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監(jiān)聽音箱聲音控方式
監(jiān)聽音箱是一種專業(yè)用的音響器材,他的特點是能夠平衡的還原高、中、低三個頻段的聲音,對聲音的回放不進行任何的修飾、渲染,忠實的還原音頻信號。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監(jiān)聽音箱聲音控方式,歡迎大家閱讀瀏覽。
淺談監(jiān)聽音箱
監(jiān)聽音箱的尺寸
監(jiān)聽音箱的低音單元有5寸、6寸、8寸、8寸以上幾種規(guī)格(這里的寸指的是英寸,1英寸=2.54厘米)。其中6寸是標準近場監(jiān)聽,8寸可以叫中場監(jiān)聽、8寸以上是遠場。5寸可以看作“超近場”監(jiān)聽,其實身份比較尷尬,受到自身物理條件制約,低頻無法下淺得更深,市場上一些口碑比較好的5寸,放一些ROCK、HIP-HOP、電子風格的音樂時出現(xiàn)了低頻時有時無的情況(低頻下潛一深就聽不到了)。所以選擇6寸為宜(不排除個別素質(zhì)高的5寸音箱擁有優(yōu)秀的下潛能力,但這種音箱售價一般的6寸還高)。當然,還要考慮房間的因素。
高手玩房間,菜鳥玩器材
房間的大小
選擇了6寸,就要注意了,因為6寸箱子需要一定的空間和距離,以及獨立的支架。這就要求房間不能太小,起碼不能低于15平米。如果房間過小是怎么調(diào)試也沒有用的,駐波問題會非常嚴重。
關于房間的聲學處理
在HIFI 界有這樣一種說法:“高手玩房間,菜鳥玩器材”,很有道理。不說房間的因素(包括隔音、吸音、反射等)比器材大,起碼也是相輔相成的。
我們的目標是盡量消除房間里的光滑表面,窗口的玻璃首當其沖,直接反射最嚴重,需要安置窗簾,厚一點的絨布為宜。然后是地板,很多朋友家里都是光滑的大理石或瓷磚地面,由于面積較大,情況可能比窗口還嚴重,地毯是必要的。主要是音箱和座位之間的距離。(原理: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墻壁因素,如果房間墻壁是亮面,那影響程度絲毫不亞于窗口。用啞光漆再粉刷一遍或貼上亞光墻紙(帶有浮雕花紋,阻尼系數(shù)大,音質(zhì)的改善比較明顯)是有必要的。用書架和衣柜(衣柜門要適量敞開,否則柜子本身不僅會反射還會成為共振體。)把音箱對著的邊角給填了,墻壁兩邊也可以放置一些物品(空腔的除外),盡量不規(guī)則一點。
至于天花板,工程比前兩項更龐大,就放棄了…這里還要提一點,吸音行動沒必要做得太“絕”(比如把整個房間貼上昂貴的吸音棉,不留一點空隙),因為吸音太 多的話聲音會發(fā)干發(fā)澀,保留一定的房間混響才是正常的聲音(否則不如去聽耳機)。
音箱的合理擺放
主要是兩點:一“穩(wěn)”二“準”(擺放位置要準確)
我們以前用電腦音箱直接把它們往桌面一放就OK了,但你用同樣的伎倆對待6寸的監(jiān)聽音箱就完了——聲場緊死,另外音箱與電腦桌的共振會產(chǎn)生額外的中低頻。 總之從6寸箱子的合理間距與諧振方面考慮,你都不能將箱子擺在電腦桌上。一幅獨立的支架是必須的,不能用其它東西代替,尤其是腔體——有一次去朋友家調(diào)音 箱,由于暫時沒買音箱架,朋友用了床頭柜來架音箱,我去聽時發(fā)現(xiàn)該床頭柜幾乎成了一個小小的低音炮,低頻狂多。
音箱架買回來后,要注意高度——高音頭必須與耳朵在同一水平上。另外就是要注意間距,6寸箱子需要擺在1.5米以上,音箱的功率越大、 聲音越干,還需要擺到更寬。你坐的位置應該與兩個音箱形成一個等邊三角形,這些內(nèi)容一般音箱說明書也有。有些朋友會擔心,音箱擺寬了之后都被逼到墻角了,看資料上說音箱要離墻半米阿。其實這主要是針對以前的音箱來說的,以前為了美觀和安全,導向孔都設計在了后面,離墻太近的確會出現(xiàn)低頻相位不準的情況,但 現(xiàn)在音箱廠都順應了工作室小型化的趨勢,把導向孔做到了前面,影響已經(jīng)大大減少了。
接下來就要把音箱放穩(wěn)了,你可能覺得奇怪,音箱怎么會放不穩(wěn)?這主要是為了避免諧振,這一點感觸最深是兩個月前去客戶那里調(diào)一對音箱,他為了圖方便,直接把音箱放在了音箱架的架板(輕質(zhì)木板)上面。當時感覺聲音發(fā)虛,以為是 房間問題,叫他先把音箱附送的橡膠腳先墊上再看看,結(jié)果一裝上聲音明顯不同,聲音扎實了很多,問題居然是出在小小的橡膠腳上。這就是音箱架架板與箱體的諧振問題,諧振起來的話抵消了箱體的一部分頻率,使得聲音發(fā)虛,所以我們看到某些音箱廠家會故意把箱體做得很重,就是這個道理。同樣,我們的音箱架也需要重 些(很多音箱架提供了灌沙的功能),然后關節(jié)不要出現(xiàn)松動,音箱架與箱體的接觸點要盡可能的緊密,避免一切不必要的共振(腳釘可能比橡膠腳更好,壓強更大效果更好)。
