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宵節(jié)的由來和習俗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元宵節(jié)的由來及習俗
每年的陰歷正月十五是中國人很重視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元宵節(jié)。元宵節(jié)也叫“上元節(jié)”,春燈節(jié),是很多家庭團圓的節(jié)日。下面,小編為大家講講元宵節(jié)的由來及習俗,快來了解吧!
元宵節(jié)由來
傳說版
相傳漢武帝有個寵臣名叫東方朔,他善良又風趣。有一天冬天,下了幾天大雪 ,東方朔就到御花園去給武帝折梅花。剛進園門,就發(fā)現(xiàn)有個宮女淚流滿面準備投井。東方朔慌忙上前搭救,并問明她要自殺的原因。原來,這個宮女名叫元宵,家里還有雙親及一個妹妹。自從她進宮以后,就再也無緣和家人見面。每年到了臘盡春來的時節(jié),就比平常更加的思念家人。覺得不能在雙親跟前盡孝,不如一死了之。東方朔聽了她的遭遇,深感同情,就向她保證,一定設(shè)法讓她和家人團聚。
一天,東方朔出宮在長安街上擺了一個占卜攤。不少人都爭著向他占卜求卦。不料,每個人所占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簽語。一時之間,長安里起了很大恐慌。人們紛紛求問解災的辦法。東方朔就說:“正月十三日傍晚,火神君會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訪,她就是奉旨燒長安的使者,我把抄錄的偈語給你們,可讓當今天子想想辦法!闭f完,便扔下一張紅帖,揚長而去。老百姓拿起紅帖,趕緊送 到皇宮去稟報皇上。
漢武帝接過來一看,只見上面寫著:“長安在劫,火焚帝闕,十五天火,焰紅宵夜”,他心中大驚,連忙請來了足智多謀的東方朔。東方朔假意的想了一想,就說:“聽說火神君最愛吃湯圓,宮中的元宵不是經(jīng)常給你做湯圓嗎?十五晚上可讓元宵做好湯圓。萬歲焚香上供,傳令京都家家都做湯圓,一齊敬奉火神君。再傳諭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掛燈,滿城點鞭炮、放煙火,好像滿城大火,這樣就可以瞞過玉帝了。 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進城觀燈,雜在人群中消災解難”。武帝聽后,十分高興,就傳旨照東方朔的辦法去做。
到了正月十五日長安城里張燈結(jié)彩,游人熙來攘往,熱鬧非常。宮女元宵的父母也帶著妹妹進城觀燈。當他們看到寫有“元宵”字樣的`大宮燈時,驚喜的高喊:“元宵!元宵!”, 元宵聽到喊聲,終于和家里的親人團聚了。如此熱鬧了一夜,長安城果然平安無事。漢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后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湯圓供火神君,正月十五照樣全城掛燈放煙火。因為元宵做的湯圓最好,人們就把湯圓叫元宵,這天叫做元宵節(jié)。
野史版
元宵節(jié)!霸 農(nóng)歷里的元月!跋 古代把晚上叫做宵。所以元宵節(jié)也有元月十五晚上鬧宵夜的意思。
元宵節(jié)傳說是這樣誕生的。
和平總是通過戰(zhàn)爭換來的。
“平呂”又是一場政治斗爭,只有這些政治風暴煙消云散之后,才能踏踏實實,高高興興地吃上一碗甜滋滋的元宵,撫慰一下疲憊的身心,享受和平盛世的安詳。
話說還在漢高祖劉邦打下天下的時候,劉邦的原配夫人呂雉(zhì),可以說是陪著劉邦從從無到有,走南闖北,歷盡艱辛,不離不棄,最后修成了正果,當了皇后,還給劉邦生了個兒子。毫無疑問這兒子就是將來的皇帝了。
眼看自己的生活熬出頭,幸福即將到來之時,意外發(fā)生了。
劉邦喜歡上了妃子——戚夫人。戚夫人能歌善舞,討人喜歡。劉邦對戚夫人寵愛有加。本來,當了皇帝,三宮六院的,喜歡個其他的妃子也 沒有什么驚奇的,但是問題來了,這個戚夫人給劉邦也生了兒子,而偏偏這個兒子很討劉邦喜歡,而且也很像劉邦。
當問題延續(xù)到了下一代之后,觸動了一個極其嚴峻、可怕的問題——誰是下一個皇帝。呂后,正統(tǒng)皇后 ,兒子劉盈(劉盈,嫡長子,已經(jīng)立為太子,但有些懦弱,不得劉邦喜歡)。戚夫人,妃子,兒子劉如意。(如意深得劉邦喜愛,再加上戚夫人天天吹枕邊風,潛力無限)
大家都知道,既然事情已經(jīng)發(fā)生了,只能是勝者為王敗者為寇了。戚夫人拼命跟劉邦吹枕邊風。呂后也不能袖手旁觀,聯(lián)合了朝里大臣,威逼利誘,一起出謀劃策。
在中國古代,皇帝一般會讓大兒子繼位。一般情況下,認為廢長立幼的事,會導致朝廷大亂,所以不管怎樣,當時的大臣大部分還是支持劉邦立大兒子劉盈的。
各種計謀,蜂擁而至。比如呂后設(shè)計請來了“商山四皓”——四個德高望重的白發(fā)老者,來輔佐兒子。劉邦看見了,自然暗暗驚嘆,我兒威望不小。好感就這樣一點點建立起來。
