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考語文文言文總復習必備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中,說起文言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文言文的特色是言文分離、行文簡練。還記得以前背過的文言文都有哪些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中考語文文言文總復習必備,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中考《語文》文言文知識點復習
倒裝句
倒裝句主要有四種:
(1)主謂倒裝。在感嘆句或疑問句中,為了強調謂語而將它放到句首,以加強感嘆或疑問語氣。
(2)賓語前置。否定句中代詞充當賓語、疑問代詞充當動詞或介詞的賓語以及用“之”字或“是”字作為提賓標志時,賓語通常都要前置。
(3)定語后置。古漢語中有時為了突出修飾語,將定語放在中心詞之后。
(4)介賓結構后置
(1)主謂倒裝主謂倒裝也叫謂語前置或主語后置。古漢語中。謂語的位置也和現代漢語中一樣,一般放在主語之后,但有時為了強調和突出謂語的意義,在一些疑問句或感嘆句中,就把謂語提前到主語前面。例:甚矣,汝之不惠。全句是“汝之不惠甚矣”。謂語前置,表強調的意味,可譯為“你太不聰明了”
(2)賓語前置文言文中,動詞或介詞的賓語,一般放置于動詞或介詞之后,有如下幾種情況:
一、疑問句中,疑問代詞做賓語,賓語前置。這類句子,介詞的賓語也是前置的。a介賓倒裝例: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何以”是“以何”的倒裝,可譯為“為什么”微斯人,吾誰與歸?“吾誰與歸”是“吾與誰歸”的倒裝,可譯為“我和誰同道呢?”b謂賓倒裝例:何有于我哉?“何有”是“有何”的倒裝。古漢語中,疑問代詞做賓語時,一般放在謂語的前面?勺g為“有哪一樣”?鬃釉疲骸昂温?”“何陋之有”即“有何陋”的倒裝。可譯為“有什么簡陋呢?”“何”,疑問代詞,“之”,助詞,無實在意義,在這里是賓語前置的標志。
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詞做賓語,賓語前置。例:僵臥孤村不自哀“不自哀”是“不哀自”的倒裝,可譯為“不為自己感到悲哀”!白浴保~,在否定句中,代詞做賓語要前置。另如“忌不自信”,“自信”即“信自”,意相信自己。
三、用“之”或“是”把賓語提于動詞前,以突出強調賓語。這時的“之”只是賓語前置的標志,沒有什么實在意義。例:蓮之愛,同予者何人?“蓮之愛”即“愛蓮”的倒裝,可譯為“喜愛蓮花”!爸,助詞,無實在意義,在這里是賓語前置的標志。孔子云:“何陋之有”“何陋之有”即“有何陋”的倒裝?勺g為“有什么簡陋呢”!爸,助詞,無實在意義,在這里是賓語前置的標志。
四、介詞“以”的賓語比較活躍,即使不是疑問代詞,也可以前置,表示強調。例:是以謂之“文”也!笆且浴笔恰耙允恰钡牡寡b,可譯為“因此”!笆恰笔侵甘敬~,指代前面的原因。
五、其他,表示強調。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關山度”是“度關山”的倒裝?勺g為“跨過一道道關,越過一道道山”。
(3)定語后置文言文中,定語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詞前邊,但有時為了突出中心詞的地位,強調定語所表現的內容,或使語氣流暢,往往把定語放在中心詞之后。
一、“中心詞+后置定語+者”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荷擔者三夫”是“三夫荷擔者”的倒裝,定語“三夫”后置,以突出中心詞“荷擔者”,可譯為“三個能挑擔子的成年男子”。峰回路轉,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巴ひ砣慌R于泉上”是“翼然臨于泉上亭”的倒裝,定語后置,可譯為“一座像鳥兒張開翅膀一樣高踞在泉上的亭子!
