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關(guān)于樂器阮的介紹
阮是我國漢字樂器之一,深受人們喜愛,大家在學(xué)習(xí)阮時,需要了解關(guān)于阮的相關(guān)知識,本文就給大家分享了關(guān)于阮簡介的知識。
阮,阮咸的簡稱,還有一意即長頸琵琶,形似今之月琴,與從龜茲傳來的曲項琵琶不同。西晉竹林七賢之一阮咸善彈琵琶,唐代開元年間從阮咸墓中出土銅制琵琶一件,命名為“阮咸”,簡稱“阮”。結(jié)構(gòu)是直柄木制圓形共鳴箱,四弦十二柱,豎抱用手彈奏。唐時琵琶是軍中傳令之器,故有欲飲琵琶馬上催的說法。
近代中國的發(fā)展的中樂團中,阮咸類樂器有中阮、大阮。作為彈撥樂器中的中音聲部。
1949年以后,阮咸類樂器經(jīng)過改良,發(fā)展成阮族樂器,包括高音阮、小阮、中阮、大阮和低音阮。其中高音阮在香港中樂團被用于替代柳琴作為高音彈撥樂器,中阮和大阮為各民樂團常用中低音彈撥樂器。
阮音箱圓形,十二個音柱,四弦,用假指甲或撥片彈,可用于獨奏、重奏和歌舞伴奏或參加民族樂隊演奏,有豐富的藝術(shù)表現(xiàn)力。
種類
阮的品種有高音阮、大阮、中阮、小阮和低音阮,包括高音、中音、次中音和低音四個聲部,形成一族系列樂器。
小阮,有效弦長(山口至縛弦)41、音箱直徑29.5厘米;中阮,有效弦長51、音箱直徑35.5厘米;大阮,有效弦長69、音箱直徑50厘米;低阮,有效弦長104、音箱直徑78厘米。大、中、小阮以五度關(guān)系定弦。小阮為g、d1、a1、e2;中阮為G、d、a、e1;大阮為C、G、d、a1,低阮四度定弦為E1、A1、D、G、。常用音域為:小阮g—e3,中阮G—e2,大阮C—a1,低阮E1—a。
發(fā)展歷史
起源
起源說法不一,據(jù)漢代至魏晉時期的文史資料所載,阮是中國自創(chuàng)的一種圓體、直項、四弦、12柱(品)的樂器。起源大約在公元前217至公元前105年,漢時稱秦琵琶或秦漢子
西晉阮咸善彈此種琵琶,此琴因此得名阮咸。唐代,約在350年前后由西域傳入中國的曲項琵琶盛行,在樂部居于首位。逐漸將曲頸琵琶直稱琵琶,而直柄圓形的琵琶,則稱阮咸。直到清代,阮雖仍保持著古制,但音域只有1個多八度,在民間流行的舊式阮,則退化為兩條或三條弦。[1]
西晉(公元266年—316年)“竹林七賢”中的阮咸是杰出的音樂家,最喜彈奏這種樂器,他當(dāng)時彈奏的已是趨于定型的阮了。由于阮咸善彈和當(dāng)時社會對竹林七賢的崇尚,這種樂器一時風(fēng)行全國各地,成為獨奏、合奏或為相和歌伴奏的主要樂器。后來因為社會動亂,阮曾一度失傳。
據(jù)《新唐書·元行沖》載,唐武則天時(684~701),蜀人蒯朗在古墓中得銅器,身正圓似琵琶,與《竹林七賢圖》中阮咸所彈樂器相似。元行沖認為:“此阮咸所作器也,命易之林,弦之,其聲高雅,樂家遂謂之阮咸!
唐代的阮,有四弦、13柱,發(fā)展得已比較完善。在唐代的《清商樂》和《西涼樂》中,阮咸也是主要的樂器之一。
阮咸在盛唐時期流傳東瀛。至今,在日本古都奈良東大寺正倉院中,還珍藏著一張?zhí)拼鷤魅サ穆葩氉咸慈钕獭_@張阮咸長100.7厘米,四弦、14品,在圓形共鳴箱的面板上,開有兩個圓形音孔并鑲有音窗,腹部是一副四人奏樂圖。琴頸和琴軫上,都有螺鈿鑲嵌,在琴箱的背板上,更嵌出美麗的花枝圖案,并有兩支飛翔的鳥雀。其工藝之精細,造型之秀美,為后世所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