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乾隆四宿方瀆橋的歷史散文隨筆
愛新覺羅·弘歷(1711—1799),是雍正帝第四子,史稱乾隆,曾六次到江南巡游,十二次過丹陽,次次歇腳住宿,其中四次住方瀆橋,八次住三義閣,累計在丹陽的時間達二十四天,是歷史上來丹陽巡視次數(shù)最多的皇帝。
乾隆南巡到丹陽,不僅催編出一部《乾隆丹陽縣志》,還留下了十七首詩歌。其中有一首《自無錫放舟過丹陽駐蹕方瀆橋之作》,將方瀆橋一名留在了中華文學寶庫中,世代相傳?梢哉f,乾隆是歷代名人來丹陽留詩最多的一位。
弘歷首次南巡,是乾隆十六年(1751),他41歲,這年也是其母親六旬萬壽之年。春節(jié)剛過,乾隆就在初二下詔“巡行江浙”。并免安徽,江蘇,浙江等省積欠地丁。正月十三,正式奉皇太后南巡,車駕發(fā)京師,沿大運河南進。
二月十六號,渡江、駐蹕金山江天寺行宮。次日幸鎮(zhèn)江焦山。下午啟船往丹陽,御舟過丹徒,穿新豐,越定山灣,進入丹陽境內,天色已晚,駐宿方瀆橋。
這個方瀆橋是何去處呢?
方瀆是大泊鄉(xiāng)的一條自然河流,西起大運河,東經(jīng)石潭村向北彎曲,通往丹徒黃墟、馬跡山方向。
《乾隆丹陽縣志》卷四:“方瀆橋,在縣東北十八里槽渠東岸,宋皇祐間里人徐福成建,明永樂初縣吏孔忠重建!笨梢姺綖^橋始建于宋代。該橋位于今大泊曉星村西南方瀆河河口上。方瀆橋東北不遠處就有遠近聞名的云陽八景之一“石潭秋月”。
從方瀆橋南行二里許,就到了練湖。次日一早,御舟南行稍許,就在西岸邊暫停,乾隆上岸來欣賞練湖風景。
時值初春,漫步在練湖長堤上,乾隆一邊聽隨從官員介紹丹陽情況,一邊欣賞練湖的景色,不由得詩情觸發(fā),吟詩一首:
練影渟泓綠水春,長堤十里凈無塵。
中郎品藻稱淵注,此語還當出此人。
詩人描繪了練湖初春的景色,借練影、綠水、長堤等特征性景物,巧用《世說新語》中的典故,贊美了練湖風景,又道出他希望賢才出現(xiàn),治理湖水,造福地方的強烈愿望。詩題為《練湖》。
丹陽練湖
看了練湖,再上船南行八里,到觀音山,在升平橋碼頭登岸,乾隆改乘戰(zhàn)馬,巡視丹陽古城。在這里,乾隆除了領略曲阿風情外,還辦了三件政務,直到下午才離開丹陽。御舟從東門外的三義閣啟航,繼續(xù)南進,過陵口,經(jīng)呂城,穿奔牛,天黑駐蹕葉家村。這里離奔牛鎮(zhèn)只有五里。此后一行繼續(xù)南行,三月初一到杭州,初七到達紹興府,初八祭禹陵。 初九,奉皇太后回鑾。
三月二十號,御舟到達常州,住葉家村。二十一號大清早,御舟啟航,經(jīng)奔牛、呂城、再次來丹陽,乾隆照例上岸巡視了一番,但沒住丹陽城,而是登舟北進,駐蹕方瀆橋。這是他第二次夜宿方瀆橋。
在丹陽這天,乾隆還辦了六件政事,其中一件是對江西,四川的.一些官員升賞處分。對卓異官十名升賞,對不謹官、年老官、有疾官、才力不及官、浮躁官、軟官三十三名降級或罷免。這體現(xiàn)出他治官的嚴肅性。
二十二號,御舟從方瀆橋啟航北行,經(jīng)新豐,丹徒,到京口,駐蹕金山江天寺行宮。此后又西巡江寧府,再回京口,渡江北歸。五月初四回到京師。
乾隆第三次來方瀆橋,是乾隆二十二年(1757)第二次南巡途中,與上次間隔了六年,已47歲。正月十一日,車駕發(fā)京師,皇太后同行。
二月十三日,渡江到鎮(zhèn)江,駐金山寺行宮。
十四日,降旨獎賞沿途進獻詩賦書畫人員緞疋。下午御舟繼續(xù)南進,過新豐,到小辛,舟泊方瀆橋夜宿。乾隆故地重游,當然沒有陌生感。
乾隆像
來日,乾隆從方瀆橋南行二里,停艫登上西岸,再次到達練湖景區(qū)巡察。時隔六年了,又見練湖美景,想起當年爺爺康熙帝恢復練湖的壯舉,感慨多多,作詩一首,詩曰:
曲阿后湖古所聞,波光如練漪沄沄
中郎品鑒得神韻,光祿擒藻多清芬。
七十二流皆匯此,筑堤之后事紛矣。
濟運利田胥賴之,閘垯修置寧聽毀?
