是因為有惡的存在。所以有和無互相轉(zhuǎn)化,難和易互相形成,長和短互相顯現(xiàn),高和下互相充實,音與聲互相諧和,前和后互相接隨--這是永恒的。因此圣人用無為的觀點對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聽任萬物自然興起而不為其創(chuàng)始,有所施為,但不加自己的傾向,功成業(yè)就而不自居。正由于不居功,就無所謂失去。

  第三章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是以圣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譯文:

  不推崇有才德的人,導(dǎo)使老百姓不互相爭奪;不珍愛難得的財物,導(dǎo)使老百姓不去偷竊;不顯耀足以引起貪心的事物,導(dǎo)使民心不被迷亂。因此,圣人的治理原則是:排空百姓的心機,填飽百姓的肚腹,減弱百姓的競爭意圖,增強百姓的筋骨體魄,經(jīng)常使老百姓沒有智巧,沒有欲望。致使那些有才智的人也不敢妄為造事。圣人按照"無為"的原則去做,辦事順應(yīng)自然,那么,天才就不會不太平了。

  第四章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譯文:

  大"道"空虛開形,但它的作用又是無窮無盡。深遠啊!它好象萬物的祖宗。消磨它的鋒銳,消除它的紛擾,調(diào)和它的光輝,混同于塵垢。隱沒不見啊,又好象實際存在。我不知道它是誰的后代,似乎是天帝的祖先。

  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shù)窮,不如守中。

  譯文:

  天地是無所謂仁慈的,它沒有仁愛,對待萬事萬物就像對待芻狗一樣,任憑萬物自生自滅。圣人也是沒有仁受的,也同樣像芻狗那樣對待百姓,任憑人們自作自息。天地之間,豈不像個風(fēng)箱一樣嗎?它空虛而不枯竭,越鼓動風(fēng)就越多,生生不息。政令繁多反而更加使人困惑,更行不通,不如保持虛靜。   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譯文:

  生養(yǎng)天地萬物的道(谷神)是永恒長存的,這叫做玄妙的母性。玄妙母體的生育之產(chǎn)門,這就是天地的根本。連綿不絕啊!它就是這樣不斷的永存,作用是無窮無盡的。

  第七章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譯文: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久存在,是因為它們不為了自己的生存而自然地運行著,所以能夠長久生存。因此,有道的圣人遇事謙退無爭,反而能在眾人之中領(lǐng)先;將自己置于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生存。這不正是因為他無私嗎?所以能成就他的自身。

  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譯文:

  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樣。水善于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停留在眾人都不喜歡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最善的人,居處最善于選擇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靜而深不可測,待人善于真誠、友愛和無私,說話善于格守信用,為政善于精簡處理,能把國家治理好,處事能夠善于發(fā)揮所長,行動善于把握時機。最善的人所作所為正因為有不爭的美德,所以沒有過失,也就沒有怨咎。

  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譯文:

  執(zhí)持盈滿,不如適時停止;顯露鋒芒,銳勢難以保持長久。金玉滿堂,無法守藏;如果富貴到了驕橫的程度,那是自己留下了禍根。一件事情做的圓滿了,就要含藏收斂,這是符合自然規(guī)律的道理。  第十章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滌除玄鑒,能如疵乎?愛國治民,能無為乎?天門開闔,能為雌乎?明白四達,能無知乎?

  譯文:

  精神和形體合一,能不分離嗎?聚結(jié)精氣以致柔和溫順,能像嬰兒的無欲狀態(tài)嗎?清除雜念而深入觀察心靈,能沒有瑕疵嗎?愛民治國能遵行自然無為的規(guī)律嗎?感官與外界的對立變化相接觸,能寧靜吧?明白四達,能不用心機嗎?讓萬事萬物生長繁殖,產(chǎn)生萬物、養(yǎng)育萬物而不占為己有,作萬物之長而不主宰他們,這就叫做"玄德"。  第十一章

  三十輻,共一轂,當(dāng)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dāng)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dāng)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譯文:

  三十根輻條匯集到一根轂中的孔洞當(dāng)中,有了車轂中空的地方,才有車的作用。揉和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開鑿門窗建造房屋,有了門窗四壁內(nèi)的空虛部分,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給人便利,"無"發(fā)揮了它的作用!〉谑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fā)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圣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譯文:

  繽紛的色彩,使人眼花繚亂;嘈雜的音調(diào),使人聽覺失靈;豐盛的食物,使人舌不知味;縱情狩獵,使人心情放蕩發(fā)狂;稀有的物品,使人行為不軌。因此,圣人但求吃飽肚子而不追逐聲色之娛,所以摒棄物欲的誘惑而保持安定知足的生活方式。

  第十三章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

  譯文:

  受到寵愛和受到侮辱都好像受到驚恐,把榮辱這樣的大患看得與自身生命一樣珍貴。什么叫做得寵和受辱都感到驚慌失措?得寵是卑下的,得到寵愛感到格外驚喜,失去寵愛則令人驚慌不安。這就叫做得寵和受辱都感到驚恐。什么叫做重視大患像重視自身生命一樣?我之所以有大患,是因為我有身體;如果我沒有身體,我還會有什么禍患呢?所以,珍貴自己的身體是為了治理天下,天下就可以托付他;愛惜自己的身體是為了治理天下,天下就可以依靠他了。

  第十四章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繩繩兮不可名,復(fù)歸于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后。執(zhí)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jì)。

  譯文:

  看它看不見,把它叫做"夷";聽它聽不到,把它叫做"希";摸它摸不到,把它叫做"微"。這三者的形狀無從追究,它們原本就渾然而為一。它的上面既不顯得光明亮堂;它的下面也不顯得陰暗晦澀,無頭無緒、延綿不絕卻又不可稱名,一切運動都又回復(fù)到無形無象的狀態(tài)。這就是沒有形狀的形狀,不見物體的形象,這就是"惚恍"。迎著它,看不見它的前頭,跟著它,也看不見它的后頭。把握著早已存在的"道",來駕馭現(xiàn)實存在的具體事物。能認識、了解宇宙的初始,這就叫做認識"道"的規(guī)律。第十五章

  古之善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

  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渙兮其若凌釋;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濁;澹兮其若海;□兮若無止。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動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譯文:

  古時候善于行道的人,微妙通達,深刻玄遠,不是一般人可以理解的。正因為不能認識他,所以只能勉強地形容他說:他小心謹慎啊,好像冬天踩著水過河;他警覺戒備啊,好像防備著鄰國的進攻;他恭敬鄭重啊,好像要去赴宴做客;他行動灑脫啊,好像冰塊緩緩消融;他純樸厚道啊,好像沒有經(jīng)過加工的原料;他曠遠豁達啊,好像深幽的山谷;他渾厚寬容,好像不清的濁水。誰能使渾濁安靜下來,慢慢澄清?誰能使安靜變動起來,慢慢顯出生機?保持這個"道"的人不會自滿。正因為他從不自滿,所以能夠去故更新。   第十六章

  致虛極,守靜篤。萬物并作,吾以觀復(fù)。夫物蕓蕓,各復(fù)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fù)命。復(fù)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兇。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譯文:

  盡力使心靈的虛寂達到極點,使生活清靜堅守不變。萬物都一齊蓬勃生長,我從而考察其往復(fù)的道理。那萬物紛紛蕓蕓,各自返回它的本根。返回到它的本根就叫做清靜,清靜就叫做復(fù)歸于生命。復(fù)歸于生命就叫自然,認識了自然規(guī)律就叫做聰明,不認識自然規(guī)律的輕妄舉止,往往會出亂子和災(zāi)兇。認識自然規(guī)律的人是無所不包的,無所不包就會坦然公正,公正就能周全,周全才能符合自然的"道",符合自然的道才能長久,終身不會遭到危險。 第十七章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譯文:

  最好的統(tǒng)治者,人民并不知道他的存在;其次的統(tǒng)治者,人民親近他并且稱贊他;再次的統(tǒng)治者,人民畏懼他;更次的統(tǒng)治者,人民輕蔑他。統(tǒng)治者的誠信不足,人民才不相信他,最好的統(tǒng)治者是多么悠閑。他很少發(fā)號施令,事情辦成功了,老百姓說"我們本來就是這樣的。"  第十八章