終于,斗爭的結(jié)果是呂后勝出。
戚夫人的結(jié)果可想而知,被監(jiān)禁。但是戚夫人很不明智,天天在屋里唱歌抱怨,讓呂后知道了,氣不打一處來,七尺咔嚓,斷四肢。而且還讓自己的兒子劉盈來看,估計可能要劉盈提高政治斗爭的警惕性吧。但是劉盈看完以后,驚嚇過度,當時直接病倒,從此不理朝政,全權(quán)由呂后獨攬大權(quán),垂簾聽政。
客觀的說,呂后當政的時候,雖然政治斗爭嚴重,但是對待治理國家和民眾的政策上是比較不錯的,人民倒是安居樂業(yè),國家經(jīng)濟欣欣向榮。
呂后當權(quán)時期,呂氏家族掌握了朝政大全,把以前劉邦開國的那些老臣,全都排擠出朝廷了,而且大有攛掇劉氏江山的意圖。
直到呂氏去世,朝中大臣推翻了呂氏家族,重新推立了劉恒為皇帝,為了以后不再出現(xiàn)這種皇帝媳婦家實力過強,以至篡位的情況,朝中大臣特意選了劉恒這個媳婦家沒什么背景的皇家后代,看來真是讓外戚嚇怕了。自此,劉邦的后裔又真正重新掌控了國家,有了以后繁榮的文景之治。在推翻呂氏家族后,漢文帝劉恒深感 太平盛世來之不易,所以就把平定諸呂的這天——正月十五設(shè)立為節(jié)日,慶!捌絽巍背晒Γ杂辛艘院蟮恼率逶(jié)。百姓到了這一天,都會張燈結(jié)彩,慶祝元宵節(jié)。
元宵節(jié),一碗元宵,品一品那甜甜的粘糯,感受元宵湯那緩緩入胃的溫暖。生活在當下,幸福和美滿就在身邊,傳統(tǒng)節(jié)日帶來的喜悅,當今的我們還要好好珍惜。
聽說版
傳說,竊國大盜袁世凱篡奪了辛亥革命成果后,一心想復辟登基當皇帝,又怕人民反對,終日提心吊膽。
一天,他聽到街上賣元宵的人拉長了嗓子在喊:“元——宵。”覺得“元宵”兩字諧音“袁消”,有袁世凱被消滅之嫌,聯(lián)想到自己的命運,于是在1913年元宵節(jié)前,下令禁止稱“元宵”,只能稱“湯圓”或“粉果”。然而,“元宵”兩字并沒有因他的意志而取消。
元宵節(jié)習俗
走百病
“走百病”,是一種消災祈健康的活動。元宵節(jié)婦女相約出游,結(jié)伴而行,見橋必過,以祛病延年。并不是為逛街找借口喔!
迎紫姑
紫姑也叫廁姑、坑三姑。古代民間習俗中,正月十五這天要迎廁神紫姑,占卜蠶桑,并占眾事。每到迎紫姑這一天的夜晚,人們用稻草、布頭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等夜間在廁所間豬欄迎而祀之。
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在中國流傳己久的習俗,它的做法成份風味各異,但代表的意義卻大體相同,代表著團團圓圓和和美美。雖然南北各異,南方的湯圓是包出來的光滑細膩,而北方的元宵則是滾出來的咬勁十足,做法不同,口感也不同,你更喜歡哪一款呢?
送花燈”
“送花燈”簡稱為“送燈”,即送孩兒燈。因為“燈”與“丁”諧音,元宵節(jié)前,娘家送花燈給新嫁女兒家,或一般親友送給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表示希望女兒婚后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果是女兒懷孕,那除了大宮燈外,還要送一兩對小燈籠,祝女兒孕期平安。
耍龍燈
龍是中華的圖騰,中華民族崇尚龍,把龍作為吉祥的象征。正月十五舞龍燈,載歌載舞,氛圍喜氣。
舞獅子
舞獅,多在年節(jié)和喜慶活動中表演。獅子在中國人心目中為瑞獸,因此象征著吉祥如意,從而在舞獅活動中寄托著為民眾消災除害、求吉納福的`美好意愿。
猜燈謎
每逢元宵節(jié),各地都會掛出燈謎,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
踩高蹺
高蹺會一般由群眾自發(fā)組織起來的。正月十一、十二開始踩街,寓意告知人們在眾多的民間花會中,今年掛個號。而正月十五正式上街,一直到年十八方告結(jié)束。
祭門、祭戶
古代有“七祭”,這是其中的兩種。一般是把楊樹枝插在門戶上方,向盛有豆粥的碗里插上一雙筷子,或者直接將酒和肉放在門前
逐鼠
逐鼠在農(nóng)歷的正月十五舉行。養(yǎng)蠶的人家會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鍋粘糊糊的粥,有的人家還在上面蓋上一層肉,然后用碗盛好,放到老鼠出沒的頂棚、墻角、一邊放還要一邊念,詛咒老鼠再吃蠶寶寶就不好死。傳說這樣做,本年的老鼠就不會吃蠶寶寶。
【元宵節(jié)的由來及習俗】相關(guān)文章:
臘八節(jié)的由來和習俗01-18
元宵節(jié)猜燈謎的由來09-15
二月二龍?zhí)ь^的習俗及由來09-22
北方元宵節(jié)的習俗02-21
二月二龍?zhí)ь^的由來習俗及傳說10-14
廣東元宵節(jié)習俗有什么02-21
立冬的由來05-05
網(wǎng)球的由來與發(fā)展08-25
瑜伽歷史由來08-25
冬至的由來簡介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