停艫試望有所思,豈容易言制復始。
這首詩詞句清麗,意境深遠,堪稱佳作。前兩句贊美練湖歷史悠久,風光秀美。后面“七十二流皆匯此”,道出了練湖的源頭!爸讨笫录娨印,寫唐代筑堤以來,侵占湖面之事不斷發(fā)生,拓湖與墾地之爭從沒停息過。 后面“停艫試望有所思”,思什么呢?思練湖關系國計民生也!民諺曰:湖水放一寸,河水漲一尺!本毢薪訚\河、灌溉農田雙重功用,所以,“閘垯修置寧聽毀?”練湖是不能廢毀的。但是,歷經(jīng)滄桑變遷,到清代湖面已經(jīng)大為縮小,再想恢復唐代的浩瀚原貌,又談何容易?詩中表達了乾隆的無奈。
看了練湖,御舟繼續(xù)南行,在升平橋碼頭登岸,他策馬攬轡,巡視丹陽城。先入城西的望京門,再出城東的永和門,來到了轉河邊的三義閣。城內這段路程,御舟沿運河過來有八里,而陸路是六里。
這個三義閣又叫城霞閣,是一座著名的建筑,乾隆第一次南巡曾為之書匾:“曲阿勝景”。
查《乾隆丹陽縣志》卷十一,稱:“三義閣,尹公橋東,明天啟二年建。崇禎二年額名‘三義閣’,六年建文峰塔。國朝順治年間傾圮,重修?滴、雍正間重修。乾隆庚午年重修!闭f明此閣是明代天啟二年始建,,已歷多次興毀,在乾隆十五年又重修過一次,顯然地方官是準備乾隆第一次南巡所用的,可惜前兩次都沒入住。
乾隆游覽寶塔灣,登上三義閣小憩,憑欄遠眺,逸興遄飛,丹陽風光一覽無余,寫詩二首:
《登城霞閣二首》(自注:董其昌題,俗名三義閣)
其一:
攬轡丹陽縣,觀風度巷衢。每因谷米價,惟是廑民劬。
閣綺重登級,城霞向入圖。遺風仰三義,勝槩覽全吳。
后樂先憂意,同聲眾口呼。轉旋賴洪造,元氣幸差蘇。
其二:
層甍控川口,來往實通衢。尸祝今猶盛,三分昔已劬。
牛黃葉住讖,龍臥贊良圖。北伐應先魏,東連暫緩吳。
何當禪勿肯,若可董聞呼。蔚起赤城色,題薝筆是蘇。
此詩讀來,似乎見到乾隆帝騎著馬,徐徐行走在古城街巷中瀏覽風俗民情,最后登上城霞閣觀光的情景。詩中“攬轡丹陽縣,觀風度巷衢!,“閣綺重登級,城霞向入圖!焙髞沓闪艘厝说拿勒。
下午,御舟離開丹陽南進,一路過陵口、呂城、奔牛,駐蹕葉家村。
二十七日,到達杭州。在杭州玩了七天。三月初一,有感于練湖的被墾現(xiàn)狀,乾隆命令占墾西湖者清出,歸田為湖。
初六奉皇太后自杭州回鑾。三月十二日,駐蹕無錫迎龍橋。次日一早,啟碇北進,適值一路順風,乾隆興起,命舟工揚帆疾駛,“安福艫”獨自前行,轉眼間,過常州,穿呂城,進入丹陽運河段,已將大批隨從遠遠拋在后面。到了丹陽城,沒歇腳,穿城而過,又行十八里,天色已晚,駐蹕方瀆橋。這是乾隆第四次在此歇腳了。屈指一算,行程已有一百三十里,創(chuàng)下了南巡日行水程最高記錄。
乾隆余興猶酣,詩興大發(fā),信手拈筆,作詩一首,題為《自無錫放舟過丹陽駐蹕方瀆橋之作》詩云:
迴鑾將幸徐,金陵應必至。六朝文物邦,訪古吾素志。
寧無數(shù)日留,復恐歸期滯。無以每趕程,原非為游意。
今朝遇順風,早停頗無事。宣傳駐方瀆,一百卅里地。