  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譯文:

  大道被廢棄了,才有提倡仁義的需要;聰明智巧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了,偽詐才盛行一時;家庭出現(xiàn)了糾紛,才能顯示出孝與慈;國家陷于混亂,才能見出忠臣。 第十九章

  絕圣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fù)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思寡欲,絕學(xué)無憂。

  譯文:

  拋棄聰明智巧,人民可以得到百倍的好處;拋棄仁義,人民可以恢復(fù)孝慈的天性;拋棄巧詐和貨利,盜賊也就沒有了。圣智、仁義、巧利這三者全是巧飾,作為治理社會病態(tài)的法則是不夠的,所以要使人們的思想認識有所歸屬,保持純潔樸實的本性,減少私欲雜念,拋棄圣智禮法的浮文,才能免于憂患。第二十章

  唯之與阿,相去幾何?美之與惡,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臺。我獨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嬰兒之未孩;累累兮,若無所歸。眾人皆有馀,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且鄙。我獨異于人,而貴食母。

  譯文:

  應(yīng)諾和呵斥,相距有多遠?美好和丑惡,又相差多少?人們所畏懼的,不能不畏懼。這風(fēng)氣從遠古以來就是如此,好像沒有盡頭的樣子。眾人都熙熙攘攘、興高采烈,如同去參加盛大的宴席,如同春天里登臺眺望美景。而我卻獨自淡泊寧靜,無動于衷;旎煦玢绨,如同嬰兒還不會發(fā)出嘻笑聲。疲倦閑散啊,好像浪子還沒有歸宿。眾人都有所剩余,而我卻像什么也不足。我真是只有一顆愚人的心啊!眾人光輝自炫,唯獨我迷迷糊糊;眾人都那么嚴(yán)厲苛刻,唯獨我這樣淳厚寬宏;秀卑,像大海洶涌;恍惚啊,像飄泊無處停留。世人都精明靈巧有本領(lǐng),唯獨我愚昧而笨拙。我唯獨與人不同的,關(guān)鍵在于得到了"道"。 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惟道是從。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閱眾甫。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以此。

  譯文:

  大德的形態(tài),是由道所決定的。"道"這個東西,沒有清楚的固定實體。它是那樣的恍恍惚惚啊,其中卻有形象。它是那樣的恍恍惚惚啊,其中卻有實物。它是那樣的深遠暗昧啊,其中卻有精質(zhì);這精質(zhì)是最真實的,這精質(zhì)是可以信驗的。從當(dāng)今上溯到古代,它的名字永遠不能廢除,依據(jù)它,才能觀察萬物的初始。我怎么才能知道萬事萬物開始的情況呢?是從"道"認識的。 第二十二章

  曲則全,枉則直,洼則盈,敝則新,少則多,多則惑。是以圣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譯文:

  委曲便會保全,屈枉便會直伸;低洼便會充盈,陳舊便會更新;少取便會獲得,貪多便會迷惑。所以有道的人堅守這一原則作為天下事理的范式,不自我表揚,反能顯明;不自以為是,反能是非彰明;不自己夸耀,反能得有功勞;不自我矜持,所以才能長久。正因為不與人爭,所以遍天下沒有人能與他爭。古時所謂"委曲便會保全"的話,怎么會是空話呢?它實實在在能夠達到。

  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故飄風(fēng)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于人乎?故從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樂得之;同于德者,德亦樂得之;同于失者,失亦樂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譯文:

  不言政令不擾民是合乎于自然的?耧L(fēng)刮不了一個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誰使它這樣的呢?天地。天地的狂暴尚且不能長久,更何況是人呢?所以,從事于道的就同于道,從事于德的就同于德,從事于失的人就同于失。同于道的人,道也樂于得到他;同于德的人,德也樂于得到他;同于失的人,失也樂于得到他。統(tǒng)治者的誠信不足,就會有人不信任。 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其在道也,曰:馀食贅形。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譯文:

  踮起腳跟想要站得高,反而站立不;邁起大步想要前進得快,反而不能遠行。自逞已見的反而得不到彰明;自以為是的反而得不到顯昭;自我夸耀的建立不起功勛;自高自大的不能做眾人之長。從道的角度看,以上這些急躁炫耀的行為,只能說是剩飯贅瘤。因為它們是令人厭惡的東西,所以有道的人決不這樣做。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譯文:

  有一個東西混然而成,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已經(jīng)存在。聽不到它的聲音也看不見它的形體,寂靜而空虛,不依靠任何外力而獨立長存永不停息,循環(huán)運行而永不衰竭,可以作為萬物的根本。我不知道它的名字,所以勉強把它叫做"道",再勉強給它起個名字叫做"大"。它廣大無邊而運行不息,運行不息而伸展遙遠,伸展遙遠而又返回本原。所以說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宇宙間有四大,而人居其中之一。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而道純?nèi)巫匀弧?第二十六章

  重為輕根,靜為躁君。是以君子終日行不離輜重。雖有榮觀,燕處超然。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譯文:

  厚重是輕率的根本,靜定是躁動的主宰。因此君子終日行走,不離開載裝行李的車輛,雖然有美食勝景吸引著他,卻能安然處之。為什么大國的君主,還要輕率躁動以治天下呢?輕率就會失去根本;急躁就會喪失主導(dǎo)!〉诙哒

  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善數(shù)不用籌策;善閉無關(guān)楗而不可開,善結(jié)無繩約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譯文:

  善于行走的,不會留下轍跡;善于言談的,不會發(fā)生病疵;善于計數(shù)的,用不著竹碼子;善于關(guān)閉的,不用栓梢而使人不能打開;善于捆縛的,不用繩索而使人不能解開。因此,圣人經(jīng)常挽救人,所以沒有被遺棄的人;經(jīng)常善于物盡其用,所以沒有被廢棄的物品。這就叫做內(nèi)藏著的聰明智慧。所以善人可以做為惡人們的老師,不善人可以作為善人的借鑒。不尊重自己的老師,不愛惜他的借鑒作用,雖然自以為聰明,其實是大大的糊涂。這就是精深微妙的道理。

  第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復(fù)歸于嬰兒。知其白,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fù)歸于樸。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fù)歸于無極。樸散則為器,圣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智不割。

  譯文:

  深知什么是雄強,卻安守雌柔的地位,甘愿做天下的溪澗。甘愿作天下的溪澗,永恒的德性就不會離失,回復(fù)到嬰兒般單純的狀態(tài)。深知什么是明亮,卻安于暗昧的地位,甘愿做天下的模式。甘愿做天下的模式,永恒的德行不相差失,恢復(fù)到不可窮極的真理。深知什么是榮耀,卻安守卑辱的地位,甘愿做天下的川谷。甘愿做天下的川谷,永恒的德性才得以充足,回復(fù)到自然本初的素樸純真狀態(tài)。樸素本初的東西經(jīng)制作而成器物,有道的人沿用真樸,則為百官之長,所以完善的政治是不可分割的。 第二十九章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為也,不可執(zhí)也。為者敗之,執(zhí)者失之。是以圣人無為,故無;無執(zhí),故無失。夫物或行或隨;或噓或吹;或強或羸;或載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譯文:

  想要治理天下,卻又要用強制的辦法,我看他不能夠達到目的。天下的人民是神圣的,不能夠違背他們的意愿和本性而加以強力統(tǒng)治,否則用強力統(tǒng)治天下,不能夠違背他們的意愿和本性而加以強力統(tǒng)治,否則用強力紡治天下,就一定會失。粡娏Π殉痔煜,就一定會失去天下。因此,圣人不妄為,所以不會失敗;不把持,所以不會被拋棄。世人秉性不一,有前行有后隨,有輕噓有急吹,有的剛強,有的贏弱;有的安居,有的危殆。因此,圣人要除去那種極端、奢侈的、過度的措施法度。

  第三十章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遠。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后,必有兇年。善有果而已,不以取強。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譯文:

  依照"道"的原則輔佐君主的人,不以兵力逞強于天下。窮兵黷武這種事必然會得到報應(yīng)。軍隊所到的地方,荊棘橫生,大戰(zhàn)之后,一定會出現(xiàn)荒年。善于用兵的人,只要達到用兵的目的也就可以了,并不以兵力強大而逞強好斗。達到目的了卻不自我矜持,達到目的了也不去夸耀驕傲,達到目的了也不要自以為是,達到目的卻出于不得已,達到目的卻不逞強。事物過去強大就會走向衰朽,這就說明它不符合于"道",不符合于"道"的,就會很快死亡。第三十一章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夫樂殺人者,則不可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兇事尚右。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處之。殺人之眾,以悲哀泣之,戰(zhàn)勝以喪禮處之。

  譯文:

  兵器啊,是不祥的東西,人們都厭惡它,所以有"道"的人不使用它。君子平時居處就以左邊為貴而用兵打仗時就以右邊為貴。兵器這個不祥的東西,不是君子所使用的東西,萬不得已而使用它,最好淡然處之,勝利了也不要自鳴得意,如果自以為了不起,那就是喜歡殺人。凡是喜歡殺人的人,就不可能得志于天下。吉慶的事情以左邊為上,兇喪的事情以右方為上,偏將軍居于左邊,上將軍居于右邊,這就是說要以喪禮儀式來處理用兵打仗的事情。戰(zhàn)爭中殺人眾多,要用哀痛的心情參加,打了勝仗,也要以喪禮的儀式去對待戰(zhàn)死的人。  第三十二章

  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猶川谷之于江海。

  譯文:

  "道"永遠是無名而質(zhì)樸的,它雖然很小不可見,天下沒有誰能使它服從自己。侯王如果能夠依照"道"的原則治理天下,百姓們將會自然地歸從于它。天地間陰陽之氣相合,就會降下甘露,人們不必指使它而會自然均勻。治理天下就要建立一種管理體制,制定各種制度確定各種名分,任命各級官長辦事。名分既然有了,就要有所制約,適可而止,知道制約、適可而止,就沒有什么危險了。"道"存在于天下,就像江海,一切河川溪水都歸流于它,使萬物自然賓服。 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譯文:

  能了解、認識別人叫做智慧,能認識、了解自己才算聰明。能戰(zhàn)勝別人是有力的,能克制自己的弱點才算剛強。知道滿足的人才是富有人。堅持力行、努力不懈的就是有志。不離失本分的人就能長久不衰,身雖死而"道"仍存的,才算真正的長壽。

  第三十四章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而不有。衣養(yǎng)萬物而不為主,可名于;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譯文:

  大道廣泛流行,左右上下無所不到。萬物依賴它生長而不推辭,完成了功業(yè),辦妥了事業(yè),而不占有名譽。它養(yǎng)育萬物而不自以為主,可以稱它為"小",萬物歸附而不自以為主宰,可以稱它為"大"。正因為他不自以為偉大,所以才能成就它的偉大、完成它的偉大。 第三十五章

  執(zhí)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樂與餌,過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足既。

  譯文:

  誰掌握了那偉大的"道",普天下的人們便都來向他投靠,向往、投靠他而不互相妨害,于是大家就和平而安泰、寧靜。音樂和美好的食物,使過路的人都為之停步,用言語來表述大道,是平淡而無味兒的,看它,看也看不見,聽它,聽也聽不見,而它的作用,卻是無窮無盡的,無限制的。 第三十六章

  將欲歙之,必故張之;將欲弱之,必故強之;將欲廢之,必故興之;將欲取之,必故與之。是謂微明。柔弱勝剛強。魚不可脫于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譯文:

  想要收斂它,必先擴張它,想要削弱它,必先加強它,想要廢去它,必先抬舉它,想要奪取它,必先給予它。這就叫做雖然微妙而又顯明,柔弱戰(zhàn)勝剛強。魚的生存不可以脫離池淵,國家的刑法政教不可以向人炫耀,不能輕易用來嚇唬人!〉谌哒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鳎釋㈡(zhèn)之以無名之樸。鎮(zhèn)之以無名之樸,夫?qū)⒉挥。不欲以靜,天下將自正。

  譯文:

  道永遠是順任自然而無所作為的,卻又沒有什么事情不是它所作為的。侯王如果能按照"道"的原則為政治民,萬事萬物就會自我化育、自生自滅而得以充分發(fā)展。自生自長而產(chǎn)生貪欲時,我就要用"道"來鎮(zhèn)住它。用"道"的真樸來鎮(zhèn)服它,就不會產(chǎn)生貪欲之心了,萬事萬物沒有貪欲之心了,天下便自然而然達到穩(wěn)定、安寧。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yīng),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義,失義而后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譯文:

  具備"上德"的人不表現(xiàn)為外在的有德,因此實際上是有"德";具備"下德"的人表現(xiàn)為外在的不離失"道",因此實際是沒有"德"的。"上德"之人順應(yīng)自然無心作為,"下德"之人順應(yīng)自然而有心作為。上仁之人要有所作為卻沒有回應(yīng)他,于是就揚著胳膊強引別人。所以,失去了"道"而后才有"德",失去了"德"而后才有"仁",失去了"仁"而后才有"義",失去了義而后才有禮。"禮"這個東西,是忠信不足的產(chǎn)物,而且是禍亂的開端。所謂"先知",不過是"道"的虛華,由此愚昧開始產(chǎn)生。所以大丈夫立身敦厚,不居于澆。淮嫘臉銓,不居于虛華。所以要舍棄澆薄虛華而采取樸實敦厚。 第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為天下正。其致之也,謂天無以清,將恐裂;地?zé)o以寧,將恐廢;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正,將恐蹶。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是以侯王自稱孤、寡、不谷。此非以賤為本邪?非乎?故致譽無譽。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譯文:

  往昔曾得到過道的:天得到道而清明;地得到道而寧靜;神(人)得到道而英靈;河谷得到道而充盈;萬物得到道而生長;侯王得到道而成為天下的首領(lǐng)。推而言之,天不得清明,恐怕要崩裂;地不得安寧,恐怕要震潰;人不能保持靈性,恐怕要滅絕;河谷不能保持流水,恐怕要干涸;萬物不能保持生長,恐怕要消滅;侯王不能保持天下首領(lǐng)的地位,恐怕要傾覆。所以貴以賤為根本,高以下為基礎(chǔ),因此侯王們自稱為"孤"、"寡"、"不谷",這不就是以賤為根本嗎?不是嗎?所以最高的榮譽無須贊美稱譽。不要求琭琭晶瑩像寶玉,而寧愿珞珞堅硬像山石。

  第四十章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

  譯文:

  循環(huán)往復(fù)的運動變化,是道的運動,道的作用是微妙、柔弱的。天下的萬物產(chǎn)生于看得見的有形質(zhì),有形質(zhì)又產(chǎn)生于不可見的無形質(zhì)。

  第四十一章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故建言有之:

  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zhì)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夫唯道,善貸且成。

  譯文:

  上士聽了道的理論,努力去實行;中士聽了道的理論,將信將疑;下士聽了道的理論,哈哈大笑。不被嘲笑,那就不足以成其為道了。因此古時立言的人說過這樣的話:光明的道好似暗昧;前進的道好似后退;平坦的道好似崎嶇;崇高的德好似峽谷;廣大的德好像不足;剛健的德好似怠惰;質(zhì)樸而純真好像混濁未開。最潔白的東西,反而含有污垢;最方正的東西,反而沒有棱角;最大的聲響,反而聽來無聲無息;最大的形象,反而沒有形狀。道幽隱而沒有名稱,無名無聲。只有"道",才能使萬物善始善終。

  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人之所惡,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為稱。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

  譯文:

  道是獨一無二的,道本身包含陰陽二氣,陰陽二氣相交而形成一種適勻的狀態(tài),萬物在這種狀態(tài)中產(chǎn)生。萬物背陰而向陽,并且在陰陽二氣的互相激蕩而成新的和諧體。人們最厭惡的就是"孤"、"寡"、"不谷",但王公卻用這些字來稱呼自己。所以一切事物,如果減損它卻反而得到增加;如果增加它卻反而得到減損。別人這樣教導(dǎo)我,我也這樣去教導(dǎo)別人。強暴的人死無其所。我把這句話當(dāng)作施教的宗旨。