二、“中心詞+之+后置定語+者”例: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盎ㄖ[逸者”是“隱逸之花”的倒裝?勺g為“具有隱逸氣質的花”
三、數量詞做定語后置例:嘗貽余核舟一,“核舟一”是“一核舟”的倒裝,定語“一”后置,可譯為“一個核舟”
(4)介賓結構后置
一、用介詞“于”組成的介賓短語在文言文中大都后置,譯成現代漢語時,除少數譯作補語外,大都數都要移到動詞前做狀語。例:何有于我哉?全句為“于我有何哉”的倒裝句,介賓結構“于我”后置。譯為“在我身上有哪一樣呢”“告之于帝”是“于帝告之”的倒裝,介賓結構“于帝”后置,譯為“向天帝報告了這件事”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全句為“于南陽躬耕,于亂世茍全性命”的倒裝,介賓結構“于南陽、于亂世”后置,可譯為“親自在南陽耕種,在亂世中茍且保全性命”
二、介詞“以”組成的介賓短語后置,在今譯時,一般都前置做狀語。例:屠懼,投以骨。全句為“以骨投之”的倒裝,介賓結構“以骨”后置。譯為“把骨頭扔給它”為壇而盟,祭以尉首!凹酪晕臼住笔恰耙晕臼准馈钡牡寡b,介賓結構“以尉首”后置,可譯為“用將尉的頭來祭祀”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笆鲆晕摹笔恰耙晕氖觥钡牡寡b,介賓結構“以文”后置,可譯為“用文字來記述”愿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是“以討賊興復之效托臣”的倒裝,介賓結構“以討賊興復之效”后置。
中考語文復習:文言文閱讀練習
一、曲突徙薪
客有過①主人者,見其灶直突,傍②有積薪?椭^主人:“曲其突,遠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敝魅撕偃虎鄄粦。居無何,家果失火,鄉(xiāng)居里中人哀而救之,火幸息④。于是殺牛置酒,燔發(fā)灼爛⑤者在于上行,余各以功次坐,而不錄⑥言曲突者。人謂主人曰:“鄉(xiāng)使⑧聽客之言,不費牛酒,終無火患。今論功而請賓,曲突徙薪亡恩澤,焦頭爛額為上客耶?”主人乃寤⑨而請之。
(《說苑·權謀》)
【注釋】
、龠^:拜訪。②傍:同“旁”,旁邊。③嘿(mò)然:嘿,同“默”,不說話的樣子。④息:同“熄”,滅。⑤燔(fán):燒;灼(zhuó),被火燒傷。⑥而不錄:卻不邀請。而,卻;錄,錄用,此處指邀請。⑧鄉(xiāng)(xiàng)使:當初如果。鄉(xiāng),同“向”,從前;使,假如。⑨寤:同“悟”,醒悟,覺悟。
【練習】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字:
、汆l(xiāng)居里中人哀而救之()
、谟谑菤⑴V镁()
、塾喔饕怨Υ巫()
、芙裾摴Χ堎e()
2.用現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句。
3.這則寓言告訴了人們什么道理?
中考語文文言文考點歸納
也許現在很多人都弄不懂文言文與白話文的區(qū)別到底在哪里?現在我們就分別來講講他們。
“文言文”中的第一個“文”,是書面文章的意思。“言”,是寫、表述、記載等的意思,最后一個“文”,是作品、文章等的意思,表示的是文種。
“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用書面語言寫成的文章”。而“白話文”的意思就是:“用常用的直白的口頭語言寫成的文章”
“文言”,即書面語言,“文言”是相對于“口頭語言”而言,“口頭語言”也叫“白話”。
在我國古代,要表述同一件事,用口頭語言及用書面語言來表述,是不同的,例如,想問某人是否吃飯了,用口頭語言表述,是“吃飯了嗎?”,而用書而語言進行表述,就是“飯否?”!帮埛瘛本褪俏难晕。我國的古代,所有的文章都是用書面語言寫成的。所以,現在我們一般將古文稱為“文言文”
古白話是唐宋以后在北方話的基礎上形成的一種書面語。如唐代的變文,敦煌通俗文學作品,宋人話本,金元戲曲,明清小說等都是古白話的代表。古白話雖說是白話文,但不同于我們今天所說的白話文,一般都是以口頭語為基礎而夾雜一些文言成分。即使是口語,由于區(qū)域性和時代性的差異,今天讀起來也不那么容易,因此,我們稱之為“古白話”(學術界一般把從晚唐五代開始直至“五四”時期形成的古白話稱作近代漢語)。
文言文是中國文化的瑰寶,古人為我們留下了大量的文言文。在國內,中學語文課程中,文言文的學習更是占了很大的分量。
【中考語文文言文總復習】相關文章:
中考數學總復習:整式的加減05-15
人教版中考英語總復習計劃06-24
關于初三物理中考的總復習策略03-15
中考語文復習方法06-17
中考語文復習經驗總結12-01
語文中考復習教學反思03-12
中考語文備考復習計劃12-09
中考語文復習教學計劃07-18
中考語文復習工作計劃03-10
中考語文復習計劃(精選21篇)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