毗陵及曲阿,瞬息度次第。眾舟多不及,中途瞠乎棄。
乃悟有快心,即有不如意。
從詩中可知,他到南徐州(鎮(zhèn)江)后,還得到金陵一走。雖然丹陽是文物之邦,集舊訪古更是愛好,可時間太有限了,寧可在此少玩幾日,也不能將歸期拖滯。
十四日,御舟從方瀆橋繼續(xù)北行,過新豐,經(jīng)丹徒,到京口,駐蹕金山寺行宮。
此后又西巡江寧府,直到三月二十二號才從京口渡江往揚州,沿運河北歸。一路過洪澤湖、徐州府,嶧山孟廟,泰安府,崮山,德州,涿州。四月二十六號回至圓明園。
五年后乾隆第三次南巡,經(jīng)過方瀆橋時沒有駐蹕,而是泊舟丹陽城東的轉河邊,住城霞閣行宮。 以后的歷次南巡來回過丹陽,均住此,凡八次。
本文史料出處及校核資料
1、《明史》 清,張廷玉,萬斯同等 中華書局標點正史 1974年
2、《清史稿》 趙爾巽等 中華書局標點正史 1976年
3、《清高宗實錄》 中華書局影印版 2002年
4、《乾隆帝起居注》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1984年
5、《清史編年》乾隆朝 ,李文海主編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1991年
6、《清通鑒》乾隆朝, 章開沅主編 岳麓書社 2000年
7、《南巡盛典》 清高晉初編,薩載續(xù)編,阿桂合編 武漢大學電子版《四庫全書》 1998 8、《嘉定鎮(zhèn)江志》 宋,盧憲纂 宋嘉8定六年(1213年)修 臺灣成文出版有限公司出版 1983
9、《至順鎮(zhèn)江志》元·俞希魯 江蘇古籍出版社 1990
10、《隆慶丹陽縣志》明,馬豸,丁一道等修,陳智勇校注 鳳凰出版社 2010.5
11、《乾隆丹陽縣志》 丹陽史志辦珍藏本
12、《光緒丹陽縣志》 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 1985校點本
13、《丹陽縣續(xù)志》 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 1985校點本
14、《民國練湖志》黎世序,孫國均(續(xù))上海振華公司刻印 民國六年(1917)
15、《練湖志》 練湖農場編印 1988
16、《丹陽古今》第八章 江蘇人民出版社2001
17、《康乾南巡與丹陽》若煦-----《古邑史蹤》上海三聯(lián)書店 1994
【寫乾隆四宿方瀆橋的歷史散文隨筆】相關文章:
《宿女》散文隨筆04-17
橋散文隨筆07-12
橋的散文隨筆07-07
外婆、橋散文隨筆02-26
關于橋散文隨筆07-19
夜海宿心-散文隨筆04-06
廖家橋散文隨筆05-26
時間是你我的橋的散文隨筆07-12
回憶是座橋散文隨筆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