  第四十三章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譯文:

  天下最柔弱的東西,騰越穿行于最堅硬的東西中;無形的力量可以穿透沒有間隙的東西。我因此認識到"無為"的益處。"不言"的教導(dǎo),"無為"的益下,普天下少有能趕上它的了。

  第四十四章

  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譯文:

  聲名和生命相比哪一樣更為親切?生命和貨利比起來哪一樣更為貴重?獲取和丟失相比,哪一個更有害?過分的愛名利就必定要付出更多的代價;過于積斂財富,必定會遭致更為慘重的損失。所以說,懂得滿足,就不會受到屈辱;懂得適可而止,就不會遇見危險;這樣才可以保持住長久的平安。   第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靜勝躁,寒勝熱。清靜為天下正。

  譯文:

  最完滿的東西,好似有殘缺一樣,但它的作用永遠不會衰竭;最充盈的東西,好似是空虛一樣,但是它的作用是不會窮盡的。最正直的東西,好似有彎曲一樣;最靈巧的東西,好似最笨拙的;最卓越的辯才,好似不善言辭一樣。清靜克服擾動,賽冷克服暑熱。清靜無為才能統(tǒng)治天下。

  第四十六章

  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于郊。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譯文:

  治理天下合乎"道",就可以作到太平安定,把戰(zhàn)馬退還到田間給農(nóng)夫用來耕種。治理天下不合乎"道",連懷胎的母馬也要送上戰(zhàn)場,在戰(zhàn)場的郊外生下馬駒子。最大的禍害是不知足,最大的過失是貪得的欲望。知道到什么地步就該滿足了的人,永遠是滿足的。

  第四十七章

  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

  譯文:

  不出門戶,就能夠推知天下的事理;不望窗外,就可以認識日月星辰運行的自然規(guī)律。他向外奔逐得越遠,他所知道的道理就越少。所以,有"道"的圣人不出行卻能夠推知事理,不窺見而能明了"天道",不妄為而可以有所成就。

  第四十八章

  為學(xué)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譯文:

  求學(xué)的人,其情欲文飾一天比一天增加;求道的人,其情欲文飾則一天比一天減少。減少又減少,到最后以至于"無為"的境地。如果能夠做到無為,即不妄為,任何事情都可以有所作為。治理國家的人,要經(jīng)常以不騷擾人民為治國之本,如果經(jīng)常以繁苛之政擾害民眾,那就不配治理國家了。第四十九章

  圣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焉,為天下渾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譯文:

  圣人常常是沒有私心的,以百姓的心為自己的心。對于善良的人,我善待于他;對于不善良的人,我也善待他,這樣就可以得到善良了,從而使人人向善。對于守信的人,我信任他;對不守信的人,我也信任他,這樣可以得到誠信了,從而使人人守信。有道的圣人在其位,收斂自己的欲意,使天下的心思歸于渾樸。百姓們都專注于自己的耳目聰明,有道的人使他們都回到嬰孩般純樸的狀態(tài)。

  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之厚。蓋聞善攝生者,路行不遇兕虎,入軍不被甲兵;兕無所投其角,虎無所用其爪,兵無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無死地。

  譯文:

  人始出于世而生,最終入于地而死。屬于長壽的人有十分之三;屬于短命而亡的人有十分之三;人本來可以活得長久些,卻自己走向死亡之路,也占十分之三。為什么會這樣呢?因為奉養(yǎng)太過度了。據(jù)說,善于養(yǎng)護自己生命的人,在陸地上行走,不會遇到兇惡的犀牛和猛虎,在戰(zhàn)爭中也受不到武器的傷害。犀牛于其身無處投角,老虎對其身無處伸爪,武器對其身無處刺擊鋒刃。為什么會這樣呢?因為他沒有進入死亡的領(lǐng)域。

  第五十一章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成之熟之;養(yǎng)之覆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譯文:

  道生成萬事萬物,德養(yǎng)育萬事萬物。萬事萬物雖現(xiàn)出各種各樣的形態(tài),環(huán)境使萬事萬物成長起來。故此,萬事萬物莫不尊崇道而珍貴德。道之所以被尊崇,德所以被珍貴,就是由于道生長萬物而不加以干涉,德畜養(yǎng)萬物而不加以主宰,順其自然。因而,道生長萬物,德養(yǎng)育萬物,使萬物生長發(fā)展,成熟結(jié)果,使其受到撫養(yǎng)、保護。生長萬物而不居為己有,撫育萬物而不自恃有功,導(dǎo)引萬物而不主宰,這就是奧妙玄遠的德。

  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復(fù)守其母,沒身不殆。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見小曰明,守柔曰強。用其光,復(fù)歸其明,無遺身殃;是為襲常。

  譯文:

  天地萬物本身都有起始,這個始作為天地萬物的根源。如果知道根源,就能認識萬物,如果認識了萬事萬物,又把握著萬物的根本,那么終身都不會有危險。塞住欲念的孔穴,閉起欲念的門徑,終身都不會有煩擾之事。如果打開欲念的孔穴,就會增添紛雜的事件,終身都不可救治。能夠察見到細微的,叫做"明";能夠持守柔弱的,叫做"強"。運用其光芒,返照內(nèi)在的明,不會給自己帶來災(zāi)難,這就叫做萬世不絕的"常道"。

  第五十三章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人好徑。朝甚除,田甚蕪,倉甚虛;服文采,帶利劍,厭飲食,財貨有馀;是為盜夸。非道也哉!

  譯文:

  假如我稍微地有了認識,在大道上行走,唯一擔(dān)心的是害怕走了邪路。大道雖然平坦,但人君卻喜歡走邪徑。朝政的腐朽已極,弄得農(nóng)田荒蕪,倉庫十分空虛,而人君仍穿著錦繡的衣服,佩帶著鋒利的寶劍,飽餐精美的飲食,搜刮占有富余的財貨,這就叫做強盜頭子。這是多么無道啊!第五十四章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子孫以祭祀不輟。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鄉(xiāng),其德乃長;修之于邦,其德乃豐;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xiāng)觀鄉(xiāng),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譯文:

  善于建樹的不可能拔除,善于抱持的不可以脫掉,如果子孫能夠遵循、守持這個道理,那么祖祖孫孫就不會斷絕。把這個道理付諸于自身,他的德性就會是真實純正的;把這個道理付諸于自家,他的德性就會是豐盈有余的;把這個道理付諸于自鄉(xiāng),他的德性就會受到尊崇;把這個道理付諸于自邦,他的德性就會豐盛碩大;把這個道理付諸于天下,他的德性就會無限普及。所以,用自身的修身之道來觀察別身;以自家察看觀照別家;以自鄉(xiāng)察看觀照別鄉(xiāng);以平天下之道察看觀照天下。我怎么會知道天下的情況之所以如此呢?就是因為我用了以上的方法和道理。   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蟲不螫,猛獸不據(jù),攫鳥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作,精之至也。終日號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氣曰強。物壯則老,謂之不道,不道早已。

  譯文:

  道德涵養(yǎng)渾厚的人,就好比初生的嬰孩。毒蟲不螫他,猛獸不傷害他,兇惡的鳥不搏擊他。他的筋骨柔弱,但拳頭卻握得很牢固。他雖然不知道男女的交合之事,但他的小生殖器卻勃然舉起,這是因為精氣充沛的緣故。他整天啼哭,但嗓子卻不會沙啞,這是因為和氣純厚的緣故。認識淳和的道理叫做"常",知道"常"的叫做"明"。貪生縱欲就會遭殃,欲念主使精氣就叫做逞強。事物過于壯盛了就會變衰老,這就叫不合于"道",不遵守常道就會很快地死亡。 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

  譯文:

  聰明的智者不多說話,而到處說長論短的人就不是聰明的智者。塞堵住嗜欲的孔竅,關(guān)閉住嗜欲的門徑。不露鋒芒,消解紛爭,挫去人們的鋒芒,解脫他們的紛爭,收斂他們的光耀,混同他們的塵世,這就是深奧的玄同。達到"玄同"境界的人,已經(jīng)超脫親疏、利害、貴賤的世俗范圍,所以就為天下人所尊重。  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人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盜賊多有。故圣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

