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文科數(shù)學答題技巧
壹 選擇題——“不擇手段”
題型特點
(1)概念性強
(2)量化突出
(3)充滿思辨性
(4)形數(shù)兼?zhèn)?/p>
(5)解法多樣化
解題策略
(1)注意審題。把題目多讀幾遍,弄清這個題目求什么,已知什么,求、知之間有什么關系,把題目搞清楚了再動手答題。
(2)答題順序不一定按題號進行?上葟淖约菏煜さ念}目答起,從有把握的題目入手,使自己盡快進入到解題狀態(tài),產(chǎn)生解題的激情和欲望,再解答陌生或不太熟悉的題目。若有時間,再去拼那些把握不大或無從下手的題。這樣也許能超水平發(fā)揮。
(3)數(shù)學選擇題大約有70%的題目都是直接法,要注意對符號、概念、公式、定理及性質(zhì)等的理解和使用,例如函數(shù)的性質(zhì)、數(shù)列的性質(zhì)就是常見題目。
(4)挖掘隱含條件,注意易錯易混點,例如集合中的空集、函數(shù)的定義域、應用性問題的限制條件等。
(5)方法多樣,不擇手段。高考試題凸現(xiàn)能力,小題要小做,注意巧解,善于使用數(shù)形結合、特值(含特殊值、特殊位置、特殊圖形)、排除、驗證、轉(zhuǎn)化、分析、估算、極限等方法,一旦思路清晰,就迅速作答。不要在一兩個小題上糾纏,杜絕小題大做,如果確實沒有思路,也要堅定信心,“題可以不會,但是要做對”,即使是“蒙”也有25%的勝率。
(6)控制時間。一般不要超過40分鐘,最好是25分鐘左右完成選擇題,爭取又快又準,為后面的解答題留下充裕的時間,防止“超時失分”。
貳 填空題——“直撲結果”
題型特點
填空題和選擇題同屬客觀性試題,它們有許多共同特點:其形態(tài)短小精悍,考查目標集中,答案簡短、明確、具體,不必填寫解答過程,評分客觀、公正、準確等等,不過填空題和選擇題也有質(zhì)的區(qū)別。首先,表現(xiàn)為填空題沒有備選項,其次,填空題的解構,往往是在一個正確的命題或斷言中,抽去其中的一些內(nèi)容(即可以使條件,也可以是結論),留下空位,讓考生獨立填上,
填空題的考點少,目標集中。
解題策略
由于填空題和選擇題有相似之處,所以有些解題策略是可以共用的,在此不再多講,只針對不同的特征給幾條建議:
一是填空題絕大多數(shù)是計算型(尤其是推理計算型)和概念(或性質(zhì))判斷性的試題,應答時必須按規(guī)則進行切實的計算或合乎邏輯的推演和判斷;
二是作答的結果必須是數(shù)值準確,形式規(guī)范,例如集合形式的表示、函數(shù)表達式的完整等,結果稍有毛病便是零分;三是《考試說明》中對解答填空題提出的要求是“正確、合理、迅速”,因此,解答的基本策略是:快——運算要快,力戒小題大做;穩(wěn)——變形要穩(wěn),防止操之過急;全——答案要全,避免對而不全;活——解題要活,不要生搬硬套;細——審題要細,不能粗心大意。
叁 解答題——“步步為營”
題型特點
解答題與填空題比較,同居提供型的試題,但也有本質(zhì)的區(qū)別,首先,解答題應答時,考生不僅要提供出最后的結論,還得寫出或說出解答過程的主要步驟,提供合理、合法的說明,填空題則無此要求,只要填寫結果,省略過程,而且所填結果應力求簡練、概括的準確;其次,試題內(nèi)涵解答題比起填空題要豐富得多,解答題的考點相對較多,綜合性強,難度較高,解答題成績的評定不僅看最后的結論,還要看其推演和論證過程,分情況判定分數(shù),用以反映其差別,因而解答題命題的自由度較之填空題大得多。
解題策略
(1)常見失分因素:
、賹︻}意缺乏正確的理解,應做到慢審題快做題;
、诠接洃洸焕危记耙欢ㄒ煜す、定理、性質(zhì)等;
、鬯季S不嚴謹,不要忽視易錯點;
、芙忸}步驟不規(guī)范,一定要按課本要求,否則會因不規(guī)范答題失分,避免“對而不全”如解概率題,要給出適當?shù)奈淖终f明,不能只列幾個式子或單純的結論,表達不規(guī)范、字跡不工整等非智力因素會影響閱卷老師的“感情分”;
、萦嬎隳芰Σ钍Х侄,會做的一定不能放過,不能一味求快,例如平面解析中的圓錐曲線問題就要求較強的運算能力;
⑥輕易放棄試題,難題不會做,可分解成小問題,分步解決,如最起碼能將文字語言翻譯成符號語言、設應用題未知數(shù)、設軌跡的動點坐標等,都能拿分。也許隨著這些小步驟的羅列,還能悟出解題的靈感。
(2)何為“分段得分”:
對于同一道題目,有的人理解的深,有的人理解的`淺;有的人解決的多,有的人解決的少。為了區(qū)分這種情況,高考的閱卷評分辦法是懂多少知識就給多少分。這種方法我們叫它“分段評分”,或者“踩點給分”——踩上知識點就得分,踩得多就多得分。與之對應的“分段得分”的基本精神是,會做的題目力求不失分,部分理解的題目力爭多得分。對于會做的題目,要解決“會而不對,對而不全”這個老大難問題。有的考生拿到題目,明明會做,但最終答案卻是錯的———會而不對。有的考生答案雖然對,但中間有邏輯缺陷或概念錯誤,或缺少關鍵步驟———對而不全。因此,會做的題目要特別注意表達的準確、考慮的周密、書寫的規(guī)范、語言的科學,防止被“分段扣分”。經(jīng)驗表明,對于考生會做的題目,閱卷老師則更注意找其中的合理成分,分段給點分,所以“做不出來的題目得一二分易,做得出來的題目得滿分難”。
對絕大多數(shù)考生來說,更為重要的是如何從拿不下來的題目中分段得點分。我們說,有什么樣的解題策略,就有什么樣的得分策略。把你解題的真實過程原原本本寫出來,就是“分段得分”的全部秘密。
【高考文科數(shù)學答題技巧】相關文章:
高考文科數(shù)學答題技巧08-28
高考文科數(shù)學答題的技巧06-08
高考文科數(shù)學答題技巧分享04-20
高考數(shù)學文科答題技巧08-25
盤點高考文科數(shù)學答題技巧06-08
高考文科答題技巧06-01
高考文科數(shù)學答題技巧有哪些09-24
高考文科綜合答題技巧01-27
高考文科各科答題技巧06-01