關于合理的擺放位置,其實主要是消除駐波點(聲波反射的峰峰疊加或者谷谷疊加),我知道大家不可能去買個聲壓計回來測駐波點,那么記住兩點:音箱離兩邊墻壁距離不要相等,可以減輕駐波;另外駐波點的影響沒有你想象中的大,只要聽著沒有明顯感覺共鳴就可以了。一般房間的駐波發(fā)生在60Hz和200Hz,手動 找并不困難,音量開大一些,在你房間縱深的1/5、1/3處聽聽有沒有明顯的共鳴。
其實擺位的問題并沒有絕對的標準,每個房間都是不一樣的,必須結(jié)合自己的房間實際情況來考慮,有時間就多做一些嘗試:移左移右一點、移后移前一點、寬一點或者窄一點。不過,無論如何調(diào)整,你還是需要一副可靠的監(jiān)聽耳機,因為使用耳機完全不用顧及到房間的因素。
關于線材
專業(yè)領域一定要選用平衡接口,平衡線材(關于“平衡”以及跟多線材方面的內(nèi)容大家可以參考之前發(fā)布的<音頻線材ABC>一文)。當然還有個前提就是你的設備要具備平衡輸出,專業(yè)設備通常都會滿足。“平衡”與“非平衡”的差別的確很大,同一套設備經(jīng)“平衡”與“非平衡”的對比測試,“平衡”的動態(tài)范圍有十幾個dB的提升,底噪方面提升更大。
另外還有很多朋友提到電源線可以明顯改善音質(zhì),與其將預算花在電源線不如多購一個UPS穩(wěn)壓電源。其實幾千塊的監(jiān)聽音箱,附送的電源線就已經(jīng)不錯了。
關于“煲機”
煲機是個很潮也是很“玄機”的話題,常用的有《黑毒》煲法、收音機煲法、噪音煲法、搖滾煲法,還有規(guī)定好煲機的“準備運動”、分多少次來煲,每次煲的時間,煲多久多久要“休息”一下...眼花繚亂的方法就不在這里贅述了,一些HIFI論壇的方法紛繁離奇錯綜復雜堪比《九陰真經(jīng)》。
其實煲機的原理就是使音箱的單元迅速老化,因為新單元比較緊,沒有“活動開”。如同你買了新車,需要一個“磨合期”,原理一樣。老化過程應該是個自然的過程,無需刻意為之。煲機是有風險的,搞不好拔苗助長還會損壞器材。不只是音箱耳機也是一樣。
如果非要煲,這個過程就如同廣東人煲湯,一定要用細火慢慢煲才會出來味道,所以說不用煲,正常老化最自然。音箱買回來之后一般已經(jīng)出來90%的音質(zhì),正常使用一兩周就好了,這個耐心是要有的,如果急功近利地去用各種方法來折磨音箱,就不叫“煲音箱”了。
關于心理習慣
音質(zhì)問題大部分是客觀因素,但主觀因素也很重要,就像每個人有不同的審美觀,有人覺得榴蓮很香,有些人聞到就吐,音質(zhì)也是如此,有不同的“音質(zhì)審美觀”。如HIFI中的三大門派,美國派喜歡夸張的低頻和高頻,聽著大氣;日本派講求絕對的數(shù)字準確性,聲音總結(jié)為四字:干薄 冷硬;德國派比較接近于監(jiān)聽的本質(zhì),習慣客觀理性的聲音,追求聲音原來的味道。監(jiān)聽音箱雖然說以“客觀理性”為前提,但是也有不同的風格取向。
如果聽慣夸張高頻和低頻的美國混音師聽到德國人的音箱,會大驚:哇噻,中頻怎么這么干;而德國的混音師聽到美國人的音箱也會為過多的低頻和高頻感到別扭。其實他們都沒有錯,只是耳朵的“養(yǎng)成習慣”不同。
所以無論用什么音箱,習慣你的音箱才是最重要的,仔細去聽你音箱上各種風格的表現(xiàn),習慣你音箱的頻響曲線、習慣干濕程度、習慣音箱的縱深。從這一點來說,只要是你熟悉的音箱,就是你的監(jiān)聽音箱(當然,動態(tài)、解析度、頻響帶寬等一些硬因素也得夠)。
最后還有一點必須提到,就是帕累托的20/80黃金法則:我們用20%的時間與金錢來發(fā)揮音箱80% 的音質(zhì)是沒問題的,但往后就比較困難了,越往上越困難。剩下的20%的音質(zhì)可能需要你花費不止80%的時間與金錢(100%地發(fā)揮你音箱的水準是不可能 的,除非你去到廠家用上百萬打造的專業(yè)消音室)。如果對這一點吹毛求疵,就陷入另一個誤區(qū)了——淪為設備的奴隸。這些時間你不如花在錄音上面,多錄點節(jié)目,多做點健身運動或多陪陪家人。
【監(jiān)聽音箱聲音控方式】相關文章:
監(jiān)聽音箱擺放技巧06-19
監(jiān)聽音箱擺放技巧知識07-04
最新有源音箱與無源音箱區(qū)別10-24
怎樣挑選音箱05-28
JavaScript監(jiān)聽textarea中按鍵事件10-19
如何實現(xiàn)html表單輸入監(jiān)聽10-26
音箱優(yōu)劣怎樣鑒定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