  譯文:

  以無為、清靜之道去治理國家,以奇巧、詭秘的辦法去用兵,以下擾害人民而治理天下。我怎么知道是這種情形呢?根據(jù)就在于此:天下的禁忌越多,而老百姓就越陷于貧窮;人民的銳利武器越多,國家就越陷于混亂;人們的技巧越多,邪風(fēng)怪事就越鬧得厲害;法令越是森嚴(yán),盜賊就越是不斷地增加。所以有道的圣人說,我無為,人民就自我化育;我好靜,人民就自然富足;我無欲,而人民就自然淳樸。  第五十八章

  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也。正復(fù)為奇,善復(fù)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譯文:

  政治寬厚清明,人民就淳樸忠誠;政治苛酷黑暗,人民就狡黠、抱怨。災(zāi)禍啊,幸福依傍在它的里面;幸福啊,災(zāi)禍藏伏在它的里面。誰能知道究竟是災(zāi)禍呢還是幸福呢?它們并沒有確定的標(biāo)準(zhǔn)。正忽然轉(zhuǎn)變?yōu)樾暗,善忽然轉(zhuǎn)變?yōu)閻旱,人們的迷惑,由來已久了。因此,有道的圣人方正而不生硬,有棱角而不傷害人,直率而不放肆,光亮而不刺眼?第五十九章

  治人事天,莫若嗇。夫為嗇,是謂早服;早服謂之重積德;重積德則無不克;無不克則莫知其極;莫知其極,可以有國;有國之母,可以長久;是謂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

  譯文:

  治理百姓和養(yǎng)護身心,沒有比愛惜精神更為重要的了。愛惜精神,得以能夠做到早作準(zhǔn)備;早作準(zhǔn)備,就是不斷地積"德";不斷地積"德",就沒有什么不能攻克的;沒有什么不能攻克,那就無法估量他的力量;具備了這種無法估量的力量,就可以擔(dān)負治理國家的重任。有了治理國家的原則和道理,國家就可以長久維持。國運長久,就叫做根深祗固,符合長久維持之道。 第六十章

  治大國,若烹小鮮。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非其神不傷人,圣人亦不傷人。夫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

  譯文:

  治理大國,好像煎烹小魚。用"道"治理天下,鬼神起不了作用,不僅鬼不起作用,而是鬼怪的作用傷不了人。不但鬼的作用傷害不了人,圣人有道也不會傷害人。這樣,鬼神和有道的圣人都不傷害人,所以,就可以讓人民享受到德的恩澤。

  第六十一章

  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靜勝牡,以靜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則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則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過欲兼畜人,小邦不過欲入事人。夫兩者各得所欲,大者宜為下。

  譯文:

  大國要像居于江河下游那樣,使天下百川河流交匯在這里,處在天下雌柔的位置。雌柔常以安靜守定而勝過雄強,這是因為它居于柔下的緣故。所以,大國對小國謙下忍讓,就可以取得小國的信任和依賴;小國對大國謙下忍讓,就可以見容于大國。所以,或者大國對小國謙讓而取得大國的信任,或者小國對大國謙讓而見容于大國。大國不要過分想統(tǒng)治小國,小國不要過分想順從大國,兩方面各得所欲求的,大國特別應(yīng)該謙下忍讓。 第六十二章

  道者萬物之奧。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棄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雖有拱璧以先駟馬,不如坐進此道。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為天下貴。

  譯文:

  "道"是蔭庇萬物之所,善良之人珍貴它,不善的人也要保持它。需要的時候還要求它庇護。美好的言辭可以換來別人對你的尊重;良好的行為可以見重于人。不善的人怎能舍棄它呢?所以在天子即位、設(shè)置三公的時候,雖然有拱壁在先駟馬在后的獻禮儀式,還不如把這個"道"進獻給他們。自古以來,人們所以把"道"看得這樣寶貴,不正是由于求它庇護一定可以得到滿足;犯了罪過,也可得到它的寬恕嗎?就因為這個,天下人才如此珍視"道"。

  第六十三章

  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圖難于其易,為大于其細;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是以圣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圣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

  譯文:

  以無為的態(tài)度去有所作為,以不滋事的方法去處理事物,以恬淡無味當(dāng)作有味。大生于小,多起于少。處理問題要從容易的地方入手,實現(xiàn)遠大要從細微的地方入手。天下的難事,一定從簡易的地方做起;天下的大事,一定從微細的部分開端。因此,有"道"的圣人始終不貪圖大貢獻,所以才能做成大事。那些輕易發(fā)出諾言的,必定很少能夠兌現(xiàn)的,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勢必遭受很多困難。因此,有道的圣人總是看重困難,所以就終于沒有困難了。

  第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亂。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民之從事,常于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譯文:

  局面安定時容易保持和維護,事變沒有出現(xiàn)跡象時容易圖謀;事物脆弱時容易消解;事物細微時容易散失;做事情要在它尚未發(fā)生以前就處理妥當(dāng);治理國政,要在禍亂沒有產(chǎn)生以前就早做準(zhǔn)備。合抱的大樹,生長于細小的萌芽;九層的高臺,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遠行,是從腳下第一步開始走出來的。有所作為的將會招致失敗,有所執(zhí)著的將會遭受損害。因此圣人無所作為所以也不會招致失敗,無所執(zhí)著所以也不遭受損害。人們做事情,總是在快要成功時失敗,所以當(dāng)事情快要完成的時候,也要像開始時那樣慎重,就沒有辦不成的事情。因此,有道的圣人追求人所不追求的,不稀罕難以得到的貨物,學(xué)習(xí)別人所不學(xué)習(xí)的,補救眾人所經(jīng)常犯的過錯。這樣遵循萬物的自然本性而不會妄加干預(yù)。 第六十五章

  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知此兩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謂「玄德」!感隆股钜樱h矣,與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順。

  譯文:

  古代善于為道的人,不是教導(dǎo)人民知曉智巧偽詐,而是教導(dǎo)人民淳厚樸實。人們之所以難于統(tǒng)治,乃是因為他們使用太多的智巧心機。所以用智巧心機治理國家,就必然會危害國家,不用智巧心機治理國家,才是國家的幸福。了解這兩種治國方式的差別,就是一個法則,經(jīng)常了解這個法則,就叫做"玄德"。玄德又深又遠,和具體的事物復(fù)歸到真樸,然后才能極大地順乎于自然。

  第六十六章

  江海之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譯文:

  江海所以能夠成為百川河流所匯往的地方,乃是由于它善于處在低下的地方,所以能夠成為百川之王。因此,圣人要領(lǐng)導(dǎo)人民,必須用言辭對人民表示謙下,要想領(lǐng)導(dǎo)人民,必須把自己的利益放在他們的后面。所以,有道的圣人雖然地位居于人民之上,而人民并不感到負擔(dān)沉重;居于人民之前,而人民并不感到受害。天下的人民都樂意推戴而不感到厭倦。因為他不與人民相爭,所以天下沒有人能和他相爭。 第六十七章

  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細也夫!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今舍慈且勇;舍儉且廣;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戰(zhàn)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wèi)之。

  譯文:

  天下人能說"我道"偉大,不像任何具體事物的樣子。正因為它偉大,所以才不像任何具體的事物。如果它像任何一個具體的事物,那么"道"也就顯得很渺小了。我有三件法寶執(zhí)守而且保全它:第一件叫做慈愛;第二件叫做儉嗇;第三件是不敢居于天下人的前面。有了這柔慈,所以能勇武;有了儉嗇,所以能大方;不敢居于天下人之先,所以能成為萬物的首長,F(xiàn)在丟棄了柔慈而追求勇武;丟棄了嗇儉而追求大方;舍棄退讓而求爭先,結(jié)果是走向死亡。慈愛,用來征戰(zhàn),就能夠勝利,用來守衛(wèi)就能鞏固。天要援助誰,就用柔慈來保護他。

  第六十八章

  善為士者,不武;善戰(zhàn)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

  譯文:

  善于帶兵打仗的將帥,不逞其勇武;善于打仗的人,不輕易激怒;善于勝敵的人,不與敵人正面沖突;善于用人的人,對人表示謙下。這叫做不與人爭的品德,這叫做運用別人的能力,這叫做符合自然的道理。第六十九章

  用兵有言:「吾不敢為主,而為客;不敢進寸,而退尺!故侵^行無行;攘無臂;扔無敵;執(zhí)無兵。禍莫大于輕敵,輕敵幾喪吾寶。故抗兵相若,哀者勝矣。

  譯文:

  用兵的人曾經(jīng)這樣說,"我不敢主動進犯,而采取守勢;不敢前進一步,而寧可后退一尺。"這就叫做雖然有陣勢,卻像沒有陣勢可擺一樣;雖然要奮臂,卻像沒有臂膀可舉一樣;雖然面臨敵人,卻像沒有敵人可打一樣;雖然有兵器,卻像沒有兵器可以執(zhí)握一樣。禍患再沒有比輕敵更大的了,輕敵幾乎喪失了我的"三寶"。所以,兩軍實力相當(dāng)?shù)臅r候,悲痛的一方可以獲得勝利!〉谄呤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則我者貴。是以圣人被褐而懷玉。

  譯文:

  我的話很容易理解,很容易施行。但是天下竟沒有誰能理解,沒有誰能實行。言論有主旨,行事有根據(jù)。正由于人們不理解這個道理,因此才不理解我。能理解我的人很少,那么能取法于我的人就更難得了。因此有道的圣人總是穿著粗布衣服,懷里揣著美玉。 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第七十一章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譯文:

  知道自己還有所不知,這是很高明的。不知道卻自以為知道,這就是很糟糕的。有道的圣人沒有缺點,因為他把缺點當(dāng)作缺點。正因為他把缺點當(dāng)作缺點,所以,他沒有缺點。 第七十二章

  民不畏威,則大威至。無狎其所居,無厭其所生。夫唯不厭,是以不厭。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故去彼取此。

  譯文:

  當(dāng)人民不畏懼統(tǒng)治者的威壓時,那么,可怕的禍亂就要到來了。不要逼迫人民不得安居,不要阻塞人民謀生的道路。只有不壓迫人民,人民才不厭惡統(tǒng)治者。因此,有道的圣人不但有自知之明,而且也不自我表現(xiàn);有自愛之心也不自顯高貴。所以要舍棄后者(自見、自貴)而保持前者(自知、自愛)。第七十三章

  勇于敢則殺,勇于不敢則活。此兩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惡,孰知其故?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yīng),不召而自來,□然而善謀。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失。

  譯文:

  勇于堅強就會死,勇于柔弱就可以活,這兩種勇的結(jié)果,有的得利,有的受害。天所厭惡的,誰知道是什么緣故?有道的圣人也難以解說明白。自然的規(guī)律是,不斗爭而善于取勝;不言語而善于應(yīng)承;不召喚而自動到來,坦然而善于安排籌劃。自然的范圍,寬廣無邊,雖然寬疏但并不漏失。

  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若使民常畏死,而為奇者,吾得執(zhí)而殺之,孰敢?常有司殺者殺。夫代司殺者殺,是謂代大匠□,夫代大匠□者,希有不傷其手矣。

  譯文:

  人民不畏懼死亡,為什么用死來嚇唬他們呢?假如人民真的畏懼死亡的話,對于為非作歹的人,我們就把他抓來殺掉。誰還敢為非作歹?經(jīng)常有專管殺人的人去執(zhí)行殺人的任務(wù),代替專管殺人的人去殺人,就如同代替高明的木匠去砍木頭,那代替高明的木匠砍木頭的人,很少有不砍傷自己手指頭的。

  第七十五章

  民之饑,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饑。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輕死。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于貴生。

  譯文:

  人民所以遭受饑荒,就是由于統(tǒng)治者吞吃賦稅太多,所以人民才陷于饑餓。人民之所以難于統(tǒng)治,是由于統(tǒng)治者政令繁苛、喜歡有所作為,所以人民就難于統(tǒng)治。人民之所以輕生冒死,是由于統(tǒng)治者為了奉養(yǎng)自己,把民脂民膏都搜刮凈了,所以人民覺得死了不算什么。只有不去追求生活享受的人,才比過分看重自己生命的人高明。 第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譯文:

  人活著的時候身體是柔軟的,死了以后身體就變得僵硬。草木生長時是柔軟脆弱的,死了以后就變得干硬枯槁了。所以堅強的東西屬于死亡的一類,柔弱的東西屬于生長的一類。因此,用兵逞強就會遭到滅亡,樹木強大了就會遭到砍伐摧折。凡是強大的,總是處于下位,凡是柔弱的,反而居于上位。 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猶張弓歟?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馀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馀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

  譯文:

  自然的規(guī)律,不是很像張弓射箭嗎?弦拉高了就把它壓低一些,低了就把它舉高一些,拉得過滿了就把它放松一些,拉得不足了就把它補充一些。自然的規(guī)律,是減少有余的補給不足的。可是社會的法則卻不是這樣,要減少不足的,來奉獻給有余的人。那么,誰能夠減少有余的,以補給天下人的不足呢?只有有道的人才可以做到。因此,有道的圣人這才有所作為而不占有,有所成就而不居功。他是不愿意顯示自己的賢能。

  第七十八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為天下王!拐匀舴。

  譯文:

  遍天下再沒有什么東西比水更柔弱了,而攻堅克強卻沒有什么東西可以勝過水。弱勝過強,柔勝過剛,遍天下沒有人不知道,但是沒有人能實行。所以有道的圣人這樣說:"承擔(dān)全國的屈辱,才能成為國家的君主,承擔(dān)全國的禍災(zāi),才能成為天下的君王。"正面的話好像在反說一樣。

  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馀怨;報怨以德,安可以為善?是以圣人執(zhí)左契,而不責(zé)于人。有德司契,無德司徹。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譯文:

  和解深重的怨恨,必然還會殘留下殘余的怨恨;用德來報答怨恨,這怎么可以算是妥善的辦法呢?因此,有道的圣人保存借據(jù)的存根,但并不以此強迫別人償還債務(wù)。有"德"之人就像持有借據(jù)的圣人那樣寬容,沒有"德"的人就像掌管稅收的人那樣苛刻刁詐。自然規(guī)律對任何人都沒有偏愛,永遠幫助有德的善人。

  第八十章

  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fù)結(jié)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譯文:

  使國家變小,使人民稀少。即使有各種各樣的器具,卻并不使用;使人民重視死亡,而不向遠方遷徙;雖然有船只車輛,卻不必每次坐它;雖然有武器裝備,卻沒有地方去布陣打仗;使人民再回復(fù)到遠古結(jié)繩記事的自然狀態(tài)之中。國家治理得好極了,使人民吃得香甜,穿得漂亮、住得安適,過得快樂。國與國之間互相望得見,雞犬的叫聲都可以聽得見,但人民從生到死,也不互相往來。

  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為而不爭。

  譯文:

  真實可信的話不漂亮,漂亮的話不真實。善良的人不巧說,巧說的人不善良。真正有知識的人不賣弄,賣弄自己懂得多的人不是真有知識。圣人是不存占有之心的,而是盡力照顧別人,他自己也更為充足;他盡力給予別人,自己反而更豐富。自然的規(guī)律是讓萬事萬物都得到好處,而不傷害它們。圣人的行為準(zhǔn)則是,做什么事都不跟別人爭奪。

  【拓展】《道德經(jīng)》作品鑒賞

  綜述

  《道德經(jīng)》主要論述“道”與“德”:“道”不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個體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應(yīng)必備的特殊的世界觀、方法論以及為人處世之方法。[8]

  老子的本意,是要教給人修道的方法,德是基礎(chǔ),道是德的升華。沒有德的基礎(chǔ),為人處世、治家、治國,很可能都失敗,就沒有能力去“修道”。所以修“德”是為修道創(chuàng)造良好的外部環(huán)境,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修道者更需要擁有寧靜的心境、超脫的人生,這也缺“德”不可。《道德經(jīng)》德經(jīng)部分,在經(jīng)文中占了很大部分,這是修道的基礎(chǔ)。

  “道”是渾全之樸,“眾妙之門”!暗馈鄙闪巳f物,又內(nèi)涵于萬物之中,“道”在物中,物在“道”中,萬事萬物殊途而同歸,都通向了“道”。

  “道”不只是有形的“物質(zhì)”、思慮的“精神”、理性的“規(guī)律”,而是造成這一切的無形無象、至虛至靈的宇宙本根。“物質(zhì)”、“精神”、“規(guī)律”皆是“道”的派生物。 “道”是先天一炁,混元無極,“道”是其大無外、其小無內(nèi)、至簡至易、至精至微、至玄至妙的自然之始祖、萬殊之大宗,是造成宇宙萬物的源頭根本。[9-10]

  主題思想

  《道德經(jīng)》主題思想為“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是《道德經(jīng)》中老子思想的精華。“道”作為《道德經(jīng)》中最抽象的概念范疇,是天地萬物生成的動力源!暗隆笔恰暗馈痹趥惓nI(lǐng)域的發(fā)展與表現(xiàn)!暗馈迸c“法”在規(guī)則、常理層面有相通點,但不同于西方自然法。“法”應(yīng)效法自然之道,在辨證的反向轉(zhuǎn)化之中發(fā)揮其作用。

  哲學(xué)上,“道”是天地萬物之始之母,陰陽對立與統(tǒng)一是萬物的本質(zhì)體現(xiàn),物極必反是萬物演化的規(guī)律。倫理上,老子之道主張純樸、無私、清靜、謙讓、貴柔、守弱、淡泊等因循自然的德性。政治上,老子主張對內(nèi)無為而治,不生事擾民,對外和平共處,反對戰(zhàn)爭與暴力。這三個層面構(gòu)成了《道德經(jīng)》的主題,同時也使得《道德經(jīng)》一書在結(jié)構(gòu)上經(jīng)由“物理至哲學(xué)至倫理至政治”的邏輯層層遞進,由自然之道進入到倫理之德,最終歸宿于對理想政治的設(shè)想與治理之道。也就是從自然秩序中找出通向理想社會秩序的光明正道。

  一、“道”與“德”之內(nèi)涵界定

  1、“道”

  老子在《道德經(jīng)》開篇闡明:“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這是老子對于“道”這個概念的總括性的描述:道,非當(dāng)時社會一般的道, 即人倫、常理之道,也非當(dāng)時時人所能命名之道!暗馈痹诶献幽抢镆呀(jīng)超越了世俗社會生活,更加接近于自然法則之道,因為天地萬物的始基與母源在于“道”,由道開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由此,老子用“玄之又玄”來描述道的特殊性與深奧性,而其實這個“道”雖然“視之而弗見”、“聽之而弗聞”、“捪之而弗得”,但老子所言之道并不遠人,這里只是老子用“玄”來強調(diào)他所言之道與當(dāng)時社會所言之道的差異性,并且闡述他所言之道的超然性與根基性。

  所以老子在后面的論述中又坦言,“吾言,甚易知也,甚易行也,而人莫之能知也,而莫之能行也。”老子感慨道:“知我者希,則我貴矣。是以圣人被褐而懷玉!

  老子所言之“道”即“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蕭呵,潦呵,獨立而不垓,可以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边@句話意思是,在天地生成之前,宇宙中就有混沌的物體存在,它幽靜無聲,廣闊無邊,無依無靠又長存不改,它就是化育萬物的慈母!拔摇薄献硬恢浪拿,就勉強稱它為“道”,命名為“大”。

  由此得知,老子所言之道首先具有物質(zhì)性,是天地萬物生成的原始動力源,并且它的存在獨立而不可丈量,具有無限性。對于“道”這種力量,老子自己是無法給予它確切的描述的,所以他認為,道只是權(quán)宜之稱。

  道的特性:老子說,“道沖,而用之,有弗盈也!钡荔w似虛而實,所以體內(nèi)蘊含用之不竭的物質(zhì)和能量,但不會因自滿而溢出。老子認為,道體柔而不剛,內(nèi)部單純,外部樸素?zé)o華,且清澈透明,長存于天地之間。所以道無處不在,不管是個人,還是人類社會,包括天地萬物都應(yīng)該效法道而運行,而道法自然,返璞歸真。這里的“自然”字面解為自己如此,但是道與自然規(guī)律是同一的,也即“國中四大”皆應(yīng)效法自然無為而無不為的特性,從而保持自身“天長地久”。

  老子所處當(dāng)時東周社會,諸侯各國窮兵黷武,戰(zhàn)亂頻仍,社會之禮儀倫理已無法恢復(fù),所以老子看透人類社會之所以會紛爭不已,都是由于圣人、禮儀、法令、欲望、智慧等有為措施所引起的,正是因為社會看中名利、實力、好勝等榮譽,所以天下才會出現(xiàn)資源有限性的占有之爭。老子因此提出回歸自然,順應(yīng)無為而治、清凈絕智的自然世界的規(guī)律,從而才能守弱勝強,達到小國寡民的平靜生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來!

  2、“德”

  “德”是“道”在倫常領(lǐng)域的發(fā)展與表現(xiàn),因此由道進入德是由自然秩序同向社會秩序的一道屏障,即轉(zhuǎn)而論述人的行為規(guī)范。德與法都是規(guī)范社會與人的行為的約束力量,但在老子那里兩者有不同的地位。老子認為,上德的本質(zhì)與道之德的本質(zhì)同于一,因此上德源自于“道” 。老子所言之德也不同于常人所言之德。第三十八章載:“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不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yīng),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失德,失德而后失仁,失仁而后失義,失義而后失禮!

  老子認為,上德主張無所事事,一切順應(yīng)自然,帶有明顯的“無為”特征,可理解為因循自然的行為規(guī)范。這種因循自然的德重生命,輕名利,持守清靜,戒除貪欲,息心止行,悟道四達, 自然無為,同時以百姓之心為心,將自身與自然融為一體,最后歸于道。下德由上仁、上義及上禮組成,需要人實際去實行與推廣,帶有明顯的“有為”特征,注重人為的行為規(guī)范。從這里可以看出,在老子眼里,孔子推行的仁義禮智信只是人為教化的結(jié)果,沒有達致真正無為超脫的上德境界,所以貶之為下德。上德的無為境界與法本身需要國家制定、國家干預(yù)以及公之于世的特性相違背,所以法律不過是下德的范疇而已。但是下德之中,法律與仁、義、禮又有所不同,老子并沒有把法納入到下德的探討范圍之內(nèi),似乎可以得出,老子認為,仁義禮是高于法律的,而法律不過是一種治國之器物。

  老子之德與孔子之德有區(qū)別,同時也不同于“禮”,但是世俗之法與禮法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從某種程度來講,春秋戰(zhàn)國時期,禮法之間是合為一體的?鬃又略诶献涌磥硎菍儆凇跋碌隆狈懂,是屬于人為規(guī)范的領(lǐng)域,而老子認為,上德表現(xiàn)為無為,即不去考慮德與不德的問題, 反而是最大的德。

  二、“道法自然”的本體論意義

  1、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河上公注:“人當(dāng)法地安靜柔和也,種之得五谷,掘之得甘泉,勞而不怨也,有功而不制也。天湛泊不動,施而不求報,生長萬物,無所收取。道清靜不言,陰行精氣,萬物自成也。道性自然,無所法也!蓖蹂鲎ⅲ骸胺,法則也。人不違地,乃得全安;法地也。地不違天,乃得全載;法天也。天不違道,乃得全覆也;法道也。道不違自然,乃得其性;法自然者,在方而法方,在圓而法圓,于自然無所違也。自然者,無稱之言,窮極之辭也。用智不及無知,而形魄不及精象,精象不及無形,有儀不及無儀,故轉(zhuǎn)相法也。道順自然,無故資焉;地法于天,人故象焉,所以為主,其一之者,主也。”可見,“法”此處并非法令制度,而作動詞“效法”之意。《道德經(jīng)》第25節(jié)中,老子第一次提到“法”字,據(jù)帛書記載,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蓖ㄋ桌斫鉃椋朗莿(chuàng)造天地萬物的原始之母,因此人要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效法自然。“道法自然”并不是把道與自然對立起來,道是終極的、絕對的,沒有“外”,所以“道”就是“自然”!白匀弧边@一概念在老子的學(xué)說中一般有三方面構(gòu)成,即一是不干預(yù),自由發(fā)展,二是不勉強,三是出于天然,不假人工造作者。

  由此可以看見,老子所言之道,即因循自然之規(guī)律達致“無為而無不為”之境。此處,“法”一詞在句中作為動詞,即效法、因循、遵守之意,而無法則、法律之意。

  當(dāng)然,法“道”也有超越世俗法律之上的自然法則之意,即遵循社會常理、常識、常情,而這些既是“道”的引申義,從而也可作為世俗法律之根基與合理性之評判。

  老子認為,“國中有四大”即“道大、天大、地大、君王大”。天、地、王三者都要依循道來成就,他們之間的關(guān)系就在于道是根基、母體之所在。而王作為國家的統(tǒng)治者要治理國家,也應(yīng)遵循老子所言之道,而此道運用到政治治理之中,也即法律、倫理、政策、規(guī)則等都應(yīng)順應(yīng)道的發(fā)展規(guī)律。

  2、王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由于古書一般沒有標(biāo)點與分段,所以后人在加注的時候,囿于不同的學(xué)識,從而對此句話產(chǎn)生不同的意義理解。這種劃分是由唐代李約在《道德真經(jīng)新注》斷句而成,他將“人”改為“王”而銜接上句國中四大之君王大。

  李約注:“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是謂“域中四大”。王者“法地”“法天”“法道”之三自然而理天下也。天下得之而安,故謂之“德”。凡言人屬者耳,其義云“法地地”如地之無私載!胺ㄌ焯臁,如天之無私覆!胺ǖ赖馈,如道之無私生成而已。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例也。后之字者謬妄相傳,皆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則域中有五大非四大矣。豈王者只得“法地”,而不得“法天”,“法道”乎?天地?zé)o心,而亦可轉(zhuǎn)相法乎?又況“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之道為天地之父,自然之子,支離決裂,義理疏遠矣。高明也在《帛書老子校注》中認為,李說雖辨,而歷代學(xué)者多棄之不用或謂“乃小兒牙牙學(xué)語”單詞重疊,非老子之。雖說不詞,但確為古之一說,況且如今尚有信從者。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所言非王者只得“法地”而不得“法天”“法道”,而謂人,地,天皆法于道也。若此句法如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此雖謂“三生萬物”不言而喻,生萬物者當(dāng)為“道”絕不會理解為生萬物者“三”耳。

  古棣在《老子校詁》中解釋此四句說:“法地地”,是說以地之所以為地者,為法,地之所以為地,即地?zé)o私載;“法天天”,是說以天之所以為天者,為法,天之所以為天,即天無私覆;“法道道”,是說以道之所以為道者,為法。

  道之所以為道者的特質(zhì),即“道法自然” !白匀弧北闶亲约喝绱,即自因、自成、自本、自根,“道法自然”,即道以自己如此,自成、自因為法,而不橫加干預(yù),亦即“無為”。這里“法”字有法則之意,君王要以大地的無私載、謙卑無爭為法,以天之無私藏為法,以道之自然為法,從而道與自然歸一。

  此處之法乃道之法,對道的遵循可以使得天、地、人三界秩序井然,得以理治。高定彝認為,此句表達了古人的系統(tǒng)論的觀點, 宇宙萬物是一個整體,人、天、地、自然等構(gòu)成了一個有層次、結(jié)構(gòu)、整體的系統(tǒng),相互聯(lián)系,相互制約。

  當(dāng)然由王到地、天,最后到道、自然,葉海煙認為,這一層層遞進之中也有超越之意在其中,也即“法”可以擴充為“歸向”、“超越”的意蘊,而不止于“依循”、“效仿” 。

  三、“道法自然”的法哲學(xué)意義

  1、“道”與“法”的關(guān)系

  一是老子之道是一種特殊之物,看不見,聽不見,摸不著,人們無法確定其名,以“道”相稱。這種特殊之物有具體與抽象之分,道不僅指“道路”、“路程”、“途經(jīng)”等,還指代“方法”、“技藝”、“事理”、“規(guī)則”、“常理”、“思想體系”等。而特殊之物主要是從具體之道層面而言。如第二十五節(jié),“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

  二是精神性范疇之道,主要指老子將道對自然界的作用抽象化,演化為“無為而治”的治國之道。

  三是規(guī)則或常理層面之道。如第九節(jié),“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

  四是方法層面之道。如第五十九節(jié),“是謂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也!

  上述四層關(guān)于“道”義的闡述中,第三層規(guī)則或常理層面之道與法律之法是相通的。法是對常理常識常情的一種規(guī)范化,通過國家強制力保證這種剛性規(guī)則得以實施。而作為規(guī)則或常理之道更多的是一種自然法層面的東西,或者道之規(guī)則為自然規(guī)律,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zhuǎn)移,否則將受到自然規(guī)律的懲罰。常理之道是社會生活之道,主要體現(xiàn)在人與人、人與社會的關(guān)系之中,是一種普遍認同的社會規(guī)律或習(xí)俗習(xí)慣,受到倫常關(guān)系的制約。

  從這兩個層面來說,道之規(guī)則與常理是法形成的環(huán)境與基礎(chǔ),法不過是以正式的形式規(guī)范化了的自然規(guī)律與常理,因此法與道是兩個不同層次的問題,法來源于道,且反過來要順應(yīng)道的運動。

  2、“道法自然”思想異于西方自然法

  《老子》中體現(xiàn)的就是中國自然法思想,可以看做是中國道家法律學(xué)說的肇始。在中國古代,老子第一個提出“道法自然”的自然法思想觀點。老子的“道法自然”與西方自然法思想在本質(zhì)上不一樣。西方自然法思想發(fā)源于古希臘古羅馬的自由主義和理性主義傳統(tǒng),正義、善、民主等理念是其基礎(chǔ),并且作為評價實在法或人定法的應(yīng)然性依據(jù)。而老子的“道法自然”思想立足于萬物的本原,即“道”,試圖通過認知“道”來達到對自然世界和人類社會的終極把握,從而依“道”而生。這種“道”不是自由、理性、民主或正義等理念和評價標(biāo)準(zhǔn),而是一種“不可名”之特殊物,一種“天長地久”的規(guī)律性東西,兼具物質(zhì)和精神層面,存于天地之間自我循環(huán)。

  總而言之,老子認為,統(tǒng)治者治理國家貴在“無為”、“無事”等圣人之治,而圣人之治的手段并不是通過制定刑法等國家制度來對老百姓加以規(guī)制,圣人以合乎自然、不行強制來推行其統(tǒng)治。而法律制度是治國者統(tǒng)治人民的工具,是統(tǒng)治者為了保障自身的利益與維持社會秩序建構(gòu)的國家機器,老子認為這些法律制度以及國家機器的存在都是統(tǒng)治者的有為措施,而這些有為措施又體現(xiàn)了統(tǒng)治者雄心、私欲、智慧等產(chǎn)生爭戰(zhàn)、貧富、盜賊等禍害的緣由的因素,往往滋擾人民按自然之道來生活,所以老子極力反對這些措施與法令制度。因此,從老子“道法自然”思想中可以得出結(jié)論,法需要順應(yīng)“道”與“德”的運動,效法自然之律,在辯證的反向轉(zhuǎn)化之中發(fā)揮其治理作用。

【《道德經(jīng)》全文注釋】相關(guān)文章:

老子《道德經(jīng)》全文注釋07-20

李白將進酒原文及注釋07-20

馬說原文及翻譯及注釋04-12

勸學(xué)原文及翻譯注釋07-27

《梁甫吟》原文及注釋10-19

《弟子規(guī)》全文04-11

采薇原文及翻譯注釋10-28

陳情表原文注釋譯文04-17

過故人莊注釋譯文及賞析07-03

國學(xué)經(jīng)典之《中庸》全文及譯文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